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商务谈判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务谈判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务谈判课程

第1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一、模拟谈判教学的重要意义

模拟谈判,是指正式谈判前的“彩排”。它是将谈判班子的全体成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员扮演对方角色,模拟对方的立场、观点和风格,与另一部分己方人员对阵,预演谈判过程。

模拟谈判教学则是指将模拟谈判的形式应用于《商务谈判》课堂教学当中,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谈判角色,两两对阵,模拟、预演谈判过程。采用模拟谈判的教学方式有如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把握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

在进行模拟谈判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按照商务谈判程序的要求,进行小组分工、资料收集、计划拟订以及开局阶段的陈述、磋商阶段的洽谈和结束阶段的合同签订等工作,整个课程的知识理论体系在模拟谈判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运用。理论知识是进行模拟谈判的基础,同时在模拟谈判的过程中也更易发现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助于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

2、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承担某种谈判角色,通过情景模拟和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增强每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对商务谈判的相关理论理解更加透彻、清晰。此形式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督促、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有助于发现问题,便于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通过模拟谈判教学,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比如,在商务谈判理论中要求报价要清楚、准确,学生也普遍认可这一要求,但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实际的模拟谈判中却暴露出问题。在一次货物买卖的模拟谈判中,一小组将对自己的货物报价阐述为“我们货物的报价为十万左右”,报价十分模糊,不利于己方利益的获取,同时也显露出对部分理论知识理解的不透彻、不扎实。对于出现的问题,当模拟谈判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相应总结,将出现的问题一一列出,进行说明纠正,由于是学生亲身体验过,因而,学生会特别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印象深刻。

4、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互相观摩学习

各小组经过较为充分的准备、分工、演练以后跃跃欲试,愿意在课堂的谈判对阵中一显身手,因而使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如在一次模拟谈判中,两小组分别从教室的两个门进入,握手、简单寒暄、就座,开局十分生动,引来课堂中其他同学更大的兴趣,更加关注实质性谈判的具体内容和同学的表现。同时,在两小组对阵的过程中,其他同学都在观摩,通过看其他小组的模拟过程,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当谈判结束后,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提问,共同交流,形成互动学习。

二、模拟谈判教学的步骤与要求

1、教师确定模拟谈判的内容

运用模拟谈判教学,教师应首先限定模拟谈判的类型和内容。在类型上,本人在商务谈判模拟教学中主要选用货物买卖谈判,因为考虑到另一主要类型技术贸易谈判相对更加抽象、复杂,学生不易把握。如果难度太大,反而难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内容方面可以丰富多彩,但教师应做一定的限定,使得既有多样性又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选定家电制造企业和其零售商之间的谈判,可从“康佳、创维”等制造企业以及“国美、苏宁”等零售巨头中选择,标的可从各种型号的等离子电视中进行选择。

2、进行学生分组,确定谈判对象与内容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而且谈判时间有限,因而需要进行适当分组。两两小组进行谈判,组数应为偶数。而且模拟谈判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分工协作完成,组员人数一般以6-10人为宜,人数过少,难度大,考虑难免不够周全,谈判优势相对较小;人数过多,易有混水摸鱼之嫌。可以由学生自己组队,方便他们在课下的沟通。

清晰分组后,教师要具体安排各组的谈判内容,根据各小组的意愿以及统筹安排,将对阵小组的谈判内容具体确定。如确定其中两个小组对阵,一方作为康佳,一方作为国美,即“康佳和国美之间就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进行模拟谈判”。各小组身份清晰,标的清晰,便于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3、课前的准备工作

模拟谈判要求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各小组要进行人员的合理分工,包括主谈人、辅谈人、记录人员等的确定,进行资料的收集,掌握己方和对方的背景,同时各小组要制定商务谈判方案。商务谈判方案是指为实现商务谈判目标,事前进行全面、总体的设想所写出的书面材料,即根据谈判目标将所制定的谈判内容、谈判方法、谈判组织、谈判策略、完成期限等内容写成的文字材料。谈判议程和可行性方案是重点。

4、课上的开局、磋商及结束阶段的模拟

准备工作越充分,课堂上模拟谈判的优势越明显,效果越好。各小组的计划性、灵活应变性、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在这一部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如一些小组考虑得更为全面,开局阶段寒暄、握手培养良好的谈判气氛,清晰的陈述并提出倡议;磋商阶段针对主要议题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遇到意外的因素进行灵活的应变,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丝毫没有懈怠和退缩,尤其是价格议题更是重中之重,双方更加谨慎,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争取更好地解决方式;结束阶段,多数小组签订合同,而个别小组宣告谈判破裂。

5、课下的方案整理及提交

除了前期的准备和课上的论战以外,课后的总结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提交的文字材料包括商务谈判方案、商务谈判记录、合同以及个人总结。个人总结部分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在模拟谈判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以及小组的表现,分析出现的问题、个人的体会以及以后改进的方法,能够让学生进行反思,更有利于对商务谈判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体验与掌握,同时也有利于看出各小组成员是否真正参与到整个的谈判中来。

三、模拟谈判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客观因素

(1)谈判环境受限。由于是课堂教学,因而活动空间仅限于教室,学生只能按照固定桌椅就座,侧身相向,难以直面相对,较难形成正式谈判室的气氛。同时,受座位限制,主谈人、辅谈人座位不明确,之间的暗示交流不方便,对方小组一览无遗,因而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同组人员抢话说的情况,使谈判场面有些混乱。

(2)谈判时间受限。模拟谈判由于要求基本具备相应的谈判知识,因而应在基本理论知识讲完后进行,但每学期商务谈判课程理论内容任务重,在教学计划中只能安排两节或四节课的时间进行模拟谈判,分到各组一般从开局到结束只能有一节课的时间,时间的局限使得谈判不能充分展开,部分小组只能谈到价格问题,并且由于时间的要求仓促结束,或立刻接受对方的价格要求以便签订合同,或双方宣告谈判破裂,使得策略、方法难以找到用武之地。

2、主观因素

(1)部分教师的实践经验有限。对于承担《商务谈判》课程的部分教师而言,参加或观摩实际企业的商务谈判活动机会十分有限,因而对模拟谈判的理解和掌握大多来自于二手资料和自身的思考,对模拟谈判的模拟真实性的把握尚显不足。所以,教师实践经验的局限性对模拟谈判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部分学生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模拟谈判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为了获得较高的成绩,在策略、方法的使用方面有“作秀”的成分。如事前某两组学生已经相互协商好使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本应作为本方细则议程的保密事项成了公开的“秘密”,使用黑白脸的策略加强效果,但表演痕迹过重,而没有充分反映对目标的极力争取、对策略的灵活应对,所以体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四、加强《商务谈判》课程中模拟谈判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改善谈判环境,增强模拟的真实性

