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节课要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有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
本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充实,在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层面上对学生要求较高,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驽课堂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轻文字的现象。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这一难点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深化和突破,另外,还有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
篇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在课前我一直为这节难上的课做很多准备,甚至担心自己上得不好,也听了同组前辈们的课。因此,在教案上又吸取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也为课堂上如何把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更佳向同在高中教学的同学请教,从而为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是活的,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意外。
有人说“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者,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他们才是这个舞台的真正舞者。我在课堂上首先是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让踊跃的同学上来协助我的操作,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实验演示两三次还是比较顺利的!那会不会让学生感到就完成这两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呢?我作了说明,这是算是带有验证性的探究实验,更多是验证,探究是如何去改进这个实验装置,让效果更佳。这些我在演示前都已经强调,并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写一份改进报告给我。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首先进行的是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拉力作用下,当让学生放开控制小车的开关,应该看到的是拉力大的小车发生的位移较大,可是拉力大物移却越小,顿时课堂一片哗然。我马上说了一句:“这叫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应该找出问题所在,重要的是把问题解决,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就这样我已经发现控制小车的细线陷入开关处的橡皮垫内,我把问题解决,同时向学生抛出如何来改进这个实验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呢?这节新授课总体还是顺利的,也让我明白让学生主动活动的课堂充满活力,学得开心。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也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我想有些活动下次可以先安排学生课前分组完成。
如何做到让学生都乐于发挥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我欠缺的不只是经验还有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
篇三: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1、环节的设置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探究时,通过一段物体从斜面滑下的影像,引导学生思考: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先归纳,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理论推理法等科学方法的掌握。从最先影响小车前进距离的多个因素的探究,让学生知道,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然后从毛巾到棉布、木板再到没有摩擦的光滑平面,从现实存在到空间想象,从有到无,不断地改变实验条件,利用理论推理法,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空间模型,水到渠成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领会到到科学方法对物理学习乃至科学进步的重要性。
3、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物体不”是不存在的,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在通过实验探究和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以后,再通过引导学生弄清定律中的“一切物体”、“不受力的作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等关键性词语,把握定律的适用对象、成立条件以及相应现象等,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4、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课堂生成。
存在的不足: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也就是说有效的教学必然要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这个"发展"从内容上说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从时间上来说,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
走进常态下的初中科学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经常让人感受到热闹,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温度"却没"深度"、多"活动"却少"思维",过于注重当前发展,却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低下。如何真正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前提
1、认真研究教材
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教师在上每节课之前,必须先熟悉课标的有关要求;充分完善地备课,可以说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要查阅大量的优秀教案,吸取别人的可取之处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着的有差异的学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科学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前教师要了解之前的内容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要关注学生的全体,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摒弃教学的功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对知识有渴求欲望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等特点,告诉学生目标就能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切实整合并有效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都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同时回答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可谓统揽全章,也为学生后续学习牛顿力学打下基础,更是发展了学生摒弃某些错误的习惯思维、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能力。所以说,这一教学资源的效能独特、意义重大;但限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这一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必须慎重处理,以求突破。在课上,我携学生一道,娓娓道来,层层递进,逐点突破。其中关键是展现斜面小车实验,理清思路,发展思维:
1、每次实验中小车都从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时速度相等;而三次实验分别采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目的是制造不同大小的摩擦力。--对比实验的控制变量思想。
2、观察小车的滑行距离的长短:滑行距离越远,说明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注意:不是越少)。--替代法(用容易观察的滑行距离长短,代替不易察觉的速度变化)。
3、思辩: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说明了: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理:假如小车运动时不受任何阻力,那么小车将怎样?--从现实到理想化的抽象推理。
结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推理。
在此,充分展示了实验的过程,也就展示了思维的过程,还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史--科学史教育。不仅于此,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合作、失败(失误)后的调整再做,以及融合在实验过程中的讨论、表达、交流、感悟等,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在一块,水融,相得益彰。
三、回归生活世界,构建和谐课堂
