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一、遵循新的理念,莫让课堂教学过于程式化

随着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完全取决于广大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认识或者在理解上存有偏颇,只关心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体验。为了应付考试,把本来内容丰富、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明算理、重练习、成能力”的机械、沉闷的程式化特殊认识活动。

例如,在教授“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时,有位老师选编了以下2个问题:

1. 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3×105千米,一家飞机的速度约为8×102千米/小时。如果乘坐此飞机飞行这么远的距离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2. 太阳距离地球大约1.5×108千米,光速约为3×105千米/秒。那么,太阳光射到地球上约需多少秒?

通过引导计算学生得出的答案是4.8×102小时,500秒。之后,教师便开始进行下一题的讲解。从正常的角度看,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的指导并未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但是也正因为教师过于关心答案的准确性,忽略了问题本身所要阐述的问题和所要提出的情境。这显然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或者可以说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刚性化”。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在学生得出答案之后,再结合问题情境来加以延伸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充分感受到月球与地球之遥远,加深了对光速之快的感受,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人文气息。

二、学会量体裁衣,倡导柔性化人文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轨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知识内容,将人文化设计融合到教学之中,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量体裁衣”,才是我们所应该积极倡导的。

人文教育与数学知识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躬身实践的习惯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完“统计”这一章节的内容之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环境与人”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统计知识,编写调查报告。我之所以这样来设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数学的生活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本知识,还养成了主动钻研及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意识到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与进步,使得教材的人文内涵得到了彰显,学生的人文价值得到了体现。最终使得这种柔性的教学设计,真正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进行文化渗透,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

第2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与设计能力;数学教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有效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却往往不知道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缺乏综合与设计能力。综合与设计能力就是应用已有的规律将原本不存在的事物创造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综合是在原理上实现,而设计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二者缺一不可。

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选择材料的能力、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效率,增强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这都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直接告知学生知识的结论,忽视了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虽然教师讲解细致,但学生只是机械地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学习活动,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更没有养成要创造出新事物的习惯。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以一个例子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

比如,在小学一次数学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我是这么做的:

在学生了解了米与千米的关系后,师问:孩子们,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吗?学生想了想,说了好多他们认为的1千米有多长。

师:这样吧,我们到操场上去量一量从校门口到学校舞台的距离有多远。

组织学生有序地来到操场,师:请每个同学在心里猜想一个答案,到底校门口距离教学楼有多远?稍停后问:有了答案了吗?那怎么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答:量一量就知道了。师追问:怎么量呢?生1:用米尺;生2:用直尺。结果遭到了学生的反对:我们的直尺只有15厘米长,要量多久呀!生3:用米尺也不恰当,米尺一次也只能量一米,这样的话还是要量很久的。这时候老师总结说:虽然要量很久,但能不能得到答案呢?生4:这能够得出结果。师追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生5:我们可以找一根长的竹竿来量。生6:我们可以找一根长的绳子来量,然后再量绳子的长度。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已经把一根10米长的测绳借出来放在办公室了。请一个同学去办公室拿来测绳,学生动手进行测量。学生总共拉直了五次测绳,还要多出一截,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果。测量完后,师:与你们猜测的距离有出入吗?学生纷纷积极发言,生1:我想的是有200多米,结果量出来才57米。生2:我想的是182米,生3:我想的是156米……总的来说,都是想的比实际量出的距离长得多。师:孩子们,从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看起来很长的距离才57米,那想想1千米有多远呀!那么可不可以用这10米的测绳去测量1千米呢?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有了刚才的第一步,学生很快认识到用这10米测绳可以用来测量1千米的长度,但是,要测100次才行,必须还得另外想办法。由此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得出1千米的距离有多长呢?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方法。学生说用跑步的时间来测量的这一种方法,教师让学生把他想到的方法讲出来分享给大家。该生说刚才测量了57米,1千米大约是20个50米,那么跑一个50米要用多少时间,那么20个那么长的时间跑过的距离就是1千米。此时教师总结三种方法并让大家总结哪种方法可以实现。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到1千米有多长,但第三个同学的方法比较可行。教师进一步安排实验。师: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几圈是1千米?生:5圈。师:那请大家按正常的步伐沿跑道走一圈,数一数,走一圈你一共用了多少步?有手表的同学看看走完这一圈用了多少时间?行吗?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自己选择了一个起点就开始走了起来。实际走完后,孩子们很兴奋,争着告诉老师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师集合学生后,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实际行动,测出来走完200米大多数同学用了400步左右,用了3分钟多一点。师:请大家想想:走1千米大概要用多少步?多少时间呢?生答:要用2000步左右,大概17分钟。教师进一步布置课后的实验,就是测出学生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有几千米。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猜想一下自己得出的结果正确吗?要怎么做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答案呢?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堂实录,在这堂课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真实地让学生了解到1千米的长度有多长,达到教学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学生自己找到了测量1千米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用来进行测量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减少方法本身带来的系统误差。由此看出,在小学阶段,虽然小学生知识不丰富,各方面能力也不强,但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代数;字母;教学设计;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36-01

