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莲~山课件 ]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一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初中生在初期很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历史地图,因此,要使他们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首先要做的便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阅读历史地图,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阅读的基本要素。历史地图的基本要素与普通地图大致相同,只是更多地被赋予了历史特征。历史地图有图例和注记,历史地图上的方向基本上也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同样,历史地图也有比例尺,只是教学用历史地图由于对地图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大多省略了。
其次,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图例,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历史地图的图例在阅读历史地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历史地图比喻为一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那么,历史地图的图例就是打开这所宝库的钥匙。只有先熟练地掌握图例,读起历史地图来才会得心应手。所谓图例,通俗地说,就是地图中各种符号的简单说明。历史图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统一图例,它与普通地图上的常用图例基本相同,只是被赋予了一些历史地图特有的概念,一般对首都、重要居民点,岸线、河流、运河、国界、地区界、长城、山脉、铁路等符号作统一规定;有关中国历史的地图中,对诸侯国、郡、州及省级驻地以及政权部族界等也会做出统一规定。另一类是分幅图例,即各历史地图中所用特殊符号的简单说明,这类图例与所要表示的历史内容有密切关系,且不具有同一性,因此往往会在相应的历史地图中单独表示出来,例如战役图中的军队进攻和退却路线、防御阵地等等。
再次,要培养学生学会充分运用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功能。由于历史地图中表示的某些自然要素,特别是某些社会要素,与今天相比变化较大,因此学生不容易弄明白。这时,在地图上提供学生们熟悉的与古内容相对应的今内容,就为他们阅读历史地图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帮助他们更方便、更清楚地理解历史地图所表示的主要内容。古今对照功能在课本历史地图中最大的应用就是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即在每一幅历史地图下面提供了重要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表,通过古地名相对应的今天的方位,学生们就能对历史地图中表示的古地名的确切位置有个明确的概念。在与课本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中,由于采用四色印刷,古今对照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地图册不但提供了地名的古今对照,而且也提供今岸线,今国界、省界,重要水系(河流、湖泊、海洋)的今名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历史地图。例如,在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一)的《西汉时期全图》一图中,通过地图中蓝色和灰色古今岸线的对照,学生们就会明白西汉时的海岸线与现在的海岸线原来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通过地图中给出的灰色今国界和当时的政权部族界的比较,也使学生们能很容易地对西汉时的疆域有个相对明确的概念;而长安下面相对应的今位置“西安西北”和南海郡左上角的今名“广州”,就是要让学生们明白西汉时长安的具置,知道西汉时的“南海郡”原来就是今天的“广州”。今内容在历史地图册中一般用灰色来表示。
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
初中时期,学生的求知欲特别强,但他们的强烈求知欲是建立在自己的兴趣之上的,因为他们正处在理性思维开始形成、感性认识还特别强烈的阶段,往往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执着,而对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容易应付了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初中学生经常偏科的根本原因。因此,老师如果想引起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重视,就应该从一开始起就培养他们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并贯彻始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历史课导入充满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出精彩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开始就被吸引。
如六年级历史的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先从地球的年龄入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大家七嘴八舌,兴致很高,有的说几十万、几百万年,有的说几亿年。“地球大约有45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存在只是地球的一瞬间,那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学生有的说女娲用泥土造人,有的说上帝造人,有的说是猴子变来的等等。“这只不过是一些美丽的传说,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由此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又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适时地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例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做了如下设问:假如你是当时准备“扫六合”的秦王嬴政,你准备先“扫掉”东方六国中的哪一国?为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表演历史小故事,让学生“动”起来,组织“历史辩论赛”,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表演历史小故事,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最成功的一例,是学习《科举制度的创立》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我说,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你能否想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其中第四组同学表演了一个小品:《看榜文》。事先我也没告诉学生该怎样准备,还是即兴发挥比较好。没想到经过简单的准备后,几个同学拿着“榜文”上台了,其中一个同学把“榜文”贴在黑板上,其他几个便争先恐后地涌上前去观看。一个同学好像“榜上有名”,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中了,我考中了!”接着另一个也蹦了起来:“我也考上了!”两个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走,喝酒去!”而旁边的几个大概是“名落孙山”,则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上。几名“演员”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走下了台,考中以后那种狂喜的心情被他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了历史、学习了历史。 转贴于
辩论不仅能激发人的主动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辩论可以是有准备的,也可以是随机创设的,“唇枪舌战”中产生的知识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
四、历史课与考古学结合起来,利用家乡的遗址遗迹进行教学,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这一点看起来很遥远,实际上离我们很近。比如学到著名的“北京人”,可联系我们家乡的“沂源人”,与“北京人”同时代,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人类,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因为很多学生去过此地,甚至有的同学家就住在遗址附近。
一、问题
1.历史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传统教学中长期的教学模式,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开展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教给的任务,只求学生能把知识记住,历史知识在学生眼中没有一点兴趣,都是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学生的任务就是死记硬背。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教师教学不是根据学生兴趣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而是按照个人的感觉想当然地开展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受,新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受到很大阻碍。这样的教学目标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长期的教学,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变通,只是生搬硬套。
2.课堂导入设计与历史课程相脱节。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施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前导入教学,他们把功夫用在了课堂导语的设计上,这就是为了创设出能够让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能够重视课前导入,这是一种进步,值得提倡。但是,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导语的设计,过于追求新、奇、异等,把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弄进来,甚至一些内容还与教学内容相冲突,不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搞得学生不知所措。
3.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平常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用得最多的就是考试,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以往单一的考试的评价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革,多样化、过程化的评价方式更注重从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提出了过程化的评价模式,但这种评价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接触,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教师还没有完全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习惯。长期思想观念的影响,让一部分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权威,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不容置疑,学生都必须无条件地听。对教材没有起码的怀疑精神,认为只要是教材上的,就肯定是完全正确的,也肯定是真实存在的,不会也不敢质疑教材。因此,学生上课其实就是学教材上的,听教师的。
二、对策
1.制定科学、合理、正确的历史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正确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就像大海里的灯塔,有了灯塔,大海里的轮船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行驶,才不会触礁或远离正确的方向。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教学中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营造民主、平等、活跃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不能老是死气沉沉,要营造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教师、学生要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单靠教师或学生是无法达到这样效果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得好,学生进入状态好,整个课堂效果就一定会不错。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单元中《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部分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先用播放一段远古人民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远古生活,增加学生了解远古生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
3.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能够真正挖掘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与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也能够看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学校作为评价体系建立的主体,要结合学科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制度,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34-05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平时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历史课上就昏昏欲睡?笔者认为,病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历史中一定有某一处细节打动了他们。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身临“史”境,让学生在与古人“神通”时,感受历史的气息。因为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差,因此他们只有对遥远的历史有“感同身受”之感,才能激发其探索历史的的兴趣,进而积极地建构历史知识。
借此机会,笔者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为例,对把握历史细节,伴学生“感受”历史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初中历史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编写的依据是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相关资料,缺乏历史文献资料。很多教师只能依靠教材、教参进行教学,难免枯燥晦涩。但是,该课是初中历史第一课,教学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的初步印象。
缺乏历史文献资料的课,虽然缺少了些生动的描述与闪光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细节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过考古学和人类学证实的相关历史细节,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学生与遥远的远古历史产生共鸣,进而增进他们的历史兴趣。
细节选例一:从“北京人”的“食谱”感受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笔者认为,“北京人”的生活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之一,这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图景,也有助于拉近“北京人”与学生的距离。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北京人”的生活介绍比较简略,学生对“北京人”的生活认识比较模糊。他们难以感受“北京人”生活环境的艰险,更难以理解“早期原始社会”的生活图景。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北京人”对于学生而言,仅仅就是一个名词。同时,“北京人”及周口店遗址有丰富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依据此,我们可从“北京人”的“食谱”这一细节入手,通过“北京人”吃什么、怎么获取食物以及“北京人”的寿命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感受“北京人”的生活,进而理解我国远古居民生活的艰辛。
1.“北京人”吃什么?
