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在职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职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职学习计划

第1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资源共享 生命体征 正能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与关注,它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运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客观合理的将信息技术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现代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必然选择,有其合理的价值所在。

一、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模拟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学生可更好地观察反应的实质,掌握反应原理。

化学教学中,有些实验由于时间太长、危险性大、污染性强、药品缺乏等原因无法动手实验,而高科技领域、化工生产过程等学生不能亲临其境。比如氯气的制取、工业分离液态氧等。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模拟和处理。通过录像机将氯水光照下的分解反应,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稀释浓硫酸时若反向操作造成的结果分别做以速度和效果的处理,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拟工业生产过程则可把宏观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的实验过程,情况逼真,可见度大,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信息,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扩大教学容量,实现了教学效果的高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老师口述,黑板书写,教学速度慢,课堂容量小,学生学习效率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情况则大不相同,知识传授的高密度,大信息量的优化组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比如《氧气的制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涉及的实验有氧气的工业制法、常用的实验室三种制法,内容较多,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大,逻辑性较强。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仅单调,老师板书也非常困难,而且学生会不感兴趣。如果把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这种课上,播放视频氧气的工业制法,再把加热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实验室制法用视频加以处理,完全可以克服这种缺点,原本一节课完成非常困难的课就非常轻松完成了,且学生学习收到的效果还是特别好的。

三、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素材,资源共享,丰富了化学教学。

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很多网站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资料,成为化学教学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给教学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网站设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案学案、试题汇编、课件交流、化学实验、化学竞赛、网站推介、课题研究、趣闻轶事、在线测试等栏目,教师可以随时将开发或收集的资源上传到相应栏目下,同时可以下载所有资源用于教学和研究。每个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且同一所学校的化学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之间交流少,我们化学教师应该有比较地吸收、利用、改进和开发网络资源,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寻找化学资料,如与本学科相关的趣味知识、人文史话、专题讲座、学法指导、网站资源、学习经验交流和网络课程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演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使抽象的概念焕发出生命体征

化学研究的物质结构属微观世界,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比如在《原子的构成》中“核外电子排布”,多媒体课件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从而避免了使用图片因为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和使用模型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的错误结论。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间变化进行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五、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改变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自我完善的正能量。

1、在多媒体网络学习的模式中,化学教学形式是在班级的环境中小组协作学习或个别化学习,教师起组织、指导、咨询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可根据自己的

学习计划、个人能力自主调节学习的进度。这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大有裨益。 2、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不可能有充分的、尽可能多的交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弥补传统教学中交互不足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同一化学主题不同观点的分析综合机会,这样就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第2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化学发光分析;植物激素;应用进展

0 引言

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分析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易与其他技术联用和实现自动化显著等优点,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植物激素作为内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的生长发展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其测定方法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化学发光分析法以高灵敏痕量分析优势在植物激素分析测定中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介绍了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并综述了化学发光分析法植物激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1 化学发光分析

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依据某一时刻化学发光反应产生的辐射光强来确定参与反应的相应组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化学发光体系是化学发光法的应用前提和基础。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化学发光体系的选择和使用是建立满意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关键。随着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的成熟及其与其他技术的联用迅速发展,人们已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发光体系,目前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有: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高锰酸钾发光体系、Ce(IV) 发光体系、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发光体系等。

