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

第1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市农业局

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安排,我市召开专题会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成立琼海市农民教育培训调研工作小组,按照调研方法要求,认真选取上、中、下三个经济收入等级的镇,进行入户调研。

一、当前我市农村现状与形势

琼海市国土面积1692平方公里,现有12个镇18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8.2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调优、调精”原则,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全市已形成瓜菜、水果、热作、畜牧、海洋水产、粮食和乡镇企业等七大农村支柱产业,并相应建立起冬季瓜菜、名优水果、橡胶、胡椒、槟榔和水产品等十大生产基地。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3.2亿元,农业增加值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

1、农村劳动力结构

全市农村人口8.1万户33.44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9.53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874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9.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33386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68.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316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2.1%;外出务工人员5.27万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03%。

2、农村劳动力的发展趋势

一是整体素质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68.3%,导致外出务工农民难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真正实现稳定转移就业;留守农村务农劳动力不仅文化低,而且年龄偏大,接受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差,难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偏低。2008年接受职业培训17636人,还有90.97%的农民未接受过技术培训。因此,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形势仍不乐观,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快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对农村教育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教育只是一种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重经济建设,重项目投入,忽视教育特别是轻视农民教育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2、农民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农民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尽管各有关部门在协调配合上做了不少努力,但仍存在多头管理,统筹不够、力量分散等问题。另外,当前绝大多数的农民从事的是个体生产劳动和个体经营,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的难度较大。

3、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培训与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以以会代训多,专场培训少;理论讲授多,实践交流少;就地培训多,“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第2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我国日淡化海水近15万吨

“向海洋要淡水”已经形成了方兴未艾的产业。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侯纯扬副所长日前表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日淡化海水能力接近15万吨,比上一年翻一番。沿海地区正在不断扩大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的生产规模。目前,浙江日淡化海水能力占中国总量的1/3,占据了全国海水淡化市场60%以上的份额,年产值20多亿元。

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苗永生介绍说,浙江省人均淡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决沿海及海岛淡水短缺,浙江在国内最早开展反渗透海水淡化研究和应用,目前规模已居全国前列。此外,中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也都在大力提高海水淡化能力。

我国海水淡化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已有商业化建设和运行经验,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工业冷却、脱硫除尘到用于生产生活的供暖制冷,从家庭冲厕到景观湖用水,从工业用水到生活饮用水,在海水能利用方面实现了“全面开花”。

海水淡化的能耗与成本

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选择。

但是“成本和投资费用过高”,一直是海水淡化难以快速开发的主要问题。世界上常用的淡水取用方式主要有地下取水、远程调水和海水(苦咸水)淡化三种。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降至4-7元/立方米,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则降至2-4元/立方米,如天津大港电厂的海水淡化成本为5元/立方米左右,河北省沧州市的苦咸水淡化成本为2.5元/立方米左右。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方面海水淡化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自来水的价格不断上涨,两者将越来越接近,自来水价格甚至将高于苦咸水淡化的成本,海水淡化的成本问题将得以解决。成本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海水淡化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化进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将加大力度推动海水利用

近期内国家在加快海水利用方面有很多重要举措,主要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限制在沿海地区新建以淡水为水源的高用水项目,鼓励火电、石化、化工、钢铁等高用水行业使用海水。引导海水替代,对有条件利用海水的企业,鼓励利用海水;支持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优化水资源结构;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质供水,提高海水淡化水的效益;鼓励沿海地区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对通过利用海水而节省自来水的用水指标,允许保留,或者有偿转让,以促进用水单位加快海水替代。

此外,国家还要完善海水利用政策保障机制。一是深化水价改革,通过合理调整水价及其结构,促进海水淡化水的生产和使用。二是研究制定鼓励海水利用的财税政策。国家发改委已将海水利用列入《节能节水产品目录》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对以供应居民生活用水为主要目的的海水淡化厂及其管网建设设施,是否比照城市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投资导向上,对采用海水淡化及电水联产,海水直接利用项目,优先立项,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以一定的水量和水价为条件,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资海水利用产业。

总之,海水淡化既是水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而且梦已成真、可望可及。

第3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TP2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056-01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量的1/4,并且分布极不均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开源节流,节水为先,多渠道开源”的原则,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调控、公众参与,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经济调节、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节水机制,以有限的水资源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城市节水方面的经验

经过近些年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按照点、线、面的格局,分阶段、有步骤地在全国推广开来。部分城市节水试点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取得了一定进展,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水污染和水生态退化得到有效遏制。城市节水举措可以归纳如下。

1.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加快水利工程原水价格改革,合理调整供水原水水价,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完善分类水价制度,逐步实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不含农业用水)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梯式水价递增部分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的收入缴入财政专户,主要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技术研究和推广、节水设施改造和建设、水平衡测试、节水管理和奖励等工作。

2.强化节水监督管理。建立取水户实时监控名录,实现对公共制水企业、自备取水大户和限额以上的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羰敌星恐菩匀∷在线监控。到2013年底,对年取水量超过10万方的非农业取水户的取水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推进大型取水户计量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保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

3.鼓励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制订节水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发展中水回用、分质供水、雨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加快分质供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水资源紧缺地区,新建大型公建设施及一定规模以上的住宅小区,需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和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加快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建立节水激励机制,促进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

4、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水。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的高技术、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节水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数据显示,在我国,卫生洁具用水约占家庭或生活用水的80%。《节水型卫生洁具》国家标准执行后,预计将节约厨卫用水量30%以上。以坐便器为例,新国标将节水型坐便器分为节水型和高效节水型两类,规定:节水型坐便器应不大于5.0升;高效节水型坐便器单档或双档的大档用水量不大于4.0升。我们简单地做过一个测算,一个家庭按3个人算,一天使用12次马桶,一次节约1升水,一天就是12升水。按保守的3亿家庭算,我们一年能节约13亿吨的水。再例如目前机动车迅猛增长的状况下,挥霍用水冲洗车辆的行为令人担忧。据悉,目前环保节水洗车器具洗一台车的用水量仅为传统高压洗车用水量的1/20,如果全面推广节水洗车,一年可节约用水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5、树立节水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节水型社会试点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寻找突破点,树立典型榜样,发挥“点中之点”的带动作用。例如许多城市由市政府出面评选节水型企业,形成了一批节水骨干单位,带动并促进了企业所属行业的节水工作,为同类型企业节水试点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我国城市节水的主要问题

1、部门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导至节水工作不顺畅,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城市节水具体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例如,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污水处理分别由水利部门管理,地下水又由国土部门和水利部门管理的局面,制约了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还有一些节水办公室与各县市水资源管理部门仅仅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形成了有些地方没有管理,有些地方又重复管理的现象。

2、节水工作落实所需资金量大,但缺乏投资渠道。虽然节水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主,但必要的工程技术主体和配套手段也应保证。而我们当前节水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及省有关部门投入和各级政府通过相关收费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只有少量通过水市场运作引入的外资和社会资金。很多人把节水工作看成是向国家要资金、上工程的途径,导致国家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社会效率低下,反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融资模式应当转变为下府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疏通资金。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这套体系的生命的内在动力。

3、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监督管理薄弱。由于我国全国性的节水管理法规尚未出台,全社会节水管理还缺省相应的法律依据、缺少严格的用水统计制度、用水监督管理不力等,这些都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产生了无形的阻力。

4、缺乏科学、合理的建设绩效考核体系。仅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来考核市政府是不够的,涵盖内容不全面。如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对节水制度建设方面的评价也相对较薄弱,与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评价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较差。

5、节水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在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广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知识,但大多民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增长缓慢,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民众没有将节水与水资源保护上升一种道德和素质、一种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水资源丰富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制约了节水工作更高层次的开展。

三、未来城市节水的工作重点

城市节水与城市其他建设一样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认识城市节水工作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认识,搞好城市节水工作要以这三个方面为抓手。1、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注重规划编制方法的规范化与科学定量化。2、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执行节水强制性标准,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推进节水器具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加大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重点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新建项目和公共设施应使用节水器具,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及产品。3、是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价格的改革,促进和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提高。要总结两部制水价改革试点经验,加大水价改革和污水处理收费的宣传力度,理顺和逐步提高建立稳定、可靠、高效的节水型社会融资机制;形成规范、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情况调研报告.中国水利.

[2] 王浩,褚俊英.我国节水产业的发展对策.中国水利.

[3] 王鹏飞,刘俊良,臧景红.城市节水设施综合效益分析.中国给水排水.

