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科脊柱护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层级;岗位胜任能力;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3-170-04
为了能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提高一线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医院提倡以“优质护理服务”和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工作宗旨要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为中心,而能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及优质护理服务。能达到此目标,最根本解决办法是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培训,而传统培训方式未能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及需要而设计培训课程,则培训效果不明显,且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为了提高一线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一支满足现代护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我院骨科中心从2014年1月至今进行分层级培训,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中心包括手足显微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关节外科三个病区,共有4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按职称分为4个层级,N0-助理护士5名,NI-护士19名,N2-护师13名,N3-主管护师6名,年龄21~44岁,平均27.2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30名,中专7名,临床工作经验5~10年21名,2~4年11名,1年11名。
1.2实施方法
1.2.1培训内容根据岗位管理方案、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且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而制定分层级培训重点内容,见表1。
1.2.2培训方式成立护理培训小组,组长是手足显微外科护士长,组员是6名护理组长。培训期为1年,设计120个学时,设定在各科室教科室,时间在每周周四15:30~17:30。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授课、个案分析、专题讲座及经验交流等相结合。理论培训:老师是本科室护士长及教学经验>5年以上共9人,课堂教学是PBL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相结合。技能培训:老师是我科教学经验>3年,本科以上学历临床护理骨干,且通过护理部统一培训和考核达标,6人,年龄29~36岁,主要方式是观看视频、现场示教、分组练习及临床实践等相结合。
1.3评价方法
每年年底由护理培训小组收集培训前(2011年1月~2013年12月,护士43人)和培训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护士43人)相关考核数据及科室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包括护士专科理论、技能、岗位胜任能力、护理质量。(1)护士胜任能力考核:考核内容有:理论、技能、管理、教学等,各层级护士具体考试内容及分值见表2;其中总分为100分,>70分为资格,个案分析、论文撰写是通过幻灯片形式进行考核,护理技能是根据层次不同安排内容进行临床考核,剩下内容通过笔试形式考核;(2)护理质量:每季度由大科质控小组对该科室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急救与毒麻药品、器材管理、患者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度,每项总分100分,且根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来进行,其中每项>85分为及格,>92分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有2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分值分别是5分、4分、2分和1分。每季度发放50份,由培训小组统一发放,现场作答和回收,且统一计算,该科室护士在发放时需回避;(3)理论、技能考核:主要根据层次不同,由培训小组依据培训手册制定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总分均为100分,>70分为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X2检验,P
2.结果
2.1培训前后各层级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培训后各层级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比较
培训后患者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度等科室护理质量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培训前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核情况比较
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平均分、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分层级能更有效提高各层级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该科室有43名护士,职称是不尽相同,传统培训方式未能根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及需求而进行设计培训方案,达不到培训效果,浪费了时间、精力和资源,且降低了护理人员接受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缺陷。而分层级培训能系统分析各层级护士掌握知识程度、工作能力、培训需要等特点进行设计培训方案,能有效带动大家学习、提高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进而提高培训效果。本研结果显示,培训后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明显提高了各层级护士业务水平,改变了护士思维模式,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护理管理能力,基础护理做得更加到位,病情观察能力更加细致、护理文书更加规范,则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本次坚持以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为导向,使得培训方式和内容得到不断完善,培训期间有临床思维的培养、标准化患者等培训与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分为专科小组,每个专科组设置专科组长1名,组员5-6名,进行相对固定的专科手术配合护理。自设问卷调查护士的技能及满意度,医护配合质量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关键词】 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学科不断进步,对大型医院综合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的专科化、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护士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综合性医院手术专科多,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护理质量促使手术室护士向专科性发展,其目的在于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专科手术技术能力向高、精、尖发展。我院从2005年开始实行手术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6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占5%;主管护师占30%;护师占23%;护士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6%。对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价,手术室实行专科护理分组前后的手术配合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1.2 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方法
1.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根据各外科手术量及手术难度,进行多少和难易搭配,使各小组工作量大致相当。我们将手术科室分为10个专科组:普通外科组、肝胆血管外科组、脑外科组、泌尿外科组、妇产计生组、小儿及整形外科组、创伤修复组、脊柱骨科组、耳鼻喉组、器官移植组。每个专科护理组设专组长1名,组员5-6名。专科组员按资历、工作能力、个人意愿等配置,进行相应的专科分组,形成正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队,保证专科组的稳定运转和发展[2]。
1.2.2 专科组长设置:每个专科组设专科组长1名,负责专科护理工作安排和人员的管理。专科组长应接受过专科知识进修,具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有学科带头作用,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医德。专科组长工作评价标准,是由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医生满意率、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护理论文撰写情况等项目对专科组长实施考评[3]。
1.3 专科护理小组运作模式
