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休闲农业概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

第1篇: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类旅游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27-02

一、国内外高校体育类旅游等旅游类学科与别的学科结合起来的专业

在国外很多高校设置了与休闲旅游、农业旅游相关的院系和专业。如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健康与人类行为学院的娱乐公园与旅游专业;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娱乐和旅游系;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人类发展学部的人类运动・娱乐与行为学院;英国白金汉郡的休闲与旅游学部;英国的里茨・麦曲波里顿大学休闲与运动研究学院及台湾部分高校的休闲农业等专业。在国内,开设了此类领域相关的专业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长沙学院旅游与休闲专业;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的体育旅游方向;沈阳体育学院的体育旅游专业;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还有各类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借助自己学校的学科优势开设的相关旅游专业等。

二、体育类学生学习体育类旅游专业的优劣分析

对比别的高校,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体育院校学习体育类旅游有来自学校的优势,又有来自自身的一些优势。综合类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涵盖体育运动开展、管理、体育人文、休闲、保健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建设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学习体育旅游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学校新兴项目,如户外运动中的攀岩、皮划艇、游泳与救生、潜水等特色项目的设施和师资,有利专业将旅游知识与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得更紧密。而体育院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基础与体魄,能更好地做好户外旅游、户外活动中的岗位职责。用人单位在户外拓展的指导员、户外徒步的领队、户外活动的组织等岗位都倾向于招聘具有体育特长、身体素质过硬的人才。

体育类院校学生相对别的高校学生来说存在不重视理论类课程和学科理论学习的现象,知识面相对狭窄。学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上,但却忽视思维逻辑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由于体育活动的特点,学习体育类学生大多个性粗狂、不羁言行,在个人礼仪、仪表方面不够重视。这些对注重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个人体态仪容的旅游服务业来说是不小的缺点。

三、体育类旅游的课程构成体系

一是体育学、旅游学是体育旅游专业理论构建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是从培养角度来看,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支持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任)选修课、通识课等。所以体育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公共课、实践技能课(包括入学教育、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按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统一设置。

专业支持课的开始,应该包含体育类学科、旅游类学科和服务管理类学科的一些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科知识分为3大块。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方向)为例,专业基础课程中,体育类课程有: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身体素质锻炼方法、运动损伤及处理;旅游类课程有:休闲与旅游学概论、地貌地理;服务管理类课程有:管理学、公共关系实务等。

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支持课是承前启后的关系,专业支持课为后面专业核心课的开设奠定基础。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方向)为例,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体育类课程和旅游类课程,至于要开设哪些课程需看学校专业设置方向和特色,专业核心课程中体育类课和旅游类课程要具体体现专业的特色。

专业任(限)选课应该设置成模块,可以分为体育类课程的拓展模块、旅游类课程的拓展模块、管理类课程的拓展模块、服务类课程的拓展模块。学生应该从查漏补缺角度,或是以后就业的方向来选定选修的模块。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方向)为例,专业任(限)选修模块中,体育模块课程有:高尔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保健等;旅游模块课程有:中国旅游资源概况、酒店管理、旅游心理、导游实务等;服务管理模块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技巧、体育科研方法、企业文化概论等。

全校的通识课,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别的需求来选择的课程。

四、体育旅游专业主要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开展

(一)体育类旅游课程的教学

体育类特色的专业核心课,除了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外,还需重视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的重视,不在于用多长的课时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在于教授学生如何把体育专业的学科知识理顺,工作中把这些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传给教授的对象,并使之易于接受。通过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让学生轮流分组授课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加上制订实践教学完整的评价方法和老师的引导作用,将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旅游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旅游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成与学生学习方向贴近的项目和方案,在旅游教材的基础上编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讲义。

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高校教师不能到岗体验相应的工作,导致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本层面上。由于缺乏操作性、从业工作经验,教师授课效果难免显得单调和苍白无力。所以每门课程应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由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组成,校内教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每位成员担任这门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讲授,这样就可以适当引进部分行业人士来参与课程的教学而又不会与其工作产生冲突。

