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

第1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1.《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5》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教材是实施课程教育的必备载体和工具,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情感道德教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人文、礼仪及风土人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美、关爱)、社会文化(问候、告别、庆贺、就餐、看病)等等语言功能项目,在知识传输过程中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及道德教育。教材为这些目标的实施都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参见表1:《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5》

2.在教学活动中,巧妙而有效地渗透,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观,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要整合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其实,教材文章的选取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培养也要有所侧重。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在备教材时,就应该不只是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表面,而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巧妙而有效地进行课堂德育渗透。总之,只要认真思考和钻研教材,几乎每篇文章都能挖掘出更好的德育教育主题。

当讲到FilmsandTVPrograms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READING收集张艺谋所拍的重要电影,同时列出卖座率高及获奖影片;收集李安所拍的重要电影;同时收集STEVENSPIELBERG所拍的重要电影,同时列出卖座率高及获奖影片;结合中国电影华表奖和好莱坞奖,列出三人得奖情况,进而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岂不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吗?

当讲到OurBodyandHealthyHabits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的饮食结构,同时反思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尤其是以“洋快餐”PK“民族小吃”为主题进行一次英语辩论赛。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我们本土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热爱民族文化的品德教育。

在教学BodyLanguageandNon-verbalCommunication时,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利用POWERPOINT课件、图片及视频,首先给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习得的“身势语”,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关于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情况。其听力部分介绍到美国家庭做客的礼仪问题。我们可以挖掘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部分具体体现。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必修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MODULE5

教学对象:高二(19)班、(20)班

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词汇;复习状语从句;话题:体操王子、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马拉松比赛。

语言技能目标:阅读中根据文字表面意思对其深层含义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运用本模块的词汇和短语完成写作任务,并能口头介绍体育名人。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本模块的中心话题是:TheGreatSportsPersonality.关于体育、体育明星、体育精神,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非常好的素材。但是英语课作为语言知识为第一掌握要素;语言技能为第一训练要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能以渗透式进行,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情感真切,并且围绕我们的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及教学设计思路:(略)

教学实践证明,将品德教育融入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的提高,都有相当的作用,同时也净化了学生们的心灵。

通过这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同时通过听说技能的培养——体育话题的演讲比赛,也让学生在课前的导学案的准备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精神的重要及我们祖国的伟大。

第2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非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征、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征、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保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预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新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功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新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和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和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功能。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征、专业特征、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第3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英语教学

教学构思:

现在让我们以一节课为例,看如何既能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又能让学生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Unit1的教学中内容谈论的是关于友谊方面的,对学生来说这个话题既熟悉又有话可谈,所以在备课时我先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水平设计整节课。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朋友和友谊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衡量朋友的好坏,让学生学会怎样成为一位好朋友,学会怎样在逆境中生存。

教学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总结一些关于友谊与交友方面的谚语。

问:Can you tell me some proverbs about making friends?

问: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

第二步:讨论问题〝你有朋友吗?你认为你的朋友怎样?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心目中好友的为人!”然后教学生学会以下形容词。

Qualities: kind kind/warm-hearted polite helpful gentle noble honest trustworthy frank openhearted brave great full of courage / courageous loyal true faithful to a friend dependable wise clever bright learned

第三步:听力,听一段对话,对话内容讲述的是三对好友间怎样解决他们之间的小摩擦。教师先播放一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解决此事?再播放一次录音,听文中人物解决办法。

第四步:直接进入这课的中心阅读。通过讲述查克·诺兰德在孤岛上与排球为友意识到人应该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好友并自我检讨没有尽到好友职责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与好友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自己应该对好友“付出比索取多”应对别人多点关心等等。

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任务,要求5分钟时间阅读全文后完成任务。

问:找出在查克·诺兰德出事故之前,他对朋友的态度:

答:查克·诺兰德因公事很忙,几乎没有时间与朋友联系。

问:在岛上查克·诺兰德领悟出自己对待朋友的不足指出是什么?

答:他认识到自己不是个好朋友,对自己考虑很多而对别人关心不够。

第五步:听课文录音后发动学生讨论。

一:“查克·诺兰德怎样独自一人在荒岛存活下来的?你从中学会了什么道理?”

总结:查克·诺兰德 学会了找寻食物和水,还学会怎样生火。在精神世界他建立了与排球的特殊友谊。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借鉴到: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多动脑筋,采取一切方法使自己先能安全生存下来再寻找逃生出路。

二:“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总结:朋友即师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友谊是情感的付出,我们应该给与别人的要比别人给与自己的要多。

第六步: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要求学生学会表达书上的经典句子: 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第七步:家庭作业:

“Is it better to have a human friend or an unusual friend such as a volleyball, a pen or a dog?”

