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徐志摩的代表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徐志摩 爱情婚姻 诗歌 浪漫人生
一、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元配夫人,可徐志摩并不爱她。虽然张幼仪出身名门、温柔贤慧,但徐志摩却坚决拒绝这门婚事。后来,他在奶奶的苦苦哀求下,忍痛接受了这门婚事,与张幼仪结婚。婚后不久,徐志摩便收拾行李外出读书,两人联系很少。1920年冬天,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团聚,徐志摩去接她时,有这么一个片断说明他不爱张幼仪:“三个星期后,轮船终于驶进马赛港的船码头。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人群里东张西望。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由于他们之间没有爱,1922年徐志摩与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终于结束了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
二、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美丽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出生书香门第,家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在英国通过林徽因的父亲相识。当时徐志摩正面临婚变,而林徽因正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她对徐志摩更多的是倾慕之情,但徐志摩的感情正处脆弱的低谷期,经不起异性暧昧的触动。可在婚姻抉择的关键时刻,林徽因是理性的,她始终不能相信诗人瞬间迸发的热情,最终嫁给了梁思成。人生的游戏就是如此,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好的。在林徽因婚后的岁月里,尽管梁思成对她百般宠爱,内心却从未停止对徐志摩的思念。徐志摩最终为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据说徐志摩死后,梁思成从失事地点给林徽因带回了一块未烧焦的木块,林徽因一直将其系挂于床前。林徽因伴着床前的这块飞机残骸终其一生。
三、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理想中的完美婚姻
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徐志摩灰心到了极点。就是在这时候,徐志摩遇到了同样忍泪度日的陆小曼。陆小曼与徐志摩在一起,有许多共同语言,他们可以谈诗,可以谈文学,徐志摩会讨陆小曼喜欢,而她的丈夫王赓忙于工作,无暇顾及陆小曼,最终他们离婚了。而后徐志摩和陆小曼顶着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举行了婚礼,在没有得到亲朋好友祝福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吸毒、玩乐表示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
徐志摩除了他浪漫的爱情与婚姻,还有他浪漫的文字。
四、徐志摩浪漫的文字
(一)浪漫的诗歌
徐志摩1920年秋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与陈源、英国作家威尔斯等人相识,开始对文学产生出极大的兴趣。1921年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后经英国学者狄更生介绍,以特别资格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康桥,从此成为徐志摩人生新的起点。在康桥,他的心灵得到深层的荡涤,他寄情于山水,倾听自然,康河的灵性默默地滋养了他胸襟和情怀。在康桥,徐志摩一面沉醉在“康河的柔波”里,一面与英国的作家学者们产生了精神上的交流。1922年秋徐志摩回国,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和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再别康桥》正是有了曲折幽深的意境、低吟回环的节奏、周密的技巧和严整的格律而被传诵下去,成为名篇佳作。
(二)浪漫的散文
徐志摩浪漫的情思还表现在他的散文中。比如《翡冷翠山居闲话》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许是写得最酣畅的了。文中写一次远足,即便只是偶尔的放松,留给记忆也是难忘的。在这里,真是怎么想怎么做都有一种畅适。大自然复苏了人的天性,人生就没有必要再带上一幅面具。徐志摩是那么的喜欢走进自然中去,实在是借此发现了内心的自然。不过作为诗人的他是很任性的,也不想束缚自己。如《海滩上种花》一文中所说,我们失去的只是一种单纯的信仰和愉快的童贞,这才自以为聪明地想到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可能,却忘了还有可能在人道的海滩上种鲜花。花不可能种活,但种花的精神不死,所以不能说诗人是过于天真了,其实倒很执着。
(三)浪漫的书信
徐志摩的书信中最出名的当然是他写给陆小曼的情书《爱眉小札》。徐志摩是个典型的理想浪漫主义者,他的爱是轰轰烈烈、恣肆的。对他而言,爱是血液里的火,心脏里的热情,生命存在的理由。爱必须是热烈、激情的爱,才能让他完全感觉到自己是因为在爱而存在的。在《爱眉小札》中,徐志摩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陆小曼,是因为他在爱陆小曼。《爱眉小札》中徐志摩多次提到要陆小曼陪他一起死,如:“眉呀,我心肝的眉呀,你快来伴我死去吧!”可想而知,在徐志摩看来为情而死是爱情最完美的结局。
五、徐志摩的理想悲剧
如果说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让他感到痛苦与无奈,那么林徽因重道德胜于爱情则给他带来的就全部是痛苦,而他和陆小曼的婚姻是生命的另一次痛苦的开始。在我看过的许多情感电视和小说中,最真实的婚姻莫过于“一把青菜两条鱼”式的平淡婚姻。过于浪漫,过于完美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当激情的潮水退去后,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搅拌出的种种矛盾会冲淡当初的感情。如果徐志摩没有死于空难,我想他与陆小曼的婚姻也不会长久。他把他的婚姻设计成同他的诗文一样浪漫、完美,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这样,徐志摩从一开始就是不清醒的。可以说他在这个婆娑的世界里受尽情苦的折磨。因此他最后只能: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也许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和命运。
