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高考物理试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物理试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物理试卷

第1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一、试卷突出稳定性、连续性和基础性,平常所练即高考所考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内容上要体现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本卷试题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基础性正是这些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过对常见模型的考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试卷中的此类题目,不论是选材还是思维形式,基本上与平时所练题目相似,能有效考查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和与之相对应的能力.

例1.(16题)如图1,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于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2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点评: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考查学生利用矢量三角形处理动态平衡下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又可考查学生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能力.

例2.([选修3—5] 35题第(1)小题)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

■■H+■■H?邛■■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H、■■H、■■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根据■■H+■■H?邛■■He+x并结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x为■■n;由质能方程得?驻E=?驻mc2得

?驻E=m■+m■—m■—m■c■

=m■+m■—m■—m■■=17.6MeV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书写核反应方程所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原则的掌握,还考查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符号的记忆,以及正确理解和利用质能方程的能力.

2.通过对学生熟悉题型的巧妙变化,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推理能力.

这类题型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题目看起来很眼熟。实际上,出题者对这些题目都进行了巧妙的处理:或是内容相同条件不同、或是知识点常见而说法不常见、或是题型常见但思维形式却有变化、或情景相同但考查的侧重点不同。这类题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战术.

例3.(14题)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解析:惯性的定义就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点评:“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是平时训练的一个常考知识点,但是本题通过巧妙的文字设计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如选项B,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平衡”这一概念的准确记忆;如C中的“速率”与概念中的“速度”的区别;A中的“抵抗”和D中的“继续”与定义中的“保持”的关系.

例4.(15题)如图3,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解析:根据平抛运动的物体规律,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可知t=■,所以tavb>vc,所以C错误,D正确.

点评:运动学知识是高考题的高频考点.以前的试题常考查学生对运动函数图象的理解,本题却将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的轨迹图象呈现出来,既是对平抛运动知识的考查,又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例5.(18题)如图4,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第2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

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同时适度创新,体现新课程理念。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试题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成长紧密结合,真正达到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例1 (2012年广东理综14题)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解析】压缩气体是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故C、D均错。气体的内能主要是指分子动能,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此可知气体内能增加,故温度升高。再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由气体的体积缩小、温度升高推断出压强变大。所以B正确。

2.突出能力,体现探究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试题在能力考查中,特别注重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实验34题为例。

例2 (2012年广东理综34题)(1)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a)和图(b)所示,长度为[CD#4]cm,直径为[CD#4]mm。

②按图(c)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a)将滑动变阻器[WTBX]R1的阻值置于最[CD#4]处(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

(b)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CD#4](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280Ω;

③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CD#4]Ω。

解答略。

3.梯度适当,区分合理

试题设计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通过分层梯度式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考生在解题时能够比较容易切入,拾级而上,使不同认知层次的考生都能充分发挥,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以计算35题为例。

例3 (2012年广东理综35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相距为l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并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是水平放置、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R和Rx分别表示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计其他电阻。

[TP7-H13.TIF,BP]

(1)调节Rx=R,释放导体棒,当棒沿导轨匀速下滑时,求通过棒的电流I及棒的速率v。

(2)改变Rx,待棒沿导轨再次匀速下滑后,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水平射入金属板间,若它能匀速通过,求此时的Rx。

解答略。

4.立意新颖,推陈出新

试题背景材料贴近考生的实际,试题情景叙述简明扼要、清晰明确,问题设置独具匠心、巧妙平和,处处充盈着浓郁的物理气息。整套试卷具有适合教学、立意新颖、推陈出新的特点。尤其是最后一题36题最值得推荐。

第3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第22题第(1)小题:

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 900Hz 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 1 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竖直位移(或)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衰减钮或Y增益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扫描范围钮置于1k位置,然后调节扫描微调钮。

试题及答题失误分析:

