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

第1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为了切实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全面形成污水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市、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街道办事处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控源截污、规范排水行为”专项行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治太护源工作目标,以《关于在全区开展控源截污行动和规范排水行为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按照“依法规范、分块负责、逐块实施”的方式,全面梳理、完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清理规范排水行为,强化排水管理,整治错接乱排,通过3年左右时间,形成城镇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排水用户全接管”的污水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我街道污水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2009年,制订“控源截污、规范排水行为”专项行动总体方案,并全面部署实施;城镇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完成排水达标区创建任务的40%。

2010年,实现城镇建成区污水支管网全覆盖,城镇建成区污水集中率达95%;重点村庄和企业污水全面接管;农村点源处理工程基本完成;完成排水达标区创建任务的40%以上,累计完成80%以上。

2011年,实现规范排水户全覆盖,全面完成排水达标区创建任务,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评估。

三、主要任务

(一)划分区块、量化目标任务

以城镇建成区为主体,以各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和道路河流等现状分界线为边界,将全街道划分成31个排水区块,以块为主分块负责,逐块推进专项行动。

对照三年实现全覆盖全达标的要求,以及4:4:2的时序进度要求,2009年完成12个排水达标区创建任务,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完成10个和9个排水达标区的创建任务。

划分原则及标准

(1)以社区为单位,将一个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块。

(2)以相对独立的居住区、工业园区或大中型工商企业、市场为单位,划分成1个或若干区块。

(3)按照道路、河流等现状分界线,在对应的地图上划出边界,并统一标明区块编码。

(4)区块划分确定后,根据区块特点或性质,明确区块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物业管理的居住区、工业园区或独立企业的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其它区块所在村(社区)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所有

区块责任人由街道统一任命为块长(或片长)。

目前,全街道31个区块已划分完毕,块长已明确,各区块4月中旬要指定各排水区块的专职工作人员。

(二)逐块调查,梳理完善排水设施

各村(社区)、建设单位及工业园区要在划块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对各个区块的排水设施现状进行逐块梳理,建立基础台帐,摸清存在问题,逐项整改完善。

1、普查内容

(1)排水区(块)污水管网及设施(污水、提升泵站、截污流井、溢流堰、检查井等)系统现状及运行维护情况。

(2)排水区(块)排水户数量、名称、性质、污水类型和接管情况。

(3)排水区(块)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数量、口径及错接、混接情况。

2、普查时间及台帐要求

各村(社区)、各建设单位及工业园区等相关单位要在做好划块分区工作的同时,组建调查工作班子,迅速部署开展排水现状普查。普查工作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并整理出普查台帐,普查台帐包括:

(1)排水区(块)污水管网及设施示意图;

(2)排水区(块)各类排水户污水排放情况表;

(3)排水区(块)建筑物阳台排水情况表;

(4)排水区(块)内污水管网设施存在问题情况表。

3、整改完善内容及实施主体

(1)污水管网全面覆盖。各区块道路主次管网、支管和网状管(分流截污管网)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2)市政排水系统中的雨污错接管、断头管、封堵管、破损管、倒坡管、超负荷管等要全面疏通、更新矫正,倒虹管、过河管要彻底清淤,确保排水畅通、雨污分流。

(3)检查污水提升泵站、截流井运行情况,核实溢流堰标高,对运行不正常、不合理的,要逐步进行整改;对雨水窨井、污水检查井,要全面开井检查,定期清挖淤泥。

(4)区块内外污水管网及设施凡需增加、完善和整改的,根据调查情况编制整改完善计划,分类确定实施主体。原则上,市级主次管网由市排水总公司负责整改完善;分流截污管网由所在社区负责整改完善,根据实际情况申报“以奖代补”资金。市镇社区的污水管网及设施由街道负责整改实施完善;封闭运作的片区、园区由建设单位负责整改完善;各类排水户内部管网设施由排水户负责整改完善。

(5)整改完善时间要求:对列入当年排水达标区创建任务的区块,当年优先安排整改;对其它区块,按照“能快则快”的原则,分年度安排整改完善计划。

(三)对照标准,扎实推进达标创建

开展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是实施“控源截污、规范排水行为”专项行动的核心任务,也是全面实现治太护源目标的关键举措。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围绕“三年全面完成”的总体目标,对照创建标准,扎实开展达标创建活动。

1、创建标准

参照市公用事业局《关于颁发市控源截污和规范排水行为工作技术指引(纲要)的通知》执行,基本标准包括:

(1)设施到位。排水达标区内的污水预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管网等设施包括建筑物化粪池、阳台排污设施等要全面整改到位。

(2)养护到位。排水达标区内由专业的排水设施养护队伍,有规范的养护制度,有严格的检查考核机制。

(3)管理到位。排水达标区内的所有排水户全面纳污接管,办理排水许可手续。

2、创建步骤

排水达标区创建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制订方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照标准制订出每一个区块的创建方案。

(2)实施整改。对整改方案提出的整改内容,逐项进行整治完善,直至符合达标区标准。

(3)考核验收。由各创建单位根据创建目标、时序和标准组织自查申报,由街道、区、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进行初步验收和考核验收,验收合格的达标区由市公用事业局统一授予“排水达标区”称号。按照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完成40%、40%、20%的创建目标,2009年全区排水达标区目标任务为12个。

(四)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1、强力推进排水行政许可制度。具备接管条件的所有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应无条件实施污水接管,申领办理排水许可手续,并在企业工商年检和事业法人年检时出示《城市排水许可证》或相应证明材料。所有排水户向市政管网排放污水(包括临时排放),必须办理接管方案工程验收、排水许可等审批手续。