参考文献:
(1)/f?kz=135910180
(2)《徐志摩诗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3)《志摩的诗》 徐志摩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诗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四句之中,反复使用了三次叠词“轻轻”,绝非信笔而行的偶然为之。笔者查阅第六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对“轻”这个字的解释最接近这里语境需求的应该是“与重相对,表示用力轻,重量小”这一义项。由此观之,轻轻地走,轻轻地来,轻轻地招手,作为诗歌主人公的动作被描写出来,徐志摩反复渲染他“用力极轻”的这一细节,自然也有他的用意。
人的行为举止无不反映着内心的情感态度,徐志摩的“行动轻柔”传达出的当是一种珍重与呵护的情绪,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因为轻车熟路,所以什么也不需惊动,更不想惊动,就这样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生怕多一点动静,都会惊扰到这遗世独立的康桥。
与此相呼应的,是下文接连数段中对于金柳、青荇等意象的深情描摹,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眷恋与深爱。康桥即剑桥是徐志摩度过青春岁月的所在,当他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的时候,在这里学习、创作、恋爱,人生的诸多幻想与美好风光尽数着落于此,那是一个人一生最绚烂自得的回忆,轻易不敢想起更不能惊扰。如今故地重游的徐志摩,三十而立却诸事不顺,空有梦想和抱负,也不能抵御现实的逼仄摧残,康桥之于他便成为了心中不可侵犯的圣地,此番归来,面对着曾经熟悉的风景,心头的珍重眷恋只怕更甚当初,这一叠声的“轻轻”,其间的小心呵护与眷爱深深,不言自明。
而全诗的结尾处则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样的位置上,“轻轻”换成了“悄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悄悄”的解释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徐志摩连用两个“悄悄”,着力营造的无疑是一种静谧无声的意境,虽然校园里也应当会有蝉鸣虫唱,万籁之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承接着上一段所写“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便不难理解,当人与眷爱之物久别重逢时,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沉默,如苏轼《江城子・记梦》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生死十年暌违,相逢却是无声。又如拜伦诗中曾写:“若我再见你,隔悠长岁月。我将如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徐志摩上一段中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此处又连用两次“悄悄”来营造静谧的氛围,其中寄寓的感情,也该是一脉相承的落寞与无奈。
而开头的“作别西天的云彩”与结尾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足以作为佐证。其实这两句在行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云彩位移为零,人却孤身远引,但两种表达所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情绪,是各自有别的。正如前人诗中所言,“彩云易散琉璃脆”,云彩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人在与美好的事物作别时,往往含笑挥手,留恋不舍的情绪充盈,却因牵挂眷爱而心存暖意;“不带走一片云彩”则是深知这美好之物虽依然如故,自己却已分明不属于其中时,心头那点挥之不去的落寞、苦涩,一身萧索,无可奈何。
第一个话题是青春文学。谈到文学,首先要谈到的是文学的缔造者――作家。当代青春文学的当红作家有一批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韩寒,比如郭敬明,再比如张悦然,等等。称“少年作家”是误导、炒作,这些人大多为二十四五岁,也许中学时代就开始写作,但哪个作家不是少年时代就开始练笔?“五四”新文化主将除鲁迅38岁写《狂人日记》外,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的代表作20多岁就写成。现在40来岁叫“青年作家”,25岁只好叫“少年作家”了,这是没道理的。
这些作家还有一个特点:出自《萌芽》杂志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后来出的书可称为新概念升级版。好事者还划分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偶像派和李傻傻、孙睿等实力派,其实大同小异:
一、无一例外写成长小说,写自己的故事,很切合当代大中学生的心态。主人公无一例外是叛逆者的形象,和成年作家的少儿文学作品写的乖孩子相区别,基本上是个“坏孩子”,很符合当下青少年的叛逆心态。疯疯癫癫、痴痴傻傻的小燕子都那么红,青春文学作家一夜成名就不奇怪了。
二、有一点是他们的秘密武器,这些作家的语感能力非常强,文字语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夏去秋来,他们会写“当这只甲虫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树叶,一个夏天掉下来了”;心里难过,写成“装在心上会跳的东西被砂皮打磨了一下,生痛”。
但客观地说,这些作家的作品普遍存在不成熟的现象,有缺陷甚至是硬伤,影响他们走得更远:
一、作品模式化程度太强。往往是成长的经历加上吸毒、泡吧、三角恋等成人世界的元素,是写生理的成长而非心理成长,更未折射出时代民族文化的变易。读者在阅读多部作品后感觉雷同,缺乏新意。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稍好一点,但是抄袭之作。
