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学习成果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成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成果汇报

第1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关键词 学会学习 抽样调查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会学习课程为宁波大红鹰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课时间为一学年,课程学分2分。它是引导本科新生完成学习习惯转型,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能力的一门特色课程。从2010年10月开课至今,已经完成了2010级本科生的全部教学,目前,2011级本科生学习本门课程也已经快一个学年了。本学年该门课程安排了四个课题,分别是三个规定课题:《学习力》读书报告的撰写,文献综述,专业调查报告,一个自选课题。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是包括学会学习课程开发组、课程管理组以及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在内的近百人的庞大团队。为了深入了解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宁波大红鹰学院学会学习课程管理组针对宁波大红鹰学院2011级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会议访谈两种形式。

1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以学习小组为样本抽取,共抽取23个小组,占小组总数的5%,下发问卷198份,实收有效问卷198份,其中,男生占43%,女生占57%;小组长占11.1%,组员占88.9%,覆盖到宁波大红鹰学院现有的15个专业的学生参与。

1.1 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

65%的学生对自己所在小组持满意及十分满意的评价;95%的学生认为所在小组均等分工,协同参与;81%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加强了团队的凝聚能力和团队系统思考能力。

1.2 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参与执行情况

在完成课题过程中,72%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在四个课题里面,55%的学生认为专业调查报告对自己最有意义;在最大的收获上,54%的学生认为是团队合作能力,30%的学生认为是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71%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很有乐趣,学习效果较好。当出现不适应时,67%的学生会找出症结所在,虚心求教。从学习小组建组的意义层面,61%的学生认为学习小组这种建构模式对自己学习有帮助,51%的学生认为学习小组可以尝试作为班级管理机构执行管理班级权力,52%的学生参与过除学习之外的小组集体活动。在指导过程中,71%的学生认为辅导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只做专业性和技术性指导即可,只有4.5%的学生认为需要教师全程介入。

1.3 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的期待程度

被调查的学生90%愿意得到有关“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教育,94%的学生认为团队学习能够起到锻炼合作能力,加深对问题认识的意义。从教的层面,87%的学生喜欢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从学的层面,55%的学生喜欢分组学习。60%的学生认为自身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41%的学生认为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能力,21%的学生认为可以激发学习动力。

1.4 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改进建议

在小组人数分配上,58%的学生认为5到6个人较为合理。在教学方面,50%的学生认为专业老师的答疑指导需要进一步提升。

2 会议访谈记录分析

本次会议访谈分别召开了两场,分小组长专场和普通组员专场,以专业为单位按组抽取,财管专业3人,其他每个专业2人,每场31名学生代表,参与对象与问卷调查对象不重合。

在组长专场,小组长普遍认为:(1)能够有较多机会接触辅导老师,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明确,自身管理能力得到很大锻炼,文献查阅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该课程中的“状态记录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记录本上有工作完成比例一栏,通过这一栏小组成员分工不均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3)专业指导老师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专业调查报告和自选课题的指导工作受阻。(4)组长自身能力问题和管理方式方法存在差异,导致组员积极(下转第134页)(上接第94页)性不一,呈参差不齐之势。

在组员专场,组员普遍认为:(1)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形式了解得还不够。(2)建议小组内尽量做到男女生适量平衡,人数控制在3~5人,以便于交流协作。希望指导老师直接面向广大组员培训。(3)组长的性别、个人风格和能力对课题完成质量以及团队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小组内部有合作,但是整体统筹能力欠缺,如工作量的分配存在不合理。(4)课程最大收获是知道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对论文写作有了解。

3 提高学会学习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第一,在始业教育中加入该课程的教育。在学期初,应该及时告诉大一新生该门课程开设的意义,课程目标、教学任务等,如何建组,建组学习的意义,小组的课题、课程的进度安排等。与始业教育同步进行,起步将大大提前,有助于给广大新生足够的深入了解进而分组的时间。第二,小组建设方面,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小组长担负着上通下达、管理组员和课题分工等重要任务,其管理能力对小组合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课程全面推动前对组长进行充分的培训。二是需要考虑到建组的人数、学生反映以3到5人成组为最佳,便于管理,也不易发生工作推托的情况,但组数增多,会导致指导教师工作量增大、指导教师人数不足的矛盾。第三,加强课题的深度指导。就目前情况看,一学年完成四个课题基本能实现纲要目标,而且有渐进性,但质上需要提高,尤其是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以后的规定课题三和自选课题,可以适当加深指导,提出更高要求。第四,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调查报告和自选课题的研究,因此,专业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若不能得到专业老师的认同极不利于该课程的深度发展。

