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记事篇作文范文

记事篇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记事篇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记事篇作文

第1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心在落叶里

脚踏落叶

我无声的哭泣

却又有欣喜

记得那时年少

拾起一片落叶

明白人生的哲理与意义

记得那时年少

走在落叶上

心在飘渺

第2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绝不·轻言放弃。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抱怨,为什么我什么都不如别人,为什么我的认识那么糟糕。其实我想说,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同样,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那些抱怨的人可能因为一次挫折,而给自己固定在一个什么也不会的框框里,把自己永远关在一个永远阴暗的世界里。其实,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在阴暗的天空上挂上一个太阳,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谁都喜欢风和日丽的晴天,那我们又是何苦把自己关在一个没有暗天的地方呢?

我的世界我做主,与其沉浸在暗无天日的井底,倒不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草原上自由奔跑,也许你会被石头绊倒,或者溅了一身泥,但是爬起来照样能跑,你并没有因此而成为残疾人。所以说,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一切绊脚石都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在阴暗的地方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更容易迷路,更容易摔倒。既然你害怕摔倒,抱怨麻烦,为什么不让阳光洒满你的世界,照亮前方呢?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对你来说并不是坏事,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态,很难吗?

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就是保持愉悦的心态;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就是面对困难不放弃;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就是即使摔倒也会笑着抚平伤痕,这一切,不都是最简单的事吗?

所以说,只有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才会有向上的动力,只有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

第3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1 偏见与偏向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并不是指偏见,偏向主要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但却经常会在人脑中出现,对于人脑有着一定影响的、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颇的认知倾向,偏见主要是指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成员或者是群体成员有着否定性的、不公正的一种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导致的。无论是偏见还是偏向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歧视,这种歧视主要包括三种:隐蔽的歧视、内隐的歧视和外显的歧视,偏向属于内隐的歧视,而且偏向的存在使得主任是难以察觉的,因此必须要对偏向有着正确的认识。

2 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认知偏向的表现

2.1 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果被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所影响,那么对于新闻事件的解释也会有着一定的影响,会有着浓厚的个人主观性的色彩,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事件就会缺乏着一定的真实性,被新闻记者自身的认知所影响。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主要是对于人们观察内容的反应的影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与报道的过程中,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会受到认知图式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掌握的信息和个人需要掌握的信息会形成一个单元,在?@样的情况下就会新成一定的图式,而且新闻的报道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报道之前,需要对于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有很多的信息会超出采访时候的要求,也会影响着记者自身的图式,这样记者在进行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的改变着自动化呢的认知图式,而且自身的认知图式在改变的过程中会融入一定的个人色彩,会受到自身的认知影响,有许多的记者在对于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都会更加的喜欢利用已经有的图式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样已经形成的一种社会的刻板印象就会在认识的主体中对于当前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对于很多的记者来说,他们并不会对于相应的信息进行推论,而且对于干扰到推论的一系列的心理误区也不会进行确认,产生的结果就是记者就会扮演着解释者的这一个角色,而且记者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错误。

2.2 “信念固着”及确证偏向会引导记者趋向已有观念

经过相应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会一直寻找着那些支持着自己观点的信息,这种信息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验证性的偏见,也是一种无意识的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是在人们无意识间出现的,而且在人们对一个观点的正确性进行思考的时候,那么这种观点也就存在着一定的正确性,而且这种观点看起来是正确的,而且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引起我们注意和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着我们,这时就会与我们所相信的东西相吻合的事物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对人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信息的选择会形象与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和日常生活的状态,比如,由于记者怀疑事件甲是导致事件乙的结果,他可能就会在潜意识当中希望报道这样的新闻故事。于是,他可能去采访某个同意这一观点的专家,并且接着采访由这一专家推荐的其他人。

所以,一旦你形成了某种信念,它就会影响你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信念固着”,它是我们在面对与自己信念相反的证据时,仍然要固执己见的一种倾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种偏向:当人们遇到他们喜欢的假设时,他们会去寻找对这个假设有利的证据,而忽视那些对这个假设不利的证据。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说话或行动时,他们是带着一些相关的观念或事物,并在评价的等级上给出它的位置。而这一切活动往往是下意识进行的,记者也许真诚地相信他们是在客观地考虑一个问题的所有方面,然而事实上他们不过是以证实所期望或所相信的方式来处理信息罢了。

2.3 基本归因错误会使记者在采写人物报道时高估个人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这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被李?罗斯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即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映,这是一种被称为是个人倾向归因的现象。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被称为情境归因。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归因错误,是因为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则变得相对模糊。

