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管理会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

第1篇: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1.1构建合理的会计核算模式来规避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是有效利用资金进行科学地投入和获益,主要通过预算、进行开支,最后核算等工序来完成。几个环节都很重要,对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以及盈利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每一环节的工作都准备充分并且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极小,那么可以肯定,企业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不得不利用先进科技的帮忙,减少人工失误的同时,也优化了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节约了成本的消耗,提高了企业了内部的工作效率,很好的实现了财务的监督。

1.2建立外部的财务会计监督模式来防控风险。

(1)内部的监督机制需要调整,外部的监督机制同样也需要构建,注册会计师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重要外监督机制,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2)外部的监督摆脱了企业的经营者的束缚,因而具有内部会计工作人员无法比拟的监督优势。这种监督可以有效地保证了会计的权威性、公正性、客观性,避免因为小利益的诱惑而违纪违法,帮助不法分子侵吞财务。

2当前我国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会计内部监督上,最严重的现象就是监督程序形式化。因为在企业内部,财务上的管理是按照决策者的意图进行的,企业里的会计监督人员的人事和工资关系等都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和考试,但由于外部环境的诱惑太大,其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2.2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会计法》的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业的经济犯罪行为起到了很大作用,违法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但由于金钱的诱惑太大,一些企业领导者抵制不住诱惑而铤而走险,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进行违法活动,而会计人员迫于压力和其他的原因只好对领导的指示唯令是从。

2.3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会计管理的监管部门是多方面的,包括各地方财政、税务、审计部门,他们在财务监管方面都各自履行自己的责任。在发生问题后,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现象更是严重,根本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这样就导致了会计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缺乏有利的会计监管合作,没有形成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联合会计管理体系。

2.4会计监管不具有直接奖惩权。经常在企业内部会有一些会计造假账等情形的出现,虽然会计的监管部门可以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并没有直接的惩罚权利,而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监督部门也不能立马察觉和处理,只有等到问题严重了自动暴露之后,企业内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会计监督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缺少一定的惩罚权,致使造价可以在上级的眼皮底下活动,影响了企业的管理质量。

3新会计准则体系部分特点探析

3.1可操作性。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指南以会计人员喜闻乐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做出了规范,避免了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时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避免了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3.2层次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最高层次,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个层次。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企业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指南。

3.3动态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实务中出现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可以对应用指南进行修订,使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体现实务出现的新的、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

4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

4.1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准,表现在把财务管理的唯一衡量标准设置为企业的盈利,而忽视了企业中各种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

4.2企业的财务关系不清晰,表现在成本控制不到位,财务核算不准确,内部分工不明确;

4.3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弱,表现在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差;

4.4财务信息不准确,表现在核算对象不明确、会计期间混乱或者成本支出数目不准确。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办法,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具体应注意几个方面: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将原来的一味追求企业的盈利而转向对企业各种利益主体不同利益诉求的平衡,并且考虑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2)理清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是否清晰决定了财务风险控制的成效如何,企业各个部门必须理清自身的职责、地位和作用,把对各项财务风险的防范落实到具体岗位,各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旦发现风险也可以有专人负责。

(3)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现代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极其重要。主要表现在如果企业不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评估,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财务风险浑然不知,那么当实际风险来临,

第2篇: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为了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管理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管理会计可以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提供内部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资料等。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是一种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工作,提供相关的信息,供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决策。管理会计是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的有机结合,不仅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仅局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没有有效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现行教科书中所列示的方法,片面地追求复杂的数学理论模型,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研究领域狭隘,应用范围缺乏广度和深度。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着重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并没有从实际出发,从企业自身出发,分析对比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成本以及同行竞争者的成本,以便找出企业的成本优劣势,更没有考虑过企业如何在同行业竞争中占有有利的竞争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是否会长久保持,不重视相关重要决策信息的提供,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为管理会计某些方法的应用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比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等。然而,我国当前的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大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缺乏对实践的及时总结与推广。伴随着70年代末管理会计的引进,我国逐渐开始应用管理会计。虽然已经有部分企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这些企业并未能及时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广泛、深入地推广。

(五)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及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够。首先,我国会计人员总体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知识掌握得层次较浅,又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严重影响到经济水平的发展需要。其次,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也不能很好地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决策,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难以得到运用。

(六)我国经济体制不健全。完善的经济体制环境是管理会计执行的必要条件。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忽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有用信息,从而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研究必须联系实际,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二)积极构建适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强调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

