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1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第2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一、培养管理方式比较

美国工程硕士一般都在校内培养,教学过程也在校内完成。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培养,其本质是本科培养的延伸,向学生提供一年研究生水平实践取向的教学和设计经验,为将来在工商业界就业做好准备。一般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习4年后,再直接学习一年的课程,即可以获得工程硕士的学位。在工程硕士学习期间,如果参加公司项目,就可以获得公司资助,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公司工作,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受到优秀应届学生的欢迎。另外,MIT还为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员举办工业管理专业高级工程硕士班,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求做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得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青睐。有些学校把工程硕士培养作为培训,与科学硕士培养完全分离,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科学硕士生培养的质量,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又获得了资金,满足了社会需要。

我国工程硕士生教育的初衷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培养主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高等学校与企业协商。共同确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工程硕士一般在企业培养,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授课,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硕士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在发挥高等学校导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长和主导作用的同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副导师,协助指导工程硕士学习和做毕业论文。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相对独立的,选用的教材和工学硕士有所不同。

二、专业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中凡是有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都可以招收工程硕士,多数学校主要在工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的招生量大。MIT工程硕士集中在电子、计算机专业,这一点和我国相似。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所以对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工程硕士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硕士在专业设置方面,我国和美国区别不大。美国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譬如院长为了方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市场需求情况在校选择某些交叉学科、涉及到不同专业的课程,会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

在我国,虽然提倡交叉学科的学习,但是实际上还未能真正地实现。比如说,研究生入学后,一般要求按照所报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选课,如果对其他专业感兴趣,换专业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三、中美两国硕士课程模式的比较分析

1.两国工程硕士课程模式都与工学硕士课程模式非常近似。工程硕士应当说是从工学硕士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学位,因此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源于工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结构上两者非常相似,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只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访欧访美考察报告》) 。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工程硕士都在校园内进行教学,并由学校的教师指导完成论文。工程硕士的教学计划与教材和科学硕士完全一致。美国学校的做法,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质量意识与质量控制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企业界尚未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明确的有别于科学硕士的要求,因此工程硕士除较多地注意实践环节外,并没有更多的明显的特点。多数学校都认为职业学位的学术水平低于科学硕士。以上特征在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当中体现得更加的明显。将工程硕士课程模式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科学学位的研究生课程模式比较,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其原因是:我国工程硕士产生的时间还非常短,目前工程硕士的师资几乎完全来自于工学硕士的师资力量。目前硕士生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及社会活动几乎已经让他们难以招架,因此要让他们另外花精力开发出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的课程,显然是沉重的负担。而且,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多少常规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企业里面的技术精英们虽然对工程实践比较了解,却缺乏理论深度,而且对最新的和尖端技术不是很了解,因此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在师资方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很多学校在培养工程硕士学位时打算配备双导师的美好愿望,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两国都采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不适应工程硕士教育的需要。学科课程有以下特征:一,课程目标明显体现出传递理论知识的优先性而忽视实践智慧的培养;二,把课程实施看作是理论知识的授受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从而不利于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四、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建议

1.淡化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色彩。工程硕士虽然是本科阶段后教育,但是它有着鲜明的职业方向,是以应用为目的,而不以学术为中心,研究不是这种教育的核心任务,学员毕业以后也主要不从事研究工作。因此,不应当把工程硕士教育当成学术研究来进行。就如我们承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但并不承认其属于大学教育一样。在国务院学位委员办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三条: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这样往往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工程硕士也是一种和工学硕士相同级别的研究生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从师资到课程都如出一辙。经常用工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要求去衡量工程硕士,同时还想顾全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结果往往工程硕士既觉得学习吃力又没有收获。而办学单位也只好在一系列的严格要求的规章制度下,或是延长学生的毕业时间或者是放松要求。

2.加强工程硕士课程中的管理类课程的比例。技术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新兴技术是一种“双刃剑”,企业要克服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跟上不断加快的技术步伐,并发展出新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技术的理解,包括产品技术、生产及流程技术等。在存在“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存在“技术管理”,如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新技术的评估、产品的设计与管理、参与新技术的战略制订、为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组织形式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一系列与新兴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有关的问题。而目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观点往往存在着很多分歧,这种隔阂主要来自各自的不同的教育背景,这经常会影响两类人员的沟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在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中加强管理类课程可以搭建这种桥梁,可以使双方拥有共同的互相理解的语言和概念框架。同时,增加管理类课程也是工程硕士以后在工作中自身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做到政策、措施协调统一。注意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大力发展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体。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在一些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扩大工程硕士招生规模,解决大中型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旺盛需求。高校可以利用优越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科研资源,为大中型企业培养适合需要的人才,也能吸引一部分社会资源,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提到: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们在这方面作得还不够。当然这也涉及到职称评定工作本身的改革问题。但是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是扩大工程硕士在工业领域影响的必经之路,也是工程硕士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4.实施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应该是问题中心模式的一种。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活动的第一步。问题意识是推动人们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强大动力。

