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沟通作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三要素中,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及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渐来袭,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对高校行政办公实施绩效管理,既是突破旧的管理模式,增加学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办公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最终可以促使和引导学校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实力,最终与国际接轨,实现靠近、比肩乃至超越国际名校的战略目标。
2、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应用现状简析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行政人员的行为,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高校在发展战略既定的前提下,遵循目标管理原则来构建行政办公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更容易调节和带动全体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管理效率将会明显提高。
2.2应用问题分析
在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法中,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体现在两端环节(岗位分析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忽略,中间两环节(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实施不到位,这样绩效管理实施中,没有形成持续推进的循环,由于没有了“根本”,中间环节实施起来也就难免流于形式。实施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
2.2.1应用岗位职责不够清晰
绩效考核的依据是绩效标准的制定,而标准的设定依据是岗位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实施过系统的岗位分析的院校为数不多。不做工作分析,那么岗位的职责就界定不清楚,绩效考核就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
2.2.2对考核定位存在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解决什么问题。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目标上,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
2.2.3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
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在行政管理中实施了绩效管理,然而实际收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大多数止于绩效考核阶段,并没有延伸到罪关键的应用阶段,更有甚者,某些高校行政管理中,对绩效考核结果采取保密状态或者选择性公开状态,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地影响了被管理者的参与兴趣,对工作的改进与绩效的提高根本起不到积极作用。
2.2.4缺乏开放式的持续改进的战略思维
当前,绩效管理方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实施应用中,往往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视作一个“闭合环”,即将岗位设计、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这四大步骤作为一个完结项目,绩效管理缺乏整体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简单分析,绩效管理只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项目,则对于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明显是舍本逐末。
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举措
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绩效管理亦是如此;而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将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问责作为对绩效管理整个项目的监督,更是提升整体提升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1服务第一
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岗位分析、制定绩效阶段,必须正本清源,将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摆在基本职能的首要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
行政管理既有管理的职能,又兼有服务的职能。服务是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活动的根本和最终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定位失当,存在“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来源:论文天下]
3.2动态绩效管理
动态管理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管理观和方法论,是最能挖掘组织潜力和应对外界挑战的新管理哲学。高校行政管理的动态管理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重要方面。动态管理为当今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由于高校必然会受到校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和各种管理都产生动态影响,因此,高校行政办公的绩效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管理原则。
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中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动态管理的框架内才能得以妥善解决。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注重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注重对现状和未来能力发挥态势的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最后,动态绩效管理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在于达到组织、个人与社会目标的统一。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在宏观的动态把握下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管理体制。
3.3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使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绩效沟通犹为重要。
第一,重视绩效沟通、建立沟通制度。高校的行政管理层要明确绩效沟通在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绩效沟通作为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第二,建立开放式的绩效沟通网络。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一种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目标要求高的活动。为了提高管理绩效,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全通道式的绩效沟通网络,使得被考核人员、制定战略的高层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线行政部门、其它的行政部门之间实现全方位的沟通。
3.4绩效问责
高校问责制是指以绩效为核心,对高校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高校问责不仅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一项保障制度,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公共服务以及增强高校回应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国,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校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管理实践。当预期的绩效没有实现时,校长就有可能被董事会解雇。这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问责的一个具体层面。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高校利益主体地位的法律缺失,致使高校一方面以同体问责代替多元利益主体问责,另一方面内部问责又流于形式,甚至出现问责主体迁就问责对象的现象,从而偏离了高校问责制的航向,大大弱化了高校问责制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法人治校”理念下高校内部权力的错位与失衡,导致内部权力无序,直接影响学校绩效难以满足相关利益者对高等教育办学的公平、效益、质量的利益诉求。其结果是,法人的权责不对等,高校自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权力的泛化和责任的边缘化,最终难以落实高校问责。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要走出上述困境,必须健全、落实高校行政管理绩效问责制度。绩效问责结果不仅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担负各项任务的监督,而且对于维持现状和有过失的高校行政管理者应予以追究,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3.5持续改进
由于当前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特别是绩效管理的非连续性问题多有发生,改善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用继续改进的原则来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设计成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工作环,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获得不断地提升,而不是阶段性提升。
4、结论
高校是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只有充分遵循高校行政管理的规律,实施绩效管理,科学合理实施岗位分析、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阶段管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以绩效沟通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实施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绩效管理与绩效问责,才能使高校行政管理朝着健康、有序、持续提升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绩效管理高校行政管理动态管理绩效问责绩效沟通持续改进
论文摘要: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可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和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校行政管理绩效应用的对应措施。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阿吉斯著:《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陈中武著:《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3]方振邦著:《战略性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周亚越著:《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出版;