二、文学素养不够,文学准备缺乏。有出版家对22个青春作家进行采访,发现这些作家都未很系统地读过文学名著,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有的说是苏童的《妇女乐园》,有的回答是余华的《18岁出门远行》。内在积累的匮乏也导致这些作家难以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有例外,文学天才可以从不看别人的书,但22个青春文学作家普遍准备不足,就是一件十分可疑的事。
三、对文学的贡献很少。一个重要作家的产生,关键是看这个作家给以往的文学注入了什么新的东西。纵观这些作家,并未对文学作出多大贡献,他们多数还在模仿。譬如说,郭敬明在模仿美国科幻小说和日本动漫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所谓的“奇幻小说”,韩寒自《三重门》后一本不如一本,尽管他自己说一本比一本好。
以上是开场白,一方面青春文学走红,一方面有明显缺陷,总体来说,文学价值不大。
(本文节选自盛子潮先生2006年1月在浙江嘉兴所作文学讲座的第一部分内容)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选编存在严重偏废
201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总共三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从篇目上看,高中必修五本教材,共66课,而现代诗歌只有两课三首,所占比重只有3%左右。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6册课本,入选古诗词,包括课外背诵的总共89首,而现代新诗仅11首。中学语文教材选编,厚古薄今倾向非常明显。
2.高考对新诗考查的缺失
首先,是高考作文对新诗的回避。长期以来高考作文都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规定,这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诗是和高考无关的。甚至连一道论述性文题,本来很难写成诗,也还要强调“诗歌除外”,为什么不规定其他某种文体除外呢?这正是导致现代新诗长期不被重视的原因。以这样的方式暗中抑制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重视,甚至喜爱,是极其不合理的。其次,是阅读理解对新诗的回避。命题者认为高考阅读理解考新诗不合适,理由是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忽视新诗的考查,则导致学生更加不重视新诗。我们认为,相对于小说和散文,新诗自有其他文体不能比拟的意蕴和美感。比如,北岛的经典一字诗《生活》只有一个“网”字,却充满了无限的意蕴。让学生解读这样的诗歌,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新诗解读理论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
由教材缺失和高考不重视带来的现代新诗教学现状,就是教学上的不重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有很多局限,对现代诗歌存在一定审美隔膜,从而在教学中普遍认为有些现代新诗过于朦胧和晦涩。他们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内核,体会不到诗歌丰富的内蕴,只能照本宣科,流于“应付”,自然不可能引领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美学世界。譬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似平实质朴、明白如话,可真正读懂并不容易。一般解读多定位在“抒发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而联系诗人的身世际遇、生存状况,按照“新批评”理论进行深层解读时,却认为这首诗是海子弃世时的临终谶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今天并不幸福,当“明天”隔夜又成了今天,于是“幸福”就成了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永远的追求。面对大海,按理说应该是波涛汹涌、或蔚蓝壮阔的雄浑景象,而诗人感受到的却是“春暖花开”的幻象,一种遥不可及的幻境而已。因此,诗歌所表达的是一种错杂、多层、甚至矛盾的情感体验:孩子式的天真与成人的现实感,对幸福的向往与幸福的实际遥远,对尘世的留恋与“弃世”的决断,日常的人伦细节与超现实的高蹈追求,自我的沉溺与和他人的真切关联。所有这一切,都随着诗行的起伏,被纳入到一种有机的情感结构当中,也正因为如此,这首朴素的短诗才一唱三叹,绵长而真挚。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解读理论严重滞后,没有把诗歌作为诗歌来教,“重意义、轻审美”,甚至把诗歌审美赏析上成简单的思想教育课,脱离了文学和诗歌本身,也脱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长期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通病”就是偏重思想教育,忽视并脱离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诗歌时也如此,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首诗的思想意义,而且对其思想意义的理解又过于简单;更有甚者,在多年来的惯性作用下,依然把文学教学、诗歌教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这样就使诗歌失去了本身的美感,显得枯燥乏味。
再次,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滞后。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走进诗歌,教学只能走过场,有的根本放弃新诗教学;有的即使教学,也只是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之类而已。这样教学新诗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所以,诗歌教学的空间还远远没有拓展,语文课堂离“诗教”的传统愈来愈远。比如,我们阅读《再别康侨》,就得先理解游学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了解1922年前后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教师在教学中就寥寥几句,说他曾经留学剑桥,然后就再无补充,那么,学生又怎能理解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深沉眷恋呢?