考古学家曾在周口店猿人洞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其中斑鹿有1000头以上,肿骨鹿则大约有2000头,鹿自己是不会进到山洞里,况且是如此巨大的规模,只能是“北京人”将这些鹿带进山洞,这说明“北京人”曾吃过大量的鹿肉。①而且,“北京人”的“食谱”是很庞杂的,他们既吃肉,同时也以采集为生。学者分析,北京猿人初期的食物,以植物果实及根茎为主,中期除采集植物以外,又捕捉鱼类贝类和小型动物。总之,肉食在“北京人”饮食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北京人”的体质不断增强。①“北京人”如何获取食物?教师往往用“采集与狩猎”一带而过。可是,这并不能为学生勾勒出“北京人”生活的图景,也不能增强学生对几十万年之前的“北京人”生活的感受。笔者认为,教师应为学生展现几处有关“北京人”获取食物的细节。采集是 “北京人”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学生往往认为“北京人”主要以狩猎为生,必须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北京人”时代的周口店地区要比现在温暖,因而植被种类丰富,这为“北京人”从事采集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而“北京人”采集的对象主要有栎、蔷薇、松、榆等的果实、种子和叶子,另外还有禾本科、豆植物的茎和种子。可见“北京人”的采集来源是非常丰富的。②另外,“北京人”狩猎工具简陋、原始(主要是石器和木棒),难以捕食肉食猛兽及大型猎物,只能捕食草食动物,肉食品有限,只能通过采集来弥补不足。通过向学生揭示“北京人”以采集为主的原因,学生会清晰感受到“北京人”之所以会在周口店繁衍生息数十万年,相对优越的气候条件功不可没,但是因为获取食物手段的原始,“北京人”应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2.“北京人”如何采集、怎样狩猎?
这就牵引出“石器时代”的概念。考古学家经过科学统计得出“北京人”的石制品共有17131件,③这说明“北京人”的生活与石器密不可分。而且,通过分析这些石器,考古学家发现,“北京人”制造石器有功能目的性,即不同的石器具有不同功能。④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北京人”的智力水平很高。虽然,“北京人”的石器制造技术相对较成熟,但是单靠个体的力量是难以采集足够充足的食物,捕取大型猎物的,所以,“北京人”是依靠集体努力进行采集和狩猎。而“从体质形态及中国猿人北京种制作石器,能够劳动等方面判断,他们应具有有音节的语言。”⑤这为他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的交流、沟通也提供了便利。因此,我们可以向学生阐明,“北京人”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依靠石器的辅助,共同采集、协同狩猎,且过着群居的生活。
依靠着杂食性的饮食习惯和较高的智力,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北京人”顽强地适应着自然。但是,由于其处于人类的蒙昧期,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根据考古学家对38个北京猿人的化石统计,除16人不能鉴定出死亡的年龄外,其余22人,有15人死亡年龄在14岁以下,占68%,15~30岁的有3人,40~50岁的有3人,只有1名女性活到了50~60岁。⑥以“北京人”为代表的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的艰险可见一斑。
学生不仅要在对历史细节的感受中发现兴趣,也要学到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建构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也要更深。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重趣味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细节的功用性,即细节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服务的。历史细节并不仅仅是某段精彩故事的讲述或描述、某位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或某幅奇异有趣的历史图片。历史细节应是一系列的线索,学生通过教师预设各种细节去探索相关的历史问题,在初步掌握相关历史学习方法的同时,积极地建构相关历史知识,以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
细节选例二:从“北京人”用火的相关细节感受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原始人用火的意义是本课教学重点。教材中关于此点的描述过于干瘪,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要将“北京人”用火的意义丰满起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列举“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猿人洞里多层部位都有灰烬的化石,中上部灰烬层最厚,最厚处可达6米,中下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4米”,并且,“北京猿人洞中出土的动物化石中有许多呈蓝色、灰色和黑色,这些都是烧骨”。①这些都证明了北京猿人已经使用火,而且已经吃上了熟食。“北京人”用火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程度,尚难以理解。教师应选择从细节处入手,帮助学生感受用火如何改变了“北京人”。比如向学生说说生火和烤熟的食物是如何提升“北京人”体质的。通过火烤煮的食物更利于消化,“北京人”吸收相较于生食更多的营养;经过高温的消毒,很多病菌被祛除,从而降低了“北京人”患病的风险。
另外,关于火对于人类的意义,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进行想象,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裴文中先生关于火对“北京人”的重大意义的历史想象,为我们提供了相关思路:
我们可以想象,在用火以前,“北京人”走出洞穴去猎取食物,必须留一些勇敢的人去防守洞穴,以防止野兽(例如洞熊、鬣狗)侵入和占据山洞,但自从用火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只要在洞口点上篝火,野兽绝不敢靠近。这样就可以用更多的人力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以改善生活。②
教师何不让学生像裴文中先生一样,用想象的画笔,绘制一幅“北京人”用火的画卷呢。这远比照本宣科生动得多,而学生也更容易感受到火对于“北京人”及我国其他远古居民的深远影响。
在这种建立在各种合理推论基础上的想象活动中,原始人用火的意义成为学生建构相关知识的工具。学生通过各种有支撑的历史想象,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学生印象必然是深刻的。
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反思历史、感悟历史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③历史教师应提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感悟的历史细节。这类历史细节应是在学生奠定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升华与提高。
教师应如何选取这些历史细节呢?笔者认为应坚持思想性的原则,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一般这类历史细节都是在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完成之后再展现给学生的。如果细节的内容过于直白,过于平淡,学生是难以对本课有所反思的。选取的历史细节如何呈现思想性?途径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喜欢采取两种:第一条是采取能激发学生质疑精神的历史细节。这类细节有一个突出特点,打破常规。只有当细节与学生的常规思维有巨大差异时,学生才会对相关的历史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怀疑精神:“是老师错了,还是我的常识出错了?”带着怀疑去思考相关问题,更利于他们的反思与感悟。第二条途径是引入史学界的相关争论。历史教师一般喜欢回避争议,即史学界有争议的相关问题尽量不讲。这样做,其实是放过了给学生头脑风暴的绝佳机会。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奥,相反,能够激起学者的争论,恰恰体现出它的价值。历史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有争论的议题,让学生在参与争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历史感悟与历史态度。
细节选例三:利用“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吗”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
作为中国晚期智人的代表,山顶洞人的体质及劳动、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历史教师乐于将这些进步展现给学生,以使他们感受中国古人类从元谋人、“北京人”直到山顶洞人的进化历程。而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环节,它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抽象化,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进步的产物。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装饰品,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据此认为山顶洞人产生了审美意识。历史教材也认为山顶洞人“懂得爱美”。笔者认为此观点的提出并不严谨。装饰品为了美观是今人之观点,但是生活在三万余年前的山顶洞人,制造这些装饰品真的是为了美吗?这个细节很容易为教师所忽略,学习历史要尽量避免用今人之思维去揣摩古人。
