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真空爱情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真空爱情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真空爱情故事

第1篇: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传播;《西厢记》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213-03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一直处于一种“隐形”的状态。“传统译论着力于探讨语言层面的问题,关注的是理想的译者该怎么做,完美的译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并以原著中心论、作者中心论等来严格要求译者恪守隐形人规则,消除自身在语言及文化转换方面的操作痕迹,忠实完整地传达原著所有信息。”[1]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开始得到应有的认可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开始关注并探讨其内涵、特性、制约因素及对整个翻译操作过程、译文质量和读者接受程度的影响”[2]。那么译者主体性究竟该怎样定义呢?“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地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3]。本文作者从译者主体视角出发,以许渊冲英译的《西厢记》为例,揭示出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文本选择、译者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及表达等的重要影响,证明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二、译者主体性与文本选择及翻译目的(许译的翻译动机)

译者选择哪个文本或哪部著作进行翻译,并不是头脑一热的决定,其中必然包含着译者基于文化或社会等层面的考量。我国文学翻译家傅雷曾经这样说过:“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之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满,愈来愈光辉灿烂。”[4]许渊冲先生对此感触颇深,在其作品《翻译的艺术》前言中他说:“我想,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5]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基于这种将祖国文化精粹传播出去的责任感,促成了许渊冲先生翻译《西厢记》这部作品。

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翻译《西厢记》呢?王实甫所著《西厢记》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戏曲作品,与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印度梵剧《沙恭达罗》一同列为世界三大古典名剧。故事主要描写了年轻的书生张生和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西厢记》全剧分为五本二十折。第一本描写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第二本描写强盗围困寺院,张生解救崔莺莺一家,老夫人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后又反悔;第三本描写张生崔莺莺相爱却不能相守;第四本描写张生作别莺莺进京博取功名;第五本写张生功成名就,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作品文采飞扬,格调优雅,韵律美妙,情感真挚。西方文学中早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不朽的爱情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西方人眼中古老神秘的东方有着一样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爱情传奇,《西厢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认为《西厢记》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媲美。笔者认为,许渊冲先生之所以选择翻译这部中国著名的古代戏剧,他的目的正是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与汉民族语言文字之美,弘扬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策略及表达(许译的文化传播策略)

在《翻译、改写以及对名声的操控》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要受到其他因素,比如意识形态、诗学的影响。翻译就是译者在目的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操控下所进行的一项操纵、改写活动。因此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或文字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译者要更多考虑目的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等问题。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曾经提出在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时,有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即使读者靠近原作者,更多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与审美情趣;异化即译者尽量使原作者靠近读者,更多地保留原语的异域风情与独特文化。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许译《西厢记》的目的就是希望西方读者了解并喜爱我们的文化,基于这样的目的,译者在翻译时为了便于目标读者的接受,不使西方读者在读时感到费解困惑,就应该更多地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多采取归化、意译的翻译策略。事实上,在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西厢记》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列举如下:

(一)文化名词的翻译

功名 official rank

八拜之交 sworn brother

做好事 perform religious service

万福 ten thousand blessings

译者对这些中国文化特有,而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的特有的文化名词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使得这些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向西方读者传播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二)文化意象的翻译

1.第一本第三折【调笑令】

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

第2篇: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生日:1976年10月6日

大S徐熙媛因一部《流星花园》大红大紫,但在感情上“落后”于妹妹小S。小S结婚生女,年满30岁的大S却仍待字闺中。

也许因为前段时间一直照顾小S和她的小孩,大S眼见着妹妹幸福如花,也萌生“恨嫁”的心,日前有传言指她已开始悄悄准备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她的男友周渝民还买了一辆新车,据说目的是“方便接送大S一家”。“完美男友”的表现更让大S“恨嫁”之说显得有根有据。

在与周渝民共堕爱河之前,大S与拍拖多年的蓝正龙分手。早前她透露与蓝正龙分手的原因是对方“不打算结婚”,她说:“如果不打算结婚,干吗谈恋爱?”可见如今她与周渝民已有了结婚的默契。

姻缘猜猜猜:童话变成现实是每个人都乐于看到的养眼事情,况且两人绕了那么多弯路才终于在一起,自然没有不祝福的道理啦。

梁咏琪:处于感情真空期

生日:1976年3月25日

梁咏琪也已迎来30岁的生日。7年前“双琪夺面”事件后,她和郑伊健走到一起。在她即将30岁时,二人却传出情变。有说导致梁郑二人分手的原因之一便是梁咏琪“逼婚”。

梁咏琪初出道时走的是“玉女”路线,后因“双琪”事件影响星途,消沉了几年。对女人来说,为爱情搭上事业本来也不算什么,但梁咏琪却急于要在30岁前结婚。据传在去年年底她本打算“自导自演”一场“秘密婚礼”,逼郑伊健“就范”,没想到事与愿违,反而葬送了七年感情。

重新投身工作的梁咏琪,谈到感情,态度模棱两可,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对爱情的期待:“你可以觉得我现在处于一个感情的真空期,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真的还没有发生。”

姻缘猜猜猜:曾经的“双琪夺面”或多或少让人对梁小姐没好感,在伊面身上耗费了七年时间,找到“对的那个人”的路看似还有点漫长。

林心如:好友嫁了我孤单

生日:1976年1月27日

林心如一边拍戏一边客串综艺节目主持,事业上可谓顺风顺水,不过,她与唐季礼的爱情故事却一直扑朔迷离,不知能否开花结果。

眼看不少好友都已结婚生子,林心如曾一度表现得颇为羡慕,自言“看到陈孝萱都生孩子了,不免有越来越孤单的感觉”。她感叹现在就算想找个朋友一起去度假也难了,“朋友们不是忙着陪老公,就是忙着带孩子,孤单的感觉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地步”。她与唐季礼的绯闻已传了5年多,可两人至今仍对外宣称“只是好朋友”。30岁的林心如想买大一点的房子与家人同住,对感情生活却毫无计划,只是说:“看到好友一个个都嫁了,我好像的确是该做点不同的事情了――这几年存了一点钱,我想投资餐厅,以前只会煮泡面加蛋,现在也该学做蛋糕了。”

姻缘猜猜猜:5年耶!感情都那么稳定了,“婚”了算了!