本小题考生得分普遍较低(平均得分约2~3分),得满分的考生非常少。原因是大部分考生对示波器不了解,特别是对“衰减”“扫描”“外X”等功能的认识不够清晰。作为电学测量仪器,示波器的原理复杂,使用要求高,该仪器的使用在新课标中已不作要求,在历年高考(除2003年江苏卷)中也一直没有出现过。

在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将“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这句话理解成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都超出了屏幕的范围,这样就需要同时调节两个钮,比如“衰减”和“扫描范围”,而题目要求只调节一个钮。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22题第(2)小题: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在实验的第二步中)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OP=v10 t,OM=v1t,ON=v2 t,v20=0,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e=■=■。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 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试题及答题失误分析:

考生对本实验中恢复系数的概念较为陌生,恢复系数的大小是由碰撞时两个物体的材料所决定的。有关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时的恢复系数可用已学过的碰撞知识进行推导。

根据动量守恒有:m1v10+m2v20=m1v1+m2v2,

根据动能关系有:■m1■+■m2■≥■m1■+■m2■,

由上述两式可得: v10+v1≥v2+v20或v2-v1≤v10-v20。

由恢复系数定义得:e=■≤1,即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

本小题考生平均得分约为5分,主要存在以下错误。

1. 将落点P和N所对应的小球位置对调了。这是由于考生对实验不熟悉,没有用理论来分析落点的位置,误以为球1单独抛出时一定飞得最远。

2. 不懂得什么叫实验原理,把平抛运动的规律或教材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结论误作为本实验的原理。

3. 对恢复系数的定义不理解,推导表达式时,将该表达式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对调了。

第4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1.试卷考点分布情况

从试题的分值看,必修教材占48分,占总分的2/3,选修教材占24分,占总分的1/3 。从试题的知识覆盖面看,知识考查较为全面。试题涉及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殖和发育、人体免疫调节、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的发酵、植物的光合作用、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2.试题特点

纵观2009年生物高考试题,基本体现了《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宗旨,试题的命制以考查能力立意,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其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2.1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中考查的基础知识覆盖了生物必修和选修的主干内容,赋分值仍以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为重头戏,但与2008年全国卷(Ⅱ)相比,遗传与变异部分有所减少。重点仍放在对相关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与运用上。如选择题第1题,学生只要理解细胞呼吸发生的条件和特点(即活细胞内、酶的催化下、时时刻刻进行的特点),就不难选出D。选择题2的命题情景虽超出教材中的激素种类及生理功能,出现了甲状旁腺素的升血钙作用与降钙素的降血钙的作用,对这部分知识学生有些陌生,但教材中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血糖的作用学生是很熟悉的,它们有着相互拮抗的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学生通过类比不难发现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的关系也是相互拮抗关系。其余非答案选项中出现的血钙作用、血钙含量的稳定、钙离子的吸收均属识记内容,只要基础掌握牢靠,学生不难酌别。再如第3题考查了对变态发育的理解。鹿角的长出是基因在特定时间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的结果,不属于变态发育过程。第4题是关于免疫学中抗原特异性的原因,即抗原决定簇相同,才能产生相同的抗体,才能产生相同的免疫效应。第5题中选项B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菜粉蝶幼虫和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看似竞争关系,但细加分析可知,它们没有共同的生存资源(菜粉蝶幼虫吃叶,蜜蜂采食花粉及花蜜),因此构不成竞争关系。

2.2突出对试验技能的考查。

与实验有关的题目占到24分,分布在32题14分,33题10分,涉及新陈代谢和微生物培养等内容,命题思路符合中学生物教学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本应在高考中有所体现,这对指导中学生物教学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如32题是一道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实验设计题,是一道很好的能力立意题。试题以必修教材(上)中实验四:“探究唾液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的作用”为背景,改为验证性实验,以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进一步突出了对教材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切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眼高手低的要害。

