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之歌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机械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思路
机械控制工程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而学生自身往往缺乏工程实战经验,如何上好这门核心专业基础课,课题组深入开展了课程改革,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改革
在掌握控制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精简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课题组精选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控制工程基础》[4]作为教学教材,将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PID控制及其应用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PID控制部分,在新教学大纲里,课题组完全从应用角度出发,将以往偏理论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校正内容,改为讲授PID控制器含义、模拟PID、位置式和增量式数字PID、PID各环节作用以及PID整定。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能比较清晰地掌握PID控制器知识点;从后期实践来看,学生也能熟练运用PID去设计系统,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改革
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即对于不打算考研,以学以致用为主的学生,在阐述清楚控制理论基本知识基础上,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应用。而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则以讲座形式进行内容补充,比如开设了根轨迹、非线性系统分析等,这样既不影响前者,又满足了后者的考研需求。
(三)教学手段改革
课题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将多媒体图文并茂、音像丰富、信息量大的优点,与板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优点有机结合;其次利用中国数字大学城平台,建设了《自动控制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完善了答疑、讨论和交流模块,方便了学生课后复习以及与主讲教师的交流等。针对控制工程课程中数学含量多,公式推导麻烦的问题,课题组还利用Matlab软件,针对数学模型、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PID控制等内容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将抽象理论更加具体化和直观化。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程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再先进,方法不得当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此课题组从知识结构以及应用角度出发,将教学与工程背景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工程案例,提出了基于工程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
二工程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
课题组所提出的案例驱动教学,其本质上是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工程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其主动去学,同时又借助工程案例来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根据教学要求,课题组设计了若干工程案例,并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启发型、认知型和设计型。
(一)启发型案例教学模式
启发型案例主要是针对课程或章节,采用一些综合性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课程或章节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开篇之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了解控制本质。课题组提供了一段学院学生获奖的“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视频,先将学生思绪引入到赛车的速度激情中去,然后引出思考:如何在高速下让赛车(如图1)沿着黑线走但不冲出赛道?进而过渡到系统的控制本质:检测光电传感器中心点与黑线的距离偏差,并纠正偏差。通过比赛视频,学生们在掌握系统控制本质同时,也纷纷表示要加入到学院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从而给控制工程教学开了一个好头。除课程开篇之际,我们在其它章节也同样引入了工程案例,比如在讲述时域分析时,引入了高等级公路动态称重系统,在讲述频域分析时引入了上世纪沙俄部队齐步振跨桥梁的案例。
(二)认知型案例教学模式
认知型案例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一些小型或局部性工程案例来诠释知识点。控制工程知识点多而抽象,难以理解,为此课题组针对知识点设计了认知型案例。比如:在系统组成知识点上,设计了温箱自动控制系统案例来诠释系统组成及其作用。在比例环节知识点上设计了齿轮传动副等等。认知型案例让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知识点。
(三)设计型案例教学模式
设计型案例主要是通过提供可供操作的工程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工程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实践向创新型和研究型转变。为此,课题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实验项目。由于实验学时少,目前机械控制工程所开设实验,主要按图索骥地搭建电路图来模拟典型环节,或测试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和频率响应等。所有参数都参考实验指导书,大大弱化了学生的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题组在实验前先提供一些机械平移系统和电气系统等,让学生先运用课堂知识建立微分方程,获得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再借助实验设备来模拟或测试系统时域响应和频率响应,这样在强化实验同时也融合了课堂知识。此外,针对志在考研的同学,课题组也根据补充讲座内容设置了1~2学分课外开放实验项目,满足他们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同学。