2 化学发光法在植物激素分析的应用

植物激素主要有6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分离时易破坏,掌握植物体内激素的含量变化规律,可更好地控制植物的发育,但其在使用的同时,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的影响亦日趋严重,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仪器设备简单和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其在实际样品中植物激素的含量检测中已有文献报道。张韶虹等[2]基于吲哚乙酸(IAA)对 [Ru(phen)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检测IAA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合成样品中IAA含量的准确测定。Xi等[3]采用高效液相-化学发光法([Ru(phen) 32+]-KMnO4体系)实现了绿豆芽中的吲哚乙酸和脱落酸的含量检测,检出限分别为0.02 μg/mL、0.2 μg/mL。Neves[4]等采用Ce(Ⅳ)-HNO3-β-环糊精为发光体系实现了环境水样中IAA的含量测定,检出限为0.1mg/L。刘丽珍等[5]利用铁氰化钾-鲁米诺体系分析测定了土壤中IAA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5.8×10-10 mol/L。米娟等[6]采用固相萃取-化学发光法测定Leukamenin E处理前后拟南芥中IAA含量的变化,回收率为90.9~100.9%。马桂贤等[7]采用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实现了土壤和池塘水中IAA的含量测定,检出限为3.0×10-8mol/L。Han等[8]采用高锰酸钾-甲醛体系对生物样品和土壤提取液中IAA进行了含量测定,检出限为1.0 nM。周国华等[9]发展了一种简化的磁性免疫分析方法,结合CdSe/ZnS纳米粒子放大化学发光信号,实现了脱落酸的高灵敏检测,脱落酸的检测范围为1pM到10 nM。

3 研究展望

随着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化学发光分析法与流动注射系统、免疫技术、液相色谱等技术的联用必将拓宽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植物激素分析中的应用,从而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冬敏,李亮,钟凤林.吲哚乙酸在蔬菜上的应用[M].现代农业科技,2011(24): 204-205.

[2] 张韶虹,郗 娟,何治柯. Ru(phen)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吲哚乙酸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05, 4(21): 387-389.

[3] Xi ZJ, Zhang ZJ, Sun YH, Shi ZL, TianW. Determin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and indole-3-butyric acid in mung bean sprout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immobilized Ru (bpy) 32+-KMnO4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Talanta,2009,79(2): 216-221.

[4] Neves A I P, Albert-García J R, Calatayud J M.Chemilumin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pesticide 3-indolyl acetic acid by a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assembly. Talanta,2007,71(1): 318-323.

[5] 刘丽珍,韩素琴.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吲哚乙酸[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74-77.

[6] 米娟,周敏,丁兰,李玉杰,刘彩云,马永钧,陈慧. 固相萃取-化学发光法测定植物中的吲哚乙酸. 分析试验室.2011(8): 44-47.

[7] 马桂贤,赵守苗,王会丽,赵盼,韩素琴. 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吲哚-3-乙酸[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3-65.

第3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人对知识的需求只有在精神需要的体系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过程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若说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在某一个“点”或“面”上,那么,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会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带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中,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展示色彩鲜艳和优美的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多幅对称形的古建筑图片等,并用红线呈现对称轴,让学生观察。通过模拟逼真的图像,直观再现事物,给学生以见其物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轻松而愉悦的情境中很快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成了学习目标。

⒉变静为动,让学生破解重难点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整体功能,可以将数学课堂的静态教学变成动态教学,有利于学生破解学习中的重难点。传统的几何教学中教具的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如:利用《几何画板》破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重难点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其旁显示圆的半径(r),以及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让全体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理解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数量关系。信息化技术很容易利用动画展示地显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还能够借助动画的直观性揭示其中所含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利用信息化媒体的求索,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产生了一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飞跃。

⒊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具有无穷魅力

信息化技术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从而产生积极的教学情感体验,引发思维和拓展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兴趣,让欢快的气氛伴随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 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的反思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介入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信息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其多功能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与空间的概念,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充分感受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利于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在大力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并探讨以下几点:

⒈教师是教学全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路人

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观念,增强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自觉参与或自我实现现代教学技术的培养或进修,学习媒体操作、课件制作、媒体设计与组合、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基本技能。

⒉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手段

所谓科学、合理,涵盖两方面因素:其一,媒体介入课堂,是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而不是利用更多的媒体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那么,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加工教材内容、选择媒体教学的切入点,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二,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要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说明是信息化教学,或认为运用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越好。信息技术运用既要注意择优性原则,又要注意有没有排他性,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可摒弃,仍要发扬光大。

⒊处理好学生、教师、媒体三者关系

尽管信息技术介入课堂,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没有变。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只顾利用媒体对学生的灌输或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的现象。只有规避这些现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信息技术优势才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真正含义才能充分体现。