第4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teve”为你整理了这篇渔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台州是全国主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全市有25个海洋渔业乡镇、157个海洋渔业村,拥有海洋渔业户口73578户,海洋渔业人口227414人,其中传统渔民32032人。据2018年度台州渔民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调查样本户数100户,其中海洋捕捞60户、养殖40户,家庭总收入2556.53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006.3万元、工资性收入438.51万元、财产净收入0.32万元、转移性收入30.62万元;渔民人均收入26500元,同比增长8.26%。

一、台州市渔业系统扶贫政策

(一)关于渔民转产转业。2014年在全省“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后,我局在台州市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专门安排100万元用于大陈生计渔民的转产转业,着力增强生计渔民的自我造血能力。

(二)关于渔民养老保障。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浙人社发〔2016〕65号)的文件精神,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台人社发〔2016〕140号),并在台政办函〔2018〕74号文件、台政办函〔2017〕69号文件、台政办函〔2017〕92号中对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进行强调,全力督促推进渔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温岭、临海、三门、玉环等地均出台相关政策。全市参保渔民总数约3.6万人,同比增长10%,参保人数、险种、保障水平均走在全省前列。

二、台州渔民收入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渔民收入不断增长。渔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41.7元增加到2013年16850元,增幅为403.08倍,平均年增长18.71%。分析35年来的渔民收入变化,大体可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1983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41.7元增加到189元,平均每年增长35.27%,是我市渔民收入增长的启动阶段。第二阶段为1984年—1992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356元增加到2217元,平均每年增长25.69%,是我市渔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第三阶段为1993年—1995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2934元增加到6547元,平均每年增长49.33%,是我市渔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第四阶段为1996年—1999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6456元增加到7675元,每年仅增长4.05%,是我市渔民人均收入增长趋缓阶段。第五阶段为1999年到2003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最高的7675元连续下降到6976元,每年减少2.36%,是我市渔民人均收入滑坡阶段。第六阶段为2003年至2018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6976元增加到26500元,平均每年增长9.36%,是我市渔民收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三、渔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

渔业是弱质产业、渔民是弱势群体,与城镇居民和农民横向相比,渔民收入增长趋缓。从表面看,造成渔民收入增长趋缓是渔业内部多年矛盾的积累形成。

(一)海洋捕捞产能严重过剩。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渔民转产转业步履艰难,我市海洋捕捞产能严重过剩。据年报统计,2018年,全市海洋捕捞生产渔船4895艘、67.16万吨、99.73万千瓦,平均吨位137吨/艘,平均功率204千瓦/艘。与此同时,国家虽然实施了捕捞渔船控制制度,但违反国家“双控”政策,违规建造海洋捕捞渔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导致涉渔“三无”、“三证不齐”渔船不断产生。加上“大机小标”、船证不符现象较为普遍,不仅使海洋捕捞渔船控制效果大打折扣,也进一步加大了海洋捕捞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近几年来,渔获物运销船和水产冷藏船快速发展,从延长海洋捕捞渔船生产时间和提高捕捞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捕捞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但也进一步放大了海洋捕捞强度,强大的捕捞能力与有限的渔业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东海无鱼”几成事实。渔业资源是公有资源,渔民往往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安排自己的作业结构和作业方式,导致选择性差、对资源破坏较大的拖网、张网作业比例过高,而围网和钓业等选择性作业的比例过低,作业结构极不合理,“公地悲剧”发生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业时间减少,因资源衰退,2018年起我国各海域全面进入史上最严的伏季休渔期,伏季休渔期比往年延长1个月,单位时间、单位功渔获物量呈现递减态势,如单位能耗渔获量(每kw功率年捕捞量)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3t/kw,下降到目前的0.7t/kw,下降幅度高达46.15%。二是部分经济鱼类消失或渔获量减少。由于敲罟作业的影响,大黄鱼资源早已枯竭已成为不诤事实。近年来大规模发展大型灯光围网作业,继大小黄鱼、墨鱼资源枯竭后,带鱼资源也开始衰退。三是渔获物营养级逐渐走低。捕捞渔获物营养级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3.5下降到1990年的2.8,1991年后有所上升,但基本维持在3.0水平。四是渔获物日趋低龄化、小型化。渔获物组成由以原剩余群体为主,转变至以幼鱼和低龄鱼为主。

(三)渔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小。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浪潮,许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养殖滩涂被围垦或其他海洋开发项目占用,海湾面积不断变小。城市化、工业化迅猛推进,一些企业将海洋或内陆水域作为天然的排污场所,使得渔业水域不断恶化,隐性减少水产养殖面积;一些大中型水库成为城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丧失了水产养殖功能。受航运业快速发展和、海底管线的大量铺设以及中日、中韩协定水域的渔船逐步退出,海洋捕捞的作业渔场也在缩小。受海洋督查、环保督查整改要求的影响,我市的养殖空间特别是海水养殖空间大幅压缩,一些规划外的滩涂、围塘养殖都将在近期内逐步清理,如至2018年三季度,温岭海水养殖面积减少1.5万亩,同比下降17.5%。随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全面铺开,海上的紫菜养殖、滩涂养殖和围塘养殖缩减显著,养殖业将面临着养殖空间大为缩减的困境逐渐显现。

(四)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不乐观。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产业在重要海洋生态区域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力不相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局部海域生态功能退化,季节性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灾害时有发生,海水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受围涂造地、港口建设、倾废排污等的影响,港湾淤积、海岸侵蚀现象频现,自然岸线保有率接近极限,鱼、虾、蟹和贝藻类产卵场、育肥场及越冬场逐渐减少,海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2017年台州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全市近岸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在11-29%之间,海水中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如椒江口滩涂养殖区及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的数量和密度与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9.7%和69.8%。

(五)渔业生产成本直线上升。渔业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燃油成本快速增长,生产物资也普遍上涨。劳动力成本保持高位运行,普通船员工资伏休后上升到1.2-1.3万元/月,对渔民的增收产生一定的困难。水产养殖成本方面,除饲料、人工成本上升外,养殖塘租金不断刷新,这也提高了养殖成本和风险。

但从深层次分析,制约我市渔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为:

(一)渔业经营体制机制不完善。一是渔区改制已久,渔船股份合作制的规范化工作不进反退,影响正常的渔业生产。二是渔船股份合作制承担无限责任,老大权力过大,又没有任何法律加以约束,经营单位小散弱,组织结构松散,渔船股份合作制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缺陷。三是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较低。渔业龙头企业不强,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些发展规模偏小,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没有真正结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二)渔业现有扶持政策不协调。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和转产转业政策作为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两项重要的支渔惠渔政策,其设立的目的、政策定位、受益范围各不相同,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实践中由于渔业柴油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每艘机动渔船每年可拿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补贴资金,造成减船转产“不划算”,渔民和企业想方设法保留渔船以获取高额补贴。

(三)渔民转产转业举步维艰。由于渔民文化素质和渔区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过多的渔业劳力只能长期滞留在海洋捕捞业上,争夺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同时,单一的渔民弃船转产转业收效不太明显,特别是部分年老和文化素质较低的转业渔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往往又重操旧业。

(四)渔区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台州渔区大多数处在偏僻的海岛和边远,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祖祖辈辈渔民以海为生,以捕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渔区还远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

四、促进渔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促进渔民增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又要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既要眼睛向内要潜力,又要跳出渔业求发展。为此,我们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促进渔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渔民增收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渔业领域改革,建立渔民增收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渔业生产力。要积极推进养殖权、捕捞权制度的落实,保障渔业生产者依法享有长期而稳定的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维护渔民的合法权利。要加快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进一步扶持壮大渔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渔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民专业、供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鼓励渔民、渔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加工流通企业等开展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有效的对接。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饲料、种苗产业、病害防治技术的解决,推动近海渔业资源基础调查和评估研究工作的深入,为海洋渔业科学发展和渔民增收提供支撑。

(二)完善渔业产业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完善和落实支渔惠渔富渔强渔政策,促进渔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保护传统生计渔业的基础上,引导工商资本加快进入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提高产业开发能力和素质,促进渔民在发展和壮大产业中增收。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调整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标准,重点提高拖网、帆张网等收费标准,减免钓具等作业类型的资源费。通过实施政策“组合拳”、多管齐下,为渔民增收提供“正能量”,同时通过补贴的治标,为促进渔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治本赢得时间和奠定基础。

(三)推动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运用政策推动和依靠科技创新,坚持内涵挖潜和质的提高基础上推动外延拓展和量的增长,积极拓宽渔业发展空间,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发展渔业产业中促进渔民增收。一要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按照产业做精、层次做高、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的要求,加快发展高标准生态型围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培育创新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环保装备的应用,加快推进原有设施养殖的生态化改造。二要积极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在加快沿海围垦区的高效设施养殖开发的同时,要重点放在发展浅海贝藻类和大型深水网箱、围网养殖,积极推广农渔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作制度模式和浅海立体养殖的碳汇渔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助推“五水共治”。三要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抓住国家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支持力度的政策机遇,加快远洋渔船的建造,尽快实施远洋渔业项目,推动我市过洋性和大洋性渔业发展,实现远洋渔业新的突破。

