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路养护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行养护市场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1政策良好导向
欲推行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首先要对原主管绿化养护的事业单位进行改制,这就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绿地养护市场化可能面临的难题,例如,将园林事业单元改制为企业,将事业单位员工平稳过渡为企业职员,对园林绿化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等。如果政策引导不到位,计划不周全,可能会引发混乱,不仅无法进行改制,还可能使园林养护市场更为混乱。总体上,政府部门在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等问题,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政策性保障。
2财政大力支持
推行公路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除了政策引导之外,还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一方面,企业改制中的改制成本需由政府支付,如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在职职工的身份转换等。另一方面,政府还需按时足额支付绿地养护费用。当前,我国普遍存在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如沈阳市,公路每年养护费仅为1.42元/m2;青岛、南京、杭州、太原等城市稍高一些,每年维护费也只达到4.4元/m2。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实行社会招投标,在实施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能按合同要求按期支付养护费的情况,发包方出现违约,将承担由此所引起的索赔,绿化养护工作也不能正常进行,并严重影响绿化养护质量等。如发包方不能对养护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将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养护市场将日趋混乱。
3培育市场竞争
近几年来,公路绿化养护时通过社会化招投标来确定施工企业,在这种模式下培育了大量的绿化施工养护队伍。但在一些中小城市的绿化施工养护企业严重缺少技术人员还是严重缺少,机械设备也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甚至有的国有养护单位还处在吃皇粮,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所以,要推行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培养绿化养护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和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4健全法规
绿化养护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政府和市民的行为、植物品种及周围环境等,养护质量不能只简单地从苗木生长情况和园林景观来评定。因些,公路绿化养护市场招投标及质量监督必须进行规范管理,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根据当地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绿化养护检查验收、移交标准和程序、质量监督机制及技术标准,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各养护企业及其绿化养护行为。
上海市公路绿化市场化养护市场运作存在的问题
在近十年的市场化管理中发现如下问题:(1)一些绿化养护项目受经费限制在在招标过程中多采取最低价中标的形式进行评标,致使投标单位为了中标而相互压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投标工作。由于中标价太低,养护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其最低限度利益,一些中标企业多以更低价格转包给没有资质的个体户,最终形成恶性竞争,致使绿化养护质量低下。(2)业主-总包-分包的三级管理模式,使环节增多,技术要求掌握参差不齐,管理要求和指令下达迟缓。(3)由于多存在一个环节,使养护本增加,而养护经费通过招标是确定的,不能随意增加的,加上近几年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增加,分包单位的利润率下降,致使分包对养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减少,工作停留在绿化带的保洁上,而专业养护上要求的,如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群落调整、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大打折扣,致使绿化养护水平和质量逐年降低,达不到业主资金投入的目的。
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建议
1规范绿化养护招投标,杜绝不良竞争
为避免绿化养护单位为中标竞相压价,绿化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物价水平,并结合不同路段的施工养护难易程度,进行精确的测算,计算出各标段的最低养护成本,作为评标依据,避免低价竞标,选择最优的养护企业。此外,主管部门还需加强养护市场的管理,杜绝招标舞弊和“围标”、转包或挂靠行为发生。
2加强监督管理,制订养护作业细则,
在绿化养护体制改革中,保证养护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实施监督管理。对养护作业实施全过程监督,可为绿化养护管理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创造条件。由过去的内部管理转变为外部监管,增强了管理者的管理监督责任,对绿化养护市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同时,绿化养护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及市场规则,确保绿化养护市场规范有序规范运转;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对绿化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做到政府监管到位,保障绿化养护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3加强合同管理,统一解决难题
城市公路绿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不可控因素,如人为破坏、自然天气破坏等。在遇见此类不可预见因素时,管理部门应从全局出发,统一协调。个别养护企业可能会以不是其任务为借口,拒不服从安排,导致一些紧急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养护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在出现要统一调动的工作任务时,养护企业要无条件服从,对不服从者应进行相应处罚,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想法建议
