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第1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一、同课异构应该“求同”

1. 教学目标“相同”

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说是沿着同一轨迹进行的,只是在某些方面略有微调。合理准确的“三维目标”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平移旋转”应该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而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就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和创造。因此教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动手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

2. 教学重难点“相同”

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对确定教学重难点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要完成认识目标,就需要解决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问题。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也要准确把握,“平移和旋转”重点是: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重难点的确定指引着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同课异构贵在“存异”

1. 教学理念的“存异”

课程的指导意见、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专家学者的教育思想,这些都构成了教学理念的元素。新课程背景下,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不同风格的课程解读,形成了众多教学理念、这给同课异构的设计带来了丰富的选择。比如A老师的设计理念是“以生为本”,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在课桌上使书本平移;学生在原地旋转身体;用线拴上橡皮,使橡皮旋转;学生听口令做动作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以参与探索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一起研究,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学习环境。B老师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喜闻乐见的 “喜羊羊入住酒店”为情景,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图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现象是旋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发挥多媒体与教学整合的优势,把图形平移的整个移动过程、确定距离的方法通过动画形式直观、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第2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一、投学生所好,诱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假设自己是学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感受学习情境,体会学习情绪,揣摩学习心理。想学生所喜欢的,也要想学生所不喜欢的。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因为“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是只停留在直观认知上,对其本质并不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投学生所好,想学生所想,为他们创设了“欢乐的游乐园”这一情境,欢快的音乐、“吱呀呀”转着的大风车、“轰隆隆”开着的小火车,欢天喜地玩着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心激活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好吗?

课件演示各种游乐项目:摩天轮、小火车、旋转木马、大风车、滑滑梯。

师:你最喜欢哪种游乐项目?用手势表示一下它是怎样运动的。

生争着举手发言,有的转圈表示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有的一边做手势表示小火车的运动方式,一边还嘴里发出“呜”的声音,非常兴奋,好像真的来到了游乐园。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想学生所困,分解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由于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原因,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差异性很大。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那些优秀的学生上,满足于教学的顺畅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备课时,要放下身子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多想一想: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会怎么想?这个概念出示后,学生会有什么疑惑?学生有这样的疑惑我应该怎么去启发和指导?

在设计《图形的平移》这一课时,我就把自己置身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学生所困,急学生所急。平移的方向通过课件演示或者动手操作学生能很快掌握,但图形的平移学生较难掌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设计了“点――线――图”三个层次的教学步骤,铺设了点的平移和线段的平移,分解了图的平移这一难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中,掌握先找对应点或对应线再数格子这一方法。

课件出示方格图后,动态演示小圆点向右平移4格。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圆点向右平移了4格。

让学生到屏幕上一格一格地数。

师:从原来的地方平移到这一格,我们就说小圆点向右平移了一格。

课件一格一格地演示向右平移4格,学生跟着一格一格地数。

师:线段也能平移呢!(课件演示线段向右平移5格)

生:线段向右平移了5格。

师:对不对呢?我们请线段再平移一次。同学们帮着数,好吗?

课件演示线段一格一格地平移,每移一格学生就数一格。

课件演示小金鱼在大海中悠闲地游来游去。

师:看,这条小金鱼是怎么平移的?

生1:小金鱼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金鱼向右平移了4格。

请生2上前数一数格子。

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

转而问生2,你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2:(不好意思地笑):我刚才数了小金鱼平移前和平移后之间的格子了。

师:那应该怎么数格子呢?你能再数一次吗?

生2:小金鱼的嘴从这一格平移到了那一格,应该数这中间有几格。

让学生边说边指出这组对应点。教师板书“对应点”。

师:还有其他的对应点吗?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困惑点,才能把握教学重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想学生所困,才能分解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思学生所惑,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事物,其实在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中也有平移呢!(教师出示小女孩玩“跳房子”的游戏场景)

师:小女孩的运动是什么?

生:是平移。

师:我们教室的地面都是方砖铺成的,我们来玩跳格子的游戏好吗?

生(欢声雷动):好!好!