二、现代诗歌美学价值叙录
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新诗和古诗一样,不但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但是,新诗和古诗又是有着极大差别的。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
形式上,新诗采用的是更接近我们语言环境的诗歌语言,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格律。那么,对中学生来说,尝试创作新诗,远比创作古诗来得容易。
内容上,古诗以对国家的忧思、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离情等为主,而新诗所表现的内容取材更广,而且更加注重作者自身的情感变化。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取他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创作,那么,这种关注个人本身的写作理念,就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他们也可以学习诗人,带上一副诗意的眼睛去观察周遭的事物。这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是大有益处的。
思想上,新诗是“五四”文化思潮后渐渐兴起的,经历了“自由、民主”思想的洗礼。有别于古诗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新诗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价值,崇尚自由,重视创作个体的内心变化。当然,因为时代不同,有的诗歌也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但是更多的优秀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自由对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新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独立的人生价值观。
艺术手法上,新诗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吸收了一些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现代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仿效。譬如,闻一多在《死水》中,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艳。美与丑交织,形成巨大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现代诗歌教学改进建议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没有办法改变高考的形式,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左右教材的编写,但是,面对目前现代新诗教学的偏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拓展新诗的教学空间。
1.用好教材,探寻多样教法
尽管教材中新诗的入选不能尽如人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好现行教材。教材选篇不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课外拓展,将课外的诗歌跟课文结合起来对比着讲授,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人的情感。而不是由老师强行贴上一个情感标签,形成一种固定的解读模式,宜不断探寻教学方法,更新解读理论。
2.扩充选文,拓展阅读空间
只讲读教材上的篇目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歌作品,或者跟教材的文本相关,或者是师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例如,在苏教版的诗歌单元,就可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诗歌作品: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补充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讲授语文读本中的《回答》时,可补充顾城的《远和近》《一代人》等,以及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作品;教学郑愁予的《错误》,可补充介绍其他台湾诗人,如洛夫及其代表作。
3.重视选修,开展读写活动
关键词:断章;意象;风景;朴素
作品原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作品赏析:
初读《断章》,被其中回环曲折的意境所吸引,一切似乎是相对而变幻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切换中,其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写意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层叠中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诗意世界。
诗人通过视角方向的转化和落点的改变,使诗歌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诗歌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在“风景”。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从第三人称视觉出发,“看风景人”的视觉落点本应该也是风景,但诗歌的视觉落点却变成了“你”。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你”和“风景”之间、“看风景人”和“你”之间既有视觉的转换,又有空间距离的拓展。在诗的第二节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视觉出发点是无生命的“明月”,视觉落点是静止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转变为动态的“别人的梦”。“明月”和“窗子”之间、“你”和“别人的梦”之间的视觉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形成了令读者回味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第一节的视觉画面发生在白天,第二节的两个画面又转化成夜晚,白天和夜晚之间形成的时间跨度,更增添了诗歌的内在意韵。
“意象的繁复奇幻,理趣的深邃悠远,技法的精湛圆熟”,卞之琳自己说:“我写抒情诗,像我国多数旧诗一样,着重意境”,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意境”,而这种‘意境”就是“物各自然”它反对主体对客体的千扰,保持情状的某种客观性,中国诗强化了物象的演出,使其共存于万象、涌现自万象的存在和活动来解释他们自己,任其空间的延展及张力来反映情境和状态,不使其服役于一既定的人为概念。
在《断章》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意象画面,通过视觉转换与组合,通过时间的流动与时空的相对距离,诗歌便造就了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不同的哲理内涵诗人在第一节中创造的两个画面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通过“你”向空间辐射,与桥、风景、看风景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二诗人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速写。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而是进行了留白,。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远远地看,静静地看,“风景”在你的眼中才变得美丽而富有情致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时间里,景物依旧,空间却进一步延伸而逐渐发生改变。“看风景人”和“你”之间又形成一段令人遐想的空间距离‘看风景人”只能在楼上带着神往和多思的心境看“你”,也许看得不真切,也许只能隐约而朦胧地看你。“你”只留恋于自然界的“风景”,而“看风景人”却把“你”看成了他心中的“美丽风景”。假如“你”走下桥去看“风景”,你能更清楚地看到“风景”中的花草树木,但却无法在你心间留下永恒的美丽;假如“看风景人”下楼走到桥上看“你”,他把“你”的容貌和举止看得更真切,但也许给“看风景人”留下的是失望和叹息。因为,当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距离时,美感也就无从体现。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诗歌 歌词 一、将歌词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原因