第4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51-01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创设最佳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显然值得我们去深思。笔者经过多年亲身实践,现归纳出以下几点与同仁一起探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更广泛的要求,其中创设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信息技术融图、文、声、动画于一体,能为教学创设生动、有趣、形象和逼真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多媒体首先播放学校门通状况的一段DV,这时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学生看到自己校门口的画面时,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我们的校门口。”“那你们通过这段DV,了解到什么信息?”教师紧接着问。这时教室沸腾了,学生个个争着回答。有汽车,有自行车,有摩托车,有卡车,有男司机,有女司机……。这是,教师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知道通过学校门口哪种车多吗?”教室顿时安静下来了。带着问题,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呈现出多种统计方法。通过生动的、富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体味到学习的极大乐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远程指导,打破时空界限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题:“一个直立的圆柱体,底面周长15.7厘米,高6厘米,如果沿着直径纵切成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学生想了许久,最后通过QQ向我求助。我看了以后,没有直接向该生讲解,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做了一个课件。课件通过动态的切割过程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而长方形的宽和长分别是圆柱体的直径和高,从而解决难题。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利用网络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再现,呈现知识过程

数学是一门再发现,再创造的学科,它总是需要从大量实例中发现问题,进而总结规律,然后再实践,再创造……。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使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知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角的画法”这一课时,教师利用了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演示前,教师提出“注意观察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然后电脑演示画角步骤。由于是电脑来画,手段变化,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表象,然后教师再演示,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解知识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动态显示,发展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如果借助多媒体将静止的插图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为清晰,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电脑显示客车和货车两地的位置,让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两车相遇。客车行的路程用红色线段表示,货车行的路程用蓝色线段表示,然后抓住电脑所具有的声、形、色、光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让学生达到一个思维的高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数量关系。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不仅突破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学生在学习时生情激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段存刚.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势.中国校外教育,2013.2.

第5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在科学发展中我们要不断的深化体育经济,本文针对体育经济机制在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入进行研究,运用科学知识提高体育经济机制的完善,实现体育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体育经济机制;研究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体育经济机制的发展,通过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提高体育经济全面系统的培训。对于体育经济主要就是再生产和经营中人们的体育生活和经济行为进行合理的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说的体育经济,在对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强调体育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的综合能力,体育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在科学发展中影响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

1.体育市场职业文化程度低

对于体育经济的发展中,体育教学也就是提高体育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的时候,体育教师也就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不仅是体育技能的传授者,同时还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于体育老师的选择的时候也就要对他们的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体育技能进行重点考察,因为体育老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所以对于体育老师的文化素养的建设十分重要。由于现在很多学校对体育老师不重视,出现工作量大报酬少的现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受到很大影响。

2.缺少高素质的体育管理人才

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体育市场中人才严重不足,很多的高校都没有培养体育产业中的经营人才,同时在对体育教学中很多的学生都没有能够很好的认识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学校也没有重视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能很好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素质,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又是因为学生和环境所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体育教师资格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人来做体育老师,首先体育老师要有体育竞技的能力,还要对老师的人文素质进行考评,这样也就可以培养更优秀的学生,主要就是注重体育教学中人文修养的教育,这也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措施。

3.法律保障和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市场中管理制度中缺少发法律依据,缺少明确规定体育经济法律法规,对于相关的管理权也不明显,对于法律的界定十分的模糊。因此在对体育经济发展中要设定目标和计划,对体育教学进行规划有计划的教学,同时建设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把体育经济的发展归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同时还有提倡政府的扶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良好发展,还要提高人们对体育经济机制的认识,不断激发对体育经济学习的积极性,对体育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提高。

二、在科学发展中深入体育经济机制发展建设的建议

1.促进体育产业的职业规划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体育职业化的规定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体育产业中必须具有企业的法人资格,推动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倡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当今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综合应用能力,提倡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在这些教育模式下,与其他的产业是一样的,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不断的规划体育经济的发展。同时分层次的教学要求有利于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对于目前我国大虚体育教学主要定位在体育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将体育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的职业化规定的进程,必须真正的面向市场,改变政府部分过去的被动的局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体育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2.加强体育经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我们提高体育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良性的体育产业,不断的发展良性体育产业,提高体育水平和自身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主动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健身操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这样可使学生从心理上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改变传统体育经济的人才培养的观念,要扩充体育知识和体育教育内容,培养出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增加对体育经济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实践人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在这里面既有竞争,同时又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着各种的成功和失败,同时在学校群体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在体育经济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建设一支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的的经济型符合人才。