4 学习小组模式的延伸和拓展

目前,在宁波大红鹰学院实际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该门课程的延伸或拓展的途径有:第一,思政理论课的研讨小组。思政理论课的分组研讨,完全借鉴了学习小组团队,组员分工协作展开讨论学习,避免了临时建组的不稳定性以及耽误时间造成教学课时的浪费。第二,形势与政策课的分组研讨。在这个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首次尝试采取学习小组研讨的模式,由各班学习小组根据本次授课主题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授课教师扮演活动组织和点评的角色,使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形式一改严肃风格,变得亲近活泼。第三,学习小组班级值周管理制。在2011级学生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有些班级摒弃班委个人管理的力不从心,采取学习小组值周制,由组长、组员分别履行值周日内日常班委的权利和义务,在值周过程中,根据组员各自表现考核,又切实达到了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和贯彻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参与型”教育管理模式的良好尝试。

第2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54-01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学习形式,它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我们很多情况下的课堂小组讨论只是一种让课堂“热闹”的形式,远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经常出现小组内的分化和重组;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成为一个或两个成绩好的学生的表演舞台,大多数学生被边缘化;小组学习过程中由于组际差异,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有长短,在学习活动的后期教师一般忙于对未完成学习任务小组进行指导。这时,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便会进入无序的状态。我们的很多课上,经常看到讨论的后期有的同学仍然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而有的学生之间已经开始有好多小动作了。

二、目前小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组合缺乏科学性。一般合作学习主要是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其中生生合作中,小组组合模式较为单一,不能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变而随机变更,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2、内容缺乏实用性。现在有部分教师是为形式而合作,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

3、合作缺乏深入性。小组组合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后相互交流,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相机组合起来的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

4、课堂难以控制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你一言,我一语,回答很积极,这时你不忍制止他们发言,但是让他们去说,又会影响进度,这样课堂容易失控,造成放出去收不回来的后果。

5、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性。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机会多,困难生则成了听众。困难生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处获得信息,使得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获益比在班级集体教学中还少。

三、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

1、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良好的秩序。

明确讨论时的责任分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这次讨论提出要求,对每个参与者分配以一定的任务。二是根据不同的组别讨论不同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分工。

(1)个人分工,提出要求:如果不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是你一言我一语,甚至还会出现争论不休的情况,难以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讨论氛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讨论之前,教师就应提出相应的要求。 如:每组选举产生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组长要起到组织组内同学发言并起到管理、指导、协调作用;记录员要针对每一个同学的发言作明确的记录。当然,每个成员都发表了意见,不可能把他们所说的话全部记录下来,那么该如何作记录呢?这就要求记录员针对每个同学的发言和别拘一格的观点作出反思和概括,用一个词来表诉一个成员一句话的大意;汇报员的责任在于参考记录员记录资料,并对每位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在全班开展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来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并提出组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责任的分工。再如:组内成员要根据前期自学课文的收获和成果做到人人发言,发言必须以普通话进行交流,但发言声音要小,以免影响他组同学;要学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要努力记住别人说话的要点。对待自己听不懂的应当举手要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但要经过组长的许可才可以进行提问;针对组内成员对待一个问题意见不统一时,要学会反思,学会判断,综合大家发言的合理成分,修改完善答案。还要要求各小组同学不要随意窜组,窃听抄袭他组的学习成果,影响组内讨论有序地进行。只有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有条不紊。进而形成良好的合作秩序和态度。

(2)小组分工:在有的课文内中,同学们提出来的疑虑较多,如果一个一个的用来合作学习,将会大大地延误教学时间。但是问题也不能草率解决或是弃之不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愿选择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开展合作学习,最终在全班交流汇报过后,根据学习的成果情况评选优胜小组。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让大家都能明白问题。

2、教师要积极参与,善于引导。

有些人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的事,教师不便于介入。所以有的教师在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站在讲台旁边袖手旁观,或是在学生中间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新的课程理念提到: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教师应当积极地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一个成员,溶入各小组倾听,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也要做一名引导者,适时点拨、引导和帮助。以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好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3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75―01

