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药品安全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品安全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药品安全知识

第1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根据府办函〔2012〕41号文件精神,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优化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环境,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规范食品药品经营秩序,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可控性,使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最大限度保障,促进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镇人民政府决定加强乡镇、村(社区)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三级监督网络建设。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模式,推进改革发展。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正确处理科学行政与经济处罚、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打假治劣与创优择强的关系,妥善处理和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

1、成立镇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三级监督网络领导小组,由镇长邱先武同志为组长,镇人大主席覃先志同志为副组长,芝溪派出所所长郭平同志、杨淮同志,卫生院院长唐先培同志、王桥同志,镇宣传文化中心王绍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绍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设立食品药品监督协管站,由卫生院院长唐先培同志为站长,由王绍蓉、王桥两位同志担任协管员,承担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管理职能,重点抓好学校食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40人以上农村家宴的食品安全以及辖区药品安全管理,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工作。

乡镇食品药品监督协管站工作职责:

(一)负责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开展辖区餐饮服务企业(门店)、学校食堂、机关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组织实施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

(二)负责在县药监局的指导下,开展辖区村级卫生室药品(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组织实施农村“规范药房”创建活动。

(三)负责在县药监局的指导下,承担40人以上农村家庭宴席制作、就餐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承办辖区农村(社区)居民申报的40人以上家庭宴席备案工作。

(四)负责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交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辖区内发现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事件、活动。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辖区内的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违法案件。

(五)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收集并报告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前期信息、处置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做好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事故受害人善后相关工作。

(六)负责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服务工作,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从业人员的继教培训工作。

3、各村、社区落实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应急处置联络员),由各村、社区主任兼任。

打铁垭村王祥林,响堂沟村杨杰,任家桥村徐思锡,周家店村何安培,梨园村巩万海,禹城村王清海,唐家沟村薛小平,长兴村胥泽荣,下店子村何波样,凉风垭村龚家均,天灯埝村昝光剑,大石桥村汪如金,长发店村谢季书,莲珠桥村何先胜,屏风村胥泽寿,两河口村陈志伦,金仙村段清书,福光村曾下成,白毛沟村何先文,五雷寨村王祥华,上河街社区李亚强,中河街社区庄英,下河街社区刘平国,东街社区杜文,南北街社区杨剑,西街社区李秀娟,顺东社区黄竞成,滨湖社区姚连红,油房沟社区谢梅蓉,玉泉社区李治。

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应急处置联络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在乡镇食品药品监督协管站的指导下,承担40人以上农村家庭宴席制作、就餐过程监督管理工作,代办农村(社区)居民申报办理40人以上家庭宴席备案相关事项。

(二)负责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交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辖区内发现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事件、活动。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辖区内的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违法案件。

(三)负责协助各级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收集并报告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前期信息、处置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做好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事故受害人善后相关工作。

(四)负责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县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管业务培训。

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镇人民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列入绩效目标考核范围,实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

第2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一、活动主题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二、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部署要求,围绕宣传月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理念的宣传教育。

(二)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推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从满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

(三)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尊法重信典型,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弘扬尚德守法的行I风气。

(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三、活动内容

(一)省级层面。由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在6月29日(暂定)与全国同步举行宣传月启动仪式。宣传月期间,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部门及有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参照中央层面“部委主题日”模式,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

(二)市县层面。由各市(州、长白山)、县(市、区)食品(药品)安全办联合同级有关部门因地制宜、有序组织宣传活动。可利用广场、公园、社区、校园、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区域开展食品安全主题宣传、咨询服务;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食杂店等场所悬挂张贴宣传挂图资料,广泛普及食品安全常识。

(三)社会层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动员和指导社会团体、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机构,广泛开展面向内部职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诚信从业、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等教育实践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建立食品安全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并形成规模声势。宣传月正式启动之前,各地应结合实际为宣传月预热,宣传月期间要按方案具体组织主题宣传活动。

第3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为了确保镇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及时效地采取大果断措施,切实维护好全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把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对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民主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一)镇成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和各村支部书记。

(二)领导小组下设一室三组

1.办公室:由党政办和食安办具体负责综合协调调度工作,随时向领导汇报事态的进展情况,办公室电话:XX。

2.现场抢救组:由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对事故受伤人员的紧急抢收及护理工作。责任人:XX