师(让每个学生站好一个格,然后发令):向前平移2格、向左平移1格

生按老师的指令跳格子,同学间自发地相互检查,指正。

师:怎样平移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呢?

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平移。

交流不同的平移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同桌两人相互发指令,看谁平移得又对又快。

第3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一、精心预设,和谐生成

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于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因此,教学预设为学习的有效生成架桥铺路。

在“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设计前,我了解到学生在社会上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因此就将教学从这些运动着手展开,使学生感受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教师边问学生边出示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你知道这是什么运动吗?

生:它们是左右、上下的运动。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学生用手势表示。)

师:像这样左右、上下的运动是什么运动呢?

生:是平移。

师:你能说出生活中平移运动的例子吗?

(同样方法学习旋转运动。)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堂一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都调动起来,定能演绎出课堂精彩的一幕。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进行精心的预设,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的和谐生成。

二、尊重错误,动态生成

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的体验,关注即时生成的东西。教学“混合运算”时,在计算:100-96÷4时,很多同学往往就直接等于1。教师把它拿出来请大家讨论,引导分析错误的原因,如何改写题目结果会等于1,然后再进行比较。还请学生自己出题考考同桌,有的同学出了判断题:(100―96)÷4;56+44÷4等等。学生在争论和比较中,在判断和分析中再次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学生在创编题目中,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我适时利用这意外的错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三、预设之外,巧妙生成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学生“越过雷池”之时,我们不能冷漠回避,应迅速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桥梁,沿着他们的思路,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许这将会成为我们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在学习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关系时,一学生提出:是不是只有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都是10的进率吗?应该说这位学生的问题很有价值,他想通过对比,加深对已学长度单位的理解。他的问题和今天的学习关系并不是很大,我是先将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加以说明,还是为了抓紧时间随便先肯定一下,我想了想觉得探究这个生成性的问题有价值,对后续的学习有帮助,值得大家去了解。我鼓励大家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第二天,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汇报了,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微米”、“纳米”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也就是“公里”等。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细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灵活应对,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四、顺学而导,精彩生成

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教师的倾听往往是从学生的差异点开始,倾听学生发言并加以引导提升,在数学课堂中是相当重要的。

学习“比较小数大小”,学生尝试练习比较:0.8元和1.2元后,交流得出了下面的比较方法:

生1:1.2元大,因为0.8元是8角;1.2元是1元2角。

生2:0.8元是8/10元;1.2元是1元加2/10元。

生3:0.8元还没到1元;1.2元已超过1元了。

……

第4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一、明确学段教学目标,以学定教研究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感受物体、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在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二学段: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通过特定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认识和验证“平移与旋转”的特征,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确定物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清楚地发现以下明显的区别:一是“平移与旋转现象的感受”与“探索位置关系”的要求不同;二是“辨认物体、图形运动现象”与“验证图形运动特征”的要求不同;三是“抽象概念”与“掌握方法”的要求也不同。前者都是属于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的位移过程和方法,了解可以用图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让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由“平移与旋转”所形成的美丽图案,初步尝试运用“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方法去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在学习“平移、旋转”概念时尽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和交流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像“汽车的所有部分的运动都是平移”“旋转就是要转一圈”“平移就是平平地移动”等。这些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相背离。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时,可以利用粉笔刷的“水平方向移动”“垂直方向移动”和“对角方向移动”来激发学生争论:什么才是我们数学意义上的“平移”?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对物体运动现象进行分类的方法,如先把“军舰在海上直线航行”“风车的转动”“电梯的上下运动”“吊扇的转动”和“时针、分针的走动”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两类,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分。学生很快会主动参与到对“平移”“旋转”这两个概念本质属性的感知之中,使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在观察比较中区别和理解“平移”与“旋转”现象。当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应该十分关注并引导学生对图形中的“点”和“线段”的平移和旋转后位置的观察和思考,以期为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认知上作必要的准备。作为“平移与旋转”在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除以上要求外,还有“能从平移、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等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中对按一定要求画出“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有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比较容易认识和理解简单图形的运动特点是平移还是旋转,但对“平移与旋转”后的对应点和准确位置还难以确定,对如何利用对应点和对应线段来确定位置的方法还难以把握。为此,教学前,我们应根据学段教学目标要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的基础和方法的有效性;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让学生的“动态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锻炼,空间观念得到有效发展。