首先选取一些真实的并已经获得成功的大型的工程管理或者是工程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应已经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在取得企业的帮助后,收集整个项目从立项批准、实施到验收、运行等整个过程的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解,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倾向侧重不同的环节,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侧重立项、规划等部分,技术人员就侧重设计、运行调试等方面。在工程硕士入学后,首先收到的是关于该项目的一些比较详细的情况介绍,以及围绕该项目的课程安排。在课程讲授以前,先给学生列出一些参考文献,以该课程要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为主,不宜太多,让学生在课前先作一些准备。课程讲授时则应尽量再现项目进行的原生态,授课老师应该对当时项目的进行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和调查,掌握最现实的资料,尽量不要为了授课方便而去设计一些问题,而是应该以曾经真实出现的问题为主。也可以聘请当时的工程参与人员来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3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44―06

一 背景与方法

教育技术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近224所高等院校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约83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有9所高校可以授予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尽管开设了近30年,但是其课程设置还不够成熟,各校的课程内容差异大,开设层次不一,并且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实践课程少,方式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各门课程内容之间重叠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逐步探索形成了独特的、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深入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特点,将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借鉴。

秉持这一理念,笔者采用调查法,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和学生就业五个方面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二 研究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该校的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数学、科学和技术系中有两个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方向;(1)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Technology Specialist K-12 Initial Certification(TETS-INIT)。其中,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博士(教育学博士),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设有文科硕士。如图1所示。

通过网站调研和专家访谈,本文主要研究上述两个方向的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特点。

1 培养理念

开设这样两个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教育领域将会随着信息和新兴通信技术的运用而发生深刻的改变,社会对高技能的教育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培养具备教育技术与媒体能力的人才以及在学校教育中能够使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人才至关重要。

以上两个专业的最终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应对目前和将来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并且要让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革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化,是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关注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方面,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提出新技术在教育和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选择新技术,并在各层次和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新技术。

(1)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新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教育中灵活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该专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运用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教师以及从事培训的企业职工服务。可以看出,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注重培养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人才,使学生在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教育或企业培训中灵活使用新技术。

该专业方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什么样的新兴技术将来更有可能通过教育事业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设计者应该把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包含在教材(包括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材料和反映在游戏中的材料)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应该怎样配置、管理和评价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室中的运用?教育者应该将什么样的设计和实践原理整合到分布式教育课程和项目中?

(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该方向的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技术帮助教师有效工作,使他们学会使用技术并有效地设计教学,最终实现课程与技术的最佳整合。

可以看出,初始认证方向主要紧紧围绕学校对技术的需要和应用,为学校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和设计类人员,为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服务。

3 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

(1)培养层次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其中,文科硕士Master of Arts至少要修32学分、教育学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至少要修60学分,教育学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完成学位至少要修90学分。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只有文科硕士Master ofArts(M.A.)一个层次,最少要修满38个学分的师范学院课程,其中包括一百小时的实地调查和40天的教学实习。关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层次及所要求的学分数,如表1所示:

(2)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它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课程的结构与类型。课程内容的合理程度,制约着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①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设定了不同的课程。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必修学分相同,都要修17个必修学分,总学分差别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上。另外,学生还要满足6学分的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即所有的学生(包括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等)除了学习本系的课程外,还必须至少选修师范学院其他系的三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2学分。学生先前修的、非师范学院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经过评价后可以转移累加在本学位所要求的学分上。比如教育学硕士最多可以累加30个学分。这里对可累加的课程有要求,只有那些与本专业相关且成绩达到“B”或者以上的课程才能转移累加。在满足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还要修一定数量的选修学分,选修课没有专业限制,但是在选修技术类的课程时有总学分限制,即选修的技术课程的总学分不能超过限制,文科硕士不超过3学分,教育学硕士不超过6学分。关于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课程学分的比较见表2。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强调技术、媒体与教育的融合。开设的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Ⅰ;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技术和学校改革:文化、媒体和教育等。从网站调研发现,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的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完全相同,只有选修课不同。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必修课程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17个学分的必修课程里,关于程序设计的课程有占的比例较大(7~8个学分),如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I、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I(Theory andProgramming:Interactive Media I)。这说明该方向及时关注一些当前流行的媒体和技术,如:Java、C++编程语言和交互式媒体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技术开发的能力。

有3学分的教学设计课程,如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技术的性质,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系统方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下开发技术并应用技术。

在必修课程中,还要求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中任选三类,且要求所选课程必须来自三个不同的类别,累积学分为分。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核心研讨课和综合项目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研讨课有1个学分,而综合项目没有学分要求。文科硕士的综合项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课题,也可以是几位学生共同做的大课题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教育学硕士的综合项目一般是一个研究或者是开发项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也可以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来代替。和文科硕士一样,学生所选的综合项目一般和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并且能够真正体现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展示出他们的专业技能。

与文科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有更多的选修课程,以至总学分比文科硕士多了近30个学分。Budin Howie说“教育学硕士更多会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较多的选修课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为以后做准备。

②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课程方向要求至少38学分的课程,包括1分的必修课程,3~4学分的选修课程,且不能选修技术类课程。这个学位是为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做准备的。要想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教师资格证书,除了获得该学位外,还要进行纽约州教师资格考试(New YorkState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s)。表4列出了基础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必修课程。

