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综掘类专业;煤矿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06-02

中职院校的教育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课程的设计就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应对现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部分学校需根据社会需要及自身情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企业所需人才方向对在校生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培训,以达到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对于综掘类专业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这必然需要大量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和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需求,中职院校在综掘类专业就得开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进行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的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变、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并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综合实训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工作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职业技能。

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缺乏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只经过机械或电气技术的专项实训,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机电综合技能的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的工作要求;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职业素养,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跳槽频繁。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能力,令很多高职院校十分头疼。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机电综合实训模式。因此,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化,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实训的效果。

三 实训课程的目标和建设理念

综掘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必须紧扣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也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职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想实现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该通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显性实践环节和隐形实践环节完成,具体的建设理念是:①培养职业兴趣;②强化职业能力。因为要想做好工作,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训练时既要强调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强化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④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情绪。在工作岗位上应当以热情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⑤强化现代企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

四 综合实训课程的模式及目标

1.采取类似真实工作氛围的实训教学模式

如本次实训采用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项目。这就相当于给一个班组一个工作任务,让其按照安装图纸和工作要求完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实训结果就是一台真实的设备。由于具备一定的工作量,组与组之间有竞争,相当于形成了劳动竞赛。工作的压力要求本组同学进行分工,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便形成了紧张、进取、互助、团结的工作氛围,让同学们在实训中既锻炼了机电综合职业技能,也切身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2.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 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义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以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对于我们中职院校的综掘类专业而言,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这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性、应用型的技能人才能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今后,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中职院校应不断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必要性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学校以及社会、企业等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的师生共同关注、努力和打造,想法设法的提高综掘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的实训效果,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落到实处,为我们的煤矿生产企业输送优秀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葛雅新.技校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必要性[J].中国教师与教学,2007

[3] 杨用成.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初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8〕:7-8

[4] 孙艳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科技信息,2008〔32〕:288,343

第2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

中图分类号:G712;TH-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1

一、分析背景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的在国际舞台出现,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需求来说,目前各大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要求极为苛刻,企业岗位要求在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求高技能人才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能力、相关工作的操作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以及个人素养是否优良情况,并且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心理素质也具有极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高校在培养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是却依旧存在着一些漏洞,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可以让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更为顺利。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只有具备较为扎实的综合能力,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在国际舞台中的发展,提升本身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的素能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尤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二、C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的需求

本人根据企业在招聘时所关注应聘人的能力作出调查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个人英语水平与沟通交流能力,针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相关企业来说,高技能人才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与沟通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此项能力必不可失。英语水平与沟通能力会是企业招聘过程中第一个侧重点。

2.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这项需求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对于应聘者的相关专业经验以及专业能力掌握的熟练度更为看重,具有优秀的相关工作经验并且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熟练地操作一直是各大企业在招聘时首当其选的岗位需求条件。

3.个人的素养,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企业形象更容易让自身快速融入国际化市场中,企业本身的形象是有整体员工的素养所凝聚的,一个高素养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最直观的推进作用。所以个人素养的情况也备受企业的关注。

三、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的分析与建议

1.强化英语能力水平

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需求来说个人的英语能力水平最为重要,也是各大企业进行招聘时的首看内容,个人英语水平一直被各个企业所关注,这种情况下严重表明了个人英语实力水平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然后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来说,很多高校在实行教育体系时,对于英语的教学并不能够作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教学,相反更加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英语教学的不重视从而产生弱化英语教学的趋势,减少英语授课的相关内容,对于英语教学经常敷衍了事,致使学生对于个人英语水平的提升极为缓慢,致使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人才的英语水平远远达不到企业岗位对于英语水平的标准需求,所以针对于这种现象,高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学生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加强日常教学中的英语教课内容,不断完善英语教学的制度,引荐专业的教师来为学生授课讲解。

