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横路敬二范文

横路敬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横路敬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横路敬二范文

第2篇:横路敬二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这是孔子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的话。古代帝王用礼乐来教导民众,以求天下归心、四方安宁。中国传统礼仪,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凝合力。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礼”的力量依然博大而厚重。对于今天的公务员来说,可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中国的传统礼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讲究“敬”,并以敬为指导,贯穿于所有的礼仪中。敬即尊敬、敬重,它首先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虚伪的谦恭正如通常所说的“礼节性”的微笑,虽有其形,却缺乏应有的诚意。同时,敬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民、自然规律、事业……前者可以称之为敬人,后者称之为敬业。脱离了敬,都不过是空头文件,表面文章,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礼者,自卑而尊人。”无论是敬人还是敬业,在抒发敬意的同时都必然包含对自我的克制,谦恭地降低身段,这就是“自卑而尊人”的含义。公务员礼仪也一样。所谓敬人,就是秉承“自卑而尊人”的思想,不计较身份上的差异,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面对的任何人,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一种真诚的诉求都有值得倾听的理由。敬人是基础,敬业则是更明确的应用。面对工作或者事业,首先需要有诚敬的心态。这种心态体现在工作之中,是专注和责任感,体现在工作之外,则是言谈举止。

礼仪的“三紧七不”

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容貌,礼也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十分郑重的场合,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这既是内在修养的表露,也是对他人尊敬的表现。

古人对仪容体态的礼仪很有讲究。一是“三紧”。这是宋代学者朱熹对古人服饰方面的要求所作的总结。所谓“三紧”,就是帽带要紧、腰带要紧、鞋带要紧。三者都扎紧了,人的精神状态才会显得振作,才能表现出对人、对事的郑重。现代服饰虽然不同于古代,但穿衣得体、整洁、庄重、大方的要求,却无二致。

二是“七不”。所谓“七不”,是指《礼记》里边说的“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等七条规定。这些规定既适用于与父母、尊长共用的场所,也适用于工作场所。在严肃、正规的场合,打饱嗝、打哈欠、伸懒腰、吐唾沫、擤鼻涕、歪坐、斜视、跷二郎腿,或者只穿睡衣、内衣,甚至赤膊,都显得随便、懒散,缺乏敬意。

此外,还应当“立必正方,常视毋诳”。在正式场合,无论是坐还是站,都要端正;视线要有一定的方向。歪坐、斜站,眼睛到处乱看,都是怠惰不敬的表现。目光是心态最直接的流露,能反映出内心对人是否敬重。因此,在礼仪场合要注意自己视线的高度。视线过高,是傲慢之相。视线过低,则似有忧虑在心,不免令对方猜测。如果左右旁视,更会给人留下心术不正、狡诈善变的印象。平时或在私下场合,态度可以比较放松,但一旦进入正规场合或工作单位,就必须显得严肃、庄重。这种心态,在走路的姿势、步伐,甚至面部的表情上,都要有所体现。

临事而敬,好谋而成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依据其所在单位的性质、自身的职务、级别、年龄、性别而有所不同,但从礼仪的角度来看,又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论面对贵者还是贫贱者,都保持“敬”的态度是最基础的礼仪。公务员既是政府的雇员,也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福利、给百姓办实事,可以说是公务员的“天职”。但人民有穷富之分,事情有大小之别,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能够不分穷富,一视同仁,尽管面对的是干体力活、做小生意的“负贩者”,也不应该加以歧视。竖立起这样的态度,不仅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弊病可以消除,也有助于提升转型期社会最为需要的社会和谐。

见人下菜碟不可取,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就更不可取。据说在先秦时期,马车前面一般都有一根横杆,称作“轼”,供乘车人手扶,以保持身体平衡。儒家依据轼的这种功能,相应地制定了“式”礼。当乘车者驾车返乡,或途中遇到尊者、贤者,都要凭轼垂首,点头示意,表示因车行迅疾,不便行礼,以此表达尊敬之意。当车子进入繁华的国都中,不敢疾驰,因为怕那样会惊扰百姓。回到自己的里巷家乡,则要向父老乡亲致意。《史记》中记载,魏文侯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每次经过贤士段干木的居所时,都要行式礼,以示尊贤之心。在当时传为美谈,结果魏国招揽了大批贤才俊士,成为强国。反观今日,很多人把车当作身份、财富、权势的象征,有炫耀之意,无敬人之心,横冲直撞,甚至凭借某些特殊的车牌无视交通法规,任意胡为。除了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之外,只会使人厌恶。长此以往,离“礼”之大义日远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

公务活动应遵循的社交礼仪(部分)

如果是在所尊敬的人或者自己的上级旁边陪坐,一定要坐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彼此之间不要留空坐,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与尊者的亲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准备回答他的提问,同时含有为后来者留下空位的意思。谈话中间如果有与自己辈分、级别相同的人来到,则不必为之起身,只有长辈或者上级来到才需要起身行礼。

与客人对坐,如果不是吃饭,就应该尽量靠后坐(即不要靠近前面的桌子);如果是吃饭,就应该靠近桌子坐。坐姿要稳,容颜要端庄。

在陪伴尊长饮酒时,如果尊长斟酒并亲自送过来,晚辈就要赶紧站起来,走到陈放酒具的地方,对尊长行礼后,双手接杯。如果尊长说不必如此,晚辈才可以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喝。尊长举杯但是还没有饮尽,晚辈就不应先喝。

参加宴会时,如果全桌的主食盛在同一个食器中,那么自己就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别人吃不饱。如果菜烧得不合自己口味,也应该尝一些,这是对主人劳动的尊重,而不应该当主人的面说出来,那样会使主人难堪。

