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第1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平移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

30页例2、第31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小房子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主题图。

师:游乐场里除了有漂亮的风筝、蝴蝶外,还有很多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不同)

师: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一)平移。

1.认识平移现象。

(1)像缆车、观光梯、推拉门这些物体的运动,无论是水平方向的,还是竖直方向的,物体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平移。

(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3)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些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变化)

2.判断平移后的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

(1)分析题意。

要知道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先要根据平移的特征去判断。平移时,可以一次平移,也可以两次平移。

(2)动手操作,用小房子学具移动。

(3)汇报,评价。

说说它们经过怎样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4)教师小结。

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相互重合,关键是要根据平移的特征来判断。

(5)完成教材第30页

“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后汇报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旋转。

课件出示第31页例3。

1.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物体,你发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这些物体都是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

2.认识旋转。师:

这些物体都是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3.找一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4.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5.亲身体验旋转现象。

学生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

6.学生用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学生独立观察、判断,全班交流评价。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观察、判断,

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拓展提升

下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水龙头的水往下滴。

(

)

2.拧开水龙头开关。

(

)

3.升降机上升。

(

)

4.风扇转动。

(

)

5.推木箱。

(

)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七第5、7题。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思考,回答问题,引出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观察汇报总结:什么是平移。

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利用小房子学具动手平移。

自主发言,在生活中发现旋转。

总结旋转的特点。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沿直线运动,形状、大小、方向不发生改变,只有位置发生改变。

旋转: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借助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注重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究的机会,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2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注重形式,教学目标虚化,学生思维训练不足。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使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顾此失彼。比如,为了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形式各样的活动。但由于活动没有主次之分,学生常常浅尝辄止,疲于应付。

2.教学设计结构松散,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教学设计的结构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教学设计结构松散将冲淡教学重点,使学生没有办法把握一节课的主旨。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好载体,因此,对教学重点的淡化将直接导致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

3.教学设计坡度过大,教学难点无法突破,学生思维无法实现跨越。教学难点是学生的思维需要引领、疏通之处。教学设计坡度过大,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在需要引领之处得不到引领,在需要疏通之处无法疏通,教学难点无法突破。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呈现方式过于抽象或概括,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安排过于笼统,缺少阶梯式的引导,学生无所适从;第三,练习设计缺少层次,基础性练习过于薄弱,综合性练习出现过早,难度过大。

二、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

1.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设置有效的数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从《平移和旋转》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意图和学生的思维起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平移”和“旋转”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物体的运动,这些运动方式可以作为引入平移和旋转的载体。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动的天性,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第一个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这个层次中,通过看动画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提炼,根据前面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解用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实际上这是一种迁移,训练学生将已有的表象通过具体动作表达出来;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象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

以上内容的设计尽管是表演,但这种表演不是为表演而表演,而是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在表演中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这样的活动设计,正确地把握并落实了教学目标。

2.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设置有层次的数学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平移和旋转》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距离。学生思维的薄弱点是“什么是平移1格”,什么是“对应点或线段”。在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后,我在教学设计中循序渐进地作了安排:(1)游戏引入,感知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格数;(2)动手实践,探究平移的距离。在第二步的设计中,通过“操作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小结练习”等几个环节层层深入。尤其是在集体交流这一环节,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重点明确什么是平移1格。通过数方格,使学生重点明确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认识什么是“对应点或线段”。

应该说,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结构合理紧凑,学生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较好地理解了平移的重点。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顺应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因此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3.分析学生思维的困惑,设置循序渐进的数学活动,化解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思维的困惑之处。教学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突破,将会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要么责怪学生做得差,要么埋怨教材难度太大。实际上,教师更应该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比数出图形平移几格显然更有难度,也更有挑战性,而《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知道学生的思维困惑。一般地,学生的思维困惑会集中于如何选择图形中的点或线段作为参照,怎样判断图形平移的格数。因此,我通过设计“尝试―交流―应用”的系列活动化解教学难点,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尝试活动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然后展示学生正确的以及错误的画法,组织交流:选择哪一点或哪条线段作为参照的?怎样才刚好平移6格?学生借助正误画法的对比,很好地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最后的应用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使学生及时巩固图形平移的方法。

第3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某日下午,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正在讨论明天准备上的“平移和旋转”(第一课时)。t老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教学重点一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火车、电梯、缆车和风扇、螺旋桨、钟摆运动的(实例)图片作为素材,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和想象它们的运动特点,感知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二是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判断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几格)。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和几道练习题。通过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知道图形平移的位置和图形原来的位置关系,即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多少(格)。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两个具体目标:一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二是能在方格纸上判断出一个简单图形沿什么方向平移几格。t老师说:“第二个教学目标比较简单,没有必要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果学生暂时不会数平移的格数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学过。我只要以小房子图为例做示范,跟学生说清楚怎样数移动的格数就行了。”其他老师对t老师的想法有异议:“怎样数移动的格数,这个问题不简单,要让学生探究。”

