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实践 案例
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以解决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中的应用技术问题为己任,推进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主要业务领域涉及:反应堆工程与核燃料业务;工程改造业务;核电站设备与专用工具研发及产业化;仿真技术;先进核能技术;反应堆工程实验。通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建立起一支近千人的科研队伍,总资产18亿元。在核燃料管理、工程改造、设备研发、仿真模拟机、核电站信息化等专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全面进入国家核电科技研发创新体系。
一、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预算管理健全,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决策和执行机制,年度预算内容全面,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公司紧紧围绕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五年发展规划和财务规划,以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预算管理。年度预算目标与年度计划、考核目标保持一致,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主线,有效保证了各项经营目标实现。近三年主要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见表1。
(二)预算管理有序,运作灵活,执行控制有力
公司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固化预算管理流程,便于培训,便于调整,便于控制。在预算编制环节,一旦年度预算获得批准,即将各类业务预算指标分解输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支付类业务仅可在预算指标内执行,强调预算的刚性;分层级设置预算调整权限,任务发生变化时,灵活调整预算指标,增强预算管理适应性。在预算执行控制上,分为“预算―立项(采购申请)―承诺―支付”四个主要控制环节,基本控制原则是:没有预算不能立项,没有立项不能承诺,没有承诺不能支付,预算控制有力。从根本上杜绝了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现象。
(三)合理设置预算目标,有效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预算目标确定,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对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在财务规划指导下,制订年度预算的基本目标,二是在公司年度各项工作业务计划基础上,编制各项业务预算。业务计划不支持预算目标,则调整业务计划;战略规划不适应经营发展实际情况的,则按年度对战略规划进行滚动修订。实现战略规划目标与年度业务计划相结合。通过年度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指标,是年度经营绩效考核的财务部分的主要内容,以考核推动预算目标实现,进而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目的。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授权管理体系
年度预算一经股东会批准,即是年度经营管理活动的依据,预算目标不得随意修改。为了增强预算管理的适应性问题,建立健全了预算制授权管理体系。
1.规定各级预算管理主体的责任
公司内设预算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责任中心管理体系。
(1)决策层为公司股东会。主要职责是:下达预算编制目标和预算编制前提;审批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年度预算调整方案和项目投资总预算。
(2)管理层为经营管理机构,包括董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为:执行股东会有关预算管理的决定;制订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按照管理授权,负责公司预算执行控制。
经理层的主要职责为:执行董事会有关预算管理的决定;审核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和程序;拟订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实施公司预算执行控制和预算管理考核。
(3)执行层。执行层为各责任中心,主要为内部管理部门、业务中心及所属子公司。主要职责是:编制责任预算需求;提交预算调整申请;开展预算执行控制和预算分析。
2.建立年中预算调整制度
年度中期,当宏观政策、经营环境以及预算编制的前提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战略目标进行了调整,可申请年度预算目标调整,按年度预算审批流程执行,提交股东会审批后生效。
3.日常预算调整授权
经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经理层和执行层对预算范围内的变更,具有一定的权限,便于日常预算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授权内容见表2。
各责任中心需对所掌管的预算指标进行调整,首先向财务部门发出申请,依据管理授权审批金额大小,逐级审批,其中:a
(二)与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规划紧密联系
公司每年滚动修订公司战略和财务规划,通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结合所承接的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确定本公司的战略类型和战略目标。配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正确选择公司财务战略,滚动修订财务规划。在启动年度预算编制时下发预算编制大纲,详细指导预算编制工作。大纲要求,采用绩效承接法“DOAM”,对该年度应实现的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各层级进行分解承接:
Direction,行动方向;
Objective,目标;
Action,行动计划;
Measure,衡量标准。
以此确定年度工作任务,并作为申报所需预算资源的依据,逐级汇总上报预算需求。在公司综合平衡年度预算方案时,以财务规划规定的资本结构要求、风险控制水平、筹资策略和利润分配政策为尺度,对预算方案进行增、减调整。
(三)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公司业务领域所涉及范围广,包括科研项目研发、技术服务、核电设备和专用工具产业化,较为复杂。公司预算采用定期预算制,综合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增加预算指标的合理性。
1.科技研发项目,采用项目预算法。项目立项审批后,即开始编制项目预算,在项目完成的计划期限内,按年分解编制预算。各年度的预算,纳入当年预算统筹管理。
2.资本性支出和集团内科研服务合同,采用零基预算法。根据预算年度的需要和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集团内的科研服务合同,不以盈利为目标,基本以支定收,略有盈利,所以对于研发工作所消耗物材料费、外委费、燃料动力费等各项费用预算,依照项目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编制。
3.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类的经营业务采用弹性预算进行编制。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内业务量可能发生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
4.间接成本费用类采用固定预算进行编制。对于房屋租赁,后勤服务等在预算期内正常的、可按照相关合同进行计算的间接费用,采用固定预算进行编制。
5.一般性管理费用采用增(减)量预算法。一般管理费用种类繁多、金额不大、性质敏感,难以与公司经营管理业务直接挂钩,根据公司费用控制政策、管理职能调整、经营环境变化情况,在上年实际发生费用基础上,增、减调整,形成年度费用预算指标。
(四)强化预算执行,坚持“预算―立项―承诺―支付”不可逆
预算执行过程中,强调预算是各种支付的前提,但预算不是支付的依据,支付必须有实际业务基础,坚持“预算―立项―承诺―支付”不可逆。
立项控制,即事前审批,或业务(采购)申请控制,各责任中心应提出采购申请,并按管理授权报请审批。在提交立项申请时,应列明该项目已经批准的预算金额以及实际执行信息。对于跨年度的项目,采购的申请时必须注明预算年度支付的金额,以便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审核。对于超出预算的采购申请不得报批,由申请单位自行进行方案修改、优化,或申请预算调整。重大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实行集体决策。
承诺控制,经授权批准的立项提交合同商务部门,由其根据程序组织招标、合同谈判和签约,重大合同实行联签制。
支付控制,所有款项必须填写支付申请表和相关结算资料,经责任中心和合同部门相关授权人审批签字后提交财务部门按程序办理支付,大额资金支付实行联签制。
但并非每一笔支付,必须走完这四个环节,根据业务性质、风险程度和管理要求,具体有选择地采用,具体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固化配置。比如日常办公零星支付,则经过“预算―支付”环节,会议、出差、业务接待、零星采购等,则经过“预算―立项―支付”环节;签订合同业务,必须完整经过“预算―立项―承诺―支付”环节。
(五)定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考核与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挂钩
公司按月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对预算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至各个责任中心,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在必要时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并提出解决建议。