3.现场维护组:由派出所、镇综治办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对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责任人:XX。

4.后勤保障组:由镇财政所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后勤保障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机制

1.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办公室在接到报警后应在10分钟内将信息报告给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并及时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2.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办公室在接到报警后应在10分钟内将信息报告给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上级卫生部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在接到报警后,要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按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

四、调查前的准备

1.人员准备: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指派2名以上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必要时应配备检验人员和有关专业协助前往。

2.调查处理准备: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应急处理预案要求进行调查处理前准备。如采样工具、法律文书、取证工具、快速检测设备等的准备。

3.交通工具准备: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准备好应急车辆,保持良好的车况,油料充足,24小时全天候命。

五、食堂安全事故现场调查处理

1.接到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应通知各相关部门携带调查用品、采样器材、协助抢救的物品等迅速赶到现场。

2.到达现场后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简要情况,吃过哪些事故,进食与病人人数,事态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等,应特别注意对“首例病人”的全面调查。

3.向首先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治医生详细了解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急救治疗及其效果。进行必要的谢谢主抢救措施。

4.迅速控制突发事件局面,最大限度较少事故的损失。必要时封存现场可疑事物与环境、工具。在紧急情况下,根据食品来源与去向,立即追查可疑食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场所,收回已售的可疑食品,防止事态继续扩大蔓延。

六、积极协助,主动配合

第4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摘 要:本文从历史视角入手,追溯了美国1906年之前食品药品立法和管制的踌躇演进,分析了美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早期的状况和原因,重点归纳了早期各州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管理特点和共性,从而为探究以《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案》的颁布为标志的美国联邦政府纯净食品药品立法和管制的开端提供了理论背景和依据。

关键词:美国;食品药品管制;

在食品药品安全管制上,美国取得今日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斗争的结果。美国对食品药品的立法和管制经历了由简到繁、不断修改完善逐渐形成标准体系的过程。在每一次转折性立法的颁布背后,都凝聚了深刻的社会力量,是美国当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美国联邦《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案》是美国第一部由联邦政府颁布的综合性食品药品安全法案,它的出现离不开对州和地方早期食品药品法规和管制的总结与补充。本文重点归纳了1906年之前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的特点和共性。

一、美国1906年之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状况和原因

首先,工业革命奠定了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城市化加大了政府对食品药品综合管理的难度。在此之前,社区管理就足以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的掺假行为,但城市化拉大了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距离,没有办法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监管,因而当地对食品药品掺假行为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行动,掺假行为陡然增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其次,科技水平的进步为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监督管理的难度。一方面,企业在食品加工、贮藏、包装和运输的技术水平相应提高,能够按照市场需求灵活地控制产品的供应。如,冷藏车的发明增加了水果、蔬菜、肉类和其他易腐物的保鲜期,冷藏库则巧妙地操控了产品流。①令一方面,随着科学水平和化学工业的发展,19世纪晚期新产品的复杂程度加深。诸如人造黄油、发酵粉、葡萄糖、罐装食品、混合的威士忌、化学防腐剂等新物质迅速充斥美国市场。公众的日常饮食失去了健康质量的保证,慢性疾病增加,食品检验技术却跟不上辨别真伪的脚步,对政府的监管能力和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由于细菌学和微生物理论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公共卫生意识淡薄,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药品市场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进入19世纪,美国假药的盛行速度与日俱增,19世纪末,美国的专利药品零售额已高达1亿美元。在美国所谓“专利药贸易”中,充斥着大量假药,有“专利药”之名却少有注册,而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这些药品的配方是什么。那时美国多数的专利药品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与鸦片、吗啡和可卡因等,这些成分导致酒瘾和毒瘾泛滥。假包装和假广告是“专利药”盛行的原因之一。1861年美国内战时期,公众对战争的关注度加深以至于广告的营销量飞速上升,1860到1900年之间,美国人均拥有广告和杂志的数量增加了4倍,药品生产者便趁机增加广告促销,但媒体对药品掺假情况却没有任何报道和关注。②这种对商业放任的管理态度,造成没有相关重要法律来规范各类药品的标准和售买情况。因此,化学专家在当时还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政府的监管机构才刚刚建立。