学习代数知识前,学生已充分掌握各种运算律,对常见数量关系等基础知识也非常熟悉。通过用字母代表数,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进行运算并借此表述各种等量关系,可为以后学生学习方程做好铺垫。由数字运算一下子过渡到字母运算,学生思维节奏往往会跟不上。因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认识代数式的意义与先进性,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一、在不疑处存疑

师(出示课本例2):例题中的英文字母b代表什么?具体可以是什么数字?

生1:表示已走的行程,大小介于0~280之间。

师:那280~b这个式子又代表什么?

生2:代表剩下的行程。

师:如果再选用一个英文字母“c”代表剩下的行程,你能用含有b和c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3:c=280-b。

师:因此我们可以下结论,单独一个字母可以代表一个数,放入等式中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由此可知,字母既可以代表数字,也可以代入等式表示数量关系。不过,此处存在两点疑问:

第一,“b”是个“未知数”,用“280-b”表示解题结果,实际上结果仍是未知的。这也正是算术空间与代数空间的不同之处,算术是为了确定结果的数值,代数往往只是揭示内部规律。

第二,教材中,例1到例2就由离散量忽然转向连续量,会引起学生质疑:既然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解题结果比数字更管用,那学数字计算还有什么用?看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运算结果换了一个表达形式,而在于字母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在存疑处释疑

出示:北京、天津两城的地铁站间的距离为280千米。一辆地铁从北京开往天津,已行驶一段距离,剩下的路程是( )千米。

师:总路程、已行驶的路程、未行驶路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生1:我把总路程一分为二,一段表示已行驶路程,一段表示未行驶路程。

师:在这里,已行驶路程知道是多少千米吗?

生2:题目没有交代。但是,不论它是多少,我们都能利用“总路程-已行驶路程=未行驶路程”这个公式求出来。

生3:我用字母 b代表已行驶路程,未行驶路程程则用(280-b)表示。

教学改进后,教师没有刻意让学生用式子表示运算结果,而是引导他们先用语言文字表述数量关系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这一开放的活动情境有效激发出来了,他们不仅会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具体的数值运算,而且会借助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来直观反映数量关系,部分学生还能自主地采用字母来表示未知变量,并顺理成章地想到用代数式“280-b”表示剩下的路程。

三、在释疑后释放

回顾“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改进历程,无论多么基础的知识内容,我们都要不断探本求源,研磨出贴合学生的课堂互动环节,力求让“教”与“学”自然发生,使离学生感知经验较远的知识能在学生头脑中生根。

第4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活动;探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77-4

1 设计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通过对“力学单位制”教学内容的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单位制概念的建构”“对国际单位制的认识”“国际单位制的运用”三个课堂活动,以及一个课外活动――探究“国际单位制的沿革历史”。基于新《课程标准》,根据各活动内容的特点,分别运用合理组织教学资源、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2 教材分析

本节以前的教材内容已经介绍了大量的力学量和单位,明确了这些力学量之间的物理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通过单位制的建构过程使学生了解物理关系,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单位关系,加深对单位规定的认识;通过国际单位制的学习,认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通过国际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两个具体应用,进一步拓展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情分析

学生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物理量以及对应的单位;知道这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但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是零碎的;对物理量单位的规定较为困惑。