2.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需求中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被各大企业所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是指学员能否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对企业的要求完成企业规划的项目操作能力,并且针对操作过程中是否达到熟练的程度。所以首先,高校打破传统的教学体制,一成不变的在教室内授课,带领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内部进行参观,并且根据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分析与观察,并作出结论报考。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提前进去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战经验不断强加自身所掌握专业知识的熟练度与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职业素养的教育

我国现存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在高校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人才个人的素质培养达不到重视程度,然而在企业岗位的需求中个人素养也占据一定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整体素养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能力。针对于此点分析,高校在对学员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针对于现存的教学制度进行相应的政策改革,把人才素养的教育作为主要的课程教育之一,加强学分化教学制度的实施。

并且高校本身在育人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内涵素养,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校园模拟职场文化,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气氛,让学生自主进入这一学习氛围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与感悟,强化自身的职场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各大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岗位素能需求对个人英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技能熟练度与个人的素养最为看重,所以对于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来说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能力以外还要加强英语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的训练,并且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就职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个人素养。另外高校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制度进行及时的改革,顺应各大企业岗位的需求,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强化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岗位素能,为企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张婉秋.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144.

[2]周曲珠,郭秀华.基于“机器人产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J].价值工程,2017(03):249-251.

[3]王燕燕,付军.机电一体化海外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中国培训,2016(16):52+55.

[4]陈力.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调研分析[J].价值工程,2016(21):125-128.

[5]章武媚.高等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6(12):41-43.

[6]张永超.浅谈机电一体化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5(34):183-184.

第3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5)

摘要本文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采煤设备中的现状出发,简要探讨了机电一体化对于采煤的重要性,并分析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的应用和发展,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综合采煤设备 机电一体化 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由此也带动了采煤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采煤设备中有了更为广泛的运用,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采煤设备作为一种较为专用的机械,其所使用的环境较为恶劣,产品自动化技术要求较高。研究、运用综合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让采煤机电产品具有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整体优势,进而更好地提升煤矿生产安全和生产的效益。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技术及相应的产品是从上世纪的70 年代末开始在煤矿生产中有了应用,80 年代之后,发达国家对于采煤设备的研制、开发有了长足进步,设备更加的趋向于自动化和大型化,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有了更好的提升,体现出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全国“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也达到40%。

但是,相比较国外的先进设备,我国对于采煤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对于近年来的综采设备机电一体化除了引进,也进行着国产化的尝试。通过科研院所制造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其中电气关键部分变频器由国外引进,部分电控设备采用引进技术。电液控制的液压支架国内均处于试验阶段。重型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微机控制的软启动系统也处于研制和试验中,不具备综采设备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煤矿生产的重要性

综合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让电子技术、机械以及液压控制技术等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很好的提升煤矿机械的各种性能。目前,以微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微电脑)控制装置(系统)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已很普及,电子控制技术已深入到煤矿机械的许多领域,如提采煤机的变频控制系统和提升机PLC系统操作,煤矿机械的在线状态监控与故障自诊、故障报警等。

煤矿机械的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电子(微机)控制装置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结构将更加复杂、维护也将更加专业化。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不但涉及煤矿生产安全,而且对煤矿影响巨大。随着我国进口及国产煤矿机械数量的逐年增加,应用和管理好这些价格昂贵的煤矿机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成为煤矿机电部门的重要使命。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1.提高员工使用机电一体化的水平。随着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微电脑)控制系统在煤矿机械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但其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在煤矿生产中,采煤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但影响着生产安全,也影响到供电、排水、通风、提升等设备的安全。煤矿机械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部分质量的好坏与性能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从而影响施工质量、生产效率及使用寿命等。为了合理有效利用好这些设备,使其发挥出较好的效益,必须对使用与维修维护这些设备的煤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使用和维护水平。

2.提高采煤设备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程度。煤矿机械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因操作者的经验不足对作业精度的影响。如冀中能源黄沙矿2009 年投入使用的一整套薄煤综采设备由我国北京天地玛坷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与德国MARCO 公司合作生产的PM31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就是微电脑控制,只要在支架操作控制器上输入程序,支架使会自动连续动作也可实现远程控制和工作面无人操作。

