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爱国的诗句范文

有关爱国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爱国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爱国的诗句

第1篇:有关爱国的诗句范文

一、巧引诗词活开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局,常常能很快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科学课堂中适当引用诗词,既可导出本课的教学主题,又能在新课的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思维。

如在“碳的性质”的教学中,我一进教室就诵出“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诵完诗,学生就会很惊讶。科学老师怎么上起语文课来了,立即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把注意力集中到这节课的学习中,达到了引入的目的。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伐薪烧炭”说明什么?“十指黑”表示了什么含义?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薪”可以烧成“炭”,碳的物理性质:“黑色固体”等。又如在教学“动物的个体发育”时,我在该多媒体课件的首页,插入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西江月》的朗诵音频、蛙鸣的音频和江南田野风光视频,在上课伊始把学生们带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样优美的意境,然后设疑:“蛙声――稻花香――丰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丰年――蛙声――繁殖――个体发育”为思路导入教学。在教学“种子的结构”知识时,我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植物体产生大量种子所体现出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种子繁育新的生命的意义,从而不自觉地产生了解种子结构的好奇,这种好奇又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巧引诗词激兴趣

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激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不在于传授学生多少具体知识。只有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他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去钻研,才会有追求科学的动力。否则,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勉强去死记硬背,这是彻底的失败。在科学教学中应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疑问,激发他们积极思索与探讨,从而激发钻研的兴趣。同时还要使学生知道,这门学科是敞开的,还存有无数未解决的问题,留待后人去钻研、解决,让学生明白科学里还大有其用武之地,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这就成功了。诗词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科学课堂中出现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的优美的诗歌,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时,我引用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问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春蚕丝尽即死吗?”老师的质疑,特别对千古名句的质疑,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事实上不难发现“春蚕丝尽没有死”,这只是它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蛹期,这会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使知识的迁移和深化。又如在学习分子的运动论时,可运用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来启发学生。为什么“花气袭人”时气温会“骤暖”?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学习寻找答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如同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三、巧引诗词助理解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其中又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赞美大自然美好,描写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课堂中采用这些讴歌自然的艺术声韵,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和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如说明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就引用了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名句。我多方位转化事例,转化情形如下:

转化1:人间三月正芳菲,山寺桃花却不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转化2:平地三月正芳菲,山里桃花却不开;平地四月芳菲尽,山里桃花始盛开。

转化3:山脚三月正芳菲,山顶桃花却不开;山脚四月芳菲尽,山顶桃花始盛开。

转化4:长乐江三月正芳菲,瞻山桃花却不开;长乐江四月芳菲尽,瞻山桃花始盛开。

我做过这样转化后,学生就会明白“不同海拔高度气温不同”、“不同的地方气候不同”、“山上因海拔高而温度比山下低,植物的生长期迟”等科学知识,这样就非常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植物的生活和温度的关系,同时赞赏了古人的生动细致的观察。又如为引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我引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说明青蛙生殖的时节为黄梅时节,地点是水域环境。为后文中讲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作了铺垫,这种引用贴切而自然,不生搬硬套,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再如学习参照物概念时,学生对本身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较难理解,我就引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描写的是一艘帆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两岸青山不断向后退”。接着问:“这山怎么会走?那太阳会不会走?”学生一时反应不过来,因为他们在读这首诗时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就会知道前半句是以船为参照物,后半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缘故。我再适时地念一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同学们很快就会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释,参照物概念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何乐而不为呢?

四、巧引诗词熏情操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以古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创设生动深刻的人文情境,为课堂教学渲染了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生态系统”的多媒体的首页,我插入龚自珍的《已亥杂诗》的朗诵音频“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及“落红化春泥”的Flash视频,在学生感受“落红”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的同时,设疑“落红为什么能化作春泥?谁在起作用?”以“落红――微生物(分解者)――春泥”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

情感陶冶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情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的一种德育方法。古诗词都是当时作者有感而发写下的,有描写祖国河山壮丽景色的,有借景抒情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的。这些诗对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品德修养,陶冶情操十分有用。在二氧化碳的有关教学中,我引用于谦的“石灰吟”和学生一起悲壮地朗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生从中就能体会到作者那种崇高的献身和爱国精神。我再指出诗句中的关键词:出深山、焚烧、粉骨碎身、留清白。让学生由这些关键词联系学过的知识,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 CaO+CO2

