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纵向,就是上级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规格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横向一是树立身边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学生模范;二是走向社会,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的心灵里孕育为祖国繁荣而发奋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家庭与学校结合。把儿童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与家长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1.扬长补短。
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2.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3.学期中间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小学的班主任肩负着既教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完成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讲《小珊迪》、《年关》等在学生中开展“三对比”,即新旧社会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比、我与旧中国、资本主义儿童对比,使儿童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课外,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结合儿童的爱好,通过演唱、跳舞等形式歌颂老前辈,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颂英雄人物,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
关键词:谭嗣同教育思想;当代大学生;启示
一、谭嗣同教育思想的渊源
1.深受名师启发,辱中觉醒,并掀起了一股西学浪潮。中国近代著名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在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的影响下,自少即有爱国思想、鸿鹄之志。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言语妙天下。1877年,谭嗣同师从涂启先,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的历史典籍,并接触了格致学、算学等自然学科。此外,湖湘文化的代表船山思想也备受谭嗣同推崇。2.游历经验丰富。此外,谭嗣同还爱好游历,数十年间,来往于湖南、湖北、陕西、新疆、台湾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尽管谭嗣同早期的游历生活是因为父命,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游历机会,才催生了谭嗣同的维新思想以及后来的《仁学》创作。期间,一方面他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他看到了社会的腐败和中国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贫弱进一步激发了谭嗣同心中爱国的热情,坚定了他爱国救亡的信念。在游历过程中,谭嗣同还结识了不少佛家和西学方面的饱学之士,这使其眼界大开。在他们的熏陶下,谭嗣同潜心读书,知识与日俱进,思想日臻成熟。因此,谭嗣同的整个思想体系,很明显地留有佛学和西学的烙印,其教育思想也不例外。
二、谭嗣同教育思想概述
1.学问保国的教育观。自1895年中日爆发以来,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帝国主义掀起了一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谭嗣同作为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为挽救民族危亡,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他用政治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提出学问保国的主张。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国弱民穷,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是因为人才零落,所谓“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欲讲富国以刷国耻,莫要于储才”“培植人才,为自强本计”。因此他得出结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教育是救亡图存、富民强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为此,他不辞辛劳,躬行实践,对我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例如,在湖南,他鼓励兴办学校,创立《湘报》《湘学报》,并建立浏阳算学馆。这些不但成为学校变革和建设的典范,它所带来的维新气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湘人的视野和湖南学界的新风气,使广大民众能够深入地了解学习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当时反对旧式封建教育,提倡新兴文化教育上,比起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谭嗣同这个后来者毫不逊色,教育救国是谭嗣同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2.中西互通、继承兼容的教育理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一直使用的是科举取士,即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等,这就决定了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灌输“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等儒家思想。不可否认,在儒家经典里面,凝聚了许多哲人思想的精华,而且,相较于爵位世袭,科举取士确实为统治阶级、为朝廷招揽了大批人才,一定程度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到了清朝末期,随着西方科技的进步,传统封建教育内容的弊端,科举取士的没落性和腐朽性显露无余。《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大厦将倾的清王朝而言,仅仅靠“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熏陶出来的人才,是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的。很多有识之士都把教育的目光转向了西学。西学作为实用性科学,在很多人眼里,被认为是救亡图强的必经之路。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忧国忧民,崇尚教育救国,而且学贯中外,自然也会将教育救国的眼光投向西学。谭嗣同认为,西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但西学博大精深,名目繁多,因而主张将西学中的数门学科分门别类,由学生各选一门以学之,以更好地将西学落到实处。他提出,考生“必须真精通一门(西学)。始得考取,不兼西学,虽制艺极工,概量不录”。他在浏阳算学馆、中华女子学堂和时务学堂的课程体系设置上,提出在必须开设格致学、算学等自然学科外,还必须增设外国语言文字一门。可见他对西学的推崇。不同于一般有识之士的是,谭嗣同认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思想,是捆绑人们手脚的镣铐,封建落后的科举制度更该废除。但在传统文化中、国学精华中蕴含的求索精神、爱国情怀、经世致用、勇挑重担的品格,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感是应该继承的。沟通中外,海纳世界,同时在批判中继承传统国学的精髓,兼容世界文化的精华,谭嗣同在把维新变法的理念融进教育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3.稽古振今,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两眼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生动写照,也是许多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科举制下,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求取功名。谭嗣同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经世致用,也就是“实”,让每一个读书人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谭嗣同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稽古振今,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其实也是他教育救国思想的体现,和他的学问保国教育观一脉相通。4.重视德育,以德化人的教育思想。谭嗣同深谙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读书的目的在于“济世安民,以天下为己任”。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清王朝风雨飘摇,民族危机空前绝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要挽大厦于即倒,救民族于水火,需要一大批具有圣贤豪杰的高尚品德,敢于担当,勇于为国献身的英才,而这又离不开德育教育。关于德育,谭嗣同提倡以圣贤豪杰之品德,育经纶天下之英才。他认为学生应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善于自理其身,达到“大无畏”的境界。他开办的时务学堂里,就培养出了后来像蔡锷那样的品德高尚,意志坚定,济世救国,捍卫共和的奇才。他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唤醒民众,感染了许多后来的志士仁人,实践了自己以德化人的德育思想。