3.增加体育经济的法律保障和政府扶持力度

在社会生活中是复杂多变的,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在社会中生存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增加体育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保护,对体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更具体育经济的实际出发,满足体育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期发展法律效益,促进体育经济更好的发展。对于体育经济政府还要不断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改变传统的体育发展的理念,同时还要对以往的体育设计进行改进,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拓展体育事业的渠道。同时也要尽快确定体育的投资法规,不断的确定体育投资中的利益,要实现体育水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的将体育事业产业化,更好的激活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

4.增加科学发展中体育经济机制的应用

在科学发展中,体育经济应该协同体育共同开展好体育经济发展,给体育经济学习者参与社交和自我锻炼的平台,对学生进行生存性教育和适应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难完成的,适应能力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或者在校外环境中更好地去完成。我们只有提高科学发展的宣传才能带动体育的发展,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应该大力的宣传体育经济机制,增加人们对体育经济教学的重视。

综上,在科学发展中我们要不断的深化体育经济机制,体育经济机制的不断发展也不断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对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强调体育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的综合能力,体育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桂云.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J].学术探索,2012年第3期.

[2]薛伟善.体育经济的误区与产业化的发展机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第6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石墨烯 制备 功能化 化学应用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格夫成功地在实验中分离出石墨烯,从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因此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兼具良好的军事和民用用途。时至今日,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已经更加的多元化和功能化,制备模式也更加丰富,对于促进当代化学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石墨烯的制备

1.微机剥离法

微机剥离法是石墨烯最早的发现和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操作原理是利用痒等离子束在高取向热解石墨材料表面进行槽面的刻蚀处理,具体刻蚀的尺寸标准为20.0nm~2.0nm(宽度),5.0nm(深度)。将讲过处理后的高取向热解石墨压制在SiO2/Si基底基础之上,通过熔烧的方式,对多余的石墨片进行反复的剥离。经过以上处理以后,将石墨薄片完全浸润在丙酮溶液中,通过超声清洗的方式,依赖于显微镜挑选镜下检出单原子层特点的石墨烯材料。微机剥离法剥离制备的石墨烯结构完整,具有高电导性,但制备过程繁琐,生产效率较低,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石墨烯材料的生产。

2.外延生长法

外延生长法是利用生长基质的结构种出石墨烯。通过将含有4H/6H-SiC的Ir或者Ru等单晶在超高真空环境下高温退火处理,使碳元素向晶体表面偏析,形成外延单层石墨烯薄膜。通过优化生长条件获得理想的毫米级外延石墨烯二维单晶材料。这种高质量石墨烯的获得,为石墨烯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其进一步在器件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理想体系。但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石墨烯薄片大小受限于基底的尺寸,成本高,实验消耗大,往往石墨烯厚度不均,而且石墨烯和基质之间的粘合会严重影响碳层的特性。

3.氧化还原法

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制备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大量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之一。在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尽管氧原子的引入,破坏了石墨层的共轭结构,使剥离生成的氧化石墨烯失去了导电性,但通过还原的方法,可以对氧化石墨烯平面的共轭结构进行脱氧修复,这样就可以得到还原态的石墨烯,其导电性显著增加。已经知道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水合胫还原法、纯胫还原法、维生素C还原法、强碱超声还原法、紫外光化学换研法、电化学还原法、高温还原法、水热脱水还原法等。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具有诸多优势,石墨原材料丰富,制备工艺设备相对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石墨烯的制备。

二、石墨烯的功能化

1.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

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是当前研究最广泛的功能化方法,尽管石墨烯的主体部分由稳定的六元环构成,但其边沿以及缺陷部位具有较高的反映活性,可以通过化学氧化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氧化物。由于石墨烯氧化物中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和环氧键等活性集团,可以利用多种化学反应对石墨烯进行共价键功能化。其方法包括石墨烯的有机小分子功能化、石墨烯的聚合物功能化等。