周迅:婚姻事业两步走

生日:1976年10月18日

在形象设计师男友的精心打造下,周迅今年3月推出性感写真《放手・爱》,首次突破极限,造型十分撩人。

去年,周迅公开了与男友李大齐的恋情,今年早早将“结婚纳入计划当中”。她笑说,签约“华谊”后,她仍会以电影为主,音乐方面也会多加考虑,不过还是与李大齐的甜蜜感情,才让自己“变得漂亮优雅而且成熟”。对外界一直传说她与李大齐已婚的消息,周迅很积极地回应:“结婚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回忆,我们想要在不慌不忙、有非常好的准备的情况下再去做。”她还透露自己的爱情观:“婚姻不会影响我的事业,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最主要的是看两个人怎么去做。”有人问她如果不当演员做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做好妈妈、好老婆。”

姻缘猜猜猜:好事已定,时间问题而已!哪天头脑发热就闪电结婚才是周迅的风格吧!

金喜善:愁嫁不分国度

生日:1977年6月11日

快到30岁的金喜善想结婚了,渴望完美爱情与婚姻的她,有个做贤妻良母的梦,她希望能在婚后生育三子一女。至今还没有男朋友的她在媒体面前坦诚自己恨嫁,早就做好了结婚的准备,并且希望结婚后退出演艺圈。虽然曾经和神话的ERIC有过刻骨铭心的恋情,但现在两人早已分手。金喜善至今还没有合适的对象,她坦言心目中的理想对象应该五官端正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最重要的是性格随和,如果能找到这么一个人的话,她会豪不犹豫地马上披婚纱。也许是为了体谅这颗恨嫁的心,韩国人将她评为“最动人的新娘”。

姻缘猜猜猜:声音不大,要求可不低哦!第一美女的婚事有难度了!PS.ERIC挺好的,各项条件也都达标~可惜人家现在有了朴诗妍了。

张柏芝:真命天子是小谢

生日:1980年5月24日

第3篇: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人将从偶像剧着手探讨现代人(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偶像剧作为在当代中国非常流行的一种大众文化,还未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现有的研究成果或者是对具体剧目做描述性的艺术特点分析,或者是对这种剧的文化功能做简单的道德批判,这些思路仅从偶像剧的表象上看问题,没能看到偶像剧与当代社会的深层联系。可以说,偶像剧这个名称虽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却并未得到阐明。本文下面将从现代性及对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的视角出发对此作出阐述。

一、什么是偶像剧

偶像剧是现代性条件下的一种大众流行文化,它是在感性文化的层面上对现代性发展所做出的审美反应。偶像剧是一种紧跟社会时尚趋势、向大众传达时尚信息、引领大众消费理念和消费想象的感望文化。从消费可以促进生产的角度来说,人的本能欲望的开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但偶像剧的合法性价值不应该被任意夸大,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可能仅以感望立身,而一定要用理性的力量给感望限定一个疆域。

在探讨偶像剧与现代性发展及对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之前,本文先对“偶像剧”作出语义上的界定。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对“偶像剧”的词条解释是:“指集数不多(一般30集以内)、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适合年轻人的偶像艺人、以细腻爱情戏为主,主要场景为现代的时装电视剧、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剧种。”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巨大,个体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心理需求,他们通过偶像剧中符号的解读,实现了需求的满足。由作者之前的问卷调查发现,现代人看偶像剧主要原因:画面唯美、音乐好听(61.8%),浪漫的爱情故事(54.4%),偶像明星的魅力(46.6%),周围人都看(41.7%),放松心情、释放压力(33.9%)以及演绎了现实社会的生活(14.8%)等。

二、偶像剧满足了现代人哪些需求

美国社会学者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具有特定需要的个人,他们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特点在于把受众作为了传播活动的起点,认为偶像剧这种媒介传播活动的主动权是由受众自己控制。

情感需求。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因此,现代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孤独的一面,而偶像剧的情感又具有浪漫性的特点,浪漫性来自于从幼稚走向成熟所必然相伴的丰富想象和自由的憧憬。所以,偶像剧往往与“多梦”联系在一起,当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需求无法被满足时便会转向虚幻的故事以寻求寄托。而偶像剧中,各种完美主义的生活模式、感情模式、家庭模式,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理想化的、梦幻般的世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爱情以及其他如财富、地位、成就感、认同感的向往;为处于情感真空的人提供了寄托梦想、体验真情的场地,满足了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

感官需求。从拍摄场地到角色的造型,再到角色使用的手机、乘坐的交通工具,偶像剧镜头里展现的“形式美”,通过一种时尚、浪漫的视觉符号,去刺激每一个人的感官,而这符合人们追求完美、浪漫、时尚、动感的审美心理。“人的审美需求是一种情感需求,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它由情感所驱动,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等。”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现代人的情感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和浪漫性”三个特点,而偶像剧中包含的外在刺激,正好迎合了现代人的情感需求,引起巨大的情绪反应。

压力释放需求。据调查,现代人为什么喜欢看偶像剧,得到这样一些回答:“累的时候就想一集接一集地看,在偶像剧中堕落的感觉超爽”;“论文、就业、考证,工作,家庭,现实生活压力太大了。看这种片子不需要思考。沉湎于风花雪月的剧情之中,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等等。