由于谈判环境对谈判效果的影响较大,所以建议学校或学院能够提供专门的谈判室、谈判桌作为教学所用,情景更加真实,更有助于学生进行位置的考虑,掌握东道主和谈判对手之间的座次礼仪方面的内容,同时有助于谈判双方各自在组员之间进行暗示,达到更好的情景模拟效果。

2、加强对商务谈判多媒体资料的观摩,增强对模拟谈判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市面上商务谈判的多媒体资料多以讲授式为主,部分资料中会进行一些情景的模拟和展示,但仅限于个别问题的说明,从开局到磋商再到结束阶段的全面的情景展示很少见。为增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观摩一些企业的实际或模拟的谈判资料会很有帮助。因而,学校和学院能否与一些企业进行协商,获取一些相关的录像资料;同时,一些学院会组织商务谈判的模拟大赛,建议将其比赛的状况录下,教师在指导的同时也可将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3、选择模拟谈判内容时特别注意其可行性与多样性

模拟谈判教学中内容的选定十分重要,既要注意其可行性,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企业进行模拟,效果会更好;不熟悉的一些技术领域、行业应尽量避免,因为这些领域谈判中对于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要求高,难度太大,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受限制。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如果内容太单一,多个小组均谈判同样的内容,易使观摩的学生厌倦和疲惫;而多样化的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不同的企业身份参与谈判,具有新奇感和吸引力,学生也可以从不同的谈判对象和过程中受益更多。

4、教师应注意倾听各组的谈判,及时进行总结分析

第2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摘要:商务谈判课程涉及领域范围广,参与性强,本文将参与式教学引入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中,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良好效果,以期实现师生互动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实践;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87-02

随着结构性失业的产生,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激励的竞争择业中获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沟通、学会认识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他们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但目前高校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过多地依赖说教,学生每天被迫接收许多专业知识,严重禁锢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商务谈判是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每个人每天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始终离不开谈判,谈判是人类生活与交往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中的谈判成分。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运用谈判及从每一次的成功谈判中看到进步,树立信心,学以致用,是商务谈判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参与式实践教学的特征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看,个体需求包括五个方面,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虽然每个学生的需求层次和需求方式不同,但学生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都会渴望社交等一系列需求,期望得到社会和周围人的认可等。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让学生融入大集体中的合作式与协作式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师生是合作的关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等性

从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分布看,基本上是18周岁以上,属于成年人与成熟人之间的尴尬年龄段。学生想融入社会,肩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但是作为刚刚从父母的保护下飞翔的雏鸟,很容易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打击。如何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过渡期,健康成长,参与式教学中的平等原则最为关键。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共同完成教学内容。但许多大学生担心自己在主动回答问题时如果出现错误可能会遭到斥责,甚至是教师与同学的嘲笑,所以在上课时大多选择沉默以自我保护。鉴于此,创造一个自由、积极的氛围很重要,这样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同时,通过建立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愉悦的火花,实现教育、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二)创造性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式教学必然能更好地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承上启下、多学科联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可以与社会连接,而不能脱离社会只有理论没有实战。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学有所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希望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提供相关辅助教材的时候,要启发学生学会对一个问题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借助讨论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扮演不同角色,这样会让学生跳出固守的思维局限,不断创新。

(三)参与性

课堂教学中谁是真正的主人,这是参与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区别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是接受者。如果让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带领他们探索知识的魅力,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就会在主人翁的意识下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二、商务谈判课程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参与式教学的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祖国的前途与未来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而教育工作者最核心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要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区域,为社会做出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生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创新能力,那如何培B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最为关键,就是说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1)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2)以授课为主变为以探讨为主;(3)以单向灌输变为双向沟通;(4)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5)以教师组织为主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6)以理论为主变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

(二)参与式教学的角色定位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学重心是什么?教师与学生担任的角色分别是什么?对教师有何要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能否正确把握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角色定位的重要内容。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学重心由关注“学习什么内容”和“学习中记住多少”转变为“学会如何思考与探索更深层次的内涵”,让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变为积极的探索者,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向学习探索的辅助角色转化。因此,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进行与学科相关知识的探索。

教师在参与式商务谈判教学中扮演的基本理论授予和知识创新的角色,对教师有较高的技能技巧要求:(1)具有扎实的商务谈判知识与较为丰富的谈判背景,这是参与式教学的基础和关键;(2)有博爱之心,真诚、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3)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正确表达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商务谈判参与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商务谈判参与式教学模式与方法超越了传统的“讲中学”或“做中学”,走向“做中学”、“评中学”、“探中学”、“仪中学”、“考中学”,最大限度地丰富学习资源、时空、方式、体验和评价,提高教学成效。

1.“做中学”。课堂前15分钟讲理论,后30分钟让学生体验与互动。进行商务谈判课堂教学时,以理论必须够用、突出实用技能为原则,让学生的注意力和心理状态随时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教与学才能有效。学生每堂课最多能集中20%―30%的时间,也就是15分钟,后30分钟就是所谓的“磨洋工”。如何实现“15+30”的效能最大化,是商务谈判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点。理论教学,要让学生理解并论述出来,通俗易懂是关键;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把教师所阐述的理论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来演绎,进行角色扮演,当学生演绎完毕,其他同学提出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此类事件的方法。

2.“评中学”。及时点评学生表现,更多的是表扬。每次演绎完毕后,学生最想得到的是教师的肯定,以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所以,每次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或情境再现后,教师要给予他们表扬,并对这一段时间中学生的进步状况进行点评、肯定。

3.“探中学”。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分数“一分为三”,即作业+上课表现+考勤。事情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看学生能不能主动开动脑筋去探寻。鉴于此,上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现分依据主动回答问题与被动回答问题,分为两种。如果是主动回答,不管对错都会得分,而被动回答问题如果答对得分,是主动答对分数的一半,答错倒扣平时分,提升研究学习的效果。

4.“仪中学”。“仪”首先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学会善待他人以及处理事务。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爱护之心,教师要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其次,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训练他们注重礼仪非常重要。仪表风度是一种外在美、行为美,表露出个人修养、文化程度、自信与自尊。课堂训练应从训练学生谈判中正确站姿、坐姿及衣着服饰搭配开始,了解各地风俗与禁忌、外事礼宾顺序及在谈判时以和谐、诚信为基础的原则,以适应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商务礼仪需求。

5.“考中学”。学生的期末考核可采用录像记录的方式。期末考核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总的状况,为真实展现他们的所学及课程的所思,课程考核不应出试卷或交论文,而应采用录像记录方式,进行分组谈判,让学生观摩录像,对自己的表现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商务谈判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应用性强的课程,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用,是每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黄卫平,丁凯,宋洋.国际商务谈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陈伟,程旭阳.商务谈判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01).