4 教学目的

(1)能识别基本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了解单位制;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单位;

(3)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应用。

5 教学重点

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应用。

6 教学难点

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概念的建构。

7 教学方法

本课以活动探究为主,配以导学单,结合问题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流程设计:开门见山―创设情境―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应用拓展。

教学中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思考分析。

8 活动过程

活动一:建构单位制的概念。

新课引入:(开门见山)本节课学习第四章第四节《力学单位制》。

【思考与讨论】

(1)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说一说已经学过哪些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时间(s)、时刻(s)、位移(m)、路程(m)、速度(m/s)、加速度(m/s2)、质量(kg)、力(N)。

(2)试写出下列各小题详细的求解过程,找一找这些物理量及其单位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①一物体做匀速运动,在4 s通过了200 m的位移,其速度是多少?

v= = =50 m/s

②一物w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 s内速度由2 m/s增加到8 m/s,其加速度是多少?

a= = =2 m/s

③一质量为3 kg的物体以3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合外力是多大?

F=ma=3 kg・3 m/s2=9 kg・m/s2=9 N

由此可见,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

仔细观察这几个由物理学关系式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如:速度(m/s)、加速度(m/s2)、力(kg・m/s2=N)。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由几个相互独立的单位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几个独立的单位,如:时间(s)、长度(m)、质量(kg)。

定义“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可见,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基本量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定义“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活动一的教学设计:通过先和学生回顾零碎的“已学单位”,引导学生讨论让原先孤立、无序的单位变得有联系且有序,引导学生在自主找关系和排序中发现,一部分物理量的单位是孤立的,其他量的单位可以通过前面几个相互独立的单位由公式推导得到。对教材进行深度二次开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二:补充与讨论,认识国际单位制及其意义。

【补充与讨论】

(1)米是长度的唯一单位吗?若不是,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单位。

千米、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纳米、公里、英里、尺、英尺、寸、英寸,等等。同学们当然还可以用你的1掌宽来表示长度单位。

(2)“说一说”质量的其他常见单位。

克、斤、两,等等。

(3)“说一说”时间的其他常见单位。

小时、分钟、天、年,等等。同学们当然还可以用自己脉搏跳动的间隔表示时间的单位。

(4)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①若在10 s内通过200 m的位移,其速度为多少?② 若在1小时内通过72 km的位移,其速度为多少?(写出详细的求解过程)

解:①v= = =20 m/s

②v= = =72 km/h

归纳总结:即使选定相同的基本量,如果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由基本单位依据公式推导出的单位自然也随之不同(比如:选定位移和时间为基本量,当它们的单位分别采用米、秒和千米、小时,依据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关系推导出的单位分别为米每秒、千米每小时),从而产生不同的单位制。如中国古代单位制、英制、米制等等,它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特定的区域内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剧,带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单位制逐渐成为世界民族融合和交流的障碍,为了便于交流,比较量值的大小,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国际通用的单位制应运而生,叫做“国际单位制”。

定义“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简称SI 。

(5)阅读教材第5段,说一说国际单位制中选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其余四个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

国际单位制中选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如表1所示);其余四个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如表2所示)。

要注意物理量与物理单位之区别,切不可将两者混淆起来。如力学中的基本量指的是“长度、质量、时间”,而不是“米、千克、秒”(国际单位)。

活动二教学设计:设计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长度还有哪些常用单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质量、时间的常用单位。还可以引导学生找“自带的单位”,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有指定统一标准的需要,单位制的混乱给区域、国家、世界交流带来障碍。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为了便于国际交流,需要制定国际通用的标准,由此很自然地引出“国际单位制”。笔者旨在以y筹安排课内、外的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教学。

活动三:展示与讨论,体验国际单位制的应用意义。

【展示与讨论】

(1)自主完成下面的例题,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并正确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例题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 kg,在14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

①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②5 s末的速度是多大?

③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归纳总结:在进行物理运算的过程中,若所有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可省略单位运算,只进行数值运算,只在数值后面写上待求量的正确单位即可,从而简化运算过程(如图1所示)。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80页的“说一说”,理解“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可查出推导表达式及印刷公式中的错误”。

“说一说”中小刚在课余制作中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如图2所示)。他从一本书中查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 πR3h。小红说,从单位关系上看,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她的根据是什么?