年轻人,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或者已经毕业工作的人,都承受着来自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升学的烦恼、就业的困境、人际沟通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问题接踵而来,面对现实压力,他们选择逃避到虚幻的故事中去寻求片刻的安宁。偶像剧正是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现实生活的枯燥和压力,在感动与欢笑中释放了生活里的压抑情绪。

“同一性”需求。“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关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占有什么位置的认识,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我”的认识和体验的整合。“自我同一性”对个体有着个体适应和社会适应的意义。

埃里克森认为现代人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形成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引起了每个现代人的思索。在生理、认知上的成熟以及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开始“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思考其他人看待他们的方式,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并且思考他们未来的可能选择。”

为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现代人可以通过“寻找可以信仰的人和观念”来实现。当不能获得恰当的自我认识和肯定时,由偶像明星扮演的角色便成了现代人可以参考的模范。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向大家反馈了他/她是谁,应该成为谁的信息。

偶像剧中社会生活是重要的主题之一,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强化了现代人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和构建。剧中的女性人物往往或者温柔善良,或者单纯可爱,或者性感泼辣,或者贤良淑德;而男性人物或者勇敢正直,或者才华出众,或者重情义、有责任感等等。出于对剧中角色的喜爱,则表现了现代人对这类性格品质的认同。而剧中角色给现代人树立了生活的榜样,并使人产生无穷的幻想和生活的热情。

三、偶像剧的社会价值

偶像剧向观众传达了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些范本,供观众进行想象和模仿,使得普通大众在自身与社会之间找到了一种虚拟的维系;

偶像剧在贩卖欲望与诱惑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观众从偶像剧当中得到的除了想象和向往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会成为她们的生活现实本身。

第4篇: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自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

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民意民愿,回应百姓关切。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

一、让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芳香

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牢固根基。

这个不平凡的8月,人们欣喜地发现,报纸上普通百姓的故事多了,电视上小人物的镜头多了,广播里基层的声音响了……

《人民日报》8月22日在1版头条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栏目下设“蹲点调研”“一线见闻”“倾听”“百姓相册”等一系列清新的子栏目。此外,人民日报更加注重在日常报道中体现群众观点,“连线基层”等版面、栏目贴近性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已在文字、图片、视频、网络和报刊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中分别开设专栏,推出“走基层听民声”专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持续刊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目前新华社相关报道共播发文字稿件近50篇,图片100余张,音视频报道数十条。

《光明日报》在“走基层”的总栏目下,开设了“来自基层的核心报道”“心中的牵挂”等子栏目,要求记者深入村镇社区、家庭住户、卫生院所、乡村学校、文化馆站,把“我”置身于百姓中、嵌入报道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分为关注民生生计、关注“十二五”落实、聚焦基层岗位等主题,《基层中国》栏目每期侧重一个主题,各主题滚动播出,力求可听性与报道深度兼顾。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新闻直播间》等栏目自8月22日起开辟“走基层”专栏,先后播出“保供电4000余抢修人员迎战高温”“贵州黄平:放牛老人杨光树的坚守”等新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组织记者深入边防一线,开展“全景国境线”采访报道,目前已播出《满洲里口岸国门讲述时代变迁》《中国北端国境线上的爱情故事》等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外宣效果。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频道首页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系列相关报道,详细介绍了中国日报及网站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突出外宣特色,充分发挥全国31个记者站的区位优势建立基层联络点的情况。

在北京,市属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纷纷增设基层联系点。《北京日报》推出了“记者在基层”专栏,北京电台开办了“记者一线体验行动”等专栏,北京电视台启动了“我在基层”栏目。在河北,从8月18日开始,河北日报、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等省直主要新闻媒体集中开设“走基层・看变化”、“走基层・问访民情”等专栏、专题……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行动起来。

二、让新闻工作者到广阔天地锤炼真本事

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听从党的召唤、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又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写就新闻精品和锦绣文章的不二法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编辑记者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到普通民众中间,挖掘鲜活素材,采写现场报道。

人民日报社各部门、各分社已确定各自的基层联系点100个左右,首批80余名记者已奔赴各地基层采访。新华社各采编部门、各分社纷纷在基层建立联系点,初步统计联系点总数达100余个,每个联系点都已确定蹲点调研记者。《经济日报》各部门、各单位、各驻地记者站积极响应活动号召,派出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一批来自基层的报道。中国新闻社已经确定广西防城港市东兴三岛村等基层联系点,并还将确定一批联系点,分期分批派出百名采编人员入村入户调研采访。《浙江日报》加大《亲历――来自基层联系点的报道》专栏的刊发密度,“佳友民情直通车”专栏记者还深入丽水、台州、温州等地,帮果农卖桃、帮村民解决引水工程选址问题、问诊“蜗牛工程”等,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就采编工作而言,深入才能生动感人,深入才能深刻透彻,深入才能使新闻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副主编赵永平说。

“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在新华社国内部青年记者徐庆松看来,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采访,接地气、俯下身、抓活鱼,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河北日报》政科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四建磊,利用周末时间先后换乘火车、汽车,踩着雨后泥泞的乡间小路,找到肥乡县南营村65岁的“特邀民调员”冯玉国,并和这位“老调解”一起上门为闹矛盾的村民“说和”,最终写出了《河北日报》“走基层・访民情”首篇报道《“老调解”说和记》。

身为80后的四建磊感慨,光走到基层还不行,还要真正走进群众,和群众交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感受才真切、语言才丰富、稿子才鲜活。

三、让记者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

家住北京市月坛公园附近的退休干部李玉珍注意到了近期报纸、电视上发生的“变化”,并对此赞不绝口。“新闻媒体是该多关注我们老百姓。记者们切实地走到百姓中间,反映百姓生活,展示百姓眼中的发展变化,这一下就拉近了百姓和新闻的距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王雪玮看到报纸上关于交警、消防队员、送奶工等工作和生活的报道,感触颇深。这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告诉记者,正是这些深入百姓生活的新闻报道,让她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感人故事。如果没有记者深入基层挖掘,她根本不会了解、不会关心有这么一群人每天在默默无闻地忙碌着、奉献着。