旅游类课程的实践,往往存在简单出游1-2次,就用完实践教学的课时,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旅游类课程的实践,外出实践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实践后做好总结工作。教师事先需实地踩点、设计好考察路线、户外活动方案、对突发事件准备预案等。重视野外考察活动的“学习”效果,而淡化“旅游”效果。并在课程中培养学生设计、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部分旅游学科需具备的技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训这样的方式来培养,部分旅游行业操作的知识可以通过参观的实践方式来辅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三)服务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体育学院的学生对服务管理相关的知识接触较少,且服务管理类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疏实践的情况;或是重视实践,但是考试中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达不到标准,就业部门反馈学生服务、管理的意识和行为表现欠缺。所以服务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通过适当地引荐部分行业人士来参与教学,通过观看优秀的授课视频和经典的真实案例分析、参与和实训教学相近的活动来实现。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与课程相关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如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实训课可与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结合在一起;沟通技巧课的实践教学可以和学生的下乡活动、外出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以上提到的实践教学方法将能起到加强学生在服务管理类方面的技能的培养。

五、总结

体育类旅游专业教学需因材施教,所以做好学情分析非常重要。体育类旅游专业是一个将体育学科和旅游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要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需要老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筛选,设计自己的教学、实训内容和项目,并改善课程的实践教学。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实行模块设置,让学生查漏补缺或是为以后的就业方向做好铺垫。全校的通识课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课程。充分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体育类旅游专业培养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使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需求高度匹配。

[参考文献]

[1]蔡林,李宁等.论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第2篇: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 体育; 研究

一、农村体育研究现况

(一)概念界定

相关农村体育的基本概念主要体现于对"农村"、"农村体育"、"农民"、"农民体育"及"村落体育"的认识上。

1.村落及村落体育概念的界定

村落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最主要的自然聚落,具有社区的社会关系、秩序以及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村落的边缘清楚,由固定的农业人群长期聚居和生活所组成的空间和社会单元。

村落体育是指在村落环境中以村民为主体,以健康、娱乐、休闲等为目的而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锻炼活动,属于社区活动概念,具有文化层次含义,包括各种现代体育活动和传统体育活动。

2.农村、农民及农村体育的界定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居民聚居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和主要场所。

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是一种身份的表征,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以村庄为长期居住地的人群才能称为真正的农民。

农村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农村地理范围内,以农村人口为参与主体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包括在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

(二)农村体育组织研究

当前村落体育组织结构松散,缺乏稳定性。有学者从自组织理论出发,分析农村体育的历史变革与农村体育组织演绎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组织演进是当前农村体育组织发展的必然路径,在农村体育组织体系中,政府和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自身角色并合理定位。

(三)农村体育现状研究

现状研究主要涉及体育人口、农民体育意识和态度、体育价值观念、健身场所、锻炼时间及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现状反映出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体育发展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村体育管理上存在以"城市体育"衡量农村体育的惯性思维,发展理念上与本土体育及乡土实际的背离;地域范围内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村体育组织不健全等。制约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理念、文化等方面。

(四)关于农村体育对策的研究

在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上,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相应的建议。朱勇从村落体育的善本再造角度强调"原生态"价值取向对村落体育和农村体育的重要性,指出在继承、发扬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发掘传统体育的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的多元和文化和谐发展。郭修金从小康社会的建设为视角,认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应向下进行转移,县城是农村体育的龙头,乡镇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纽带,村落是农村体育的根基和落脚点,强化政府职能,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合理发挥。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概念界定不清

由于社会的飞速变迁,对农村、农民、农村体育的界定存在模糊,给相关研究带来瓶颈。由于关于农村体育理论研究的复杂性以及概念界定的必要性,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农村体育范围进行界定。

(二)农村体育研究边缘化

我国对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虽然近年来全面健身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社会体育研究的进展,但从国家社科基金和体育总局软科学理想资助情况看,农村体育只占3.67%。此外,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容易站在现代体育的视角来审视,忽略了农村社会变迁发展的现实,与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渐行渐远。

(三)研究对象不清

当前农村体育研究对象中的"农村"范围过大,对所辖行政村即自然村落社区的体育活动缺乏应有的、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村落是地缘和血缘关系醇厚农村的主体,较多地存在着依靠农耕的完全意义上农民,传统的农村体育项目也正是起源于村落以及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而这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亦可作为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并对与现代体育的结合和推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四)研究方法偏失

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共时性问卷调查法,虽然可以经济、有效地获得研究者所需的调查资料,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动频繁,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容易影响到问卷效度和信度,一个时点的共时性问卷调查不能反映出农村体育发展全貌。

三、结语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体育研究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但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两者结合脱节。农村体育的研究应把握"农村"的实质,与当地的民俗、地貌特征、经济发展、文化习惯、传统体育等结合,不能追求公式化;应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相结合;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尤其是社会学理论来研究农村体育,站在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研究农村体育。

参考文献:

何肇发.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05.2005.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体育科学,2006(4):86-95.

