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第1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师生互动的上课形式。课堂提问的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提前下,根据老师的课堂提问,积极思考和反思课堂所学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有益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如何能更好地开展提问教学,需要老师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条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1.提问教学策略之导入

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四个过程:知识的导入、知识的分析、知识的巩固以及知识的总结。有效的提问教学策略需要从知识的导入入手,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增强学生的亲近感。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有熟悉感会更易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老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夏天的时候经常见到的植物有哪些呢?这些植物中生长方式很奇特的有哪些?通过设置这些贴近生活,容易勾起学生回忆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当学生想到爬山虎,这种抗拒地心引力的绿色植物,他们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这种知识的导入方式更自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教学策略之分析

提问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学生由于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他们在分析文章时,难免会遇到跑题、偏题的情况,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内涵,在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这一课时,老师提问颐和园里美丽的建筑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对于这些细节问题,学生在阅读时通常是不会留意的,如果教师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与提示,可能学生就一跳而过,自动屏蔽了。这些细节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打开思路,让他们尽情领略颐和园的美。这样有效的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新的体验和想法,培养学生用开放性的眼光去思考所学的知识,从细节处去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

3.提问教学策略之巩固

提问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巩固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同时也是不容易进行操作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巩固往往都是通过利用大量的课后题集的反复操练来实现的。这种巩固知识的方式十分枯燥、无聊,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在厌烦和无聊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巩固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在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多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兴趣,多质疑,多反思。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一首诗时,学生在学习了本诗的文法后,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对这首诗达到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本首诗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山的地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抓住本首诗中的重难点就是诗人对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彻悟。提问学生自身是否也有许多对生活不解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表达出来,使其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话题。这些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也得到了增强。

4.提问教学策略之总结

第2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阅读视野;综合性学习;过程

引言

阅读是个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综合性学习来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本文结合冀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探讨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

根据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相对应的阅读要求不一样,毕竟不同的学段都是以相应的教学实情不同导致的,但是“总体目标与内容”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要求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掌握一些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体验,通过文字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是这么计算的: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对于这些数字,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怎么去完成这些阅读任务,那么很明显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会大打折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要完成这些阅读任务是很容易的,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经验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即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相结合。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怎么与阅读扯上关系呢?在这一节,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我们注意。“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几句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属于综合性学习(小学部分)的相关语句。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针对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为了研究需要利用相关渠道去“搜集”、“查找”资料。这些查找资料前前后后就是学生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

综合性学习不是简单的“找资料”的学习,简单理解为综合性学习是通过“查找”资料后经过“深加工后”采取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这些表达难道是简单随意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综合性学习最后一般需要综合性学习者自己表达这次学习的成果。因此,要想表达清楚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所获得收获,必须要对查找资料进行阅读的“深加工”。这个阅读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阅读的“深加工”才能很好的对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归纳,从这些分析后的资料中形成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小学1-2年级只要口头或者图文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3-4年级可以口头表达或者书面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5-6年级只能书面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即“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因此,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有两点:一是对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二是阅读过程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三、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表现举例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当前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排版采取专题模式编排的。这一节,笔者选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分析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影响。

(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孩子”综合性学习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五篇关于自然的文章以及阅读链接“大自然的孩子”。这五篇的篇名为:《走进大自然》、《火烧云》、《会说话的草》、《诗的材料》、《金色的草地》。

根据笔者教学研究,对这一单元学习,从对比角度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没有正式上第一课时,笔者就拿一节课在本单元讲解时,然后就以“大自然”为话题。让学生对自然说一两句话,让他们对自然说的话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孩子,我都让他们一一发言并适当给予评价。那些不善于课堂表达的学生在本子上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的话语。快下课的时候,我布置这一周的学习任务有两个:(一)预习新课文,对比这五篇课文都分别写什么?这个任务需要每天都要预习;(二)对“大自然的孩子”阅读链接可以先去阅读,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再找家人或朋友帮忙查找相关资料,看谁找得资料多,摘抄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歌。这个任务可以在本单元学习期间完成,建议在周末或者晚上有空时间完成。

