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心脑血管内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脑血管内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脑血管内科

第1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临床内科;观察;治疗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在生活和饮食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开始尝试西方的饮食习惯,摄入了很多的糖分,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随着糖尿病肾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明显增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危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形成了很大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的蔓延[1]。本研究选择了我院在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我院在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患者63例,女患者57例,患者年龄在41~67岁,平均年龄为54岁。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为无大血管病变的,观察组的患者为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患者的饮食习惯、病史、生活习惯、治疗、保健进行监测,对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调查。

1.3观察指标 患者空腹血糖的浓度超过7.0mmol/L为糖尿病;存在典型心绞痛史伴有发作性ST-T改变症状的或者心前区不适史的为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在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饮食习惯比较 两组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饮食控制方面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者吸烟情况比较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观察组有吸烟史习惯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吸烟情况有明显的差异(P

2.3两组患者低血糖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的患者低血糖的发作史更高,和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和患者的饮食习惯关系很大,在脑梗死的患者中,盐量的摄入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影响因素[2]。此外,在本次的研究中,我们发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并发冠心病的患者,这与患者吸烟的习惯关系比较密切,在观察组的患者中吸烟的患者是对照组吸烟患者的1.5倍左右,所以吸烟也是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了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不能忽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在临床研究中,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升高也会造成低血糖的发作,而低血糖波动幅度的频繁变化和高血糖与低血糖交替幻化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3]。

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相关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药物的用法和剂量掌握准确。②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其饮食和营养能量的摄入进行控制。③对一些不需要依赖胰岛素的患者,也就是空腹血糖没有超过16.7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采用运动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于需要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之外使用运动疗法[4-6],帮助患者稳定病情,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低血糖的症状出现。

综上所述,患者饮食习惯、吸烟史和低血糖发作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要采取上述的治疗方法进行积极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吕亚林,王向阳.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05):22.

[2]韦艳田.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诊断观察[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3,34(01):33-35.

[3]魏书娈.内科观察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24):127-128.

[4]赵岚.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0,25(12):115-116.

第2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从武警总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监护病房(CCU)了解到,3月1日至5日期间,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达30余次。同时,心血管内科仅门诊日平均接诊量就达到42人;神经内科心血管疾病的日平均门诊量也达到81人。那么,为什么一换季就容易引发此类疾病,在预防方面又有哪些高招呢?

每年两次高峰期

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每年两次的高峰期的特点,即每年的3~4月(春季)和11~1月(秋冬季)。这两次的高峰期是因为正值季节转换之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忽冷忽热,使此类病患增多,而每年的8月份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为最低。

忽冷忽热,干扰血液循环系统

早春时节冷暖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气候也比较干燥,体表水分蒸发快,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气温不稳定,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血压急剧上升,心律加快,心肌耗氧增多,使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重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预防春季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除按时服药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条:

1.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应时刻重视“倒春寒”带来的严重危害,牢记“春捂秋冻”的传统。老年人减衣原则是“宁多勿少,宁慢勿快”。

2.早晨、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一杯温蜜水(糖尿病人可喝温开水),不要喝凉水或吃过冷的食物,这样便于稀释血液,保持血管畅通。

3.春季虽然气温有所回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晨练不宜太早,因为早上空气虽好,但气温过低,易使血管收缩过度,导致血压升高,最好选择太阳出来后。

4.春季可使人情绪不稳定,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

第3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从医数十载,

在探索中炼就中西医结合理念

鲁卫星教授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为大力发展冠脉介入和中西医结合,不久前的2010年8月,调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任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鲁卫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已经有二十余年,而实际上,他是学西医出身的,对后来为何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鲁卫星教授解释说:“我大学学的是西医,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病症单纯用西医无法解决,就想从中医方面找到一些方法,因此攻读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生,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后来,在近30年的从医生涯中,鲁卫星发现,过去,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相对强一些。近些年来,随着介入和其他治疗方式的发展,药物的干预度相对弱化了一些。现在,随着冠心病血运重建术的成熟,对疾病的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药物优势就不太明显了。那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呢,鲁卫星教授介绍说:“介入治疗解决了冠脉大血管的问题,但是小血管病变还没有办法解决,因为最小的支架是2.2 mm,如果有再小的血管,介入就不能发挥作用了;而相比之下,中西医结合可能更有优势,尤其在促进血管再生、侧支循环再建立、改善小血管供血这三方面,是中西医结合将来有作为的研究领域。介入治疗大血管,药物治疗小血管,预防冠脉术后再狭窄问题,从而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鲁卫星教授接着说:“大家习惯上认为中药见效慢,但事实上,中药中速效制剂见效相对比较快,比如速效救心丸。总体来讲,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通过改善小血管供血,改善血液流变性,通过多靶点能够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患者长远获益更好,现在有些中药也在做大的长期的研究,可能在3 ~ 5年就能见到成效。因此,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还需要更新理念,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脑心同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理念