通过表4我们发现,该方向有六门必修核心课程。包括技术和学校改革,公平、伦理和社会问题,教育技术资源管理,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计算机,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和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这些课程包括调查实践、技术的操作、社会和伦理问题、教学与学习、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基础的实践类课程,属于技术专家认证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专业需求而设置的。

除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外,还包括其他专业的课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和学习是人类发展学系的课程,还有一些政策及管理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都与基础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涉及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特殊教育中的问题、儿童教育中的问题等。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还有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和6学分的教学实践课程。实地调查先于教学实习进行。调查任务根据某些核心课程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观察学生利用技术学习的过程,在班级里和单个学生或者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和检查软件等。教学实习主要在中小学进行,共40天。实践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和使用教学设计,最终实现课程和技术的整合”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是该方向的重点,其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服务于实践。该方向没有论文研讨课程,也不需要做论文。只需做一个综合项目。关于综合项目有四个要求:①综合项目必须建立在对该专业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②必须建立在对专业经验(关于学生学习技术和利用技术学习的经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③项目必须集中在未来规划的某方面,能够通过改进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④项目必须关注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以促进技术公平合理地运用,最终能够促进所有孩子的学习。综合项目将根据以上四个标准进行评估(事实上不进行等级A、B、C和D评分,仅给予学生反馈)。综合项目的要求体现了该方向课程“通过技术的合理使用,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终目标。

可见,相对于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更针对学校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其中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占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时间。

4 课程实施和评价

“教育技术与媒体”方向的课程一般都会采用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小组协作、基于问题的教学都是课程上常用的教学形式。学校高度重视实地调查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实施,非常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项目。学校、计算机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是创新项目的常见合作伙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环境、资源、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技术中心、技术与学校改革中心和哥伦比亚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针对性很强,可以采用灵活的远程学习方式。例如,“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学校实地调查中的一些课程可以在线学习。有很多不同的在线学习平台,如Sakai,Moodle,Blackboard等,不同的教师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平台,有时也会有在线会议。学校对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进行不做比较评价,而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所有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严格监督。

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根据教师的不同,评价策略也不同。常见的是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硕士毕业时,学生会有一个毕业考试,只有通过毕业考试、修完学分并且完成综合项目的学生才能毕业。

5 学生就业

获得“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学位的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广泛。硕士毕业生一般从事技术教师或者技术协调员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专家在多种行业中工作,如教育服务、产品咨询和出版社等。也有一些人自己创立多媒体项目,成了研究者、设计者和制作人。教务管理秘书Matos Chaney说:

“我们的学生在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及企业都有任职。一些学生继续在正式的教育中工作,如当教师、研究员或者在中小学或者大学中从事行政工作。也有一些人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培训和发展部门从事工作。”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取得该学位的人有资格申请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

三 讨论

综合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方向(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和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发现该校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 偏重培养学生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这个特点是由该校该专业培养目标“专注于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期让新的媒体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强大工具,培养学生在教育中灵活使用技术的能力”决定的。硕士层次主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的是技术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人员,课程设置更注重把课程与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强调把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应用而不是学术研究。

2 强调技术应用并不是技术开发

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但是在选修课别限制了技术类课程的学分,这是为了让学生更集中到了解技术并应用技术解决问题方面,而不是培养专门的技术开发人员。

3 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目标相匹配,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把证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而且根据不同的职业目标,侧重点不同,从而使教育技术学的培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前提,因此其课程包括教学与学习(认知和学习等)、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面向学校的基础课程。而其硕士层次的就业领域相对证书层次更加广泛,所以课程设计中包括了编程开发类课程、教学设计类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满足教育技术设计、开发及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4 强调考虑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从课程设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特别强调要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选三类课程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置于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之内,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而不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同时,将技术置于社会与文化等系统当中,而不是孤立起来考虑,这样更能促进发挥技术的应有作用。

5 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选修课中强调学生选择其他的院系课程,开设认知心理等,以便让学生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现出教育技术所需宽广的知识背景。

6 课程设计重视学生实践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求中,除了完成实地调研、教育实习等课程外,硕士毕业还要求必须完成一个综合实践项目,让他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学校鼓励学生到公司或学校实习,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信息。

7 课程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研究生入学后选题方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强调让学生与导师讨论选题,而不是导师选题,导师会给出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选题,只要条件允许,导师也会同意。学生在有了新的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时才找导师讨论,而不是有了问题去找导师,更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课程评价强调竞争精神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进步的说明。特别是在硕博衔接上更加严格,学校只会向学生提供一个建议性的计划和时间表。如果学生不能保持令人满意的进步,将没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环境里,市场经济体制依然适用,强调竞争意识。

第4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体验;幸福观教育

课题名称: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幸福体验状况与幸福观教育研究,编号:(2009B017)

一、概述

21世纪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幸福观教育也应该从内容及形式上发生改变。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体验,从而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近几年,我国有多位学者开展了大学生幸福观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幸福感状况并不乐观,存在很多危机。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幸福体验状况与幸福观教育研究就成了一项重要课题。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体验状况的因素