近年来,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把加强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实现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本体回归,局面是可喜的。但是,如何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见到真效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笔者与同事们根据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形成了“自主 合作 探究式”学生自学方式,把教师的“教”内化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有效地创设了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场。

一、模式特点

“自主 合作 探究式”导学模式是一种以生为本,还学于生的教学方式。每个环节都以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为先,“顺应学习天性,激发学习潜能,全面依靠学生。”把学生的学情需要作为教学的依据,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依纲自学是主要形式,探究是课堂教学的常规,简单的问题自学解决,较难的问题合作解决,特难的问题师生研讨解决,像过筛子一样,通过学生的多次自学,逐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导演模式及操作流程

就其课堂教学过程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步: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汇报交流――完善提高。

第一步“自主探究” 实际上是一种任务前置,要求学生依据前置性“自学提纲”,参阅课外资料在课本上画、圈、批、注,把自己能感悟的内容独立完成,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这一步在家庭或第一课时个人完成。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为教学的第一步,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超前一天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自学提纲”,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提供知识保障,从而产生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讨论。

第二步“合作讨论” 是指上课之初小组同学交流自主感悟的成果,然后合作探究个体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达成共识。

这一步是小合作,一般由小组长主持完成。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习所得,一个同学讲完后,其它同学有不同见解的,可以接着讲,学生先认真听别人说,然后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优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带动学困生多思考、多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

第三步“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把组内的研究成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交流,以大家的智慧共同内化提升。

这一步是大合作,一般由主、副两个小组代表协同完成,一人主持一人板书,一边说一边读。一个小组汇报一题,特别要详细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在汇报结束,邀请其他学员补充。其它小组同学有疑问的可以及时提出,先由汇报的同学来解答,解答不了的再由其他同学帮忙解答。教师作为其中一员要参与其中,在学生偏离讨论中心或讨论没有结果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有效交流。

第四步“完善提高” 主要是梳理知识点,画“龙”点“睛”。针对学习任务师生共同查缺补漏。教师一方面评价学生的展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善加鼓励,另一方面解决疑难问题,以填补空白的方式把教师的“教”有机地渗透其中。

这一步正是教师“以学定教”的体现,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过,单向传授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0分钟。

三、操作要点

1. “前置性自学案”要指向“学的研究”,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内容不要过多,应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可以是字词读写,课文朗读,也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设置。也不要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

第4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原则

实践性——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员者的身份出现在学习中,在活动前教师可以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在活动中,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畅游,自己去实践,去发现、去探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教师就象是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学生自己在麦田里探究、发现、玩耍,只有当学生摔跤的时候,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才能过去扶扶他。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策略

1. 方案设计课

在《轻叩诗歌大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带领学生合理制定好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组长带领各个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教师提醒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哪些活动,小组每个成员都要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对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的情况,要及时了解和关注。有的学生由于个性或家庭的原因,孤独不合群,可能没有小组愿意接纳;有的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不便于开展活动。

在学生分工上,教师要注意“长善救失”。一方面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引导他们在小组中承担适当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信息技术,可以鼓励他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或摄影,可以建议他们利用图片资料,展示学习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让某些方面能力发展不足的学生得到锻炼,发展潜能。

2. 问题研讨课

教师要根据实际进行“问题研讨”,梳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中,其中的一个活动就是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如何策划一次活动呢?有人说不过就是上街看看,或者看电视找找,如此而已。老师根据这种情况,让学生说说一个活动要确定哪些内容?学生各抒己见,分别 从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题、所带工具、和父母交代清楚、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出示一份活动策划方案的样本,让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尽的策划方案并对照执行。

第5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根据以往参与中国和联合国儿基会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将网络环境下跨地域的合作学习形式引入电脑绘画课堂,是美术教学一次尝试,围绕“希望小学”这一主题,通过学生分组、资源整合、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进行多课时教学活动,思维导图如下:

活动一:激感,畅想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是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电脑绘画为创作形式的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在青海玉树地震的背景下展开,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与灾区人民共建家园的情感。

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和玉树地图,如图1)同学们,你能从地图上找到这个地区吗?它属于中国哪个省?

(课件出示震前玉树美丽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图片和震后失学儿童学习环境),同学们,灾区的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呢?(导出希望小学)

学生分组讨论希望小学的设计,在网站打写作文《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浏览团队成员留言,并讨论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本团队设计方案,共同完善该方案;各组组长介绍各团队的希望小学和校名。

活动二:因材施教,多元合作

师: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一所学校?