第4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浙江临海江南中心校五(3)班马潇腾

说到日全食,那可是一个天文奇观。今天,我就有幸目睹了这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

听说2009年7月22日要发生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我姐姐特地给我买了一副专业的太阳观测镜,老师说九点半时要组织大家去看这一奇观,我高兴极了。八时开始,我就拿着这一副眼镜,爱不释手。

上午九点半到了,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到天井里观测。老师要求我们看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观测镜或特殊的玻璃片,而且不要看得太久,以免损伤眼睛。我心里很激动,到底能看到什么呢?这时我看到的太阳已经不是圆的,简直像一条缝,不少同学在惊呼:“太阳怎么变成了月亮!”像一个月牙儿,渐渐的,这一残月不断地扩大,又像香蕉,又像小船。到十点半我们放学的时候,太阳基本恢复了原状,又是圆国圆的了。

日食,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是天狗看太阳火红的,就去吃一口,又吃一口,一直吃完太阳。人们看见这一情况,就大喊:“天狗吃太阳了!快来救救太阳啊!”于是大家就拿起脸盆,菜刀等边敲边喊,天狗受到惊吓,一口吐出了太阳,就跑了,天空又恢复了原样。这然这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无法解释这一自然现象,所以就编了这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

第5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摘要: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形式的错句为研究对象,归纳出该语法点的偏误类型共两种,重叠多余和重叠缺失,重叠多余包括AA式,A一A式,AABB式,AAB式,ABAB式。重叠缺失包括AA式,AABB式,ABAB式,V了V式,ABA得式。造成偏误的原因有动词重叠使用范围和条件不明确,过度泛化,目的语内部的迁移,提出教师应重视该语法点,并进行分阶段螺旋式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动词重叠;偏误分析;日本留学生

重叠是现代汉语中词类的重要方面,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词语重叠的基式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重叠后构成一个超词成分[1]。动词重叠表示的语法意义主要是时间上的短时,如“看--看看”“让我看看这本书。”由于它的短时量没有明确的量的刻度(到底多长),所以其短时意义便有了一定的模糊性。[2]

动词重叠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留学生很容易产生偏误,对其偏误进行分析,找到偏误的原因并对该难点的教学提出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并运用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以揭示日本留学生词语重叠的偏误规律,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方法

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收集了近些年来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的作文答卷。本文主要是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词语重叠错句进行检索,以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共检索出语料122条,其中无效语料5条,例如包括重复语料2条,正确语料2条如“没有时间好好吃一顿饭或者自己一个人做菜嫌麻烦,那么去方便店买点儿面包或者盒饭简单地吃。”不属于词语重叠错误1条,如“她做得做菜味道是从她母亲传过来的。”因此,共得出有效语料117条。这些偏误按词性划分,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日本留学生词语重叠形式动词产生的偏误最多,经过对语料的逐条分析,可以把日本留学生词语重叠形式的偏误类型分为2类,分别是重叠多余,重叠缺失。下面,我们以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使用情况进行偏误分析。

二、偏误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的重叠形式在全部词类重叠现象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有以下几种:1.AA式。这是一部分单音词动词的重叠方式。例如:听――听听;想――想想。2.ABAB式。这是一部分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例如:商量――商量商量;研究――研究研究。3.AAB式。这是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可以采用的重叠方式。例如:洗澡――洗洗澡;打球――打打球。4.AABB式。这类动词的重叠方式不太普遍,主要是当A与B都表示单音节的动词时,例如:打打闹闹。此外还有“V一V”“V了V”“ABA得”等形式。如想一想,画了画,想你想得。动词重叠形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3]

(一)动词重叠多余

对81条包含动词重叠的语料进行分析,得出属于重叠多余的偏误有58条,占动词重叠偏误的71.60%。其中动词重叠多余的偏误类型有5种。

(1)AA式多余。此种语料39条,占动词重叠多余偏误65.51%,占动词重叠偏误的47.5%。

①他天天跟我们谈谈关于高尔夫球的话题。

②在电车上的四十分钟,我们聊聊很多事情。

AA式重叠经常表示“尝试”,使语气缓和[4]。在①②并不需要词语重叠来达到语气缓和的效果。动词的重叠形式有较强的时态特征。[5]AA式只能出现在还没发生而即将发生的句子中,“我来找你谈谈”“咱们今天聊聊这个话题。”不能代表一般性的动作和已经结束的动作。因此①应该改为“他天天跟我们谈论关于高尔夫球的话题。”②应该改为“在电车上的四十分钟,我们聊了很多事情。”