一、工程概况和工程养护
1.1工程概况。
和库高速公路全长89km,按平原微丘区部分山岭重丘区标准,路基宽度28m,行车道宽2×7.5m,路面采用水泥砼和沥青砼两种结构形式,路面结构层为20+20+8+4cm。中桥5座,小桥(通道小桥)50座,涵洞(通道)132座。工程于2002年8月开工,2005年11月竣工验收并开放交通。
由于设计等原因很多配套工程没有完善。如:排水工程不够完善;路基边坡绿化标准低,公路两侧空地没有绿化项目设计;部分路基、桥台背路基沉降;水泥砼路面、沥青路面病害严重;硬路肩结构设计不合理及施工问题造成变形,影响路容;桥梁伸缩缝损坏严重等等,车辆超重、超载行驶,污染高速公路路面,又严重损坏路面结构。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量。
二、养护机构和组织形式
和库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库尔勒公路总段下属的焉耆公路段、库尔勒公路段负责实施。养护机构的组织形式是内部招投标承包方式,。一方面,将路面保洁、日常小修保养工程,如路基加固、边沟清疏。由段上职工负责完成。路面维修保养、路面清障,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恢复等工作,交由相对固定专业公司负责养护。另方面,对于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则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工程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去做。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1)减少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的费用开支。段上只需配备少而精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行政上的管理,对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其它业务上的指导;同时,做好养护工作的宏观计划,有利于养护工作的科学化。(2)符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能充分调动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段上的一些事务性工作,便于把注意力用在高速公路的其它管理工作上。(3)按专业类别分别由各专业公司负责工程的养护,能确保各养护项目能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养护中常见病害的处理
3.1水泥砼路面。
水泥砼路面(服务区、收费站场坪)常见的病害有路面沉降,断板(包括角隅断裂),纵向、横向裂缝,局部破碎成小坑槽等。沉降的原因主要是路基的问题,而断板除了路基因素外,路面基层与底基层的强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也是重要原因。施工中包括养护时间、温度、湿度的控制也是路面裂缝的诱因之一。
水泥砼路面养护中,水泥砼的性质及高速公路要求占用路面时间是决定养护工艺的两大要素。养护中一般采用特殊的材料来缩短砼的养生时间,保证养护时间在48h以内;而改性沥青砼对小坑槽的修补,防止病害短期不发展有用。按规范的常用做法施工。
3.2沥青砼路面。
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是坑槽、车辙、沉降、网裂、局部泛油等。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时原材料及混合料不均匀或存在杂质,外部化学物质如机油洒漏、车辆翻倒漏出的汽油等。修补时一般采用乳化沥青、热沥青砼,改性沥青砼对雨天养护保证畅通效果很好。养护中应强调的是坑槽修补时,边线应切齐并与主车道方向成平行和垂直,做好的坑槽应比原路面高出1~2cm为宜。
造成车辙、沉降的原因有路基及路面基层两方面。这里应分为两种情况:(1)是路面车辙、沉降,但路面层完好不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一般用表处调平、罩面方法。(2)是车辙、沉降的同时,路面面层出现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较为复杂。应分析网裂是基层的原因还是沥青面层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基层、底基层的整体性或强度引起的路面网裂,应同时处理路面结构层,如果是因地表水的原因,则应翻开路面做降低地表水的方案。
3.3硬路肩。
硬路肩最大的问题是仝预制板变形,产生的原因由于该路段地处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高又是重盐渍土地带、加之冬季除雪使有融雪剂造成路基易融盐含量超标产生盐涨使路肩石变形。修复办法挖除不合格路基材料,更换合格的材料压实重新铺筑路肩石。
3.4通道及涵洞。
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工作中必须随时注意因公路两侧地形、地貌的改变而影响其使用功能。如六十户、焉耆匝道收费站、四十里城子等处的通道桥路面低于周围地面遇到雨天或农田灌水就会造成积水。因此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水保障正常使用。
3.5桥梁伸缩缝。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很重要。与伸缩缝相接的主车道路面或桥面铺装建议用钢纤维砼加强,而且要求与伸缩缝齐平,避免汽车通过时的纵向冲撞使其超载。日常养护时主要是做好清扫保洁工作,确保梁体能自由伸缩。
3.6波形护栏及防眩设施。
波形护栏、防眩设施均为安全设施,养护中主要是更换、保洁。
(1)从养护中发现,工程建设期间,当波形护栏与通信、监控管道同时位于公路两侧或中央分隔带时,应特别做好两个项目的衔接工作,避免安装波形护栏柱时将已埋设的管道击破,影响管线的安装。(2)防眩设施主要是为了降低会车时眩光对驾驶员的影响,对行车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防眩设施的设计和选型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否则将造成浪费。
四、体会
总结几年来的一些做法,除了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应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组织维修外,仍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2)做好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一方面要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信号服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三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及时清走施工废料,同时做好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3)高速公路是全部控制分叉、全立交,行车速度快,养护管理与其它等级公路有本质上的差别,必须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的砼快速修补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4)高速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交接处路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是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护水平。采用钢纤维砼、加筋砼、是被实践证明为成功的举措。