2、强化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街道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巡查和监测。对排水达标区创建过程中和创建达标后出现的应接未接、排水户预处理实施运行管理不到位、排水设施内部改道、超标准排放污水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查处,确保所有排水单位设施完好、达标排放、规范排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下,按照“上下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组织推进。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社区)和街道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村镇建设办,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推进。各村(社区)和涉及区块达标创建工作的建设单位和工业园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按照一个区块至少配备1人的标准,配齐配强专职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开展专项行动。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各相关建设单位和工业园区要根据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对划分的每个区块,要按照年度创建计划和创建方案,实行块长负责制,做到目标到块、责任到人。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配合,加强协调,联合推进。街道村镇建设办负责污水管网及设施建设、完善、整改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对接建设计划,对污水设施的施工养护单位进行督查监管;纪检监察室负责专项行动的跟踪督查;经贸工业办负责全街道主要工业项目截污的综合协调;三产办负责全街道三产项目及三产企业截污的综合协调;水利站负责抓好河道排污口封堵工作,整治重要河道时优先安排截污,确保同步实施到位;环保办牵头负责对拒不接管或污水直排、偷排单位进行查处,对新建项目严格审核把关;城管办负责规范各洗车场、夜排当、无证摊担的排水行为,对道路雨水管错接乱接进行整改;太湖工商分局负责年检时对新办和已办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排水情况进行审核把关;房管所负责协调老新村建筑物阳台污水接管、化粪池改造,督促物业公司对封闭式小区进行内部整改并加强污水设施日常养护;社会事务办负责协调辖区内相关学校、医院等文卫生单位做好截污接管及内部管网养护工作。

(三)保障创建资金。开展“控源截污、规范排水行为”专项行动,涉及大量建设资金,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要多方筹措,提供保障。在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中除市政建成区的主次管网由街道组织实施外,其它块区由各村(社区)、工业园区等相关单位先行实施,验收审核后以“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封闭运作的开发地块、工业园区和安置房小区创建经费一律打入建设成本;各排水户内部建设和养护经费由排水户自行承担。各村(社区)和各相关单位要将排水达标创建工作与老新村、“城中村”、农村村庄整治改造工作相结合,确保整治改造后的老新村、“城中村”、新农村达到排水达标区创建标准。

第2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关键词:长汀县;生态文明;对策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生态县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各个领域基本达到可持续发展。在我省,长汀的水土保持工作日益备受关注,长汀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波折中进行。本文从长汀县的建设基本概况、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求探寻一条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长汀县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况

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国家、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改良植被、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展开了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长汀县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17.8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至35%提高到65%至91%,完成了重点水土流失区2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79.4%,有9个乡镇、18个村、21万人得到实惠,被专家誉为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和典范,成为我省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1]长汀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推动全省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对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从生态足迹角度探索长汀县生态县建设的不足

生态足迹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2]通过生态足迹的角度研究可以得出,长汀县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发展的不可持续程度正在加强,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的加大,能源的消耗将会大量增多,从而引起生态赤字的进一步加剧,而这种消耗的加剧并不会得到任何生态生产性土地供给的补偿。[3]长汀县万元GDP足迹远大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长汀生态县建设对策

在长汀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结合长汀县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借鉴成功先例,为长汀生态县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长汀生态县建设要不断强化生态产业布局,以低投高产、低耗少排、循环持续为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要坚持以一流的规划引领生态产业的发展;要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充分运用科学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生态转型,走新型生态工业道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长汀县特色的农业基地,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构筑都市型、生态化农业体系。[4]要强化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结合,多元投入、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2.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支撑体系

长汀生态县建设要坚持把居住环境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利用自然景观,加快城乡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城市。要科学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城市发展框架,高起点构筑城市框架,把长汀县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的远景目标出发。[5]建设过程中应始终按照“生态化、园林式”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切实提高城市生态化水平。同时应高质量推动生态型精致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3.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体系

为推进长汀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调节企业行为的作用,建立一整套以市场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大胆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大力推进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及运营的市场化。要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对县级机关部门实绩考核中逐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分值比重。要健全社会评价体系,用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扩大群众对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权益。要树立科学选人用人导向,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6]

参考文献:

[1]罗学升.长汀县稀土开发与水土保持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04).

[2]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马璇,宗跃光,刘志强.从GDP和生态足迹关联角度研究生态足迹结构——以福建长汀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40-7542.

[4]吴蕾,汤士翔,付元中.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03).

第3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25.9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其中:石桥12平方公里、白泥13.9平方公里),26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12个,石桥社区14个);户籍人口7651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已脱贫72户256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30户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16户23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6户9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63户156人,实现就业63户77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号)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5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1139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实现脱贫72户256人,脱贫率达到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167.86亩,涉及260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350358元;完成退耕还林1692.37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5条约16.38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4条12公里,未完工的1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2017、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125户640人(贫困户30户118人)。其中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户197人(贫困户30户118人、非贫困户15户79人);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80户443人(贫困户0户0人、非贫困户80户443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200余张,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41户185人(贫困人口29户116人);已搬迁入住42户191人(贫困人口28户114人),完成率是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16户2456平方米,拆除率35%,预计12月底达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9人,获取补助资金5530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37200元,申请临时救5000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户640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5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28户72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10.8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8户39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16户3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104户312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3个,落实帮扶措施3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50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23户32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2018年年底退耕还林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岁至60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户1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2017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户197人(贫困人口30户118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41户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22户,其中有3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1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2016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4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2018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2018年6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5个,包含3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1100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200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630亩,草莓种植约50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340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70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53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10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110户120人,包含贫困户约20户20人,发放工资约30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6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28户72人,共计贷款360万元,2017年底发放该28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万元,人均分红1500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2018年1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1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2500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15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4人,该104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125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55人,涉及8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7人,该7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7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88户245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第4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现状;问题;对策;云南红河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39-02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面,江外明传“华侨之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誉。在加快推进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环境的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形成并呈现,农业环境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形势严峻,已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1-5]。