生:体积的单位为m3,而根据物理量公式V= πR3h的运算单位为m4,显然这个公式是错误的。

图2 圆锥体

师: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可查出推导表达式及印刷公式中的错误。

活动三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中的两个应用实例设计得很好,难度不大,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己去感受单位制在物理计算和公式检验中的应用,对于相对浅显的知识放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课外延展】 探究“国际单位制的沿革历史”

请同学们课后通过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探究“国际单位制的沿革历史”。

问题1:社会在发展,国际单位制是怎么建立的?

问题2: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问题3:这么多年又是如何发展的?

课外延展教学设计:教材中对于“为什么要建立国际单位制”,仅用一句话来说明。单位制的统一有其特定文化价值背景,而这些都不应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因此,通过课外探究以话题讨论和资料收集的形式将学习向课外延展,让学生自主查找和发现,弥补教材的留白。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后发现,国际单位制的制定并非一朝一夕完成,是应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的,正如知识的学习,应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深化下去。

板书设计(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胡东芳,孙军业.困惑及其超越――解读创新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八年级物理 速度 教学设计

目前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速拓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大量涌现,对人类而言早已无法靠记忆接受知识和传播知识,靠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再顺应当代教学的需求。物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下面笔者就以初中物理“速度”一课为例谈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速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物理概念,也是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后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在整个初中力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速度”为例谈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着掌握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的三重任务,笔者经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尝试了一节融实验性探究设计和非实验性探究设计为一体,并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设计。

一、联系热门视频,聚焦探究问题,逐步建立速度概念

播放刘翔雅典奥运会获得金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观众觉得刘翔跑得最快,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是什么?而裁判判刘翔跑得最快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又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观众所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路程大的运动快;方法二:裁判所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再思考以下问题:汽车2小时行驶200千米,飞机10分钟飞行100千米,那么在此过程中飞机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呢?学生一定能轻松得到飞机运动快的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得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大小比较运动快慢?从而在符合初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速度概念,引出速度公式和单位。

二、合作探究,完成纸锥下落过程中速度的测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首先通过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出示如下实验提示与引导。

思考:1.测量纸锥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选用什么测量器材?

2.如何控制纸锥从1.5米高处下落的速度呢?

3.如何减小误差?请大家自己设计表格。

4.测量并计算出纸片下落的速度。

5.组内同学如何分工?相互交流,不断改进。

以上思考中“如何控制纸锥从1.5米高处下落?”,对学生而言很有研究价值,很多学生会因为纸锥起点的位置不正确而没有控制高度为1.5米。实验完成后,请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通过以上试验和练习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效果很好。

三、规范速度公式运用,提升学生公式运用能力

速度公式是初中物理第一个公式,学生对该公式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公式学习,为此我在公式v=s/t学习运用过程中通过以下一道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了首次运用物理公式解题的主要途径,一是直接代入公式(或变形公式的代入)解决问题,二是以公式为依据通过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选的题目可参考如下:

例题:喜羊羊发现后方100米处的灰太狼正以15米/秒的速度向自己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米。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以上例题的规范解答,可以使学生既快又规范地掌握物理公式的应用,从而为今后物理公式学习做好铺垫,从而使初中物理学科教学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到此速度一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一定要有渗透德育的意识,因此我在速度一课的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有机地将爱国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我的主要做法是先向学生展示如下几段素材,然后请学生在看了各段素材后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我选的素材都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如我国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速度项目上勇夺金牌的场景,展示我新一代战斗机各项与速度有关参数等。

实践证明,学生在看了以上两个素材后,感想颇多,受益匪浅,有的学生说将来要像刘子歌一样为国争光,有的学生表示将来要像研制歼20战斗机的科学家一样为国家研制出全世界领先的战略武器。至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远远不仅仅局限于“速度”知识的学习。

第6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很多国家都把“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一些适合现阶段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1.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心理日趋成熟,自我意识增强,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动机开始出现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问题解决活动中遇到障碍时,容易紧张,产生恐慌和受挫心理,从而失去信心。初中生在数学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参与感与表现欲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出现下滑趋势,但心理上已经有了独立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和束缚产生排斥倾向。初中生在问题解决时,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比较敏感。

