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三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学科教育理论模块包括学科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学科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包括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典型课例分析———兼谈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新课程专题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模块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科教育研究简介、优秀学科教育研究介绍、教育论文写作。这三个模块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课程功能。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数学教育理论,含三个分支,分支一数学教育基本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与中国高考;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分支二数学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概说;古代外国数学课程概况;中国古代数学课程概况与突出成就;欧洲数学课程的发展;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的演变。分支三数学学习理论:“学习”与“数学学习”概说;基于行为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认知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人本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
1.1大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大学数学是一门严密、抽象、系统的学科,追求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科学现象的内在科学。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大学数学在直观性方面的确存在缺陷,因为它是对很多难懂的现象和原理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所以,要想牢固掌握大学数学知识,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这些无疑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考验。
1.2大学数学的自身发展
大学数学是一门系统完成的学科,下设很多分类,近年来大学数学也获得了迅猛发展的机遇,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程度不断加深、难度不断加大,其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大学数学教育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1.3大学数学老师对数学的理解
大学数学教育质量的高低还取决于老师的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多大学数学老师自身没有深入理解研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意义,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把数学变成了一门符号化的学科。大部分教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教育不上心,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直观性和应用性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表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学习知识。直观性教学,是指老师通过一些实物、教具、多媒体展示等多种不同的直观形式来使学生感受知识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直观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更扎实的记住理论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直观性和应用性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2.1加强直观性教学
直观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大学老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加强直观性教学,特备是几何性质的直观性教学。并且老师还可以适当的结合现代化教学仪器,改善教学手段。比如选择图形结合实物并且配合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另外,学校还应开设数学实验等课程,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学数学知识来处理问题。
2.2加强应用性教学
事实上,数学知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老师应该加强应用性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作用。一方面,多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桌子的摆平问题等;另一方面,深入发掘数学知识的来源,比如像微分方程这样的经典定理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问题又最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3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数学知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大学数学各部分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老师应该将学科内有关知识点的相同性和关联性,以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进行融会贯通式教学。比如,极限、导数、积分、级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这些学科之间有没有什么共通点?等等,只有将相关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让学更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
3结束语
通过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来深入探究数学教育的价值,二者关联密切,数学价值具有多面性,进而形成了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数学教育价值。因数学教育价值的多样性,在研究数学教育的价值问题时应从知识、科学、应用、能力、素养、文化等角度和层面来深入认识数学教育的价值。从能力、素养、文化等角度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进行深入探究,使其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进而拓展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数学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是弘扬科学知识的价值,为实现数学教育的其他价值提供了基础条件。
(2)数学教育具有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方法的价值。数学应用主要涉及到的是工具和技术层面的实践应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法。
(3)数学教育具有进行思维训练的价值。数学是将抽象思维建立成相应的数学模型的学科,数学思维是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集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思维上要求更深刻、更高级,所以说数学教育是思维训练的最佳手段,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思维训练的平台,它有助于人们形成理性思维,促进了人们智力的发展,数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数学教育还具有培养数学精神、体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在进行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文化、精神贯穿始终,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经过数学教育的系统培养可以使学生形成更为科学、正确的思想方法、态度认识,这些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数学教育这几个方面的价值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对的、有层次性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会因内容、阶段的不同所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说小学、初中、高中、高职等各层面的数学教育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高职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必须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性问题。高职数学教育在价值取向和价值层面上有自己的倾向和特征,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高职教育因学生基础、课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在其知识层面、能力层面、思维层面、文化层面等方面所能授予的东西都是有限的,使得数学教育的很多价值观念无法有效的传达给学生,所以说数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此外,高职数学教育为了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教育所侧重的价值是具有倾向性的,使数学教育的价值无法均衡展现。高职数学教育不单纯是进行知识教育,在进行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与应用工具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这是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重要特征体现。