那么,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吗?从最直观的考古学资料上看似乎很容易判断。但是深究起来,问题就复杂多了。从山顶洞人遗址发掘情况来看,山顶洞遗址分为两部分,“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下室”是墓地,山顶洞人的人骨化石全发现于“下室”。而且人骨周围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①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装饰品,如小石珠和钻孔的小砾石、骨质的装饰品等,甚至还有产自海边的蛤壳。令人疑惑的是,出土的装饰品中,有许多也被赤铁矿制成的染料染成红色。②为什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墓地中都有使用赤铁矿的痕迹?对此,李泽厚先生曾经做过一番精彩的阐释,他认为山顶洞人之所以使用赤铁矿染红穿戴,并撒于尸体周围,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理感受,这是原始巫术礼仪的滥觞。③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地有很多与山顶洞人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精品。但是原始人一般都住在山洞的前端或洞口附近,壁画却位于山洞深处最黑暗的地方。并且同一山洞中的壁画往往是相互重叠的,这代表创作者并没有保存这些“艺术品”的意识。显然,这些优美的壁画并不是为了装饰山洞,而是有某些实际的目的,即原始人认为“这样做能够使自己得到某种控制猎物的魔力”。④由此可见,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可能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一样,是具有某种实际用途的。裴文中先生则从社会演进的角度审视这些装饰品的作用,他指出山顶洞人之所以会用狼和狐的犬齿只做装饰品,有可能是为了表现所猎得的动物数量。而且,山顶洞人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原始社会的最繁荣阶段,即有一个非常有力的‘首领’来统治整个氏族”。而这位“首领”死后,随葬的物品也比较丰富。⑤这些装饰品的实际作用到底是什么,至今还无人所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并不是为了美观而被制作,而应该是为了某种具体的功用。
山顶洞人是否具有审美意识的问题,看似抽象,但要向学生讲解还是比较直观的。向学生展现该细节,与学生的常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带着疑问学习,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形成的历史反思与感悟,必将印象深刻。
细节选例四:利用“中国人从哪里来?”的细节帮助学生形成独到的历史感悟
中国人从哪里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学生难免会先入为主地产生中国人从元谋、从北京周口店走来的意识。但是至今,学界关于中国人起源的问题仍然争论不休,而且这背后牵扯着人类起源于哪里的重大问题。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这种学术争议的氛围,关于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恰恰为开放式讨论提供了绝佳论题。
关于人类的起源,人类学界存在着两大假说,即“多地区连续演化说”和“非洲起源说”,这两大假说已争论多年。多年来,中国的考古工作者根据丰富的中国古人类化石资料,描绘出一条完整的中国人类进化链条。许多证据表明,中国人的进化是独特的、连续的、渐进的。
可是,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遗传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洲起源说”似乎越来越得到科学的证实。现代“非洲起源说”最重要的理论支撑便是“夏娃理论”。分子生物学家通过对非洲、欧洲、亚洲的妇女以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妇女共147人进行的遗传学实验,发现这147人虽互不相识,但却有着共同的祖先,即距今20万年的一名非洲妇女――“夏娃”。此后,很多生物学家又做过许多类似的实验,并得到类似的结果。聂幼犁教授就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介绍过中国遗传学家金力教授的“夏娃”实验。①“非洲起源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但是,“夏娃理论”存在着诸多缺陷。最直观的就是样本过少,这些样本相比整个地球人口而言是极其微小的,它们并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非洲起源说”尚没有被权威的证据证实。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对浅显的材料,并在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证据意识。讨论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证能力的好办法。如上文所说,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定论,但是,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会产生沮丧的感觉,因为关于中国人来自于哪的问题,会使他们懵懂的理想主义受到冲击,可能也会打击某些同学的爱国心。而这恰是笔者希望的结果,因为初中历史先从中国史学起,很多学生的历史视野往往会局限于中国一处,这与今日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联系不断紧密的世界大势出现了脱节。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必须要有一颗胸怀世界的壮志,去拥抱世界,而不是把自己锁在民族自豪感的密室里。如果趁中学阶段第一节历史课就引导学生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的历史,从全球史的角度去感受中国人的起源,应该有利于拓宽视野。不管元谋人、“北京人”是不是我们的祖先,中国的古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世界发生着联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古人类除可能已经与西方的古人类有所交流外,而且还向北、向东、向南传播。山顶洞人头骨与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相似。②任世江老师从“北京人”的发掘是一场国际合作的角度,强调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笔者甚为赞同。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参与“北京人”发掘仅仅是为了兴趣吗?他们关心的是我们――人类到底从哪里来!③
一、用讨论辩论的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舞台”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不唯“师”,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教师要善于引导,当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时,或学生有了质疑时,教师尽量不要越俎代庖,最好把这样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全班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已见,甚至可以展开辩论,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方式比较直接,学生也乐于此道。
例如在《的爆发》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不应冒险去。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质疑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也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促发学生主动学习。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讨论,并相互交流。当让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争的不可开交,脆把学生分成两派,让他们争执辩论。十分多钟过去了,争论声渐渐平息下来,当我再问应不应冒险去,学生的意见出现一边倒,基本上认为应该去。在这场争辩中,我发现全班的学生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探讨在交流,并积极地辩论。可见,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讨论和辩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教学中多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了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教师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地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活动。
我在给学生上宋元科技一课印刷术方面的内容时,课前要求学生课前用像皮、萝卜等刻字,再用墨水把字印出来,并计算每刻印一个字所用的时间。到上课时我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没想到的是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亮出他们的作品。当他们谈到他们的刻印作品时,都说费时且有难度,字刻错的、杀伤手的情况都有。然而正是这次的难忘经历让学生很低容易地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伟大意义以及发明家毕升的聪明才智。通过这样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出。
三、以情境教学来突出学生主体性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我在教学中多利用表演情境和实物情境。在上《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我没有用常规上法,而是给学生创设了表演情境。我把学生带到课外,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北京人一组代表山顶洞人。让学生通过对围猎等生活情况的模拟来再现原始社会及原始人的生活情况,来区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方式,一下子把课本中的较抽象空洞的问题情趣化了、实践化了。学生都被这开放活泼的上课方式弄得既惊奇又兴奋,他们动用了十二分的才智和热情,圆满地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比教师费力讲解、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办法不知强过多少倍。