三、启示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而言,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1.紧扣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之魂。谭嗣同一切的教育思想都是构筑在学问保国的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是谭嗣同教育思想的灵魂,是核心部分。当时代的巨轮驶进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富强使每一名中国人为之而自豪。然而,个别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大行其道,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失误。昔日,志士仁人忧国忧民,从落后挨打的惨痛现实中试图走出一条学问保国、富国强民的变革道路,这是一种艰辛而酸楚的爱国。今天,大学生们身处伟大的时代,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时代不同,但历史赋予的使命相同。如果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缺失了爱国主义教育,丢掉了爱国之魂,将何以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何以完成复兴中华的宏图大业?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有多种,铭记历史是一种爱国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也是一种爱国教育,重拾儒家经典、国学精华也可以是一种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应浸透于大学学习的任何一门功课,贯穿于大学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2.继承传统美德,崇洋而不。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功不可没。西方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验、先进的管理模式,一切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优秀的东西,我们必须坚定地学习,闭关锁国的回头路我们决不能再走,这是近代中国惨痛的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但是,开放国门的同时,也有一些与传统美德相悖,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西式思潮裹着潮流民主的华丽外衣泛滥于中国大地,盛行于大学校园,侵蚀着大学生的灵魂。在传统与“新潮”,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面前,如何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学习西方一切先进东西的同时,过滤掉一切不良的思潮?这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绕不开的问题。在谭嗣同的教育思想里,中西互通、继承兼容是他变革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知识的同时,应批判地继承传统的文化。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大学生,已不可能再是井底之蛙。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增强免疫力,洁身自好,抵制各种视觉和功利的诱惑,崇洋而不,应成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3.脚踏实地求知,做社会有用之才。谭嗣同的经典教育思想是“经世致用”,也就是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服务于社会。大学本是学习知识的殿堂,淬炼人才的熔炉。然而,有些人一进入大学,便开始不思进取,混日子,捞文凭,四年光阴虚度,未来人生迷茫。毕业后,又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好高骛远,叹息找工作难,埋怨社会之大,却没有给自己留下能够奋飞的位置,不知道从自身寻找原因。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制定目标,不空谈,不死读,脚踏实地地学习真本领,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知识,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将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他们才会闪耀出自己灿烂的光辉。4.平等相处,友爱待人。平等、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墨家“兼爱”思想的体现,和西方现代的民主、民权思想是相通的。谭嗣同摒弃尊卑,开办女学,这种教育思想里显然蕴含着平等、民主和友爱的思想,是我们今天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所必需继承和坚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看到存在于大学生生活中的矛盾点,教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加入“平等”“友爱”的元素。5.加强德育工作,坚持以德化人。谭嗣同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启示是大学要重视德育教育,要以德化人。“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运用道德力量鞭策人们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谭嗣同十分重视德育,并以他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演奏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之歌,激励了许多后来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地为国捐躯。今天,我们的时代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楷模,如拯救“东方之星”潜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官东、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可以激励今天的大学生树立复兴民族、为国献身的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熊春林,黄正泉.谭嗣同教育思想新论——浅谈谭嗣同的教育思想与湖湘文化[J].船山学刊,2006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杨健康.谭嗣同教育思想的实学特色[J].船山学刊,2002
[5]张洪萍.试析谭嗣同的教育思想[J].阴山学刊,2005
[6]齐豫生.仁学(中华文学名著百部古典散文篇)[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
