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竹子的精神范文

竹子的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竹子的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竹子的精神

第1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夜晚,它照亮黑暗,他那长长的身子,慢慢的吞噬着,慢慢的消失着……就在那个夜晚,我感受到了蜡烛的精神

周末的晚上五点钟,我正起劲的看着书,突然,咔,屋子一下子黑了,吓了我一大跳,赶紧叫:“妈妈!是不是停电了?!”妈妈过来说:“对,我赶紧点上了蜡烛!”妈妈用打火机一下子将白色蜡烛点燃了,霎时间,整个屋子里亮了起来,妈妈把蜡烛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我接着蜡烛的亮光,继续聚精会神的读了起来……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我合上书本,再次望着蜡烛,他变的更短了,他不停地落泪,但是在我看来他好像是个不会说的人,一句怨言也没有,还是默默地点亮光明,大约半个小时,我看见蜡烛只剩一厘米了,即将要熄灭,突然,“噗”地一声,蜡烛熄灭了……就在这一刻,我深深被感动了这种蜡烛精神,是舍己为人地,是无私的,它为了光明牺牲了,这很值得敬佩。在身边有很多像蜡烛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好好学习,将蜡烛的精神传递下去。

五年级:周悦

第2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创者,20世纪社会学大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社会学中有深远影响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韦伯试图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述资本主义的起源,他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有先天的亲和性,并在这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起源的精神动力。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看韦伯的资本主义观

韦伯的资本主义观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从古至今,对的僵化、教条理解以及特殊的政治因素影响了我们许多学者,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被马克思长期抵制和批判的庸俗经济决定论的现代翻版就算是此时此刻也是屡见不鲜。韦伯的反唯物史观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分歧,其唯心主义倾向我们需要理智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从他的学术主张看来,韦伯并没否定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是从另外一个视角重新做出解释,韦伯一直在强调,他只是想明确这样一个问题:资本主义“精神”在世界上的质的形成与量的扩张,宗教影响力是否曾参与发挥作用,并且发挥到何种程度?他在强调资本主义精神的强大推力之时,并没否认建立在精确科学基础之上的物质手段和制度手段的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这个高度理性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仅靠物质和制度层次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理性的精神支撑,这种多元因果论是韦伯命题的前提,也是整个逻辑得以成立的合理性所在。

韦伯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差异也是存在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生活中的必然因素决定的。经济是基础,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尽管他们承认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但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只是“一定的”,“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在上层建筑诸因素中,马克思、恩格斯注重的又主要是与阶级斗争密切相关的政治形式和法律制度等。“作为传统存在于你们头脑中的思想文化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1]p477-478韦伯在《新教伦理》中赋予文化和精神因素的重要性要比历史唯物主义大得多。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问题,它也牵涉到文化和大众心态的转变问题。没有人的现代化,即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就不可能有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在这里韦伯十分鲜明地提出了人的教育和改造问题,而这一点正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那些只注重阶级斗争和制度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所忽视的。但是韦伯在论述过程中为了突出精神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过份强调加尔文教神学中的先验成分,忽视并贬低世俗理性主义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似乎又滑到了德国学者“唯意志论”的老传统。尽管如此,韦伯提出的问题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二、现代资本主义精神

当今世界,“现代性”无疑已经成了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何谓现代性?从纯粹学理上说,“现代性”似乎可以表征为不同的层面,今天的人类或从物化的层面进入“现代”,或从价值的层面进入了“现代”。其实,韦伯通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早就向我们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不只是对物质的追求,更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对物质的追求与禁绝对物质享受的追求的结合体。

现代化的起源,概而论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是近代从经济合理性中引申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即勤奋节俭、精打细算、进取和开拓的精神,而新教及其伦理道德,之所以能比其他因素更直接地导致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就因为它比其他因素更能体现资本主义文明的这种本质。另一方面,韦伯进行他的宗教社会学、经济史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究竟归结于怎样一些环境呢?”韦伯在不念书包括他一系列其他著作中对资本主义起源的外部与内部先决条件、决定性因素、偶然因素、意识形态能动因素等都作了全面考察、梳理,从作为经济现象的资本主义出发,最终追溯到具有决定意义的文化根源,他认为历史在这里回复了它的全部复杂性。

三、资本主义与东方社会

韦伯从宗教的视角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剖析,命题之下,还掩映着这样的蕴涵:现代资本主义何以在东方失去存在发展的合理性?韦伯认为中国在资本主义之所以停留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是因为缺少了新教这个变量,儒教不能承担类似的角色,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早已渗透到众人的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生存于社会等级系统之内,他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有限的权利之内争取生存,即便社会,社会结构仍保持不变,这种结构性的稳固弱化了变动和创新的动力,成为了放弃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中国的道德追求在于修身治国平天下,谋利等人之欲望在儒家传统看来本身就是与道德理想想悖离分,也是阻碍人趋于至善道德的障碍,与新教中倡导营利的伦理不同,轻利的社会准则即便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韦伯看待中国现代资本主义断裂问题眼光独到,但不少学者将韦伯的研究断定为一元论或是唯心论,这就是笔者在文章开始所提出的误解,韦伯在书中多次提到对唯物主义的重视,“必须首先考虑经经济状况,因为我们承认经济因素具有根本的重要性”[2]p125,也提到他的研究只是对历史的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他警告人们任何一种片面的解释都不可能得到最终的答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独特视角对我们当今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一项制度的发展也必然有其合理性与时代性,我们应该以理性的视角去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借鉴作用。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成果(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第3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1.感觉神经病变。如疼痛、麻木、感觉过敏,我国住院病人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为36.7%。