本来想到这些小孩子估计会去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一般很少人去做。可是,在我上完这一单元课程时,一些学生就给我拿出他的作业――任务二中的“大自然”的资料与诗歌。

我对学生的主动力很吃惊!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说到:“语文老师,你布置的第二个任务,我是在我姐姐帮助下,我慢慢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听完这位同学的“成就”汇报,我很高兴,学生的学习力。在此,我想不用我介绍,正是有学生们自己的动手努力,自己在他人帮助下,懂得查找资料。理解所查找资料的文章,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视野。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给阅读带来的影响。

(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的发现”综合性学习

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笔者利用共有的兴趣,引起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样有五篇课文及一个阅读链接组成一个专题单元。它们是《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秋色》、《桂林山水》、《古诗两首》及“美的发现”的阅读链接。由于这个单元虽然是与上一节相关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在讲授这一单元的课文我没有采取三年级的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兴趣。以这单元课文为例,我给他们找兴趣――“美”的欣赏,简单介绍了如何欣赏这单元的美文。《大海的歌》可以欣赏海的惊涛拍岸的“声音美”,《下雪的声音》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桂林山水》可以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画美”,《秋色》可以欣赏秋景的“色彩美”。

笔者通过介绍这单元的“美”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从而理解“美的发现”的主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

(三)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感恩的心”综合性学习

一首《感恩的心》引领学生走进爱的天堂,走进人间的温情。同样这一单元依次是《炊烟》、《赏花》、《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古井》,这一单元一定要以“感情”入手,因此,学生在本单元的“感恩的心”的阅读链接中就不难理解。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要求他们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在我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四、总结

综合性学习需要自主、探究、合作的要求,但是对于阅读而言,这是不矛盾的,本文只是借助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体现的查找资料、整理资料需要阅读的过程。在文章结尾,选取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例子,从三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探讨综合性学习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第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采取分段训练模式重要作用

(一)分段训练模式符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发展趋势。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首先是一二年级最小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情绪起伏比较大,这种性格特征的变化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缺乏对写作的深入认识理解,以至于对写作失去了动力,从而对语文课堂教学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是进入到三、四年级以后,变得越来越记性,容易调控自身的情绪变化,对语文写作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写作水平。进入到小学最后的阶段时,学生的写作方案和思绪变得越来越清晰,懂得如何运用语句才能精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为高难度的语文写作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分段训练模式非常适用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分段训练模式能够突出写作知识的真实性。

随着小学语文写作阶段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要点,进行规划总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是相互关联的,由浅入深,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分段训练模式符合小学生知识积累的发展规律。

小学生经过长期分段式的训练,将写作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分段式训练模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出更加全面的语文教学模式。因此,不论是从学生的身心特征考虑,还是总结学生生活阅历的发展规律,分段训练模式都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

二、分段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写作中的具体应用

写作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在读后写,在写后读。在一、二年级的低段,教师要促进?W生积累词汇,学会运用变化句式,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些内容是培养组段谋篇能力的基础。例如课文《王冕学画》就要求对经典名句进行积累。经过长期积累,学生在写作时就有足够的语言素材来表达自身的感受,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在三、四年级的中段,教师要要求学生划段纳意,适当使用修辞,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些内容,是组织篇章的基本要素。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草原》课文进行学习时,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学习名家名篇在段落组织、修辞使用,达到提升写作的层次结构,使写作语言更生动的目的。在五、六年级的终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谋篇布局、主题归纳和特色提炼。例如六年级下册《小抄写员》就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文中章的主题,教师可以要求学习其主题安排,借鉴其布局的思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用分段训练模式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深入实践,结合在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手法、构篇思路,写出既具有自身特色,又饱含真情实感的作文。

三、进行分段式训练进行语文教学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与教材的编排相适应。

不论是哪一版的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习作环境为宗旨的,都强调了要从不同的渠道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写、有的写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前提。在教学时顺应教材的编排,从阅读写作结合、生活写作结合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与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小学生在写作上的分段教学是与阅读教学相对应的。教材上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学单位,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编排出渐进的教学顺序,这是与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相适应的,让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可以逐级进行。如,在终段的教材中,通过话题作文的形式来命题,并且让话题和本单元的主题相同,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在练习写作的同时对阅读的能力进行提升。