郭修金,虞重干.村落体育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功能探析--山东临沂沈泉庄的实地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27(3):33-36.

韩明谟.农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体育文化导刊,2005,36(5):5-6.

卢元镇.社会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3.

陈安槐,陈萌生.体育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张红坚,段黔冰.农村体育组织方式选择与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20-22.

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体育文化导刊, 2009(6): 16-20.

奚凤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我国农村体育.体育文化导刊, 2006(9): 8-10

第3篇: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研究;年鉴;创新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26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02-05

Study about Yearbook User and 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i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Zhang Lili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growing bodies of literature were being digitized.It can find different yearbooks in paper periodicals,databases and the internet.In this paper,it studied the yearbook users in the reading room of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analyzed the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of yearbook users and try to find a new and efficient model of yearbook servic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s of yearbook and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library to digital library.

〔Key words〕library;user study;yearbook;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1]。同时年鉴作为第一流的信息源[2],通过对大量原始信息、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和加工,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于一身,形成了集数据、情报、资料为一体的高密度多元信息载体,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特点[2]。读者可通过年鉴查找学科发展的历史大事、最新动态、最新进展和准确详细的数字统计资料,还可以利用年鉴查找法规政策、当代人物生平和书刊论文线索等,尤其是由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述评等三次文献,参考价值极高,是能够满足读者多方面需求的全面而权威的文献。图书馆是年鉴的主要用户和收藏者,我国其他年鉴用户目前也主要是通过图书馆来使用年鉴,图书馆既是年鉴最大的用户,也是年鉴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年鉴阅览室的读者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将读者的需求及对年鉴编纂质量的评价信息反馈给年鉴编纂部门,探讨图书馆年鉴阅览室的创新服务模式,充当年鉴用户与年鉴编纂部门互动的桥梁,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年鉴的适用性,使年鉴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国家图书馆中国年鉴阅览室的读者构成

国家图书馆中国年鉴阅览室是国内收藏印刷本年鉴最全的特色阅览室。接待来自国内外的各类型读者。

1.1 中国年鉴阅览室接待读者数量和流通情况

从2006-2009年,阅览室接待读者数量相对稳定。2008年受奥运会影响,读者数量稍有减少,流通量却有所增加,2009年年鉴阅览室流通量比2008年增加了16.4%。从整体趋势上看,读者对年鉴的查阅需求不断增加(图1)。

1.2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年龄构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006-2009年到中国年鉴阅览室的读者年龄分布基本一致,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读者为主,约占85%,其中也不乏高龄读者,最年长者85岁,多为退休教授或科研人员(图2)。

图2 2009年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年龄构成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国家图书馆年鉴用户研究及创新服务模式探索Feb.,2012Vol.32 No.21.3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身份构成

以2009年为例,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以在校学生为主,约占69.8%,本科生占19.8%,在读硕士占38.8%,在读博士占11.2%;教师和科研人员占10.3%;16.6%为一般工作人员,全年还接待外宾86人次(图3)。

1.4 读者来源

以2009年为例,本室最大的读者群来自高校系统,占到全部读者人数的69.6%(其中在京高校168所,7 198人次,约占90.6%,大多集中在离国家图书馆比较近的高校;外地高校190所,705人次,占8.9%;有42人次来自国外31所高校);11.4%的读者来自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19.4%来自各类公司、企业。