2.运动神经病变。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手足下垂,局部肌肉可萎缩,发病率较低,我国为2.1%。

3.自主神经病变。包括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发病率较高。

通常约有2/3的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以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

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还有的病人叙述“脚下没根”,“像在棉花上一样”,容易跌倒。

运动神经病变。与感觉神经相比,运动神经受累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病变,如全身无力、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等,偶有单神经麻痹引起肢体瘫痪者,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可以消失。

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非常多见,病人常诉说大汗,特别是头面部和躯干部大汗,四肢汗不多,吃饭或稍事活动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半身出汗;腹胀、大便失常,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往往躺着时血压高,一站起来血压就下降,甚至头晕跌倒;排尿障碍,或有排尿困难,或小便滴漓不尽;阳痿不育也很常见。这些症状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

当人们说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时,通常说的是腿部、足部、手臂和手上控制其行走、运动和感觉周围情况的神经受到损害。其实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也会受到损害。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指传输大脑发出的信息来控制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如心脏、肺、膀胱、肾脏、肠胃和生殖器官等等。当这些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时,意味着患者已患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与膀胱控制、胃肠道、、心脏等有关的各种疾病。

相关链接

什么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随时间的推移,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易引起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自主神经是指调节内脏(包括血管)运动的神经,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之所以称为“自主”,是因为所支配的内脏、血管等活动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控制,完全是根据体内环境变化自主进行的。糖尿病患者中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较高,病变发生所导致的症状虽然轻重不一,但涉及范围广泛,缺乏特异性,有许多患者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自主神经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同部位的自主神经受损后的表现各不相同,除支配胃肠的自主神经受损引起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外,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时会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称为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易合并感染;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主要表现为“钟摆样”的固定心率,即心跳不像正常人那样随呼吸和运动发生快慢变化,运动时因为心率不像正常人那样加快,就会造成机体供血不足,出现严重的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受损,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病人常常因得不到及时诊治而死亡;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经受损会导致性低血压,患者从平卧、坐位或蹲位站立时血压会突然下降而从正常血压变为低血压状态,严重时甚至会摔倒或神志不清;支配皮肤汗腺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后,可出汗异常,有人即使是夏天天热时也不出汗,而有人无论环境温度高低却一直出汗;男性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还会引起阳痿等障碍等等。

糖尿病性便秘

排便次数多少可以界定发生了便秘吗?排便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只要每周的排便次数少于三次,就可能发生了便秘。糖尿病性便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25%的糖尿病患者和50%以上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会有糖尿病性便秘。糖尿病性便秘有许多病因,其中自主神经病变是病因之一,当控制括约肌的神经受损后,使得直肠的括约肌功能不正常,进而影响便秘。

糖尿病性便秘的主要症状为不能有规律的排便。如果患者每周的排便次数少于三次,或者隔两天排一次,就要考虑是否发生了糖尿病性便秘。不过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排便规律可能不一样,但是患者如果发现排便次数少而且发现大便干硬非得大力才能排出,就要考虑是否患有便秘了。有时患者还会有直肠不适感,而且感到大便没有排净。糖尿病性便秘可能和会与糖尿病性腹泻交替发作。

胃轻瘫

胃是一个大的空心肌肉器官。胃通过强有力、有规律的收缩把吃进去的食物磨碎,把大块的破碎成小颗粒。同时胃液通过化学方式进一步消化食物。一旦食物颗粒已经足够小了,它们便可通过幽门括约肌,较大的颗粒会被推到胃里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两次进餐之前,胃没有实际的消化食物时,较大的未消化的颗粒就将被推送到小肠里。没有自主神经病的糖尿病患者,液体可在10~30分钟内从胃里面排空,固体停留1~2.5小时。但是当患者患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后,可能会使控制胃部肌肉的神经受到损坏,进而妨碍或减慢这些肌肉的运动,使胃不能有效的粉碎食物,而且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大延长,让未消化的食物通过的机体器官也会受到干扰。

当患者因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轻瘫时,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并伴有体重减轻。恶心和呕吐的发作可能持续数日,但较少持续数月,也可能周期性地出现这种症状。另外,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鼓胀,饭后有饱胀不适感。最严重的是,还会影响血糖的控制,经常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胰岛素剂量与进食不相匹配,进食的饭不能按既定的时间方式处理。因此,当您出现胃部不适时也应排查是否已发生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腹泻

约有5%的糖尿病患者会经常发生腹泻,一般在病程较长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当中比较常见。有些糖尿病性腹泻可能是由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这是因为控制食物移动过肠道的神经和控制从食物中吸收液体的神经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当控制括约肌的神经受到损伤而且影响到排便意识的正常方式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等并发疾病。

糖尿病性腹泻的主要症状是水样排便。糖尿病性腹泻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而且往往没有征兆。腹泻可以持续数小时,也可能持续数周。可能有一段时间症状减轻不腹泻,甚至会有一段时间出现便秘,在腹泻期间排便次数和排便量都会增多。另外,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大便失禁,即不能控制排便。有过此经历的患者可能会发现有漏便并感觉不到有排便要求。糖尿病性腹泻有时常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日应积极进行相关检查,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饮食,少食辛辣、生冷食物,减少肠胃刺激。

出汗异常

人体通过皮肤来调节体温。出汗是当你太热时降低体温的一种方法。人体是通过神经系统自动出汗的。神经系统控制着出汗部位和出汗量,但是如果患者患有神经病变后,将会影响到皮肤和出汗功能。许多患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都不能够通过手和脚出汗,而面部和躯干却出汗过多。这可能是因为患者的体内需要排出大量多余的热量,但是当胳膊和腿的周围神经受到损害时,胳膊和腿部就不会出汗了。这时,面部和躯干部就会出许多汗,以补偿胳膊和腿部少出的汗。有些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当相应功能的神经受损后,手脚的皮肤比较干燥,而且易开裂并形成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手脚等干燥部位的保湿。

