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92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174- 02
1 问题的提出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布局,对于美化装饰农村、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以及培育良好健身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国美,农村必须美的主要物质条件。由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数量缺乏、质量较差、健身环境欠佳、场地设施选址不佳等问题,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根据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与布局进行分析研究[1],这不仅能够使农村体育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设计更能体现“以农民为本”的现实需要,使农村体育人口与场地设施的可利用率达到协调统一,布局科学合理,而且还可以使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的布局与居民点合理搭配,美化农村,缩短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在质量、规划、层次和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
2 方法运用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文献资料、论著和教材多部,为课题的研究设计、实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运用GIS技术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数据,针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比较归纳,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分析论证,以满足研究的需要。
3 结果论证
3.1 GIS技术简介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在地理科学中运用和发展的产物,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目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看,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环境卫生、国土信息、城市规划等领域中,而在体育领域中多数研究是集中于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研究领域中引入GIS技术确是一种新尝试,这为农村体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极大益处,与此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体育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2]。
3.2 现阶段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状况
目前,大部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层次与水平、风格与理念、数量与质量、选址与基建、信息与管理等,都与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差异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质量不高,数量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存在着质量问题,例如建设规格不符合要求,有些还不符合体育健身的基本规律,长久失修所带来的老化现象等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民体育健身的效果[3]。而且,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多数省份中65%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不能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这些都给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3.2.2 建筑风格和理念没有结合农村社会文化的现实需要
体育基础设施建筑风格与理念,是反应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村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标志。但是,目前多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筑风格,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体育健身参与状况、农村体育人口数量与意识以及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建筑风格与理念违背了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
3.2.3 选址与基建不理想
选址与基建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布局科学化的首要条件,也是提升农村整体美的重要因素。可是,就目前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选址与基建的基本情况来看,多数农村的选址不符合空间与资源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农民的聚集区,空间活动范围狭小,而且基建水平相对较差,健身器械组装与工程质量存在诸多问题等待解决。
3.2.4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人才、建筑人才、网络信息化水平、通讯平台设施等,都给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困难。
3.3 GIS技术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是农村各类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所需要的,各种体育场地、器械、建筑以及各类体育艺术雕塑等的总称,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必备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和各种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四大类。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数量、质量、选址等方面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为此,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运用GIS技术,可以全面提升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层次[4]。
3.3.1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GIS技术运用过程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景(Panoramic)技术,以电子地图的方式对农村体育设施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可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农村的地域空间,实现农村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者、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意见,为农村体育设施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的规划过程。具体过程是:①对农村周边及居民区空间环境与资源进行测量;②获取基础数据且建立数据库;③进行基础数据管理;④GIS技术分析运算与描绘;⑤现实技术的实施。
3.3.2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中的GIS技术操作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景(Panoramic)技术,以电子地图的方式对农村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可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农村体育设施资源,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实现农村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5]。具体操作步骤是:①数据的采集、整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②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体育场地设施、道路、地块区域等分布位置、居民活动聚集圈、土地利用规划图等,体育场地设施属性表、地块区域属性表等);③对数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④构建模型;⑤服务评价;⑥设计平面模拟图形。可见,以此来构建不同水平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GIS技术的运行模式,基于GIS的技术操作平台,以最大化利用现有农村体育设施存量要素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设施点以及周围空间特性的可达性和服务的覆盖范围,从而形成“乡村片区―农村社区―村屯社区”3个层级整体优化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布局。
综上所述, 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与布局情况分析,统计各种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规划是一种新尝试,也是农村体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从而解决诸多问题(例如农村体育人口与场地设施利用率的关系问题、场地设施的布局与居民点的联系问题、地域空间与人口密度问题、场地设施布局与体育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等问题),为乡镇农村体育工作者进行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通过农村体育工作者的应用得到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陈D.基于 GIS 的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8):1254-1258.
[2]李柏,王正树.“点轴网”应用于我国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的可行性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1).
[3]李庆梅,朱伟.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J]. 山西建筑,2015(1):235-236.
为改进党政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民健身中的作用,满足本校附近居民健身活动需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八月底经学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将学校的田径场和篮球场对社区居民开放,不断拓展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新空间。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逐步提升,体育需求愈来愈强,参与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因此,社会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满足其正常诉求,顺应民意,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践行资源共享理念,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长效机制,学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开展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告》
