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教师提升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提升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提升计划

第1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本周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教学,使我们真正的开阔了视野,在学习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对教学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

从鲍加农老师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诠释了深度融合,明确了现在教师已经不能仅仅是单一的教和学,还要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智能学习体系。高鸿老师的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将教育部的最新教育理念详实的讲解,再一次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使我们紧迫感加强了,更加认识到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真正做一个复合型教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1+X证书制度工作中稳步发展。董宏建老师的课,我的印象是最深的,董老师讲解的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水平提升三部曲,真是受益匪浅。有时想想,工作学习了几十年,教案写的和董老师讲的还真是有差距,就以目标和学情来说,以前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设定目标,听了董老师的讲授后,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学生们的情况而定,学情不是泛泛的,而是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实情来设定的,所以每一次的教学目标也就有差异,董老师讲解教学目标的阐述,也使我更加清晰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的重要性。这对我在工作中真的有很大的帮助。还有许琼老师的精彩演讲,运用的先进技术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源。总之,本周的授课不仅有以上的名师传授讲解,还有实战技术的演练,先由向日葵软件公司派出有实际经验的老师讲解实例,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还在一些细节上讲解十分细致,并让大家去实地考察,切身体会真正的科技现代化教学,这样不仅眼界开阔,还使大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总之,本周的课程十分精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学中,使我的课堂更加精彩!

第2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一、目标任务

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以“师德建设、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为我省县级以下(含县级)中小学校培训教师15万名,力争使培训覆盖面达到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80%以上的中小学校,以全面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在“普九”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面向农村原则。“计划”的实施必须面向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尤其要以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乡镇以下中小学校为重点,为这些地区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和提高机遇。通过“计划”的实施,努力构建和完善我省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二)送教上门原则。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资源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农村地区师资培训水平和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为克服这些因素,“计划”的主要培训活动必须坚持深入基层、送培下乡、送教上门原则,组建模范(优秀)教师和师资培训专家讲师团走下去,把优质培训资源送上门。

(三)实践创新原则。“计划”的实施必须面向学校、面向课堂,突出实践,突出创新。要根据农村一线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研制实施方案、确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后动。通过创新的活动,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接触新理念、开拓新视野、学习新内容、感受新形式、体验新技术,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

(四)免费培训原则。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体现教育公平公正、惠及农村教师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今后五年内,省教育厅将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计划”的实施,主要用于实施“计划”的各项培训费、教材资料费和组织管理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必须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的往返交通费、生后补助费应由市、县基层财政给予报销或适当补贴。

三、工作职责和要求

(一)“计划”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计划”项目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师资与师范教育处,主要负责制订行动方案,落实培训经费,组织开展省级培训,检查、评价、验收各市项目执行情况,组织开展全省项目经验交流活动,总结全省项目工作。

(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适合本市实际的项目执行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责任落实和目标管理,认真做好项目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及时组织开展项目研讨和交流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评价、有总结,边实施、边交流、边提高,切实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省、市、县(区)各级教师培训院校和教研部门要进一步树立为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服务的意识,深入农村学校,了解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研究农村师资培训的有效内容和方式。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研制科学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各基层中小学校要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及时落实培训指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并配合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

第3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战略预期

我们经过深入思考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服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的运用,对推进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学校教育服务的品质,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我校提出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高投入,营造一流的信息化环境;高标准,造就一支具有信息素养、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高质量,为学生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我校在构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了特色: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作为学校特色,对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实现了“两建设”、“两学会”、“两促进”的战略预想。

说明

“两建设”:一是信息技术硬件建设;二是软件建设。“两学会”:一是要求教师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素养;二是学会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两促进”: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提高办学水平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1.加快信息化基础性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我们的认识:观念前瞻是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品质的前提。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多渠道挖掘潜力,进行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我们以全新的观念,确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设备添置做到整体规划,实用,够用,适度超前;经费投入做到争取政府多拨入一点,社会多支持一点,自己多投入一点。从2005年到2006年,先后投资160多万元,加快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1)抓好硬件建设,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物质条件

实现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是基础。目前,学校内部校园网络体系已初具规模:品牌电脑已超过150台;建有校园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标准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两个;全校教室和实验室都已安装了具有3000流明的大屏幕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一线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现有硬件设备已初步达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环境要求。

