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语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上存在许多语言种类,大多数语言都赋予变化,语言的意义表达也非常灵活。然而,由于汉语的单词都有其自身的独立意义,单词的变化也非常匮乏,属于孤立语种之一,语句的语法和句意必须依靠语序和虚词进行表达,这个特点造成汉语与其他大部分单词变化丰富的语种之间的互译困难较大,容易造成错译、漏译等现象。
1 汉日语序的对比
(1)汉语语序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汉日语教学也变得非常的重要了。然而日语也是属于单词变化较为丰富的语种之一,其语法、语序要求也与汉语有明显差别。整体上分析,汉语属于主谓宾语序排列形式的语言,也就是主语在前,谓语通常排列在后,宾语则排列于谓语之后,定语和补语则位于中心语的前面。但是有时也可利用介词"将、被、把"等词,将宾语前置。例如"我找到了钱包!"、"我把钱包找到了!"但有时汉语也表现出语法变化非常灵活的特性,例如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特定场合或情景环境中,汉语的语序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表现出其超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言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其语言表现能力的丰富性也可见一斑,也更加凸显语言的强调性和突出性。例如"她甜甜的笑了"、"她笑了,甜甜的!"。这两句话在组词上没有变化,但是通过语序的变化,其侧重点和强调突出的内容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两句话的语法也有所不同。这就充分说明了语序在构句上的灵活性应用效果显著。
然而,在汉语语序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汉语语序的含义应该是指词的排列顺序;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汉语语序应该是指语法单位的排列次序;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广义的语序是指包括语素、词、短语、分句等语言单位的排列顺序;狭义汉语语序是指词在语句构成中所排列的位置。
(2)日语语序
日语属于黏着语,也就是说,日语是通过单词黏着的方式来表达其语法意义的语言种类。这些黏着单词指的是黏着在其他词语后面的助词,用来表达语法关系和语法语义。日语中的助词成分也能非常准确的表达出语句单词词汇的语法关系和语言语义。因此,日语语言具有即使其语序有所变化,语句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会产生变动,这一显著特征,也是与汉语语序重要不同之处。众多专家和学者对日语语序提出了一致的定义:日语的语序都是由主语、宾语、谓语构成,这与汉语语序有所不同,例如私は(主语)君のことが(宾语)好きです(谓语)。主语后面一般接续 が、は,が、は就属于黏着成分的助词,主要表达语法意义。由此可见,日语的词尾富于变化,附属词十分发达。因此,日语的语序非常灵活,相较于汉语语序不能轻易变换语序,具有运用容易的优势。
日语语序灵活,但并不是说句中的成分可以随意安放,各种语素的组成部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也有其固定的位置。日语的语序大体可以归纳为:时间( いつ)+地点( どこで) +主体( だれが) +状态( どのように)+对象( なにを) +谓语,这样的句式也是日语中较为常见和常用的。如,ごぜん映画^でみんながうれしいそうに中国の映画をみました,这就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典型句式。日语的语序还具有主宾谓和宾主谓两种语序形式的语言,通常是句子的谓语作为整个句子的结束语,也决定了整个句子的句意和语法含义,而这一点日语和汉语就大有区别了。日语的宾语和对象语一般在谓语的前面,并且要在主语的后面。修饰语也通常位于被修饰语的前面,也就是说,定语通常位于中心语和被修饰语的前面。日语还具有句末决定整个句子意思的特殊性,有时甚至不看到句子的末尾都无法知道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含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日语的语序与汉语的语序具有天壤之别。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间商务交流活动也逐渐增多,商务日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商务日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众多人士所重视。这也使得日语教学和日语学习,已经成为中日友好与合作的重要基础。
2 对日汉语教学的启示
(1)对学习者的启示
研究日语和汉语语序的特点与区别,有利于日语学习者建立对比分析的语言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更加有利于日语学习者对陌生语种的熟练掌握与正确运用。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起初的学习最为困难的就是对于陌生语言的理解和语序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比分析汉日语序在日语学习中显得非常的重要,即使是对于语言单词的记忆也不能死记硬背,要把单词运用句式中理解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学习者如果能把对比分析的意识贯彻于整个日语学习的始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日语的学习中,汉日语序对比分析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对汉语的语序特征充分的了解,并能正确分析;其次,要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将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语序、语法等进行分析对比,进而达到充分理解并在生活中正确运用的目的。
当然,学习日语时,汉语也会不同程度对日语学习产生干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学习者习惯性的按照汉语的语言特性来翻译日语,由此造成修辞错位和负迁移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也是由于长期处在汉语作为母语的生活环境中,对于语言的理解产生思维定式,错误的套用汉语的应用习惯来理解和翻译日语产生的常见错误。由此可见,汉语对于学习日语会产生较大的干扰。并且多数的语言在其运用地区都有着地方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日语学习者在运用语言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文化,避免错译和误用。
(2)对教学者的启示
我们在日语教材的阅读中,会发现有些教材虽然针对汉日语语序有一定的对比分析,但是其注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日语教学者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要充分重视汉日语序中典型问题的分析与应用,最好用对话的方式加以体现。也可以运用日语学习者容易产生错误的例句,进行教学分析,找出错误,加以纠正。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比,抓住重点问题,要充分运用阶段式教学法,这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差异式教学法,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还要重视文化教学,对比汉、日语文化的差异,要培养学生养成重视地域文化的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日国际商务活动的不断增多,要想做好汉语与日语的学习和教学工作,避免语序错误现象的产生,就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充分了解汉语与日语语序的特点,对比分析汉语和日语语序差别,充分了解汉语和日语双方的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用语习惯和表达原则等,也更要通晓汉语学习、日语学习、汉语教学、日语教学等众多相关的知识,要多读书、多练习、多思考、多对比、多倾听、多研究,才能更好的完成汉日语学习与教学的工作。
关键词:日语写作;教学探析;教学方法
在日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往往被称为五项基本技能,其中写作更是知识得以积累、运用与巩固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写作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日语写作教学入手进行探究。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日语写作教学的核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日语写作教学也是如此。因为只有当学生对于学习具有浓厚兴趣之后才会有掌握知识的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才有助于学习效果的获取。那么,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更应该是基于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兴趣点的探寻和激发,这是日常教学目标和内容落实的关键,也是课堂活动安排的基础。例如,采用日语课堂游戏、日语口语竞赛、日语演讲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此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们进行日语写作的练习;最后,通过日语作文比赛等活动来巩固学习效果。
二、学以致用是日语写作教学的目的