(2)A-A式多余。此种语料10条,占动词重叠多余偏误的17.24%,占动词重叠偏误12.35%。

③人的性格,特别弱的地方很难改一改。

④跟以前相比,现在我更兴致勃勃地听一听老师讲的课。

A-A式侧重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很难更改性格表示这个动作持续的时间长,因此应该把③修改为“很难改”。听老师讲课也要花费一段时间,因此,应改为“听老师讲课”

(3)AABB式多余。此种语料7条,占动词重叠多余偏误12.07%,占动词重叠偏误的8.64%。

⑤难道明明白白,自己爱的人即将死,现在不能依赖医疗技术,也不能为她替自己减轻的身体负担和心理痛苦。

⑥但是,如果要求帮助杀人的人是自己的爱人或者家里人的话,我可能犹犹豫豫。

AABB式往往后面不直接加宾语,表示动词的重复与持续,所体现的是一种状态而非动作,可以做谓语,定语,状语[6]。因此应把⑤中的明明白白改为“明白”应把⑥中的“犹犹豫豫”改为“犹豫”。

(4)AAB式多余。此种语料2条,占动词重叠多余偏误的3.45%,占动词重叠偏误的2.5%。

⑦老师不J识别的日本人,于是找我父亲帮帮忙。

⑧小时候,我母亲经常带我去散散步。

AAB式也具有时态色彩,经常用在还没发生却将要发生的句子中,而⑦“帮忙”的动作已经发生,⑧句子中出现了“经常”说明表示的是一般状态,因此⑦应改为帮忙,⑧应改为散步。

(5)ABAB式多余。此种语料2条,占动词重叠多余偏误的3.45%,占动词重叠偏误的2.5%。

⑨他们商量商量以后,决定值班制。

⑩跟他什么话题都可以多讨论讨论。

ABAB式不能带时量宾语,因此应把⑨改为“商量”。并且ABAB表示的是动作持续的时间短,⑩原句义并没有强调时间的长短,所以应把“讨论讨论”改为“讨论”。

(二) 动词重叠缺失

属于重叠缺失的偏误有23条,占动词重叠偏误的28.40%。其中动词缺失的偏误类型有5种

(1)AA式缺失。此种语料15条,占动词重叠缺失偏误的65.22%,占动词重叠偏误28.40%。

①可是那时候,他们应该仔细地想有没有好处,要不然有可能会一切都是白费。

②我真希望和她一同谈这道题目。

有重叠能力的动词往往通过重叠这一语法手段来表示动作的持续性,如①想是一个过程,如果单独用想无法表达持续思考过程。应改为“想想”同样②谈在这句话中也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因此应把“谈”改为“谈谈”。

(2)AABB式缺失。此种语料3条,占动词重叠缺失偏误的13.04%,占动词重叠偏误3.70%。

③在马路上很多人来往,其中包括孩子和女人。对他们来说吸烟者像一种带着武器的人一样。

④那这样吧,我先去台湾,只去台北就行了……虽然去了故宫博物院,但时间不够,急忙地看,所以没有时间欣赏那里的文物,所以这次为了参观故宫,我特意安排一天。

AABB可以为句子增加作动作反复次数多的语用色彩,因此③应把“来往”改为“来来往往”把④“急忙”改为“急急忙忙”。

(3)ABAB式缺失。此种语料2条,占动词重叠缺失偏误的8.70%,占动词重叠偏误2.50%。

⑤当时老师就跟我说:“我今天回家考虑,你也回家考虑一下吧。

⑥看起来年纪比较大的中年女性,她不说汉语,所以我没办法知道黄瓜的价格。因为我在上海留学,所以本来想跟上海的物价比较。

ABAB式表示的动作次数之少,即动量少,往往是一次的动作。以上两句话出现偏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关注动词动作的频率。因此,应把?改为“我今天回家考虑考虑,你也回家考虑一下吧”。把⑥改为“所以本来想跟上海的物价比较比较。”

(4)V了V式缺失。此种语料1条,占动词重叠缺失偏误的4.35%,占动词重叠偏误1.23%。

⑦说着拍了我的肩膀,我感激不已,没有她的这句话,没有现在的我。

V了V式常用于叙述体,功能是描述,这种情况下使用动词重叠式多是出于句法的需要。⑦应改为:“说着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感激不已,没有她的这句话,就没有现在的我。”因为通过比较“说着拍了我的肩膀”和“说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两句话,可以找出它们在表达功能上的差异点。“说着拍了我的肩膀”所表达的是“判断” ,而“说着拍了拍我的肩膀”所表达的是“描述”。