(2)抓好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设备的功能

抓好信息资源库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学校注重资源库的建设,组织了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与学校课件制作中心的工作人员配合,共同研究开发契合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校先后购买了大量的教学软件及电子音像制品,录制了一批影像资料,建成音像交流中心库;同时进行语文、数学、自然、美术、音乐等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实现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

2.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经过全员培训,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用信息科技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校园网站已成为在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的师生互动平台。一支完备的教育信息化的骨干队伍、一支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一支能在学习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生队伍正在形成,学校正稳步向着实现数字化教育服务的方向发展。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必须使教师全员参加信息技术教育的全程培训,学校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课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优化了课堂教学。

(2)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全体学习者共享。不仅仅是教师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还要让学生运用信息加工的工具,如运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创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仅是让学生充分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3.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1)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当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转移。互联网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利用网络所进行的学习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特有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主动探寻并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网络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知识,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和需求。学校创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展现自我提供了机会。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品质得到充分的张扬,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需求,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网络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面对未来的几点思考

1.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资源

当前,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其关键部分的资源库的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我们将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快网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包括资料文献库、信息资源库、软件库和光盘库在内的校园网络资源中心,提供更新、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料和信息。

2.加强网络德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互联网上也有一些负面信息,部分学生对此类信息识别和抵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学校应建立“防火墙”,注意把网络与德育结合起来,开发研制德育课件,尽快使德育占领网上阵地。

3.加快校园网建设,做到“班班通”、“家校通”,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

第4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莫运佳,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222-03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不同区域之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巨大差异,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不同区域,提升区域内所有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升该区域教育水平,同理,也才能真正解决好广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一、整体提升广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要性

教育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要做到教育平等,首先就要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广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向这种平等教育理想迈进的过程,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优质教育诉求所必需。通过整体提升某个特定区域内所有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提升该区域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是最终实现广西不同区域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均衡发展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命题。2010年10月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的目标。2012年9月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下称《意见》)指出,2011年我国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整体提升区域内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师资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十分注重提升基础教育师资质量,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全面开花,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教师关注不够,针对性不强的弊病。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间教师能力与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差距越拉越大的现象。成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薄弱环节。正因为如此,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了“坚持整体推进、实现不同区域、城乡、校际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的协调发展”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分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可见,推进区域内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制约广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供给主导型培训,未能缩小不同区域、不同教师群体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培训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大多供给主导型培训,即由政府下达的大一统培训,缺乏对不同区域特殊性需求的考虑,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同样发力。导致后进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没有缩小。二是缺乏对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培训目标和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水平差距没有缩小,在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了好的更好、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不能有效地解决后进地区和能力薄弱群体的水平提升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二)农村教师输入机制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现状。目前采取的从毕业生中招聘教师的做法,不能很好适应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偏远落后地区教育发展需要。由于偏远落后地区办学条件、生活条件及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不尽如人意,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工作。部分毕业生迫于就业的压力,到了这些地区后也不能安心工作,形成了当前广西农村地区“下不去、做不好、留不住”的突出现象。由于教师输入机制存在缺陷。无法保障高水平毕业生进入农村教师队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好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师资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从弱势学校向强势学校流动的趋势。同时,由于发展的不均衡,弱势学校在办学资源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最终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状况。政府如何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强助弱,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整体提升广西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路径探索

(一)分层培训。整体提升。国家现有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典型的供给主导型,精英化、城市化倾向比较严重,而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教师培训需求照顾不足。特定区域是指以行政区划、民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或教育发展水平来划分的有明显区别的空间。特定群体是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测评体系评测结果、以教育教学水平高低所区分开来的群体。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教师培训照顾不足,主要是指对农村教师、薄弱教师无法照顾到“面”上的培训需求,只有部分“精英教师”才能得到机会发展。不同区域与不同群体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以特定区域与群体为对象,是个性化地解决局部或个体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木桶原理,薄弱区域和能力薄弱群体的水平,是一个区域教育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薄弱区域与能力薄弱群体的水平,是提高整体水平的关键,是解决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有效途径。