2分析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指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二者联系紧密,价值是功能实现的基础,而功能是价值实际的具体体现。高职数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基础是由其价值和功能决定的。培养具有数学能力、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数学教育的功能所在,其实质是将数学教育的价值落实于实处。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基础性教育的功能: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升学甚至于就业打下良好的根基,从而使学生可以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数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为了更好的体现数学教育这一功能,在中小学将数学指定为文化基础课,在高校阶段的学识过程中将数学指定为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2)数学教育具有实用性的功能。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数学所构造的模型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通过应用数学这门科学语言可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说数学教育具有实用性的功能。
(3)数学教育的另一功能是可以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数学教育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人类的思维品质,使其养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符合逻辑的思维方法、培育健全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美学价值等。总之,通过数学教育的系统培养能够训练人的思维,进而提高人的数学素质。
(4)数学教育具有选拔。通过数学考试的形式来检验测试者的数学水平和潜在能力、智力水平,数学考试常常被用于升学选拔GRE考试等各类选拔性测试中。通过奥林匹克的数学竞赛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所以说数学教育在人才选拔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数学教育的价值在不同阶段有所差异,进而导致数学教育所体现的功能也是阶段性的,其功能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数学教育的不同阶段的学生年龄、教学内容、特征甚至于外部社会需求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导致数学教育的功能表现也不尽相同。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高职数学教育不属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它是一种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基础性教育的功能。
(2)高职数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具有实用性。高职数学教育侧重于将数学当做一种工具,强调其工具性,过度于强调与这一特性进而淡化了数学的完整性和理论性。高职数学教育将学生运用数学这一工具的能力培养工作给与了足够重视。
(3)高职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围绕于数学基本内容展开,从而使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高校数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深化提高。这种局限使得高校数学教育的思维训练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4)高职数学教育具有选拔数学人才的功能。数学考试常常被用于升学选拔GRE考试等各类选拔性测试中。通过奥林匹克的数学竞赛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所以说数学教育在人才选拔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总之高职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数学人才。
3总结
我们将数学活动的课堂搬到大自然,让幼儿真真切切地感知身边形象的事物,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幼儿园本土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举措。我们带孩子观察农村的动物,及时引导幼儿进行加减法、数数、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等练习;带孩子观察农作物和果树,进行认识形状、比较高矮、粗细等练习;带孩子到河边玩,进行数数、比较大小、序数等内容的练习,通过比赛扔泥巴可让幼儿掌握空间方位如前后、左右、远近、上下、高低等。我们常带孩子到长寿湖大坝去游玩,让幼儿数数大坝上有多少面彩旗、多少个石狮子、多少盏路灯、多少种树和花,练习数数;让幼儿认一认大坝上标记路灯、石柱以及大坝长度的数字,认识数字,了解序数;让幼儿比较树的高矮、粗细等;让幼儿捡树叶并观察树叶,比较树叶的异同,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树叶分类,把同种的树叶放在一起,说一说每种树叶各有多少,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策略记录树叶的种类和数量,相互交流各自记录的结果,学习同伴的不同记录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带幼儿参加田间劳动,在劳动中学习数学
一天,我拿来了一盒豆种,有黑豆、绿豆、黄豆。我带着孩子们去种豆,我问他们“这豆子有黄、有绿、有黑,怎么种呀?”孩子们开始争论起来,有的说绿豆和绿豆一起种、黄豆和黄豆一起种,有的说绿豆、黄豆、黑豆一起种。接着我又请他们思考,如果三种豆子一起种,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种?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不少办法。“可以一颗黑豆一颗黄豆一起种。”“可以两颗黑豆三颗绿豆一起种。”……他们边说边怀着极大的兴趣下种,忙的热火朝天。种豆活动中,孩子们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分类,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排序方法。在种植蔬菜后,可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例如,记录播种的日期,第几天种子发芽了,第几天长出1片(或2片)叶子……在收获蔬菜后,可引导幼儿按蔬菜种类、食用部位、颜色等进行分类统计,引导幼儿比一比它们的数量的多少,比一比它们的长短、粗细等。
三、让幼儿收集当地的自然物品带到幼儿园,作为
数学活动的学具、玩具、用具一年四季,农村可利用的自然物品还真不少,比如瓜果蔬菜、种子等。我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动每位幼儿收集这些自然物品,带到幼儿园,制作成教玩具,为数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种子很感兴趣,我们就以此为契机,制定了数学游戏活动:利用实物黑豆、玉米、黄豆、花生,让小班幼儿按种类、大小、颜色分类,认识1和许多;让中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排序;让大班幼儿进行数的组成、加减运算、单双数的练习等。我们把玉米瓤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小朋友可以用它进行穿珠,穿完以后数数穿了多少个,既发展了孩子的小肌肉,也培养了孩子数数的能力。这些玉米瓤有红的,有白的,小朋友还可以在穿的同时进行排序,如一个红的一个白的或两个红的一个白的等等,规则由孩子们自己来定。农村还有泥土和石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利用泥土和成泥,让孩子们自己制成长方体、正方体、球等,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认识了这些形体,并且也能直观的区分出形与体。利用石头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如引导幼儿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石头进行分类练习,在小长方形的石块上写上数字进行数字接龙等。
(一)语言障碍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在一般的民族高校中,民族预科学生都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导致在新环境进行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科学技术和教育方式都相对落后,甚至有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与教的形式都是采用藏语,学生汉语水平较为低下。而在预科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教材都属于汉文版,学生对于一些专有的数学名词的汉语都会感觉到陌生,导致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兴致很高,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基础不够牢固,语言又存在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对于学习的兴趣也逐步下降,导致考试不及格等后果。