(三)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促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中国企业应该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然后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企业中开展案例研究的研究项目,使一些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推广和应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总结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会计有些方法的应用对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对于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培养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企业领导更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这样可以使领导在会计人员进行分析预测、决策控制等活动中发挥引导与震慑的作用,保证财务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第3篇: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吴水澎)。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潘飞等,2007),这与最初管理会计的功能密切相关,即帮助制造性企业核算成本与管理成本,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案例/实地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相对于西方管理会计的起源,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所以起初的研究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的经验研究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潘飞等,2007)。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地/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这与国外的研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检验实践中的理论应用,为理论假设的提出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以及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等,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是真理,那么在所有的企业中都应该适用,即使是指在某一类企业中适用,也不能只通过一家企业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调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这两个方面做到科学严谨对调查的效度和信度都十分重要(胡玉明,2005)。国内现有的问卷调查与国外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例如,对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计量一般从原材料的供应、竞争者的动态、市场需求、制造技术、政府监督和干预以及原材料的价格共六个方面进行评分(GulandChia,1994),再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来证明其计量的合理性。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或者某种管理会计实践的程度和状况,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2005《会计研究》:《企业成本战略管理与持续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采用统计检验方法使用得到的数据。但在国内样本中,这样的问卷调查并不占主流)。所以,即便都是问卷调查,问题设计的水平和研究的深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实验方法最早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研究之中。大约20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开始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经济研究,建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绝大多数管理会计的教科书还是以制造性活动为案例(Anthony,1989)。早期的研究之所以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是因为这样的研究主题能够带来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的机会。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Shields,1997),于是便带来了更多的管理会计研究机会和研究主题。随着研究的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如财务、娱乐、保健、教育、交通、零售等)、服务行业(如财务、娱乐、保健、教育、交通、零售等)和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使得诸如对标准成本研究的兴趣降低,而增强了对促进销售的价值链管理环节的研究兴趣,因此又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随着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不仅是业绩计量的工具,更是战略实施和管理的手段。因此人们更加关注管理会计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中国与西方的经济背景和企业背景不同,或者经济发展的阶段存有差异,研究背景也会存在差异,而这又会直接影响到研究主题选择的差异。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由于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

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Otley,1980)。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Emmanueletal,1990)。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它与会计学的其他分支相区别之处就在于它关注行为科学,其发展受到了经济学、政治学、组织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影响(BirnbergandShields,1989)。例如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产生的重要经济后果就是对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为研究的透彻程度。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可以确定的是,任何管理控制系统如果不尊重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决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研究,总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二、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

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杂志。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潘飞等,2007),而且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其他权威期刊发表管理会计论文的比例相对过低(我国还没有管理会计研究的专业期刊)。因此我们选择《会计研究》作为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水平的代表性样本。国外的选择了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而且发表的论文都是管理会计的论文,因此可以较好地代表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我们选定这两本杂志,并从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国内与国外的异同之处。样本的时间从1996年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从众多论文中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大的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我们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统计显示,1996年-2006年在《会计研究》上,总共发表了174篇管理会计的论文,JMAR总共发表了88篇管理会计论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差异进行分析。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这一分类主要是参考了Shields(1997)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分类,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但是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参照Wagenhofer(2006)的研究,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或针对某个企业或者行业进行分析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前文所述研究背景的确影响着研究主题的分布,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实际上,非盈利组织也可以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上向企业界学习,例如可以在医院建立病患费用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

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的研究(潘飞等,2007),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没有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因此,对于国内的管理会计学者而言,如果要使自己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首先要在理论基础上有所突破,不仅依靠经济学,还要奠定更广泛的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的视野。而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并且,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这反映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与狭隘,也指明了未来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们把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档案研究多数采用经济学理论,这与JMAR的结果一致。而国内的问卷调查研究多数却没有理论基础,而国外的问卷调查研究均有理论基础,这一差异印证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国内的实地/案例研究应用的基本上是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而国外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并且在各种研究方法上对经济学的应用比较均匀(除综合研究外)。另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国外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水平显著高于我国。因此,国内外理论应用的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不仅影响研究的深度,也影响研究的价值。

(四)研究方法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当前对于研究方法的争论,根源在于哲学中的认识论,即何谓真理知识和如何获得的争论(李连军,2006)。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梯利,1995)。理性主义认为:原因与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知道原因,就可以依靠思维和推理的力量立即确定其结果,而不需要依靠任何经验。经验主义却坚守科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只有通过观察和经验才能得到。因此,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张朝宓,熊焰韧,2006)。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也是我国一直以来会计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Shields,1997),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

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地/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当然,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在从事实验法的研究,但是这一方法对绝大多数研究者而言还是相当陌生的。另外可以看到,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案例/实地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案例/实地研究。那么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统计技术和研究结论的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研究的水平受到了实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应在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

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者和实践者基本还处在相互分离的状态,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发生了障碍。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因此,应该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组建中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使其成为我国管理会计师交流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场所。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尤其是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在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上更容易被国际认可,加之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研究内容更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青睐。

(四)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

传统的管理会计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比较稳定的制造性企业。管理会计最初就是在工业企业当中推广并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工业企业中成熟并完善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开始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着重研究非盈利组织和更加通用型的问题。而相对于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是集中于企业层面,尽管这与研究水平的发展阶段相关,而且能够提升研究的实用性,但是也说明研究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因此,今后应该研究更多通用型的问题,以点带面,拓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