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笔笔教育投资蜂拥而至,一栋栋崭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一批批民办学校、实验校等多种教育形式热变大江南北,高校扩招、大众教育、终身学习,人们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对教育如此热衷,高等教育自然也无法再如以往那样独上高楼、曲高和寡,科学与经济、大学与产业、教学与生产在中华大地上从未走过如此之近,一方给予期望,一方不负众望,高等教育的进步助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新世纪中国经济腾飞的险峰峻岩上高等教育的身影不够高大,人们期许的经济发展主引擎似乎马力不足,高等教育怎么了?高等学校应该怎么办?高教改革何处去?质疑、困惑,或许夹杂一些谩骂,充斥着高等教育者的耳鼓。有识之士也纷纷谏言献策,向西看者有之、向古溯源者有之,东西结合者有之,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不啻为一声惊雷,为高等教育发展,乃至教育体系的深层改革开出一剂良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化浪潮,知识经济的大发展也把创新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20世纪80年代,以辍学办企业的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一批科技精英创造了高新技术企业,吹响了创业精神的号角。硅谷,这个高科技的代名词,这个创业者的天堂演绎了多少靠创新、靠头脑而一夜暴富的奇迹,有半数以上的企业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而创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一年内开办了100多家新公司,创造了20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人们在放目惊愕之余,不禁都拷问起本国的高等教育,不禁开始揣摩成功者的成功之道。日本高呼“科技创新立国”,德国誓要将高校建成“创业者的熔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1995年)指出,在“学位等于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于是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开始如春风般吹进每所高等学校。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上个世纪开始的创新教育新的发展阶段,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全面化,是延伸性的创新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如何获得和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以满足于人类文明进步对劳动者的基本需求。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育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全球观和开创性技能的社会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开办自己的企业,成为企业的老板”,而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文化的升华,即使是在创业教育兴起的初期,也是被解释为“一个人开始经营一个小企业的过程”,重在对经营过程的体会、理解和全局观的培养,并非真的一个人开办一个小企业。从特曼教授拿500美元开办的惠普公司开始,斯坦福大学的师生纷纷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由此形成了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雏形,进而发展为产学研合作,成立行行种种的大学科技园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等模式。斯坦福教育的精髓是:鼓励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历练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敬业态度。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不应拘于一种模式,更不可能形成一种定式,应该具有各种鲜活的形式,保障人的个性张扬、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可见,创新教育要创新的不仅是教育行为,更应深入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教育文化。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而言是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是什么?在没有准确答案的情况下,各高校或摸着石头过河,或亦步亦趋的跟风推进。有的从狭义上理解创业教育为“创办新的企业”,纷纷创办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等创业场所,从政策、资金、场地等各方面给予扶持;有的从广义上理解创业教育为“开创新的事业“,为学生开设了创业技能、创业大赛、创业风险投资家论坛等创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但前者的创业教育的受众面很窄,大部分学生只是创业教育的观众,在目前高校创业实体支持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缺少一套完善的资助体系;后者的受众面虽宽,但只局限于纸上谈兵,黑板上创业,既缺少实训教学体系、全方位创业能力的实践,也很难换取学生的积极参。创业教育的激情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这两种被广泛传播的做法,是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深入理解,和形而上学的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原因在于将创业教育作为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补充,只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平添了些修饰的色彩,或与专业教育平行发展,或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而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隐性知识的传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其核心是岗位乐业、岗位立业、岗位创业,创办新企业、开拓新岗位只是其外在形式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专业教育理念的革新,专业教育文化价值观的重塑,是专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可以暂称为双创性专业教育。双创性专业教育将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为核心,并塑造受教育者创业者的宏观意识、卓越的敬业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教育指向,以探索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学以致用的实践培训为载体,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体化、更明确性、更具有操作性。
四、双创性专业教育的形式
双创性专业教育的核心是在创造性思想的指导下,发挥个人的潜能,开拓性的学习,培养在社会中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及推动社会进步而工作的综合素质。因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仍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内容,改变的只是教育的理念、传授的方法、教育的形式和受众面。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往往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用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来体现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而这种方式恰恰从另一个方面扼杀了学生受教育的公正性。在这里暂且不论及高等教育之前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启蒙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及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深刻影响,单纯谈及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走入高等教育学府的大门便被分配到不同的专业,进行班级制管理,在入口处便被贴上出口时的标示,然后便开始了工厂化的教育模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落后于实践的教学内容,批量生产的模板样毕业生。所以,很多毕业生感叹“大学无用论”,自认为什么都没学着,什么都不会做,困惑于自己到底在社会上能做什么?走向职场后如醍醐灌顶,对职业的技能和知识开始如饥似渴的恶狼般鲸吞,产生课上不学课下学,校内不学校外学的怪现象。原因在于传统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方式存在弊端,教育的理念亟待更新,传统教育的重点在“学”,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重点在“用”,强调在“用中学、学中用”,而这种学以致用的教育观点,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已著撰传世,“授人以渔,莫授人以鱼”的观点在权威教育的模式下被我们的授教者淡忘了,因此,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先学后用,不知所用,所学无用,用之再学,现学现用”窘境。双创性专业教育要达到在高等教育阶段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目的,就仍然要以知识传播、技能培养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双创性专业教育既要有相当的受众面,又要有相当的时序性。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一个大学生创业园、高校高新企业园区是完成不了所有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靠开办第二课堂式的几门课程也是无法完成敬业精神、开创意识等隐性知识传播的,它需要全员参与,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五、双创性专业教育的过程
教育部高教司的工作要点指出: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双创性专业教育的根基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变革,应根植于我国教育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而言,其获取隐性知识的能力不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不应是受教育者缺乏创造力、创业精神的唯一责任人,创新创业能力是典型的隐性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家庭文化是高等教育阶段双创性专业教育开花结果的沃土。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保障,是全社会的责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集中探讨高等教育子系统各教育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方式方法。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双创性专业教育课程设计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导向的专业课程和创业技能类课程设计同样重要,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学生在培养创业意识、开创精神的前提下掌握创业知识的技能性课程,而专业课程知识传递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两者统一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两类课程的设计均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学校办学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前瞻性、科学性的课程结构,在与时俱进的历史洪流中体现办学的个性化、教育的个性化,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技巧等诸多方面创新,不能搞模式化、一刀切。首先,要结合国际形势、国情、校情,进行教育资源的深入分析,借助本校、本学科以及教师团队的教学优势和特色,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不同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均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学校、同类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历史传统,这些特色和传统正事开展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个性的基石,要充分珍惜和有效利用这笔特殊的教育资源。