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体构成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

第1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构成;三大构成;设计

三大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首先,需要理清各构成课程内部的知识体系;其次,需要整理和建立好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再次,需要将三大构成与后续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体现三大构成的基石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构成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思维启发与观念传导。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它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中的基础,它主要要求我们掌握点线面的构图问题把具象的东西进行抽象化······如果扎实地通过了平面构成以后在色彩构成中的骨格跟立体构成中的构造等环节就容易解决了。

色彩构成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主要是色彩的基本性质及在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求我们掌握色彩的3大性质,然后就是色彩的各种搭配(如对比搭配、冷暖搭配、邻近搭配互补搭配、类似搭配·····)还有色彩的调性(灰、低、中、高、亮等调子问题),还有色彩感情等等问题。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型态的学科。全般立体构成的过程是1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质料形、色、质等SL效能的探求和质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如许几个方面。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举行研究和切磋的过程。空间的规模决定了人的总称活动和保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假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外形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外形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1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外形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事实上三大构成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领域,纯艺术里也要遵循三大构成与形式美法则。在画面中的构图都应该符合平面构成的原则---均 变 (构图) 。只要画里用到颜色就要考虑色彩的相互作用也就等于要运用色彩构成原则去利用颜色。要运用到了立体构成的原则营造空间感、光感、质感、厚重感以及其他对人的心理感受。

对三大构成的研究应建立三者及其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都能提高学生对形态和色彩的理性认识,设计出符合功能和形式要求的设计作品。因此,对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是为后期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赵殿泽《构成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2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适应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审视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过程,该课程教学存在与基础课衔接不合理、与专业设计教育脱节和教材不适应教学需要等状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文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

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产品设计。设计师通过对材料、形态、色彩、功能、技术和人机工程学等多方面研究,设计出新产品,是一种立体形态设计。而立体构成课程的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理解设计的各个元素,在掌握一定材料和立体造型构成方法的同时,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有初步认识,进而提高空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为今后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立体构成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相关的基础课程衔接,如何使其在后置的专业课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是立体构成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国内很多设计专业在进行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时,依然沿用了包豪斯创立的三大构成的教学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也越来越细化了。面对已经细化的专业,采用同一种教学内容和形式,难免会出现不合适的情况。最主要表现为:与后置专业课联系少,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并没有学会把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觉得基础课是基础课,专业设计课是专业设计课,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同时,在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没有处理好。立体构成与前置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联系紧密。如果学生对前置课的课程内容没有掌握,那么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将无法运用前置课程所学的知识,更谈不上应用到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程中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编者个人的因素,每一本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笔者查阅了立体构成课程的一些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只注重基本内容的编写,没有重视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的内容的编写。虽然每个艺术设计专业都可以在这些教材中找到一些与立体构成结合的设计实例,但只是一带而过而已。缺少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结合紧密的教材。再加上,本校前两年对教材的订阅进行了改革: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定的教材,也可以不选择。改革使一部分学生没有选择购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能自己借阅或自己购买相关书籍。教材的不统一和教材本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重视立体构成课程与前置后置课程间的相互联系

前置课程是后置课程的基础,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大概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立体构成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从整个专业的教学结构上看,它属于中间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是把基础知识和专业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立体构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

首先,应该重视和立体构成课程相关的前置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如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主要讲授平面二维空间中构成的基本元素及美的形式法则;而色彩构成主要让学生掌握色彩学基本理论和色彩构成美的规律,了解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这两门课的内容和立体构成课程的内容联系紧密。例如:平面构成课程所讲述的对称、韵律、渐变等美的形式法则,在立体构成中进行造型的组合时经常被用到。假如这些形式美的法则没有掌握,那么学习立体构成时就会无法应用。再如,在学习色彩构成时,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理解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那么在立体造型中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对作品进行表达就显得不知所措。由此可见,专业基础课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相互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与立体构成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效的联系起来。必要时,可以把前置课程里的相关内容整合到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中。这样可使学生巩固前置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之前所学的知识与后续课程融会贯通。 转贴于

其次,除了重视与专业基础课的衔接之外,还要重视本课程与后续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后续课程如:产品形态设计基础、产品设计、灯具设计、展示设计等等,都会涉及到造型、形态、创意、色彩、美的形式法则等等。因此,立体构成对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把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①每讲授一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点后,结合相应的专业设计图例进行讲解,把对应知识点衔接到专业设计中;②选择合理的构成设计课题,通过课题的作业练习潜移默化的实现衔接。如布置柱式构成形态的作业时,可以结合灯具设计中灯罩的设计进行设计题目的拟定。