[5]季诚钧著:《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6]于中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出版;
[7]《重塑高校行政管理之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三期;
[8]《我国公立高校在行政化体制下的改革误区及其原因分析》,《高教探索》,2006年第一期;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三要素中,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及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渐来袭,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对高校行政办公实施绩效管理,既是突破旧的管理模式,增加学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办公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最终可以促使和引导学校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实力,最终与国际接轨,实现靠近、比肩乃至超越国际名校的战略目标。
2、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应用现状简析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行政人员的行为,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高校在发展战略既定的前提下,遵循目标管理原则来构建行政办公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更容易调节和带动全体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管理效率将会明显提高。
2.2应用问题分析
在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法中,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体现在两端环节(岗位分析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忽略,中间两环节(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实施不到位,这样绩效管理实施中,没有形成持续推进的循环,由于没有了“根本”,中间环节实施起来也就难免流于形式。实施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
2.2.1应用岗位职责不够清晰
绩效考核的依据是绩效标准的制定,而标准的设定依据是岗位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实施过系统的岗位分析的院校为数不多。不做工作分析,那么岗位的职责就界定不清楚,绩效考核就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
2.2.2对考核定位存在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解决什么问题。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目标上,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
2.2.3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
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在行政管理中实施了绩效管理,然而实际收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大多数止于绩效考核阶段,并没有延伸到罪关键的应用阶段,更有甚者,某些高校行政管理中,对绩效考核结果采取保密状态或者选择性公开状态,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地影响了被管理者的参与兴趣,对工作的改进与绩效的提高根本起不到积极作用。
2.2.4缺乏开放式的持续改进的战略思维
当前,绩效管理方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实施应用中,往往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视作一个“闭合环”,即将岗位设计、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这四大步骤作为一个完结项目,绩效管理缺乏整体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简单分析,绩效管理只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项目,则对于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明显是舍本逐末。
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举措
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绩效管理亦是如此;而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将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问责作为对绩效管理整个项目的监督,更是提升整体提升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1服务第一
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岗位分析、制定绩效阶段,必须正本清源,将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摆在基本职能的首要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
行政管理既有管理的职能,又兼有服务的职能。服务是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活动的根本和最终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定位失当,存在“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
3.2动态绩效管理
动态管理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管理观和方法论,是最能挖掘组织潜力和应对外界挑战的新管理哲学。高校行政管理的动态管理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重要方面。动态管理为当今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由于高校必然会受到校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和各种管理都产生动态影响,因此,高校行政办公的绩效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管理原则。
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中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动态管理的框架内才能得以妥善解决。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注重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注重对现状和未来能力发挥态势的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最后,动态绩效管理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在于达到组织、个人与社会目标的统一。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在宏观的动态把握下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管理体制。
3.3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使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绩效沟通犹为重要。
第一,重视绩效沟通、建立沟通制度。高校的行政管理层要明确绩效沟通在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绩效沟通作为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第二,建立开放式的绩效沟通网络。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一种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目标要求高的活动。为了提高管理绩效,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全通道式的绩效沟通网络,使得被考核人员、制定战略的高层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线行政部门、其它的行政部门之间实现全方位的沟通。
3.4绩效问责
高校问责制是指以绩效为核心,对高校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高校问责不仅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一项保障制度,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公共服务以及增强高校回应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国,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校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管理实践。当预期的绩效没有实现时,校长就有可能被董事会解雇。这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问责的一个具体层面。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高校利益主体地位的法律缺失,致使高校一方面以同体问责代替多元利益主体问责,另一方面内部问责又流于形式,甚至出现问责主体迁就问责对象的现象,从而偏离了高校问责制的航向,大大弱化了高校问责制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法人治校”理念下高校内部权力的错位与失衡,导致内部权力无序,直接影响学校绩效难以满足相关利益者对高等教育办学的公平、效益、质量的利益诉求。其结果是,法人的权责不对等,高校自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权力的泛化和责任的边缘化,最终难以落实高校问责。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要走出上述困境,必须健全、落实高校行政管理绩效问责制度。绩效问责结果不仅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担负各项任务的监督,而且对于维持现状和有过失的高校行政管理者应予以追究,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3.5持续改进
由于当前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特别是绩效管理的非连续性问题多有发生,改善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用继续改进的原则来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设计成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工作环,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获得不断地提升,而不是阶段性提升。
4、结论
高校是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只有充分遵循高校行政管理的规律,实施绩效管理,科学合理实施岗位分析、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阶段管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以绩效沟通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实施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绩效管理与绩效问责,才能使高校行政管理朝着健康、有序、持续提升的方向发展。
