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实训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职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项目实践与体会
根据2007年1月与2月《教育部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明确提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江苏省随后启动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高职院校大学生也纳入其中。笔者积极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与实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意义
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自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开展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与遴选工作。
针对全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目的就是在推动高等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目的是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让大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就能够参与科研、所在专业的技术开发,并能够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去创新,让对专业充满兴趣的大学生,有一个实现自己创新梦想的平台,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对专业学习的主动参与性、积极探索性和无限创造力,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创新可以很好地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今后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并形成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意义深远,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全民创新都大有裨益。
二、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的申报。
在撰写项目申报书时,首先要研读申报指南,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主要是注重实践创新,申报此项目的大学生团队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基于自己专业特长和兴趣的选题项目,鼓励跨专业与学科组建团队。
可以选择申报的项目范围包括团队指导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课题中的子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以及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申请人为在校大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最多2人,要求主持人学业优秀,有创新意识,有探索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具备开展科研项目的基本素质与能力。项目成员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专业背景,并且要分工明确。
所申报的项目要明确项目研究的背景、目标与主要内容,要有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进度要做到切实可行、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实施条件要可靠,经费预算要合理。
2.项目的实施。
项目申报成功后,项目团队成员要能够自主完成项目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并独立进行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最后要能根据实验情况撰写总结报告。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团队成员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鼓励项目团队成员结合学科专业及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按照项目的分工开展探索、研究、实践,能够提出自己的实践观点与研究见解。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根据团队研究的需要,提供指导工作,指导教师要放开手,让团队成员充分自主地实施项目,提高他们的独立创新、实践能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把握时间进度,项目的研究时间是固定的,一般1-2年,因此要尽量在进度之前完成规定内容,否则会造成项目的延期。
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如发表研究论文或申报专利等,同时要提交项目结题报告。
三、创新创业训练实施体会
大学生的可塑性与潜力是巨大的。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1.兴趣是大学生最好的老师,实践才能出真知。
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团队成员一般都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平时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喜欢思考,一般在他们参加暑期实践过程中开展过一些调查研究,他们通过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专业面向的岗位,能够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的体会,这些体会对于一个项目的构思与实施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大学生来讲学习专业知识一定要有兴趣,有兴趣后才爱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团队团结很重要。
在这次实训课的第一次课我们有的初步的认识,通过xx老师的建议,我们组成了男女搭档。起初大家都不好意思,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你不主动就会被别人抢先。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其实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去做事情,把握机会不能让它从身边悄悄溜走。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做了许多游戏,虽然是以游戏的形式完成的课程,但是我们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不会觉得这是一场游戏,大家都很认真的对待。这个也许是一种挑战,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一种搭档之间配合。比如两个人解绳子的游戏就是考研你们的默契,往下蹲的游戏就是考研你们的信任,表演走路就是让我们冲破心里的障碍,改变一下自己。有的人就是平时碍于面子放不下身段,可是这次课程就让我真正体会到原来自己也可以这样,体会到神火中体会不到的自己,也让我们找到了乐趣。
其实体会最深的应该就是一起团队的pk和此次培训最后的环节。
团队在一起pk的游戏中真正体会到团队力量的强大,和作为一名出色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责任。我是在a队的,我们队总是输给b队。我觉得自己的心里因素占一方面原因,但是主要还是没有发挥好团队的力量,我们没有组织好,没有分析好团队的意义,怎么样才能把团队的力量放大。我们队长虽然有组织欠缺的能力,但是他已经为我们团队尽力了。也为我们的过失承担了严格的惩罚,规则就是这样,我们应给遵守好。
当队长精疲力尽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队帮长分担责任的机会,当全体队员都在地上共同承担责任那一刻,相信每个人都被打动了。队长和队员之间因为有了这个环节更加亲密了,使团队更有凝聚力。
关键词:沙盘教学 大学生 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02-01
1 ERP沙盘教学简介
ERP沙盘教学起源于西方,本世纪初引入中国。现在是各大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教学组织上,学生分成6~8组,分别代表一家企业,每组5~6人,分别企业的CEO、财务总监、物流总监、市场总监、营销总监等角色,进行企业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通过课程的开展,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达到多学科知识融通与应用的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ERP沙盘教学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来应用,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也主要以选修课为主。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就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基本等同于社会上已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或企业家速成教育,导致对创业教育理解的偏差。
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不足。在高校讲授创业教育课的教师多是经管类专业的教师或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经历,对创业教育的讲授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学生根本没有应用、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创业教育并不能对大学生的创业起到实质的指导作用,更不要说对创业能力的培养了。