整体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构建分层培训的研修体系来实现。按照学校教师群体的能力分布,实行“骨干、一般、薄弱”教师分层发展的研修体系。骨干教师通过“目标激励一专业引领一反思实践一榜样辐射”的培训模式来实现其教学、教研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一般教师通过“专家引领一同伴互助一自我成长”的培训模式来有效促进自我的专业化发展,而薄弱教师可通过“同行指导一学习提升一校本研修一内化成长”这一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实现专业能力的转化与提升,让薄弱群体教师补上短板,整体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定向培养。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广西区域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是重点。要破解农村教师“贫血”状态。可以通过“定向培养”这种“造血”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定向培养师范生是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有效延伸,国家对来自农村的这部分定向师范生给予经济支持,解决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既吸引了农村较贫困的学生报考师范,也坚定这部分学生回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实现农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以广西为例,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小学段可以推行全科型的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着力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学能手”。所谓小学教师全科型定向培养。是指选取有资质的教师培养院校,招录初中优秀毕业生,按照“2+3”五年一贯制,采用专门的全科小学农村教师培养方案,培养一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具有扎根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思想素养。能够承担小学各门课程教学任务。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专业发展潜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农村教师。经费保障方面实行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政策保障方面,地方行政部门保证毕业生有编有岗。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工作,最终解决农村师资输入方面的问题。

(三)换岗交流。激活教育资源。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优质资源更多地流向城市,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造成农村的优秀教师越来越稀缺,农村教育发展受到了阻滞,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教育发展失衡的重重矛盾。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特别是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当下要解决这个问题,补充优秀师资到农村学校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可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教师支教、送教下乡、挂职锻炼等措施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城乡教师换岗交流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以城乡教育共赢为追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实现有效联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第5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中职教育;现代信息技术

0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已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行业,有助于帮助教育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信息化时代,中职教育必须正确面对当前时代提出的挑战和问题,及时抓住教育模式革新的机遇,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促进作用,帮助中职教育完成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变。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意义与新特征,将中职教育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中职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1信息化教学概念

信息化时代是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生活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特征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生活工作相结合。信息化时代是当前教育发展和完善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保障[1]。教育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关键生产力,而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便是当前教育生产力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可提高我国教育行业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是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即信息化教育,有利于提升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2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信息化教学发展,必须分析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合理分配信息化教学资源。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中,绝大多数中职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信息收集能力,具有一定的互联网应用技术能力。但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融合,中职教师的认知普遍较低,严重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主要表现为信息加工能力薄弱、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较差等。绝大多数中职院校比较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往往忽视教师科研能力的考核与要求,导致教师科研能力不足,严重缺乏教学理论研究,相关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难以及时更新信息理论,从而导致较多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将信息技术等作为工具,实现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此外,信息化教学设备应用与课程设计不完善,一些中职教师很难通过信息化技术系统设计课程,无法统筹安排课程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未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专业课程的契合。

3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但信息化教育带来转变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3.1信息化教育本身的挑战

新事物产生是一个盘旋上升的过程,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当信息化教育被提出时,便注定了其要克服重重挑战和考验,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2]。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面临的是传统教育模式。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教育行业时,人们对其准确性无太多质疑,但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信息化教育面临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挑战。

3.2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挑战由互联网属性决定。一部分教师不了解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员更替提出了一定挑战。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要求更高。例如,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对中职教育而言,需要在传统教育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投影仪、电子设备、计算机等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一系列设备,同时,提高对中职教师的要求,即中职教师需要全面掌握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

4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当前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笔者整理了一系列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以便提升中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1完善基础设施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影响信息化时代进步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较为新颖,应用于中职教育时,需要教育人员掌握新的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促进中职教育效率的提升。基础设施一直是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只有完善现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才能发挥信息化时代对中职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提升中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学校需要拥有专项采购资金,通过一系列设备采购工作,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职教师的能力[3]。

4.2制定专属保障措施

制定保障措施是保证中职教育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信息化教学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师的综合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保证中职教育教师水平和质量能够符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信息化教学的进步。为此,中职院校需要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强有力的信息化建设学习小组,为中职教师能力提升和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还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真正落实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工作。例如,通过制度规定将教师信息化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绩效考核重要指标纳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考核,提高中职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