陪同长辈去赴宴,虽然主人同时加以招待,但因为有长辈在场,自己就不需要辞谢。如果主人宴请贵客,自己被召为陪客,遇到主人敬酒的时候,自己也不需要辞谢,因为这个宴会本来就不是专为自己设的。

不能在饭桌上叹气,那样会破坏宴会气氛。

与尊长握手,晚辈一定要用双手,以表示亲热和尊敬;单手相握是平辈之间的礼节,单手与尊长相握,是不懂礼貌的表现。长者的精力往往比较差,不能与年轻人相比,因此,在尊长旁边陪坐时,要随时注意他的表情变化,如果尊长开始打哈欠,说明尊长已经感到疲倦;如果尊长已经拿起手杖、在找自己的鞋,或者在向左右的人问时间的早晚,说明他已经打算退席。这时,陪坐者应该主动告退,以便尽早让尊长休息。

听尊长说话,凡是尊长还没有提到的话题,不要抢先去谈,那样有炫耀自己比尊长博学之嫌。陪坐时,容貌要端正;听尊长说话时,神色一定要恭敬;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也不应总是说与他人雷同、毫无个性的话。

在长者面前,不能以“老”自称。如果自称“老”,就显得在场的长者更老,使他们伤感,而且有骄傲之嫌。

跟随师长或尊长出门,看到远处的熟人,不要隔着马路与人说话,那样是怠慢身边长者的表现。如果在路上遇见尊长,应该快步上前,正立行礼。尊长与你说话就回答,否则就可以快步退下。

第3篇:横路敬二范文

我从清代相关资料中查到这件东西的名称。当年避暑山庄月色江声殿内曾经存放过喀喇河屯行官裁撤的“紫檀嵌玉铜珐琅屏照”。从名称分析,此物只是用黄花梨代替了紫檀。其通高52厘米,宽58厘米。底座平面呈八字形,剖面呈须弥座形,座高8厘米,束腰高3厘米。中间主屏镶玉板,宽22厘米,两侧屏镶玉板,各宽15厘米。中间主屏所镶玉板正面为浅刻描金25个童子玩耍图,背面为浅刻描金乾隆制诗御文。诗文系描写25个童子的御制诗。落款臣阿桂敬书,后落两方印款。两侧屏所镶玉板均浅刻描金乾隆五首御制诗,分别为延景楼、画舫、云林石室、横碧轩、水门。主屏上下绦环板所镶玉板上为流云描金莲花图,两侧屏上下绦环板所镶玉板上为蝙蝠流云描金图。座屏上部为高6.5厘米的黄花梨帽板,高嵌宝瓶卷草花饰铜胎珐琅。底座束腰嵌铜鎏金西番莲卷草花饰,鎏金厚度一流。从以上构成的材料和工艺,明显体现了清中期皇家宫廷工艺风格和水平。

为更清晰的了解此物,我从《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六》中查到座屏上的这五首诗为:正月九日恭奉皇太后观灯侍宴,喜而成什(乾隆已未二)再题狮子林十六景中的五首诗。诗文与正月的环境、气候关系、历史背景相关联。诗文如下:

延景楼

四时之景无限,延来及节为嘉。

最喜韶年孟春,况对冰天月华。

梅香细细玉晕,柳色旋旋金加。

何必苏台忆古,倪黄本是一家。

画舫

凿沼因之画舫为,

却看无用系冰池。

t基虽有待时要,

孟氏深言率可思。

云林石室

盘山精舍名,置此实相称。

刻削荦N间,一线通云径。

幽宅才三楹,纳景乃无罄。

虽乏肤寸功,亦有气求应。

设诚为甘霖,于耜恰春令。

横碧轩

水碧冰亦碧,一例轩前横。

虚实象中孚,会理因循名。

水门

跨波门径上骑墙,

历历人行来往航。

设使桃源似洞口,

不教迷路误渔郎。

最后一句在玉板上而却是“信可乐四库近方搜咨尔穷径应于真际求”。此处不可理解。

主屏玉板上的御制诗文为:

郁上后亭上,传神翠肖形。

易天数廿五,诗王政盈宁。

岐嶷露头角,峥嵘蕴性灵。

少怀夫子志,讵止玩丹青。

落款“臣阿桂敬书”,后落两方印款。

由于敬书之人为臣阿桂,我又从《清史稿》卷三百十八、列传一百五中查到阿桂之生平:

阿桂,字殿廷,章佳氏。初为满州正蓝旗人。以阿桂平回都、驻伊犁治事有劳,改隶正白旗。父大学士阿克敦。阿桂,乾隆三年举人。初以父荫授大理寺丞,累迁吏部员外郎,充军机处章京。十三年从兵部尚书班第参金川军事。纳亲、张广泗以无功被罪,岳钟琪劾阿桂结张广泗,蔽纳亲,逮问。十四年,上以阿克敦年老,无次子,治事勤勉,阿桂罪与贻误军事不同,特旨宥之。寻后官,擢江西按察使,召补内阁侍读学士。二十年,擢内阁学士。时方征准葛尔,命阿桂赴乌里苏雅台督台站。逾年,父丧还京。旋后遣赴军,授参赞大臣,命驻科布多,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二十二年秋,授工部侍郎。三十五年,兼镶红旗汉军都统。三十八年,冒大雪,进夺当功葛尔拉诸碉,授阿桂定西将军。三十九年、四十年,金川平,诏封一等诚谋英勇功,进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四十一年四月班师。上幸良乡城南行郊劳礼,赐御用鞍马。还京献俘,御紫光阁,行饮至礼,赐紫缰、四开禊袍。阿桂屡将大军,知人善任使。高宗图功臣于紫光阁,前后凡四举,列于前者亲为之赞。阿桂定金川元功,定台湾首辅,皆第一,定廓尔喀以爵后第一,让于福安康。论日:将者国之辅,智信仁勇,合群策群力治而用之,是之谓大将。乾隆间,国军屡出,熊罴之士,因事而有功,然开诚布公,谋定而后动,负士民司命之重,国无如阿桂者。还领枢密,决疑定计,非同时诸大臣所能及,岂不伟欤?

