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99-01
一、女性对家庭的贡献应该被视为一份职业而非义务劳动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以氏族部落的方式群居生活,因而他们的劳动方式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分工与协作的社会性劳动。在集体劳动中,开始实行自然分工,男性负责狩猎觅食,女性管理家庭,例如饲养家禽,抚育孩子等等。这种建立在两性基础上最初的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一个性别没有因为分工的不同而存在社会的歧视。
发展到现代社会,我们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生活模式。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现代社会中夫妻离婚率越来越高,房子也越来越值钱。许多家庭在处分财产时将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给抹杀掉了。在社会中,我们还没有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没有哪一种劳动是义务性的。家庭是男女双方的契约,真诚、不欺骗,双方都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订立的爱的契约,更重要的双方的劳动都不是义务性的,女性对家庭的付出是和男性一样,应该被当成一份受尊敬的职业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付出。在家庭分裂时对于契约内的共同财产享有共同处理的权利,而不是任由男方决定,这与社会的契约性是相违背的。
二、历史表明:社会关系中女性被视为家庭的附属物,男女从来就是不平等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代替了母系氏族社会,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欲的奴隶,变成了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这种男女间不平等的状况不仅是有因男女在生理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自然分工的不同、生产力发展等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且也有婚姻制度的变迁——由杂婚制、群婚制、对偶婚制到个体婚制的原因。随着封建制的确立与巩固而对妇女的奴役不断加深,妇女被深深地压在社会的最底层,无人格的独立,无人身自由。经过长期的运作而形成的这种男女不平等状况生成为一种社会心理的刻板意识,深深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妇女的心理和行为,更何谈男女平等。
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不平等的社会运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从来都没有消失,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女性长久以来都被视为家庭的附属物,挥之则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男性在婚姻家庭中常常将女性视为自己的占有物。虽然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已经大大超越以前,如若婚姻法解释三的规定,许多女性在婚姻破裂是就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局面。
法律是为了保护弱者而生的,这或许仅在某些意义上的,因为它只能让强者不要乱来,而不能保证弱者和强者一样强大。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在承认这样的社会现状的前提下,给予弱者——女性,一个平等的机会。
三、中国社会状况分析
(一)离婚观念的反思
婚姻法解释三,其实简明扼要,都是围绕着房产而来。为什么围绕房产而来?就因为中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为什么离婚率居高不下?我觉得与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是分不开的。从1950年的“破旧立新”到1980年的“开放转型”逐渐转为2001年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表明我国的婚姻立法已逐渐呈现出从“身份”到“契约”转化的趋势。“好离好散,友好分手”的现代观念逐渐取代那种“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的传统观念,无过错的离婚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可以说,今日的离婚问题,已不是婚姻的问题,而是自由与平等的问题。从历次修订的婚姻法中,我们知道,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已不再十分注重身份,而是注重身份中具有独立人格本位的人的权利和利益,它逐渐缩小了对婚姻身份效力方面的内容。
自由的观念打破了传统的婚姻习俗,婚姻加入了快餐文化当中,来时新鲜,丢时方便。我们也应该从这一角度反思:离婚率的飙升,感情的淡漠,是不是也是一个房产争执的加速器?