第5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今年下半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xx]1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xx]13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xx]144号),分别从20xx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起,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三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财税政策的适当调整,对于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三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内容为:一是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二是取消红松子仁、部分农药产品、部分有机胂产品、紫衫醇及其制品、松香、白银、零号锌、部分涂料产品、部分电池产品、碳素阳极的出口退税。第二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一共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具体为:一是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二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三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四是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1%、13%;五是将艾滋病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黄胶原、钢化安全玻璃、电容器用钽丝、船用锚链、缝纫机、风扇、数控机床硬质合金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9%、11%、13%。第三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一共涉及3770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7.9%。具体为:一是将部分橡胶制品、林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二是将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三是将部分水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3%;四是将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五是将部分化工产品、石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税率分别由5%、9%提高到11%、13%;六是将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9%提高到11%,11%提高到13%,13%提高到14%。

二、三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市出口退税的影响

(一)三次退税率调整对**市出口产品的总体影响

从20xx年1-9月**市出口企业申报的退税来看,全市外贸企业出口商品共有444个编码,涉及退税率上调的商品编码有237个,占全市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编码的53.38%;从出口总量看,涉及金额13.35亿元;从企业数量看,涉及74户。生产企业出口商品共有502个编码,涉及退税率上调的商品编码有225个,占全市生产企业出口商品编码的44.82%;从出口总量看,涉及金额达61.32亿元;从企业数量看,涉及144户。

前两次退税率调整影响不大,第三次对**市的影响很大。全市上调出口退税率的主要产品依次为胶合板、橡胶轮胎、农药、农用工程机械、塑料手套等。

(二)退税率调整对全市出口退税的影响分析

1、根据前三季度全市申报的出口额测算退税率上调对出口退税的影响数。按照商品海关代码对20xx年度1-9月份全市全部审核通过、申报区、未通过区的出口额(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计算了此次退税率上调对**市出口退税的影响数。

20xx年度1-9月份计算表

单位:万元

企业类型

涉及出口额

退(免)税增加数

生产企业

650084

6982

外贸企业

133494

2196

合 计

783578

9178

以20xx年1-9月出口数据分析此次退税率上调对全市出口退税的影响:退税率上调共增加全市退(免)税9178万元(其中生产企业6982万元,外贸企业2196万元)。一、退税额增加超百万的货物有:1:胶合板增加约4739万元,占总额51.63%;2、机电产品增加约924万元,占总额的10.07%;3、轮胎、化工等产品增加约799万元,占总额的8.71%;4、农药增加约564万元,占总额的6.15%。这四类货物占总增加额的76.56%。二、从地区看,对邳州、铜山、**经济开发区三个地区影响较大。

2、根据前三季度全市申报的出口额测算退税率上调对20xx年出口退税的影响数。按照商品海关代码对20xx年度1-9月份全市申报的出口额(除出口按照20%的增长率外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考虑到申报区、历史库、审核未通过等因素折算为年测算出20xx年的影响数:

20xx年度测算计算表

单位: 亿元

企业类型

涉及出口额

退(免)税增加数

生产企业

104.01

1.12

外贸企业

21.36

0.35

合 计

125.37

1.47

由于政策的调整,预计20xx年度退(免)税将增加1.47亿元,其中:退库将增加9100万元、调库资源将增加5600万元(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和免抵资源按照50:50的比例计算)。

三、三次出口退税政策上调对全市税收收入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上。由于目前我国对生产性自营出口企业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出口货物享受的税收优惠首先从内销货物中直接抵减,然后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免抵发生额进行审定后,在国家下达的免抵调库指标范围内办理调库,因此,出口企业的增值税税源包括企业直接申报收入和免抵调库资源两个部分。从静态层面看,假设企业的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和贸易方式均不受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或者上调,对增值税总体税源(包括直接收入和免抵资源)均不会产生影响,只会使直接收入和免抵资源的结构发生变化。出口退税率上调,企业的不予抵扣税额减少,进项税额转出相应减少,企业的增值税直接收入随之减少;同时,企业的免抵退税总额增加,其中免抵资源增加的部分与直接收入减少的部分也始终相等,因此对增值税总体税源也不会产生影响。按照我市20xx年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和免抵资源50:50的比例计算,预计20xx年全市增加的1.47亿元退(免)税总额中退库为9100万元,免抵资源为5600万元。增值税直接收入预计将减少5600万元,同时相应增加免抵调库资源为5600万元,对增值税的总体税源不会产生影响。但与此同时,由于1.47亿元退(免)税总额的增加将直接减少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即对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企业由于征退税率减少而少结转进入主营业务成本1.47亿元,20xx年全市所得税理论上预计将增收14700*25%=3675万元。

四、面对政策调整,出口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全市出口企业应该准确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正确认识这次出口退税率上调的目的、意义,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出口,为全国经济宏观调控由“双防”、“一保一控”向“全面保增长”的转变贡献力量。

1、正确把握政策调整的正面影响。一是地方经济增速受到拉动。出口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此次调整相对加速出口的增长速度,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有所加快,创造国内需求。二是增强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提升。不少出口企业长期依赖出口退税创利润,把出口退税作为盈利的重要部分,上调退税率将直接增加退税额,增加其利润。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此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国家通过财税政策的适当调整,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为广大中小型出口企业树立了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第6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 人才培养; 四维一体; 应用型; 复合人才

中图分类号: TS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4-0121-03

Exploration of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i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Base of the Major for the Training Model of Practic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Four Dimensions in One

HUANG You-ru , ZHU Dong-xing , JI Hong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2155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training model for local and practical talents and talents with a good knowledge of theory and business, the need of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we have explored and constructed the new training model for practic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four dimensions in one in our school so as to train practic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he food industries in the Yangtze delta need and ser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The four dimensions in one is classified training for specific post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integration of all resources, and open administration. The talents are those who can master theory, know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food quality; food safety; training model of talents; four dimensions in one; practical;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研究食品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与人类健康及市场需求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叉学科,它以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及管理学等为支撑学科,以现代检验检测技术、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为主要手段,为全社会食品的安全和食品产业的市场化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因此传统的、单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食品安全的宏观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改变。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定位,我们在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等多方面进行充分调研与论证基础上,经过多年不断摸索与调整,提出了以“分类定向、学工融通、资源整合、开放管理”为指导,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改革课程教育体系,将培养新时期“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的“理工管结合”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创新实验基地的目标思路

建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四维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分类定向、学工融通、资源整合、开放管理”为四维,“理工管结合”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人才质量为核心,四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分类定向――方向维

围绕社会经济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明确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安全控制两个就业方向,实施人才定向就业培养。

(二)学工融通――基础维

通过校企合作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建立形成“教学联合体”,打造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实训通路,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锻炼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提高从业技能水平。

(三)资源整合――载体维

一方面对现行教学课程体系实行综合改革,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定制课程,通过引进企业教师,增设技术性、操作性强的企业课程内容和工作任务,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执业资格考证平台资源优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规律,集成新的课程模块;另一方面,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和校外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依托“教学联合体”和教师科研资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并开展科研创新活动。通过“导师制”和“项目化管理”,结合毕业论文选题集成创新训练模块,锻炼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升本科生应具有的知识再创造能力与水平。

(四)开放管理――制度维

“以生为本”改革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实行“学分制”改革,推行“弹性学制”,形成服务于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运行管理机制。

“方向维”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目标指向;“基础维”提供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具体措施与手段;“载体维”创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环境;“制度维”则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证。上述四个方面,互为条件,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核心内容。

二、创新实验基地的实验内容体系

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建立“四维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长三角食品行业急需的“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的“理工管”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综合创新训练教学联合体的构建

利用我院已有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我院的教科研平台组建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联合体。教学联合体组成:

1. 校内:省级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畜禽、水产休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工程中心、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常熟市水生动物防疫站实验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安全师培训考证基地、国家“公共营养师”(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机构。

2. 校外:苏州市常熟质量技术监督局常熟市农产品检测中心、苏州市常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常熟市卫生监督所、常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常熟市佳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市金唐市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市圣百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安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教学联合体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知识架构与创新模块的构建,合作完成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

(二)以教学联合体为载体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依托教学联合体,按照“一个大类平台,两个专业方向,两组大课程模块”的思路构建培养方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以“加强基础,注重应用,提升能力”为目标推进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以教学联合体为载体的创新设计图解如下:

(三)以实践项目为核心的创新训练

引入来自企业、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真实项目开展实践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除常规实践训练以外,特设生产实践项目、质检实践项目、管理实践项目和创新实践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方向的定位,选择完成其中的两个实践项目。各实践项目的实施要求分别是:

1. 生产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参加食品原料、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了解化验室设备和人员的基本情况,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检验工作(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学习企业标准执行的相关检验内容。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2. 质检实践项目: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加基本检验操作(包括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掌握基本的检测方法。深入出口生产基地,了解出口食品的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参与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所等机构的执法活动,了解产品质量监督、检疫、检验的内容、检测设备、执行标准、检验结果的判写和管理等全过程。

3. 管理实践项目: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化验室的基本操作(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和大型仪器的使用),了解各种食品和包装材料检测项目和方法。了解主要的食源性疾病及其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原则(方案)。结合实际进一步学习《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法》,了解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注意食品原料、厂房、设备、包装材料、产品贮藏和运输、污水以及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深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 创新实践项目:通过科研训练活动使学生接触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开阔视野,培养专业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差距,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钻研,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大力提倡学生课外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或自选课题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工艺产品、调研报告以及论文等。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施途径

坚持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和满足个性发展需要,与食品生产、食品贸易、食品安全监管等单位组建的教学联合体共同研究制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及实施途径图解如下:

三、创新实验基地的管理与运行

通过教学联合体,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内容组织实施,加强管理和监控。

1. 实行弹性学制,采用灵活授课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学习有机结合;

2. 开展双证书(本科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3. 选用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符合、水平较高、适用性较强的国家获奖或国家规划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注重能力培养;因材施教,突出创新实践能力。

4. 聘请外教、企事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和实践指导;

5. 实行小班化教学,项目型课程、双语教学等,引入来自企业、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真实项目开展实践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6. 采取课程考试、项目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分工协作,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实施对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

7. 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包括科研实验、参加科技讲座或专题报告会、创业大赛、科技制作、科技竞赛、小发明、小制造等在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活动等,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8.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化学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习(含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含食品企业见习)、食品专业综合实验、社会实践(调查)等实践环节合理安排在前三学年的假期完成,最后一学年即第七、第八学期重点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践项目、质检实践项目、管理实践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等的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四、创新实验基地的成效

(一)确定“分类定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理念由学科导向转为市场导向与学科支撑相结合,培养载体由“校园教育”向“教学联合体培养”转变,培养手段由“教学+实践”改为“做中学”、“学中做”,确保了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构建亲近业界、校企耦合的“教学联合体”网络

围绕定向就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养,通过资金引进、教师聘用、平台建设等手段,对高校、企业或职能管理部门的资源有效整合,打造一系列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实现了校园有“工厂”、企业有“课堂”,为新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支撑。

(三)注重学理,加强创新能力训练,彰显技术型本科人才特征

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再创造能力。新的培养模式既注重专业知识创建的课程模块改革,更重视利于学生能力拓展的创新训练模块建设。通过创新实验设计、企业SRT计划、毕业论文选题等多方开展学生科学研究训练,提升科研素质,使所学不仅会用、够用,而且用好、用活。

(四)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

建立企业参与的教学过程评价机制,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建立教学过程管理的“弹性学制”、课程“学分制”、实践“企业导师制”,实现课程体系开放运行;形成了以定向人才培养为根本的运行管理机制。

第7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知识产权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具有的特殊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在本质上因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和“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这两大类。地理标志因为其产品的独特性而对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河南省是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中原经济区战略的主要区域,缘于农业关键与文化丰厚,与地理标志联系紧密。本文对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

(一)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数量分析

据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局商标总局和国家检疫检验总局的权威统计,至2013年1月1日,河南省拥有的地理标志数量已达144个,总数量位居全国前十五名。在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中,除了漯河市没有一件地理标志产品被保护外,已有17个地级市对该地的地理标志产品,或多或少进行了保护。按照保护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信阳市(数量28个)、南阳市(数量19个)、郑州市(数量19个)、三门峡市(数量17个)、洛阳市(数量15个)、焦作市(数量14个)、驻马店市(数量12个)、新乡市(数量11个)、许昌市(数量11个)、开封市(数量7个)、平顶山市(数量5个)、商丘市(数量5个)、安阳市(数量4个)、濮阳市(数量4个)、周口市(数量3个)、鹤壁市(数量2个)和济源市(数量2个)。

(二)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种类分析

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数量和地区分布情况各异,而这些地理标志产品的种类又各不相同。按照全国第二次地理标志调研报告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作如下分类。河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有十类,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第一类是蔬菜瓜果类,有61个,占总数的34.27%,低于全国的同类产品在各类产品中的比重,略低于全国的比例;其次是中草药材类,数量是42个,占总数的23.60%;第三是粮食油料类,数量是21个,占总数的11.80%;第四是畜禽蛋类,数量是12个,占总数的6.74%;第五是轻工产品类,数量是11个,占总数的6.18%;第六是食品饮料类,数量是8个,占总数的4.49%;第七是水产品类,数量是8个,占总数的4.49%;第八个是酒类,数量是7个,占总数的3.93%;第九是茶叶类,数量是5个,占总数的2.81%,远远低于全国茶叶类产品在所有产品中8.77%的比例;第十是其他类,数量是3个,占总数的1.69%。

二、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问题与原因

(一)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问题

1. 地理标志申请和授权的数量较少。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使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但从全国范围看,河南省所拥有的地理标志不仅相对数量少,而且近年来,增长的速度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也明显变缓:2005年全国地理标志的总数量为323个,我省有34个,绝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名。2011年全国已增至1949个,河南省仅有99个,绝对数量已从全国的第二跌至第五。2013年全国地理标志数量已猛增至3000多个,河南省仅仅为144个,绝对数量排名已退出了全国前十名。

2. 地理标志出产品重复保护。河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家检疫局、农业部和国家商标局三个部门均进行了保护,三个部门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总数量已达178个,单个实际数量为144个。其中,有的地理标志在一个部门保护,有的在两个部门保护,有的在三个部门都进行了保护。在农业部和国家检疫局两个部门都保护的有3个,占总数的1.69%。在国家商标局和国家检疫局都保护的有17个,占总数的9.55%。在三个部门都保护的有1个,即偃师银条,占总数的0.56%。重复率高达11.70%。既在国家质监局又在农业部保护的有三个,分别是:三门峡的仰韶小米和仰韶大杏,以及开封的杞县大蒜。既在国家质监局又在国家工商局保护的有17个,分别是:南阳的桐柏桔梗、西峡香菇、西峡猕猴桃和南阳黄牛。焦作的怀山药、怀牛膝、怀、怀地黄。许昌的钧瓷、开封的汴绣、新乡的原阳大米、郑州的新郑红枣、三门峡的灵宝苹果、周口的黄花菜,信阳的固始鸡和信阳毛尖。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水平低。河南省很多地理标志产品在注册登记后,就束之高阁,“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后续管理和保护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某地理标志产品在没有被注册登记时,产品效益不错,登记注册后,随着名气增大,侵权现象愈加严重。如原阳大米1992年就获得了地理标志的保护,由于保护不力,侵权严重,良莠不分,产品声誉大跌,种植面积已大大萎缩。

4. 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低。河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是初级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附加值低,中粮油进口的日本大米40-50元一斤,原阳大米只卖2~3元一斤。日本苹果一个卖80元,灵宝苹果仅卖10元钱左右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我们却仅仅看到其经济利益,很少去挖掘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少在这上面做文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5. 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低。河南省很多地理标志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标准不统一、工艺粗糙、损害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甚至出现了原阳“毒大米事件”和许昌“吊白块腐竹”等现象时有发生。

6. 地理标志使用混乱。地理标志产品是特定生产主体、在特定地域和特定生产条件下生产的质量符合特定要求的产品。而河南省地理标志的主体不明确、标识不统一、条件不限制、地域不限定、质量不严格,程序不特定、管理不规范,指标缺量化,很多产品只要缴纳费用,就可随意使用标识和名称。

地理标志产品的混乱名称具体体现出保护的无序和混乱:同是仰韶小米,在农业部登记的名称为仰韶贡米,在国家质监总局登记的是仰韶小米。焦作的山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焦作怀山药和温县铁棍山药,在国家质检总局登记为怀山药。怀地黄、怀和怀牛膝在国家质检总局被分别登记为怀牛黄、怀和怀牛膝,而在国家工商总局又分别被登记为焦作怀地黄、焦作怀和焦作怀牛膝。信阳毛尖在国家质检总局被登记为信阳毛尖茶,在国家商标总局被注册为信阳毛尖和信阳红。钧瓷在国家工商局被注册为禹州钧瓷,而在国家质检总局被登记为钧瓷。