再如33题第(1)小题,是对选修教材中微生物培养实验中关于培养基类型的制备与选用,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来确定培养基中的碳源,以及诱发菌株突变的手段、菌落的鉴别和现象的判定依据。第(2)小题相对有些难度,题意是:在已得到的变异菌株Ⅰ和菌株Ⅱ中,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摇?摇?摇区,菌株的突变发生在?摇?摇?摇区。该题难就难在学生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酶的催化活性本质属性的深入理解与融会贯通上。学生如果理解了酶的催化活性高低的本质是酶蛋白的结构所决定的,酶蛋白的产量高是由酶蛋白基因过量表达所致,控制酶蛋白结构的根本原因是酶蛋白基因编码区上的核苷酸序列,那么可知酶蛋白结构的改变肯定是由酶蛋白基因编码区上的核苷酸序列改变所致。而酶蛋白产量高,但酶蛋白的结构未改变,只是控制该酶的基因过量表达,而这一过程由非编码区上的调控序列所决定。这与选修教材中基因工程对于转基因抗虫棉对导入的目的基因未表达时,科学家往往要对非编码区加以修饰,才能使目的基因得以表达是一个道理。即要使一个基因过量表达就必须对该基因的调控序列(位于非编码区上)加以改造或修饰。由此断定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编码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上。由此可见生物高考并不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要达到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程度。

2.3稳中求变。

这体现在34题,遗传题一改以往的考查形式,以人类遗传病及系谱图来命题,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该题考查的尽管并非遗传学的重点内容,但考查内容仍是考纲范围之内:对系谱图的信息特征及确定遗传方式上,总的感觉是有点偏,击中了中学生物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规律轻事例分析的软肋,让学生感觉似曾相识又一头雾水之感,无法准确作答。

3.对今后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3.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题在书外,理在其中”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教师应抓纲务本,落实教材知识,切忌好高骛远,舍本逐末,搞题海战术,以免误入歧途。给学生选择资料应慎之又慎,题量要少,内容要精。

3.2强化落实,突出重点。

能力考查始终是高考的主旋律,目前高考限于笔试,学生的能力主要通过在答题过程中严谨慎密的思维表达而体现出来,点滴失误都是思维上存在疏漏的表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类试题的训练,强化严谨有序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教师应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板块,如“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进行突破,以提高学生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内化与理解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第5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错题类型 解题思路 典型错误 深度探究 规范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81-01

2009年北京市开始实行课程改革,到目前已经整整三年。这三年我正赶上从高一至高三的物理课教学,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按照区教研活动安排,临近高三毕业时我主讲了一节针对二模试卷讲评的公开课。通过从筹划准备到课后向全区教师汇报思路,使我对新课程下的高三试卷讲评课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思考,下面简要谈几点体会。

1 找准弱点,注重对错题类型的统计分析

以往试卷讲评,大多在教师阅卷结束后直接进行,忽视对学生考试情况全面客观的分析。教师对错题类型、错题原因、典型错误等了解掌握若明若暗,讲评试卷往往是就题论题,缺乏主次。虽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也十分认真,但由于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在试卷讲评之前统计分析错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我的第一项工作是在拿到试卷后,对试卷认真分析,大致从四个方面对考试情况进行统计:一是统计分析错题种类,根据区下发的成绩,按照客观题、主观题的不同类型,分析各小题的错题率、错题原因,找出问题较多的题。二是对典型错题进行剖析,对于相对集中的错题,分析原因,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点以及易错环节。三是分析错因,从物理概念、原理、解体思路与技巧、公式等方面,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性的错因。四是分析学生,不同学生在哪些题型上容易出错,这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及知识结构,薄弱点在什么地方,为“对症下药”做好准备。

2 把握重点,突出对解题思路的归纳讲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评试卷,关键是要通过错误情况的分析,向学生介绍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一是要引导学生科学“建模”,模型化是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物理问题解决的质量,练习考试中学生出错的题目尤其是中高难题,其原因多数是不能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物理模型,因此,教师在讲评时关键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切实找准应该确定的研究对象,科学选择相应的物理模型。二是要突出解题方法的引导,物理解题方法很多,同一道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可能有多种解题思路及方法。在讲评试卷中,教师不能仅按照自己的解题习惯简单给出正确答案,要注重通过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对比,引导学生掌握最简便、最快捷的解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模式。三是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在讲评中,要注重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题思路,通过对比讨论,激发大家研究问题的兴趣,通过师生反复互动,使更多的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创新创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 扭住焦点,细化对典型错误的全面剖析