判断平移几格,究竟有没有探究的价值?带着这个问题,老师们分头做了课前的分析和调查工作。

1 再次分析教材。“教材上是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图形的平移。‘试一试’则是按要求平移图形,体会图形的运动。例题和‘试一试’是连贯的,但‘试一试’比例题更具挑战性。如果从学生的视角看教材,‘图形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的’不难理解,但怎样可以看出‘小房图向右平移了5格’对学生来说真的就没有困难?学生毕竟是第一次学习平移。”w老师手捧教材很困惑地说。

2 对学生进行抽样了解。y老师随意找了班上的四个学生,就平移几格的问题做简单了解:1个正确,2个错了,1个无从下手。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找不到观察的着眼点。其中的两个同学对平移的格数发生争论。

3 询问教过此内容的老师。s老师说:“平移这一内容,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数平移了几格。学生错误地理解成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而且错误率还比较高。”

上述分析和调查说明,“如何数平移的格数”是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清晰地认识平移图形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中“在方格纸上判断出一个简单图形沿什么方向平移几格”这个知识点的获得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二、设计课堂学习活动

有了上面的分析,t老师对原来设计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调整。

第一层次,仍然是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移动了距离。

第二层次,由教师示范改为先让学生尝试选择图形中的某个点(因为数点平移了几格相对比较容易),判断出这个点移动的距离,通过课件动态演示,感知整个图形移动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抓特征点,也可以抓特征线段等。

三、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老师们估计学生在第一层次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确的,凭自己的经验直接判断小房子移动了5格;另一种是错误的,就是“把平移的格数理解成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数”。在第二层次中,估计学生找不准对应点。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对应点的找法。

四、教学实践

t老师上“平移和旋转”(第一课时)过程如下:

1 观察讨论,感知平移的距离。

师:(出示小蚂蚁搬家图及简化的格子图)瞧,小房子的运动用什么方式?(平移。)是向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边平移。)

第一只小蚂蚁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2格。”

第二只小蚂蚁说:“不对,是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小蚂蚁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6格。”

师:你们同意哪种说法?

统计:全班31名学生,有21名学生认为移动了2格(因为两个房子之间空2格)。有5个学生认为移动了5格(正确)。还有5名学生的答案是6格。

学生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后,教师出示多媒体动态演示小房子平移的过程(5格)。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例图),在左边的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在右边的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说一说它向右平移了几格。

效果检测(统计学生作业情况,检测教学的有效性):找点时,学生受课件的影响,有学生在小房子上画一只蚂蚁或者用简单图形代替蚂蚁,有的点在房子外面,有的点在里面……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呢?(多媒体闪烁小房子上的两个对应点,动态演示点移动的过程。)

接着做练习。分别指出金鱼图和火箭图平移的方向和格数。现场统计:①十几名学生没有用找点和线段的方法来数平移的格数,只是用手比划着整个图形移动的格数;②还有十几名学生出错(数中间间隔的格数)。

五、反思

“这节课的探究怎么还是没有效果呢?我没想到学生竟然不会找点!他们经过了实践探索和讨论交流,我还设计了课件演示,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应该有丰富的表象积累了呀!为什么在后面的练习中还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一下课,t老师就感慨地说。

“这一节课主要是‘探究方法’上有问题。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整个房子的移动过程,教师就要求以某个点推测整个房子移动的格数,这对低段学生来说太抽象。而且从学生的角度看图,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是面,其次才是线,学生不容易看见点,图上也没有点。”x老师的分析得到老师们的认可,t老师针对问题对探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了改进,在另一个班再次进行教学。

六、再实践

主要过程:

1 整体感知。小房子移动了几格?全班31人,其中21人认为小房子向右平移2格,5人认为平移5格,3人认为平移3格,2人认为平移6格。

2 动手实践。老师给每一个同学都准备了小房子,让学生动手移一移。

3 交流反思。请一名学生放慢镜头演示:小房子移动1格,到哪里?移动2格呢?……现在小房子移动了几格?通过实践,有29人认为平移了5格。还有2人仍然认为平移了3格,老师个别指导纠正。比较反思:动手平移后的结果为什么跟你原来的想法不一样?“原来只看中间的格数,其实是不对的,要看整个房子移动了几格。”这个孩子的发言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

4 抽象概括。如果没有了剪下的小房子,你还能通过其他办法知道小房子移动了几格吗?学生经过再次探究,发现可以在小房子上找一条线,数出这条线移动的格数,就是整个房子移动的格数(全班二十几个学生找线),也可以找小房子上的一个点,这样也能数出整个房子移动的格数(全班有3个学生找点)。