第3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谈判》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15

1 《商务谈判》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课时安排紧凑

目前所在院校开设《商务谈判》课程的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一学期共有54学时,课时不算多,但由于大三学生的课程都集中在上半学期上完,剩余时间去企业里顶岗实习。由于在相同的时间里课程全部翻倍,学生有些吃不消,教师也在拼时间把课程理论讲完,所以效果可能不是太好。

1.2 教师专业知识不够、经验不足

商务谈判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必须要有真实的谈判场景和谈判事件,教师教授这门课也要有相应的经历。但目前来看,《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师队伍构成单薄,并没有从企业中转入学校教学的经历。教师普遍比较年轻,生活阅历也比较少,所以很多时候是纸上谈兵,理论教学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学院有时也会请校外兼职教师来上课,但是兼职教师还有自身工作要做,可能时间和精力会有些紧张,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再有学生对兼职教师的情感也偏弱,因为兼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只在课堂上,与学生生活上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

1.3 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商务谈判实践性很强,同样的谈判事件可能因为谈判人员、谈判场所、谈判时间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谈判结果,所以必须要学生进行实践。而现有条件所限制,学生只能对着书本来熟识理论。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弱,通常都是教师讲了一堂课理论,学生理解或记住的少之又少。

1.4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的考核方式是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有的专业采取闭卷,有的专业采取开卷。开卷对学生来说就是拿着书本抄写,几乎不用动脑;闭卷对学生来说则是死记硬背,考完试又全部还给老师,自己丝毫没有保留。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最后硬生生地被变成了理论课。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课程完全没有激励。必须要改变考核方式,让考核方式多样化。

2 初步改革思路

2.1 改变教学时间

教学课时改变有很大难度,但是可以改变教学时间。目前是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可以调整一下教学计划,调到大二学年。因为大三的学生心会有些浮躁,不肯或是不能踏实搞好学习。而大二的学生则不一样,经过大一整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熟悉大学的学习,对自己也有了较完善的规划,实践能力也有所突破。所以,改变教学时间还是非常可行的。

2.2 加强教师实践

工欲善其事,必先炼其器。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还要教会学生应用到实践之中。所以对于教师在商务谈判专业技能欠缺问题,必须要改变。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不能中断,所以教师只能利用周末或是寒暑假去企业中挂职锻炼。学校应该在教师下企业锻炼事情上给予支持与协助。比如工作量设置、工作日按点打卡等方面,让教师可以安心去企业挂职锻炼。还有,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可以请一些在商务谈判方面的专家来校开设讲座进行指导,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经验。

2.3 模拟谈判过程

商务谈判必须有真实的谈判事件,对于学校教学来说是有难度的。带着全部学生去企业参与正式的商务谈判也是不太合适,所以模拟谈判是可行的。教师熟悉整个商务谈判的背景、事件、地点等必备要素。让学生自行分组,分别担任公司重要角色,如总经理、财务总监、法律顾问和市场总监等等。学到相关项目时,给学生设定特定条件,让小组之间进行谈判。教师在学生模拟谈判过程中场休息时间或是谈判结束要给予学生即时反馈,或者最好把学生整个模拟过程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录制,让其他小组来分析评价。

2.4 考核方式多样化

现有考核方式成效甚微,以考促学、让考核方式多样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考核方式可以理论加实践。理论考核教师随堂出一些常识类题目,是测试学生对商务谈判基本知识的掌握。实践考核则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模拟谈判来设置小组对抗谈判,根据学生谈判过程中对各种谈判方法的使用、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对相关谈判技巧的灵活运用。在谈判过程中很容易碰到僵局,也要观察不同学生的临场表现。通过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坐在教室听教师讲理论,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3 结论

高职院校很大比例上都会开设商务谈判课程,学院也对其越来越重视,限于不同学校条件所制,可改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对于商务谈判课程,首先,应该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其次,必须加强教师实践;再次,教学过程中模拟谈判过程;最后,考核一定要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韩煜东,BAHMANI ZAHRA.《商务谈判》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

第4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前言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商务外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对于发展课程本身和完善商务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研究大致围绕着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理论研究三种维度进行。例如,在宏观框架下,张守刚,方宝林(2012)对中国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指出其薄弱环节并提出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师培养的建议。赵颖(2009)通过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商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这类研究为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而且就如何优化教学资源的探讨还有待丰富。微观框架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层面。比如刘淑琳(2010)就电影教学法、陈华炎(2013)就项目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许彩霞(2010)对“讲授―讨论”的二元结构模式进行研究。这类研究相对数量较多,但教学资源涉及面比较集中,缺乏对于其它教学资源如教师等的方面的探讨。在教学理论方面,张小玲(2012)对现代学习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王恒(2011)从图示理论、李晓燕(2013)从建构主义出发探讨商务谈判教学。这些研究丰富了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但此类研究数量不多,还有待深入。可见目前有关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方面还是空白。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要求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针对笔者所在的商科大学,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梳理了其层次关系,重点研究多种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其有机结合。

二、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及其教学资源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集知识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繁杂,又具有自身特点。课程教学资源有多种分类方式,笔者根据其呈现方式分类标准,将其为文字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文字资源是指教材、书籍、报刊等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的素质决定这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教学效果,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资源是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和展示;课堂外的调查、比赛、实践等活动。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和获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制作的PPT、网上搜集到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自身的特点。(1)丰富性特点。商务谈判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却涉及到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文化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的资源都可以成为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资源。(2)开放性特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涵盖广泛,开发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开放性。例如,任何时间和地点的谈判案例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此外,开发主体也具有开放性,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谈判者、社会人士都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3)时代性特点。国际商务谈判与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实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形式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资源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繁杂,又具有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梳理,有助于其建设。

