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厂检修范文

电厂检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厂检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厂检修

第1篇:电厂检修范文

关键词:葛洲坝水电厂 状态检修 检测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发供电设备均采用定期预防性试验和定期计划检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经验,推进发电设备检修体制的改革根据,提高全国发电设备科学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我国开始提出并试行状态检修的设想。根据葛洲坝水力发电厂近20年来设备检修实践,从状态检修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们的设想和建议。

发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电力设备各专业、多学科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科学上的问题。目前我国推行的状态检修是指在试点厂探索融故障检修、计划性检修、状态检修、主动检修为一体的,使设备具有最大可靠性和最低成本消耗的混合检修方式。实施状态检修从整体上理解,就是围绕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检修的预见性、预控性,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方方面面去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1 纯计划检修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水电厂的需求

葛洲坝电厂是华中电网的主力电厂,是正在兴建的三峡电厂的反调节水电厂。电站设计水头18.6m,全厂共装机21台,装机容量2175MW。近年来,该厂经过对水轮发电机油、水、风系统的自动化元件、发电机励磁、调速、保护系统,水轮机推力瓦和220kV、500kV开关站等设备的优化改造,其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运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以往采用的纯计划检修已不能适应现代化设备运行和各种突发事故的要求,因此实行状态检修已成为该厂各项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1 纯计划检修的弊病

纯计划性的预防检修,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包括了设备的大修、小修、定期维护等,如《发电厂检修规程》明确规定,机组大修每3~5年1次,小修每年2次,检修安排的重要依据是检修周期。这种检修模式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比较保守,且存在许多弊病:

(1)纯计划检修的不科学性 纯计划检修是依据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现场投运调试情况而预定一个检修周期,将其写入设备的检修规程并固定下来,由生产计划部门参照执行。纯计划检修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修理,这样势必造成有些发电机组越修越坏或良好设备一修便故障率增加的现象,因此缺乏科学性。

(2)设备检修的不经济性 纯计划检修一方面致使有些状况较好的设备到期必须修理,增加设备检修费用,同时又加速了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少数状况不好的设备因检修周期未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甚至到发生事故后才抢修,扩大了经济损失。

(2)检修过程的不持续性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许多电厂相继推出了检修运行分离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纷纷成立和组建了各自的检修,但由于发电厂和检修公司之间设备责任的不明确和分工的交叉,在检修特别是大修及扩大性大修方面,尽管检修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仍普遍存在着检修与维护过程的不持续性,常常使一些技改项目特别是一些小的技改项目,在检修完成后进行日常维护或事故处理时一些资料图纸、技术参数的混乱,从而延长了检修时间,降低了设备利用率,给发电厂造成不必要的运行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

2 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

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其成本消耗最低,设备运行具有最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状态检修时,一方面对一些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而对主要发电设备,由于其影响性和经济性,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实行计划检修,并在设备有可能造成较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较大时,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状态检修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定期发现问题,定期淘汰设备,加速设备折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1 实行状态检修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

纯计划检修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针对我国的国情而实施的一种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固定的检修周期并不随现场设备的运行条件、环境和设备的换型、运行可靠性的提高而变化。因此形成了设备到期就必修,不论其健康状况如何均来一个大拆、大卸、大组装。因此开展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势在必行,且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彻底突破相关的条条框框,打破纯计划检修模式下的固有检修周期的约束。

2.2 葛洲坝电厂检修模式

1993年10月,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打破了传统的检修模式,代之以计划检修为主,诊断检修为辅的检修模式,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修必修好”的原则,把集检修、运行管理为一体的发电综合体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单位:发电厂与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检修公司,从而向状态检修迈出了第一步。1995年针对发电厂与检修公司之间存在的责任混淆等问题对两单位的设备分工进行了重新分配:发电厂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管理、二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和日常维护;检修公司负责机械、一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新的检修模式的建立,不仅在建立新的检修观念的同时精简了机构,促进了职工队伍向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而且使发电厂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和单纯化,逐步从纯计划检修向以状态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以最低经济消耗为目标,同时兼顾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混合检修方式发展。

2.3 葛洲坝电厂在推行状态检修的前期实践

在进行检修体制改革的同时,葛洲坝电厂在部分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相继开展了一些“初级阶段”的状态检修工作:如1990年进行的3F机组扩大性检修,按惯例机组运行10年左右扩修一次,而3F仅运行了8年时间因水转机转轮漏油严重而提前进行扩修。按计划5F机组应该在1995年进行扩修,由于5F机组的运行状况良好,至今尚未进行扩修。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其洪峰水位之高,来水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历史罕见的。葛洲坝电厂做为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在其发电机组2F、4F、5F、6F相继出现上导、水导摆度增大的不良运行工况,振动摆度监测装置实时在线监测并报警,在确认了这一不良运行工况之后,葛洲坝电厂及时同调度联系申请停机低谷消缺,施行状态检修。从而在确保大坝安全及发电的同时,发挥大型水力枢纽拦洪、错峰、削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为整个长江流域尤其是确保荆江大堤、共同抵御洪水的侵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 推行状态检修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现代科技在发电厂的应用,计算机监控已能代替人来完成大部分设备的运行监视,但这些技术都需要人去控制、去操作。而状态检修作为未来我国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状态检修与纯计划性检修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纯计划性检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就可,而状态检修则要求各单位、各级技术部门都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的高起点。

为此,葛洲坝电厂在全厂实施了“三全”培训制度。所谓“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新设备的开发、研制、设计及安装、调试,有效利用葛洲坝电厂大中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50%以上的优势,掌握设计原理和思路,使葛洲坝电厂厂在由纯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体制转变的进程中受益非浅。

在检修和技改过程中,葛洲坝电厂建立起与(合同)协作单位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友好合作关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设计开始,参与全过程。共同参与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充分酝酿,及时总结,归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不仅培训出一批能胜任生产现场运行操作、检修维护、改造(改进)、完善提高的骨干力量,而且大大地缩短开发、研制、试用的周期,加快了新设备推广应用,提高新设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状态检修,仅有以上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展全方位的运行维护交叉更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运行管理又懂设备维护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4 先进检测手段和装备是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手段