(二)房产和养老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反思的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女人就觉得男人买房天经地义,有多少男人在结婚时真的自己买的起房,都是男方的父母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离婚的时候分的不是这些老人的血汗钱吗,老人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老人们为了孩子的婚姻,常常是连养老的钱都拿出来了,最终落得养老无终。
而真正的得利者是谁?是房地产开放商和政府税收。他们利用《新婚姻法》来把民众对房地产开放商和政府的矛盾转移到了普通百姓男女之间的矛盾,要是房价不这么高,男女之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出《新婚姻法》,而是要降低房价,提高收入,使得收入和房价之间落差减少。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社会适应力
0 引言
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而且对其有自主的控制权和支配权,但他们似乎还没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计划较弱、时间监控感不够高、时间管理满意度低等问题普遍存在。而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比较令人关注的焦点。通过查阅已有成果及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实践能力弱等。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他们时间管理能力息息相关。
1 时间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时间不仅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更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而时间管理倾向则是一种时间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即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程度、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度。目前西方,以Britton、Macan等为代表的学者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进行探讨研究[1],强调人们时间运用过程中的行为特点,更加关注时间管理行为这个概念。而在我国,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个体的能力、自我观念、主观幸福感以及自我价值感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善于管理时间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个人能力强,最终事业发展也相对顺利,在专业领域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大[2]。同时学者们也提出时间管理的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观点。通过深入的研究,学者们发现时间管理倾向还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刘建平通过对180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时间效能感对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好的预见性,并提出开展卓有成效的时间管理训练可以作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方法。以上研究成果印证了大学生时间管理水平与其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具有特殊性,如何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基本准则,创新时间管理路径,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时间管理观念,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就业,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有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基于温州地区各大高校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从实际出发,构建适合在校大学生科学时间管理机制。
2 温州地区的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分析
经过对温州高教园区内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计45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为76.67%。由于调查样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因此得到的数据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推论温州地区在校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及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管理意识与行动上存在滞后性 调查显示,有79.4%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他们认为时间是可以有效管理的,但是只有20%的学生会去关注和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技能,在回答无论做什么事情时是否首先考虑时间这一因素时,有50.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表明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时间观,但缺乏时间管理的实践。
2.2 时间充裕,但利用率不高 调查表明,当前在校学生除常规的课业压力外,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但61.7%的学生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和逛街,而主动上自习和去图书馆看书的学生分别只占了9.9%和18%。此外,有45.8%的学生给自己制定了短期计划,但对于自己人生有明确规划的同学只有2.6%。还有36.5%的学生没有给自己制定过计划。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拥有大量的可支配时间,但其对时间的利用却不容乐观,缺乏合理的安排,使得时间利用率低、效益差。
2.3 交际范围窄,交友能力弱 调查显示,有22.3%的学生只和自己宿舍的人交流,不和其他同学联系。很少有朋友、经常独来独往的学生占8.1%。在沟通障碍方面,有6.7%的学生表示自己存在很大的问题,有83.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沟通问题。这表明当今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还不能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他们的沟通技巧与人际交往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
2.4 活动参与度低,实践能力弱 从调查中可见,有13%的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而占绝大多数的81.4%的学生会偶尔参加一些活动,从不参加的学生也有5.5%,他们缺少一定的活动锻炼,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同时将部分的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与社会适应力方面的问题作相关性分析的时候,可以清楚的发现,两者之间是存在显著性相关,一般情况下,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在社会适应力方面也相对较好。正是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如不合理的时间利用,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来宅在寝室,而不出去参加活动。大量的时间浪费直接导致了当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差,社会适应力低。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
所谓的社会问题是一种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开展,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问题不单单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状,更是人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能够被人们察觉到、感知到的状况;社会问题通常是因价值观念不同、利益冲突而引起,需要人们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问题的存在对一部分人或者大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为了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全社会广泛地关注该问题。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只是对某些社会群体造成危害。但并未对全社会成员造成危害,所以对待社会问题,人们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差异性较大,因而解决难度也较大。由此可见,社会问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社会发展同存。