三、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完善建设

基于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及教学资源的调查研究,笔者所在学院针对本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完善和建设。1.整合教师资源。从一线教师队伍中选取优秀教师,组成商务英语专业博士领衔,队伍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2.以教学为重点内容,完善文字资源。对教学资料进行完善,注重细节,使其更具有实用性。修改了教学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料,使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更为突出。在课程学习方面,对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梳理,包括授课内容、练习和测试。例如,课程总体框架介绍、章节介绍和导入、基于核心概念及术语讲授、课程术语索引等。基于授课来完善教学资料,使相关教学资源更具有系统性。3.开发活动资源。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活动资源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模拟场景设备和学院的实训室进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各种活动和比赛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如,鼓励学生参加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在内的各种比赛,并在2014年组织开展了“全校大学生职业英语大赛”。(4)开发和建设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教学资源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其开发和建设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在课外信息资源方面,教学团队首先扩大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及专业网页等网络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实。其次,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学生学习,也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比如,给学生一些音频或视频信息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内信息资源方面,信息资源建设主要体现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方面。比如,优化教师课堂授课的PPT、章节导入视频、鼓励授课教师制作微课。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完善为其课程教学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课程得到优化。但整个课程资源作为庞大的整体,如何对其整合,是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整合

有效的资源整合能最大化地利用教学资源,满足教学要求。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教学资源建设实践中,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了针对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1.针对性原则,其主要体现在针对学生和针对课程教学两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通过主动性学习来构建和实现学习。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一般是经济管理类、涉外文秘、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背景不同,所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避免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迷失主题和重点。此外,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自身之间,而课程本身的材料如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源是学习者和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自身之间产生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因此,与课程本身相关的教学资源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是教学中最重要内容和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这些资源来进行。2.主动性原则。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过程应是通过学习者主动完成的,这样才能取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资源的选取以能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主要标准。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讲授式的活动。教学资料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师生间以及学生间互动内容。3.灵活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加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包含内容十分丰富,又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这就使教学资源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课程资源与和课程资源之间以及课程资源内部之间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比如“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正确行为举止”资源可以与“商业文化差异”资源相结合也可以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各个阶段相结合。此外,文字资源、活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所占比重和组合结构也存在着灵活性。

五、结语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教学实际,对课程教学资源的脉络进行梳理,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的完善和整合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优化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素质和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提供可值得借鉴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张斐瑞.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及拓展(2004-2013)[J].外语教学,2014,04:5-10.

[2]刘森林.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探讨[J].外语教学,2005,05:30-34.

[3]李羽飞.论《商务谈判》课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修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69-373.

[4]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1:121-124+128.

[5]张守刚,方宝林,陈刚,杨蕾,王彦飞.中国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74-77.

第5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谈判》 教学改革

谈判是一种普遍的生活现实,每个人都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谈判。谈判既可以提高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技巧,又可以用来实现我们的经济目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商务活动数量的迅速增加,商务谈判越发显得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把它作为经管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整体而言,《商务谈判》教学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课程特点

研究课程的特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只有充分把握课程的特点,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设计,进而有效地实施教学,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商务谈判》作为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多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比如:谈判过程中所体现的商务礼仪,谈判人员所具备的心理素质,商品价格的构成,市场行情分析,谈判方案和合同的拟定,等等。《商务谈判》课程在具备其它课程一些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直观性。《商务谈判》课程的大多数内容直接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事情。它既没有晦涩深奥的理论,又没有复杂的定义、定理,更不需要繁琐的公式推导和验证过程,浅显易懂,直观性很强,基本上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

2.实践性。商务谈判的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它在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譬如,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需要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的合作伙伴进行谈判,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润,而且需要与同事进行商谈,最大化地发挥团队整合力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并获得有效的成果。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取专业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掌握一些实用的谈判技巧,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也为将来的就业和迅速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综合性。综合性是《商务谈判》课程的突出特点。一方面,《商务谈判》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也被不断被吸收进来。另一方面,商务谈判活动不是僵化的刻板活动,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验积累、人格魅力在商务谈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人的创造性与课程本身的艺术性。

二、学情分析

正如医生在治疗病人时,既要了解所用药物的特性,又要诊断病人的病情一样,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上每一门课程时,不仅需要了解课程本身的特性和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方向,而且需要分析清楚学生的具体学情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开出有效的教学“方子”。总体来说,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征。

1.理想高远,目标模糊,过于懒散。从我校最近对4000多名08和09级在校学生的一次调查问卷中了解到,有近83%的同学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他们知道自己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校期间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远大理想;仅有少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或者认为学习纯粹是为了一纸文凭,或者是迫于无奈。然而,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9.73%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制定了比较明确的长期规划;超过85%的同学的回答是:有,但比较模糊,或者正在酝酿。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方向,就不会有实际行动付诸实现,理想也只是停留在“理想”的概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蜕变成空想,这就造成了他们课堂消极听讲,课余时间到处闲逛、无所事事,沉迷网络、游戏,等等。

2.虽有学习的愿望,但自控能力较差。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底子相对薄弱,但这一显著的事实并不代表他们不希望拥有好的成绩,更不代表他们的能力低于本科学生。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体上,大多数高职学生对学习还是抱有一定热情的,希望能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他们长久以来养成了懒散、随意的习惯,自制力不够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互相影响,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制约他们学习进步的阻力。

3.有思想,怯于表达,缺乏团队协作能力。高职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状况:老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上课,学生在下面也很安静,较为认真地听,但一旦提出一个问题或布置一项课堂讨论时,学生们就一脸茫然,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讨论。究其原因,不排除有少数同学没有认真听课,不理解所提问题的可能性,但大多数听懂了问题的同学也没有主动、积极来回答问题(从他们提交的作业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理解了讲授的课堂内容)。通过与学生交流得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过去成绩差的心理自卑阻碍了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他们担心自己回答得不对,从而挨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取笑;二是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以及热衷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造成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欠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观点通过语言条理清晰地告知他人,更不擅长通过语言交流来形成融洽的团队氛围,从而参与团队协作。

三、教学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对高职学生学情的分析可知,传统教学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的、机械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受到学生的认同与欢迎,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流畅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改正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商务谈判》课程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好符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我从课堂与课外两方面作了探索。