从葛洲坝电厂目前的设备先进水平及在线检测手段来看,要想真正实现状态检修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该厂根据自身实际,在向状态检修迈进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在线检测水平。

4.1 计算机监控系统高度自动化

葛洲坝电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已全部实现了设备监控、报表自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历史数据查询、事件追忆及存贮等功能,还开发了智能语音报警和电话报警功能,并有事故处理和操作票专家系统。特别是其计算机历史数据库,实现了各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不间断连续运行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存档,可供查询和打印分析,为设备检修和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4.2 机组振动、摆度监测

目前国内不少水电厂都安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对于表征水轮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机组非电量主要参数等都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葛洲坝电厂与华中理工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机组振动、摆度监测专家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机组非电量在线监测的不足。

该专家系统一方面可实时观察机组运行数据情况:可实时记录200s以内的机组甩负荷后的运行参数,另一方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信号分析和处理,帮助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机组运行情况。

4.3 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

在监视方面:对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如技术供水系统、漏油泵控制系统、顶盖排水、清洁水系统、自动补气装置等,除常规压力开关或浮子式液位信号器外还安装了非电量传感器来监视模拟量信号,这种采用开关量定位监视和模拟量连续监视相结合的方法既给运行人员一个设备运行工况的量化概念,又有利于辅助设备的安全运行。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使机组主辅设备的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

4.4 先进的报警手段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语音报警分几级,最基本的显示在简报窗,监控系统的所有信息以滚动方式在简报窗陆续显示。对事故信号、保护信号以及重要的辅助设备等都设置了语音报警,并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按其重要程度分类,同时启动不同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语音报警,并统治现场设备事故的性质。实现电话语音报警可以便运行人员同检修人员共同快速处理、恢复设备,减少经济损失。先进报警手段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

5 状态检修在葛洲坝电厂的发展前景

改革传统的计划检修体制,实施诊断性的状态检修制度,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把握设备健康状况是状态检修成功与否的关键。过去通过计划检修,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处理,设备安全才得以保证。如果现在普遍实行状态检修,以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努力。为此,在改革检修管理体制方面建议如下:

(1)取消指令性的计划检修,改为指导性的计划检修,将预防检修、状态检修和事故后检修有机结合,逐步过渡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主动检修模式。

(2)成立专业化的检修公司,实现集中检修进而实施终生检修承包制,改变现在以设备检修规模的次数定效益的弊端,创造设备运行和检修的最佳经济效益。

(3)不断实施、完善和推广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在全面监测各设备的同时,对异动设备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4)充分发挥葛洲坝电厂分厂、车间、班组三级质量验收体系,对每台机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履历,了解分析设备现状、跟踪分析设备现状、跟踪细小缺陷的发展方向,对设备状况做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设备健康的命脉。

第2篇:电厂检修范文

关键词:电气设备;重要意义;现状;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电厂中,主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厂用电系统等,受电厂输出电流较大、电压较高的因素影响,对其电气设备的要求相对也较高。电厂运行的安全取决于其设备的质量、施工的质量及设备的选型等多种因素。对供电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有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电气设备接线正确与否、接线是否牢固,电气仪表的固定架焊接、设备的安装质量等。所以,在对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中,必须要有全面的检修质量体系的保证,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现状 根据电厂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其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虽然都使用的是同一碳刷和压簧,但由于压簧的压力差异与使用时间差异,这就使得滑环与碳刷间的电阻不一致,同极滑环上的碳刷间的电流不均匀,造成个别碳刷上电流过强,导致压簧受损,出现火花;第二,虽然所使用的碳刷型号相同,但由于其自身阻值存在一定差异,造成自身电流强度也不同,个别碳刷电流偏大,导致压簧变形,出现火花;第三,碳刷在长时间工作时,常常会出现严重的磨损或剥落,机组振动或集电环磨损造成碳刷振动,刷架或刷盒积垢等,导致碳刷冒火。第四,巡检人员检查不到位,检查间隔时间过长,没有及时发现出现问题的环节,导致发电机滑环碳刷冒火。

根据以上几点电厂电气设备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更换全部的压簧,换成同一型号,根据机组检修情况 进行压力测试,将每一个集电环的压力设定为相同的,否则必须更换压簧;其次,机组工作时,每小时对发电机碳刷、滑环、压簧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再次,碳刷的长度不能过小,如果长度过小,要立即更换,一般情况下,对弹簧的更换在同一时间内不能超过五次;第四,更换新碳刷时,必须测定电阻值,更换滑环时,必须要对其上碳刷进行更换;第五,更换的新碳刷,必须进行研磨,保证弹簧和滑环的接触面积大于百分之七十,保证碳刷工作时没有卡涩现象,能上下灵活运动;第六,建议采用恒力矩电刷装置,该装置运行状况较为稳定。最后,要预备足够的碳刷,这样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及时的进行更换解决。

3、优化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分级检修管理

对电厂电气设备进行分级检修中,主要是对设备和系统的分级;典型设备故障模式;采集评估运行技术参数数据;影响程度分析及预防故障的措施制定等,对设备及系统的分级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电气设备及系统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到维修需求的次序;对运行数据的采集主要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确定及评估,根据优劣标准及量化基准,对电气设备检修的目标值进行明确;影响度分析主要对重要设备、系统及主要电气部件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评估其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对有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判,然后综合制定预防与维修的计划。