1.1没有合理的管理理念
我国目前在农村公路的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造成许多地区的农村公路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管理上,许多人都将重心放在了公路建设上,一旦当地公路损坏到无法继续使用的时候,都不考虑进行维修,而是上报政府进行翻修。所以在这种思想下,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而且这样的循环最终不光不能让当地得到发展,还会使人们产生惰性思想从而制约当地的发展。部分地区虽然具备了养护公路的人员,但是却无法正确的进行养护,主要表现为:只是在公路发生损坏之后进行维修,却没有进行日常的养护,这样仍然会导致公路使用寿命的降低。即使养护思想到位,但是就我国目前公路养护管理的情况而言,许多地方养护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达到实际的养护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地区的道路管理部门并未重视对道路养护技术的革新,只是依赖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对道路进行养护。
1.2缺少管理人才和技术
我国目前建成的农村公路其总体数目很庞大,所以配备的养护管理人员也是一个极大的群体。而在实际的公路养护管理当中,不仅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设备,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而对于这类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比较高,但是我国这类技术人员的基数并不大。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都达不到相应的文化程度和技术要求,甚至部分养护人员就是当地普通的村民,因此就极大的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各类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公路养护技术也在随着大流一同发展进步。很大一部分的新技术都已经运用到了公路的养护当中,但是在农村等偏僻地区对于新技术的普及程度并不高。由于农村公路的地域特殊性,导致现今许多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都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持,总体上抑制了农村道路建设和发展。
1.3建设质量过差
就我国农村道路而言,还存在这一个普遍的问题:建设质量过差。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道路的养护管理。一般来说,影响公路建设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农村道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考虑到其车流量要求较低,所以一般都将其按照四级公路的标准进行设计,最多也不会超过三级标准,所以导致农村公路的总体建设要求降低。其次,由于农村公路在建设之初的投入较小,要求过低,导致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路面材料较差,其它材料也是依照就地取材的原则,使得最后建成的公路质量根本无法达到三、四级公路的标准。最后,是公路附属设施不够完善。
1.4当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
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产生影响的除公路自身质量、管理部门外,再者就是当地村民了。作为当地公路的主要使用者,当地村民在使用过程当中的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而许多的村民在使用公路时并没有保护公路的意识,在实际当中主要表现为:(1)许多村民人为对公路的养护与其没有关系,自己也不会主动破坏或者保护公路,别人破坏公路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进行制止;(2)许多村民虽然不会主动破坏公路,但是有时他们的一些行为会间接的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
2对策分析
2.1完善管理理念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理念,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我国在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上应该引进或研究出一个完善的管理理念。
2.2加大资金投入
之所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过低、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上,资金的投入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所以,乡镇公路管理部门要积极的向上级单位进行资金的申请,保证资金可以满足公路的建设使用要求;同时,还可以积极的鼓励当地村民捐款、捐物,让他们也为公路的建设出一份力。
2.3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单位、个人,使建设过程当中建设和养护得到相同的重视,由这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整个道路的养护管理。
2.4加强新方法的使用
道路养护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道路养护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要不断的引入新的养护管理技术、设备,保证养护管理的质量。
3结语
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公路地域差异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由于良好的财政投资以及公路建成后的经济发展收益,从而使得其拥有更加充裕的资金进行后期的公路养护。而那些经济较为薄弱,或是管理存在模糊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得到良好的后期养护。由此,造成了区域间差异较大,同时相对于高速公路以及城市道路而言,农村道路的养护本身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其总体养护水平要远远低于其它道路的养护。
2对策与建议
2.1建立以县为主的管养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了能够建立长效的管养以及运行机制,必须要首先明确管理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以县为单位,通过实行管养分离,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从而件现有的公路养护资金以及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更好的实现高效的公路养护机制。同时,可以采取“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管养运行机制,实施责任发生制,在保证不同路段的养护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路段养护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同时,采取管理考核机制,通过有效的考核方式,实现每一个路段的养护真正得到各级基层部门的重视.借助于奖惩机制.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实现。