1.课堂教学。尽管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是工学结合,提倡走出校园,进入企业,但就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就必须摒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在对授课对象细致分析的前提下,有步骤、有侧重点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突出实际应用性,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更灵活,视野更开阔。商务谈判课程每一章节前,教师应提出若干项重点知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组的兴趣选择其中一项内容,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相互讨论,理解相关知识并做好讲解与展示准备。展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用幻灯片讲解或制作成案例进行,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这种带有一定“启发”意义的做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小组成员不但在展示前要对相关内容提前阅读、理解,而且要共同讨论、协调分工,更要在展示过程中配合默契。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怎么想”、“怎么做”的思路,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精选相关案例,采取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倾听、沟通与思考,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这种通过讨论归纳出的谈判技巧、战术运用及各种应对策略往往使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案例教学在形式上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图像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所需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在旁边进行指导、解疑释惑,给出恰当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商务谈判的知识和技巧。

2.课外实践教学。《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课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整个商务谈判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课外实践通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即到校外直接参与企业谈判实践和校内实验室谈判实训两种方式。由于商务谈判往往涉及商业秘密问题,很少有人能够得到一手的商务谈判资料(包括关键数据、录像、录音等),更不用说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商务谈判活动了,这为学生进行企业实践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更常用的、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采用校内模拟谈判的方式进行实训。

《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商务谈判的流程,掌握商务谈判的各种技巧。通过模拟谈判实训,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所学的谈判知识和技巧,把枯燥的理论和灵活的技巧融入生动有趣的具体情景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体来讲,可以从一些具体细微的方面下功夫,比如:在模拟谈判中为学生提供符合商务谈判所需的正式会议室、座牌、摄影,要求服装统一,这既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职业人的风貌,又可让他们体验到商务谈判的乐趣与自身的价值。另外,聘请企业的谈判师、经理人及专家来学校担任模拟谈判的评委,根据学生在模拟谈判中的表现,给予分析与点评,纠正错误,加深理解,开拓思维,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商务谈判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个人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不足,进行后期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加强。

通过采用课堂与课外实践两方面的教学改革,期末综合考核的整个过程表明《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小组讨论、个人展示、模拟谈判各环节中,学生都能认真对待,熟练地掌握了商务谈判的流程和基本技巧,既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又展示了个人的谈判能力。同时,通过商务谈判的学习,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体会到了学以致用和与人交往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孙木兰.高职学院商务谈判课程教学[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4-16.

[2]魏培梅.浅析模拟谈判在《商务谈判》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决策探索,2010,(1):83-84.

第6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商务谈判;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87-02

一、引言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 or Bilingual Teaching)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对相应学科进行双语教学。《教育词典》(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中定义“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同等熟练地使用两门语言的教学,每门语言的课业几乎各占一半。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对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具体指的是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成绩考核均采用外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此过程要求任课老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的媒介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课程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锻炼。国内学者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上,也有部分涉及独立学院的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而言双语教学的研究还是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方面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招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中的新生力量,开设双语课程科目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大量生源。

二、《商务谈判》双语教学在独立学院的主客观需求分析

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准确了解把握作为独立院校代表的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双语水平以及学生对《商务谈判》课程的学生期望和需求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商务谈判》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主客观需求,即针对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和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期望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2级和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5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97%。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2012级国际贸易专业为115份,2013级学生45份。

关于2012级国贸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15名学生中大学英语四级400分以上的学生总数为112人,其中有44人的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在400分以上,其中106人,93%被调查者认为以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乐意且能够接受《商务谈判》课程以双语进行教学。

针对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45名被调查的学生中35人大学英语成绩60分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80%;另外,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0人,占总人数的89%,认为以自己目前所掌握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愿意接受《商务谈判》课程为中英双语教学。

从以上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两个年级学生英语水平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学生英语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大多数学生也非常乐意接受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为双语教学。另一方面,关于《商务谈判》课程的需求期望值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对《商务谈判》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学习诉求很明确,超过9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增加谈判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到自己的英语运用技能。99%的学生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95%以上的学生希望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能增加模拟谈判环节。97%以上的学生希望该门课程的考查方式能多样化,不要局限于传统的闭卷考试。

三、《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

《商务谈判》课程作为理论实践结合高度密切的学科,运用双语实施教学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市场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工作:

1.以需求为导向,撰写双语课程教学大纲。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特征。根据以上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学习主动性,学习动机和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信息,并结合《商务谈判》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商务谈判》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以便能更有效指导实践双语教学。

2.选定教材,编写双语教辅材料。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通常可以通过使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自编教材或原版教材进行改编等方式实现。考虑到独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国内目前关于商务谈判双语教材的缺失,《商务谈判》的课堂教学学生所采用的教材为国内权威的中文商务谈判教材,而英文原版教材作为教师的参考教材,任课教师上课时根据知识内容系统灵活处理商务谈判知识讲解时双语运用的比例,并编写中英版本的PPT和其他中英双语资料作为教学辅助。

3.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商务谈判》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特征明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不能过于单一。笔者在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将不同的教学法综合运用于不同类型知识的授课中,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效果评定标准来考核其有效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如下:(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把课文中讲述的事情的场景再现于课堂,贯穿于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置身于课本所讲的环境当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感受力,再经过教师巧妙设问,使学生得到预期教育效果的教学手段。《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实践环节体现在商贸沟通能力的培养、语言训练以及形成和巩固商务基本知识及技能等方面。具体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案例分析和模拟谈判中,教师对不同章节涉及的案例分析和相应的模拟谈判,根据具体内容设定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参与其中,锻炼相应的实践技能。(2)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TBA,task-based approach)全称为“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能让学生主动起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做。任务形式可以是对课文的内容做叙述和评述、查询资料以回答问题、专题演讲、专题写作,甚至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这种方式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给学生机会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会涉及相应的商务活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对于这些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3)交际教学法。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技能体现在谈判上,实践操作中交际能力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大要素,所以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在相应谈判技巧的讲解与应用方面,便采用了交际教学法,鼓励学生用第二语言进行模拟谈判,以实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4.教学效果评估标准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估是课程教学中要的一环,《商务谈判》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检验,科学地对双语的教学效果进行管理和评估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才能有助于促进独立学院的双语教学。鉴于《商务谈判》是理论实践结合相当密切的学科,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表现,本人制定了多元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评估内容书面和口语相结合,评估形式为教师评分和学生小组互评现结合。具体操作如下:

平时:案例分析+模拟谈判(英文)(教师评估+学生互评)

期末:谈判方案的制作(书面)+情景模拟谈判(口头)

四、《商务谈判》双语教学实践的问题和反思

在独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的《商务谈判》的双语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双语教材的确定仍然是难点,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学生来说,没有那么全面,很难找一本难度适中的《商务谈判》双语教材。另外,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校希望能参观企业的实战谈判,或参与模拟谈判比赛,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战或实地考察资源相当有限,需要用模拟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同时建立谈判模拟仿真的实训室。

五、结论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公立学院,双语课程的设置和开展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运用水平,在此导向下,《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需要做到三点合一,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下,将学科知识与教学对象特点结合,并在实践教学中,因时变通,因人而异,理论实践结合,合理分配双语运用比例方能有效实现该门课程知识传授与语言技能运用兼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钟生根.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定位探讨[J].时代金融,2013-11.