秘书工作的艺术性,表现在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上面。要想做一名好秘书,不仅仅要明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坐标,要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还要懂得一系列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其方法和艺术主要体现在"三服务"方面。那么,怎样表现秘书工作的艺术呢?
一、尊重而不奉承吹捧
理顺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工作者事事碰到,需时时注意、处处谨慎的事情,也是表现工作艺术的地方。总的原则是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从领导与被领导的地位出发,对正职和副职领导的工作、地位、人格等,要同等尊重、支持、配合、协助。
如果某项工作,正职(或常委会)决定由某一副职负责去抓,秘书在配合进行这项工作时就应该以这位负责的副职领导为轴心进行运转。有关这项工作的请示、汇报工作,就直接对这位副职,不要越过他再向正职或其他副职请示、汇报了。关于向正职请示、汇报,或向其他副职沟通情况,那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副职的责任。秘书如搞多头请示、汇报,就是多余,会把事情弄乱。
实践证明,多位领导者,就有多种个性特点或类型。要根据领导者的性格类型相处,逆着来往往会出问题。如内向性格的领导,喜欢独自思考问题与办理事务;外向性格的领导,善于人际交往,喜欢同别人一起商量工作。对待前者,秘书最好是在事前当参谋,事后做助手,当领导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就不?quot;参谋"了,否则,就会干扰他的思考。对待后者,要及时协助他组织人员共同商量工作,秘书要有分寸地参与其中,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在与多位领导相处时,一定要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尽力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威信,不能从感情出发、看人行事;不能表现出靠近谁、疏远谁,听从谁、不听从谁的行为;更不能当甲领导面吹捧乙领导,当乙领导面吹捧丙领导等。要始终与多位领导者保持经得起考验的革命同志式的纯洁、真诚的友谊。
二、主动而不越位脱轨
秘书工作是以领导工作为轴心,要紧紧围绕这一轴心,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同步运行的辅工作。辅决定了秘书工作的被动性。怎样变被动为主动,要看秘书的工作艺术。有四个方面:一是争取同领导者一样了解和掌握全局性工作;二是争取同领导者一样了解和掌握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能够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主动排除干扰中心工作的事项;三是研究领导工作的思路,分析领导的意图,并加以理解、完善和落实,四是积累和储存有关工作资料,该记住的要记熟,该保存的要保存。有了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中才能与领导者有一致的认识,才有共同情感和语言,商量工作时,补充和修正的意见,才能提到点子上。
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将领导的决策内容、实施方案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分解、立项,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措施等,按计划列出个明细运行图。
三、服从而不盲从附和
秘书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有调度、协调、综合加工的作用。秘书人员处在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得和领导拉一套马车,按领导者的意图前进。但是,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和不加分析的附和。"分析"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分析中加深理解领导意图,增强执行的信心;二是从分析中拾遗补缺,起进一步完善的作用。按领导者的意见办事,也只能是执行正确的意见,对一些不正确的、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点子或行为,不仅不能办,还要坚决抵制和反对。
四、补台而不挖角拆台
秘书怎样在多位领导之间当参谋、搞协调?首先,心里要有一杆平衡秤,要一视同仁,不论哪位领导安排工作,都要做好,不能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或三心二意去做。这与我们日常交朋友多从感情和兴趣出发不一样。在多位领导者面前,不论是在思想感情上,还是在行为活动上都不能产生倾斜度。其次,领导之间产生分歧时,只能被动地双向地劝慰、弥合、消除,不能主动地、单向地瞎掰扯、乱搅和,或者保持沉默。本着工作上的支持,关系上的爱护,感情上的友谊去做,这比什么都重要。不能站在一边,冷落一边,更不能为某一边提供反对另一边的材料,对某领导进行挖角、拆台,扩大分歧,加深矛盾。
五、沟通而不封闭堵塞
秘书工作起上下达情、左右疏通作用。上下达情也有艺术性,就是调换角度的艺术。在下达的时候,要站在上级角度,把上情不漏地讲得清清楚楚;在上报的时候,要站在下级角度,把下情不贪地说得明明白白。
现实工作中,上下级领导不论是在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上,还是在解决问题的战略和战术上面,都会存在一些程度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可以理解。但是能不能缩小差异、找出差异的结合点,与秘书日常的及时沟通、协调有着密切关系。秘书与两级领导都不存在差异,才能去做协调上下级的差异的工作,缩小或化解上下级的差异,取得认识一致。
六、挡驾而不阻拦干涉
挡驾的对象是找上门来的同志,其层次有别,事项的轻重有别。秘书对来者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它是秘书协助领导理顺工作,帮助下级或群众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提高协调和社交能力的机会。秘书人员要讲究工作艺术,对来者都要热情接待,给予关照协助。来者是办事的,不是走亲访友。因此,挡驾的重点也要放在办事上。办事是以理、以法为准,将来者要办的事情弄清楚,然后进行分析归类,属于哪个部门管的就归哪里去办。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属于领导审批和需要急办的事项,要立即协助来者找主管领导办理;如果领导不在一时又找不着,可将事留下,抽空再找领导,有了结果马上转告;二是属于职能部门管理的事项,协助来者找职能部门办理;三是涉及多方面的事项,应以开会方式解决为好,就建议领导主持开会,召集有关方面人员参加,统一安排布置,妥善处理。
挡驾工作是代表领导机关进行的,应该注意机关的良好形象,克服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作风。对来者的态度要冷静、谦和、诚挚,要有好风度、好品德。对一些缠身棘手的事项。也要有耐力。不能以烦对火,以火对暴,把事情弄僵了。挡驾过程中,应注意语言艺术和应变能力,应变能力要通过语言艺术表达出来。接待的语言有规律可循,对平级或下级的同志,其语言的基调是谦虚磋商供参考的口气;但又不能离开大原则。对上级的语言基调则是多用请示报告、探询的口气,且不可不懂装懂。
七、分工而不分家自立
一.班级情况分析:
幼儿情况:我班共40名幼儿,其中有5名为新生。我班幼儿整体思维较活跃,大多数幼儿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用餐习惯及良好的午睡习惯。动作发展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比较均衡;知德行为比较好,交往能力良好,具备解决小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敢于在老师或到集体面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在语言表达中幼儿的词汇还不够丰富,完整性还不强,大多数幼儿还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师情况:本学起由杨美华、徐海惠两位教师担任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两位教师都有艺术方面的专长,为我班的音乐特色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徐海惠是一名新教师,因此,我们将在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氛围中,两人将各尽其能,团结协作,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之下,以此为契机,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家长情况:我班幼儿家长由于自身素质的不同,因此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对关注角度也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家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的家长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有的家长较重视幼儿兴趣的培养。可以说,家长的类型较复杂。且在我班的家长群体中还存在着一些对我们各项工作十分支持的成员。保健情况:上学期中我班幼儿身高、体重、血色素等基本指标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幼儿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用餐习惯及良好的午睡习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身高达标率均为59.5%,幼儿肥胖儿2名,厥齿儿1名,易感儿1名,远视儿2名。针对此问题我们将依据园部保健计划的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更好发展。
二.班级发展总目标:
1.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班级教师的特长,注重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2.加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和提高,在师幼互动上营建平等、合作、探究的氛围。
4.继续深入学习新纲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全身心的投入在课改课题研究工作中三
三.幼儿能力培养重点:
1.能关注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知道自己又长大一岁了,有为弟弟、妹妹做榜样的愿望,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助人。自己的事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有始有终。
2.主动参与参观、种植、探索、交流等活动,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感受和想法。
3.注意听清楚成人和同伴的讲话,能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会日常用语的同时爱看书,爱听故事,能与同伴老师沟通,能用自己语言表达自己所见所闻。
4.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乐意与人交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大胆并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5.乐于参加体育集体活动,培养正确坐姿,走路步幅均匀,能有精神按节奏行进灵活、协调、快速地进行跳跃、钻爬、攀登活动。能进行多项创造性体育活动。
6.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创造性和合作性。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周边的环境形成互动,带领幼儿多走出去,开拓幼儿眼界,丰富幼儿感性知识。
2.加强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并教给幼儿卫生习惯术语。
3.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幼儿的生活经验、季节时令等来开展多种主题活动。
4.多开展合作性的活动,比如合作画、合作表演等,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性。
5.多观察、了解幼儿学习情况,经常进行分析与反思。如制定个案观察记录表,可随时记录幼儿个性的发展,以便日后做个案分析,还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6.灵活运用幼儿园及社会的本土资源,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继续开展生成活动,从多方面考虑设计主题活动,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五.家长工作重点:
1.根据家长幼儿的意愿,开展各种活动,社区活动,增进社区、幼儿园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主题,带动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组织变革 社会信息处理 犬儒主义 形成机理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进步,企业为了在动荡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核心竞争力,通过私有化、兼并、收购、改变内部运作流程等战略或运作上的变革来适应顾客的需求,并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组织变革在企业管理中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企业发展更快、更有价值,也可以触发一种对混乱和动荡的强烈抵制。针对企业如何有效的推进组织变革的成功,学者从宏观、系统的层面,基于变革发动者的视角研究了变革的环境、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和组织文化等对变革成功有效性的影响。但Sange等在对组织变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70%实施变革的企业都最终走向失败。在面临组织变革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龙立荣(2011)通过回顾国外员工变革的反应,发现员工个体的行为对于所有组织变革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微观、个体层面的因素,从员工的视角来研究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关于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员工态度的研究,而组织犬儒主义作为一种主流的负面工作态度(张士菊、廖建桥,2007),很少被学者关注,并用来解释组织变革。学者们关于组织犬儒主义的研究很多但比较零散,基本上还处于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对犬儒主义的形成机制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心理契约违背的视角,最早从心理契约违背视角进行研究的是Andersson,他通过文献综述法提出了一个员工犬儒主义的概念模型。Andersson认为心理契约违背是产生犬儒主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公司环境、组织与工作和角色的工作场所特征来探索了心理契约违背导致犬儒主义的形成过程。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关注社会背景对个体工作态度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员工个人层面出发,基于SIP理论分析了员工在变革过程中态度的形成,通过探讨信息环境和关系环境对员工犬儒主义的影响,构造了变革过程中员工犬儒主义的形成机理。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及犬儒主义相关理论
(一)SIP理论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简称SIP理论)是由杰勒德·R·塞兰尼克(Gerald R. Salancik)和杰弗瑞·菲弗(Jeffrey Pfeffer)在1978年提出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把人看成一个自我适应的有机体,个体会根据社会背景和情景的现状的信息,来不断的调试个人的态度、行为和信念等。也就是说,人们会利用社会环境中他人的价值观、规范、期望以及行为结果等信息来引导自己的行为。Yuxia Qian和Daniels(2008)基于SIP理论提出人是社会人,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受环境和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受社会准则和他人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人的想法也能够通过社会规范来影响个体态度。因此,社会背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信息背景和关系背景。
(二)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最早是由Cook和Medley于1954年提出,他们认为犬儒主义是对他人的敌意观点,认为他人是不诚实、不真挚、不值得信赖和懒惰的。近年来,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犬儒主义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是当代时代思潮的一部分(Keyes,2006)。同时也存在于每个组织的成员中,包括美国、欧洲与亚洲的组织内部成员(Kouzes&Posner,1993)。此外,学者对犬儒主义的内涵也有更多的诠释,如人格特质论、情景论。持有人格特质论观点的学者认为犬儒主义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人格特质,这种特质是稳定的、固有的,且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员工的犬儒主义水平几乎是不能改变的。而情景论则刚好相反,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犬儒主义是一种状态,产生于具体的情景,而不是一种固有、稳定的人格特质,同时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根据SIP理论,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员工的态度产生于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情景。因此,本文更倾向于从情景论来研究员工的犬儒主义。基于情景论的观点,本文将犬儒主义定义为员工对组织的负面工作态度,具体表现对组织缺乏诚信的信念、对组织的各种负面情感以及消极行为。其特征:一是多维性:员工犬儒主义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包括情感、信念和行为;二是依附性:在管理与组织行为领域,组织犬儒主义已被西方学者视为组织—员工关系的新范式(白艳莉,2011),代表了员工和组织之间的雇佣关系,因此要依附于组织而存在;三是动态性:组织犬儒主义不是稳定、固有的人格特质,它产生于具体的情景,是一种习得性反应,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四是传染性:个人的组织犬儒主义受同事和组织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员工的犬儒主义态度可以导致其他员工甚至整个企业员工的犬儒主义态度。
变革过程中员工犬儒主义的形成机理
Abraham(2000)认为员工对未来变革的成功和管理者的能力持不信任与悲观的态度时,犬儒主义就会出现。根据SIP理论,犬儒主义的态度应该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员工在变革的过程中形成的犬儒主义工作态度是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环境,也就是员工对信息的感知质量;关系环境,包括同事间犬儒主义水平(见图1)。
员工作为组织变革的参与者,是变革的最终实施者和推动者。Barki和Hartwick(1994)指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显著提高变革的成功率。积极的参与变革,使员工对变革的目的、作用以及方法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组织和管理者也会产生更多的信任。此外,员工在变革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承担变革任务、参与变革的计划与实施,降低员工在变革实施阶段的沮丧感和幻灭感,从而减少员工在变革过程中的负面情绪,降低员工的犬儒主义水平。
组织变革的实施伴随着员工与上级、同事之间的沟通。沟通作为组织变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组织实施变革的时候,沟通的环境越公开,沟通的能力越强,员工对变革实施的措施以及变革作用就会越清晰明白,此外,还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对管理者、对变革成功的信心,降低员工的犬儒主义水平,从而促进组织变革的成功(Stanley,2005)。
Stanley(2005)把变革中的犬儒主义定义为对管理者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指管理者缺乏推动变革成功的能力。这个定义暗示对管理者的不信任是产生犬儒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Yuxia Qian&Daniels,2008)。信任和犬儒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犬儒主义的范畴比信任更广泛,犬儒主义包括情感、信念和行为,而信任只是指一种信念。尽管信任和犬儒主义是有区别的,但实证表明两者还是密切相关。一个对某对象持有犬儒主义态度的员工不会对其产生信任,对其有高度信任的员工也不会产生犬儒主义。因此,对管理者的信任可以作为变革过程中犬儒主义产生的影响因素。
员工参与、沟通以及对管理者的信任,是从个人层面分析员工在变革过程中对犬儒主义的作用。SIP理论强调员工工作态度是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基于此,社会背景因素可以调节员工参与积极性、沟通有效性以及管理者信任对犬儒主义的作用。本文把社会背景分为两个因素:信息质量感知和同事间的犬儒主义。已有研究发现,信息量越大、信息的有效性越高可以使员工产生一些积极的工作态度,如工作满意度。Miller和Monge(1985)通过研究信息质量与工作态度的关系,指出有效的信息能够降低员工在组织变革中的焦虑感,增加变革的开放性。员工感知到充分的信息、有效的信息,使其降低对变革的不确定性认识,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组织发生变革。总之,员工态度是以社会背景中信息可获得性为基础。员工感知到的信息质量越高,对组织变革就越倾向于表现积极的态度;相反,低质量信息的感知使员工表现负面的态度。信息的质量不高,员工就会对变革的流程、管理者产生怀疑,最终产生变革中的犬儒主义。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人际关系在决策和接受变革中作用(Rogers,1995),SIP理论认为关系环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有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在同事之间的公开谈话和环境现状的解释中得到变化,公开谈话可以通过一些描述性语言来增强社会背景的影响;同事间会用一些评价性的信息来解释环境现状,以此通过社会规范来影响员工态度。犬儒主义具有传染性,个体的犬儒主义态度很容易“感染”到其他人。犬儒主义员工往往会向亲密的同事表达负面的工作态度,而不会在公开场合表达不满,以非正式沟通的方式来实现犬儒主义的传播。在变革的实施中,犬儒主义者倾向于谈论变革的消极因素,并强调这些因素对组织变革的负面作用。因此,同事之间的犬儒主义水平能够对其他员工产生作用。
变革过程中员工犬儒主义的应对策略
(一)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有效的信息
信息质量对组织变革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关注信息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在变革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及时提供信息给员工,并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充足的变革信息。管理者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应该向员工解释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可能的结果,使员工充分了解变革,对变革产生积极态度。
(二)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
由于同事能够影响员工的态度,管理者应该注重变革过程中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企业的变革计划可以扩展到部门级,提倡员工在面临变革的困惑时多和其他部门的人进行沟通,而不是停留在一个部门内员工的交流。此外,管理者应该给各个部门更多的自,鼓励并支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创造管理者与员工互动的机会
对管理者的信任是变革中员工犬儒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更多的信任,管理者需要创造一些与员工互动的机会。Langer和Thorup(2006)这些互动包括倾听员工的声音、积极参与员工的组织变革。此外,在实施变革之前,企业需要让员工了解组织文化和历史,建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管理者只有有效的应对变革过程中的压力并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获得员工的支持,最终推进变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其权,龙立荣.国外员工变革反应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08)