随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把歌词作为诗的一种——有意识地吸收优秀现代歌词——作为教学内容,已经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大学语文新教材中得到尝试。本人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加以实践,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歌词,已经受到普遍欢迎。根据我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课堂问答,课后讨论,学生作业,学期论文等),我认为此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流行歌曲,是大学生中最普及的,最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
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心灵发展有重要影响。把歌词引入语文教学,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别力,能够自觉地抵制一些不良的歌词。
(二)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大学生近于歌而远于诗
这个现实,要求教师抓住大学生对歌词本身的亲和力这点,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主动阅读现代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除了课本上的诗教材外,学生主动阅读现代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诗歌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提高写作水平,也越来越远。现代诗过分复杂的语言追求,使诗歌越来越书面化,陌生化,诗歌语言也越来越无法融入语言写作能力的运用实践中。于是我们见到的事实是: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作文,日记,博客,作业,甚至考卷)中,引用歌词越来越多,而诗的引用越来越少,即使引用,也基本限于古典诗词,现代诗很少走进学生的笔下。
(四)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很好的诗教传统
而所谓的诗教,其实是一种“歌教”,孔子整理编辑的《诗经》,都是入乐的歌。到现代,30年代,朱自清曾在北京大学专门讲授过《中国歌谣》这门课。所以歌词教学应该发扬传统。
(五)中国现代歌曲中本身就有很多入了乐的现代诗
比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等等。它们是诗和歌结合的教学范例。
二、如何运用歌词进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从以上分析的几点原因,可以看到将歌词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歌词与诗歌很不同,不能一律采用教诗歌的方法。学生很可能对歌很感兴趣,而几乎完全丧失读诗的习惯与兴趣。而我的目的,是以引入歌词,来加强诗歌教学,否则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脱落,并被取代了,这是不可取的。但是处理得当,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学生会对诗歌更感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处理这个难题。
(一)直接选取现代歌词中好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比如,我选择了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种变》重点讲解,这是《大学语文》新教材收入的作品诗歌篇。通过这首歌词的欣赏,学生体验到,歌词作品不总是风花雪月,也可以发人深省,它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这首歌主题深刻,他唱的是当代中国青年,不管身处何地,面临社会转型诸多问题时所特有的思考。通过这首歌,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歌词或诗的严肃性。
我还选择了崔健的《一无所有》,这首摇滚歌词作品被很多大学阅读教材甚至中学教材收入。比如,由深圳市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的名为《青春读书课》的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20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引起很大反响,其中也收录了崔健的《一无所有》。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教程》用整整一节分析了这首歌词。《一无所有》,成歌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现在依然流传很广,歌词中的“爱我一无所有,你这就跟我走”,几乎成为校园男生追求爱情的流行语。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此歌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价值意义,对它大都是一种“误听”与“误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转贴于
为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1、问题导入:你喜欢摇滚吗?学生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种:喜欢,不喜欢,无所谓。
2、让这三类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得出结论。或者以辩论的方式得出各自的结论和理由。
3、展示歌词《一无所有》幻灯。同时播放崔健1986年演唱此歌的音像。
4、讨论: 认真听了这段演唱后,和以前认为的“崔健”与“摇滚乐”,有什么不同?
5、详细分析歌词,讲解歌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意义。让学生真正了解,歌词作为诗的一种,在摇滚乐中的发展和开拓。
(二)从“歌诗作品”入手,对比一组歌与诗,引导扩展阅读
比如,在一节课中,我选择了徐自摩的诗《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实践闻一多新诗格律化“三美”主张的代表作。此诗写于1928年,但作为歌来流行,最早在1977年台湾新格唱片推出第一届金韵奖青年歌谣大赛上,由范广慧唱红,后来出现了黄大城、万芳、柯以敏等人的唱本,随着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再次为这首歌做出了新的阐释。
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播放一张制作精美,配有优美画面的歌词幻灯,让学生先朗诵歌词,体验歌词本身的韵律美感。
2、在讨论中阐发歌词节奏、押韵以及语词声音和色彩特点。
3、播放歌曲,在音乐中欣赏此歌词。让学生感受音乐是如何拓展、衬托歌词的意境空间的,比如旋律的急促、舒缓,高昂、委婉,歌词又如何配合音乐,比如,重复、回旋等等。
4、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着试唱,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唱的方式记住了歌词。而且都感受体验到音乐和歌词的双重美感。