7. 地理标志侵权现象突出。首先,假货泛滥。外地产品冒充河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如真正高品质的焦作“铁棍山药”产量并不大,而铁棍山药遍地开花,山药价格一路下跌,使真正的铁棍山药名声受损。也有河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冒充外地的地理标志产品。如灵宝苹果和洛川苹果虽都被登记为地理标志,但由于灵宝苹果的知名度低于洛川苹果,就有将灵宝苹果贴上洛川苹果后再销售。其次,河南省很多地理标志被国内外企业随意滥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独产于我省禹州市,但很多外地生产的同类瓷器也被称为钧瓷,“钧瓷”成了同类瓷器的通用名称。

(二)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原因

地理标志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是产品特征和信誉的标志,是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加大我省地理标志的保护,对于提高我省经济实力、发展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充分彰显我省农产品地域特色、促进河南省农业品牌文化传播、增进河南省农业人口就业、继承和发扬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重大意义。遗憾的是由于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不力,无法实施农产品的品牌化管理,农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增值,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无从实现,严重损害地理标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政府职能的削弱和威信的降低,农产品价格低,甚至赔本,农村小城镇留不住农民,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压力的同时,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地理标志产品在面临严重的滥用和侵权时候,权利人不积极保护,不注意加强挖掘和培养,有的处于濒危边缘,有的竭泽而渔,使资源枯竭,有的土壤流失,使得生态脆弱,这些千百年来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面临危机。地理标志失传后,这些文化业将被贬损,被后人逐步遗忘。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企业原因,也有政府原因,既有立法滞后的原因,也有执法不力的原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到问题的办法。

1. 行业协会的职能不到位。绝大多数地理标志产品的权利人是行业协会,也是地理标志日常维权的主体和管理机构。虽然我省绝大多数地理标志都成立了行业协会,但协会普遍行政色彩浓厚、人员少、职能弱、管理水平低,有的行业协会除了收会费外很少进行任何有效的管理,在配合政府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产品后,就很少再有所作为。

2.协会成员自身问题严重。地理标志产地内所有企业个人都使用同一个地理标志,但各成员之间无序竞争。很多经营企业无自己品牌,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个别企业或农产品的质量不好,欺骗消费者,导致该产品市场缩小,名誉下降。另外地理标志保护区内产业布局水平低、重复建设、企业规模小、缺少品牌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弱等综合实力普遍较低,在全国和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

3. 权利冲突严重。目前,河南省地理标志分别在省工商总局、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农业厅保护,四个部门各自依据不同的标准和法律规范,对地理标志分别进行不同的保护,河南省登记注册的地理标志虽然已经达180多个,因重复授权,实际仅有144个。一方面是多层保护,重复保护;另一方面无真正的牵头保护单位和综合全面有效的保护方法。虽然各个职权部门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地理标志保护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每一种保护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局限性,四个部门之间不同的分工和职责,使地理标志权利人主体多头,管理规范不相配套,造成了与地理标志和有关的多种权利严重冲突,管理关系部交叉。如“道口烧鸡”作为地理标志属于滑县所有,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但“道口牌烧鸡”作为商标却属于安阳滑县以外的另一个企业,并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怀山药”作为地理标志属于温县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权利人为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焦作怀山药”作为证明商标在工商局注册,权利人为焦作市怀药行业协会。同时,“温县铁棍山药”还作为证明商标也在工商局注册,但权利人却属于温县四大怀药协会。再如,“信阳毛尖茶”作为地理标志属于信阳市茶叶协会所有,在省检验检疫局注册,“信阳毛尖”和“信阳红”也被证明商标在工商局注册,也属于信阳市茶叶协会所有。

4. 维权不积极、保护不到位。河南绝大多数地理标志均面临被严重侵权现象,品牌越出名,被侵权的现象越严重。地理标志是一种涉群性的知识产权,其使用人是众多的群体而非个体,只要符合特定条件且被允许就可使用,“要红红一片、天塌大家顶”的心理作祟,每个使用人都不想付出任何代价却想免费享用,当个别生产商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采取投机行为,就会使整个行业蒙受损失。即使有个别企业去维权,但面对全省、乃至全国的侵权现象,往往也无能无力。另一方面,地理标志的维权不同于一般知识产权,其证据形成应该是与产品的基础生产、特殊标志、全程跟踪管理等密不可分。如果前期工作跟不上,地理标志权利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一旦形成侵权,权利人自然不知道如何收集、固定证据,因此这类纠纷向行政机关投诉和向法院的很少,即使主张权利后也无证可举,使行政司法的保护职能难以发挥。

三、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对策建议

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促进河南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发展,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已迫在眉睫。地理标志的本质属性及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决定了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不仅是对其标识的保护,更是对地理标志产品从生产、销售、质量标准、成员资格、标识、违约侵权处理等一套科学的保护,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协会为核心和以行政职权部门、司法部门为保障的保护体系:

(一)政府主导,形成管理合力,理顺管理关系,形成管理规范

1. 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我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因此,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由省工商局、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农业厅四个部门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建立涉农地理标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协调全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督导所辖地区每个地理标志产品的规范化运作。

2. 调研摸底。由省政府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对各地市、区县蕴含的所有地理标志的名称、数量,以及各个地理标志的特征、产量、产值、分布地域、保护现状、从业人数等详细登记造册。同时,对一些处于危机的地理标志产品制定详细的抢救措施。

3. 理顺关系,形成管理合力。要对各级工商部门、检疫检验部门和农业部门四个地理标志主管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明确界定,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

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理顺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将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改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为行业协会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对行业协会起着具体的业务指导。将地理标志的权利人由行业协会、研究所、政府管理部门和管理委员会混杂并存的局面,统一确定为行业协会。

5. 尽快制定《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规定》等规范性制度。在规定中,应科学规范地理标志的使用主体和条件,明确统一地理标志的标识和标记,详细界定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规范地理标志的自然条件、质量、登记注册、包装、销售和奖惩等内容。

(二)加强权利主体建设,引导权利人提升管理水平,加大行政、司法保护力度

1. 理顺地理标志中涉及的商标、专利、植物新品种、版权等主体的关系,形成不互相制肘的地理标志管理人。

2. 引导、规范权利人在每个地理标志中的日常管理。加大对地理标志权利人的培训指导,促进其规范管理和对会员的吸收,彻底改变只收费不管理现象。对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链进行规范,明晰特定地域范围的划定,品种、原料的使用,使用主体资格的审核、认定,生产技术的改良、管理和培育,产品规格、包装、标识的统一和规范等。同时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中技术含量,建立类似以地理标志网络认证系统等技术手段建设。

3. 把涉地理标志的管理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主管指标,尤其要突出考核对地理标志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地理标志重在管理,针对我省地理标志权利主体涉及的行业多、人员广、地域广泛等状况,既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指标和体系,又要针对不同行业、人员、地域等特征,制定符合各自行业特征的管理指标和体系,并以此作为每年考核的重要指标。推选出全省各种地理标志产品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以先进为榜样,推动我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发展。

4. 行政、司法主动介入,能动服务。河南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其生产周期长、产业链多,这些初级农产品极其容易被侵权而无法固定和收集证据。因此,政府和司法部门要在协调处理、调查取证、宣传教育和帮扶救助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

(三)积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1. 积极培养涉农地理标志产品的龙头企业,发挥拳头品牌产品的效益。鼓励特定地域内生产相同的地理标志产品使用特定的产品标记,在地理标志产品中优中培优。如在“灵宝苹果”地理标志的基础上,又使用“寺河山苹果”地理标志作为寺河山苹果的双重地理标志。并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如将地理标志产品作为政府优先采购的对象,以激励龙头企业的积极性。

2. 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产品作为试点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并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审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提高全省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那力,魏德才.论FTA中的地理标志与中国的选择[J].江淮论坛,2013.

[2] 赵小平,苗荣.农业现代化视角的欧盟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12页.

[3] 姜琳.论地理标志国际保护的扩大化争论及其正当性[J].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第73页.

[4] 王笑冰,林秀芹.中国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比较研究――以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谈判为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载2012年第3期第125页.

[5] 王笑冰,万怡挺.我国参加WTO地理标志谈判的立场和对策[J].知识产权,2010年第1期第47页.

[6] 郭玉军,唐海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8页.

第8篇:水产品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销售人员最忌讳就是孤陋寡闻,因为孤陋寡闻将导致自己的思维非常局限,也影响了营销人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对于本行业研究、相关行业研究、以及不相关行业研究应该成为营销人拓宽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销人员真正做到花繁就简实现简单营销的基础。但是,营销人员通常会说,我工作很忙,那里有时间浏览与收集不同行业的资料,而实际上,纵深行业思维更多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刻意或者是领导规定的任务,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习惯成自然,关于行业纵深思考的广度与宽度基本上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2006年春季销售人员专业考试,我曾经出过一个问题,看上去非常简单但要准确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十分全面的行业纵深思维:请你根据你所在市场的具体情况,谈娃哈哈营养快线竞争对手究竟是谁?面对这些竞争对手,娃哈哈营养快线主要的市场应对策略是什么?