4.3确定中职教学培养内容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对中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课程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对于中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需要根据具体能力确定具体教学和培养内容,完成中职教师的针对性培养。例如,信息获取能力培养方面,需要确保教师能够依据教学需求,明确分析所需知识和信息,通过数据库和网络等,收集整理信息,同时,通过交流共享信息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源。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与软件作为应用基础。

4.4规划教师培养方式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需要与教师自身相结合,确定并规划教学培养方式,完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以“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应用为例,中职教师普遍存在认知不完善、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往往采用校本培训的方式,以节约相关培训成本,且有利于中职教师交流与沟通教学问题[5]。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需要通过学校搭建的网络、教研平台等,寻求解决方法。此外,中职院校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中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通过互联网和校园网等为教师提供培训内容,为中职教师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密切结合。

第6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问题 激活 话题 推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45-01

新课程引领我们“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过去的两年中,我所在的教研组做了多次尝试、切磋。我的做法是用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的惰性让学生“动”起来,用话题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课堂“活”起来,效果不错。

1 问题激活 层层深入

激活学生思维惰性让他们“动”,我认为首先要创设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有目的地思考。

例如选修2-2模块中,有这样一题:求y=x3在(1,1)处的切线方程。学生完成练习后困惑了,该切线与函数图象并不止切点一个公共点,怎会是切线呢?教材第7页也提出思考“此处的切线定义与以前学过的切线定义有什么不同?”在这之前对于“切线”,学生们一贯就是以“只有一个公共点”作为判定标准的,

这个矛盾一出,课堂上热闹了。学生们很积极,努力追寻着有关“切线”的记忆。我们知道初中平面几何中定义了圆的切线。那么还能用“只有一个公共点”来作为曲线“切线”的判定标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有这样的曲线,虽然直线与之只有唯一的公共点,但我们并不认为它们相切。如:y=sinx与y=x-1,抛物线与对称轴等等。学生很能理解,及时化解了认知冲突,并进一步了解像这样通过逼近的方法,将割线趋于确定位置的直线定义为切线,适用于各种曲线,这种定义才真正反映了切线的直观本质。

而后,我们还分析了如下变式:已知函数y=x3,写出过点(1,1)的切线方程。细分析题意后我们发现(1,1)或许就是切点,也或许不是。这个案例更让我感到有时学生在认识上的、知识结构上的冲突或是矛盾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的。我们要做的,只要多给他们一些发现问题的背景,让学生处于“惑”的境界,让他们有问题要问,并鼓励他们探寻解决的办法。

2 话题推进 对话交流

用话题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简单的说就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敢于表达,哪怕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总好过“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尴尬。这里说的“话题”,可以是教师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预设的情境,更可能是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的一些突发疑问或矛盾。这时,教师万不可急于表态,而应给学生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来说,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推进。下面是我在一堂课上的片段,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选修2-2模块中,复合函数求导问题是个难点,在这里教材对理论知识着墨并不多。在教学时我在介绍了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后,并辅以相应的练习,还特别点评了前一节课预留的题目:求函数y=sinx?cosx的导数。对这个问题有如下两种错误的做法(sinx?cosx)'=cosx?(-sinx)=sinxcosx;(sinx?cosx)'=(sin2x)'=cos2x。

像以前一样,我在例题、习题讲解结束后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没有疑问?”这时班上的一个同学竟举手了“有!”我有些吃惊,全班同学齐刷刷地看着他。同学站起来说道:“书上这个例子误导了我!”这时有同学开始笑他,我也有些好奇,示意他继续“这道题中对x+2不求导还不是一样的!我之前就是没看明白。”说罢,露出了些许不自在。这时班里随即出现了附和的声音,“是的,是的,我也是!”