【摘要】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以培养机能充分发挥的人为教育目标。提倡运用非指导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了解自己的直接经验,并要求教师秉持真诚、信任、接受和同感理解的态度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此主张使教育的立足点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立场,对我国现时的教育改革与未来的教育发展都有很大借鉴意义。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美国发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即人本主义教育思潮。(illr}o.}a-a}>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的思想,也在此思潮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他主要凭借“以人为中心”思想享誉心理治疗界,而且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也都是以临床治疗为中心的。但随着他后期兴趣的逐渐广泛,其强调人性、人的价值的观点,也日益明显地体现在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中。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始于他运用自己人本主义价值观审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他看来,传统教育以教师和书本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偏重学生智能培养,废弃全能开发,受教育主体的好奇心受到限制;官僚化的教育体制利用各种规章制度直接控制着学校内部的运作和教师的行为;这种沉闷的气氛不仅扼杀了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失去处理复杂环境、进行适当决策的能力;对民主精神和价值的忽视还导致师生间互相不信任。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罗杰斯是将其“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念扩展到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全人教育观来加以说明的。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罗杰斯一贯主张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他认为学生是学校、教师存在的前提,学校和教师理应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应依据自己的情况独自或在别人的协助下,确定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自主地接受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他们有教学实践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
这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机能充分发挥的人”为教学目标,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批判的学习者。他们应能够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以开放的心态,真实、全面地接受任何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信息,因而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他们能完全遵循自身的社会化目标做出行动。此目标指导下的教学不再刻惫追求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要求学生有整齐划一的表现,而是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
罗杰斯认为,只有个人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有效激发学习行为。既然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向,那么教学内容就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即学习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相联,这是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他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无意义学习两类。无意义学习的内容枯操、乏味、对个体无关紧要,既不容易学会,又容易遗忘,毫无生机可言。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就进行许多这种无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增长,而且是一种直接经验获取的过程,会使个体在行为、态度、个性等很多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学习不仅充满了生机,而且由于学习内容与经验相结合,使学习结果非常牢固。因而学习应该“意义学习”,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可见,注重认知对行为及态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态度与人格,使学生自动内化教学内容也很重要。学习应是自我发起的、对自己有用的、由经验同化产生且不直接传授给别人的。罗杰斯曾说:“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地都是无用的,对于他的行为极少或竟根本没有影响”,“惟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fal(r})0因此,教学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
由于学习行为是个人兴趣的自发产物,所以纪律便也包括学习者为达到自身学习目标而确定的自律体系。一方面,学习成果的考核评鉴可由外控转为内控,学生负贵总结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和学校不再具有这方面的权威。这不仅保证了个别化学习,提高了学习成效,而且可以促成学生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转变通过学生对外部标准的遵从程度来评价其行为好坏的传统,消除学生的防御戒备心理和僵化态度,鼓励参与和自我表现。教学中应让学生“自由表达同个人有关的任何问题—感情的和思想的”。这样班级也就“变成一种个人的、关心的、信赖的学习团体”。[,]学生在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自然更努力去理解和感受他人,从而使秩序性的团体结构和学习氛围得以形成。
二、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
可见,只有当个体需求、身心发展状态和个人学习风格与其学习内容、目标相一致时,学习才会有效。“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就是放弃传统教育忽视个体要求、替代学生思考的作风,追求一种自我发起、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全人投入的有意义学习。罗杰斯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向世人展示了“非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
罗杰斯提倡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他把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及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各种因素都看作教学资源,认为人力资源(如专家学者、伙伴、家长、教师等)也可为教学所用。罗杰斯尤其重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特别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以及他本人的学识、经验、专长、态度,甚至教师的情绪反应都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应为学生提供充分选择利用的自由。对于物质资源,则应着力于思考和设计提供各种学习资料的方式,以优化或者方便学生对这些材料的消化和运用。他还提出重视和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如社区环境及校外的专家、学者等)。例如,可以聘请专家或社会实践人士介绍他所接触了解的某个社会问题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利用社会进行实践性学习。此观念突破了单纯校内物质资源的局限,丰富扩大了教师,’教”的视野。
非指导性教学方法是无结构的,教师上课时的首要任务应是先专心倾听学生们无主题限制的闲聊,并鼓励他们思考。通过交谈,教师与学生逐渐融合,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教师应适时强调交谈中“接受”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被完全地接受,才会放弃戒备,敢于显露并面对真实的自己,学生之间才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最后,当大家专心于表达的内容,每个人都希望展示自己时,学生组成的集体就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者角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体会到一种集体感,大家畅所欲言,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感觉,每个人都感到振奋,且乐于倾听新思想。这时的学习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最好。