(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缺乏区域适应性
由于大多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仅仅能够听懂常用的汉语,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专业性的词汇和短语时,学生就会接受得很困难。少数民族学生比较习惯使用藏语的教学课堂,学生会在听课时将教师教学的语言转化为藏语进行理解,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加上语言转化所带来的变化,从而导致在学习时,学生需要更加费劲地才能理解题意完成学习。另外,高中数学和预科数学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完成相对平滑的衔接,民族高校预科学生在高中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比同一阶段中小学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比较简单,而到了预科教学时就会显得比较吃力,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和概念感到陌生,难以进行学习。
二、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对教学内容加以精炼,编写专门教材
预科教师需要通过对预科学生的高中教材进行研习,通过预科生高中教材,从普通高校教材和预科教材中提炼出更加适合学生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帮助学生梳理和消化知识点,让学生能对知识点充分地理解和吸收。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当地的文化,融入教材中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教师能和相应的藏语翻译教师合作,让其帮助学生将教材翻译成藏文版,这样一来,学生更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了学习了。
(二)摸清学生基础,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数学课堂上,数学知识的传授一般都是根据给出的定义,结合其公式推导定义后,通过学生不断重复地练习来掌握。这样做仅仅对于应试教育有些帮助,而在生活中,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无法发挥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定义公式的同时,加强实践学习,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生活与理论联系起来,同时体现区域特色。比如在藏区的水力资源很丰富,通过让学生利用相关知识来计算一亿立方米水库中每年蒸发的水分,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算法,还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三)加强汉语藏语的双语教育
如今世界已经融合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整体,在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之间,互助团结的今天,互相交流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步。为此,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可以说是现代人群所必备的技能。对于民族高校学生采用双语教学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利用藏语能将相应的数学概念对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藏汉语之间的共通点和差异点,实现学生汉语和藏语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数学课程是一门连贯性极强的学科,每一堂课之间的知识点环环相扣,且每一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又紧密联系。高中数学作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课程,其连贯性更为明显。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突出出来,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学科层层学习的必然要求。所以,为保障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的难点突出出来,并且做到将知识点系统化,主次分明。下面以椭圆与椭圆标准方程为例讲述:在学习椭圆与椭圆标准方程章节时,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体内容如表一所示。通过这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具体化以及明确化,来设计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有重点、有目的的开展教学。
坚持直观化教学原则
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相比,高中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即是较强逻辑性、较高的抽象性。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教与学,一方面需要学生思维逐渐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将所授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努力,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讲授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多多列举具体的例子是比较好的讲课方式;或者,在讲授某些知识点时,教师采用“数学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符号具体化,也是比较好的讲课方法。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知识时,为使学生深入而直观的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可以以函数y=2x为例,利用描特殊点的方法,得出如图1的图形;然后,以函数为例,同样也利用描特殊点的方法,得出相应的图像。最终将两个函数的图形绘到一个坐标图上,如图2所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此类函数具体的分布态势。最终可以使学生直观的得出“代数角度与几何角度”两个方向的与指数函数有关的性质。
1、培养善思的习惯。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为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空,让学生思维得以绽放。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教学时不能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不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不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体验探索过程,形成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增强了思维广度与灵通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
2、培养实践的习惯。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注重动手操作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动手画,动脑想,操作与思维结合,更能灵活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善做题,勤操作。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书写工整、美观,按规范的程序解答问题。
3、培养仔细检查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检查、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主动订正、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思想上正面教育,方法上可采用让学生互相进行验证,互相检查,互相交流,从而使得学生养成仔细检查的习惯。
4、培养质疑的习惯。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培养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在疑中生新,养成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二、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1、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可利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向学生讲述伟人少年立志、刻苦学习的故事。利用数学家的故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信念。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