2.张士菊,廖建桥.西方组织犬儒主义研究探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
3.张士菊,廖建桥.组织犬儒主义研究的新进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
4.白艳莉.组织犬儒主义:一个员工—组织关系分析的新框架[J].兰州学刊,2011,03
5.李焕荣,杨欢,刘得格.组织犬儒主义的概念界定、影响结果和形成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5
6.廖丹凤.工作场所感知、组织犬儒主义与组织效果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7.张简英翔.银行员工面对组织变革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之研究—以组织犬儒主义、组织政治知觉为中介变量[D].中原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杨欢(1988-),女,湖南邵阳人,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提升路径
一、小学班主任的核心能力素质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面对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不仅要教育小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要关心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一定的能力素质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1.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支持作用,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是由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征决定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既不仅教导小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小学生做人的道理和怎样做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小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的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基础。班主任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任课老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要足够的熟悉教材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次,能够熟练的掌握教学技能技巧使所教课程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后,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师生之间有很好的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有助于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小学阶段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比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因此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
3.组织管理好班集体的能力
组织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管理好班集体、培养班干部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也是小学生校内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学班主任要具有组织好班级体各项活动的能力例如:升国旗、课间操、主题班会、课外校外活动等等。还要管理好班集体,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使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班级的各项活动、每一件事班主任都要亲力亲为。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应当是良好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能锻炼小学生的各种能力。此外,班主任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小助手,能够帮助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班集体的动态。
4.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途径,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而且重要。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关键。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导学生并不只是指出他们的缺点批评他们,教育教导学生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相容真诚的关心和教育他们,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本班学生各科的学习状况,防止出现偏科严重的情况。其次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熟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此,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5.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互联网的普及使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和书本上的知识。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取许多书本以外知识,甚至是老师还未了解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小学班主任核心能力素质的提升路径
1.学校应重视小学班主任工作
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小学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社会、和班主任自身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小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在任命小学班主任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筛选不能随意任命,选聘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并定时进行校本培训和各级班主任间的工作交流,但是培训工作要注重效率和质量不能占用班主任过多的时间。对于刚走向教师岗位的年轻班主任,学校应先对他们进行职前培训使之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分派一名能力素质较高、有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教师来指导他们工作。不断引导与鼓励使他们尽早理解班主任工作的要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2.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复杂繁琐,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却不高。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标准自1988年后就没有再修改过,20多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教师的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涨可是有关班主任的津贴却迟迟没有任何的变动。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加大了在教育上的投资并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是有关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制度规定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班主任的待遇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普通城市特别是较贫困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薪资待遇和商场半日制的普通售货员差不多,但工作量却远远高于他们,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更有甚者直接辞去教师工作。这些现象都是教师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不高以及教育不公平引起的。因此,应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激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有助于小学班主任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同事也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3.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只有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学校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激励小学班主任通过努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生成绩、班级纪律和卫生这几个方面。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发展和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发展,使有思想、有个性的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更好的管理班集体。此外,学生家长、学校同事等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也应纳入到评价机制内,他们也是与小学班主任接触频繁的群体,他们的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4.组织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与校本培训
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是提高其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时应当增加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课程,以提高师范生的理论素养。在组织师范生的实习工作时应当与小学协商给实习学生提供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使师范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其次,要重视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基本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班主任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在对小学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时学校还应注意对有经验的班主任和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的培训内容要有差别。
【参考文献】