这个问题泛泛地谈非常简单,一般的销售人员也能够总结出一二,但是能够全面深刻地回答这个问题,在我所测试的这个销售团队中没有出现,甚至于包括很多老总也很难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考察销售人员行业纵深度的专业问题。

要研究娃哈哈营养快线主要竞争对手,首先就需要了解其产品结构。娃哈哈营养快线产品主要包括1升装产品,终端零售价格6.80元/瓶;500毫升装产品,终端零售价格3.50元;280毫升装产品,终端零售价格2.50元,然后就是属于乳饮料系列的产品乳娃娃与爽歪歪,终端零售价格在4—5元/饼,平均大约在0.80—1.00元/瓶。营养快线的价格区间的设计反映了娃哈哈公司很强的针对性策略。

营养快线1升装产品,很显然属于家庭装产品,随机性消费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依靠节假日家庭购买形成的市场空间,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酒店终端等即饮市场消费。这种渠道结构与消费者定位决定了娃哈哈1升装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同类型的乳饮料产品,1—1.5---2装的可口可乐,统一鲜橙多等产品,在即饮市场,甚至于啤酒产品也是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这种情况下,作为娃哈哈公司必须熟悉其他竞争性领域产品竞争特点,不断地根据相关性行业调整自己竞争节奏。很显然,销售人员需要行业纵深度思考。

营养快线500毫升装产品是一个独立性很强,娃哈哈主推的一款即时性消费产品,由于此产品主要走全流通渠道,很显然营养快线500毫升装产品竞争对手更加丰富,包括水产品,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等都可以视为营养快线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们又必须熟悉同类型的竞争品牌,同时还需要了解与洞察上述几乎所有夏季即饮市场产品。这个产品由于其容量上的兼容性,实际上对蒙牛酸酸乳等产品影响最大,因为其人群定位特征与蒙牛酸酸乳有很大的重合,特别是当这个产品进入大流通渠道时候,这种竞争就算面对面的。

营养快线280毫升装产品也是一个容量上设计比较独特的产品,营养快线有意避开了蒙牛酸酸乳330毫升容量产品,加上包装外型上巨大差异,使得消费者对上述两个产品不会产生关联性消费联想,有利于迷惑与麻醉蒙牛乳业,降低这个产品进入市场可能受到的直接攻击。同时,我们曾经作过测试,蒙牛的330毫升装产品在城市女生消费中显得量有点偏大。这个产品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现代一些乳饮料产品,包括蒙牛,伊利,李子园,小洋人等等,也包括一些小包装的其他饮料产品。

而营养快线100毫升的乳娃娃与爽歪歪就更加凸现了娃哈哈公司一直苦心经营的儿童产品的优势地位,凸现了营养快线通过产品容量对于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的良好的技巧。这个产品我判断主要是要进军高端的城市小孩饮料消费市场。我们知道,娃哈哈是靠儿童产品,娃哈哈AD钙奶产品起家的,这个产品经过十五年的历练依然是娃哈哈在城乡市场流量最大的产品,但是随着乳制品产品的崛起,娃哈哈AD钙奶市场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萎缩,特别是城市高端儿童市场。而乳娃娃与爽歪歪的出现,拯救了娃哈哈在儿童产品高端市场上的颓势,一定会给娃哈哈城市高端儿童市场上提供核心动力。乳娃娃与爽歪歪的竞争对手基本上是所有的儿童即食类产品。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对其他行业漠不关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本身产品的市场销售。包括我们在测算一个市场的市场容量时,我们都必须具备纵深的行业思维能力,因为只有拥有了行业纵深思维,我们的市场策略才能够真正做到具备一定的张力与市场打击力,也才能在遇到看似不相关对手进攻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积极的准备。

对于市场研究机构与直接在一线从事销售工作的销售人员,都有收集与整理行业资料的机会与条件,关键是我们的营销人员是否有这样的意识。但是,这两类人收集信息与思考信息的角度会有所差异。如果能够将两者收集资料进行交流与组合,效果将更加明显。

第一,通过网络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行业资料库。我是一个对行业资料十分注意收集的人,我收集的资料分成两个部分与板块,其一是行业板块,内容涉及烟草,白酒,果酒,啤酒,饮料,日化,家电,汽车,航空,银行,房地产,OTC,调味,休闲品,纺织,建材等等数十个行业;其二就是专业板块。专业板块主要包括战略,品牌,营销,管理以及广告传播,我甚至还收集了不少媒介资料。这些资料的浏览与收集培养了我十分广阔的视野。但我很少下载工具类文件。我曾经浏览过不少类似于麦肯锡,罗兰贝格的文本,我觉得主要应该学习他们结构化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二个足够,太多则无益。

第二,通过市场考察收集的现场资料。由于一直从事品牌传播与营销管理咨询,使得我有机会遍走中国市场,通过双脚与双眼,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市场资料。关于快速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我还是十分细心地收集了十分全面的经销商与终端资料,收集资料仅仅是我们进行行业纵深思考的第一步,而实际上运用这些资料进行实质性市场分析,才是实现资料商业价值的开始,我相信,所有的市场营销人员都有机会深入一线,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这个习惯。

第三,通过行业性思考,深度掌握资料的精髓。实际上,无论是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资料,如果你养成了一个思考的习惯,经过自己的过滤都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很多咨询人或者是营销人员很不屑于写行业分析,实际上,唯有通过不断对行业进行分析,你所收集的资料才真正属于你自己,否则就永远只能是素描的资料,对提升你行业纵深思维不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第四,适当参加行业峰会与适当购买一些通用性的行业资料,对建立自己行业系统思维非常有帮助。我自己每年都会参加一些行业峰会,尽管时间非常紧张,但是这样保持与外部世界的沟通确实有助于我开阔视野。同时,我也会通过公司途径购买一些资料,如广州时代与广州智洋以及北京的一些资料公司等我们一直都有很好的合作。

行业纵深思维能力培养,是使得我们洞察营销真正本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善于运用行业思维经验的专业人才,对企业的作用就更加巨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行业纵深思维给自己从事的销售工作带来了深刻的体验,在我自己的实际作业中发现,单一行业从业人士思维极其局限。我有一个很好的同事,从业经历极其简单,毕业后进入外资一做就是八年,出来进出咨询行业。我们发现他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完全的不知所措!思维的宽度也明显不如本土从业的专业人士。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不进入关联性行业,特别像我们从事营销管理咨询,你很难预测自己不会去做服务类客户,因此,时刻准备着是我们这个职业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说,从经济学角度,所以得消费品都是互为潜在的竞争品牌,因为消费者的钱袋子是恒定的,在某一方面消费投入比较多,在另外一方方面就必然会收缩。这就是市场竞争的辩证法。因此,我们要做到行业纵深思考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宽度思维,深度运用。实际上,行业纵深思考给了我们宽度思维与深度运营的基础。行业代表宽度,行业广泛涉猎带来的必然是视野开阔,纵深代表的是深度思考,因为我们要对行业信息进行过滤思考,二次创造。

行业纵深思维培养还是有很多技巧的。我自己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兴趣。保持对你涉足的任何一个行业高度的兴趣,实际上,我对很多行业有研究但在最初涉足并不很深。但是我一旦接触到这个行业,我就会永远跟踪下去,这就是兴趣使然。因为兴趣,你不会觉得枯燥;

第二,样本。研究行业需要样本,就好像是植物标本,这样你的研究就不会空洞,而是非常的务实。样板的选择有三个方法,其一是自己服务或者深度接触过的企业;其二是行业类旗舰企业,如日化行业宝洁,联合利华等;第三是问题类企业。中国市场有很多问题类企业,你只要深度研究,基本上就可以发现行业的规律与主要问题的方向;

第三,习惯。保持良好的资料敏感度习惯。因为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实际的消费案例。我很喜欢逛商店,逛超市,非常简单,我一般会对我自己一直跟踪的行业做调研,因此,我觉得自己始终处于市场作战的一线,因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我手边就有很多自己随手写的调研报告,像《上海市场瓜子消费市场调研报告》,《云南市场乳业消费结构报告》等等。这些报告使得我对行业一直有很深的敏感度,很多专家在写行业时候深入不够,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洞察市场的习惯没有养成,把市场调研也搞成了运用式调研,心情好就看一下,心情不好,绝对不会思考。

第四,总结。很多人的资料比我多得多,我很多朋友有40---80G的资料,但是可能1 G也没有去看,没有去运用,没有价值,也肯定不会形成深度行业纵深思维能力。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我任何一次作业完成都有反思与专业上总结,我目前在写得《王传才经典案例库1---6卷》共计6本其实并不全是的歌功颂德,也会有许多非常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反思对行业贡献更大。