后面的练习,29名学生能正确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2名学生出错(找不准对应点)。

课后,t老师再次感慨:“我知道了,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还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

七、后记

这次研讨,引发了我的思考。

第一,分析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他们怎样看待教材、怎样理解教学内容,我们要思考,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在研读教材时,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能不能理解,必要时要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第二,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什么?怎么了解?上面的案例提醒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及分析,得到学生的真实学情。在此基础上对探究性学习活动作出符合学生经验的调整,使活动的功效最大化。

第三,设计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比较上面两次教学,由于学习活动设计的不同,其教学效果也大相径庭。第一次教学中创设小蚂蚁搬家的情景本意很好,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但也阻碍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特性的把握。所以,第二次教学时及时进行调整。省去小蚂蚁搬房子的情景,让学生经历直接感知――动手实践――比较反思――抽象概括――整理建构的探究历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四,记录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改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起点,准确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究竟要给学生留下什么。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真实的情况对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4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学重点;学习兴趣;交流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目标:(1)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广泛存在,理解旋转的有关概念,掌握旋转的有关性质。(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探究、交流和思维能力。(3)通过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其中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形成与性质探究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本课教学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策略,采用直观演示、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力求让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多媒体投影等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激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围绕五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并在五个整合点上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下面我进行具体的阐述。

1 游戏激趣,引入概念

整合点一:游戏激趣,引导学生迅速置身数学情境。

俄罗斯方块是一款家喻户晓的电脑和手机游戏。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玩这款游戏,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接着,利用白板课件,定格学生游戏时用到的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变换,引导学生迅速置身于数学情境之中。

整合点二:动画再现,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记忆。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无处不在。在邀请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后,我借助Flas,再现生活中“荡秋千”、“钟表指针转动”、“风车中叶片旋转”等学生熟悉的旋转现象,并抽象成数学中平面图形的旋转。在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准确地形成旋转的概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直观演示,形成概念

整合点三:直观演示,有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必须抽象成数学模型,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这一环节,我先利用直观形象的Flas,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抽象成平面内的点、线段和三角形的旋转,使枯燥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有利于学生分析旋转现象的共同特征。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白板特有的书写功能,逐步呈现旋转的共同特征、定义以及旋转中心、旋转角等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然后,精心设计一组练习,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区分平移、轴对称和旋转,为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3 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探究性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引导学生各显神通,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学生不仅感受到亲手测量和转化的乐趣,而且较巧妙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在学生作图有困难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的透明度调整、旋转、标注、连接器等功能,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旋转前后的三角形以及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为学生有效地探究旋转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整合点四:智能变换,促进学生准确归纳旋转性质。

旋转的性质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几何画板的智能交互和实时数据显示功能,先后变换旋转前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中心的位置和旋转角,动态呈现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夹角度数等数据,既有力地验证了学生的结论,又让学生感受从“变”到“不变”、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规律。

4 自主练习,应用性质

本环节,我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顺利过渡的练习和例题。

整合点五:组合工具,实时呈现作图的过程与结果。

利用白板软件内置的量角器、圆规、直尺、连接器等数学工具,可以直接、直观的测量或截取线段的长度、度量角的大小,从而清晰地呈现作图的过程与结果。在练习和例题的研究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作图的步骤,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数学工具在白板前进行作图,操作过程完全透明。不仅丰富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媒体的互动方式,还使学习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反思

第5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概念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图形的旋转”被多个省市作为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课题,并不是因为学习的内容多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是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数学概念生成和概念性质探索课.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抽象出旋转的概念?如何从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得出旋转的性质?教师如何把看似分离的东西联系起来,如何把较多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如何就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进行有效的学习引领,使得学习过程顺乎自然.

下面借助于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关于“图形的旋转”(苏科版)的教学片段进行分析,阐明“深悟概念要素,研获思考方法”的道理,以此昭示同仁,引发思考.

1感悟生活明确目标,直观辨别激活经验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的变换方式呢?图1生:平移和翻折.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图1),你能根据图形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归归类吗?

生:①,④,⑨(平移);②,⑤,⑦(翻折)

师:剩下的这些属于哪一类变换方式呢?