公司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按照“平衡计分卡”思路设计考核指标,指标包括:财务类、客户类、内部流程类和学习成长类。财务类考核指标直接来源于年度预算指标。这样,将预算考核直接纳入公司各责任中心年度绩效考核,与年度奖惩挂钩,保证了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参与,为公司预算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以财务信息系统辅助实施预算管理
公司建立了财务信息系统,年度预算经批准后,即以各责任中心为单位明细分解预算指标,并维护到财务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实施预算执行控制。同时也对科研项目进行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实现所有项目支出受年度财务预算与项目预算的双重控制。业务人员在办理项目立项或支付时,必须要选择其对应的项目,以及支出科目,财务信息系统自动检查各项业务的年度财务预算与项目预算,在两项预算同时满足要求时,支出才能得以立项或实现。财务信息系统自动统计各类预算指标立项完成情况和支付完成情况,并在系统中配置预算执行情况查询功能。各责任中心预算协调员经授权,可以实时查询年度财务预算的承诺执行情况、实际支付情况、预算执行率,并导出实际支出款项的清单。
三、结束语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结构体系的重要分支,在预算管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属于核心组成内容。企业内部的预算属于系统性的财务规划,内容涵盖经营、资本以及财务这三大内容的预算,其中经营预算涉及的对象是企业内部收支以及利润,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应的预算计划;资本预算涉及的对象以资本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规划方案,主要对这些方案开展相应的规划和评价活动;财务预算主要以前两项预算工作为前提,针对现金的流量情况给予预测、评估和安排,包括制定出特定时期的损益表以及资产负债表。
二、企业运营过程中关于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应用探究
(一)财务预算的现状简析
现代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新的层面,能够正确认识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想要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则必须做好作为组成财务管理结构体系中最基础的工作——预算管理。开展预算管理必须以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将企业经济战略发展目标作为指导方向,有效对内部各大部门的生产与经营工作进行指导,企业在内部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涉及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想要不断提高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必须找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方向,确定管理目标,查出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解决。
(二)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弊端
企业在推进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停留在探索阶段,管理环节仍存在多种弊端,预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预算耗时长,预算成效低等问题成为目前国内企业预算管理重要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企业内部领导层未能准确认识财务预算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在整个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处于弱势,没有把它视为中心环节处理好。
2.管理体系不成熟。
由于关于财务预算的管理体系缺乏成熟,未能建立起相适应的管控制度与评价标准,在执行时未能有专门的审核制度进行评审。
3.预算缺乏成效。
在财务预算的初步方案设计并执行后,负责实施的部门人员仅注重实施的行为,而忽视了预算资金的控制。究其原因主要一是他们手上没有相应的权力对资金进行处理和配置,二是在实施环节,一旦资金大于预算标准他们无权力实施控制,只可遵从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三是预算管控的制度不够严密,执行人员缺乏强烈的预算观念,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分配资金,对预算方案认识不够深入,使得难以充分将企业财务预算发挥至最大。
4.财务预算涉及的内容不广、不全。
部分企业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过程中,通常只注重日常营业的收支方面,较少涉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现金流量的评估等方面。
5.预算实施成效低。
主要体现在有些企业实施财务预算时未能严格根据预算方案对内部的日常经济活动开展相应的管控措施,使得大于预算的现象时常发生,预算考核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奖罚制度未能得到严格执行。
三、企业运营中优化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对策
(一)构建完整的组织体系,推进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
企业应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设置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根据相关制度要求展开编制预算计划书、审核与管控计划执行的全部过程,为优化预算管理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通过推进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确立财务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基础与主导地位,严格监督财务组织人员修订与完善管控制度的基本工作,积极执行监督职能与评价职能,然后根据财务的预算计划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价,并编写综合报告,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预算项目的整体效益。
(二)凝聚全体人员的力量
财务预算的管理环节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工作都是由企业不同的部门和个人分担的。就所承担的工作而言,预算的实际执行者应当是最熟悉情况的。所以开展预算管理时应积极凝聚内部全体人员的综合力量,呼吁各部门积极参加和配合预算编制工作,并严格按照自身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相关制度标准给予高效执行。假如某项目涉及的资金数额较大,属于重大经济事务的应需在内部全体人员中开展讨论会,充分尊重每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综合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环节中应构建合理层级式的管控模式,以全局视角为出发点,尊重各层级部门人员的意见,综合多方建议实行科学预算决策。此外,还应对各大部门的权责进行划分,实现权利与职责的联系与制衡,有效地对预算环节给予相应的管理,协调和密切内部员工和企业双方的关系,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与归属感。
(三)实现财务预算的全过程管理
实现财务预算的全面管理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参与,还需要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高效管理。企业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处于哪个阶段,都会涉及资金的使用。所以,不论是生产阶段还是管理阶段,都需要对使用的资金进行科学的预算,保障企业开展生产或是经营活动均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受资金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生产停滞或经营不畅等问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四)按照规范科学的编制方法,有效设置预算指标
预算目标主要是企业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分后所得,设置相应的预算目标应以企业年度内总体目标为核心指标以指导设置方向。开展预算编制活动应以分级式的自上而下方式,综合各部门人员的力量参与至讨论中,确定关键性的重要指标,切忌指标空泛无中心,首先需关注刚性的企业项目,而后综合次要项目,做到主次清晰;另外应注重对现金预算的管理与控制,协调应收与应付账款的预算平衡,综合外界因素对内部财务预算管理造成的影响,协调好动态预算和年度总预算间的关系。
(五)构建预算专门的控制体系,实行推行预算评价
根据不同季度预算规划与实施情况,通过对开展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比较评价,选择差异的分析方法,查找出存在差异的致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建预警机制,针对超额预算情况进行及时的预警报告,针对超额的项目需上呈至总经理,交由相应的集体管理者进行审批。
(六)引入绩效管理,构建全面的考核与奖惩机制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预算管理属于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经济活动内容繁杂广泛,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力量才能高效执行预算指标,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依靠于严密的预算评价制度体系。设计绩效体系时应遵照制约性与联系性、合作促进的原则,将自身岗位的绩效指标同企业年度总体目标相互联系,以增强各大岗位人员执行预算要求的能动性,实现对高效化的预算管理。