据鲁卫星教授介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据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大流行。目前,在中老年人群中,冠心病是第一位致死原因,脑卒中是第一位致残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对其防治更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鲁卫星继续介绍说,冠心病主要以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为主,脑卒中以痴呆、偏瘫、失认、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为主。二者临床表现不同,在中医则分属不同的疾病范畴。在中医治疗方面,二者虽为异病,其治则相同,即“脑心同治”。“脑心同治”理论是由赵步长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鲁卫星教授认为:“祖国医学对心脑生理关系的认识是‘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石,近代医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心脑共主神明,为‘脑心同治’奠定了基础。”全身的血液依赖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鲁卫星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老化现象随之出现,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是引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共同原因,是‘脑心同治’的共同病理基础。”从中医角度讲,正虚、痰瘀是心脑血管病的共同主要病理因素,目前很多理论研究、实验观察及临床验证,都说明了痰浊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各个环节均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针对正虚、痰瘀的病理变化,异病同治,则可达到“脑心同治”的效果。这一理念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多方位研究,探寻中医药优势

据记者了解,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主要是针对慢性病的治疗,虽然起效慢,但副作用小。就心律失常而言,目前抗心律失常的西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型抗心律失常药问世,然而其毒副作用仍同样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随着对传统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和认可天然药物在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优势。对此,鲁卫星教授说:“目前,临床医生可选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多,有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效果很好,但副作用大,所以临床医生应用时有所顾忌。”由于抗心律失常西药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所以给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空间。“虽然目前抗心律失常的中药不多,疗效相对西药而言,还存在差距,但是,中药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使其成为房早、室早等非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优选药物,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也是中医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可发挥的空间。”鲁卫星教授说。

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对心衰的治疗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鲁卫星教授说:“就心血管疾病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是在心力衰竭方面。器械治疗如起搏器的植入等,可能对心衰治疗有帮助,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样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就能够发挥它的优势。”近年来对心衰的治疗有了进一步拓展,包括一些老药的新用,中药、合并用药及辅助疗法等。心衰病程反复迁延难愈,病情错综复杂,单独使用西药往往很难奏效。临床发现,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衰,较之单独应用西药或是中药治疗能产生良好的远期疗效。

中药和西药相比,它的优势就在于“治未病”。因为作为预防性用药,要想被患者和社会接受,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性问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西药的副作用难以避免,而且需严密监测。相比而言,中药不仅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还可缓解伴随症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患者依从性好。而且,中医强调全局观念,以患者整体为对象,通过整体调理发挥多系统作用,而西药的靶点作用比较明确,因此中药有助于弥补多数西药单靶点作用的不足,达到更全面和理想的治疗效果,因而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鲁卫星教授还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药一般来说起效较缓慢,因此除部分中药注射剂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外,多数在临床上是作为心血管疾病稳定期的辅助用药使用的。而且,中药成分复杂,很多单味药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尚未搞清,更增加了复方成药的研究难度。尽管如此,我们仍旧做了很多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此外,进行中成药的临床研究难度也很大,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很难设立安慰剂对照,因此也制约了临床疗效研究的步伐。但是,有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依然令人鼓舞。”

鲁卫星教授继续说:“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长期临床验证的传统中药的一个创新剂型,临床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尽管目前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还不那么令人满意,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否定。目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药注射剂适应证多集中在急、重症,特别是某些注射剂适应证均属于危重症,在试验过程中实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获得患者知情认可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这类中药注射液应该采取更为适宜的研究方法,选择更具公信力和可行性的观察指标。”