3.2人员素质的提高

对于专业的电气设备检修人员而言,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因此一专多能型的技术人才对于电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有效的对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时处理,对设备检修中的损失,能够减至最低,保证了电厂的整体效益。因此,电厂应该有自己的人才培训机制,全方位、全过程中的参与新设备的设计、研发、安装等过程中,使各个层次的人才都能得到培训和储备,为电厂在计划检修与检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技术改造中,电厂要与相关单位协调好关系,参与到技术改造与检修的全部过程中,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学习,将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归纳总结出来,指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生产现场检修维护、操作及技术改造的中坚力量,电气设备的研发、试用及维护的周期也极大的缩短,新设备的推广不断加快。要使检修工作能有效的开展,就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但能维护设备,还能运行与管理设备,造就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3.3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根据故障类型,电厂电气故障分为设备故障和线路故障两类。线路断线、脱线、断股、配电线路故障、绝缘子故障及倒杆、基础沉陷等常常会引起线路故障。线路出现故障以后,首先要对配电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是否设备本身故障引起,或是否是保护误动作或值班员误操作,确认没有故障以后,再采用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进行线路的检测。如果是二次回路或者配电设备本身故障,检测仪难以准确指示,检测人员也就很难发现故障,只能用试验的方法才能发现故障,所以要及时处理故障。如果是电压互感器存在故障,经常会出现一次侧或者二次侧保险接连出现熔断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马上停止使用,对故障点及时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如果是电流互感器出现故障,主要表现为内部出现臭味、过热现象、内部有放电现象、冒烟、引线与外壳间有火花放电现象、声音异常、主绝缘发生击穿、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层间出现短路、二次回路出现断线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充油式电流互感器会出现漏油现象等,一旦发生这些故障时,应该立刻停用,向上级部门汇报。如果发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头断开或者发热,要采用安全工具将其拧紧或者将其短路,否则就停止使用,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处理。

结语

在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中,电厂各个部门要积极的进行配合,不断的完善检测与监测机制,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此外,对电气技术人员的培训是保证电厂设备管理的有效手段,应该不断加强,为电厂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福刚.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5).

[2]闫一斌.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1(4).

[3]韩立权.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经验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第3篇:电厂检修范文

由于电厂输出电压较高、电流较大的原因,其电气设备安装要求也相应较高。对于电气设备的质量以及选型、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决定了电厂的运行安全。电厂电气设备接线的牢固度以及正确性,变电设备接地线的安装,设备固定螺丝的旋紧、电气仪表设备固定架的焊接等等多方面都是影响电厂的供电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在进行电厂电气设备检查与维护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健全有效的检修控制体系来对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以此来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

2、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现状

电厂的电气设备的维修过剩问题,在既定的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案下,对于运行良好的电气设备也进行了不必要的维护,这对于人力物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降低了电气设备的利用率。目前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面还存在着盲目维修的问题,因为电气设备维护方案设计制定的不合理性,或者剑修者不根据既定方案,只依靠自身的经验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这样就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对于电厂电气设备检修问题中还存在着维修不足的情况。对于一些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问题的电气设备,但是由于受制于既定的维修计划,电气设备不得不继续运行,因此,电气设备就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目前电厂先进的电气设备维护方案都是基于设备状态评价的状态进行维护和检修。这种制度的制定以先进的检测技术为手段,以严谨,科学的维护计划作为基础,尽可能的保障在故障将要发生之前或继续运行不经济的时候,进行有目的适当或者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3、电厂电气设备检修要点分析

3.1电厂电气设备分级检修管理方法分析

在分级管理中,故障检修人员要对设备的故障能够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对于故障的发生类型与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对故障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检修策略。在进行分级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典型的故障进行分析,然后提前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设备的检修提供有利的条件。

3.2电厂电气设备故障检修方法分析

电厂的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导致其产生故障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运行线路出现故障,二是运行设备出现故障,所以在发生故障时,首先需要对这两个部分进行检查。在故障发生时,首先要检查线路和设备的接触点,看其是否接触松动或者断开,在确认无误后,再对线路进行检测,最后对设备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可以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故障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3用逻辑分析法确定并缩小故障范围的检修方法

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时,对每个电器元件每根导线逐一进行检查,一般能很快找到故障点。但对复杂的线路而言,往往有上百个元件,成千条连线,若采取逐一检查的方法,不仅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容易漏查。在这种情况下,若根据电路图,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故障现象作具体分析,划出可疑范围,提高维修的针对性,就可以收到准而快的效果。分析电路时先从主电路入手,了解电气设备各运动部件和机构采用了几台电动机拖动,与每台电动机相关的电器元件有哪些,采用了何种控制,然后根据电动机主电路所用电路元件的文字符号、图区号及控制要求,找到相应的控制电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故障现象和线路工作原理,进行认真的分析排查,即可迅速判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范围。

4、结束语

第4篇:电厂检修范文

论关键词:发电厂 电气设备 检修方法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代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发电厂的供电,人们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及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快速增长。在我国新时代的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对我国电厂电力发展的一系列要求。随着目前人们电气设备的使用的增加,电厂对于设备的检修也急需优化与加强。只有做好电厂电气设备的日常故障检修才能做到避免或者尽量减少在电气设备方面的损耗,从根本上提高电气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从更大的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电气设备、电力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1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是以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作为检修依据的检修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单一的运行时间作为检修依据的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状态监测技术、检测技术、电力技术等多中学科,其技术核心是监测、分析和诊断技术。电气设备作为电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状态对于电厂、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搞好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十分必要。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有变压器、电气主接线及厂用电、配电装置、变电站设备等组成。由于电厂输出电压较高、电流较大的原因,其电气设备安装要求也相应较高。设备质量以及设备的选型、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决定了电厂的运行安全。电厂电气设备接线牢固度、正确性,变电设备接地线的安装,设备固定螺丝的旋紧、电气仪表设备固定架的焊接等等多方面都是影响供电质量的因素。因此,在进行电厂电器设备检查与修理过程中,必须通过健全的检修控制体系来对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

2 当前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案主要可以分为:预防性检修、改进性检修、状态检修、预计时候维修四类。其中,预防性检修是指在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为了防止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而对设备进行以预防为主的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则是指为了改进设备存在的问题、或对设备的功能加以改进而对设备进行的维修;状态检修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与分析,得出设备的运行情况与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与预防的检修方法;而事后维修则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对设备进行的维修作业。