生:教学楼、操场、校门、设计图……

师:(课件相继出示建筑平面和效果图,如图2),请观察设计图需要体现哪些内容,校园建筑包含哪些内容?

各组组长组织讨论、分析校园设计方法,参照“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构思,统计校园设施种类,协调组员根据自己特长选择校园设施设计;学生浏览网络资源,独立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将完成作品(如图3)上传主题网站。教师在网站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参与各小组活动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活动三:因材施教,多元拓展

教师小结上一活动中各组同学的表现,和学生一起上网欣赏、评价学生设计的校园设施,提出问题:建成后的学校还需要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采访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做好访谈记录,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功能,设计学习任务,校徽、校服、校歌、校园活动等。

小组讨论分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和各自特长选择任务,通过单独、合作完成,并服从整体需要,将设计作品上传主题网站(如图4)。

教师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讨论并完善《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主题探究活动,并分组完成各自成果汇报演示文稿。

活动四:展示汇报、多元评价

教师在主题网站提供PPT成果汇报演示文稿参考模块。

小组合作,上网收集整理最能代表希望小学方案中的作品,根据各组特点,共同完成PPT汇报演技文稿。学生主持成果汇报课,各组派代表上讲台通过PPT演示文稿汇报活动成果,内容包括校名、我心目中的希望小学最佳文案、校园设计平面图、校园建筑和功能室、校徽、校歌(词曲)、校服、校园活动、收获与问题等内容;汇报组学生回答其他组学生的质疑。

邀请从事建筑、服装设计的家长和教师作为成果汇报活动评委,票选最佳希望小学,并点评。全班学生在线投票给心目中最佳希望小学。

教师小结本次探究性学习活动,确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请学生下载活动评价表,各组进行自评、他评、师评,总结个人和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学生为希望小学写的《美丽校园》诗歌为活动收尾。将学生优秀成果制成展板向全校展示,并请学生在展板上签名支持。

活动总结

《希望小学》主题探究活动设计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创新能力;活动弱化了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整合,通过因材施教实施多元的学习方式,尊重学习中个体的差异,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并互为补充,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已有的智能水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用到多种智能进行创作,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等在各个学习过程都得到体现和发展。

在活动中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创意,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体现的。例如,校服设计,在学生小组讨论中,他们上网调查了玉树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温差条件,也了解到藏族地区民族服饰特点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还考虑到校服的多样性等,然后由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完成这部分设计任务,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避免了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受挫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终我们看到作品将民族服饰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希望小学》主题探究课堂实践,让我看到美术课堂教学研究新的途径。

第6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在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共同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建议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作用。例如在画图和文字处理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对不同画图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实现功能进行研究并得出不同结论,教师再组织不同小组利用机会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面更广,在小组学习中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1.建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从合作学习的概念中可见,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的构成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几个学生的随意组合。教师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仔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之后,要注意收集小组成员的“磨合”信息,并酌情做出调整。这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明确各角色的职责,使主持、记录、把握主题(讨论跑题时负责把话题引回主题)、汇报、记时等各有分工,人人有“事”干,以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作用。角色分工可以由学生协商进行,也可由教师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每个人的角色可以相对固定一段时间,以便学生适应角色要求;可以定期轮换,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并可避免因长期担任一种角色而出现懈怠感。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确定汇报人,教师在学生实施合作前均应明确告知,以便学生做出相应的准备。各种确定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可轮换使用。事先选定汇报人的方式的益处是承担汇报任务的学生因任务在身会用心倾听、整理同伴的观点,汇报的质量可能较高。弊端是非汇报者可能会产生事不关己的松懈心理;临时指定和随机叫号的方式,因每人都有可能被教师叫起成为汇报者,而汇报质量又决定本组成绩,可促使每位学生成为认真的倾听者。当然,因每个人是否成为汇报者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学生也会存有侥幸心理,并因此影响汇报质量。由内向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汇报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要求各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工作,为他们的汇报提供心理支持。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学生倾力投入,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异类”的观点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讨论、争论甚至是辩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轻易否决或不屑一顾。 