鲁卫星教授最后说:“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二者共同追求的目标都是缓解患者病痛。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用中药来弥补;两者相辅相成,治疗疾病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第4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秋冬将至,心血管病进入高发期

为什么秋冬季节易发心脑血管病呢?这是因为秋冬季节的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这时,如果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在血液中流动,在脑部的末梢小动脉内壁停滞就会形成脑梗死;而对于本来或曾经就患有脑血栓的患者来说,由于血管再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就会导致疾病再次复发或使栓塞面积增大,导致病情恶化;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和冠内壁的小血栓游离,在冠状动脉造成局部阻塞或完全阻塞,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银杏叶:心脑血管卫士

心脑血管疾病这么可怕,难道没有办法预防吗?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钟道恒博士说过:“多数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其实很多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的,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从35岁就应该开始预防。现在正值夏末秋初,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时间,只有把血液粘稠度降下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把血压和血脂降下来,修复血管内壁细胞,把病症消灭在演化期和发展期,秋冬季才能平安渡过。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子女得心脑血管疾病比一般人群高4倍。

虽然目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银杏叶制品可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医学专家的共识。住过院的患者都知道,现在银杏叶注射剂已经成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用药。其原因主要是银杏叶富含以下有益心脑血管的成分:

(1)45种以上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对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液内杂质含量等有明显作用。

(2)6种以上双黄酮类化合物。双黄酮类化合物对提高血管壁韧性、改善胃壁黏膜、改善肠道消化、改善肾肝功能、改善肺部毛细血管、调节微循环等功效明显。可以明显延缓细胞分裂,提高细胞存活能力。

(3)2种以上银杏素:银杏素对消除血栓、治疗脑溢血、治疗哮喘和冠心病等功效特殊,属于植物中唯一含有此种药物成分的树种。

(4)白果素:白果素主要功效接近银杏素,独特功效就是清理血毒、增加血清含量和增加血小板。

(5)5种以上酮氨酸。主要功能是促进头发毛囊稳固、改善发质、调节内分泌、改善胃酸平衡。

(6)二萜内脂。主要功能是改善皮肤状况,能防止辐射损伤,对治疗辐射损伤、烫伤及辅助癌症治疗功效明显,是世界已探明植物中银杏叶所独有。

(7)7种以上氨基酸含。

(8)3种以上植物蛋白素。

(9)微量元素有锶、锂、锌、钾等多达15种,还含有维生素B1、B2、B12等。

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实质就是要预防血管硬化,要预防血管硬化必须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要微循环好,前提是血液黏稠度不能高,而银杏叶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非常明显。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供给细胞血液、氧气、能量和营养物质,带走人体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肌酸、乳酸和二氧化碳等废物。

如果微循环不好,免疫力就会下降,就会受百病袭扰。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微循环障碍如发生在神经系统,就会使脑细胞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不好,甚至中风;发生在心血管系统,心肌细胞营养不良,就会发生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第5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DSA;B超

The diagnosis comparison between DSA and B-US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ANG Shang-jun, WANG Ji-liang, ZHAO Xiao-wei, DU P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Center Hospital of Nanc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dvantage of us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erebr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to detect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over B-US .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inspected by both the DSA and B-U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as evaluat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lativity between the imaging results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Results DSA detected 69 cases (detection rate86.67%)of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lesions,132 branches of affected artery, 75 branche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plaque, 32 braches of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and other 25 cases of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the incidence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carotid artery stenosis. The stenosis degre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affected artery: first-class stenosis52 braches, second-class 41 braches,third-class 26 braches,fourth-class 13 braches. B-US detected 61 case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plaque) (detection rate 76.7%), CCA16 cases, BIF35 cases, ICA20 cases, 23 cases of luminal stenosis were identified as well as 30 cases of luminal stenosis and 8 cases of complete occlusion of blood vessels.Conclusions The lesion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use of DSA examination 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is has great value and is more extensive and exact if compared with B-US.