常见的发电厂电气设备维修方案,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尽可能的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但是在我国的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则存在着预防不足的问题,导致设备事故的发生率长期无法下降,妨碍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不利影响。

2.1设备的检修周期与设备的故障频率不成正比

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传统的检修频率就无法保证发电厂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我国发电厂电力系统临时性检修频繁发生。而我国发电厂数量众多,建造时间和服役年限均有着很大的差别,对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律采用传统的思路进行检修,很容易导致电气设备在检修或维修完成后的短时间内再次出现故障,严重的影响了发电厂的正常工作,降低了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维修的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发展速度与维修水平的上升速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导致维修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电气设备的需要,存在有维修不及时、不规范、等现象,增加了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损害。

2.3检修的盲目性较大

由于我国不同发电厂所采用的设备在技术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不仅存在有大型的先进设备,也有部分超期服役的老化设备,使检修期限很难确定,导致了设备检修的盲目进行,不仅造成了人力与物理的浪费,也使得电气设备检修的过程中有着检修过剩与检修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使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

3 检修方法和操作实践

3.1直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

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

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

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可进一步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严重跳火、异常气味,异常声音等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注意检查电器的温升及电器的动作程序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原理图的要求,从而发现故障部位。

(2)检查方法

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根据有无火花及火花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的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

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

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3.2测量电压法

测量电压法是根据电器的供电方式,测量各点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并与正常值比较。具体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和点测法。

3.3测电阻法

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电器分布距离较大的电气设备。

3.4短接法

设备电路或电器的故障中出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电阻法、电压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4 结语

电厂的电气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是保证我国电力持续可靠供应的重要基础, 加大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力度,完善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保证发电厂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婧,王晶,高峰,等.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电网技术,2000(8)

[2]黄凌洁,王玮,吴振升.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施技术的研究[J].电气开关,2007,45(6).

[3]韩晓霞,李莉,麻海燕,等.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青海电力,2006,25(1).

[4]袁文香,姚正,唐明华等.电气设备维修的必要性和操作检查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6).

第5篇:电厂检修范文

关键词:热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热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程序

1 调查研究

要想提高检修的效率,在进行检修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首先,询问设备使用者故障发生前的情形和异常现象,了解各操作机构的功能、控制关系、操作顺序,并确认是否有操作不当或按钮失灵等错误动作,并了解该设备的故障史情况;其次,闻设备是否有塑料、绝缘漆、橡胶等过热、烧焦的刺鼻气味;其三,查看设备触点是否烧灼或烧熔,熔断器的熔丝或熔体是否熔断;其四,辨听电动机、控制变压器、继电器、电磁阀等电器等的机械动作机构在运行中是否有异常声音;其五,用手触摸电器线圈和电动机外壳,判断是否有局部过热现象;最后,通过轻拽电线判断其是否松动。

2 分析故障的可能范围

电气设备的电路十分复杂,需要技术人员根据电气控制关系和原理图来分析确定确定故障的可能范围。电气设备的电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构成,其中控制电路最能体现出其杂性。可以说,组成一个复杂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单元或环节就像积木块一样,可以依据设备的功能、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来完成控制任务。检修时,应先确定故障可能的单元或环节,再根据主电路的连线特征(如:调速电阻或变频器连线、正反转的换相连线、晶闸管的触发极连线等)进一步分析确定准确的故障点以排除故障。

3 试验缩小范围

当外观检查没能发现故障点时,就可以使用试验法进一步缩小故障的范围不损坏电气和机械设备、不扩大故障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直接通电试验法,以分析故障点是在哪一个范围内。具体做法是:将控制线路中有关的接触器、断电器按归省的动作顺序进行工作,通过这个来判断电器元件或其相关电路是否有问题;然后,再接通电路,观察控制电路主电路的控制效果。在通电试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地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4 测量准确故障点

电气设备检修程序的最后一步,就是测量出准确的故障点。而这也需要我们运用位置电阻法来辅助,这种方法是用万用表欧姆挡来对各单元电路、电气的集成电路以及各元件的电阻值进行测量,为判断故障点提供参考数据。电阻法通常有“ 脱焊”电阻测量和“在线”电阻测量两种方法,前者是依据正常所测的阻值是否存在大于实标标注阻值的情况来判断;后者则较于前者要麻烦,但确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根据电压法来判断故障所在的部位(电压偏离正常值较大的地方)。

二、热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和实践

实际操作中的电气设备检修,有着诸多的实践和操作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检修方法。

1 直观法

直观法是通过看、闻、听等手段,观察电气故障的外部表现,找出故障点的范围所在。其检查步骤可以先向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询问,对设备故障外部表现,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设备有无检修史等;再根据询问的情况进一步检查设备外部有无损坏、松动、绝缘体有无烧焦等情况。具体的检查方法,不要先观察电器的触点有无火花、大小情况等来进行判断。总的来说,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锁定到较小的范围。

2 置换元件和逐步开路法

置换元件法适用于电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确定或检查时间过长的情况,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并通过对元件本身的检查来确定元器件性能的良好与否。而逐步开路法,则是在遇到难以检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时,重新更换熔体,将这支路逐段的接人电路。若通电后熔电器还是一再熔断,就表明故障就在这段电路及某电器元件上,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 短接法

电气设备的故障大致分为短路、接地、断路、机械部分故障等类别,对于这类故障,一般可以使用短接法。短接法就是用一根良好的绝缘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分短接起来,再用简单可靠的方法短接到某处,恢复电路工作的正常状态。当然,短接法是相较于电阻法、电压法检查外,最为有效的方法。

以上几种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并无严格的界线,可以单独用一种方法排除故障,也可以需要多种方法同时进行。另外,某些元件在电阻值、湿度、时间、电流、反馈信号等方面的调整不当则需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来修改调整元件的参数。