2.思维特点。初中生的逻辑思维逐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感性经验和具体形象的直接支持。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够。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忽视对概念的真正理解。

初中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问题解决方法单一,较少考虑解法的多样性,不善于旁敲侧击,多方向思考,对开辟新的问题解决策略比较欠缺。

学生很少利用一些实际情景或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导致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另外,在解决问题时,学生的解题思路较为封闭、僵化,他们习惯于机械化地进行套题型或套公式,而不去理解问题的真实意义,不善于应用尝试、或猜测、归纳等问题解决策略进行发现、探索。”

3.认知结构。许多调查表明,学生的认知结构与问题解决能力成正相关。学生的认知结构越好,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结越精细,层次性越强,越有利于问题解决。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差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不理想,甚至是无序的。一定的数序知识、运算技能和理解力是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但仅仅在头脑中存在知识,并不能保证它得到有效的应用。当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时,新旧知识如果没有建立联系,或建立得不完善,那么这种知识是不容易被激活的,或是激活了,却没有反思意识。

4.教师的影响。教师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认识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而这些又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案例

在我国,有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各地教师必须依据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这就决定数学教师必须以数学课本为蓝本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另外,初中数学教师即可在课堂中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在课外活动中同样可以进行。利用教育部门统一的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每天飞行多少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一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分析:该问题从人们关注的环保问题人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总是与现实密不可分,人们的需要产生了数学。“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每天飞行200千米”令同学们感到吃惊,也隐含了生命力量的无比强大,在数学的教学中也可对学生潜在地进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

我是这样组织这节课的:

(1)用多媒体向同学们提问:你知道候鸟吗?你知道的候鸟有那些?他们每年迁徒中能w多远?这个问题一出现,下面同学就纷纷议论起来,大家都在交流各自的答案,有的还在翻找课外书。

(2)我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候鸟图片以及简介,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生动活泼的候鸟,还有令他们惊讶的各种有关知识,已经完全的把同学们吸引到课堂上来了。这两步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3)我把画面定格在一个小小的候鸟身上――燕鸥,一只百余克重的小精灵。然后在世界地图上找出芬兰和澳大利亚的位置,并将两处用直线连起来。接下来让学生猜想燕鸥在两地之间飞行要多长时间。

(4)出示书本的题目。

(5)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解决三个问题:1)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2)燕鸥总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式:y=200x;3)燕鸥一个半月行程。

(6)教师点拨。我在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上提醒:这里用函数y=200x对燕鸥飞行问题进行刻画,尽管只是近似的,但它反映出了行程和时间之间的对应规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7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1.理性思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设计时需遵循教学规律,要考虑自己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即能否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能否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能否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发展。

例如:循环小数的教学中,首先呈现出循环小数的基本写法,之后启发学生让他们想一个办法,让循环小数的写法简单一些,比如,去掉省略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也只写一次等等。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给出自己的结果。各小组呈现结果再讨论出最好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办法创造符号,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符号产生的需要,体会到数学知识中符号是一种约定俗成,感受到符号并没有那么神秘,而当有些学生的思路接近数学上的约定俗成时,体会到的是一种学习成功的满足,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

2.巧妙重组教材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新者”,新课改倡导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在对教材的理解上,只要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对教材进行巧妙的重组。①

例如:某位乡镇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材中的主题图是蔬菜运输的情境,但是在乡镇上的同学碰到此情景的情况比较少,和他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此老师果断地弃用了此主题图,而是采用了自己乡镇的节日“明矾节”来作为教学情境,提供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此教师积极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利用学生熟悉的节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调动课堂气氛,这节课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便体现了这位教师的教学智慧。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或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理解数学基本思想和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授《大数的比较》时,这位教师采取了不同于一般老师的游戏方法,来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她让学生进行抽签比赛,分三轮。第一次抽签从各位抽起。每小组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十位上,依次类推,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队就赢;第二次抽签从千位抽起。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依次类推,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队就赢;第三次抽签,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队赢。这个游戏里,学生不仅在过程中,牢牢掌握了比较大数的方法,而且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第三轮的抽签中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这一堂课下来,相信不只同学们收获很大,教师也有相当大的收获,教学智慧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