四、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把爱心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使用讽刺、挖苦等不良语言,不以冷漠的态度伤害任何一位后进学生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让所有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信任、宽容学生。在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或不同意见。
在我执教的几个班级中,我始终坚持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已不再做课堂上的“权威”,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考、发现、创造的最大空间的服务者,让我的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合作探讨,也可以师生一起探讨。我尊重信任学生,学生回报我的是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是对历史的积极探究,并从历史中感受到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前言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要加强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1.有效果,指对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评价。2.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3.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4.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能明显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减轻同学们课下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同学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老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的综合素质,因为就历史课来讲它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可谓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及,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例如:在讲到元朝铁木真灭宋时我给同学们讲了关于爱国英雄文天祥的一些故事,还有关于铁木真的一些英雄事迹,每当我讲起这些故事来同学们就特别来精神,都会竖起耳朵来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作为老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时候语言就是是吸引学生们听课的一个关键因素,语言表达要明确要斩钉截铁,这样才具有高的可行度,千万不要支支吾吾欲言又止,这样不但同学们听了会半信半疑,而且会引起同学们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老师的语言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让同学们赏心悦目,处于愉快的氛围中,当然会对教学产生很好效果。达到提高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抓住历史教材的特点
教材是经过专家仔细研究,多年总结,精心编制的,因此其质量应该说是相当可靠的。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现在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的教材,这本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科书不管是在导入新课时还是在课本的内容中都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例如:在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用女娲造人和补天的传说,以及西方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导入。再如,在讲“推恩令”时正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推恩令这个名词,因为这个词毕竟太过抽象,并不容易理解,所以文中就以非常形象具体的语言来讲述了这一节。这样作为教师我们就要顺应教材的这种编排形式,来引导同学们,使同学们对即将的要讲的新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切不可像有些教师一样认为这些是次要的东西,考试也不会考,所以就直接略过,直接讲他所谓的考试内容,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们产生厌烦的情绪,就算是努力学习的同学们老是面对这些枯燥的内容学习效率也难提高。因此抓住教材的特点,应用到教学策略中,并且充分合理的应用这一特点来进行有效教学,从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只限用于灌输式,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下边听,这种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同学们积极性不高,当然也起不到好的效果。要想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让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例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我们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必要一味的去强调重点的考点,因为讲授新课并不像总复习那样需要针对考试,讲授新课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主动地去学习,在我的教学中,除了讲课以外,我通常会适时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有关历史的视频和图片,同学们当然会非常欢迎,课堂气氛也是更加活跃。
再如:我会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以为在历史的学习中有太多的文字,同学们总是面对枯燥的文字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在讲到《》时其中的赔款银两合计为八亿九千万两白银,我让同学们计算如按当时的16两制换算成斤计算,相当于多少斤,再按2000斤为一吨换算,也即相当于多少吨白银。如果用每辆十吨的大卡车装载,要用多少辆同样的卡车才能一次装完。这样通过计算,使同学们更加具体的认识到了《》赔款的巨额性,进一步感受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另外,在课堂教学上还要注意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只有通过这样的信息反馈老师才能更加清楚同学们听课的效果,同学们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作为老师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之中作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完备更适合同学们。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历史知识系统化
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也很零碎,记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老师就应该在讲课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穿成串使知识更加系统,通过一个线索就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都拉出来,这样记忆起来就能比较容易了。通常情况下历史的大线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横向的,即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主要的大事,如:将同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相联系。另一条纵向的就是时间,如:政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经济随时间的变化等。当然还有很多小的线索,也可以把一些事件联系起来,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留心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鼓励同学们自己发现线索用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综上所述,要想把握好有效教学,使其能真正的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就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抓住教材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系统化,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彰显的是学生的“人本”意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才会生机盎然,有效教学才会如花似锦。
参考文献:
[1]胡继渊,沈正元.《加涅的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05).