3.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在煤矿生产中使用机电一体化采煤设备,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人工使用数量,提高了采煤产量,从而为煤矿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井下使用的胶带输送机、通风机、提升机等,使用变频起动、PLC 控制系统,节电量就为30%左右,同时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4.在线监控、自动报警及故障自诊。煤矿生产中使用机电一体化采煤设备,实现了对煤矿机械的电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的在线运行状态监控,出现故障能动报警并准确地指出故障的部位从而改善操作员的工作条件,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简化设备维护检查工作,降低使用维修费用,缩短停机维修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如采煤机上变频器就采用PLC 控制,可实现多种在线监控和故障自诊,还有煤矿用各种电器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

5.其他应用。对于不少在国外生产的采煤机、输送机、综掘机等都使用了电子(微电脑)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其可以很好的依照外负荷的变化情况自动改变传动系的传动比,进而能更好地改变功率,其充分地利用了电动机功率,更好地提高了能耗经济性,同时还简化了操作,让劳动强度得到降低,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提高作业人员操作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在综合机械化采煤机上采用电子(微电脑)控制,可实现无人操作,使机械能在危险地带或人无法接近的地点进行作业,也配备了无线遥控装置,可远程遥控也可微电脑编程控制。

四、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采煤设备中越来越重要,煤矿企业应提高相关员工的使用维护和应用水平,加强采煤设备管理,结合煤矿生产情况,对设备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改良,提升机电一体化采煤设备的各种功能,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第4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洗煤厂新疆乌鲁木齐83002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接口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运用接口,可以更好地将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各个组件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能够更加顺畅、有效。因此,接口技术的研究与运用,直接影响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用效能,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创新接口技术,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进而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关键词 接口技术 机电一体化 控制系统

一、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作为机电一体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接口是机电之间进行有效链接的必备元件。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以为,在机电一体化中应该注重接口技术的运用,以此来提高部件之间的有机连接,发挥接口的重要作用。接口技术运用于机电一体化中,应该在依据不同机械的类型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接口的正确连接方式及其技术要求,以此来满足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需要。

二、简述机电一体化接口与接口类型

机电一体化系统,即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而发挥机械电子的优势,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应用性能。而接口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各个模块的重要组件,具有调节、匹配、缓冲等性质,可以有效地转换电平、增加功率,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得到提高;一些技术人员将接口加设抗干扰材料,可以将电子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相互隔离,防止两个系统之间的信号受到干扰,影响电子系统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接口的运用,还可以进行电路转换,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各个系统之间电流量的匹配,进而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效率。

不同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性能、工作原理等都存在差异,自然接口也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在运用接口技术连接子系统的各个模块时,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接口。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将接口分成两类,即机电接口与人机接口。机电接口是指执行机构驱动系统与传感器之间的接口,它可以模拟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并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平稳的电流,以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保持一个有序的运行状态。人机接口是指工作人员或者技术人员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将工作人员的指令,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编码形成有效的信息数据,并通过接口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以满足实际需要。

三、机电接口的重要作用

1.机电接口有助于控制设备的电平稳定转换。利用机电接口能够有效地使微机的I/O 芯片(一般都是TTL 电平)实现有机的过渡和稳定,以避免机械的损伤。

2.机电接口有助于增强设备的抗干扰性。在接口处使用光电耦合器、脉冲变压器或继电器等把微机系统和控制设备在电器上加以隔离,能够提高机电的抗干扰性。

3.机电接口有助于A/D(D/A)的转换。在微机系统中,通过接口链接,使得彼此之间设置A/D 和D/A 转换电路,以保证微机所处理数据之间的一致性。

四、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

1.概述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接口技术是随之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顾名思义,它是将机电一体化中各个组件、系统相互连接,使其发挥最佳效用的技术。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使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各个复杂的子系统模块之间有效地连接起来,促进其数据、信息的传递与转换,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得到提高。而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将向着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也将越来越高,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众所周知,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同时也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那么,接口技术到底是怎样运用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呢?