5、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入歌?为什么一些不能入歌?它们是否还是好诗?你认为的好诗是怎样的?通过层层问题,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对诗的认识。
6、延续学习:要求学生课后视听徐志摩的另两首歌,《偶然》和《海韵》,以及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歌有不同的美:《再别康桥》,让学生体验到歌的语言制造出来的美感,比如音乐美、绘画美、匀称美;《偶然》多了一些哲学人生意味;《海韵》加强了一份戏剧冲突;《再别再别康桥》,又如何在原歌词的意境上创新的,让学生进一步在不同的音乐中,体验作者不同的歌词情感和意境,从而拓展对歌词以及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创造。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现代诗并不是遥不可及,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从而认识“诗”的广义品质。
(三)用歌词教学鼓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当今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除了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外,最终是实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歌词后,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鼓励学生进行歌词创作与批评实践。并且在学生的歌中社团活动中,比如,朗诵会,诗乐晚会、博客、论坛等途径,大胆实践。在这方面,我的实验得到学生热情响应,从学生交上的作业来看,有些歌词已经写得相当成熟,而对一些歌词的批评文字表现出很好的写作和独立能力思考。这样就较好地达到了大学语文教学所规定的部分教学目的。
武松 猪八戒 鲁滨逊 保尔・柯察金
读书卡片
例2(山西新课改区)名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读书卡片的制作。
名句摘录: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主人公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例3 (江苏盐城卷)《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小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执著的__________________。
例4(安徽池州卷)读经典,学语文,首先在于读。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写出来。
一调:__________________二调:__________________
三调:__________________
例5(山东临沂卷)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评价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如有“__________________”(鲁达)一直被人们视为是匡扶正义的人,从沙僧身上我们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用短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牲);从__________________身上我们能看到正义的化身;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雨雪严相逼”我们能读出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内心的凄苦。
例6(江苏盐城卷)请你根据阅读记忆,以及有关对偶(对仗)知识,仿照示例,复原《西游记》《水浒传》中被搞乱了的一些章回目录(答案以彼此字母代号搭配即可,不必抄写原句)
A、观世音甘泉活树B、荆棘岭悟能努力
C、青面兽北京斗武D、木仙庵三藏谈诗
E、武行者醉打孔亮F、孙悟空三岛求方
G、汴京城杨志卖刀H、锦毛虎义释宋江
J、梁山泊林冲落草I、急先锋东郭争功
示例:___J――G___
例7(长沙市)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示例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孔明拳打镇关西寄人篱下
鲁达挥泪斩马谡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进贾府打抱不平
林黛玉背媳妇顾全大局
例8(黑龙江哈尔滨卷)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贾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他和林黛玉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最终却娶了薛宝钗为妻。(《红楼梦》)
例9(浙江义乌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段诗节选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爱和美的追求。
B.《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预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C.《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又极具同情心。他虽然生长在富贵家庭,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D.《巴黎圣母院》中,美丽的姑娘凯瑟琳不计前嫌,在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受刑时,走上刑台,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他干裂的嘴边。
例10(山东枣庄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作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等。
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传闻。
C.《名人传》《约翰・克里斯朵夫》都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D.严监生、夏洛克分别是《儒林外史》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
例11(浙江宁波卷)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个片段出自小说《 》。
②文中的“我”是指( )。
A、伊凡B、米哈伊尔C、阿廖沙D、雅科夫
例12(安徽芜湖卷)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再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疾恶如仇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3(四川内江卷)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语只言,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诸葛亮――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请参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位写一则简短评价。
孔乙己 关羽 孙悟空 奥楚蔑洛夫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4(湖北随州卷)从下列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通过一个故事情节,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