关键词: 地理环境;中华民族关系;云南民族关系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074-10
中国古人在议论天下大势时,常常把“天时”(时势与机遇)、“地利”(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人和”(群体团结、人心向背和人的主观努力)并列为争夺天下、巩固天下的三大要素,并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天时固然不如地利,地利固然不如人和,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并不是相互孤立可以任意分割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换句话说,“人和”这一成就大事的最优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天时”和“地利”的基础之上的。在这里,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实际上,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1](P35)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正在日趋减弱。然而,即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仍然随处可见,因为一个十分浅显但却颠扑不破的事实和真理摆在人类面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再高,科学技术再发达,人类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而任意创造历史。
那么,地理环境怎样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呢?列宁指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2](P456)这就是说,地理环境是通过物质生产这一中介来影响人类历史及其社会关系发展的。民族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民族的生息繁衍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3](P20)而民族关系便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相互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本文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为对象,着重谈谈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关系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指现在中国疆域内具有民族认同的全体人民。它所包括的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本文所说的中华民族关系,指的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4](P1)中华民族关系的格局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归纳和概括。但从地理环境影响民族关系的角度而言,有几大特点值得特别注意。
(一)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起源和众多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
中华民族的家园就其辽阔和广大而言,从古至今在世界上屈指可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宽广的平原,巍峨的群山,巨大的盆地,壮美的高原,冈峦起伏的丘陵,星罗棋布的岛屿和众多的江河湖泊。气候自南而北,随着太阳的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六个温度带,降水量则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这种南北跨温、热两大气候带,东西分属干湿两大地区的总体气候特征又因地形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多种多样的人类生存条件。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华大地成为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先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起源已初见端倪。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多元起源的格局,便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全国各省区的大量发现而日趋明朗。因此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着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分别创造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化。先生指出:“很难想象在这种原始时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出于同一来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长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须各自发展他们的文化以适应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5](P2-3)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亦指出“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6](P53)这些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为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分别创造和发展着各自文化的人们集团,经过氏族部落社会的长期发展而形成不同的民族,许许多多的民族为着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在自己居住的地理环境下从事物质生产,自然环境和劳动对象的不同便导致各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的不同,民族差异和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格局便由此形成并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各民族在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也互相接触、互相交往、互相学习和互相竞争,民族关系便由此产生并长期发展,不同的民族分布和民族交往格局亦同时决定着不同的民族关系格局。因此,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民族文化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影响中华民族关系的第一个基本方面。
(二)我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7]从而对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深刻而又久远的影响。
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起源和多区域、多中心发展提供了条件。苏秉琦教授曾从文化渊源、特征、发展道路的异同等方面,把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大文化区:
1.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包括东北、北、西北)地区;
2.以晋、陕、豫三省接邻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3.以山东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
4.以湖北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
5.以苏(江苏)、浙(江)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
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的南方(包括东南沿海、岭南、西南几省)地区。[8](P302)
有的学者又在苏先生区系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甘青文化区,并把云南和从南方文化区中划分出来,专设西南文化区,[9](P29\、90)从而大体上勾画出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多区域、多中心发展的格局。
上述诸多文化区内都有许多自然条件较好、物产十分丰富的地区,在古代环境闭塞、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区域内经济生活的相对自给自足,从而造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局面反复出现,地方民族政权竞相崛起的地理基础。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地理环境又具有整体统一性。首先,由于中华大地四周都有天然阻隔,内部自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10]因而使我国各民族内向发展比外向发展更为容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垠的大海从东南,广漠无边的草原与沙漠和人烟极稀的严寒苔原从北面,冰峰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从西北面,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从西南面,横断山脉江河峡谷和热带丛林瘴疠从南面,把中华大地环抱起来,构成我国各民族外向交流与发展的天然屏障。历史上虽有南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宛如三条玉带,把我国各民族和西亚、南亚、东南亚、欧洲以至北非诸国联系起来,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这些通道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因此,在古代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外向发展从未成为主流,外部影响也从未占据主导地位。各民族的内向交往虽然也同样面临着山水阻隔和交通不便的困难,但内向交往的地理屏障与外向交往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各民族的先民就利用山脉走向江河冲刷切割所形成的天然通道,闯出了多条由东至西,由北而南的民族迁徙“走廊”和经济文化交流路线,著名的有中南走廊、南岭走廊、藏彝走廊、河西走廊、内蒙古走廊等。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代中央政府又动员全国力量修建了许多官道、驿道、栈道等,大大方便了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
其次,我国天然形成的自西向东落差显著的三级阶梯地形为周边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汇聚提供了便利条件。西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地势最高的一级。由青藏高原向北跨过昆仑山、祁连山,向东跨过横断山,地势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米―2000米的浩瀚高原和盆地,是为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在此相间分布。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巫山,南至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和200米以下的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北而南依次分布,是为第三级阶梯。这种地形从单纯的地理角度来讲,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亚欧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而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讲,则更像一只巨大的破了一个口子的碗,碗心就是中原地区,碗边则是周边多元文化地区;正像碗边的水总是要流向碗心一样,周边多元文化也因外向的阻隔和内向的三级阶梯地形而自然向中原地区汇聚。[11](P9)