3 ERP沙盘教学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很高,不仅仅创业的需要的知识技能,更多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ERP沙盘教学能够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进行训练与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大多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实训课程的形式也多以校内实训为主,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与现实差距较大。即便是进入企业实习,对学生的锻炼也是不全面的,大多数知识不能得到实践的检验。ERP沙盘实训过程中涉及到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生产、物流采购、税收等知识,学生要进行市场分析、战略制定、营销策划、生产组织、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知识活用过程,这是在任何一家企业实习都不可能做到的。传统的教学让知识停留在纸面上,而ERP沙盘模拟让这些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整个企业经营过程全部展现在眼前,所有决策过程亲身参与、制定,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结合。
3.2 将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需要对企业管理的战略制定、财务规划、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团队管理、法律知识等都有所了解。大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包括了其中的几乎全部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自成体系的,大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更不要说综合应用了。ERP沙盘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平台。大学生在企业模拟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真实企业会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调动所学习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才能解决。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各门课程不在是独立的课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营销、生产、采购、财务,环环紧扣,息息相关。企业在做市场营销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市场因素,即市场预测,还要考虑生产,即销售受到产能的制约。生产什么要看市场需要什么,所以生产和营销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在确定了生产什么之后,就要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为生产计划服务的,同时受到资金的约束。在财务方面,不仅要进行账目和现金的管理,还要考虑贷款的方式、贷款的时间、贴现的使用,而这一切都由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即盈利与否由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融资的额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全盘考虑,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由此,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3 决策的能力
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往往充满激情,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期待,总是迫不及待的开始着手行动,但殊不知创业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在ERP沙盘模拟中,每个团队模拟的企业需要与另外五家企业一同竞争。这就要求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要在了解自己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市场预测、研究竞争对手。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抓住一切机会搜集情报,做出对形式的正确判断。在认清形式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融资战略、生产战略、采购战略等。这些战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数据的准确分析基础上,不允许有一点差错,哪怕一个数字计算失误,都会造成满盘皆输的恶果。整个过程要求学生既要胆大,又要心细。通过模拟经营让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
3.4 团队协作的能力
ERP沙盘实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有分工,必须每一个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经营的好业绩。这样的环境也与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环境相似,每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都需要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团队之中才能完成组织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样的实训让学生深刻体会五个优秀的个人不一定能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五个普通的人,如果在团队中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并配合默契才能成为优秀的团队。从而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认清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学习团队协作的技巧,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
4 结语
ERP沙盘教学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到辅助、辅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游戏般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刻的体会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得到应用的。ERP沙盘教学是一种对抗式教学,但整个过程有倡导团队内部的团结协作,团队之间的互惠共赢,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社会上企业竞争的激烈,既树立竞争意识,又树立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敏.基于ERP沙盘模拟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65-67.
关键词:勤工俭学;实训室;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当前在高校实行收费上学的情况下,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贫困生一开始就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1】。不得不花费较多时间去筹措经费,只有较少时间和精力参与学习,从而影响到参与高等教育的公平程度,为此学校提供方便的勤工俭学岗位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勤工俭学在实训室的应用作用,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和谐发展。
1我院实训室对于勤工俭学的要求
我院实训室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实训基地、美术实训基地、表演艺术实训基地和展示设计·建筑装饰实训基地。
人物形象实训基地有摄影实训室、服饰搭配室、化妆实训室、发型实训室,美容实训室。
美术实训基地有6个美术实训室,两个大课教师(能容纳80人)。
表演艺术实训基地有20间小琴房,每间琴房配一台钢琴;还包括电钢实训室、古琴实训室、舞蹈训练室、形体训练室、综合排练厅。
展示设计·建筑装饰实训基地有三维设计实训室、展示设计实训室、展示空间设计工作室、展位搭建实训室、建装工作室、建装设计实训室、模型材料应用教室、建筑装饰样板房、结构观摩室。
我们知道,化妆实训室和发型实训室有很多化妆品盒、笔、纸巾、头发、发胶,在勤工俭学中,需要整理干净,椅子摆放好,还要依次放平整。
美术实训基地多有铅笔灰,空的颜料盒,破纸屑,学生需要依次把地上的铅笔灰,空的颜料盒,破纸屑都扫干净,把画架上的物品都整理好,依次放到窗台上。
表演艺术实训基地的清理要求是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保证每台钢琴和音响,电视等设备干净。
展示设计·建筑装饰实训基地也是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把桌椅摆放整齐。
同时勤工俭学的学生需要是本专业的学生,这样便于学生知道实训室上课的情况,便于学生做好实训室的卫生,检查实训室的登记情况符合要求,必须是家庭困难的,不然做不好。四个基地要各自专业的学生来打扫。
2勤工俭学在实训室的应用作用
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只有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否则,就又和书本上的思想实践教育那样,成为“纸上谈兵”。勤工俭学在实训室的应用作用具体如下。
2.1促进善于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作为“媒介"能够“化道为德”,也就是大学生在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时,不仅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实践成果,而且能够把课堂上传授的“道”,转化为学生行为中的“德”。大学生在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总要与其他的人“打交道”【3】。比如学生在参加化妆实训室和发型实训室勤工俭学时,要与自己的辅导老师、身边的同学打交道,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
2.2善于处理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
现如今,很多专业和就业岗位都需要团队合作和项目分工负责。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拥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热爱团队、喜欢团队的情感【4】。个人与团队之间关系的改善,即对团队道德的养成,它包括团结、公正、合作、集体感等。勤工俭学在实训室的应用能使得大学生愿意参加团体活动;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更积极参加团体活动等方面【5】。