腹部疼痛

可能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某种类型的腹痛,但过几分钟就会好转,症状消失。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一样也会出现腹部疼痛等这类症状。但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腹部疼痛时应多加注意,查找病因。另外,糖尿病易使患者发生胆囊疼痛,进而使患者产生腹部疼痛。这是因为神经病变会影响胆囊正常地发挥功能。胆囊储存着肝脏里的胆汁,并释放胆汁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患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胆囊可能就不能有效地收缩了,进而造成胆汁蓄积在胆囊里,形成一种污泥。最后,这种污泥就会形成结石。当胆囊试图挤出胆汁时,结石就会堵住出路,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来得特别急,在上腹部引起波动样疼痛,饭后或午夜时疼痛往往加重。有时还会伴有恶心或者呕吐症状。不过患者还应注意的是,腹部疼痛除了可能是因神经病变引起的外,还可能是因肠道循环降低而引发的。这种循环降低是由于向腹部供血的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心律异常

当患者发生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后,会影响到控制心律的神经,出现心律过快症状,无论患者是站着、坐着、锻炼时、休息时还是躺着,心律都有可能过快。这是因为心律不能适应人体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当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到患者心律时,患者往往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但可能会感觉到心脏在快速“跳动”。出现这种情况时,患者可以检查一下锻炼之前和锻炼刚停下来时的脉搏以及锻炼停止后1小时时的脉搏。进行这项检查时,可以查一下手腕、颈部或其他适当部位的脉搏。记下15秒钟的心搏次数,然后再乘以4,这样就得出了每分钟的心搏次数。在锻炼期间和锻炼刚停止之后,心律应加快;但在休息1小时之后,心律应回到锻炼前的水平。如果心律总是快,不随着活动和紧张的不同程度而做相应的改变,则说明患者可能已患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无症状心脏病发作

当患者患有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时,可能会引起无症状心脏病。处于心脏病发作高危人群的患者常常会有一些前兆,如心胶痛。但是,当患者的神经病变比较严重时,可能就接收不到心脏病发作即将来临的信号,并且会在未感到任何疼痛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心脏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心脏病发作,就会感到胸部或手臂有压榨性疼痛。但是在患神经病变后可能就感觉不到这种疼痛,可能感觉到的症状是出汗、呼吸短促或疲劳。另外,不明原因的高血糖发作,或是血糖水平突然失去控制,也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无意识低血糖

当患者发生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后,会引起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即无意识低血糖。未发生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时,当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太低时,人体便会释放出激素,使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同时人体会发出信号,提醒患者血糖太低了。低血糖的这些体征是通过释放激素肾上腺素来触发的,这些体征包括心悸、心搏不齐、焦虑、发抖等低血糖症状。但是当发生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后,当患者出现无意识低血糖时,不能觉察到低血糖的症状了。当发现这些症状,如易怒、疲劳、意识模糊、健忘和失去知觉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另外,病程较长、而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发生无意识低血糖的可能性就越大。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的主要症状是感到虚弱、头晕、头昏、意识模糊、视力模糊,甚至发生惊厥和晕厥。当您突然起床或在长时间坐着突然站起来时,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症状。有时在您疲倦且刚锻炼完之后,或者吃得过多或饮酒过多之后,这种直立性低血压症状可能还会加重。这是因为当你突然站起来时,因重力的作用,血液容易蓄积在腿部。出现这种情况时,返回到心脏的血液较少,因而心脏泵出的血液也较少,于是血压会降低。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会通过给心脏发出信号让它加快加大心搏、收缩血管对此做出反应,因而血压会很快恢复正常。但是当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后,改变心律和血压的信号会被大大减弱,进而引起低血压。

神经原性膀胱

膀胱是一种容器,用于贮存肾脏过滤血液之后产生的尿液,肾脏过滤血液,然后把血液和血细胞送回到循环中,废物被收集在尿液中,将其送到膀胱里,然后排出体外。膀胱可扩大,以便贮存更多的尿,直至产生排尿欲望。有三种不同的神经在控制着膀胱的工作。一种神经在膀胱满了以后把信息传给大脑,然后大脑传递该去厕所的信号;一种神经使膀胱收缩排出尿液;还有一种神经控制膀胱的括约肌。括约肌张开让尿液排出,并在排完尿之后关闭。这三种神经中的任何一种受到损害都可能引起与膀胱功能有关的问题和排尿有关的问题。如果尿液不能完全排空,长时间留在膀胱里,细菌便可生长,进而引发感染。

>>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很高,遗憾的是,治疗,特别是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当困难,所以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其发生和发展。具体方法包括:

1.控制好糖尿病,以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血糖高低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与否关系极为密切。当然,糖尿病控制得好坏,有时并不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速度相平行,由于遗传特点的不同,控制比较好的患者的神经病变不一定比控制较差者轻。也就是说人和人没法儿比,但是对每个人患者来说,控制好糖尿病肯定有利于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2.使用剂量较大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如甲基B12可能有所帮助,近年来有人主张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或神经节苷酯类药物改善神经磷脂代谢,减少山梨醇的产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问题,可能效果不错。

3.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血管活性物质。因为有人认为神经干上的微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理基础之一。在这一方面,中医中药可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第4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韦伯 资本主义 新教伦理 基督教 理性主义

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它使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选取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的观点和当代著名学者罗德尼·斯达克在《理性的胜利》中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求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为马克思的学生和批评者, 马克斯·韦伯虽然没有忽视物质力量的重要性, 但他从文化的、宗教的角度解释了资本主义发生的原因。