(5)ABA得式缺失。此种语料1条,占动词重叠缺失偏误的4.35%,占动词重叠偏误1.23%。

⑧我家分工得很清楚,爸爸在外面工作,妈妈在家里做饭、打扫、洗衣服。

应该改为“我家分工分得很清楚”。

(见表2)

从表中中可以发现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多余使用偏误远远大于重叠缺失的偏误,并且在重叠偏误中AA式偏误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动词总偏误的75.9%。在重叠缺失偏误类型中,还出现了“V了V”“ABA得”两种重叠多余没有出现过的具体偏误类型。其原因如下:

(1)过度泛化。本文所收集的语料大多来自已经成年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大都具有了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当他们学习目的语长达一段时间后,便掌握了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当他们再去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便会利用这些有限的知识去推导、归纳所学新知识[7]。出现动词重叠多余偏误的原因可能是留学生只学习了动词重叠形式的某个方面,就把这条语法规律推广应用于所有的句子中。

(2)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重叠缺失很大程度上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日语中虽然有动词重叠的形式,但所使用的条件和范围和汉语有所差别。日语中由同一语素、词干、词、词组重叠后直接构成动词的情况基本没有。并且汉语是动作动词重叠,而日语的这类动词基本上都是表示状态的词[8]。因此根据母语的语法规则,日本留学生就会出现在需要动词重叠的时候却没有重叠的偏误。表2中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偏误远远大于重叠缺失的偏误说明,过度泛化是造成日本留学生动词重叠偏误的主要原因。

(3)目的语内部规则的互相迁移。AA式是动词重叠最为普遍的方式,也是动词重叠最为简单的形式,最先也是最容易被日本留学生习得,留学生对其使用最有把握,但这种形式在语体色彩,语用意义和语法意义上也有许多限制条件,所以他在留学生作文中出现偏误的比例大。由于留学生最先学习AA式的重叠规则,也就很容易把其规则套用在其他形式当中,造成其他动词重叠形式的偏误。

三、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动词重叠形式错句的调查研究,共归纳出两种偏误类型,重叠多余和重叠缺失,重叠多余包括AA式,A一A式,AABB式,AAB式,ABAB式。重叠缺失包括AA式,AABB式,ABAB式,V了V式,ABA得式。并且动词重叠多余使用偏误远远大于重叠缺失的偏误,重B偏误中AA式偏误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重叠缺失偏误类型中,还出现了“V了V”“ABA得”两种重叠多余没有出现过的具体偏误类型。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有,过度泛化,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和目的语内部规则的互相迁移,针对这种情况,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我们作下述建议:

(一)分阶段螺旋式进行动词重叠教学

在初级阶段可以只教授AA式,进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全面的了解AA式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减少偏误的出现。在中级可以学完动词重叠的其他形式,并向学生说明动词重叠形式的使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重叠,并对偏误点进行讲解。在高级阶段,除了复习已经学过的所用形式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可以把重点放在动词重叠形式体现的语体色彩上。

(二)重视对动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强调和纠正

动词重叠形式本身的复杂用法决定了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往往对其使用范围和条件强调的不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个语法点的讲解。

参考文献:

[1]李宇明.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 世界汉语教学,1996 (01):11-20.

[2]卢福波. 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7-118.

[3]熙. 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66-67.

[4]吕震雯. 日本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之一

[5]柴世森. 试论汉语双音动词AABB重叠形式[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115-123.

[6]李冠男.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汉语量词重叠研究及偏误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6.

第6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暑假的第一天(The First Day of Summer Vacation)

Summer is here, and the sun is closest. There is no school, and there will be lots of time today; time for a picnic; and time to play, time for a boat race up stream and down, time to go shopping and see the town; time for a story and singing a song when dinner is over. Today is long--the longest day in all the year.

推荐暑假作文 ·暑假第一天 ·暑假见闻 ·暑假一日游 ·暑假趣事的作文 ·暑假计划作文 ·英语作文:暑假的收获 ·暑假记事作文3篇 ·暑假游记作文3篇 ·暑假英语小作文

第7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以前,我的作文总是半页,顶多写一页,作文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味道,老师说我的作文不好。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老师告诉我要多积累,灵活运用,平时多摘抄、多剪报。我对剪报很感兴趣。

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很支持,给我订了很多报纸,我看完以后,就把好的文章或段落剪下来,分类贴在一本旧书上,有写人篇、记事篇、状物篇、寓言篇、名言、笑话、作文入门等等。早上到校后,我就打开我的“宝库”背我剪贴的内容,然后作文时灵活运用。