行业纵深思维,是我们倡导的简单营销平台需要。因为具备了视野的广度与深度,我们才能够做到简单简约面对市场问题。

简单营销黄金法则5、灵活要素组合

营销是要素组合的游戏!营销要素有多少?对于从事基础性营销的从业人员,或者对于普通的消费品企业来说,营销一般只会在四个要素之间做文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至于由上述营销4P衍生出来的营销10P也好,营销12P也好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要小看这营销4P,能够创造性组合好这营销4P,你就是无坚不摧的营销大师,所有的营销学上所谓方案,方法都有了现实的落脚点,而营销模式就是建立在四个要素灵活组合基础之上。

06 年4月,中国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和君创业营销咨询的程绍珊老师在前沿讲座中曾经围绕营销四个要素形成的四种营销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这四个要素形成的产品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如日本索尼,美国摩托罗拉;价格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如广东格兰仕,早期宁波的奥克斯;渠道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如娃哈哈,中国白酒的盘中盘模型等以及促销为主导的营销模式给了我们十分深刻与全面的启发。很显然,程老师的观点更多是从战略高度诠释了一个企业根据自己发展定位,做出的营销模式选择,微观层面实际操作如何做到做好营销要素组合,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阶段性选择要素组合?一个区域市场,如何调动营销要素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本文主要从简单营销,灵活应对的角度帮助企业建立起灵活要素组合策略。

营销是时间与空间转夺与把握技术,营销在理论上可以表现为静态,但实际上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系统。对于市场实际操作来说,寻找区域市场营销要素灵活组合与不同阶段营销要素灵活组合对指导基层业务人员实现简单营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市场的要素策略选择。

区域市场营销模式的选择并不是单一的上述四种营销模式,而是上述四种营销模式渐变的策略轨迹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区域市场营销环境,为适应竞争需要,营销人员只需要牢记通用的四种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战术性组合,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未必选择的是一种营销模型,可能是组合式,或者过渡式营销模型组合。如我们在很多区域市场就会选择产品---价格模型,产品---渠道模型,产品----促销模型,价格---渠道模型,价格---促销模型,在一些特殊阶段,我们甚至要选择过渡性营销策略模型。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小企业,选择一种营销模型有利于确定竞争优势与实现资源聚焦。对于大型消费品企业,由于产品与产业结构比较复杂,选择的营销模型肯定就是复合型营销模型。

来自广东深圳某全国性家电品牌在河南漯河区域市场就经历了上述营销模型所有阶段。其灵活组合营销要素的水平与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1996年,河南漯河是家电市场与全国很多区域市场一样,处于饥饿性市场状况下,号称即使是一对废铁也能够卖出黄金价钱。在这个阶段,某全国性家电品牌作为较早进入该市场的一个著名品牌选择了产品营销模式,通过对产品技术与功能深入透彻的传播,该全国性品牌在漯河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漯河市场的疯涨立即引起了全国其他家电品牌关注,1997年漯河市场出现了全国性品牌云集的壮观场面,而且每个品牌到达漯河市场都恶狠狠的选择价格手段冲击市场。面对如狼似虎的同门品牌,该著名家电品牌迅速对自己的营销模式进行变革。

首先是渠道变革。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渠道成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当时的漯河市场还是凭借供销合作系统来进行家电品牌市场运营,但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出具规模的门店。该品牌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我们能够跟这些散布各地的门店签署排他性合作协议,就有可能阻止价格战发生,因为该品牌毕竟在漯河市场苦心经营多年,无论是人脉,还是消费者认同度都比较高,而且,当时的家电市场,保证货源就有钱赚,背靠这样的全国性品牌也是很多门店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该全国性家电品牌用很少的资源就控制了漯河市场90%渠道终端门店,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品牌构成了核心的竞争壁垒。在当时情况下,处国有渠道的供销系统比较强势之外,一般经销商在竞争资源上还是不能跟全国性品牌相抗衡,而且非常致命的是当时的产品信息严重不对称。

但是,商人是以利益为导向,所谓无利不起早。一旦竞争型品牌采用规模性的价格策略冲击市场,那么,对市场来说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为了打破某全国性品牌在渠道上对他们的封锁,其他品牌利用供销渠道的平台展开了对漯河市场猛烈的攻击。而家电市场的消费也逐渐从过去信息不对称消费,向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的方向转变。而且,对于漯河这样的城市,价格的杀伤力还是非常之大,渠道垄断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就成为名存实亡的游戏。门店老板纷纷避开某品牌的管理层开始从供销渠道拿货,关系比较好的经销商则开始直接从其他全国性品牌办事处直接拿货。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某家电品牌也并没有闲着,而是不断地对自己在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与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一旦他们发现渠道垄断根本不可能阻止竞争对手蚕食自己的市场,新的营销模式选择出现了,开始进行主导性价格营销模式选择。该全国性品牌为了应对漯河市场复杂的局面,在请示总部以后,拿出了2款经典的产品,在漯河市场率先将价格降低到消费者心理价位,在漯河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市场品牌又开始迅速向该品牌集中,形成了市场新的竞争策略。

到2000年年底,漯河的家电市场开始趋于稳定与平和,市场很少有大的波澜出现,家电品牌之间虽然还是有很多摩擦,但是基本上已经各地为阵了。但一种新的苗头出现了,就是各种各样十分频繁的促销开始成为拉动家电市场消费的主要动力,很多家电企业创新性促销方法不仅对市场销售产生了积极的拉动,对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品牌迅速与当地的广告公司展开合作,在动销方案上推陈出新,使得该品牌继续保持在漯河平淡的家电市场掀起波浪。而如今,新的数字电视的推出,改变了该品牌在漯河市场低端的形象,成为该品牌在今后漯河市场新的战略选择。

我们看到,区域市场在选择营销要素组合上要比总部营销要素组合选择灵活很多,而且在时效性上,营销要素的单一,复合等的组合,推动了区域市场的活力。

实际上,不管是耐用消费品还是快速消费品,营销模式只是我们心中一个标杆,我们绝对不能教条地坚持,因为市场总是面对着很多不确定的策略性因素,而且,相对于总部的营销战略选择而言,区域市场更加需要重视对于市场竞争要素的临时性抉择,因此,我们会看到在区域市场进行的营销要素组合体现出三个十分明显特征。

第一,时效性。区域市场与总部不同,总部的营销模式是战略性选择,时间上会比较长,区域市场是将营销模式作为战术性组合形式来使用的,因此更加注重时效性;

第二,模糊性。由于交替的时效性等特征,决定了区域市场的营销要素组合体现了一定的模糊性,你很难说某一个阶段就是没有单一的模式组合,有时会呈现出复合组合的技术形态。因此,我们在观察与思考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时一般会采用一个轨迹图来进行写真;

第三,比附性。区域市场的营销要素组合一般是以竞争为导向的策略模型,因此,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竞争模型,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营销要素组合,在区域市场确实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二、阶段发展的要素策略选择

区域市场营销要素组合与一个企业营销要素组合以及营销战略选择密切相关。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营销模式做到底的企业。无论是国际性品牌,还是本土性品牌,营销模式选择都是具备阶段性特征,因为全球市场始终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还是以全球著名的原创性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模式变化为例看营销模式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发展的变化。

从二十世纪80年代,索尼进入中国市场一直推行的都是产品为主导的营销模式。索尼为什么能够推行这样几乎独断的营销模式呢?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在技术性产品上的弱势决定了索尼的霸道。

但是,进入二十一市场,中国市场电子类产品竞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也深刻地冲击索尼在中国市场选择的营销模式。

首先是中国本土电子类企业风起云涌,使得索尼原来的产品绝对技术性优势逐渐丧失,特别是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巨头企业加大了产品研发上投入,建立了基于全球市场的研发平台,打破了索尼在很多高端电子领域的技术垄断,使得索尼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索尼公司开始了十分微妙的渠道结构调整,从过去只重视高端消费场所的渠道建设,到更加重视大众消费渠道建设,直到放下身段与本土的家电连锁企业展开合作,索尼的这一变革也打破了索尼一直坚持的产品为导向的营销模式,而是变成既重视产品导向,即继续加大原创性电子产品开发的力度,同时也重视其他营销要素利用,形成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双核动力的营销模式。索尼营销模式的变革对于消费类电子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的中国电子类企业将面对着来自于双重竞争条件下的压力,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迫使日本索尼痛下决心进行营销模式变革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韩国三星的崛起。韩国三星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却非常成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韩国三星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就坚持了营销模式中的双核模式,即既十分重视原创技术的开发与推展,也时分重视其他营销要素的灵活组合,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几乎一地一策的手段经营中国市场。而且,三星时分注重学习中国市场上电子类企业运营市场的经验,将中国电子类企业营销经验组合运用到三星集团,形成了良好的中国市场运营策略,韩国三星也是最早提出向海尔学习的跨国企业。