对于日语写作的教学,教师们通常会依据“由简到繁”和“浅入深出”的原则来进行,即日语写作教学往往是先从课文学习开始的,然后再进行写作的输出,这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知识的掌握在于落实和应用,而写作就是学习日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为此,在进行日语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应用各种方法设置问题,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和交流应用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日语表达,这是写作前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口头表达和写作输出都是对于学生实际学习的一种检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三、适当的讲评方法是日语写作教学的关键
当学生们完成日语写作任务之后,适当有效的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也不能忽视讲评的重要性,应当做到写与评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进行作文批阅时,一定要注意寻找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将学生所写的优美句子进行标注,必要时给出批注。对于水平一般的作文,教师可以适当加大激励性批注,给出殷切希望的话语来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对于那些水平较差的作文,教师要避免一味批评,要给出建议,希望其今后能够写得更好。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日语写作能力,教师们需要进行写作方法的总结和传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写作兴趣,写作成绩才会逐渐提高。否则的话,稍有不慎就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及时有效的总结是日语写作教学的深化
写作讲评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及时总结和归纳,将重新改写的作文交上来,再次进行批阅。在批阅中重点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认真仔细挑选出学生作文中的出彩词汇、词组和句子,与其他学生分享;(2)针对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典型错误,以便于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3)进行评语鉴赏,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4)对于典型的错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使学生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五、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日语写作教学的保障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日语写作能力,教师就需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这是日语写作教学的保障。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和体会,给出以下建议:(1)指导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在外语学习中,只有牢牢掌握丰富的词汇,才能完成质量较高的日语写作。(2)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广泛的阅读不但可以丰富词汇量,增强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日语作者是如何写作的,促使学生逐渐适应日语语言规则系统。(3)多写多练。无论是何种语言的写作,复实践和不断练习是关键,日语写作也不例外。日语写作可以从最开始的仿写进行,掌握必需的写作技能。(4)系统讲授日语写作知识。教师应在日语写作教学中专门进行日语写作的技巧讲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总之,日语写作教学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它是准确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日语能力的最直接方式。为此,日语写作教学要转变以往固有观念,基于学生实际和学习规律构建最具实效性的教学体系,时刻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兴趣贯穿于日语写作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李泰先.浅谈日语写作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0(9).
一、 科学指导、激发兴趣、学会读书
我们这套教材中有许多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可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习惯等都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现在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不想把日语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知识来学,他们希望学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内容,获取信息,培养能力,拓展事业,丰富人生,因此阅读课仅限于课文阅读教学是不够的,而是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接受力和表达力,从英文报刊、杂志、有生读物和式听读误竞选阅读材料,开设日语拓展课阅读。
拓展课阅读教学模式设计:
1、课前:广泛阅读——要求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2、课中:深入阅读——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产地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记忆不理解、吸收、归纳、推理读物种没有明确表达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
3、课后:展示反思——要求学生充分吸收阅读信息,并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判断文章的价值,同时也获得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课外:协作作业——通过大量有关的联系,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学会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特点实施教学
学生的发展状况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在学习日语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认知的个别差异。认知差异既体现在认知能力方面,也体现在认知风格上,学生的发展因此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通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全面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日语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在日语阅读教学中,介绍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精心设计好各类问题,逐步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唤起想象与抽象思维更好地协同活动, 语言知识的讲解要适度,操练要结合语境,使文章内容更有生动现实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提高阅读效果。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大胆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在活动中理解课文的新知识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由教师引导进行多元化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为日语交际打下基础。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如看图说话,情景交谈,角色表演等,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用日语交际,使讲台变成舞台,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日语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日语水平。