第三,受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东西、南北交结和多元文化汇聚的影响,中原地区在中华文化多中心不平衡发展过程中率先崛起,成为远古中国最先进、最发达的核心地区。随着这一先进核心文化向四周的辐射与扩散,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整体统一性便日趋增强和巩固。如前所述,在南北气温逐渐递降,东西雨量逐渐递减这两大气候规律的作用下,我国气候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南北跨温热两大气候带,东西分属干湿两大地区,这就自然形成我国东西、南北两条地理过渡带:一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和西南青藏干寒高原区之间的东西过渡地带;一是南方温湿环境区和北方半干旱温暖环境区之间的南北过渡地带。这两条过渡带恰恰就在传统所认为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中原地区,即今日的西安――洛阳――开封一带相交结,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十”字形结构。[12](P10、11、14)我国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就集中分布在这个十字结构的纵轴上,南端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中间是80万年―75万年前的蓝田人,北端是70万年―50万年前的北京人。而中华新石器文化中内涵最丰富、影响最大的新石器文化则集中分布在这个十字结构的横轴上,西边是黄河中游文化,其序列是前仰韶文化(前6000年―前5400年)――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河南龙山文化(前2900年―前2000年)。继河南龙山文化的可能是夏文化。东边是黄河下游文化,其序列是青莲岗文化(前5400年―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前4300年―前2500年)――山东龙山文化(前2500年―前2000年)――岳石文化(前1900年―前1500年),继岳石文化的可能是商文化。[13](P4)为什么位于十字结构交结点上的中原地区能在中华文化多中心不平衡发展过程中率先崛起呢?究其原因,一是东西、南北地理过渡地带具有比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为古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选择空间。二是位于交结点的中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条件较好、降水适中,有利于旱作农业的发展。三是受碗边水向碗心流效应的影响,位于最低一级阶梯的中原地区自然成为周边多元文化的内向汇聚地。文化发展的规律表明,完全独立或很少与相邻文化区交往的文化中心,其水平一般都低于那些具有广泛交往和相互影响的文化中心。[14](P10-11)中原地区正是在周边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过程中脱颖而出,逐步成为中华文化核心地区的。而这个核心一旦形成,便以其较高的经济文化优势向周边辐射与扩散,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汉族形成之后,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便随着汉族的四处迁徙而深入到中华大地的四面八方,在多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体的格局,增强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所以,苏秉琦教授说:“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确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它地区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各地发现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影响也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15](P225)他还指出:“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为中心的地域称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作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熔炉,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16(P302)
(三)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17]。
中华大地东西跨60多个经度,南北跨30多个纬度,雨量依距海远近从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温度据纬度高低从南向北逐渐递降,自然形成了东西两大块和南北三带的地理分界和经济类型区别。早在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就曾指出:中国东西两半部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分界线,从这条分界线可以看出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别。这条线大体上北起大兴安岭,沿阴山河套,南下陇山山脉、邛崃山脉,再南至云南腾冲。东部为面向海洋的季风湿润区和主要是汉族聚居的农耕文化区,地域占全国总面积的42.9%,人口却一直占全国的绝大多数,近千年来一直保持占有全国人口的90%以上。西部为背靠欧亚大陆的干旱区和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游牧文化区,其间也穿插分布着若干河谷与绿洲农业区,这里地广人稀,地域占全国总面积的57.1%,包括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和四川省的甘孜州、阿坝州及云南省的一部分,近千年来人口通常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下。[18]这一格局至今仍未改变,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计算,这一区域人口只占全国的6%。[19](P178)陈连开教授将我国划分为南北三条发展带,大致是:秦岭淮河以南,是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水田农业和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农业民族分布之区;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以东以南为以粟、黍为代表的旱地农业区,也就是华夏―汉民族首先发展的地区;秦长城以西以北是草原游牧区和渔猎区,是北方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分布与发展的区域。[20]这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分界、民族分界和经济文化类型区别,既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存和互相补充。因为无论是农业民族、游牧民族还是狩猎民族,仅靠单一的生产方式要维持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这样,相互之间就必然产生互通有无的需要。农区耕种和运输需要大量的畜力,军队需要马匹,农民需要牛羊肉食和皮毛原料;牧区和渔猎区则需要粮食、纺织品、金属工具和茶、酒等生活必需品。这种相互需要及其随之而来的经济性的贸易和交流就像一根纽带,把农区汉族、少数民族和牧区、渔猎区的少数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各民族优长互补、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二、云南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与部分的紧密联系使得云南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时时受到全国民族关系格局的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包括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云南的民族关系格局也是在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
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边疆山区省。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是全国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061公里。全省山区面积占94%,河谷平地和坝区占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既与全国民族关系主流相一致,又具有云南特点的民族关系格局。对这一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云南各民族所依托的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无疑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使云南成为中国古人类的发源地和民族成分最多的地区。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106。12’,北纬21。8’至29。15’之间。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跨990公里,总面积39.4平方公里。全省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分为三个阶梯逐层递降。德钦、中甸一带为最高一级阶梯。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的最高点。滇中高原为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2000米左右。西南部、南部为第三级阶梯,从北到南,平均每公里降低6米。省境西部为横断山脉余脉,几条大江大河顺着山势地形,呈扇形向东(金沙江)、向东南(红河)、向南(澜沧江、怒江)流去,高山南北纵列,大江成帚状展开,高山峡谷相间。高黎贡山是恩梅开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是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是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气势磅礴的三大峡谷。省境东部是云贵高原的主体,亦称滇东高原,地势波涛状起伏,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而在一定范围内又有平缓的高原面。如从宣威起经曲靖、昆明、楚雄至大理,海拔2000~2200米,顶端平坦圆浑,形成一系列山间断层盆地,称为“坝子”,有的成群成带,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孤立地镶嵌在山峦之中。省境南部及西南部和东南部为中、低山宽谷盆地,冲击坝子较多。全省共有大小坝子1400个,总面积2.4平方公里,三分之二集中在滇东高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坝子共有25个。
云南省有大小河流600余条,分属于六大水系。一是伊洛瓦底江水系,其上游在云南境内。二是怒江水系,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自流入云南,经怒江州、保山市、德宏州,从潞西进入缅甸为萨尔温江。三是澜沧江水系,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自流入云南,经迪庆、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州市,由勐腊县流入老挝为湄公河。四是金沙江水系,发源于青海西南部,自四川、交界处流入云南,经滇西北、滇中、滇东北,从水富县流入云南后与岷江汇合成为长江主流。五是红河水系,有元江和李仙江两大支流。元江分别发源于祥云、巍山两县,经大理、楚雄、玉溪、红河等州市,从河口县进入越南。李仙江发源于南涧县,经景东、镇沅、墨江、普洱等县,从江城县进入越南。六是珠江水系,上游是云南境内的南盘江和贵州境内的北盘江。南盘江发源于曲靖市,经曲靖、玉溪市和红河、文山州,在罗平县流入广西,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此外,云南还有大小淡水湖泊40多个,是我国西南省区湖泊最多的省份。