(二)重视教材选择,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这几年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在市场上可谓层出不穷,质量也参差不齐。选择教材,应根据所教授的专业和该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同时,结合本校对教材选订改革后产生的问题,本人进行了如下的调整:①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在拿到教材后,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同时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在编排课程教学时侧重课程内容与工业设计专业方向的联系。②及时了解设计资讯,以便收集合适的设计信息,如设计技术、设计作品等,把新的信息适当编排在对应的章节中,使学生了解到最新设计信息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立体构成与专业设计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重视对立体构成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以被动地听为主。但对于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可行的。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式进行尝试和调整,效果较好:①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以直观的图片、作品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理论知识。②课件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中有的相应内容之外,尽量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使其与专业课紧密结合。③课程作业训练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特点进行。如,在进行构成课题训练时,结合形态的功能性进行设计,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等。④每次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讲评,采用互动式的讲评方式。组织方式如下:首先,把所有作品集中放置,让所有学生进行参观,相互讨论。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的目的、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最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讲评。这样,学生间可以相互学习,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自在。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立体构成的教学也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应跟着教学对象和时代的变化进行合理调整,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使立体构成的教学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华.新立体构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第3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展示设计 教育模式 创意思维

随着经济的发展,展示行业进入我们的视线,展示设计专业也应运而生。为应对展示行业的人才需求,艺术类院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或者相关课程。至 2010 年,已有 40 多所的高校设立了展示设计相关专业,为全国各地的会展行业输送了专业展示设计人才。

在各院校展示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重在培养展示项目策划与管理类的人才;二是重在培养展示项目设计的人才。对于这两个方向培养的教学上有很大不同。笔者根据多年服务展示行业的经验和多年从事展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展示项目设计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展示设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示设计既是综合性设计,也是立体三维的空间设计,注重三维空间全方位的统一与和谐。展示设计更强调展示空间的创意性,以达到吸引观众眼球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设计创意是设计艺术的重要一环,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来表达设计构想及传递设计信息,是一种异常复杂的空间思维活动。展示设计行业需要具有创意思维的设计师。但是,目前市场上真正具备创意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并不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很多展示公司由于频繁的展览会或者过多的展示设计需求,在市场专业人才匮乏的基础上,要求设计师高效产出,这导致了设计师一直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设计缺失创意;第二,专业课程教育模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能够了解相关展示行业设计原则,做到符合设计规则,但是与市场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抄袭和模仿,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意思维,工作后感觉力不从心。曾有一名成都的展示设计师这样写到:“中国展示行业不需要设计师,只要到国外的展会溜一圈,就够设计师用好多年了。”看到这些无疑让人心痛。但这是现实,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笔者更多地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开发。

二、创造性思维对于展示设计的重要性

(一)三大构成与展示设计专业的关系

三大构成是1911年包豪斯学院提出来并加以归纳总结出的关于艺术美学的设计基础原理,也是展示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都会在进入大学的初期学习三大构成,但是这个课程结束后也就从学生的思维里面淡出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三大构成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二)构成课程的实施应用策略

在展示设计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趋势下,有必要对展示设计基础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参考当前我国乃至国际设计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等,从“立体构成”的角度入手,在教学阶段循序渐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立体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构成原理遵循的是抽象的思维方式,用抽象的视觉语言表达理性和数理逻辑,并赋予其美学价值,是一种严谨性、规律性和秩序性的美。在构成教学体系中,“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包含了从纷繁复杂的自然形态到简练生动的人为形态。立体构成主要是围绕空间的立体造型活动,展开对造型中各种要素及所出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习,旨在A提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并从立体构成的材料运用上结合专业课程设计,强化对材料的认知、利用与立体空间感受。因此,要通过对立体造型、色彩与空间的分析构成手法的大量实践,用最新、最优秀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资料,以最直接的方式证明立体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研习中产生对立体形态空间构成的兴趣。为了形象直观地表达立体构成的实用价值,并通过对基本造型材料的了解及在运用中施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获得立体造型的真实体验,如何提高展示设计专业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创造能力就成为展示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立体构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形象思维,大多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做了很多关于立体空间形态和材料的探索,但是没有真正触及到和专业的关联。笔者认为,在立体构成中应该加强对基础型的变化,激发对空间形态的探索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完成艺术设计的基础。

当年包豪斯所采用的“思维体操”,也就是创意思维和头脑风暴的练习,是值得我们沿袭的。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到设计不是抽象、遥远的,从这些基础的变化中寻找创意思维的开发。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都是源自与基础形的变化,如“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设计等。逐渐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思维的概念及能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活跃性。在立体形态构成的课程中不但要训练他们的设计思想,更要重视训练他们对实际材料的操作和对形态的理解和组织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笔者对展示设计教学上的一些思考,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是值得推广的。但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对于展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展示设计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意设计思维的学生,促进展示行业的稳步、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青,郑美京.三维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张娇.形态构成教学在展示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3.

第4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三大构成;构成课程;设计教育

2004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上,有人提出:“三大构成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已进入到信息时代,所以这种方法已过时。”“我们如何取消素描教育,不主张学习构成。”等等。这些见解表面看起来,颇有几分新意,但是沉下心来仔细想想,着实不敢苟同、不想附和。在这里只想以一位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工作者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纵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和指正。

“构成”的源流,首先是来自20世纪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一词来源于“构成主义”,“构成主义”属于哲学和艺术的范畴,它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是一种风格和流派。“构成”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主要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等等,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的科学。