1 生活垃圾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

1.1 农村垃圾的分类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国内各城市分析,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当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分类。农村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4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塑料、玻璃瓶、废钢铁、布料、废纸(不包括水溶性强的纸巾和厕所纸)等废弃物;二是厨余垃圾,如肉食骨头、菜根菜叶、果皮、剩饭菜、餐具洗水、秸秆等废弃物;三是有害垃圾,如废电池、水银温度计、荧光灯管、油漆、过期药品等废弃垃圾;四是其他垃圾,如砂碎石、水泥渣、砖瓦陶瓷、卫生间纸巾等难于回收的废弃物。

1.2 农村垃圾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农村废弃物如作物秸秆、塑料袋、食品袋、药瓶、畜禽粪便、建材砂碎石等垃圾,在农村随意乱堆乱倒乱丢弃排放,造成“脏、乱、差”现象突出,影响乡村清洁文明卫生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3 农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脆弱,特别是对农村垃圾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乡村没有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分门别类的投放地点,以利于清运回收利用垃圾资源。生活垃圾、污水乱排入周边区域环境,使得垃圾、污水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水体,影响了植物及有益生物的生长,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1.4 农村垃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农村垃圾乱丢弃的塑料废物中含有邻苯二甲酸盐等有机毒素;废电池、油漆、照明用灯中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毒素;粪便污水中含有氨氮、总磷(氮)、化学需氧量(COD)等能使水体发黑、产生恶臭的污染物;这些废弃物垃圾中的毒素被大气、水体、土壤、作物吸收传播,影响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存在的问题

2.1 作物秸秆污染

边疆农村农民长期居住着简便的土木茅草房屋建筑结构,传统习惯养猪、鸡、鸭等畜禽繁育后代需要铺垫稻草,养殖牛、马等牲畜也需要储备大量饲料如稻草麦秆,茅草房屋修补需备稻草,在农村每年堆弃、乱丢弃的稻草麦秆没有利用处理,污染环境卫生;加之农民应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作物秸秆利用率低,农村堆弃置秸秆和田边地脚秸秆焚烧严重,不仅导致火灾隐患发生,还造成再生能源资源的浪费,导致农业水、土、大气环境的污染。

2.2 畜禽粪便污染

长期以来,在农村农民畜禽养殖不习惯于家中围栏圈养,乱放乱养的现象难于改变,畜禽粪便除了部分挖坑挖小塘堆沤作田地施肥外,其余粪便乱堆置、乱丢弃,造成生活环境污染,还利于滋生苍蝇蚊虫从而传播疫情疾病,雨水来临把村内外粪便冲流到路沟、田地、下流周边地脚带来恶臭的气味,并产生一些氨氮、血吸虫卵、病原体微生物等污染物,影响农田引水、土壤活性及大气环境,畜禽粪便污染危害严重。

2.3 建房废弃物污染

农村人口基数大,住房拥挤、条件差,自然村人行道狭窄,乡村级基础设施水平低。当前,随着加快乡(镇)建设规划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热潮的兴起,在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在乡(镇)村办公条件建设及农户居住条件的改善过程中,一方面缩小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加剧了建房废弃物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如废弃的砂碎石、钢铁碎片、水泥石膏粉渣等,这些建材残渣垃圾乱倒丢弃,污染了农村生活环境卫生,破坏了周边原有的水源、土地、植被等农业生态系统。

2.4 塑料垃圾污染

在农业生产上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如水稻薄膜育秧,包谷地膜栽培、蔬菜水果薄膜育苗等,促进了农业产值增效,农民增收;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袋的利用,如进入商场购买食用盐、味精、糖果等食品是塑料袋包装的,进农贸市场采购蔬菜、水果、畜禽肉食等销售者提供的是塑料袋,进医药农药店购药品也是免费的塑料袋,塑料袋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方便,给经营者带来利益;但塑料产品在推动人类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效的同时,广大农村农用残膜和塑料袋乱丢弃、乱飘扬现象突出,塑料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农村必须注重解决的问题。

2.5 其他废弃物垃圾污染

在农村如人、畜禽治病产生的医药兽药瓶、农药瓶等医疗垃圾;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肉食骨头、菜根果皮、卫生间废纸废巾、婴儿尿布、餐具洗用水、圈舍冲洗水等;这些废弃物(污水)的任意丢弃排放造成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

3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对策

3.1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农村生活垃圾乱倒、乱丢弃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活垃圾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的环境日趋严峻,污染物种类多排放量增长,乱排范围扩大,严重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民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当前,为了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整治力度,必须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法治理,使之正常走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3.2 建立健全制度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是把“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整治”列入地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成立各级政府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抓成效;二是建立健全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农村垃圾整治资金的投入,村委会(社区)或自然村聘用环保协管员,推进基层环境监管水平和成效;三是推行农村环保“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政策和实施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

3.3 加强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

农村自然村寨分布分散,居住地域广,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低,生活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按农村垃圾的分类、垃圾资源的利用和处理方法途径,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人畜粪便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设施条件的村寨,积极发动群众(农户)投资投劳开展挖肥塘肥坑,提高作物秸秆粪便的利用率,特别有毒有害垃圾要建设专用的设施,集中运行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能回收利用的垃圾资源要抓好清运和回收工作。农村垃圾设施做到标牌告示,人人皆知,自觉履行,清洁家园,优化环境。

