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统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随机变量 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 数字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的一门数学学科,该课程作为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地应用,它已成为各类专业大学生的数学必修课之一。
由于概率论的研究对象与一般数学学科不同,因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它除了具有其它数学学科的理论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计算技巧。它在解决问题时更注重概念与思路,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特别是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不易掌握它的规律。根据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处理,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逐步懂得运用概率论的特点,掌握其规律性。
下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随机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随机事件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了解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把复杂的事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事件的和或积,从而利用概率的基本公式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也是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在讲授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时,可以结合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并用文氏图加以说明。例如,列出如下的对照表(表1,表2),就能使问题清楚、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讲课中,应特别注意强调其概率意义的描述,避免学生走入只会从集合的角度理解问题的误区。
2 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课程的第二章引进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 这一部分的特点之一是:基本概念很多,描述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和公式也很多。因此学生容易将一些概念混淆,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记不住相应的公式。针对这些问题,在讲完一部分相关的内容以后,可以进行一次小结,将相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例如,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图中标出所用的公式。这样做可使各个概念更清楚、直观、容易记忆。
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分布特征的某些数字。其中有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原点矩、中心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等。由于随机变量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类,它们的各种数字特征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在讲授这一部分时可以将离散型和连续型的情形加以对照,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容易记住公式。例如,在讲授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时,可以列出下列对照表(表3)。
从表中3可以看出,离散随机变量与连续随机变量的同一数字特征的计算公式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一个是求级数,另一个是求积分。将离散求和换成连续求和,就可以由离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公式得到连续随机变量的相应公式。
本章的另一个难点是求各种数字特征的公式太多,学生容易混淆,难以记住。例如对于二维离散随机变量来说,就有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各阶原点矩、各阶中心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等的计算公式。对于连续随机变量也有这些相应的公式。要区分、记住这么多公式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一问题,在讲完相关的内容后,可以将上述所有公式的记忆归结到两个公式: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4 结束语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概率论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一处难点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基础信息分析的基础来源。并且学籍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是众多的学校,建立本系统的目的是能够方便地实现学校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高校学生学籍是指学生经高考录取后,按规定的时间报到注册并经过入学复核后取得的合法资格。本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对一个学校的所有学生整个学籍的查询、修改、添加和删除。它包括对学生入学资格审核,报到注册,课程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处理,毕业资格审核,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教师分布任课管理等,关系到学生学习资格、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的认定和教师的查看认可情况,具有很强的策动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学生基数急速增加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传统的依赖人力管理的学生学籍管理也随之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即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浪费了财力,并且由于人工管理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造成了学籍管理工作的不规范、学籍管理手段的落后、学籍档案材料内容的空泛,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众多损失。为解决各高校现阶段学籍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必须以教育部电子注册要求的内容为导向,以学籍学历管理网络平台为蓝本,结合自身情况购买或自行开发“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达到与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所要求的电子注册数据兼容、减少整理数据的工作量。第二,可以实现网络查询与修改,能够建立学生动态的电子学籍档案。第三,应具备校、院两级版本,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达到集散合理、强化数据准确度。
学籍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是学生的信息,教学信息的数据来源。前台的各种作最终影响到的都是后台的数据库系统。本系统应尽可能全的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情况,记录学生的思想、学业、体质、纪律等方面的自然情况和历史演变过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教学类档案归档范围所列学生学籍档案内容有:反映学生入学基本情况的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升级、留级、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等)、学生奖励材料(奖学金、优秀学生、先进班级等)、学生处分材料。笔者认为这些都应归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也是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得基本组成部分,是电子注册工作的依据。
建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做好学籍管理管的需要。本系统主要输入学生的个人信息,每人一条记录,每个输入的字段都可以作为查询检索的入口,通过检索就能直接在计算机或网上调阅学生的在校信息,从而能核实、确认在校学生或毕业证书的真伪,便于对学籍信息统计,保证学籍异动处理的及时、准确。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本系统牵涉到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姓名、学号、生日、成绩、系部、班级管理等,因此应实现系统的准确化、自动化、规范化,实现作业的迅速性。
学籍管理系统设置应有权限控制部分,它所面向的作群主要应分三类:第一类为一般用户,他们只具有查询的功能,只能实现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的权限。第二类为录入/修改人员,他们具有对数据库的记录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限。第三类为管理人员,他们除了有以上两类用户所具有的功能以外,还有对帐号进行维护的功能等。对此系统应有以下功能::①查询在校学生成绩及基本信息情况。以便于为学校领导和老师提供学生成绩及基本信息的统计数据。②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及成绩查询。以便于社会各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证书真假的检验及对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审核。③对学籍异动及学生奖惩情况的查询。通过学籍管理工作的维护,保证对学生在校期间档案信息的准确、完整。并在学生毕业后将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输出转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从而达到能够进行系部设置、专业设置、班级设置,对每学期录入学生进行课程安排,每学期分数表、个人总成绩进行总结,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对数据库中各表进行增加记录、删除记录、修改记录、查询记录、查询记录、浏览记录等。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趋势; 光纤到户; 全光网络