2.2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养护管理模式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现有农村公路养护效率,可以对目前不同的道路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养护管理方式,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分段承包养护、专业养路队养护。这样,能够结合每一个道路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于养护质量的需求,而进行分门别类。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区域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避免了盲目的一刀切,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有限的资金应用在刀刃上,真正落实到实处,实现资金配置效率的最优化。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的组织形式除了上述分析之外,未来我国现有的公路养护还应该积极探索以及寻求合理的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优化和实施。
2.3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组织形式
要结合现有的不通公路的实际养护需求,一方面是通过政府自身的职能进行相关的人员以及部门的分配,因地制宜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是利用现有市场职能,二十一世纪是市场经济,因此对于现有的政府而言,必须要利用市场职能实现资源的分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相应养护资质的单位实施。同时,在养护以及管理中,要对其进行有序的监督和管理,安排专业化的监理队伍,并且依据吸纳有的合同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并且积极鼓励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捆绑招标,这样真正让现有公路养护工作可以结合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得到充分的落实,避免了传统政府主导下的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的局面。
2.4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要切实加强对新体制的研究,以有效地指导工作
现有的农村公路无论是实际的质量还是其整体的结构均较为的负责。这就要求现有的各级政府必须要结合实际加快对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在加强领导对于公路养护的重视程度基础上,调动起地方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各地探索的“分管分养、统管分养、乡管乡养”等等多种方式不断地进行总结和额归纳,并且加以提炼和优化,从而真正形成符合我国当下农村实际情况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3结束语
局部养护主要是病害发生的面积较小,或比较零散,在整个路段里,占有的比重较小,通过小范围的处理,就可以使破坏的路面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常见的方法
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目前,新建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已经很少,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多一些,主要是温度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网状裂缝。由于高速公路对沥青面层要求高,所以,对裂缝的处理必须按高标准进行。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在5mm以内的,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5mm以上的,先用机械开槽,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如果裂缝出现较多,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再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
沥青路面车辙的维修。沥青路面出现车辙,首先要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车辙。如果是属于表层磨损过度出现的车辙,用铣刨机清除面层,然后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我省高速公路的车辙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和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基层强度不足,应铣掉面层,从做路面基层,然后重新铺筑面层;如果车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引起的,则应铣掉级配不合理的面层部分,改铺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如SMA)。
一、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工艺
我省四条高等级公路自建成通车以来,其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和风沙、雨雪、日晒等自然气候因素影响下,再加之原路面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导致路面出现坑槽、松散、拥包、车辙、搓板路、路面沉陷、桥头跳车、路面龟裂、网裂等病害。由于我省四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时间不同,施工条件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其各自主要存在的病害类型也不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依据交通部部颁规范关于高等级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工艺有关条目规定,根据各条线路路面主要病害类型,施工地点具体情况,交通安全状况,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并结合养护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工艺的采用方面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这些经验在施工实际应用中,不仅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主要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简介如下:
1.测量端面的选取水准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拉坡效果、材料用量、路面平整度、纵横坡是否平顺。在进行旧路面测量时,采取网格布点方式,考虑到铣刨宽度为2米,路幅宽度一般为10.5米,因此纵断面一般取6个,选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这不仅准确反映旧路面病害状况,也为铣刨作业提供准确铣刨数据。
2.线型衔接平顺的保证措施路面维修工程决定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旧路面线型衔接是否平顺,主要在于纵横坡设计是否合理。工程实践中往往出现纵横坡二者发生矛盾的情况,应把纵坡控制放在第一位,横坡兼而顾之。经过西铜公路K73左半幅工程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3.铣刨工艺根据旧路面测量结果确定的铣刨深度进行铣刨,为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对一次铣刨后联结层仍存在龟裂、松散现象进行二次铣刨,直至出现稳定基层。在进行西铜线K32+800左右半幅、K55+250右幅施工时,由于路基压浆处理,路面被水泥浆顶起,形成25CM高的拥包,在保证4CM面层摊铺厚度的原则下进行铣刨,铣刨面出现未板结成型二灰砾石基层,为确保新铺面层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二次铣刨,铣刨深度控制在8CM,面层结构为8+4CM,路面厚度及面层强度得到了保证。
4.玻璃纤维网格栅铺设技术西临高速公路自建成通车以来,对路面基本没有进行过保护性养护和损坏维修,路面裂缝和伴有沉陷的局部网裂数量众多,分布很广,西宝高速公路局部路段也存在路面龟裂和网裂现象。为了在保持原路面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原路面修补质量,部分提高路面强度,减缓路面裂缝出现的时间和数量,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西临线路面修补工程在国内首次大面积使用在新铺面层下增铺玻璃纤维网格栅新技术。西宝线局部路段网裂现象严重的路段也铺设玻璃纤维网格栅。玻璃纤维网格栅在柔性路面结构的应用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主要用于阻止裂缝扩展和降低车辙,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由于塑料格栅在高温下变形严重,使它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而玻璃纤维网格栅除了在力学指标上高于塑料格栅之外,在高温下变形也很小。因此西宝线西临线都采用了玻璃纤维网格栅。西临线维修工程经质量监督部门检测,旧有路面裂缝一旦扩展到新铺面层便停止扩展,新铺面层基本上没有产生反射裂缝。
5.在我省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中首次使用沥青抗剥落剂我省关中地区路面沥青施工一般有三种集料可供选择:蓝田一带玄武岩(中性),渭河以南花岗岩(酸性)和渭河以北地区石灰岩(弱酸性)。西临线路面维修工程采用蓝田玄武岩,属中性,由于所购集料中0—5料的级配组成不是很好,而场内二次调配能力有限,所以在配比时采用较高的砂(富含氧化硅)的含量来弥补不足。为了防止减弱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性能,在沥青中按照0.3%的比例加入西安公路研究所研制的PA——I型沥青抗剥落剂,其使用效果非常明显,加了PA—I型沥青抗剥落剂的混合料比未加的要稠,沥青裹复集料显得更饱满。二、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
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不同于一般新建公路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械化养护站结合养护工程的特点,根据各条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原路线的线形设计指标及其具体病害,分布区域特点等,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西临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施工点位多(61处),分布集中,分布区域不广(K3—K19),西临全线中央分隔带设立紧急通道,因此采用先右幅再左幅,各道工序采用流水作业法。工程总工期22天,起吊设备2次,平均每天摊铺面积1300平方米,平均每天修补点位3处。
西宝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施工点位多(157处),分布区域广(K20—K118),每隔3KM设有紧急通道。采用以机械调运为依据,将西宝线划分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先右幅再左幅,逐点流水作业法,然后由一个区域调运至下一个区域,进行下一个区域施工,施工思路清晰。西宝线总工期43天,起吊设备14次,平均每天摊铺面积1061平方米,平均每天修补点位4处。
三、机械化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为了确保路面维修工程质量达到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严格目标管理,工序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度,对施工各阶段质量进行检查、控制与评定。
1.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工程开工前加强施工材料与施工机具的检查工作,由主管领导亲自进行实地调查,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拌和场及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套情况和性能、计量精度等组织专人进行检查。
从当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来看,地被类的植物比较多。这些植被如果被用于道路绿化,城市内道路周边的环境与这些植被在野外生存的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需要从植被的生长习惯和植被使用位置的环境来确定供肥的次数和数量。如果在绿化带建设中需要使用观赏性植物,更加要注意其养分的供应,如果养分供应不足,会影响植物观赏性。所有的绿化植物都需要按照一级标准对其进行养护,每年割草的频率保持在10次左右,基肥施肥1次,后期追肥2次。以道路绿化植物生长情况与发展情况为判断条件,每年在春秋两季适当补植,保证行道树或者是植被没有明显的空缺,提升绿化的美观性。
2定时灌溉
因为城市所用的绿化植物已经脱离了野外自然环境,所以单纯的依靠市区内部降雨对其进行灌溉必然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少灌、勤灌水”的原则,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所在位置干旱程度制订灌水周期表,合理安排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次数,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实际工作中,要先对新栽培的植物进行灌溉,因为植物的幼苗生存能力与成年的植物相比,明显不如成珠植物,必须特殊照顾。