3.4 加快推进农村塑料垃圾治理

科学研发塑料生产及产品的利用,不仅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效,但同时也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带来污染环境的问题。当前,农村塑料垃圾污染趋势加剧,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塑料垃圾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及措施。一是源头控制。从生产塑料厂家、经营销售商店监控生产量、销售量或增收税费,从而逐步减少塑料排放量。二是制定政策。制定回收政策和专设回收服务网点。三是研发替代品。研究探索无毒无害可降解的塑料替代品。四是强化管理。监管无证生产或无证经营销售,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专项督促检查。五是加强宣传。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渠道宣传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性,使人人参与,减排塑料垃圾。

3.5 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结合当前农村国债户用沼气“一池三改”项目建设,是治理农村人畜粪便、作物秸秆“脏、乱、差”的很好机遇,也是解决农村缺电缺柴缺煤等能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人畜粪便、秸秆(砍碎)进入沼气池发酵后产气即沼气,沼气可做饭、照明、烧水等;沼渣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及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沼气为纽带,畜禽养殖业、作物种植业有机结合,即推广“沼气―养殖―种植”或“沼气―畜禽―粮食(蔬菜)”等农业生态模式,促进经济的增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清洁农村家庭内外的环境卫生,减少苍蝇蚊虫及疾病传播,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目的,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的协调循环发展。

3.6 加强宣传力度,建设美好家园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形势日趋严峻,结合县情村情民情,利用“6・5”世界环境日、联合执法活动、报刊、广播电视、图片标语、民族节假日等多种形式,加大环境保护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把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整治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强化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民利民惠民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美丽清洁的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4 参考文献

[1]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等.集约化畜牧业污染现状分析及资源化循环利用对策思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S1):294-299.

[2] 孙志洁.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3] 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第5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关键词:志愿服务组织;政府;角色定位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日益壮大的志愿服务组织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发展障碍,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政府角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对政府在志愿服务发展困境中的角色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地方政府找准自身定位,完善自身职责,积极发挥应有作用,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组织健康蓬勃发展。

一、南宁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及困境

目前,南宁市拥有注册志愿者50多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300多个,网上志愿服务项目2100个,累计服务总时长21万小时。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公益活动、救援救灾、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等领域,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受外部发展环境和自身内在能力的制约,志愿服务组织在日益壮大的同时还是遇到了较多“成长的烦恼”,行政色彩浓厚、独立自主性弱,发展环境不成熟、权益保障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南宁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困境中的政府制约因素

(一)管控意识较强,直接干预过多。近年来,南宁市加快了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步伐,但政府在发挥推动、扶持、培育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行政意志和权力也在有意无意地渗透着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各个环节。一方面,政府部门因在隶属关系和资源供给中的优越性,通常对官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运作施加行政意图,使之服从于政府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政府不仅为保障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倾向于利用行政权力协调相关社会关系,利用其动员能力调动所需的社会力量和资源。

(二)体制改革不到位,行政关系难脱钩。南宁市已于2016年2月起实施《南宁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简化符合条件的新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申请注册、登记、变更、年检等程序,但已经成立的四类社会组织与原有业务主管单位脱钩仍要有一个过渡期。正是由于政府和志愿服务组织依附关系的管理体制改革未一步到位,本应作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构的南宁志愿服务联合会面对众多有着业务主管单位的志愿服务组织,在整合调动全市志愿服务力量上显得乏力,使得本就稀缺和不均衡的志愿服务资源难以整合盘活,限制了整体规模效益的发挥。

(三)服务平台不完善,供需对接引导不足。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志愿服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数据共享、渠道畅通、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但政府在提高平台使用率、发挥平台最大效用上没有较好进行统筹配置。如在市区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建立了近百个志愿服务站,206个社区分别也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站,但部分志愿服务站点提供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出现了有站点无服务或者服务效用不高的现象。

三、南宁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对策

按照我国当前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地方政府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仍应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性角色的正确定位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指政府角色要从直接管理和指挥志愿服务组织的角色中解脱出来,重在宏观管理,“搭好台”而非“唱好戏”。有所为则指政府既当好引导者,又做好扶持者,切实解决志愿服务组织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一)注重整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作为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一项复杂工程,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复合性、联动性特点,要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战略目标中,与各领域工作一起统筹推进,让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结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提高培育扶持志愿服务组织的协调力度和层次,实现各方联动,协同推进。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使志愿服务组织的数量、种类、布局等方面更加符合城市发展和社会需要,并出台综合性政策文件或“一揽子”政策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实施推进,并做到分类分层次指导、精准施策。

(二)优化布局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的现有结构特征,掌握公共服务领域对志愿服务的重点需求,来不断调整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布局,并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和相应的评估机制,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运作成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估,以评估结果决定资源投向,促进资源效用最大化。针对志愿服务资源相对集中和同质化程度较高造成的低利用率情况,民政部门应该在注册登记上对新成立的组织给予合理引导;对志愿服务体系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政府要在政策、项目和资金走向上给予正向激励,积极扶持一批有利于弥补政府职能不足、满足社会需求的组织,以形成结构合理、类型齐全、规模适度、布局完整且适应全市经济建设和市民生活需要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三)打破体制壁垒,营造平等环境。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体制环境。在我国,不同属性的志愿服务组织从政府获取资源支持的程度大不相同。因此,要推动官办志愿服务组织的去行政化改革,改变扶持资源向官办组织倾斜的不均衡现象,为创造官办组织和民间组织平等发展的环境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首先,要打破每个业务主管单位对其志愿服务组织的直接管理权限,实现两者在人、财、物以及管理运行关系上脱钩。其次,要从法律法规上明确政府与组织在人、财、权方面的关系,使志愿服务组织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治理主体,让法律法规成为志愿服务组织处理与政府等其他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种种关系的根本准则。再者,就是要加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建设,提升其在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政策研究、培育、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化和突出这一枢纽型机构的合法地位和作用。