图4 2009年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来源

2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对年鉴的需求分析

2.1 2006-2009年按中图分类的年鉴流通统计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年鉴阅览室中读者查阅频率最高的是C类,占总流通量的53%,其次是F类,占30.3%;G类,占4%;和Z类,占5.7%;D类(政治、法律),占1.67%;X类(环境),占1.3%。C类主要是国家、省、直辖市、地级城市的统计年鉴,如: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苏州统计年鉴等;F类是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类年鉴和经济类统计年鉴,如:中国金融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北京房地产年鉴等;G类主要查阅的是教育年鉴、教育统计年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信息年鉴等;Z类主要是各省、市、县的综合性年鉴,尤其是县一级统计年鉴出的很少,读者查阅县以下资料主要从市级统计年鉴和县级综合性年鉴中查阅。因此,读者查阅的年鉴种类主要集中在“统计年鉴”,“经济类年鉴”,“教育及综合类”,“卫生及环保”等方面(图5)。

图5 2006-2009年按中图分类的年鉴流通统计

2.2 读者查阅年鉴的目的及需求

笔者在2006年及2009年向到室读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就“读者年龄”“学历层次”、“职业”、“查阅数据的年限”、“查阅年鉴的目的”“内容需求”、“对我国目前现有的年鉴资源数据库的利用情况”、“对年鉴资源载体形式的选择”、“室藏年鉴的满足率”、“室藏评价”、“应加强哪方面年鉴的入藏”、“国家图书馆年鉴室的服务方式应如何改进”等13项进行了调查,2次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其中49%的读者为了课题需要,18%的读者为了完成毕业论文,12%的读者兼顾课题和论文;9%的读者用于市场研究,5%的读者用于决策分析,7%的读者用于信息服务。由于高校教师一般都身兼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承担国家和各大部委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虽然在校学生占70%,但学生中有82%都是在帮导师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各类统计数据,其中有部分学生跟导师做完课题,自己的论文也就提交了。有18%学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而查阅年鉴。科研院所、各大部委的科研人员和官员,也都是为完成国家或部委课题或决策分析、市场研究来本室查阅资料;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顾问公司、投资公司、评估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外资企业、律师事务所等也都在做信息情报方面的工作,他们为委托单位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为委托方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有的也申请国家或部委课题等(图6)。

图6 读者查阅年鉴的目的

读者对年鉴内容的需求集中在经济指标,分行业的经济指标,人口数据,农业数据,教育类数据和县以下的统计数据(图7)。很多读者同时需要若干类型的数据。近几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农村医疗改革等等,相应的课题应运而生,读者对县级以下的详细数据需求呈上升趋势,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口、收入、耕地、消费性支出等项目上,比如需要类似农村沼气用户、沼气池数量等一些非常细化的数据。读者为了完成课题研究,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尤其是需要很多回溯性数据。跟据统计结果,需要20年和20年以上数据的读者达31%,需要10年和15年连续数据的读者到37%(图8),可见数据的连续性多么重要。此外,读者对年鉴中各行业运行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等内容的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市场、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环境治理,能源消耗等相关数据的需求逐渐上升,说明我国有关部门对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年鉴编辑部门应该重视年鉴用户的需求,适时提供科学、可靠、权威的、连续性的资料和数据,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运营部门等制定方针、政策、发展规划、理论研究、投资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3 读者对年鉴资源认知度和评价

3.1 读者对年鉴数据库的认知度和评价

为了解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对年鉴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我们对同方(CNKI)的“《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方正Apabi)、“中国资讯行搜数网”3个年鉴数据库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图9、图10)。由于本室读者70%来自高校,高校系统购买同方(CN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使用权的较多,因此对读者对同方(CNKI)的中文年鉴全文数据库的认知度远远高于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方正阿帕比)和中国资讯行搜数网;在使用过3个数据库的读者中,对3个库的评价和满足率上相差不太大。对同方(CNKI)的中文年鉴全文数据库的评价略高于方正阿帕比的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对中国资讯行搜数网的满足率稍差一些。但回答问卷的读者中73%都没用过,最主要的原因是接触不到该库。而且查阅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对这些数据库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

3.2 读者对中国年鉴阅览室藏书评价

通过读者对中国年鉴阅览室藏书的评价发现,有19%的读者回答本室年鉴可以满足其需求,56%的读者认为基本能满足需要,有25%的读者回答能满足一部分。对本室藏状况感到满意的为54%,基本满意的为44%,不满意的为0.45%。而目前不能让读者完全满意的原因有五点:(1)读者需求的差异性较大,虽然年鉴是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时间密集的特点,但并非能满足所有读者需求;(2)数据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地市一级年鉴的连续性有欠缺,缺乏县一级统计数据;(3)行业数据细化不够,(4)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能源方面数据提供的不够全面;(5)有些年鉴出现数据错误或前后不一致,而且未作说明等。