生:旋转.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研究一下《图形的旋转》.【板书】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当初是怎样研究平移和翻折的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

生:……

分析与思考课本直接给出几个旋转图形,让学生说说旋转现象,这样的安排指向性太直接,没有比照对象参考,也不利于学生感悟对象的本质,领悟概念的要素.教者怎么处理好呢?首先考虑到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始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两种图形的全等变换:平移和翻折.由于七年级学生更喜欢直观事物的刺激,教者可以将混有平移、翻折和旋转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鉴赏,让学生充分感受旋转的平面图形与平移、翻折的平面图形的不同,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研究平移和翻折是怎么进行的,这样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自然引出了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图形等数学概念,让学生领会研究点、线、面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研究点的问题、研究几何图形立足研究图形的位置和大小的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动与不动、变与不变中洞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下面的学习过程就成了感悟概念要素,类比生成概念、类比研究性质了.后续研究问题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学生思维的匣子打开了,这就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2操作观察抽象比较,确认要素生成概念

教学片段2

师:什么叫做图形的旋转呢?请同学们用数学眼光看一下图形的旋转.

师:如图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共同点:都围绕一个点在转动.不同点是左图是顺时针,右图是逆时针.

图2师:如图3,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哪些不同点?不同点是左图旋转幅度大,右图旋转幅度小.

生:共同点:都围绕一个点在逆时针转动.

图3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比较说出旋转的定义吗?

生1、生2等几名同学先后描述,逐步完善……

师生归纳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板书】,这个方向叫旋转方向【板书】,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板书】.

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就是旋转的三个要素.

……

分析与思考许多参加优质课评比的老师对旋转概念形成处理非常草率,上述教学片段处理也不深刻.

事实上,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可以从混有平移、翻折和旋转的平面图形欣赏中,找出与平移、翻折的平面图形不同的图形,由学生说出“旋转”一词而非教师的给予,自然过渡到寻找不动点、寻求旋转特征的任务上来.学生能够充分体验了从现实生活中感悟数学、由欣赏平面图形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数学化过程.根据研究一般事物的特征总是从研究特殊案例开始的规律,引出课本P74页操作实验1、2,操作实验1、2中不动的点一个在直角顶点处,一个在三角形外,不动点还可以在什么地方呢?教师的点拨,会让学生想到不动点还可以在三角形的其它顶点处、在边上、在形内或在形外,我们只是以两个特殊对象来研究,在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中感受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当然在旋转概念未给出前并不一定要准确说出这些概念词语,教者不妨引导学生尝试给旋转下定义,在教者的引导下不断充实定义的内涵,最后抽象出旋转的定义.

对于旋转概念的理解,教者应当引导学生关注三点:

1.定义可以更加严谨.苏科版教材的定义中:“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我们可以将其改为“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况且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改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的良好个性品质.

2.要素可以包含三个.苏科版教材认为旋转包含二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可能是考虑到高中阶段角的概念本身就包含方向的缘故.人教版、华师版教材都认可旋转包含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反例有助理解概念.对旋转概念的理解,不妨编制一些旋转中心发生变化或是旋转半径发生变化的反例,也可以通过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旋转的效果不同.

3研究要素升华经验,灵动生成完善体系

教学片段3

师: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旋转的相关概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旋转过程中还有哪些相等的元素.刚才我们已经从整体上看,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我们再从局部研究,旋转过程中还有没有一些相等的线段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图形平移和翻折时,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生:位置在变,形状、大小不变.

师:那么图形旋转前后呢?

生:和平移、翻折一样,位置在变,形状、大小不变.

师:那也就是说,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板书】

师:全等图形又有哪些性质呢?

生: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板书】

图4旋转的性质:线.

问题1:如图4,将AB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图中除对应线段相等外,还有那些相等的线段?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旋转过程的动画,边看边观察.(演示旋转动画)

生:OA=OA′,OB=OB′,OC=OC′.

师:这可能只是我们观察中的一个猜想,还不能成为结论.那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生:验证!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到74页测量图32中OA、OA′;OB、OB′;OC、OC′.

一会儿之后……

师:它们相等吗?

生:相等.

师:好,通过验证,我们猜想的结论是正确的,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发现的结论吗?

生:每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板书】

师:旋转过程中还有没有一些相等的角呢?(继续播放旋转动画)

图5旋转的性质:角.

问题2:如图5,将AB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图中除了对应角相等外,还有那些相等的角?

生:(可能答出其他的一些角相等)

师:图中的∠AOA′、∠BOB′、∠COC′是什么角?相等吗?

生:相等.

师:这仍然是一个猜想,还要干什么?

生:验证!

师:打开书P74用量角器量一量,看是否相等?

生:相等

师:你能概括成一句话吗?

生:旋转角彼此相等.

师板书:每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相等.

分析与思考课本上旋转的性质是紧接着旋转的概念给出的,没有分析的过程,作为教者应该怎样处理更好?