CaO+H2=Ca(OH)2

CO2+Ca(OH)2=CaCO3+H2O

五、巧引诗词育爱心

爱生物、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是现代教育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但是热爱生物、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不是通过说教就能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而科学课堂中的一些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的诗歌,则是很好的载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要很好地启发和引导,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

如教师满腔豪情的朗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能让学生领会到“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教师应紧接着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到科学学习上。“水为什么飞流直下而不飞流直上呢?”这样就自然的引到了“势能和动能转化”及“重力概念”的教学上。

第2篇:有关爱国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品格塑造 美德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渗透德育的不可替代的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目标就是塑造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合格公民和优秀国民。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对新生事物无疑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他们在传统文化素养上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个性人格不健全、缺乏家庭伦理道德、公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公民素养,等等。据《金陵瞭望》(2004年第12期)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时,选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占36.8%,选老板的占8.3%,而选择重要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偶像的人居然只占不到总数10%。调查中发现,在公交车上能主动给老人让座的只占37.9%,看见公物被浪费或损害时,认为“与我无关,可以不管”的有21.1%,“少数学生在校不尊重老师,在家不尊重父母,个别学生甚至以不好好学习作为对父母的报复”。此外,调查还发现,一部分中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不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能用正确、合理的心理调适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另有一部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不足,与父母之间关系随年龄增长,关系逐渐趋于淡漠……”如周光林就指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学教学中的伦理道德渗透[1]。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重任。

司马光曾指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小人”,并强调“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德才论》)司马光的这段精辟的论述也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育人模式提供了借鉴。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若干弊端,其一是“重智轻德”,即重视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严重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其二是重意识形态教育,轻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其三是“多空洞说教少情感渗透”。下面就我在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粗略地谈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品格塑造及人文素养的拓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强调的循序渐进的治学途径,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因此,本文试图从如何做人这个基点出发,来论述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关品格塑造的相关问题。

第一,“忠”的内涵与外延。“忠”不仅体现为爱国主义,还表现为忠于其事、忠于其主的道德素养。孟子曾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我们依据“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古人道德、情操、人品的感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作用。

热爱祖国是对人首要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爱国主义奉为道德传统的至高原则,始终把爱国与否看作是对人进行道德评判和价值衡量的重要标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如汉朝持节牧羊、不改初衷的苏武;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如“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武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人,无不表现出爱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杜甫身处“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救国热忱,只得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中“感时花溅泪”。即使在老病交加的暮年,诗人仍是心忧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一生汲汲皇皇于收复失地的奋斗,最后只得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憾中撒手人寰,诗人在弥留之际仍情不自禁地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慨。这位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诗人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

在广义的爱国主义范畴下,忠于其主、忠于其事的诗文作品也比比皆是。如为主人报仇而“漆身吞炭”的豫让,《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杵臼,退秦师的烛之武,不辱使命的唐雎,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学生感悟古人品格、反观自省自己人格构成的标杆。

第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也是古人最为推崇的道德修养之一。在这方面,如《三字经》里为父母温席的黄香,《二十四孝》里彩衣娱亲的老莱子,卧冰求鲤的王祥,埋儿的郭巨。通过对这些孝道菁华故事的解读,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班固在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咏史》中讲到以身救父的缇萦,大发感慨:“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而孟郊则深情的吟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第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本准则。如孔子的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庄子》里记载了为守信用抱柱而死的尾生,对这些篇章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第四,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推身及人的民本思想的灌输。在我国古代典籍《尚书》里就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礼记·礼运》构建了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李纲的《病牛》中的诗句:“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也表达出诗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这些关爱百姓、以民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今天养尊处优、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应该有一定的规诫作用。

第五,同道为朋,同志为友,古人对待交友是非常慎重的。朋友对自己道德学问的培养有很大的砥砺规劝作用,所以才会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欣喜。从《论语》里面讲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无友不如己者”,《孟子》里:“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朋友的巨大影响作用。故孔子郑重提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荀子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今天的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分析辨别能力不强,这样就会交上一些良莠不齐的朋友。在课外的拓展阅读中,就应该给学生开出一些古人论述交友之道的相关书目。如《世说新语》里管宁割席的故事,范张鸡黍、管鲍之交、俞伯牙摔琴谢知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应该会对学生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提供一个最好的参考模板。

第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向学生贯彻古人惜时、节俭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学习习惯与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孔子曾感慨:“逝者如斯夫”,关于珍惜时间的经典诗文比比皆是。宋学大师朱熹根据一生治学经验,谆谆告诫世人: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见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偶成》