2.石墨烯的非共价键功能化

除了共价键功能化外,还可以利用离子键以及氢键等非共价键作用,使装饰分子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功能化,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非共价键功能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应用聚合物包裹技术或者是物理吸附技术的方式,在不对石墨烯材料自身分子结构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功能化处理。有关研究中表示,可以在经过氧化处理的石墨烯材料表面应用聚苯乙烯磺酸钠进行修饰处理,通过化学还原的方式,实现对石墨烯材料的功能化处理。经过处理后的石墨烯材料与聚泵乙烯磺酸钠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相对明确,避免了石墨烯片的规模性聚积反应,从而达到了巩固石墨烯材料应用性能的重要目的。

三、石墨烯在化学中的应用

1.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运用

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一直都集中在碳质材料、合金材料和符合材料等方面。碳质材料是最早为人们所研究并应用与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由石墨出发制备的新型碳质材料,单层或者薄层石墨在锂离子电池里的应用潜力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石墨烯应用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性能,其比容量可以达到540mAh/g。如果在其中掺入C60和碳纳米管后,负极的比容量可以达到784mAh/g和730mAh/g。

2.石墨烯在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石墨烯是碳原子精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型材料,是构建其他维数碳质材料的基本单元,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机械强度,非常高的电子转移速率和电导率,便于锈蚀,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对分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对生物分子的选择性吸附,对于常见的荧光物质具有高效的淬灭作用,目前在化学、生物传感、活细胞成像和生物分子分离方面,已经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3.石墨烯在储氢/甲烷材料中的应用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结合,可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于储氢,通过计算方法得知在掺杂羟离子的情况下,其常压储氢能力可以达到41h/L。利用剥离氧化石墨并进行纳米转换得到的材料在一个大气压下,77K可以吸附1.7%的气体,氢气吸附量岁表面的改变而呈线性变化,在100个大气压,298K条件下吸附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3%,表明单层石墨烯具有更大的储氢量。

四、结语

作为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坚硬、最薄的碳质材料,石墨烯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关于石墨烯应用的研究层出不穷,石墨烯的发现必然将改变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大放异彩。然而,石墨烯如果想实现真正的产业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继续对石墨烯的制备和应用进行更加努力、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耀娟,金娟,张卉,吴萍,蔡称心.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以及在化学中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0,26(8):2073-2086.

第7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职英语;信息技术;应用;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46-01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正确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探讨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对于促进中职生的英语学习以及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原则

(1)以英语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在中职英语课堂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时,应以英语教学为中心,有主有次。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忽视教学本身。在应用过程中,要避免学生过多地被其他因素吸引而忽视学习的情况发生。

(2)易于学生学习理解的原则。中职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也较为欠缺,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时应遵循易于学生学习理解的原则。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内容的实用性,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难度,以方便学生学习理解为主,而不是单纯地注重样式的设计。

(3)操作简便且不断更新的原则。信息化技术更新周期短,老师在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进度远远跟不上信息化技术更新的速度。因此,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时要以操作简便为原则,避免课堂上出现老师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而耽误课堂进度,影响课堂教学。同时,老师应注意关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更新信息化设备、与时俱进。