三、加强热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措施

1 改变传统的计划性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模式的基础是状态,是针对事后维修而提出的。状态的好坏是要通过检测数据来反映的,不同的状态参数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在状态维修中,针对每一台电力电气设备都有相应的检测的方案。检测没有规定的时间限制,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具有灵活多变的优势。如果电力电气设备存在故障问题,可以进行有效预测。相对而言,状态检修是具有针对性以及周密性的,这样可以提高检修的效率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

2 维护好检修设备进行保养

定期给设备注入油,轮换使用设备,对设备进行清洁工作。同时也可以采用现场模式的循环滤油的方式,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相应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稳定健康以及持续的运行。

3 加强电力电气设备的检测工作,对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如果设备在运行中出现了异常,对原因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备的运行规律变化规律,从中找出存在故障的原因,对故障进行彻底性排查,然后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工作,保证我们的设备能安全运行。

4 通过测量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针对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有些设备没有明确规定检修期,但如果发现一些故障,要及时有效处理这一问题,运用正确的检测方式进行测试,在每次小修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检修的时间。

5 确保检修项目合理,缩短检修工期

对检修的对象进行全面监督,及时有效分析,对设备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在这其中存在一些没有必要的项目,废除这些项目。进行大修的时候相应的工期较长,工作量也相对较大,从检修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取消一些项目。节省检修进行的工期,可以保证生产能够安全持续有效进行。

6 提高检修人员的素质

计划性的检修维护需要的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而监测检修则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型的技术人才,要求他们能够在设备运行、检修和故障处理过程中把损失降低到最低,从而确保整体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热电厂企业要合理的利用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为电厂计划检修和监测检修发挥重要作用。在设备技术改造和检修过程中,热电厂与协作单位要相互合作和共同参与,并互相学习和总结各方面意见与建议,培养出一批能够灵活进行现场操作、技术改造和检修维护的骨干份子,以缩短电气设备的开发、研制、试用、维护周期和加快新设备的应用推广。此外,还需要开展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交叉的检修业务技术培训,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懂得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在实际工程中,检修工作者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应该注重运用科学思维模式,找出问题的存在,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加强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主性,这样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不仅仅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在新时代形势的需求。通过我们的电力改革不断发展,不断努力,建立我们热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珍珠.论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09(6).

[2] 陈亚成.现代工业电气设备的维修原则及方法[J].广东科技,2009(4).

第6篇:电厂检修范文

关键词:火电厂;湿法脱硫;检修

引言

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社会能源供应主力军的火力发电厂,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燃煤电厂基本上都实现了脱硫技术的应用。根据电厂脱硫技术的分类,可以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而燃烧后脱硫根据工艺不同,又分为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其中,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厂脱硫技术,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湿法脱硫系统位于烟道末端、除尘器之后,脱硫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所以是气液反应,其脱硫的反应速度快,效率高,操作比较简单,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

然而,湿法脱硫技术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如管壁腐蚀、废水处理、结垢堵塞[1]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这些问题若不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会影响设备的运行并会因此而增加脱硫费用和成本。为此,日常检修时要抓住要点,有针对性地预防不良问题的二次出现。

1 湿法脱硫系统原理简述

湿法脱硫技术根据吸收剂的不同可分为石灰石/石膏法、氨法、双碱法、金属氧化物法等。下面主要介绍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工艺流程,总结起来包括:吸收剂的制备和补充;吸收剂浆液喷淋;吸收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再生池浆液还原碱;石膏脱水;具体过程是:石灰石先经过磨碎,然后将磨碎的石灰石粉末与水混合成浆液,接着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与烟气混合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送入的空气进行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即石膏,进而脱去烟气中的硫成分。经过脱硫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驱除其带出的液滴,并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进入烟囱排向外界。产生的石膏经过脱水以后可回收利用。

在脱硫过程中,为了提高对二氧化硫的吸收率,吸收塔(脱硫塔)应该满足几方面的要求:要保证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浆液充分接触吸收;吸收塔内结构应尽可能简单,降低烟气在吸收塔内的流动阻力;尽量降低结垢,减少产生二次污染的发生。

2 湿法脱硫系统检修

2.1 湿法脱硫常见的问题及防止措施

腐蚀是湿法脱硫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空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遇水则变成硫酸雾滴,硫酸雾滴与系统管壁接触沉积下来就造成了管壁的腐蚀;其二是石灰石浆液中的中间产物亚硫酸渗透能力很强,对吸收塔主体和石灰石浆液管道造成腐蚀;防止腐蚀的主要措施还是使用防腐内衬或者是防腐蚀材料。

结垢堵塞也是湿法脱硫容易形成的问题,严重的会造成设备停运。一般是石灰石粉末过量或者PH过高等造成。制浆过程中要保持PH值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碳酸盐和亚硫酸盐的结垢;一般硫酸盐结垢是比较难处理的,可在浆液里加入石膏结晶体,提供足够的沉积表面,使溶解盐优先结晶在上面,减少固体物在设备壁面沉积。

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后生成大量的含有烟尘、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的呈胶体悬浮状的废液,含有酸性,当这类液体排向外界时根本不达标也会造成污染,因此应当加以处理。例如,可以回收废水中的硫酸盐等。目前,国内外电厂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主要是以化学的方式处理。将废水中的金属氧化物经过氧化后与碱发生沉淀反应去除金属离子,或者加入絮凝剂防止某些金属氢氧化物溶解。

除了上述提到的脱硫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之外,还有其他的问题会间接形成上面几个难题,例如经过脱硫的烟气再热问题,如果不提高其温度会形成“白烟”现象,而且容易造成下游烟道和烟囱的腐蚀。一般采用脱硫前的烟气加热脱硫后的烟气。

2.2 湿法脱硫系统检修

脱硫系统是由众多设备、管道和仪表等组成,系统复杂,脱硫装置一般由以下系统组成:脱硫烟气系统、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和供应系统、烟气二氧化硫吸收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浆液排空和返回系统、工艺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2]。