我基本了解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出错的原因,我很庆幸他们表达了出来。最后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教材用函数y=ln(x+2)来引入复合函数求导公式的确不是最好。该函数虽然蕴含了复合函数的思想,但求导的过程中考不考虑中间变量结果都一样,在形式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这个函数的实际意义也不清晰。我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让他们继续发言。有同学就建议换一个函数,比如:求函数y=(2x+3)2的导数,之前发言的同学更是来了一句,“只要x的系数不是1我都晓得怎么回事。”大家表示赞同。课堂在我们之间的这种“对话”中变得很是轻松活跃,看来复合函数求导在同学们眼里也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不过如果学生仅仅只满足于“x的系数不是1”学生就明白,我想他们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或许并没能真正的理解复合函数求导的内涵。至此,我追问“复合函数求导关键是什么?”他们基本都能回答是“对中间变量求导。”

说实话,我之前真没想到课堂上会有这样一段插曲,这让我着实兴奋了不久。我发现他们大多数比以前更用心了,在这种“对话”交往中,也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今后的备课除了认真叙写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多做一些课堂预设,以便教学时灵活处理。比如引入时通过求函数y=(2x+3)2的导数,利用(4x2+12x+9)'=8x+12与[(2x+3)2]'=2(2x+3)=4x+6间的矛盾来产生认知冲突;也或者直接由点评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引入,既能产生认知冲突,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复习了相关的乘法运算,真是一举多得。

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完美表演”将知识掰开揉碎,不惜工本讲深讲透,甚至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让他们不用思考就明白,势必会大大降低学生思维的层次与价值,让课堂陷入一种教师教材唱双簧,学生台下当看客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让学生不会学不会问,也问不出什么、思考不出什么来。要打破这种“尴尬”,我以为用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的惰性让“他们动”,用话题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说”,是个很不错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12.

第7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中职教育;电工实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5

就业市场一般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所以中职教育衔接市场就变得顺理成章。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因此中职学校实施模块化教学课程改革,就具有行之有效的现实意义。随着中职电工课程的改革,职业教育的真正教育目的已经跟传统的教育目的有所不同。为此,就要求学校重视实作技能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对新型中职人才的需求。

一、提升背景

模块化教学(modular course)是将课程内容分成几个具有紧密联系的部分,并且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它是按照模块化的思想和编制原理而设计的课程模式,以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作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分成合理的课程模块,把内在逻辑关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的相近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将逐渐设计出来的众多课程模块积累起来,从而形成课程模块库,各教学组织或教学机构依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课程模块库中挑选合适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形成小型化的模块课程。与传统的单元式教学相比,模块化教学内容可以自由选择内容模块,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更好地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要求。模块化教学具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学习自主化、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很强的实践性等特点。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手段,提高学生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二、提升意义

如今市场和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了新要求,职业教育将转向人人的教育,现代教育理念又本着以人为本的要求,可是现有的课程模式陈旧,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而电工实作技能是机电类、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电工实作技能,应当能熟练认识各类电工元件、分析电路原理图、设计和组建典型电路回路、设计和装配具有简单功能的电路产品、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通过电工实作技能教学,学生掌握其专业核心能力。因此在训练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坚持以就业为方向,将技能教给学生。制订实作技能课计划,老师首先要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需求以及专业培训目标,制订出每个实作技能的具体计划。中职电工实作技能的目标主要是把学生栽培成为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生产操作工人。因此,要从实践出发,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争取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提升方案

1、实作技能基地建设方面要提高课程有效性

实作技能基地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要条件,是实训教学的载体。因此,实作技能基地要真正展现专业特色和水平,展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专业实作技能室的建设方向要注重实用性,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能模仿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操作;实作技能室的工位要多,尽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工位,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要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实作技能基地,例如车间、实验室等,给学生营造充分练习的空间,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实作技能的训练,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2、实作技能老师教学水平方面要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作技能教学的基石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实作技能老师的教育水平是衡量实作技能质量的重要方面,为了获得较好的实作技能教学效果,关键是任课老师要具备“双师”素质。老师们只有对所教授的理论技术技能非常熟悉,才能够准确发现学生在实作技能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掌握有关知识的程度,从而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存在的弱势环节,就所学知识点加强辅导培训,直至熟练掌握,达到实作技能目的。所以,专业课老师须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在实作技能教学中游刃有余。

为提高专业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应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对策,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课老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专业课老师培训。学校坚持以做好老师培训为一项重要目标,将“双师型”专业老师的培养加入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之中,并认真采取措施。为弥补指导老师不足的现状,学校每年都应拿出大量资金,从社会上邀请具有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和很强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当指导老师,来校进行指导。此外,学校每年都应以“校内比武、校外参赛”的方法不断提高老师的技术水平。