[1]李金丹.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论文关键词:社区文化特色文化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历史传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文章对如何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做了探讨。
随着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们在社区学习、工作、栖息、休闲、娱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区,这给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社区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
一、加强阵地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设施阵地的建设和各类文化资源就是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个重要因素也是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证。一是完善社区活动室。加大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添置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提升活动室的活动功能,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二是落实社区公益性活动场地。社区的小广场、公益性活动场地是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要不断改造完善原有老小区、住宅区的空闲场地,扩展公益性活动空间。三是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为弥补社区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短缺的缺限,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优势,积极与辖区学校、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协调在不影响辖区单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他们共用运动场、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文化体育设施场所,用于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各类文化人才资源是各社区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主要力量。各类文化人才资源一般由文化组织管理队伍、文化艺术队伍和群众文艺骨干组成,而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为了保证社区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社区要注重强化社区文化骨干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业务指导作用。逐步吸纳社区内热爱体育事业、长期从事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组织的民间团队的队长、教练组成文化骨干队伍,并选有文化工作经验或有文艺专长的有能力、有精力、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继续“上岗”,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提升一代人的精神境界,拉动一个地方的社会全面进步。为此,要保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一)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
社区内的广场、健身点及公众广场是居民室外活动的集中场所。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利用大礼拜和节庆长假,结合不同季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让居民能唱的唱起来、能跳的跳起来、能动的动起来,小区里每当夜幕降临或旭日初升时,都能够随处可见跳舞、唱歌、练拳、舞剑、舞扇的,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让文体活动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社区要针对小区老同志喜爱文体活动的特点,把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加强老年活动团体的扶持上。把老年合唱团、老年豫剧团、老年舞蹈队、书画协会组织好。让这些特色文化队成为受众面广的社会效益和亮点,营造文化氛围。
(三)让学习文化成为推动和谐社区文明进程的主阵地
把教育引导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紧密结合,发挥“老年大学”分校、各类协会组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的功能,组织“五老”(老教师、老劳模、老专家、老医生、老干部)开办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大型宣教活动。组织安全文化书画比赛、“11·9”消防安全自救演练、“法制宣传日”活动、职业病防治、优生优育、节能环保等宣教服务活动,学习《劳动法》、《合同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
(四)让邻里特色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
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一种能及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人往的文化需求正逐步走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那就是以促进与家人之间、与邻里之间、与小区这个大家族之间的感情文化——邻里文化。培育社区居民“友善亲和、关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意识,形成以邻里文化建设为主线的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有为老人”、“好儿媳、好婆婆、好伴侣”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增强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让社区里“邻帮邻、老帮老,互帮互助乐安居”的和谐氛围日趋浓厚。
三、五个结合,活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软、硬件各方面的内容。只有运用辩证的分析手法,把社区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统筹兼顾社区文化的发展。
(一)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软件是指那些没有物化形态存在的内容,如思想理论、道德规范、习惯礼俗、行为模式、科学技术和某些种类的艺术等。硬件则是指凝结着人们精神劳动成果的物化了的劳动产品和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前者可充分体现人们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后者如图书室、活动室、广场及其内部的各种相应的设施等物质性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软件、硬件同时抓好,而且要相互协调、统一,发挥应有效能。
(二)整体规划与主体发展相结合
整体规划就是要在总体上对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有一个通盘的安排。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要适时引进专业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开展交流与演出,支持并推动高雅文化的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如果把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必然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环境感化与理念灌输相结合
一是要使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升温,用更加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来吸引居民参与,在参与中慢慢地培养他们对社区的情感;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区教育阵地的思想教育作用,让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对个人生活和自身完善拥有多大的意义,从而自觉地走出家门去积极参与;三是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既落实好各部门对社区文化发展的各项要求,及时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使各项政策更为贴近现实、贴近居民,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居民需要。
(四)创造文化与享受文化相结合
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并努力营造条件实现居民应有的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权利。首先,要最大限度发挥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用。要始终不懈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作空间和条件,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为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其次,要实现好、发展好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大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重建设一批小而精、多而全的文化设施,形成纵横交错、点线结合、方便市民的文化服务网络,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体系及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文化冲突;医患文化;医患关系;合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37-02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概念也得到补充和扩大,其中“医方”不再只是主治医务人员,而是包括医生、护士、药检和管理人员在内参与理疗活动的全体机构和人员;“患方”也不只是单纯的求医者,而是包括患者的监护人、亲属,以及其所在的工作单位等群体。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创建合理有序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社会、个人和医疗单位都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医患文化的概念和来源
(一)医患文化的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医院文化”有所了解,却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医患文化”。然而,“医患文化”在许多学者笔下早已诞生,它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方和患方各自持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双方信念、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医患双方在各自掌握的资源知识和背景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是由于其所处社会地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同所导致,这正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基础条件,也是产生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医患之间的相互对抗、辱骂、拔刀相向、互相伤害等,导致双方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受伤,甚至死亡,是医患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医患文化冲突,是由于医患双方各自拥有的文化差异,进而导致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差异化。