由上可见,美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早而有之,尤其在工业革命后,随着新市场的出现和技术水平的大力发展,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当地政府早期听之任之的态度逐步转变,相应的立法和管制开始出现。

二、1906年前美国早期食品药品管理状况i

美国对食品药品监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殖民统治的早期,1785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反对销售不健康产品法》(Sale of Food and Drug Act),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监管食品和药品标准。1820年,由十一位医师编制的《美国药典》(the U.S.Pharmacopeia)是美国第一部药物标准清单,为相关医学专家和病人提供了官方权威标准以促进公共健康。1847年5月,美国医学会正式成立,医学界形成统一阵营反对掺假药品的进口,推动了1848年《进口药品法案》(Drug Importation Act)的出台,要求海关监管防止海外假药进入美国,使之成为美国首部限制掺假药品进口的全国性立法,并为联邦政府开始科学地进行药品管理和保护公民健康权利开创了先河。然而,1848年法律批准后,政府并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食品药品调查员的素质和独立性,此外,调查员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标准,比如,在什么是可接受的药品这个问题上,不同的药典给出的定义就至少5种之多。艾德华·斯奎布医生③开始呼吁联邦政府任命独立的调查员来监督药品贸易。1862年,林肯总统任命化学家查尔斯·威瑟瑞在新的农业部工作,这是初期的化学局,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前身。19世纪末美国地方和州政府开始大规模制定法规。美国农业部首位首席化学家皮特·克里尔亲自调查食品掺假情况后,建议国会通过一部全国性的食品药品法案,该法案当时没被采纳,但是从1879年到1906年,美国国会有关食品药品动议有190多次。1883年,首席化学家哈维·威利博士扩大了化学局对食品掺假的研究。1886年,国家开始征收人造黄油税,在人造黄油产品上收取每磅2分的税收,每年对人造黄油生产商征收600美元,对批发商每年征收180美元,零售商是48美元,限制了人造食品的迅猛发展。1898年,化学家哈维·威利通过官方农业化学家协会成立了一个食品标准委员会,各州根据这些依据将这些标准相继编入到当地食品法规当中。1901年,一名叫卡姆登的9岁儿童由于被植入受污染的破伤风疫苗死亡,圣路易斯13名儿童死于瓶装白喉抗毒素的污染血清。这场重大事故之后,1902年,国会通过了《生物制剂管理法案》(The Biologics Control Act),规定政府有统一管理生物制品生产到监管的各项权力,监管相关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确保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的血清、疫苗和类似产品的效能、纯度和安全性。在同一年,美国国会为化学局拨款5000美元,支持科学家研究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内战之后,随着贸易市场的拓展,美国一些州为了规范贸易活动,相继通过或修订了本州的食品药品法规。如,伊利诺州在1874年通过了适用于一般性食品的立法,在1879年增加了关于奶制品的补充条例;1881年纽约州通过了一个纯食品药品法,密歇根州和新泽西州也相继制订了相关法律;1883年缅因州、内布拉斯加州和俄亥俄州相继通过了相关法规、1885年宾夕法尼亚州制定相关法规、1887年弗吉尼亚州制定同样的法规、1888年艾奥瓦州和佛蒙特州制定相关法规。在1890-1895年间,肯塔基、加利福尼亚、佐治亚、印第安纳、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华盛顿等一些州也开始进行食品药品法规的建设。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由美西战争期间变质罐装肉酿成数千名病倒几百名死亡的悲剧引起了对肉类加工包装工业的注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自上任以来和政府的官员们主张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对现行混乱秩序加以改革,使美国社会重新走向和谐,在经济上他们把反垄断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上则要求统一改革食品药品监管制度。

从国际角度看,美国在食品药品行业中缺乏统一标准,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就显得缺乏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19世纪80年代,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美国地区都培植了自己的企业,建立了生产和分配的基地。1894年-1897年美国试图制定关税降低国外产品的价格,但是国内蔬菜、水果、肉类、药品和一些饮料行业仍受到了很大挑战。④19世纪末,英国和德国都已经颁布实施了控制和监管本国和进口食品药品质量的法律⑤。而美国进口商品失去质量声誉保证,一些国家甚至明确拒绝美国产品。例如,1879年和1891年,欧洲国家联合抵制美国猪肉产品,造成美国的猪肉危机。⑥