现代设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进入成熟阶段,人们总结了威廉・莫利斯的“手工艺运动”,莞德・威尔德的“新样式运动”,蒙迪久斯的“德意志工业美术家联盟”的经验,接受了来自造型艺术领域内的影响,最后由格罗佩斯建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Bauhaus)意为“建筑之家”,借以指“新的设计体系”,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新型的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与工艺的统一。”由一批杰出的建筑学家、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共同努力创建了与纯美术审美情趣相结合的,又能纳入大工业批量生产模式,适合标准化、规格化思维的设计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开设了处于雏形的“三大构成”全新基础课程,包括:保罗・克利的“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莫霍利・纳基的“体积空间练习和结构练习”,阿尔巴斯的“纸造型”等等,奠定了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包豪斯这一崭新的、最具特色的构成教学方法在战后向欧美各国迅速扩展,在艺术和设计诸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成为世界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约翰・伊顿的《色彩艺术》、康定斯基的《点、线、面》和克利的《教学草图集》等著作也成为了艺术和设计教育的重要指导。“三大构成”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了我国艺术院校共同的基础课程,在各大艺术院校中主要就是进行平面、色彩、立体这三大类型的构成教学。而日本的大学不仅把“三大构成”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并且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构成、设计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先生的作品就没有什么复杂的造型与华丽的色彩,只有朴素而客观地对造型基础的看重,他最常用的方法是完美的采用正、负形与矛盾空间,利用错觉艺术,画面基本都是黑白图形,在正、负形和矛盾空间这一个支点上收集自己所需的素材,充实自己。就连这样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师,其成就也都是建立在牢固的构成基础之上的。真正的伟大正来自这种持之以恒的平凡,而在设计领域中“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更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石和底蕴。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三大构成”基础课程是将原有传统美术教育中的隐藏在人物、静物、风景等具体形象背后的形式美的规律,完全地提炼、归纳、总结,分解为最简单的美的几何形体,以及从空间、色彩等各元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它在图形学、色彩学、立体学三个方面,更多地利用律动、均衡、韵律、对比、冲突、节奏、疏密、图底关系,比重、比例、量感等抽象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然后再根据各自不同的平面、环艺、工业、动画、插画、室内、展示、广告、书籍等等的专业设计,以基本的审美规律为基础,充分地把“三大构成”的基础知识运用到这些专业设计中,在“造型要素+特征+个性”的基础上发掘创造性。平面构成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进行点、线、面的多种视觉形式训练,是研究和表现不同形态内在的情感力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创造性意识。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要素、特征,以及色彩的肌理、心理、调和、对比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启迪色彩运用灵感,拓展色彩艺术视野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立体构成则是研究三维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的造型基础学科,是把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等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和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三大构成”的教学意义。该课程不仅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课程,也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构成基础课程作为设计学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实际是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于培养设计专业人才来说,研究构成、物体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三大构成”的教学主要是从理论上去让学生认识造型关联和基本规律,强调用非具象形态和抽象性的思维方式,分解形体的再构成,运用抽象词汇充分地表达感情,从不同方面去研究形象、色彩的特征和表现,进行造型要素的分解、重构训练。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三大构成”的教学其侧重和取向又区别于一般的美术基础教学,在学习内容上强调系统性、科学性、研究性,并有严格的学习步骤和方法,它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有极其明显的设计专业特征。其目的是努力把学生从传统的美学意识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释放沉睡在每个学生内心中的创造潜能。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三大构成” 基础课程的学习、训练可以充分启迪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形体塑造力以及塑造形体色彩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广阔的设计领域,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提高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

在笔者自己平时的创作实践中,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三大构成”基础知识的必不可少,并且充分地体会到“三大构成”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创作一张招贴海报设计作品时,我会充分地运用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渐变、重复近似、骨骼、发射、特异、基本形的各种排列等构成原理和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色彩肌理、色彩对比和色彩心理等知识,运用“构成”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元素和形象来组织我的画面,使我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包装设计中,“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更是一个都不能少,可以不断地、充分地运用“三大构成”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原理来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色彩、立体造型、图形、文字排列、画面组织等问题。

因此,“三大构成”基础课程是当代设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可以为现代的艺术设计奠定下坚实而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无时无刻不贯穿其中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可以多角度的去研究和学习。“构成”涉及的问题是广泛的,它不仅包含纯艺术所需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立的形成原理、基本要素和构结方式,它向造型艺术之外的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它使造型艺术的基础原理更为明确并有所发展,不可否认,它可以极大地丰富各类造型艺术家的素养。今天信息时代的到来,旧的艺术和设计样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复杂化和多元化的造型运动,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造型要素的分解和对构成的研究,寻求新的造型语言。“三大构成”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课是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开始的,虽说是在工业社会机器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它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并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设计领域,奠定了其应有的学术地位,历经了几十年仍然是全世界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洪兴宇,邱松.平面构成[J].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2] 卢少夫.立体构成[J].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第5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设计构成》课程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主干科目组成,其来源于20世纪初叶德国包豪斯学院所开设的建筑设计构成课程。后经日本本土化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香港、台湾引入大陆美术院校,并将其列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目前在全国各大艺术类学校及工科设计类专业都有设置。该课程着重锻炼学生对设计的心理感受和实践能力。在大一阶段通过课堂练习促使学生从专业角度理解理性设计法则,创立设计的初步意识;着重讲解将抽象的视觉、空间规律运用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的技术与方法;强调肌理的创作及各种材料的实作能力,强调举一反三的实验精神。因此,针对课堂理论教学互动和实训项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构成》课程作为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各专业方向都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艺术学、美术学专业及部分工科专业应当重视的通识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专业基础课。在2012年、2013年设计学、美术学等专业教学大纲中命名为《设计构成》,2014年大纲更名为《设计构成》,更准确和符合时展。我院设计学专业从2014级开始大一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该课程又成为设计学、影视动画专业学生进行学科认识的奠基型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更需要调整和确立适应各专业塑造的教学模式。