孙悟空 武松 保尔・柯察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5(浙江衢州卷)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4分)
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例句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6(湖北孝感卷)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①“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7(吉林卷)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到底什么是诗歌语言?简单地说,诗歌语言就是对日常语言的独特组合、诗化处理和“二度提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语言比较,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的。柯勒律治曾对诗与散文的关系提出了两个公式:散文=安排得最好的词语;诗歌=安排得最好最好的词语。散文是生动准确恰到好处的表达;诗是在此基础上的“有意味”的超越,是用语言艺术建筑的精致结构。诗歌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在尽可能小的篇幅内,表达出尽可能丰富的诗意,达到“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就不得不使用特别的语言技巧。
关于诗歌语言的技巧,许多大师和专家都有论述,这里就不赘言。语文教科书里,把诗歌语言分成13类:一是平实朴素,自然流畅;二是含蓄隽永,曲折委婉;三是清新明快,瑰丽雅致;四是形象生动,过目不忘;五是飘逸悠远,境界开阔;六是婉约细腻,情调缠绵;七是幽默讽刺,诙谐风趣;八是雄浑奔放,气势磅礡;九是豪放昂扬,情感激荡;十是沉郁忧愤,浑厚蕴藉;十一是赌物伤怀,悲壮慷慨;十二是英俊豪爽,飒爽流利;十三是闲逸静穆,淡泊深远。诗歌大讲堂的赵金钟先生则把新诗的语言技巧分为三类:即变异性;写意性;跳跃性。笔者孤陋,根据自己的阅读范围和写作实践,拟从以下十个方面对新诗的语言技巧进行阐释。
一、新颖。写诗是高品位的创作,不出新怎么能叫创作?这是诗歌的最本质的东西,是诗歌的生命力之所在。换个说法,就是对读者要有“陌生感”。韦勒克。沃伦说:“诗是强加给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要通过“破坏”来增强语言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如果你的语言合乎语法规范,是大家所司空见惯的,那读者就必然没有兴趣,味同爵蜡。如果你的语言是独创的,唯一的,为别人所没有的,那就会吸引住读者,给读者带来兴致。比如旅游,几十年在一个地方转必然厌烦,若不断到新的景区去观赏,一定会兴味盎然。一个真正的诗人,是首先要考虑语言的新颖的。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远洲的《接雨的女孩》、秦建荣的《踏浪的蝴蝶》等。
二、跳跃。诗歌语言的跳跃是指从一个意象跳到另一个意象。大凡一首诗歌,总是由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
意象构成的,从一个意象跳到另一个意象,有时是直接的跳跃,有时是语言的留白,抽去了中间环节。有时则需要适当的过渡。笔者很推崇第一个把散文比作散步把诗歌比作舞蹈的人,这个比喻不但一下子揭示了散文与诗歌的区别,把它们的特点也说到位了。一首诗的形成确如跳一曲舞,不管是拉丁舞也好,华尔兹也好民族舞也好,它们都有优美的造型,一个造型到另一个造型,就如同诗里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一曲舞,从一个造型到另一个造型,不但过渡的动作要美,造型更要美。诗中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如果有过渡,过渡的语言也要美。诗中意象与意象的间隔愈短,跳跃性就愈大,跳跃性愈大就愈有张力。像臧克家的《三代人》、余光中的《乡愁》、刘知文的《闪电》、奥。帕斯的《情侣》,都有一定的跳跃性,只要仔细揣摩,定会得其三昧。
三、唯美。所谓美,从广义上说,它包含着艺术科学的各个方面,诸如颜色、线条、形体,动静,视觉、听觉、感觉以及主客观因素等,一言以蔽之,就是主观和客观在一瞬间发生的调和与融洽。诗美也包括各个方面,如崇高美、朴素美,阳刚美、阴柔美等。美与真和新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姊妹,美必须是真的,真的才可能美;美也必须是新的,新是美的前提。但归根结底,诗的美体现在语言上,因为“诗到语言为止”。一首真正的好诗,它必须格调和谐,浑然天成。它必须在内容、形式、语言上都是美的。打个比方吧,如果说一首诗的内容是灵魂,形式是一个女人的体型与容貌,语言是她的装饰,那么,只有三者都美,她才是完美的。设若只有美的体型与容貌,美的衣服与装饰,没有美的灵魂,这个女人就可能很讨厌;设若只有美的灵魂,美的衣服和装饰,没有美的体型与容貌,假如她是个跛子,她还美吗?设若只有美的灵魂,也有美的形体与容貌,却穿得七长八短,脏兮兮的,那也会大煞风景。这里也说明一个问题,诗是各个因素的最优秀的组合,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她是最高贵的艺术。唯其高贵,所以必须是唯美的。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卞之琳的《断章》、舒婷的《惠安女子》、萨福的《失去的友人》。笔者认为就是精美的佳构。
四、虚实。在诗歌创作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一个意象朦朦胧胧地出现了,却无法用实实在在的词语表达出来,即使苦思冥想,用一些同义词写出来了,却总是不尽人意,读起来也感到沉闷和呆板,一点也不空灵,也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人用了虚实搭配的写法,即把无色无味无形的事物用有色有味有形的事物来代替,把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感觉不出的事物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感觉明显的事物来代替,并根据诗歌需要把它们互相替换,使之虚实相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看不见的,很难把它显示出来,即使用一大堆形容词,也不会把“愁”表达得准确和完整。诗人很聪明,用看得见的春水来表达,一下子把愁的程度愁的多愁的长久愁的源源不断,很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再比如:“风只不过吹起了老人脚下的一些尘土/却吹不走老人对日子的信念”(郑学良)。信念是看不见的东西,却给它贯以“吹”这个动词,把它当做能看见的东西写,这样写,就把一个老人对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的坚定信念,活脱脱地写出来了。虚实搭配能使诗歌空灵,能使诗歌简练,也能“扩大”诗歌的“向度”。当然,虚实搭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往往与移觉、嫁接等手法结合在一起,共同来完成对诗美的创造。如谢建平的《后海》、韩珺的《石榴》、贺哓祥的《在林中》、秦建荣的《云》等。
五、嫁接。嫁接本来是植物学上的术语。在诗歌创作中,把两个意象结合为一个意象,成为嫁接。两个意象嫁接之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意象。新意象较之于旧意象,有更加独特的魅力。嫁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语嫁接法,即用一个意象作另一个意象的定语的方法。如章德益《西部的太阳》里:“沉溺于山野之海/仿佛一颗硕大的金色圆蚌/被群山的烟波反复拍打/默默孕出一颗毡房的珍珠”。“山野之海”就是嫁接。再如舒婷笔下的“七十二双长满海藻和红珊瑚的眼睛”。顾城笔下的“白日的瞳孔”。都属于定语嫁接法。再一个是谓语嫁接法,即把一个意象的动作嫁接到另一个意象上,杂交出一个非驴非马的新意象。如美国诗人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踮着猫的脚步”。把猫的动作加到雾上,使合成的意象兼有雾的朦胧之形,猫的幽默之神,成一飘渺轻柔的怪物。艾洛特的名句“女佣人潮湿的灵魂/在大门口沮丧地冒出新芽”,则通过谓语嫁接,创造了一个能发芽的灵魂的奇特意象,把隐藏于表面欢笑背后的女侍者的阴冷内心,一下子打开在人们面前。北岛的《恶梦》“鸟儿惊恐的目光凝成了冰/垂向大地”。目光凝成了冰溜子,这是什么目光?冰不是水凝成,这是什么冰!但正是这一非逻辑意象,把鸟的惊恐与痴呆写活了。嫁接的意象可以是潜在的,也可以是隐而不露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雷树雁的《太阳》:“我把头颅高高地仰起/炽烈的思想放射刺目的光芒”,隐去了“太阳”。“思想”也是抽象的。再比如章德益把西部的太阳比作“一颗充血的历史的瞳孔”,历史就是抽象的定语嫁接。左一兵的《夜》、王坚波的《有点像秋天的样子了》等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六、移觉。在诗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相互移动,这就是移觉。使用移觉,可以增强语言的新鲜感,也可以使语言更加凝练。如贾岛的“促织声尖尖似针”。陆机的“鸟抛软语丸丸落”。荷马的“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移觉也叫通感,是在古今中外诗歌中大量运用的一种语言技巧。这里就不赘述。如北岛的《致遇罗克烈士》、舒婷的《祖国啊母亲》等。