(四)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供给。创造志愿服务良性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是政府不容回避的重要责任之一。针对法规涵盖面有限,法律效力等级低、立法内容不具体等问题,政府应该在充分调研后进行修改或补充,形成整套关于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地位、行为程序、合法权力以及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等内容的法律法规,并针对法规细则分别出台现实中具有明确程序和法律责任的解释条款和具体措施,增强法律的严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全方位保障志愿服务组织在制度化、规范化的法律轨道上有序运行。

(五)拓宽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供需。当前,南宁市共有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1300余个,平均每万人拥有量仅为1.6个。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需求,志愿服务供需的高效对接在志愿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下显得更为重要。在现有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基础上,可通过举办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大赛和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等途径构建立体化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实现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 “线上”与“线下”、“有形”与“无形”的多元对接,解决供需不匹配、不精准的突出问题,降低信息损耗,增加对接效能,最大限度实现供给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供需对接的“零距离”。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两嵌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75-02

自从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新方案”实施以来,诸多学者在以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多维度的有益探索和研究。在实践教学的概念、作用、依据、方式、教学资源和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成果[1]。但其在实践中取得教学效果却一直不太令人满意,其有效性的提升也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湖南工学院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地方院校,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提出并实践了“两嵌入”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两嵌入”模式提出的现实背景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实践教学课既是理论课的延伸和拓展,又是理论课的补充和支撑,因此,针对院校特点及学生类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教育部为了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而对于如何加强实践环节,文件要求不同的高校可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采取创新性思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政策的引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许多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有高达60%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4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2]。而这种实践流于形式引发的效果不理想不仅使得实践课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使得相应的理论课部分也受到影响,学生无法生动领会理论精神,不能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得理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根据院校特点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已成为各个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

湖南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着重提出将学生培养成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这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必然需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在之前,湖南工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组织不规范、学生参加不广泛、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普遍存在于全国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当中[3]。任由这些问题存在,显然无法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因此,结合教育部文件精神和湖南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本身的实效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湖南工学院提出了“两嵌入”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付诸实践。

二、“两嵌入”模式的具体实施

“两嵌入”教学模式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嵌入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和素质与能力拓展活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从修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开设方式开始。以往的实践教学都是附着于某门具体课程,没有独立出来,课时相当有限且无法形成体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南工学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现有总学时中拿出30%学时,整合成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采取“单独设立、独立运行、独立考核”方式,为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集中设置5个总学分,总学时为80学时,分4个学期开设,每学期20学时。学生按照该《方案》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考核,获得相应学分。

在保证有效课时的前提下,在组织实施环节中,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在主管教学工作校领导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协调,教评处负责教学督查、监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其中,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部)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同时,为保证“两嵌入”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还给予相应的实践经费支持。

在具体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两嵌入”教学模式由于课程教学内容由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构成。校内实践教学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实践、影视教育、演讲辩论、时政热评、主题活动”等主要形式嵌入素质与能力拓展活动,成果以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体现;校外实践教学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主要形式嵌入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以走进生产企业、机关社区、农村等开展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为主,成果为社会调查报告。不同学期,教师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

在“两嵌入”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再单独进行某门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而是将其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教学与素质和能力拓展活动结合起来,与专业教师或团委等学生工作人员一起负责学生的实践活动,力求将理论内容融合在种类繁多的学生实习和团学活动之中。

在“两嵌入”模式中,最具特色的是将理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而言,早有学者指出,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4],但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操作起来较复杂,因此很少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湖南工学院在没有现存有效经验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胆摸索。

在湖南工学院,理工科学生占绝大部分,专业实习是他们的重要学习内容,种类较多、周期较长,在以往专业实习中,学生只由专业老师带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关。思想理论课的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实习两者之间被划分得十分清楚,没有关系。而现在这一划分被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同样作为学生带队教师之一,与学生同吃同住,在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时,相应地给予文化或思想上的指导。例如,当学生在公司或工地实习时,可以当场指导他们做更有效的社会调查或公司文化认知,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而非仅仅是专业的机械训练;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业余时间,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益的趣味和公益活动。这样,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用的理论去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两嵌入”模式的教学效果

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嵌入”模式已组织实施两年,第一批改革试点已卓有成效,学生与教师在改革中都受益匪浅,使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成为受各方面好评的课程。

从学生方面来看,满意程度增加,实践成效显著。在进行“两嵌入”模式改革之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本身认知程度不高,在“很了解、较了解、仅仅听说过和不了解”四个选项中,30%的同学选择较为了解和很了解,而70%同学选择仅仅听说过和不了解;同时,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也偏低,只有40%的同学对教学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实践教学没有达到应有效果。而通过改革之后,这一比例明显上升,80%的同学选择了很了解和较了解,并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学生普遍认为通过“两嵌入”模式,他们与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的关系有所提升,不像从前只局限于课堂,尤其是专业实习中得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的帮助,在其他能力与素质拓展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参与也使他们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