四、结束语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管理 思考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各个方面建设与发展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发展也非常的重要,如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财务基础。同时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有着巨大的帮助,而与此同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对单位的整体进行有效的规划,而且现在的单位中在这方面的管理后有一定的缺陷。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部门的发展对于各方面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加强其预算管理也有着其必要性和意义。
(一)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各个事业单位发展之中想要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财务部门的管理,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预算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能够有效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同时对其中的资金和财务的规划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的促进单位的发展。而预算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预算体制的深化和改革。现阶段部门预算以及政府采购等诸多的环节构成了现在的财务预算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之中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内容,所以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之中,想要完善财务预算体制的改革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的行政单位的财务发展。
(二)有效的提升公共财政的管理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管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公共财政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在市场之中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此时能够有效的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控制进而令我国的经济更好的发展。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对我国的公共财政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之中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效的加强对资源的配置
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来说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预算才能够对其以后的发展做出规划,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加强就是对财务在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也是如此,单位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内部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据此单位才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有可靠的依据。对于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其财务预算管理更能够有效的加强资源配置,其作为单位内部的一项收支计划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来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方向,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更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单位内部的财务规划做出有效的调整。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之中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也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对管理工作造成干扰。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不足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来说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薄弱,对于这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进而造成在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而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建设。另外,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与时代同步的发展意识。如今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之中,与时俱进已经成为时代的主体,但是很多的单位财务预算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这对于行政事业的单位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落后的管理手段对于现阶段大量的工作任务来说,无法按时完成同时对很多的财务信息无法及时的处理。
(二)预算管理的人员的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其中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按时的完成才能够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但是现阶段的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就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致使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而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漏洞。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态度不够严谨同时也不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而且由于内部对这方面的管理不够重视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高。
(三)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策略对其中的各个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其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加强,而且在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诸多的注意事项、财务预算的工作目的以及工作的方向都应该在其中进行表明,才能够让管理人员找到工作的方向。但是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之中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而上面的问题也没有完全的表明,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发展。而且很多的管理工作都无法正常的完成,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够健全而造成的,所以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来说是非常致命。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虽然现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意识
因为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的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无法对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进行准确的管理,进而导致了一系列财务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现在内部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同时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另外,单位有必要提高管理人员对现时代财务预算管理意识的加强,对于一些传统的财务预算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要逐渐改善,提高员工与时俱进的意识进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现在有必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那些没有能力的工作人员要尽早淘汰,同时加强这些人员的管理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考核。而且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监督工作,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积极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以及责任意识进行要求。