(2)老师应该在教学中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学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优化实作技能内容,应先浅后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实作技能要重视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以便让学生在好奇和感兴趣的激情中学习。

(3)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潜在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4)老师要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实作技能教学的评价方式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也更渴望听到好的评价,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可展开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学活动,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第二课堂,使学生意识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而言之,实作技能教学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艰难的教学环节,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师生们的一起关注、一起努力、一起打造。要想方设法提高实作效果,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到实处,为社会提供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四军.基于模块化设计建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59-760

[2]冯玲.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优化及实践[J].专题研究.2013;311

第8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加深学生对壁画设计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壁画设计的本质,这对提升学生壁画设计水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便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教师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学习壁画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在壁画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壁画设计相关知识点进行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壁画设计水平,增强他们的壁画设计素质。

关键词:

壁画设计;互动式教学;教学研究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壁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完成模拟壁画设计作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跨度一般在60天左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理论课程的分布、壁画设计类型的侧重面、学生对壁画设计的应用情况。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将壁画设计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壁画设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壁画设计知识。

一、壁画设计教学的重点问题分析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了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壁画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总结。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内容进行深刻思考,并能够对学生学习的特征进行把握。针对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文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效把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1]。一般来说,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通常以移动桌椅设置活动场景,以促进教学的灵活性。在具体环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入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安排座位,也可以分组就坐。例如,本班的学生为40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将学生按兴趣与特长分组,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中,可以相互探讨,对设计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2]。壁画设计教学通常有以下一些重要环节需要认真把握:第一,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何对课程理论部分进行定量,把握好时间与内容的关系,根据时间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壁画设计的规律和相关理论进行详细介绍,为学生在进行实践壁画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第二,在进行壁画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辩证地对壁画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壁画设计时,能够大胆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壁画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如绘画技能、光学知识等,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对壁画设计进行创作,否则就会影响壁画设计的效果[3]。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着其规律涉及壁画,才能使自身的设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第三,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实践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地给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明确壁画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这样能够进行有质量的壁画设计。总之,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最优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针对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壁画设计质量的提升良方。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壁画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法的根本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的良性互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激烈的讨论,阐释各自的见解,才能加深对壁画设计的理解,并能使教师发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加深对壁画设计的理解[4]。

(一)构建有效的师生对应关系从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在密切的沟通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对学生搞“一刀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盘了解,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传统壁画设计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行壁画设计的教学效果。而“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壁画设计学习当中[5]。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并且在沟通和讨论过程中,许多难点和疑点都能得到解决。

(二)坚持全方位探索把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壁画设计教学,切忌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班级的实际,进行全方位探索,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课题进行优化设计,以“课题”将学生带入情景,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进行壁画设计。壁画设计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利用适宜的课题,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壁画设计水平的提升。第二,在壁画设计过程中,应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壁画设计关键在于“设计”,而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6]。因此说,实践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要理论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实践少走弯路,才能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壁画设计。第三,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从多个层面对壁画内容进行分析[7]。壁画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壁画设计作品的欣赏能力,对名家设计的作品进行分析,弄明白优秀的作品“优”在哪里。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了,设计壁画作品也就有了品味了,壁画设计水平也就不一样了[8]。

(三)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沟通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壁画设计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壁画设计[9]。为了进行更好的沟通,就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掌握了学生的特性,沟通也就水到渠成。当代大学生有朝气,自主性强,但心理年龄普遍偏低,针对这些实际,教师可以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进行壁画设计学习中。总之,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有效地沟通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壁画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发展,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童道琴.互动式教学探索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67-69.

〔2〕张军,吴荻,肖晓强,周丽涛.改进互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1):191-194.

〔3〕夏松超.试论短期壁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5,(07):177,179.

〔4〕沈剑良,张帆,宋克,吕平,张丽.面向实践的现代SoC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143-144.

〔5〕张旭伟,兰图,陈波.基于互动式教学和多元式评价相结合的工科设计类课程教改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186-187.

〔6〕张蕾蕾.网页设计中色彩视觉元素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105-106.