二、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各不相同,就目前社会问题分析,主要有: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腐败问题、诚信危机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地都对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带来难度。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培养人、教育人的职能作用,必须要重视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评估方式不科学
受社会诚信危机问题影响,目前部分的初中学校在教学评估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具体如下:第一,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部分的初中学校为了能够争得当地名校头衔,采用同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的学校管理手段,使学校管理失控。第二,在教学评估过程中重视材料的整理而对实际工作不重视,往往是在相关的教育部门对学校评估前整理一些材料,材料真实性不足,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第三,重视学生成绩忽视素质培养。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多数初中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缺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学校升学率,忽视人才培养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教育模式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导,部分初中学校将本校学生的升学率高低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错误地认为只有将学校的升学率提升上去,输送更多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而没有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另外,对学校功能定位不明。多数的初中学校高层领导认为学校就犹如一个加工厂,只有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将来步入重点高中,而没有意识到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作用,造成学校为了争得更多的优质生源,采用各种手段和办法去争抢学生,而没有通过加强学校管理,采用科学的学校管理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社会问题影响学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手段和方法;其次,对于学校教育效果评价方面,改以往的以成绩论学生能力高低的评价方式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第三,注重学校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底子薄而忽视他们,更不能因学生成绩好而过度偏爱他们,而是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培养和教育。
(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工作力度,力争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置身于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中,这样可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利于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其次,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一些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同老师融合在一起,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活动中通过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真心沟通交流,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感情。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改革传统的评估方法,制定出一套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能全面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考核的评估方案,根据评估方案考核结果对学校进行综合性地考核。这样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此外建立健全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评估机制,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在对教师考核过程中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评,打破长期以来的以教师所教学科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评的唯一依据局面,推动学校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
【关键词】富二代;贫二代;层际流动;壁垒;共富社会
当下的中国社会,“富二代”、“贫二代”、“房奴”、“孩奴”、“卡奴”、“节奴”、“蚁族”、“穷忙族”、“月光族”、“恐归族”……一个个急速刷新的热门词汇,以撞击公众敏感神经和刺痛社会软肋的“另类”话语,形象而精准地刻画了青年群体成长的原生态,敏锐而独特地隐喻了社会深度转型和阶层显性分化过程中叠加在青年群体身上的精神标签。据《蚁族》一书的主编廉思调查,“蚁族”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他们是典型的‘贫二代’,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一个‘蚁族’从家里出来,身上肩负了父母的希望、弟妹的嘱托和全家的期望”。
一、“贫二代”的坚韧执著:不放弃底层的打拼,不自甘“向下的青春”
“他们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儿”。的确,在当下越来越丛林化的社会竞争中,社会阶梯的攀爬显得更加困难。“贫二代”和“富二代”两者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可比性。试想,当你在某偏僻的乡村高中焚膏继晷、日夜苦读,掌握书本知识时,人家可能已经从美国留学归来,操作起一个公司的业务。再试想,“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无论是人生起点还是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回答:在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主题班会上,老师问了一个很老套的问题,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理想。他们当中,有说要开包子店的,有说要开皮鞋店的,偶尔有一两个说要当超级男生或女生,则立马引来一阵哄笑。这些孩子们所谓的理想,并没有超出他们父母的职业?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例外”来自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她说:“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之后去当城管。”当老师问及原因的时候,小女孩说:“我当城管,在街上碰到妈妈的菜摊时,可以慢慢追,慢慢撵,不会打,不会骂,也不抢。”这就是她唯一的理由。显然,这个小女孩以及她的同班同学应该可以归拢到“贫二代”群体当中。[1]先天优越的生存条件,为“富二代”注入了别样的成长激素,这使得他们“天然地”在社会竞争力上要强于普通人。“贫二代”则相反,随着民间财富高速增长,他们却背负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在求学、就业或创业途中,难免遭遇有形、无形的困难,需付出更多努力。
然而,作为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要敢于直面各种问题乃至不美好的事情,毕竟我们不能只做“温室里的公民”。对于各种不美好的社会现象,基于理性而不是单纯基于情感的判断,公民才不会流于愤世嫉俗,才不会以发泄牢骚为快,才不会一面对问题就灰心丧气。再完美的社会都有不公平的瑕疵,再不公平的社会也有穷人可以出头。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还不完美的社会里,“贫二代”既然不可能在各种“拼爹游戏”中获胜,成不了“富二代”,还不如想方设法地努力成为“拼二代”。[2]“励志”和“成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最需要的呼吁。也许你一文不名,但你一样可以追求卓越。“什么地方是我们天堂,什么地方是我们梦想,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希望,什么地方让我们飞翔;什么地方有我们家乡,什么地方有我们梦想,什么地方有我们希望,什么地方让我们疯狂。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坚强,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还在幻想,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力量,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不怕冷落……冷落!”一首在京蚁族演唱自己创作的《蚁族》,感动了前来看望他们的全国政协委员。