[2]洪英.独立学院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科教文汇,2008-09.

[3]曹耘心.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及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3-10.

第7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商务谈判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中指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并提出了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若干具体要求,其中就包括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早在上世纪30年代,黄炎培先生就提出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在于“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在对黄先生职业教育理念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同时汲取国外职业教育的相关经验,教育部对现今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既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内涵是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切入点是“做中学,学中做”。可见,“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特别适用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课程。《商务谈判》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此,笔者将探讨下自己在《商务谈判》课程中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将商务谈判活动模块化,整合教学内容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首先应体现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编排上。我们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的岗位群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岗位能力要求。从《商务谈判》课程对岗位能力培养的作用出发,确立了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安排教学的模式,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4大模块,14个项目。4大模块为:商务谈判基本素质、商务谈判的准备、商务谈判程序、商务谈判风格,每个模块都对应有为实现能力目标而设计的综合和单项能力训练项目,教师通过项目化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支撑知识,学生通过项目化的实训,最终实现相应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二、以“布置任务―讲解指导―模拟实训―总结点评”为基本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质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把“教”、“学”、“做”全面融为一体,实现“教中学、学中教、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为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商务谈判模拟实训室为教学地点。在仿真的环境里,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程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真实体验未来将会面对的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组合为4~6组,每组确定1名学生为组长。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能力训练项目都有具体的情境,这时候,每个组可以选择情境中的身份成为某某单位或企业,每个组员也可以选择自己在该单位或企业中的具体职业岗位。所有的模拟实训都在仿真的情境、环境、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中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由一个项目化的任务开始,教师阐述任务、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要点的讲授、提示和示范,即“教中做”。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模拟实训,即“做中学,学中做”。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即“做中教、学中教”。最后由学生自己和教师共同完成对实训结果和成绩的评价总结。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三、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做出改革的情况下,随之需要改革的就是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已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与“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相悖。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模块的内容特点,配以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法是我们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实训都设计有特定的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模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更加直接和深刻,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我们配合情境模拟法使用的教学方法,因为整个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真实的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出发的,所以在每个教学情境中,教师会安排一个个具体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点拨,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还锻炼了探索创新的能力。

示范互动法适用于具体的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的教学,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教师示范与学生个体感受、集体感知训练相结合,学生从教师现场示范的过程中直观地学习技能技巧,并在与教师或同学的即时互动中理解、运用、储存知识和经验。这种方法能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学生弃学厌学的情绪。

这些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以形成性考核为主,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学习效果怎样都离不开教学评价。我们过去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就是考试。而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与之相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把以一次期末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变为采用出勤率、作业、实训表现等多种考核形式综合判定学生成绩的形成性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提高技能考核和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具体做法是列出一系列考核项目,力求涵盖学生能力、知识、态度,各考核项目比例适当,突出能力考核。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运用”的考核为主,而不是仅仅考核知识本身。与项目化教学相一致,将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紧密结合,即教什么、练什么就考什么。

这种评价方式的考核项目包括职业素养考核、学习过程考核、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理论素质考核。

职业素养考核重在考核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目前,用人单位很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具有爱岗敬业、团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学生阶段就养成他们良好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态度十分必要。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可以增强他们就业的竞争力,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

学习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该项考核中,每次作业和单项能力训练都有一定的分数,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训中的表现给出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地对待和参与日常的学习和实践。

综合应用能力考核是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训项目中的表现给予的评价。综合实训项目是培养、训练学生综合技能的有效途径,商务谈判课程一般会安排了2~3个综合项目训练,即不同商务背景下的模拟谈判。每个项目会给各小组一周的准备时间,用于完成谈判组织、人员分工、方案策划等谈判准备工作,在下一周上课时进行仿真的模拟谈判,然后对每个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训中的表现有一个自我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三方评分综合后为最终考核成绩。综合项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三方评价的方式相对公平和科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论素质考核延续了考试考核的评价方式,用于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高素质就体现在其是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将决定一个职业人在未来技术领域所能从事的工作范围、岗位层次和上升空间。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考核以笔试的方式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内容均为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题目灵活,注重知识应用,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将空洞的内容具体化,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更容易接受。从学习效果看,“百听不如一试”,学生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亲力亲为,终身难忘,期末及格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的,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效果是显著的。作为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教高[2006]1号,2006-11-16.

[2]莫运襟.小议高职院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J].轻工科技,2012.4.

[3]丁承学.从职业能力视角探析高职院校《商务谈判》教学新模式[J].人力资源,2012.5.

[4].国际商务谈判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作者简介:

第8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谈判;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创设一种仿真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手、脑并用,做、学结合,身体力行获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是用心+用手+用脑(职业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按照行动导向法的要求,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一、行动导向法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实施

《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营销技能和很高的专业素养。本门课程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如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等等。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要求,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全力以赴,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行动导向法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教学模块,重构课程知识体系

改变传统教材中的章节编排方法,建立教学模块。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商务谈判基本原理、商务谈判心理分析、商务谈判过程、商务谈判策略、商务谈判礼仪。每一模块又分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中又分为若干个教学情境,供同学们学习和实践。

(二)以综合性的工作项目为引领,设计系列工作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1个-2个综合性的工作项目,并根据教学进程安排一系列可以在教学时间内完成的学习情景:即将综合任务细分为数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是综合项目的组成部分,先完成工作任务,再进行综合演练。根据行动导向法“行动即学习”的要求,学生不断地参与,不断地操作,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组建学习团队,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工作任务

根据谈判的具体要求,组建6人左右的学习小组,民主推选组长。不仅要求学习小组相互帮助,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还要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所安排的工作任务。每一小组就是一个临时性的谈判团队,甚至代表一个虚拟公司。由组长负责分工,要求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模拟谈判角色,根据老师和组长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汇总各成员的成果,深入讨论,确定本组谈判策略,组建最有效率的谈判团队,并最终进行模拟谈判,用实践检验小组的学习成绩。