(1)连接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模块,充当“开关通道”。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模块相互连接,再通过电子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与转换,使各个系统模块都能够在电子系统的控制下运作。要想实现以上功能,就必须有连续的电流,而在接口技术运用下的接口可以充当“开关通道”,工作人员只需正确操作开关执行器,为系统模块之间的连接提供连续的、平稳的电流,就可以有效实现以上功能。

(2)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接口,满足工作需求。工作人员在操作监控机电一体化系统运作时,通过人机接口使系统按照工作人员的需要进行运作,这种被称为人机接口。人机接口主要分成输入与输出接口,工作人员只需按照需要将指令通过硬件输入系统,系统就会按照需要将指令编码成信息数据,并通过接口传递给各个系统模块,输出相应的状态、运行参数等,以实现工作人员监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目的,满足工作需要。

(3)运用接口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输出信号的质量。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接口的运用还不是很成熟,导致系统显示的数据、信息等质量不高。随着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运用接口技术之后,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信息输出的质量。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控制输出的数据、信息等运行参数,对这些数据、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调整,就可以实现监控生产过程的目的。

五、接口技术在洗煤厂PLC 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PLC 可编程控制器接口主要包括基本I/O 接口及外设接口。

I/O 接口分为输入接口及输出接口,是PLC 与生产现场之间的连接部件,PLC 通过输入接口可以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数据,以这些数据作为PLC 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同时PLC 又通过输出接口将处理结果送给被控对象以实现控制为目的。

同时PLC 配有各种通信接口,这些通信接口一般都带有通信处理器,PLC 通过这些通信接口可与监视器,打印机,其他PLC、计算机等设备实现通信,PLC 与监视器连接,可将控制过程图像显示出来,与其他PLC 连接,可组成多机系统连成网络,实现更大规模控制,与计算机连接,可组成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控制欲管理相结合。

除上述接口外,PLC 还有人机接口,人机接口装置是用来实现操作人员与PLC 控制系统的对话,最简单、最普遍的人机接口装置由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钮,转换开关,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等器件构成。

六、运用接口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口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运用接口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技术人员在运用接口技术将接口连接于各个子系统模块之间,需要注意接口技术是否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匹配,是否能够符合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性能上的要求,这些都是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合理选择、运用接口技术,才能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正常发挥起到基础的作用;任何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调试,以确保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同样,接口技术的运用也需要进行智能调试。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在运用接口技术连接各个子系统模块之后,就要及时地进行系统测试与接口的智能调试,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运行,也可以为以后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接口在使用过程中,人机接口是比较常见的,它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而进行的人工调整的接口,也就是说,这种接口是可调的。因此,技术人员运用接口技术必须积极思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实际生产效能,并注重接口技术的各项指标能够按照要求合理调控,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接口技术。这样的接口技术才能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按照需要随时进行调控,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提高接口技术的运用效果。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相关的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而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接口技术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要根据各个部件的具体功能要求来具体选择适当的接口,注重接口的选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到不仅可以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性能的需要,也能够做到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笔者通过本文介绍了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具体运用,便于读者参考及学习。

参考文献

[1]佘明辉.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技术的研究.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林鸿珍.关于机电一体化中接口技术的应用分析.中国电子商务,2010(12).