三、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日语大纲规定,在日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关键词: 日语翻译教学存在问题翻译能力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贸易急速发展,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中日两国为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翻译的日语翻译人才共同构筑加强对外交流的桥梁,这使得优秀翻译人员成了中日两国的紧缺人才,同时对翻译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翻译是日语教学中应培养的一种基本技能和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大学日语翻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日语的理解能力和把日语译为汉语的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翻译水平。本文结合翻译教学实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翻译教学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知识及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检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能发生质的飞跃。翻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翻泽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诸多因素,译文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译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语法功底,更体现了译者的逻辑思辨能力及应变能力。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笔者在翻译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翻译教学探索
2.1加强基本功练习
翻译教学一般在本科教学的高年级阶段实施,即在学生已完成基础阶段的听、说、读、写相关课程后才开始的。因此,也可以说翻译教学是对本科教学低年级基础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翻译课程也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复合型课程。下面笔者分别从翻译课对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来论述如何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听是说的基础,听力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技能。因此,在听力方面,根据翻译的特点,教师应在课堂中加强听力训练。在综合低年级听力教学的基础上,针对高年级翻译教学的特点采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素材进一步提高翻译所需的听力能力。通过反复听各种会议或NHK、电影、日剧、动画等的日语原文内容,使学生掌握各个领域及场景的相关知识及信息。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日本电台或电视节目中选取有关内容反复让学生练习听力,也可以直接采用会议资料作为听力材料,了解某领域的最新动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同时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因为学生有时会接触到大量不同方言的日语发音而非完全的标准发音,学生要能听懂并能模仿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及普通日本人的语速表达,以适应未来翻译任务中的现实情况。
有了听力基础,下一步便是开口练习说。多数学生对开口说外语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来自对说好外语没有充足的自信,朗读一般被认为是开口学说外语的必要训练。大声朗读外语不仅能增强自信,而且只要手头有外语书籍,马上就可以开始练习。大声朗读的同时也对大脑产生极大的刺激,帮助记忆,较之小声朗读更容易发现错误。朗读练习越多就越能掌握外语的语感,通过朗读记忆,逐渐使教科书的内容变为自身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朗读掌握发音、语法、句型等,为开口说外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朗读练习中学生还应注重多读、快读、熟读。多读尽量做到广泛选题阅读,朗读、默读都可以,目的是增加外语的输入量。进入高年级阶段,尽管学生已学了一段时间的日语,但有时说出的句子中或单词使用不恰当,或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此类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缺乏语感所致。只有多读才能弥补上述不足。其次,快读练习对翻译训练也十分必要,开始时学生可以一般速度朗读,随着熟练程度增加,朗读速度应努力做到接近播音员的速度。通过多读、快读,使读达到熟练程度,熟读能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语法结构和单词使用。
2.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翻译理论以及常用的具有规律性的翻译技巧,如加译、减译、分译、合译、顺译、倒译、意译、变译、反译等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提示给学生,并加以课堂训练,使其形成记忆上的联想反应,使他们能够从较高的层面上理解把握翻译的实质,开阔思路,改变思维方式。但翻译教学必须精讲多练,如果教师总在那里唱“独角戏”,学生将难于掌握翻译的要领。只有让学生“下水”,让他们在“水中遨游”,脚踏实地地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够使其真正学会运用前人所归纳总结出来的经验,从根本上提高翻译水平。教师可以进行公共演说训练;配音、字幕翻译练习(可将处理过的音频文件(如消掉原音等)让学生进行汉译日、日译汉翻译及配音练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让学生练习建立中日友好学校时的致词演讲,如:
尊敬する傅校をはじめご在席の皆方:
こんにちは!
本日私どもが常熟理工学院をできて大嬉しく思います。また皆方と再びお目にかかれたことを心から喜んでおります。先ほどは、傅校から友情溢れるお言をりました、代表を代表して、皆に心より感申し上げます。さて、この度の目的は、常熟理工学院と我々京大学が妹校として末永く交流できるよう意を交し、来年度の印式のをするためにあります。この妹校提携を通じて、大な中国の姿を知り、日本をえ、校の生徒の友情を深め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とと信しております。青少年は民族のりであり、この交流を通じて国の青少年が心を通わせ、子々々まで仲良く付き合えるようっています。ではございますが、以上を持ちまして私のご挨拶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通过课堂上的模拟实训,既使学生掌握了特定场合的专业用语,又锻炼了学生作为翻译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注意授课技巧
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笔译、口译交替进行,注意保持形式的多样化。笔头翻译可以加深组织语言的功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以及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口头翻译则需要翻译人员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其内容千变万化,瞬间即逝。口译的基础是笔译,只有通过大量的、持之以恒的笔头翻译练习,才能使口译的水平得以提高。而口译练习又能使人更加敏捷,提高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集中精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同时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难易度也要把握好,如笔者在教学中曾经让学生练习翻译「工学,但是当学生翻译「当工では一元されたデタベスを使し、受注から出荷までの生管理システムや、品、コスト、期にする情を提供する生情システムをしています。また、これらの情を活用するために一人一台のパソナルコンピュタをネットワクでんで企内イントラネットをすると同に、さらにインタネットにより各地区、各工、そして全世界との情融合にの取りんでいます。こうして高度な生の率化、合理化を成しています。时,由于生僻单词过多,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笔者就把这部分内容先跳过,下次课时给学生找来企业生产、办公的相关图片及词汇介绍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练习翻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所以熟悉各种场景的专业用语和翻译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
3.结语
翻译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烦琐的工作,熟知汉日两种语言的特点,从中寻找一定的规律是平日课堂训练和个人练兵的一条途径,也是解决临场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翻译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如何使课堂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收获,尚有许多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地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晶华.日语笔译实务[M].外文出版社,2006.