第4篇:横路敬二范文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不远万里赶去北平,只是要尝一尝那故都的秋味。“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北国的秋,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就连最平常的事物,如牵牛花、槐树、训鸽和蝉声,在北平高远碧绿的天色之下,也别有意趣。难怪郁达夫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以己推人,觉得“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读书中的诗词文章,让他感触“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

林语堂的秋是深远的

在《秋天的况味》中,林语堂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静谧的意味。在林语堂笔下,秋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的枯槁凋零。“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秋被比作雪茄、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调。逐步铺陈,不断渲染,通过这一连串的道具和媒介,来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秋天的况味”。这其实更是一种“人生的况味”,从容潇洒,充满睿智。

老舍的秋天是有诗意的

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由此写出了济南秋天的美丽与魅力。老舍还盛情相邀,“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此时,没有春的艳丽,没有夏的火辣,没有冬的冰冷,这就是秋。因为“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老舍笔下的秋天,如诗般静美,让人流连忘返。

钟敬文的秋是五彩缤纷的

第5篇:横路敬二范文

仁者崇山、敬山、畏山,敢于挑战自我极限,纳冰川气象,吸山河英华,方有春风大雅之胸襟也。

“七一”冰川隐于何处?余登上一辆中巴,往祁连山腹地蟠曲而上,去亲近冰川。余身有幸,已亲近过青藏秘境之卡诺、珠峰、仑山与玉龙雪山和贡嘎雪山等诸多冰川。唯嘉峪关“七一”冰川距城市最近,仅130公里。原以为会游人如织,然,不过20名全国各地来之散客,冷清也。

领队每日上山,十几年之间一日不缺,属山神也。称“七一”冰川发现于上个世纪1958年7月1日,五十六载也。此乃党之生日,故贴上政治标签,无山之浪漫也。随即,又大肆渲染冰川海拨之高,高寒缺氧,推荐一氧立得,称关键时吸几口可救命,一筒60元。余窃笑,用处不大,居然有人竞相订购。属领队捞钱也,又不便说破,弄个尬尴。

车行山中,徐徐而行。海拨渐次升高,镜铁山矿区为2900米,与青海格尔木相近。越往上行,中巴车愈显动力不足,负载滞力,初缺氧疲惫之状也。行至一岔道处,领队云,翻过那道山脊,便是青海省之祁连、门源两县,素有瑞士仙境之誉。余暗暗称奇,与余下站计划行程,仅一山之隔。

山重水复,树木越来越少。艽野之地,有一标志,即无树处则为生命,海拨已逾4000米,雪线渐露,高原地貌第次浮现。寒山雪原,祥云牦牛,风吹草低现牛羊。河滩尽头,芳草萋萋,不时有塔鼠出没,引游者惊呼,此地亦有高原风情。将至晌午,终抵游客中心,皆一板房围成小四合院也。游者或购氧立得,或吃自己所带干粮。余不觉饿,想登顶之后再补充食物,以免受爬山身体之赘。

约莫半小时后,中巴继续上行。一刻钟便抵公路断头。下车之始,前边山脊横亘数百级水泥台阶。嘉峪关宣传部一陈姓副部长曰,彼每年来爬一次冰川,藉亦检验身体是否强壮。至冰川上,竟解衣宽带,,与冰川最亲密接触,拍一照片存念,年年如斯。余惊呼大浪漫也。然上山之前,他曾屡劝余别去冰川,称须步行十公里,步步上升,恐余坚持不下来。余时以登雍则绿措圣湖为傲,远涉五座大雪山,皆5000米之上,并爬倒了两位老,显然不将此冰川放话下。果然第一台地登攀时,余便在第一梯队,至石阶高处,已将导游小张、同仁熊育群皆抛至身后,在余之前,仅为一少女一少男及男孩之父亲。

登高望远,雪山巍峨。进入第二台地,乃沼泽也,此时太阳仍照其上,路上干燥,唯两侧草场芳草萋萋,谈笑之间,余因拍照,屡落花季少年之后,斯时,育群兄跟进也。余问导游呢,答曰,在后边。带干粮否?育群摇头。余云没干粮可食也。以后,两少年与余或前或后,交叉比赛,余从未气喘吁吁。不知不觉己至第三台地,是时,将至一高处,山高坡陡,乱石犬牙交错。登山已有一小时有余,前方最后一座高山横亘于前。天空黯然,冷风嗖嗖,冰雹袭来。余此时突然发力,将少男少女和育群兄皆抛身后,向冰川踽踽独行。在偶然喉咙拉风箱之中终于登顶,看冰舌长长,犹如一冰美人横卧英雄大山之怀抱之中。

第6篇:横路敬二范文

王名润

迈进了高中的大门,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不少。课堂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恨不得加插与高考有关的内容__一切向高考看齐!!每每经过高二高三的课室,看到一摞摞厚实的教材遮掩住了青春的脸庞我的心总会泛起涟漪一片__过些日子也许我就成了他!毕竟我不是韩寒,不是郭敬明,我没有他们桀骜不训的叛逆,没有他们泉涌的文思、横溢的才华,我也只是高考指挥棒下的训服者!因为没有第二条出路,所以只能安分守己、脚踏实地地读书!