(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完善财务预算的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加强财务的管理,对于行政事业部门来说其经济活动主要是为了服务全社会。所以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同时为社会提供公共基础活动的财务预算,所以在财务预算管理的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制度进行整改,同时制定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国家和民生发展的财政规划,这种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的促进行政事业部门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与民生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其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改革。虽然现在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其解决的措施的提出能够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倪浩.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2016.(8)164-165
[2]孙红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J].2015.(12)117-118
[3]吴志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2015.(7)189-190
[4]王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2016.(5)147-14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集团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中。作为集团的高层与财务管理者,要对集团财务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科学的管控,实现资金的良好流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集团的整体运行和良好发展,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财务管理;集团财务;财管管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实现集团的长足发展,必须把握好集团财务管理的关键,建立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财务预算系统,以绩效考核为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资金投资管理为内容的全面财务计划,使得集团的财务使用率不断提升[1]。
1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常用模式
1.1运营控制模式运营控制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的集权性,也即集团总部对于子公司的任何大小事宜均管理到底,子公司只负责战略执行。集团总部追求整个集团的战略统一和整体协调,要求子公司与总部的决策与步调均保持一致。总部通过对子公司的资本、管理、战略控制、以及技术、渠道等各项方式进行管理,以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控制型模式要求子公司对总部决策做到强有力的执行,子公司只负责从事相关业务的活动执行,从事业务范围较窄。总部对于子公司的管理已经深入到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负责各个子公司的战略计划与部署指导,负责统一的产品研发、营销策略、企业文化、品牌管理,以及统一的人事管理与考核指标,具有极高的集权性。
1.2财务控制模式财务控制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高度的分权性,也即集团总部只涉及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和整体资本运营,对于下属企业与分公司的财务计划与资本运营并不涉及,给予下属子公司以很大的财务管理自由。下属企业与分支机构的战略谋划与财务计划均由各子公司独立设置,只要总体满足集团总部要求的财务任务即可。这是一种分散型决策、分散型管理的模式,对于子公司的具体活动与经营计划,总部并不干涉太多,子公司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企业独立经营自己的企业活动与业务范围,具有高度的自治性。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主要靠近资金与金融方式达成,如果总部对子公司的年度任务不满,可削减或者出售其股票,以此来实现对于子公司的上级管控。集团总部没有强大的战略管理机构,其靠核心的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来实现对子公司的联系,甚至不对子公司进行过多干涉,只要其能达到年度财务指标任务,实现资本与现金的回收即可。
1.3战略控制模式战略控制型模式界于运营控制型与财务控制型之间,集团总部负责旗下子公司的所有大小事务的制定、战略布置,年度计划,以及绩效考核。集团总部要求子公司的企业目标、战略计划、企业文化必须要与总部保持一致,符合总部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特殊的决定与策略要报由总部审批。战略控制型集团要求总部集中决策,子公司作为总部的一部分各自执行其规划内的版块,接受总部的指导与规划,实现分散经营。集团总部具有强大的战略、研发、营销、财务、法律等部门,可以提供强大资金支撑与后备力量。总部一般不涉及具体的业务活动,只进行总体的资本运营与管控,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财务管控、人事控制,绩效考核等方式实现对于子公司的控制[2]。这种管控模式决策与执行完全分开,总部专注于整体规划与资本运营,子公司专注业务开展与战略执行,二者共同实现集团经济利益最大化。
2集团财务管控中的常见问题
2.1管理者重生产轻财务,对财务工作缺乏重视集团管理者往往注重整体规划与年度经营战略,重视产品与服务的经营与销售,往往忽视了对财务工工作的重视,这是每一个集团工作的常见通病,乃至许多企业集团并没有一套整体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缺乏对财务计划的实施监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成效一般。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财务部门的单一事务,而是每一个部门与分公司共同参与执行的过程。财务计划涉及到的每一个部门,每一块业务,均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遵守与实施,离开其它部门的配合,财务工作将无法顺利地进行。单独的财务部门往往人员较少,要完成一个庞大的财务体系的维系与构建,必须要由各个部门能力合作完成,必须要引起集团的高层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否则,再完整科学的财务计划也是纸上谈兵,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也难以取得应有的预期效果。
2.2集团机构庞大,财务管理工作繁冗滞后集团企业人员众多,机构庞大,部门林立,除了总部之外,往往在全国甚至海外分设众多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与部门的财务既隶属总部财务又相对独立,总部财务管理者可以定期对分支机构财务善进行核查与监督,但机构的庞大,难免导致财务工作的细节末稍执行不足,效率降低。这就要求集团总部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作出详细的分工,保证集团的各个分支机构均能够及时地上传与反映出该部门的财的状况,方便总部财务及时作出总结与反馈。只有各个部门的严格执行,与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才能保证分支机构的财务经营状况得到及时的体现,才能保障年度财务报表的权威性,精准地反映出集团的财务实际状况。
3如何实现企业集团财务的良好管控
3.1实现战略与预算的良好结合,科学量化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集团财务计划,明确地规定未来集团的发展目标,实施要则与执行步骤,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务管控。财务计划的制定,须由总部及各子公司高层共同参与、共同谋划与制定,以此才能反应出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前沿问题,制定完整的财务规划。年度的财务预算制定中,应当考虑当前的战略计划,使战略计划完整地体现在财务预算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计划的实施完全遵行集团的整体战略,使财务计划的实施更科学,达到量化考核。财务计划中的预算部分要建立在对各子公司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子公司实际经营现状,考量其具体实施细节,制定可靠的短期与中期财务预算与目标,使财务计划与管控在可行的量化范围内。
3.2实现预算与绩效的良好结合,合理管控预算绩效考核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与员工战略任务的重要指标。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度须与子公司的年度执行能力、业务发展方向、财务风险相结合,必须与子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与项目达成目标相一致。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在切合实际的情况下,做到科学、合理、可行。集团的年度财务预算也须将子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考虑进去,列入非财务指标的考核项目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预算的精准性,才能保财务计划的精准性,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管控。
参考文献:
[1]杨耿.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4(6).