【Key word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therosclerosis; DSA; B-US

作者单位:637000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DSA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自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以及门诊就诊经过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平均(63.3±8.4)岁。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标准:①急性起病,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或在24 h内死亡),排除非血管性病因;②第一次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排除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心房纤颤、急性心肌梗死史、慢性肾炎和近期外伤手术史等。

2 检查方法

2.1 DSA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机,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洞巾,取右下肢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下1~2 cm 处为穿刺部位,采用Seldinge法[1]进行穿刺,选择造影剂,分别置于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对上述血管进行正、侧、斜位和汤氏位DSA检查,动态及静态观察血管壁是否平滑,有无狭窄以及记录狭窄程度。

2.2 B超检查 使用东芝SSA-34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头后仰,充分暴露颈前部,并偏向检查侧的对侧。先用二维超声,然后加彩色血流显像,观察多普勒频谱。将探头放置于颈根部,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上观察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颅外段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尽可能检查至颈部最高点。注意彩色血流信号的充盈缺损,辨别缺损部位斑块的性质及范围。

3 诊断标准

3.1 采用北美(N S T)测算标准[2] 对血管狭窄的患者进行狭窄程度的测算,狭窄程度=(D-d)/D×100% (D为原管径直径, d为狭窄处管腔直径)。根据ECSG制定的血管狭窄诊断标准: 0级:正常;1级:狭窄率

3.2 利用超声结果测量其内径 颈总动脉(CCA)在分叉前2 cm处测量,正常值IMT≤0.9 mm,BIMT≤1.2 mm,将IMT1.0~1.2 mm定为内膜增厚,当IMT>1.2 mm(BIMT≥1.5 mm)视为斑块形成,估测管腔狭窄程度。管腔狭窄:20%

4 讨论

4.1 本研究结果 DSA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69例( 检出率86.67%),受累动脉132支,颈动脉狭窄伴斑块75支,颅内动脉狭窄32支,其他颅外动脉狭窄25支,颈动脉狭窄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不同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狭窄1级52支,2级41支,3级26支,4级13支。B超检出颈动脉狭窄(斑块)61例(检出率76.7%),CCA 16例,BIF 35例,ICA20例,管腔确定为管腔狭窄23例,管腔明显狭窄30例,血管完全闭塞8例。

4.2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 有研究证实:动脉硬化为动脉脂质沉积引起动脉的局限性变性、坏死、钙化和纤维组织增生、动脉壁正常三层结构消失或破坏等, 使血管内壁增厚及斑块形成[3],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测脑血管疾病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9%[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于大多数脑梗死患者中,且多为软斑和混合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的预报检测。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清晰的显示血管内一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或斑块的发生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还能对所检测到的动脉血流进行动力学分析,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检查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助临床了解血管狭窄情况,判断狭窄程度,判定适当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后疗效观察等,对防止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有重要价值。但是B超只是从回声的性质和图像大致判断梗死的栓子类型和狭窄的部位,无法确定具体血管病变的总体数量以及确切的狭窄程度,而且无法检测到颅内动脉的情况。

4.3 Nudelman于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的图像,目前,在血管造影中这种技术应用已很普遍。DSA是数字X成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就是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必备条件。主要适用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检查及治疗,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众多的研究中发现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参与闭塞区域的再循环,可以减轻因为缺血引起神经功能损伤。高氏认为[5]Willis环远端的闭塞可直接在闭塞部位溶栓;Willis环近端的闭塞,如侧支循环良好,可通过侧支到达闭塞的远端,进行远近端结合溶栓。颈内动脉闭塞后如侧支循环建立不良,要尽量溶通;当小栓子造成微栓塞而脑血管造影未证实血管闭塞但有临床症状时,也可在可疑处进行溶栓,可改善临床预后,即使不能使梗死血管再通,也能改善一些小动脉的血流灌注,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的状况。应用DSA进行介入治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DSA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清楚显示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而且还能确切的反映各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血流速度的变化及静脉回流情况,这是其他检查无法比拟的。

参 考 文 献

[1] 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0-240.

[2] Rothuel l PM, Gib son RJ,Slattery J,et al. Equ ivalence of measurements of carotid stenlsis.Stroke, 1994,25:2435-2439.

[3] 李新,宋建琼,陈建军.彩色双功能高频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12(6):365.