历次考试中,都会存在一些错误率较高的试题,无论分值高低教师应高度重视。一是要搞清错误的原因,为什么大家都会在这道题上出错误,哪个步骤出错误都集中,是基本原理问题、还是解题思路或技巧问题等等,可采取提问等方法,让错题学生说出自己当时的解题基本思考,引导全班学生共同研究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增强讲评的客观性。二是要“对症下药”,错误的根源找准了,下一步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程序,让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正确思路,自己动手分析计算,强化对该题知识点的把握。三是要改进教学重点,通过典型错题的讲评,教师要反思自己平时讲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接受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重点,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效果。

4 攻克难点,强化对高难试题的深度探究

高难试题分值高、难度大,是拉开学生成绩的关键。对物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关注这部分试题的解题训练。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如果掌握了高难试题的解题技巧,也是提高物理成绩的重要环节。一是要难题巧解。对于难度较大的题,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还有个别学生容易在难题上“较真”,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先易后难,沉着冷静的解题习惯,在遇到难题时要善于从自己掌握的基本知识入手,从试题给出的基本条件入手,学会分析其中潜在的条件,找准解题的重要节点,以简克难。二是要引导学生重视“步骤分”。有些学生由于对高难试题缺乏十分的掌握,即使有些思路也可能轻易放弃。必须培养学生“步骤分”的意识,按照自己的思考,把相关的公式、定律写上,这样很可能得到“步骤分”。三是要善于“举一反三”。在高难度试题讲解结束后,教师要把原题变式,对某个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形式变换加以考查,既可以把试题的因果关系倒置,也可以改变题目的提问方式,或改变相关条件,融合相关知识点等,提高学生灵活应变的解题能力。

第6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2016年高考;物理高考题;解题方法

力学中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是力学考学考试的重要内容;电学中带电粒子电场、电阻、电磁场力和电压是主要物理考试内容;光学中光的产生和应用原理是物理高考考试的主要内容。

一、2016年物理试卷命题情况

(一)2016年试题与2015年试题的对比

全国各地区物理高考试卷试题结构与去年一样,没有发生变化,其试题结构仍然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计算题。2016年物理高考试卷中有光学题、力学题、电学题和综合题。这几类物理题是所有地区物理高考必须考试的内容,只是知识的考察侧重点不一样,因为这些物理知识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但有利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们核心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2016年高考题的特点

2016年高考物理高考题的核心内容基本不变,都是围绕力学、电学和光学出题。万有引力是物理高考题必考内容,只是考察知识点会发生细微变化,但考题变化同样都遵循高考命题“稳”性原则。这里的“稳”是指考察主干知识没有变,考察能力及科学素养没有变,压轴题难度相对稳定。前面说到的侧重点变化是指考查的题型在变,给出的问题情境在变,各章节内容所占的分值在变,考试的难度在变。

二、2016年一道物理高考题的解法分析

物理高考题解题方法有很多,并且每一种解题方法的得分点都不一样,为找到得分最高、计算过程最简单的物理题解题方法,笔者分别对电力学物理高考题和力学物理高考题进行解法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道电力学物理高考题的解法分析:

题目: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是3?、1?、4?,[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值是多少?