没有人说,“贫二代”一定更坚强,或者一定更颓废;也没有人说,“富二代”一定更堕落,或者一定更精英。其实,如今的富人群体、精英群体,其祖辈有几个不是农民和贫民?那么,照这样看来,即便是“有背景”的“富二代”们又何尝不是“贫后代”?2009年6月24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对1999年以后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结业生、肄业生、辍学生和在校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上榜的创业富豪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或是自筹资金,约占上榜人数的九成,有家庭资助的仅占一成。[3]中国的当代转型是现代化的转型,而现代化的过程将充满变动和撞击。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却造成不安定。作为被称为“贫二代”的人,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和沉溺悲情,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放弃底层的打拼,不自甘“向下的青春”,以基于实力的坚硬翅膀和不畏世俗的乐观自信去搏击天空,才有可能脱离贫穷代际遗传的惯性,何况都还处在自己人生最好的年纪,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命运。
二、“富二代”的道行德性:尊崇道义与恪守规则,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
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富二代”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强烈的阶层暗示意味的符号,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占有极大社会财富的阶层正在试图以财富持续增值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但贫富不是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品性好坏的绝对标准,富决不是什么罪过,只要是通过合法途径发家致富,我们没有什么权力去加以指责。
中国有句古话总是说“富不过三代”。家族财富的世代传承,不仅困扰着中国的富人们,也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7%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依然经营。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三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而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经久不衰的商业家族可以说也是比比皆是的。美国的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这样的家族到现在都没有衰落。再看日本有的买卖往往从江户时代就开始,至今还是家门兴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关键还是要调整我们的价值期许:一是要还原“富二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公民标准、而非富豪标准;健全新富阶层的法治环境,杜绝财富特权。曾经,“拿钱搞定一切”的少数纨绔子弟,其一档档恣意炫富行、一起起血腥飙车案,硬生生地将整个“富二代”群体卷进了道德舆论的漩涡,在社会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过度渲染和聚焦中,整个“富二代”群体一度“很受伤”地成了“坏二代”、一撮“负面价值”的代言者。的确,把“富二代”的问题,简单归结为“富人有问题”,那绝不是一种理智的态度。但是,西方“财富是道德的包袱”这句古话用在这里,我看行,绝对不能助长金钱不断俘虏权力、逼退社会底线的风气。可以说,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平等意识,不光是当今“富二代”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不富的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否则,后富起来的人们,同样可能寻找权钱交易的新空间和新规则。二是要加强正面引导,构建和谐财富氛围、建立健全财富回馈机制。“慈善如山、财富如水”。 国内最高调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0亿元的民营企业家陈光标,他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真金不怕火炼”、数年如一日的行动,向人们诠释了作为一名“富一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财富如水,你有一杯水给自己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中,如果你有条河,你就应该和别人共同分享……我们创造的财富就应该回馈给社会上需要的人。企业家最高境界是从无做到有,从有做到无”。为做慈善事业,他说他“能奉献一切,愿拿我的生命去做这个事”。“你不是中国首富,但你是中国首善!”一位领导曾经感慨万千地对陈光标说,你这几年为中国慈善事业奔走呐喊,在无形中唤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共同加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来,这比捐1000个亿都重要![4]陈光标特别感恩、感谢党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他认为企业家做的每一件事里都有党和人民的无形股份,这个无形股份就要回馈给社会。他说他并没有看重“中国首善”这个称号,他看重的是思想的感召力,以引领慈善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政府的责任:撬开贫富层际流动的壁垒,推动中国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
最大的问题是下一代的问题。社会转型在加速,贫富差距在拉大,如何塑造一个平等、和谐、共富并且充满活力的未来中国,不光最大限度地考验着社会各界的包容意识和承受能力,也考验着执政者的管理智慧。“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总理有句名言:“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优化社会结构,改造社会大环境,撬开贫富层际流动的壁垒,消弭贫富层际心理的割裂,使青年群体尤其是“贫二代”们公平地分享与其奋斗打拼相值的发展际遇和改革成果,已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指出,一个社会当中,仅仅是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就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一种绝望的感觉。廉思更是饱含深情地感言,对于像“蚁族”这样从社会底层开始奋斗的“贫二代”而言,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来实现无法释怀的青想,社会至少应该给予他们公平的对待,人无法选择父母亲人、家世背景、聪明才智,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平等的工作机会,这些是应该被保障的。的确,如果社会是公平公正的,“富二代”不会因其富而承受不该承受的来自原罪的道德压力,在精神上就可以更加舒展,更加坦荡;“贫二代”也不会因其贫而承受不该承受的来自物质的压力,在求学、求职中能有公平的机会,从而就会更平和、更自信。[5]但是,我们不能不为之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后,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与贫富壁垒进入固化过程,近年开始出现的“X二代”、“X奴”、“X族”现象,都凸显出出身命运的世袭化、阶层流动的凝滞化、社会结构的板结化、社会竞争的不公平化、发展际遇的非均等化和改革成果的非共享化……当下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达23倍之巨,“贫二代”所能获得的上升机会渐少,上升流动的空间和管道渐窄,贫富二代的父辈差距正被复制到子代身上,如此循环往复,“贫二代”只能看到自己不太美好的未来,甚至自己下一代不甚美好的未来,这恰恰是日益加深的社会隐忧。对一个社会来说,“贫二代”能否获得成功是比“富二代”能否成功更为深刻的一个社会命题。要知道,“贫二代”消失得越快,更能证明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性和公正性,更能显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是一个庞大系统,除了发展经济外,还需考虑诸多方面,如社会稳定、民众公平感和幸福感等等。为此,政府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改革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努力建立一个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后致性”(社会身份经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为主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渐代替以“先赋性”(社会身份是先天赋予的)为主的传统社会的流动机制,建立一个开放的、能流动的、有活力的和谐社会,努力形成中产阶层比较大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使公众尤其是青年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富二代”的成长同“贫二代”一样,需要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大熔炉,而不是什么小灶。这不是一项单纯的、局部的或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政府要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公共政策和制度,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建立较好的社会保障,减轻公众尤其是青年所负担的国民生活成本,使“贫二代”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坚实基础上,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在许多大、中城市,由于房价越来越远离许多普通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住房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城市房价虚高下的“住房挫折”,对于作为“房奴”、“蚁族”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青年的影响最为深远。青年要成家立业及维系家庭健康发展,对住房有新的刚性需求。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青年的住房问题,成为事关民众福祉、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的重要问题。