二、顺学而导研究教法,共同关注提升能力

有了清晰的教学目标以后,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将学段目标合理地体现在课时目标里,落实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和顺学而导的教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而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讲是要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虽然,“平移与旋转”在不同学段有着各自明确的学段目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以有效达成和落实。但是,作为“平移与旋转”这一教学内容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不同学段也有其共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这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想象物体和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表象认识和感受的清晰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完成。提高几何形体从“静止”转化为“动态”的速度和效率,更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顺学而导”的学法指导时,有效地运用“动态想象”这一必要手段。让学生通过有效学习材料的探索,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过程,充分体现“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是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任意拔高目标要求,在还没有掌握点与线段平移的条件下让学生进行图形的平移,甚至还要学生画出其结果所在的位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明确地将此内容移至第二学段],把“观察感受”的要求提高为“探索操作”;二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任凭学生无序而又低层次地“自己想象”而不顾,甚至还会不合时宜地给予肯定,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失去了应有的方向,当然也就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师认为,只要“尊重学生”就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一味地提倡“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想象,个性化地思考问题”,忘记了使“平移与旋转”如何“数学化”的问题,也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水平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态想象”能力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那么,在不同学段如何运用“平移与旋转”概念教学的有效载体,共同培养学生的“动态想象”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们不妨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大家学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看看是什么奖品?(两只颜色、大小、形状都一样的风车)

生:风车!

师:想玩吗?

生:想!

师:谁想和老师一起来玩?

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想,我想……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只风车的旋转,你能发现什么?(叫两个学生吹气,一个用力大一些,一个用力小一些)

生:我发现两只风车旋转有快有慢。

师:是吗?再看一下。

生:是的,速度不一样。

师:你讲得太棒了!说明旋转是有速度的,有快慢的。(板书:速度——快慢)

生:我还发现两只风车旋转的方向不一样。

师:是这样吗?我们也再仔细看一下。(生再吹气,风车旋转)

生:是的。一个是顺时针,一个是逆时针。

师:你们这些孩子真了不起!不但能观察到旋转的快慢,而且还能看出旋转的方向,太厉害了!干脆老师奖励每个同桌的小朋友一个数学游戏。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不过,在做这个游戏前,每个小朋友先要认真仔细地想一想,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出示一支削过的铅笔)大家先看着这支铅笔,再将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旋转方法,开始想……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拿着铅笔做不同的旋转活动。(学生很有兴趣地进行操作活动)

师:图形的旋转有许多规律,我们的小朋友也有许多聪明的方法。只要我们能够仔细地想一想,就能发现更多旋转的规律。如果我们把刚才铅笔的旋转规律画在纸上。

你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生:能!(学生作业交流后,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

(2)

(3)

师:你们画完了,也讲完了,学得很好!老师心里也很高兴,也画了一种,

你们研究一下,也可以用铅笔试验一下,有这种可能吗?

生:(沉思、想象、操作、交流)……

生:(大声地说)有可能!

师:真的?能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明吗?

生:好的。(比划铅笔沿着水平方向旋转的动作)

师:大家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你真是太棒了,连别人怎么想的都能知道,老师谢谢你!

……

第5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元素;应用;策略

数学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即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生活元素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应用生活元素,结合课本内容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出相对应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思考和对比后,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让学生主动在生活中找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元素,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本文主要以数学学习特点为基础,探讨如何有效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供参考.