类比平移性质归纳的思维规律,可以考虑分别从整体、局部和点进行比较,即考虑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全部、对应线段、对应点.我们知道图形的全部和对应线段都是由点构成的,研究图形的全部和对应线段问题可以化归为研究对应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连”(连结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线段)、“量”(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和“比”(比较确认),从而得出课本上给出旋转的性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者给学生上述的引导,学生必然会从系统角度思考问题,甚至课堂上提出探讨对应线段性质问题.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一个感觉: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思考问题,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研究问题.学生做到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但没有做到“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教者不妨引导学生关注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通过对旋转要素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要研究的问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图形,其实学生通过类比研究平移和翻折也可以自己感悟到,对于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图形的性质学生能够很快发现并归纳,但怎样研究对应点的性质,可以让学生多动脑筋,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确定研究的方法、思考的方法,通过交流、互相启发等方式发现结论,归纳性质,个人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对于旋转性质的探讨和研究不应该是教师的“引导”之下思考问题,教师的“引导”之下思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实现的不是高品味真意义的教学.

4作图运用类比联想,强化本质提升能力

教学片段4

师:我们已经分别从形、线、角三个方面发现了旋转过程中一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这些就是旋转的的性质【板书】.我想这时候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利用旋转知识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画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图形“点”开始研究.

问题3:(“点”的旋转)已知点A和点O,请画出点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说,教师示范画)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给出画好的图形,让学生说能得到哪些结论.我们自己画图时应该也要得到这2个结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这两个结论指导我们画图.】

师:我们画好后的图形中也要能得到这些结论,所以我们应该用这两个结论来指导我们画图.

师:你能说出点旋转的步骤吗?

生:一连线,二画角,三截取.

问题4:(“线”绕点转)我们在原图中再增加一个点B,连接AB,得到一条线段AB,你能画出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操作,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操作.一会儿之后,请板演的同学说作图的步骤.(学生到黑板前解说)

师:为什么你只要作出线段两个端点的对应点就可以了呢?

生:旋转后的线段是由两个点确定的.

师:大家能否告诉我,线段旋转和点旋转的关系?

生:线的旋转可以转化为点的旋转.

问题5:(“形”绕点转)如果我们在原图中再增加一个点C,连接AB、BC,得到一个ABC,你能画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请同学们再试一试.

一会儿之后,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操作学生说出步骤.

师:那为什么只要作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对应点就行了呢?

生:旋转后的三角形就是由三个顶点的对应点确定的.

师:你能否告诉大家,三角形旋转和点旋转的关系?

生:三角形旋转可以转化为点的旋转.

师:那将四边形旋转呢?

生:作四边形各顶点的对应点.

师:反思:如何作图?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操作,对于任何一个图形,作出将它旋转后的图形的思路是什么?

生:形旋转转化成点旋转.【板书】

师:这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师:到底作什么样点的对应点呢?关键是找哪些点呢?

生:关键在于作确定图形点的对应点.【板书】

分析与思考上述教者做法一方面紧紧抓住概念、抓住性质,通过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对应点的旋转半径实施作图,另一方面仍然从点、线、面的系统角度思考,分别设计一个作一个点、一条线段、一个三角形绕一个固定点旋转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一个数学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上升过程.不过,对为什么这么做的追问不够,不少同学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没有让学生反复体验作图依据:每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每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相等.

笔者觉得教学可以作这样的改进,直接给出作一个三角形绕形外一个固定点旋转后的三角形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先从找对应点开始,明确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依然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开展研究,解决问题.

一些参赛选手,还喜欢补充这样一个作图题:已知一条线段和它绕一点旋转后的线段,请你确定旋转中心.这样的问题对于刚接触旋转作图的学生们来说是比较难的,在本节课学习内容很多的情况可以不涉足,以免冲淡前面的学习内容,应该重点掌握的学得不透,新的问题又不能深入探讨.即使补充内容,多数老师也处理得不到位,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联想到旋转中心到对应点的连线段(旋转半径)相等,从而判断旋转中心在对应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作两对对应点的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得到交点即旋转中心.如何拓展运用呢?其实只要追问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对应点能不能确定旋转中心?给出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能不能确定旋转中心?通过对前一个问题的否定和后一个问题的肯定,学生便掌握了对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正所谓触类旁通.