解法:设开关S断开前后,变压器的等效电阻为R和R′,由于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S闭合前:

I2・R=()2・(R2+R3),得R= ①

S闭合后:

(4I)2・R′=()2・R2,得R′= ②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S闭合前:

I= ③

S闭合后:

4I= ④

根据以上各式得:

==

解得,n=3

该物理高考题解法评析:解题原理较为复杂,但得分率很高,因为此解法中关系到的物理知识及原理很多。

三、对2016年一道物理高考题的感悟

(一)对同一道物理高考题不同解法的感悟

历年来物理高考题分数都是老师和同学讨论的话题之一,如何在高考中实现高分是很多学校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道电力学物理高考题解题方法的分析,发现其解答过程不但是物理知识原理的应用过程,还是一个运动过程,尤其在新课标下,运动性表现更为突出。

(二)通过一道物理高考题探析物理高考题结构的感悟

从2016年物理高考试卷中,本人了解到高三物理的学习及复习,不但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佳时期,还是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学习过程。物理高考与其他科目试题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即基础知识及概念、基本理论知识考察和综合知识考察部分,综合知识考察部分是压轴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分。

(三)通过一道物理高考题分析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感悟

笔者根据自己对2016年物理高考题的实际解答,分析出我们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方法。第一,必须熟练掌握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二,着重电力学、力学和光学,并熟记相关计算公式、解题方法及解题原理。第三,要根据新课改要求、物理学习实际需要及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高考试卷的核心内容是计算题和综合实验题,根据对物理高考试题的分析结果来看,实验题和计算题在物理高考中的分数比例最高,也是得分率高的部分,但也最容易丢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注意方法与实践,就一定会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7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关键词】 高考理科综合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新课标卷

高考理科综合山东新课标卷与全国新课标卷都是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的指导思想之下命制的高考试题。试题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全国新课标卷(以下简称“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从2007年开始命题,称为宁夏卷,到2010年更名为全国卷,历时七年。山东新课标卷(以下简称“山东卷”)指自2007年开始的由山东省考试院自主命制的理科综合试卷,仅供山东省高考考生使用,至今也有七年的时间。从2007年开始各省(市)陆续由全国大纲高考卷进入新课标高考卷,截止到2013年的高考,全国只有广西一个省(市)仍沿用全国大纲卷。

以下分四个方面对山东卷和全国卷作比较分析。

1 使用省份

表1:使用理科综合全国卷的省份

使用全国卷的省份由2010年的6个,增加到2011年的10个,到2013年已达到18个。

2 试卷结构的比较

表2:理科综合试卷的分值比较

全国卷的满分为300分,山东卷的满分为240分。山东卷与和全国卷相比,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的占分比例上基本相当。与全国大纲卷的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相比,无论全国卷还是山东卷的三科分值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表3:物理、化学、生物的呈现顺序及题量的比较

从表3看出:①山东卷的总题量比全国卷少了2题。具体表现在物理学科上,第Ⅰ卷选择题少1题,第Ⅱ卷必做题少1题。②山东卷和全国卷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题目的呈现顺序上有所不同。两种卷的第Ⅰ卷选择题均按照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呈现;第Ⅱ卷必做题和选做题均有不同的呈现顺序。③山东卷的物理部分,第Ⅱ卷选做题由2007~2011年的“3选2”模式更改为2012和2013年的“3选1”模式,与全国卷保持一致。④山东卷的生物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由2007~2011年的8道题,减少到2012和2013年的6道题,第Ⅱ卷必做题由2道题增加为4道题。调整后的题量与全国卷的相同。

3 物理、化学、生物分学科的比较

表4:物理、化学、生物考查模块的比较

从表4看出:山东省自主命题的前五年内,必考模块及必考模块的数量均与全国卷一致,但选考模块有所不同,表现在物理学科的选考模块数量上,山东卷比全国卷多一个,即山东卷物理学科是“3选2”,全国卷是“3选1”。对于2012~2013年的山东卷,无论是必考模块还是选考模块及其数量均与全国卷一致。