二、三大构成在《设计构成》教学体系中的相互关系

在我校教学大纲中,《设计构成》课程包含三类不同教学内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在实际教学中,三个科目共存于一门课程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二维构成与三维构成并不是各自独立的。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逐步发现其内在的延续关联,领会构成元素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转换关系:平面构成解决设计最初的“字、词、句”和“语法”问题,在这部分学生重点学习专业的基本型再造和基本型排列组合方式(图形再造和何种骨骼构成),熟悉造型手法和造图方法;色彩构成则是在平面构成形成的轮廓上加以色相、明度,纯度的关系。在造型之外为图形添加三重新属性,并着力三个属性与造型之间的关系;而立体构成是将以上内容全部由平面拉伸为三维,此时学生的学习重点已经成为基本型的空间造型(面材、线材、块材)和肌理、材料控制,乃至基本型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关系。可以说三者之间逐层递进,学习和教学难度递增。

因此,在《设计构成》教学中,以平面构成知识为基础,逐层将基本型再造方法、构成法则,色彩、肌理、材质、空间有效地融入整个构成教学体系中,使学生在学习三维构成时通过之前学习的二维构成设计法则及色彩规律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入实践。保证完成各科目教学任务的同时,既分辨课程之间的区别,又找到三门科目之间的内在关系。

1.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都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构成能力和形式美法则为目的,其中差异在于立体构成还存在抽象形态的空间表现、肌理的再造和材料的运用及力学关系,而平面构成中基本性的再造恰恰是立体构成抽象形态的基础。

2.平面构成是色彩构成的骨架,色彩构成将色彩三要素附着于其上,形成血肉,即更为复杂的造型方法。

3.平面构成的造型技法用于色彩构成之中,色彩构成的色彩关系可以用于立体构成之中,立体构成的肌理又可以激发平面构成的创作空间。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承接。

三、传统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我校教学对策

1.明确教学体系:传统构成教学中,构成教学课件及教材一般都有相关章节讲述设计构成在专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却很少阐述其中的运用规律及最终表现形式。较少与其他教学课程进行关联教学,使得课程过于孤立,不利于教学。因此,我校在构成教学中着力将前后教学体系贯通起来,如:“设计素描―设计构成(主要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版面设计―书籍装帧”这样的课程关联,又或者“设计构成―图形创意―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这样的学习逻辑,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一些形式法则的实用意义,使学生明白阶段性教学的目的和前后衔接的课程内容,在今后的专业教学中也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校教学培养计划中,以上几门课都经过了精心安排,学生前后所修课程达到相互贯通、相互承接的状态。

2.主题性课题的设立:在传统构成教学中,过于注重规则式的针对性练习,即点、线、面,重复骨骼、近似骨骼,渐变骨骼等条框式的单纯技法练习,而缺乏主题性构思,使得构成教学往往显得枯燥,实用性不强。构成设计的精之处恰恰在于其抽象性,正是因它运用形式美言语构成或简练、或繁复、或朴素、或规律、或结构、或自在、或幻想的视觉言语,使它更有宽广的视觉表达的余地和空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和训练手段,如进行肌理拼贴和再造,使学生自主分析拼贴对象的质感、空间、点线面关系,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产生灵感的碰撞;又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运用构成技巧绘制板鞋、手提袋、一次性纸杯上面的图形等。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点线面、颜色、原料的知识运用,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实践效果。主题性教学实训项目是对传统构成教育形式的有利补充(如图1)。

3.手绘不可废:在设计构成教学中,由于大一学生专业性不强,很多学生在面对大量手绘作业时糊弄了事,更有甚者老师为了避免作业评讲工作量,将作业的难度降低,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作业绘制。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构成教学具有其独特性――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有经过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才能被学生体会。少量的作业往往浅尝辄止,皮毛知识所呈现的浅显画面容易使学生陷入失望甚至是反感中;电脑绘图的坏处在于创作的言语单调,学生依赖电脑却恰恰缺乏相应的技术,反而容易扼杀学生的发明力和个性。虽然电脑的遍及大大缩短了绘图的时间,可是从教学效果和质量考量,构成教学中手绘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基本功。手工绘制平面构成作业本身就是一个深化造型、抽象原理、原料感受的过程。我校学生绘制的平面和色彩构成综合大作业,完成时长普遍在三到五天。在漫长的绘画进程中,使学生心思沉稳,精力集中,进而深入体会构成和设计的人文美感,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学生思想和表达的协调才能,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能。