1、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金钱和物质财富是实现个人幸福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培养个人正确幸福观的前提。对于物质匮乏的人来说,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因此就无法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总有痛苦的感觉。大量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年的人均消费水平要比全国国民的平均消费水平高出许多。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但是有很多学生仍感受不到这种幸福。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不惜出卖自己的和青春。

2、情感困惑对幸福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将“体验爱情幸福”及“充实大学生活”作为恋爱动机,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只重视恋爱过程,却不在意结果。一般情况下,恋爱结果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大学生一旦出现感情问题就会感到失落、自卑、迷茫,给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大学生情感问题就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3、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形势的日益激烈,使大学生们感到很多无可奈何。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的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心理偏差,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教育者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了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幸福观正确,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所以,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时,应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确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大学生高尚道德观的形成。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很多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便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相混淆了,导致大学生出现道德问题。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3、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形成健康人格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幸福观,只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知道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才能够消除忧虑、孤独、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才能够愉快的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所以,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

四、大学生幸福体验状况与幸福观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1、确立指导原则,构建理论依据。以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的指导原则,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理论以及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成果,论述幸福的内涵和本质,理清阐释幸福、主观幸福感和幸福观教育等基本概念。

2、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有效数据。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运用多种调查方法,科学设计调查方案,做到点面结合,横向比较,最后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总结。

3、对状况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剖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资料及数据显示,对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要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观状况、发展变化的物质条件和影响因素。

4、多运用理论成果,解决好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提升,不仅是国家、社会、高校的责任,大学生自身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高校来说,应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重视幸福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体现和强调幸福观教育。(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和设施条件,多为学生营造幸福环境,提升其对大学生活的幸福体验感。(3)引导大学生改变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多体验身边的幸福,消除消极情绪,发现幸福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佳英《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辽宁大学2011年硕士毕业论文。

第5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主观幸福感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又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和就业问题,其心理社会问题相比普通中学生更加严重。吸烟、游戏、网络等成瘾问题,抑郁、焦虑、精神分裂、自杀倾向等内部问题和行为、青少年犯罪等外部失调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关注中等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

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它不仅包括认知成分,也包括情感体验。其中,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

2.调查问卷分析

抽取大连地区两所职业中专的8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两个年级选取两个班级。发放3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90份。采用由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包括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六个分量表,36个题项。以及 由Dineer2002年编制的《快乐感量表》,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共14道题项。调查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得分151.75,说明他们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得分20.45,说明中职生的积极情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消极情感得分29.81说明职校生有较高的消极情感。

由表2可发现,中职生具有较高的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综合以上调查表明,大连地区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较高。尤其是家庭、学校、朋友三个方面对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是清晰可见的。而这三方面又是中职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可见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其他因素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具体影响,又经过多次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将其他因素总结如下。

三、影响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人口学变量因素

国外学者Dew与Huebner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与性别、年级无关,但是却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亚裔学生的满意度要低于白人学生。而国内丁新华发现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逐渐降低,同时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在本次关于中职生的调查中,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与年级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稳定、温暖、理解、成员间相互关心,关系密切、愉快与幸福感呈高度正相关;与父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惩罚、严厉、偏爱、母亲的拒绝等均有显著负相关。通过对中专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单亲的中职生家庭占总数的40%左右,这也是家庭满意度降低的数据来源根据。

3.生活事件因素

国外学者Suh研究发现,急性生活事件和慢性生活事件(包括正性和负性)均与青少年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与同学或是老师发生矛盾、或是考试压力影响等类似事件的影响也造成了中职生自卑、抑郁、焦虑、疏离感等多种不良心理问题,使其主观的幸福感下降。

(二)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1. 人格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比较认同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增值作用,神经质则与之相反。就人格类型来看,稳定外向型中职生的幸福感分数最高,幸福感分数最低的是内向不稳定型的中职生。

2. 应对方式

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类应对方式的中职生幸福感水平高,反之较多使用退避、不良情绪和发泄应对方式的中职生幸福感水平低。

3. 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回避目标的追求、较少的目标发展与低幸福观都有关系,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水平高的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

综上所述,影响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又有人的内在心理特点因素,那么要提高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就可以针对以上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如何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通过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和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建议。

1.培养学生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更倾向于使事物朝向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经常思考一些积极的事件或事件的积极面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快乐,而变得更为乐观。因此,提醒学生要积极地看待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学会让自己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多看自己的成就与优点,感激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等等。.

2.帮助学生建立维系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

建立与家人、朋友、老师等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职校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学校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引导职校生不断调整和改善认知结构,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在交往中感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交往中获得积极的幸福感体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从不同侧面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职校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从而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4.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合作

父母是学生重要的心理和感情的交流对象,来自家庭的支持、父母的支持是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与学生家庭的紧密联系网络,和家长共同探讨研究改善或形成和谐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要关注其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职校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课程如:心理卫生、青春期心理咨询、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的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以提高职校生的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关于职业中专学生的问题研究,不仅是学校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注职业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这个群体在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同时,培养职业中专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从学校适应过度到社会适应,预防出现一系列社会的问题出现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ChineseJournalofeliniealPsyehoz"gy, 2002,10(4):316一320.