第5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机电一体化是一项非常专业的跨学科复合技术。其综合了机械、微电子、信息等技术,并已经成为了未来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电一体化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一项综合的机械电子技术。其融合了机械、电工电子、微电子、信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并将这些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新阶段,这说明机电一体化已经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随着光学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入,微细加工技术已经成为了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技术。并且,演变出光机电一体化以及微机电一体化。另外,机电一体化建模设计、分析以及集成方法,也已经呈现出深入研究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以及光纤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机电一体化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科学体系。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深入研究与应用。随着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强,2010年,国家发展纲要中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以及其深远影响进行了充分的探索。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宏观促进下,我国的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相关的企业集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应用与研究。不过,同欧美的一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其未来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1.数字化发展

微控制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得机电产品向数字化方面发展成为可能,例如:数控机床以及机器人等。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设计以及集成制造等功能的实现为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与制造数字化打下坚实基础。数字化的实现,有助于远程控制以及维护的有效实现。

2.智能化发展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机电产品智能化实现成为了可能。具有“智能”的机电产品,可以拥有类似于人类的逻辑思考模式,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配置智能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智能工艺数据库,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降低大量的维护成本。同时,随着神经网络、小波理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优势将会越来越大。

3.模块化发展

目前,机电一体化产品品种众多。为机电一体化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以及环境接口集成的单元模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例如:构建动力驱动单元,使其具有减速以及变频调速功能。或者,同时具备图像处理以及识别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

4.网络化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产品价格日益下降,为其的普及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类远程监控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远程控制终端便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可以利用家庭网络对家庭中的各项电气设备进行计算机集中管理,进而享受更加现代化的生活。

5.人性化发展

机电一体化产品最终的服务对象是人,在设计的过程中,为其增加类似于人类的智能以及情感等人性化特征,以便于为人类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需要,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6.微型化发展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国内外在MEMS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等。

7.绿色化发展

绿色环保是所有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一体化也不例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人们呼唤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结论

第6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机械工业领域的技术改造和革命。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近些年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机械工业领域,形成了机电一体化,不仅对机械工业的产品功能、构成和技术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机械工业的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从“机械电气化”时代迈入了“机电一体化”阶段。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最早是1960年代末由日本安川电气公司提出,是将机械和电子技术集成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机电一体化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身的体系,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它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成功将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通过对各功能单元进行合理布局与配置,使这些功能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优化系统的目的。一个所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机电一体化系统就由此产生。所以,“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新技术的简单拼凑,而是将以上技术群进行有机融合的综合技术。正是这一点,使机电一体化在概念上与机械电气化相区别。从发展历程看,尽管从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但这样的机械工程技术仍属传统机械。进入到机电一体化阶段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不仅具有了和某些机械部件一样的功能,而且还具备了诸如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检测、自动调节与控制等许多新的功能。形象地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可以替代人力去完成许多机械劳动,实现人手和肢体的延伸,而且还拥有了智能化特征,实现了感官与头脑的延伸。这一点也在功能上将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区别开。这个定义强调它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电整合。它在复杂的非线性上下文包括电脑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它存储和处理信息、通讯和互联网,这发送信息,以及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CLAD)软件。

2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尽管较之以往我们的机电产品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机遇和挑战,思考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无疑会有助于提高我国机电技术产品的水平和性能,对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大有裨益。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完整的机电一体产业形成的角度看,我们的机电一体化而临以下两点任务:其一,要进一步推动传统工业技术升级,实现节能高效,这就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微电子技术改造。其二,大张旗鼓地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首先,在技术政策上,要对能耗高、效率低下、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传统产业进行限制,加快对落后产品的淘汰。同时,要鼓励对传统产业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

其次,我国机电一体化产业覆盖而广,发展迅速,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不可能而而俱到,所以我们应建立机电一体化行业“协会”性质的统管合作机构,并赋予其职能,既有利于深入的行业调查,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发展重点项目,又有助于制定出纵览全局的“机电一体化”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以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再次,通过“协会”的有效组织和广泛宣传,一来可以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及时分享更多的行业内部信息,二来可以增加产业在社会上的认知,使行业内外都重视和支持“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既可以吸引外商到我国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眼球,又可以更加方便合理调配资源。同时,尽管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减缓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但对技术贸易来讲,却可以利用此时的时机,大量引进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反哺自身加工业,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既是振兴我国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也是一条促使机电行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日益完善的捷径。