一、园林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园林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的转型过程中,既要要履行事业单位本身具有的社会公益性职能,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模式,而这一矛盾也带来了诸多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管理方法需转变
园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涵盖了制定完善财务制度、编制预算、经济核算、保护国有资产等。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则涵盖有制定财务制度、财务规划、筹措资金并合理分配、编制财务报告,以及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收益最大化。因而两者在财务管理上具有明显差异,比如财务制度建设、预算管理以及财务预测、分析和控制都是改制转企后要注意的问题。
(二)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力度不足
由于预算制定的相关规定还不健全,很多园林单位尚未实现各部门协作分工,各负其责,财务预算编制不够细,不能作为支出的依据。虽然大家普遍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但是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挤占、挪用、擅自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普遍存在;另外,园林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订普遍存在准确性不高,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使得预算编定与执行的情况出现较大差距;当前预算编制工作只是被动地按照拟定的指标进行,不能全面考虑园林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要求。
(二)财务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园林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后,由于对财务风险防范与调控的意识严重欠缺,这就使得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会遇到更大的财务风险。同时在准备投资的时候,无法对决策与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测评,极易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败,使得园林单位的经济收益无法与制定的目标达成一致。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园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不计折旧,只核算资产原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但是固定资产成本核算不考虑折旧,成本核算就不完整,虚有的增加了盈余收入,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就不能对接。还有些固定资产的购置没有及时的入库与更新,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完善。
二、园林事业单位转企的财务管理改革措施
(一)引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园林单位财务管理
园林单位财务管理应从只注重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转到对单位所有资金的来源、使用情况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进行编制、核算和监督。所有二级单位的经营收入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以编制全面的年度综合预算。加强财务管理与市场经济联系的分析,对企业资金全面剖析、把握资金的走向,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使企业收益最大化。
(二)注重财务分析,严控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分析,是在科学、系统地归集了财务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科学的决策方法,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通过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发挥财务管理的辅助决策职能,控制财务风险。我们需加强对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分析,对经费的收支、资金的运转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参考往年同期的预算和和收支执行效果,以制定企业未来的预算,做好效益分析,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园林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园林事业单位转企后,应该建立符合企业会计的资产核算制度。重新设置固定资产的结构,根据长远发展规划来设定转企后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与年限,新购进固定资产,就要按企业的账务要求,计提折旧。此外,还可以增设累计折旧的项目,这样就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
摘 要 本文分析供电企业预算编制准确性较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供电企业 预算编制 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创先工作的深入,供电企业逐步建立了分层管理的组织体系及优化制度,增加了预算级次,完善了预算指标体系,实施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预算编制准确性较差,以至于编制好的预算失去其应有的管理作用,应该是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预算编制内容及特点
全方位的预算编制把企业财务管理从事后前移至事前,在企业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业财联动的预算控制网络,使企业经营时刻处在有效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力资源流合理的控制状态。主要表现为经营性预算、资本性项目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四个方面。
1.经营性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包括购售电预算、购电成本预算、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设备维修维护预算、人工成本预算等。
2.资本性项目预算。通过资本性项目预算管理告诉管理决策层何时进行投资、投多少、资金从何处来、何时获得回报,包括电网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小型基建项目、科技项目、信息化项目等资金来源及其支出的预算。
3.筹资预算主要是指为资本性支出筹集资金的预算。一般情况下,由省级供电公司统一进行,各地市分公司不进行筹资预算的编制。
4.财务预算。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经营期经营性预算与资本性项目预算的结果,包括营运收支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量与成本费用预算等。
二、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清晰明确的预算目标来指导预算编制工作,为预算而预算。在预算编制工作中,部分基层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不够具体全面,对如何安排和实施缺乏深刻的理解,为了按时编制出预算表格,疏于分析未来业务内容及业务量,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仅达不到预想管理的预期效果,而且徒然耗费了时间和人力。
2.缺乏合理的业务标准,编制方法简单化。企业采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从省公司到地市分公司都制定了成本费用业务标准或管控原则,用于开展年度预算的编制和审核。但由于业务标准是在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期的情况,加以调整来编制完成的。这样根据以往情况进行预算就等于承认过去的是合理的,预算指标值也就缺乏了客观性。
3.预算调整频繁。当预算不能成为控制实际生产经营过程的依据时,对于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预算以外的合理支出,则必须进行调整。频繁的调整使预算失去了严肃性和有效性,使预算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变得十分随意,预算行同虚设,其控制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不利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4.预算考核缺乏激励性。期末预算考评措施不当使相关部门和员工对编制及执行预算积极性不高,己经成为影响供电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的因素。
三、预算编制准确性改进措施
由于上述影响预算编制准确性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改善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面向业务,业财联动
业务计划重在规划企业各项具体业务,它们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离开业务计划,财务预算将是无源之水。财务预算旨在综合反映各项业务计划对企业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以企业的预算目标为核心,以各项业务计划为起点,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以业务计划为基础编制财务预算,实现业财联动。即在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要素的IT环境下,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将这一指导思想引入预算形成机制之中,有助于实现“财务统筹,业务支撑”的目标,有助于实现财务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督控制的功能,以保证企业始终围绕价值最大化的中心目标,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二)与业务计划协同,合理制定预算目标
1.在每年的预算启动会前,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应提出清晰明确的公司战略目标及跨年度发展战略,以便制定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衔接、与业务计划充分融合、高度协同的财务规划,以此作为制定预算目标的指导。
2.在财务规划总盘子内,对各基层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预期进行评估,确定其能力差距,并将总体规划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形成各层级单位的年度预算目标,作为编制部门的运作计划和详细预算的依据。
3.各单位根据分解的预算目标分别制定本部门的预算,并交预算委员会审核和汇总,这样能够有效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避免了预算编制过程中目标分散、职责不清。
(三)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编制方法,对预算编制得是否准确、可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最终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业务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
1.对于供售电量、销售收入、购售电价等指标,应认真分析经营形势和市场环境,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用电结构及负荷水平为依据进行测算。
2.对基建、技改、修理、研发等项目预算,实行预算准入制度,建立预算准入模型,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技术发展等维度对项目进行评分优选,使项目的申报更切合企业实际需求。