剪贴还真管用,由于我剪贴得多,记得多,我掌握了各种作文的写作方法,也懂得了如何选材,我的作文再不是半页了,老师说我写得很生动,还常常被当作范文给同学们读,我很高兴。

剪报不仅让我的作文写好了,还提高了我的阅读水平,锻炼了我的编排和动手能力,我觉得剪报是“变废为宝”,剪的都是旧报,贴在旧书上,却又是你手边的宝贵资料。行动起来吧,同学们!你们在剪报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乐趣和更大的收获。

第8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暑假活动计划

假期中任务繁多,想做的事情也很多。要把这些事情逐一筛选、调整,根据暑期时间合理安排,制定一份“暑假活动表”。一切活动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但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二、认真复习,迎接奖学金考试

这个测试是暑假后初一下学期的一个总结,暑假中,要把初一下学期学习的所有内容认真复习一遍,还要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表”。争取测出好成绩。

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如:绘画、书法、音乐、英语、信息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勤奋读书,注意积累,善于写作,灵活运用

第9篇:记事篇作文范文

一、教学思路

(一)指导,抓住一个“引”字

本次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明确,但在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对初一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引导他们借鉴本单元《风筝》一文学习构思。这篇课文围绕风筝这一主题写了两个人物——我和弟弟,通过填表练习,学生了解了记叙的“六要素”,明白了叙述事情交代清楚“六要素”是一件不难的事,而要学会在写作前把所要写的内容想清楚、想周全,最实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列出一个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交代记叙要素方法的异同,让学生明白记叙要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况和表达的需要来定。而在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要着重写,写具体,写充分,以突出中心思想。

(二)写作,突出一个“活”字

本次作文训练,课本给了四个参考题目,要求学生以课文为范例练习写作。因为是参考题目,我告诉学生可以选择课本上的题目作文,也可以自由命题作文。

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像以往的作文教学一样,一味地强调教师命题什么学生就写什么,很显然,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严重束缚之下只能越来越僵化。尽管义务教育教材做了很大的努力,每次作文训练一般都附有一组参考题目供学生选择,但很多教师没有把这一自完全交给学生。长此以往,压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极容易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

我把本次作文确定题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感受选择自己认为最能写好的题目和内容来写。在作文题目和内容不做限制的同时,强调一点,必须把记叙文的“六要素”交待清楚。这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说自己想说的话,争取作文成功便成了可望亦可及的事情。

确定好作文题目和内容后,学生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构思、编写作文提纲了。我随机抽查后,请部分作文题目和内容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交流构思情况,随时评点,给每个学生以启发。

(三)评改,着眼一个“实”字

本次修改作文采用学生自改的形式进行,因为修改自己的作文实际上是思想的再整理和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的再斟酌。因此,本次作文修改的基本要求与平时相同,即“四读”、“四看”:一读自己的作文,看中心意思是否明确,有无积极意义。二读自己的作文,看选择的材料是否妥当。一般说来,选材的标准有三个,第一,围绕中心选材;第二,材料要有代表性;第三,材料要新颖。三读自己的作文,看布局谋篇包括段落和层次的安排,过渡和照应的设计,开头和结尾的策划等。修改作文也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段落清楚、层次分明,是人们对好文章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第二,各段之间的意思要连贯,做到分开来是段,合起来成篇。四读自己的作文,看看修改的句子、段落以及增加部分的内容是否跟前后文连贯。凡是不顺当的地方,立即把它们改正过来,力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达到基本要求以后,就引导学生重点检查“六要素”交代清楚没有,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修改,保证本次作文训练的任务圆满完成。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初中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一定基础了,但在写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入题意识很差,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思考。

2.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例如,《生活告诉我》一文,许多同学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却去写别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张海迪、女排姑娘或别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事迹、感受一点也没涉及。另外,重点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上常犯的毛病。

3.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一些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一些,这些问题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4.语言表达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活单调,集体性的活动少。许多同学对单调的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搬硬套,没有真情实感;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个别同学语文基础太差,语句不通顺的现象也存在。

(二)常见问题的纠正指导

针对初中同学写作中出现的上述几方面问题,现在集中谈谈对其纠正过程中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1.审题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审题通常指的是,审体裁、审范围、审重点(题眼)等。不少同学常常忽略其中的审重点和审范围。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而是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

为了突出重点,表达中心思想,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例如,写整体《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 个生活片断。

2.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猪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头写好了对整篇文章的成功至关重要,从我们学写记叙文也必须千方百计地写好开头。无论是倒叙式还是顺叙文,都务必写得优美而有吸引力。

文章结尾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也是决定文章是否成功的重点。俗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也务必用功写好文章的结尾。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炼、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