韦伯在前言中提到仅在西方世界中才出现具有普遍性意义及价值的方向发展的某些文化现象、科学的发展、艺术的提升、尖形拱门等建筑技术、印刷术等均在西方社会中达到比较高的程度。虽然资本主义的制度性条件在许多地方均已出现,资本主义却唯独在西欧兴起,这就必须在规范性条件中去寻找原因。经研究,韦伯发现这是因为西方世界发展出了独特的理性主义精神。

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过程中,规范性条件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兴起‘并不是投入该行业的资金流,而是新的精神,即资本主义精神”、‘凡是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且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它就产生自己的资本和货币供给,作为达到其目的手段,反过来则不正确”,即不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资本主义观念,而是资本主义精神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近代资本主义精神, 主要是指以理性而系统的、资本主义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而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的态度。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本杰明· 富兰克林身上, 因而他借用富兰克林的箴言描述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外在特征。这就是守时、讲信用、勤奋、节俭、诚实、奉行公正原则等。

这种理性主义的精神特质,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特定的讲求方法的理性的一种生活样式”。韦伯认为,西方的理性主义是由基督教新教的禁欲精神所孕生出来的,尤其是“天职观”、“预定论”和“禁欲观”。

首先,加尔文的“天职”概念里表达出了所有基督新教教派的中心教义,那就是摒弃天主教将道德诫命区分为“命令”与“劝告”的做法,转而认为,经营为神所喜的生活的唯一手段并不是借着修道僧的禁欲来超越俗世的道德,反而是端赖切实履行各人生活岗位所带来的俗世义务,这于是也就成了个人的“天职”。宗教改革中,新教批判修道院的生活样式不止丝毫不具蒙神称义的价值,而且更是逃离现世义务、自私自利、无情冷漠的产物。相反,世俗的职业劳动是邻人爱的外在表现。宗教改革赋予俗世职业生活以道德意义,使得现世内的职业劳动在道德的重视与宗教的奖赏上大为提升。

其次是加尔文教派的“上帝预定论”。明确展示关键性救赎状态的根本差别就是,宗教达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信自己的恩宠状态,要不是感觉自己乃神力的容器,就是感觉自己为神力的工具。路德派倾向于前一种情形,在宗教生活中倾向于感情的陶冶,“日日悔改”以保持谦卑和纯洁,达到“神秘的合一”,教会的圣礼恩宠是弥补自己不足的手段。而改革派通过以增加神的荣耀的生活方式来明确真正的信仰,因此信徒需“为了荣耀神”而从事职业劳动。加尔文教认为紧张的世俗生活可以确定自己的恩宠状态,又可化解因渴望知道是否能得救赎而产生的内心的焦虑感。这就把此岸与彼岸沟通起来, 使新教徒过上了一种理性的世俗生活。新教徒如欲确证自己是否注定会得救赎,必须坚持从事有助于上帝荣耀的行为, 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因此,有时人们认为是“加尔文教徒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救赎,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了对得救的坚定不移信念。”新教徒必须完全受增添上帝荣耀这个目的支配,从而使得其行为得到经常的自我控制,使其现世的生活变得高度理性化。

最后,加尔文教的新的入世“禁欲观”将创造财富视作获得赎救的最好的手段。教义提倡用持续不断的劳动来确定自己的恩宠状态,并严厉拒斥财产上的安然歇息,以及财富的享受及随之而来的怠惰与尤其是离弃“神圣”生活的追求。并且指出,不断地积累劳动、积累财富都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同时人们能否获得财富也是上帝的旨意,因此持续劳动、创造财富变成了人生的准则和个人的义务,而一切奢侈浪费、骄奢逸都是辱没了上帝的荣光,都会受到上帝的责罚。对于劳动和创造财富的肯定以及对于消费的抑制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结果,亦即通过禁欲的强制节约而导致资本形成。阻止收入的消费使用,必然促使收入可作生产利用,亦即用来投资。就这样资本不断积累,用资本产生利润,利润持续不断再投资,再生产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以上导致的结果必然是: 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有节制、态度认真、工作异常勤勉的劳动者,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如同对待上帝赐予的毕生目标一样。人们为了信仰而劳动,认为劳动是一种天职,是最善的,一种特殊的资产阶级的经济伦理形成了,在清教所影响的范围内,在任何情况下清教的世界观都有利于一种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的发展(这比仅仅鼓励资金积累重要得多)。它在这种生活的发展中是最重要的,而且首先是唯一始终一致的影响。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

第5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从研究非金属到管理咨询

上个世纪90 年代初,研究生毕业后,龚萍发现自己只有两个就业方向可以选择,一是到工厂,但没有一个工厂会愿意招收娇滴滴的女大学生,二是到研究机构,但很多研究机构都开始实行自负盈亏,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招聘了。龚萍笑言,那个时候连上海玻璃厂、灯泡厂都拒绝了她这个研究生,几经周折,她才终于在一家研究机构安了“家”。

安家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初入职场,龚萍就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发展的第一个难题――专业瓶颈。她开始频繁出入于各种培训课堂。当时外资企业招聘都要通过上海的FESCO 进行,龚萍还有计划地参加了FESCO 的英语培训和考试,将自己送进了FESCO 的人才库。当研究所因为经营困难难以为继时,在朋友的介绍下,龚萍凭借自己过硬的商务英语,在一家合资企业找到了商务助理性质的工作,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其间还拿下了当时难度颇高的外销员资格证书,实现了职业的第一个惊艳“变身”。

两年后,龚萍随丈夫到新西兰留学,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1997 年,当她决定回国发展时,一个选择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职业》:当时有上海通用汽车财务总监助理,还有全球知名的管理及信息技术咨询机构埃森哲的上海分公司咨询顾问,两个职位都是非常诱人的机会,对你而言,前者更是轻车熟路,为什么你选择了后者?