就是国内很多企业在营销模型也在积极变革之中。以价格战闻名的格兰仕集团准备洗刷价格屠夫的恶名,宁波奥克斯早已经从价格策略中脱身,娃哈哈开始前所未有得重视品牌建设,而促销为导向的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促销为品牌服务等等。

作为机构性单位的营销模式组合,有如下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行业发展阶段判断是决定营销要素组合的基础。我相信格兰仕之所以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简单,就是行业洗牌结束了,重建营销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第二,企业战略资源整合是影响营销要素组合的核心。如果一个企业已经建立了全球绝对技术研发,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将价格作为主导型营销模式,这就是企业经营的辩证法;

第三,消费结构深刻变革是建立营销要素策略组合契机。实际上,很多时候企业建立营销模型有一个无形之手,这个无形之手就是消费者,一旦消费者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企业就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如果仍然僵化地坚持自己的模型,对企业的营销必将带来负面影响。

简单营销黄金法则6、认识企业资源

企业资源是我们实施简单营销管理的内部基础,准确地认识企业资源,是建立营销比较优势的前提,如果不能清醒认识企业资源,将给未来的市场营销带来巨大的风险。就好像一个家庭一样,如果当家的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资源,必然会使自己的生活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而善于理财的人,即使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宽裕,但也可以生活得十分滋润。

企业资源分析与判断要比家庭资源分析判断复杂得多,而且企业资源受各种宏观政策因素影响往往变化会非常之大。企业的资源一般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深刻地理解与运用企业的软硬资源,使企业资源组合始终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对我们建立简单营销操作模型作用巨大。

所谓硬资源是指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资源,包括企业的设备水平,资产状况,现金流,产品形态等等。企业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硬资源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硬资源如果不能够达到发展的最低要求,我们很难使这个企业处于良性运营之中。同时,企业的硬资源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一般很难构成核心竞争优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硬资源随着资本市场的通畅而变得权重越来越低。即使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企业硬资源也未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理论上讲,中国并不缺少钱,中国有十多万亿的游资流动在民间,老百姓手里有钱但是缺少的是好项目与好运作队伍。

所谓软资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发展的柔性资源。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品牌技巧,生产技术,人脉关系,社会政策环境等等我们不一定看得见,但却时时深刻地影响中国企业发展的隐性要素。软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软资源很难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相当时间积累才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和谐的境界,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软资源就好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样,将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认识企业资源是任何一个企业人都应该知道的最起码的规则,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很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却并不理解与并不清晰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过去中国企业中的标王,如秦池,爱多等,因为并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企业的硬资源,导致在进行重大投资是出现对企业的现金流盲目乐观,形成了关键时候企业现金流断裂,从而给企业带来的灭顶之灾。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台面上的案例,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盲目投资导致的企业现金流断裂案例可谓是比比皆是。某科研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发明了一种OTC产品,该技术人员兴奋异常,以为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立即通过亲朋好友筹集了200万元的资金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命运在这个时候给该技术人员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使得他的200万现金还没有投入市场就成为一场泡影。

该技术人员虽然在技术上非常有实力,但对于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市场,如何操控OTC市场却是一窍不通,恰好在此时,该技术人员遭遇了据说是本土非常擅长于操作OTC产品的某咨询公司,该咨询公司辉煌的案例与咨询人员巧妙的说辞以及对前景的美好预测,终于打动了该技术人员,一份6个月,80万的服务费合同将该服务人员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由于该技术人员对市场茫然,操作该项目的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带行了公司执行总裁的角色。6个月的服务期很快结束,由于遭遇OTC产品全行业的信用危机,在队伍组建与市场招商两项核心任务中,该技术人员创办的公司都铩羽而归,经过这样简单的折腾,企业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现金流轰然断裂,200万的投资很快全部化为泡影,一个小小的悲剧就此落幕!

从技术层面上看,咨询公司作为服务提供商绝对没有任何漏洞,但是像该技术人员这样的中小企业根本就不具备选择咨询公司的资金实力。特别是作为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创业意味着你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多面手,承担创业过程中大部分责任。而且,该技术人员不是职业投资人,其本身做实业意识完全可能因为这一次失败而很难再站起来。我一个小兄弟曾经跟我戏言,你们咨询师在学堂里给企业家上课,我们在社会规则里给狂妄的老板上课,如果你具备很好的识别能力,上当的机会就小,而如果你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等着你的到处都是陷阱。企业认识自身的资源状况实在是太重要了。

中国企业飞速进步与市场环境逐渐规范,使得中国企业识别自身硬资源的条件日趋成熟,在很多专业公司指导下,中国企业关于媒介,关于市场运营、关于战略投资相对的机会成本已经降低,但是关于企业软资源的判断与思考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特别是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资源判断就更加重要。

很多市场销售人员会说,企业的硬资源跟我关系很大,因为我需要推广费用,我需要广告投入,企业没有钱,我怎么能够做到呢!但实际上,相对于企业硬资源投入,企业软资源判断更加重要,因为企业软资源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市场环境与市场发展的方向!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软资源,我们可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缺少良好的软资源,可能我们做的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远。我可以例举我自己切身经历的几个企业软资源丧失带来的市场危机。

某啤酒企业在西北市场苦心经营了有将近6年时间,但是一直在市场规模上难以突破年产10万吨的产能规模。在市场上,尽管该企业使尽了浑身解术,也没有能够改变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从硬资源上看,该企业作为西北某市利税大户,市场投入的硬资源并不比竞争对手少,从广告资源上看,因为仅仅做区域市场,该啤酒品牌每年的广告预算也是十分可观,之所以导致现在这样的局面,主要是企业对自身的软资源认识严重不足。

首先,营销主要负责人对营销战略认识水平很低,导致整个营销理念导向上的错误。如今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任何单一的理解市场都会给市场带来致命的缺憾,但是在营销主要负责人的眼里,做市场很简单,就是找经销商,给政策这么简单,由于营销主要负责人在观念上落伍,导致整个市场缺乏完整的年度规划与明确的营销目标,面对市场出现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是掠夺性手法,使得该企业营销处于一种疯狂的机会主义市场。由于导向上的错误,该啤酒企业的营销队伍的素质十分低下,整个系统弥漫着临时性,掠夺性,机会性冒险押宝营销思维。

十分致命的是,由于营销导向上的错误,该啤酒企业面对现代营销风起云涌,更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是将营销建立在消费者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沟通体系,而是依然凭借自上而下的渠道体系来推动市场销售,由于啤酒产品的价格体系十分透明,加上该啤酒企业不属于强势啤酒品牌,使得整个营销体系盲目而缺少资源比较优势。

其次,营销组织架构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导致营销组织系统成员缺少使命感。

快速消费品品牌营销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系统化营销时代,营销组织的集约化需要企业十分注重软资源培养。但是,一个在西北经营了6年的啤酒企业市场部成立的时间却非常之短。不仅如此,该企业的市场部主要是用来做一般性推广,根本不具备现代营销思维,队伍年轻,缺乏成熟的快速消费品经验,由于待遇与受重视程度不足,市场部在该公司成为典型的鸡肋岗位,导致市场部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大,缺少资源沉淀。作为在西北市场苦心经营了6年的快速消费品企业,你想在该企业寻找一份像样的市场报告也十分困难的,更遑论信息体系,整个战术手段完全凭借直接思维来进行,更加要命的是,该企业营销高管队伍也十分不稳定,使得整个体系操作上更加盲从。

第三,产品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存在不小距离,产品研发空缺。

啤酒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其本身原创性产品开发越来越难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作为一个产业,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实用性技术开发与产品市场策划。该企业过去也确实在个别产品开发走在行业前列,但由于该企业对生产技术上软性投入与研发能力上可持续发展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于竞争对手越来越下降,产品研发长期处于空白,他们的所谓新产品研发非常简单,就是企业产品的换标运动。他们以为换一个瓶贴就是新产品,如果该企业软性的策划能力很强势,还可以做成一些概念,但实际情况却是该企业的市场策划存在很大的短板。

第四,企业文化中排外意识使得该品牌企业融入当地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该企业是内资在西北的投资性项目,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了该企业具有很强的排外意识。尽管在西北某地投资,但处生产工人之外,管理层人员却很少本土化。而西北某省所在的地区却是一个十分讲究文化认同的省份,文化上差异与对消费者理解偏差,导致即使该企业投资的地区,该啤酒品牌也没有成为主导型产品。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基地型市场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其整个市场的脆弱由此可见一斑。

第五,行业纵深的政策性理解与战略思维制约了企业战略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