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组长不仅负责小组工作任务的分配、组织和协调工作,而且拥有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权利。实训项目完成后,组长对本组每位成员打分,其成绩是老师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样不仅树立了组长的权威性,也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同学们的精诚合作。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安排了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后,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而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则是每个小组自己的事情了。布置任务后,每个小组要先进行组内讨论,分工,然后分别收集资料、市场实地考察、确定谈判方案、组建谈判小组、模拟谈判,各环节都要求小组独立完成,有问题随时可以找老师咨询。当然,老师也会定期检查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中指导。

另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商务谈判的工作实际,老师要求每一小组都要注意资料和方案的保密性,而且要尽量结合工作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操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当然,由于学生涉世不深,对很多问题的处理会显得比较不合实际,但是经过老师的指点,会有很大的进步,这也为学生将来零距离上岗提供了帮助。

(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商务谈判》教学过程中,要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将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法等具体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来完成工作任务。另外,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资源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亲临市场展开实地调查,完成实际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同学们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动性,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项目完成质量。

(六)突出以“做”为主的评价体系

《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简化理论的传授,突出技能的培养。“教”了以后就要学生“做”,对学生的考核也主要是根据其“做”的结果来判定。采取小组成员自评、组长打分、小组之间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工作过程、态度、结果等多方面对每位同学进行综合考核。因为分工明确,每位同学都有非常具体的任务,因此,考核起来比较顺利,考核结果也更加公正。

二、在《商务谈判》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法的注意事项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教师把项目和任务分配给学生以后,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按照小组的思路进行学习。特别是对于商务谈判的策略和手段,应该以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为准,教师可以帮助小组对其方案进行完善。同时,教师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项目进程,随时给与指导。因此,行动导向法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时间是不固定的,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是不固定的。

(二)注意项目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安排项目时,要考虑学生完成项目的难度,应尽量选择一些本地市场上比较容易查找资料并能进行实地考察的项目,最好选择一些与学校实施了产学研合作的合作企业,方便学生进行深入的企业调研。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商务谈判》课程的特殊要求,要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营销理念、谈判策略和技巧、谈判礼仪、工作态度等方面,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也是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

(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行动导向法非常重视过程的考核。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在项目指导工作中观察到的学生表现来对其态度、能力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最后的模拟谈判来检验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学习小组的组长对本组成员所进行的评价也应该成为教师最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运用组长考核的方法对于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还是很有效果的。在评价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态度、相关资料的准备、谈判的过程、谈判的结果、实训总结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经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生任务明确,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灵活应用,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紧密联系市场实际的项目和各项任务,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认识,缩短了教学和职业的距离;组内分工协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模拟谈判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学生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才能完成任务,这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如人际交往能力、计算力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总之,运用行动导向法,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高,能更好地完成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1).

3、熊淡宁.谈行动导向教学法[J].职业圈,2007(19).

第9篇:商务谈判课程范文

商务谈判水平往往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业绩。因此,“商务谈判”是一门提高学生就业后岗位胜任力的课程。同时,“商务谈判”需要学生掌握谈判的开局、报价、磋商、签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应用性专业课程。综合上述宏观环境和课程背景,做好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商务谈判”课程设计工作,意义重大。

下面将以A学院的真实课程改革设计为例,进行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商务谈判”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的探索。

图1“商务谈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一、课程设计定位

(一)“商务谈判”课程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

A学院是安徽省一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在A学院的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商务谈判”为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并且也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职业技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在连锁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如图1。

(二)课程设计的立足点

1.

立足于H超市典型工作岗位――采购岗

H超市是全国知名的大型连锁超市,在安徽省有超过100家连锁门店。依据A学院与H超市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A学院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是H超市的订单培养单位。

根据对连锁超市岗位职业分析,“商务谈判”课程对H超市的辐射岗位包括采购岗、店长(店助)岗、客服岗、店员岗等。根据对连锁超市各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找出完整体现本门课程职业技能要求,体现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需要的最典型岗位――采购岗。

因此,“商务谈判”课程的岗位立足点是H超市采购岗。接着通过对采购岗位职业活动的详细考察,并根据超市采购岗位的要求、职业行动过程的分析,归纳出采购岗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为“熟练掌握采购流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岗位行动领域应当具备的典型能力“掌握采购谈判技巧”,从而按照能力要求整合出合乎谈判工作逻辑的细分学习领域,完成从职业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过渡。

2.

根据职业迁移和岗位后续发展要求,决定课程设计目标与内容

图2基于职业迁移和岗位提升的“商务谈判”课程设计

根据对近三年来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基于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升目标,“商务谈判”课程立足于连锁超市采购岗,毕业生从刚实习时候的采购员采购主管总部采购管理人员,根据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决定“商务谈判”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的选取。具体如图2所示。

二、课程设计思路

1.

总体思想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商务谈判”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为:“课上课下双线并行”。课上线是指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真实采购谈判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采购岗位的谈判职业技能;课下线是指在课下另外布置真实采购谈判项目作业,通过课下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础与前提

(1)根据超市品类管理理论,将超市商品分成两大类,作为谈判项目的商品载体。“商务谈判”课程根据典型连锁企业――H超市的商品归类,将超市商品分成“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两大类,作为整门课的商务谈判工作任务过程的商品载体。两大类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属于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工作项目。

(2)以校企合作协议中学生“顶岗实习”要求为基础,作为学生分组与项目开展的依据。

根据A学院与H超市集团的校企合作协议,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分组、分批去超市顶岗实习一个月(这一个月中,这一组的学生是不在课堂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依据校企合作协议的安排,我们将学生分成4个组。以一个班60个学生为例,一组15个人。每一组按校企合作协议的规定要求,依次去校企合作企业――H超市顶岗实习一个月。

在这样的前提下,“商务谈判”课程设计是专门为了校企合作协议而设计的:①顶岗实习为实现本门课程的真实企业工作场景项目实训提供环境基础;②依次、分批进行顶岗实习,为本课程设计中学生分阶段完成不同项目的前提和基础。

3.