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来自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由苹果落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由萤火虫到人工冷光的发明......。科学教学,其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它和其他的纯理论学科不同,它以实验为基础,而且大多来源于生活。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并且学以致用,是我们在新课标形势下构建和谐课堂中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一、课前预设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教师而言,要想上好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教案,这就如同打仗,一个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案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前提。所以要强调备课,下面谈其中的三点。
1.在“备教材”上下工夫。(1)要看教参,一定要细读,必须把握好教学的目的、重难点和教材上每个环节的用意。(2)要看与课程知识相关的资料。一些可用的知识点可以填充到课程里,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学习透镜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当学生将凸透镜靠近书本时,发现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清晰放大的像;当通过凸透镜看远处的景物时,发现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3)最后再看两篇现成的教学设计,既可以参考别人上这节课的精彩环节,同时又拓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2.在“备学生”方面做文章。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为了缩短教师与学生在认识教材上的距离,教师备课时应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学习本节内容。例如,小实验“纸杯烧水”。实验前,由于生活经验的原因,许多学生觉得:用纸杯怎么能把水烧开呢?然而实验事实是水被烧至沸腾,而纸杯未燃烧。学生在惊讶之余,必然想探索其中的奥妙。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总之,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优化“课堂设计”。我们在备课时,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带着新问题去。首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很多,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可自制教具,从生活中找实验材料。例如,用装满水的玻璃杯验证大气压的作用;用“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教学光的折射;用“鸡蛋落入水杯”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等。对于新课的教学设计应重点考虑两个方面:(1)抓住主题,理清思路;(2)注重过程,引导参与,加强训练。设计巩固练习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练习题设计成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题,而且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多样性。一堂好课不仅要巧设导入,还应该处理好结尾,让学生觉得课已尽而余味无穷。
二、课堂生成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课堂是活生生的课堂,课堂是每个学生能动的课堂,课堂上随时会有意外发生,教师光有课前备课,不足以应对课堂上产生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课堂备课的思想。
事实上,“变”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的重要特征。新课改要求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样一来,课堂“变数”就增多,不可预知的内容就增加。而此时,如果一味地依据教案上课、照搬教条上课,那就是刻舟求剑。只有一切依从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方向、有目标地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变”的精神,做到求变、会变、善变,在变化、调整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课后辅助备课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理念 执教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思考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浙教版初中科学新课程,理念先进,是一门综合的自然科学学科。初中科学教师,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
一、完善和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结构较单一。初中科学学科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而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以一门见长。特别是初中科学知识中的地理知识,据笔者了解,较多教师是比较欠缺的。
案例1: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多的科学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理学科知识的欠缺。
《地球表面的板块》是应该深挖的一节课,但一些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因而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从魏格纳发现大陆可拼接性,引出大陆漂移说;因为大陆漂移说没有很好解决大陆漂移动力问题,所以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后来由于二战时期,科学家对海底地貌的研究,发现大洋中脊岩石年龄最年轻,越往大陆边缘,年龄增大,但不超出2亿年。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很好地解释了大陆漂移动力来源问题,也较好地解释了大洋的形成。但海底扩张说也存在缺点,不能解释一些地壳变动现象,比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后来,在多门学科技术支持下,科学家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较好地解释了地壳运动和地质现象,是较完美的学说。
教科书中的知识比较简单,一些教师单纯深挖教材知识,学生科学素养没有得到提高。
笔者上课时,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以科学史发现为主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魏格纳发现大陆可拼接性为引题,调动学生积极寻找大陆漂移证据,很好地落实了科学知识和科学史人文情感的教育。以大陆漂移不能解释动力来源为起点,引导学生研究洋底地貌,以一张大洋洋底岩石年龄结构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初步的海底扩张学说。又以其不能较好地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引入,指导学生学习板块构造学说。
笔者为了完成此节课的教学,花了很多心思了解学科知识,整整打印了三十几张A4纸,以此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案例2: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第一课时,酸的定义是: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对于此定义的教学,一些教师会举例说明。比如有教师举NaHCO■,认为碳酸氢钠会电离出氢离子,其实不然,它是电离出碳酸氢根(HCO■■)在这里应该举硫酸氢钠NaHSO■。
初中科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科学素养,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现象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教师普遍抱怨、埋怨学生,很少找自身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入手,抓住课堂这个关键,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变得乐学,要学。教师应有这样的基本认识,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都是无效的;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才会有效、高效,才会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据笔者了解,农村初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采用以导学式训练、互助式学习、模块式教学、跟踪式评价为主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生本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很好地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师对此课堂教学模式应加以重视。
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三、提高教师课堂执教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较全面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本身能力有较高要求。
1.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案例:空气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为《空气》。本节从了解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用途入手,因此,第一节《空气》可以说是整章的基础。本节课结合相关的知识内容安排了较多数量的实验,如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均以实验引入。上好本节课,关键在于教师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只有教师预设到位,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本节课设计过程中,以生为本,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相关知识。
片段1:
师: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师: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么就那么肯定它的存在呢?