[2]高宁.日汉互译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铁军.通向翻译的自由王国[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庞春兰.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陆留弟,王颀,.同传捷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关键词:汉日对比;语序;日语教学
学生在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往往先从其外在的形式入手,然后逐步深入进行学习。因此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呈现一些公式化的、程式化的语言模式,而语序无疑是最好的公式化的表现。我们通过对汉日两种语言的词类的位置的分析,便能比较清晰的看到这些程式化的语言表现了。
1 汉日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
汉语与日语尽管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渊源,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其在类型、语序和形态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从语言类型上,日语属于黏着语。黏着语的特征是,词尾有变化,附属词十分发达。与日语相比,汉语则是属于孤立语。汉语的特征是,没有词形的变化,也不存在日语的那种附属词。句子中的词各自独立。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其次,在语序上,日语的语序相对于汉语要自由的多。因为日语是靠附属词表示语法关系的。而汉语的句子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来决定,汉语的语序变化会对语义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次,在形态上,日语与印欧语相似,形态十分丰富,非常注重语法形式上的完整。日语单词有词形的变化,汉语没有词形的变化。因此经常借助语序或者虚词来表现语义。
2 汉日两种语言语序上的具体差异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角田太作在其所著的《世界の言語と日本語》一书中,将日语的语序分为十九个项目进行论述,具体列为下表内容: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能够看出19项语序类型中,完全不同的只有2、10和17三项,可见汉日两种语言在语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同点。此项统计,为我们进行汉日的语序对比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
3 词类角度的汉日语言对比
3.1 代词的位置
汉语的代词,指的是具有指别、称代作用的词。指别、称代的具体内容,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日语把代词叫做代名词,其含义也在于指别、称代某一人、事、物,而指别、称代的具体内容也是根据上下文确定的。日语的代词具有和名词相同的语法性质,并被认为是“不提事物的名称而直接加以指称的词”,而汉语的代词指称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名词,它可以代替名词、形容词、副词,还可以代替动词、数量词、词组以及句子等等。
传统的语法将汉语的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反身代词。日语的代词则只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反照代词三类。疑问词语部分分别被归入了不定称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因此关于代词,汉日两种语言基本上都能找到可对应的成分。
下面我们专门从语序的角度看两种语言代词的使用:
1 .人称代词
汉日的人称代词在做主语和定语的时候的位置都是相同的,但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日语多数会出现省略的现象,或者用其他语法形式去潜在隐含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学生人称代词的多用,但在语序上无法体现其偏误,因此不做讨论。
2 .指示代词
汉语中指示代词的作用,其替代的范围要比日语指示代词的范围要广泛。但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成分。比如日语指示代词无法代替副词时,就直接用副词表现。
* 上海の夏はいつもこんなに暑いです。 上海的夏天总是这么热。
上文的句子中“这么”是指示代词,日语中「こんなに则是副词,但从位置语序上看是相同的。接下来我们再看汉日指示都有的代词:
* これは ラジオ です。
这 收音机 是。
* この 三枚のシャツは みんな 弟の です。
这 三件 衬衫 都 弟弟的 是。
通过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汉日的指示代词的位置是相同的。
3 .疑问代词
关于疑问代词的使用,也同样存在着上述现象。例如:
* 誰が行きますか。
谁 去?
3.2 数量词的位置
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其数词与量词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通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共同修饰名词,同时不同的名词又必须以不同的量词来修饰,这就使得数量词与名词的关系复杂化了,甚至每一组数量词的使用都是有具体规则的,汉日的数量词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
从词类的划分上看,汉语和日语都将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部分。并且在读和写的顺序上都是基本一致的。比如:3800,汉语写成“三千八百”,日语写成「三千八百;1/4,汉语写成“四分之一”,日语写成「四分の一。汉语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少数的复合量词,日语中没有量词的说法,其“量词”称作“助数词”。从来源上看,日语的量词可以分为固有的量词、汉语系统量词和外来语量词三种。日语固有的量词并不多,外来语量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加,大量传统应用的是汉语系统词,诸如「冊、「台、「回等。
在语序方面,汉日两种语言数量词的使用也有很多细节上的不同。首先是数词与量词搭配时的语序问题。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表示概数的词,并且在许多场合下都能够很好的对应。比如:
* あの時からもう 十年あまりになった。
从那时起 已经 十年多了。
但是汉语中的“多”这个概数词,有着比较灵活的用法。如果按照上面的句子的语序,接下来的句子应该翻译成:
* これは 三十人余りのクラスだ。
这是 三十人 多 的班级。 ×
这是 三十多人 的班级。 √
在时间段的表达方法上,汉日两种语言也有一定的不同,比如:
* 私は 一時間半 日本語を勉強した。
我 学了 一个小时半 日语。×
我 学了 一个半小时 日语。√
其次是数量词在句子中的语序问题。由于日语中的数量词一般都是放在动词的前面的,而汉语中的数量词则是放在动词后面的。比如:
* 私は 一年間 日本語を勉強した。
我 一年 学了 日语。×
我 学了 一年 日语。√
3.3 副词的位置
汉语的副词,是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范围、时间、频率、数量、程度、情状、语气、肯定、否定的词。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修饰整个句子。从语序的角度来讲,副词主要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要修饰的句子的前面。副词是状语的主要组成部分。
日语中也有副词这一词类,主要以单独或者附带助词的形式,修饰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词组或其他副词。日语的副词也是属于状语的范畴。在使用时也是将副词放在要修饰的成分的前面。
从分类上看,汉语的副词分为八类,日语的副词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中日语的状态副词与汉语的表示时间、频率、情状的副词相对应;日语的程度副词与汉语的数量、范围、程度副词相对应;日语的叙述副词与汉语的表示语气、肯定、否定的副词相对应。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汉语日语的副词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继续深究下去就会发现一些不同。赵博源(1999)提出:日语叙述副词的修饰作用,往往要在后续部分与之呼应才能完成。比如:
1 .要求后项肯定表达
* 明日 きっと 雨だ。
2. 要求后项有否定表达
* とうてい でき ない。
3 .要求后项有疑问的表达
* なぜ 行かない か。
也就是说,日语的叙述副词表现出的语气、肯定、否定都不是单独的副词。具体到表现否定的时候,也是不独立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日语没有独立表达否定的副词。而在汉语中很基本的表达中都会时常出现“不”、“没”等独立表现否定的副词。日语的“不”、“没”等的词义表达,被分解到各种词类的否定变形当中去了,比如「食べません、「来なかった等。
3.4 介词的位置
汉语介词,也称为介系词、前置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一般置于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组之前,构成介宾词组,作为状语修饰谓语特别是动词充当的谓语。介词与名词结合后可以表示时间、方式、处所、方向、方法、手段、原因、目的、对象、范围、比较、关联、排除等的关系。
日语中没有介词,日语中能与汉语介词相当或者对译的词是补格助词,能与介词词组相当或者对译的句子成分是“名词+补格助词”构成的「補語,其实是状语的成分。日语补格助词的语法特点总体上与汉语的介词相同。
日语的补格助词的数量虽然比汉语的介词少得多,但是却比汉语的介词表达的意义要多。从语序上看,日语的补格助词是后置在名词后的,而汉语的介词则是置于名词前的,为前置词。而在意义的对应上是基本上一致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例子:
* 窓の外に海が見える。
在 窗外 看得见大海。
* 図書館に行きましょう。
到 图书馆 去吧
* 私にとって
对我来说
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语序方面汉语的介词与日语的补格助词主要是前置词和后置词的区别。
2.1.5 助词的位置
汉语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助词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三种。结构助词例如“的”、“地”、“得”、“似的”、“所”;时态助词例如“了”、“着”、“过”;语气助词例如“吗”、“呢”、“吧”、“啊”等。
日语的助词也是粘附在内容词、词组或句子之后,起表明内容词、词组、句子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增添一定的意义、语感的作用的词。按其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日语的助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示内容词、词组、句子等相互之间关系的,称为“关系助词”。这一类词还可以分为三小类:格助词、并列助词和接续助词;另一种是增添某种意义的,可称为“添意助词”。这一类词也可再分成三小类:提示助词、副助词和语气助词。
通过定义以及分类,我们能够看出日语的助词要远远多于汉语的助词。其中日语的格助词(即补格助词),相当于汉语的介词,前面已经做过讨论。其余的日语助词的功能要比汉语的助词的功能多很多,但日语的助词所表达的意义范围并没有完全覆盖汉语的助词,汉语助词的很多意义需要日语的助动词来对应。也就是说汉日的助词存在相对应的地方,也存在不能对应的地方。这样必然会在语序方面产生一定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具体的例句所表现的语序:
* 親切な 人
热心的 人。
* ぺらぺらと しゃべる
流利 地 说
* きれいに 掃除する
干净 得 打扫。
打扫得很干净。√
以上是有关结构助词的语序对照,可以看出在“的”、“地”的使用上,汉语日语的语序位置基本是一致的。在“得”的使用上,汉语是要后置,日语需要前置。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会对汉日两种语言的不同词类的语序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比较简明的举出语序方面的例句,引起学生的关注,在对比中进行日语的学习,以提高日语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J].汉语学习,2001,(5),(6).
[2]. 陈百海,刘洋.论日语语序的非自由性[J].外语学刊,2006,(6).
[3]. 赵博源.汉日比较语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 许金生.实用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 何午.中日文语序对比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4).