在网络上,网民们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讨论越来越热烈。网友“犄角旮旯”认为,一些年轻记者在大城市生活惯了,对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真切了解,自然写不出贴近生活的好新闻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正是由于记者下到最基层,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才使新闻报道真正触到了人民的脉搏、生活的本质。

第5篇: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作者:[日]草间弥生

出版社:木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3

“与其沉入镇压感情的湖底,我更想要把精神放逐到永恒的他方。因此我现在才会把这种力量释放到真空的混沌里。”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自诩“精神病艺术家”,她把自己深深埋藏在精神的世界中,置身于混沌的漩涡,一切都充满矛盾并在其中游离,致使她进发出如此异样的光彩。一方面她热爱美妙的人生,方面却想背弃生活,精神世界时常让她身陷囹国却又似乎沉醉于这种捆绑中。“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身体甚至为之颤抖。”看到这样的话语真是让人振奋而感动。

这是草间弥生第一本中文版自传,她自述了定居美国以后的生活,与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创作、联展,以及她的一些陈年旧事。这个生与雕刻、画画、写书有关的女人,唯有艺术的力量让她有幸存活,哪怕是挣扎徘徊在生命的边界。无论对画画还是写作,于这个要终生投入的女人而言,她是将艺术作轴,然后将自己随意放逐,放逐到艺术随时可触及到她的地方。

《荒木经睢的天才写真术》

作者:[日]荒木经惟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1.3

事物但凡与人生相联系就会变得莫测而深沉。而这种人生在荒木经惟的摄影中似乎戏谑的成份更多。他从摄影中窥探了人生,创造了独特的摄影哲学。他坚持每天拍摄,于他,摄影就是生活。“相机是工具,以此拍摄出来的照片是作品。然而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其实摄影已渗入生命。”这样的论调令人印象深刻。诗人于坚曾说,荒木经惟是日本生活最伟大的记录者。

摄影的每个小细节似乎都会让他陷入种探寻和思索中,成了他勾勒生活的重要元素。镜头、快门、焦距、构图……几乎每个元素都为人生标上了特殊符号。书中那些黑白照片,明明是对生活的客观展现,可是总能从这些画面之外感受到一些难以捕捉的情感和仿佛白话般的声响。这不是他的写真集,而是他对摄影生涯的记录和整理。女人、大胆的性观念也源自他曾经的生活经历,对于书中的作品,似乎每张照片都可以作这样的注解“唯美是附加词,直白才是主旋律”。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

作者:[美]达德利・安德鲁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8

电影的文化价值是个非常复杂的主题,好莱坞大片的文化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它有很吸引人的文化元素。但与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是,艺术电影的唯目的,就是理解现实,或者洞察人性的某些侧面,将这些认知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呈现出来。它没有既定的模式或者套路,而正是这种无太大界限的制约,让艺术电影有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度,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满足了我们对于人生的追问和解答。

书中作者精挑细选了几部这样的艺术电影,如大卫・格里菲斯的《凋谢的花朵》、劳伦斯・奥利弗的《亨利五世》、茂瑙的《日出》、罗贝尔・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贾樟柯影片《世界》等,阐释了这种独特的电影语言所要传达的思想。安德鲁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不同观感阐述得淋漓尽致,成为电影理论的精髓。虽然艺术电影开始是种实验性的东话,但到最后它们还是终究赢得了观众们对它的认可,尤其对于那些感情细腻的内向行者们更是如此。

《圆与方》

作者:[日]松田行正/向井周太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2011.4

人的思维时常在经历这样个过程:由形象具体而慢慢将具体事物抽象出来,进而再将抽象思维运用到实际事物中。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松田行正对各类图形都很敏感,痴迷于各类图形,在本书中,他以圆和方形为主,同时既有与西洋炼金术相关的护符、宇宙图像、中国和日本古老的符号,也有20世纪的先锋艺术作品、视觉诗作品,大部分图案与文字紧密相关。让人仿佛置身于迷宫,充满前卫的视觉冲击,也透出浓厚的象征氛围。而令人倍感珍贵的是书中还特别收录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基础设计学科创始人、日本设计与艺术史研究评论家向井周太郎的专文,讲述了20世纪初由未来派发展而成的前卫美术运动,演变至1950年代的具象诗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对于不同图形的变换,在他眼中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印象,就是图片所呈现出的美感。这正是种对具体事物的本质的抽离和提炼。因此不论图像处于怎样的维度,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和形状,对人都具有种永恒的吸引力。

《百年孤独》

作者:[哥伦比亚]力口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6马尔克斯曾经表示再也不会在中国出版他的作品,而如今我们又幸运的看到新版的《百年孤独》,这本曾经影响了余华等中国几代人的书的问世。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生命从未脱离过它而存在,它是张藏在你灿烂笑容背后冷峻的面孔,偶然你会转身,就会看到它。这本奇特浪漫的书中包含了人们一切抗拒孤独的办法:读书、干活,纵情……他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兴哀……诡秘细腻的传说和故事,孤独似乎幻化为种浪漫而温润的姿态、一种荡然的情怀。马尔克斯以深邃的眼光洞悉这一切,洞悉了人们内心深处瑰丽而深刻的孤独之感。马尔克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呈现的这丰富绚烂的史诗,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恐惧,一种假如人类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窥视心灵的眼光的恐惧――那样生活该是多么了无生趣。