在竞争较为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凸显特色、创新发展,转化为独特的课程艺术,形成较强的教育竞争力。其次,个性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充分尊重了受课者的个体差异,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样化结果,因此,必须相应的建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与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不同,以双创性专业教育课程是在教与学的双方个性化张扬激烈交锋中形成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方式不拘一格,学生的学习、理解、体会和运用千差万别,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是授课结果的真实反馈,以利于授课者的教学反思,推进课程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再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体现学校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课程,要面向未来、面向产业、面向专业。教育部学生工作司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指出:要把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各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和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可见,各个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要结合专业方向,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着眼于学生的岗位就业、岗位兴业和岗位创业。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与双创性专业教育师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工作,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评价和实施不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简单的授教与受教关系,其根本在于社会的认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实施需要培育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师资培养与服务保障机制。本文将主要论述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师资的培养。首先,培养、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教师自身创新创业意识的强弱,是否能将这种隐性知识传承于学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双创性专业教育实施的前提,也是教育质量的保障。高校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鼓励广大的专业教师进行学习和深造,以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水平。通过各种途径促使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意识,深入产业和生产一线体验创新创业过程,深入参与、了解本专业的产业化过程。可见,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不复杂,只要学校通过政策引导、科学管理可以快速的付诸行动,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培养,教师自己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他们懂得如何传授给学生。因此,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的隐性知识授课技能是双创性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其次,双创性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培养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增强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力量。据统计,在很多高校开设两门创新创业教育类公共选修课情况下,师资就已经捉襟见肘了,根本无法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况且在已经授课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中,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居多,这些师资多数都是思政专业,授课质量的提高难度较大。因此,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制定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整体方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是注重实践性的课程,教师既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因此,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在国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资质的创新创业培训师,建立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高校应该加强与各类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产业界的合作,聘请企业家、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经理等专业人士,以及有过创新创业经历、经验的成功人士,甚至经受创新创业挫折而失败的社会人士,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专门化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
3.建立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管理文化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业教育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降低社会就业压力,减少社会结构性矛盾,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思路有利于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结构的优化。从我国长期教育发展目标的出发点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提高我国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高校的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教育者需要挖掘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以下两点想法:
1.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理念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的教育,而是一种企业家精神教育,可以将其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将创新创业与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高校教育走向多样化多元化,但是,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的核心精神不变,仍然满足着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需求,所以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育人模式的整体设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不仅是“如何创办企业”,而是大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精神的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更可以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将创业和人生发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企业家精神教育。
2.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实践体验为重点
高校教育者在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应该重点抓课堂的实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体验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原则,强调学生的现场实践,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我国高校教育者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设计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需要科学设计和修订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以显性课程的形式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之中。2.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新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题讲座、报告等。只有这样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3.建立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基地
建立多样化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基地,是落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多样化,可以由项目训练、基地实践和竞赛活动构成,以此加强综合实践基地和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建设。可以扶持师生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创业团队扶持力度,或者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创业项目筛选、扶持及交流活动,与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签订协议合作培养等等方式建立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可以启动学校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资助创新创业团队与企业项目,组织学校的创业基金捐赠。组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广、对接活动,企业家创业导师见面会,提供跨专业综合就业与创业实践实训、项目管理等培训,加强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立多样化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基地。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依托,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建设与管理,满足创新创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建设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加强学校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建设,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创业竞赛统一管理、协同组织,资助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赛事,并严格执行竞赛预算审批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整合校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总之,通过以上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并且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不断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也会不断丰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更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占仁.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
[2]张玉利.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11.