3.3 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阅读习惯调查

通过对中国年鉴阅览室读者使用纸版和数据库年鉴的调查发现,读者中有18%的读者选择电子版或网络版年鉴,33%的读者选择使用纸本年鉴,49%的读者选择两者兼顾(图11)。由此看出,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读者对网络版、电子版年鉴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它带给读者的是方便快捷,而且节省大量复印费用,并节约纸张。但是仍然有33%的读者选择纸本年鉴,49%的读者选择两者兼顾。一方面有阅读习惯的问题,另一方面纸本年鉴,比较直观,翻检容易,而且,有很多早期年鉴,和编辑单位内部发行的年鉴,还没有被数据库收录,而本室收藏相对较全,查阅这部分年鉴的读者依然要来我室查阅纸本年鉴。

3.4 读者对年鉴入藏方面的建议以及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年鉴新书更新太慢,有的年鉴出版1~2年了还未到馆或到室。

(2)有些种类年鉴的连续性不能保障,主要是地市的统计年鉴,对读者的课题论文的完成造成一定困难。纸版年鉴应保证省级、地方城市年鉴齐全,增加县级统计年鉴的入藏,各种普查资料汇编也应齐备。应加强西部各省以及西部经济、文化、资源、环境方面的年鉴的入藏,尤其是民族地区年鉴的入藏。

(3)简化年鉴资源数据库使用界面,使之更方便查阅。

(4)加强近些年国外重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部分世界组织出版年鉴的收藏。

(5)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统计年鉴的入藏。读者需求集中在历年行业统计数据,尤其是细分行业的一些经济指标;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物资消耗或农业生产成本投入较细化的数据资料,与农业和农村生活相关的能源消耗数据、农村经济,农林采矿等农业数据;能源,交通运输,物流、港口、航运,制造业及工业统计数据;环保、排污数据;灾害、事故、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互联网用户等方面的数据等,关于外资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统计应细化。

(6)加强各地行业统计年鉴的入藏或编辑一些更细化的年鉴,如通商口岸类、军队、科技、能源、环境、市场、旅游、保险方面的统计年鉴等等,行业细分得越小越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行业产业开始萌芽和发展,如:休闲产业、体育产业、住房、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等,希望能加强这方面年鉴的出版和入藏。

(7)关于儿童统计资料太少,尤其是儿童图书馆方面的资料。

(8)希望能加强对台、港、澳广播、电影、电视年鉴以及亚洲国家广播、电视、电影年鉴的入藏。

(9)有些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前后出入很大,又没有针对性地说明,年鉴编辑部门应该定期制作回溯性的数据汇总,以方便读者利用。同时应加快年鉴编辑速度,使最新的年鉴能尽快投入使用。

4 国家图书馆年鉴阅览室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目前我国年鉴资源早已不再局限于纸本年鉴,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一般而言,单种年鉴形不成信息优势,整合成基于大规模资源数据库的信息系统才会形成产业,赢得市场。所以,中国年鉴必须走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之路[3]。到目前为止,归于信息产业的年鉴,已经出现了多载体形式。图书馆无疑将整合多载体形式的年鉴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服务模式应该从提供实体型文献为主向提供实体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与网络资源并重的方向转型;从一般性的文献借阅服务向深层次、个性化服务推进;服务内容从提供单一形式资源向提供集成资源过度。服务手段以到馆的、手工的文献借阅服务与远程的、网络化的文献信息和知识推送服务并举。