由于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控制之下,加之纬度较低,高山深谷海拔高差悬殊的影响,形成全省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其基本特点:一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较稀薄,各地所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同时,因海拔较高,气温随地势升高而下降。夏季,阴雨天多,太阳光被云层遮蔽,温度不高,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间。冬季,由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山脉和高原阻挡,势力微弱,与由青藏高原南侧来的西南暖气流在昆明和贵阳之间相遇,形成“昆明静止锋”。位于静止锋以西的云南,处于暖空气一侧,晴天较多,日照充足,温度较高。最冷月均温在6~8℃,年温差一般只有10~12℃,日温差在冬春两季可达12~20℃。二是干湿季节界限分明。雨量充沛而分布不均,降雨量因季节不同而差别很大。夏秋季节,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携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气,沿着南低北高的地势爬坡而上,降水丰富,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但85%的雨量在5―10月降落,其中又以6、7、8三个月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故称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季风改变,降水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5%,故称干季。降水量在地域分布上也很不均匀,往往在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三是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由于水平方向纬度的增加与垂直方向上海拔的增高相吻合,造成全省8个纬度间的温度差别,等于全国水平方向上1400公里至2500公里的气温变化,相当于从海南岛到长春所跨越的纬度,呈现出寒温热三带气候。同时,在高山峡谷中,从谷底到山顶,由于海拔上升而产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差异。在西北部的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在梅里雪山下横跨澜沧江的西当铁索桥,从桥面至卡瓦格博峰顶,高差4700米,两者之间直线距离仅12公里,但其自然风貌从亚热带干热河谷到冰山雪野,竟相当于从广东到黑龙江所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见。而在海拔1500米―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则表现为“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的气候特点。[21](P6-9)
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成云南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其成为世界闻名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生物物种基因库”。云南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却拥有高等植物426科、2592属、17000多种,科、种、属分别占全国的88.4%、68.7%和62.9%,珍稀物种资源占了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野生动物种类之多,亦堪称全国之冠,仅脊椎动物即达1638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多,形成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22](P78)更重要的是,许多植物和动物为云南所独有,因为西部横断山区自中生代以来,地址运动相对稳定,基本上无大面积冰川覆盖,成为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使一些古老的原始种类和孑遗种类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上述材料都是当代的记录,与有人类活动的上百万年前的洪荒年代相比,无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前所述,云南因处于我国大陆的东西过渡地带具有比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为古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选择空间,因而使云南成为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类发源地之一。从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牙齿化石所在地层中还出土了14种哺乳动物化石,分别是云南马、爪蹄兽、猪、水牛、牛类、纤细原始、剑齿象、毫猪、竹鼠、鬣狗、斯氏水鹿、云南水鹿、山西轴鹿、最后枝角鹿等,其中以食草类动物为主。在这一层孢粉组合里,松属占33.3%,桤木属占13%,而草本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0%,其中有禾本科、藜科和艾属等草甸植物,证明元谋人生存时期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比较凉爽的森林――草原景观。[23]据科学家研究,当时元谋的气候温和湿润,比现在昆明的气候还要凉爽,年平均气温在12~14℃之间,降水量为850~1000mm。当时的元谋西南是一片冲积平原,东面是低山和起伏的丘陵,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林间夹杂众多的落叶阔叶树;山下的河中有终年不断的潺潺流水,山麓分布着一些小型洪积扇,而河流和洪积扇间则错落着湖沼,元谋人就生活在山麓和草原之间,过着流动的生活,开始制造简陋的石器和骨器,并已学会了用火。[24](P162-163)这种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所以云南还发现了晚更新世时期的晚期智人(俗称新人)化石丽江人、西畴人和昆明人等。这些遗址同时还出土了多种共生的草食类哺乳动物化石如鹿、牛、马、猕猴等,说明早更新世时期的元谋人和晚更新世时期的丽江人、西畴人、昆明人虽然相距100多万年,但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遍布云南全境,迄今所发现的3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几乎遍及全省所有县市。这些土著居民在如此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必然发展出适应各自所处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多元、多类型、多区域异彩纷呈的文化,这就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云南的六大江河体系及其自然形成的河谷通道,又把云南各土著民族与祖国内地和东南亚国家联系起来,构成若干条各民族迁徙、流动的走廊。氐羌系统的民族集团自甘青高原沿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河谷南下,百越系统的民族集团自东南沿海顺珠江水系西进,百濮系统的民族集团自东南亚溯澜沧江北上,使云南在拥有众多土著民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外来民族。因此,早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就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石器时代以后,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祖国内地不断有一些新的民族群体迁入云南,最终使云南成为全国民族成分最多的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存在本身便自然产生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这就是云南的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第一个基本方面。
(二)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这一通道对加强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的关系,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的关系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中南半岛山水相连,境内几条大江大河如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红河等以高屋建瓴的形势流经中南半岛诸国后又分别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一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地理形势自然使云南成为中华民族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人民联系和交往的链环。因此,早在远古时期,云南各民族的先民便顺应相互交往的需要,开辟了数条以滇池地区为枢纽的国内外通道。第一条是通往南亚的“蜀身毒道”。此道以滇池为中心,北通邛都(西昌)、笮都(雅安)至蜀(成都),以抵于秦;东通夜郎(安顺)、爿羊爿可(贵阳)至巴(重庆),以联于楚;西通叶榆(大理)、Q唐(保山)、滇越(腾冲),经缅甸以至于身毒(印度)。[25](P21)这条通道还有另外一条道路是经大理、博南(永平)过缅甸南部出印度洋,通大秦(罗马)。第二条古称“马援故道”,从滇池地区向南经蒙自、屏边、河口进入越南到交趾(越南河内),再从越南出海到东南亚、南亚各国。第三条是爿羊爿可江―番禺海道,即由滇池地区出发,沿爿羊爿可江(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珠江)经两广到达番禺(广州)入海,可航行到东南亚各地。此外,考古还发现由云县沿澜沧江(湄公河)到达今泰国及柬埔寨等地的路线。[26](P105)这些通道既沟通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联系,又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云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云南各民族与国内外其他民族友好交往为主流的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第二个基本方面。
(三)受全国地理环境大势的影响,云南各民族在各自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全国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类型划分为东西两大块和南北三带的宏观格局中,从南北关系讲,云南属于南部稻作文化区;从东西关系讲,东西分界线正好从云南西北部斜穿而过,把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划归东部农耕文化区,把云南西部和西北部的怒江州、迪庆州、大理州和丽江市的一部分划归西部畜牧文化区。如果说,随着云南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划分对于今天的云南来说只是大体上正确而在某项具体地方已不十分准确的话,那末,这种划分对于历史上的云南来说则是完全正确的。
就南北关系而言,作为南方稻作文化区,云南各民族与地处中间地带的汉族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像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那样互补性和依存性很强,但是双方仍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依存性,这从双方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贸易交往中可以得到证实。然而,双方交往中更带根本性质的,还是云南坝区适宜农耕的自然环境对以农为本的汉族移民的吸引,以及农耕技术水平较低的云南各民族对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的渴求。因此,历史上自汉武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并移民屯垦以后,汉族移民便络绎不绝地进入云南定居;云南各民族则通过正常时期的友好交往和非常时期的战争掠夺等手段,不断从汉族地区学到或获得先进的农耕技术,从而大大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交往以至吸收、融合。