从教师方面来看,在大家实践教学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也得到提升。在改革之前,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时,通常是各自为政,并不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彼此之间缺少统一的协调和统筹安排,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了社会调查和辩论赛的实践,而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又让学生同样进行社会调查和辩论赛的实践,这让学生感觉重复,没有兴趣,从而消极应对。而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采取合班上课,学生人数众多,每位教师都要面对数百名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教学难免力不从心,疏于监管,实践教学效果自然难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也受挫。在实行改革后,实践教学采取自然班进行,一个自然班两年的实践课都由同一位思政教师承担,教师在部门整体督导下,可以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不会出现重复的情况。同时,由于班级固定,自然班人数较少,易于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具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而教师的工作负担减轻,效果也更为显著了。而且,由于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使教师对于学生专业的知识也有所了解,可以更好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除此以外,“两嵌入”模式赢得了各个二级教学院系和实习单位的好评。对于二级教学院系而言,有思政课教师参与专业带队实习,他们的工作压力减轻了,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各种突发性事故明显减少。而各个实习单位的员工及主管反映,“两嵌入”模式教学之后,学生对于实习单位有了更加全方面的了解,尤其对企业文化有了深入分析,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实习单位也有所帮助。

当然,“两嵌入”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更好地与二级学院衔接以及如何更加规范实践教学操作等,同时,随着试点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将接触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这些问题,将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力求对改革成果进行巩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第7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防治方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着以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为特征的水危机,它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制约因素。为此,我国加大了对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实行污水资源化。

第一、城市生活污水概况

世界13个缺水国家中,中国尤其严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约一半城市缺水。以我省为例,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386m3 ,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邯郸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57m3 ,为全国水平的7%,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 ,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水污染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目前控制力度较大,成效明显。二是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全国仅城镇每天至少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低,城市排水管网不足,雨污分流系统不健全,致使大量污水难以入厂处理,直接进入河道,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第二、防治现状及特点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含服务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成员)由于生活利用而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冲厕用水、生活洗涤用水、厨房污水等。耗水量大、成分复杂、处理费用高,而且生活区、商业区、办公区混杂,餐饮洗浴业遍布,生活污水预处理以小片为单位,没有统筹规划,经过预处理或未经处理直接由城市下水道进入江河,因此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具有源多、面广、量大,杂、散、乱的特点。新鲜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氮约占60%。氨态氮约占40%,陈旧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变成氨态氮而使氨态氮比例上升;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生活污水中的磷含量急剧上升,很容易造成淡水湖泊的“水华”,海洋中的“赤潮”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这是生活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十五”期间,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城镇污水应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居民生活污水集中后通过一定的处理工艺,将污水中高浓度的氮、磷等化学物质及部分细菌、病菌不同程度减少或消除,达到水质进化。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用来工业、农业等。污水处理分集中和分散处理。所谓集中,是在一个城市只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和一套管网系统,集中治理全市的生活污水;分散是一个城市根据实际建若干个污水处理厂与相应配套管网,也包括小型的单位和社区的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达标后排入公用污水管道系统,或者在原地循环使用。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能力高、容量大、不仅能处理生活污水、还处理工业废水,但建设投入与运营费用高、输水距离长,面临技术和配套管网投资的困难。长期以来,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缺少适当的投资机制;配套的管网建设滞后,排水管网普及率低;污水处理成本高,补偿不足;污水处理费收缴制度与污水处理设施有偿使用制度不健全;集中处理设施不能满负荷运行,部分闲置,导致集中大型处理污染的效果不好。

2、资源化利用

城市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大、水质稳定、来源可靠、开发成本低的优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经过治理运用到工农业生产中去,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采取分质供水方式,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多层次处理综合利用。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作为污水集中处理的一项补充措施,适用于排水管网不健全的小城镇、城市郊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投资少、资金容易筹集、可就近处理、运行费用低、不占地、见效快等优点,可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减轻供排水系统压力和集中处理的负担、减少水污染、吸引社会投资和市场化规则操作、减轻政府压力、促进水工业市场化,适合应用于居民小区、机场、宾馆、机关、企事业单位。

第三、城市生活污水防治的手段

1、政府统一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各级政府应将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实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满负荷运行。

2、多渠道筹集资金

资金不足制约了城市污水处理,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融资,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融资方式。对于大中型的集中处理厂,可采取政府投资为主,运行费用由排污者补偿的方式,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营;也可以争取国内外贷款,逐渐从依靠政府拨款的福利型公益事业向企业化管理过度,成为产业经营;对于小型污染处理装置,放开投资渠道,鼓励其他人投资并拥有污水再生处理设施,改进污水处理费征收办法,使其有利可图。

3、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对集中处理设施的有偿使用,实行双重收费办法,即征收排污费与超标准排污费。因此,政府应出台价格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率,逐步达到补偿合理成本并略有盈利水平;同时逐步开征资源税等,增强税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宏观调控作用;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将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外收入管理,专项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行与维护。

4、公众参与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因此除了吸引社会融资,社区处理外,还应对公众进行宣传引导、水况公布、水价听证、污水原地再生利用教育、优惠收购再生水等,提高公众素质与节水意识,促使其发挥监督职能,参与污水防治。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防治现状,致使现阶段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最主要的处理方法。同时,还应通过政府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公众参与等手段,使城市污水防治工作沿着科学、综合利用的方向快速发展,逐渐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短缺局面。

【参考文献】

[1]《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建设策略》,陈吉宁

第8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关键词 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对策;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86-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有关农产品建设的法规或标准,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出口蔬菜创汇大市,加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对于促进外向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连云港市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现状