第6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1尊循记忆规律,先慢后快进行教学

学生的记忆规律是第一天忘掉50%第二次忘掉30%第7天忘掉90%,根据这个规律我在教学中第一天细致地教一次,第二天复习一遍,第一周复习5遍,这样学生的知识都巩固下来了,便也不容易忘记,然后再进行小测练习,练习过程注意题型多样化,各种题型都见过了,学生自然不惧怕考试,都会达到至少及格的效果。

2慢工出细活,难题细化逐个过关

本学期最难的题目是数格子平移与旋转的区别,我针对这种细致到点的平移练习,我采用了一题一课逐个过关的策略,也就是一节课练习只做一题,但要求每个同学练习过关,先强调重点开始平移、再强调原点不数,前进了才数过一格写一个数字,这样才不会错漏题,第二节课我进行了平移横线的练习,让学生数格子,注意不移错行,第三节课我扩大范围,前后左右地平移,并数对格子,经过这么细致地作业,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平移的方法。

同样,对于锐角和钝角的区别我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先告诉他们符号的

区分,锐角是两条弧线钝角是条弧线直角是横折,再利用三角形逐个画出锐角,直角和钝角,并比大小,让学生完整地知道钝角>90℃直角=90℃锐角直角>锐角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遍在练习册上做遍在书上做遍再考试一遍再评讲一遍,一个细节难点都讲完整练习也达到了目的。

3合作互助,共同进步

一个班级难免有差中和优秀生,我上学生按性格与成绩的优差进行配合,如好动的与安静的一起,作业慢的和快的一起字写好的和不好的在一起,在上课时,让这些学生性格互补合作互助,比如说请优生督促差生快点完成作业,差生不会的请优生马上教,让字写不好的向字写好的学习,让慢的赶上快的,让写不好的学习好的,有进步了二个都奖励,退步了,两个都批评,这样造成学生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现象,达到全班孩子共同提高的效果。

1、 宽容理解,互相表扬

我想任何一个差生都不喜欢全班一起批评她,这样会造成痛苦与失望,我在班上决不允许学生群起而攻之的现象,比如说某生错了第一个学生说:“你学习好差”,另一个学生说:“你真笨”,第三个学习说“:老师他作业都没做等等……一起攻击同学时,我会制止学生说:他成绩不好,跟你有什么相干?你们这样一起批评他,我会喜欢你们吗?学生无语,接下去我说:“老师喜欢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不喜欢批评别人的孩子。学生纷纷对该生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一人跌倒大家扶的现象,学生的成绩也上去了,我再次扩大战果说:同学们喜欢帮助你的同学吗?从现在开始谁帮助了别人老师都会记在心里也会奖励大家的谁批评同学并在课上大声指责同学,我也不理他!于是班上就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表扬的氛围。

5尊重个别差异,不同层面实施不同教育

我们每次接到班的学生都会有好中差的层面,针对这些学习的成绩,我采用了以优带差中等跟上,个别促进的策略,比如说让好生督促差生完成评价他的作业,中等生及时完成个别差生和弱智生抄完即可,我想这些差生和弱智生抄多了也会,哪一天大脑开发了,或遇上更好的老师,他的成绩也跟上了,我们这样抓基本的,不至于误人子弟,以上是我教学几年中所悟,希望同仁共同指教。

6逐单元反思,随时订正

我们知道记忆的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为了孩子更好地巩固知识,我们必须逐单元反思随时订正,订正最多三遍超过三遍就变成体罚和变相体罚了,于是我在上课时采取逐单元反思随时订正的方法,比如说数学书,我两面一改,改完马上发下去订正,订正后再反思我的教学有何地方要改进致使学生错误率如此之高,是板书不够大?还是示范不够细致?还是其他原因?反思之后,我对错题进行集体订正,如平移中数格子问题,我甚至让学生自己打格子,一课一题地过关又比较如说数学书中平移和旋转的玩具,我一课做一个示范贴在班级的学习示范栏里,让学生去模仿去玩并偿试学生在创造中玩,在玩中创造甚至不用妈妈花钱给她买玩具了,都说数学课真有趣,又可以做玩具,作业又少,因为我的作业经常在课堂上就完成了。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很轻松,也乐于学、乐于思、也乐于动手制造玩具。比如说扇子玩具是旋转玩具,平移玩具是换衣服等都让孩子爱不释手。

7实践活动剪一剪

这部份教才取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艺。剪纸折纸成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我首先在操作中准备张长方形的纸(纸的长大约是宽的2―3倍)按照教材

的示意图折叠起来折叠的方法不惟一,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半个小人再沿着小人的虚线剪开,最后展开来就是并排列的小纸人图型了。

2、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准备一张正方型的纸,按照教材的示意图对折起来,对折的方法也不惟一

然后在纸上画上半个小人沿着小人的虚线剪开,最后展开来就是围成一圈的小

纸人图形了,可结合图形让学生学习一下图形的旋转。

教材在最后由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你还能剪出别的图案吗?这里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已设计图案,比如蝴蝶雪花等,要注意画图时,只需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案的一半即可,在剪的过程中按3―4人一组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按对称的方法折叠除了按示意图的方法外还可以是对折两次画小人时要注意小人的中线应为都是折痕的一边否则剪出来会出现两个半人,另外小人的胳膊要画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否则剪出的小人就不能连在一块了,剪纸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剪完后各小组的学生互相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比一比谁的作品做得最好,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最后进行开放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剪出个小人并课后让同学们自已设计

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在班上展示出来。

一、 抓住重难点逐课过关:以下是我的归纳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总 论

总而言之,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创新教学研究是教与学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探究,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师生成为合作探究互评互助的教学群体,成为快乐合作和谐相处的群体,瑞士心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让学生动手活动是创新的最大动力。让我们教更好,学生成绩更高,智慧更充足!