有时会在偌大的廷中遇到几个初中时的老同学。每每此时,大家总会闲聊几句__或是生活琐屑,又或是奇闻趣事,如此种种,倍感温馨。人是感情的动物,总会被一些小事莫名地感动良久。

放月假时,我都会自己走回家。并不是学校离家近,而是因为想遇到老同学。我总会选择经过新罗中的那条路走。纵使知道走这条路比较远。而我是幸运的,总会遇到几个老同学,眼前的音容笑貌一仿如昨。走过的岁月清晰可鉴。

第7篇:横路敬二范文

2.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3.故事不长,也不难讲,四个字概况,爱而不得。

4.有一个人,你连新年快乐都不能说。

5.生活中并不全是艰辛和困难,它同时存在舒适与欢乐。就像我们经历的季节,严冬过后是春天,风雪过后艳阳天。2021再见,2022你好。

6.各位旅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人生之路2021终点站,为了轻松上路请将所有的痛苦、烦恼和忧伤抛弃;只留下健康快乐和幸福。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在2022年一路顺风。

7.快到2022年辣,有期盼的事情好像没有很多呢。

8.如果幸福太难,那我祝点赞的你有钱又好看。

9.2022重在参与,2022重在搞钱。

10.2022是属于奋斗者的一年,加油!奋斗路上的你!

11.愿你2022再努力,一帆风顺得金龟!

12.2022记得吃早餐!记得多锻炼!记得少熬夜!2022一路向北。

13.希望开心与好运奔向我,我们撞个满怀。

14.2022年,越来越幸福。

15.新的一年,愿少年纵横山河,意气风发拓功名。

16.完了,要被当做贫困人口消灭了。

17.2022,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人间一趟,看见太阳。

18.丰富的过每一天,快乐的看每一天。再见了,2021年!你好,2022年!

19.所有坚持都是因为热爱,2022全力以赴。

20.年已过,又工作,好的开始出成果;昔已错,不二过,今年定要有收获。

21.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新的一年,万事顺遂。

22.拒绝颓废,开始2022崭新的一年。

23.2022,靠谁,不如靠自己!致所有努力奋斗的人。

24.2022年,愿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25.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你短信,祝福不分大小,只要真心我就要。条数越多我越高兴,手机越响我越开心,你可否提前把礼送,等礼等得我好心焦。

26.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新的一年,新的开始。2022你好

27.难过的经历在心底,难得的情谊暖心底,难分的朋友留心底,难舍的时间存心底,2021的生活留住彼此,2022的幸福依靠彼此,愿2022的你万事如意,幸福快乐。

28.只有成为行业最顶尖,你的钱就会像浪潮般地涌来。2021,再见;2022,你好!

29.感恩我的2021有你们添彩,2022将一路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加油!

第8篇:横路敬二范文

上联:初日芙蓉红似面

下联:一溪杨柳绿如眉

上联:初见钟情欣结伴

下联:一堂聚首喜飞觞

上联:初举首登龙虎榜

下联:二人际会凤凰池

上联:初月洒银光辉腾凤阁

下联:三更倾蜜语喜结良缘

上联:初衷不改鸳鸯诺

下联:四季常开并蒂花

上联:初婚适值年方壮

下联:五味方知爱永恒

上联:初月高悬辉彩镜

下联:六亲拱贺庆新婚

上联:初婚合枕倾蜜语

下联:七夕搭桥渡双星

上联:初见便钟情结发自多如意事

下联:八字无关命功夫不误有心人

上联:初衷喜遂成伉俪

下联:九韶合奏咏关睢

上联:初鼓月才明高手欲攀丹桂蕊

下联:十年闺待字赤绳已系玉人心

上联:十里山河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一园春*朝朝我我卿卿

上联:十年树木李桃争艳

下联:二姓联烟鱼水合欢

上联:十里山河腾异彩

下联:三千珠复庆新婚

上联:十月梅花开并蒂

下联:四方贵客品琼浆

上联:十雨五风隆化育

下联:五光十色映红妆

上联:十指穿针编彩凤

下联:六亲拱贺庆新婚

上联:十全十美成伉俪

下联:七纵七擒展雄威

上联:十雨五风迎盛世

下联:八仙七妹贺新妆

上联:十八佳人同握手

下联:九五鸿图共腾辉

上联:二人结识天作合

下联:十里相交喜成双

上联:二姓联烟成伉俪

下联:一堂聚首赞知音

上联:二人握手朝前迈

下联:二姓联烟奔小康

上联:二个知青欢握手

下联:三更夫妇喜扬眉

上联:二人互敬合心酒

下联:四化常开如意花

上联:二小相亲倾恋意

下联:五更起舞展英姿

上联:二人自主谈婚嫁

下联:六礼全无讲时风

上联:二胡谱曲嘉宾彭

下联:七步成诗美女夸

上联:二盏香醪酬挚戚

下联:八方贺客赞佳人

上联:二颗红心抒壮志

下联:九天丽日映新妆

上联:三更合枕龙起舞

下联:十指弹琴凤来仪

乔迁新居:

上联:初日祥云笼广厦

下联:一堂戚友赞新居

上联:初阳高照窗前几净

下联:二口同居笑逐颜开

上联:初燕进华堂人财两旺

下联:三星光大厦福贵双全

上联:初旬日照兴伟业

下联:四面莺歌入华堂

上联:初建琼楼抒壮志

下联:五登玉宇展雄姿

上联:初月照华居民安物阜

下联:六亲夸画阁人杰地灵

上联:初阳高照开泰运

下联:七彩缤纷展宏图

上联:初月流辉妍画阁

下联:八音悦耳乐尧天

上联:初月流辉窗明几净

下联:九天溢彩霞蔚云蒸

上联:初展宏图为儿孙创业

下联:十描福祉与祖辈增光

上联:十觞美酒酬宾客

下联:一曲新歌奏玉堂

上联:十指齐挥宏图大展

下联:二人鼓劲伟业方兴

上联:十年树木擎广厦

下联:三湘儿女展雄姿

上联:十里嘉宾夸杰构

下联:四方挚友赞华堂

上联:十雨五风歌盛世

下联:五光十色映新居

上联:十里嘉宾夸画阁

下联:六亲挚友赞琼楼

上联:十仞高楼齐宵汉

下联:七彩祥光映画楼

上联:十色五光腾异彩

下联:八白九紫映琼楼

上联:十色五光辉华厦

下联:九紫八白映玉堂

上联:二人奋起兴伟业

下联:十指齐挥建华堂

上联:二锅头开瓶香广厦

下联:一串灯点火灿长空

上联:二锅头开瓶香广厦

下联:二口子举盏敬嘉宾

上联:二口同心创伟业

下联:三阳开泰照华堂

上联:二胡喜奏平安曲

下联:四季常开幸福花

上联:二人合力创大业

下联:五福临门展宏猷

上联:二人励志乾坤改

下联:六合同春气象新

上联:二人奋起欢腾画阁

下联:七彩流辉彭映新居

上联:二手齐挥宏图大展

下联:八音合奏玉宇宏开

上联:二口精心创伟业

下联:九天丽日照华堂

上联:三阳开泰辉杰构

下联:十指弹琴乐新居

寿庆:

上联:大幅红联夸鹤寿

下联:门庭喜炮庆龟龄

上联:大好江山添寿色

下联:门庭喜炮祝遐龄

上联:大鸣喜炮辉华诞

下联:门聚嘉宾拜寿星

横批:寿星高照

上联:福临寿星门第

下联:春驻年迈人家

上联:人老心不老

下联:寿高志更高

上联:鹤发童颜同到老

下联:枯杨生稊又回春

横批:寿

上联:兄弟同拜寿

下联:妯娌共飞觞

上联:夫妇登堂拜二老

下联:弟兄把酒敬双亲

横批:寿

上联:祖辈台前铺寿毯

下联:宗亲堂上拜严君

上联:祖辈台前铺寿毯

下联:宗亲堂上拜慈萱

横批:人欢神乐

五十岁

五十华筵开北海,三千珠履庆南山

海屋筹添春半百,琼林桃熟岁三千

六十岁

延龄人奔小康路,纪算新开甲子花

甲满花龄歌舜日,筹添海屋遇明时

七十岁

翠柏苍松寿者相,童颜鹤发古稀年

古柏傲霜枝敏叶茂,稀龄教子桂馥兰芳

八十岁

年登八秩歌惠政,寿届耋龄乐天伦

八秩方登人老心犹壮,耋龄已进寿高志更红

九十岁

耄耋齐眉春永驻,兰孙绕膝乐无穷

九天丽日辉寿诞,十爵香醪祝期颐

百岁

和谐岁月常驻三春景,幸福家庭平添百岁筹

长庚彩映常青树,南极星辉百岁人

双寿男

椿萱夸并茂,日月庆双辉

百卉争妍大地秀,二老同寿合家欢

女性寿联:

五十岁

宝婺星辉歌五秩,蟠桃瑞献祝千秋

五秩容慈志如铁,四时体健气若虹

六十岁

宝婺腾辉花甲子,萱龄溢彩老人星

蟠桃捧日三千岁,萱树参天五十围

七十岁

寿届七旬辉宝婺,堂开四代乐天伦

年迈七旬称健姥,寿添三十享期颐

八十岁

四代斑衣荣耋寿,八旬宝婺庆遐龄

巾帼老翁荣耋寿,女中尧舜乐天伦

九十岁

瑶池果熟三千岁,海屋筹添九十春

云霞辉映千年鹤,雨露润滋九畹兰

百岁

金萱喜酿千年酒,海屋欣添百岁筹

丽萱堂上喜歌千年酒,巾帼园中盛开百寿花

双寿女

萱花雨润韶华灿,椿树云笼淑景长

庚婺同明辉南极,椿萱并茂映北堂

儿孙参军联:

上联:投笔从戎卫国保家赤子红心昭日月

下联:横刀跃马护疆守土边陲烈火炼金钢

横批:光荣门第英雄门第

儿孙考上大学:

上联:妙笔一挥,得心应手,名题金榜传喜报

下联:凯歌高奏,动地惊天,鲤跳龙门报佳音

上联:喜今朝,大塘鲤跃三千浪

下联:逢盛世,小院鹏飞九万程

横匾:皆大欢喜光宗耀祖

白喜事:

上联:大梦忽惊严父慈母逝

下联:门庭空望白云飞

横批:终天抱恨

上联:大限难逃悲罔极

下联:门庭不幸恨无垠

横批:抱恨终天

上联:大寿难登空洒泪

下联:门庭不幸顿添愁

横批:终天抱恨

上联:大椿失荫儿何靠

下联:门内哭父爷母娘不闻

横批:抱恨终天

上联:父母去儿无靠

下联:儿哭父母不闻

上联: 追思心已碎

下联:望断眼将穿

上联:炉边留冷座

下联:榻上见空铺

横批:悼

上联:哭爷娘独卧

下联:悼母父孤眠

上联:终天成永诀

下联:忧闷向谁宣

上联:思亲情未尽

下联:望父母人不归

上联:今朝多苦雨

下联:此日别严亲

上联:狂风推祖竹

下联:遗爱刻心中

上联:美德千秋在

下联:高风万古存

横批:悼

上联:初染沉疴扁鹊无方徒抱恨

下联:二惊噩耗忧思满腹顿添愁

上联:初次跪灵前愁肠百结

下联:四更归地府血泪双流

上联:初次见闫罗宏开笑口

下联:五更归地府顿锁愁眉

上联:初月星河倾别泪

下联:六亲戚友寄哀思

上联:初次唱骊歌愁云满布

下联:七情抒哀悼血泪难干

上联:初次进哀堂空向灵前挥别泪

下联:九天悬素帐何从膝下觅欢颜

上联:初读悼词一世精神归地府

下联:十登仙界满腔血泪洒灵前

上联:十殿闫罗开笑口

下联:一家儿女锁愁眉

上联:十里亲朋抒别恨

下联:六亲挚友寄哀思

上联:十里山河增别恨

下联:七星黯淡布愁云

上联:十月秋风吹落叶

下联:八方苦雨滴麻衣

上联:十里烟云增别恨

下联:九天星月布愁云

上联:念念不忘恩未报

下联:十十难舍口难开

上联:二串纸飞蝴蝶白

下联:一腔血染杜鹃红

上联:二更悼严父年在父何在

下联:五内伤大椿春回椿不回

上联:二胡彤管弹哀曲

下联:六出雪花映白衣

上联:二竖为殃悲罔极

下联:七情有苦恨无垠

上联:二老变成孤飞鸟

下联:八音合奏长恨歌

第9篇:横路敬二范文

一、一次防洪抢险技术的革新

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6月,栗毓美来到山东济宁,就任山东河南河道总督。他的山西口音很浓,却夹杂着河南方言。原来他是山西浑源人,但从20多岁起就在河南做官。他从知县做起,一直做到了河道总督,全凭他的实心实干。

栗毓美刚上任,就去所辖河段调查研究。却说这天,栗毓美乘坐小舟渡过黄河,来到北岸的河南省原阳县,眼前的情景着实让这位新河督大吃一惊。

只见大堤前面一片,有决口的危险!现场惊慌失措的文武官员见到栗毓美,急忙如实禀告:在黄河滩上原有一条串沟,突遇涨水,顿时刷成了一条宽300丈(约1000米)、长40余里(约20公里)的支河,几乎掣动全河。支河汇合沁河等支流来水顶冲大堤,使防汛形势愈加严峻。更为可怕的是这里原是平工河段,素无防汛准备,又由于连降大雨,使大堤南北一片,不能取土抢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栗毓美冷静思考。他在这一带参加过抗洪斗争,知道这里河宽滩广,串沟久为河患,不少溃堤事件就是由于串沟被刷成支河后,形成“横河”、“斜河”,使离黄河十几里的大堤平工遽然变为险工,猝不及防所致。眼下最急迫的任务就是截断支河,但是,仓促之间抢险料物从何而来?

突然,栗毓美眼前一亮,心想:“雍正年间的河督嵇曾筠在《防河奏议》里说过可用砖筑坝,我为何不试之?”栗毓美急命收买民砖,抛砖筑坝。沿堤居民害怕黄河决口淹没家园,纷纷献砖,也投入到了抛砖筑坝的队伍中来。

在栗毓美的带领下,经过4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在支河上抛成砖坝60余道。一座座高出水面的砖坝,就像一把把利剑斩断了汹涌的支河,从而挑溜外移,化险为夷。

通过这次抢险斗争的胜利,栗毓美看到了推广抛砖筑坝技术的价值。接着,他在黄河和沁河交汇处的拦黄堰、河南中牟的杨桥坝和山东运河的戴村坝等处进行试验,得到如下结论:一是砖坝挑溜迅疾;二是在不可厢埽的地方,使用砖坝的效果尤为明显。于是,他上奏朝廷:请求在原有的防汛抢险工程土工、石工、埽工之外再增设砖工,准许设窑烧造河砖。朝廷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栗毓美兴奋不已,感叹道:“应变无定法,惟在持之以有定心耳!”

但是,栗毓美这次技术革新遭遇了难以想象的阻力。

要说栗毓美推广抛砖筑坝,只是一个防洪抢险技术革新问题,不应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但是,不要忘记那是清道光时代,或者说第一次的前夜。那时,清朝统治阶级日益腐败,腐败的黑手也伸进了治河工程这一国家财政拨款的重点领域。治河工程所用工料已经形成了专门的购销渠道,栗毓美设窑烧砖就断了一些人的生财之路,这些人岂会善罢甘休?

1836年,有位御史上奏朝廷请停烧砖。道光皇帝派工部尚书敬徵到现场查勘。这个敬徵很不简单,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河工专家。敬徵先看了筑好的砖坝,接着找人座谈,最后写出了给道光皇帝的报告,略为:一是已修砖坝尚属整齐,大家也认为砖坝对保滩护崖有一定的作用。二是在水深溜急之处,砖坝不如埽工巩固,防汛抢险不能依靠砖坝。三是停止烧砖,改办碎石。

要说敬徵给了栗毓美面子,并没有完全否定栗毓美的技术革新。如果栗毓美就坡下驴,按照敬徵的意思办,也就万事大吉了。谁想栗毓美是个死心眼儿,就在道光皇帝手谕栗毓美停办砖坝、改办碎石之后,还接二连三地上疏请求继续试办砖坝。

栗毓美依据事实,对敬徵的调查报告予以驳斥。他说:现在河南沿河士民纷纷要求抛砖筑坝,可见砖坝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抢险方法。一项技术革新引来批评和指责并不奇怪。自从试办砖坝以来,出险几率大幅降低,节省白银36万两。

栗毓美说:在河南采用抛砖筑坝,而不采用抛石护岸有其客观原因。河南沿河产石只有济源和巩县两地,且采运艰难,而沿河民间砖窑不下几十座,随时随地可以购买。虽然砖块的硬度比不上石块,但石块性滑、不留淤,且性沉易陷,而砖受淤而弥缝其隙,淤积愈多挑溜愈速。从经济效益上比较砖坝也有明显的优势:1方石价可购2方砖,而抛砖1方可当石2方用。厢埽有引溜的弊端,容易使平工变为险工,倘若溜势上提下挫,必须添厢和接厢,而且埽工体轻易腐,不经久耐用。例如,道光十六年汛期来水迅猛,所修砖坝均屹立不移,退水的时候,用厢埽抢护,旋修旋失,而用砖抛护,均能稳定。因此,防汛抢险不仅能依靠砖坝,而且能够利用砖坝抢大险。