3.对非项目管理的其他成本费用指标,采取作业预算及零基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以有效地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两者相结合,一方面能让员工更容易理解和沟通经营管理信息,而不是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促进各层级单位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1)选择专业性、可比性较强的单位实行作业预算法,例如:输电、变电、配电部门。首先,通过编制规范业务流程和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进行价值链分析和作业分析,使作业预算法具有可操作性,并保证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对工艺流程详细分析,认定主要作业,建立作业中心,并对该作业中心的作业管理和成本动因进行收集。其次,根据作业成本核算的结果,建立作业基础标准成本模型,为产品内部转移价格和作业基础预算提供基础数据;根据作业标准成本,确认作业中心资源耗费,分配作业中心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定额体系。最后,在部门年度预算目标总额内梳理、分析该作业中心年度业务内容和业务量,按成本费用定额分配预算费用,进而编制费用预算。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变化对其进行动态调整。
(2)综合性部门选取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挖潜增效。在编制预算时,按照零基预算的编制思路,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根据年度业务计划安排,对各个业务项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逐个进行梳理、分析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按项目的轻重缓急排序,分配预算费用,确定各项目费用的预算数,进而编制费用预算。
(3)设置成本费用备用金管理。按以上编制方法编制出的年度预算将过于刚性,虽然便于预算的控制和考评,但由于预算的前瞻性,往往对后续发生的事件存在疏忽。对部分成本项目提取一定的备用金,进行动态管理,防止资金过早沉淀和僵化。
4.对营业外收支、其他收支、财务费用等利润表指标,根据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毁损情况进行增量调整或据实测算。
5.在以上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辅以滚动预算,按季度进行滚动修编,可以使预算指标更为合理和贴近实际,使预算控制具有更为合理的基础。
(四)积极审慎调整预算,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供电企业的产品单一,业务比较稳定,应尽可能不做预算调整,尤其是对那些影响战略目标的项目。一旦需要对既定的预算进行调整,应十分谨慎,一年的调整不应超过一次。对不影响战略目标的调整,最好一个季度只调整一次。过于频繁的调整会削弱预算控制的力度,降低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也不利于今后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提高。预算调整的权限和流程必须规范,对预算项目的调整提出申请,依照一定的流程审批后,方能予以调整。重大的调整应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
(五)设立合理的预算指标,加大指标考核及激励机制力度
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都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关键业绩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增加过程性指标在预算考核指标中的比重,除了购售电量、可控供电单位成本、总资产内部报酬率等结果性指标外,也应将预算编制错误、预算调整次数等过程性指标纳入考核,从而提高预算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严肃性。
2.建立力度适当的奖励机制,引导基层单位自行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加强内控和内审,建立相应的处罚制度对非必要开支责任人严惩不怠,同时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建立比较稳定的激励政策引导责任人自我挖潜,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建琴.电力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思路.当代经济.2006.
[2]田治敏.供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现代商业.2011.
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目标
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也是一种策划活动。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为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和承担社会责任、保证社会利益的社会目标两个部分。从根本上讲,纳税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也就是说,在筹划纳税方案时,一方面不能一味追求纳税负担的减少,因为税负的减少并不一定会增加股东财富;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考虑纳税成本的降低,因为那样有可能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纳税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和对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筹划方案时,必须符合财务管理的目标。纳税筹划既受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但纳税本身又对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其影响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多种纳税方案的存在
现实经济生活中,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企业往往面对着一个以上的纳税方案的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税负的轻重程度往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如税法对股息支付和利息支出的不同处理规定使得企业面临着资本结构的选择;关于所得税征收的不同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在扩大投资时面临投资方式的选择等。这里边都有一笔关于纳税负担的账要算。所以,企业如果不进行纳税筹划,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就有可能面临更重的纳税负担。同时,也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减轻税负,导致企业总体收益损失,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税收陷阱”(tax trap)的存在
现代税收制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被称为税收陷阱的条款,纳税人一旦粗心大意落入条款规定的范围,就要付出更多的税款。如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 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注意这些条款,进行事前筹划,就有可能掉进“税收陷阱”,增加税负,给股东权益造成损失。
税收利益(tax benefits)的存在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税收利益的取得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纳税期的递延。在现代税收制度中,国家往往都会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措施。税收优惠是政府主动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其实质是国家的一种财政支出,是政府给予特定的纳税人的税收利益。在税收优惠内容既定的情况下,纳税人能否得到减免税优惠,争取财政援助,以及能够获得多少税收利益,主要取决于其微观经营决策与税收优惠体现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度。
递延纳税不是指不按国家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欠税行为,而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延纳税期的行为。纳税期的推延并不会减少企业的税额,但是,它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笔零成本的资金,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则有利于增加股东权益。所以,纳税人总是希望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尽量地递延纳税期。
纳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提高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是企业经营理财的直接目的和基本出发点,可以说,提高获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本源,而能否有效地维持适度的债务偿付能力则是财务管理目标顺利达成的行为依托。二者相互制约依存,协调统一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经营理财实质上是如何有效地协调企业的获利动机与债务偿付风险约束之间的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偿债压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般性商业债务的清偿,包括营业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和股息、红利的分派;另一类是纳税债务的清偿。这两类债务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只有纳税才具有完全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必须运用现实的现金才能予以完成。一般情况下,也不存在债务延期的可能。一旦企业既存现金匮乏而又无法予以融通时,就会增加企业不必要的纳税成本和损失。一方面是来自税务机关直接性的经济惩罚,如滞纳金罚款、被要求提供纳税担保或实行纳税抵押等;另一方面,企业的信誉形象也可能因此降低,给其市场价值造成各种潜在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损失。
纳税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个企业,它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依法纳税是其基本职责。企业也只有依法纳税,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反之,将受到政府的处罚。但是,由于在现实的纳税环境中,客观上存在着税负不对称分布的问题,使得不同理财方案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流出或流入的时间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投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面临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机遇。
因此,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应重视纳税筹划,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能动地利用税收杠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避开“税收陷阱”,尽可能地减轻纳税负担,同时通过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最大限度争取税收利益,并合理安排企业现金收支,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成本的增加和企业价值的损失。
二、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对象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如同人体的血液,只有不断地流动才能保持人的健康一样,资金只有在企业里不断循环周转,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使企业健康地成长。