生1:有风。
生2:国旗会飘。
生3:……
师:那空气里究竟都有什么物质?你的猜测是什么?
生: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尘埃等。
师:以你目前所学,哪些事实依据、现象或实验过程能支持你的猜测?要求:尽可能多地记录验证方案,同桌相互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发言人。
本节课的亮点是这张表格的设计,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生活知识出发,归纳、小结,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该片段的设计是高效的。
片段2:
活动1: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到石灰水中,用嘴巴向石灰水吹起。
问题: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速度怎样?
结论: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此处是教师精心设计,用对比手法,很形象地表现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
活动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是否能继续燃烧?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氧气中,木条是否燃烧得旺?
现象:木条继续燃烧,燃烧程度没变化,最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此处教师设计对比试验,较好地展示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得出空气中有氧气。
2.提高教师课堂演示试验设计能力
《月相》是一节很不好上的课,该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运动和光学知识。如何做好演示试验,是本节课取得高效的关键。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改变是关键。如何选取月球模型,且体现“昼半球、夜半球”思想,很有技巧性。若选取乒乓球,在学生演示时,由于乒乓球本身偏小,就很难观察得出月相图。只有选取体积较大的泡沫球,试验效果才会显著,课堂教学效果才会理想。
在上弦月、下弦月讲解中,由于学生对空间位置认识不到位,很难理解为什么上弦月是右半边亮,而下弦月是左半边亮。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演示试验,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拿一个地球仪模型,让这两位学生背面而站,用背夹住地球仪,两同学位置可以模拟上弦月、下弦月位置,教师手拿月球(一面涂黑,一面留白),问其中一位同学:亮部是哪边?问另外一个同学:亮部是哪边?这样会得出左右相反,学生就能较好理解上下弦月亮部是不同方向。
3.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能力
例子1: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层层深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运动中的小车继续前进?物体做各种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你认为正确吗?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在学生观察“斜面小车实验”后可继续提同:从刚才实验现象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小车为什么在毛巾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短?而在光滑的玻璃上滑行的距离为什么会变得长?假设小车在比玻璃更光滑的物体表面上运动,即看成“没有阻力”小车将会如何运动?在上述情况下小车运动速度是否改变?小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小车处于这种状态需要力吗?这样通过一系列提问,学生最终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的。这类有设计性的提问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它能使学生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从而逐引导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学习更高效。
例子2:《地球表面的板块》海底扩张学说中主要内容,由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问题,实现了高效课堂。
由此洋底地貌,标上年龄特点。问题一:洋底岩石年龄有什么特征?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问题三:据此你有什么观点?