[3]王官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8.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9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动力之源,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既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定位。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协同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对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尤为重要。
一、协同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一)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
协同创新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该理论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首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内各要素或与其他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与协调可以达到微观个体或系统无法实现的倍增效应,从而有利于个体或系统整体进步与发展。[2]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是因为有利于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有利于实现创新创意的市场转移以及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市场效益。[3]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6]“创新创业教育”表达着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吻合,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知识教育和智慧体悟、教育民主化与个性化、解决生存问题与提升生活意义的有机结合。[9]理解和领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树立了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协同创新理念缺失、创业文化认识不强
由于各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不同,高校之间能够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出于利益和高校考评体系的约束,不能够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资源加强合作,提升自我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分注重行政化观念和现实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使得高校受外力强制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而不是靠内心自觉,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1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缺失,必将形成一个错误的大学创业文化,甚至直接导致了把创新创业教育带向了创业培训的歧路。高校只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思想行为上对大学生创业都积极提倡,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拓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本质内容的培养,过于追求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短期效益。
(二)协同创新联动体系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不高
1.因自身角色不明而导致盲目协同创新高校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桥梁,负责与政府,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协同联络工作。然而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合作中,并没有深入实践,研究问题的内在因素,造成协同创新的普遍盲目性。例如协同合作中偏重于外在的资源和条件,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进而出现创新特色的同质化。角色不明则合作难以持久,无法互补则协同难以效益最大化。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往往在协同创新中丧失自主性。当前或多或少存在有些政府部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来追求政绩,各类企业涉足创新创业来寻求政策扶持的现象。在此社会氛围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主体甚至不是基于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和对责任的共同担当,而是在行政指令下非自主自愿盲目组合在一起,无法真正掌握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8]2.因责权利不清晰而导致长效合作机制缺失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与风险分担机制尚不完善,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基于现实的各方因素,一方面利益驱动机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风险分担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往往这一机制的缺失成为创新创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定时炸弹”。毕竟创业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才能更长远更高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例如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处于短暂粗浅运作,企业合作缺乏内驱力和约束力,随意性大。多数院校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重指标,轻过程,对合作成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体系,使得教师对校企合作丧失兴趣,企业对合作院校丧失信心。[7]
三、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协同创新理念,营造和谐的创业文化环境
以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计划为契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其理念的形成不应只依靠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而形成,而应该深入实践,不断检验,构建符合时展的特色理念。正确的协同创新理念要以高校自身为核心,兼容政府、企业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多方的协同作用下凝练出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念。[10]坚决克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片面理念和错误认识,以开放的胸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创业文化环境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转变发展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营造创业氛围,使创业成为一种风气。培育能够激励高校人才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大学创业文化土壤。[11]
(二)构建四位一体化协同创新联动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打造高校、社会、政府、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当前互联网由于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高校应该跟上信息科技进步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快速及时地更新创业课程体系和信息,丰富高校内部创业智库资源,将高校的科学研究融合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打造高校、社会、政府、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社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源泉和基础,也是创新创业实现的平台和舞台。高校应该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协同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或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以大学生创业项目为载体,以营造创业环境与各种孵化服务为手段,依托各种创业孵化优势资源,形成“培训、研究、孵化、成果转让”等一体化的实用性创业孵化平台,更是服务与开放型基地。[1]
2.以政策协同为基础,共同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应立足于现实,深入分析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计划”,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完善机制和政策;根据高校专业群建设的特点,抓住契机,开展部分专业的区域产学研结合的试点工作,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共同完善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完善技术创新指导政策。在政策指导的基础上,构建“共享,共建,共管”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即做到与政府、企业建立互惠互赢的效益机制,建立共同促进的合作机制以及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保障机制。[7]这种机制的建立,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开展。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地方高校要以协同创新为指导,结合地方区域化特色经济,努力解决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团结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一套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协同创新机制策略,才能有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计划”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应晓红.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创建研究———以宁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2013(04):29.
[2][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J].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2-46.
[3]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45-47.
[4]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13-3-14(011).
[5]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5.
[6]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7]谭玲玲.大学生网络创业实训及创业孵化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1(08):28.
[8]曹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4.
[9]和浩.创新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13.
[10]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招生与就业,2013:45-47.