企业的应纳税金不像对营业性债务的本息支付或对所有者的股金和红利的分派那样具有较大的弹性,它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现出一种“刚性”约束。企业的权利如想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首先就必须遵纪守法。税法对企业的要求就是要企业履行纳税义务,及时足额地缴纳税金。法定的税款必须以现金形式缴纳,如果企业因现金拮据而不能按期足额支付税款,对企业的市场信誉、形象以及长远利益都有极大的损害,而且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此,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税金是企业现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强制性和刚性,在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部分的影响。因而,企业的纳税筹划应以税收法规为导向,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纳税问题进行筹划,以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三、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计划、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
纳税筹划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决策系统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决策的结果。纳税筹划作为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此五要素均相应提出了要求:它要求上至董事长,下至一般的财务工作者都要树立纳税筹划的观念;决策时不可忽视筹资、投资和分配过程中的纳税问题;决策时需要提供纳税信息;纳税筹划同样离不开财务决策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如定量和定性分析等;还有,筹划的结果同样要用来指导人们的纳税行为。
总之,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因素影响财务决策,纳税筹划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纳税筹划可以实现财务决策的最终目标。
纳税筹划的实质就是对纳税进行事先的计划
财务计划工作是指针对特定期间的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
财务规划是个过程,对于纳税筹划起指导和制约作用,而纳税筹划作为财务规划的组成内容,它反过来要为财务目标服务。因此,进行纳税筹划时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注重某一税种的税率高低,而要从战略的角度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一种税少缴了,可能会使另外的税种多缴,一个纳税期限内税少缴了,可能在另一个或几个纳税期内多缴。
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财务预算,而财务预算是综合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最终都将在财务预算中得到反映。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短期的现金收支预算以及长期的资本支出预算和长期资金筹措预算。在这些预算中都离不开对税金的预算。如现金收支预算中,税金作为现金流出量,必须在预算中得到反映。而资本支出预算首先要对固定资产投资作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决定支出是否发生,要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未来的现金流量,采用诸如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获利指数法等方法来判断方案的优劣,决定其取舍,而未来现金流量是指未来的税后增量现金流量。长期资金的筹措涉及到不同种类的资金,而不同资金的成本可有不同的计列方式,从而影响税后利润。
纳税筹划落到实处离不开控制
财务控制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对财务活动进行指挥、组织、协调,并对财务计划实施监控,以保证其落实。作为纳税筹划来说,对于已作出的筹划方案,在组织落实时,也离不开切实可行的监控。同时要建立一定的组织系统、考核系统、奖励系统,以保证筹划目标的实现。
四、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内容
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是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纳税筹划对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筹资中,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的资金其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税法中所作的规定有所不同,是在税前列支还是在税后列支直接影响企业的负担,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筹划,选择有利的融资结构。又如,投资者在进行新的投资时,基于节税和投资净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可以从投资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选择。又如,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效率的同时又要考虑到运转周期,以保证纳税时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还有,税收政策不仅影响利润的分配,而且对累积盈余也有制约作用,同样需要纳税筹划。总而言之,纳税问题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各个过程,融于财务管理的各内容之中。
五、纳税筹划与财务环境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企业的纳税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而纳税筹划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继而影响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的重要核心,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流程实施有计划、有步骤运行的各项财务活动。企业要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不断地改进财务行为,就必须通过履行职责、贯彻落实风险控制机制,帮助企业实现自身设定的财务表现水平。
本文将着重分析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以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要素及原则为重点,探讨建立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我们国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比较薄弱,许多企业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发展,就需要企业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构建财务管理体系的要素及原则
(一)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1.管理措施的实施。重点落实财务管理措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
2.财务规划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方针、财务战略、资金活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
3.财务绩效管理。及时了解措施实施后的运行状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未来的财务行为予以改进。
(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原则。确保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
2.系统管理原则。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确保实现既定的财务战略方针和目标的情况下,对体系中的各个分级系统加以引导和管理。
3.管理层高度重视原则。
三、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在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涉及以下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即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监督检查体系的建立、投资决策体系的建立、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
企业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是企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内控管理方法。预算体系包括业务预算、专项预算、财务预算等内容。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做到对各预算执行部门的监督和控制,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所制订的各项经营目标也可以顺利完成。
1.搞好销售目标预算。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是销售预算,并且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正确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搞好销售预算,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避免经营风险,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
2.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费用预算。
3.将上述各种预算汇总,搞好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
4.充分调动各级责任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化其责任意识,形成预算执行与控制的责任体系,保证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发现问题及其缺口,提出整改建议。
(二)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
1.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控制体系。包括资金活动、采购流程、资产管理、销售流程、成本费用、担保业务、财务报告等各环节的控制。
2.资产的流转控制。企业为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采用定期盘存、账实核对等措施。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3.对资产的耗用及各项费用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充分组织企业员工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搞好营运资金管理,执行好资金控制制度。企业在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合理调度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节约资金使用成本,最终服务于生产经营。
(三)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的策略、理财措施、组织职能、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企业要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管理方法要科学的量化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强化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快速反应市场的变化。
(四)企业督查体系建设
企业应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自我评价情况,复核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及其他部门和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进行认定与评价,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有效性。
(五)投资决策体系建设
企业现资决策体系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资决策程序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投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确定投资目标、选择投资方向、制定投资方案、评价投资方案、选择方案等五个方面。
(六)财会团队体系建设
财务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核心。因此,财务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包括团队建设、制度实施、强化责任感等。