4.学会设计和编写导学案
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的支撑点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它是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的二合一,是教师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与教材紧密结合,应是学生自学的导航、课堂学生、师生交流的文本材料、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情景导入、自学与交流、文本拓展、课堂小结、当堂反馈等。
案例:光学复习导学案设计
片段:
一、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且V空气?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V液体?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V固体。
二、光的反射
1.作出法线、反射光线;标出入射线、反射线。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布在法线?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角等于?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角。
实例分析: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可以看到游泳池中的自己的像,这相当于成像,成的像有何特点??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当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离水面的距离将?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增大、减小或不变)。
3.平面镜成像特点:?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史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3).
[3]马雪.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6).
[4]史育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
【关键词】学困原因;学习方法;转化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探索过程,这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期效应”,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但事实表明,在新课程物理学习中随着物理内容的逐步深化,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高中物理难学的客观原因
(1)语言抽象。物理教材叙述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
(2)量的增加。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能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
(3)难度提高。研究的问题复杂,涉及矢量,多力平衡,变速运动等学生不适应。
(4)思维定势。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形式上很大的变化。
(5)学时减少。在学习过程中,物理课时间紧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感受。
二、高中物理难学的主观原因
(一)思想放松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思想易松懈,而高中物理的难度远非初中物理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
(二)忽视基础
一些天赋甚高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只对难题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也很严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被动学习
一些同学进入高中后,还是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比如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主动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学不得法
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抓不住重点难点,不能体会物理思想方法,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五)能力不够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高中物理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果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提升学习的能力,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三、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必须认同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增加对学习任务和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富有个性。
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好的学习策略。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转化学困生的不二法宝。
(二)克服心理障碍
首先,强化目的性教育。目的越高尚,理想越远大,则行动中心理素质越有高度的表现,因此,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消除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培养。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挖掘教材中德育结合点,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振兴中华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物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激发起学好物理的热情,多举生活中身边的例子,启迪学生学好有关的物理知识,明确学习的目的。
其次,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产生美好而丰富的情感。情感再一个特点是情境性,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知情关系,以知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对某事物的感情,就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体验通过学习获取知识的无穷乐趣。
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物理中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将教材中美育因素融化在教案之中,创造出最佳的教学境界,激发起学习的无穷乐趣和强烈欲望;促进兴趣互补,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了知识的系统性,即纵向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好物理这门学科之外,还要注意各学科的“横向联系”,融汇贯通,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表扬鼓励为主,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触发点,对学好物理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物理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让学困生大胆地把生活实际抽象概括为物理语言,要求学困生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他们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的应用。
(2)加强思维品质强度、广度的训练。为了克服不足,提高抽象思维的强度和敏捷性,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进行如下训练:①进行限时达标训练。对于作业或课外练习不能没有时间约束,要求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时间界限,譬如一节课中要完成、二十分钟完成等等;对于稍难的、比较优秀的试题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练习。②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有利于克服学困生思维呆板、思路多年来狭窄的缺点。 “一题多问”、“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题多解的例题,要特别讲解清楚,并要求课后务必整理一遍;对于已知条件字母化、物理过程不明确的开放性习题,要与同学一起分析出现各种情景的可能性,讲清为什么会出现这几种情景的道理,以及思考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通过画草图揭示出各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
(四)循序渐进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人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人分析连接体问题。
物理学习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分解目标,短期与中长期相接合,一步步逐渐接近,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再提出一个稍高要求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他才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五)化解分化点
高中物理知识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知识,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贯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始终,力学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力学对整个高中物理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学生在一开始时就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高中学习是一个艰苦的磨炼过程,经过了这个阶段的砺炼,就会打开高中物理的学习思维,前面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只要增强信心,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越物理难学的这道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6