关键词:民办高校;江西服装学院;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时代,民办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江西省民办高校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江西现象”。各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优化。江西服装学院作为一所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服装创意设计、服装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及服装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型、国际化”的办学之路,在茫然困顿后,革故鼎新,积聚优势,经历了从照搬模仿到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改革路径,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高层次、高薪酬、高体面”就业成为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办学理念由职业导向转向创新创业导向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深层次认识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性变化,体现了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以其灵活性、自主性和市场性得以快速发展,并把解决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作为民办高校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岗位教育也成为其教育价值的首要选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必将从承接产品生产与加工的阶段发展到自主创新的阶段,这种转变需要高校能够培养出大量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
笔者对江西省内民办高校学生抽样调查后发现,仅有53.3%的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转变办学理念,升级培养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江西服装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展望新常态、明确创新性”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培养的毕业生不应仅着眼于适应当前的工作,而应该具备对新型工作的开拓性与创造性。学校认为:创新创业是“职业导向”的深层次,也是一种职业技能在工作内容上,贯彻创新创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往前进。
2013年底,为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成立了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功能的红衣坊服饰公司,以协同校内112个实验实训室,开启“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创新实践教学探索。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包括:由学校牵头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学院,启动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行实习创新创业学分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以及支持表彰创业者等。学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初步设立创新班50个、组建创新小组200个。目前,学校正在大力引进创新创业指导导师,构建企业、校友以及在职教师的互补式教学队伍。在机制保障上,形成了统一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等四个工作路径。
二、培养目标由专业定向转向复合全面
民办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以学生适应当前的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导向,倚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严重忽视了提升综合素质。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战略支柱产业与相应的人才储备之间存在严重的错位。民办高校要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其中包括专门型人才和通识型人才。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旨,而时下培养的人才不少毕业就失业和创业无奈的现象无疑是对“专业定向”人才培养目标的挑战。在经济与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体系的优先性与就业机会之间总会出现矛盾。民办高校过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多同质化且“盲目跟风”,“专业定向型”形式上看来是依托市场,对学生进行专业领域专业化的教育与固定的培养,实际上在专业设置上随意性很强,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较为短视或片面。这种培养模式短期来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实效,但当市场表现出所谓的人才“饱和”时,便会难以掉头。有的高校遇到这种情况,便随意撤换或更改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破坏了教育教学体系的稳定性,使得质量不可控,教师学生都无所适从。“复合全面型”是一种通识性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质上的“市场需求型”,因为它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更宽、更长远的社会需求,立足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通识性人才,注重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使学生培养既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适应人的发展,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江西服装学院自1991年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育人为目标。2011年升格为本科后,江西服装学院认为,新世情、新国情、新省情背景下,传统的人才素质结构培养已不能适应服装产业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长久发展。院长陈万龙教授提出,“升本不忘本”,“适应新常态,转型谋发展”,“穿新鞋走新路”,强调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因人而异,像做服装一样需要量体裁衣。为此,江西服装学院依托师资和技术优势,利用自身行业特色和社会资源,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堂,实施硬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引智工程”,主动服务于学生素质结构培养。学校设置“卓越设计师班”、“卓越制版师班”、“卓越工程师班”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同时,在人才培养大纲的制定上,几经修改论证,引入企业、专家学者的建议.不仅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还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把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入其中;不仅教会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还帮助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适应性成长。
三、课程教学模式由程序化转向模块化
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遵从传递一接收的“程序化教学”模式,即教育过程以知识传递为基础,按照教材结构的章节顺序实施教学,受教育者作为课堂教学的客体被动地接收教育者所传递的知识信息。民办高校传统的创业课程教学即为“程序化教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其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用普遍是以就业率为基本衡量标准,以专业知识传递和岗位技能培养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形式。笔者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66.5%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单一、内容简单,仅26.5%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创新创业实际教学需求,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率仅为46%。民办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开设处于鸡肋状态。教学形式单一,师资水平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为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不仅仅是增加一些课程、选聘一些教师,更重要的是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之中,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情感等多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江西服装学院为了适应本科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学校传统实践课程“散、乱、差”的局面,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以及合理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资金,加大了对原有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改变了原来只重专业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状况,增加了通识性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课时数,调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及考查课与考试课的结构,最终实践课程的比例为60%,学生平时表现占课程期末考核的60%。程序化教学与模块化教学的置换,留给了学生更多时间、空间进行思考和自由地学习。同时,学校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将服装设计实验中心、服装工程实验中心、创意设计实验中心等六个中心整合为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全面开展师生实践课程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服务工作。学校协同校属红衣坊服饰公司和诸多工作室,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分类培养,讲练结合、手脑并用,教、学、做融为一体。学校建立“服装+”一体两翼学科体系,进行“模块化教学”尝试,最终确立了以纺织服装为主体,涵盖了从服装面料设计到服装陈列设计以及销售的服装产业所有岗位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模块化教学以“MES”(Modules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 相结合,前者强调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后者强调职业基础通用能力。
江西服装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实践上,该校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始终围绕着大服装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平台建设,通过模块课程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有效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中,使创业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并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统一。同时积极关注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如时常聘请知名校友做创新创业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业设计”等赛事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增强了该类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除此之外,江西服装学院将创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大体分为:创业意识类课程,包括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创业基础等剧业实务类课程,包括公司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概论、创业管理、新产品研发、网络创业指南等;创业实践类课程,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与写作指导、项目管理实践、WKB团队训练、沙盘模拟训练等。江西服装学院进行的符合自身规律、切实可行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不仅培育了服装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也为服装企业全方位地培养了各类规格的人才,打造了服装行业的“人才超市”。