连云港市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为具有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港口优势,使连云港市成为江苏省出口蔬菜重要生产基地和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港。常年可生产和出口保鲜、冷冻、水煮、盐渍、脱水、浓缩液六大类逾60个蔬菜品种,蔬菜出口量多年稳居江苏省第一,保鲜牛蒡、洋葱等优势品种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主要出口国有日本、韩国、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等,品种有洋葱、牛蒡、草莓、芦笋、鲜红辣椒、藕片、荷仁豆、芋仔、青刀豆、红椒丁、胡萝卜、香葱等。2011年连云港市共有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备案基地99块,面积3 790.82 hm2,出口各类蔬菜4 183批、98 105.69 t,货值7 912.55万美元,合格率99.96%。已建成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省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3个,省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基地6个,市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8个。

2 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口蔬菜基地建设,成立了由市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委、商务局、国检局和出口蔬菜协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出口蔬菜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总结推广了省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出台了《连云港市出口蔬菜基地建设管理协作机制》《连云港市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创造以政府为主导、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2]。合理配置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权力,实现监管可持续化。各部门立足各自实际,发挥各自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政策优势,按照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原则,加强对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指导。

2.2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

依托农业部门技术优势制定有关出口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依据进口国(地区)技术标准,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公司+农场+标准化”式。根据当地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农药使用现状及防治实践,由出口蔬菜协会牵头组织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容易满足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的农药品种,邀请行业专家认证并确认年度出口蔬菜使用农药清单。在出口蔬菜基地上实行“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化学投入品供应、统一质量检测、统一产品销售,组合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促进生产基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3-5]。

2.3 建立可追溯性信息平台

建立“连云港市出口蔬菜原料追溯及种植过程管理系统”,采集和上传蔬菜生产过程中播种信息、施肥信息、施药信息、采收信息、农残检测信息、销售信息等数据,使监管部门实时、动态地掌握各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出现问题的环节、节点,实现出口蔬菜质量安全信息的及时发送和问题的快速反馈[6]。实施蔬菜二维码标识,对原料采收信息进行二维码翻译,建立与管理系统的链接,连接原料从收购到田间到产品的所有信息,实现产品信息与原料信息的互认,实现了田间管理系统中信息追溯与田间管理有效性验证。

2.4 建立农业投入品控制管理体系

农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出口蔬菜质量要求,制定《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出口蔬菜农业投入化学品使用规范》,对允许使用的农业化学投入品及其生产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在源头上筑起“防火墙”,掐断违禁投入品供给线。为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成立监督小组,加强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管。

2.5 建立检验检测体系

2007年5月连云港市投资3 500万元建立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监督抽查检验农产品质量、评价农产品产地检验和农产品安全建设水平等。全市出口蔬菜加工企业中有5家建立了农药残留检测室,初步形成市检测中心为龙头、出口企业检测实验室为骨干、原料基地和流通市场检测站为补充,上下相连、三位一体的质量安全检测网络[7-8]。通过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的有机结合,实现不同层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制定和实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疫情疫病监控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质量安全。

3 存在的问题

3.1 投入品控制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农业化学投入品残留量是目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化学投入品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目前,连云港市农业投入品使用遴选机制还不够完善,农业投入品配送、使用、监管等方面体系建设还不成熟,投入品直供配送体系尚未建全,对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9]。

3.2 标准化应用有待加强

虽然连云港市出口蔬菜品种相继建立相应的生产标准,但实际的应用效果仍有待提高。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生产者没有完全掌握关键的生产技术[10]。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标准化规程的应用,提高落实效果。

3.3 产品认证工作滞后

连云港市出口蔬菜基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个,面积1 523.33 hm2;无公害农产品16个,A级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认证产品比例低,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和销售渠道的拓宽。

3.4 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近年来,连云港市狠抓“品牌兴农”、“品牌强企”等工程,但仍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短期行为严重、对品牌价值认识浅显等问题。出口蔬菜名优品牌数量少,品牌影响力不高,品牌建设中存在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11]。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知名度和形成规模的蔬菜品牌更是寥寥无几,这与连云港市出口蔬菜生产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符。

3.5 农业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上农民自身的非科学生产,农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在这种环境下难以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建设[12]。连云港市农业面源污染在局部地区还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

4 加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的对策

4.1 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监管氛围

出口蔬菜质量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互联网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工作的宣传,让基层领导和生产者认识到加强出口蔬菜质量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13]。倡导科学消费和绿色消费,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安全质量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出口蔬菜质量安全”良好氛围。

4.2 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药遴选机制,针对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制定投入品使用标准,在严格进行考核认证和抽样检测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实力雄厚、遵纪守法和群众信誉度高的企业作为定点供应商。依托供销社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直供专营店,采用连锁加盟和定点直供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购买方便、使用放心。构建合理的监管网络,落实责任追究,采取巡回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农业投入品管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有质量问题的限期整改,对假冒伪劣产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产、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机制。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环节指导,规范用药,科学用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提高规范化种植技术水平,引导各基地自觉抵制高毒、高危农药,营造农业投入品使用的良好氛围[14]。

4.3 加大扶持,推进“三品”认证工作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做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建立“三品”生产基地,开展产地环境的调查、监测和改良,按出口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15]。同时,加强对已获“三品”认证产品的监管,规范用标行为。

4.4 做强品牌,推进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

加强品牌建设,按照市场、效益、自主、生态的原则,把产业集中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培育重点,在各生产环节上予以扶持。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增强出口示范的带动效应;指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建立完善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提升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

4.5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放在重要位置,做到发展与污染治理并举,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出口蔬菜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重点抓好空气污染治理、水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产地监控和评价机制,监控出口蔬菜产地安全变化动态[16]。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引导生产者采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同时,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广泛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蔓延,减少蔬菜污染。

5 参考文献

[1] 姚祥坦,顾卫红,徐素琴,等.中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294-297,351.

[2] 王剑荣,方顺民,程炳林.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治对策[J].上海蔬菜,2010(3):6,13.