关键词:高中物理;启发式教学;位移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物理实验进行启发教学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以及生动性等特点,采用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物理现象,促使学生探索物理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有趣、生动的实验,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大胆猜测,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在讲授自由物体失重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水瓶落地”实验,即在一个瓶子中扎一个小孔,让其自高处自由落下,落下过程中小孔中竟然没有漏水。当学生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学生会感到诧异,继而便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此时教师适时引入本节的物理学原理,而学生则会以极大的兴趣进行学习。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境进行启发教学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相关情况,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创设情境方式进行授课的关键在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点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实验演示、观看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比如,有些实验无法在实际条件下完成,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示。在讲授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汽车紧急刹车时的视频与正常刹车时的视频,学生将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个视频中存在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摩擦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进行启发教学
问题的提出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巧妙抓住问题提出的时机,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你想改变一个静止物体的位置,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运动与什么因素之间存在关系?(2)为什么一辆两匹马拉的车要比一辆四匹马拉的车走得慢?(3)在水平路面上,要想让车保持运动的状态必须用力推车,一旦停止用力则车子也会停止,这是为什么?以上三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直觉上的反思,其中,第一个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觉上感受到运动与力之间存在关系;第二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觉上感受到力越大,则运动的速度也就会越快;第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觉上感受到运动状态的维持需要持续用力。
四、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比喻进行启发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形象生动、贴近现实生活而又新颖的比喻,能够将需要讲授的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同时还能够将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将物理中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现象、概念及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振动图像比喻成独舞下的录像,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各个时刻下一个质点的位移情况,而将波动图像比喻成集体舞下的照片,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同一个时刻下多个质点的位移情况。
五、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类比进行启发教学
类比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种类型相同或者是属性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促使学生从已知事物的特征推测未知事物相应的特征,从而分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掌握两种事物反映出的规律。因此,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能够将未知转变为已知,加深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掌握两种事物之间的不同与联系。比如,在讲授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的引力、斥力以及分子势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弹簧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类比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样能够使物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更加直观,进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材、教案等多个环节的支持,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对学生进行启发与诱导,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屈指算来笔者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已20多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曾几次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从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表明只是了解了一些物理概论,掌握了几个公式,会解几个题目,仅此而已。世纪更迭,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的增长很快,信息的传递迅速,知识的换代周期缩短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动手能力、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是人们赖以生存、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基本要求。我们经历了这个时代,触摸到了社会迅猛发展的脉搏,创新精神已经是社会进步中人的价值的重要表现,这个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物理教学的方向在哪里?
过去长期延用的“应试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与学生的发展不相适应,更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教育“创新”这个主题。因为这种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产生两大矛盾:一是课堂的教学内容和人生命的有限性与知识量扩充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更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新课标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创新”已成为本世纪培养人才的最强音,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谁解决好这个课题,谁就是明天的强者。能否创新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工程,责无旁贷地要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基础教育的功能、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等。
笔者基于对新课标的认识和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谈谈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渠道和内容。
二、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渠道和途径
科学素养的培养渠道和途径是多方位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课堂是物理教学实施科学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学生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我们应该拓展课堂教学的功能。以往的教学功能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只强调“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学生学会,知识的传授形式单一,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而在今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期,应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其物理本身的知识演变和特点,最能体现科学素养的培养功能,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进行科学素养教学的渗透,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培养,这是时代赋予物理教师的新的使命。