专科组长基本固定,负责本专科组的手术配合。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不轮换。新护士入科2个月内,首先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尽快熟悉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和手术配合程序,然后开始进入各专科护理小组轮转,每个小组需轮转3个月,通过此阶段的强化培训,以培养新护士的手术配合技能,作为专科护士的后备人才[4]。专科操作技能培训,由每个专科组员轮流讲解并进行操作的示范。专科护理查房选择一些疑难、危重病例或术中有特殊问题的病例[5]。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后,由护士长及专科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轮流抽查考核。
1.4 手术配合质量、护士技能、医患满意度效果评价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对护士进行专业成就感评价:采用成就感量表进行评价[6]:包括持续性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理解规则和能够按照要求操作的适合性、有明确的学业爱好、对未来充满计划性和有确定的爱好4个因素,共有18个条目,每个条目总计1分,总分18分[7];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手术后2天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填好后回收统计;医生满意度调查:向相关专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2 进行检验。P
2.结果:
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考核成绩比较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2.2 患者和专科医生满意度比较 专科医生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71.2%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8.6%。患者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80.4%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6.4%。
3. 讨论:
3.1 护士专业成就感增强 通过设置专科护理小组,专科组员均能接受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专科组员不仅系统的接受本专科知识,还熟悉掌握了本专科手术配合的特殊要求,大大提高了专科配合水平,使专科组护士专科素质不断提高。护士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专科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她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结果表明,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明显上升,理论、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均提高。
3.2 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设置是现代化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激励护理人员努力进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8]。设置专科护理小组,相对固定专科护士;制定本专业护士职责与标准,建立考核体系,使手术室护士向高度专业化发展;实现专科分组,定室配合,定病种配合,使得医护手术配合更加默契,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得到了专科医生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医生能及时征求相关科室意见与建议反馈给组长,及时传递到组长并上报给护士长,从而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专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
3.3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各个年资护士合理搭配,便于培养新人。同时专科组长的管理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专科化形成了护士长原专科组长原组员的垂直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专科护士之间相互协调,合理配合。手术室专科化分组改变了传统手术室工作模式,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工作流程科学化,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在手术室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该模式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科护士,使她们的职业化素养、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意识不断提高[9]。加快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进程,有利于培养出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以适应现代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
总之, 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 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改善了医护关系, 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 从而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彩云,胡秀兰.神经外科专业护士分层使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70-71.
[2] 程富英,周娅颖,卢艳,等.专科组长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3(1):18-19.
[3] 王彩云,赵学红.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63-864.
[4] 曾俊,岳蕤,吴治敏.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体会[J].护理杂志,2007,24(09B):71-71.
[5] 刘蔚晴,郑三女,刘摇艳.专科手术配合资料册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6):1514-1515.
[6]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207.
[7] 黄行芝,刘摇庆,徐摇霞,等.护士分层使用与绩效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26-527.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55-02
【Abstract】Artifici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method is to use the artificial knee injury or disease to replace the damaged by knee,purpose is resection lesions 、relieve the pain、recovery of the knee joint activities with the original func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rtifici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mainly used for treatment osteoarthritis、rheumatoid arthritis、traumatic sex arthritis、correct joint deformities、ankylosing spondylitis etc disease cause severe deformity of the knee joint,Artifici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is a curative effect is very exact operation,is the knee joint disease treatment one of the principal means of,Complet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nursing is surgical succes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Key words】Knee replacement;Peri operation period;Nursing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2月手执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55-85岁,平均62.5岁。糖尿病1例,高血压12例,冠心病5例,低蛋白血症1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一般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是经过长久的考虑,希望能通过手术解决行动不便和疼痛等问题。但由于患者患病时间长,常伴有行动不方便、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四处寻医就诊,常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加之患者及家属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知识缺乏了解,特别担心一旦手术失败,很可能发生肢体的残疾,担心无法忍受手术本身带来的痛苦,容易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效果。