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遣词造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我们语文教学必需把握好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不要太高,但必须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能够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对于语文基础掌握教牢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要为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二 、理解词语
应用词语,遣词造句,就必需知道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引导学生与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词义,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更准确。例如:光临和莅临的区别,莅临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头语。如果是上级领导来我校视察工作,一个很正规的场合,我们就要用莅临一词。又如:果然和竟然,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它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这样我们造的句才能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三、词语归类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的记住更多的词语,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词语呢?我想让他们自己进行词语归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之一。如写人的的词语吧,哪些是写人外貌特征的,哪些是写人内心活动的。又如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写物得,哪些是写场景的等等,把这些词语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我们能够记住。这样对于我们进行遣词造句是很有帮助的。
四、加强练习
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练习。在练习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目
1.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也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加强练习,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也要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
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说完整话、通顺话、精彩话的能力。人的口头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学生受家庭,社会中的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通顺话、精采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之规范化。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所有教师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接触中,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效。
其次要通过语言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利用班队课和早会课的时间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竞选小主持人比赛,竞选班委干部和少先队大队部干部,组织一些小辩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书写练习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抓好写作教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开展交流活动、指导观察细节及深度剖析范例三方面,就如何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遣词造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57-01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重点。因此,语文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遣词造句是关键,学生只有具备了遣词造句的能力,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下面,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围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个核心,从开展交流活动、指导观察细节及深度剖析范例三个方面,对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探究。
一、开展交流活动,碰撞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和讲授写作方法,而应当在讲解基本方法后,让学生们自主讨论,交流合作,让学生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进而他们了解不同的写作思路,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比如,在布置学生写“童年趣事”时,教师可先写两个相似的段落,让学生比较哪个段落写得好。段落一:我小时候喜欢搞恶作剧。一天,爸爸在放牛,我就想骗骗爸爸,于是就对他说:“爸爸,不好了,咱家猪从圈里跑出去了。”段落二:我小时候喜欢搞恶作剧。一天,我在猪圈旁玩,远远地看见爸爸在放牛,就想骗骗爸爸,便急匆匆地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不好了,咱家猪从圈里跑出去了。”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同学们很快加入了小组讨论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第一段好,语言简洁,叙述清楚;有的学生说第二段好,写得细致生动,“急匆匆地跑过去”体现出真实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二段好,值得借鉴和学习。
在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遣词造句对于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作用。这样,能促使学生在自己写作时注意运用合适的词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指导观察细节,凸显特征
写作源于生活, 因此,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细节描写可以凸显事物特征,提高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比如,在指导学生描写“认错”(小明做错事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这一场景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写出小明紧张不安的心理。教师要强调应注意描述细节,表现人物心理。为了让学生有直观印象,教师可以举出几个具体的细节描写例子。神态描写:他脸色通红,低着头。动作描写:眼睛时不时地往上瞄,双手不断地搓着,非常紧张地站在老师面前。心理描写: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心想:“老师这么久不说话,难道是要告诉家长吗?我回家又要挨老爸的揍了。不行,还是我先认错吧。”语言描写:小明脸上出现一丝尴尬的微笑,说:“老师,我错了。”经过教师详细的讲述,学生们清楚地感受到小明被老师批评时的紧张不安,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在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时,教师应该注重细节描写的指导,让学生们体会到细节描写对于描述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写作时也应注意细节描写。
三、深度剖析范例,学会反思
模仿借鉴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挑选出好的范文,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们体味其中的妙处,并学会反思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比如,让学生以“家燕的遭遇”为话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挑选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学习:“星期六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大货车已消失在雨中,一只家燕倒在血泊之中。它的眼睛紧闭着,嘴里不停地着,羽毛被雨水打湿了。望着那只奄奄一息的家燕,我非常伤心。”文段给出后,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深度剖析。段落首句描写天气情况,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家燕无忧无虑地嬉戏与后来被大货车碾压形成强烈的对比;后来对家燕、羽毛打湿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家燕的凄惨遭遇;最后对作者心情的描写,更渲染了家燕的悲惨命运。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述,学生们明确了范例的可取之处。
在教授学生遣词造句时,教师可以讲述经典范例的可取之处,让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借鉴和学习,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更好地进行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可以从开展交流活动、指导观察细节及深度剖析范例三个方面,具体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进行有效指导。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激活思维,学会反思自己写作中的不足,要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抓住事物特征,准确运用细节描写。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刚.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J].小学语文,2009(12).