就东西关系而言,云南作为横跨东西两大文化区而又以东部经济文化为主的地区,省内及跨省区东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优长互补的关系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了。云南被划归西部经济文化区的滇西北一隅今天居住着藏、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再往西北,就是自治区。在古代,这些民族都属于氐羌民族集团,以游牧为生;今天,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均早已完成游牧向农耕的转变,藏族则发展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牧民以肉、乳为主食,要靠饮茶去油腻、净膻腥、助消化,并补充身体因缺少蔬菜而所需的各种养分。藏区不产茶,与藏区临近的西北几省也不产茶,藏族人民对茶叶的需求便只能依靠盛产茶叶的川、滇两省,特别是云南。故早在古代,就有商贾不畏山高路险将滇茶和川茶贩运至藏区,以后便逐渐形成从云南普洱经磨黑、南涧、大理、丽江、中甸、德钦,翻越梅里雪山到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再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及红海沿岸各国的“茶马古道”。由这一古道所承载的东西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商贸交往直到民国年间仍然盛行不衰。据谭方之的《滇茶藏销》统计,民国年间,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他描述这一交易盛况云:“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阿墩子(今德钦县升平镇),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27](P2-3)在这里,他已经将茶马古道对于加强民族联系的意义阐述得很清楚了。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第三个基本方面。
(四)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所谓“边内结构”,指的是地理区位上边疆与内地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就全国范围来说,云南全省都属于边疆地区,但就云南省内而言,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与外国接壤的边疆区和不与外国接壤的内地区。因此,这里所说的“边内结构”,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边疆地区的云南与祖国内地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如前所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就像满天星斗一样遍布中华大地,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由于天赋环境的优越,率先在中华大地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相互交流竞争和不平衡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远古中国最先进、最发达的核心地区。随着这一先进核心文化向四周的辐射与扩散,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边疆地区都形成了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汇聚的发展态势。秦汉以后,随着凝聚核心汉族向周边多民族地区的深入与扩展,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边疆地区便逐渐成为大一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边疆各民族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成员。这就是全国范围内“边内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二是云南省内的“边内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早在新石器时代,属于内地的滇中地区特别是其中的滇池和洱海区域,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地处多条国内外和省内外交通古道枢纽等原因,其经济文化发展便已从全省各地新石器文化中脱颖而出,跃居全省前列。云南各民族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从此肇始。以后,随着庄F开滇和历代汉族移民的进入并落籍于滇中地区,云南内地与边疆发展的不平衡日趋加剧,由此便对云南民族关系造成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其正面影响是,比较先进的滇中地区和农耕文化比较发达的汉族,成为全省各地和各民族的凝聚核心,这一核心以其较高的经济文化优势向边疆各族辐射,将边疆地区牢牢地凝结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将边疆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中华民族之中。其负面影响是,内地汉族移民在落籍滇中并向全省扩展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挤到边远寒苦地区,造成了较深的民族隔阂并进一步加剧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所谓“山坝结构”,指的是自然环境中山区与坝区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如前所述,云南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山多平地少。如果从空中俯瞰云南大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茫茫群山中镶嵌着无数个平坝的画面;如果在云南旅行,从一个坝子到另一个坝子就得翻越无数高山与河流。因此,一块平坝及其所辐射的四周山区便往往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小自然生态系统和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常常受阻于高山大河形成的天然屏障,因而使云南众多分散的小社区小民族文化特点得以长期保存下来。因此,历史上云南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完成对云南的民族统一,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没有发展壮大到足以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从而使云南长期保持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云南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某些北方民族那样集中连片的大片民族聚居区,而是分散居住在众多的小型社区中,因而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文化特点。而在每一个特定的小型社区中,又由于山坝之间地形、海拔、气候的不同而呈现出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生产和立体民族分布的特点。主要居住于坝区的有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1个民族,坝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常有河流蜿蜒其中,因而是稻作农业和古代城镇以至近代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山区又可分为半山区和高山区。居住在半山区的主要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半山区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居住在高山区的主要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高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其经济发展水平比前两类地区都更为落后。这种立体的多民族分布状况和立体多样的生产方式,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是在客观上形成了云南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即在一个坝子辐射周围山区而形成的山坝结构社区内,杂居着多种民族,而每一个民族又大多以村寨为单位聚族而居。这样既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与互助,又使每一个民族都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不易被其他民族所同化。二是在不同生产方式的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优长互补、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三是由于山坝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自然形成了前坝区民族在政治上对山区民族的统治和压迫。四是由于山河阻隔所造成的封闭状态和生产方式上的优长互补,往往使一个个山坝结构的社区形成一个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从而使云南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部落林立、土司遍野、互不统属、极端分散的“小国寡民”状态之中。
于是,“山坝结构”和“边内结构”相结合,就使云南各民族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鲜明的多民族特点;使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既表现为占主导地位的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又表现为不占主导地位的相互矛盾、相互排斥、隔阂冲突以至武力争斗。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四个基本方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列宁全集第3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4][5][13] 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6] 转引自陈育宁.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7][10][17][20] 陈连开.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中华民族的形成[A].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1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8][15][16]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9][12][14]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11] 吴松弟. 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18] 胡焕庸. 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 地理学报,1990,(2).
[19] 郭大烈. 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21][26] 马 曜. 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22] 高正文等主编. 云南生态情势报告(2004―2005)[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3] 张兴永,周国兴. 元谋人及其文化[A].云南人类起源与史前文化[C].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24] 钱 方,周国兴. 元谋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