Abstract: Due to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with low loss, wide bandwidth, large capacity,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resistance t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s not easy to crosstalk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been the industry favor, very rapi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in our country,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rend; FTTH; all-optical network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作为载波的光波频率比电波的频率高得多,而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导波管的损耗低得多,所以说光纤通信的容量要比微波通信大几十倍。光纤是用玻璃材料构造的,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光纤之间的串绕非常小;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不会因为光信号泄漏而担心传输的信息被人窃听;光纤的芯很细,由多芯组成光缆的直径也很小,所以用光缆作为传输信道,使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解决了地下管道拥挤的问题。
光纤通信在技术功能构成上主要分为:(1)信号的发射;(2)信号的合波;(3)信号的传输和放大; (4)信号的分离;(5)信号的接收。
2 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光纤比铜线或电缆有大得多的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于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由于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而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通常采用各种复杂技术来增加传输的容量,特别是现在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OGbps。
损耗低 ,中继距离长。目前,商品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0dB/km,这样的传输损耗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的更低。这意味着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跨越更大的无中继距离;对于一个长途传输线路,由于中继站数目的减少,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可大大降低。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的绝缘体材料,不易被腐蚀,而且绝缘性好。与之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光波导对电磁干扰的免疫力,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还可用它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这一点对于强电领域(如电力传输线路和电气化铁道)的通信系统特别有利。由于能免除电磁脉冲效应,光纤传输系还特别适合于军事应用。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在电波传输的过程中,电磁波的泄漏会造成各传输通道的串扰,而容易被窃听,保密性差。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因为光信号被完善地限制在光波导结构中,而任何泄漏的射线都被环绕光纤的不透明包皮所吸收,即使在转弯处,漏出的光波也十分微弱,即使光缆内光纤总数很多,相邻信道也不会出现串音干扰,同时在光缆外面,也无法窃听到光纤中传输的信息。
3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的主要对策
波长就是一个信号系统,把从前的电路交换,换成当前的光路交换。这种交换系统就是把光的传输和交换融为一体,把交换给取消了。希望今年能作出一个演示系统。这个问题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如此困惑传输高速路的问题,宽带推广应用就有很好的基础。
第一个是可变波长激光器、高频调制器;第二是波分复用/解复用器/滤波器;第三是增益平坦和锁定的SCL 波段放大器;第四是RAMAN 放大器;第五是高频光探测器、MEMS光开关。我国建立环保型的微电子和光电子的生产基地,我国的硅石材料是非常丰富的。多晶硅是未来最清洁的能源。
21 世纪,要发展光网络与移动通信式的结合,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光网络与毫米波的结合,如果成功的话,也是很大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再一个是制造高精度的光纤陀螺。这不仅仅是未来航空系统,导弹系统要用它,国外的汽车里面也有陀螺。此外,新型实用化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虽然这几年来,我国光缆电缆技术有很大发展,有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在发挥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比例仍是很小的,国内有近200 家光纤光缆厂,但大多产品单一,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实际上我国的光纤光缆技术应该说与国际水平己差距下大,因此我们作为世界第二的光缆大国,应该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创造更多的光纤光缆专利。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重大策略,国家制定了有利的政策,政府对发展通信等行业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西部是一个地域复杂、分布较宽、通信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大发展中,通信要先行,需要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光纤光缆及通信电缆的先进产品来配合发展的需求。因此,符合条件的产品将会在这里找到很好的市场,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的各种技术、产品及成果都会在西部开发中得到发挥。
4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 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光纤到户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追求的梦想。
(1) 光纤到户
现在移动通信发展速度惊人, 因其带宽有限,终端体积不可能太大, 显示屏幕受限等因素, 人们依然追求性能相对占优的固定终端, 希望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户的魅力在于它有极大的带宽, 它是解决从互联网主干网到用户桌面的“最后一公里”瓶颈现象的最佳方案。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光纤到户的成本大大降低, 不久可降到与DSL 和HFC 网相当, 这使FTTH 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据报道, 1997 年日本NTT 公司就开始发展FTTH, 2000年后由于成本降低而使用户数量大增。美国在2002 年前后的12 个月中, FTTH 的安装数量增加了200%以上。在我国, 光纤到户也是势在必行, 光纤到户的实验网已在武汉、成都等市开展, 预计2012 年前后, 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将兴起光纤到户建设。可以说光纤到户是光纤通信的一个亮点, 伴随着相应技术的成熟与实用化, 成本降低到能承受的水平时, FTTH 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2) 全光网络
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 但在网络结点处仍用电器件, 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提高, 因此真正的全光网络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 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 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 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 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 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 网络结构简单, 组网非常灵活, 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 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 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 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 消除电光瓶颈已成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 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 更是理想级别。
5 结束语
现在光通信网络的容量虽然已经很大,但还有许多应用能力在闲置,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先导的信息需求也必然不断增长,一定会超过现有网络能力,推动通信网络的继续发展。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一定不断会有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于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落后,企业领导缺乏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内在需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统计模式改革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企业;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104-01
1 企业统计的重要性
(1)企业统计具有信息主导作用。
(2)具有咨询和监督功能。