关键词:作文 用词造句 语言
作文时,怎样才算用词准确、生动呢?对此,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描写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这段话是说:要描写一个事物、一个动作或一个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如果还能够用别的词来替代的话,那就说明所用的这个词还不够准确、贴切。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明确:“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是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置。要找到唯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词,并将这个词放到唯一需要的位置。这样,所选用的词就算是准确、生动的了。一旦找到了这样的词,事物的特c自然也就被凸现出来了。”
讲到这儿,我们一定会从中悟出:动笔作文或写后修改时,要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就要把功夫花在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比较、推敲、寻找、选择”上。这个过程,就是锤炼词语的过程。既然是“锤炼”,就不是一次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地推敲、选择的过程。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反复地推敲、比较,最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符合事实,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心里感受,最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这样,就能把语言写得既准确、又生动了。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文中哪些词语运用得不够准确、妥当,如何改正:
我从同学那里要来几条小蚕,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高兴地急忙向家里走去。我一到家,就急不可待地摸出一个纸盒,把心爱的蚕宝宝放了进去,然后来到路边的小桑树旁,扯了一把桑叶给它们吃。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写“我”对蚕儿的喜欢。因此,“拿”应换成“捧”,这样更能突出“我”对小蚕的喜爱,也和“小心翼翼”相照应;“高兴地急忙”应改成“兴冲冲”,这样文字简练了,而且既强调了迅速,也包含了高兴的意思;“摸出”应改成“找出”,这样可以更好地说明“我”对蚕儿的喜欢――就是一个纸盒,也要仔细去准备;“扯”应改成“采”,这样就把“我”喜爱小蚕、认真挑选桑叶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哪些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
每当天空渐渐地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霞。随着红霞的出现,太阳慢慢地、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这段景色描写很美,饱含着作者浓浓的喜悦之情。描写中,作者特别注意锤炼词语,如“撩”、“飘”等字词用得就十分准确、生动,既贴切地表现了天空渐亮的情景,含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欢悦,又很新颖,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联想。
最后,提醒同学们,要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就必须要注意如下几点:
1.思想上一定要重视。锤炼词语这种基本功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好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思想上重视,有练好的决心,再掌握一些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形成这种能力。
2.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一个人生活知识丰富,语言才会丰富。见闻狭隘的人,哪有可能掌握大量词汇呢?脑子里对某种事物毫无所知,又怎能对它进行准确、生动地描绘呢?
中国当代作家秦牧曾举例说:作品中常见有人写“我听到几只不知道名字的鸟儿在歌唱”或者“院子里尽是没有名字的杂草”这些句子,让人感到很不舒服。要是你能够知道那鸟儿是百灵、画眉,还是黄莺、绣眼儿,不是比你这样写法要具体得多吗?那些草儿总不会没有名字吧!它们也许是蟋蟀草、狗尾草、鬼针草、蒲公英,要是你能举出几样,不是可以给人以较多的形象感受吗?
3.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收集词语,积累词汇。平时读书、看报时,应当有意识地把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反复研读,透彻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应用范围。
4.要养成仔细检查、善于修改的好习惯。一旦发现有用词不当之处,就要马上改正,还要想一想这个词一般和什么词互相搭配,在句子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从而掌握有词的规律。
是啊,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有丰富的词汇、语言。对动物、植物描绘是这样,对任何事物的描绘,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
【关键词】提升 高中生 写作水平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82-01
写作是抒发真挚情感的一种方式,写作是描写美丽景致的一条途径,写作是诉说曲折事件的一种方式,写作是讲述离奇故事的一条途径……写作将心中的真挚情感一“吐”为快,写作将眼中的别样美景一气“写”成。写作本是一个让人愉悦幸福的过程,写作本是一段让人轻松惬意的经历,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然而,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部分高中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一些高中生竟然夸张地认为:写好作文难于上青天。写作文真的有那么难吗?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归根到底还是学生不会写作文,追本溯源还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写作文。那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笔者将在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实际,浅显地谈谈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立意且立意要新
写作文肯定要立意,意好比作文的灵魂。无论是作文中整段成篇的叙述,还是作文中浓墨重彩的描写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因此,立意对写作至关重要。立意新颖的作文会让人受到心灵上的震撼,立意新颖的作文会让人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落日》这一课时,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作者立意之新。初读文题,学生会猜想作者可能在文章描写落日美景。作者要么会描写黄昏时迷人的天空景致,要么会描写夕阳下醉人的大地景象。然而,学生在深入地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才幡然醒悟:原来作者是在叙述自己有幸目睹中华民族洗净七十多年奇耻大辱,让中国人民永志不忘的,简单、庄严而又肃穆的重要时刻――日本帝国主义向联合国签署投降书的历史时刻……在学生学会立意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会从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他们就会用别样的思维去思考生活。通过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别样的思维思考生活,他们在写作时就能够提出新观念、表达新思想,新颖立意。
二、让学生学会选材且选材要实
写作文必定要选材,材好比作文的血肉。无论是选择议论文中佐证论点的论据材料,还是选择记叙文中表达思想的事件材料都要以实为主。据实选材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选材务实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觉得倍感亲切,选材务实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觉得百读不厌。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时,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作者选材之实。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儿时感受到的江南冬日的印象――一种明媚的情调,接着描写了自己在成年后感受到的闽南的冬日的印象――南国的长春……在学生学会选材之后,他们就会在生活中有意积累方方面面的典型性材料,他们就会在生活刻意记载点点滴滴的代表性的事件。通过积累方方面面的典型性的材料和记载点点滴滴的代表性的事件,他们在写作选材时就会信手拈来,据实选材。