龚萍:我只是在国外时了解到一些知名咨询公司的情况,比较向往,同时因为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助理,工作中按部就班的特点并不是太适合我。我想进行一下全新的尝试,所以选择了咨询。而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想我终于找到了自己职业的兴趣所在。一是个人成长很快,每天都有新挑战;二是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做事情上,咨询公司规模都不大,人际关系比较单纯,这样的氛围也很适合我。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很不容易,但一定不要放弃尝试和探索,因为找到了,你整个人、你的生活就会有令人惊喜的变化。

《职业》:刚入行时,你所参与的最难忘的咨询项目是什么?

龚萍:是一个EHR 的项目。那个时候我刚做项目经理,管理的技术团队又是一个当地的咨询公司。IT 方面是我的弱项,而客户则看重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技术团队也不信任我,但凭借在项目推进、沟通方面的能力,我成功完成了这个项目。我想方法就是扬长避短――在能够做好的地方尽可能做得更多,尽自己的可能做得更好,对方就会容易认可你的价值,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就要及时学习,做好沟通,获得信任作为合作基础。

《职业》:您进入咨询行业的时候已过三十岁了,这个时候来进行这个转变,有没有感觉到吃力?

龚萍:不要管开始如何,早还是晚,顺利还是走了弯路,既然已经进入角色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在第一个月,我的心理压力非常大。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学习的压力。和我一样年龄的人,很多都已经做到经理级别了,我渴望自己成长得更快一些,所以给自己的成长压力也很大。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那时孩子不到三岁,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和他分开过,觉得三十天怎么那么漫长。当时就犹豫要不要放弃这份工作,但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真的不容易,家人也一直在鼓励我。其实现在回头一看,孩子也健健康康长大了,自己的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好多事情咬咬牙,再执着一些,再有毅力一些,也就坚持下来了。

从杂家到专家

刚进入咨询行业时,龚萍做的是ERP 的实施,并接触到了自己颇感兴趣的EHR,后来她还做过财务、物流方面的咨询,兼顾技术支持。在咨询行业浸染七年后,她又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那个时候的她总是在接触新专业的项目,虽然了解的咨询面极广,却总是在重新开始,压力也越来越大。她发觉,又一个瓶颈时刻到来了。分析了优劣势之后,龚萍意识到咨询领域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己又是一个更喜欢专注做事的人,必须选择一个专业发展路径。用了一年的时间,她在喜欢的企业氛围和职业发展方向、兼顾家庭的需要之间,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离开了曾在美国被评为最佳雇主的东家,跳槽到了专注于HR 管理咨询的华信惠悦,逐渐将事业重心放到了HR 管理咨询上,实现了职业的第二次精彩“变身”。两年后,她又被一位热心的美国猎头挖到现在的韬睿咨询做咨询总监,依然是在自己喜欢的HR 咨询领域。

《职业》:您跳槽的原则是什么?

龚萍:至少有两种情况我会决定离开,一个是工作中不能发挥我最大的能量,不能让他人觉得我对这个公司有作用,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都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二是工作环境让我觉得不愉快,每天我们有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尤其在自己的团队中是否愉悦,对我来讲非常重要。进入咨询行业后,我的三次跳槽都是因其中一种情况发生而导致的。

《职业》:若因为不开心就跳槽,会不会情绪化了一些,会不会走弯路?

龚萍:有可能,我觉得要这样选择必须要有实力。最不成功的是,不高兴也不好好干,那就不是和企业过不去,是和自己过不去。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提高自己,有了实力,才能跳;没有实力,不开心也得干下去。跳槽不要简单看工资,更要看能力和岗位的匹配程度,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自己个性的匹配度。至于工资,如果你的能力在、成绩在,公司自然会给你,不给其他公司也会给。

其实我自己内心里也不愿意频繁跳槽,我一直认为理想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在一个公司待比较长的时间,压力会小一些,发展环境也好一些。所以换工作还有一个原则――不是迫不得已就不要换。

《职业》:每次跳槽都面临新的企业文化、新的领导、新的挑战,您会如何应对?

龚萍:跳槽到一个新的环境,以前的业绩别人看不到,所以这个新的开始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要应对这样的压力,当然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二是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三是自己要比较灵活,不同企业有不同文化,你一定要改变自己去适应文化,才会彻底融入。

从老板的雇员到自己的雇主

在十年的咨询生涯中,龚萍已经为联想、工商银行等众多大型企业成功实施了咨询项目,和企业界的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友谊,她擅长的是薪资绩效体系的设计和咨询。她坦言,现在还面临诸多挑战:自己比较擅长的是执行力,缺乏从一个战略的眼光看公司如何发展,冒险精神不够,更倾向于避免风险。

但和初入咨询行业时相比,如今龚萍已经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境。谈笑间,年过四十的她,依然青春逼人,从无机非金属到管理咨询的奋力拼搏似乎都云淡风清,只留下回味隽永的职业启示。

《职业》:咨询是一个高强度、高要求的行业,你会不会觉得工作占去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龚萍:不会啊。上次和同事去法国开会,坐到法国餐馆吃饭时,我们还在谈工作谈项目,谈着谈着就笑了,说到了这么浪漫的国家还在谈工作。我不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我不会给自己化妆,着装也很简单,电视基本不看,也就是看看书和DVD,或者做做瑜伽减压,挤出时间陪家人,剩下的不是工作就是给自己充电。我觉得工作和生活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不会是到了单位才开始工作。我喜欢这种不断遭遇新问题,每个问题又都没有固定答案,需要不断创新寻找解决办法的生活,甚至到了凌晨两点,躺在床上,脑子里还不肯闲下来。

我想最关键的还是心态让我觉得没有那么疲惫。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可能是因为过了四十就真的不惑了,我觉得做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家庭很幸福,生活对我已经非常厚待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工作、认真生活呢?