美国对市场的传统放任态度,试图进行食品药品工业内部的自我调整,但都以失败告终。大企业几乎拒绝参加自律组织并协调达成一致协议,制造商转而希望政府介入以寻求联邦法律的统一管理。同时,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通讯交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各州之间的交流,通过联邦政府统一制定法律来避免各州法律间不一致而导致的不良经济后果。

通过以上对美国1906年之前的食品药品市场状况和原因与政府管制内容的概括分析,可以总结出美国早期食品药品市场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重大安全事故或不良反应事件是当地政府建立“防止欺诈和伪劣行为”法规的催化剂,极大推动了地方食品药品法规实现正规化、严谨化的跨越。

其次,1906年之前,美国几乎没有出现对国内整个范围生产的食品和药品进行监管的联邦法律。各州依照各自相关规定拼凑成的凌乱系统对混乱市场进行盲目管理,食品药品问题各州制定的标准不统一且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在洲际贸易中,A州引起重大食品药物质量问题的主要犯罪者在B州却得不到应有的警戒和惩罚。⑦不论是政府、团体还是大众,对掺假和伪标行为引发的个别事故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原因分析。对于社会进步团体和地方政府屡次提出的食品药品相关提案遭到反对和失败,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放任自由的商业传统观念,不允许联邦政府规制生产,各州权力大,整体监督不力,公共卫生观点意识淡薄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历史虽起步较早,但早期法律管理的内容仅局限于最有商业价值的食品药品,只对个别生产商有约束力。相对于食品掺假,早期的药品安全问题更加严峻,对科技检测水平要求更大,往往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另外,各州和地方政府机构最初对食品药品监管着力点仅仅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没有发展到从产品制造、标签规范、产品测试、市场营销到事后监督等各个方面,监管程度和范围十分局限。但同时,各州和地方能够根据本地区具体问题提出的法规之间能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为政府管制由零散治理走向合作统一提供了条件。

第四,由于国际贸易和法律环境的影响,客观要求联邦政府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保证良性的食品药品检测监督和管理系统,同时实现联邦权力的扩大。

从1906年之前美国早期对食品药品范围内的管理概况我们可以看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根源于美国经济、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发展程度。由最初的简单掺假演化到复杂的食品药品结构问题,由单纯食品药品药品问题衍生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各州乃至联邦政府的相继重视,一部综合的法案呼之欲出。处在这样背景下的法案本身,不仅是一部纯净食品药品法案,本质上更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社会法案。(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解

① Clemen RA:The American Livestock and Meat Industry.New York:Ronald Press,1923.

② 张勇安,“美国医学界与1848年《药品进口法的颁行》”,《世界历史》 2009年第3期

④ Taussig FW:Some Aspects of the Tariff Question.In:Harvard Economic Studies,Vol.12.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9.

⑤ Toulmin HA: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Food,Drugs,and Cosmetics.Cincinnatti:W.H.Anderson,1942.

⑥ Cassedy JH:Applied microscopy and American pork diplomacy:Charles Wardell Stiles in Germany 1898-1899.Isis 1971; 62:5-20.

⑦ R.James Kane ,“Populism,Progressivism,and Pure Food ”,Chicago: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Agricultural History.1964.

参考文献

[1] Clemen RA:The American Livestock and Meat Industry.New York:Ronald Press,1923.21.

[2] Cochran TC:The Pabst Brewing Company:The History of American Business.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48.25.

[3] Baron S:Brewed in America:A History of Beer and Ale in the UnitedStates.Boston:Little Brown,1962.

[4] Philip J.Hilts著,姚明威译.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监管历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第5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当霉变指数为0时,一般不易发生霉变;当霉变指数为1~7时,易发生轻度霉变,这时商品要通风降温,以降低霉腐速度;当霉变指数为8~13时,易发生中度霉变,商品要放置低温环境中存储;当霉变指数为14~20时,易发生重度霉变,这时商品宜放在密封环境中,防止潮气侵入而加速霉变。