三、让学生学会谋篇且谋篇要巧
写作文一定要谋篇,篇好比作文的骨骼。无论是写景抒情、写景言志的记叙文,还是表达思想、陈说观点的议论文等等都要进行巧妙地谋篇布局。巧妙谋篇是写作的必要准备。谋篇布局合理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谋篇布局巧妙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啧啧称奇。如在学习《落日》这片课文时,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作者谋篇之巧。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发生的地点: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事件:日本代表向联合国签署投降书。接下来作者详细叙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签字前穿梭如织的小艇载着各国官兵纷至沓来;代表到了是乐声不断、笑声不绝的欢乐喜庆场景……在学生学会谋篇布局之后,他们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就会熟练运用常规的谋篇布局之法。在熟练运用常规谋篇布局之法的坚实基础上,他们就会逐步学会创造性布局谋篇,学会巧妙布局。
四、让学生学会遣词且遣词要准
写作文必然要遣词,词好比作文的皮肤。无论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是描写曲折的心理活动,无论是表达鲜明的思想观点,还是抒发真挚的思想情感等等都要进行准确地遣词造句。准确遣词是写作的必然过程。遣词造句准确的作文会让人迅速理解作者的意图,遣词造句优美的作文会让人犹如走进作者所处的意境。仍以《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作者遣词之准。作者在描写江南冬日的早晨景色时这样写道:“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这一句描写出了江南冬日的晨霜多、白、厚的特点。又如“……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将“桕子”比作“梅花”,“桕子”之美不言而喻……在学生学会遣词造句之后,他们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揣摩一些好词的用法,他们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的思量一些佳句的妙处。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将这些好词佳句“别有用意”的积累起来,以便在写作时准确地遣词造句。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文章的的立意之法,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践立意之法,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学会新颖立意;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选材之法,并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之中积累素材的习惯,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据实选材;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谋篇之法,并让学生在写作练笔过程中反复实践,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巧妙谋篇;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遣词之法,并让学生在平常阅读之中揣摩遣词造句的手法,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准确遣词。概言之,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克服畏难情绪,借此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小燕.浅议提升高中生作文写作的方法.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4年02期
初中生 口头语言 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应重视学生语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于提高提高初中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理解
所谓的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各种学习能力和智力的综合反映。人们通常认为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是组成表达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并认为写作训练即是书面表达,而演讲、辩论等则为口头表达。因此许多人都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绝对的孤立、区分开来,其实,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是语言表达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言表达要合乎逻辑。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都是建立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之上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表达就是将思维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可见,思维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表达能力。
其次,语言表达要得体。“得体”就是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来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内容和方式,从而准确无误的传达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语文学科有一句常话: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境。这句话点明了语境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达是否切合语境和得体事衡量语言表达好坏的一个标准。因此,我们在表达、交际时,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表达非常重要。
最后,语言表达要生动。在合乎逻辑而又得体的基础上,如果能综合使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能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能变换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多样句式;再用优美的言词来加工修饰,这样势必能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这就是“生动”的感染力。
二、提高初中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1、提升教师的口语素质
语文教师自身的口语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流畅连贯,具有节奏美、音乐美、情感美,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教师的发音运气、语气语调乃至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能力定能提高。因此,教师应努力使用规范性的语言,并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语文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较高的语言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