马尔塔・阿格里齐

风格:古典

发行时间:2011.3

2011年正值马尔塔・阿格里齐70岁之年,这年,她的卢加诺系列现场版本将被重新设计。这张2010年夏季录制的3cD专辑中收集了大量室内乐和管弦乐曲目,其中既有众所周知的,也有很少听到的曲目。专辑中很容易感受到她钢琴技术中最傲人的特点:速度。她手指的弹奏速度快、且读谱快,视奏快,正如她在音乐领域的自由驰骋。在她演奏的肖邦、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能够听到的是比以前更为狂放和具有气势的音响。她洗劫听众内心焦躁和忧郁的法宝,也正是速度。

这个令人惊叹的四岁就开始举行演奏会的阿根廷钢琴家在获得1965年肖邦钢琴大赛的首奖后开始把触角伸向了世界,也终于众望所归成为领导钢琴技巧与美感风格的大师级人物。从年轻的钢琴天才直至如今已是垂暮之年,她本人同她的音乐般具有传染性的精神,当她演奏的曲目渐渐流入我的神经,几乎能感受到在现在看来已转变为沉稳和内敛的东西,曾经在她年轻的身体上定绚丽绽放过,创造和激情这两个弥足珍品也将直伴随着她的艺术生涯。

丽莎・巴蒂雅施维莉

风格:古典

发行时间:2011.2

“I Want t0 brmg together two cultures through their muslc:Georgia and Germany――by

Beethoven’s wonderful Violin Concerto and the beautlful Mlnlatures of Tsintsadze”丽莎・巴蒂雅施维莉在这张专辑封底上写道。原因是专辑中两个曲子个是来自她的出生地(乔治亚),一个是她现在生活的地方(德国)。专辑的选题、独奏和指挥都由她人制作,这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上历来很少见。而肖斯塔科维奇的声音留在丽莎最早的回忆之中。当听到专辑中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不禁惊叹旋律如此摄人心魂,行云流水般的旋律以致每个转折都毫不踌躇,如同在转瞬间毫不迟疑的开启了段旅程。

专辑还包括了苏联流亡者们的其它作品:格鲁吉亚作曲家吉雅・坎切利的《V&V》,阿尔沃・帕尔特的《splegel lm splegel》,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Vocallse》。

埃莱娜・格里莫

风格:古典

发行时间:2011.1

埃莱娜・格里莫总是从个前所未闻的独特视角来挑选乐曲,为同好者提供个新的视野来欣赏音乐,并且从中发掘不同时期古典音乐作品间的相通之处。专辑曲目为格里莫在今年音乐季全世界巡演的套新曲目。贝尔格奏鸣曲、李斯特奏鸣曲、巴托克罗马尼亚民族舞曲……

虽然都不出白原作,但格里莫的重新演绎还是带着她身上独特的音调和氛围。尤其像李斯特奏鸣曲这样抓人的曲子,很难想象若在现场倾听感受将会是怎样的种迷醉,尽管这首曲子的分量并没有在专辑中刻意闪光和突出。她似乎在避免粗糙和瑕疵,要追求种极致的纯净和精美,内核是否丰富饱满不去评说,就带给他人完满的感官享受而言,她确实已做得很到位了。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风格:古典

发行时间:2011.4

艺术家总在通过各种不同方法选择个诗意的生活方式,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作为个钢琴家、作曲家,还以个“乐谱理论家”的身份追求着生活的真谛,同时不忘保持着低调的浪漫。专辑中的作品大多是弦乐,她不以夸张的诠释刻意迎合听众的口味,整个演奏过程并不让人感到张扬和炫目,就如同她在许多时候喜欢独语样,她似乎在这种时刻也更愿意与自己进行交谈,在内心深处渴望独白与宁静。

她是第一位获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首奖的波兰人,虽然被评价为是肖邦的化身,但她仍致力于拓展肖邦以外的曲目,特别是德奥浪漫乐派的作品,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舒曼等人的作品,在她的录音或演奏曲目中都已呈现。这位“波兰钢琴诗人”,如同用充满哲学意味的语调,讲出的却是个浪漫的故事。

Moonlit SailOr

风格:后摇

发行时间:2011.6

瑞典是个盛产后摇的国家,从大牌ET到pg lost等等都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实力,也许是与乐队的名字有关,也许是和他们带来的音乐体验有关,总之音乐稍稍展露头角我脑海中就出现了类似岛屿、气流、甲板、海岸、风、成束的光线这些意象。

沉静、静止、然后爆发,这似乎是后摇风格约定俗成的流程。但专辑的每首歌又好像把切波动和不安都藏匿在种气氛之下,只流露出部分,并没有其他乐队恢弘的渲染而完全爆发出令人惊骇的力量,即便是Kodac Moment的后半部的也是如此。所有歌曲只是种简单干净、济世般的感情。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1)

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欧文・威尔逊,王马丽昂・歌迪亚/瑞秋・麦克亚当斯

国家:美国/西班牙

“这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保持自己的个性,走在每一条路上都仿佛在看一件件艺术品,巴黎是世界之光。”巴黎几乎是每个有浪漫情愫文艺情结的人必谈的梦想之都,几乎每条街道、每一个小店、每一个转角的小楼房、咖啡店、小酒馆都极不愿去错过。当然对于伍迪・艾伦这个对艺术有深厚情感的美国导演来说,电影旅途中必有站会到巴黎也在意料中。

对于纽约和巴黎这两个城市,看到过这样记忆深刻的评价:好像很久以来,巴黎和纽约像两个性格互补的恋人,以各自艺术中心和魅力都市的身份,彼此嫉妒又彼此爱慕,互换着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精英,成为彼此”生活“的”别处”。或许这种剖析刚好吻合伍迪・艾伦巴黎情结的某面。因此也选择以个爱慕巴黎的纽约人的视角讲述故事。