4.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教师应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现场的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合理的标准可以是:小组各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研讨产生的方案都有时间进行演算、实验探究和验证;需要留出出错耽误的时间,需要有时间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去思考总结个人经验,去进行相互交流。那种只因预定时间已到而强行打断学生讨论兴致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更会败坏学生可贵的参与热情。 

5.合理调控合作过程,加强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承担好组织者的职责。首先,应向学生说明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在学生进入合作之前,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第三,及时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和认知的难点;第四,要合理调控合作过程。教师既应是平等的参与者,又应是冷静的观察者和有效的调控者。这要求教师既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又能适时抽身了解各组的合作进展情况,并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合理调控合作的进程。教师完全被“裹入”其中而忘记自身职责,或在讲台上忙于熟悉教案、准备课件和教学用品而对学生合作进展不听、不看、不问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第7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关键词】项目学习 英语教学 特征 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85-01

一、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Project?鄄based Learning), 是一种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利用团队合作和社会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锻炼来获得知识和技能。项目教育是时展的需求,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各国相继发起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我国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学习中的先进教育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改革的需要。

项目学习就是把项目及项目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来,它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社会角色的扮演和资源的利用来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并将学习效果加以公布、比较。项目学习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来开展进行的,它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对知识的实践和吸收,都有一定的要求。

项目学习的优点:项目学习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语、数、英、物理、化学、社会、音乐等多门学科;它注重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知识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项目学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统一,对素质教育起了良好的补充作用;项目学习强调让学生去发现、创作、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学习的显著特征

1.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2.在特定情境中开展学习,钻研的问题和探究的对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或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让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更有意义。

3.重视合作教学。项目学习多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劳动培养互助互利、团结一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这也有利于他们通过学习和交流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他人的价值,学会尊重别人。

4.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我所喜欢的外国卡通人物”英语话剧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和光盘等来搜集信息和资料。

三、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

项目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有:项目计划、项目设计、项目书面报告、项目研究成果的讨论和汇报等。下面,我们以一个60人的班级为样本来进行过程演示: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6个项目主题,并提出了项目要求和评价标准,让学生自由结合成6个小组,根据项目要求来完成项目计划。小组成员经过结合、讨论,向教师提交计划书,如果需要修改的,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这个过程的时间通常要1―2周。

2.项目实施:小组成员根据项目计划和分工着手工作,期间要定期向教师汇报,以便获得及时的指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展程度,并就他们的请求和建议及时做出反馈。实施阶段的时间最长,一般为3-6周。

3.项目总结:项目结束后,学生以项目划分的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项目总结并做出书面汇报,为项目汇报和展示做好准备。

4.项目汇报和展示:教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项目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和展示项目成果。汇报形式一般是PPT、书面报告和主题演讲相结合,有的小组还有可能会用到视频方式。

5.项目评价:项目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评价的内容主要有项目计划、书面报告和汇报展示评价,其中,教师在项目计划和书面报告评价中具有绝对的地位,展示评价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成绩也由学生来决定。而小组最终成绩,则是三组成绩的总和。

项目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通过定期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都显著提高。

四、项目学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项目学习中,项目的选择、管理和实施,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在兴趣”为知识学习注入了激情和活力。真实的学习任务,刺激着学生去获得信息、回答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学习让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增强了学习的现实意义。真实存在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就可以对学习起到良好的激发作用,学生可以从学习成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项目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语言学习是获取技能的工具,项目学习引导学生用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无形中促进了语言教学的交际真实化和社会化,为学生知识的转换和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学术能力,都在项目学习中得到了锻炼。

项目学习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要积极利用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资料:

[1]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年06期

第8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一、教给方法,降低难度,轻松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由于脑力劳动而激发起来的自豪感,也就没有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订的目标和方法参与学习,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才会获得一个“劳动者的自尊感”。在学生参与前,作为老师的还是有必要教给他们参与的方法。开始尝试时可适当降低难度,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从而轻松参与进来。教给参与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成果汇报、教师综述。二是要指导学生具体参与的方法。首先要分析课本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个人的条件和小组的条件,可分别选择阅读、采集报刊杂志的资料,收录或制作录音、录像及电脑软件资料,或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还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演讲、辩论、小品、模拟角色、模拟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参与教学。其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和讨论的内容。要让学生尝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般来说,讨论的问题可来源于课前的预习题,课后的思考题,或是初读课文后提出的种种疑问。这样提出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茫然失措,无话可说。最后是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这是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优劣的关键。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在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各小组讨论时,争取每个人都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的看法。由召集人将本组讨论情况写在纸上,最后由发言人进行成果汇报。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鲸》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的生活习性,先和学生讨论学习目标和学法,然后让各小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立即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只做咨询和指导。汇报时,有的小组采用问答式(学习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一段);有的小组采用朗诵加表演的形式(学习鲸怎样吃食物一段);有的小组采用解说加绘图的形式(学习鲸的呼吸一段);有的小组采用摆图加表演的形式(学习鲸的睡觉一段)。课堂汇报时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二、角色定位,检查落实,责任参与。