4.1 整合馆藏年鉴资源,拓展服务模式

从2009年7月开始,在中国年鉴阅览室搭建了多载体形式的年鉴资源服务平台:在提供3 137种,17 277册纸本年鉴的闭架阅览服务的同时,还在阅览室放置1台年鉴光盘检索用机,2台数字资源检索用机(可以检索国家图书馆购买的年鉴数据库),同时本室还整合了各地省情网、市情网、统计局信息网站上的免费使用的年鉴网络资源,并于2009年9月30日推出“互联网上免费使用的综合性年鉴资源网址导航”和“互联网上免费使用的统计年鉴资源网址导航”手册,并不断跟踪和更新。目前已经收集了200余种免费使用的网络年鉴资源,这些年鉴全部来自政府网站,具有权威性,使到馆读者在一个固定空间内既可以查阅纸本年鉴,也可以浏览、下载“清华同方知网《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制作“在线阅读年鉴”以及“光盘版年鉴”,同时,还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浏览各地省情网,市情网,统计信息网上免费使用的综合性年鉴和统计年鉴。

4.2 加强年鉴资源的宣传与揭示

中国年鉴阅览室从2006年6月份开始将每个月入藏的年鉴新书目录以及新创刊年鉴的内容摘要挂在图书馆“新书推荐”栏目中,使读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得年鉴出版和入藏信息。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宣传力度,还需要制作年鉴专题导航,链接政府网站上的年鉴栏目,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服务。除此之外,需在阅览室内制作宣传栏,将室藏书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室藏年鉴。

4.3 跟踪年鉴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室藏信息

网络年鉴资源可以弥补馆藏纸本年鉴的不足,如:南京统计局网站提供的《南京统计年鉴》从1949-2010年都可全文检索,而我馆纸本只入藏1994年、1997年、2000-2010年的年鉴;《威海统计年鉴》馆藏只有1993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08年的,而威海统计信息网提供2000-2011年的统计年鉴全文检索;《大庆年鉴》,本馆只入藏了1988-2000年、2009年、2010年的,而在中国龙志――黑龙江省情信息网中可以检索到从1988-2006年《大庆年鉴》的全文;尤其是可以从政府网站获取一些县级年鉴资料。对已经掌握的正在进行年鉴建档的政府网站继续跟踪,以便及时获取上传信息。

4.4 加强馆员培训,提高年鉴检索能力

中国年鉴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是年鉴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中介桥梁,通过培训可以更好的辅导读者利用年鉴数字资源,及时反馈读者需求信息,促进各类年鉴资源的使用。通过浏览检索各级政府网站和中国年鉴网,及时获取年鉴出版信息,进一步整合年鉴网络资源,定期向采访部门提供缺藏书目,向读者宣传室藏,推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扩大读者对我国年鉴资源的认知度,实现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肖东发.年鉴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2:76.

第4篇: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主体;协调机制

一、导论

(一)相关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的前身是“无形文化遗产”,日本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首先提到,也是最先意识到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同时强调“访问的目的不应该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包括保护活动、开发活动、游览活动)基于相同的经济要求或利益诉求而形成的个人或团体。

(二)研究背景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要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就要在静态环境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要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传承,要避免非物质文化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改变非物质文化的原始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具有动态性特征,他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人与环境适应的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中传承非物质文化,保持文化“活态性”。

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弊端,坚持静态的传承方式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予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一般都有各级政府承担保护、传承费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性特征不明显,政府一般都不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结果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坚持动态的保护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的吸收外来因素,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因为落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面对先进的文明对生活带来的方便时必然会摒弃传统的生活习惯、方式同样也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探索

由于以上两种保护方式都存在着弊端,因此要找出一条既能保护非物质文化,又能提供资金支持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游游客增多,入境游客增多,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撑,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游客到某一地旅游更愿意亲身体验一种文化,更注重参与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无形的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会到,更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的、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3]

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不多,中国知网(CNKI)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不足30篇,且都是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利益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各个主体的行为基础,只有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矛盾,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就是宣城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群体。正像利益相关者会受到一家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工商业活动的影响一样,这些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该企业的行动、决策或实践,对于一个组织机构而言,一个利益相关者可以被认为是任何影响或受到影响的个体或群体。[4]

本文所讨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影响和被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围绕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持有、维护和购买的行为而形成的政府、旅游企业、传承人、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利益相关群体。

(一)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都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我国现已确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1517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0项,中国占有4项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此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形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想而知今后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界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政府,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人才压力。有些地方政府热心于“申遗”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要保护非物质文化更看重的是其背后的利益。一旦申遗成功会带来名利上的收获,进而通过开发获得经济利益,这种以利益为主的保护心理往往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失去文化的“真实性”。