当然,这样强调惜时的典故是不胜枚举的。再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也曾经感慨岁月易逝、功业未建:“年与时驰,志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诫子书》),淡泊名利、退守田园的陶渊明也在诗中抒发自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遗憾。

孔子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点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进而指出推行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如今的中学生们在吃、穿、用等诸多方面讲究的是品牌,是档次,衣食住行动辄攀比。倡导广大中学生在读书生涯中坚守“安贫乐道”的精神无疑对这种“不知稼穑之艰难”的消费方式能起到一种规诫作用。

当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讲究一些策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历史教学品格塑造的前提与关键,无论是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都是如此。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原则,推荐学生读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物评传。

如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能的,这既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既是历史课程目标全面达成的重要途径,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和合格公民的有效手段。

第3篇:有关爱国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中华民族;和谐;人文精神;生命伦理

Abstract:Chinese humanistic spirit of harmony i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theme of Chinese nation, covering the cultural lives of Chinese nation in all aspects, and is also the soul of Chinese humanistic spirit. It i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spects: Firs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secon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that forms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thir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mselv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Bioethics, the Chinese humanistic spirit of harmony requests loving life, which outlines the basis ofbioethics; boldly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whichenhances the fundamental bioethics; making home and countries in one,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ity of bioethics; making persons and nature harmonious, which makes bioethics comprehensive; taking essence of everything, which enhances the integration of bioethics;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which realizes bioethics innovative.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further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promoteChinese humanistic spirit and bioethics building is of positive sense of the times.

Key words: Chinese nation, harmony, humanistic spirit, bioethics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各种现象的概括,是对人的思想、观念、态度、方法的总体把握,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注。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精华。从整体看,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和谐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主题,涵盖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灵魂。中华人文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从哲学角度看,中华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生存所面临的三重主要矛盾,内容上也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三个关系构成三个相互联系的矛盾,渗透于中华和谐人文精神的各个方面。

1.关爱生命,突出生命伦理的基础性

人文精神“追求对人的本质、潜能的发掘以及个性的张扬,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展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求善求美是其核心。”[1]绵延五千余年的华夏文化,灿若星河,在世界文化景观中绚丽多彩。与西方文明相比较,中华文明很独特的是对人自身的关注。《易经》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强调指出,“舍诸天文,征乎人文。”[2]可以看,在中国古代,不是首先考虑“天”,而是首先关注“人”。这也是“人文”的最本质的含义:以人为中心来考察其他一切事物。这与近2000年之后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以人为本是中华和谐人文精神的第一要义。著名思想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按照一般人类认识顺序,应该是先认识自然界,之后认识人类社会。但是,中华民族却走了很不一般的路径。在既定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下,中华民族在探索自己的生存的独特空间,以自己生存独特的时空为立足点,对个人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学术流派和思想体系。但是,综合这些思想可以发现,中华文化始终以人作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核心,中华人文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对于生命伦理而言,从关爱生命开始,才是人生最为紧要的事情。只有关爱生命,才能善待生命;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自己;只有真正善待自己,才能真正去关注别人,去关注自然和外在的一切。也只有这样,才会去遵守伦理,遵守从生命伦理到社会伦理,人类伦理到自然伦理的一切伦理。也只有真正遵从这些伦理,才会提升自己的道德。“从道而有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引申与发展起来的。以人为本,才能真正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更有活力,更有异彩。

2.勇于担当,提升生命伦理的根本性

个体的存在是生命的本原。但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的不是“狭隘的个人“,而是“大我”;不是单纯就个人来谈论个人,而是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认为个人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满足自我,而在于服务他人和社会,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个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而应该追求真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不断的超越精神。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身而取义。”“义”具有最高的价值规定性,也是个人道德的第一要义。荀子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孟子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得出“舍生取义”的结论。《大学》开篇就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指出了精神生活对人本质和生命的意义,指明了人应该追求的价值方向。宋明时期的“理”与“欲”争论不休。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把人的理性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主张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用理性去战胜人性的弱点和惰性。从社会意义上看,一切社会关系的和谐从根本上看是人的和谐。社会和谐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是和谐的核心。同时,人的解放和发展是和谐基本依据和合理的评价标准[3]。从个体的角度看,和谐是以生命为基础的,是生命存在过程中各个方面、环节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因此,从整体看,中华人文精神一方面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性,另一方面又重视个人社会责任的方向性;一方面强调崇高的伦理道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个人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达到自我的协调,实现身心的和谐。