(三)要破除传统写作教学的局限。

要破除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习作教学的主体。要破除按照传统规定来布置写作内容的教学思想,要让作文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相关,让学生有话可写。要破除教师权威不可犯的教学思想,要将师生置于同等地位,共同讨论研究。要破除教师批改作文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拥有修改作文的权利。

第4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四年级写景作文的要求是:一按顺序,二抓特点,三写具体。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是一碰上写景作文,通常言之空洞,读之乏味,甚至出现不少编造、抄袭的应付式文章。而“扩写比喻句”这一法宝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因此在《扩写比喻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最后学生汇报小练笔成果,全班交流点评。

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小练笔训练之前,四年2班仅有10个学生(23%)在单元作文中能够对植物进行 “多角度观察”,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 啦!你看,。”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通过这个专项训练,学生观察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思维更加开阔,在之后的单元作文《游华南植物园》中,30个学生(71%)能自动自觉运用“多角度观察”法宝。比如,肖栲同学在自己的习作中是这样描写的:“大王椰路两边栽满了椰子树。树干笔直笔直,像一位耀武扬威的士兵,守护着这条长长的椰子路。叶子绿油油的,向四周伸展,从远处看,就像一把绿伞。一阵风吹过,椰子树的叶子不停地摇动着,发出沙沙声。根像许多条沙虫钻进土里,努力地在吸收营养为自己而生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小作者仔细观察了椰子树的“树干”、“叶子”和“根”,多角度的细致观察使他从原来的挤牙膏变成有话可说。

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第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研学后教 先学后教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8

在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在此种情况下,教师的后教如何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避免后教成为前置学习的简单重复,甚至是学案题目答案的评讲订正呢?笔者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后教的策略。

一、有目的地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后,教师要创设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能自主、全面地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应不拘形式:可诵读文本,发表议论;可开展辩论,合作表演……可以是单一形式,也可以是组合形式。不论载体:可呈现课文批注,表达见解领悟;可呈现研学案的作答、叙说的思维过程;可呈现小黑板上的板写绘画,描述想象与推理……不定人员:可组长,可组员,可一人,可多人,但展示的必须是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而非个人的学习成果。

如四年级上册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围绕着“恐龙是如何飞上蓝天的呢”这一核心问题(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在小黑板绘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恐龙演变成鸟类的四个阶段及其具体的演化过程,然后小组合作复述“恐龙是如何飞上蓝天”的整个演化过程。又如四年级上册的《母鸡》一课,学生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作者为什么不敢讨厌它”这一核心问题(学习任务)展示小组学习的共同成果:有的组员读具体描写母鸡的句子,有的表演母鸡生活的片断,有的对母鸡的行为发表议论。

二、有意识地解决学习疑难

教师除了要在学生前置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个别指导外,还应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认真观察、细心聆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难。另外,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各小组在阅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后教时不仅要解决学习疑难,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索文本生成的意义。

如《母鸡》一课的教学,学生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通过读、演、议展示了对母鸡形象的理解。从展示中可以看出,由于对母亲形象的惯性思维,学生的阅读只关注课文的后半部分(即母鸡保护、关爱小鸡的内容)。因此,他们对“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作者为什么不敢讨厌它”的理解只停留在“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形象和作者不再讨厌母鸡的情感上。很明显,学生对作者“不敢再讨厌它(母鸡)”的“不敢”这一强烈的情感理解得并不到位。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关注课文的前半部分,将母鸡“有了一群小鸡雏”的前后行为进行一一对比,感受母鸡因“有了一群小鸡雏”而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而体会到母鸡的伟大,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深刻含义。这样,对“不敢”的理解才水到渠成,学生才真正读懂了作者对母鸡的尊敬之情。

三、有针对性地领悟语言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忽略文本的语言形式。因此,在后教时,教师要强化学生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学习,结合学段要求、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中,既要读懂文字的内涵,也要领悟语言的规律,实现“言”“意”兼得。