2.依据教材内容,贯穿科学素养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开展,近几年物理教材从形式和内容都作了全方位的系统开发。通过我们近几年所使用的新编中学物理教材来看,教材在编写方面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教材的编写不仅考虑物理学科体现的严密性、完整性,而且还融入了更多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学素养教育等内容。教学中我们要收集和挖掘教材中科学素养培养的素材,通过精心编选将其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3.课堂教学要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只是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加以落实。然而在传统观念引导下,在旧的教育制度制约下,物理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讲授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师惟恐讲得不够清楚,讲得不够仔细,讲得不够全面,一味突出教师的“讲”,“满堂灌”现象也就不足为奇。物理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特别是科学探究,创新思想,主动学习几乎都被扼杀了,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
跨入21世纪,对于中学教育,要使得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更要有开拓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所以,教师不仅要扮演好知识传播的角色,还要承担科学素养培养的任务。因而要克服局限性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避免形成“知识的强者,能力的弱者”的人才现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基于这种认识,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做到:一要备知识,二要备与其相关的科学素养的内容,提升学生物理方面的科学素养。当然,科学素养的渗透培养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要写进教案里,落实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自然地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懂得,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无论其内容、方法和结构,还是物理现象的揭示、重要规律的发现和定律的建立,都是人类创造智慧的集中体现。
4.充分利用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课外活动是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获取信息,通过教师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给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发展自己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物理知识的传授,物理特长的发挥,特别是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现代化社会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要大力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开展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以及撰写小论文等。高度重视活动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培养的功能。
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编写的一种学校教材。对于物理学科的校本教材,不应拘泥于教课书的基本要求,更不应该是教课书的简单复印本。而应根据教科书的内涵,提升课本的内容,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着眼,着重介绍物理学习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物理概念建立的背景和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介绍物理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介绍他们探索物理学奥秘的献身精神。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而且使他们学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与优秀品质。所以,我们要将校本教材作为一条引线,贯穿科学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5.开设专题讲座
对学生开设一些讲座,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形式。讲座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收集相关的资料,配合教学进度,选择好专题讲座时机。专题讲座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人格品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端正科学态度,树立明确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思维方式。
三、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内容
前面已经论述,物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在学生建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行为,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达此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的教育
物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有着独特的作用。
⑴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崇尚科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地按科学办事的态度
结合物理知识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探究,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要求学生无论分组实验还是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在观察实验时,必须事实求是,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现象和每一个结论。强调任何模型、假说、猜想都必须经受事实的检验。尤其在物理实验中,更要培养学生严格规范操作,认真专心实验,不弄虚作假,事实求是的态度。教学中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在实验探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法拉第历经10年,反复实验,潜心思索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开普勒在他人天文观察的基础上,自己又进行了长期观察,做了大量的记录,翔实地分析研究,最终发现了开普勒天体三大定律。
⑵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创新精神
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问题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创新必须要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思考才能创新。只有对问题的深刻思考,进行研究比较,才有可能发现新问题,也许这就是事物创新的萌芽。思考好比寻找珍贵药材,只有到深山峻岭之中,攀高探险,到达无人所至的地方,身边才有可能找到珍宝,才能感到所有的东西应有尽有。而现在的中学生恰恰缺少认真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只对问题的表层泛泛而想,甚至对已学过的知识或者一些物理现象,观察之后不再认真思考。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要杜绝教师“满堂灌”的做法,要还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多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释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现行的物理教材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基本素材。
2.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物理教材有着丰富的体现科学素养教育的素材。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也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应该说,中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物理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生平和献身科学的故事。如: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等为追求科学事业,为了人类的进步献身的事例。同样,我国的严济慈,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义无反顾地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科学家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动人事迹,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的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端正人生态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融于祖国的命运之中,树立献身祖国建设的伟大人生观。同时也结合一些事例,如: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前半生成绩卓著,但由于世界观的影响,后半生无所作为。告诫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客观正确判断,制约着一个人对世界观的正确思维,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作为。
3.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教育