为了更好的保证脱硫系统正常稳定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制定专门的检修方案,有针对性地对脱硫系统常见的问题进行检查修理。

(1)吸收塔的检修;针对吸收塔的检修,首先要确保内部空气新鲜方可进入塔内,否则容易造成人的窒息,检查除雾器是否有灰浆积存和损坏,有损坏的要保证及时更换;另外要检查除雾器和冲洗水管道是否保持在各支撑梁上平稳固定;还要检查冲洗水管道是否有堵塞和泄露现象发生;检查各类喷嘴是否齐全完整和各喷嘴法兰连接螺栓是否齐全以及喷嘴是否有磨损情况。(2)精密仪表的检修;对于PH计、密度计、液位计等仪器要经常校对,冲洗,保证其能够准确测量。(3)泵的检修;要对循环泵、石膏排出泵以及石灰石浆液输送泵等泵的机封、油脂进行检查,检查时可停运一台启动备用泵,处理检修。(4)管道的检修;要对各类管道包括石膏下料口等检查是否有堵塞、泄露等现象发生,一经发现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关闭相关系统的运行。(5)风机的检查;要检查增压风机的叶片与外壳径向间隙、叶片实际开度和风机外指示是否一致以及油站检查和与挡板门的联锁检查等项目的检查。(6)机械、电气设备的检修;检查各设备地脚螺丝是否齐全牢固,防护罩是否完整,连接件及坚固件安装正常。(7)真空过滤设备检修;真空脱水机滤布、槽形皮带和滑道及各支架安装牢固,无卡涩现象,各路管道顺畅等。

另外,日常检修和维护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对于小修项目,要针对日常运行维护情况,在主机组保证不停运或者短暂停运的条件下,停止脱硫系统运行进行检修的检修工作。由于时间较短,主要针对脱硫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处理,重点是保证脱硫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维护时,要要紧密结合运行巡视和运行参数,重点关注重要设备运行情况,确保系统运行在合理状态。正常状态下,由于循环泵运行,停运一台吸收塔搅拌器进行处理,不会造成浆液沉淀,此状态要比系统停运后处理搅拌器更加理想。为防止特殊仪表堵塞,应视实际情况调整冲洗频率和冲洗时间。为防止设备和管路的异常磨损,应维持浆液合理的浓度。在处理液位等关系联锁保护的重要仪表,应该事先解除相关连锁并做好记录,待问题处理后回复。浆液泵等备用设备不具备热备用条件时,要解除联锁,避免备用设备启动造成设备损坏。

在烟气脱硫装置进行大修以前,应做好前期技术准备工作:根据运行状态监测结果,确定检修项目和工期;制定安全措施、技术措施、施工定量图和网络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价和防止措施;准备好检修记录卡和技术图纸、验收单;准备好检修所用仪器、设备。有些属于检修人员必须了解的信息,如DCS画面上看不到的信息需要运行人员就地检查确认,如机封水、冷却水等,运行人员应该把该项工作视为巡视维护的重点工作。

3 结束语

文章简要介绍了当前火电厂脱硫现状和脱硫的主要种类,主要由湿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三种,其中湿法脱硫技术应用的比较多;湿法脱硫原理简单,主要是利用石灰石浆液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将生成的石膏排出;湿法脱硫经常会遇到腐蚀、堵塞结垢等问题,检修时要严格检查各主要环节的设备;检修之前要制定详细的检修方案和必要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第7篇:电厂检修范文

一、设备维护管理目标

一是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运转率,保证设备生产时间,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提供保证。二是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保证1机、2机、3机等关键生产设备的完好率,为稳定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完成每月产量。三是提高检修质量,满足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正常,确保检修质量100%合格。

二、设备维护管理措施

一是落实设备包机工作负责制,1机包机工作负责人XXX,2机包机工作负责人XXX,3机包机工作负责人XXX,每机在工作负责人的安排下,每个员工负责具体的包机检修工作,做到每项检修工作有人管,有人负责。二是加强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好查看、检查、调整、、拆洗和修换工作,确保设备完好,满足生产需求。

三、材料节约目标及措施

一是严格控制设备的维修成本,落实以旧换新制度,坚持能修的不更换,能重复利用的坚决不用新的原则,切实降低维修成本。二是做好车间日常消耗台帐,严格控制检修材料,加强对检修材料的管理,坚决不乱放乱丢检修材料,切实降低检修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确保生产安全。一是在设备检修工作中,全体员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二是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分工。把安全贯串于设备检修全过程,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对设备检修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第8篇:电厂检修范文

【关键词】传统;新型;水电厂;检修管理;探讨

1. 引 言

在目前水电行业内,电厂的检修模式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厂自身设立检修队伍进行检修;另外一种是电厂自身不设立检修队伍,检修工作由外来检修队伍完成。作为九十年代后的新型水电厂,一般不单独设立自己的检修队伍,检修工作由外来检修队伍完成,电厂自身仅拥有少量的日常维护工作人员。即使作为旗下拥有多个水电厂的水电开发公司,虽然面临着多个电厂的检修任务,也很少设置专门的检修队伍。而检修工作,是一个电厂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工作任务,所以一个水电开发公司或者一个电厂的检修管理模式,也会因各个公司或电厂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和水电厂体制的不断改革,新型水电厂的检修管理模式也将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 传统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及其现状分析

传统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水电发展的产物,水电厂的检修队伍都是依附于水电厂而成立,上自各技术工种,下至一般后勤人员,都配备得相当齐全,是典型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结构模式。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主辅分离、运检分离、运管分离”管理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的极大冲击和挑战。许多传统水电厂逐步将原有的检修队伍从电厂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法人的检修公司。该检修公司既对原有电厂的设备进行检修,又开展自己电厂以外的检修工程承包工作,逐步走入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传统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在原社会形态下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其管理上的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2.1 机构重叠、人员臃肿,整体管理效率低