第6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血糖;心脑血管疾病;影响

糖尿病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疾病, 其给患者心脑血管带来极大的危害, 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出现。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出现的根源, 其不仅导致动脉出现粥样硬化, 而且还会导致硬化的不断加剧。目前在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过程中, 已经发现了除降糖之外的其他好处, 也就是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将对糖尿病的血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展开全面的研究。

1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引发高血压

高血糖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对不利的影响因素, 两者的存在极大的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肾脏负担, 使其视网膜发生危变, 这也会给心脏和大血管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 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时, 不能够单纯的按照减压的标准进行, 应该筛查确定是否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引发的高血压。对于糖尿病高血糖并发的高血压, 应该将患者的血压控制的比标准更低的水平上[1]。现在正常的血压标准为高压130 mmHg,低压为80 mmHg。

2 自主神经病变的监测能够及时的发现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

糖尿病的并发疾病通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等, 对患者进行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监测通常能够引起对于心脏和大血管等病变的重视, 使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相反, 不进行自主神经病变监测, 往往很难对心脏和大血管等病变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大量研究发现, 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通常比较高。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和经颅腔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够在心脑血管还没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被发现。这两项检查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创伤, 并且检查简单一般医院都可以进行。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自主神经病变的监测, 对于及时的发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综上可知,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 以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做到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抗高血糖药物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对于心脑血管的影响主要是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这种药物能够对心脑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效的降低血脂化脂肪酸的水平, 显著的改善血脂水平, 降低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 有效的抑制血管内部平滑肌的增生。②具有抗氧化应激反应能力。③有效的降低血液的粘稠和滞留的程度。④能够对中心性肥胖进行有效的治疗, 是身体代谢综合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和降低。

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 能够使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细小致密的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得到有效的降低, 同时使高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从而有效的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 并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不仅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低糖耐量, 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情况的概率。这些作用主要是和该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和血脂, 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等因素相关。

4 胰岛素促秘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医学上对于胰岛素促秘剂格列苯脲的研究发现, 其对于心脏缺血预适应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然而药物格列美脲就没有这种不良的影响。同时在离开体细胞对促秘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以及非磺酰脲类进行了研究, 发现瑞格列奈对细胞的磺酰脲类受体-1选择性强于格列苯脲。不同的药物对于患者的心脏具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对于没有发生心脏疾病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应该对其采用磺酰脲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的患者或者曾患过心肌梗死的患者, 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应该选择磺酰脲类药物中的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或格列吡嗪进行治疗, 而不能选择格列苯脲进行治疗。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应该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及时的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糖, 同时进一步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 等患者度过急性期之后对患者选择上述的方法进行糖尿病的治疗。

5 降血糖以及血糖波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大量的临床观测和分析研究发现, 对于经常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糖的波动以及波动性升高, 其能够使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速度加快, 促进血管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临床观测和研究发现, 低血糖波动性升高会导致治疗过程中频繁的出现低血糖发作症状, 低血糖和高血糖之间波动的频率升高、幅度增大, 所有这些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概率升高[2]。

患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患者的易感性高, 低血糖本身会导致患者容易发生心脑损害, 加上老年人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进行各种体力活动不断减少, 食物的摄取量增大, 身体不断变得肥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各种药物能够使患者的糖代谢能力出现异常的明显化, 导致频繁发生的低血糖以及高低血糖的频繁变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进而导致血糖的变化幅度不断增大, 这些都是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病变的影响因素。

本文对于糖尿病血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展开了全面的分析, 得出了不同因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这为今后医学上保留好的影响避免不好的影响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第7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72岁的老刘患有高血压,社区医生告诉他需要长期随访。老刘糊涂了:为什么他需要做随访?随访都要做些什么检查呢?

高血压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损害机体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易并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约3.2 亿,也就是说平均5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已分别达到42.6%、34.1%、9.3% 和27.4%(2009-2010年),尽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还是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但比2002年还是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越来越重视,对高血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随访

其目的是了解患者血压变化状况,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有无加重以及血压控制满意程度,如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两周后随访;

对连续2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患者转诊设有高血压专科病房的医院就诊,两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

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定期进行下一次随访管理。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并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高血压随访需要监测什么

那么,高血压作为一种需要长期随访的慢性病,需要监测哪些指标来进行整体评估和随访治疗呢?