2、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不仅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是语言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每天坚持朗读10分钟,熟悉语感,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尤其重要。跟读课文磁带是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的有效手段。背诵课文能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储存词汇和习惯用语,形成快捷的语流和语感。笔者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背诵一两句,并在班上作一周一总结,表扬先进者,鼓励后进者。
3、加强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进行口语交流时,除要求运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外,在用词方面一般要求通俗易懂,无方言词,生动形象,用词准确,并且要句子完整,句式准确。影响初中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美词佳句积累少、对词义理解不准确、思维不敏捷,组词慢、缺乏固定的句式,常有病句等。要克服这些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多读、多背、多记、多摘抄。语文课本里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用语准确、生动,文句畅达、优美的句子很多,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熟读、背诵,把这些精词妙句、佳段名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增加口语词汇量,丰富大脑的语言库存。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向人民大众学习语言,学习那些新鲜活泼富有时代气息和生命的语言,以增强口语表达的丰富性。其次,要从词义和句式两方面入手,对词义要理解准确,最主要的是勤查工具书,然后多记多用,记熟了用熟了,说话时遣词造句也就准确了。平时学到生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训练,或者训练学生连词写段等。对于句式,先要掌握有哪些常用句式,然后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并按特点造句。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语气,在说话时要掌握好各种语气的语音特征才能取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最后,培养初中生遣词造句能力,还应训练其组词思维的敏捷性。训练的方式,可采取由慢至快,循序渐进,分阶段限时说话的方式。通过外显的说话速度来反应内隐的组词思维速度。只要能够经常训练,思维自然就会敏捷。
4、抓好第二课堂的指导,加强口语实践。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以及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不仅要多读,还要熟读成诵。在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表情达意的方法,使他们懂得怎样选材、怎样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文章获得这些积累呢?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勤思多想的好习惯。在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通过理解词句指导学生掌握遣词造句的规律,通过朗读、熟读、背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外,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要遵循儿童年龄发展的规律,把握教材特点,开发教材资源,努力构建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设计他们感兴趣的阅读形式,帮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二、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只有让他们经常动笔、反复运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
首先,学习观察方法。由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作者的观察方法。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种植物”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从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二是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花并写下来。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尖尖的,硬硬的,谁也不敢去惹它。枝条上长满了齿形边的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刚长出的却绿中带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叶丛中,枝头上花儿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凑到花前闻闻,清香阵阵,那是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啊,多么娇媚、可爱的玫瑰花啊!” 小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而部分的观察也是有序的――从茎到叶再到花,表达时也做到了有主有次。由于他在观察时态度仔细、方法得当,因此把玫瑰花写得逼真传神。
一、熟读成诵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例如:《匆匆》中,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中,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精美语段,不断充实了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巧妙,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品味揣摩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钻研文本,通过文字与作者、老师进行对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此来培养语感的灵敏度。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品析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三、唤起想象
丰富的想象是培养语感的“催化剂”。想象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调动知识储备,还可以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象形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正确引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干巴巴的文字想象成丰富的画面,感受形象,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从而达到领悟感情的目的。
一、加强诵读,获取真切感受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品味文章,才能获得语言学习经验的领悟与积累。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符合阅读规律,“读”而不思则罔。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①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用它来准确接收文本的书面信号;②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用它来体味文本的内质涵义。
同时,我们还应教会学生掌握两种操作方法:①是外显的,运用语音和语调,再现作者的言语气势;②是内隐的,运用学生思维和心智,重构文本中的生活原型。
即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会在头脑中“过电影”。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惟,多种感官联合加工,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紧密联系,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人、事物、事实、现象等融会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触摸与感受,逐步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领会文章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如教学《落花生》中“议花生”一部分时,为了让学生领悟花生的精神,父亲那意味深长的一番话,我采用范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等形式,在诵读中进行感悟,才能使学生产生与作者较一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愉悦。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