整个教案的设计把德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进行。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教师就须注意使用委婉、文明、地道的疑问句形式。首先,让学生了解在英语语言中,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 you please …? Would you like to …? Could you …? Excuse me… 。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第五步,第七步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再次,德育渗透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体现,还可以与英语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课和英语主题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举行Friendship为主题的“英语角”,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回顾对教材的整个处理过程发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充分,但出现个别学生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及再现存在困难。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在下一节课中把复杂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之后,再要求学生再现。

综上所述,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上任何类型英语课程,都应时刻注意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爱国敬业教育。英语这门课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得当,就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打开了另一扇明窗,会使得枯燥的语言讲解既有意义,又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张亚军

第4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 渗透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这个问题在国家较为办法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已为我们作了解答。《大纲》要求我们“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材和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好的影响。”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作风,顽强意志等道德品质修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呢?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以及所观所感,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第一、做到两个“善于”,进行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首先,善于钻研教材,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困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3 U2中心话题是“Language”。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标志,它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处理“reading”部分阅读材料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这一事实在“汉语热”这一点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可根据这一事实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有德育功用的英语课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M6 U2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一文让学生学习本文主人翁身残志不残,自强、自立精神。认真理解,培养学生助残为乐的思想品德,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的精神。

M5 U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单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友谊的内涵,了解如何与朋友相处,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笔者在处理阅读文本的时候,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他们心中的朋友是怎样的,他们心中的友谊是怎样的,讨论之后再总结真正的友谊。不久,同学们的手举起来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 friend is who we can be always relied on and trusted.”“A friend is who can share both sorrow and joy.”对了!这就是教师对学生暗含的期待,无须说教,也无须点破,这一预期中的答案巧妙有力的通过学生之口说了出来,显得更有说服力,教师频频点头,学生也频频点头。从学生忍俊不禁到若有所思到心领神会,其功力在于一个恰到时机,恰如其分,同时蕴涵教师强烈情感的问题点播。正如商小民(2002)在《特级教师教学案例集录》中提到的那样:

……德育渗透,切忌引经据典,政治说教。贵在真诚的启发,润物细无声。要使精心设计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内在的矛盾冲突,最后纳入他的主观世界。在英语课堂中,这种思想活动,正式学生运用英语的素材。教师要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渴望。在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P.158)

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重视课文,切不可脱离课文,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起来。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

其次,善于利用英语课堂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第5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我校现有教师46人(含行管人员5人,有编在外人员4人)。一线教师全部有合格学历。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教一级教师12人,二级教师7人,。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我校一线教师42名,其中本科17人,双专科2人,在读本科7人,其余均为专科。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教育政策下,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锤炼教学艺术,遵循校本培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行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得到提高。本学期在校生大约1100人,有18个班级,10个年级。二.教务工作安排(一)德育工作针对我校实际,拟采取依靠校团委,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就建立健全全员德育机制,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计划机制,并不断完善其教学制度,实施学科为主渗透德育工作方法,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另外,学校还特别采取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紧紧围绕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家教育同时,还应加强个性化培养。(二)常规教学工作本学年2月7日开学,到-----月-----日结束,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按照教导处的总体安排,列出个人的教学工作计划,校本培养计划等,教导处将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检查。(三)领导分工说明

具体工作流程

月份 主要工作 备注 2月 1召开全体教师会布置新学期各项工作 2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年级为单位 3.检查各学科教学计划,各班主任计划 以迎接县局检查。 4.做好县“教学新秀”评选活动的宣传启动工作. 3月 1.总结上学期工作,尤其是联考得失; 2.开展全县“教学新秀”评选活动; 3.开展听课月活动; 4.组织英语教师参加“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研讨会”; 5.组织部分学科教师参加县部分学科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6.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7. 一~八年级月考。 4月 1.九年级月考 2结合校本培训,集体备课,检查各学科 教学进度. 3.一~八年级月考 4.安排各年级学生问卷调查。 5月 1八,九年级做好数学,英语学校竞赛的选拔工作,并组织学生参赛 2九年级月考 3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了解班级情况及学生思想动态。 4.一~八年级月考 6月 1.在校内举行语文素养检测 2九年级月考 3.组织期末教学检查 4做好联考,中考准备工作 5布置填好学生素质报告单,抽查部分学生操行评语情况. 6.做好本学期工作总结 7.布置暑假事宜

第6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德育教育  职责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而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做人、健体、生活、审美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思想教育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进课堂的前提下,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并有的基础外语学科,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外语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有机的渗透并积极地进行思想教育,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英语教学采用山东省高职高专统编通用英语教材《新时代大学英语》,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取材于我们的生活,甚至是人类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兼具的特点。作为英语教师应活用、巧用教材,努力挖掘其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 激发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我校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村,他们认为自己既没钱出国,也不会遇见老外,学英语没什么用。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学生从小学就不认真学习英语,课堂上酣然大睡,对学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利用教材对学生适时教育,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了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教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方法及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组织书写、朗诵、阅读、征文、口语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 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 