四、实践教学由辅助型转向协同型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依然偏低,教学实践基地通常被理解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可学校实践基地具有教学协同功能的仅有42.7%。“辅助”在汉语言里面是从旁帮助、协助的意思。“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辅助”有主次关系,而“协同”是平等的协调关系。教学实践基地功能由“辅助型功能”转向“协同型功能”,强调实践基地顺应时代及教育规律的发展,同培养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这对民办高校来说极为重要,需要在基地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协同创新理念,兼顾多方利益,创新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江西服装学院通过订单培训、产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深度融合的方式,将许多具有创意式的课程的实践比例调整为占该门课程全部学时的60%,可以说在工作室进行教、学、做已成为常态。
2011年,江西服装学院利用建校20周年暨本科挂牌之际,整合资源,重新明确了校内校外联动的实践基地平台,将其定位于创新创业起步的地方,服务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该实践基地平台由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校友、学校与政府(同福建石狮市的合作效果明显)组成。学校积极建设,探索路径,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制订与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享的实训方案,从三条途径支撑并实现了该校实践基地的教学协同型功能。
第一条途径:孵化基地――在校园孵化基地自主创业。创业孵化基地,是创业实践的一种尝试。该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将学校内部门面免费或以象征性收取租金的形式出租给学生,让学生用课余时间经营自己产品。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包括饰品店、快递店、手绘工作室、咖啡店以及书店等。创业孵化基地由后勤部门管理,由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前期管理包括:门面提供,即学校对优胜的创业设计大赛项目团队给予奖励,同时为其提供创业场所,前期半年免租金;资金支持,即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落户孵化基地的项目顾问指导,即对淘宝网店开设、商品的进货渠道选择、创意文化产品的广告推广、甚至包括为实际操作中产生的相关法律问题等提供专家指导。中期管理:一般半年过后,淘汰不盈利的项目和重复经营的项目(例如重复建设的饰品店);另外,对一些经营时没有注意商业道德导致投诉较多的团队,以及一些沉溺于经营无心上课的团队成员进行劝退。后期管理:评估所有的项目,对一些盈利较好的项目实施阶梯式收取门面费,作为下一期的创业基金筹备和店面维护。
第二条途径:校友平台――联合校友力量开展参与式创业。该校将社会力量引进到办学中来,可以真实体验市场运作模式。其一,建立时尚一条街,引进校外企业入驻运营。企业提品与管理监督,校方提供装修,学生负责运营。其二,利用校友资源,共同创业。以校友创业,带动学生创业。
第三条途径:产学研平台――学校研发中心锤炼式创业。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和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学校建立了教育服务网站,加强信息交流,提供政策咨询,了解创业动态,推介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学校南方服饰研发中心同南昌华南城、台湾麦根服饰、石狮衍生设计创意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将服装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装表演等专业与其对接,共同实施相关专业大学生创业计划。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与政府、企业的深度融合,实施企业人员与教师角色交叉互换.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帮助学生在社会中锻炼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企业,了解企业如何运作。此举有利于提高企业家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该校同福建省休闲服饰名城石狮市政府及利郎公司的深度合作已成为成功的典范。
五、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改变
2006年,江西民办高校出现了若干学生,江西服装学院亦有发生。学校经过反思,主动向政府提出派遣督导员――党委书记(之前的党委书记多是民办高校举办者自己聘任)。此举推动了江西省率先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实施派驻省政府督导专员制度。该制度有效地监督了民办高校办学的方向和性质,规范了依法办学,完善了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学校运行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明显降低,教育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效应减缓。同时,江西服装学院主动利用自身行业特色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进入产业园,联合政府积极开展服装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主动搭建与政府互动的对话机制,如协商会议制度、意见收集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决策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完善,政府与学校的互动与协商走向常态化、秩序化和稳定化,学校化被动为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
江西服装学院自由、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和发展格局也是其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及发展的土壤。民办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充分开放的一部分,发展过程需要同其他社会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服饰陈列馆、实训基地、第二教室等资源优势,主动设立校园开放日,并利用周末、寒暑假邀请市民、社会组织及家长到校参观,利用学校春、秋“人才超市”招聘之机,积极与企业沟通,实地交流,以赢得办学认同和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与支持。当社会树立“公办、民办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系观,真正从观念、法理和制度上摒弃对民办教育的体制性歧视,更多社会个体与组织扮演好支持者、鼓励者、资助者、监督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时,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优化的良好生态环境将会逐渐形成。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参与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还存在对创新创业认识模糊,与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互动,没有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教育平台等问题,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提高还有一定的限制。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认识模糊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重视学生在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然而目前仍有部分高校虽然在教学中给予了创新创业教育足够的重视,但却存在认识的偏差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为了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除了创新创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之外,仅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为目的针对学生创业能力尽心了培养,这也显示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单一性,与现阶段市场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高校、相关部门、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能为高校的创新创I教育提供有力的资源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现阶段仍有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对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也没有与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国家相关部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往往更急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以加强学生今后就业自身所具备的适应能力,但却忽视了高校和市场之间互动关系的构建。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所表现出的支持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的资金投入,却没有全面与高校之间构建深层良好的合作关系。
3.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
虽然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高校开设了创业中心等孵化基地,但这类基地所面向的目标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已经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而针对那些没有创业项目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而言,这类基地往往只能给予他们相关的理论知识教育,而不能有效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这不仅大大选择了部分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对这部分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二、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1.从认识出发强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校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的是推动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而这也就要求高校能明确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首先,要以社会的需求为基础对办学的理念加以转变。各高校要对自身办学的定位加以明确,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性为目的对专业的结构以及教育的模式进行转变;其次,要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对教学进行改革。各高校要对原有的教学体系有所转变,按需将不同专业的知识内容和实践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再次,以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为目的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出了传统的教学之外,各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相关的文化活动以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最后,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出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结构加以调整。
2.推动高校、相关部门、企业间的良好互动合作