食品之所以发生霉变,是因为食品里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会繁殖生长,这其中就有引起食品霉变的霉菌。食品发生霉变不仅与环境温湿度有关,而且与自身含水量也密切相关。据研究,不同物品发生霉变对温湿条件要求不一。如当粮库温度在20℃~35℃、相对湿度≥85%时,粮食就易发生霉变;烟卷等商品,当气温达15℃、相对湿度≥85%时就会发生霉变。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超过70%时,如果药品在空气中,通过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致使含水量增高,药品就容易发霉变质,甚至有一些药品在潮湿的空气影响下,容易潮解溶化。所以,西药一般都有采取密封包装,通过与空气隔绝的形式来降低空气环境的影响。比较起来,包装简单的中药,因为直接与空气接触,如果贮存不当,最容易变质。所以,专家提醒,家庭药品存放地,以阴凉、干燥、闭光处较适宜,如果珍贵中药在较短时间内服用不完,最好分成若干份后将其密封保存。

我国气候复杂,同一时段霉变指数的分布,南北差异及海陆差异均很大。北京地区的霉变指数全年一般不会超过7,但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的五、六月份,霉变指数一般都超过10,常常达到14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江南5~9月有利于发生霉变的频率为34%,即夏季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其温湿度条件易导致库房内大部分仓储物品霉变,其中六、七月间的梅雨时段(气象特征是高温高湿),霉变指数会天天居高不下,食品、药品甚至普通物品都极易发生霉变。

第6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为切实解决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范围

全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药品经营使用单位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打击食品“两超一非”、掺假使假、经营腐败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食品经营中存在的无证经营、虚假标识、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违法制售假劣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

(二)重点打击生产经营无法提供“两证明一报告一信息”(海关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追溯信息)和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重点打击非法渠道购进假劣药品,销售、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整治工作步骤和时间

(一)整治工作时间:2月1日-3月31日

(二)整治工作步骤:

1、自查阶段(2月1日至2月5日)

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自查,对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药品自行下架并销毁。(责任单位: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卫生院)

2、检查阶段(2月6日至3月20日)

乡食安办将协同XX市场监管所对全乡所有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风险未排除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查处,绝不姑息。(责任单位:乡食安办、各村(社区)食药监管员、卫生院)

3、整改提升阶段(2月1日至3月31日)

整个整治工作中,对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的食品药品全面下架并一律作销毁处理,全面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工作信息,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既是建设和谐平安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加快我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意识。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村(社区)通过微信群、会议、入户等方式开展食品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第7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关键词] 食品安全;规制;必要性;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D923.8 [文献标识码] A

一、内部性与食品安全规制

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价格系统,它提供有关消费者边际替代率、生产者边际成本及商品相对稀缺程度的数据。同时,价格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信号,是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价格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假定之上的,但完全信息的假定与现实并不相符,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社会分工的不断加深使人们很难全面掌握自己活动范围之外的知识,这就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了信息差别,致使有关交易的信息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非对称分布,占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在交易中处于优势,而占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则处于劣势,这种情况可称之为“信息偏在”。

对于需要借助于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市场主体来说,多获得信息是有益的。但是,高昂的信息搜寻成本往往导致交易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就发生了。如果产品特性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无迹象表明每一种产品的价格将与其质量相一致,价格可能不再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增加某种特定质量特征的指示。

“柠檬市场”模型表明,在无法预知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购买者将根据预期平均质量水平来支付费用。但产品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不会接受这样的价格,被迫退出市场,只有产品质量低于平均质量的卖者愿意进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交易很难达成,最终导致市场萎缩。

食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例如食品的色泽、形状、大小、品牌、产地等属于搜寻品特性,而食品的新鲜程度、味道、口感等则属于经验品特性。经验品特性是在购买后确定质量不需要支付很多代价,而信誉质量在正常使用中却不能得到估价,对信誉质量价值的任何评价都需要追加代价高昂的信息。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细菌数量,含有的抗生素、激素、各种营养元素、添加剂等都属于信誉品特性,因为消费者即使通过观察和多次消费,也很难对其做出判断。

由于食品信誉品方面的特征具有隐蔽性,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高质量高价格的食品往往难以出售。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即使交易能够达成,也会产生内部性。内部性是指由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效益。不反映在合约安排中的内部效益是正的内部性,而不反映在合约安排中的内部成本是负的内部性。不安全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就属于典型的负内部性。政府规制可以降低信息不完全的程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避免市场机制“逼良为”,保护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外部性与食品安全规制