[3]韩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6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一、引言

费登伯格(1974)认为,职业倦怠与工作相联系,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具有情境指向性,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消极情绪能导致职业倦怠,但不是所有承受消极情绪的人都会有职业倦怠。适当的压力感和紧张感还能催人奋进,给人动力。负性情绪长期不能得到解决,且没有缓冲的心理资源,又没有支持系统的话,就会导致职业倦怠。复原力就是可缓冲和降低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以往的复原力与情绪的关系研究中,研究者们只重视不同复原力个体体验到的积极或消极情绪,而忽略了高复原力者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低复原力者体验到更多负性情绪。

关于如何干预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专家曾强调“积极心态”的调节作用,但未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专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指导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研究少之又少。同时,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很少有人在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问题上运用这些实际研究。而积极情绪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些个体比其他人更能去理解和使用积极情绪的获益,他们之间可能的差别在于复原力,具有高复原力的个体被认为能快速而有效地从倦怠体验中恢复到原状。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期,身心发展不平衡也不成熟,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不容忽视。如果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适应、身心健康和发展都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如果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就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导致我国基础教育整体质量的下降,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关于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的文章不多,大多数研究成果来自于国外学者,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

因此,应该以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这对于提高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身心健康,以及整个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410名延边地区的小学教师为被试,统一发放问卷即时回收。总共发放问卷410份,有效问卷390份,有效回收率为 95.1%,研究对象的构成为男教师63人(16.2%),女教师327人(83.8%);朝鲜族132人(33.8%),汉族(66.2%);教龄为1~5年的56人(14.4%),6~10年43人(11%),11~15年的87人(22.3%),16~20年的93人(23.8%),21~25年的54人(13.8%),26年以上的57人(14.6%);班主任175人(44.9%),非班主任215人(55.1%);结婚的人340人(87.2%),未婚的人50人(12.8%)。

2. 研究工具。积极情绪问卷采用由黄丽、杨廷忠和季忠民根据Watson等人编制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修订的PANAS。复原力问卷选用由我国学者杨立状等人对Friborg等编制的复原力量表翻译并修订后形成的成人复原力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是Maslach等人1986年为教师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的修订本。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复原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的390名小学教师在积极情绪维度上均值为2.514,低于3分,呈现较低水平,其中64.1%的小学教师处于中等以下水平。除社交能力维度外,复原力总体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处于轻度水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情绪耗竭。

2. 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复原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1)小学教师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复原力与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得分越高,职业倦怠的程度越低。小学教师积极情绪与复原力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积极情绪得分越高,复原力水平越高。

表1 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复原力与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注:*P

(2)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高低分组的积极情绪和复原力比较分析。找出职业倦怠高低27%的分数点3.05和2.55,将高于3.05的作为高分组,低于2.55的作为低分组,在职业倦怠的高低分组上对积极情绪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中可看出,职业倦怠高低分组在积极情绪和复原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

表2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高低分组的积极情绪的比较分析

(3)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对职业倦怠及各维度的影响程度,在相关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考察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对职业倦怠及各维度的预测力和积极情绪水平对复原力水平的预测作用,确定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程度,见表3.3。

表3 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对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变异解释量分别为21.1%和29.8%,说明积极情绪和复原力对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预测力。小学教师的积极情绪水平对复原力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变异解释为58.1%,说明积极情绪总体水平对复原力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预测力。

3. 小学教师复原力对积极情绪和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分析。本研究的假设是复原力在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中起中介作用,即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复原力而影响职业倦怠。中介效应分析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是三个变量间要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前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积极情绪、复原力与职业倦怠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因此可以进行中介效应分析。为控制其他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将性别、民族、教龄、是否班主任、婚姻状况等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也纳入进来进行层级回归,排除五者对后面变量预测作用的影响。将类别变量性别、民族、教龄、是否班主任、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

表4复原力在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

注:SE 表示标准误,**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显著

从统计结果来看,依次检验的前三个t检验都显著,所以复原力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四个t检验不显著,所以复原力在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之间是完全中介效应。见表4和图1。

复原力在小学教师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之间是完全中介效应,这说明小学教师的积极情绪一方面直接降低职业倦怠的状况,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复原力去降低职业倦怠的状况。

本研究结论一方面为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验证了积极情绪能够发展和建设心理资源,通过增强这些资源来促进个体的适应能力,进一步使个体积极应对生活挑战和压力,合理运用各种途径取得进步和成功;另一方面,复原力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积极情绪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这就在实践上启发我们重视复原力在积极情绪影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作用,即积极情绪直接影响职业倦怠的预测力较小,仅仅通过积极情绪的培养与教育想改善延边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实效性较小,加入中介变量复原力后可以将三者联系起来,也为小学教师的积极情绪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注重调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压力,培养教师调节情绪的能力,对负性事件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会有效的缓解职业倦怠。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本研究结论,共同论证了可以通过积极情绪的培养来提升复原力,最终达到改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