1.开放对象:学校周边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
2.开放体育设施项目:学校田径运动场、篮球场
3.开放形式及时间
(1)定时开放
教学日:夏季 下午6:00—8:00时; 冬季 下午5:30—7:30时
双休、节假日及寒暑假:上午6:00—11:30时;下午2:00--7:00时
(2)预约开放
需要使用学校体育设施组织集体体育活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提前一周向学校预约,由学校统筹安排。
4.注意事项
(1)所有健身人员入校前应知晓并遵守《平阴县榆山小学入校健身管理规定》。
(2)进入学校的健身人员在学校东门(游泳馆入口)进入,车辆一律停放在校外指定地点。
(3)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入校园,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4)学校因校舍维修、体育设施维修保养、重大活动、传染病流行、安全保卫等因素需暂停开放体育设施,将提前告知。
(二)做好宣传工作。 利用“党员双报到”活动,到周边社区为居民采集了信息,并发放《榆山小学体育设施场地向社会开放公告》,鼓励大家前来健身。
(三)完善设备设施。我校不仅利用暑假对场地内设施进行了维修提升,还新增了一台打卡进门器、两个射灯、两个摄像头,希望能给来健身的群众带来舒服的体验。
(四)开放实施办法与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群众健身安全,学校在校门口公示了本校开放的具体项目及要求,购买了公众责任险,并安排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校门口轮流值守,为每一位前来健身的群众做好登记,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告知注意事项:
1.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是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满足师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其他各项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时段,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服务,不作其他用途。
2.入校健身人员进入校园后,应自觉服从管理,保持场地整洁,举止文明。
3.健身人员应当在开放的运动区域开展健身活动,不得擅自进入教学区、办公区、食堂等非活动开放区域。
4.规范使用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自我保护,防止运动伤害。
5.不得携带食品、刀具、宠物等与健身无关的物品进入校园活动。
6.严格遵守校园禁烟规定,不得擅自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7.健身人员交通工具应停放在校外指定位置。
8.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入校园健身,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安全看护责任。
9.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如有破坏按价赔偿。
10.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规定,如有违规或违法犯罪,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11.健身人员自行妥善保管好自身物品,如有遗失,责任自负。活动结束后应主动清理场地,及时离开学校,不得逗留。
12.不遵守以上管理规定或者其他违规行为的健身人员将记入“失信”名单,,取消进入学校健身活动的权利。
三、实际成效
(一)顺应民意,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根据近期的统计,每天来学校健身的人流量可达100多人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提供设施,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开放设施包括田径场、篮球场,室内篮球馆、乒乓球室也可预约使用。众多体育设施的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优质的体育健身条件,为社区及周边企事业单位举办体育健身活动给予了硬件支持,不仅增强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丰富了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体育设施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效缓解了群众健身场所设施不足的矛盾。
【关键词】第三部门;体育;服务体系;高校;社区
1.“第三部门”服务器体系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者提供公益"的NPO或NGO。从范围上讲是不属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全新组织形式,美国学者萨拉蒙称之为现代民族国家之后的“全球社团革命”。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Levitt于1973年提出的。与其相近的有: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社团、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等。所以目前来看第三部门的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和互益性,但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前面几项要求,还需要对这些组织进行客观而动态的观察。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三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代表行使。第三部门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市场经济部门,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都有着千丝万搂的联系。
第三部门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esterM.Salam on 教授认为第三部门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七个属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我国学者王绍光从十个方面归纳了第三部门的特性:非营利性、中立性、自立性、使命感、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开创性、参与性、低成本。
根据资料发现,我国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体育社会团体11780个,体育基金会30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5951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群众体育组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体育社团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实体性的民间群众体育组织比起社会团体的数量相对较少。
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2.1、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从1992到至今,长沙市共有体育社会团体21个,分别是:长沙市体育总会、长沙市信鸽协会、长沙市足球协会、长沙市篮球协会、长沙市乒乓球协会、长沙市网球协会、长沙市桥牌协会、长沙市田径协会、长沙市体操协会、长沙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长沙市棋类协会、长沙市健身健美协会、长沙市模型运动协会、长沙市门球协会、长沙市木兰拳协会、长沙市跆拳道协会、长沙市冬泳协会、长沙市极限运动协会、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长沙市羽毛球协会、长沙市国际标准舞蹈对外交流协会。社区体育组织大概已经有一千多个。长沙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其中在调查的110个体育非营利组织中,平均每个月开展活动16~20天的有51个,占46%;开展活动在20天以上的有32个,占29%。即开展活动在16天以上的占75%。但是主要是以民间草根组织为主,其次才是社区体育组织,而正是组织中,平均每月开展活动在5天以下的占了73%。从结果来看,社区组织和民间草根组织规模虽然小,但是组织形式自由,几乎每天都可以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一个正常持续性。
据资料分析,虽然社区组织可以顺利开展活动,但是不像正式组织有单独的自己的场地,而超过80%以上的社区体育组织必须由当地的部门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有将近50%的组织开展活动的场地紧张,甚至比较缺乏,这个无疑是给组织人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开展体育活动的开展。
2.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长沙市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已获得较好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目前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2.1、物质保障体系:场地的供应不足
体育锻炼必须要依靠场地才能进行体育锻炼,这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长沙市群众活动场所,一般主要选择小区的花园空地、河边、公园,说明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虽然提供的健身器材比较多,但是使用率比较低。活动场所的缺乏,阻碍了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如岳麓区岳王亭前的健身操协会,活动开展的最鼎盛的时期,有150多个个人会员,由于活动场地有限,不少会员不得不退到旁边的水泥路进行锻炼,影响了组织会员的正常锻炼。
2.2.2、资金保障体系:经费来源有限,单一
在经济体制下,资金尤其重要,在发展体育事业,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中,虽然是群众性组织活动,资金来源都依靠会员交的会费,或者是带具有表演性体育活动,参加一些活动得到的经费外,在也没有其他的企业一些赞助,或者得到拨款。所以普遍缺乏造血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比较难以生存和发展。
2.2.3、管理服务体系:缺乏体育指导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目前社区的体育组织活动,一般都是退休以及在小区有点威望的人所组织活动,带领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参与,其形式都是单一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力度相当缺乏。所以要有具备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体育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社区体育组织,提供组织高素质的毕业生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来知道工作,是改善社区体育组织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
2.2.4、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1986年,我国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写入文件,提出要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以便促进体育活动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一些条例已经不在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1998年,国务院虽然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形成了初步的法规、政策、规章,但是这些法规,对于目前社会的需求,已经是缺乏了可操作性。尽管社区街道已经最大化支持和帮助,但是管理的法制建设还是严重滞后了社区体育的管理。