3.家国一体,注重生命伦理的社会性

马克思深刻指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4]中华人文精神重视个人价值,同时,也强调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基础,倡导个人的社会贡献;不是把个人的价值局限于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是把价值的天平定位于“社会实现”;不仅从具体的人际关系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来进行思考。康德从人类社会行为的角度深刻指出,“道德行为不能出于爱好,只能出于责任。”[5]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华人文精神强调的不是狭义的人际关系。固然,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了人际交往的“礼”、“义”等内容,但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人文精神中显著的特征。从历史发展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一次又一次的挺立于世界的文化和文明的潮头,不断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很为关键的是中华人文精神对社稷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守望,有一代又一代秉承中华人文精神的中华儿女的努力。《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反对一己之私。也是出于对民族和国家的担当和责任,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个人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沉的忧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写出了“长太息以掩涕矣,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杜甫身居茅屋还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直接追问,“敌未灭何以家为?”也正是在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中国历史上报国志士英雄辈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包含了中华儿女爱国之情的历史,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报国精神的凝聚、升华、弘扬的历史。

4.天人合一,实现生命伦理的全面性

“一切的存在都首先是物质的存在,一切的发展都与物质有关,一切事物只有在与外在的环境进行物质的不断的交换中进行着发展和完善。”[6]中华民族很早就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人自身的生存与自然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道德经》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天道》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南华经》则进一步提出:“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己”,“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益生。”与西方文明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对立甚至严重对抗的关系相比,中华人文精神中渗透了对自然界的爱护的思想。《周易》提出了“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谊”,主张对自然界要带有敬畏的心理,遵循自然规律。与此思想相承接的道家思想提出“道法自然”,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要注意保护自然,而且要实现人、地、天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儒家思想强调“究天人之际”,把人的积极有为与尊重自然结合起来;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的规律性结合起来;把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生存环境结合起来。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也并不是强调人的生存与自然的对立,相反,也是强调对自然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综合起来看,中华人文精神注重保持生态平衡,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从整体上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而不是简单的作为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而不是简单的一般的物体;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作为更大的系统来看待,强调两者之间的共存与和谐,而不是排斥和对立。《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既是他的生存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 [7]

5.博采众长,增强生命伦理的融合性

从中华和谐人文精神的发展看,在漫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华和谐人文精神也在流变传承中酝酿和发展着。和谐不仅是“儒家最高的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8]从思想文化条件来看,历经数代先哲贤士,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努力,他们的思想体系相互传承、整合、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人文精神。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看,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以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家庭为背景的社会情况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思想的文化格局被网络化:一方面,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的意识形态文化被伦理化、大众化、社会化;另一方面,一些亚文化,如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士绅文化等,在与儒家文化的相互比较中存在,并且不断渗透。之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这样,中华文化逐渐融合协调,不仅形式上相互补充,而且内容上也相互借鉴调和,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道释”并存的文化格局。无论是儒家主张入世精神,还是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还是释家提出的超然,都是以和谐为基础的。但是,所有这些文化都倡导以人为中心,以关注人、关怀人为主线,从人的角度来考察事物,提出了人的价值和意义的思想,注重人的精神的塑造。《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中和到万物的和谐,是天地演化的规律。从哲学意义上看,和谐是事物的本质中差异面的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反映了矛盾统一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面表现出来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辨证范畴[9]。中华人文精神对生命伦理的追寻,无论是形式还是实质,都是不断追求实现生命和谐的过程。

6.与时俱进,实现生命伦理的创新性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的觉醒的过程,也是不断探求宇宙万物的规律和真理,挖掘新的力量,提高自身,改造自我,奉献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为此,中华人文精神主张“格物致知”,倡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有用新我来不断改变旧我的勇气和行为。因此,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人文精神所展示的和谐生命伦理,并不是安常处顺的精神,而是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不断实现生命的意义,不断创新生命的境界的追求。固然,孔子主张“欲而不贪”,“思不出其位”;孟子则要求“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提出“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都主张对于人的欲望的适当的节制。这是人的理性的必然要求。但是,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思想也恰好是重视道德的作用和养成,保持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平衡和协调,追求更高的道德水平,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的体现。这也是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的和谐的协调机制,是保持心理平衡与协调、修养成健康的人格的要求。泰戈尔认为,宇宙万有的基本精神是和谐与协调,和谐与协调构成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同时,他更认为并主张人生的基本原理是和谐,“希望在爱的赞歌中把人们引导到世界大同,到那里,整个人类和世界,都将笼罩在一片和谐的爱里”[11]。从这个意义上审视中华人文精神,就会发现它的思想的真谛——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对于人生的不断的追问和思考;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智者对后来者的谆谆教诲;不是主张“闭门造车”般的头脑中的革命,而是提倡社会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如今,人类面临纷繁复杂的问题。汤因比认为,要使整个世界避免危机,“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12]。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和谐文明,尤其是其中的和谐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瑰宝。在当前,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中华和谐人文精神与生命伦理建设,对于社会而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对于个人而言,是促进个人养生保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总体来看,弘扬中华和谐人文精神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蔡贤军.论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J].理论月刊,2005,(7):34.