4.仔细琢磨课堂教学

4.1 调控节奏,灵活掌握学习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实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也活跃了课堂氛围,灵动了学习过程。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圆的认识》时,让同学们自己利用身边有的工具来画圆,之后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出问题:用圆规画和借助实物画圆有什么不同?有同学回答:“一种有圆心,一种没有圆心”,马上同学就提出异议,大家开始争议。教师果断停止争议,提出如何才能找到圆心的问题。有同学边说边拿着纸片到讲台上,“把没有圆心的圆形纸片垂直对折两次,中间的交点就是圆心”。老师没有立刻回应同学,而是让他们继续寻找直径和半径,并找出二者和圆心的半径。此案例中教师让同学参与数学活动,基本的知识都由学生探究获得,让他们自己发现新知,活跃了课堂气氛外也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但是,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并不好,这样容易使学生浮躁,导致他们只关注表面形式,不可能对数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所以教学流程安排需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4.2 急中生智,抓住光点来促进课堂生成

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面临突发事件时,可以镇定自若,急中生智,顺水推舟,利用这个突发事件点来促进课堂的生成。②

例如:某位教师教授《角的度量》时,在介绍完怎么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之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王涛举手说自己的量角器被弄断了,可是还有一个角没量。于是,课堂里“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言,说出自己的想方法,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得出这些方法:(1)先用三角板在角内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度,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2)把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再相加。(3)先把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的度数,再用180度减去补上的角的度数即可。此例中,教师的急中生智、顺水推舟催生出很多具有创意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3 引而不发,促使学生自我觉醒

学生有问题,老师为他们答疑解难是职责之内的事,但是教师又不能总是在“告诉”,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们的自我觉醒。稍作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这样他们才会牢牢记住这个知识,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例如:某位老师在进行“复名数与单名数互化”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题:“6千米30米=( )千米”。大部分的同学按照正确的思路解答了该题,而有一位同学却写成了“6千米30米=(6030)千米”。很显然,结果是错误的。但是,该老师为了弄清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于是,老师请该同学大胆说出他的想法。他说:“我先把‘6千米’改写成‘6000米’,然后再‘把6000米’与‘30米’合起来。”说到这儿,他迟疑了一下:“老师,我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这里要求改写的是千米,而我改写的是米了。”该教师本来准备让其他同学帮他完成,但还没等老师叫其他同学,这位同学又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把603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不就变成了6.03千米了吗?”此案例中,教师没有急着帮助学生,而是让他自己在陈述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实现“自我觉醒”。

5.重视课后反思

教学智慧并不光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在教师个人的反思过程中,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地与自我意识碰撞,不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教学智慧得到发展。怎么反思才能更好得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我们可以从教学精彩的地方、处理不当的地方、平淡的地方等进行考虑。总之,重视课后反思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生成教学智慧。

例如:一位教师对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教学反思中,在简单介绍自己的教学方式后不仅分析出了这节课的优点及原因,还提出了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课堂,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收获是巨大的,取自己教学中的精华,去其糟粕,教师教学能力会提升,教学智慧也不断地生成。

在教师的教学中,需不断地学习、反思,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注释:

第8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1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1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1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1秒,更强化了1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我已经踏上了“星光”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教学我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的。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但部分差生还不能理解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需加强指导。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和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办呢?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100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100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个100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从而建立起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学生人数19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全班19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2人!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四边形》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游戏:复习图形知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

第9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二元一次方程;解法;应用题

【Abstract】Because the lesson change of further push forward, in recent years medium the examination appeared many new subject of examination in.This come close life and the design be novel.Answer hour request the classmates have stronge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bility betterly investigate the classmates of comprehensive character.This have become medium test of an a little bit big and bright.