《职业》: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职业发展经验,您会怎样概括?

第6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何谓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支配内脏器官(消化道、心血管、呼吸道及膀胱等)及内分泌腺、汗腺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通过下丘脑、脑干及脊髓各节段既拮抗又协调地共同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所有调节活动均在无意志控制下进行。自主神经可分为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1]。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及著作,像“植物神经”和“自主神经”等类似的字眼在各类医学著作中屡见不鲜。“植物神经”一词由Reil在1857年首次提出,其将内脏和心血管活动与躯体随意性活动严格区别开来,其影响意义深远,此名称迄今仍为神经科学界所惯用。1889年,现代“自主神经”的创始人Langley和他的同事Dickinson提出了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的名词,从此确立了内脏、心血管活动神经支配的独立地位。Langley所研究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内脏、心血管的传出活动,他们发现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基于Langley的记述,Greving于1928年对自主神经做了如下定义:“自主神经系是指与内脏器官(由平滑肌和腺体组成)神经支配有关的全部神经细胞核纤维。它们的调节活动常不受意志的影响”。从他们的观点以及所涉及的实际内容来看,他们所提出的自主神经概念实际上只限于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尽管Langley本人也曾认为自主神经中有传入成分,但“自主神经”的传统观念却未受到质疑,以致“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一直被视为神经系统的特殊部分而流传下来。

近30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飞跃发展,对内脏传入认识的新发现不断涌现,不少学者开始质疑“自主神经”的看法,有人曾建议将自主神经系(植物神经系)改称为内脏神经系,也有人曾提出折衷的建议,即将自主神经的范围拓宽,不仅包括内脏运动神经的周围部,而且主张将内脏传入神经成分和与内脏活动有关的整个中枢都包括在自主神经之中。这些建议一方面认为自主神经的词义不符合实际,同时对自主神经只包括传出部分周围部的传统看法提出质疑。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当时在方法学上尚未出现能够追踪和确认内脏传入神经的手段,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的响应。从一些功能现象和神经分布规律来看,人们虽然无法否认内脏和心血管也有传入神经的分布和支配,并且也曾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测(如曾有人认为内脏传入信息经交感神经传入中枢,而其他非痛刺激的传入信号则通过副交感途径传入)。这些观点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有人引用。后来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副交感神经中也含有传递痛信号的传入纤维。

1975年Mesulam的HRP跨越神经节追踪技术的问世,给内脏传入神经的形态学研究带来了曙光。20世纪80年代整个世界掀起了对内脏初级传入研究的,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包括心脏)的初级传入神经通路,包括进入中枢的脊髓节段范围和在中枢内投射部位等,均得到很好的阐明。研究表明,内脏神经中不仅包含有传出神经而且也包含传入神经,两者共存于内脏神经的外周部。两者在中枢内的传入途径和联系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方法还尚不能完全将之阐明。但内脏和心血管都有各自的传入神经,且这些传入神经拥有不同的中枢投射部位则是确定无疑的。曾有人担心,将内脏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并列,且同归于自主神经范围内,会导致自主神经失去原来的涵义及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的混淆。实际上,脑的功能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内部结构既高度分化又互有联系,躯体初级传入神经元和内脏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共同混在脊神经节中,它们的中枢支共同构成脊髓的后根,但进入中枢后立即分离,按性质重新排列。这些现象已为人们所熟知,所以上述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随着方法学不断进步,内脏神经的复杂中枢联系终将会得到全面认识[2]。

宇宙是无穷的,但世界又是可知的。以Langley为代表的关于“自主神经”的研究和命名,100多年来在推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研究方面的巨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神经科学发展史中。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在当时他们不可能认识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普遍规律,不能深入探究内脏传入信号对内脏活动的影响,从而孤立地将内脏传出神经命名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今天看来显然具有片面性,确实如此,作者初学此部分内容时也十分的迷茫,每每提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总是搞得焦头烂额,搞不出头绪,后来通过仔细研究和查阅文献才将此部分弄明白。大部分教科书中将其孤立出来独立讲述,不能给初学者以整体的观念,作者与部分同事交流也曾发现有些人对这一部分确实不甚了解。因而理应终止“自主神经系”和“植物神经系”等名称的沿用,而用“内脏神经系统”作为代替名,使其与躯体神经部分并列于周围神经系统之中。如此则给予内脏神经以正确的涵义,使初学者能够全面理解神经系统的全貌。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过程,其灵魂是创新。同时该过程充斥着对原有科学结论的质疑与否定,正如Woolf所言,Truth in science is not determined either by a majority vote or even by a veto[3]。神经再生与修复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但直到目前尚无重大突破。然而每一步科学进步都凝聚着探索者的心血,都是人类进步的台阶。我们应牢记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是研究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格,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懈探索未知,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 神经病学(第六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7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资本;资本属性;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资本的生产方式、运营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及相应制度决定下的资本经营者的精神状况及表现,它是资本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的抽象表达。

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主体间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较早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诚实、守时、勤奋、节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态度,是资本家的“节欲”精神,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1]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促使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在韦伯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赋予不同的内涵。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的统一体。例如,他认为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不是起因于新教,而是因为有宽容等其他的精神动因[2]。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背后的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者“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3]。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分别代表了冒险、投机和革新等精神,其理想特点是企业家和领导者具有“感召力、想象力、交流的天赋、直觉、灵活性和全面主义”[6]。