二、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方法

中职学校更侧重于社会性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去制定教学方案,同时根据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不强、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中职生英语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1)设计简单实用的课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信心。大部分中职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如果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势必会让学生更加厌烦英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适合学生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看懂课件内容,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比如在第一册的What do we eat这一课的教学中,在设计课件时老师可以多添加学生熟悉的食物,并且单词的拼写较为简单。例如,noodles,rice等,然后让学生们念出来,同时让学生再进行添加。由于是较为简单的内容,学生在发现自己认识且可以读出课件上的内容时会觉得自信心提高,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多样化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大部分对学习英语兴趣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课堂上多播放老师精心挑选的英语视频、歌曲等,还要创造情景对话,增加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选取《功夫熊猫》《超能陆战队》等热播的电影,通过截取较为经典的片段进行播放,既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电影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可根据课本内容或者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景对话,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单词识记、快速抢答等互动环节,老师问学生答,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多样化教学可以避免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3)巧用图像和音乐,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中职英语的学习中,学生会因为对英语单词、语法等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差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是效率低,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的厌烦、倦怠等多种不良情绪。因此,老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巧用图像和音乐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英语知识的记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在记忆单词时可将单词内的字母用图像形象化,比如balloon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气球,老师可以将单词中的两个“O”用气球的图像代替,学生一看到就会觉得生动有趣,方便记忆而且通过视觉感官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一些没有规律但是有联系的单词可以通过英文歌曲帮助记忆。例如,对于月份的背诵记忆,老师可以教学生唱英语月份歌,通过轻快且具有节奏感的音乐帮助学生记忆月份的顺序和单词。

三、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教学技术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技术,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时,要注意遵循以英语教学为中心、便于学生理解、操作简便且不断更新的原则,因为课堂上应用任何技术或者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学生学习理解为主,通过提高学生自信心、学习兴趣等达到学生乐于学、老师教得快的高效课堂目标。

参考文献:

[1]覃宏.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J].广西教育,2015(06).

第8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Abstract: 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is one of main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Medicin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can't meet the demands of students, and digital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ethod is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on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enthusiasm on this subject,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关键词: 数字信息化;中药药剂;教学手段

Key words: digital informatization;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mean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78-02

0 引言

中药药剂是高职院校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技术学科[1]。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实训及实习,让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的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制剂质量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的教学中正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挑战:第一、有效的实验仪器数量严重不足且比较陈旧,与国家GMP要求规定的药品现代化大生产相脱节,不适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第二、实验教学内容大多以基础性、单项验证性试验为主,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设计能力。因此,全日制高职中药药剂的教学急需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来辅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苏教高〔2012〕16号《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也要提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2]。数字信息化校园建设为中药药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信息化在中药药剂教学中的应用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掌握与适应药厂发展需要的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 理论教学,形象生动

利用数字信息配以图片、动画、视频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剂设备的工作原理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3],提高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力,进而为实践操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在介绍中药片剂章节,我们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向学生展示旋转式压片机的三维立体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这个“庞然大物”有感性认识,然后给学生展示旋转压片机压片过程原理的Flas,最后给学生看一段旋转压片机压片的视频录像,如此操作,使学生循序渐近,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了抽象、死板的旋转压片机工作原理。另外,针对中药片剂章节中的教学难点——如何解决中药压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采用在实训车间,现场演示的方式,对裂片、松片、粘冲等现象加以展现,让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理解全部的教学重点。

2 紧贴生产,重组内容

《中药药剂》的实践教学最终要服务于大生产,而实验教学使用的教材明显滞后,学校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设备陈旧落后、卫生条件也达不到GMP要求,也不太可能每年更新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数字信息化,边讲解边上网,把最前沿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紧紧跟上中药药剂发展的步伐,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通过wi-fi上网,浏览中药药剂精品课程网站或多媒体资源库,随时随地温习上课内容或做课后练习题,也可以在中药药剂的论坛中发贴跟老师探讨学习问题,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

3 模拟实训,身临其境

药品生产必需符合《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全日制中药专业的学生应掌握GMP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岗位的规范操作(SOP),但学校的教学实验室不可能建设成符合GMP要求的药品生产车间,也不可能将教学实验放到正式的药品生产车间进行,如果我们应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将各种设备和工艺流程与软件结合起来,开发模拟工厂、模拟车间、模拟工艺、模拟实验,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模拟生产。如中国药科大学研制的《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有逼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学生可以采用单项练习、综合练习和对比练习三种操作方式,具备高度仿真度,满足了高职院样的教学要求,实现了与药品生产企业零距离接轨。

仅管数字信息化为中药药剂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因为数字信息化教学信息量大,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一定要将重难点放在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环节上,使学生在掌握重难点的同时再拓展一些内容。要实现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 “零距离”就业,主要应该在实训和实习教学上花大力气,只有不断地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具有过硬的生产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信息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对它的作用不能夸大。

参考文献:

[1]胡文主.职业院校中药药剂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7):55-56.