2.3善于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切勤工俭学活动都体现在社会活动中,因此,大学生在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同时,就是在对社会和国家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善,即对社会道德的养成,它包括爱国、护国、监国、奉献精神等。勤工俭学活动会改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献身社会、对社会有深入了解等方面【6】。勤工俭学的学生还要从中选出一个干部,先对四个基地的钥匙进行管理,对这四个基地的勤工俭学学生进行管理,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反馈,如果做的好的话在基本工资里浮动10%,做的差的话下浮10%,奖罚分明。如果做的非常不好可以解聘他们,重新聘用合适的人上岗,打扫是在每次课结束后,学生自己抽个时间段去打扫,一星期必须保证有2-3次在打扫,每星期必须拖一次地和擦一次镜子和玻璃。容易打扫的地方以一人打扫两间,比较难打扫的如发型,化妆,画室等以一间每人安排打扫。为此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管理能力。
3提升勤工俭学在实训室的应用对策
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部门除了给学生提供外部的有形基地外,部门自身也要建立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学生自己组织实践活动,必然需要一定的空间平台来来施展。让学生们在这个平台上更多地感受实践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接受实践教育培训。实习基地需要学生自己的争取,也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部门的帮助。大学生勤工俭学部门下达实践内容及实践教育目标,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学生们自己选择实践地点。
总之,勤工俭学实践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应用作用巨大,也给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是实践课改的一项有益探索,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要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朱红林,樊一桥.构建药学类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体系[J].现代医院卫生,2006,22(10):1584-1585.
[2]刘慧娟,.上好高职高专实训课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2006,(17):198.
[3]谢茵.药剂学实训教学浅探[J].药学教育,2010,16(3):25.
[4]毛崇武,王峻.加快实训教学改革[J].促进中医药学发展,2007,25(1):111-112.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模式;大学生就业
一、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对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意义
(1)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企业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除校外实训基地方式之外的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训技能最便捷的方法,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这些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效果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目前非常有必要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养成。(2)共建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合作。对学校而言,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能满足学校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本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企业而言,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减少了店铺租金、广告费用、用工费用等成本支出。对学生而言,企业可以用适当的经济报酬激励调动学生工作(实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将来创业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从我校的情况看,有的学生还参股投资合办企业或出资承办企业,实践的步子迈得更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赢”。(3)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就业能力特别是自主创业能力。据统计,美国大学生毕业以后有25%走上创业的道路,日本有15%的大学生创业。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在校内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对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学生通过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锻炼,能够在企业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能更快捷地完成创业就业能力和职业化能力的孵化过程,成为富有创业精神和就业竞争力的朝阳群体。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也是为自身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模式
(1)校内共同经营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可以以企业的名字冠名。例如我院即将与南宁市易乐多、星月(超市)经贸有限公司共建的易乐多广职院超市,超市的主体建筑由学院建设,内部装饰及设备均由企业出资装修和提供,企业提供商品货源,学生遵循企业管理制度负责超市的管理和经营,经营所得收入由企业、学院和参与实践的学生按一定比例分成。(2)校内优势互补型实训基地。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例如,我院即将与南宁三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办公设备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校方提供场地和师资,学生负责日常管理和经营,除对本校师生营业外,该实训基地还同时面向社会营业。(3)校内任务驱动型实训基地。“企业+教师+学生”组建合资公司。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动收集和获取企业的商业信息,如把企业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策划和宣传,学生完成策划书后,由企业进行评选、认定并实施商业化运作。如我院经贸系营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组建的三十六计工作室有多项策划方案已被一些企业购买采用,师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校内专业龙头实训基地。“企业+基地+农户+教师+学生”组建农产品产销一条龙网站服务合资公司。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一直是农业的老大难问题,光靠当地农业部门的网站和村委的半封闭推销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现代销售要求。企业利用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师资和学生,投资开办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站公司,可以灵活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5)校内物流服务实训基地。“企业+物流+教师+学生”组建物流服务公司。与经营型物流企业合作,由教师指导学生运营,一旦有货单,可以发挥学校勤工俭学学生多的人力资源优势,进行物流快递业务的接单和派送,提供及时和到位的物流服务。例如我院师生已承担了圆通快递公司和韵达快递公司在吴圩区域的运营业务,物流快递业务全部由学生承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校内连锁代销实训基地。学校也是一个较为集中的消费群体,生产企业为学生提供货源,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共同创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或创业园实训基地,由学生团队自主经营,开办连锁性质的代销店,学生可从代销中获得销售利润,学校可象征性地收租,厂家的产品也得到较好的销售,实现多赢合作。(7)校内保险服务型实训基地。保险服务行业是国内经济全球化的朝阳企业,最缺的是具备一定学识素质的大学生员工,由于该行业挑战性较大,员工的流动性也较大,保险企业往往闹“用工荒”。保险服务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学生资源,由学校提供教室场地和学生,由企业提供设备,企业和学校负责培训学生上岗,委托教师对学生实行员工绩效考核,给予相应报酬。例如,在学校建立阳光保险服务分公司、蓝火翼集团服务分公司、生命人寿保险服务分公司等。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企业参与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由于政府方面的相关政策如资金、税收、用工等优惠政策的扶持还未形成有力支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成功达成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案例里,大多是学校努力斡旋,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的结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2)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体系还有待完善。调查数据显示,资金缺乏和经验不足是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难点。大学生参与经营性校内创业实训,除了本人参与经营实践外,在出资或合资、参与股份方面往往使大学生们显得无助。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功能强大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缺少统一的服务组织机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我国大学生创业投融资政策还有待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风险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3)高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陈旧。由于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仍处在探索完善过程中,其与非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在管理上仍未理顺,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基地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不能实现最大化。(4)高校创业教育有待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有待加强。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有效支持,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整体性构建,在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此外,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或是盲目乐观;或是信心不足;或是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和经营管理的经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大学生参与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实践活动造成影响。