罗杰斯十分推崇由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促进机制,反对考试与测评形式的外部评价。他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既然在于为课程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反馈意见,那么就应该让其真正发挥这样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评价只将眼光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范围也只限于智育水平,(6)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罗杰斯提出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法,主要是让学生从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多种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同自己以往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是与别人做无谓的横向对比。由于是自己确定评分标准,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所以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有效而持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以及学业的进步,而且可以减轻他们受外部不客观、不恰当评价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三、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关系
非指导性教学并非完全放弃教育者的作用,而是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主张“教”“学”平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民主教学关系。
罗杰斯认为,教学活动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影响行为的动态过程。[6]0而体验的获得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教学关系中,学生的情绪、思维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对学习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热情。在充满温情与友爱的促进型教学关系中,由于人与人是平等的,学生心理没有压力,其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都有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于是他们便更愿意学习,学习效果也更好。而有效教学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
(一)教师方面,应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况且,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启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领会和理解,提高自身水平。[1]民主的教学关系,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获致自身进步,因此是非常必要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真正该做的是“促进学习”(Facilitatinglearning),是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学习资料,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以利于学生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认知、情感潜能。尤其是自由学习气氛的营造,不但要求教师茸重学生的独立性,而且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自我观、真诚的意愿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动机。与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的治疗关系类似,作为“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的教师也应努力建立一种以真实、信任、接受、同感理解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三种基本态度的形成与保持。
第一,真实(iealneas),即在师生关系中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而不是扮演教师的角色。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彼此坦诚相待,思想感情表里一致。教师应能及时发现自我,接受自己的感受,并忠实表达情绪、情感和想法。但自己的感受又不强加于人,对事物的看法绝不影响对人的态度。真实性是其他两种态度的基础。因为只有真诚地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在学生面前保持真实自我,取得学生信任,同时信任学生,才能建立动力性“关系”,促使学生开发自己的能力,并与学生共同汲取有意义的知识。
第二,信任(faith)与接受(acceptance),即老师信任学生,在尊重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不要理由的珍爱和关怀。[,](代卿教师相信学生不仅有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既能接受学生的优点与积极情绪,也能包容学生的缺点与消极情绪、行为。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海一个学生,真诚地关心他.并且薄重他的独立人格。
第三,同感理解(empathicmden3tanding),就是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教育内容的惫义,能对学生的情绪想法感同身受。他可以先暂时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搁置在一边,进到学生的内心去’‘感受”事件,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与学生做深人的沟通。这种“移情理解”的能力相当重要。因为学生会下意识地疏远作为权威传授者的教师,导致彼此沟通困难。而做到同感理解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学生的期待,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满足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表现在每个学生有某种必要的成就取向、学习态度、发展需要以及相应行为方式),从而也实现教师对自我的期待(该怎么做,怎么从教育教学中获得快乐),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和教学中的和谐”。(8]0当然同感理解并不意味着认同学生观点,它只是帮助学生清楚意识他们自己暂时还无法正确了解的那些问题的一种途径。
教学关系既指师生关系,也包括同伴关系。因而罗杰斯还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出并提倡分组学习、同伴教学、交朋友小组等自主学习形式,还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这是良好教学气氛、和谐教学关系作用的体现。
(二)学生方面,则应了解并切实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由于这种学习的学习内容是真正有着个人意义或个人价值的间题(凡引起学习者自我结构改变的学习,可能会遭到抵制),与学生本人有切身关系,所以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类生而就有的学习动机—即学习兴趣。这种“体验性学习”不仅“对个人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不易忘记”,而且“能发挥高效率”,促使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7](P101)
四、简短评价
一、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张謇,既是实业家,也是教育家。在他的思想中,实业和教育是应该相互支撑的。张謇说:“南通有纱厂,爰设立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经营盐垦,爰设立农校。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这是张謇“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后,张謇深感“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实业非有多数之母本不昌。”在谈到日本由小国跻身列强的经验时说:“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苟欲兴工,必先兴学。”至此,张謇确立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在处理实业与教育的关系时,张謇始终把实业放在首位。他指出“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借”,这说明张謇办实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教育。从1895年到1924年,张謇共创办了广生榨油公司、复兴面粉公司、大达轮步公司、资生铁冶公司、通海垦牧公司、淮海实业银行、大有晋盐垦公司等20多个工厂企业。南通实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尤其是为办学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张謇本人从1900―1925年,把实业所得薪金257万元,都用于了教育、慈善事业和地方公益事业。至于各工厂企业及其他股东的捐款就更多了。在困难时期“纺厂筹应教育之需要,每年亦七八万”。张謇指出:“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唯取诸实业,所谓实业为教育之母是也。”