栗毓美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河南黄河在沁河口以下河宽滩广、串沟隐患多、河势变迁快、出险几率高,只有继续实行预储砖块的政策,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栗毓美也给了敬徵的面子。他建议把朝廷批准的70多万两采购碎石的银子分成两部分:60%用于购买碎石,40%用于预储砖块,并取消自己烧砖、预储之砖全部从民间采买。

在栗毓美的努力下,道光皇帝收回成命,批准了他的建议。

要说栗毓美与敬徵的争论基本上限于技术层面,栗毓美可以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是,以后发生的事情远超出了技术问题的争论。

由于栗毓美和敬徵等接连上疏,使死气沉沉的清朝社会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抛砖筑坝”,这个防洪抢险技术革新问题,仅次于“禁止鸦片”问题,成为朝野热议的焦点。南方的林则徐和北方的栗毓美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栗毓美的对手研究着他的奏疏,发现了破绽。栗毓美说:“碎石大小不一,堆垛半属空虚。尺砖千块为一方,平铺计数,堆垛均实。”于是,他们就要严查砖垛的虚实。

1839年底,另一位皇亲国戚恩桂赴山东、河南查备防工料。恩桂查得极其仔细,一堆接一堆地查,又是用尺子量,又是用秤幺,最后真从鸡蛋里挑出了骨头。恩桂上奏说:“料垛有丈余,触秤蛰耗产有短少。”也就是说,栗毓美预储砖块太多,造成浪费,同时砖垛虚头很大,弄虚作假。

道光听后大怒,一定要严办栗毓美。河南巡抚牛鉴等实在看不下去,连夜进京为栗毓美求情。即便如此,栗毓美也得了个降二级留任的处分。

不到1个月,栗毓美猝死于任上。当他的灵柩从河南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许多官吏也闻之流涕。

在当时条件下,栗毓美提出推广的“抛砖筑坝”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但是,栗毓美为这次技术革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二、1841年开封祥符决口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7月,第一次正在进行中,接连战败的消息传到紫禁城,使道光皇帝如坐针毡。忽报黄河水势异涨,在祥符(今开封县)上汛三十一堡决口,这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惊得道光皇帝出了一身冷汗。他急忙发出400里加急谕令,让有关官员“赶紧设法抢办。在应预防之处,先事绸缪,加意堵筑,毋再贻误。”

道光皇帝的谕令确实道出了这次决口的真正原因,有人“贻误战机”。原来驻守这段河堤的河营守备叫王进孝。决口前王守备陪着上司查河。上司看到上游来水形成湍急横河冲开河床高滩,直扑大堤,十分害怕,急忙掏出300贯钱给王守备,叫他无论如何要守住大堤。谁知王守备嘴里答应得好,心里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不时即退的漫水,不必大惊小怪,竟然拿着钱回家聚赌去了。如果说王守备,贻误了战机,造成了决口,那么,其他官员会不会按照道光皇帝的谕令“赶紧设法抢办”呢?

当时黄河主流仍在主河道内,决口口门只有20余丈(约60米)宽,如果赶紧设法抢堵,就有可能制止险情进一步扩大。但河道总督文冲畏首畏尾,再次贻误战机,致使口门不断扩大。约一个星期后,主流改走决口口门,最终使口门刷宽至300多丈(约1000米),成为一场祸及河南、安徽两省23个州县的大灾难。

由于决口口门对着河南省城开封,大水建瓴而下,直冲省城。开封猝然被水围困,一直到1842年3月堵口成功才得以解围。开封城被水围困长达8个月之久,是这次决口的一大特点。

面对大水围城,英雄的开封人民毫不畏惧,迅速组织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展开了一场与洪水的大搏斗。随着洪水滚滚而来,开封城出现重大险情达20余次,但在人民群众的有力抵御下,均化险为夷。开封人民虽生活困难,几个月见不着蔬菜,但表现出极高的道德素质。开封城大街小市照常开设,各项贸易公平给价,绝无抢夺之事。老百姓争先恐后地把一块砖、一块石、一苇箔都拿来抢险。大家这种众志成城、毫无惶惑的精神感染了不少官吏。

当时,道光皇帝发出了“数百万生灵,不能坐待淹浸。如城垣不能坚保,即设法迁徙”的谕令。开封老百姓闻讯言及痛切、泣渧陈述,从开封在全国的地位、搬迁经费、民心民力等方面提出了“六不可迁”的请求,坚决要求死守开封城。河南巡抚牛鉴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提出开封城“实有万难议迁”的上疏,认为,依靠群众,保护城垣,必有把握。

为了保证开封的安全,有的官吏甚至想出了在上游扒决河堤的方法。他们先是想扒决南芦花岗大堤,但遭到群众的坚决反对。1000多群众手持器械守在大堤外边,一见到来扒堤的船只,就敲鼓报警。他们接着又想扒决郑州的胡家屯大堤,因遭到巡抚牛鉴的反对而作罢。

8月,钦差大臣王鼎等到达祥符六堡主持堵口工作。王鼎根据圣旨,将前任河道总督文冲枷号河干,以示惩儆。但是,王鼎不懂河务,与他同来的朝廷官员也是如此。新任河督朱襄虽是河工专家,可年老患病,已经病入膏肓。

正在王鼎一筹莫展之际,中秋节刚过,曾担任河道总督的林则徐赶到祥符六堡。林则徐的治河才干在开封人人皆知。开封人民听到他来的消息无不喜跃。

在林则徐的全力帮助下,10月,堵口工程破土动工。在施工过程中,王鼎事事找林则徐面商,林则徐则朝夕驻在工地,与民工士卒同甘共苦,以致积劳成疾,经常鼻子流血、呕吐、腹泻。但为了早日堵口成功,林则徐强打精神、勉强支持。