七、凝练。诗贵凝练。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对于语言的要求是最为苛严的,因为它要用最小的篇幅,涵盖最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它赖以立足文学之林的基础。凝练首先是一种浓缩,包括对散漫语言和流泛情感的浓缩。如鲁行的《蝴蝶》:“蝴蝶最忌人家提起她曾经是毛毛虫的那段历史”。刘德亮的《沉思录》:“再辉煌的旗帜下/也有阴影”。其次是选取一干,去其虬枝。如雷宗荣的《圆明园》:“那怕只剩下几根残柱/民族魂 依然屹立”。三是最简约的表达,不用形容词。如朱兆瑞的《变种的“牛”》:“吃的是奶/挤出的是草料”。再如顾城的《一代人》、雪原的《官倒》、黄小平的《羊与狼》、党继的《剑说》等。
八、精警。精警就是在诗中镶嵌警句。它是在诗歌中起警策作用的精美的句子。警句多种多样,有些以描写景物的生动逼真取胜。如臧克家的名句“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有的是形象切贴的比喻,如公刘的:“他像一只矫健的鹰/只有折断的羽毛/没有折断的路程”。有的在鲜明的形象中,蕴含着引人深思的生活哲理,如艾青的:“木棉花又红又大/却一点香味也没有/桂花和米兰的花很小/香味却特别浓”。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具有鲜明特征的细节,细致传神的表现主人公的感情,如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有的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高度概括,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警句大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无论写景抒情议论,都能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真切生动丰富的思想内容;二是深入浅出;三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中。在诗歌写作中使用警句,能给诗作增色,使诗歌锦上添花,形成过目不忘的艺术魅力。这里也有很典型的几首诗可做范例,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北岛的《回答》、舒婷的《神女峰》。
九、练字。所谓练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关键的字进行推敲,像我们常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僧敲月下门”的“敲”。古人讲究吟诗,有很多行吟诗人,他们边走边吟,边吟边想,不断推敲,这是他们的习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充分反映了他们对诗的尊重。现当代的一些著名诗人也是这样。他们一生都在选择最佳的字眼,最好的句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里我还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与练字有关的选集,就是诗评家诗人马立鞭雪原选编的《百年精妙短诗三百家》,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也很有收藏价值。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
也将忘掉夕光中光身子从乌桕树跳下溪沟洗浴的孩子
也将忘掉采取青灰的大岩石上暗紫色地衣到篾竹篮的孩子
也将忘掉细雨中爬到半山坡透过炊烟萦绕看自家屋顶上
因鸟翼鼓动而迎风轻摇的瓦松的孩子!
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再读有关诗歌,细细咀嚼揣摩。作业上交后,我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能力比我预想的要好。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我发现了不少学困生的模仿才能得到了体现和发掘。借着教学学生的有利时机,我打印了优秀习作编印出《学生诗歌选》,特别表扬了那些学困生,现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劲头和信心可足了!下面举两首学困生的诗歌习作。
寂静
高二(4)俞六一
寂静,是清晨的甘露爬上草叶尖上的声音。
是玻璃从折射中绽放绚丽色彩的声音。
是一滴汗珠渗出毛孔的声音。
是水在庄稼的根茎流动的声音。
是星星关注人们命运的声音。
是蹒跚的足迹走过岁月的声音。
寂静啊!让我如此说出寂和静。
脸
高二(3)杜俊
一张令人憎恨的脸
一张令人头疼的脸
一张令人心烦的脸
一张令人厌恶的脸
一张令人泄气的脸
一张令人恐惧的脸
一张令人烦躁的脸
一张令人颓废的脸
就是这一张脸呀
一张可亲可爱的脸
一张再也见不到的
令人怀念的脸
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排比手法,其中不乏新颖独特的观察和感悟,不乏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细腻灵巧的体味,体现了这些学生的创造潜能。当他们在我校文学社主编的《蓝天》学生作文半月报上阅读到自己的“大作”时,对语文的喜爱溢于言表,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也有“起飞”的时候。现在,有的学生作品已在本地市报刊上发表。这使我认识到:学生能够写诗,是语文教学的胜利,是文学教学的胜利,是诗歌的胜利,更是学生塑造自身人文素质的胜利。在《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3期已刊登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的目录,第一单元是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共有12首,我想,这是语文对诗心的召唤,是人文对诗心的召唤,同时也是诗心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⑴葛雷、梁栋译,《兰波诗全集》附录的“兰波生平年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⑵臧棣编撰,《里尔克诗选》附录的“里尔克年表”,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⑶顾蕴璞译,《叶赛宁诗选》附录的“生平与创作年谱”,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⑷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2月版,第3页、第436页
⑸《中学生诗歌选评》,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⑹瓦雷里《诗、语言和思想》,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下)》,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854页
⑺见江枫译的《雪莱抒情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97页和杨德豫译的《拜伦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238页两书的附录。
⑻程光炜,《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85页
⑼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