如四年级下册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读句子:“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喊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学生从中体会到了“爸爸”和“我们”对和平的热切渴望。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怎样把“爸爸”和“我们”对和平的热切渴望表达出来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者通过排比、夸张的手法以及感叹号连用等方法表达了强烈的感情。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形式的反复朗读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领悟了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四、有机地提炼学习方法

学生围绕学习任务,经历了一系列的语文学习实践,已初步悟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因此,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呈现出学习的结果,还要引导学生展示出获得相应学习结果的思维过程,并相机引导学生总结、提炼相关的学习方法。这样,使得学生初步悟出的模糊的、粗糙的学习方法清晰化、精练化,最终成为学生自己方便、实用而高效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如四年级上册《白鹅》的教学,学生展示“从叫声体会到白鹅高傲的特点”时,说道:“‘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读了这句话我仿佛听见一只高傲的白鹅在我面前大叫。”教师趁机追问:“哪些词让你仿佛听到了鹅的大叫?”在学生说出“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两个词后,教师接着追问学生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有学生说出词典中对于这两个词语的解释,也有学生联系“不亚于狗的狂吠”来理解两词的意思,还有的甚至说到从“嚣”的四个“口”猜测到“叫嚣”是“很多人大声叫,吵得不得了”的意思(教师也顺势把“嚣”的构字原理告诉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出查词典、联系上下文及抓关键词语、结合字理等理解词语的方法。由于有了亲历语言实践的过程,学生对于这些方法的提炼更加容易,也明白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多种方法同时运用对词语的理解会更加准确。

五、有侧重地进行读写迁移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课文的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当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到一些语言规律,提炼出有关的学习方法后,教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巩固运用,以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形成。

选入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可以多角度地进行读写迁移。但在具体教学时,读写切入点不宜面面俱到,而适宜精细,有所侧重,做到一课一得。一般而言,读写切入点应体现学生前置学习时解决主要任务的方法迁移或在相关课文所领悟到的语言规律的运用。如五年级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学,课文学习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提炼出“抓关键词、结合课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因此,教师应以此作为阅读方法的迁移切入点来选择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又如五年级下册《草原》一课,当学生领悟到作者通过反复的句式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后,可以借助课文结尾的情景,设计如下练笔,迁移运用:请想象“我们”话别的场面,尝试运用反复句式写下来,表达出“蒙汉情深何忍别”的情感。这样的练笔训练,能让学生将文本的语言形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后教要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针对性策略。阅读课的后教,教师则要有目的地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有意识地解决学生的学习疑难,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有机地提炼语文学习方法,有侧重地进行读写迁移。教师要讲到实处,点到关键,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教学目标充分、有效的达成。这样的后教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

第6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在科学课中,实验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课型,深受学生喜爱不说,教师也非常青睐,但凡公开展示课和教学竞赛课,老师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会选择实验课。其实非实验型课也占了较重的比例,但大家关注偏少。按镇江市教育局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三年级非实验型课占总课时数(50节)的52%;四年级占总课时数(50节)的42%;五年级占总课时数(55节)的45%;六年级占总课时数(55节)的42%。

从以上数据中我发现实验课固然重要,但也接近一半的科学课中没有安排实验内容,对于这些非实验课,孩子兴趣不高,科学老师钻研也较少,我个人觉得这些课也非常重要,为了让孩们也能如实验课一样喜欢上它,我觉得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非实验型课堂教学也要体现探究性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在这个标准中可以发现,科学课中的探究性实验是其中一种活动,而我们在非实验课中也是可以体验探究的搜集数据、分析和讨论数据等活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在成长》一课中,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回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收集并对比成长的证据间接地认识自己在成长。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在这三部分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出生时的脚印、身高体重的数据、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乳牙、胎发等证据,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发现婴幼儿期到现在成长的规律(主要是身高和体重),分析儿童的营养状况,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课前搜集、课堂的分析交流都是探究性教学的体现。

二、非实验型课堂教学也要体现趣味性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精彩的演示实验、有趣的演示实验无疑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没有实验的课堂教学,我们也是可以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与其他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整合,可以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骨骼、肌肉的保健》一课时,在导入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听歌曲《健康歌》,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通过与音乐内容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激发了起来。