总之,以我国企业的现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积极探讨和研究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内容,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10(1).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障碍 解决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在增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但受自身特点的限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普遍受到中小企业的忽视。所以,发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已经成为摆在中小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现状
中小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充分体现了“小、灵、快”的经营特点,一方面给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中小企业的财务带来较大的风险。
(一)中小企业经营资本规模小,财务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初始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积累及向亲朋好友借款,主要为内源型融资,这种融资通常规模较小,资金量有限,而后续的资金大都来源于企业的负债。当企业对负债能够合理规划、将负债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限定在企业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用负债能够创造现金净收益时,这种负债便是正常的、必要的。但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财务控制能力差,对资金使用缺乏合理规划,其负债则往往成为企业走向破产的加速器。近年来,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并非因资不抵债,而是对资金盲目使用,又无法获取足够的外部融资补充,最后产生资金链断裂,因债务到期无法偿还,导致企业倒闭。
(二)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控制能力差
1.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意识较差,管理模式陈旧。一方面,一般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管理者,财务决策往往是管理者一人说了算,缺乏系统的财务决策;另一方面,为节约成本,聘用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加上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不健全,造成了企业整体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环节薄弱。
2.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扁平化管理,使得企业管理者多实行粗放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日常管理缺乏制度的规范,财务不透明,内部监控缺失,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支出很难在财务上把关。
3.财务控制能力差,资金管理水平较低。一是企业往往缺少对资金使用的合理计划,导致企业资金捉襟见肘;二是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很多投资项目往往是管理者跟风投资和凭着感觉上马,盲目投资失败引发了企业的债务偿还危机;三是片面追求销售,增加了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的资金占用,同时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管理缺位,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力度差,对客户信用情况靠人为控制,坏账、呆账逐年增多;四是企业负债比例过高,企业需为此支付高额的利息。
(三)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成本费用核算不真实、不准确,中小企业的费用成本分析粗劣,成本费用不实;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有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的愿望,因此在费用成本的会计核算上进行粉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四)资金紧缺,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虽收到一些效果,但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近年来全球经济低迷和我国金融适度紧缩政策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表现在:一是被金融机构拒绝的比率高。银行为了自身的盈利和安全,必然对客户进行严格的市场化筛选,严格控制风险,选择高端客户。因此,基本素质较差且信息不透明的广大中小企业很难受到银行的青睐。即使已经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中,多数也是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担保,如担保公司,其负担的融资成本也普遍偏高。如今,因连带责任,民营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也纷纷倒闭,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困难就更大了。二是融资渠道单一。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有企业自身积累、民间借贷、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等。在实践中,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自有资本较少,自我积累的意识较差,个别地区中小企业的负债率达到80%以上,向金融机构贷款可能性越来越小。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主要还是为国有企业改组服务,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通过民间融资或通过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来满足资金需求,融资成本极高。三是中小企业版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作用有限。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政策环境尚未完善,大多抵行∑笠当旧砟岩源锏缴鲜斜曜肌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障碍的对策
(一)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思维是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首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做到激励约束兼容原则。再次,确保企业财务制度的有效性。
(二)加强内部管理,实现财务与业务相结合
中小企业应明确财务机构职能,规范工作操作程序,合理设置岗位。通过完善相应的财务与会计的基础管理制度,才能严格控制财务支出、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正确。
1.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避免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再次,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配比要合理。此外,还要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编制财务预算,对财务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必须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责任人,并通过财务预算来约束和控制企业的财务行为,保证企业各项计划的完成。新建投资项目,企业的财务预算以投资预算为重点,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总预算、现金流出量的计划、筹资预算计划等。持续经营企业的财务预算,以盈利为重点,包括销售预算、销售成本、费用预算、盈利目标预算、现金流量预算。
(三)加强对企业财务进行规划
1.对企业扩张发展过程中负债的规模进行规划。企业应充分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利用债务融资,但也要防止负债水平过度以致威胁企业发展的安全性。因此,对负债水平应合理规划。
2.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规划。企业对财务资源要搞好综合平衡,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防止企业财务资源的短缺和企业财务资源的浪费。
3.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财务规划。企业要有足够的资金确保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应注意不能滞留过多的资金,以免背负机会成本。
4.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规划。在目前资本市场发达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的投资机会众多,应充分考虑投资风险,注意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相结合。同时,也要保证对外投资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5.对企业发展的未来获利能力与现实获利水平进行规划。企业在财务预算中,必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合理进行规划。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就财务管理而言,首先我国中小企业要提高企业人员素质,转变财务管理观念,以较高的人员素质保证实现较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一方面,可以从外界招聘秀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内部着手加强全员素质教育,提拔和培养有能力、有才干的员工。
(五)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建立稳定的融资扶持机制
政府要着力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企业扶持机制。
1.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并建立或加强相应的执行机构。
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形成由政府部门组织协调,以省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龙头,以市、县服务机构和行业、专业协会为骨干,各类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发挥好政策指导、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创业培训、产业引导、信用咨询、技术促进、企业诊断、对外交流、市场开拓等功能,全方位搞好支持与服务。
3.建立稳定的融资扶持机制。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金经营的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很低的特点。这从客观上要求国家需通过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发行债务、建立企业上市融资办法。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创立和运行,鼓励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互相担保基金以及政府设立扶持发展基金,使我国的中小企业稳健快速地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为三明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尹丹莉.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 (5).
[2] 苏文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在审计和经济,2008(6).
[3] 黄丽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特区经济,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