关键词: 日本语能力测试 日语教学 改革
近日,我去日本参加日本海外青年协力队的日本语教育研修项目,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日本语能力改革的信息。日本语能力考试的改革,必将对我国的日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关于新日本语能力测试与教学关系的研究为数甚少,因此,我在这里将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看法整理成文,仅抛砖引玉,以期能引起日语教育界各位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1.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沿革
日语能力测试自1984年实施开始至2000年,共201021人次报名参加考试。在中国,随着,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为了促进中日各方面交流的发展,我国也在1984年开始承办日本语能力测试。就世界范围来看,每年度的参考人数也从1984年的7000人增加到2008年的56万人。可见,日本语能力测试已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日语考试。20多年的考试结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反映出旧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存在的不足,因此,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于2005年成立了“日本能力改善にする会”,并决定在2010年实施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
2.新旧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异同
日本语能力测试以日语不是母语的人为考试对象。
2.1旧的日本语能力测试
旧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其题型与分值分布可归纳为下表。
一级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在900个小时左右,掌握日语的高级语法、2000字左右的汉字、10000个左右的词汇,能满足社会交往、大学学习及基础研究的需要。
二级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在600个小时左右,学完中级日语课程,掌握较高级语法、1000字左右的汉字、6000个左右的词汇,具有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级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在300个小时左右,学完初级日语课程,掌握基本语法、300字左右的汉字、1500个左右的词汇,具有一般会话及读写简单文章的能力。
四级要求应试者学习日语时间150个小时左右,学完初级日语课程的前半部分,掌握初级语法、100字左右的汉字、800个左右的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及读写浅易短小的文章。
可见,改革前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对汉字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考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了考试能否合格。而对于中国考生来说,因为日语汉字有一部分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意义相同或者部分意思相同,所以相对于其他无汉字国家的考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优势。虽然有意思与汉语完全不同的汉字,但因为字形与汉字相同或相似,中国考生在记忆汉字的写法上也比非汉字国家的考生相对容易。当然,不否认因此造成的混淆。在这一点上,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更加注意。
2.2改革后的日本语能力测试
改革后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不仅从原来的每年一次变为每年两次,即增加7月份一次考试,在考试的等级和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动。与原来划分的一、二、三、四个等级不同,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分为N1、N2、N3、N4、N5等级,在分值、内容、要求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改革后的日本与能力测试的N1、N2、N3各由三个部分组成,以及语言知识、阅读、听力,其中语言知识包含了文字、词汇、语法三方面的内容。在N1、N2、N3这三个等级中,三部分各占60分。N4、N5也由语言知识、阅读、听力三个部分组成。但与N1、N2、N3这三个等级不同的是,前两部分,即语言知识和阅读共120分,听力60分。可见,在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中,不管前两部分的分值如何分布,听力都占三分之一,60分。也就是说,在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中,听力的分值比例提高了。可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下表。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中,听力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尤其是N1,占了三分之一多。
而且,改革后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与旧的日本语能力测试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就是将划定各个部分的合格分数线。即根据当年的考试结果,给语言知识、阅读、听力分别划定一个最低分数线,只有当三个部分的分数都达到这个最低值才能合格。同时,采取“得点等化”的方法,即根据当年试卷的难易程度,对考生的成绩作适当的调整,这样就避免了因为试题难以程度不一样而造成的各年分数相差太多的情况。
另外,改革后的试题尤其是听力材料,将更多地采用生活中的日语,更加口语化。这种变化对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国内的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
3.应对改革后的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几点思考
日本语能力测试作为最具权威性的日本语考试之一,不仅能测试日语能力,而且与考生的就职晋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改革势必对我们的日语教学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而我国作为汉字的发源地,我国考生在学习日语汉字这一点上不能不说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旧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中,语法及阅读部分所占分值达到了50%,这对使用汉字的中国考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利的。但是,面临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3.1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改革后的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的N1、N2、N3阅读部分有7个大题,包括文章文法、小短文内容理解(200字左右)、中长文章内容理解(500字左右)和长文章内容理解(1000字左右)、统合理解(600字左右)、观点理解(1000字左右)和信息检索(700字左右)。可见,阅读量很大,但是时间却不是很充足。所以,为了应对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我在日本听新日本语能力测试说明会的时候,讲课的老师提到,旧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中因为汉字使很多生活在日本日语已具相当高的水平的外国人不能通过考试,所以新的考试在汉字这一块要求不再像以前,而是更多地采用假名来表示。这对于中国考生来说不能不说有点遗憾。很多中国考生可能因为汉字的关系,对采用表记的单词并不惧怕,因为看见汉字,对单词或者句子文章的理解就有所帮助,但是一旦改为用假名表记,可能就无法理解了。因此,以后必须要求学生在掌握单词的时候更牢固地掌握该单词的读法,即采用假名时的读法。
3.2加大口语能力培养的力度
这里所说的口语,并不单单指学生“说”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指日本人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化的日语。因为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听力材料有口语化的倾向,这可能是因为很多日语口语水平已经相当高的考生,尤其是在日本的考生――主要指在日本的外国人,因为旧的日本语能力考试的关系,无法通过。听力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个改革将促进口语教学,使学生能真正地学以致用,能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日语去交流、去沟通并解决问题。但目前我们的日语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平时注重的是书面语及敬体的教授,学生一旦进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听到完全口语化的日语的时候,就会不知所云。听力原本就是日本语能力测试中得分极低的部分,改革之后,不能只是延续以前的方式,必须将生活的日语引入课堂,使学生掌握“活”的日语。同时,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加听力教学的课时。据调查,全国日语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中听力大都是每周2课时,这不能不说是对听力训练的重视不够。为了应对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增加听力课时,也是很必要的。
我在这里只是将新旧日本语能力测试在这里作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并不是说仅仅为了应付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就要去改变我们现在所采用的一些方法。但是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改革不能不说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正确的改革,而且,日本语能力测试作为最具权威性的日本语考试,一直被我们所重视。而如何更好地应对这门考试,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日语教学,需要日语界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日语 口语教学 教学方式
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历来注重单词,语法等概念性知识的积累,相对忽视了学生口语技能的培养。在各类日语考试中,如大学日语四、六级,国际日语水平测试一、二级,学生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一旦涉及到语言的实际运用,如与人交流、演讲、面试等,则普遍存在发音不准、言不达意等现象。日语口语教学效果差,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低下是当今高校日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日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