4.教学节奏的控制:平面构成教学的一大特点是作业量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加强互动化的教育形式,并加强教学节奏感,其中心思想就是在课堂中形成“竞争感”。每次作业后尽快安排评讲,并且评讲应该公开化、直白化。将好的作业、坏的作业一目了然让学生评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使之直观了解优秀的作业值得学习之处,有问题的作业又如何避免再次出现,并有效打击班级中少数偷懒的学生,使其惰性无法滋长甚至影响他人。教师的评讲水平,是否能一语中的,简单明了地讲出作业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本阶段学习的重点,直接决定授课的成败。例如:我校平面构成科目学习课时约为32课时,四周课程共布置作业四次,几乎每周都有一个小主题练习,前后衔接,逐步深入。在平面构成教育进程中,积极主动的教育形式更灵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老师切忌灌输而非引导,应该使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图2为我院老师在评讲立体构成作业,图3为我院举办的设计基础作品展现场。

5.多元化构成素材的选取:传统三大构成教学素材较为单一,颜料是主要载体。现代三大构成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立异思想的培育,它所运用的肌理语言和物质载体可以是多样的,能够是图形,也能够是可触摸的立体材料,包括各种身边的自然素材等。在构成创作素材的选取中,我校老师激发学生灵感,鼓励其找寻身边能够运用的一切能够运用的资本完成作业。大自然是慷慨的,它是我们的导师。从宇宙道山川河流,从微观生物到人类,各种形式感十足的空间和形状,使人类获得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我们在对自然形式的探索中,可以从形式之中得到十分丰富的感受,然后将这些形式从表象之中抽象出来,找到一些形式美法则和原理,从事新的设计。整体来说,这是一个获取信息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如图4,是我院学生利用透明胶和易拉罐进行的材质创作作品。

6.注重课堂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自身的逻辑一定要严密,理论知识讲解后一定要立即链接相关范例图片。在讲述完相关构成要素与构成规律之后及时地列举实例,解释此种构成要素或规律在实际专业设计中的运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在讲述立体构成中的块材构成设计时,列举北京国贸大厦的体块分割原理。通过图形的分解,解释“体块”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而延伸到北京奥运“鸟巢”场馆设计中的线体构成,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构成知识及设计应用。总之,构成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将较为抽象的形式法则用直观生动的方法解释清楚;如何将较为枯燥的造型方法用行之有效的实训课题演绎出来;如何使学生清楚了解每次课程讲解的重点及其在未来的学习和专业生涯里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以上三点是构成教学的重中之重。

第6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海报设计在设计实践工作中占有着重大的比例,在学习海报课程时,学会创意海报的设计方法是这门课程的根本所在。创意海报设计课主要是着重在图形创意上,通过对海报主题的思维发散借以图形通过海报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开设创意海报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在此之前完了三大构成、平面设计和Photoshop的基础课程。虽然学生们在前两个学年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但由于缺乏设计实践和设计方法,还无法将所学的内容全部融合在一起。创意海报课是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创意、表达的设计能力。

2课题要求及教学构思

课程一共48学时,每周8学时,以4个学时为一个单位,8学时完成一个主题,一共6个主题。课题的设置由浅入深,逐层地递进,目的在于解决设计的方法。海报的主题都是来源于当前的专业竞赛。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在课程开始前并没有直接向他们说明。而是提取比赛的主题要求,结合当前课程的内容,将设计表现的语言限制在某一区域内。在完成了基础授课的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可用以参赛的优秀海报创意作品。在前几次的动手课程中,以组的形式进行两人为一个单位,讲授和制作指导在4个学时中完成,在下个4学时中进行点评。点评的形式以答辩的方式进行,由同代此门课程的老师组成答辩组委会,两名学生进行演讲,阐述自己设计的理念,并在其中贯穿同学提问的环节。通过不同的信息反馈,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相应地解决的方案。在课堂操作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作品优秀的部分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于欠缺的部分,给予改进的意见。在点评的过程中,针对同学们所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集中进行讲解。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能够加快知识接收的程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第三次课程开始,以个人为单位。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递进,深入地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和挖掘。教授学生进行创意的方法,针对其中的几种方法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思维上和设计手法上提升设计的能力。

3课程安排

创意海报课程的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们进行海报创意的方法,教会学生们用设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设计的语言表达观点。课程以设计竞赛的项目为引导,将创意的方法融入项目中去。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盲从的现象,课程以创意方法作为子单位的划分,预先设定好设计主题和创意方法,培养学生们根据主题的进行设计定位,用图形的设计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实时的课程操作时,主题会跟随着每年的设计竞赛进行调整,将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相连,实现多重并重的发展。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拼贴海报:使用报纸和杂志根据主题进行海报创意。拼贴海报是海报设计课的第一个主题作业,两人为一组,利用报纸和杂志将已有的色彩和图形进行图形的重组,通过新的图形语言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合作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通过手工劳动使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投入到创意海报的学习中。

(2)纸材的立体海报:立体海报是近几年来流行的一种海报形式,通过立体的裁剪和材质的拼接而构成的新的一种具有空间效果感的海报形式。在制作纸材的立体海报时,会使用到之前所学的立体构成的知识,但重点是着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主题进行自我延展。在此,我们还特别鼓励同学们开创设计思维,将交互的方式融入海报中,创作出更多新颖型的海报形式。