1.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高低、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分为诊室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高血压不同时段(初次诊断、药物调整、长期随访等)确定测量次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用于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血压时变异性和昼夜变化节律及治疗效果等。

2.基本项目

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包含血脂、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等):评价患者基础指标,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分层;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结合肾功能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必要时进行尿蛋白及尿白蛋白定量检查评估肾脏损害程度;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等。

胸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轮廓、大动脉及肺循环情况;

3.推荐项目

心脏及血管超声: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厚和舒张期心力衰竭方面优于心电图。外周血管超声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大动脉僵硬度、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血压指数(ABI)等,评估心血管风险;

餐后2小时血糖(当空腹血糖≥6.1 mmol/L时测定)、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对可以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评估其肾脏损害程度,指导治疗;

血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同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眼底检查:检查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评估小血管损害情况;

必要时采用其他诊断方法:心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心脏同位素显像,运动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评估患者心脏功能、是否合并冠心病及冠心病程度;头颅MRI、MRA或CTA有助于发现腔隙性病灶或脑血管狭窄、钙化和斑块病变,认知功能的筛查评估可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估脑部合并症,指导治疗。

另外,对初次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睡眠呼吸监测等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长期随访亦须监测这些指标。

第8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摘要】面对高血压患者急速增加并且患者年轻化的严重情势,从新审视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从新的视角探索如何防控高血压是医疗战线工作者们刻不容缓的使命。笔者拟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动脉系统的全面降压、通过对患者昼夜动态血压监测三个方面来论证重新认识降压效果的重要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高血压 降压效果 防控 新视角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我国成人高血压病患者高达18.8%,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2009年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3]。即使对于轻度高血压升高,甚至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1 mm Hg=0.133kPa)]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为120-139/80-89 mmHg)患者,他们罹患卒中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显著高于血压处于理想水平者(120/80mmHg)。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令人欣慰的是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早在2000年举办的《心脑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控制会议》就强调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4]。

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有效的降压治疗药物降低血压,可以显著减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高血压防治工作如今业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医疗工作者以及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重视,笔者旨在从新的视角探索控制高血压的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

一 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

我们知道,高血压患者最易发生冠心病。如果要有效地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那么防控与治疗就不能仅仅限于降低血压本身。当前,高血压治疗领域面临的艰巨挑战之一就是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早期权威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如若降压药物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情况下较单一的降压药物治疗更能卓有成效地降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近年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但可以调节血脂,改善内皮功能,抵抗炎症、抗氧化,而且还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活化,故而能够显著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化。2005公布的ASCOT研究是欧洲最大规模的高血压一级预防临床研究,其降脂分支ASCOT-LLA入选至少合并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且TC不大于6.5mmol/L的高血压患者,他们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前提下,随机接受了阿托伐他汀10mg/d或安慰剂治疗。这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降压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LDL-C从3.44mmol/L降至2.32mmol/L,在单纯降压降低冠心病事件10%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36%,另外卒中也进一步下降了27%”[2]。ASCOT研究结果打破了单纯降压治疗冠心病获益不显著的僵局,推动了高血压治疗指南的更迭。2007年欧洲心血管学会/欧洲高血压(ESC/ESH)高血压指南明确提议,对于高危心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其基线TC或LDL-C是否升高在所不问,都要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英国高血压学会指南委员会主席布兰.威廉姆斯(Bryan Williams)在J Am Coll Cardiol上评论道,降低心脏病和卒中风险是对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强有力的辅助手段是使用他汀类药物。鉴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它应当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治疗。

二 动脉系统的全面降压

医疗人员应在空间上考虑到血压的变化与复杂性。根据有关研究,从主动脉到周边中小动脉,血压不断上升,呈放大效应。所以,主动脉收缩压会明显地低于肱动脉的收缩压。一旦动脉发生硬化,中心主动脉与肱动脉的血压差异就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有研究表明,降压药物虽然不同,然而它们对肱动脉血压的作用相似,但是对中心动脉收缩压的作用却差异显著。20006年Williams B 、Lacy PS与Thom SM等学者发表的大动脉功能终点(ASCOT/CAFE)研究表明,“氨氯地平与阿潜洛尔相比,肱动脉收缩压下降幅度相似,但中心动脉收缩压则多下降了4mmHg”[1]。