一方面,由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在教育中就应当重视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要切实提高学生在市场的适应性就必须拉近创新创业教育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将实践教学切实的融入带创新创业教育中,使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内容的培养之外,还应当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强化对学生的实践培养。这也就要求国家的相关部门能给予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撑。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社会性的特点,不仅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得打更坚实的科技和资金的支撑。这也就要高校、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实业家等进行相关授课并获得科技和资金的支持。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
高校要切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在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从教学的观念出发得到企业的认同以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首先,高校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次,高校要以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加以转变。最后,通过平台的构建使企业更好的参与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一方面,高校要对自身教学所具备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与企业之间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可使优秀的教师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和锻炼以丰富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同时,高校还需对课程的体系加以转变,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出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采用与学生更加适应的课程体系,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要切实推动企业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参与是新课改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向,也是推动高校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各高校应当从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出发,以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长恒.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
[2]王长恒.企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
[3]张清华,岑世宏.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办高校;机遇挑战
1 问题的提出
《2016安利全球创业报告》于2016年12月16日,《报告》中显示:中国人的创业意愿强烈高达86%,而全球和亚洲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7%和80%。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12月28日首次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我国有89.9%的在校大学生考虑过创业,18.2%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
有如此高的创业意愿,自然与国家的鼓励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但问题是面对青年如此高涨的创业热情,人们自然会问: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顺势而为,提供名符其实以及货真价实的创新创业教育?这是让很多人关切的一个问题,也是笔者近两年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
在国外,创业教育首先在私立高校兴起。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此后,创业教育倍受关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教育作为21世纪青年的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并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2013年7月,美国商务部《创新与创业型大学:聚焦高等教育创新和创业》报告,明确大学创新创业的五大核心领域,即: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鼓励教师创新和创业、支持大学专利成果转换、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英国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十年来有1/3的生产率增长来自于创新创业。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入试点阶段(1998-2002年),其标志是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在全国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
二是,创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对接阶段(2002-2008年),其标志是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发展。
三是,支持国家双创战略、双创教育的全面实践阶段(2008-2012年),其标志是教育部在2012年推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要求,首次定义创业教育,并提出在创业教育组织中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学校整体的改革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纳入质量的年度报告。
四是,扎实推进双创教育深度发展的实践阶段(2012年至今),其标志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的,创新教育改革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双创教育进入深度发展的实践阶段。
目前,高校“双创”呈现“三游”之态,即上游――实施推进双创教育改革;中游――实施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游――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民办高校积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且成绩不俗。
3 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报告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达到学生认可的比例还不到20%。这说明高校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陈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尤其是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念没有更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式不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体现不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按照“必要、集约、最佳”的要求,根据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调整,进而形成脉络清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度不深,与专业教育仍存在“两张皮”现象。从学生层面看,一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致不高;从教师层面看,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自身无关,对创新创业的课程不熟悉;从学校层面看,个别高层领导还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意义和必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样是民办高校的责任。
三是,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不强。民办高校年轻教师占比较大,他们虽然具有创新冲动和创业热情,但他们缺乏实践经验,不熟悉业务流程,更不懂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因此,指导创新创业的能力匮乏。
四是,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很多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场地不足,校企合作的程度不够深厚,工学结合不够紧密,对创新实践环节的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性不强,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信誉度。因此,要加强实践环节,修订创新创业实践大纲,调整和压缩演示性与验证性实验比例,增设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践比重。
4 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对关系
民办高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随着应用型转型的大势而转型,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创新创业与立德树人、创业与创新、“双师型”与“双创型”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和实践创新的四对关系。
4.1 创新创业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的主要责任是育人,创业教育的中心是育人,而不是育项目。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坚持创新创业的价值引领,养报国之心、肓创业之才,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甘于奉献的接班人。
4.2 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创业的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的资源整合、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创新,而创新的延伸是创业。要坚持创新、创业、创意三位一体,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意能力。创业教育专家布罗克豪斯在《企业家精神与家族企业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教一个人成为创业者,就如同教一个人成为艺术家一样。”高超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创新创业教育亦应如此。
4.3 “双师型”与“双创型”师资的关系
勿容置疑,“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双创型”师资的短缺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制约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此,民办高校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双创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否则,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4.4 课堂教学和实践创新的关系
创新创业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最大的价值也在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指导与服务平衡发展,实现知识传授与实践应用的良好结合。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科技学院等民办高校团学组织建立创新创业项目社团,鼓励学生从大二、大三进课题组、进实验室,鼓励教学与科研、课程与课题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参与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让更多学生在双创教育中受惠。
5 结语