(3)分解与重组:分解与重组是平面构成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此我们将它应用到海报的创意设计中。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任何一个旧物件,将其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物件以新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建出新的图形语言。并且所构建出的新的图形要与所拆解的物件相关联,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图形的表达是这个主题的设计重点,难点是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寻找到和物件相关联的主题的表达,并且通过图形的创意能够将其连接贯穿起来。

(4)文字海报: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以家乡的汉字为基础,通过创意字体的设计或文字编排的方式根据家乡的特色设计出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在进行课程操作时,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家乡限定在市级,根据对家乡的印象和记忆,通过文字海报设计的方式表达出对家乡的情感。

(5)高级合成:加强Photoshop的实践能力。在大一的学习课程中,学生们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但还没有充分地把Photoshop当成是操作工具,对于Photoshop中的工具和功能的搭配还不是十分地熟悉。通过高级合成的专项训练,让同学们充分地智能对象、填充、图层样式、混合模式的使用,并且能够通过这些工具和命令的搭配增加自己的思维创造出具有创意性的海报作品。

(6)自主设计。结合当前的设计竞赛,根据竞赛的主题内容,选择以上任意一种表现方式或者其他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张主题海报。在最后的课程中,通过自主设计的方式检验学生们对创意海报设计课程的学习成果。在课程的最后,根据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总结。在课程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充分地掌握了上述的几种创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多种设计方法进行融合,甚至还有些同学自创出了独特而新颖的创意海报。

4课程评价

本次创意海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展开的,以手工操作为切入点逐层递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本次教学实践最后环节是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课题组同时进行展览现场集体评分。由此产生了100多张优秀的创意海报,并推选至海报创意竞赛。通过成果的展出,作品的发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表明创意海报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创意海报教学评议表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课程总体反映很好。课程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5结语

第7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一)基础构成课程教学的现状

对于基础构成课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业内对基础课程的初级定位、僵化的教学内容方式、教学信息更新滞后等是导致教师认识观念狭窄、教学理念陈旧落伍、方法模式单一乏味的主要原因。信息更新滞后主要在于未进行专题研究和缺少院校之间的交流。往届学生对该课程对专业设计毫无帮助的消极反馈,以及遵从传统单一教学造成无趣乏味的课堂效果,都反过来影响到正在学习此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从情感(态度)到行为(创作)上都在应付这门基础课。

(二)传统基础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教学理念及方法模式、教材使用等是相互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综合因素,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传统基础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为主,学为辅,少交集

传统基础构成的授课方式的三大特点:一是“教为主”,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单一讲授为主,基本理论方法原则的内容为主;二是“学为辅”,以学生为辅,主动性为辅,思考为辅;三是“少交集”,在案例和创作分析、讲解过程中缺少课堂的讨论互动环节。

2.顾大基,无针对,空衔接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格局的三大特征:一是只兼顾整体设计类专业的共同基础;二是没有针对具体设计专业方向;三是基础与专业设计没有衔接。目前基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可毫无变化地在任何相关设计专业进行授课,从视觉传达到环境艺术,从服装到建筑设计等专业都可适用,缺乏对本专业方向的有效启发与引导。

3.重技法,轻创新,无活用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方向的三大特征:一是过度强调对基本技法的一般把握;二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三是理论方法停留在表面。绝大部分的基础构成课程训练内容仍旧是参考教材中具体的设计方法及技巧安排构成组合的形式,忽视实践过程中包含个性化符号语言的创造性潜能发掘。

4.教材多,内容同,种类少

基础构成课程教材的三个特点:一是艺术设计是出版数量最多的教材之一;二是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与结构高度一致或只稍作修改;三是近几年构成内容出现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光构成和动画构成,但大部分仍然是面对设计类专业的“共性”教材,针对某一专业的“特性”教材少之又少。

二、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构成教学的新模式

“效用指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综合性标准,成为课程结构新的依据及标准。单一的认知型课程结构将逐渐让位于强调整合化的课程结构与模式。”笔者根据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构成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法原则。

(一)以设计专业导向为主的教学计划安排

设计专业在宏观上具有“艺术”的共性,在微观上不同的设计专业又必然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教学计划应该兼顾整体,有的放矢。1.弹性的课时分配安排教学计划总框架依序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部分组成,但这部分的课时划分可考虑具体设计专业的方向需求进行时间分配。如总课时为48学时,安排28学时在立体构成部分,因为三维空间与建筑设计专业紧密相关,而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部分的课时相对较少。2.明确的课题内容定位课题练习内容应结合构成内容、专业方向、创意思维这三方面来进行设计。课题练习内容是教师们经常会忽视的部分,现在普遍的构成作业题目布置是照搬教材课后练习,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单一雷同,课题内容被固化,缺少创新和专业导向启发。“任何一个构成课题的练习都是按照构成原理进行探讨、思考、启迪创意、开拓设计思维及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笔者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教学中以“现代都市”为课题练习,要求学生对现代都市进行个人解读并通过黑白灰构成图面形式去表达和呈现。这个课题设计是运用所学构成手法,对城市建筑整体“形”的印象或城市氛围的“意象”,进行整理、归纳、提炼的创意表达。教学内容组成部分和课题练习设计应该彼此紧密衔接,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与设计专业相关的平面、色彩、立体,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课题之间等诸多教学内容与环节的相互结合、推动、促进,使课程有序、有效地连贯和深入,避免学习断层的出现。在平面到色彩、二维到三维、构成和专业等关系处理时,要促使它们成为相互推进又彼此融合的链条关系。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笔者设计了课题练习:“自由选择某一建筑设计图片,提取出基本形并进行黑白重构设计。”