总之,青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正身处于一个民族复兴和国家兴盛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重塑和引导,而且要下大力气构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为青年人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他们朝气蓬勃、神采飞扬,这不但有利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最终还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个社会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有许多亟待攻坚的难题,但至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应该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明天会更好!中国会更好更快地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时间将洗涤当下,见证未来。
参考文献
[1]记者.宠“富二代”人 寒“贫二代”心[N].网络导报,2009-8-28.
[2]陈方.玩不赢“拼爹游戏”就做一个“拼二代”[N].中国青年报,2009-9-4.
[3]李菁莹.“80后”成为大学生创业富豪主力:一成“富二代” 九成“白手起家”[N].中国青年报,2009-7-6.
[4]耿联.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我愿做一个地球清洁工[N].新华日报,2009-11-3.
[5]毕诗成.拨开X二代口水 把关爱做实在[N].华商报,2009-9-5.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调查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幅增加,当人们为此欣喜雀跃之时,却发现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了,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据统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近800万,而全球经济继续不景气,仅14年上半年就有6.7万民营企业倒闭,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渐渐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天津考察时,曾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发了很多学者、专家的思考,指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多种原因,也从国家、社会、政策等层面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本文笔者在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试从大学生就业力低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工作一线,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深入分析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
调查对象
2013年11月――2014年1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组织12级320名学生到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企业社会实践,笔者针对这批参加企业社会实践的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情况
笔者曾在2013-2014年驻企业三个月,对在TCL进行企业社会实践的430名学生进行深入调查,调查方式包括观察、问卷、访谈等方式。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会出现种种不能适应的情况,如与因不善沟通导致与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压力;不能适应企业的饮食习惯等等。但是经过实习带队老师现场的指导,从将来就业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做通学生思想工作后,学生往往能有一个很好的转变。通过访谈,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实践经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开阔了眼界,能够把现实工作和大学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懂得实际工作岗位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灵活的处事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等等,访谈学生表示以后学习中会不断丰富知识以及增加社会经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从以下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学生在一些就业能力的方面的提升情况。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式,笔者根据自身积累的工作的经验,觉得仅仅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咎于扩招,难免失之偏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就业力太低,就业力太低具体表现为:1、自主学习能力不够。有的学生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更不善于在具体岗位中积极主动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使之尽快适应岗位工作。2、沟通表达能力不够。比如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导致其求职成功率及保有工作率不高。3、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不清晰。比如有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对自身条件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甚至有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 4、缺乏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现代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以及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现实的就业过程中,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岗位正确的认识,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最初择业时拈轻怕重、赚脏怕累、挑三拣四,没有正确的信念来指导自己的意识,导致择业过程屡遭失败。而有的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由于对岗位缺乏正确认识,也导致频繁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5、独立工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得很多大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差,但强烈自我意识,又使他们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些使得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受阻。
笔者针对以上6个方面对参加TCL企业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他们通过参加企业社会实践这些方面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由此可见大学生参加企业社会实践能有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企业,走上岗位,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势;是大学生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更新思想、吸收新知识、促进自身定位的有效途径。企业社会实践能让大学生的学习从固化的书本知识和课堂走出来,能让大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把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就业力的培养和提升。总之,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争取全面发展自己,认清就业形势,从自身出发,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完善自我,做好就业准备,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个人的就业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企业、走向岗位,是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同时高校也要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实践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育人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基于社会实践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徐超 罗艳.《试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 职业时空(研究版)