“课上课下双线并行”的设计思路

围绕“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职业迁移能力、创新能力,设计“商务谈判”课上课下两条项目贯穿实训线。

“课上课下双线并行”的总体思路(如表所示):

(1)课上线即学校课堂――在课上线中,按照工作过程完成H超市两大类典型商品采购谈判项目任务,实现学生对采购岗位谈判职业技能的掌握。

在学校课堂中,根据典型连锁企业――H超市的商品归类(“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两大类),每大类作为商务谈判的工作任务贯穿线,贯穿整个一学期的课程实训过程中。而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中,完成两大类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任务,以此锻炼学生的商务谈判开局、磋商、让步、签约的职业技能,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2)课下线为包括了H超市顶岗实习在内的所有的课下自学、浏览、顶岗、练习的一系列课下第二课堂的总称。

在课下线中,同样以完成H超市两大类商品采购谈判项目作为课程作业,通过课下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商务谈判”课程在课下线中,需要完成两项采购谈判实训作业:①由于每组学生都需要去超市顶岗实习一个月,因此需要完成A/B两类商品中的某一类商品在超市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真实的采购谈判项目作业。②以团队的形式完成A/B中另一类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作业。

这样,通过课上课下两条贯穿项目线,完成四个典型商品采购谈判项目任务,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学生的可迁移的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商务谈判”课程具体设计

(一)课上线的详细设计

课上线是为了实现学生对采购岗位的谈判职业技能的掌握。

1.

课上线按照工作过程,完成H超市两大类典型商品采购谈判项目任务

(1)按照超市商品归类,完成H超市两大类商品采购谈判项目训练。在课上线中,按照H超市的商品归类(“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整学期在课堂上完成对这两大类商品的采购岗位的商务谈判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模拟。这两大类商品的品类、特点、属性、谈判方式均不相同,对于采购岗位来说,需要的谈判能力标准也有不同。所以在本门课的授课任务过程中,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将完成这两大典型连锁超市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任务的模拟训练。

(2)根据品类管理理论,在两大类项目的设计上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能力提升。在情境设计时,我们设置“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两大类典型商品的采购情境,根据连锁超市的商品品类管理分类,这两个采购谈判项目属于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时,既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能在自我导向的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对比,寻求真知,并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推理、论证等技能。

2.

在两大类项目具体执行中,均实现独立项目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独立项目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指的是在两大类商品的主线之下,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商品作为项目主线进行采购谈判模拟。

(1)按照课上课下线,将两大类商品分别分成A1~A8、B1~B8商品,分配给不同的组完成独立的项目任务。独立项目指的是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保证各小组在“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两大类商品之下,分别选择不同的生鲜类商品(A1~A8)和百货类商品(B1~B8)。例如,给出蔬菜类、肉食类、熟食类、水果类、家电产品类、化妆品类、服饰类、家居饰品类等商品的多种商品采购谈判需求,作为自己小组主要完成的项目任务主线,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每类商品保证学生一组一项目,力求做到每组学生的采购谈判项目进度、深度、特点、要求各不相同,在锻炼学生独立思维、团队协作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抄袭、雷同现象。

(2)在不同品种的商品分配过程中,根据商品的难易程度、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进行分配。“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两条采购谈判主线下按不同小组详细划分不同的商品项目,我们在商品项目的选择设计上,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选题多样化且综合性强,分组多项目设计,规定商品与自选商品相结合,做到项目大小、难易程度因人而异,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样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将最终完成的两大类商品A1~A8、B1~B8共16个谈判项目方案建成方案库。每个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组“A类生鲜商品”和“B类日用百货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共四组学生,这样每个班就可以最终产生16个方案。将学生的采购谈判方案建成方案库,纳入“商务谈判”课程的网络资源库中来。经过几年的积累,方案库的资料会越发丰富,给后期的学生在网络学习时,以更加明确的学习指导。

(二)课下线的详细设计

课下线是为了通过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1.

课下线设计的总体思想

课下线设计的总体思路如图3所示。

2.

课下线第一步:网络课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1)通过网络课堂自学,实现“翻转课堂”。所谓“网络课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课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商务谈判”网络平台的学习中来,对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学习,通过这种课下自学以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网络交流,完成课上课下线中采购谈判的工作任务。也就是通过自学,实现“翻转课堂”,在课下掌握应当掌握的商务谈判各项基本知识点,然后直接可以完成课上、课下采购谈判项目的工作任务模拟,提高学习效

图3课下线设计总体思想

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能力。

(2)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平台,实现学生自主、交互式学习。基于信息化教育的政策背景和教育理念,“商务谈判”课程依托A学院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商务谈判”的共享平台(该平台于2009年就已建立,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资源非常丰富的网络课程),展开课下网络课堂的自主学习过程。

在“商务谈判”网络平台中,A学院已经开发完成了:网络课程、课辅材料库、多媒体素材资源、通用主题资料库、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教学互动系统,等等。多年来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均可以利用该网络开放平台,已完全实现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截至2014年12月底,网站点击量已经超过55000次。且该网络平台也面向社会开放,在与其他院校的互动交流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课下线第二步:完成H超市两大典型商品课下采购谈判项目实训作业

通过课上实训与网络自习之后,“商务谈判”课程在课下线中,需要完成两项采购谈判实训作业,以检验学生在课堂中采购谈判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1)由于每组学生都需要去超市顶岗实习一个月,通过这种学生轮流上岗的形式,每组学生需要完成A/B两类商品中的某一类商品在超市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真实的采购谈判项目作业。

(2)以团队课下实训模拟的形式完成A/B中另一类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作业。

课下完成的“A类生鲜商品+B类日用百货商品”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将整个采购谈判的过程以图片、视频、方案文字等形成记录,作为本门课程课下的作业,上传至“商务谈判”精品课程网站,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并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评的一部分。通过课下训练不同类型的产品采购谈判模拟,实现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的最终目标。

四、课程设计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完全围绕“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要求,为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职业迁移能力、创新能力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作用:

(1)“将H超市真实采购谈判项目搬到课堂进行全仿真情景教学”+“学生去超市顶岗实习实训”,真正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谈判技能。

(2)通过将超市商品进行分类,分成两大典型商品进行采购谈判项目模拟,实现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谈判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的提升。

(3)本课程设计采取独立项目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不同品种的商品分配过程中,根据商品的难易程度、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进行分配,这样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课上课下共完成两大类商品、四个不同品种商品的采购谈判项目任务,不同商品谈判工作过程和特点是有差异性的,在四种商品载体下完成采购谈判工作过程,使学生在重复训练谈判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出职业习惯,在每种载体的学习情境的差异性比较过程中,

循序渐进地培养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迁移能力。

(5)在四种商品载体下完成谈判项目,是由教师辅助到学生独立完成的渐进式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上线中,第一阶段(A商品)采购谈判过程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上完成第一种商品载体的项目任务;课上线第二阶段(B商品)采购谈判过程训练,由小组讨论、学生互助完成第二个商品载体的项目任务。在课下线中,学生以完成课下实训作业的形式,独立完成课下的商品采购谈判任务、超市顶岗实习谈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