【参考文献】

第7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片段一:

教室后面放了三张桌子用来放杂物,因新课导入之需,我在课前将两张桌子拉开了些。

师:这几周咱们班都是卫生优胜班级,老师真开心!哎,后面的两张桌子怎么分家了?谁去帮帮它们。(马上有学生跑过去,轻轻地把一张桌子推向另一张,其他学生都注视着她)这下整齐了,真好。刚才倪XX很轻松地一移就让它们靠在一起了,大伙儿能给她这个动作起个名字吗?

生1:轻松移桌子。

生2:平地移桌子。

师: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刚才桌子的运动方式起名叫“平移”。平移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咱们把书打开并翻到第37页,请仔细观察,在你喜欢的游乐场里什么在平移?发现了请在第一时间与同桌分享,好吗?

生:好……

师:好,那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是不是平移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讲台上有一个粉笔盒,谁来用它做做平移。说一说你让它往哪个方向平移了?

学生上讲台对粉笔盒做平移并说清平移的方向。

师:看来平移可以是水平方向的,也可以是垂直方向。那么咱们再回头看看,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哪些是平移?

片段二:

我出示小房子在方格纸上平移的图。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在判断小房子平移几格时,有没有办法既快又准地得到结论呢?

生1:我是在原来的小房子上点一个点,然后在右边的小房子上也找到同一个点,数一数就可以了。

师:那请你上来用水彩笔点一个。我们叫它王XX点吧。

生2:我也是这样的。

师:那也请你找一个,叫它余XX点。

师:我们看到两个点有前有后,王XX点说:“我在你前面,我走过的格子数一定比你多。”可余XX点却说:“不对,我在你后面,应该是我走得比你多!”大家帮忙评一下对错。

这时,学生出现了三种意见。

生3:我们狄幌滤们经过几格就好了。

师:聪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片段三:

师:熊猫贝贝家搬到右边去了,咱们再来看看小兔子妮妮的家。(出示方格纸,每位孩子一张)兔子妈妈只告诉了妮妮:“我们家向下平移了5格。”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它画出来吗?

师:都画好了。谁来说说怎么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呢?

生1:我是先给小房子找几个点,然后把这些点都向下平移5格,最后点出来,连起来就好了。

生2:我也是这样画的,用尺子连会更漂亮的。

生3:是的,而且我发现把点点画小一点很好看。

师:真聪明!瞧,我们有许多美丽的图画都是通过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得来的,你能用平移画一些美丽的图画吗?动手吧。

教学反思:

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知”与“接受”,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与“内化”。儿童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为概念这一过程。那该如何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经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知过程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这堂课我从身边的小事引入,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平移的运动方式,也让他们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粉笔盒进行平移,让他们自己生成对平移的感知;再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为生活经验数学化打下基础。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图形在方格图中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探究、自己思考、自己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投入观察、思考、操作及探究活动中去。我鼓励他们通过讨论的方式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在倾听中取长补短,辩证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观点,自然、流畅地将孩子们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

第8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一、大预习——始于任务引领

教学不是从课堂开始。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从多样化的起点开始,将学习前置,通过布置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预习,以“任务引领”的方式,让课堂教学从新课伊始就成为学生绽放光彩的巨大舞台。

1.简洁性

要突出预习任务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挑战性,摈弃条条框框,使得预习任务既简洁新颖又富有趣味,让学生不仅仅是从书本中,更多的是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时,我布置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有选择地带一些“角”的实物来,学生带来了指甲钳、小钟面等,大大丰富了对角的感性认知。

2.操作性

预习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要尽量避免机械重复、单调模仿,实践性的预习任务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他们能从中玩出知识,做出学问。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我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是制作一张本年的暑期日历。快乐的暑假还没有到来,学生需要找来往年的年历加以参考,要仔细观察今年的日历找到其中的一些规律,甚至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均兴趣盎然地完成了预习任务,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3.互动性

预习要注重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预习的乐趣。比如“帮老师设计板书”,学生有一种身为老师的强烈代入感,在预习时能够以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读课本,会自觉地去揣摩老师平时的教学环节,能留意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发现一些知识中的易混点和易错点,使得课堂教学的展开能事半功倍。