3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Electrochemic-mechanical系统(MEMS)一直是一个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它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它们的大小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数以百万计的MEMS一直在等产品汽车安全气囊和喷墨打印机。MEMS技术已经应用到开发微型光学开关来处理高卷数据和话音通信的通信。MEMS本身是一个机电一体化极好的例子。作为另一个措施,表示的重要性小型化、美国政府投资270美元在2000年在国家纳米技术倡议关于人口统计学的改变,ASME报告中,“人口统计学是第二强大的力量改变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在未来4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将增长50%左右。婴儿潮一代将进入高级成熟度然后年老。“然后,报告触动了几个具体的方而包括欧洲和日本人口迅速老龄化趋势。虽然报告中没有讨论ASME,这种趋势将激励机电朝着人性化方向发展,如护理机器人的研发被称为人类友好的机电一体化。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CASME)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题为《机械工程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其内容主要介绍了从20世纪到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进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它从以下四个类别描述了工程学的变革趋势:技术变革、人口变革、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下八个领域将会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微型化、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和医药、能源、运输、环境工程和制造业等。

4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对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本国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制造思维是基于现代工程教育而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延伸,在经济社会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我们需要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妥善处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而临的问题与障碍,推动机电一体化时代的全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红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7.

第7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安装与{试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55-01

前言: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加强。并且我国水利工程工作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在近些年也有较为明显的加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经通过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我国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办法及措施,让读者初步了解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我们应大力加强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水利资源的安全使用,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更为便利。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个理论在我国已经算不上是新鲜事物,在机械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普及,不断投入商用后,我国现在已经非常清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存在了。特别是近几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发达起来,人们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已经大有离不开之意。并且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较为成熟的理论了。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机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通信资源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技术,可以提高机电资源技术的管理技术,机电资源技术的使用率。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衍生出了许多有前景的朝阳产业以及设备。现在这些产业以及设备有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强大的机电一体化产业链确保了我国的各类工程的安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将缩短工程技术我国的创新周期,提高我国的创新实力,加速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

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大热的趋势,已经深入现有的各种行业中。特别是因为它自己本身的优势,给很多大型企业或者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说现在的形势是一片大好。不过因为我国现有的技术受限,现在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还有着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体系,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2.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与调试的基本现状

2.1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与调试的重要性性

我国提出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占得先机,就是在经济大战中占得先机,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是现在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发展更有目标,发展也更为稳定。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可以更为妥善,更为便捷,更为安全的建造水利工程。也可以更为便利的管理水利工程。现如今随着国家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许多企业和机构也加大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利用,虽然现在处于初步阶段没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相信在全社会不断努力后,这项技术会不断的完善,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制,成熟的技术。

不断增强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是具有积极影响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现如今经济形势的一项正确举措,我们必须对这件事情提起相当大的重视,也希望过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使得这项技术能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

2.2 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与调试技术遇到的瓶颈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点就是风险预计不足,在目前经济发展如此迅猛,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日益增高的前提下,我们发展水利工程有时会有点激进。在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只是仅仅拘泥于眼前的利益,也不能一昧的追求速度的快速增长。所以为了能不在酿成大错,我们在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时,都必须对它们所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测评,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实验,确保不会造成问题后在进行实施,不能急于求快,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不会造成问题外,还可以保证水利行业的安定,发展更为稳定,更为安全。

第二点技术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如今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来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市场,使得技术的安全管理的发展更有规则,更为安全。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大力加强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制的安全建设,绿色建设,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不法之徒,还给水利工程施工一片清静之地。

第三点就是生产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现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生产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这个问题是相当致命的。因为现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猛的,但是现在很多机构的生产水平达不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需求,无法真正有效的实现落实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无法带来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相符的生产活动。而且我国的技术人才知识储备程度,技术程度不够。安全组织管理是解决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存在地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安全管理离不开安全组织的正确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我国应大力加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发展潜在的技术人才,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并且现如今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地区发展不均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吸收新鲜知识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技术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地区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偏远地区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这项技术会不断的被消耗,不利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制,成熟的技术。