(2)大学生本科创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创新活动,同时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中“工程驱动”的思想,针对学校的大学生本科创新项目,课题组联合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申报了若干以控制为主的项目,比如校级重点本科创新项目:服务机器人导航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就是集合了控制工程中的数学建模、时域分析、PID控制等知识,通过该项目很好地将课程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前后贯通,从而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大学生竞赛。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课题组每年还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开发一些设计性项目去参加各类比赛。比如2010年设计了“四轴飞行器”参加了江苏省机械创新比赛,2010、2011年连续两年参加了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涉及到系统控制。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都一致认为参加比赛不仅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驱动式教学一方面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主体性来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比较深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有工程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教学。
三案例化教学设计及实践
为了进一步阐述如何进行案例化教学,本节以教学内容第五部分,即PID控制及其应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近年来,虽然智能控制等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基于PID的工业现场控制仍占据主要地位。PID教学若直接从理论着手,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为此课题组首先设计了一个启发型案例———恒温箱控制,让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是否增加PID控制策略、以及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劣对系统的影响。图2为某恒温箱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5],其类似于带延迟的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为了体现出PID在恒温箱控制中的作用,以及控制器参数(kp、ki、kd)的影响。课题组首先将系统在无控制策略情况下的输出(图3)展现给学生,由图可以看出系统是发散的,不能实现恒温控制。然后对系统增加PID控制策略,从而获得图4的系统输出。对比图3和图4,让学生明白增加PID控制策略后,系统能基本上收敛于设定值35℃,由此看出给系统施加PID控制的重要性。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4,可以发现温度虽收敛但在设定值处出现振荡,这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来说不是很好。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可以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最终给出解释———那是因为PID控制器参数选择不当造成的。图4的控制器参数是通过常规的试凑法获得的,其值为:kp=20、ki=0.01、kd=90。最后给出经过遗传优化的结果(图5)。由图可以看出,系统响应速度更快、更平稳。此时的PID参数值分别为:kp=10.23、ki=0.03、kd=7.95。通过该启发型案例,可以向学生传递两个信息:一是PID控制策略对系统的控制很重要;二是参数的整定对系统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很重要。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师数学教学知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发展的己有研究时,由于数学教学知识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内涵的广泛性,以及其发展机制的不确定性,使得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领域都很少有切实可行的发展办法。基于我国数学教师进行过长期数学知识的专门学习,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知识这一优势,笔者认为有必要以美国学者舒尔曼(Shutnan)的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在专家与新手教师知识转化外在行为的差异比较的基础上,从外显的角度来考察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这一内隐的过程。
二、初中数学教师知识转化的整体分析框架
舒尔曼将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过程分为理解、表征、适应三个环节。其中,理解指的是教师对某一数学知识的认知情况,可以从理解的深度、广度和贯通度等角度进行深入的考察;表征主要是指教学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外在呈现和表达,是教师对该知识的内在认识的一种外部表现;适应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表征的运用是否适应学生的状况,是否有利于对该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反映。
本研究将知识转化的过程作进一步的细化:将表征又进一步细分为教学任务的运用、表征的方式、表征的目的以及对教科书中规定的任务水平的调整等四个方面;将适应分为对学生和对数学知识两方面的适应性,即对学生状况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某数学知识困难的预见,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关注主要体现在表征的形式与该数学知识关系的紧密程度上。为此,本研究以此框架来分析教师的知识转化水平。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1.个案的选取