【关键词】学生社团 高校 社会管理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6-01
1.学生社团与高校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对于高校来说是学生社团就是学生自由发展的新平台。社团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拉进学生们的距离,将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维系在一起,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时间,促进校园文化、优秀传统的发展。
对于社会来说学生社团就是学生和社会的纽带。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通过社会实践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学生社团的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谐校园的建设、社会有效良好的运转是不可少的,它们和高校和社会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2.学生社团在高校和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社团在高校和社会管理中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学生社团只是学生课余生活的点缀。有些高校纯粹抓学术教育,不重视学生自身综合发展。
2.2 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落后
很多高校虽然都制定了社团的相关管理办法,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对于学生社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都不到位。学生社团内部结构松散,管理制度落后不够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流于形式,没有按照制度实施。
2.3 学生社团可以被利用的资源有限
资金不足是现在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这让社团的发展和壮大受到了限制。此外困扰学生社团的就是活动创办没有固定的场所,这就给学生社团举办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资金不足让社团活动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社团的发展得到限制。
3.学生社团在高校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和改进措施
3.1 学生社团对于高校的作用和相关管理措施
3.1.1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社团对于整个校园工作管理过程中起着调解和谐的作用。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与学校的连接者,可以帮助学校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发挥着辅助协调作用,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学生社团应该积极改进高校管理工作落后的状态,引进高效科学的管理流程,增进沟通协调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
3.1.2有利于学生思想引导及素质提高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形成与培养了学生团结、民主、协作的思维与能力。从开展活动的方式到思维方式,从不独立依赖变为有主见自立,在这样的氛围与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社交、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1.3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
参与社团活动,能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变迁的思维,更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大学生通过主动参加社团活动,可从社团活动中获取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实践能力,将有助于他们今后顺利地从学校走向社会。社团学生通过彼此间思想的碰撞,能逐步改变他们许多不符合现实、比较幼稚的的看法与观点。
3.1.4 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给多种类型的学生提供一个坚实宽广的舞台来展现自我。比如学生社团之一科技类社团举办的的作品展示和潜心实验,技能类社团的及时演讲与台上辩论,文体类社团的文艺晚会与舞台表演,文化类社团的书画创作、展览等。这对传承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促进帮助校园文化深层次、多渠道、高质量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3.2 学生社团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和改进措施
3.2.1多元沟通协调作用
学生社团给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社团中发挥长处,弥补不足。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效拓展综合素质,有利于社会管理。这就要求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多元沟通协调作用上增强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多远沟通协调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学生社团应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的多元沟通协调能力。
3.2.2资源配置整合作用
学生社团在资源配置整合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在整个学校的资源配置方面,学生社团在学生自愿配置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合理分配作用。学生社团在资源配置整合作用方面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学生奖助学金的分配上,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上合理分配着学生的奖助学金名额。这不仅可以帮助到实际生活贫困的学生,还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方面起着促进作用。
3.2.3社会矛盾缓冲作用
学生社团在促进社会和谐,缓冲社会矛盾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工作上发挥了自律规范作用,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上更是起到了亦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可以积极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以直接介入以及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教育工作。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传达学生心声,可以宣传教师的良苦用心,起到双方相互理解的作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所以学生社团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缓冲器。
3.2.4 自律规范教化作用
要求学生社团在学生的自律规范教化上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先进的思想理论,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将这些理论具体实践化。以直接教育与潜移默化等方式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自律规范教化,创新教育宣传方式,改进方式上的不足,学生社团在大学生道德层面上的自律自强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总结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参与因素,不仅仅对于高校管理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还对于未来社团成员走上社会,扮演社会角色上具有帮助,这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在今后社团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团对于高校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研究分析当今高校社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案,促进社团建设高效有水平适应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管淑红,王雅丽,石初军.论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3):139.