2.更多活动的安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非实验课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出让学生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骨骼》一课时,可以教学开始安排学生摸一摸身上的主要骨骼,突出摸一摸数一数自己手上有几块骨头,教学总结阶段,再让学生剪一剪人体骨骼图,并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手、眼、脑等多种感官的运用,让学生兴趣盎然。

3.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使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学生学习兴趣也浓厚。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时,由于动物的呈现,繁殖方式的呈现,实物展示难度较大,而多媒体手段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短时间能展示较多的动物,配上合理的音乐和动画,学生边观看边学习,兴趣浓厚。

三、非实验型课堂教学也要体现发展性

非实验型课堂中发展性的体现是指对于科学概念的教学要注意建立在它的前概念基础之上,加强与各年段科学教材概念的联系,并注重与以后学生的科学概念接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中,第一部分是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第二部分是调查加工食品是否安全,第三部分认识天然食品是否一定安全。在科学概念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教学中,其安全性的调查与研究是重点,也是学生前概念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必须进行了解,针对性地指出天然食品不一定安全,加工食品也可以是安全的。在教学中还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天然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也是较为模糊的,认为2种食品一致的,课堂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等手段来认识,特别是食品添加剂学生的认识错误较多,教师应明确指出食品添加剂的优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

第7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特点,理解,配合

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学大纲经过几次改进之后,对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对于任课讲师来讲,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增加了不少。那么,如何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又能让任课老师系统化的教学呢?经过实际检验,总结出了“场景教学法”以供学生们学习,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一下“场景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年级的识字阶段,其重点就是让学生能认识更多的生字;第二个阶段是二至四年级的基础阶段,其重点就是让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文字和语言表达;第三个阶段是五至六年级的阶段,其重点就是让学生能进行一定篇幅的写作和事件的完整叙述。“场景教学法”在这三个阶段中都能适用。

第一,利用“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尽快掌握生字。

刚入学的小学生,在幼儿园阶段接触的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简单文字,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雏形,作为正常的语文教学来说,就不能简单的用图文来进行讲解了,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要是用文字去生硬的讲解,他们肯定适应不了。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场景教学法”发挥最大的作用了。

首先,任课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讲解的这一节课的所有的内容,圈定其中比较关键的几个重点或者是其中的难点,规划出一个简单的教学场景。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3课《菜园里》一文,这一节课的授课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这些蔬菜的名字,任课讲师就可以先制作一些教学课件,因为这些蔬菜是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得到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完全可以拿实物来进行教学。在教室内布置一个“菜园”的场景,制作一些识字卡片,把这些蔬菜的名字卡片都粘贴在蔬菜上。这样一来,就能很容易的让学生们掌握教学内容了。

其次,在授课结束之后,需要让学生家长进行课后辅导的时候进行一些配合。拿上文举的例子来说。任课老师在授课结束之后,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没有必要布置纸质的书面家庭作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菜市场再认识一下这些蔬菜。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刚入学,还没来得急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进行转变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利用“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尽快掌握段句。

基础阶段的学生,利用“场景教学法”教学,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语文教学的基础点和教学要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其实也很简单。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接触所发生的的事物的时候,需要表述的情况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这个过程和阶段了、这个阶段的时候,任课老师只需要简单的一些引导,就能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个尝试性的认识了。例如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教学方法来进行学习。这种场景既可以在教室内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模拟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家长在家里跟学生配合完成。其实无论是哪种模式,对于学生来讲都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的。虽然这仅仅是利用一张图片来表述其中的关系,但是如果把这个场景放到家里的话,完全可以举一反三的复制出多种及多重的人际关系,学生和家长的,学生和祖辈的,学生和邻里之间的,学生和玩伴之间的关系。不用一味地套用课本上的关系,完全可以让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方式以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分析。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激发了学生对人际关系之间的一种锻炼。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锻炼学生每一句话的完整性,还要尽量引导学生在所有整句之间的关联性和,这样就能给以后的段落写作打下基础。能让学生在尽量自然的状态下步入篇幅文章的写作和理解。不至于让学生们在进行大篇幅文章学习的时候感到吃力,尽量让这种衔接自然一些。