运用现代统计技术对企业经营运行状况进行监测,通过可靠的经济信息数据库中的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资源,多层次、深层次地展开企业经济活动的专题与综合分 析,在宏观信息、市场信息、企业微观信息基础上做出预测、置信估计,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全面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 定量检查,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反应、描述,提供监测、预警、中止信号,并提出咨询意见。
2 企业统计中存在问题
(1)服务主体错位。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以一套报表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政府统计模式,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服务的对象始终是政府。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分开,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统计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但是企业的统计工作从总体上看仍然没有突破“统计=报表”的传统模式。相应地,企业统计的职能也没有从报告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企业统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各种报表,即所谓“吃企业饭,干上级事”,缺乏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入分析的主动性,从而对企业经营没有直接贡献,所以往往被看作是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是企业中效益最差的管理部门。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就要求企业统计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政府由原来的主要服务对象变为次要服务对象,因此,企业统计的目的要由为政府统计服务改变为企业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服务。
(2)指标体系不完整。与统计报表相适应,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一般只局限于企业的产值、产量、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而与企业管理与决策需求相适应的指标甚少,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更少,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3)工作内容单调、手段落后。由于企业统计人员均是事后统计,较少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多简单的数据说明,少深入的系统分析。多数统计数据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信息产品,很少有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大的深加工统计产品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以帮助其进行决策。所以,企业统计部门不被企业领导所重视,其人员、设备配置相对于其他部门较落后。
(4)缺乏高素质的统计人才。由于企业统计在现有的统计工作体制与模式下没有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对企业经营没有直接贡献,所以企业统计部门不被企业领导所重视,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低下,能力较强的人员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都不愿意在统计岗位工作,造成统计人才的短缺。而从统计业务来看,企业统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统计功能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企业统计本可以在数据分析方面发挥作用,但由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数据信息。
3 对策与建议
3.1 部门重组,建立企业信息中心
当今快捷地进行企业信息化运作,已成为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由于企业统计和企业信息化的功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是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不同之处在于,企业信息系统更多地应用了高新技术的支持;企业统计更关注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的应用。企业统计和企业信息系统在许多方面可以互补,如果将两者的功能相结合,相应地,将企业统计部门与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相融合,建立企业信息中心,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与企业统计的应用相结合,前者是信息管理的设施,后者提供信息资料。这样,既满足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又为企业统计信息功能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先进的载体和平台。同时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统计的不被领导重视、地位低下、工作条件落后、硬件配置不足等问题。
3.2 服务手段改进,与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投入产出方式,催生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指引下,用数据库、网络及管理应用软件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由于统计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天然联系,企业统计在先进的管理方法中不仅有用武之地,而且其功能得到了新的拓展。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生命线,质量管理的发展在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标准质量管理阶段。在质量管理的 发展过程中,统计技术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对统计技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费根堡博士曾说:“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用到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所表达的观点,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以及6σ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中,统计技术的运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3.3 服务拓展,为企业其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部门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数据记录,而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远不如专业的统计人员,他们一般只采用简单的方法描述统计数据,难以看到数据中隐含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人员可以为企业其他部门提供数据处理咨询或培训服务。
如果我国企业能够尽快学习并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用严谨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决策的高效性、准确性,那么企业领导者会发现,统计技术 是企业管理与决策中不可少的工具。这时企业领导会主动地重视企业统计,自然会由“要我重视”转变为“我要重视”,因为企业统计的职能已不再仅仅是“吃企业饭,干上级事”。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去从企业报表那里摘抄而来的统计报表现在可以通过信息转化功能自动实现,统计人员能够摆脱烦琐的事务性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统计专业技术对统计数据进行高层次的分析,甚至成为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主要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不断企业提升管理与决策水平服务。
3.4 统计人员提高业务是企业统计新模式的运作保证
关键词:教育系统;集中核算;问题;对策
一、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
1.加强资金监管,明确改革方向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通过教育系统对各学校财务进行系统规范,实行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各学校领用的财政拨款和其他资金,如学校的捐赠收入、代收费用、租凭收入、各项学杂费、幼儿园保育费等,这些收入全部要及时的、定期的通过教育局指定财政账户进行上缴、上报,通过会计集中核心加强对各学校的财政收入监管,使教育系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门财务中心应当配合政府内采购部门,为各校统一购买 所需的教学仪器、图书、办公用品、计算机、多媒体等各种设备以及学生上课所需的课桌椅、床柜及作业本等,让教育收入更好的用于教育事业上,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同时,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应当严格监管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方便了解情况和便于监管。
2.规范会计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各校应设置报账专员,专门负责处理平时的现金往来业务,会计业务应归属到财务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财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并能够灵活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相关核算,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把记账科目和记账方法进行统一,使得同类学校体现的会计信息口径能够保持相一致,便于更好的分析学校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