2.2.5、信息服务体系: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群众对社区体育一些体育活动,很多人还是只是上班工作,忽视了很多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有效宣传力度,很多社区体育宣传工作是具有被动性的,并没有真正的把体育宣传活动持续下去,没有真正将国家的社区体育活动正式展开,思想方针落实到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社区体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理论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3.1、强化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发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当前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第三部门的重要性、制约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理应起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作用,应该把第三部门划为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总规划之中,使体育第三部门的体育工作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逐步使体育活动和一些群众比赛形成制度,加强宣传的力度,转变和引导群众体育价值观念。
3.2、利用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
08年奥运会后,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和群众体育,这是一个难得机遇。应该有效利用奥运会,加大群众健身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告、加大对体育健身理论、体育思想、体育政策、体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法制化、制度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
3.3、大力发展群众特色体育项目,完善体育体育第三部门内容形式体系
每个体育组织都有一个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当前一些跳舞、秧歌、家庭体育大挑战一些组织性活动已经形成特色,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追求健康、回归自然、追求刺激的心理,我们还必须依靠在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附近进行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素质拓展项目,利用这些项目开展体育活动,会引起群众乐于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群众体育组织更加具有特色,增强群众体育意识,锻炼的观念,积极推动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形成体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3.4、加强体育第三部门健身工程,提高物质保障体系
开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每一个社区,争取普及的基础上扩大组织的形式。多开展部门的活动宣传,健身咨询、体制测试、器材演示等活动,举办组织的比赛,使群众对体育第三部门的认识,进行规范、科学、有效的开展组织活动。让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科普工作,都能顺利的进入体育第三部门,提高体育组织的发展。
3.5、多方筹集资金,促使体育第三部门经费来源多元化,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加强政府资助的力度,这是发展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渠道,政府可以采取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来资助体育第三部门,在国外已经证明了事实,因为政府的政策是在很大程度上反应资金的支持力度,也能保证其他企业的一些捐款和资助。还要加强鼓励会员的收费状况,会费是体育组织活动中,资金的主要来源,这种适当的收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员与组织之间正常的利益,进而可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吸取其他社会资金和资源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以便促进第三部门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3.6、加强第三部门的基层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每个组织中都要有一个领导管理者,才能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才能带领群众组织活动,这是一个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一些由社区领导牵头,发挥体育组织小集体的作用,让一些骨干力量,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并制度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运行规范,推动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
四、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新探索―“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
长沙市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高校已经逐渐加强了学校社团活动,也逐渐的和社会体育活动接轨,所以让高校学生走出去校园进入社会,让社会进入校园,这是一个给一个体育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社会性的知识,社会也可以进入学校得到管理和场地的需求,两者是互相可以产生互动的,都是第三部门体育事业的主导和核心。
4.1、“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施形式
高校可以利用其资源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走入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关于体育锻炼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现实问题和理论分析,高校教育为社区管理者可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对社区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可以为社区体育组织进行献策。例如95年起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育党委和共青团等组织了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岗位,让他们走进社区,利用其自身所学,为社区的体育社团开展专题讲座。
社区组织也可以利用校园的体育场馆以及设施进行有效的体育组织活动以及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有高校场馆对外开放,不过主要有三种形式:学校体育场馆完全开放;学校体育常光部分开放,开放的部分主要是室外的场地设施,,有的是没有完全开放,其怕影响学生与社会成员过多接触,造成学生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来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努力解决开放的问题,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而且辅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情况下适当开放。体育活动需要资金的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尤其重要,利用政府资助,以及向社会开放,整体情况比较乐观。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了解社会动态,比如长沙市河西2所大学通过“无围墙式大学”跟社会高度接轨。
4.2、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理论意义
高校与社区的结合发展是对人才培养手段多样化,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供体育组织活动。高校也有自己体育社团,通过体育社团和社会组织团体,可以更好的解决体育组织的形式、管理、资金问题。学生社团可以为社会体育组织提供信息支持、知识宣讲、等一些对口支援活动;而社会体育组织可以积极帮助高校学生适应并开展一些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可以让学生有对学习知识更加的灵活运用,即“实践―认识―再实―再认识“的原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经在上海有三区联动,人才共有共用,促进了社区文化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加以对体育组织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社团的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作用。
4.3、“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践意义
让高校走进社会,让社会进入高校,为发展体育事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是指立足于本土发展,通过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和其他体育协会、团委,共建活动,大学生可以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支持,提供体育器材,开展体育科普知识宣传,进行体育比赛等活动来扭转社区体育的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可以对社区进行一个补充,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为社会做贡献。在开展体育活动同时,也能推动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历练品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感受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在实践中长才干、长经验、学知识。
体育第三部门的建立不仅需要一方努力,还需要八方支援,通过对社区体育组织的杰出和勘察,寻求一个高校与社区建设社区的未来道路,对身体健康的渴望,树立高校对社会负责的责任的迫切要求,但毕竟发展的过程都是困难重重。
五、 结语
长沙市有着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为“高校与社区结合“的模式构建新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体育组织,学校体育可以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根据地区文化和体育项目,充分发挥高校支持、鼓励当代大学生到社区去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与社区的交流亲身接触,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在基层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大有可为的,也为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空间。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标示了群众体育的一个良性的发展,也为全民健身做出有效的途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服务中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8.
[2]杨伟林.长沙市市区体育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
[3]韩松.我国草根体育NPO发展困境及出路的探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5.