(二)医患文化的来源
医患二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的主体,在医患交往中扮演对手角色,两者按照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交流沟通,而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矛盾冲突,这是激化医患冲突的关键因素。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冲突,而这种冲突表现在医患关系上,就形成医患纠纷。纵观历史,医患冲突也具有时代性特点,具体可分为传统冲突和现代冲突。时代更替,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和深度的变革与创新,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新的变化容易被乐于探索新事物、敢于创新的人接受,对那些传统守旧的人来讲,则难于接受。所以,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当代中国医患冲突存在的文化根源。作为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巨大挑战。
实际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医患关系受其文明程度影响,反过来,医患关系的文明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医患关系”强调的是医患两者相同的文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医患两者表现出的是文化差异,因此会产生“医患文化冲突”。“医学文化”是指:人类在医学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其中包括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人类认识学习、钻研探索、接受鉴赏,并不断创新医学成果的过程。医学文化一方面是客观文化,如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法律法规等。另一方面是主观文化,如医学知识、医学观念、医学评价等医学思维方式。
“医患文化”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的社会角色,而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节点,其存在同社会的理论文化与医学文化、个体的思维文化与心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在与社会医学文化的关系上,受社会本身的客观医学文化影响,同时也受包括医学知识和医学文化在内的主观医学文化的影响。而在医学文化中,主观医学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医患双方对医学认识和医学观念的理解,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
二、医患关系的体现方式
面对不同的医患个体,要考虑医患两者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更侧重的是医者和患者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医患文化冲突。针对群体来分析医患的文化冲突,涉及范围包括伦理方面、法律方面和心理方面等。医患之间在认知、情感、法律、期望服务和社会心理的冲突,是医患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医患关系的表现形式,总结起来,主要是体现在心理层面。而医患文化冲突,包括社会层面、法律层面、伦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等所有内容。
(一)社会层面
当今社会,医闹、伤医、杀医等医患纠纷事件频发,甚至医生集体罢工,这些都属于社会层面医患冲突范畴。医患社会冲突作为医患文化冲突最为广泛的形式,主要指的就是医者和患者群体间的冲突,按照“医患关系”定位,分离出来的两类人、两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然而,在媒体的参与下,媒体为吸引广大群众关注,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得医患的社会冲突已经扩展到医务人员和公众之间。
社会冲突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具有双面性,应辩证看待。一方面,社会冲突带来一定破坏性,危害社会稳定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冲突反映出存在问题,迫使促使改变社会结构,优化现行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医患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在面对医患社会冲突时,不应该逃避,而是正面迎接挑战,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集体和个人都要积极配合,为建立良好的医患秩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法律层面
医患文化冲突中最为复杂的是医患法律冲突,这正是医学立法的难题之一。实现医患双方二者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是法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实现的。从法学角度看,虽然医患双方在法律权利和义务上是平等的,但是在是否实现两者各自权力上是不平等的。从后者的意义上来讲,医患关系是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医者与没有医学知识患者之间的的关系,事实上并不是平等的。法律判决的困境是医患法律冲突的实质。在医患冲突中,无法判断医者是否要承担必要的法律义务。因此,学界借助“医患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来处理医疗纠纷,其中包括医疗纠纷人民调节委员会、保险公司等。
(三)伦理层面
医患伦理冲突是医患冲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从时展来看,伦理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医患关系。传统时代,伦理文化支配着医患关系。在此阶段,医患关系是产生于熟人之间,彼此之间拥有信任感,所以主要体现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直接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在当代医学时代,医疗技术和医疗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医患关系受医学文化支配也发生相应改变。当代医患关系,是存在于“陌生人”交往中的关系,彼此并不了解,而且其中掺杂了医疗机构和诊疗技术等因素,使得原本传统单纯的医患关系也演变成为错综复杂的关系。从社会现状来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拥有的伦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所以,医患关系受伦理文化影响也不同。
(四)心理层面
具体来说,医患心理冲突,其实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掌握的医学水平和对医学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的。时代在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站在医者角度,具备专业知识和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而患者方面,存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患者对于健康的理解、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对医生的期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在个体心理方面,要考虑患者心理,包括患者个体对医学知识、医学认知观念以及由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医者心理,包括医生个体的医学文化程度,以及在行医过程中出现的防御心理等。区别于传统的医患关系,当代医疗的医患关系主要是由于医患双方不信任的心理造成的。
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体系
当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医学学科分化精细,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医疗机构的性质也发生改变,对当代医患关系的管理也是极大挑战。医患关系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保持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管理规划中,医院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院方的关注,并意识到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立良好有序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单纯的从医者和患者视角考虑,无法从根本决绝医患矛盾,只有站在医患文化冲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医患双方的文化差异,医患文化冲突在社会、法律、伦理和道德层面的表现形式,对当代医患关系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建立合理有序的医患关系。
当代医患关系已不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医患关系更为复杂,所以,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医患关系体系尤为重要。要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
(一)强化医疗人员的素质培养和管理
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其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沟通水平等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医患关系。所以要求现代医护人员要掌握优秀的医疗技术,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医疗机构在文化建设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对医护人员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媒体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都发挥着其独有的传播与沟通作用。合理利用媒体,强化医方与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传播正确的医学文化知识,争取实现医学知识的大众化。在现今信息数据透明化的社会,只有让医患之间信息相对对等,才能有效解决由认知差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纠纷和冲突。
(三)政府加大对医患关系的关注
在医患关系上,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向人民群众传播正面的医患文化,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在政府和媒体的积极引导下,让医患双方明确各自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端正自己的思想,为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各种关系交织的一个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安定。当前,和谐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个人的关注。医护人员作为医患主体,应该主动承担管理者和沟通者的角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医患环境。患者作为医患的另一主体,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的认知水平,理解医务人员,配合医者的治疗工作。政府和媒体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传播正面的医患关系。社会各界人士,主动积极合作,创建良好有序的医患关系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默.文化冲突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管理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9-23.