2、关注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追求和探索的心理品质。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并从中体验其乐趣与成功。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平等相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切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课堂上给所有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对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要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到“我也行”。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分享每个人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追求和探索的心理品质。
兴趣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围绕两个方面改变,一方面是学习的态度,一方面是学习的情感。让学生从根本上主动地学习,根据课本的内容,再加上学生固有的知识,要抓好课堂的起点,把备课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难度适中。这样学生在课堂训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特别吃力,也不会认为特别简单。教师要发挥创造的能力,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好的教学环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当然能够带动周围学生的互动,好的学习态度也能够更好地带动周围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利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具,变抽象为现实,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并且类似的问题,也能够推此及彼地去想象,这就抓住了知识的本质相通,这样的推理过程是有趣的,这样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要,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在的驱动力。
二、严字当头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要求严格、训练严格。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有重要的影响。
1.认真听课
老师讲课,作为学生一定要认真地听讲。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听课,听课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还需要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记笔记也有妙招,要记住重点,并写出框架,以便课下再补充笔记。记好笔记的同时,还要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表的观点,及时补充或纠正,积极踊跃,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在踊跃发表观点和同学辩论时,还能够增长知识。平时老师可以口述算术题,直接让学生作答,或者直接念出应用题,让学生列出算式,这样便于训练他们听的能力。
2.质疑提问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能够提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融会贯通和提出问题这两者紧密结合,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复习知识点的过程,对新知识的好奇,对问题的疑惑,在课堂宽松的氛围中,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挑战,向老师或者同学或者是书本,向一切搞不懂的问题质疑。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既面临升学压力,又处在青春期,心理状态可以说是处于人生中最为不稳定的阶段。数学这一学科在整个初中阶段、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是最为困难的阶段,很多学生在面对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时,难免会产生惧怕心理,这种心理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心理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很可能这种惧怕心理会伴随他们一辈子。所以,要使初中的数学教育得以成功进行,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那么,如何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已有的文献中查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已有的文献中大多只是从理论方面来讨论,很少从实践方面来总结。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二、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但在家的时间以及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外出务工的家长多;二是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多;三是对孩子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这三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可以说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同时,现在很多家长缺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对子女过度照顾,特别是物质方面,而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特别是成绩方面。还有一种现象是现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越来越多,这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极易出现消极情感,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学校
近年来,虽然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其实,在很多地区,由于之前心理教育师资匮乏,并且,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生心理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再加上之前的研究资料的有限,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另外还有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偏爱现象,这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实践
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能够在面对挫折时有不畏惧的精神,能够与朋友同学和睦相处,能够积极面对环境带来的任何一项挑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心态,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健康的心理应是与同学、朋友能够和谐相处,而这种健康的心理源于健康的心理课堂。教师的人格、教师一举一动、课堂的学习氛围都会影响到学生。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时尽量淡化评价,而是进行实际指导,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会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二)发挥学生本身的力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对学生的地位轻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热情往往进行压制。为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自己成为主导,把学生向前台推,引导他们敞开心扉畅谈心里话,尽情发挥。课堂应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培育下,学生发挥其所长,补充其所短,强壮其身体,充满其情志的积极、健康的课堂。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一定是重中之重,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在面对学习中、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才能不畏,才能做到淡然,这才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勇气和信心。而在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受不起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不要说初中生,就是在大学里学生跳楼自杀等情况时而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其早期发展中挫折教育的缺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进行挫折教育,要让学生懂得人生的长河中,有很多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只要我们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光明,让学生明白不能应为面前学习上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丧失学习的信心。教育学生要拿出勇气和信心,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应看到自己所拥有的特长与优势。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