关键词:农村体育;体育场地;需求特征;需求影响
长期以来,公共体育场地在规划与布局时忽视了场地供求的群体特征,使得在体育场地建设后的使用过程中门前罗雀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民是我国基数最大的群体,也是我国国民体育活动基数最大的群体。农村体育作为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同样备受关注。农民作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使用主体,清楚认识农民场地需求有何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处理好了,能有效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运动中去,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农民对于体育健身参与性不高,致使体育场地的低效使用和闲置浪费。
1农民对体育场地的需求特征
1.1具有滞后性和强依赖性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滞后性和强依赖性特征是多方面原因决定的,主要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情况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从制度分析层面来看,导致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具有滞后性和强依赖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制度外供给这一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即通过提留统筹、集资摊派等方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1]。另一方面,是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制度依赖性。此处谈到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滞后性和强依赖性特征认识并不是说农村体育发展的滞后和依赖,而是阐明这本身就是农村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要符合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在合适的时间,科学的评估农村、农民体育需求的现状,并做出合适的决定是关键中的关键。
1.2具有形态的地域性和文化的传承性
农村居民的生活活动范围具有地域上的限制,即地方性,农村体育活动内容的地域性和文化传承性特征也正是取决于此。首先,自然地理环境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形成的生态基础。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又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变迁。生活在草原、高原等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地区的民族,孕育出的传统体育具有显著的竞技性。反之,生活在盆地、平原地区的民族,孕育出的传统体育则带有明显的娱乐性特点。其次,生产方式是体育活动内容地域性特征的决定因素。如蒙古族的体育活动主要是赛马、射箭,汉族的体育活动主要是舞狮、踏青、赛龙舟等。最后农村文化具有流动性弱的特征,其传承仅限于家族家庭或熟人介绍,对收徒有严格要求,使得农村体育活动内容具有显著的文化传承性特征。
1.3需求具有高层次性特征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龙新民在研究中按照不同农村公共产品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层次将其分为生存满足型和发展满足型两种农村公共产品[2]。其将水利设施、道路、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归为生存满足型(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消费需求;将民主参与政治、义务教育、公共文化设施等归为发展满足型(满足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消费需求。按照这一分类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属于发展满足型公共产品,对于现阶段中国农民来说是相对的高层次需求。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经济水平是农村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前提。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民最为迫切的需要是生存满足型需求,是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物质生活的需求。农村体育产品此类公共产品不仅是在公共产品需求中具有高层次特征,而且在农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中也表现出高层次特征。李文龙的观点也佐证了这一点,其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分为初级文化需求、中级文化需求和高级文化需求三类。而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属于高级文化需求[3]。由此可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此类公共产品就农民需求而言是具有高层次特征的。
2影响农民体育场地需求的主要因素
2.1农村体育场地的公共属性
依据公共产品理论,来判断农村体育场地的性质标准是属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其标准就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在消费上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一个人的使用是不会妨碍到其他人同时使用的,或者是说一个人对体育场地的使用是不会影响排斥他人的使用和减少他人对体育场地使用的。甚至在体育团体项目中,还需要人们一起共同努力和团结合作。因此,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可行,而且也有悖于体育场地社会效益的发挥。也就是说,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在经济上的排他是不可行、不成立的。因此,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也具有非排他性。所以,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符合公共产品的判断标准,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属于公共产品范畴[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产品的本质属性是公共产品属性,其具有的无偿性、非排他性以及非竞争性等特征,使得国家在建设过程初就陷入了误区。国家体育场地的建设路线是首先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民需要何种、何类体育场地,然后进行数据统计,最后统一推出建设场地的大致类型。按照常规产品的需求调查来说,这是个很中肯也是最有保障的调查方法,但不能忽视的是常规产品是建立在支付消费能力上的,是自身付出了一定经济代价而获得产品的使用能力。反观农村体育产品整个建设过程,不正是忽视了产品的价格因素,即农村体育产品的公共的属性。产品价格的缺失,致使国家的调查陷入虚假需求的误区,而无法获得农民真实有效的需求信息。正如萨缪尔逊(1954)所言,由于供给方的政府往往难以获得人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信息,促使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成为了一条虚假的需求曲线[5]。农村体育场地的建设投资几乎由国家一力承担,整个过程农民无需承担任何经济压力和物力压力,使用也不需要承担任何支付消费。这就使得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村体育场地变味了,因为农民自身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得到体育场地的使用权,非必需品自然而然成为了可能必需品,而可能必需品则成为了必需品。而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非必需品成为可能必需品是对国家资源的最大浪费,因为这个阶段农民的需求反观其自身而言,其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体育对其自身而言本就是非必需品,可以说是根本就不需要的产品,即使拥有了体育场地对其而言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而这个阶段却占据国家调查的绝大比例,这就导致了场地设施建成后的极大浪费。
2.2农民的收入水平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得到明显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但这是建立在整个社会都在提高改善的基础上,农民的经济消费主要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为主,更有部分贫困农村地区还处于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根本没有过多的经济能力来支付体育消费。因此,国家在向农民提供体育场地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民情的复杂性,不同的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高低不一。即使在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建设场地,也需要考虑到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能否支撑其相应的体育消费,当地农民的实际支付能力有多大,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体育场地,保障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不浪费。而不是采取“一刀切”政策提供体育场地,脱离农民的实际需求供应体育场地。
国家在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过剩现象不可避免[6]。对于供给过剩而言,存在着绝对供给过剩和相对供给过剩两种可能。绝对供给过剩是由于国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结构远远超过了农民的实际需求而出现的消费不足现象,最为常见的现象就场地设施闲置,没有达到被消费使用的效果;而相对供给过剩的出现是由于国家所提供公共产品种类与农民的实际需求不相符,或是对于该公共产品的消费远远超出了农民的实际支付能力所致,如国家在农村发展篮球、羽毛球类城市体育项目,而农民参与此类运动项目就会产生必需体育消费,如购买球、球鞋、球拍等,而这种消费超出了农民对体育消费的实际支付能力,导致农民健身积极性降低,而场地也遭到闲置荒废的现象。基于公共需求的扩张程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7],研究分析认为,当前农村体育场地过剩现象的出现与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联,而农民的收入水平又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农民的收入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对体育产地的需求数量和种类结构。
同时根据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农民的实际需求决定了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种类和数量,而农民的需求由农民自身的收入水平所决定。换而言之,即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对此地区需要何种何类的公共产品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农民对于公共产品需求的本质是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需求[8]。因此说,在影响农民对于公共产品需求的诸多因素中,农民收入水平是较为重要的因素,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相关研究学者[9]的广泛认同。而又基于当前农村公共产品过剩现象的本质认识,研究认为,当前农民对于体育场地的需求主要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而在使用体育场地参与体育健身的过程中,产生的诸如运动器材、运动服等超过其实际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时,场地荒废闲置现象便会随之出现。并且公共体育场地的供给主体往往是政府或代表政府投资行为的集体。而又由于公共体育场地的公共产品特性或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或集体投资的公有行为。
2.3农村体育文化
首先,农村文化孕育了农村体育文化,其根植于农村文化土壤中,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容易被当地人民接受。其往往和传统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征,如蒙古族的赛马射箭、黎族的竹竿舞、汉族的高跷秧歌等,都是不同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渗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而诸如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更是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在这一天,人们穿上特定的服装,用特有的体育文化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其次,农村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娱乐性和兴趣性,如踢毽子、扭秧歌、坝坝舞等。这些体育项目具有简单易学,且不会受限于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而深受农民的喜爱。最后,受限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体育项目的经济造价一般不高,对于场地器材并无过高要求,农民很容易就可以参加到体育健身中来。大型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的热播和高收视率就是得益于其立足于农村文化土壤中,整部电视剧渗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让农民大众感到亲切而自然,受到人们热捧就不足为奇了。《乡村爱情》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农民体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农村文化土壤,因地制宜才能被广大的农民接受并得到发展。因此,要有效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就必须得立足于其自身文化,占据其所需体育文化的制高点,充分把握农村体育发展过程和方向的主动权。目前,我国在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植入城市体育文化,以城市文化作为导向来发展农村体育,而忽视了农村体育文化自身的表率作用,致使国家发展的城市体育项目在农村遇冷,场地设施荒废无人问津成常象。
在城市文化引导下的农村体育,难以适应其城市化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体育文化也与其格格不入。当然这并不是对城市体育文化的完全否定,城市体育文化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文化和当前主流文化,其优秀性、科学性、时尚性毋庸置疑,这是时展的必然文化。但是用城市文化强行取代或者压挤农村文化的发展空间是肯定不可取的,文化之精彩就在于其强大的包容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才是文化繁荣的真义,才是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两种异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就必然产生文化碰撞,而文化碰撞恰恰就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是一个交流融合的过程,但就目前农村体育发展情况而言,农村体育文化与城市体育文化发生碰撞产生的负极效应是远大于积极效应的。农民对于这种城市体育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内心接受程度(认可性)也较低,导致其对于城市体育项目并不热衷,参与程度也并不高,农村体育发展陷入瓶颈就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36-40.