表5:物理单科试卷结构的比较

表6:化学单科试卷结构的比较

表7:生物单科试卷结构的比较

从表5、6、7看出,2012~2013年的山东卷一改沿用了五年的试卷结构,在物理和生物学科上做了较大的调整:①物理:选考模块的模式由“3选2”改为 “3选1”,分值由16分减为8分,明显低于全国新课标卷的分值比例。山东卷共7道选择题,比全国卷少1题,每题的分值为5分,比2011年的山东卷增加了1分。山东卷第Ⅱ卷的实验题一般由两个实验组成,但以一道题的形式呈现;全国新课标卷的实验题也大多是由两个实验组成,但以两道题的形式呈现。所以从题目数量上看,全国卷的必做题比山东卷多了1题。②生物:第Ⅰ卷选择题由2007年~2011年的8道题,减少到2012~2013年的6道题,第Ⅱ卷必做题由2007年~2011年的2道题增加为2012~2013年的4道题。调整后与全国卷的选择题和必做题题量均相同。

4 选考模块的选做统计

表8:物理、化学、生物选考模块的考生选作比率

从表8近四年的统计数据看出:

物理学科:山东省自主命题前五年的“3选2”模式下,考生选做3-3模块的人数最多,其次是3-4模块,而且这两个模块的平均分也高,分别是4.94分和5.05分;选做3-5模块的人数最少,平均分最低,为3.35分。2012~2013年山东卷改为“3选1”的模式,无论是三个模块的选做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选做3-3模块的人数最多,平均分最低,为3.92分;选做3-4模块和3-5模块的人数相当,平均分也相当,为6.5分。全国卷的“3选1”模式下,选做3-4模块的人数远多于其他两个模块的人数,选做3-5模块的平均分要高于其他两个模块的平均分。

化学学科:山东卷选做“有机化学基础”的人数最多,该模块的平均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平均分相当。全国卷选做“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人数最多,该模块的平均分略低于“有机化学基础”的平均分。无论是山东卷还是全国卷,选做“化学与技术”的人数都是最少的,平均分也都是最低的,且与其他两个模块的平均分差距较大。

生物学科:山东卷和全国卷选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人数最多,该模块的平均分和“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平均分相当。

5 启示

5.1 2012~2013年山东卷的试卷结构较前五年做了较大的调整,无论是必考模块还是选考模块及其数量均与全国卷一致,表现出山东的理科综合试卷结构逐渐趋向于全国卷的试卷结构。尤其是物理学科减少了一个选考模块的作答,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掌握知识范围的要求,对大多数考生的减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2 从近四年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来看,更加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不过分强调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山东卷多年不曾涉及的考点,在全国卷上有所体现,如:电源的效率,光电效应方程,气体压强的计算,波的相位、生态工程等知识点。

5.3 对选考模块的教学和复习,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高考考查一个模块,则学校给学生指定一个选考模块的学习和复习,有明显的应试痕迹,这与新课程的理念课程的选择性相背离。再从近些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题目来看,考生减少了选考模块的学习,对自主招生无疑是不利的,所以从考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最好的做法是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侧重的学习一个选考模块,其他的选考模块都适当的涉猎到,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完成。

参考文献

第8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为了高效地进行考前复习,成功地帮助学生“争A灭D”,本文作者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借助于高考复习的三轮模式,将“小高考”的考前复习也分为:基础过关,重点突破,模拟训练三轮。在三轮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四个具体环节:(1)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2)精心编制练习环节;(3)定期检查环节;(4)讲评试卷环节。这就是“三轮四环”。

一、三轮复习

物理必修的新课教学一般在10月底结束,随后就进入复习阶段,针对各个阶段的要求,及必修学科特点将进行三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过关。时间2个半月左右,一般在考前一个月左右结束。“小高考”是过关性考试,试卷中70%为基础题、容易题。因此,本轮复习的主要对象是基础知识,强调“针对性”“系统性”;主要针对学生复习障碍如概念不清、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教师要结合考点,引导学生复习教材,查漏补缺,做老师编制的基础复习练习。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种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总之,这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基础过关。