(二)学生掌舵与教师导航的课堂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应只是注重传统的“教”。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脱离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反思、调整、完善、总结等一系列“主动汲取”的实践环节,理性认清自己的学习进度,促进有效的自我发展。例如,教师把握建筑设计专业的大方向,通过分解到每个课题内容设计、方案修正建议、分段总结点评等小方向中。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课题主题的思想表达、创作手法、造型呈现等陈述需求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创作作为一个课题内涵意义情感表达的外显作品,通过课堂表述作品这一环节也刺激学生们的深层创作表达欲。

(三)概括可行性方案,隐性推动作业深度细化

关注课题创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分别对学生初期、中期的创作稿进行阶段审评,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课题设计表现的深化程度。

1.把握可行性方案建议的数量与程度

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的方案数量最好控制在三四个,数目太少缺少比较思考,数目太多易造成思维混淆;此外教师最好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优先顺序的推荐。对学生进行方案表述时必须把握程度,既要明确大方向又要保留小细节,如创作手法、表现风格与主题思想的距离这样的大方向须阐明,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详细安排的小细节可适度提示。此教学环节设计促使学生对方案进行比较,避免与主题内涵无关的构图造型,思考选择具体的修整方法。

2.推动“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

谨慎对待初稿及修改阶段,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依其个性喜好进行启发、挖掘出新创意也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学生从毫不起眼的初稿提高到丰富饱满的完成稿,逐渐培养起对构成形态处理的兴趣和信心。灵活对待独特的个体思维表达,通过激发主动性、拓展灵感渠道的“个案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搬照抄的不良创作风气,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授课过程中遇到一个钟情于以小方块去进行构成创作的学生,初次构成作品表现零乱,经笔者提醒问题在于表现手法不妥而非创作元素,其随后创作提升很快,作品兼具个人色彩与艺术感染力。

(四)重点课题班级总评,分段点评加强反思

对专业起到推导作用的相关课题终稿,应在课堂进行阶段总结、整体评价。在学生个人作品阐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参与评议,老师归纳总评。在不同设计思维的碰撞和激发下,让学生反思自己所处的位置及提升的程度,进一步审察终稿表现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法。公开认可创意佳、图案造型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仍需改进的学生。

三、结语

第8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表现出了种种问题,亟待解决。“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这三门课程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与核心。然而,多年来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体系,已使其失去了作为基础课程的初衷。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三大构成”成了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的余雁、关雪仑,在广泛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之后,编写了《构成》这部教材,非常符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三大构成”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作为艺术院校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设计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色彩感知能力等,训练学生设计思维的转变、想象力的提升和新的设计思维的形成,为以后的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三大构成”是设计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它是任何一项设计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在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分割排列中,还是在对立体空间和新的材料的运用中,以及在色彩的组合中,都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艺术设计延伸。

其次,“三大构成”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需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法的运用,使学生在反复的动手实践中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某些高校中,“三大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与后续专业脱节。“三大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完全脱节,形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专业、基础两张皮”的尴尬局面。“三大构成”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后续开设的专业设计课程脱节严重,导致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时没兴趣,而开始真正的专业设计时又无法独立开展设计。

(2)缺乏对构成原理的理论阐述。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在三大构成的教学中忽略理论传授这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只是概念性地陈述理论知识,而缺乏多方位的详细阐述;或者直接把构成的发展和设计原则省略,把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都放在学生实际制作上,这样就使学生缺乏对构成原理的深刻认识。大部分作业也是一味地模仿和抄袭图例,无法在相关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形式上的训练如果不与本质思考相联系,不但难以使学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进而指导其从事具体的艺术设计工作,而且很容易引起学生因简单重复劳动产生的厌倦感,失去对于该课程学习的热情。

(3)缺乏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教条主义的教学模式普遍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三大构成”教学,也是善于模仿而拙于创造。“三大构成”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创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构想、结构、材料、表现进行修正的能力。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对构成形式的表现训练上,十分重视作业的表面效果,却忽视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以及草图绘制,过细的技术要求往往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个体独特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完全脱离了构成教学的本意。

三、教材《构成》的特色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的集中体现。余雁、关雪仑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构成》不同于以往的“三大构成”教材,这部教材注重与专业设计相结合,强调了对构成本质的理论阐释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教材图例丰富,经典参考性强,循序渐进,极富科学性和系统性,适用于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和成人教育的学生。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这部专业教材的特色。