(二)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游客的喜好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截取某一文化碎片,并是不完整的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形态。比如白族的婚俗习惯是持续三天的时间,但旅游开发商将这一文化体验缩短到7分钟,游客并没有理解真实的白族婚俗习惯,游客在体验之后会形成自己的观念,这也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而他们的观念并没有反映真实的文化内涵。因此这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会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

(三)传承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年纪普遍偏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核心的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传承人越是年轻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人口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38.6%为年轻老人,32.4%为老年人,6%为长寿老人,老人在传承人中所占比重为77%,传承人由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低,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此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健全,遗产继承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没有专利权,技术会被大机器所代替。如,大理古城所出售的扎染品,打着传统工艺的名号其实都是工厂机器生产的。在大理古城几乎找不到传统工艺的扎染品。机器生产的扎染产量大价格低廉,传统手工艺无法与之较量,在市场竞争中慢慢的被淘汰。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经济效益低下,他们便会放弃自己继承的工艺,选择别的工作来维持生计,造成传统手工艺技术的流失。

(四)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旅游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体的社区居民,有三种身份,即目的地主人、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提供者。[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也有着文化传承人的身份,但这种身份是模糊的,社区居民自身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身份。一种文化是特定地域内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区居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意识薄弱。在受到外来便利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社区居民会选择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摒弃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工业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织布技术面临着消失的绝境。司马迁祠景区有一个展馆叫“守望家园”里面展示着中国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景象,陈列有织布机以及织布用的各种器物、花馍、热炕、手工缝制的布鞋、衣物等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优秀技艺的物件。这些物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代表。而民间现存人口中能够做出这些物品的手工劳动者越来越少,只有在节日客流量大的时候才能看到旅游景区请来的三位传统老艺人在现场织布、纳鞋底、做花馍,他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而这些技艺曾经是所有妇女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年轻一代都不愿学习复杂的传统技艺,不少非物质文化失去了生存环境,不断遭到淘汰甚至灭绝。

(五)旅游者

体验性旅游是旅游活动的必要构成部分,无论旅游者抱着什么样目的前来旅游最终都会参与体验到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旅游者希望在旅游体验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希望他们的体验质量能够保持高水平,他们希望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目的地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抱有保护的心态。但是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不便、食宿服务落后影响着游览活动,旅游者将会产生强烈的开发意愿。旅游者由于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各自固有的生活习惯不同,旅游者希望体验到他们印象中的而不一定是真实性的遗产,在体验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文化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旅游者并不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是为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能够健康、和谐、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最主要的是实现各自的利益,要兼顾各方利益的实现就要建立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表达机制。

(一)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也是各利益主体最为关心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的实现。政府希望旅游活动能够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提高目的地人民生活水平。社区居民和文化传承人的最大诉求是通过旅游开发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要求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社区的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持续发展,旅游企业的利益诉求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游客的主要利益诉求是体验到目的地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一些列的诉求都是通过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完成,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游客的需要,又要满足社区居民和传承者的需要,以此来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样才能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建立利益约束机制

利益约束机制是指对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的约束和管控,只有对不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行管控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合理运行,才能保证集体利益的实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是紧密联系的,传承者和社区居民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就要借助旅游企业的开发来实现,旅游企业和游客要想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就要借助于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政府的诉求只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然而各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都要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略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要求,这就要求建立利益约束机制来控制各方的不合理利益诉求。这些利益约束机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传承者和社区居民应该处于合法的监督地位,对于旅游企业的过度开发能够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制止,对于游客的破坏进行及时纠正和制止。利益约束机制是相互的,对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行为也要进行监督和约束,由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数量庞大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予以监督,主要通过立法和舆论监督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三)建立利益表达机制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建立科学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各主体利益能够及时有效的表达,减少利益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各利益主体才能合法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进而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减少非物质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旅游活动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总结

旅游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影响旅游开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破坏,最终造成旅游核心资源的丧失。文章通过对于各方利益的分析,提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来实现各主体的利益要求,同时对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行约束,以此来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11月3日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试一次会议批准.

[2] 李玉华.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3] 谭宏,历史考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促进意义探究[J].农业考古,2010(4):345-348.

[4] 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3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