[2] 李 华.人文化:探索技术创新的新形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7.

[3] 吴兰丽,田宏伟.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2-123.

[5] 康 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8.

[6] 李 钢.论发展的内在本质[J]学习与探索,1999,(6):46.

[7] 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56.

[8]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11-212.

[9] 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59.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第4篇:有关爱国的诗句范文

引导学生发现切分节奏并讲解,切分节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来节奏的强弱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原曲谱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谱体会切分节奏。为大家整理的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实例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的参阅。

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实例借鉴一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感受到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体会真情的可贵。

【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仿、对比、合作的方式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声部合唱的音色和谐,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而流畅的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难点】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抢险视频,并设问这个视频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主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个视频主要表现出关于爱的情感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绪非常的柔和、抒情。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它们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独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独唱。

3.完整的聆听歌曲,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教师弹琴范唱第一段,学生跟琴哼唱曲谱。引导学生发现切分节奏并讲解,切分节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来节奏的强弱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原曲谱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谱体会切分节奏。

5.填词演唱第一段。

6.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高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低音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7.分小组合唱第二段曲谱后交换声部演唱。教师讲解合唱,合唱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所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协作才能够唱好两个声部。

8.分小组填词演唱第二段。

9.引导大家观察第三段与第一段的区别,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谱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同。自由朗读第三段歌词后填词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谱,在第二段的时候可以分男女声演唱高低音声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对比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四)教师小结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让我们在这首爱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四、板书设计

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实例借鉴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

7、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

知识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音乐:时间的艺术。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

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变化)。对比例:第二段(B)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

课堂提问:音乐素材发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重复统一加深印象,对比变化新的感觉(动力)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

8、歌曲分析

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实例借鉴三

一、教学构想及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不断尝试着新鲜丰富的生活。音乐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音乐是美的、多种类、多元化的。它既古老又现代,既优雅又时尚。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多样善变的节奏,体现了人们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学生们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从各种媒介中获得她们衷爱的音乐形式、音乐作品、创作者及演唱者的相关信息。显然,单一的音乐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我们要通过缜密的资料查阅、细致的筛选、严谨客观的讲解、极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通过分析其发展进程、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流行音乐。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具备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女中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更趋向自然纯真。她们喜欢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体验美的真谛,更愿意成为美的少女。新的教学大纲也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题目是——“流行音乐中的几种形式”,因此重点放在“形式”上。教师从众多的流行音乐形式中挑选了四种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音乐形式,它们分别是“节奏布鲁斯(R&B)”、“说唱(RAP)”、“摇滚(ROCKROLL)”和“电子音乐(ELECTRON)”。

本课全部教学内容来源于相关书籍查阅、网络下载、日常音乐知识的积累。在某种意义上,本课可以定格为一节“音乐实验课”。

三、教学环节:

本课教学环节设计以清晰、简洁、趣味性参与性强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自习、自创的综合能力。

1、 新课导入

2、 流行音乐中四种形式的音乐渊源、音乐特点、构成规律的讲解、分析、辨别,学生相关参与活动贯穿始终。

3、 课堂小结

(注:具体内容参看教案)

四、教学方法:

1、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前、课中、课后都贯穿学生的各项参与活动。如:课前将学生分组,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收集;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即兴创作音乐形式,理解其特点;课后的讨论等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挖掘她们的创造、创新思维潜能,理智地欣赏鉴别音乐。

2、

大量有趣丰富的影音资料,错落有致地安排在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不仅为概念的讲解、举例提供了方便,而且更突出了知识的条理性,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尽可能地把较先进的音乐设备带到课堂上,与教学常用乐器相结合,进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真实。如:R&B音乐要素构成的分析、RAP的即兴创作、电子音乐是通过什麽乐器实现的等等问题。学生从中可以真正体会到音乐的多元快速的发展,大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的知识,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五、课前准备:

1、 在校园中以采访的形式提出关于流行音乐的相关问题,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并摄制成影像。教师根据本课音乐知识需要,个人摄制教学用演示影像。

2、 课前,将作课班分为四组,学生选择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

3、 制作本课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具。

4、 音乐设备的准备。

教 案

课 题:流行音乐中的几种形式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介绍流行音乐中的四种形式,从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分析各形式在音乐中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二、学生们通过理解体会,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音乐方面的创造创新才能,启迪美的意识,创造美的空间。

三、音乐是多元化的艺术,本课还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科技在音乐中的运用,展示音乐课堂丰富新鲜的氛围。

教学重点:

一、四种音乐形式的讲解分析。其中节奏布鲁斯和说唱为重点,摇滚和电子为了解。

二、围绕四种音乐形式展开的学生活动。

教学难点 :

一、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对音乐的即兴创作。

二、学生通过本课可以真正地对流行音乐有更新更多的认识,并学会客观地分析欣赏不同的音乐。

教学方法:讲解 演示 比较 列举 即兴创作 分析 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 具:自制教学课件 音乐设备 电脑 投影 黑板 钢琴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5分钟)

1、 教师播放在校采访的录像:

关于流行音乐的一些问题及学生们的回答情况。

学生看后可以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 学生们按照预习作业 划分的小组坐好,准备出预习作业 。

观看录像,观察其他同学对流行音乐的理解,结合自身观点,发表看法。

按组的划分坐好,准备出查找的资料。

通过课前的录像采访,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她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并给同学播放。观看的学生不仅感到亲切真实,更激发了她们的求知欲望,在新课导入 时就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了。

课前已划分了小组,对本课中即将出现的四种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培养学生预习自学的习惯。

二、流行音乐中的四种形式:(35分钟)

(一)节奏布鲁斯音乐(15分钟)

英文名称:R&B

1、 提问:R&B音乐的起源?R&B在音乐表现上有什麽特点?

2、总结:(电脑演示)

起源:R&B(Rhythm and

Blues)中文翻译成:“节奏布鲁斯或节奏蓝调”。它原是一种黑人的流行音乐,最早R&B是Blues和Jazz的混合体,是从慢舞转向节奏舞蹈的雏形音乐。

特点:R&B体现了显著的节奏或节拍,另外它的旋律也交代的很清晰,往往听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R&B已成为乐坛宠儿,当然现代的R&B又混入了别的音乐的元素。

R&B音乐的基本结构:

布鲁斯的音乐元素+强劲的节奏

3、教师发出印制的歌谱,带领学生进行视唱。

教师利用音乐设备加入节奏的伴奏部分

播放本段旋律的原版演唱。

4、教师带领学生用R&B的音乐方法演唱已学过英文歌曲《yesterday》。

以组为单位,根据个人查找的资料,回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听讲 观看演示 思考 分析 记忆

学生看歌谱进行视唱,掌握歌曲旋律。

和着音乐的节奏,哼唱音乐旋律。

听赏 对比 分析

用感情和理解对音乐进行新的诠释。 进入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

R&B音乐为当今比较流行的音乐形式,且学生们听到的机会很多,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为学生们介绍这种音乐形式之前,可以将英文书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相关了解字母代表的意思,有利于音乐结构的理解。

学生先进行预习作业 的反馈,教师给予总结,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通过介绍音乐形式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学生确立此种音乐形式的音乐元素及基本构成。

把简单的旋律给学生视唱,加入强劲的节奏,恰好是R&B音乐的基本构成模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R&B音乐的特点。之后,放出本旋律的原版演唱,学生们可进行对比,加深趣味性和记忆。

学生将已学过的歌曲加入R&B的音乐元素,培养她们理解创造的能力和丰富的音乐感觉。

(二)说唱音乐:(10分钟)

英文名称:RAP

1、提问:RAP音乐的特点?

2、 关于RAP音乐:(电脑演示)

70年代中期在黑人和纽约市外行政区的青年中间开始流行迪斯科、霹雳舞、和说唱乐。街区那些去不起时髦俱乐部的青少年厌倦了迪斯科音乐,他们演奏更重一些的黑人流行音乐,来回重复同一张唱片的内容。当主持人在音乐中加入说唱(开始时是用60年代流行的语言朗诵一些街头即兴诗歌),这种音乐开始成为了说唱。

RAP的基本构成:

说唱+节奏

3、学生根据自己的校园生活写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RAP的语感进行说唱,教师和以伴奏。

回答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