四、解决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突出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要加大对参与高校校企合作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主要是制定校企合作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资金流向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良好社会扶持氛围。对与校内合作的企业,对录用在校大学生实训的企业,在税收、融资、贷款、用工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鼓励高校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支持校企合作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实训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促进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2)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发挥协调功能,协调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培训、税收、登记注册、银行信贷、创业咨询指导等服务。鼓励大学生在校内参加经营性实训或自主创业:在创业培训上,给予免费培训;在创业基金上,提供无息或低息资助,简化和优先创业贷款手续;在税收上,给予规定期限内实行减、免所得税等适度减免;在大学生劳动用工方面,给予相关法律扶持。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大环境的质量和水平。(3)高校要探索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高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由传统的校方管理转变为校企共管,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建立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公司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经营性实训要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4)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指导;营造创业氛围,支持创业实践。培养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创业系统教育课程等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加强创业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实训考核、创业成绩直接与课业成绩挂钩,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内经营性实训、创办企业,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使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孵化器。(5)大学生要转变观念,积极参加校内经营性企业实训实践。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建立艰苦创业、不怕失败的决心和信心,要善于团队合作争取成功,要虚心学习市场运作、企业运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一系列从业需要的知识,积累谈判和决策经验,通过积极实践增强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校,除了为大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实践外,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它必将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水平,必将对大学生创业、就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
[2]乔慧敏,孟宝全,关磊.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探析[J].高职高教研究.201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工作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诉求。学生群体间流传着“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言论,这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就业现状无奈的调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即使部分学生毕业后能够就业,但他们认为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在工作中基本用不上,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好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好用的难题,近些年高校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纷纷将关注点指向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逐渐被高等院校所重视,尤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已经让很多院校在思索新的办学模式,例如,高校可以跟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将工厂或公司需要完成的小部件搬到工科院校来由学生完成,或者搬到学校由学生观摩。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工厂或公司人手短缺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的设备不足和学生实际锻炼的问题;再如,部分高校大胆的把学生放到企业当中。学校与企业合作,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校文科专业自有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的难题。
在各高校纷纷建立完善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目标问题。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目标是什么?部分高校可能这样回答‘就业便是硬道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便是促进就业率的提升,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此种回答有失偏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不应仅仅局限于就业,止步于就业,不能仅仅为了就业而去建设。大学教育不应窄化为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教育也不应窄化为技术工人加工厂!
如果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就业为目的,那么大学教育将窄化为职业教育,这很难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充分就业,能够充分的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就业为主旨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其所强调的重点是专业领域之下的特定技术能力培养,这与时代要求相违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新产业和新的工作机会更是很难事先预测,经济体对于人才的需求并非局限于专业领域之特定技能,而是指向大学生能力的可调适性与既有知识的转化能力。劳动力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往往强调更为广博、具有创意、会持续学习,与他人共同合作与相处能力的重要性等方面。因此,大学教育不应过度窄化为仅仅以就业为目的,否则最后学生可能也达不到就业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
那么,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主旨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旨呢?依笔者浅见,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主旨,重点在于就业力而非在就业上。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结果。大学教育不应仅仅拘泥于大学职业教育之就业而已,而需要从长远考虑。
高校关注就业与关注就业力有何不同呢?换句话说,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所关注的中心放在就业与就业力的提升和培养上有何不同呢?简单来说,就业通常关注的是大学毕业生在特定较短时期内能否找到工作,相对而言,就业力所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转换至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不狭隘地只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即使其所学专业在劳力市场或职场上已趋于饱和,仍可产生外溢效果而有能力转移至其他专业领域就业,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发展。那么什么是就业力呢?