二、师范为教育之母
张謇是中国近代创办师范教育的鼻祖。他在19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他深切地认识到“师范为教育之母”,因此提醒国人“中国今日国势衰弱极矣,国望亏损极矣”,“诸君以为可耻否乎!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因此,在创办南通师范学校后,张謇又于1906年创办了南通女子师范学校。
张謇在首创师范学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1902年,他向当时的江苏省政府请求官立师范学校,不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挨了一顿批评。他非常气愤,下定决心自立师范学校。他改建和扩建了南通城南的千佛寺,“成屋凡一百三十余间,合之培垫基地、购备图书仪器、动用器具,费三万数千元矣。”后又“购城北北吕家巷陈氏旧宅葺为校舍”,到1909年“来学人数渐增,乃购城北市河岸珠媚园暨左右民房改建”。
三、普及社会教育
张謇认为要实现开民智、通风气,改变中国国民愚昧无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首要推行社会教育。此外,在国民教育中,初等教育是基础,没有完备的初级教育,就不会有高级知识人才,其他诸如富国强民便无从谈起。1903年,清政府发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命令,但各地多未认真执行,“真正在地方上推行义务教育的,应是张謇于南通推行普及教育开其端”,“真正具有计划普及小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应首推张謇”。
张謇主要在故乡南通办学。为了改革普及国民教育,他把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与当地实业密切结合较为完整的独创性教育体系。除了广设小学,创办中学、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外,还根据南通地方实际需要,兴办各类型的学校。例如,南通工业首推纺织,张謇就办起了纺织染传习所,纺织专门学校;开办法政讲习所、巡警教练所、监狱学传习所,服务南通自治所需;兴办医学专门学校,设立医院,培养医生;为了充实南通文化生活,他办起了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伶工学社,培养戏剧人才等等。张謇的社会教育不仅造福了南通,而且影响了全国。就是我们今天的现代教育,也是发展和完善了这个教育体系。
四、注重职业教育
张謇创办职业教育有很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以教育改良实业”,以实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振兴实业。他说:“夫学生之入实业学校,固将为实业界效力也。”所谓实业,是指农、工、商三业。他认为“农工商皆资学问”,所以“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事业有了成效之后,就开始创办职业教育。张謇在“农工商皆资学问”思想指导下,倡导和创办各类职业学校。到1920年前后,在南通一地,除了通师曾附设有测绘科、工科、农科、蚕科,女师曾附设有手工传习所,还陆续创建了工商补习学校、镀镍传习所、女子蚕桑讲习所、女红传习所等;有培养政工巡警等方面工作人员的法政讲习所、巡警教练所、盐场警长尉教练所、监狱学传习所、宣讲练习所等;培养中高级科技人才的甲种农业学校、纺织专门学校和医学专门学校(此三校后来合并为南通学院)、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等,共有20多个不同专业的职业学校。仅有百万人口的南通一县有这么多的职业学校,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张謇的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他创办的许多职业学校是从业余或短期讲习所开始,然后发展到中等和高等的职业教育。例如纺织业,为了防止技术人才的造就,1912年在资生铁厂的空屋内,因陋就简地办起纺织染传习所。到1913年,又在大生纱厂之侧捐资建校舍,成立“纺织专门学校”,后来该校成为普通高校的同时,尚办高级职业班。
张謇十分重视学习的务实和实践,他要求学生“负责任,如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提高实际能力。各类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主要教授专业技能,如女红传习所课程有刺绣、美术、伦理、习字、体育等课,但每天有6个小时是学习刺绣课程。张謇还十分重视实习场所建设,强化技能训练,他重金购置设备,开办实习工场和技能实践室。先后建立纺织、针织、金工、“银行实践室”等实习场所。他还提出职业教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例如纺织专门学校四个学年均安排伦理课程,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勤劳俭朴、勇于进取。他在《河海工程测绘养成章程》中提出“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学生高尚之人格”,“养成勤勉耐苦之习惯”。
五、结论
张謇是处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人。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局限,张謇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尚比较保守。比如,他主张用封建道德教育学生,反对自由平等,要求学生关门读书,反对学生“涉外界漩涡”等等,都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在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张謇能够毅然抛弃仕途,开办实业以支撑教育,又是值得完全肯定的。而且,他所倡导的“实业救国”的精神,艰苦创业和力求奋进的精神,以及“知行并进”、“学求致用”的学习方法,都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季子九录・・・・・教育录》第5卷,第15页,张謇著,张怡祖编,上海:中华书局,1932
[2]《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特点》张廷栖王观龙,《教育与职业》1998年第9、10期
“感恩”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通常被渗透到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中,先秦儒家文化亦如是。先秦儒家感恩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表现为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四个方面。一是孝为报亲恩,是指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孝作为儒家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儒家认为,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孝不仅要“养”,还要“敬”,其中,前者是赡养父母的外在表现,后者则是子女对父母对养育之情发自内心的感恩,给父母以精神层面的慰藉。另外,还强调“孝”还要延续到父母死后,如孔子提出“生,事之以礼;死,藏之以礼,祭之以礼”。二是忠为报君恩,是指臣子对君王的虔诚。先秦儒家文化将“忠”、“孝”融为一体,强调“孝”从家庭向社会的普及,从而建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局面,并衍生出“君为臣纲”的道理,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这种将孝道转化为一国的治国之道,能够将君臣转化为亲密的父子,这就很自然地将感恩意识渗透到政治层面,教导臣子应对君王心怀感恩之情。三是节为报夫恩,是指女子对丈夫的服从。古代的男女婚姻提倡三纲五常,其中最显著的表现便是“夫为妻纲”。“一夜夫妻百日恩”,儒家文化认为,对于丈夫在生活中的保护、收容,妻子必须心怀感恩,顺从、敬重丈夫,不能违背丈夫的意念,“夫命不可违”,并应该严格遵守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责任。另外,“从夫”还代表妻子必须对丈夫忠诚,保持,丈夫死后不侍二夫,甚至殉夫。四是义为报友恩,是指伦理人际关系中的回报。“义”在封建道德准则中被赋予众多层面的意义,如君臣之间、不同阶级人们之间表现的一种道德责任。而对于当今生活在伦理人际关系中的我们来说,最常见的便是家人之间、政治上的归属之间、社会中的朋友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义”更强调对朋友应守信、忠诚、帮助,不见利忘义等。总的来说,先秦儒家文化认为通过一个人的忠、孝、节、义能体现出他的道德修养程度,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表现形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内在本质上来说,这是“感恩”这一教育思想的最佳表现。