该研究的个案是在某市某农村中学的初中数学教师中进行选取的。一名是新手教师,用N来表示,一名是专家型教师,用E来表示。其中,新手教师选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需要满足:教龄为1~5年的任课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选取对研究结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上比较慎重,具体选取方式是在联合提名(通过校方、同事与学生的推荐,取其共同提名)的基础上,要求满足教龄在10年以上,具有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市级或国家级骨干教师等条件,并结合课堂观察,综合运用多重标准最后确定下来。
2研究的工具
(1)制作概念图
概念图(coiceptnap)是由美国康奈尔(Conel)大学的诺瓦克(Ncvk)和高文(Gowin)基于奥苏贝尔(Ausube)的学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12概念图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以图的形式来呈现思考的过程和知识的关联,概念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阶层性,在概念图中离中心概念位置越近的概念与中心概念的关系越密切,位置越远的概念与中心的关系越疏远。这便于对制作者的知识结构及组织情况的考查。概念图作为一种评价的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宄,但最近逐渐发展为对教师知识的评价上,有研宄表明概念图是评价教师知识比较可靠的工具(SahHogiNaicyQRodeNacyTeman&JulianWeisgas,s2007)本研宄采用让初中数学教师绘制某一具体数学知识概念图的方式,对概念图进行结构分析(stncturalaaysis)和内容分析(contentailSss以考查他们对数学知识理解的程度,分析该理解在进行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的转化的作用。在知识转化过程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采用概念图的方式来评价,其结构分析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2)课堂教学录像的编码
我们把在课堂听课观察到的教师的知识转化过程的外在表现分为对理解的表征和表征的适应性等两个方面,统称为教学表征行为,这是教师知识转化的外在体现,它包括:表征的形式、表征的目的、使用的教学任务的类型以及对教科书中任务的调整、表征对学生的适应性以及表征对数学知识本质的适应性等六个维度。基于录像分析技术,使复杂的课堂信息回放、重复观看教学表征行为,可以对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表征行为进行编码,整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编码是TMSS研宄中大量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对于大规模的研宄来说必不可少,包括编码的维度、开发编码的具体程序、建立多级的编码系统等。编码的实质是不断地分类,分类的结果则重在有利于对研宄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和尽可能反映比较研宄中教学现象的差异,有很多关于数学教学的比较研宄都采用了此方法。本研宄中对教师教学表征行为的编码方法主要由表征及适应两个维度组成,前者包括教学任务类型(分为记忆型解释型和探宄型)表征方式(分为单一表征多元表征关联表征R转化拓展表征T)表征目的(分为解释验证和防误)对教科书任务的调整(分为提高保持和降低)等四个方面;后者包括关注情况(由关注学生的情况XQ和关注数学的本质两部分组成)和选取的情况(分为无力选取费力选取FL顺畅选取和自动化选取)两方面。在编码信度上,采用两人同时编码的形式来检验编码的一致性。
四、研究的发现
针对新手与专家型教师对同一单元“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知识转化情况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是数学课程改革以后新增加的内容,可以以小见大地探求课程改革后新增内容的课堂实施的情况。经过近一个月的课堂观察,对教师N与专教师E的同一主题的授课进行了录像分析,重点编码分析了12节新授课(每位教师各6节)得出如下的结论:
1.在数学知识理解上的差异
通过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所制作的关于“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图的比较,我们可以从结构分析和内容分析两方面,得出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数学知识理解上的差异。运用概念图评价指标,对两位教师所作的概念图进行了结构比较分析,结果为: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概念数、广度、深度、HSS组块数和交叉边线数上分别为9和226和93和89和173和72和4从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E的概念图结构比新手教师N的概念图结构更加复杂,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知识的贯通度(交叉连线数)的数据都是教师E的要大于教师N的,这说明教师与教师相比,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为了更为深入地分析两位教师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一知识点上理解的差异,我们除了对概念图进行了以上的结构分析,还进行了概念图的内容比较,结果发现教师N和教师E在本章内容的概念数、涉及其它章节内容的概念数、涉及数学之外的内容的概念数等三个维度方面的数据分别为9和140和7、0和2即教师N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理解仅关注该知识本身,涉及的都是本单元的内容,很少或几乎不考虑本单元内容与其它相关单元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教师E相比之下更加关注所教知识的前后左右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己有的知识与经验。
通过对教师E与教师N所作的关于“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图的结构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教师E对此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知识的组织结构更加系统、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广泛。
2.在教学表征上的差异
(1)表征的目的
在表征的目的上,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E与教师N在注重解释的同时(分别为46.2%和588%)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教师E倾向于防误(25.(%),通过表征的运用,防止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常犯错误的产生,而教师N倾向于验证(5.9%)表征的目的集中于对数学知识的验证。
(2)教学任务的运用