[2]龙新民.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6):16-17;48-49.
[3]李文龙.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7.
[4]侯斌,陈元欣,雷哲.公共财政视角下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9.
[5]孔庆波,崔瑞华.基于供求理论反思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布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32-36.
[6]苏晓艳,范兆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与公共产品供给[J].统计与决策,2006,(10):90-92.
[7]叶可新,邓智团,徐靖.中国城市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9(5):8-14.
[8]张素罗,张义珍.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基于河北保定120个农户的调查[J].经济问题,2007,(4):76-78.
[9]赵海燕,尚杰.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相关性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08,(1):75-77.
我国乡镇体育存在的问题
如果按照这一理论,乡镇文化(体)站应该是在“金字塔”最底层是执行层是人员最多的。但是目前乡镇体育管理人员是最少的,这就导致体育管理机构出现了"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乡镇体育工作出现了只是制计划、传达上面精神、作报告等一些事务,而根本没有人力、物力、精力去指导具体的乡镇居民体育锻炼。根据郑文海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43%的乡镇没有具体分管体育事业的机构和人员[3]。乡镇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锻炼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基础建设以高速增长,特别是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更是高速增长。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乡(镇)村66446个,占8.18%[5]。从总数上看,我国现有体育场地数较多,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面积少,特别是乡镇体育设施人均面积就更少。作为经济相对较落后的乡镇体育场地设施无论总数还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都远远低于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乡镇居民体育锻炼需求。我国目前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主要资金是靠国家拨款和地方筹集,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较发达地方经济富裕在体育场地数量、规模、质量及资金投入都大于中部和西部;大城市体育场地数量、规模、质量及资金投入都大于乡镇;同时在同一乡镇内部体育场地设施主要分布在学校及单位。虽然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局早就联合下令节假日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向居民开放,但除了一些大城市学校部分体育场馆开放以外,大多数学校节假日学校场地设施空置并没有对外开放。就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其一近几年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校安全压力大,及社会人员进校锻炼发生安全事故责任不明确;其二部分人员素质不高,故意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给学校财产造成损失;其三学校日常费用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如清洁工人、门卫工资的增加;其四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其五部分学校领导思想观念陈旧。因此任何盘活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学校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乡镇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体育指导员、场地设施、体育组织是推动乡镇体育发展的三大动力,特别是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在1994年6月10日开始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无到有发生了巨大变化。据调查,截止2004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为430491人,他们分布在社会体育的各个角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比例为1:3034。在43万指导员中,有90%是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2005年城市总人口约为5.6亿每1500个城市居民就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5]。从上面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体育指导员总数太少、人均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乡镇体育指导员数量总数不足,人均数更少,加强乡镇体育指导员培养势在必行。
我国乡镇体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群众体育落后于竞技体育,要改变目前状况就要重视乡镇体育发展,而乡镇体育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目标的实现,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机构,是政府政策执行机构,是政府各项目标实现的保证。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乡镇一级政府没有设立专门体育组织机构,那么在乡镇设立专门体育组织机构是完成我国体育强国梦、加强农村体育的有效手段。在乡镇建立体育站,设立竞技科、群众科和社团科等。竞技科主要负责本乡镇群众体育的组织比赛,根据各个地方特点,开展适合本地居民的体育项目。使群众体育比赛经常化、生活化,以比赛带动全乡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乡镇建立1+1+1的体育俱乐部模式所谓的1+1+1的体育俱乐部模式就是:政府牵头是俱乐部的法定责任人、学校或单位节假日期间体育场地设施向乡镇居民开放。居民以会员的形式加入俱乐部,但居民才是俱乐部真正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会员缴纳一定的会费作为俱乐部的日常开支、及基本的场地设施维护。这种模式优点是乡镇进行开放的管理工作比学校或单位更具有优势,管理的效益更明显;乡镇承担了开放的主要管理工作,消除了学校在安全等方面的顾虑,提高了学校参与开放工作的积极性;密切了学校、单位、街道社区的关系,既有利于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学校、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乡镇居民有了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同时又有体育锻炼技术指导,丰富乡镇居民娱乐文化。改革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力培养乡镇体育干部和乡镇体育指导员根据我国群众体育的现实情况,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调整我国高等体育教育。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生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和体育专业能力,如群众科学健身方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基本功训练、体质健康测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真正培养一批高知识高技能适用型人才。针对社区体育工作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切实加强乡镇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满足乡镇居民体育活动的需求。第一,发挥政府行政和乡镇体育团体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行政主导型”社会和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应进一步加强行政主导;对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应常态化,在数量上进一步增加;第二,进一步完善体育培训制度;第三,在培训方面,重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实际指导能力;第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信息管理科学化,建立其信息中心;挑选优秀高校体育毕业生到基层乡镇锻炼,经考察优秀者作为体育干部培养。
作者:潘仲友 单位:西南大学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归纳法等,对我国体育场馆资源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改善我国社会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
体育场地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场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水平和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程度。社会体育场馆作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行为空间的基本运动设施之一,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物质保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逐步深入实施,人们对体育有了更新更深人的了解,体育的多样化功能逐步被挖掘,人们对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而所有的这些必须要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顺利的开展。社会体育场馆作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现已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极大关注。