3.强化财务监督,提升内部审计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财务中心的责任重加重大,应当制定严格的内部报账、审批制度,学校的全部支出都必须由财务中心进行审批,控制学校对资金的任意支配现象,减少资金的浪费,防止了现象的发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经费投放的加大,各学校的教育质量也随之提升,各学校扩校、扩招现象的越来越多。财务中心专门成立了基建科,主要负责学校工程的审核支付核算工作,严格审核工程规划,杜绝不合理支出,预防工程款违规情况。提升内部审计,确保国家财政拨付的教育经费全部用到教育工作中,起到监督、监管的重要作用。
二、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任不明确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在县教育系统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良好的沟通,有时会造成双方财务方面上的脱节,进而导致思想认识存在明显偏差。在没有实施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前,县内各学校的支出都是由校领导一人行使权利,然而在实施了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后,在单位领导签字后还需要向财务中心上报审核后才生效。一些不符合规范以及不合法的报销内部和票据一律不予审批并报销,这使得个别学校的负责人对县教育系统的会计核算实施,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进而对财务管理工作忽视,规避会计核算监督。
2.监督不明确,职能分划流于形式
县教育系统的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有的是从各学校内财务部门抽调的,在进行分工时,核算中心的会计工作人员一旦分管到原来学校的会计核算业务,由于处于对原学校工作多年的感情,在执行会计核算监督工作时,难免不按照规定的财经制度和规定进行分析,造成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错失,出现人情账,会计监督很难实现,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3.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薄弱
随着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学校内的会计岗位被逐渐取代,使得一些学校的负责人认为会计并不重要,忽视了会计在学校内的重要性,对财务人员的聘用也放松了标准,导致了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下降,无上岗证,没有接受过正规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也充当学校会计一职,学校把财务工作完全交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导致了学校财务工作的薄弱。而且学校由于财务人员较少,内部财务不能起到监督作用,财务管理的内部牵制与监督严重薄弱。
4.监管存在盲点,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存在漏洞
由于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与学校的收费处理存在分离,而且财务之间的牵制机制已经消失,收取费用的时间长短、金额多少,完全取决于学校的财务一人控制,这给个别学校提供了少报、错报、漏报和私立小金库,公款私存、挪用公款等现象发生提供了方便。
虽然各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处理,但是其固定资产物资仍由学校自行进行管理。造成了固定资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发生了分离,导致了实物物资和账面管理相互间的脱节,对于新添置的资产及报废的资产物资,不能及时的进行账务处理,使得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存在漏洞。
三、完善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1.加强财会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
财会人员是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实施者,其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县里一些中小学校财务工作人员,她们多数是身兼双职,即是教师身份,又是财务工作人员身份,她们普遍课务较为繁重,而且缺乏财务的相关专业知识。因此,确保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进行,应当加强对会计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定期的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法律意识,充分作到专项工作用专人,避免身兼双职现象的发生,减少在职员工的工作负担。
2.转变会计职能,加强资金控制
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必须进行管理转变,彻底的将县核算中心视作重要监督、管理对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把会计核算工作真正的各学校的财务部门分离出来,这就是说,学校原来的会计职能保持不变,把会计工作人员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并把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全部归属到会计核算中心之中。与此同时,如果只是单纯的把会计核算中心当作记账机构是不对的,应把重点放在对信息的反馈和控制上。加强对资金的事前预算控制,由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
3.完善内外监控制度,强化监控力度
学校的资产物资,如桌椅、教学仪器、图书等易损坏、丢失且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的物品,要加大控制力度。资产物资购置后,应将固定资产的看管落实到班级、责任人上。学校应配置专门的资产物资保管人员,负责对各资产物资的验收、入库、发放。并不定期对物资进行清查与核对,实现层层控制,相互监督,落实责任,以便有效的保证教学的真正进行和学校的规范化。校领导更应加强自身职责认识,完善校内外的财产管理制度,进而强化内外监控力度。
4.提升预算管理,营造良好的会计集中核算环境
发挥县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各学校应对预算进行祥细编制,使得每一个预算都细化到每个部门及各项目当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学校预算的所有财政支出都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相对应的科目进行列支,预算计划一但经县教育系统审核通过,县财政部门和预算上报学校都要严格按照预算内容执行。县财政部门要时时对各学校及部门是否严格实行进行监督管理,并对资金的去向进行落实回访,切实加强化对预算的管理,为确保会计核算中心的良性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 颖:利用会计集中核算平台优化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刍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0(07).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区域职教共同体;关系
在中国经济社会跨入健康发展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区域,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区域经济。众所周知,在当代新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也在一定意义上需以区域的教育为基础,尤其是区域的职业教育。然而区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规格总是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还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和直接性,因而可以认为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之区域的普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区域块状经济明显的地区,与这块状经济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逐步趋向于多元化,出现了公办、社会办、个私办并存的局面,区域职业教育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因之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要显得弱一些。为此建立区域职教共同体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意义也就更为直接和实际。本文试图从职教与经济的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之关系,从而为正确处理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担负起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培训人的职业能力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其关键就在于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是何关系,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6月,教育部等7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则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局着眼,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这个整体中考虑,确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意识。无论是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是从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看,都要求我们应该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与之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二、区域职教共同体是新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创新
教育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专司教育职能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过程本身以及教育实现的结果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得到一种需要的满足和人生的享受。从上述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目的性职能和个体目的性职能。在现实社会中,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主要是指学校)在上述两个共同职能的前提下无疑有着各自具体的相对独特的职能。从这一概念分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社会目的。然而问题是:(1)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无视教育的个体。(2)职业教育的社会目的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往往不可能达到相当的吻合,因而其社会目的也就往往难以现实化、彻底化和终极化。由此,在当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既有的职业教育单位(即各级各类有明显专业取向的职业学校)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现实的