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和反映是经济伦理和道德。当代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著名学者梅原猛在其合著的《回归哲学》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他们认为,近代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主题而获得了发展,现在,道德、伦理和资本主义明显分离了,剩下的只是赚钱,一些经营者缺少社会责任感。他主张超级大企业必须自我抑制,公正经营,不能和政治权力串通一气危害民众的利益[4]。另一位被认为是儒教资本主义之父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出了“经济道德合一”的思想,则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日本资本主义精神[5]。

与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不同,国内学者、尤其是经济学界主要是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借鉴研究,推崇资本主义所谓企业家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如创新、冒险、敬业、合作等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财富的重要源泉。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假设,可以看出,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理性“经济人”的道德伦理角度分析的。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就是说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就是追逐利润,无论是理性的“节欲”精神、奢侈的消费精神,还是企业家个人的冒险和创业精神、经营意识、理念以及个人魅力,都是“经济人”围绕这一目的的精神表现。从“经济人”角度分析,容易将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自利精神。第二,在斯密看来,交易是出于“把我所需要的给我,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动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私利,否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经济人”必须强调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必须“理性”交易,这就掩盖了“经济人”理的本质。第三,夸大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利他性”。“经济人”在逐利的同时,无意识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被认为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命题。然而,正是这一“‘经济人’的灵魂”的命题最具有蒙蔽性,它把资本主体的动机深深地掩藏起来了。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把它局限在一定的道德伦理等思想范围内,这和较早前马克思从资本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有着本质区别,它看不到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的道德人”,只能把人看做是单向度的“经济的道德人”。这样的分析,也使人无法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所导致的经济与道德的冲突,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分裂的本质。

我们应该看到,在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其内涵、表现形式、组成要素等随着不同主体、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但其背后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它只能是资本及其生产方式的反映。资本及其生产方式不仅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而且是它发展演化的动力。而要说明这一点,就必须从资本范畴及其属性出发,对资本属性与主体精神表现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资本精神是由资本主体表现出来的。

从个体层面上看,它表现为资本主体运用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动机、行为、道德表现等,如经营中的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生活的理性节俭、个人的贪婪、自私等。通过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反映到主体的精神意识领域和行为上。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

首先,资本的一般属性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一般性表现。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具有增殖性、运动性、价值性、竞争性、权力性。“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性。”[7]资本一般性是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它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任何阶段,任何领域。一方面,资本冲破民族、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传统的束缚,使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这种一般性,资本对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动机等产生了冲击。资本与宗教作用,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宗教变革的产物,与文化、道德作用,就是义利统一、理性节俭的意识。资本精神反映在经济观念方面,就是竞争、公平、效益意识,反映在政治观念方面,是民主、法制、平等、自由意识等。尽管资本主体的这些精神表现可能不尽相同,但都是资本生产、运营等活动方式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以资本运营为典型特征的社会,因而,它的资本主体具有资本一般属性决定的精神表现。

其次,资本的特殊性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资本增殖或者说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场”或者经济环境,这个“作用场”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意图、道德表现、不同企业主体的理念和行为都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展开,从而形成了既丰富多元又目的单一的充满悖论的精神现象。第二,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的形式尽管不同,形态不断变化,资本主体的动机却是相同的,但由于资本主体在资本运动中的参与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地位的不同,相应的形成了主体的不同精神。第三,资本归属不同的主体,资本主体精神表现不同。从主体角度看,资本主体精神有个体(包括企业家)、企业组织(包括跨国企业)、社会(包括经济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精神表现;从资本运动过程看,有不同部门、行业、企业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从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看,它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和精神;第四,资本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形态,资本的增殖属性使得它不断冲破束缚自己的各种藩篱,动员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它不仅和不同的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相结合,而且作用于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习俗、心理等不同层面,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社会不同层面的综合精神表现。

再次,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属性的反映表现在发达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中。一方面,它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人们站在了市场经济的同一个平台,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能够迅速发展,资本运营所需的精神能够得以共享认同。另一方面,在世界市场中,经济主体一般都带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的色彩,由于受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经济基础与经济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影响,资本主体精神必然面临着冲突与竞争,各经济主体总是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经济精神,培育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精神的演化发展的三种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投资、金融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这就要求资本主体突破传统思想和特征,具有全球眼光和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要求资本主体更加注重商业伦理、重新定位实现自己动机的手段。所有这些,都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同以往不同的表现。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未变,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未变。资本主义理性的逐利精神带来了什么呢?人们除了拼命的、单调的、运用一切手段赚钱外,更多的人感到生存状况日益艰难,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的道德沦丧等,资本不仅把文明带到了全世界,也把危机与灾难带给全世界。

三、可见,从资本逻辑上讲,资本属性、资本主体精神的内在表现是一致的,从本质上不存在“善”,也不存在“恶”。

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必然逻辑展开和主体精神表现。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却在生产着矛盾。资本主义始终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生产方式的矛盾。

第一,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8]资本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8]。然而,正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资本,却是靠剥夺起家的,“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9]“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9]资本同样带着血和火书写着其发展史。而且,这种文明的悖谬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绝不罢休”[9]。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一方面创造出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表现出这一创造过程主体精神上的虚伪、欺诈和野蛮性的一面。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

第二,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在内的资本主义文明自身的矛盾不断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其文明自身的矛盾却不断深化。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10]:首先,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由早期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文明危机”,引向现在的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在内的综合性、普遍性的危机。其次,社会主体自身的“文明矛盾”更加凸显。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体自身特有的“文明矛盾”或“文明悖论”。再次,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最后,由损害当下文明的矛盾向危及人类文明根基的“生态文明危机”演进。超级秘书网

资本的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9]“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9]资本主义精神及其与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深化和合规律性的演进,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也预示了它的消亡和终将被更高的精神文明形式所取代。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资本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普遍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这一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没有精神追求和使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构建资本精神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其意义比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如资本原始积累更为重大[11]。其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中,要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对资本加以道德伦理限制,始终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要从“社会的道德人”角度,实现最广大人的利益,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最后,对待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不仅是认识问题,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坚持的分析方法而不是西方学者的方法,建构与培育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承接,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包容多样又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等适合本民族、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问题,恰恰正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6.