第三,利用“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尽快掌握文章。

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整个语文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最难教学的。因为经历过初级教学和基础教学之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要点,而且掌握了一定量的的教学必要性,与此同时,他们还要为“小升初”打基础。在这个时候,作为任课老师而言,就不能简单利用一些完全可以掌握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教学了。就必须要因地制宜的对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对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些“场景教学法”的学习,但是随着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简单的模拟教学模式已经根本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了。这里就需要我们的任课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来提高教学难度。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练习第9节》中的内容,相对就很有代表性。第一题,是需要学生根据手工课的效果来剖析这两个作品的对与错,这其中运用到了实物对比、叙述描写等方式。第二题,是需要学生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完整的信。这时,任课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在远方的朋友,然后辅导学生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这其中运用到了许是描写、回忆、和多种情感运用等方式。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础的写作能力。

第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回顾总结:

一、指导思想1

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2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3

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4

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

二、教材回顾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19年秋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童年往事、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篇。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部分课文在课文

前有一段连接语,提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及注意事项。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在每组例文的后面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及语文园地。全册8个单元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排在第一、第三、第六、第八单元,主题分别是我们与环境、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安慰、讲历史故事。全册共安排了8次习作,每个单元一个专题的习作。每个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第五单元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所以第五单元没安排语文园地。其中3个是固定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另有“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1次,“书写提示”在第一和第八单元各一次,“识字加油站”分别在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各安排了一次,全册共安排了4次。

本册要求认识250字,会写25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不再安排“词语盘点”,只在全册书后面安排了“词语表”,要求书写的词语全部在书后的“词语表”出现。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做法

(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我积极向组内的教师学习。课堂上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堂课都尽量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乐学。

(二)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节早自习和午读时间,我都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为了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并且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写学完古诗、课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存在的不足

在自身的素质上自己还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各项活动中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平时的教学中还注重能力的提高。这学期虽然我重视了学生知识的积累,但都没有要求学生把本学期积累的知识完完整整的记录在积累本上。以往的教学中我都要求学生记录下来的,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记录并不翻看、积累、消化的话也都是白搭,所以本学期我就没有要求孩子们统一记录,零散的记录在语文书上。在下一学期中,不但要注重积累,还要注重书写,将积累真正落到实处。还有,本学期的特色作业不够丰富。特色作业也做过一些,但没有统一的整理,也是一大遗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网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2、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熟练程度,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第9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阅读教学

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提高学生阅读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创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本文就如何创建高效阅读课堂提出以下见解。

一、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课堂创建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一些好词好句,从而活学活用到写作中。与此同时,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早期阅读到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可是在阅读完成以后也能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因此,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扩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素养,形成良好的品质。除此之外,开设高效的阅读课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开展的有效建议

(一)注重学生文章分段与总结段落大意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段落划分,并且归纳段落的意义,学生在进行段落划分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把重要的部分总结出来,概括内容的同时要考虑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课文的内部联系有准确的认识,也能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木兰从军》这篇古文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段落指导教学,鼓励学生先自己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的大概内容,并且将故事进行段落的划分。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文章讲述了四个部分,并且按照故事的完整度把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老师在学生分好段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引导,并且让学生通过简短的话语表述每一段的意思。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找到段落中的关键词,并且进行概括。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并且在老师科学系统的指导下,了解到故事的内在含义,并且总结出每个段落的真正含义,文章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在阅读课堂上,学生能够清楚的掌握文章的内在含义,达到教学目标。

(二)全面发挥老师的指导性作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要在教学的工作中担当指导者,对学生开展方向性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学习的正确方向,进而有效的节省时间,防止出现学习的误区。老师的科学有效指导,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更好的进行阅读学习。现在社会中,学生所接触的事情比较多,视野也更加开阔,获取知识的来源渠道也更加广泛,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传统的阅读,购买阅读辅导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了,因此老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阅读教学的方法。

(三)开展情景教学,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小学生天生好动,爱表演,因此通过表演的方式更加有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文章的了解程度。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册《祝你生日快乐》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表演,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也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