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由数个职业学校联结而成的超学校教育组织形态也因此悄然出现。从国际教育视野范围来看,类似的教育组织形态早已存在。这种由数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单位组合而成的教育功能性组织机构就是所谓的教育共同体。
在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地是使用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组织体系内部一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组合。如学生的组合、教师的组合、教师与学生的组合,还有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组合。我们认为系统内部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借用在同质系统构成的较大的系统中,这时教育共同体就可以用来指整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部门、机构、单位的组合。本文所述的区域职教共同体就是指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指的是某一经济区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
区域职教共同体的建立不但在理论上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符合教育理论的基本逻辑,在实践上也是符合教育的现实运行和发展的。它的出现,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需要。
三、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影响促进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这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直接和明显,也尤为现实和具体。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其出发点和目的来讲,都是直接地具体地指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职业教育最现实的明确的任务,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从两者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的特点上得以体现。
从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方面看,由于区域职业教育总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设置的(这不仅包括各种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的设置,而且还包括各学校专业的设置,甚至课程的设置),因此可以这么说,区域的职业教育只有这么做,也应当这么做,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条件和空间。这尤其是在基于义务教育基础上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正是这种直接的密切相互制约关系的一个明证。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和地方块状经济相对发展和明显的地区,这种区域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相对依赖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有些地方,职业教育几乎就是按照所谓的“订单式”方式来设置和安排的,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认为是区域职业教育良性运行和稳妥发展的一个现实范式。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区域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职业教育几乎自始至终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发展一体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办学校,行业办学校自不用说,即使是独立的职业教育,其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师资的来源、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直至学生的毕业考核、毕业分配也往往与具体的企业相联系、相挂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区域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具体规律性的特征,两者之间确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内涵。
当然,与区域职业教育相对直接和具体地依附于区域经济的同时,区域经济也现实地直接地以区域职业教育为一定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其后续人才的培养、储备上,既有人才的培训、提高上,还表现在企业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上,创造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上,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应用上,甚至表现在区域经济的格局、品质和品位上,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文明程度和文化内涵上。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功能和效能的组合体,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正是从上述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且由于区域职教共同体的组织特点、智能特点、机制特点、运作特点等,使得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
社会性:主要是指区域职教共同体较之单个的区域职业教育机构有着明显的社会组织上的特征,即它是以一种具有明显社会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之中的。
全面性:区域职教共同体是由区域内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组成的,因而它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或相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专业系统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生联系,而是以各种专业的整体组成来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生联系,因而具有全面性。
直接性:区域职教共同体从其职能上看,除了协调各职业教育机构统筹各职业教育单位的资源以外,还能整合各职业教育机构的需要,代表各职业教育机构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沟通,起着一种直接的中介作用。
效能性:区域的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由于其毕竟是教育机构,因此其主要效能还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为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服务,因而它的效能最直接和现实地落实在人才的培养上。而区域职教共同体它本身是一个专司教学职能的机构,它的效能可以超越这一点,在关联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这种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的关系,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和持续发展。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有着十分现实和具体的客观基础,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和创造力的激励,同时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巩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双方在上述客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互动才能实现。这种互动不仅仅表现在频率上、距离上、幅度上,还表现在关联的深度上。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和特征
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为目的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分类主要是以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娱乐类。
1.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同样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哪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振兴,那么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得到发展。
1.2.2 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特点。
1.2.3 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1.2.4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往来不断加剧,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更为频繁,特别是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2.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
2.1.2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上。
2.1.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2.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需要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2.2.2 中西方国家对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相互移植。