此种差异或许表明氨氯地平在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方面比阿潜洛尔效果更好,但依然有待于通过医学界研究证实。

除中心动脉外,微小动脉等阻力血管内的血压也可能是造成降压药物不同预防并发症的原因。ACEI与ARB等血管活性药物可扩张微小动脉,降低这些小动脉的压力很可能是这两类药物能够有效地预防肾功能不全与心衰的主要原因。

三 监测服用降压药物后的昼夜动态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具有复杂性,医疗人员在诊断、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应考虑到时间因素。观察血压的昼夜动态变化(特别是夜间血压与晨起血压),可以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市场上各种降压药物在控制血压方面因时间而差异较大。仅有极少数药物(如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一次服药能够控制昼夜血压,即能够在每天早上服药后在次日早上仍有足够的降压作用,控制所谓的“晨峰血压”。对于其他很多降压药物而言,虽然它们的制造商在用量上注明让患者服药的频率为一天一次,然而事实上这些药物的疗效并不会达到一昼夜。换而言之,患者每天晨起后服用降压药,次日的晨峰血压不会得到有效控制。由于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控制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果一种降压药物不能控制昼夜血压,或者对控制晨峰血压无济于事,那么毫无疑问该降压药物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效用会显著下降。

参考文献

[1] 王继光,黄绮芳.关注降压质量,丰富抗高血压治疗的内涵.中华内科杂志,2007,46(8):617-618.

[2] 沈玲红.高血压治疗新策略―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华内科杂志,2009,48(8):698.

[3] 苏工.关注危险,防患未然.中华内科杂志,2009,48(9):786.

[4] 丁云秋.心脑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控制会议概述.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2):858.

第9篇:心脑血管内科范文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颈动脉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紧密相关,同时动脉斑块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现通过963例维吾尔族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变化,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维吾尔族患者963例,其中男549例,女414例,年龄23~85岁,平均42.9±11.82岁。检查中正常者201例,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者44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359例,斑块致管腔狭窄者38例。

方法:采用通用公司GEVivid 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探头置于患者颈部,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动脉。观察血管解剖结构,测量动脉内-中膜厚度,管径宽度,有无斑块,斑块的大小、形态及附着部位,CDFI观察颈动脉管腔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正常参考值为颈总动脉IMT<1.0mm,颈总动脉分叉部IMT<1.2mm。异常,颈总动脉IMT≥1.0mm,颈总动脉分叉部IMT≥1.2mm时诊断内膜-中膜增厚,IMT>1.5mm时诊断粥样硬化斑块。

结 果

本文963例患者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中,正常者201例(男44例,女157例,年龄23~61岁)。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者442例(45.8%,男321例,女121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359例(37.2%,男307例,女52例)。斑块致管腔狭窄者38例(3.9%,男33例,女5例)。

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85例,冠心病146例,脑梗死184例,高脂血症、高血黏472例,头晕34例,正常体检81例,有两种以上疾病的366例。

由上数据可见颈动脉斑块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梗死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多在颈总动脉膨大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出现,斑块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严重的狭窄或闭塞可导致脑部血供障碍。

讨 论

颈动脉超声是评估血管壁病变的有效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准确地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可作为预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证据之一,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寻找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给予干预,对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是动脉内膜受到损伤,高血压是损伤动脉内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者285例(29.5%),冠心病146例(15%)。临床研究中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3~4倍以上。

患者中脑梗死者184例(19%)。颈动脉斑块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严重的狭窄或闭塞可导致脑部血供障碍。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进一步发展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内腔狭窄。血管内膜破坏,血小板聚集,继而血栓形成、脱落,栓子进入颅内血管引起脑梗死的发生。

患者中血生化检查甘油三酯增高者472例(49%)。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摄取高脂肪、高糖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而高血黏、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呈正相关。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南疆盆地,人口约150万,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7%以上,维吾尔族饮食中以肉类(羊肉、牛肉)为主,喜甜食、乳制品,食用蔬菜相对较少,饮食习惯造成三高人群普遍,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而颈动脉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紧密相关,同时动脉斑块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963例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血管超声分析,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重视、及早干预,改善生活饮食习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49-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