三、就业力概述
就业力起源于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向全美教育系统了一份‘对未来教育系统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报告’。就业力英文概念为Employability,是指受雇者的就业能力,经过就业技能/技巧训练后,受雇者所具备或者拥有的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就业力的培养要紧贴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形成具有支撑性、发展性的核心能力。就业力的培养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与就业力强弱成正比。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和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能力等。
第二,适应能力。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败。适者生存,是生物界与人类社会最普遍的法则。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客观评价自我的能力,承受一定挫折的能力等。
第三,竞争能力。学生在职场中不仅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还应当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如何进行思,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其次是营销能力。营销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推销自我,获得他人信任和社会认可的能力。营销能力与求职成功率成正比。再次是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既要看你学得怎么样,发展怎么样,还要看你的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责任感的高低,生活的态度,这些展现出来的都属个人的发展能力。最后是情商。情商是就业中非同小可的重要方面,甚至比个人的知识、技能、智慧更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就业结果与事业成功。
四、基于就业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之探索
如何基于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与培养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呢?笔者结合近些年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学生就业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笔者采用“四位一体”的构建思路。所谓四位一体,即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专业社团实践项目设计,实训室实践项目开发,实习基地的培养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全面指向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一主旨。
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知识结合最紧密,关系最为密切,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至行动(工作)中去的关键环节;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活跃的实践阵地,其实践内容丰富于课堂实训,其实践内容源于课堂实训,是课堂实训内容的延伸与深化。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是半社会化的实训实践,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实训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进行实训,此环节将实训项目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实训室实践,是前两部分实训的进一步强化与提高,是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活动;实习基地实训,是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最后步骤,是学生完成社会认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此阶段。四个实训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以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堂实训体系
课堂实训是学生实践项目开展的第一步与首要环节。课堂实训项目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最为紧密,课堂实训活动的开展是理论知识迁移至行动中并转化成能力的前提。课堂实训项目的设计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上世纪80 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我国,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行动导向”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行动导向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评价和检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行动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的实践。
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自2006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以来,在专业实训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笔者将每门核心专业课程规划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开展课堂实训活动,每门课程根据各自的特点,设计出课堂实践项目,架构起本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每一项内容都由专业教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指导。为适应新的形势,近年来我们要求课堂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规定每学期每门课程要有专项实践教学总结报告进行经验分享。在课堂实训项目开发上,首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突出发展学生的领导、团队工作及沟通技能,结合所传授的知识安排角色扮演、竞聘演讲、讲课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理论讲解与课堂实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开发体验式内容。例如:给予学生反思经验的机会,将布置的各种作业待上交后让学生分享自己有关作业的心得体会。第三,增加仿真环境下的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设计竞争、模拟招聘、工作分析等。第四,在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用开放式的方式和方法传授就业技能,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工作的职责得以提升。第五,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训练/培养而不是讲授方式进行实训,教师扮演教练或者辅导者的角色。至目前为止,课堂实践体系已基本固定化,达到了知识迁移的预期效果。
(二)、学生专业社团实训
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是最活跃、学生最感兴趣的实践平台,其实践内容是在课堂实训基础上的延伸。学生专业社团实训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实训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选择的进行实训。笔者所在系部学生专业社团实训体系从建设到完善已经实施了四年,五个专业分别建设起了自己的专业性社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于2007年11月建立,经过四年发展学社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承德市大学城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社内部分为培训开发部,绩效考核部,测评部,技术中心,创业部等部门,专业社团内的各个部门是完全按照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求所构建。学社建设以构建学生第二课堂为中心,全面实现与专业、课堂教学相对接。
专业性社团成为学生实践的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第二阵地。人力资源学社组织的精品活动有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牌培训师大赛、户外拓展项目实训等。学社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学生在专业学社实习实践项目体系的指导下,通过竞赛、比赛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可惜的成绩,学社学生于2008年在河北省创业大赛中取得全校唯一两个三等奖,这在河北省专科院校中不多见;2010年承德市创业大赛入围决赛去的优胜奖;2011年7月,在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论文大赛中,取得全校唯一两项省级二等奖。奖项的获得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参与实践的热情。从人力资源学社走出去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毕业两年的学生中不乏有挑起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领头羊。这种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形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得到初步验证,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还将导师制引入到专业社团建设中去,引入职业生涯档案计划,协助学生了解将本身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至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应用的选择性。
(三)、实训室实践体系
实训室实践体系建设,是前两部分实训的进一步强化与提高,是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活动。自2007年12月份笔者所在系部建成人力资源专业实验室以来,在核心专业课程中,教学实践大纲规定每门课程安排4-8学时的上机操作实训,学生从实验室中逐步学习并掌握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电子政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与理论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此举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即将建成人力资源行为观察室与求职技能训练室两个百万元级实训室。在这两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开发出适用于教师专业与非教师专业不同的职业技能实训项目,如:教师授课技能训练,职业行为塑造,团队合作能力养成培养项目,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画面试训练,小型管理游戏,沙盘游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项目等。通过实训项目的设计与活动的组织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使真实的工作要求,通过实训项目展示出来,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达到满足职业的要求,最终提升学生就业力。
(四)、实习基地实训
实习基地实训,是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最后步骤,是学生完成社会认知的关键环节,学生对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此阶段。笔者所在系部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训划分成三大模块。即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专业见习,三年级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学生实习基地实训体系。通过一年级认知实习,使学生对工作初步建立起了认识,从感性角度构建起基本观念,通过二年级专业见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理性的角度认清楚专业工作的性质特点,进一步修正并完善职业观,通过三年级专业实习,将学生真正的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大学所学知识及在前三个实训环节中积累的技能与锻炼的能力真正的迁移至工作中去,并产生好的绩效表现。通过实习基地实训,学生能够更有信心的走向工作岗位,顺畅的承担起即将面临的工作。
以上四个实践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科学而又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一环节紧密结合,最终将会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通过此体系,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找到工作,而且还会找到学生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会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立荣.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9:77-82.