一个美国人与未婚妻来到巴黎,由于与未婚妻思想的分歧,他常常独自在午夜漫步,渐渐迷醉于巴黎的浪漫氛围中。一次偶然的事件让他穿越到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重现了那个年代的巴黎生活,展现了一幅唯美的文艺风情画。他见到了海明威、费茨杰拉德、毕加索、达利……在与艺术家们的交谈中,迷失的吉尔开始质疑自己的艺术理想能否在当今社会实现。从故事中也深刻的感受到导演的“饱含深情”和他令人惊叹的艺术文化底蕴。这部极具浪漫氛围的电影作为“写给巴黎的情书”揭开第6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序幕。

小亚细亚往事

Bir Zamanlar Anadolu(2011)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主演:塔尼尔・比塞尔/伊马兹・伊多根坞克・卡利

国家:土耳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电影有时会装帧苍白的人生,有时会揭示绚烂的人生背后的朴实。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人生最好的表达方式。

这部片子没有丰富的情节,抑或可以说几乎没有波澜甚至情节,如同在真空般宁静。描述的故事很简单,一群警察带着凶手一起整夜寻找尸体,之后带回警局验尸。在这天夜中,警察、医生、法官、凶手,各有姿态。故事平铺直叙,而在人物的捕捉上有却冷峻得引人共鸣,导演好像努力将电影的拍摄拖动至最原始的地方,就如同我们身处在画面的同边,亲眼见证这平凡的天,仅此而已。他似乎已全情投入人物的内心,把其他事物都抛开在外,即便在外边有许多翘首的观众正以各种神情观望他的举动。土耳其平民的琐碎人生在他的一个个长镜头下,像细流一样缓缓流出。

努里・比格・锡兰至今只拍过5部电影却获奖无数,通过这部2011年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的影片,在故事生与死强烈对阵中,感受生存。

单车男孩

Le Gamin au V e lo(2011)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主演:西西・迪・法兰丝/托马斯・多雷/杰瑞米・雷乃

国家:法国/比利时

关于亲情,关于成长,尽管人各不同但总有某些元素能立刻将人带入一段回忆,片段也好或是细枝末节都能牵动内心感人至深。

导演达内兄弟善于抓住这些元素,温和细腻的构建了影片的故事情节:男孩西里尔被爸爸抛弃在儿童福利院,他想找到自己的父亲,要回自己的自行车。在绝望中逃出了福利院后,理发师萨曼莎的出现无疑是对西里尔的莫大恩赐,当找到西里尔父亲而遭到拒绝,西里尔身边出现了个不良少年,萨曼莎这个养母面临艰难处境,而西里尔也经历了成长的过程……

细致的情感不经意间从故事和画面中流淌,没有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恰如其分,修饰得刚刚好。电影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也算实至名归。

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2011)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布拉德・皮特/西恩・潘

国家:美国

晦涩并且充满个人主义的电影与为受众服务的商业电影相比,似乎一直以来都被“边缘化”,即便在某个圈子它具有想当高的知名度,却始终只能满足特定的部分人的口味,这部片子正直面临这样的处境。

影片中主角杰克对严厉的父亲充满抵触心理,渐渐变得暴力、压抑,弟弟的死更让他开始思考“生命”。成年后的杰克并没有生活得如鱼得水,现实总是和愿望相悖,然而他最终认识到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最终与父亲和解。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不懈的对生命进行拷问,诉求着一切存在的意义,画面完满呈现了虚无、幻象、生命的痕迹……无法捕捉的思绪和感情、无法言语的隐喻,一切都如同生命般莫测。导演马力克被誉为“好莱坞诗人”,而影片也被纳入意识流电影经典之作。

艺术家

The Artist(2011)

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主演:约翰・古德曼/米西・派勒/詹姆斯・克伦威尔/让・杜雅尔丹

国家:法国

第6篇:真空爱情故事范文

关键词 科技馆;人形机器人;展项;剧场;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20-03

From Exhibition to Theater--Humanoid Robot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emonstration in Science Museums

ZHANG Na,WANG Lei

Guangdong Science Center,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 Si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oid robots, they have been enthusiastically pursued by science museums.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museums’ exhibiting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newly developed humanoid robots, the exhibiting schemes of humanoid robots in science museums have been evolved accordingly, which can b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4 stages: functional actions’ demonstration, intelligent human-robot interaction, stimulation of mankind emotion and expression, as well as robotic theater. Based on documentary study and case study,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humanoid robots are exhibited in the above 4 stage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 combination of robotic theater and thematic robot exhibition as an ideal form of humanoid robots’ demonstration in science museums.

Key words science museum; humanoid robot; exhibition; theate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拥有人的四肢和头等构造,面部也趋近于人,以便模拟人类眼睛和嘴部的动作表情。虽然大部分人形机器人仍处于试制阶段,却长期以来在科幻文学中扮演着主角,是机器人学(Robotics)的一大主题。人形机器人因其类人外表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引发观众产生同理心,特别适合在科技场馆中进行展出。

最早的人形机器人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发的WABOT-1,它可以和人简单对话,也能做一些基本走动。为了推动和促进科技馆在数字化时代的非正式教育功能,科技馆致力于创建研发更多基于ICT(信息通信技术)的互动展项,让观众接触到具备更强大功能的科技创新产品,这种时代的需求和人形机器人的出现相结合为观众营造更具科技感和时代感的非正规学习氛围。

作为新兴技术产品,人形机器人与科技馆有着天然的联系,科技馆紧跟人形机器人发展的脚步,引入最新的人形机器人进行科普展示。尽管机器人早已是科技馆的常客,但大多以机械体原本的面貌示人,呈现出的更多是金属质感的冰冷部件。人形机器人的到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机器人“变形”成人类的模样,拥有四肢和躯干,有的甚至包裹上了人类的皮囊,受欢迎指数急剧上升。