一、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实行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学情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够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开展有效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准确的认知观念,且好奇心和模仿心态较为明显,将生活中所能接触的事物融入教学设计上,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联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分与合”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2到5数字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数字的分,还有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和感受,通过动手实践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比如数字4的分与合,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以生活场景作为启示,询问学生,如果你有4个桃子,你怎么分给爸爸妈妈,每个人可以拥有多少个,请学生回答,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与做法提出相应的评价,进而引出数字“分”的含义与内容;或者请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合作趣味活动,如“好东西的分享”,让学生之间利用自己的东西进行交换或者赠予,结算结果以数字为准,通过学生之间的游戏与互动,教师则引出数字“合”的意义,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到教师所教授的课堂知识. 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场景或者事物,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素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联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明白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二、以教学内容为参照选择适宜的生活元素

生活元素多种多样,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喜爱的事物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利用生活元素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为避免学生出现疲惫,或者过分轻松,导致影响学习氛围的情况出现,教师有必要在课下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学生当前的生活环境,知道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同时,还要耐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堂学习氛围,以制订出完整而有趣的教学计划.

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和现象,并能够在纸上完成相应的平移任务. 这一内容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生活元素的举例说明来作为教学素材,如飞机、火车等物体在移动过程中,是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或者鼓励,让学生充分理解平移的概念以及状态;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以电风扇等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联想中加深理解;最后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相互说出一种平移和旋转运动形式的事物,或者利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展示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二者的含义. 教师选择适宜的生活元素有助于学生增强认知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敢于联想和创造.

三、通过活动探究引导生活元素发掘

如前文所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备比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与应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课外的活动相对丰富,所接触生活元素更为多样,所以,为加强其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与应用,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与发展的习惯,在接触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元素时,能够及时反应,甚至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场景中,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前面的教学中已经拥有线段还有射线的学习基础,所以在教学任务的设定上,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平行线和垂线,还要能够掌握基本的度量衡知识.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生活场景中所看到的直线和垂线进行记录,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教师在聆听时,则适当提出相应的知识点解析,让学生加深自我的空间图形认知.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相关材料制作一件垂线或者平行线物品,进而增强学生的认知.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安排,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生活元素的发掘完成学习任务,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感兴趣的内容,而选择适宜的生活元素作为教学素材;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即结合生活场景,开展模仿或者展示活动;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究,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发掘的习惯,充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2]蓝锦红.浅谈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第6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互动;教学精彩

新课程指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小学数学课堂必将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介质的一种沟通与交流.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间互动和生生间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 就本人多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方面谈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为主动参与;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而小学数学课堂上互动教学法强调“以人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身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 为此教师要建立以下新观念:① 建立以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为标准的新价值观. ② 建立以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新教学观. ③建立以“质疑,辨析”,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独立见解的新学生观. ④ 建立以师生和谐共处,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师生关系观. 这些新观念的建立是互动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教学设计中要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互动

充分备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 要做好教学互动,首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就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前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教师都应充分作好弹性化教学准备.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更多地为学生预留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跟着教师的想法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展示了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注重有效互动过程

1. 注重设计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

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其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但探究需要问题的“参与”. 教师讲究课堂提问艺术,能够提出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儿童的积极思考并在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中把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时,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特点后,在学习正方形特点时,我在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所提问题,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探究,学生在汇报学习正方形特点时,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研究长方形边角特点时所采用的量、比、折等方法来研究正方形的边、角的特点;有的同学则是通过动手,对折再对折来证明.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观念的制约,而是在发散性问题提出的情况下,结合学生自己的发现,在教师创设的探究环境中,享有广阔的空间,不时迸出创新的火花,拓展学生的互动空间.

2. 开展多向合作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行动里都潜在着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动机. “在其驱动之下,学生之间便能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学习的任务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行为倾向于维护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样,学生相互间的交往与尊重就会促进学习和解决问题. ”根据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及互动规律,教学活动中可先采用生生互动或组内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中(1)生生互动由于人数少,则每个成员讲话的机会就更多,学生沉默的机会就更少,通常可以较快作出决定;(2)组内互动,人数较多则可以共同完成一项大任务,如在“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中,不同层次、能力差异的同学形成一组. 知识基础欠缺,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很快就会利用所准备的材料,通过图形的组合、分割、平移等方法,一些学生由于受条件限制或操作方法不当,暂时找不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联系,而且有的学生不会过多去思考. 这样在小组合作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互相帮助,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从而利用长方形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理念和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了共同的提高.