3加强土壤排水工作
虽然要经常浇灌绿化植物才能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是如果浇水频率过高或者是雨季降水量过大,必然会因为土壤中水分含量过高而影响植被的生长。许多地区都曾出现过因为土壤的含水量过多,导致植物被淹死的情况,这会影响城市绿化与美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时刻关注植物吸水量和土壤的含水量,通过多种排水方式来保证土壤含水量适中。在对园林景观和绿化土壤进行排水时,需要先对植物生长地区进行检查,保证地面上不存在任何的坑洼和死角,为排水设计减轻难度。如果遭逢连续降雨或者是暴雨天气,且降水量会对植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开挖明沟的方式,起到排水减涝的作用。
4完善植被养护工作
园林景观建设与道路绿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绿化植被,绿化植被的生长质量与生长速度与养护管理工作有着直接联系。想要保证园林景观和道路绿化植被养护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对树木进行养护时,首先要明确树木的最佳生长条件,保证树木种植位置和成长过程中始终都是错落有致的,根据阳光照射情况来判定稀疏程度,定期修剪树木,去除掉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部分,并在修剪的过程中对树木进行检查,看树木是否遭受病虫害的影响。各种病症都有其特点,需循症检查、循症治疗。②负责养护园林景观和道路绿化植物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清理落叶和枯死的树枝,时刻保证园林景观与道路绿化区域的清洁,降低病虫害的产生概率,保证植物正常生长。③在对草地进行养护时,必须保证草地上没有杂物,提升其观赏性。从近年来草地绿化植被的生长情况来看,所有的草地都会经历四个生长阶段,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植被的硬性需求对其进行养护。④对于道路绿化花卉,要及时修剪枯枝枯叶,明确修剪时间和杀虫时间,根据不同季节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修剪频率与杀虫频率,提升工作效率。
5完善植被监测工作
种植植物比较简单,但是要想保证植物后期的正常生长,就必须要长期对植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问题的负面影响。为了全面保护城市绿化成果,许多城市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绿化植物监管部门,通过完善绿化植物监管机制和提升巡查力度等方式来提升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质量。将绿化植物的保护工作通过合同和相关条款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让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机制,互帮互助,完成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工作。
6结束语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养护,对策
0.前言
公路桥梁竣工并交付使用后.在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交通量和轴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些筑路材料性质发生衰变,加上设计、施工中遗留的某些缺陷,导致公路桥梁的使用性能逐渐下降。
公路桥梁养护是保证车辆高速、安全、舒适行驶的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做好现有公路桥梁的养护和改造是各级公路桥梁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公路桥梁养护的目的和基本任务包括下列内容:经常保持公路桥梁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防治结合,治理公路桥梁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桥梁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1.公路桥梁养护现状
我国目前的公路、桥梁养护现状不容乐观。以湖北省为例,该省“九五”公路通车总里程为57850公里,而在“十五”末,总里程已达91131公里。免费论文参考网。“九五”及“十五”前3年建设的公路,目前已全面进入维修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提高,公路养护,竞争力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公路养护机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更多地带有行政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路面等级得到了很大提高,养护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养护生产的需要,成为了制约提高养护竞争力的“瓶颈”。但是,我们在传统的养护模式中不难发现:它带给我们一笔丰富的养护资源,多年积累下来的雄厚物质基础和一群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养路人,这些资源将是我们走出困境的中坚力量。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大胆地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养护方式的变革,采用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质量,建立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就会不断地提高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养护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完成质的飞跃。
(一)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对于国、省、县主要干线公路按照“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打破地域限制采取建立“大道班”或“机械化养护站”的形式,充分利用公路管理机构中现有的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组建专业的养护队伍,采取集中作业的养护方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养护。公路管理部门要经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具备一定规模,切实改变以前分散作业、效率低下的现象。