1.有机观。孔德和斯宾塞都将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都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孔德的理论深受生物学的影响,他把社会学比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必须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性质的简单之和。仅仅通过解析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各个部分内部的情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体进行综合性研究。[1]斯宾塞在社会有机体论方面,提出了与孔德一样的思想观点,即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本观点。斯宾塞认为,整个世界是由无机领域(物理学、化学)、有机领域(生物学、心理学)和超级领域(社会学)这三个部分和领域构成的,有机体和超级体这两类物体都展示了“类似的有机原理”,这种类似能够通过首要的原理逻辑地推演出来。所以,他依据生物有机体来推演社会有机体,从而说明社会的性质。[2]斯宾塞认为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很相似,其在不断地成长与进化,并且这种生长与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过程来完成的。以斯宾塞的看法,作为一种自然的社会过程,无须谁来设计和推进,它自身就一定不断地增长。社会有机体增长的基本形式是机体增大和功能增强。机体增大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数量增加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膨胀和复杂化;功能增强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专门职能的提高。
2.进化观。孔德和斯宾塞都将社会看做像个人一样是不断生长的,逐步进化的。孔德通过“社会发展三阶段学说”论述了他的进化观。他认为人类知识的发展要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孔德指出:“据此基本学说,我们所有的思辨,无论是个人的或是群体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通常称之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3]斯宾塞也赞同社会进化,他认为任何民族的发展历程都是相似的,即都要经历个体、儿童、成年这样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个成长过程必须逐个环节依次展开,各种由低级向高级进展的、甚至十分短暂的环节也不能逾越,只能渐进地渡过。[4]对社会有机体进化的探究,是斯宾塞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可以说近代以来的绝大部分思想家都是肯定社会进化的,尤其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传播开之后,人们对社会进化更加确信。斯宾塞也不例外,只是他的社会进化理论的特殊性在于:强调社会进化趋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强调社会进化形式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3.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孔德认为,人的行动不是由才智支配的,抽象的思想并不是行动的决定因素。感情才是人类的灵魂、行动的动力。人类行为的推动力总是来自感情,才智永远只是一个指挥手段和控制手段。简言之,人因为感情而行动,因为行动而思考。斯宾塞也把感情看做行动的动力,道德的基础。
4.乐观主义。孔德和斯宾塞都是乐观的,对未来充满希望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孔德希望重建政治开明、道德进步、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新的社会秩序。孔德前期的学术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实证精神,到了后期,他却建立了主观性很强的人道教理论,他认为通过对人道教的信仰可以整合社会,乐观地认为在人民的情感体验和终极追求等深层心理中可以维持社会秩序。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的方向是朝着更加美好和理想的境地。[5]斯宾塞提倡有限度的利己主义,反对无限度的利他主义,同时他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利他主义精神似乎有逐渐加强的趋势,按斯宾塞的话说,“在文明时代,恨之宗教正在缓慢减弱,而爱之宗教正在缓慢增强。”[6]当然斯宾塞似乎更倾向于相信可以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使社会成员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自觉和下意识地为社会整体的更高需要服务,从而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
5.实证的科学统一观。孔德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似,都有着普遍性的规律,所以类似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社会,他所创立的社会学就是一门旨在用实证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孔德坚持实证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其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或者说克服观察者的价值评价,仅仅从客观事实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用这种原则来研究客观现象,必须把社会现象看成外在于观察者情感、意志的感性事实,社会现象必须被认为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对社会现象只能问它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至于社会现象应当是什么?应当有多少?应当怎么样?则不必过问。和孔德相同,斯宾塞也从实证主义的立场出发来解释人类的知识和科学。他认为,人的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畴,科学的任务就是描述、记录、整理主观感觉,指出他们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斯宾塞试图把一切知识糅合到他的进化论之中,他认为社会学作为最复杂的科学,应该建立在那些比较简单的具体科学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它与生命科学的关系格外密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复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内又惊闻枪声。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选择非理性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社会舆论广泛探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之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悲剧的主要成因。本文结合时事事件,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就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两个因素,阐述两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卫生。从国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宜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结果;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研究看,林崇德(2003)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尽管,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国内外就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较的。参考相关文献,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意志行为健全、人格统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义就是通过社会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②它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为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受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1)对人的知觉、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2)价值观的影响;(3)可观察的外显特征的影响,如语言、风俗等。同时,社会文化通过两个途径,即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和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⑤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因素的主要动力。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合作;对集体尊崇,遵从公共规则,追求公共价值;与他人、集体利益矛盾冲突时的牺牲。⑥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 反对任何外来的影响和压力。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的阵地,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使得个体面临更多内在的挑战。社会舆论在此背景下,对校园悲剧的反思,将悲剧的形成看作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考量,认为个体出现问题源于社会。
3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⑧与其将之看成一种概念,不如看成一种体系,包含功能、结构和发展三部分。Burns(1982)认为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对经验的解释、决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认为自我包含在人格结构中,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可划分为:现在自我、期望自我与表现自我。⑩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其核心机制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及与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称其为“镜像过程”形成“镜像自我”,Mead(1934)称其为“一般化他人”。豘总之,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有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体现着人的自主性。同时,自我意识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共同指引着个体的行为。
大学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个体的行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约束,接受教育对其社会化的改造。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学历,为人谦虚,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遂投毒谋杀,死者刚直博。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与人的摩擦便产生如此极端行为,心理不可谓健康。同时,人际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动杀人念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亲和性差。此外,死者黄洋的直博经历也成为悲剧的诱因。总之,人际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4 小结