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众所周知,英国的绅士化教育是举世有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起道德表率作用。教师应在点滴上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课堂用语,与学生平等对话,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去

  

感染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第八单元Money中谈到李嘉诚与一枚硬币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到李嘉诚的金钱观 “I think money should be used, not wasted.”“钱是用来花的,而不是被浪费的。”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再不会有学生不屑于去捡躺在地上的小硬币了,金钱不该被浪费。教材里还提到许多与金钱有关的格言“A high-minded man accumulates wealth by fair means.”“君子爱财取之有道。”“Wealth is nothing without health.”“失去健康,钱再多也没有用。”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就教师而言,课内渗透要多方位:()灵活掌握教材内容;()通过启发来领会内涵;()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教育;()适当延伸、深化主题。在英语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名言警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这套教材,时时刻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又要充分挖掘更深的内涵,真正寓德于教,教书育人。

         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实现创新。”英语教师不仅让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想象创作中开启思维,训练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 培养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校学生虽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但大多也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以自己为中心”,到了学校也“惟我独尊”,遇到困难就退缩,遭遇挫折就气馁,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弥补这一缺失,利用教材中名人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总之,英语教材中到处都有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达到教书与育人双赢的教育目的。

第7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资源;英语教学;教学资源

英语课程资源是指能够为英语课程教学提供素材,有利于促进英语学习的客观条件和设施。《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课程资源地开发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摒弃教材的“专制”,挖掘丰富实用的课程资源,推动高效英语课堂的实现。

1.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1)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学习兴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在资源,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倾向。一旦学生的兴趣点被点燃,教学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利用起学生的兴趣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注重学生兴趣资源的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

(2)开发学生的经验资源。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知识自我构建的过程,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应该注重学生生活经验这一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所见所闻,将自己见识过的不可思议的事物呈现给大家,开阔了学生的课堂视野,丰富了英语课堂的学习资源,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

2.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初中英语教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实现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就不能忽视英语教师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那么,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服务于课堂教学?

(1)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时代在变,教育也在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教学技巧。在教学思想上,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起现今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育合力。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教学心得与体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一些好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提炼,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同时,学校英语教研组必须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功能,各位老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我所用,将教师资源转化为英语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全面利用起学校独特的教师资源。

3.充分利用课内资源

(1)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无尽益处,互联网与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结合为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现代化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具有信息海量、视音频结合、互动性强、全天候等独特优势,教师应该充分对其进行优化和整合,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在学习“lake”一词时,笔者通过互联网搜集了世各地清澈灵动的湖泊,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了,学习兴趣也被很好地激发了起来。

(2)多学科相互渗透,拓展学科课程资源。初中各学科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渗透德育、社会科学、自然、艺术等知识。

4.重视利用课外资源

初中英语教学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弥补课堂45分钟的时空局限性,将英语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外,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其一,成立“English Club”,学生社团俱乐部是英语爱好者习得英语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吸收英语爱好者并成立英语艺术团、记者团等学生兴趣团体,当大批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举办英语俱乐部活动时,能有效地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从而共同提高。其二,建立“英语图书角”,扩充课外知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广泛涉猎英语书籍,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英语视野,为配合英语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第8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崐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崐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崐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崐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新编高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崐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崐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包括崐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崐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崐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崐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崐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崐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崐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

憙一、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看名人所走的路憗

在学完SEFC1ALesson50AbrahamLincoln后,问学生&127;Why&127;was崐Lincolnconcideredasoneofthegreatestpresidents&127;in&127;the崐world?学生总结了林肯一生为废除奴隶制度所做的一切。&127;以后我又继续崐让学生讨论WhatkindoflifedidLincolnliveasayoungman?学生崐便概括出他家境贫寒,但他能克服困难,一边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一边崐坚持学习。让学生知道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坚持学习,应该学习崐林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再如在学习完SEFC3ALesson2&3MadameCurie后,我让学生分崐小组讨论。WhatkindofexampledidMadameCuriesettoall&127;the崐peopleintheworld?学生便说出了以下这些描绘居里夫人的词:

hard-working,devoteallherlifetoscience,

neverloseheart,becarefulinsciencebutbesimpleinlife等,

我趁热打铁,讲述了几个关于其它科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孜孜不崐倦地探索了一生的故事,学生们很受鼓舞,激发了他们为人类和祖国的未崐来而好好读书的情感。