传统检修管理模式下,设置了各种分场,如:电气分场、机械分场、水工分场等机构。每个分场也都设置了自己的行政、技术管理机构,从而造成了岗位、职能的重叠和人员的臃肿现象。同时,由于各分场之间也存在利益与责任冲突,便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公司整体的团结协作和全局意识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产生管理上的内耗,导致公司整体管理效率较低。

2.2 有效资源无法有利共享,生产成本高

传统检修管理模式下,检修人员相对固定在某一区域内为有限的发电设备提供服务,分场之间员工缺乏交流,各分场自己所拥有的工器具、物资材料、以及引进和开发出的新工艺、新技术也仅仅是在分场自身系统内应用,无法得到互相共享和有利推广。造成有效资源利用率较低和生产成本较高。

2.3 人员管理难度大,积极性难以提高

传统检修管理模式下,各检修工作岗位划分非常细致、技术相对独立和单一,各分场之间、专业之间、工种之间彼此不加来往,很少相互交流和学习。当有检修工作时,各工种全部出动,“浩浩荡荡,一拥而上”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造成功效低、成本大、浪费严重,实际工作中各工种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检修工作进行过程中协调的地方多,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管理难度。

同时,传统检修管理模式所造成的“大锅饭”思想几乎深入人心,干多干少都一个样,都拿着同样的工资、同样的奖金。随着各电厂安全管理考核的加强,甚至出现了,多干活的人,反而受考核和处罚的几率更大,收入低的现象。这是因为多干活,接触的工作内容自然就多,出事的几率自然就大,偶尔出个事情,还被处罚,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打击了员工干活的积极性。

2.4 不利于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传统检修管理属于一种被动型的工作模式,其遵循计划检修原则,每年两小修,3年一中修,5年一大修,其指导思想是“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如此管理模式和指导思想下,使得检修工作和设备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过维修、欠维修”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目前在许多年龄较大的资深检修工作人员中,时常有“设备不是用坏的,而是修坏的”的观点。根据人为计划而非设备本身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检修工作,势必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3. 新型水电厂检修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分析

新型水电厂都是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理念进行的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营管理。其典型特征为设备控制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通信技术发达,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作为旗下有多个电厂的水电开发公司,其生产管理几乎都是由公司直接进行,各电厂之间的人员、设备也都是有机的整体,在公司层面上得以充分利用和调动。根据目前新型水电厂的现状来看,其检修管理主要面临的现状有:

3.1 人员配备较少,无专门检修人员

目前新型水电厂的人员配备,都是按照达标水电厂或者一流水电厂的规定,同时结合电厂自身生产管理特点进行的。而新型水电厂为了提高电厂生产效益,其人员配备都较少,基本上不配置专门的检修人员,即使拥有两个或者三个水电厂的开发公司,也无检修人员,而仅配备日常维护人员。

3.2 电厂设备技术含量高,对人员素质要求高

目前新型水电厂所配置的日常维护人员和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其他电厂、施工单位或设备生产厂家的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厂是个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加上电厂配备的人员数量有限,而培养一个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至少要3至5年的时间。因而很多新型电厂就转而寻求已经具备这种专业技术素质要求的人员来担当公司的技术骨干。而对公司的技术人员,也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要求达到“一专多能”的程度。在很多时候,一个工作,就2到3个人即可解决。如此便要求人员“少而精”。

3.3 检修工程以对外发包的形式进行

由于新型水电厂无专门的检修队伍,但检修工作又是必须严格进行的,许多电厂便采取了将检修工程以对外发包的形式进行。因为目前很多传统电厂的检修队伍都成立检修公司,对外进行设备检修工作。对外发包的检修管理模式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找一个长期合作的专业检修队伍;另一种是引进多家检修队伍,每家按照自家的检修强项负责一块,一起完成整个电厂的检修工作。

3.4 强化电厂日常技术分析,推崇设备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并主动实施的一种检修方式。通俗的说就是“该修必修,修必修好”,其相对计划检修而言,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对设备日常的状态分析所达到的程度和深度将直接影响到状态检修的决策,因而对电厂日常技术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新型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探讨

作为新型水电厂检修管理而言,公司或者电厂是否成立自己的专门检修队伍,或者检修人员具体配备多少,要根据电厂的具体检修工作量大小和工作量大小的发展趋势、公司运营体制、生产成本控制、公司人员定编等多种因素来决定。但就目前水电行业检修管理现状来看,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4.1 市场化运作电厂检修工程

新型水电厂基本不再配备专用的检修人员,每当有检修任务时,其都采取对外发包的形式进行。而目前许多传统老电厂,由于实行了“运检分离”,成立了许多具有很强专业技术的检修公司,该些检修公司除了完成本厂的检修任务而外,还具备一定的技术输出能力。这样以来,便为新型电厂的检修提供了极大的市场运行空间。作为新型水电厂而言,引进了好的、过硬的检修技术,也达到了较高设备检修质量的目的;作为检修公司而言,其也凭借自身拥有的检修技术,达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市场化运做检修公司,市场化运做检修工程,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4.2 完善检修管理制度,程序化检修流程

要使检修工作高效地进行,严格的检修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前提,目前许多新型水电厂都制定了符合自己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的相关制度,比如:《标准作业指导书》、《对外检修管理制度》、《对外检修验收标准》、《两票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涉及到检修安全、管理、方式、过程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规范化一个电厂检修工作的前提,制定出完整的检修制度,目的是使电厂检修工作程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

4.3 强化技术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由于新型水电厂人员数量较少,势必要求人员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和技术的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对所有事故做到事前预测、事前发现、事前处理,坚决杜绝事后处理的情况出现。这样以来,一方面要求技术专责人员加强日常的技术讨论分析,做到事前预测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求日常维护人员严格提高设备维护质量,避免同样的缺陷多次发生。同时也要求维护人员做好日常的设备定期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