人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外部情境,如社会文化,二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实现的自主性。校园悲剧的成因既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行为个体的自我选择,甚至是毁灭。在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下,浮躁的社会气息、成功学的泛滥以及成绩动机(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自我意识的长期忽略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谈,须从以上两个角度深入。
注释
①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⑤ 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鸿林,赵壮道.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现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96-02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受众,大学生群体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分析能力,由此,在一些媒体的误导之下,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对国情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程度、接受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科学含义及特征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多且比较集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备受关注的事件,既包括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包括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出现,大学生的思想空前地活跃,他们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革,关注着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具体来讲,社会热点问题有如下特点: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典型性
一般来讲,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往往是当前发生的、激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某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此类社会问题解决的普遍需要,诸如教育改革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改革问题等。这些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都非常关注的,而且此类社会问题之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公众对此产生积怨和很强的情绪化,当然社会公众中也包括在校的大学生群体。故此,这类问题具有典型性。
(二)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广泛性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从众心理,意思是一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也会选择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意愿的行为方式。因为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积极地参与,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从而使人们产生大致相似的社会心理,这就会让人们表现出共同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形成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三)社会热点问题的复杂性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有的社会热点问题可能是跨领域的,可分属不同领域,比如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问题。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个矛盾体,其中交织着各种问题形成的矛盾,涉及了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触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引发全局性影响。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并能以正确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填鸭式地灌输的观点和条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课本内有限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但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和成熟之中,对现实社会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再加上生活中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网络上信息泛滥、良莠混杂,就容易诱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分析。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培养大学生认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
传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枯燥、说教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由于从中学就开始学习,感觉内容重复、质疑重复学习的必要性。但实际上中学与大学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如果能将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能改变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感,引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对政治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能够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连的,尤其体现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教学中。例如,每年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关;每年召开的“两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每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反腐败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关等等。通过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解决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和质疑,这样就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一)课前导入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兴趣度低,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不关注,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此还是有着浓厚兴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能够以不同形式参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总结、指正点拨,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解决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和困惑,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教学中可以插入“课前时事播报”的环节。先要求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要求每次课上在固定时间内每个小组对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简要播报和评论,可以选择一件或两件时事。播报结束后鼓励主讲学生与台下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由台下学生补充或纠正播报过程中的疏漏或不当观点。最后由老师作总结评价,并要求其他组成员就此次时事播报的情况写一份评论上交,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这种教学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很好地结合,从而体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时政性。但在具体组织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力地组织和把关,部分学生在选题时喧宾夺主、只顾热闹,选择的题目内容与课程内容无关,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把关和规范。
(二)学生分析时事案例,构建课堂教学新形态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够增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上讲台自主分析,教师在台下做指导。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案例的主要来源。这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检测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作好组织和动员工作。首先,组织学生选题,先由教师限定选题范围,让每组学生在范围内选择一个题目,组别之间选题的内容避免重复,对于重复题目,教师适当进行调整;其次,组织学生收集材料,提醒学生一定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和收集;再次,由学生撰写主题报告和制作PPT,教师进行指导修改;最后,学生上台演讲,教师做出点评。
(三)参与社会实践,延伸课堂教学
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范围很广泛,其主要形式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学习参观、勤工俭学等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和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教学中有“社会实践调查”这一环节,具体组织可以这样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调查指南选题,在课外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并认真撰写调查报告。选题要紧扣社会热点问题,如节能环保、文化产业、公共安全、助学、民生问题等,调查内容要涉及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等。这样就将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延伸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是教会学生以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客观看待社会现实问题,用战略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国际国内大环境,树立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将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才能潜移默化地使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才能真正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2]黄振宣,唐爱琼.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1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