[2]易斌,林洵婷.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力研究[J].江苏商论,2012(10):158-160.
[3]张红娜,张丽霞.基于胜任力模型大学生就业研究[J],企业导报,2010(9):255-257.
[4]李春玲.胜任力与就业力: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抉择[J],长沙大学学报,2012(5):131-133.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7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教育部公布的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1年至2015年分别是660万、680万、699万、727万、749万,其中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约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大学生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变得愈发重要。我校高度重视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提升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一、推进职业引导,强化职业能力
1.迷茫在大学生中泛滥成灾
费杨[1]围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现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40.18%的被调查群体经常对前途感到迷茫。于娜娜[2]对大学生学业进行规划调查,发现64.7%的大学生缺少对职业目标的主动思考和规划,46.33%的大学生对专业和将来从事职业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和“不清楚”。足见大学生迷茫成灾。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未来前程。这样,全程和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就变得愈发重要。
2.职业定位
就业工作全程化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即确定学习者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职业定位越早越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定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盲目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容易达到 “一万小时定律”,更易成才。古代师承教育大多在学习者小时候就确定了职业方向;德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习者未来职业进行了引导分流。[3]
那么如何进行职业定位呢?首先,学习者应依据所学专业进行就业方向分析,找出对应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特点、要求,结合自身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确定未来职业。其次,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以我校中药专业为例,服从志愿的学生进校就可进行专业调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来确定自己是否学习中药专业。当专业确定后,便可确定未来职业。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为医院、药店药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等,从事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生产、药品检验、医药销售等工作。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优劣势、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SWOT分析,决定从事中药药剂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养殖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或医药代表等具体工作。入学即进行职业定位,能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都在职业目标引导下学习。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目标确定了,那么学校如何培养呢?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专业基本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
我校自2011年开始分别在制药企业和相关院校及毕业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能力调研。通过充分调研分析,确定了中药专业职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及与岗位对应的学习领域,借鉴工科职业教育模式,紧扣中药企业、行业生产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充分开展和企业合作,创新了实习、实训与具体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校企结合,‘一体两翼三段三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有机结合,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生物制药实训工厂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高仿真生产实训,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
三、全方位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指导渠道,加强管理水平。
1.全员参与,构建就业指导全程化
我校秉着“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理念,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程。全体教职员工从新生入学抓起,根据市场需求、就业动向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就业指导内容;从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开始,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立足专业实际,规划职业生涯,展望职业未来,合理安排大学生学习,直至找到适合工作。
2.搭建就业指导交流平台,“产销”一体
(1)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营销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产销”工作。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系统就业指导培训体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 联合高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达到“产销”一体化。
(2)搭建信息化职业指导交流平台
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职业指导平台。我校针对现在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喜欢看网页、玩微信、刷微博和QQ空间的现象,开展信息化职业指导教育、职业咨询工作。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网站、微信、微博、QQ空间等渠道就业指导信息;通过微信、微信群、QQ、微博、电话等交流平台,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针对性、个性化指导。
3.模拟面试,造就实战经验
经过多年经验探索,我校就业指导团队发现,实现对学生有效指导最关键的是通过实践形成就业实战经验。我校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求职面试技巧的培养,更重视经验与实战。我校大胆改革就业指导课,引入模拟面试考核方式;定期组织专业班级模拟面试;不定期邀请企业到校举办招聘会;每到求职季,更是大规模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真正体会求职经历,锻炼胆量,增强心理承受力,总结求职经验和技巧,使学生终生受用。
四、企业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顶岗实习是“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带薪到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实习。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建立实习就业两条通道。药学类专业要全面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就需要与多家企业、院所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4]我校药学系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积极拓宽合作网络,通过审查企业资质,根据岗位需求筛选出规模、信用较好的企业,充分利用药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的丰富资源与条件,在校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稳定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就业。顶岗轮岗期间,学生在药品生产、检验、管理、营销等岗位习得经验;企业通过员工式培养,择优录用;学校通过企业和学生的信息反馈,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五、因材施教,促进升学、入伍、创业
就业工作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的意识和创业意识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我校指导学生根据志向、兴趣,结合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选择升学、工作、入伍、创业等。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就业能力、如何培养就业能力等问题,明确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生涯,认识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
六、分享交流,角色转变
学校每年开展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会。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受职场熏陶,通过师兄师姐的实例宣传,分享就业经验和职业体会,促使他们尽早思考职业发展问题,有意识地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尽快学会以人为鉴,体会未来人生道路,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
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我校通过指导职业定位、促进职业规划、强化专业内涵、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全程化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 参 考 文 献 ]
[1] 费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49-50.