3.结语

我国应尽快提出加快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应用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利用率,使用率,真正实现水利资源共享,为我国水利行业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服务,进而加快我国经济的更为快速、安全、稳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 机电一体化 课程平衡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49-01

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以国外“双元制”教育模式为蓝本,以培养具备基本课程知识、富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教学目标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开发、运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机”、“电”两个方面的课程进行有效安排,充分分析两类课程之间的学科特点,从而实现课程之间的平衡性,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概述

1.内涵。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综合型课程,主要是在坚持发展性原则、人本化原则以及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机械学电子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从而满足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机电专业的发展。

2.当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课程内容设置落后。许多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对固有教材的重复利用,而忽视了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需求发生的变化,因此教学内容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不相符合。其次,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操作。由于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地对机电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制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种被动地学习模式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了压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的经验,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背离。再次,机械学与电子学被分离开来。机械制造与电气工艺这两类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产品在操作上都需要操作者同时具备机械学与电子学的理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将这两类学科分离开来,有的偏重于机械学的教学,有的偏重于电子学的教学,使得学科之间的平衡性被打破。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掌握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常常出现偏科的现象,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最后,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基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当前许多职业学校尽管与部分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却没有落到实处,只是让企业管理者简单地讲述一下机电一体的相关知识,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一线去具体实践,因此校企合作仅仅是流于表面形式而已。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机”与“电”课程平衡性的体现

1.课时设置的平衡性。在机械学与电子学相关课程的课时设置中,学校为了体现课程之间的平衡性,使二者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课时比重相当,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占的总和分别占35%左右。

2.知识要求的平衡性。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考评机制中,机械学与电子学相关的课程都是重点考查的内容,除了理论性知识之外还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3.专业知识的交叉。在专业课程中,为了凸显课程之间的平衡性,在知识教学过程中,两类课程都涉及到知识的交叉。例如在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课程中,既有机械学知识的教学,又包含了电子学的内容。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平衡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影响及实现

1.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一般的专业课程不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设置是借鉴了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两类独立的课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与电气工艺方面的维护、调试、管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学紧紧围绕机电一体化知识,让学生掌握两类不同的技术,并通过实践增强对这两类技术的熟练度。因此实现机械学与电子学课程之间的平衡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类学科的知识,实现综合发展。

2.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课程,所涉及到的机械学与电子学的知识,都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使知识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因此,无论是在机械学的教学中还是在电子学的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组装维修活动来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让学生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深入一线对企业生产的管理活动进行了解与体会,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并学到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为其以后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更多的是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也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考虑到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体会,并从中挖掘出新的理念、想法,通过将这些新的想法理念具体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4.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机”与“电”课程的平衡性,不仅仅指的是机械学与电子学之间的平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还包括了学生德、智、体、美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外,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特征完善的要求,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素质型人才。

四、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型专业,因此只有实现课程之间的平衡性,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机保护;电机控制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093-02

在经济实力不断强化的基础上,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得到重要的经济基础支持。面对大量的经济资源支出,我国在科研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获得了重大的突破。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价差,机械工程领域与电子领域也开始出现了融合,这就导致机电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

针对电机控制以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为推广机电一体化中电机的保护与控制获得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概念的提出有效地推动了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建设,该概念的出现是起始与20世纪的70年代。由于当时人们手中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并不十分健全,所以在不断的新技术涌现中就开始对原有的机电产品的性能进行完善。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机械电子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应用价值,所以,受到战争的影响,这些技术在战后开始的广泛在民间流行,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建立以及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也在追逐中发展,这都为机电的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基础。直到20世纪的90年代后期为止,机电一体化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电一体化的科学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们注意,也因此而形成了新的分支;二是光纤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等相关研究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在发展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 机电一体化应用中电机控制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逐渐的浮出了水面。但是由于技术理论的空白与实际应用经验的短缺,在进行机电一体化的推广中,电机控制与保护依旧存在一些我们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机价值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我国机电一体化工程的全面推进。