四、讨论与建议

1. 培养小学教师的积极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缓解职业倦怠。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负向预测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即积极情绪越高,小学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较低的职业倦怠症状。积极情绪是一种正性的情绪,伴随愉的产生,在针对教师展开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引入积极情绪的培养策略,可以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

具有高职业倦怠的小学教师积极情绪水平显著低于职业倦怠低的教师。因此,针对缺乏积极情绪的教师,采取各种途径培养教师的积极情绪,如“成功体验团体”、“培养良好移情”、“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主题,使得教师在轻松愉快的团体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个体的愉悦性,通过亲身感受体察到不同个体的心态和情感,提升社交能力,增强学校组织、教师组织的信任水平,促使教师之间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别人思想和行为,让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另外,努力为教师创设轻松的教育教学环境,例如每学期定期邀请心理学教授、学者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学校可通过开设校长电子信箱、创设“心理角”宣传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压力疏导和情绪宣泄的心理服务。

2. 提升小学教师复原力水平,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缓解职业倦怠。研究表明复原力可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因此可以通过提升小学教师的复原力水平来改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第一,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效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工作环境中的压力或挑战,积累点滴的职业成就感,制定明确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逐步实现;正视教学工作中的失误,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应对方法,不断地积累有效的经验,以增强小学教师的职业效能。第二,增强小学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间的跨校交流,可以综合考虑学科、授课年级、教龄、民族、性别等因素,将教师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工作生活或教学环境展开交流,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第三,充分发挥支持性家庭的鼓励作用。例如学校定期邀请教师的家人来了解和观察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教师的家人也能体会到作为教师的辛苦和努力,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感情,有利于维护和提升家庭凝聚力,从而减少职业倦怠。第四,引导小学教师积极寻求各种社会资源,将自身的人格、能力、目标等与国家、政府社会支持系统相一致,同时,关心学生、同事、朋友、家人等,积极与他们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从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第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培训平台,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适应不断推新的教育变革,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俱进,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自己和学生获益,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六,合理规划教师队伍的人员配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深入仔细地了解各地区小学师资队伍的总体情况后,针对出现的突出问题,尽可能地进行人员调节,也可鼓励各朝鲜族小学与该地区的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定向、定学科的朝鲜族小学教师,不断壮大本地区的教师队伍。

3. 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提升小学教师复原力水平,进而缓解职业倦怠。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积极情绪通过复原力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升小学教师复原力水平,进一步达到降低职业倦怠的目的。

学校可以实施情感管理与人文关怀。多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机会,尊重他们在教学中的成果,让其在工作环境中充满爱和尊重,实现教师的成就需要;另一方面努力营造积极宽松、和谐、合作的支持环境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在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和交流心得体会,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和鼓励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教师体会到工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并且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这有助于较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缓解教师身心疲劳,进而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减少倦怠的症状。

社会各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制度的系统化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选拔教师要公平公正,安排教学任务要根据教师的个人能力和自我发展需要;工作量的安排要适宜可行,在不超出教师工作能力范围内,让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改革不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评价的内容应多样化、多元化,评价的结果不决定教师的奖惩,积极引导教师把自身的目标与学校的发展期望紧密联系结合,让教师真正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努力创设“美丽校园”;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也应为教师提供适当的物质支持,学校要全面、客观地考核,为教师创建晋升的机会,以此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热情。

同时,引导正确的社会期望和家庭教育,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发展的环境,这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个性品质和家长的教育责任感,以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此外,充分发挥社区在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可以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家访和“一帮一”家政服务,或者组织一些文娱活

动让他们彼此交流,多在生活中给予留守儿童各种支持,这样就会减轻由部分留守儿童带给老师的情感压力,进一步缓解教师的情绪耗竭,从而降低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马传军.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十年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1).

[3]李艳花.中小学教师末位淘汰制应缓行[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25):12.

[4]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

[5]钟莉梅.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D].[硕士毕业论文].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6]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23~25.

第7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    被害人     精神抚慰。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各国对于被害人开始直接而全面的保护。首先,建立了国家补偿制度,对于那些因犯罪行为而受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予以金钱补偿;其次,建立了相应的被害人援助制度,从提供法律建议、心理慰藉、经济援助等方面保护被害人;再次,刑事诉讼当中也注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增加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权。其中,对于被害人在受侵害后的社会救助与抚慰尚付阙如,亟待一套完备的体系帮助被害人更好的恢复。

一、社会对被害人救助的作用。

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体现在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侵害”。二次侵害是指“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是第一次被害,犯罪之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忽视以及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因为不当刑事司法行为所遭受的侵害是第二次被害。”i在现实生活中,被害人通常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惩治罪犯,获得经济赔偿,但其却不能因此得到彻底解脱,被害人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封闭心理倾向,强迫自己与社会生活分离。精神病心理学家桑德拉·布鲁姆在其《避难所的建造》一书中指出:尚未治愈的精神创伤易于被激发。如果没有对精神创伤加以妥善的处置,在经历此创伤的人、家庭甚至其后代的生活中,这些精神创伤都会被激发ii。精神创伤不仅是被害人的核心经历,而且也是许多加害人的经历。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是先前经历了精神创伤而该创伤又没有加以妥善地对待,由此重新被激发。因此,恢复精神创伤对被害人来说是重要的。