民办高校要抓住双创机遇,错位发展,以创新求异的思维,大力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处理好创新创业与立德树人、创业与创新、“双师型”与“双创型”、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的关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培育特异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5月30日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思维的基础,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中,而且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就像一个洋葱一样,最表层的是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的认知/态度和人格特质,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加要创新创业人格的锤炼和创新创业认知/态度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规范化,课程设置体现“范型过渡”的原则。课程体系规范化,即结合高校的实际,把通识类创业课程和专业化创业课程结合,采取分层次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通用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学科中心范型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学科的相互承续关系和内在逻辑体系,全面确定各类、各门课程。“三段式课程”就是其典型结构形态。这是一种“规定性”课程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则分别从满足学习者活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和培养能力需要,将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组合形成不同课程(模块)和体系。这三种范型都属于“形成性”的课程范型。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吸取以“学科中心范型”的基础,吸收其他范型(主要是能力中心范型)长处的“过渡范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二是采取“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仍然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三段形式;分为“文化基础知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辅助选修知识”四大模块,穿插安排若干项集中实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应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并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注重创新创业人格教育、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形成特定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平台
行业特色高校一般是指那些具有显著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原隶属于行业部委管理,曾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管理的高等学校。行业特色高校基本特点是:学科相对集中、专业独立性强、科研聚焦于行业共性技术、有着丰富的行业领域产学研合作历史。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以下简称“陶院”)为例来说,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以陶瓷艺术设计制作为特色的行业本科高等学校,曾隶属于原国家轻工部,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列入“31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类院校”序列,是我国首批自主招收艺术类本科生和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近10年来,陶院一直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战略,搭建创业平台、加强政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一、新时期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曾通过试点9所院校,摸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统筹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无法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尽快地实施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出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从而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2.社会和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
全球一体化的加快、知识经济的来临等客观现实使得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2012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企业最缺乏的是创新人才,其稀缺比例远远高于文化、资金、制度等选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但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还是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人才目的性不明确,部分高校毕业生并不是按社会需求导向培养出来的,其就业技能与企业期望出现脱节。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转制为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忽视了行业特色,导致面向行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未能与时俱进,行业特色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3.严峻就业形势下的现实需求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矛盾长期存在。“十二五”期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年均达2500万人,较“十一五”同期增长100万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8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创设更多的企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创业可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两种。生存型创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创业者就业和生存的问题;发展型创业则是看准市场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激活并满足市场需求。无论是生存型创业还是发展型创业,都能够带动就业。一方面,通过创业活动,可以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另一方面,随着创业规模的扩大,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据统计,我国平均每新增1户个体经营者,可以带动2人就业;每新增1家民营企业,可以带动13人就业。大学生接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有条件成为发展型创业的主力军,带动就业增加。
二、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及思考
1.校准行业特色高校定位,树立服务地方、引领行业的理念
定位是关系到高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行业特色高校不仅要突出特色,更要体现“水平”。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超出行业,实现对于行业的引领作用,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校准高校的发展定位,树立服务地方、引领行业的理念。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行业特色方面大力创新创业,助力行业特色专业高水平发展,推进行业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人才能力结构必须符合行业需求
人才的能力结构是否符合行业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问题。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加强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并长期跟踪分析总结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状况,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创新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社会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在这一点上既要有别于偏理论的研究型大学,又要有别于重技能的高职院校。为此,行业特色院校应建设与行业企业长期联系机制,建立产学研深化合作平台,创设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保障体系,促使人才能力结构符合行业企业需求。
坚持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重,更加注重多样性原则。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前提下,鼓励不同专业体现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有“基本规格+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推行分层次分类教学。
3.人才培养层次必须符合行业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
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大部分都实现了本科到硕士甚至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力结构及数量应该与行业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相吻合。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建议定位为行业研究创新性人才,将其作为行业高水平突破创新的领军人物来培养,这一点是行业特色高校引领行业的重要体现;一般层次人才培养则建议定位于行业应用创新性人才,将其作为行业各岗位主要负责人、创新的主力军来培养。
三、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陶院除专业课程教学外,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能力培养”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等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传授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方法,并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与创业有关的经济学课程。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管理学基础”,面向工科类专业学生开设“工程技术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借此使学生了解创业商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展示职业前景,激励学生创新创业。
为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我们的做法如下:第一,邀请各类专家,包括资深教授、自主创业典型校友开展创业主题讲座,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兴趣。第二,挖掘、整理学校历届毕业生成功自主创业的材料,编印成册,下发给学生,扩大创业教育影响面。如采访学校自主创业优秀学子的事迹,整理编印成《校友风采录》等。第三,线上线下结合指导。在学校就业网上设立了创业板块,安排专人搜集、整理及上传创业政策、成功创业案例等信息,做好创业教育服务工作。定期在网络及现场解答创业问题,实施个性化辅导,增强学校学生创业意识。
(2)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为鼓励大学生主动尝试创新创业,2012年,陶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小组,制订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开始每年设立专项经费(不少于10万元)以保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的实施。计划实施以来,已先后立项278项,已有35项通过结题验收。通过计划的实施,2年来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达1300余位。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和大学生学科竞赛。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陶院成立了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小组,制订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对学科竞赛工作的组织、管理、经费和奖励等进行明确规定,每年拨出10 万元作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专项经费。近五年来,共选派1077名学生参加各类竞赛379项,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各类奖项55种,其中全国一等奖6项,省级奖273 项。据统计,陶院千余名学生参加了这些活动,特别是参加全国和省级学科竞赛,不仅夯实了学科专业技能,而且通过省际、校际竞争,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科研创新能力。