2.2.3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中,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中国所认可。
三、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这种矛盾存在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世界体育文化的非成熟发展状态。
【关键词】城乡统筹 整体与部分 方法论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张的过程中,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在农村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1.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的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以户籍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户籍来对城乡居民采取不同就业、保障、医疗、住宅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主要是在城市中流动,到农村中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很少,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199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1年达到2.99∶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199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2000以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最大,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已接近或突破万元。
表1 1992~2011年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图1 1992~2011居民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2.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及省内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
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3.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它包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二元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尤其对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导致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城乡二元体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
4.乡村规划覆盖面比较小,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屡屡突破现存的发展规划,大量占用土地使得城区面积不断的外延,存在“摊大饼”和“空心城”现象。与之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规划进展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尤其是乡镇及村级规划工作仍未完成,即使完成了规划但是科学性和执行力都不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村落空心化,大量旧房及宅基地闲置,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公共建设规划也难以有效实施。
5.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先东部后中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型,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则十分落后,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有些地方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超过3倍,加上农村资金管理混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涉农资金使用非常分散,造成项目资金管理困难,投入效益不高,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慢。尽管我国进行了村村通公路等一些基础建设投资,但其发展仍旧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策对“三农”的倾斜,目前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实际用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资金却依旧很少。
6.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滑。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投入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也日趋降低。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同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村的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与投入金额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
二、用马克思方法论看待城乡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分工导致的,城乡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代表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乡关系的这种分离和对抗正是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地,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地,是工业人口的聚集地。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虽然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具有合理性。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因此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三、方法论:解决我国城乡统筹的途径
(一)推进我国城乡统筹需要坚持方法论
要运用马克思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摒除我国城乡分离与对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要推进城乡统筹,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总体,实现不断向整体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借鉴马克思关于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摒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当分工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时,分工最终会消除,城乡对立会消失,城乡走向融合。
(二)方法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1.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城乡统筹从全局出发。在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时,应该注意到经济因素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片面强调GDP忽视整体性协调发展的理念会导致城市更加发达,农村更加落后,最终只会离城乡统筹越来越远。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放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让其他各个部分的才有所发展,才不会导致任何部分的片面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总体,只有通过推动东中西部的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之一就是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人们消除对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划分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要意识学会从同一——对立——融合的辩证方法实现城乡统筹,看待实现城乡融合,绝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是生产基本条件包括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空间集结体,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城市经济的统治地位,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体两面。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3.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实行城乡产业一体化,才能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实现城乡融合。要实现农业逐步工业化、产业一体化就要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导产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需求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它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需求上涨。政府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工具会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2]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0(6).