3. 营造多样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第7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 图形的相似 教学设计

1.引言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将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导致数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活意义及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被埋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这样,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和体会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更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1]。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3]。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供给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4]。

2.“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

在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第27章第一节《图形的相似》这节课中,笔者在整节课都始终贯穿“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宗旨。《图形的相似》第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图形的概念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且研究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有关图形的全等变换。本节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图形相似与图形全等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认识图形除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之外的另一种变换——相似。这节课为全章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新课的导入部分,笔者用了三个生活中的例子:(1)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单决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惊人地相似”,同样在林丹、李宗伟这对绝世高手间展开,同样打满三局,同样的比赛结果。(2)江西籍快乐女声杨洋和班级一男生的名字完全一样。(3)春晚小品《装修》,小品中因数字6和9长得像而闹了笑话。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欢笑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相似,但是与我们将学习的图形的相似是不是一样呢?带着疑问,由此引入课题。

2.2设计生活化的探索过程

在新课概念探究部分,将学生的照片、中国地图等按比例缩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相似图形的特点: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在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后,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而这些例子大多来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在相似图形的性质应用部分,采用实际生活中各类镜子中形象与本人是否相似这类例子,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思考实际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关键是强调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获取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2.3进行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学以致用”明确地指出了教学的根本目的。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延伸拓展部分,笔者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A4纸,将纸沿两条较长边的中点的连线对折后,提出问题:(1)计算得到的新矩形与原A4纸矩形的长的比,宽的比;(2)得到的新矩形与原A4纸相似吗?(3)将这张A4纸再如此对折下去,得到的矩形都相似吗?

3.教学思考

在本节课中,笔者让“生活化”的教学贯穿始终。课堂开始部分,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相似图形,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得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接受得更自然。为了使学生能对相似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准确识别相似图形,笔者从学生生活中搜集了大量的相似图形的图片,并且不断地进行缩放变换,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又使学生认识到相似图形与位置、大小无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似图形的例子,除了用课件展示外,还设计了很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自学,并且在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测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穿插了生活化习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最后抛出大小黑板是否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4.结语

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并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的难题,教师要把生活气息融入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本节课中,笔者从“生活化”入手,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探索过程和进行生活化的练习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柳海艳.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J].考试周刊,2011(43).

[2]董凤理.浅议数学课堂教学要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9).

第8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1)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2)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3)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4)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5)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6)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空间与平面相互之间的关系。因而小学数学教材安排了大量关于“空间和图形”的知识内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这里谈三点自己的想法。

一、利用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几何图形来自丰富的现实生活。进行图形教学,首先要从小学生熟悉的实际事物引入。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第一次认识三角形时,教师拿着学生戴的红领巾问:“这是什么形状?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的形状也是这种形状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拿出实物进行观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二、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

1.发展空间观念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物体,因此,孩子们刚入学,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时,是先从认识物体、学习立体图形开始的,再学习平面图形,最后再进一步研究立体图形。这就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太阳从东方升起”,清早带学生到操场,让学生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就是东方,背后就是西方,面向东,右侧就是南方,左侧就是北方。利用生活经验,确定东方后,认识其他三个方向。

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认识“平移与旋转”,如利用缆车的行进、升降旗等现象认识平移,利用风车的转动、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来认识旋转。一些美丽的图案都是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

2.发展空间观念要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

空间观念这部分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有书本知识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下面我举一个教学中的小例子。

我们可能经常碰到过这样的题,一个长3米,宽2米的卫生间铺地砖,要铺边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块?