【Key words】Two dollar per power distance;Solution method;Application

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通过迁移。对于学生来说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与训练中,领悟并发现规律,使知识的积累经历从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转变,是锻炼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第一、 目标要明确。

要领会大纲,吃透、钻研教材。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实质是要让我们教师转变观点,让新的教育理念重新来武装头脑,为此我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学习新课程大纲,以树立新观念,新认识。通过钻研教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使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同时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3. 明确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必须使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定位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注意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以上这些,经过最后的教学检验,从学生反馈来看,还是正确的,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 内容要正确。

设计教学,编写教案。在对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的把握有了新的认识后,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突破传统,冲破原先固有模式,努力尝试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后发现问题,再共同来解决问题。学生对新知接受感知后,一是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互相来解;二是教师设计提高题,当堂反馈检测,最后,在师生共同讨论中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注意向课处的延伸,这样既做到知识点的教学有的放矢,又做到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步渗透提高,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发展能力,促进应用。

第三、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题目:

1.A、B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出发,2.5小时后相遇,如果同向而行,A列火车需经过12.5小时追上B列火车,求两列火车的速度.

解:设A列火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B列火车的速度是y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

2.5x+2.5y=400

12.5x-12.5y=400

2.某体育场的环行跑道长400米,甲乙分别以一定的速度练习长跑和自行车,如果反向而行,那么他们每隔30秒相遇一次。如果同向而行,那么每隔80秒乙就追上甲一次。甲、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解:设乙的速度是x米/秒,甲的速度是y米/秒。

根据题意,得:

30x+30y=400

80x-80y=400

3、客车和货车分别在两条互相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客车长150米,货车长250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需10秒钟;如果客车从后面追货车,那么从客车车头追上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车头共需1分40秒,求两车的速度。

解:设客车的速度是x米/秒,货车的速度是y米/秒。1分40秒=100秒

根据题意,得:

10x+10y=150+250

100x-100y=150+250

4、一条船顺水行驶36千米和逆水行驶24千米的时间都是3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的速度。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时,水流的速度是y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

3x+3y=36

3x-3y=24

小结:以上4题虽然题设情境不同,但解题思路相同,前三题属于相遇追击问题,分别列两个方程式,一个是相向而行,一个是同向而行。相向而行为两者路程之和,同向而行为两者路程之差。第四题可以把静水中船速和水流速度看作前三个题目中所设的两个速度,把顺流而行看作相向而行,逆流而行看作同向而行,因此可以归纳成同一方程组如下:

解:设两个未知数分别是x,y

ax+ay=m

bx-by=n (其中a、b、m、n是正数)

a、b表示时间,m、n代表路程

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寻求一类题的常规解法,重视“通题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注意归纳方法,掌握大众化的解题方法,这样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从而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

第四、 结构要紧凑。

要了解学生,组织引导。教案设计得再好,还得让课堂教学来检验,这可是个动态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很强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动配合参与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激励学生。为此授课时,我就让学生回答前阶段我们学习了用什么方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组织讨论你认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什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教师一连串的引导、点拔把学生的思维从讨论中引向深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激情,接着又组织讨论方程组,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从学生发言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从学生发言的结果看,多种多样,从分析比较中,发现用加减消元法解更为方便,于是我就顺水推舟,组织讨论并界定在何种情况下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好。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已见,明理甚好,有效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教师的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增添了学习的信心。接着我引生入彀,设疑问难,能否用加减法解呢?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后说能用,我就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以点促面,以一生带全体,使他们发现当两个未知数的系数存在倍数关系时,也可用加减法来解,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具备条件下,创造条件来解决问题,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亦如此,生活问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创新的数学教学,首先是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概念的含义及数学的思维过程,从数学的知识到数学的能力,再到数学的意识,真正理解数学的真谛.其次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探索”、“质疑问难”的能力,探索问题,知难而进,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有独立思考的品质.善于合作交流讨论,沟通能力,以及敢于竞争的意识.

纵观全课,由于我做到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师生配合确实很好,学生发言积极,热情高涨,又由于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我口述我心”,即让学生把想到的东西说出来,哪怕一点点或是错误的,这也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这都说明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主动的,也就把学生从大量繁琐的练习题中解放出来;从作业反馈、教学效果来看:所错者甚少。通过此课的教学,我更加认识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渗透品德教育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一次方程的求解》 范鸿 《中学生数学》

[2]《二元一次方程求解若干方法》 范子坚 《数学教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