因此,术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要求、文化程度等因素,尽量全面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项手术方法和本院医生技术水平,并详细的讲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目的、效果及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多向患者介绍身边的成功案例,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护理程序解决患者各种心理问题,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担心和顾虑,使其在手术前对医院放心,对医生放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使其认识到早期康复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进行有计划的训练确保医患关系和谐,患者心态稳定,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2.1.2.1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了解病史,包括一般情况和全身健康状况,术前膝关节的功能情况。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凝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情况、心电图、胸片等),手术前一天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根据医嘱给予配血,吸烟者劝其戒烟,使用激素者停用激素,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术前晚根据医嘱用镇静剂,以减轻病人紧张和焦虑,保证充足睡眠。手术前1天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做好身体卫生。对病人进行常规备皮和消毒处理,观察患者膝关节周围皮肤有无破损,疖肿等感染。如有,应积极治疗之。要求病人在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6小时开始禁饮,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所致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1.2.2 呼吸道准备 术后病人常因伤口疼痛不愿做深呼吸或咳嗽排痰,因此术前应训练病人做深呼吸运动。
2.1.2.3 胃肠道准备 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因绝大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尤其是术后,因手术创伤和麻醉的影响,很易发生便秘和尿潴留。术前给予必要的练习,可减少或避免术后尿潴留及便秘的发生。
2.1.2.4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为预防感染,术前2-3日、术中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2.1.3 行为训练 向病人讲明术后咳嗽、咳痰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如感染等的发生,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的训练,指导病人利用床上拉环做引体向上和抬臀训练,教会患者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活动以及踝关节的主动活动,教会患者助行器和拐杖的使用方法。
2.2 术后护理
2.2.1 基础护理
2.2.1.1 根据医嘱给予床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氧气吸入。
2.2.1.2 行联硬外麻的患者应术后去枕平卧6h,抬高患肢,使膝关节处于屈曲30°-40°位。
2.2.1.3 预防感染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防止感染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要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遵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使用时现配现用。严密观察体温及伤口疼痛情况,术后使用预防性抗生素10-14天,要求广谱、足量、有效。应根据术前不同的疾病进行相关的复查和治疗。
2.2.1.4 心理护理 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疼痛、活动不便等不适,会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应主动跟患者沟通,给予患者鼓励,稳定患者情绪,给予患者康复的信心,使患者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
2.2.2 引流管的护理 应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保证伤口引流有效,延长管长度适中并低于伤口平面,防止引流管扭、折、屈、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及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一般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术后24-48h引流液量
2.2.3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症状,可影响到术后功能的恢复。术后第一天即可在术侧膝周上下置冰袋冷敷(冰袋外包裹毛巾,伤口敷料外应包裹防水油布),每30-60min给予更换1次,冰敷至手术后2d拔出伤口引流管,目的是防止并减少关节腔出血及膝周肿胀,缓解术后疼痛。早期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条件许可还可使用持续性止痛泵,但需防止腓总神经受压损伤。晚期疼痛病因比较复杂,应细致分析,要注意除外心理性因素。教患者通过聊天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以缓解疼痛。
2.2.4 饮食护理 术后当日禁食6小时后,可进半流质饮食;次日可进普食,增加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指导病人按摩腹部,防止便秘。高龄患者还应适当补钙,如喝豆浆、牛奶等,糖尿病患者应选用优质蛋白饮食,如动物食物中的奶类。
2.2.5 防治深静脉血栓 膝关节置换术后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应抬高患肢并穿弹性袜后应用弹力绷带,长度从足部到大腿根部,以促进回流,早期活动患肢;消除水肿;嘱患者主动做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引流管要定时给予挤压,保持有效通畅;严密观察患肢循环,若发现小腿、踝部肿胀、皮温升高等立即通知医生;术后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2.3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开始锻炼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尤为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功能锻炼的过程和重要性,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指导患者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折屈背伸和股四头肌的等长等张运动(每小时屈伸10次,每天2-3次)。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10s,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术后中期使用CMP机被动锻炼,CPM机可通过温和而持续的被动屈神肢体,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术后晚期主要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主,加强站立、下蹲、步态训练、下地行走等练习,并练习上下楼梯,次数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以不感觉劳累为准。叮嘱患者量力而行,切勿过度训练。
2.4 出院指导 出院前需要对病人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教育,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各种感染等。指导患者应多进食高钙食物,同时叮嘱病人及家属继续加强患膝的功能锻炼及肌肉锻炼,适当锻炼后要充分休息避免关节负重,避免反复下蹲,减少上下楼梯次数,不做长跑爬山等运动,关节出现不适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尽早恢复患肢功能。并注意预防各种感染,告知随访时间,一般为1、3、6月,以后每年复查1次,不适随诊。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对围手术期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障手术效果。由此可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痊愈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1-502.
[2] 房晓军,丁勇,田娟.下肢创伤患者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的康复护理.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89.
[3] 王青,陶松年,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J].临床骨科杂志,1999,2(4):268.
[4] 顾晓园,张中南,侯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J].中华理疗杂志,1999,22(4):215.
[5] 刘凤然.全膝关节置换术36例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