〔7〕张如画.论设计色彩的符号特征[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102-104.

〔8〕邢凤梅,张小丽,孙冬梅,汪凤兰.“互动式”教学实施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102,118.

第9篇:教师提升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强调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因此导致人与自然的失和以及经济社会的失衡。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和模式应运而生,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结合,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本文的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指在企业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入生态化理念。其目的是将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以企业利润增长为中心,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以及员工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企业生态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都比较成熟。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研究也较多。于国波在知识共享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提出了基于外生知识共享、内生知识共享及智力资本整合的三条提升路径。廖奕、王希钧(2011)在知识协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了知识存量的增长路径。谢廷宇(2011)在全球生产网络下研究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总结了广东制造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 。徐蕾(2012)以产业集群内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本地、超本地知识网络对于集群企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的研究视角有很多,而本文是在企业生态化视角下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且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维度

从系统学角度来看,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根据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笔者认为影响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国家政策、市场供求等等;而影响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因素为生态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生态创新管理能力、生态化创新倾向、生态设计能力、清洁生产能力和绿色营销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因此将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内部因素主要是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对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持续发展要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最终使企业走向衰退,因此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成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态因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每个环节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都离不开大量生态资源的投入和不断积累,生态资源的投入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而生态资源的投入能力受到生态资源的获取能力的约束,生态资源的获取又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生态资源的投入能力联系密切。

3.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力涉及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组织管理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力。通过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够实现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技术、知识、环境的有效整合。因此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力是实现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4.生态化创新倾向是企业家环保精神的直接体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求企业家具有强烈生态创新意识,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企业文化,这样有利于企业内从领导到员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它既是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种动力,又是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

5.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生态设计能力即将生态创新意识转化为生态研发的能力,生态化设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成败。

6.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主要通过生产出的绿色产品来衡量,而清洁生产能力就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的能力,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清洁生产能力的改善。

7.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而绿色营销能力是进行市场研究、使消费者接受生态创新产品、信息反馈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绿色营销能力紧密相关。

三、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分析

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的强弱、增减变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或减弱,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来反映。本节尝试通过企业持续发展系统因果关系图,来揭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变化,并基于此来探讨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

(一)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现实中的系统是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对象“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一个系统,该功能是维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要素包括企业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系统要素。内部系统要素又可以分为“能力、行为”要素生态资源投入能力、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力、生态化创新倾向、生态设计能力等,表现“结果”要素如成本、产品、绩效、利润、持续经营等。外部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假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与运行是一个渐进、连续的行为过程。如果系统出现不稳定状态,是由于系统外部或内部要素出现的某种状况所导致。而企业的内部要素及外部要素中的生态环境要素为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忽略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其它因素对本系统的影响,只考虑选定的系统要素。在以上假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如图1所示。

根据上文的假设,我们可以推断: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越稳定,企业竞争优势越明显,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以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减弱,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弱。

(二)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

影响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各要素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紧密相连,并且是在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和有效组合下才能有效提升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正是这些要素的相对稳定与提升才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得以实现。笔者根据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果关系图的分析,构建了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模型,如图2所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生态工艺、生态技术、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是考虑生态因素为起点的,生态因素主要包括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资源能源的限制、绿色需求的牵引、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企业外部的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着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外部生态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客观性,企业很难对其控制,但是企业在生态化视角下可以通过自身各种能力的提高和有效整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对外部生态因素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倾向影响生态创新意识的产生。其与企业生态资源的投入能力决定了生态设计能力和清洁生产能力的提升。企业生态管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企业清洁生产能力,如通过生态工艺及生态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提升清洁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节约企业生产管理成本和运营效率来间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绿色产品形成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绿色营销手段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生态效益,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作用不是其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实现1+1>2的增值效果。

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受到了外部生态环境的约束,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内部影响因素的提升来实现,这不是单方面能力提升所能完成的,必须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模型突破了传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最终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用心,万辅彬.基于技术预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J].改革与战略,2006(02).

[2]胡继华.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机制[J].企业管理,2010(07).

[3]廖奕,王希钧.知识协同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和路径研究[J].中国外资,2011(09).

[4]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

[5]徐蕾.知识网络双重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