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学生的分工不明确,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很突出,就会出现“优的更优,差的更差”的情况,这样就不能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这样的合作无真正意义。在参与式教学中,我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学会接纳别人和欣赏别人,包括“后进生”。然后根据学生性别、特长、能力、兴趣的不同,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人数6人为宜,并明确组内分工,有召集人、记录人、发言人、音控员、联络员、记时员,让他们明确各自的角色职责,并要认真履行职责,老师要检查落实,做到每人有事干。在进行成果汇报时,各小组的发言人不只是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本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不仅要汇报学习的收获,还要汇报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新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每组的角色采用轮换制,这样,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他们就增强了参与的责任感。

三、精心选材,设计活动,有效参与。

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能力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唯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并为学生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转化。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就能使学生享有更多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一位教师在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时,在预习课文时就布置了作业:用不同形式展示草原之美。学完课文后,让各小组成员先在组内汇报,然后有各组的发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汇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了“草原向导”、“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美文诵读”等形式。“草原向导”展示了在网上收集的精美图片,并配上精彩的解说,让大家对草原心驰神往;“诗歌朗诵”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大家徜徉在广阔美丽的草原上;“舞蹈表演”那粗犷优美的蒙古舞蹈和甜美的歌声展示了草原的风土人情,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活动,主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和自立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了语言和运用了语言,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四、激励评价,尊重个性,快乐参与。

第9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

关键词:能力构建;管理会计;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81

1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我国下一阶段教育改革战略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人才培养要做到三个坚持,具体要着力提高三大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一句话,能力的培养才是对教学成果进行客观检验的标尺。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广泛调研所知,在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案例教学法被广为推崇,原因有三:一是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三是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但多种因素所致,案例教学法尚未在管理会计学科得到较好的嫁接与植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金融管理学与会计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与评价的职能,培养的是能够为企业提供综合管理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即充当好企业发展的军师、谋士。管理会计直面具体的企业实践,因此在教学中需特别注重“校企对接、校企融合”,师生要进入企业、企业要搬进课堂,显然,实践教学是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特征,而实现管理会计的实践性教学目标必须植入案例教学法。因此,如何将案例教学法有效的融入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的“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台上、轻台下;重课内、轻课外)较为突出,即:教师比较注重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和原理的介绍、管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抓好课本内知识的传授,但自身下企业、下基地实践较少,课外与学生的互动不浓,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鲜见,大多采用老套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而且对管理会计师(CMA)执业引导较欠缺,导致学生重对外财务报告会计学习、轻内部经营管理会计学习,培养出来的多为核算型财务人员,满足不了企业对经营型财务人员的需求。总之,“三重三轻”的教学现象,不切合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适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规律与特点。《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以能力构建作为课程培养目标,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等复合能力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推行符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教学理念的案例教学模式,将整个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在案例的研读与探究中,将整个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划分为若干项学习任务,在每个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在“案例导学――知识学习――案例探究――能力拓展”四个阶段中自主发现知识,深入探究知识,实践运用知识,以课程的学习为抓手,培养学生直面实际问题时所具备的分析力、判断力和决策力。

2编制了一套紧扣能力培养目标的案例库并积极落地实践

通过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编制了一套基本符合“四阶段”和“三结合”要求的管理会计案例资料库。在收集整理编制案例时,坚持五性:(1)多样性;(2)适应性;(3)启发性;(4)针对性;(5)生动性。