在“读”与“写”的教学中,学生在各阶段必须掌握的词汇及语法等内容都非常明确,这相当于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了一根衡量的标杆,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在口语教学中,却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及衡量标准。并且,在各类大型日语考试中均没有设置口语考试,这也无形中使日语教学的重点放到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通过考试及提高学生“听”、“读”、“写”能力的训练上,而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搁置在了一边。
2. 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加强,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和就业者也与日俱增,国内的部分省市兴起了一股日语学习的热潮。但这种“日语热”往往集中于北京、上海及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在其他地方,如笔者所在的江西省,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日语的机会很少。这种真实语言环境的缺失,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口语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是造成口语能力表达低下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不愿开口说日语,其原因在于性格内向、爱面子,再加上信心不足、掌握的词汇量有限等因素,一到开口说的阶段,学生依然抛不开心里包袱,心里紧张,担心说错被人笑话。从而陷入了越紧张越容易出错,越不敢开口说的怪圈。
二、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对策与方法
1. 明确日语学习目标
要提高学生日语口语能力,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日语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考试中考个好分数,而是为了更好地将语言运用于交流,使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事实证明,一个人口语的好坏程度会对其将来的工作以及交流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当今,具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能充分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熟知日本社会文化与礼仪,可用流利的口语与之交流的“综合型”日语人才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2. 打好基础,加强听力训练
学生想要开口说话,就必须有话可说,很多同学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却往往不知如何用日语说。
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说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听力训练。“听”是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多听才能获得正确的语感和学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图文并茂、试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日本人的语音、表情、动作有直观的了解,耳濡目染之下,学生的听说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口语表达的兴趣
口语课,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有的教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度,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机会很少,这无疑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就要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将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去,减少自己“说”的时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此外,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要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的方法如下:
(1)角色扮演。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日语感兴趣,是源于对日本影视作品的喜爱,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选取其中一些贴近生活,风趣幽默的小片段,利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个方法,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帮助其克服在大众面前难于开口的心理障碍,同时也能使得个性、语言能力不同的学生各尽其才,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与合作的精神。
(2)情景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看病、打电话等,组织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此外,教师也可以设定其中部分内容,给出几句对白,如:a:“僕にもやらせて”(让我也做吧)b:“いいわよ、じゃ、手伝って。”(好啊,那么来帮忙吧),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内容,发挥其想象力,把整个对话补充完整。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日常生活、社会问题及时事热点进行讨论,活动结构可以分成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4)自由谈话。按学号顺序,在每次上课时安排一名学生用日语进行自由谈话,内容可以是讲故事,或是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或对近期的新闻进行简述等,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行选择。除了以上教学手段外,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其他活动,如成立日语角,举办日语演讲比赛,日语歌唱大赛等,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4. 导入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语言的得体性
成功的运用日语进行交际,除了需要良好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之外,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知识及风俗习惯也不容忽视。例如在实际交际中,日本人不太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话中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型如:“らしい”、“ようだ”(可能、好像)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日本人也不轻易说“不”,对于别人的邀约、建议等即使做不到、不能答应,也往往用间接性的拒绝表达方式。如:a:“今晩、飲みにいかない。”(今晚去喝一杯怎么样?)b:“今晩はちょっと…”(今晚么…),用“ちょっと”(有点)一词来表示自己的犹豫、为难、又不便于说出口的意思。以上的知识都能反映出日本文化独特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有选择地导入日本社会文化知识,使日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5. 提高专业水平,重视反馈
教师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口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课后要认真思考与总结每堂课的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重视学生反馈,通过与学生交流找出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在日语口语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开口说的兴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那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异文化教育 日语教学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了加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解并掌握其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语言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真正的语言交流只凭借单词、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日语,理解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日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感觉到语言是“充满生命力的”。
现在在我国,初高中的外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起语言的运用能力,学校、家长包括自己更重视的是考试分数的多少,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从事外语教学的我们教师来说,在强调语言、语法、句型表达的同时,要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狠下工夫、要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性的渗透异文化教育,多让学生亲身感受,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把异文化教育作为日语教学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深刻挖掘教材、紧密联系日本文化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我把日语高中教材中直接涉及日本文化的内容即教科书每课后面的《日语专栏》介绍日本概况等知识,集中起来做成幻灯片等课件,展示给学生们。如:高中日语第一册1-5课(一个单元),每课后面分别介绍的是《日本高中生理想的职业》《日本的高中生课程》《日本高中生的课外活动》《日本高中生的棒球比赛》《日本高中生的外语学习》,我通过上网查找、利用教材内容把它们制成一个《日本高中生》专题,分别从《理想的职业》《高中课程》《课外活动》《棒球比赛》《外语学习》等侧面来介绍日本高中生,尽可能地创造异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2.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异文化教育