二、自主学习,领悟读写规律
注重学生“自我感悟”,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这要注意三个“给予”。
1.给予时间。只有足够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从中确有所悟。
2.要给予任务。任务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的思维不至于远离教学目标。
3.给予指导。教师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认真抓好“强化”“引路”“矫正”。“强化”是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其产生成功的愉悦。“引路”是对学生自悟困难处多设铺垫性的问题,使之拾级而上。“矫正”是当学生理解不正确、训练不到位时加以纠正和补充,促使其达到目标。
读写规律不能由教师授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需要领悟的规律有很多,大致可分为这两个方面:领悟文本遣词造句的规律,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造句的生动、形象等;领悟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体会文章段落结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围绕文章主旨来选材的等。
体会遣词造句的规律,可采用比较、揣摩、赏析的方法,经过增删字词、调换顺序等,学生自会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所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则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如教学《雷雨》一文,把文中好的句子,进行评析,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在学习完内容后,再让学生抽筋剥皮,归纳出作者的表达方式是先写雨前,再写雨中,最后写雨后的情景。在领悟了这个规律之后,学生就能迁移运用,进行大胆想象,写出结构相同的一段话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方法是自己归纳的,规律是自己发现的,这就有利于学生在课外得以运用,使之巩固。
三、开展课外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于阅读,增加积累是学生“自我感悟”的关键。语言积累越丰富,“自我感悟”的能力就越强。
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必须把课堂精读与课外泛读结合起来。课堂精读是基础,知其要领,悟其方法;课外泛读是发展,是化为技能,养成习惯。如在学完《珍珠泉》一文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与此文有关的《歌溪》,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扩大了阅读量,语言的积累也必然丰富了,学生“自我感悟”能力随之也必然提高。
四、引导贴近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关键词:童书阅读 儿童习作 影响
一、对内容的影响
童书是充满真善美的作品,阅读童书能让儿童习作回归童年,促进精神成长。
1.丰富儿童习作的生活素材。小学生习作的材料来源,除了来自生活,还可以来自阅读。如《月球秘密》《企鹅世界》等科学文艺作品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对科学的认识;《手斧男孩》《蓝色的海豚岛》等作品则是对人类冒险经历的描述……小学生积累的知识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深刻了,就能为作文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可以解决学生在作文中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东拼西凑、内容贫乏、人云亦云的问题。
2.开阔儿童习作的想象空间。语言文字可以给儿童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和思维力。如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童话故事《女巫》,这是一部以最荒诞和最曲折的故事来讲述最深和最真的爱的作品。这本书讲述的是“我”与女巫们作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多让学生阅读科幻童话,多让学生写科幻作文,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对形式的影响
1.感悟表达的丰富性,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大量阅读童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儿童语文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以上。儿童可以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作品中,尽情地吸取丰厚的养分,深化、美化他们的语言表达。如阅读台湾诗人林武宪的《阳光》:阳光,在窗户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这精心组织的一组诗句,可感、可思、可咀嚼,流动着的阳光和洋溢着的母爱互相辉映。学生平时注重阅读,学习文中好的词语、句式以及修辞手法,养成积累的习惯,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2.领悟构思的巧妙性,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会使读者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定的表达图式,在写作上会有意无意地借鉴模仿,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广泛阅读优秀童书,使他们领略到文章构思的巧妙,结构的千变万化。在他们自己进行作文构思、谋篇布局时才会突破旧的模式,实现习作结构的多元化、个性化。如《我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智障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揭示了智障儿童这个群体的内心。这个世界因为特定的透视而变得简单而单纯。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失败的、也是痛苦的。而对于来说,正常人的生活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如书中记叙的彭铁男虽然是一个所谓的“”,但他是个好孩子,他会为了和“跛脚”的友谊,一直陪着“跛脚”慢慢跑。“”每门功课都是“鸭蛋”,唯一能及格的就是体育了,然而,他为了朋友,他选择了陪跑,最后比别人多跑了一圈,他却说这一圈是送给“跛脚”的。老师忽然笑起来,摇摇头:“你真是……”他没有再骂“”。这本书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叙述,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也是难得一见的创意。
3.领会文体的多样性,丰富习作的表达方式。课标指出小学生要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创新表达形式的,只有从小广泛阅读各类文体的作品,在大量吸收的基础上才会讲究形式的创新。
三、对感情的影响
1.激发儿童习作的情感。童书描写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写作是阅读下的蛋。”阅读对写作的影响至关重要,如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
2.绽放儿童习作的童真。童书是为儿童而创作的,表现的是孩子们的童情、童趣、童心。简单、直率、明朗是一般儿童文学的情感特征,这与儿童的纯真、率朴、明朗、欢快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例如谢武彰的短诗《着急的锅子》写道:“只有妈妈最辛苦了,还不停地忙着,急得脸上都是汗,我赶快来帮忙。打开锅子一看,呀!锅子也急坏了,它也满头大汗呢!这首诗的比喻太有情趣了,水蒸气竟然成了小作家眼中的—— ‘满头大汗’”。让孩子可以想想在什么地方见过“满头大汗”。孩子们写道:(1)清晨,花儿见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急得满头大汗。(2)我倒了开水,刚盖上盖子,盖子就被闷得满头大汗。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实独特的感受,真正使儿童说童真的话、写童趣的事、抒童心的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