[3] 邢万明,高振茂.重视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构建蔬菜生产安全屏障[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5):30-31.

[4] 张敏.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83-184.

[5] 孙文伟,黄俭,罗杰,等.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蔬菜安全生产水平

[J].上海蔬菜,2010(5):8,18.

[6] 王元荣,崔瑜,李金明,等.对农九师设施蔬菜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J].新疆农垦科技,2009(1):53-56.

[7] 邵代兴.黄壤菜地重金属铅生物有效性调控措施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8] 尤晓林.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9] 农业部提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政策意见[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30):4-6.

[10] 郭国富,戴延廷.建立体系打造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6):3-4.

[11] 莫照惠,程江锋.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8):36-38.

[12] 邵歆.温州市无公害蔬菜茶叶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13] 张永波.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

[14] 任玉娟.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第9篇:社区治理现状及成效范文

——丹巴县国土资源局 张彬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丹巴县位于大雪山东麓邛崃山西坡,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间,河川纵横,峡谷深切,河沟密布。在地质构造上,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地震资料,县境内西侧的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地震频繁发生带,近20年来先后发生的炉霍7.9级(1973年),塔公的5级(1978年)及道孚的6.9级(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区。调查结果表明,地震为鲜水河断裂左行扭动作用造成。本区小震活跃,大震较为频繁,多集中于邻近道孚县及康定县一带,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设防震级为Ⅶ级。

二、地质灾害概况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峡谷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上游。面积5649km2,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7万余人,县域内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山体植被差,降雨集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三个试点县之一。丹巴县主城区位于大渡河源头,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条河流的汇聚点。由于灾害发育,县城所在的章谷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处,仅在主城区就有5条泥石流沟穿城而过,白嘎山大滑坡、桥1#和2#滑坡、双拥路后山危岩、三岔河危岩带、西河桥危岩带、大风湾危岩带等重大地质灾害将主城区重重包围。

汶川“5.12”大地震、芦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响强烈,致使山体松而未滑、危石摇而未落的险情丛生,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险情,使丹巴成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高易发区。2017年,按照省、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县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等7家专业地勘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覆盖的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844处,共威胁居民8421户,威胁人口42673人,威胁总资产达32.22亿元。

三、历年典型灾害情况

2003年,丹巴县发生的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为50至10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以上2处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5年,县城建设街后山古滑坡复活,潜在滑坡方量达230万立方米。滑坡导致前沿多幢建筑出现剧烈的拉裂变形,严重危及到半个县城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

2014年6月,我县出现持续28天的强降水天气,县城月降水量达273.1毫米,部分乡镇超过300毫米,洪涝现象为历史50年一遇,此次强降雨对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农牧业、林业、工矿企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14年8月9日凌晨2时,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60余万方的泥石流物质,致使10户农房被完全冲毁、85户农房严重受损,所幸监测预警和主动撤离避让到位,避免了直接受威胁的651人可能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四、灾多灾频灾重的原因分析

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一)地质。丹巴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叠系及沿河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等,岩性复杂,以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县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地震高易发区较近,有历史记录以来丹巴虽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断裂带地震的波及影响亦十分强烈。

(二)地形地貌。丹巴县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次为中高山、极高山。境内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斜坡坡度大,稳定性差。

(三)水文气象条件。丹巴县水系发育,境内河川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东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过。在气候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质环境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1小时内降雨超过10mm、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mm就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电站,新修了多处水库,利于形成局部小气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气候的多发频发,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频繁,削山扩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稳定—较稳定山(坡)体的稳定性,加之削坡产生的土石随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发和诱发地质灾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适宜建设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坡地农垦耕作频繁、漫灌普遍,村民为求交通便利和经济利益在公路干线周边私自开挖山(坡)体或在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修建房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未科学评估论证和缺乏技术指导,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斜坡地质条件要求的现象普遍,遭受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灾成效来分,丹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之前,该阶段的地灾防治工作几乎为空白,主要表现为无统一的政府机构统揽统筹该项工作,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基本上未投入资金开展群测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阶段为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至2013年,该阶段以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训唤醒全县上下开始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发动群众广泛监测加强预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该阶段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理念和县委、县政府“全域治理”思路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始启动实施“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实施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重大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等系统性的工程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该阶段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省、州投入到丹巴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的资金达3.92亿元。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思考

丹巴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并直接威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丹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国民经济状况,丹巴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据“全域治理”思路,以《丹巴县2016-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丹巴县典型小流域调查报告》和丹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为支撑,按轻重缓急和防治建议,按计划、分年度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应急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区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实现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的目标。

防治对策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强化行政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地灾防治工作,领导是关键。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农村宅基地选址方面要严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要开展建设时也要以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可防可治为前提,同时必须优先落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情形的行为严格执法力度。

(二)落实防治措施

1.非工程预防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与自救能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在游览道路上和风景点有危险的地段,竖立明显的灾害类型标记。二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采取退耕还林、减少开矿等方式,减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来保持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禁止乱开坡地,禁止以各种形式挤占、堵塞沟(河)道;筑路削坡又不进行护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不经任何调查评估大肆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等。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网络的作用,若出现强降雨或持续较强降雨等不良天气时,应引起重视,县、乡、村应及时向当地居民灾害预警信号,组织村民避险,以免出现因灾人员损伤。五是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就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免,只能采取对应的避让措施,特别是在进行宏观的经济和建设规划时,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2.工程防治方面。一是大力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避险搬迁安置,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免于或减轻受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危害。二是实施控制治理,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对危险性大、威胁群众多、具备治理条件、防治紧迫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有效控制其灾情和险情。三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保证地质灾害治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四是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制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