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表现在职权性、物质补偿性、条件性。首先、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是依职权所作出的,该行为具有合法性无疑但欠缺合理性。对于已经受到伤害的被害人更需要社会中有爱心的群体给予温和的、恰当的帮助与救济。其次,国家对被害人的抚慰与救济是以惩罚犯罪、给予被害人补偿金实现的,而对于被害人精神上的伤口却无法安抚,也无法帮助其更快的恢复与融入。在此,社会的功能则能更好的体现,特别是在帮助被害人弥补精神创伤、融入社会方面。最后,国家对任何救助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方能作出,也就是说,有很多被害人会因为救助标准的不合理而得不到救助。因为有的被害人虽然遭受的犯罪侵害较轻,但造成的伤害却很重,由于国家的严格规定,不能法外施恩。

因此,从上看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对被害人恢复方面的作用,它是国家这个主体无法替代的,在救助方面具有人性化、温和化、全面化的特点。

二、构建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对犯罪人社区矫正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社会的矫正与救助作用得到认可。建立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被害人服务机构。我国尚无被害人援助机构,考虑到我国目前庞大的被害人队伍,这类机构很有建立的必要。同时这些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民间组织iii。可以根据受侵害的犯罪种类不同,组建不同的服务机构,例如性犯罪被害人服务机构、未成年人被害人服务机构以及被拐卖妇女儿童亲属的服务机构等。

其次,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由于社会中存在对犯罪事件的反感,使得无论是被害人还是犯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歧视现象,因此被害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同情和应有的治疗或在医药费用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不但被害人的伤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其心理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创伤。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被害人应比一般的病人要重视。

再次,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被害人受害之后,由于突然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或因治疗身体遭受重大损伤而支付巨额医疗费,往往在经济上会遇到困难,虽然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被告人赔偿和国家赔偿,但由于具有滞后性且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我们应通过保险赔偿、社会援助、社会捐助等途径对其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这类经济援助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救助对国家救助的必要补充。因为国家只有在判处被告人有罪后才能启动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而在之前的一段诉讼关键时期却得不到物质补偿,这是很大的漏洞。

同时,应为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应当在被害人受害之后及时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和缓解被害人所受的心理损害,被害人的亲友、邻居、同事、刑事司法人员、医疗人员和其他人员及新闻媒体应对被害人的被害经历表示理解与同情

,不能对其进行歧视,而应向其提供感情上的支持。尽量发挥社区的矫正、修复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修复被害人的损失。

最后,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应对司法人员、医疗保健人员、自愿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受害者心理健康的需要,对受害者不应抱有轻蔑甚至是指责的态度。对涉及被害人隐私的案件不应传播,并限制新闻媒体公开报道。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被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以促进被害人人格尊严的恢复,使其重归社会。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对被害人的保障体系并不能代替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国家仍然是主导。只有国家以其强制力为保障,才能实现惩罚犯罪、追索赔偿金,即“矫正的正义”。而且社会救助体系应当形成与国家救助制度相配套的补充体系,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而营造一个包容、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冯卫国著。《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彬,李昌林。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4月。

注释。

1参见刘会平,《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10月。

第8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04-01

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新形势要求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它提倡教育者把学生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良好的引导使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发现、互相合作交流。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中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剖问题、在探究合作发现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问题中得到新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问题形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享受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并且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1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的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他强调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学生自己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坚持长期的学习。另一方面,他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更新、替换旧知识或是建构新体系。转化则是对新知识的分析和概括,使之适应新的问题;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结果的判断和和认识。通过三个过程,学生可以建立关于任何一门学科的认知结构。

1.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对外在信息的被动反应;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对外在事物生成的各自独特的认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所以,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夸大了教师的作用。而问题探究式教学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分析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老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活动使学生们探究合作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一教学模式最一般的操作程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2.1课程导入

课程的导入部分是一堂课的重要部分。此时老师的丰富的生动的课程导入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而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也注重老师能够呈现一个问题式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目前的认知水平、考虑到课程目标以及问题的可操作性。问题的设计应当是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问题的设计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高度;问题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问题需要能够量化、可以分解成小部分的可行的问题,否则问题是无意义的。如对于三角形外心的探讨,老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三个城市之间找到一个花园的地址,这个地址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一个条件,即三个城市的居民前往花园所行走的距离相等。这样同学们会进入问题的思考,从先前所学的中垂线定理中找到三角形的外心。此时老师再来讲解外心的含义和作用,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2.2合作探寻