外部性是指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收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即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食品市场属于垄断竞争性的市场,产品种类繁多又差别不大,并且其品质的差异性较难识别,在市场机制下,不法厂商没有动机披露真实的偏好。因此守法厂商出售的优质食品常常给不法厂商带来收益。反之,一旦不法厂商提供的伪劣食品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导致食品公共危害事件发生,消费者就会放大食品风险,甚至出现集体恐慌,致使消费者普遍拒绝购买某一品牌甚至是某一类食品。这种“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的效应,就是不法厂商对守法厂商、进而对整个行业和社会造成的负外部性。

例如,2002年1月,欧盟从我国出口的水产品、禽肉中检测出氯霉素,禁止我国近8亿美元的所有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由此导致山东近170多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停工或倒闭、8万多人下岗,浙江省2500余艘渔船、数十家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数万工人、渔民受到影响。

造成外部性的原因有两个:缺乏明确界定的产权和存在交易成本。在市场和私人谈判解决不了负外部性时,有必要进行政府规制。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政府规制解决外部性的必要性是建立在产权解决方案交易成本过大而无法实现之基础上。

三、不完备法律理论与食品安全规制

法经济学派认为,垄断、污染、欺诈等市场中其他的不幸副产品不仅仅是“市场自我管制机制失灵”的结果,“市场失灵通常是一种市场和普通法规定的市场规则的失灵。”“对待市场失灵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控制方法:一是私人实施权利的普通法制度,另一种是直接公共控制的行政制度。”至于采取何种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普通法(除刑法以外)管理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该方法对政府官员的依赖程度最小,主要依据公民自己――受害人及其律师;二是守法的激励产生于这样的威慑:如果加害人违反规则,他必须对受害人实施损害赔偿。而直接或行政的规制则相反,它对政府官员的依赖极大,而且先是竭力防止侵害的发生而不是对受害人实施损害赔偿。普通法方法与直接规制相比,存在一定缺陷,如果对每个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害过小而使诉讼不足以成为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或者假定总损害相对于预防成本是相当大的,那么就有理由进行直接管制。当损害不是很小而是很大时,一个加害人可能无力支付巨额损害赔偿金,当他不能支付时,他遵守法律的激励就会减小――实际上他能将受害人实际成本和最高可征收损害赔偿额之间的差额从其自身转移到受害人身上,这时直接管制的理由又会重新起作用。

“不完备法律理论”是对法经济学派的进一步拓展。该理论认为,法律有最优阻吓作用隐含的假设是,法律是完备的,即法律能够准确无误地规定出所有相关的适用情况,无一遗漏,而且如果证据充分即能切实地加以执行;这还要求法律能够自我说明,即所有法律的适用对象都对法律的含义持相同看法。否则,法律就是不完备的。现实之中,任何法律都是不完备的。法律的不完备性一般体现在:法律体系本身制定得不够完善;已有惩治标准但处罚程度不当;法律的出台滞后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

在食品安全领域,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立法总是要“慢半拍”。例如,按照美国毒物控制法登记的化学物质,大约有66000种,且每年有300-700种新化合物引入经济用途(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加工中直接使用和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而这些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与动物、植物体内残留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尚未完全被人类所知。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立法的不完备性可想而知。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立法者对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无法完全预见的,比如,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添加剂,因此也就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但实际上违法者却在使用着这些有害物质,致使含有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工业原料的有毒食品以“质量合格”的身份流入市场,对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损害。

当法律不完备时,法律的阻吓效果就会削弱,其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功能也会减弱。创造监管职能,并且将这些职能赋予特定国家机关而非法庭,是对不完备法律引起的威慑失灵问题做出的回应。监管者克服了完全依赖法庭被动执法的法律制度所必然产生的诸多弊病,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庭和监管者的关系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相补充。

[参 考 文 献]

[1]何杰.食品质量安全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4(2):148

[2]许成钢,皮斯托.不完备法律之挑战与不同法律制度之应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5

第8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者可以得到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在满足食品数量品种需求的同时, 食品质量却存在着严重不足。一些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正成为全世界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2年上半年还没过,问题胶囊、立顿茶饮、老酸奶果冻、蒙牛问题奶、松香鸡等食品安全事件,就接二连三地被媒体披露了出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由原来的“单一性事件”逐渐发展成涉及多种行业的“集体性事件”了。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已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果牺牲的是民众的健康。尽管政府监管、众民监督都在尽心尽力,食品安全问题却愈演愈烈。是什么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对此,我国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并将原因概述为以下几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不力, 包括法律法规未涵盖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政府监管未形成无缝隙管理的整合模式; 制度设计未达到有效防控的科学标准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道德层面的影响作用。