4.4 以优化检修为目的,极力推崇状态检修

优化检修是集预知检修、预防性计划检修、改进性检修和事后检修的综合检修方式,也属于设备状态检修范畴,可称其为广义的状态检修。目前许多新型电厂实行的检修方式实际上是集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为一体的检修模式,同时根据电厂设备的稳定情况而逐步由计划检修过渡到设备状态检修,再由设备状态检修上升到设备优化检修。优化检修可在减少检修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这也必将是每个电厂设备管理的努力方向。

4.5 成立动态检修项目部,加强检修全过程管理

在未设立专门检修人员的新型水电厂,其检修任务一般由外来检修公司承担,当其有检修任务时,为保证检修过程的严格管理,可成立动态检修项目部。动态检修项目部是吸取项目管理理论,运行项目管理方法来完成特定的检修管理任务,由各生产部门组建的跨部门、跨专业的临时组织。该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全权负责整个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动态检修项目部的人员全过程参与检修管理,对内为公司负责,对外与检修公司进行沟通和管理。目的是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

4.6 加强检修物资管理,努力降低检修成本

检修物资管理的细致程度、深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检修成本的大小。作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物资管理方面,许多电厂都推崇精细化物资管理,从物资计划的编制,到物资采购,再到物资的领用,到该物资的实际使用地点和物资的报废等进行全程监管。这种检修物资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必将是下一步检修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之一。

4.7 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提高检修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电厂都根据自身电厂的实际运作机制,建立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检修管理的流程化,同时提高检修管理的实时性。一个变更、一个决策,只需要通过生产管理系统,便可以轻松、快捷地得到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审批和同意。极大的提高了检修管理的效率。信息化检修管理也将是新型水电厂检修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5. 结 语

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水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各种管理理念的提出、管理方式的实现等,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其最终的目的是在设备的各项技术标准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不断的延长,使设备始终处于可控和受控的状态,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第9篇:电厂检修范文

【关键词】保护装置;检修;维护;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面对现在的雾霾环境,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更是逐渐增大,这极大地推动了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电厂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电厂的热控制装置与热控保护系统应运而生,它的最主要用途就在于能够在主辅机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整个现场电力设备的安全,对已经发生故障的装置进行缓解软化,对电力设备进行相应停机检修,能够确保在事故发生后,将设备的损坏程度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减少因为故障的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但是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对热控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

1、热控保护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机组控制系统的升级和改造的不断深化,保护装置进行了更新换代,但是,在保护装置的管理、检修及运行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热控保护装置深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1.1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全国而言,大部分机组保护装置功能设计健全,能够处于良性工作状态,但是个别机组功能设计不健全,存在着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保护系统一次设备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达不到规程中要求的标准。二是改造后的机组保护系统施工图纸修改、归档不及时,为再次进行操作时留下隐患。三是保护装置在定值、逻辑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这些在设备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会给电厂的正常运转埋下隐患。

2、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巡检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极易造成巡检不到位的现象,以至于问题的隐患不能及时进行排查,错过了将问题扼杀在摇篮的最佳时机。同时,还存在保护装置定期检查措施不具体,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千里堤行溃于蚁穴,就恰恰是因为一个小的疏忽,容易造成很严重的损失。出现问题后,未能进行及时补救,任由漏洞肆意扩大。尤其是对一些重要设备,特别是保护用元器件、装置等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周密的周期性测试,同时保留统计数据,建立设备故障、测试数据库,建立科学的表格体系,同时将测试的数据同规程规定的数值、出厂测试的数据、与历次测试的数据以及同类设备的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表格中分析、了解并掌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而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为设备改造、调整以及维护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杜绝检修人员的随意性,严格禁止不按照操作规程的错误检修出现。

3、热控保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检修和维护热电保护设备的目的在于提高热控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做好检修和维护工作,力争做到以下三方面:

3.1充分了解热控保护装置的检修及维护的相关规定是热控保护装置维护的基础

要想做好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检修和维护,首先就必须对进行检修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有最基本的了解,这是能够有效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电厂采用辅机控制逻辑,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热控保护装置的辅机逻辑完善与否会对电厂的大机组的安全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尽量弥补辅助控制逻辑运行时出现的漏洞,但是这些弥补都是在事故出现后采取的补救措施。因此要求在对热控保护系统检修和维护时,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相应的控制逻辑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容错逻辑立即进行补救,尽量减少损失。

3.2加强元件的可靠性是热控保护装置维护的保障

热控装置保护系统的基础是元器件,但是如果元器件的质量规格不高甚至存在不合格现象,热控保护系统和设备就难以正常运转。多次的事故表明,热控保护装置出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元件不合格诱发的,因此在选择元器件时,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同时亦不能放松对技术的要求,技术是提高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电厂的热控保护,有且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并使用标准化的元器件才能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频率,从而降低损失。在工作中,要坚持每天对重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掌握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设备缺陷档案,掌握设备缺陷出现的一般规律,将被动处理变为主动预防,做到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3完善管理制度是热控保护装置维护的有利举措

检修管理是一件压力大且责任重的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务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但要严格遵守电厂的各项操作流程,还必须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安全警惕性。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对工作现场要有基本的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应急处理。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责任人制度,避免出现问题后人情风的出现,无论任何员工,出现问题后进行严格追查,将工作职责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个人负责制,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作为监管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人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上下级人员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作为用人单位,要坚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尤其在新的操作规程出台后,更应进行及时的培训,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最新的规则。同时进行严格的制度监督管理,使得检修工作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加强业务学习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好各种规程的操作标准和关于热控保护装置检修及维护的专业知识,同时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尤其要掌握最新的规程中规定的关于操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与时俱进,随时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整改。要提高驾驭热控保护技术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在装置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检测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处理,降低因为出现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提高电厂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做好热控保护装置的各项管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各级从业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热控保护技术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取得热控保护技术的新成果。随着技术的改进和不断革新,我国的电厂运行将会变得更加安全、合理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沈宏强.《浅谈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2月

[2]王建峰.《电厂热控系统中热控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与保护研究》.《科技与企业》,2013年3月

[3]钟盛楠.《电厂热控系统中热控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与保护》.《科技传播》,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