学生一般认为,先算出长方形的面积6平方米,再算出一块地砖的面积0.09平方米,再用6÷0.09≈66.67,我们还会要求学生用进一法,求出约等于67块。可实际生活中是这样吗?如果我们从3米的这条边铺,可以铺10块,从2米的边铺,是6块还差20厘米,其实在实际中最少还是要70块的,我们绝对不会把余下的宽10厘米的边角料再对起来吧,可是我们的学生总是习惯用大面积去除以小面积来算出结果,并且我们教师也认为这是正确的方法,然而,这样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又有多大帮助呢?在实际生活中又有谁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地砖的块数呢?我倒感觉第二种方法更能体现学生的空间感。

三、加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亲自动手,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际操作探究活动,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低年级儿童如何初步了解平面图形,教师讲解是说不清楚的,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例如,用一个长方体,平放在纸上,再沿着边画下来,纸上画的就是一个长方形,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初步感知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组织“动手做”,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欣赏一些美丽的图案,说一说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特别是利用七巧板让学生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说一说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在教学“角”这一知识时,有一位教师设计了“摸角”“找角”“画角”“剪角”等活动,学生乐学、爱学,同时,空间空念就自然形成了。

在教学“圆的认识”过程中,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有位教师让学生进行了四次“画圆”:

一画:学生随意画个圆,说说画法,使学生自然认识到要想画圆就得先用圆规上的针找到一点,进而接触圆心的概念和它的作用。

二画:让学生画大小不同的圆,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到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引出对半径和直径的学习。

三画:继续让学生画更多的半径和直径,画中体会到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即:它们有无数条,直径是半径的2倍。

四画:给学生固定半径和直径去画圆,既加深了他们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又使他们所学知识得到了应用,把对圆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第9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

新形势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更容易的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更为具体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了解。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

一、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时,往往容易选择放弃,不会去主动思考这一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改掉这一问题,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可以主动分析、主动思考,主动解决这些难题。比如,当教师要讲解“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由于小学生会觉得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较为麻烦,因此在课堂上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了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将分数、小数、百分数引入到生产以及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对百分数、分数、小数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也让学生学习到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技巧。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确保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大多都比较喜欢听故事,他们觉得故事好玩又有趣。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创设故事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征,如此有助于确保教师所讲的故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同时,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故事情境,在营造有趣、生动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教学情境:腊月初八是小花的生日,小花的父母为小花办了一个生日聚会,其中邀请了小花最要好的朋友的两位朋友小刚、小雨,还邀请了小刚的父母、小雨的父母以及小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小花许愿完就要给亲戚朋友分蛋糕的时候,此时小刚说:他喜欢吃蛋糕,想要蛋糕的1/4;小雨说:她要小刚分走蛋糕的1/2;小刚的父母说:他们不太喜欢吃甜食,他们各要小刚分走蛋糕的1/4;小雨的父母说:他们与小刚的父母要的一样;而小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要了蛋糕的1/4;小花的父母不喜欢吃蛋糕,没有吃,那么最终剩下蛋糕多少?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助于激发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也让学生觉得分数运算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从而增强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教学情境,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故事教学情境不仅符合了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创设游戏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未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当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促使课堂上的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数学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必须要具备想象力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意味着他们难以顺利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由于小学生都比较爱玩,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游戏的教学情境,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游戏教学情境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他们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这就可以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当教师在讲解“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这种的教学游戏:教师将1~20以内的数打乱,将其分别放在两个箱子里,然后教师要选取几个同学来玩这个游戏,当一位学生从两个箱子里抽出两个数之后,要迅速说出这两个相加等于多少,如果该学生计算对了,该学生就要将卡片拿在手里;如果该学生计算错了,该学生就要将卡片分别放在两个箱子里,按照学生依次轮流抽取,最终哪一位同学手里的卡片最多,那么哪一位学生就获胜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平移和旋转”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电梯、火车平移等例子,或者将风扇叶片、螺旋桨旋转等例子,引入课堂,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平移、旋转这两个概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还能够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教师在举完例子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一些现象属于平移或旋转?此时每位学生都各抒已见,有学生可能会说:升国旗时是一种平移运动;汽车匀速直线行驶也是一种平移运动。如此可见,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学情境法、小组合作法等,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铁安,宋乃庆.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数学史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07,(02).

[2]张林.在情境中探究,在乐趣中求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07,(02).

[3]毛建国.新课程与“情境-问题”为伴――浅谈“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J].数学通报,2006,(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