在所使用的教学任务上,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任务的类型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E与教师N相比,更倾向于使用探宄型或解释型的教学任务,在这单元所使用的所有教学任务中有90%多的任务都是这两种类型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进行转化时,主要设置的是探究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活动的经验,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而教师N在所有的教学任务中三种类型的教学任务使用比较平均(记忆型、解释型和探究型分别为30.8%、38_5%和307%)其记忆型任务和解释型的设置方面明显地高于专家型教师E说明教师N在知识转化时,所设置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或是向学生提供知识的合理的解释,以期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记忆。
(3)表征的方式
在表征形式上,教师N和教师E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一个单元中所使用的语言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具体操作表征和情景表征等各种呈现表征方式的出现频率分别为41.2%和20.5%、29.4%和256%、11.軏和7.7%5制和20.5%、11.8%和25.6%
数据表明,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E与教师N在各表征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景表征、具体操作表征和语言表征这三个方面。教师E与教师N相比,更趋向于使用情景表征和具体操作表征来进行知识的呈现,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和自身熟悉的情景来体验、感悟和理解活动与情景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并且往往采用多种表征来呈现某一教学任务;而教师N在数学知识的呈现上,往往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某一教学任务的呈现,而使用比较多的是直接的语言表征的方式,主要进行知识(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的讲解(占90%)以期能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解释使学生记忆和理解它们,较少使用语言表征中的另一种方式:数学交流。与此相反,虽然教师E使用的语言表征的方式不多,但大部分是集中在教师与学生的数学交流、丰富深刻地讨论数学和能激发学生高水平思考的问题上(占80%)
(4)对教科书任务的调整
在对教科书任务的调整方面,教师N与教师E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他们在提高、保持和降低三个维度上的频数分别为0%和38_5%23.1%和385%、769%和15.4%。教师N表面上趋向于使用教科书上的任务,但实际上是“形似而神非”,大部分表现为对教科书中任务的异化,使得许多高认知水平的任务降低为记忆型等低认知水平的任务;而教师E虽然不一定是用教科书中的任务进行教学,但能有效地保持教科书中所设计的教学任务的水平或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教科书中任务的水平。
(5)表征的适应
在表征的适应性方面,两位教师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的课堂教学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们通过对课堂实录的编码分析,运用简单统计的方法,对教师N与教师E对表征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教师N和教师E在表征对学生情况的关注次数和表征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次数方面,分别是5和1510和12数据表明:教师E与教师N相比更为关注表征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E的关注量是教师N的3倍;而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教师E略高于教师N并且我们对教师E对学生的关注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他更多的是关心学生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困难,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此可以推测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预测能力有关。为此,笔者对两位教师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预测能力的检验,过程与结论如下。
首先,我们选择了这个单元的6个问题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测试,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这6个问题的难度估计的一致性程度,以确定该教师能否有效地预见本单元中学生学习的困难;再用同样的测试问卷对教师N和E进行困难预测能力的测试,其结果如表2所示:
[关键词]鞍鼻畸形; 硅胶假体; 填充治疗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7-1433-03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saddle nose deformity with individualized silicone prosthesis
ZHANG Zhuo-nan,ZHANG Chui,ZHANG Chun-li,SU Xiao-guang,ZHAO Xue-lian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He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silicone prosthesis in treating severe traumatic saddle nose deformit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jury for each patient, individualized silicone prosthesis was carved from raw material.Routine periosteal surface plane was harvested. Results Six patients underwent silicone prosthesis filled with individualized silicone prosthesis had achieved good results。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3 months to 2 years an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s Individualized silicone prosthesis filling is a good choice for treating severe saddle nose deformity because of good biocompatibility,easy carving,sufficient supplying and low costing.