在我们的教学中,根据物理知识的构建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应该纳入物理教学的范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和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教学中,必须坚持从客观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出发,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原则,去研究组成不同物质的内在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使得学生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例如:宏观的天体运动、一般的机械运动、微观的分子运动、电子绕核运动等。在教学中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是在运动的形式中变化的,事物的规律都是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认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树立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观点。教育学生,只要不懈地努力探索,规律总可以被人类所认识,从而利用掌握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建设我们的家园。
4.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与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怎样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是新世纪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目标。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是向学生奉献真理,其结果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的学生只能再现知识,继承知识,而不能发现知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是解题的机器,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正确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例如: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训练,尤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应摆在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现行教材也注重了这方面的体现。如:高中教材阐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先从历史回顾,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力与运动的观点,到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精妙的实验,再到后来牛顿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验,经过抽象思维,分析推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提出了第一运动定律。初中教材在讲原子结构时,介绍了猜想、假说、模型等研究方法,在讲电流、电压、内能等基本概念时,介绍了类比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不时介绍了一些如等效处理、隔离分析、整体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些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深刻熏陶和感染,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5.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
现在有些学生厌学思想严重,优越的生活环境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怕吃苦,缺少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遇到挫折立刻消沉。笔者长期在一线从事物理教学,究其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二是学习的持续性弱,三是方法不当。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学习活动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物理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才在于勤奋”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因此,重视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如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动力,对学生的认识过程和行动起着导向、控制和调节作用,它将决定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及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同时,教学中也要适当增加一些物理学史的教育,因为物理学的发展史极其生动有趣,有许多动人的事例,科学家们对问题研究的成功与失败,喜悦和挫折,顺境和逆境,特别是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展现物理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分析、实验验证、推理判断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方法论的观点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物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物理知识,更应在教学之中,不断渗透科学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科学的行为、品格,真正成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优秀人才。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创新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创新学习心得1在经济方面“跨行业复制是创新”,同行业复制就是抄袭,就是吃剩饭。举个例子,如家酒店复制欧美国家相当成熟的“B&B”就点模式。“breadandbed”,解决了睡个好觉,洗个热水澡以及方便上网的两件半事情。这个例子也说明例了,创新,需要一种洞察力,穿透力,如果没有看到行业的内在本质,你就无法进行革命性的创新。
职业创新能力培养,侧重点在于“创新”。这一学期的课程都是围绕创新这一词语来展开的。在这一课程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增加了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适应不同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一门课程多个不同的老师来教授,这也是一种创新,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适应。这打破了常规的教课方式,并不是由一个老师从第一节课上到最后一节。在课堂上夜不在是沉闷的教学,而是更多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是乐趣,更是学习1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更适合我们的思维的发散。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其实,创新无处不在。在课堂上,看到老师展现给我们看的图片,例如:一些普通气球,却有人能够想到把气球集合起来做成一件婚纱;一些豌豆,有人想到通过激光在豌豆上刻画一些字,等豌豆生长出来后,结的豆子上面也有字等等。这些制作的成本都很低,所以,获得的利润相对比较高。当然,我们创新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钱,而是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美好。
这一点对我的触动颇大——原来平常见到的许多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或物,只要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和改造,就可以得到许多新的东西;我们身旁并不缺乏这些东西,而只是缺乏发现它的眼光。于是在这之后,我也努力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对我的这么课程影响很大,还使我对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使我的求知质疑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做一个有心人。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同时,培根又指出了其余三点:一,只是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必须亲自实践,不体验是学不到的。二,求知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三,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比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我们读书并不仅仅止步于书面上,更应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上。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努力走下去,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创新学习心得2创新是现代社会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它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当然创新思维对我们数学教育专业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可以用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一切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能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进而去积极探究创新。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出示小明和爷爷的头像,问:“小明今年13岁,他已经过了13个生日,小明的爷爷今年65岁了,可是却只过了17个生日,小明怎么也想不明白,你能帮助他吗?”学生听了以后非常好奇,纷纷讨论起来。
又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知识后,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了“虚拟商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当售货员和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
二、抓住心理特征,引发学生创新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
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