第9篇:在职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职业生涯 自我规划 管理

一、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概述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和工作职业相关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所有阶段及过程。而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特殊的阶段,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来说,高校大学生属于职业生涯的培训阶段,主要是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认识、规划和探索,个人通过学校、社会活动及各种工作实践,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自我观念及职业角色,对选定的未来职业进一步的修正和能力提升。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客观的、理性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深入的了解社会上各个行业、各种职业、社会环境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经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进行自我修正,从而有效地提升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所需要的决策和应变能力,发展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理论,并且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论规划,有效地培养职业知识和职业观念,丰富未来职业发展的工作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意义

根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对自我职业期望的理解等方面,在方法技巧上表现欠佳,因此,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短短几年,显得尤其宝贵,经不起折腾和浪费。因此,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使大学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首先要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发展,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经过对自身的条件、所学专业的特点的优劣势、就业形势以及社会需求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与研究,确立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提升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活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避免和消除了学生在大学时期漫无目标、得过且过的生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2.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现在在校园网站上流行一句话:有时候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高校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设计出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然后就要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所以说,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对大学生具有激励的作用。大学生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分阶段分步骤不断地向规划出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发展,激励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力。

3.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鞭策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充分体现了高校以生为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的原则,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找到合适的发展目标并且为之不断地奋斗。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树立了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信心和乐观心态,对学生走入社会、实现个人理想、发展职业生涯具有鞭策作用。

三、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制定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而且在校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步入社会,所以在制定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目标不明确。有许多高校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习的专业,因此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感到迷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在入学前自我认识不足,选专业时缺乏对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的考虑。因此,在大学时期对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沉迷于与学业无关的事情中,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时出现了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不利于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2.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对职业的抉择能力不足。一些高校大学生因升学压力等因素,在大学所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现偏差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对未来职业的抉择出现了迷茫和犹豫,既想坚持自己喜欢的职业又想做专业对口的职业,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抉择能力,严重地影响了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合理性。

3.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执行能力差。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这一代人普遍具有依赖性强、过分追求自我、做事目标不明确等特点。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做事情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差,因此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的执行力差,做事不分主次顺序,没有时间概念,控制力差,是阻碍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实现科学、合理的重要因素。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价值观不合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中,对自身及职业的认识不足,对职业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在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及择业态度中,大部分学生的职业选择基础是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和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现实出现较大的偏差,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和管理

基于当前的时代特征,针对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校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自我,树立崭新的思维理念。认识自我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基本前提。首先要对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有所认识,性格和爱好也是职业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还有对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有明确的认识,专业水平的高低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要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指大学生的生存方式问题,人生价值和意义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能够影响职业发展的好坏。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崭新的思维理念,确立规划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在规划中能够扬长避短,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树立目标,把握具体的规划要素。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主要是由职业理想、发展过程和执行策略等要素组成,其中职业理想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核心,它是由学生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知识技能为主要依据得出的比较科学的、合理的结论,也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生活方式、学习动力的决定性因素。它有效地弥补了大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质量,是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针。

3.循序渐进,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不仅要正确地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技能,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社会因素。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中,要客观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环境,以及环境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地、合理地修改和完善,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实现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发展目标。

4.具体实施,实行有效的生涯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不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而不付诸实践。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在社会上,用人单位往往对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格外青睐,而一些大学生就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淘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拥有高学历却被工作经验丰富的低学历者打败。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勇于实践,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周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将职业生涯规划付出行动,实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以增长见识和才干,丰富自己的视野,更加了解社会企业的需求,增强在未来求职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对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计划,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而建立的职业方向、发展阶段、行动实践的具体方案。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和管理,制定适合自身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的规范的职业规划,是学生提高就业力、竞争力的实际需求,对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参考文献:

[1]沈道海.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38-39

[2]熊艳.论高校学生的自我规划及其管理.教育与职业,2008,9:149-150

[3]杨红艳.关于就业难形势下在校大学生自我规划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4]吴萱,董俊.大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