1我国社会体育场馆发展的特点分析
1.1体育场馆建设主要是靠政府资助,经费严重不足
现在社会体育场馆很大程度上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设起来的,带有较高的公益化和福利化色彩,其经费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赠、体育彩票公益金、经营收人等。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以指令性计划配置其资金,并对其实行与高度集中管理相适应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它在一段时期内保证了稳定的经费来源,有计划均衡地发展了体育事业,同时也保证社会成员不受经济限制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这种融资方式导致财政负担过重,无形之中加大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压力,也不利于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全国经济、社会迅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承办国际性赛事的不断增多,对大型竞赛场地的综合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大型竞赛场地建设过程中寻求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体育场馆经营收入等方面创造新的融资渠道,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省体育场地建设获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势在必行。
1.2体育场馆中高质量体育场地匾乏
从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状况来看,大型体育场地比较少,场地设施较为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能达到承办国家级综合性体育比赛、国际级体育竞赛要求的大型体育设施只有个别几个城市能够达到要求。尤其是在群众健身、娱乐、饮食等配套设施上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已远远不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场地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而将被淘汰,必须对它们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体现现代生活质量的室内游泳场、网球场、攀岩场等体育场地也十分匾乏。
1.3体育场馆资源
由于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水平不一样,因此在体育消费水平力上也存在着差距,相比较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经济欠发达省份体育消费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有的收费性场馆门槛过高就限制了群众健身的参与。现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各地耗资很大建设的体育场馆多立足于竞技使用,一是为迎合高消费者的体育需求而建设占地而积较大的高尔夫球场和保龄球馆,通常用途较少,往往在建成后闲置时间大于使用时间,造成了资金浪费;而服务于群众体育的体育设施较少。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着盲目攀比现象,脱离群众体育的实际健身需求,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违背,在国外大量兴建的是群众体育设施,大型竞技用场馆很少。
1.4体育场馆中室内体育场地偏少
我国现阶段体育场馆结构以室外体育场地为主体,而室内体育场地偏少,室内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也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在室外体育场地中,篮球场、小运动场和排球场中的非标准体育场地占很大一部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同时也制约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开展。
2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的对策分析
2.1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力度,为市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方便
根据原国家体委《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的规定,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体育设施在不影响工作和生产秩序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2.2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规划体育场地的结构和建设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我国的体育场地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所以各有关部门如城建、规划、土地、教育部门,应有超前意识,规划建设好体育场地,完善体育场地的功能,全面提高体育场地的质量。在不断增加场地数量的同时,还要合理调整体育设施结构。首先,注重区域性体育设施,在现有各地区体育场地的基础上,突出地区特点,开展多层次服务,使优势互补。其次,引导经营性体育设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市场运作,促进商业、旅游、饭店投资,增设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再次,加大群众性体育设施,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必须强调按教育法规定,配齐体育场地设施,应把群众体育设施,面向社区,贴近群众生活。
2.3发挥各级政府体育场馆建设的主导作用
对于面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体育公益事业,政府的投人仍然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渠道,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必须增加对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投人,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人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保包括体育场地建设在内的体育事业经费随着当地财政收人的增长逐步增加。把体育场地建设用地纳人城市发展规划,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预留用地。同时,建议在编制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新建体育设施在建筑景观特色、配套服务、综合利用和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应简单追求设施的豪华和大而全。
通过调查,本文对宝鸡市陈仓区农村体育场地、体育经费、体育消费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陈仓区农村存在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利用学校场地进行锻炼的人群较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农村体育发展制度、加大农村体育宣传力度、发展农村体育经济等建议。
【关键词】
体育资源;开发;宝鸡;陈仓区
当前,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关键是要了解现有的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状况,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充分发掘和利用潜在资源,优化配置,使有限的体育资源作用和价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来,彰显农村体育的价值。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为了充分了解宝鸡市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现状,本文主要以宝鸡市陈仓区南堡村和东堡村为例,对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4.2%。
2、调查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查询的方法。
二、宝鸡农村体育资源分析
1、宝鸡陈仓区体育场地、器材、锻炼场所资源分析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村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社会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体育场地方面,宝鸡市陈仓区6.2%的体育场地与农村文娱活动场地合用,拥有独立的体育场地的农村占调查总数的5.9%,农村没有体育场地的占调查总数的82.6%。在体育器材方面,家庭拥有健身器材的占调查总数的36.4%,拥有健身器材的农村占调查总数的19.5%,农村没有体育健身器材的占调查总数的72.5%。由此说明,宝鸡市农村地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条件已经落后于农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要,场地设施资源配置严重失调。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2、宝鸡陈仓区体育经费资源分析
陈仓区农村村级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村集体资金、社会渠道、政府拨款、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这表明农村村级体育经费不同于县级体育经费来源单一渠道的模式,筹资渠道趋向多样化特点。其中村集体资金在体育经费中比重为39.2%,排在首位,这表明村集体资金是农村村级体育经费的主体来源。国家拨款和体育彩票公益金共占33.4%,可见在农村体育经费结构中国家层面来源的经费排在第二位,这与“国家投资是群众体育发展资金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形成对比。
三、宝鸡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1、体育人口因素