Key words:saddle nose;silicone prosthesis;filling treatment
鼻部是人体面部重要的美学单位,在遭受暴力创伤后容易导致鞍鼻畸形,鼻根及鼻背明显塌陷,对患者的容貌影响极大。如何通过手术最大程度恢复患者鼻根、鼻背的高度和弧度成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评价指标。自2000年3月~2011年12月,笔者以个性化雕刻的硅胶假体填充治疗6例重度外伤性鞍鼻畸形的患者,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21~29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导致鞍鼻畸形,鼻眶筛复合体骨折,鼻骨粉碎性骨折。4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韧带断裂移位及眶周骨折。患者行眶壁修复及内眦韧带修复术后1~2年,遗留明显鞍鼻畸形,要求手术矫正。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根据患者鞍鼻畸形程度,以整块医用硅胶雕刻假体,使假体长度、宽度、厚度及弧度适合鼻背填充需求,假体高压消毒后待用(如图1~2)。
1.2.2 根据患者面部外伤情况,设计邻近填充区瘢痕切口或者鼻翼缘切口。0.5%利多卡因肾上腺素(1:200 000)溶液局部浸润切口及鼻部分离术区。切开皮肤,分离到达鼻骨表面后于鼻骨表面进行分离,分离腔隙大小与假体合适。由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骨粉碎性骨折,分离时注意保持鼻骨表面层次,勿进入鼻骨深面。注意查看腔隙有无活动出血点,仔细止血。
1.2.3 将术前雕刻好之假体再次精细雕刻后置入分离腔隙中,查看假体长度、宽度、厚度、弧度及与鼻骨贴合程度。确认均达到要求后,缝合切口。
2 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外形良好,未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有1例患者2年后因酒醉后外伤导致假体表面皮肤裂伤,假体外露,取出假体。
3 典型病例
某男,21岁。面部外伤就诊,诊断为:鼻眶筛复合体骨折、左眼眶壁骨折、左眼内眦韧带断裂、左眼球内陷。于眼科行眶壁骨折修复、眼球内陷矫正及内眦韧带固定术后1年就诊,要求行鞍鼻畸形矫正。手术采用左眉中部瘢痕切口,分离假体置入腔隙,于鼻背、鼻根及额部置入假体。术后6个月随访,效果良好(如图3~8)。
4 讨论
由于鼻部处于面部正中隆起部位,因此在面部外伤当中非常容易累及鼻部,造成程度不同的鞍鼻畸形和歪鼻畸形的混合畸形。如果局部创伤畸形不是非常严重,仅为轻度的鼻骨骨折或者轻度的鼻眶筛复合体骨折,通过及时的复位治疗往往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创伤较重的患者,鼻眶筛复合体已经严重压缩变形,很难将骨折片段复位。因此笔者认为,填充治疗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 教改 项目实训 层级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普通话》类课程,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而开设的。随着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层次转型和学科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原来颇受师范专业重视的《普通话》类课程逐渐被边缘化。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类课程不仅能满足师范生的职业技能需求,对其它专业学生来说,课程内针对语言能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沟通”和“对话”的热情与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求职、就业助力明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曾明确表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且要求各高校“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普通话》类课程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人文素质课程,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改革缘起:适应转型 寻求突破
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1]原本单一面向师范专业的《普通话》类课程,要想满足其他专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就必须审视自身,寻求突破。我们发现,改革之前,课程的授课面临着一些窘境,诸如:授课中以普通话水平考证为重点目标或单一目标;同一班级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集中授课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保证。学生无法自如地运用社交口语、职业口语,以至无法较好地融入职场和社会。脱离实际,缺乏实践,这是职业教育的大忌。为了适应新的办学环境,也为了更好地面向各专业推广开设《普通话》类课程,教改势在必行。
二、 教改思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服务职场
为了保证课程能对学生课外生活和将来的继续教育产生持续性影响,应坚持以“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培养社交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职业语言运用能力”为教改的整体思路。在课程设计中,落实完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教学情境与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境相结合,教学目标与社会、职场的人才需求目标相结合”这四结合[2]。
三、 教改特色:层级分类指导 项目实训引领
1.模式改革
(1)设计训练模块、坚持项目实训引领
课程改变原来单一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教学,结合考证的相关内容,设计相应的训练模块,并将之贯穿课程始终。
以普通话语音正音训练模块为开端,精讲简讲语音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践比重,努力提升学生的语音发音标准;以朗读训练模块为桥梁,连接普通话吐字归音和语调声音控制训练;以说话技能训练模块作为语音正音、朗读训练模块的继续和发展,为学生口语训练夯实基础;以学生的社交、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作为前几个模块训练的深化,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善于倾听,强于捕捉交流中重要的信息,能清楚、准确、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一个模块的训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训练,还广泛触及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课程无论是在普通话语音学习正音阶段,还是职业口语训练阶段,都需重视学生观察、模仿、评价、学习语言的能力培养。
(2)密切联系职业需求,优化安排实训内容。
以师范专业学生为例,教师口语的灵活应用是未来教师基本职业素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教育、教学语言设计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改革后,课程依托教学教法等课程的协助深化,利用科学的操练促进学生对语言概念的理解;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在实训课和课外实践活动中,结合师范专业特点,观摩名师课堂,有针对性地邀请小学名师参与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探讨小学教学、教育的案例,尝试设计教育教学中某环节的教师语言,力争使课程的训练较好地指向鲜活的教学活动。