[2]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97.

[3]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李阁楠.稻盛和夫的新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学论坛,2002,(2).

[5]周见.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3,(4).

[6][法]塞巴斯蒂安·巴杰安.新“资本主义精神”[J].杨松,译.与现实,20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4-835.

第8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 子宫颈癌;根治术;盆腔自主神经

子宫颈癌是女性人群常见的恶性肿瘤, 是影响女性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手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子宫颈癌根治术是常用手术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容易引起术后相关并发症, 如影响到盆腔自主神经等[1]。本文选择本院子宫颈癌患者, 观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共60例, 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患者均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过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29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46.8岁;鳞癌22例, 腺癌5例, 鳞腺癌2例, 小细胞癌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30岁, 最大67岁, 平均年龄47.3岁;鳞癌24例, 腺癌4例, 鳞腺癌1例, 小细胞癌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术, 观察组患者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患者根据传统手术步骤实施手术,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寻找下神经(在输尿管盆段起始处的下方)、盆腔内脏神经(在子宫动脉下方), 对自主神经丛进行锐性分离。手术结束时置入导尿管(可在2 ~3 d后拔除), 对患者的膀胱进行冲洗, 1次/d。术后对患者的膀胱功能进行训练等。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未保留上述盆腔神经。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

1. 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肠道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

对照组术后残余尿量

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

3 讨论

传统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创伤较大, 患者术后膀胱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 术后并发症较多, 其中主要因素是传统子宫颈癌根治术中没有保护盆腔自主神经, 所以此类神经在手术中受到损伤, 从而导致子宫颈癌患者的根治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膀胱功能恢复较慢, 患者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2, 3]。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膀胱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说明子宫颈癌根治术中实施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文娟.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27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 2009, 49(47):84.

[2] 梁志清. 子宫颈癌保留生理功能的微创手术治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3):27-31.

第9篇:竹子的精神范文

在幼儿园“做中学”科研活动实施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摸索与实践,我对“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及相关教学环节、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谈谈看法。

吹泡泡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一天,我们在户外玩“抓泡泡”“吹泡泡”的游戏,有几个小朋友发现在太阳底下泡泡是彩色的。有的说:“我吹出来的是大泡泡。”有的说:“我吹出来的泡泡小。”还有的说:“我吹出来的泡泡是一串一串的。”王子昊小朋友着急地说:“我怎么吹不出来大泡泡呐?”“这有什么奇怪的?”冯昊煜举着他的吹泡泡工具说:“我的吸管粗,你的吸管细呀!”吹泡泡的工具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粗细不同的吸管能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那么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一样吗?”不断的探索、发现成为他们的需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在认识几种常见图形的基础上,生成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泡泡”。

吹泡泡工具的制作让幼儿了解了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一些事物,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构建了科学知识体系。这一科学体系的构建不是靠老师的传播,而是通过小朋友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动手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情况;交流总结得出来。这种学习方式与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目标所提出的新的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有趣的泡泡”的实践过程体现了下面几点。

一、保持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幼儿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前提。“吹泡泡”就是发生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幼儿感兴趣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幼儿的无意活动引申为有目的的探索,有利于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也有利于使幼儿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进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发展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亲自尝试的探究活动,能帮助幼儿获取知识。利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不同的泡泡这一探究活动,使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知道泡泡的大小、形状和吹泡泡的工具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液体分子本身具有流动性,气体膨涨形成受力平衡,圆球体是最平衡的状态,所以无论使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这样进一步引发孩子们在吹泡泡的游戏活动中,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并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感知无论使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由此获得的经验都是幼儿自己实践得来的,这样就加深了幼儿对这一知识的记忆,逐渐内化为幼儿自己的知识。这样做可以使幼儿知道,知识并不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获得,从而培养幼儿凡事问个为什么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尝试、善于观察、不断总结的能力。

三、激发幼儿大胆选择符号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记录信息也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又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但是记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活动环节,他们不理解记录的作用,不懂要记录什么,更不会记录。在“吹泡泡”的实验活动中,我从最简单的形式入手。图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形式,每个孩子的图画都表现了他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因而我选择从运用简单的图画进行记录入手,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图画来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如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就画出什么样的形状,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也画出什么形状,这样既有利于幼儿接受,又有利于幼儿参与其中。

四、增进了幼儿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幼儿在利用不同工具吹泡泡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体验、发现,他们记下来,最后在与小伙伴的交流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思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交流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解释: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当意见与别人相悖时要与人争辩,这些都需要用语言这一工具,由于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小朋友都乐于表达、敢于表达,最后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结论,也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五、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吹泡泡工具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要寻找吹出泡泡的有利工具,就必须自己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尝试。有的孩子做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工具;有的孩子做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的工具;有的孩子用不同粗细的吸管进行尝试……通过亲自动手,尝试观察,孩子们将结果相互交流,很快就找到答案,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这种不重结果,重过程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使孩子们成为勇于发现、乐于动手、敢于尝试、寻找真理的新世纪人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