[4]石慧颖,覃雯静.总体性方法论视域中的重庆城乡统筹[J].延边党校学报,2010(8).
[5]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城乡观的钥匙[J].求索,2010(9).
[6]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
[7]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关键词:小产权房 公共利益 土地发展权 博弈论 制度 变迁
一、引文
自北京通州画家村宅基地纠纷案审理以来,由媒体提出的小产权房概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学术界也在大量使用该概念。以“小产权房+篇名”为条件,在期刊、报纸、特色期刊、国内会议、国际会议、硕博论文等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2545篇;其他条件不变,扩大至主题检索,得文献3140篇;扩大至全文检索,得文献19545篇。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大量阅读小产权房文献,按照论文理论基础将其归为政府规制理论、土地发展权理论、博弈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不同类型;然后分析这些代表性论文的学术观点及存在问题。
二、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小产权房问题研究评析
1.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理论认为,外部效益和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需不同程度地介入经济过程,通过实施监管或规制(Regulation)纠正市场缺陷,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该理论的文献普遍认为当前小产权房问题是由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但多数文献未能深刻认识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土地制度根源。
比如,有学者指出,小产权房的大规模出现是由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政府管理能力有限、以及政府寻租导致的;非农开发权归属不明是造成政府规制失灵的重要原因。有学者立足小产权房市场规制的困境,从法律层面探索小产权房规制制度,主张重新修订宪法解决规制不力问题。还有学者认为现有小产权房规制政策法律依据不足、未体现农民利益;建议调整规制政策,依据规划和房屋质量分类制定处置方案。
2.土地发展权理论
土地发展权(Development right)特指变更用途或提高使用强度的权利。该概念出自英国,后在美国得到成功应用。土地发展权理论核心是发展权的转移与定价。利用土地发展权制度可以“对冲”规划导致的产权拥有者“暴损”和“暴益”(Windfall-wipeout dilemma)。基于理论的文献多认为小产权房归结于发展权归属问题。由于我国发展权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层面更是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此类研究多止于理论设想。
比如,有学者认为,小产权房大量出现的根本缘由在于农地发展权的缺失,应严格界定征地范围、实行“两权归一”来弥补农民发展权的缺失。有学者认为,小产权房开发是农民与地方政府抗争的结果,政府在产权缔约和土地开发过程中应让利于民,创造一种市场化的制度环境。还有学者大胆设想按照某一比例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分割发展权,从而彻底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3.博弈论
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标准分析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探讨公式化的激励结构,是研究具有竞争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博弈论特别关注游戏中的个体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重点探讨不同主体的最优策略。基于该理论的小产权房文献可以清晰展示各主体决策过程,但分析结果及可靠性受成本收益函数界定、博弈模型选择等因素影响较大。
比如,有学者分析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认为严禁小产权房交易会使各方长期经济利益受损。有学者在分析政府、集体、开发商、购房者多方博弈关系后认为,提高征地补偿才是解决小产权房的根本出路。还有学者构建复杂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挖掘各方博弈动机,认为征地补偿水平低、执法成本高等因素导致了小产权房的泛滥,建议通过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化解小产权房难题。
4.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就是决定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合理的制度安排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随着外部条件变化,原制度均衡格局因获利机会的出现被打破,制度变迁需求因此产生。制度变迁理论可以精彩诠释小产权房的形成原因,但其脱离地价增值微观机制,往往使得政策建议趋于空泛。
比如,有学者认为,小产权房是基层政府和农民发起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物,应打破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化的障碍,承认小产权房的合理性。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不能“就法论法”,而应重新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理性对待小产权房。还有学者认为,中央政府缺乏将小产权房纳入正式制度轨道的动力,应尊重农民利益诉求,有条件地将小产权房纳入正式制度变迁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