在宝鸡市陈仓区,参加锻炼的大部分是一些老年人,或者是一些因病被迫锻炼者,而青年人几乎没人锻炼。由此可见,该地区农村体育人口不但偏少而且年龄结构老龄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参与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流失。在生活压力的迫使下,大部分农村青年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追求富裕生活。而长期留在农村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他们平常操持家务,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甚少。如今农村体育锻炼主体力量大量流失,导致体育人口减少,这也成为阻碍农村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2、经济因素
农民经济收入是衡量体育消费的主要依据。本次通过对宝鸡市走访发现:陈仓区农民收入较低,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开支,而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比较少。这种低消费制约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整体生活水平较低,城乡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农村地区表现更加突出,成为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合理配置、农村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3、农民观念因素
在宝鸡市陈仓区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受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认为没病不需要锻炼,劳动就是体育运动,参加体育锻炼就是“不务正业”,特别是农村妇女“怕别人讥笑”而不参与健身活动占相当大的一部分。陈仓区大部分的人群对体育资源的需求缺失,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欠缺,对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缺乏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主动性。尤其是身体健康的青年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如果没有组织,他们是极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这一切都表明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陈仓区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滞后体育场地建设投入不足,数量少,质量差。乡(镇)拥有的体育场地数量明显低于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开发利用不足。大多数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相对集中在机关学校和少数企业,真正在村委会和自然村有体育场地的可谓少之又少。因此,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条件已经落后于农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要,场地设施资源配置严重失调。
(2)陈仓区体育文化活动处于半瘫痪状态。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程度偏低,观念落后,精神空虚,很难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导致农民对体育锻炼意识和劳动与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
(3)陈仓区农民收入低,整体生活水平还不富裕,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体育消费水平较低,而且体育消费结构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参与型消费、观赏型消费为辅,体育消费类型的结构还不合理,尚欠优化。
2、建议
关键词 体育设施 使用 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近几年来,江西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强身健体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人们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也将更高。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事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局。
一、江西省体育场地建设和利用的现状分析
江西省体育场地数量占全国整体情况的份额: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有18481个,江西省有760个,占总数的4.1%;全国体育系统场地面积总数为109132114.581m2,其中,江西省有5250246.77m2,占总数的4.8%[1]。根据江西省体育局计财处的统计数据,江西省体育系统的大部分场地属于竞赛训练的标准场地,用于全民健身的场地不仅较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
南昌市受调查的体育设施中,全天开放及部分开放场地为37个,不开放场地67个,开放率为35.6%。赣州全天开放及部分开放场地为31个,不开放场地26个,开放率为54.4%。抚州全天开放及部分开放场地为31个,不开放场地12个,开放率为72.1%。宜春全天开放及部分开放场地为26个,不开放场地3个,开放率为89.7%。新余全天开放及部分开放场地为119个,不开放场地9个,开放率为93%。其他市开放率为100%。
二、江西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场地功能单一,配套落后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西省体育设施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由行政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过渡。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设计、经营管理明显落后,主要表现在:相当的场馆设施基础条件不理想,眼下又无力改善,功能单一,配套相对落后,自我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差,与广大市民健身、娱乐需求极不适应。
(二)体育场地资源配置整体水平较低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体育设施无论是数量、类型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当前大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相比,存在供给不足的状况。江西省体育场地的总数量只有全国的3%;体育场地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场地面积都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体育场地的总投资额还不及全国的1%[2]。
(三)体育场地资源配置公平性不足且不够平衡
江西省的大型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省级、设区市级,而大多数的县没有体育场馆,或者有一些场地非常简陋的体育场馆。全省经济发达地区场地建设增长幅度大,投入金额多,南昌、宜春、九江、赣州、上饶优势明显,而其他经济不发达市较弱,发展速度缓慢。设施缺乏地区,其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大大受限。
(四)体育场地使用效率不高
据统计,目前全国体育场地开放率为41.2%,体育系统高达75%,而江西省只有43.6%;另外,有些因举办大型赛事而建立的很多场馆,在赛事结束后,因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或收费过高,影响其使用效率,有的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呈现一种不正常的相对过剩。
三、江西省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开发的思考
(一)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分析
江西省体育系统现有的体育设施条件同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省内边远经济欠发达市县,体育设施条件更差,政府财政拨款远远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场(馆)维修建设投资的需求,极大地阻碍了这些地区群众体育事业的开展。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为民间资本进入体育事业打开了融资通道,也为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在江西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3]。
(二)对原有场(馆)要有设计改造理念的更新
体育场(馆)由于功能单一,因而长期以来具备了体育设施自己的传统管理方法。随着体育产业经济迅速的发展,体育场(馆)在设计理念上及管理上也要不断地得到更新,在注重使用功能问题上,在考虑多功能利用的同时,注重节约、环保以及人文设计,从而可以改变过去由于功能单一带来的资源和经济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使今后的体育设施全方位地服务大众。
(三)体育场(馆)一定要实行企业化管理
近年来,北京工人体育场、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等国有体育场(馆)相继通过企业化运作,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全国许多地方在场(馆)管理方面,在转变机制、转变经营模式上,结合当地实际,各具特点,先后出现了虹口模式、五台山模式等等。江西体育场(馆)唯有实行企业化管理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四、小结
(一)江西省公共体育设施功能单一、配套落后,资源配置整体水平较低,且全省资源配置公平性不足、分布不均衡,使用率较低。
(二)政府必须更新思路,彻底“转制”图变,树立新的“资产”观念,逐步实施“脱钩工程”,全面引进资产运营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场(馆)管理。
参考文献:
[1]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R].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1-58.