[2] 于娜娜.以职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探索[J].2011(2):36-40.
阐述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分析高职学生实践创新的现状,从转变理念、加强实践、参与竞赛、承担课题等方面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15
1 实践创新能力概述
1.1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个体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能力。实践能力可分为一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和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适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产生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大学生创新就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要以知识为基础,结合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和新方法。
1.3 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因此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实践创新能力就是指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大学生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和行为准备。
2 高职学生实践创新的现状分析
2.1 缺乏实践创新意识
高职学生普遍受传统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习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再加上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制约,对实践活动不太积极,学校安排的实训、实习活动也多被动应付。学生一方面抱怨学校实训条件差,一方面却不愿主动实践,更缺乏创新意识。
2.2 缺乏实践创新兴趣
现在不少高职学生主要兴趣在手机和网络,终日游走在虚拟世界里,对专业学习热情逐渐淡化,再加上要应付职业资格、英语等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实践创新活动普遍缺乏兴趣。
2.3 缺乏实践创新毅力
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坚强的毅力。物流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面比较广,创新需要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积累,高职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在实践创新过程中容易虎头蛇尾,甚至中途放弃。
2.4 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实践创新能力重要性,然而由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局限,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比较稚嫩,需要引导、锻炼和培养。
尽管如此,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是有潜能可挖的,只要转变观念,采取合理的方式和得当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可以被激发的。如果不实施实践创新教育,则高职学生的创新潜能很有可能消失殆尽。
3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转变理念
教师和学生是实施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在教学活动中双方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感悟和行动。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执教理念,要变“教”为“导”,即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型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引导型转变。通过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其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能力,尤其是实践创新的能力,它是学生未来就业、工作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高职学生要主动接受创新理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另外,学校各级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要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3.2 加强实践
物流管理是系统性、流程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只有广泛实践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校内实训。充分利用物流实训中心的软硬件设备,以项目化教学推动“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熟悉物流设备,了解作业流程和岗位职责,为企业实习打下实践基础。
(2)引厂进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引进了“顺丰速运”,将企业经营活动和学生的专业实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速运和快递的经营模式、流程与方法,在领略企业经营文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3)经营性实践。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院支持物流管理专业开办了的实习超市,从项目筹备、人员招聘、商品采购、店面布局到营销策划、商品配送、财务管理等完全由学生打理,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物流专业能力得到很大锻炼和提高,亲力亲为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经营活动中常产生一些创新的想法和做法。
(4)校外实习。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有两次校外实习机会,第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岗位认知与体验”实习在苏宁呼叫中心和数据中心,通过售后服务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抗压能力得到很大锻炼和培养。第二次为期半个月的专业实习在苏宁配送中心,学生操作各种专业设备和信息系统,不仅将书本知识变成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5)毕业实习。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用人单位的顶岗实习,学生带着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题目有目的地实习,会主动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很有益处。
(6)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设计或论文,学生需要查阅文献、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同时要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还要有创新的发现、思考和措施。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撰写,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创新思考能力以及创新发现能力。
3.3 参与竞赛
(1)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笔者两次参加江苏省高职院校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大赛分物流方案设计和物流方案实施两部分,不仅要考察队员的个人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更要考验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通过训练和比赛,选手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应变处置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校内的培训与选拔,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创新创效创业竞赛。“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旨在搭建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效、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发现、培育和选拔创新创业人才。学院广泛发动,以赛促学。笔者根据自己在“苏宁配送中心”的实习体会,申报了“S公司配送中心接货流程与操作优化”作品,作品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专业老师和企业专家,对流程优化的思路、数据、方案反复论证,一些创新设计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3)学院创业大赛。我院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举办了全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笔者以“校园快递经营策划书”项目组队参与学院创业大赛,从市场调研、数据采集到投资收益分析和风险防控,整个团队各司其职,集思广益。策划书凝聚了集体的智慧,答辩环节展示了团队的风采,整过比赛过程又是一次对参赛队员实践创新能力的历练和提升。
3.4 承担课题
(1)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每年都组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旨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创新能力的平台,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2)大学生专利发明。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申请专利发明的文件。笔者主持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物流辅装置研发”,本项目是基于学生在物流设备操作实训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为了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便利性和高效性,项目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对托盘、叉车、物流笼车及货车车厢等设备进行改良,设计和开发出一些辅装置。笔者已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专利发明锻炼了学生发现能力、想象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国家竞争还是企业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竞争。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国家建设、企业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政、企、行、校”多种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光,傅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2).