2.内搭平台、外联政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为创新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陶院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下设陶瓷制作创业实验园和科技文化创业实验园。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磋商,争取相关的政策,如将景德镇市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乐天陶社以及景陶大学生创业基地整合,组成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创业就业基地。其中,景德镇市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创业学生的生产基地,乐天陶社和景陶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销售基地。同时,我们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教师工作室的作用,采取专项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吸纳学生在其工作室从事艺术创作。这不仅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创业意识和能力,还可培育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利用陶院在陶瓷行业的影响力,和相关企业合作,将其企业培训基地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3.构筑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学生创业提供保障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导,根据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再结合高校自身能提供的理论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应用型高校宜建立横向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横向目标体系是从创业教育的内容角度来划分的,包括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三大目标。
1.1创新创业知识是理论基础
创新和创业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创业,而创业为创新提供了实现的平台,创业的实质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过程,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应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关于创业知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根据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来评价自己是否适合于创办企业,适合创办什么样的企业;如何产生一个好的企业构思,并检验自己的企业构思是否切实可行;学会市场评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案;让学生知道创业团队由哪些人员组成,并学会如何组建高效的创业团队;学会选择企业的法律形态,并掌握企业应该履行哪些法律责任;使学生掌握企业启动资金的类型及其预测方法;学会制定产品的销售单价,预测销售收入,学会制定销售成本计划。这样,才能准确知道企业是否在盈利。
1.2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学生创业能力的拓展和提高为核心,因为创业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更是成功创业的有力保障。应用型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尤其要注重创业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1.2.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自愿组成创业团队,创业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创业愿景,个性要相融,技能要优势互补。以创业团队为单位模拟一个创业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体验成功与失败,一起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学、做”的结合与统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2.2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经常给每个创业小组下达相关任务,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在创业课堂上,学生是主角,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以培养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1.2.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业最重要的资本,创业者应不断自我挑战,不断追求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为创业注入活力。创新教育旨在传授学生多种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可以特别设计真实的创业故事分析环节,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站在创业主人公的角度思考在创业过程中所采用的创新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2.4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书面的创业计划书是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较好方法,要求学生以创业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书面创业计划书。教师要针对各小组的模拟创业项目进行个性化辅导,通过制作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创业计划书,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1.2.5打造学生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创业团队中各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角色轮换,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切身体会创业者应具备的领导和管理才能。指导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才能。
1.3创业精神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创业精神是一种突破现有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寻求创业机会的行为。创业精神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与教育而获得,通过针对性的创业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应对失败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培养创业中的自信心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等。
1.3.1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学最重要的基础在于如何发现机会、评估机会并利用机会。为此,对机会的识别成为创业课程的核心。
1.3.2应对失败的心理素质创业暗藏很大的风险,创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此,在创业课堂上要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失败的可能性,如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等。学生要意识到企业处于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国家制度的变迁、经济环境的变化、新技术的发明既给新创企业带来各种机会,也给新创企业带来生存的压力。为此,应特别提倡案例教学法,从案例分析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1.3.3保持良好的心态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给创业者带来焦虑、悲观、自我怀疑的不良情绪。应用型高校应开设相关的创业心理课程,帮助学生排解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他们应对各种压力的挑战能力。
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依靠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创业实践活动为抓手。应用型高校都建设了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因此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依托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个平台。例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全校上下多举措、多途径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氛围,不仅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投资兴建了多个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应用型高校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1举办创业讲座
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创业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在讲座之前,校内创业教育课程主讲教师要与讲座专家充分交流,共同拟定讲座提纲,以便专家在讲座的过程中把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创业实战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校内外授课一体化。
2.2组织创业规划大赛
应用型高校可以举办创业规划比赛,让学生加深对创业的感性认识。通过创业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的,让学生施展创业才华,放飞创业梦想,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每年都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创新创业规划大赛,参加比赛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以模拟的创业项目为背景展示PPT版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包含项目概述、项目创意、市场及竞争分析、营销策略、赢利模式、财务状况、融资方案、经营管理方案等内容。
2.3开辟创业孵化基地
应用型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设法为学生打造创业实践孵化基地,以创业基地的规范运作来促进企业孵化。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与多家企业合作,不仅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还专门投资兴建了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中心,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一批优秀项目入住“三创”中心。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要求入驻创业基地的创业团队进行准公司化运作,在创业基地孵化、孕育一段时间之后,鼓励和帮助那些已经具备参与市场竞争实力,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正式注册为公司,开始市场化运作。
2.4校外创业拓展实训
带领学生到校外创新创业基地进行拓展实训。拓展实训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如参观企业生产运作全过程,接受企业安排的创新创业培训,由企业负责人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互动等。实训后续辅导工作由校内主讲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完成,包括布置相关的思考问题,总结实训后的体会并互相交流。通过创业拓展实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2.5校外顶岗实训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训,顶岗实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高校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创业实践载体,增加与企业对接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支持。比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与浙江十足商贸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将该公司作为校企合作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和平台,每年组织一批学生到该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训。实训期间,由企业兼职教师现场授课,学生在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