(1)注重与专业设计相结合。余雁、关雪仑主编的这部教材,有效避免了长期以来“三大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却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脱节的问题。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所选取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完整的艺术设计作品,并用文字注明了构成原理在作品中发挥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构成原理的同时,理解构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由此一来,学生既明确认识了构成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又与后续的艺术设计课程建立了有效的衔接。教师在使用这部教材的过程中,一定注重对以后的专业设计做足铺垫。比如,在进行平面构成训练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设计花布、标志等;在进行立体构成教学时,让学生多接触些展示、环艺的设计作品等;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时,布置一些装饰画、招贴的设计作业等,这都是“构成”对设计的铺垫。在这部教材各章的“课题训练”环节,基本都有这样的训练题目:理解构成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构成法则分析设计作品。例如,在“平面构成的形式表现”这一章,提出让学生“理解形式美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分析设计作品”。作者在编写教材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设计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需要,在理论阐释和构成图例的选择上,分别对服装设计、环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内容安排,很好地解决了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衔接的问题。

(2)注重理论讲解与实际制作的结合。以往的“三大构成”教材都是各自独立的,该教材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整合在一起,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无论学习的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还是“立体构成”,都是作为“构成”这一概念的一个修饰语,都应该始终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构成”的本质研究上。这部教材有效地避免了以往教材过于强调形式训练而缺乏理论阐述的不足,也避免了“三大构成”之间重复的内容,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对构成原理进行了理论讲解。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构成规律,从而有理有据有节地进行艺术设计,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抄袭构成图例。另外,作者也充分考虑了应用性知识习得的基本规律,即理论讲解与实际制作相结合。这首先体现在阐述每个原理的过程中都编排了相应的构成图例,并对构成图例进行理论解释,使学生形象而深刻地理解构成法则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例如,在教学“纯度差别及以纯度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这一章节时,作者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鲜调”、“中调”、“灰调”各自的内涵、特质以及在画面中的使用法则。然后围绕三种纯度对比差别选取了三幅相应的设计作品,分别是插图设计作品、纤维艺术设计作品、办公环境设计作品,又在每幅作品下面进行了理论说明。这种结合又体现在“课题训练”环节,几乎每个问题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强调对构成本质的理解。如,“色彩的联想与象征”章节后的两个训练题分别是“选择五张不同视觉心理感受的图片,以文字形式分析其中蕴含的视觉心理规律”、“选择五张不同色调的图片,以文字形式分析色彩象征性与画面内涵的关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设计领域一直都把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创新能力是设计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设计的灵魂。构成设计的关键就在于由表及里地观察和对其形成规律进行思考,是一个从事物表面的具象观察到事物内部构成规律抽象思考的再创造过程,应该是充满设计者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过程。该教材自始至终都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灵魂。首先,在诠释构成概念和规律时,都是紧紧围绕“创造”、“设计”、“不同”、“新”这样的关键词展开的。如,“对于形态的色彩进行有目的性的组合创造,就可以得到色彩构成形式”、“平面构成也就是把点、线、面、体或其他基本形态,按照一定的视觉规律组织在一定的平面媒介内,进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以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需求”、“标志设计是一种象征艺术,是将最基本的视觉元素点、线、面进行组织构成,形成富有独特创意的形象的过程”等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另外,这部教材的作者抓住了导致以往构成教学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即过细的技术要求。过细的技术要求造成教学只停留在对构成形式的表现训练上,十分重视作业的表面效果,却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个体独特性的体现。因此,这部教材在“课题训练”的“训练要求”中,将“不限”作为关键词。如,制作“孟塞尔色相环”的要求是“色彩表现准确,方法、

材料和工具不限,“空间混合”的训练要求是“色数不限,方法、工具不限”等等,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教材的作者能够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思维方式和最新的设计理念,引入的很多设计作品图例都十分富有新意。

参考文献:

[1]余雁,关雪仑.构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平. 艺术设计三大构成的课程统整与优化[J].艺术教育,2012(11).

第9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76―01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重要任务。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操作使用能力,它是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第二层次是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它是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专业能力;第三层次是创新能力,它是前两个能力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基于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是:以计算机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和素养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

1.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向各学科专业的不断渗透,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必须与其他各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因此,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凸显“面向应用、着眼能力”的特点,同时做到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三年内不断线。

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1)基于导学的教学方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导学+辅导+自主学习+通过性考试”的教学模式。依托多元化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开放测试系统,提供在线的课程信息资源;着重介绍立体化教材、网络学习平台、测试系统等学习资源和平台的使用方法,通过导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包括基于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基于教师导学的学习模式、基于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学习模式 3 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模式,使学习过程更切合实际,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3)教考分离的“第三方”课程考核方式。在第一学期的12月份和第二学期的5月份以学生所在系为单位集中报名,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集中进行通过性考试。课程总评成绩直接采用“通过性考试”成绩,达到如下目标:①解决了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②创建了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双主体”教学结构。

3.与专业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1)基本技能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采用教师边讲边操作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和软硬件使用步骤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模式适合于讲授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常用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等教学内容。(2)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任务中蕴含了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3)案例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要求教师组织和编写大量能配合知识点讲授的各种案例,这些案例要求生动、形象,并贴合实际。(4)主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具体由学生形成小组,每个小组提出研究主题。课程讲授过程中,每个小组结合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完成开题报告、阶段性报告;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通过课后的研究与设计,提交作品和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