二、先秦儒家感恩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不管是我国古代还是现代,感恩思想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一种人性的体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一是感恩教育思想能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个人的道德修养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夫孝,德之本也。”而孝作为感恩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感恩的实践,仁义忠信都是以孝为本源的。所以只要人人以感恩的心去爱他人,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那么社会就会变得父子有亲,兄弟有爱,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君臣有义,乡里和盟,天下太平。二是感恩教育思想能营造和谐家庭美德。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人民尤其重视家庭的和谐和稳定,感恩作为家庭美德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家庭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感恩思想可以使家庭形成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促使人们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个家庭成员,实现夫妻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互敬互爱。另外,还能使家庭成员在感恩的氛围中学会如何去爱,在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让彼此感受到最纯粹的爱,进而中意于对爱的追求,有更大的动力学习爱,表现爱。三是感恩教育思想能创建良好的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社会公德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影响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而感恩教育思想能积极培养社会公民的博爱精神,引导人们以爱己之心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便蕴含着这种博爱的思想。四是感恩教育思想还能培养公民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刻感情,倡导将“孝”渗透到政治领域,勇于承担效忠祖国的重则,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贡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而言之,先秦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思想,其感恩教育思想本质是应该得到薪火相传的。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借鉴感恩文化的精华并对其进行现代化转化,以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三、当今社会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当今社会感恩教育具体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力量。感恩教育应从根本上做起,使这种思想成为影响人一生的基本准则。这就需要父母具有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观念,并积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时常借助生活叙事引导孩子感恩移情,培养孩子的感激之情。二是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承担起感恩教育的重则。具体应做到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校园感恩文化,如在校园内挂一些感恩的标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增强感恩教育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感恩教育氛围。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的舆论导向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形成正确的感恩思想和感恩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做法上如严格监督大众传媒对正当感恩文化的宣传,增加类似公益广告“妈妈,我为你洗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推选等的宣传。
四、结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开私人讲学之风,授徒讲学,弟子三千,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圣人”、“万世师表”。十七岁已开始收徒,《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后,灭于宋……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涉及面广,《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条目鲜明的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举其大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德育为本;二是有教无类。
(一)德育为本
“德”字在《论语》中被反复提及,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首先,在《论语》中,孔子的许多言行直接体现了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看重。《论语·学而》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孝悌仁爱是立身之本,也是最为根本的,如果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道德标准超越才能的标准成为最高标准,这是德育为先思想的典型体现。“君子怀德”(《里仁》)指的是一个人只有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中的“道”是指最高的道德修养,君子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达到最高的道德修养,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道德水平的提高,其次才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教导子贡,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不仅是行善,更主要的是乐道。贫困而快乐,富有而好礼才是最好的。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特别欣赏颜渊,“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先进》)由此可知,颜渊是众多弟子中德行最高的。他在不同场合称赞颜渊。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玉焉而已矣。”(《雍也》)孔子不轻易赞扬某人的德行达到了仁,他说颜回“长久不背离仁”是很高的评价,也是极为罕见的。
(二)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曰:“有教无类”。本义是指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学习,都可以入学受教。一言以蔽之,就是进行教育没有对象的区别。《论语·卫灵公》曰:“性向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成为《三字经》的开篇之句,此处的“性”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性”。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相互接近,但后天养成的习性却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是孔子看到人的天性相近,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则需要教育来弥补,所以孔子才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二、孔子的教育方法