这是探究的重要过程阶段,此阶段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管理好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的主导组织作用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不能放任不管。学生讨论的方向、进度以及结论的获得,教师都要施以引导,做到收放自如。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对话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自主探索能力.例如在探究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可以给学生设计问题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都是底面积乘以高,那么圆锥体的体积是不是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呢?学生可能会顺从老师的引导给出肯定的回答,也可能不认同。这时,老师要拿出底面积不同的锥体模型、圆柱体模型让学生做实验。每组学生都拥有底面积相同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底面积不同的圆锥体和圆柱体。老师也可以控制变量,使得不同组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器材。学生会从不同的器材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针锋。最后学生会得到相同的结论。在合作与分工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思考意识以及合作意识不断加强。

2.3教学效果的评价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考查,也是对学生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对于课堂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都需要采用多元的考核标准,使得学生不断的建立起对数学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问题探究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课程评估观,转换角色,大胆创新数学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的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新型学习方法。

3 问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下,学校课程的设置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再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这样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本身就已经限定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其中对于学生的主体要求是考虑不到位的,学生还是被社会化。这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还是受限制的。现行教育模式不能构让人真正的去寻求自己所愿意学习的课程内容,这应该是我们值得反思的。

而且,问题探究式教学能不能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也不能很好的评估。问题探究式的方法不一定能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之差异,不一定对于一个班级的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方法的选择还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方法论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新生 学习适应性 调查研究

对于学习适应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大都引用周步成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上的表述,认为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即学习适应能力”。[1]研究表明,学习适应性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育的第一链条,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也日益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但从目前的教育实践而言,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小学新生顺利地完成这种转变,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就成为许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笔者借助学习适应性测验,探析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旨在为后续的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照市重点、区重点和一般学校,分层随机选取郑州市三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18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88.7%,其中男生144名,女生138名。

1.2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量表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一、二年级用)》(AAT)。经证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学习适应性测验是按年级分阶段编制的,本次使用测验包含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共100个题目,每个题目均采用三级评分制。在ATT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家庭情况信息表,用于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在统计时,先将每个学生的原始分按《AAT使用手册》转换成标准分,并据此确定其学习适应性等级,共分成优等、中上、中等、中下和差五个等级。分数越高,等级越高,适应水平就越好,处于中下和差的都可归入学习适应不良。

1.3方法

调查在小学新生开学后的第4周进行,在各学校中以班为单位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本测验由专业人员负责施测,统一指导语;施测时,采用记名方式,由主试统一读题,学生统一作答,统一收回;施测时间为40―50分钟。用ATT中的效度量表检验,剔除无效问卷。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

对282名小学新生的AAT测验结果表明,其学习适应性的总体平

均标准分为51.02分,平均等级为3.01。被调查对象的等级水平分布与常模总体分布比较见表1。

表1 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282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有小幅差异,除优等和中下等水平学生所占百分比略低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呈现出比全国常模偏高的趋势。282名学生的整体不良检出率为28.1%,虽略低于全国常模31%,但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2.2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不良率

表2 小学新生学习不良率各因素分布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新生除学习态度和听课方法较好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中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的适应性问题较为严重。

2.3学习适应性性别差异

表3 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x±s)

注:~P

从表3看到,对282名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进行t检验发现,女生在“听课方法”、“独立性和毅力”、整体适应性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男女生得分无显著差异。

2.4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方差分析研究后发现,父亲的受教育程度、父母亲的职业类别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只有母亲受教育程度(F=4.538,P

3.讨论

3.1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现状与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郑州市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要稍好于理论水平,略高于中等等级“3”,在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不尽相同。整体而言,小学新生在学习态度和听课方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较好,在学习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适应性较差。

不可忽视的是,本次调查对象的整体不良检出率为28%,虽然低于全国常模,但仍要高于李玲、李辉等人对昆明市棕树营小学17%的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2],高于徐速对温州市部分城区小学18.5%的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3],也同样高于涂芳对咸宁小学23.5%的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4]。

虽然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28%的不良检出率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这需要引起全体社会的重视。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是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群体,这些学生必须成为我们重点关注和帮助指导的对象。我们要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额外指导,以帮助其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学习适应性,从而为其以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就整体而言,郑州市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要优于男生。这个结果和白晋荣、刘桂文等人男生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13.1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而戴育红的研究也表明,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男生不良检出率要高出女生6.73%[6]。田澜则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将逐步缩小[7]。聂衍刚等人也认为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适应性好于男生[8]。虽然女生的适应性要好于男生,但在教育中也存在着较多有学习问题的女生,所以不要因为整个女生群体状况比较好,就忽略了那些学习适应不良的女生。

3.3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职业都与学生的学习成长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一方面,儿童承载了家长太多的希望和期盼,往往一个儿童后面跟着六个长辈,长辈在为儿童创造良好学习硬件环境的同时也给了儿童不同的要求和人生规划,而这些要求和规划很可能脱离实际或互相背离,进而会对儿童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容易受到家庭矛盾的影响。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不仅是当前孩子学习功课的重要条件,也是将来独立于社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读书学习是一种个体劳动,应当独立完成。这样做不但可以保证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自理、自主、自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AAT)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

[2]李玲,李辉,等.昆明某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28-130.

[3]徐速.313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9,(2):102-104.

[4]涂芳.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5]白晋荣,刘桂文.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3):76-79.

[6]戴育红.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教育导刊,1997,(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