第二轮:重点突破。时间20天左右。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有效复习,绝大多数学生“灭D”问题不大,而这一阶段的重点目标是“争A”,所以针对《考试说明》的考点,进行重点复习、专题复习。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解题时,先从显在知识点切入,挖掘出隐含知识点,构成已知条件,并将其作为“向导”从大脑中搜索出未知条件知识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是:重点知识突破,解题思路建立。

第三轮:模拟训练。时间10天左右。与高考试卷相比,物理“小高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所考知识点大多相同,难易度相当,同一题号不回避已考知识点等。针对这些特点,在考前进行6~8份综合性模拟考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模拟训练主要达成以下目的:检查基础知识巩固情况,将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掌握应试技巧,激发学生信心,提高实战水平。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这三轮复习不是互相独立的,在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重点突破和模拟训练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需要注意的四个环节

在目的性各不相同的“三轮”复习中,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还必须要注意以下四个环节,简称“四环”。

第一环: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作业、综合训练,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是学生的“学”,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认真学”,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就要注意:

(1)课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独立练习和合作探究。学生先要独立地做教师精选的课堂例题,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展示教学艺术,引领学生步入一个更高层次的探究。

(2)课后,要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和进行书本知识复习。学生做课后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方法。

第二环:精心编制练习环节。在三轮复习中需要编制的练习主要有:课前检测、课堂例题、当堂训练、课后练习及模拟试卷。要想取得“小高考”的成功,高质量的编制好每份练习是必要的。在编制练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历次考试真题,明确小高考的内容和要求,始终依据《考试说明》全面指导复习。

(2)要注重基础,精选题目。练习题要紧扣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题目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学生达到解决一个题目等于解决一类题目的目标。

第三环:定期检查环节。没有检查,文科类学生学习物理是很难持久的,通过检查发现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改正,适时鼓励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定期检查主要形式有:课前检测、课后作业检查、课堂提问、周巩固练习等形式。

在检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两类学生:冲A重点生和灭D重点生。不同的学校可能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对这两类学生都要引起重视。

第四环:讲评试卷环节。试卷讲评课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纠正错误、巩固双基、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有很重要作用。上好试卷讲评课要明确:

(1)讲什么:调查发现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面面俱到。因此备课前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想“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这类)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

(2)怎么讲:教师讲评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能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

“三轮”复习由基础到提高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四环”突出了师生配合,通过教师的引导、检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课后的及时巩固.

当然,教无定法,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不同,各个学校追求的目标也各有侧重,所以各个学校在复习中关注的内容,采取的方法也有差异。但无论是什么方法,都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教学热情。

第9篇: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由于自主选拔试卷由大学老师命题,针对的又是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所以出题难度和范围并不严格受高考考纲限制。就难度而言,大部分高校自主选拔的物理试卷比高考难。不过,从近些年的命题趋势看,考试难度总体而言是逐年降低的。考生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考试范围。由于同一所高校的自主选拔试卷全国是统一的,所以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而言,一定要注意各校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和线索,对某些知识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利用有限的时间作有效地准备。

“门派”指南之2012年复旦“千分考”物理部分解读

复旦千分考由于题量多(200道)、题型单一(均为单项选择),所以不可能出过程复杂或难度太大的题目。2012年复旦选拔测试试卷物理部分有16题。知识点分布如下:

力学:运动的相对性、斜抛运动、通过p-v图求功、动量定理、弹簧的弹性势能、波动方程。

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多普勒效应、分子动理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电学:电路故障、部分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场中的导体(两题)、光学、原子物理:光的折射(两题)、单缝衍射两题(深度超纲)、双缝干涉、波粒二象性(微观实物粒子)。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只有16道选择题,但涉及超纲的知识点很多。参照2012年高考大纲,完全不超纲的题目仅4道。可见,如果考前不做准备,很难得高分!另外,16道题中,有5道题出在光学部分,有2道涉及电场中的导体,说明试卷在知识点覆盖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来看两道考试真题:

145.关于单色光作单缝衍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央亮纹最宽 B.中央亮纹最亮

C.单缝衍射现象与干涉无关

D.衍射花样是多束光干涉的结果

这道题涉及大学物理知识。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是由次波相干叠加而成的。所以答案应为C。只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几乎很难作出正确选择。

151.一端固定的弹簧振子水平放置在光滑平面上,开始时有一个方向与弹簧平行的冲量I作用下运动,以后振子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都有一个与速度方向一致的冲量I作用于振子。已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L,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振子的质量为m,为使弹簧达到最大伸长量,弹簧振子要经过的全振动次数最接近( )

A. B. C. D.

这道题涉及动量定理、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答案为C。对考生而言,动量为选学部分,有些学校根本不教的,即便是选学动量的学生,要求也很低。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则是物理竞赛要求。

“门派”指南之

2012上海交大物理部分解读

2013年“华约”自主选拔考试中的物理学科独立成卷,物理的分量更重了,题型上肯定会有所调整。但是,“华约”的总体风格不会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2012年“华约”的物理考试情况。

2012年“华约”的物理与化学合卷,称为“自然科学”。其中物理部分一共11道题,选择题7道、实验题1道、推理论证题1道、计算题2道,总计70分(化学部分为30分)。

由于试卷题型丰富,特别是有实验、推理论证、计算这样的大题,“华约”试题难度更大一些。2012年“自然科学”考试卷物理部分的知识点分布如下:

力学: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机械波、动量定理、斜抛运动。

热学:分子动理论、内能。

电学: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容器、静电平衡状态、电磁感应、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

光学、原子物理:全反射、光电效应。

由此可以看出,“华约”物理考试涉及的超纲知识点也很多。参照2012年上海的高考大纲,完全不超纲的题目仅5道。另外,受题量限制(共11道题),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小。

计算题主要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其他学校对这部分知识要求很高,常常作为高考压轴题出现,所以这道题目对外省市考生而言难度并不高。但对于部分考生而言,这部分知识属于选学部分,难度就相当高了。

备考策略之

以知识点的补充为切入口

对于报名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学生而言,高考要求的那部分知识大家都掌握得相当好了,因此很难拉开差距。真正拉大差距的是“超纲”部分,因为学生们在“超纲”部分的学习差异太大。所以,在考前这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考生应该以知识点的补充为切入口,集中精力迅速补充高考不考但自主选拔重点考的知识内容。会别人不会的,你的优势才会明显。

报名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学生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如何在强者中胜出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另外,由于自主选拔考试涉及较多超纲知识点,这些超纲内容本身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因此,寒假期间考生必须全力以赴,集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自主选拔考试作准备。如果心挂两头,很有可能两头都落空。人生难得几回搏,有时候往往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事情成与败,拼一拼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纵然失败也无怨无悔。

在备考复习方面,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自主选拔的辅导书,很多书非常系统全面。如果是暑假开始准备,这些书无疑是很合适的。但是到了寒假,各门学科再从头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时间显然不允许。要想在短时间取得明显成效,可行的办法是:不要按照知识体系全面系统学习,而是从“题目”入手重点突破。具体而言,通过“考试真题”摸清自主选拔命题方向,有针对性地补充超纲知识点;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实际解题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使备考有了突破口、更加有实效。

考生应该注意的其他典型问题

另外,我参加了数次自主选拔物理阅卷工作,除了感受最多的累和压力大外,数万份的考生试卷又让我有了一些心得总结,在此,我把它们写出来,希望将来能加自主选拔的同学们在看过后能明白面对考卷应该怎么做。

字迹不清晰,在高强度的阅卷任务面前,干净、整齐的书写是得分的要素之一。虽然物理答卷不如文科答卷字数多,但一定要易于辨认,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潦草。阅卷时因为“v”不分,“G”看起来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者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物理学科中有些符号属专用。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再另设符号,例如万有引力的题目中给出轨道半径为r,就不要写成R,这样会算错的。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位移用s1表示,第二阶段的位移要用s2表示,不能都用s表示。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