设计的“四阶段”和“三结合”相融的案例教学模式,已进行了两阶段的积极尝试与实践:第一阶段是初步尝试和探索,在财务管理专业133、134班进行试点,选择成本习性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章内容开展案例教学,设置学生课程学习小组(每组5-6人),上课以案例导入、结合案例讲解新知识点,课后布置4个案例交由课程学习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专门安排2次案例分析与汇报课,各小组以PPT方式进行汇报,任课老师进行提问和点评。这次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性较高,课堂的互动很强,但打酱油现象比较普遍,并未实现学生的完全参与。带着对第一阶段初步尝试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深化。第二阶段选择财务管理专业141、142班进行实践,相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行了如下改进和深化:一是扩大了讨论案例的范围,将“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内容均纳入案例讨论课,由原先的四个案例增加到15个案例,案例教学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教学模式;二是改进了案例课的案例汇报形式,案例汇报小组6人一起上台,由老师当场随机指定主要汇报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此举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根除打酱油现象,但是较好的消除了一部分学生准备打酱油的想法,使得课外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能够落到处;三是增加了学生点评环节,即在一个小组汇报完后,鼓励其他组学生对汇报组的汇报情况(包括汇报的PPT制作水平、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达能力等)进行全面点评和补充,目的就是尽可能避免讲台上的汇报组唱独角戏现象,让所有组学生都能做专心看戏的观众,认真关注汇报组学生的表演,并能有参与其中的欲望和机会,此尝试在财务管理141、142班的案例讨论课中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效,完全没有出现冷场,各小组争先恐后上去汇报,积极大胆的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一个不能无的配角,适时穿插其中,掌控现场,记录评分。

3构筑了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案且已初见成效

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案例导学和知识学习阶段,学生以个体和小组成员的双重身份参与进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所研究案例的背景、行业环境、经营状况、拟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应用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在案例探究阶段,学生则需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小组研讨,并在案例讨论课上汇报交流,最后再进行总结、完善,形成分析报告。在能力拓展阶段,每个学生一方面要通过大习题库(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训练来更好地探究和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红石梁基地或实践创新园区的一家感兴趣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整个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都与解决实际案例相联系,渐渐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发现型、归纳型、创新型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文字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协作与协调能力、研究与分析能力等。

4设计了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且已初步尝试

为了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主导作用,并能对案例教学的成效进行检验,课程组认为“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模式轻过程重结果,与倡导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模式背道而驰、相向而行,必须舍得弃之,转而采用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强调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经过反复的讨论调研,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设计了充分体现我校校情、学情的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评价方案。该方案的中心思想是最终的总成绩必须能够反映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由“课堂行为成绩”(10%权重)、“小组项目成绩”(30%权重)和“期末考试成绩”(60%权重)三部分构成,其中,(1)课堂行为成绩采取“倒扣制”:①每生在100分的基础上,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5分,其他不符合课堂规范的行为一次扣5分;②一个小组每累积扣分达30分时,小组各成员扣5分;③每生剩余的分值便是其课堂行为成绩,此成绩以10%的权重记入每生总成绩。(2)小组项目成绩:①小组研究案例可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主寻找、设计;②各小组必须按时完成分阶段研究任务,每阶段任务必须分解到各小组成员,并及时记录和形成阶段研究成果(小组成员任务分配和成果统计、阶段研究成果电子文档);③组长根据每位组员完成阶段任务的情况,在0~1范围内为其打分,作为每位组员的权重分;④教师根据各小组分阶段研究情况和最终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判定各小组项目成绩(0~100分);⑤小组项目成绩×组员权重分×30%记入每生总成绩。(3)期末考试成绩:①采用“机测+纸测”形式,并以60%的权重记入每生总成绩;②机考是面对客观题部分(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利用我校《管理会计》课程网络考试平台,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客观题大题库的日常训练,任课教师可随时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基本上每周统计一次反馈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管理,期末对客观题实施机测,随机形成试卷,机考试卷卷面成绩40分(单选20分、多选10分、判断10分),即占期末考试成绩的40%,实现部分内容的考教分离,夯实学生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③纸测是面对主观题部分(包括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纸测卷面成绩60分(计算题部分20分、案例分析题部分40分),即占期末考试成绩的60%;此举效果显著,考核的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而是倡导过程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创新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5结语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如何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已是大势所迫、学情所趋、改革所逼。如何在新的要求下调整并完善各个学科的目标定位与教学过程是目前各个学科更为具体而迫切的任务。立足于浙江树人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引领下,厘清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路,小到具体的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践项目,都必须努力尝试,积极探索。基于此,管理会计的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与时俱M,加强案例教学方法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探索、改进、深化和完善,培养出既有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会传承又有创造的学生,作用重大,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