虽然王鼎信得过林则徐,但林则徐只是一名前来效力赎罪的“罪臣”,在工地上的地位很低。那些不懂河务的官员看到林则徐得到重用,很不服气,偷偷给道光皇帝打小报告。昏聩的道光皇帝认为是林则徐挑起了中外争端,对他恨之入骨。道光皇帝说:只是让林则徐前去帮助办理一些文案,也非不可少之员。言外之意,让王鼎不要过分依赖林则徐。

1842年3月,堵口工程在今天的开封柳园口顺利合龙。在庆贺堵口告成的宴会上,王鼎请林则徐居首座,一起放怀痛饮。忽传谕旨:“林则徐于合龙后,着仍往伊犁。”王鼎愤愤不平,林则徐却镇静自若。林则徐在西行路上,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

有趣的是,通过这次黄河决口,曾担任河道总督的栗毓美成了“河神”。栗毓美在任5年,黄河安澜无事,他死后1年,就发生了这次大决口。在保卫开封城的过程中,栗毓美提倡的“抛砖筑坝”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封人民怀念死去的栗毓美,把他夜巡开封城的情景描绘得愈来愈神。由此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三、1843年中牟九堡决口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8月,黄河暴发了罕见的大洪水。经考证推断这场洪水在陕县断面最大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最大12天洪水总量约为119亿立方米,成为黄河治理开发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是反映这场大水的一首民谣,由此可见水位之高、水势之大。但这场洪水应该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洪水过程也应该是陡涨陡落,同时在洪水向下游演进过程中,削峰滞洪作用明显。否则,利用当时黄河下游的堤防条件,很难抵御如此罕见的洪峰。

这场洪水到达下游,从河南中牟九堡原有的一个宽100余丈(300多米)的口门泄流而出,使该口门扩大到宽360余丈(约1200米)。清王朝举行了耗费巨资历时1年半的堵口工程,史称“九堡大工”。

对于黄河来说1843年是个丰水年。从7月下旬开始,黄河下游就连续涨水,险工迭报,出现了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奔走道路的景象。“到6月26日,堤身蛰陷,口门塌宽100余丈。”为何决口?就连道光皇帝也发出了疑问:“既然数日之前,情形已危险万分,那么,河官都干什么去了?”

在山东河南河道总督部院(简称东河河院)里,有一位叫何栻的幕客,写了一首题为《癸卯六月二十六日河决中牟》的诗,以亲历者的身份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回答了道光皇帝的疑问。

“黑云压堤蒙马头,河声惨揵云中流。滛霖滂沛风飕飕,蛟螭跋扈鼋鼍愁。颓竹揵石数不售,公帑早入私囊收。白眼视河无一筹,飞书惊倒监河侯。一日夜驰四百里,车中雨渍衣如洗。暮望中牟路无几,霹雳一声河见底。生灵百万其鱼矣,河上官僚笑相视。鲜车怒马迎新使,六百万金大工起。”

由此可见,当时河政的腐败。因为治河经费被大量中饱私囊,河工材料严重不足,所以河官们在黄河险情面前无能为力;因为黄河决口必然带来新的堵复工程,或者说新的侵吞工款机会,所以河官们面对黄河决口造成的大灾难却相视而笑。

却说九堡决口形成了夺溜的态势,溃水由决口口门向东南漫流,经贾鲁河入涡河、大沙河,夺淮归洪泽湖,走向与1938年花园口扒口后大体相同。道光皇帝一方面派心腹大臣敬徵赶往现场查勘,核定堵口预算;另一方面,安排救灾抚恤。他特别强调要严防百姓造反,因为受灾地区是反清捻党频繁出没的场所,一旦生活困苦的百姓被借机发动,必然形成燎原之势。

敬徵先是根据以往经验,约略估计堵口预算为白银600万两,后经查勘,核实堵口预算约为白银518万两。道光皇帝按照约估预算600万两拨付。道光皇帝组织了一个包括礼部尚书麟魁、工部尚书廖鸿荃、河道总督钟祥、河南巡抚鄂顺安等大员组成的庞大堵口领导班子。麟魁随时向道光皇帝奏报堵口进展情况,道光皇帝也及时提出指导意见。

要说这次堵口,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权有权,取得堵口成功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事与愿违。第一次堵口从1843年11月正式开始,到1844年3月,以失败告终。

这次堵口失败不是偶然的。首先,从1644 年清朝入主中原到道光二十三年已历200年,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但统治阶级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缓和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自我约束。在堵口过程中,不惜调派重兵梭织巡防,以资弹压。民工处在这种高压环境下,自觉保证工程质量可能性很小。

其次,当时腐败之风几乎蔓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在北京按照惯例每年冬天都要设厂煮粥,赈济贫民,但就是这样一件慈善小事,不肖胥役也要想方设法从中克扣侵蚀。对于堵口这样浩大工程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在堵口过程中,有位言官斗胆上奏:在采买麻料中河员与不法料贩互相勾结,从中渔利。道光皇帝也心知肚明:“此外如收买秸科、购造土方,以及挑挖引河诸事,似此营私舞弊者,恐复不少。”使用大量掺假材料的工程,质量从何保障?

第三,道光皇帝先是派精通河工的工部尚书廖鸿荃负责堵口,接着,又派不懂河工的礼部尚书麟魁全面主持堵口。原因是麟魁是满人,靠得住;廖鸿荃是汉人,靠不住。但事实上,堵口失败时,麟魁负责的东坝被冲毁过半,廖鸿荃负责的西坝却安然无恙。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