《论语》中有许多反映孔子教育方法的言论,这些言论集中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与艺术,这些宝贵的遗产也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而最能体现孔子教育方法的就是他的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孔子并未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这是后人根据南宋大儒朱熹《论语集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八个字归纳出来的。然而,孔子在实际教授学生的过程却实实在在的践行了这一理论。他还对不同弟子进行观察、研究,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以便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论语·先进》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颜回的德行修养最高,宰我以言语见长,冉有有做邑宰之才,子游、子夏以文学见长。也正因为孔子的因材施教之法,才培养了一批德行、言词、政事、文学各有专长的弟子。孑L子注重因材施教,还表现在对于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一回,子路问:“听到了就可以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哥哥还在,怎么能(不请教)就做起来呢?”冉有也提出这个问题,孔子却说:“听到了就可以干起来。”公西华问回答为什么不一样,孔子说:“冉有做事退缩,我要推推他;仲由胆量过人,我要压压他。”
第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个单一因素,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都密切相关。当前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该项工作缺乏战略重视,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政策和经费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并非短期内就能够直接体现出来,很多学校不愿意投入。二是形式主义严重,很多高校即使一些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基本上考试内容及考核的重点限于课本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流于形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课堂与课外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出现了不协调、不连续、不完整的情况。这也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陷入循状态,缺乏积极主动创新实践的动力。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缺乏对社会环境变革的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育人”的工作,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传播关系,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人际传播的模式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人际关系模式一直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正如不同社会阶段的划分往往也隐含着人际关系模式的变更,人际关系模式的变革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技术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20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人际模式路径。这种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却是革命性的。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时效性、多元性、广泛性、自由性带来了深刻的行为方式变化,一大批新媒体应运而生,从国外的twit⁃ter、youtube、MSN到国内的QQ、博客、微博等等,人们的交际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主体、渠道、效果都产生了全方位的革新。然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互联网络的应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的教育工作者往往还存在一些固有思想排斥网络,甚至认为学生上网会影响成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真正发挥“育人”功效,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较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旗帜和导航的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一些高校甚至缺乏专门的辅导员,仅由高年级的学生担任,这样一种人才队伍配备,显然不适应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而且一些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极其紧缺,往往由辅导员担任,教授、副教授都不愿意上相关课程。还有一些学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考核及其配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都存在相应的滞后。二是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欠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还有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少强化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的意识,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不明显。就一个集体层面而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凝聚合力、优化服务、树好形象。
二、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第一,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巨大作用,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整个社会是一个网络、一个系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存在着影响。教育社会学“系统”的引入,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主体部门及次级部门等多个层面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各个政策主体因为相互作用形成了紧密联系的网络,这些政策主体可以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利益团体、官僚机构、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等,教育社会学的“系统”涵盖各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互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合理良性有序进行。
第二,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方法。受启于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的传播而提出的传播专业主义,其核心内涵并不是要去规训传播者的职业伦理或者说内容的专业性。恰恰相反,其核心是要保持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独立性,让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甚至是多维互动的信息传播。但是其专业主义要求在保持媒介独立性的同时,对一些负面信息应当进行“把关”,体现媒介的专业价值。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信息进行把关、过滤,让学生尽可能地接受正能量的影响和驱动。以微信为例,微信传播之所以深受用户喜爱,源于其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互动传播乃是微信传播的灵魂,从发展动力而言,这也是用户所需求的关键价值。用户在这种交互传播中分享自己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一个关键因素是不在于自说自话,而是希望得到一些反馈与互动,如“点赞”功能与评论功能就是一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机制,同时还要在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互动模式与机制。
1大学生就业与择业观念认识的偏差