在非师范类专业开设的《普通话》类课程中,以新闻和旅游专业为例,我们可将学生的自我介绍、求职问答、时事点评、新闻采访与播报、导游欢迎词和景点讲解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平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评述、讲解等综合语言能力。
这类实训教学内容的增加真正实现了《普通话》训练的示范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2.教法改革
(1)层级分类指导,有效因材施教
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不平衡的。课程开设之初,可利用普通话语音自助测试和分析系统,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初步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小班,对这三个小班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初级班着重于语音的发音标准;中级班进一步提升音准和表达的流利自如;高级班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随时调整高中低小班的组成成员。层级分类指导,为不同语言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明确了可以实现的近期目标,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情境创设,浓郁氛围引领
分班的基础上,在班级内部建立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教师挑选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同学为组长,由他带领并记录成员学习的难点及进步的情况,教师在课堂内外给协作学习小组设定阶段性项目目标,有效依托每日晨练等推普活动,做到天天训练、周周汇总、月月评估。使日常练习和阶段考证互为保证手段,以测促练。
课程还将依托学生自主举办的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课外活动,利用参与省市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展开实践性延展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觉内化知识与技能,使语言的课堂训练延伸到课外。
依靠规范的教学措施,有效落实教学的点面结合、课堂的内外结合,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由量变达到质变。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可以依托语音分析软件,利用微格教室录制学生的诵读、讲演视频,使得抽象语音问题可以直观地得到分析指导,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会学生自主、科学地学习。
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特别是大量的特色资源,如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辩论大赛、导游词讲解等视频,解决课程学时紧缺及学生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展示模仿、创作的习作,组织师生交流与反馈,施行多元评价。这些举措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口语榜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提高的延展性效果。
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有助于形成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生成型教学环境。
3.评价改革
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综合学生的考证情况、一般口语交际能力、职业语言能力及参与语言艺术竞赛的热情与能力,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综合评定。
(1)服务于模块的作业方式
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程,每一训练模块,都需要相应的练习去保障技能习得的有效性。在语音正音模块的训练中,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书面的汉字注音,口头的声、韵、调上机模测来保证练习的质量。在社交和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中,安排学生完成“谈谈态势语的要领”、“设计景点讲解用语”等书面作业,并且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日3分钟话题”,主题可以是“自我介绍、求职用语、教育教学用语、新闻复述转述概述、时事点评、导游欢迎词训练”等。
(2)以过程为重的评价方式
普通话类课程的教学重在人人参与、勤于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必然要经过练习的量变才能最终实现面貌的质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内外练习的督促与及时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提倡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语言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原始语音问题、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的点滴进步、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对这些学习练习采取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并将评价细化、量化。
(3)基于延展效果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指标,坚持“评价方式多元性、标价标准多元性、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新的、多元性课程标准中,我们采用:集“普通话考证成绩评价、个人练习进步程度评价、团队协作实训评价、社会实践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普通能力和优势能力的综合表现”为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社会”为一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综合评定。鼓励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地延展到生活、工作中去。[3]
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社交生活的质量和职场工作展开的顺畅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职场新人培训时,都不约而同为新进员工安排了语言与沟通这门课程。改革后的《普通话》类课程,以就业导向为目标,以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语言技能。课程依托“模块教学、项目实训、创设情境、拓展应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工作;积极寻求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撑,以资源共享为理念,完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注重教学的延展性,依托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训练平台。《普通话》类课程将成为高职院校各专业与社会职场之间的沟通桥梁,对学生融入社会职场生活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