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问题
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国家和体育主管部门不断实践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20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体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这些法规政策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观所有的政策和法规都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和不健全,缺少相关的法律责任条款,并没有指出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罚,缺少对各级政府和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评价规定。另一方面,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缺乏监督机制。就“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推动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来看,并没有细致划分出体育场馆拥有者和公众的责、权、利,导致现有的体育场馆依然利用率不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方面,我国已经启动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考级制度,而且公众健身也渴望得到指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大多数的指导员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江苏省的数据表明:60%以上的公众认为不能满足健身指导的需要,20%的人认为基本能满足,20%的人认为能够满足健身指导[3]。
公众的实际需求和政府提供的资源不相符随着“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以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等场地的建设,我国城乡社区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健身场地。但是看看广大农村的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大多就是一片篮球场或是简单的健身器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市全部统一配置相同的场地和器械。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配备往往是政府和供给方的主观行为,并不是公众的实际需求。对江苏省苏北部分社区和农村调查发现,对政府提供的场地器材城市社区37%的人表示满意,农村13%表示满意。这充分说明政府提供的场地器材与公众需求严重不相符。另一方面,农民对体育场地和器材、体育指导员、体育知识技能获得、体质监测、组织体育竞赛、体育组织等持续性得不到保证。而当前政府为农村体育文化所提供的产品仅有体育场地和器材和偶尔一次体育竞赛[4],因此,公众的实际需求与各级政府提供的资源还不吻合。
公众服务差异大、人均水平低一方面,体育公共服务城乡投入不对称。首先是政府建在农村的体育公共场地偏少。据资料显示全国仅有8.18%的体育场馆分布在乡(镇)村。其次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规范,基本没有符合标准场地与设施。第三是农村进行体育活动的经费不足。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省和市级群众经费是2.5亿元,而农村体育经费仅有7860万元[5],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城乡发展不均等矛盾突出[6]。另一方面,区域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内容上差距明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致使体育场地建设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在场地数量、规模还是在资金投入上,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标准和非标准两类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东部地区拥有386017块,中部为205281块,西部仅为193742块。再以体育消费为例,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体育消费为74.27元,西部人均体育消费为47.52元[7],东部地区几乎是西部地区的两倍。当然“雪炭工程”的重点援助对象也很能说明问题。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和部分经济条件较好企业人员利用行业优势占据大部分体育设施;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等则利用经济优势占有大部分体育俱乐部等有偿消费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农民、下岗工人等群体需求的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明显的阶层不公。同行业的不同部门,同部门的不同单位,个人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在体育公共服务上也表现为不均等。
体育公共场地资源总量短缺、结构不均衡根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三少”是我国体育场地发展现状的主要问题。一是体育场地设施总数量少,质量不高。我国体育场地达85万多个,体育场地面积达13.2亿平方米,仅从数量上来看,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相对于我国13亿多人口而言,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03平方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更无法相比,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普遍不高。二是体育场地的开放和利用少。我国体育场地总量的65.6%属于教育系统,对外开放率仅为29.2%,同时开放的体育场地中利用率也不高。三是体育公共场地少。目前我国体育公共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5],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四是体育场地结构不均衡。室外体育场地是主体,室内体育场地偏少,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小运动场等室外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7.1%,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可持续长期以来,我国一般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由政府来负责供给,作为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规定,“乡、民族乡、镇应当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2003年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予以扶持”,“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农村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建设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在器材配置上予以支持。”这三个文件对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供给主导地位进行了明确。而实际上作为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是提倡和鼓励依靠村民自给自足。其次,我国的基层政府一直处在公共财政缺位状态中,在制度内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大多数乡镇政府甚至无力完成一般性的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更何况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的体育工作。再次,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责任,但是现行的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公共职责,供给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而目前我国是中央政府下放了事权,却没有给予地方相应的财权,导致基层政府无力支付的现象时有发生。
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和谐发展路径
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近年来为了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制定了不少相关的法规与政策。但是还应该根据体育公共服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新的法规政策。另一方面已制定的法规政策一定要抓落实,再好的政策不落实等于一纸空文,所以要完善监督与检查体系。世界上发达国家在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政策具有共性的特征:一是政策目标都具有很强的可检验性,设立了较多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以便于检验政策实施的效果;二是所建立的政策目标和国民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为国民所关注和理解,因此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另外,发达国家也往往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对体育公共需求给予倾斜性政策[9]。如美国在“健康公民2000年”中明确规定:每个地区社区体育中心的发展要大致均衡。每10000人要建1英里的野营、自行车式健身路径,每25000人要建1个公共游泳池,每1000人要建4英亩开放式休闲公园。加拿大在“体育推进计划”中要求政府优先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注入资金,先后拨款600多亿美元用于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在“体育推进计划”中,许多边远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有了巨大的改观[10]。当前我国出台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等法规政策,在推进体育公共服务进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没有及时地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并监督落实,很难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保障。
建立明确的财政供给体制,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由财政制度造成的,财政制度建设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经路径。为此要着力经营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财政制度改革要从以经济总量为重点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转变。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增加中央财政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要明确规定用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比例。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尽快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体育设施与体育服务人才落后的现实,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的体育公共服务的差距。二是明确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中央和地方所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要界定出各级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支出责任,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三是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政府原则上应负责覆盖全国范围的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区域间和城乡间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工作重点,强化再分配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应主要承担各自辖区内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尽可能地缩小辖区内的体育公共服务差距[11]。
加大体育公共服务投入,强化各级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直接部门,并发挥着领导、协调及监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建立相应职能部门,健全体育公共服务的各类工作人员和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调整政府在体育事业方面投入的比例。目前我国在体育事业投入上依然重竞技体育、轻体育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还是以竞技体育为核心,在经费投入和制度建设方面,竞技体育依然占据大部分比重,所以要改变投入的比例,加大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是从根本上实现政府服务职能,最大程度上完成供给主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必然选择。加大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总量少、人均占有量低的现状,才能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基本保障。
实现多元参与机制,丰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依然以政府投入为主要供给方式,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有了其他供给主体的参与,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政府依然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要真正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就要改变目前政府投入这种单一供给的模式,变革为以政府为主导、以民众体育需求为导向,形成多元供给主体参与兴办体育公共事业的新局面。考虑到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经济回报低对非政府供给主体的吸引力小的现状,可以采用扩大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方法,借鉴多种合作等运作模式,政府主导并督促,严格执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社会效益[12]。
关注民众需求,完善体育需求表达及体育信息接收机制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工作重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首先要知道民众有什么样的体育需求,只有了解了民众的体育需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才能够提供。其次应建立专门民众体育需求接收站,让民众在最大范围内表达出他们的体育需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根据反馈的最集中的需求信息,为民众提供体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扭转自上而下的体育公共服务机制,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才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