[3]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实训环节是市场调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讨了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的改进模式,并应用于实践中总结出该教学模式的成效。
关键词:
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改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催使市场对人才类型和人才层次需求的改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模式也应适应这一改变。当然,这种变化也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坚持以能力为重的战略主体,要求教育改革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由此可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需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变化的新常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号召,做好其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角色,切实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来,政府和高等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设置了逐渐完善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培养体系;且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切实的、整体的提升。然而,总体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实践环节教学质量不如技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虽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践技能与实训经验,进入企业后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因此,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办学目标的地方高校而言,如何突破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经管类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调查》是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类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中实训教学环节可以训练和提高其实践技能。本文结合作者近些年来的教学体会,着重分析《市场调查》实训环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该课程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市场调查》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市场调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该课程特性,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决定其要采用课程实训教学方法。该课程实训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为在工作岗位上展现专业水平和能力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加强大学生对实践的认知,及相关行业的认识和联系,帮助其端正就业态度,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市场调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必要性
《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方法多采用理论知识传递的方式,教师进行“一言堂”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学习;且在实践教学中一般以教师为主导、实践训练相对较少,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较弱,并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再者,高校在教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中,比较注重于研究生学历和学位,或是否具有海外背景,很少考察新增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由此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些教师缺少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缺少到企业现场教学、角色扮演等锻炼,由此才呈现出该课程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传统实践教学理念影响下,《市场调查》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一般为:教师制定、讲解操作步骤,学生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这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由此更体现《市场调查》实训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状态,这是学好该课程的重要因素。实训教学环节的开展避免了传统教学“一言堂”的不足,能够创设实践环境,较好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进行必要引导,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结合近几年来讲授本课题的体会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拟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三《市场调查》实训教学环节分析与探讨
《市场调查》是继市场营销之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延续性。该课程需要学生先掌握理论知识,随后才能进行课程实训环节,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本文基于《市场调查》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借鉴OBE的教育理念,以《市场调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实训平台支撑体系构建
首先,建设良好的模拟实训平台。目前我校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安装了专用市场调查模拟软件,可提供学生开展从调查问题的提出到调查结果分析等整个实训环节的模拟教学实践。通过校-企、校-校等合作渠道,建立完善的实习实验基地。
(二)实训教学团队的构建建成
有不同职称结构教师和不同年级学生组成的模式改革实践团队,实训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能力,参与的学生已具备基本市场调查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实训实践环节的探索和改进。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特长,实训教学也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充分发挥不同专长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本课程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的实例贯穿于教学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市场调查》“项目教学法”的实训教学模式
将实训项目对应市场调查工作任务,如确定调查目的和问题、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确定和解决调查实训项目各环节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从而形成良好习惯。这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市场调查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专题式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学期初将所授课程的班级学生5-7人分成一组,并由各小组成员推举一名小组长,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小组成员选取专题研究题目。跟随《市场调查》课程的学习进度,进行相关项目的实训。如讲到调查方法时,要求学生针对确定的调查项目,选择适合的调查方法进行专题调研,调查结束后进行集中评议交流,小组成员选出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各小组对作品交叉学习、讨论及评价。小组交流,教师点评。任课教师基于教学目标、撰写质量进行综合评分,评选优秀作品,这种实训模式主要以调查目的和调查要求、调查方法、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几大项目展开的,各大项目又结合实际需要分为几个子项目。以上课程实训教学法对实训环节的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老师必须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和收集企业市场调查中的常见问题,保证教师所设计的项目符合企业的实际,实现课程教学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符合。
四主要教改成效
通过该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既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又缩小了本科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的差距,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达到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改革实效,支持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的要求;但是,实训教学方法在本科教学中处于探索阶段,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平台,探索并提出符合专业和课程要求的科学研究与实训教学互动模式。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课程教学组可以由该课程主讲教师组成立调查咨询公司,承接校内外调查咨询项目,进行技术和方法支持,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方法体系。填补了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调查实训环节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开展一些《市场调查》后续课程的实训教学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庆禄,张瑞霞.市场营销专业多课程联合教学实践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5(03):163-164.
[2]于秋红.“市场调查”课程多元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5(09):39-40.
[3]王辉,詹志方.《市场调查》课堂教学实地调查与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0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