1 科技场馆人形机器人展示形式分析

人形机器人的每一次发展与升级都为科技馆所关注,国内外科技馆争相邀请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前来“做客”,在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达到前沿科技产品科普化展示的效果。回顾人形智能机器人在科技场馆中的应用,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1 功能性动作展示

在这种形式相对单一的展出人形机器人新功能的展项中,成为观众视觉焦点的与其说是人形机器人,不如说是异化的存在,观众此时的参观心理与去动物园参观动物时的心理无异。作为非人的机器人,观众最初假设它们都是组装起来的金属块,完全没有人类的属性,当看到这样的金属块进行人性化动作时,观众就会报以掌声,如同观看马戏团里经过训练,能够进行表演的动物一样惊奇。

例如,本田开发的新型智能机器人ASIMO在日本科学未来馆向大众的展示中,ASIMO位于一圈防护栏的正中间,展示最新研发出的功能:感知周围人的动作,针对指定提问者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回答,在回答时,还会不停地使用肢体语言。在展示中,ASIMO还对自己的功能向参观的公众进行说明,如:识别人多聚集的地方,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瞬间识别到参观公众的举手,然后在没有指示的情况下进行说话等[1]。观众围绕在ASIMO防护栏周围观看展示最新研发出的动作,这种展示形式更像是新产品会,给予观众的是机器人能完成的新的类人动作的冲击。

1.2 智能化人机互动

随着科技馆和人形机器人功能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在科技馆中的展出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再作为陈列式展品为观众所观看,而具有可操作性,能对观众的特定动作做出相应回应。到此阶段,人形机器人不再是摆放在“真空”玻璃橱窗中的冰冷物件,而与周围的布展环境相融合,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虽然这些反应同样来自于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这些动作程序由观众即兴动作开启,呈现了人机互动的可能性。

2010年,法国Aldebaran机器人公司研发 Nao仿人机器人在上海世博会上以同步舞蹈动作惊艳四座,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同年Nao完成了令人惊异的单口相声表演,精巧的手臂动作是Nao的突出特色。随后,Nao进军教育界,成为联合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项目中重要的辅助手段,进入校园,向学生展示机器人学和机器人在人类未来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Nao目前是学术领域世界范围内运用最广泛的类人机器人,国内多家科技馆在机器人展区中引入了Nao,进行集体舞、踢足球、爬梯子、捡垃圾等表演。除上述既定程序操控下的功能性表演外,Nao精通9种语言,能自由与人类进行语言、肢体和眼神的交流,还能感知人类的情绪,用于帮助治疗自闭症患者。

1.3 模拟人类情感表情

人形机器人要想真正具备人类属性,模拟人类情感表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此阶段的人形机器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脸孔,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变形金刚式标志性脸孔,呈现出更加细腻的人脸面部特征,也能通过学习,模仿观众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早在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有类似人类感情的机器人。为了更加精确地表达传递情感,人形机器人也有了性别和年龄之分。

日本科学未来馆“人形机器人:什么是人类?”展示一些我们见过的最真实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的创造者用一种特殊类型的硅胶,看起来像人的皮肤复制身体,并花费数百个小时成型,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模型的面部特征的真实副本。日本科学未来馆3个人形机器人包括女播音员机器人,成年女性机器人和儿童机器人。这3个机器人将作为日本科学未来馆的常设展项,机器人与公众的互动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机器人。游客可以用这个机器人,做到面对面的交谈,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希望,人们会变得更加习惯用机器人进行通信。

2011年在伦敦科学馆中举办的“机器人市”活动中,展示了许多来自欧洲和英国的模拟人类表情的人形机器人,将欧洲的机器人文化带入了英国,体现了机器人设计和技术的最高水平。由欧洲和日本科学家联合研制的儿童机器人iCub身高仅有104厘米,相当于3岁男童的身高,iCub拥有一双大大的圆眼睛和白色的面孔,能爬行和坐立,能模仿儿童的头部和眼睛活动,看到移动的物体,可以用眼睛和手进行跟踪和抓举,惹人怜爱,备受好评。iCub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能像孩子一样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逐渐掌握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能力,最终实现与他人交流。“概念”机器人拥有精致的人形脸孔,通过与人的交流,他能学习人类的表情,并根据对方的表情,调整自己的表情。“卡斯帕”和iCub的外貌类似,都做成了孩童大小,看上去就像是布偶娃娃,它不能行走,通过与儿童观众的互动,帮助儿童理解情感,通过表情对话教会儿童如何与他人交流。

1.4 机器人剧场

戏剧机器人由英国康沃尔郡公司“工程学艺术”(Engineered Arts)制造,由压缩空气驱动,几乎完全用铝材料制造。戏剧机器人懂得很多简单的对话,它会跟眼前的人打招呼,发出问候语,还会模仿这个人的一系列动作,只需看过一次就能即时准确快速地模仿出来,它的LED眼睛甚至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而且加上说出的经典对白以及丰富肢体的动作,整个场面极其绘声绘色。

2010年全球首家机器人剧场出现在波兰华沙,并在华沙哥白尼科学中心、以色列海法国家科技馆(MadaTech)、德国沃尔夫斯堡Phaeno科学中心、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等多个科技馆中上映其机器人剧目。目前编排的剧目改编自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剧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吸纳更多文学作品进入剧目的编排中,机器人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演员,上演经典文学名著甚至电影片段。

国内科技馆机器人剧场的概念尚未成型,部分科技馆中的机器人表演形式更多的偏向于机器人秀场,演出的剧目,从歌舞到小品,内容繁多,例如:南京科技馆机器人的“千手观音”表演,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小剧场的机器人广播体操、劲爆舞蹈、“太极功夫”表演,甚至劲舞“江南style”,中国科技馆的机器人乐队指挥,仿人形机器人手持指挥棒指挥乐队一曲接一曲地演奏各种乐曲。这些机器人表演虽然具备“剧场”的形式,但实质上还是事先通过编程控制的、既定程序操控下的受控重复性动作,展出的关注度和反响不错,但如果可以更进一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式演出,相信会更加精彩。