二、大探究——基于自主建构

探究活动的展开,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让知识能自然生长在学生的已有框架上。需要挖掘学生经历“大预习”后的起点,准确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摸底

要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完成的内容,教师就不需要再重复过去的“故事”。课堂从一开始就应成为学生的舞台,让他们用自己的资料、举自己的例子、讲自己的故事……在交流和共享中品味学习的欢乐。

2.破点

让学生从“以为知”到“知不足”,是教师在探究过程中主导性的重要体现。学生往往容易沾沾自喜,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知识体验。教师要有敏锐的触角,能把握住学生认知中的一些“想当然”的偏差,激发认知冲突,使得学生产生困惑,从而将教学引向深入。

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

师:一位一直梦想着环游世界的老爷爷,有一天用许许多多的气球带着自己的小屋飞了起来。看看,小房子慢慢悠悠地升高了。老爷爷的小屋刚才做了什么运动?(平移)你知道它向哪儿平移了几格吗?

生1:我觉得小屋向上平移了两格,因为平移前的小屋和平移后的小屋之间空了两格。

生2:我不同意。大家看,小屋的这两个拐角之间有3格,所以小屋是向上平移了3格。

生3:他们说的都不对!我是看小屋屋顶那个尖尖的点。这个点和原来屋顶的点之间有5格,所以小屋应该向上平移了5格。

……

本课中选择的突破点来自于学生的想当然,他们的大多数都以为,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争论,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就能为后继教学的展开打好基础。

三、大延伸——源自文化渗透

教学的结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要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让他们在课后主动去拓展视野,突破课堂教学有限时空的制约,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文化历史上以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如中国古代的阴阳鱼图、中国古典的圆形拱桥、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传统剪纸中的圆形等。其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茶杯盖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碗口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3.树干的截面为什么长成圆形的?

通过课上的激发与课后的延伸,搭建沟通课内外的桥梁,让学生在课后的探究中获得对“圆”的更深层次体验,让他们领悟到圆之美、圆之妙。

第9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范文

一、把握优势在哪里

1.对 低年级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激趣

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因此,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努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获取知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正好适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统计” 内容时,我设计课件引入“钓鱼比赛”。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在比较真实的展现钓鱼过程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记录的重要、方法的多样。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又如教学一年级“确定位置”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我设计这样的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位置示意图),同时配合叙述“小鸡第一次去姥姥家,天黑了不知道回家走那条路……”。问:“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呀?”“我们一起帮助迷路的小鸡找到家,好吗?”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孩子们深感帮助别人的责任重大,个个积极动脑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中年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小学中年级,学生们以不满足于应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他们已经能较多的参与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并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对称图形” 内容时,我设计由教师剪纸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只依靠课本提供的例图,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例图的内容也不够丰富。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图片,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在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图片范围有植物、动物、人体、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学生们通过观察电脑中诸多的对称图形,把自己原本以有的“对称图形”的模糊认识与图片中的对称图形产生联系,发现自己原来理解的对称图形太简单了。再见视了上下相等、左右相等、旋转相等的对称图形后,学生们能较深刻的认识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准确地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

又如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放大与缩小” 内容时,教师画图演示图形很浪费时间,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放缩事半功倍,学生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效果也不一样了。由于计算机软件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功能,因此,我准备一些如卡通画、小动物的图形,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同时,在学生基本理解图形的相似后,继续在计算机上画一些不同比例的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例如,把一张小猫像的长放大3倍,宽放大2倍等。这对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的概念是很有好处的。 转贴于

3.对高年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造奇迹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大量具体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和创造出来。现代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所创设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们独立应用多媒体、网络的的能力也在提高。如学习圆的周长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是个难点。可是孩子们通过自己查资料,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圆周率的历史,认识了我国的数学家组冲之、刘徽等。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为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到无比自豪!又如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利率与利息” 内容时,教师把银行利率牌、各行业职工缴税情况编成网页,供学生查阅。学生们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信息,就可以计算出父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学生对自己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无疑会十分的投入,同时也保障了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孩子们还深入了解了国家税收的应用范围,进一步理解“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再如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平移与旋转”内容时,我先组织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图案,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又安排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图案设计。这是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好机会!如果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有些图形做起来不容易,而且会影响图案的美观。但是若把它放到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图形出发,将图形进行若干次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图形,形成一个图案。开放的题目,给学生极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它们可以任意驰骋在自由、轻松的世界里。最后通过学生机联网,集体欣赏学生的作品,从中感受图案的美、体会几何形体的变幻无穷,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注意不足在何方

在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总结:

1.要认清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需充分发挥其优势,服务于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决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度”,不可使“烂”,过多地用图像、声音刺激学生,不引导学生深入思维,会造成思维的表层化。选择好适合整合的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整合。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