①大学生的主观认识方面,表现为:价值观念偏差。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看中职业的个人价值与自身利益,忽视国家的需要以及职业的社会价值,呈现出功利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和收入较高的地区、单位和职业。择业期望值高,尽全力争取到沿海、发达地区及经济特区,宁肯待业也不愿到内地、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心目中向往的是进入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外企和合资企业,不想到私营单位,更不愿考虑自主创业问题。根据《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1998~2001)》报道,2%大学生愿意到家乡、基层、西部地区去工作。②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脱离。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择业竞争的加剧,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冲突加剧,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迷茫、焦虑、忧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自我认识过高、理想脱离实际、心理封闭、害怕困难等问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80后”,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上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匮乏,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遇到困难就畏缩退却。因此,在对待就业问题上有研究者认为,“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③大学毕业生违约现象突出。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一方面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对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诚信意识,违约离职、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接收计划。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说明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面对以上思想认识误区,必须突出思想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把就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把思想教育融于就业指导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等方面改进创新,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1)强化就业形势政策教育。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舆论导向,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工作。新出台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对象主体倾斜于大学生,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2)强化“三观”教育。大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和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之问的利益关系,确立恰当的择业期望值,把服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发挥个人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思想教育融合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把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着力点,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要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军政教育、形势教育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1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认识误区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1][2][3]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引导学生对照自己,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认识到综合素质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现在有些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怕苦怕累,缺乏责任感,缺少敬业精神,有的人甚至把协议单位作为跳板,一旦时机成熟,不是要求调离就是不辞而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挫伤了用人单位接受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发奋成才的精神,使大学生胸怀大志、积极进取,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
(4)强化心理素质教育。由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选择理想职业的标准又比较单一,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之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成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因暂时的失利而丧失求职的信心和勇气。并注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市场竞争。
结语
孔子的德育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笃志。孔子教导学生,立身处世,首先要立志于仁道。“苟志于仁也,无恶也。”(《里仁》)不仅要立志,还要坚持志向,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对颜渊非常称赞,因为颜渊笃志好学,安贫乐道。孔子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无论什么人,笃志都是至关重要的。
2.克己自省。儒家最重“反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求诸己的人遇事必反躬自问,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及解决之道。孔子教导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这一原则在曾子那儿表现最突出。《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此恪守道德规范,时刻反省,当然能够持正向善。
3.力行。道德道德,行道而有所得谓道德。孔子的德育绝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言必信,行必果”(《子路》),“力行近乎仁”,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实践,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检验。
4.中道。在孔子看来,人们的行为之所以不符合道德要求,不外乎是过分或不足。所以他强调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子贡问师与商谁更贤,孔子说师太过了,而商不及,并且过犹不及。(《先进》)这便是孔子主张中道的表现。他要学生学会权衡,所谓“执中而权”,实是儒家德育的要义。
5.过而改之。孔子不自认无过,反之,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立即加以改正。孔子自己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过则勿惮改”(《学而》)。弟子子贡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人不能无过,道德教育不可能达到让学生从不犯错的效果,所以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少犯错误的前提下做到知错就改。
近年媒体报道了大批反映国人道德水平低下的事件,“道德滑坡”似乎成了当前国人整体道德水平的代名词。且不论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至少教育要为它负一定的责任。诚然,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头,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实效。但过分功利化的智育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无论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少不了精神支柱,而发展经济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幸福的生活不是别墅花园宝马奥迪,而是精神上的崇高境界。此外,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能否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道德,德育应该怎么进行,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