而在学习SEFC3BLesson65&127;My&127;Teacher&127;时,&127;我让学生分别讨论崐WhatcanwelearnfromHelenkellerandAnniesullivan?&127;学生很佩崐服海伦的这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曾是一个又聋又哑且盲的小崐女孩,生活在永无边际的黑暗之中,但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崐想象的困难后,她终于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作家。她不仅是残疾人而且是崐其它一些生活在困境中准备放弃自己人生追求的人学习的楷模。我适时补崐充了阅读材料Helen&127;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对崐光明的向往,对生活无尽的热爱。联系我们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更崐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和时间,而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崐我及时让学生观看了一些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地学习和工作的录像,特别崐是残疾人运动会上运动员们的那股拼劲更让学生惊叹不已。学生纷纷表示崐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学习,来完善自己。

憙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我自己该走的路憗

SEFC2AUnit9SavingtheEarth讲到了地球上的土壤正日渐沙漠崐化,空气和水正遭到严重的污染,由于人类只顾眼前利益,捕杀一些珍奇崐动物,于是某些动物也濒临绝迹,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根据课文,崐我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并且呈现了许多图片,有的曾是风景崐

洍如画的草原而如今却是戈壁荒滩,有的曾是碧波荡漾而如今却是鱼虾不见崐的死湖等,还有濒临绝种的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崐的生活离不开自然,应保护自然。最后我打出了一条公益广告语“人类的崐最后一滴水便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对保护环境有种紧迫感,又让学生崐分别讨论两个问题。

1.Whatcanwedo,asastudent,toprotecttheearthnow?

2.Supposeyouareateacher,alawyer,a&127;mayor,&127;a&127;worker,&127;a崐managerandsoon.Whatwillyoudo&127;20&127;years&127;later&127;as&127;the崐masterofthe21century?

这样既创设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崐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崐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崐做起,最后我来了一段作总结:动画呈现美丽的画面,配有动画片中米老崐鼠的讲话“Weshouldtryourbesttomake&127;the&127;world&127;more&127;and崐morebeautiful,toletthefishswimintheclearwaterfreely,

toletthebirdsflyinthefreshairhappily,&127;to&127;let&127;various崐flowersandtreesgrowhereandthere."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崐又受到了美的陶冶。

SEFC1ALesson28TheGreenHillofTansa.&127;讲的是植树造林的崐重要性,于是我结合1998年夏季那场全国性的特大洪涝灾害,谈到了绿化崐的功绩不在今明,而在千秋,让学生都争做绿化和保护环境的卫士。学生崐从课本上又发散性思维,想到了我自己该怎样走路?同学们提出要多植树崐来保护环境,还提出要抵制那些用上好木材制成的生日贺卡和新年贺卡等。

憙三、优良素质,良好习惯───我从现在就走的路憗

学完SEFCBook2ANoSmoking这一单元后,&127;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崐Whichteacherdoyouknowsmokes?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127;我又问崐Shallwe&127;learn&127;from&127;him?&127;他们齐声答“&127;No&127;”,&127;我又问&127;How&127;to崐encourageMr××tostopsmoking?学生积极主动地找出了课文中的重崐点。

1.Smokingisbadforyourhealth.

2.Smokingcostsyoualotofmoney.

3.Itmakesyourclothessmelly.

4.Youwillhaveyellowfingersandteeth.

又有学生补充说

Smokinghasbadeffectonyourfamily等,这样,&127;既在热烈的气崐氛中进行了口语的锻炼,课本知识的学习,又让学生注意到了吸烟的危害,崐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在中学英语教材里还介绍了英美人其他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如自觉排崐队,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乐于助人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9篇: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文

欣赏包括如下内容:反复地自我阅读、反复地玩味领会、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

欣赏是以审美为主干的学习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等,以美为桥梁,把学生引向善,使其受到教育。实验表明,欣赏法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具有全面的效力。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智育。

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对于该学科的德育,宜于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转化法

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品格教育。例如,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摆一摆、拼一拼,并注意用眼观察,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再如,对于教学中具有正、反关系的数和具有正、逆运算的公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对立统一和联系、转化的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这些都是运用转化法能达到的。

(2)比较法

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中年级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倍数”,高年级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互相转化等等,在教学中,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再如,数学中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迁移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例如,启发学生把代数知识迁移到几何学习中去,把几何知识迁移到代数知识学习中来,用一个方法,解几道试题;把数学知识迁移到语文、自然课学习中去,或者在数学教学中,联系语言、自然课本中的知识。这样,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起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

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于该学科中的德育,宜于采用如下方法。

(1)活动法

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外语交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外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学生要进入活动之中,完成好交流的任务,就必须对其中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个过程,既是学习的这程,又是受教育的过程。所以,活动法是外语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2)体验法

就是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带着表情,并伴以手势、动作,深刻体验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扫地”、“打扫教室”、“擦门窗”等词语时,让学生一边读、记,一边做,实际“打扫教室”、“擦门窗”。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而且受到了劳动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引申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