(二)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各级公路主管部门要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培育养护市场对公路养护工程实施招标,根据各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按照合同条款和养护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支付养护经费,切实增强养护人员的责任心。积极开展行业技术练兵活动,为逐步走向养护市场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三)实行养护承包责任制。对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的公路管理采取集体或个人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养护。按照“三定”的原则(定人员、定经费、定指标)把养护人员的收入与养护业绩挂钩,实施奖惩兑现以保证养护质量,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由承包人承担法律后果。
(四)加大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地、市级的公路管理部门应集中技术力量对养护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推广,在条件成熟的市、县级的养护生产中应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促使养护成本的降低,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提高养护职工素质
当前,公路部门的管理方式由原来“人盯人”的模式向以市场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提纲监管转变,公路管理的法制性也得到明显增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公路养护的企业化,国路民养可能导致一些职工下岗,收入降低等因素使职工在感情上存在抵触情绪和忧虑。因此,怎样稳定职工队伍,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职工的社会职业道德教育, 让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职工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信念和精神的源动力。其次,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和高尚风格树立威信,用诚心诚意为职工办实事的公仆形象取信于职工。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行业精神教育,并扩大行业精神的外延,使职工牢固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增强凝聚力的目的。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积极工作。
(二)强化业务素质培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公路养护部门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养护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劳动成本低,劳动强度大,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要鼓励他们加强学习,充实、填补、更新知识,以适应改革和管理的要求。单位要为职工创造学习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办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有关业务培训班,提高和更新干部职工知识,制定鼓励干部职工继续受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自学提高,鼓励有能力、有潜力的职工参加与工作对口的专业进行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习或根据发展需要参加第二学历学习;集中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重点培养加入WTO后公路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好公路专门人才、工程项目技术带头人、岗位技术能手的外培、自培工作,分类建立健全以上人才的档案,给与以上人才一定的特殊待遇,储蓄和爱护公路各级专门人才。
(三)关注职工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对职工队伍的冲击力更大。因此,要重视、把握、利用好职工的“趋利”思想,不能一味要求职工只讲物质,要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困难。要立足于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让职工得到实惠,不断调动职工积极进取,勤奋生活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新形势下公路工作的发展。
三、信守养护承诺、强化公共服务
公路养护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切实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运输保障能力。
(一)要体现经济原则。加强道路、公路渡口等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维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便捷、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的交通公共产品,提升公路服务的整体功能。
(二)要体现安全原则。人民群众乘坐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实施了公路“安保工程”,加大了危桥维修改造力度,整治公路渡口,不断提高交通公共产品的安全性,让人民群众放心,这也是今后公路部门强化公共服务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三)要体现通畅原则。既要保“通”、又要保“畅”。一方面要加强运输保障能力,确保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另一方面要确保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好状态,保障正常运行。科技论文。
(四)要体现诚信原则。科技论文。对于国、省、县主要干线公路,各级养护部门要实施挂牌养护,公布养护责任、养护承诺内容、养护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内容。科技论文。接受社会群众和舆论媒体的监督,特别是对影响公共交通安全的突发事件,如坍方、泥石流等,养护部门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排除路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使养护部门走出困境,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完成行业最大价值目标,仅靠公路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养护特点的新的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使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才能保证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公路的投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