[2]刘玉兰.论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11(02):39-42.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高职;优秀班集体;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62-04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集体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约束师生行为规范,创建和谐的班级风气;同时,班级文化也影响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学生踏入社会的工作与生存。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一、班级文化对班集体的作用
1. 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布置、美化教室和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
2. 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是把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班级文化的规范功能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建设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上。班级在进行组织机构设计、制定和实施组织规章制度、解决组织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对班级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班级的各种制度与规范都会与班级的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在班级组织运行过程中,班级文化为班级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班级学生的偏离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
3. 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量。班级成员在班级这一生活空间创造出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独特文化,使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成员共同价值取向、心理意识、文化习性的体现,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和班级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了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班级文化通过辐射传播,对学校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班级发挥巨大的整体优势,并进一步加强了班级的外部形象。班级的这种良好外部形象反过来又会增强班级成员的自豪感与责任心,成为他们行动的内驱力。
4. 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了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源泉。
5. 导向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应体现全体师生利益的一致性。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起着制约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班级目标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体现,一旦班级发展目标为师生所接受和认同,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一种信念和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6. 调控作用
班级文化使全体成员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班级文化促使成员之间不断对照、模仿和调整自己,从而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1.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的培养,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基础。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应在班级组建初期及时进行。学生刚远离家庭,融入学校进行集体生活,他们期盼在学校拥有一个温馨的环境,一群团结互助的伙伴,一位关心呵护的班主任,能有一种“家”的感觉。此时,通过师生共同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工作,可以创建适宜的生活环境,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协作,增加师生间的默契和信任,增强对班集体的遐想和建设动力。
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创建一个优美而有特色的环境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在教室和宿舍的布置中,班主任要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把教育意向、教育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1)教室布置。教室布置可考虑以下内容:设计班训。作为班级的灵魂,应体现班集体的意志并加以提炼,可布置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比如教室前后黑板的正上方,让学生时刻警醒自己,激发个人潜质,增强班级凝聚力,朝着班级目标而奋斗;设置班级才艺展示栏。该栏目可以展现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获奖荣誉等,引导学生自信自强,激励学生竞争互助,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编写板报。作为班级的宣传窗口,板报需着重宣传班级的活动和工作,展现班级良好的风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可以博采时代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板报一定要精心布置,有的放矢,定期更换,内容富有新意而简洁,贴近学生的时代特征;开设专业特色栏。定期介绍诸如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信息、专业发展趋势、专业拓展方向、优秀毕业生留言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信息和职业动向,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另外,教室还可以设置班级公约、班务栏、表扬与批评栏、卫生角,等等,以及在两侧墙壁上悬挂或粘贴名言警句。其中,卫生角作为卫生工具的存放位置,应整齐、整洁,它既能体现一个班级的卫生风貌,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总之,教室要给人以整洁、舒适的良好氛围。
(2)宿舍布置。作为学生的主要休息场所,宿舍既是一个小型公共场所,又应该有学生个人的空间。所以应适当安排公共区和私密区,公共区可以规划为生活用品区、卫生用品区、学习娱乐区等,物品摆放要整齐统一,干净明了;在合适的位置可以进行相应的装饰,比如粘贴字画、购置闹钟、留言板等。私密区主要是个人的橱柜及床上空间,可以引导学生将橱柜内的个人物品摆放整齐,贵重物品及钱财妥善放置,床上空间可以在健康及不影响宿舍整体美观的前提下秀出个性。
把教室和宿舍创建成一个身心愉悦的场所,让学生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和一个温馨的个人空间,给学生以一种高尚的物质文化享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创新、潜在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班级凝聚力,为创建优秀班集体奠定基础。
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必须通过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来保驾护航。班级制度文化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应该循序渐进,统筹考虑。
班级制度的建立,应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明确建立班级制度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拟订符合大多数学生意愿的条款,最终通过民主表决等形式确定下来,并在班级进程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比如可以建立班训、班级公约、宿舍公约、班级卫生、纪律奖惩制度,等等。只有这样,班级制度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班级追求的目标,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进行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
除了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外,还需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团干部队伍。班级成立之初,班主任可假以时日,通过班级活动和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引导和培养工作热情和能力较强的学生暂时担当一些班级工作,让思想上进、工作能力强、善于师生沟通工作的学生主动站到班级管理前沿,等班级稳定以及师生间熟悉后,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组建班团干部队伍。这样选出的班团干部既能符合班级管理要求,又在学生间有一定威信,也能发挥师生间的桥梁沟通作用。对选出的班团干部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加强思想教育,制订管理制度,培养业务能力,定期召开班团干部会议探讨班级工作的开展。班级工作也可逐渐由班主任全面负责,转为由班团干部带领全班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朝优秀班集体的方向而努力。
大学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刚脱离家庭的束缚和心理的不成熟,难免会有冲动或逆反对抗的时候,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或违规违纪事件。因此,班主任需重视平时的教育预防工作,可以通过班会课对校纪校规进行解读、对典型违纪事件进行剖析教育、指导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等等。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交谈进行明辨是非和心理疏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校纪班规不是用于惩戒,而是一种较为严厉的规劝手段,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当发生违纪事件后,应结合校纪班规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避免发生学生被孤立或引发自暴自弃的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要从一开始的班级制度建设逐渐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文化建设,最终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
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目标、班级制度的认同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维护班级荣誉为己任,把个人利益和班级的前途紧密结合在一起。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班风、学风、班级活动等方面。
构建良好的班风。班风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良好班风的形成,依赖于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还必须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班集体的舆论应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要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统一认识,明辨是非。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乐于接受,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实现。比如,采用主题班会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讨论,对于一些不良风气进行班级辩论赛,组织一场慷慨激扬的演讲,或者与学生相处时以行为和行动感化学生。其次,要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在班集体树立榜样,通过典型事迹或活动正面宣传好人好事,发挥班团干部的带头作用,引领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要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利用班级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引导支持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行为,制止不正确的言行。可以通过活动评比发挥激励作用。在班集体舆论形成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处理事情要以身作则,教育要多表扬、少批评。使班级内部拥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氛围,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培养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通过生活实例启发学习的重要性,结合就业和创业说明学习的必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级内部组织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竞赛和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与学生探讨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方法,提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和兴趣爱好,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组织班级活动时:一是要有针对性,有目标。比如开展文体类活动可以锻炼体魄、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类活动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口才和应变能力;社会调查类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二是要师生一起筹划,放手让学生主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学习团队合作精神,总结经验教训,享受成功的喜悦。三是要多样性,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激发参与的热情和尝试的欲望,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关注学生业余生活。学生在校有大量独处的业余时间。若处理不好易产生消极、违纪现象。故平时应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其业余生活,通常可以采用单独谈话、集体探讨、网络聊天、班主任信箱等方式进行。与学生交流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身处地地提供指导和帮助,不要让学生产生压抑、强制、抵触等情绪。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修复和自我教育的意识。
4. 班级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职业定位和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职业文化建设应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认知,可以通过专业介绍、企业调研参观、邀请毕业生回校座谈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能做什么。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注重敬岗爱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好职业心态,规范职业行为,规划职业生涯,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学生创建学习职业技能的良好条件,组织参与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质量意识,为将来从事的职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开金,周晓玲.高职班级文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2]邵正林.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4).
[3]黄敏若,吴勇斌.班级文化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7).
[4]张炯炯.对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0,(4).
[5]王丽秋.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6]徐庆新,赵景利.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