与这种常见的机器人表演秀不同,华沙哥白尼科学中心机器人剧场剧目的选择兼具科学教育和科技哲学的双重内涵,具有科幻小说戏剧化的特点,内容寓意深刻,引发观众对未来世界中机器人与人类共存问题的哲学思考。这是人形机器人在科技馆中展出的比较理想的形式。目前戏剧机器人在波兰华沙哥白尼科学中心机器人剧场展中上演以下两个剧目。

1.4.1 空抽屉的秘密/四维空间的鬼魂

该剧改编自19世纪Edwin A. Abbott的短篇小说《平面国--多维度的爱情故事》。来自平面国的正方形开始了走向第三维度的旅行。现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立体事物都让正方形惊讶不已,就如同我们面对四维空间一样好奇。表演致力于讲述关于这些多维世界的故事,舞台上两个戏剧机器人扮演两个年轻人:多米克和佐思娅,它们在寻找一只“消失的”钢笔,在埃德温叔叔(由工作人员扮演,角色定位为观众的良师益友)的陪同下,观众开启多维世界的旅行,帮助他们找寻这只钢笔。埃德温叔叔善于思考,并回答观众关于空间特性和维度的种种问题。这个剧目面向中小学生,具有教育意义,戏剧机器人的表演准确到位,通过视觉冲击和简练的对话帮助观众理解空间维度概念。

1.4.2 菲利斯王子和克里斯特公主

该剧改编自波兰作家Stanis?aw Lem的同名小说,收录在《机器人故事集》中。勇敢的机器人王子菲利克斯爱上了美丽的克里斯特公主。但是,尽管克里斯特公主本人也是机器人,但是她却对人类情有独钟,拒绝一切机器人的追求。这种异常的偏好来源于机器人世界最大的秘密,人类是机器人文明最大的敌人。但是,菲利斯王子不畏艰险,伪装成人,追求克里斯特公主。机器人之恋映射了人类的历史,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寻。黑色幽默贯穿始终,发人深思,反省当今人类现状。该剧将童话寓言故事和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度,引人思考。

2 结语与展望

机器人反客为主,扮演起了舞台的主角,热情地邀请观众前来观看演出。至此,人形机器人在科技馆中的科普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度,机器人仿佛具备了自己的情感、思维,上演着一幕幕观众并不熟知的新戏。机器人不再是被物化的他者或客体,而是与观众平等的演员,不再简单模仿观众的动作或模拟观众的情绪,而是通过剧情的跌宕起伏牵动观众的心弦,主宰观众的情绪。

机器人的主人公意识不仅局限于剧场表演,在一系列机器人主题展中,机器人早已跃跃欲试,充当主角。2012年澳大利亚Scitech科学中心举办“科幻小说,科学未来”展,把以往仅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瞬间移动、隐形、读心术变为现实。用思维操纵物体移动;用双眼绘制图像;观看增强现实;人形机器人模仿你的一举一动,分析你的情感表情并模仿之;绘制你想象中的房屋、交通,甚至我们地球未来的形状;使用有机合成的电脑部件合成机械人,自己设计增强现实机器人;对未来世界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做出决策,例如佩戴身份芯片等问题。这种机器人主题展已经超越了人与机器人的物理接触,涉及更多社会、心理层面的人机交互,是未来机器人展的一大趋势。

综上所述,人形机器人在科技馆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从最早的陈列展品,到充当导游、讲解员的服务机器人,到模仿观众动作、表情的搞怪机器人,再到仿佛拥有思维情感的戏剧机器人,催化这些展示功能一步步升级的源动力是各种新型人形机器人的研制与开发,科技的进步在科技馆中得到了有力的见证。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将具备更加强大的功能,并具备认知学习能力,能更好地学习积累人类的情感体验,带给观众更加精彩细腻的戏剧演出。观众有一天一定会为机器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同时思考如何与这些高度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共存共处。

相关学者曾指出,科技馆通常以静态工艺品形式展出技术系统,但是机器只有在与人的互动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2]。机器人如何在科技馆中展出,如何让观众安全操作机器人确实是个值得科技馆思考的问题,但是机器人对于科技馆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对上述问题加以深刻思考与探究。在当今世界,科技馆若不能引发观众思考人与新兴技术产品对社会的影响之间的关系,那它就没能履行其使命,不久就会被这个时代所遗忘[3]。笔者认为机器人剧场和机器人主题展是当下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相匹配的展出形式,人形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决定着其展示形式已经不能是简单的陈列展示或操作式互动,人形机器人应该拥有更加宽广的舞台,让其施展“才华”,得到更多关注,科技馆有责任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接触、观看机器人表演或在主题展中参与相关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日科学未来馆向公众展出智能机器人"ASIMO"[J]. 工业设计,2013,08:62.

[2]Alex Polishuk, Igor Verner, Yona Klein, Elad Inbar, Ronen Mir, Irit Wertheim,The Challenge of Robotics Education in Science Museu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s, Education and Art(IJREA),vol2.issue1.3,pp. 54-62,2012.

[3]Breazeal C., Brooks A., Gray J., Hancher M., McBean J., Stiehl W.D., Strickon J., Interactive Robot Theatre[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46, no. 7, pp. 76-85, 2003.

[4]Chatley A.R., Dautenhahn K., Walters M.L., Syrdal D.S.,ChristiansonB.,Theatre as a discussion tool in human-robot interaction experiments. A pilot study[C],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s, pp. 73-78, 2010.

[5] Alexander E.P., Alexander M., Museums in Mo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Museums[M],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Book Series, USA, 200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