所以巧用生活实例,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较大数量、较小数量、相差数量”三者数量关系的教学,课前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买水果,记下水果的重量或个数,亲身体验购物情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充分表达三者之间的联系,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重视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造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从疑问开始,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所以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要将“质疑“引入课堂,首先应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教师要一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
如在教学“平行”概念时,学生问:“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教师说:“你的问题非常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平行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这个问题。”教师的话既肯定了学生的发问,又唤起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四、再现创新过程,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的特点时,可引导学生用橡皮泥和小棒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一定会遇到搭不成或搭得斜的问题,势必要想芳设法解决,而这个决绝的过程正是探究棱的特点的过程。然后,才此基础上,师生交流心得体会,并加以验证,共同获得新知。
五、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图形的拼组”中就有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惊奇地发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者,需要开拓者,那么教育就应当时代的潮流,将培养学生创新进行到底。
创新学习心得3在变幻莫测、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思维定势带来的经营后果,有时却是异常惨重的。1920年美国著名企业家亨利·福特受屠宰流水作业的启发,设计了汽车装配流水线,能过标准化零部件和高架供应线,大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黑色“T”型车。这一在福特脑中酝酿了整整20--年的创新思维,诞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制”。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工业生产技术时代,也使福特成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车市场的“汽车大王”。但是,福特在陶醉于他创新思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大脑中埋下了“思维定势”的种子,居然公开宣称,福特公司从此以后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当美国汽车市场渐趋饱和,早期购车人需要更新车辆,对汽车的档次、性能、外观有了更高要求时,福特的“思维定势”使他大吃苦头。美国另一著名企业家、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看到福特产品单一、款式陈旧这一致命弱点设计制造出不同价格档次的汽车,并且首创了“分期付款、旧车折旧、年年换代、密封车身”的汽车生产四原则,一举击败福特,登上了世界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的宝座。斯隆的思维创新击败了福特由思维创新退化而来的思维定势。
思维创新是一种打破了常规的、具有创见意义的思维:思维创新的本质旨在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和引导市场的应变性思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拓进取型的经济,因而创新是一种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
创新学习心得4今天我第一次的学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推出的创新思维技能的培训学习,首先对于这样的培训学习形式我感觉很好,很喜欢,张主任在大体的给我们概括学习要领和要求后,就让我们开始自主学习,我觉得先通过自我逐步的学习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再由张主任解决困惑的这种方式非常实用。现在我把我学习创新思维技能课程的体会聊表一下:
从学习的内容上来讲主要分为分别是 Seeing Reason 工具(因果图工具)、Visual Ranking 工具(排序工具)、ShowingEvidence 工具(论证工具)的介绍。每一种工具的介绍都包括了“概览及效益、工具试用、专题实例、教学策略”四个栏目。对于这些理论体系我不是很明白,但是它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我能够领会,针对各个步骤的操作我很仔细的用心阅读并彻底的理解,然后和我们小组的老师讨论交流,针对有些环节和内容,我们边学习边思考并想怎么应用到我们今后的教学中,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不由的想到针对数学这一学科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该怎么应用,上面所倡导的单元教学思想,及各环节的设计及可操作实施的细节步骤我很赞同欣赏,我觉得她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思维极致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但是对于每个章节的内容或每个学科是不是都很实用呢?我还需要再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如果这种方法或步骤能够在改进一些,或者在日常的常态课上能灵活的揉入这些教学思想和特点我想应该是个完美的结合。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一番,然后再尝试一些创新和改进,使他能更好实际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学无止境,教法也是无止境的,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努力,加油!
创新学习心得5教育应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对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谈一点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真理。求知欲作为内在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是活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问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门。
问号更像种子,在未知的原野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创造之花。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始时,教师将一块黑板擦轻轻用手在讲台上推动,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答:“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马上停止推动,黑板擦静止下来,又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停止了运动”学生答:“因为它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问:“空中飞行的子弹是否受到推力的作用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呢”……这样通过步步设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知慧的火花。
又如讲“重力”这一节时,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二: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的一小球,速度越来越小,这主要是受到空气的阻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一是复习以前的力学知识,提问二是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注意常犯错误:“受到向前的推力”,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解打下基础;提问三启发学生直觉思维。通过设疑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来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号的情景中,层层迭进,波澜起伏,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但常常认为木块浮在水面是由于木块受到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中是由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怪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画面。比如,针对上述学生对物体浮沉的错误认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测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铁块的浮力大小。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善于利用,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又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这时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原来的观念就站不稳脚跟,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
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3、演示实验的美妙绝伦,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通过一个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使无数初入物理学殿堂大门的学生如痴如醉;通过一个静电起电器,使人体的头发由于静电
斥力而竖起,显示出电力线的形状,使学生惊叹不已;如先将一个剥去外壳的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鸡蛋静止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鸡蛋置于瓶口,可观察鸡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后落瓶中。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