2.1 井下机电设备应用存在的问题

机电设备的应用在我国社会的各个行业当中均有广泛的运用和普及,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的电机控制以及应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却十分的显眼。首先是在电机控制中异步电机的控制与保护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一旦出现了故障,将直接影响整个电机的工作与运行,进而产生连锁效应,引发更多的运行故障,导致了电机设备应用价值的下降。所以在进行电机设备的控制与保护中,针对异步电机的控制与保护工作加强研发力度,提供更为可靠的保护及控制技术就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2.2 电机控制保护装置的使用难以达到需求

当前社会所使用的电机保护装置依旧比较落后,面对机电一体化应用的超前控制保护要求依旧没有达到。并且,现代的电机控制保护装置采用电热原理与电磁原理为基础,应用热继电器与熔断器的过载保护以及短路功能实现保护,但是该元件本身就有缺陷,导致了机电控制与保护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在未来的设计中应该重视设计、控制的融合,实现机电控制保护装置的多样化。

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中电机控制与保护的措施

电机设备是机电一体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式的推广中,电机设备的主要执行机构由两个主要的部分组装而成。首先是执行驱动部分、其次是控制部分;执行驱动部分主要通过位置传感器、三相伺服电机等相关设备共同组成,而控制部分则是传统的单片机、变频器、输入通道等相关组成设备共同组成。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3.1 对阀门与速度的控制

电机的控制需要相关的部件以及装置共同操作,其次在进行控制的时候还需要重视“速度”这个关键的因素,要想在电机控制与保护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就必须控制好阀门以及速度。当前社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在技术以及经验上都有了相对深厚的积累,采用的相关控制方案主要是双环控制,双环中的内环是速度环、外环是传统的位置环。速度环在电机进行工作的时候是方便操作技术人员对点击实际转速进行调节以及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速度调节器的有效控制,合适波段的调节PWM波发生器的载波频率,进而达到对整个电机速度的调节作用。

3.2 对电流电压的准确检测

机电一体化是当前机电专业发展中的核心发展概念,在进行机电设备的使用以及运维管理过程中,深入机电一体化工作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对机电工程推广中机电设备的合理控制与保护。电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控制与保护工作,同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在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对机电的电压、电流等相关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测以及记录,然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理分析;做好正确的检测及处理工作,将有助于对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的使用力矩、逆变模块、断电保护等相关参数以及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获取以及发现,有助于对故障发生后诊断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传统的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等互感设备是不能够达到相关准确检测的目的的,但是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快的排除;所以,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电流以及电压的检测中,往往采用霍尔型电流互感器以及IPM输出电压发用分压电路对IPM输出三相电流与电压进行合理的检测,进而确保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电机设备的使用控制要求与保护的要求,提高检测工作开展的准确性。

4 电机保护控制装置的前景以及发展趋势

在电机保护控制装置的未来发展中,必然会采用故障建模与仿真计算的方式,通过引入相位量、突破量等多封面的电机故障类检测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做好“量”的研究工作,是可以提高保护和增强继电装置的使用精度的,该方法的使用还能够为以后的电机保护装置的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对于未来保护控制装置的门槛突破具有帮助。其次,重视科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也是十分重要,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比如,对电机设备实行监测性的保护,通过对一些新型科学技术产品的运用,对电机在工作中运行的工况进行检测,根据不同装置输出的信息进行状态的判断,把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利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故障的登记法划分与类别划分,然后在根据提示的相关信息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解决方式将在实现电机控制与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基础上,还能够对突发性故障的发生提供一定的预警,对故障隐患提前示警,达到有效的预防目的。

5 结 语

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中电机的应用价值,实现电机的节能性、安全性、高效性,做好对电机的控制以及保护设备、理论的研究运用,将有助于机电一体化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秀琴.浅谈电机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保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