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用直观的方法来使学生感受外语的魅力。如:讲到第二册15课《受秋风邀请的富士山》这课时,我首先把在日本去富士山拍到的图片及日本一年四季富士山的图片编辑成富士山集锦配上日本古典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优美的意境,结束时打出介绍《富士山》的相关资料,如:位置、高度、特征等,从而导出新课《富士山》,使学生感受异文化自然之美的同时,体会语言之美。
3.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异文化教育
我还在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异文化教育。
3.1 会话课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如:表演、模拟会话场 景、自己创造会话内容等。
3.2 放磁带、听录音、运用学校多功能设备播放录像带等形式介绍日本文化。
3.3 指导学生们和日本高中生交朋友、通信的形式提高学生写作及国际交往能力。
3.4 指导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樱之梦》日语文学社,参加在学校举行的日语演讲比赛。
3.5 指导学生参加日本高中生访中团的交流会。
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从日语教学根本出发,改变大众对日语存在的理解误区,有利于情境教学应用领域的拓展。通过对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日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应用做相关论述。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日语教学;学习环境
1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日语学习存在的理解误区
国内英语教学的普遍开展,为大众提供了学习外语的技巧与经验,并养成一定的外语学习思维逻辑。因此,会使得部分日语学习者产生理解误区,认为日语的学习与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感,有了英语学习的经验,就片面地认为日语学习也会简单许多。这本质上是对日语学习理解存在的误区,这种思想对日语学习者在口语练习与听力练习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1.2缺少优良的日语学习环境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日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周边环境的影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杜绝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现象,而对周围日语学习环境的重视却不足。除此之外,在日语教授过程中也不可片面重视形式与氛围营造,最核心的还是要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在学生主观学习与创造面前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学习氛围毕竟只是发挥辅助作用,要想学好日语,还得从自我努力出发。缺少正确日语学习思想意识的指导,即便拥有完善的客观条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3日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率较低
日语在国内的使用情况与英语相比有较大差距,常见于外资企业、外国语学校、影视动漫翻译等领域。因为使用率有限,所以相配套的日语教学培训基地、日语学习辅导教材也较少,学生日语学习客观条件难以得到满足,日语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日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进度也受到阻碍。
2日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应用
2.1锻炼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真实日语应用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深刻感受浓厚的日语氛围。另外,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国外生活习性、人文风格的理解,通过虚拟场景的构建,帮助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对日语记忆程度的加深也有利于学生提升日语情境模式理解力。这种让学生产生实际代入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日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增强。但情境教学法并非单一的多媒体应用教学或单一的环境模拟教学,而是二者相互结合,并与日语听说相辅相成,基于学生兴趣的加深,提高其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2.2情境教学法的整体性应用
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并不局限于日语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内部功能,从整体性应用角度考虑出发,从始至终发挥情境教学的功效。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需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在固定时间可以使用特定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习惯。教师可在下课前布置学生下一堂预习的内容,让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也可根据实际任务,对日语字词或语法应用进行情境设定。不断延伸与创新情境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3提升日语教师教学能力
一个具有较高日语教学素质与能力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传统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对教师自身丰富经验的要求,能准确掌握课堂进度,带动课堂教学氛围。而在日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方式,对教师课堂节奏与教学能力的掌控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强,就很难发挥情境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氛围不浓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所以,在日语情境教学过程中,对日语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升要足够重视。当下,国内日语教师素质培养虽有较大提升,但因为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素质提升仍有较大阻碍。教师是情境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与设计者,能否依据合理的教学设计提炼营造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从而辅助学生学习日语,是对日语教学从业者的一项重要考验。
2.4情境教学生活化
还原与提炼是情境教学生活化的实质。语言的本质是生活,代表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日语教材内容潜藏的文化来源于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因此,将日语教学内容还原到生活中,通过单个情境来提升日语学习具有明显效果。当前,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大众生活逐步被分解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两部分,在生活还原过程中应重点围绕这两部分展开。现实社会需要介入日语教学过程内容,主要分为文化、习惯、风俗、语言等内容的介入,如日本民众普遍忌讳数字4和9,因为其和“死”“苦”发音类似,所以日本医院从不设立4号房间。日本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对于省略句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针对双方已经达到共识的交流。另外,网络虚拟环境的介入也十分重要,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直观化的教学系统被多数高校应用。因为课时有限,学生获取知识量受到束缚,但是在网络中存在海量信息等待获取与挖掘,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自由学习与分享平台。如外语学习网中就包含了日语歌曲、日语口语词汇、日语语法考试等栏目类别,再加上若干图片的想象配图解释,信息每日更新的力度,这种网站的日语学习内容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符合学生猎奇、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在整个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5情境教学课堂化
情境教学与课堂教学存在差异性,但又因为语言教学而联合在一起,在教学主次上没有好坏之分。情境教学法偏向于以生为本、激发兴趣,课堂教学则注重头脑风暴形式的知识灌输,倘若知识与兴趣情感能够实现有效结合,此类教学方法就会呈现主动局面,演习式教学和游戏情境式教学成为教学主流。演习式教学主要针对研究性与实践性学习而言,以某一教学问题为核心展开师生讨论,活动参与主体覆盖面广,因此,问题认知趋于多元化与多层次,主题认知更加深入。演习式教学适用于日本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等内容的讨论,主要分为提出问题与主题、学生主题演讲、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辩论、总结评价等。因为时空与各种条件限制,小规模趣味游戏反而适合情境教学法。游戏制造愉快气氛,再加上学生具有的从众心理,就会逐渐养成在被动环境中主动学习的习惯。如被搬上电子荧屏的猜字游戏,因其简单易操作、趣味性与知识性并行的特点,以课堂分组形式进行猜字游戏,获得良好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环境在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个良好的情境带入或语言氛围,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学结合当代科技构造虚拟场景,有效填补了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环境存在的空白,对于提升学生日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常玲 单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明洋.情景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6(9):23-27.
[2]董编.情境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