一、认识食品安全及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有毒有害物质,一是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这两个关健词必须同时存在,才构成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说才叫做“不安全的食品”。 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就是通常所说的“食物中毒”。二就是化学性污染,在中国有农药残留、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天然毒素(霉菌毒素)有机污染物等。三是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就是将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量使用。以上三点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总称,它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前提,要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和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食品质量管理的作用 1、食品安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手段,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其它国家一样,由治病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给我国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抱以越来越谨慎的态度。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抗生素滥用到瘦肉精问题,即使政府和企业从未停止过他们在食品安全和防止食源性疾病上所做的努力,食品安全问题却似乎从未消失。因此,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就没有保障。

2、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比较多,如不注意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搞好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预防、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二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是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食品工业产品能否占有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基本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状况。三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浪费,减少原材料,动力和工时的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比较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尽快占有市场,易于销售,从而缩短库存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同时,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 法律的不完善、执行不利和执法不严是造成食品安全恶化态势的重要因素。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具体的标准及监管程序。 1、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进行严格监管,把好食品安全的关卡。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才能申请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才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才能加贴质量安全标志,保证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不适应食品安全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现行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监控检测体系,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点(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与质量控制的保证制度和保证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食品企业自主性质量保证制度,是构筑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的基础,HACCP系统是再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风险分析,在关键点实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ISO9000标准系列则是更高一级且更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它包含了产品设计、过程控制和产品服务的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程序。因此,企业应采取将HACCP兼容于ISO9000质量体系的质量控制模式,这样既避免了标准之间在内容上的重复,而且使标准的针对性更强,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易于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规范的质量管理手段达到食品质量稳定和安全之目的。

3、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国家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同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等行为,都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必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从重从快处罚,那些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总结

我国现在还存在将食品卫生管理代替食品质量管理的情况,食品质量管理工作至今没有得到重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食品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和监测抽检预警网络系统,搞好食品供求、卫生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食品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作为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应懂得食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从整体上把握质量管理的共性,学习和应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药品安全知识范文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肖光清同志任组长,贺晖、王劲松、李高山、欧阳福军、李气军、谢丰光等同志为副组长,办公室、法规股、财务股、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股、食品生产安全监管股、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股、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股、稽查大队等股室队负责人为成员。由黎取金同志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调度工作。

二、时间安排

2017年6月29日—7月13日

三、活动主题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四、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宣传周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理念。

(二)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各食品安全监管业务股室、稽查大队和监管所要强化监管执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依规公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食品违法案件信息。

(三)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尊法重信典型,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

(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五、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xx)集中宣传日活动。

1、时 间:2017年6月29日上午9:00--11:30

2、活动地点:xx县 广场

3、参与人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相关食品安全监管业务股室工作人员

4、活动要求:

(1)局办公室负责活动会场布置和联系电视新闻记者,会场布置要求:活动名称和主题横幅两条、充气拱门一个、气球标语4-6个、宣传桌椅12套、桌椅上安放遮阳蓬。成员单位双面牌各1个(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局、县经科局、县司法局);

(2)综协股负责活动的调度协调、签到、统计工作,负责活动会标和展板制作工作;

(3)食品生产安全监管股、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股、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股会同法规股负责食品安全宣传资料的印制、发放和食品安全咨询受理工作,三个业务股室负责组织一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方队参加宣传活动(本项工作由谭利平负责牵头完成);

(4)稽查大队负责活动现场假冒伪劣食品的展示和解释工作;

(5)财务股负责活动经营的预算和保障工作;

(二)“食品安全四进”(进中小学校、进乡镇农户、进城市社区、进超市集市)科普行动。

1、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股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进中小学校科普行动;

2、食品生产安全监管股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进乡镇农户科普行动;

3、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股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进城市社区、进超市集市科普行动;

以上三个股室于7月14日前将“食品安全四进”科普行动的活动方案、工作总结和活动图片报综合协调股。

联 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