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传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二、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放天灯
元宵节放天灯也是一大民间习俗。天灯又称孔明灯,为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放天灯的习俗,据传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传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天灯能将愿望上达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笔在白纸灯上书写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愿,并燃放鞭炮助长天灯升高的气势
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玩龙灯、舞龙灯、龙舞,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备受各民族的崇敬与爱戴,一直被视作中国五大瑞兽之首。每至年末岁尾,或重大节日节气,上至国家庆典,下至民间活动,都要欢欢喜喜耍龙灯,以祈求神龙降瑞,保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吃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这也是人们用来消灾祈健康的一种活动。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在元宵节之夜,很多妇女就会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就样就能祛病延年。元宵节这天单身的朋友利于多走动,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运势。
噼噼啪啪,传入我的耳际,仿佛是在提醒我:“懒虫,还不起床,今天是元宵节!”对啊,我差点忘记了,便穿好衣服,来到门外,观赏烟花。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元宵节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元宵节心得体会1“牛年大吉,打一字!”“犁!”“答对了!”原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同学们一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着自己准备过来的灯谜。今天下午,我们还将与一年级同学一起猜灯谜,吃汤圆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领走了“灯笼”。一只只灯笼如火般耀眼,我们小心翼翼地拉开灯笼,上面有个巨大的“福”字。
据说元宵节挂灯笼,也是有来历的。正月十五时,有一群害兽袭击人间,人们反抗时不慎射死了一只神鸟,天帝十分生气,下令火烧人间。善良的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人间灾难,便冒着危险告诉了人们。人们苦思冥想,就用挂红灯笼,放火炮,使天帝以为火已经烧了人间。为了纪念此日,人们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挂灯笼,放鞭炮。我们来到了对口班级—一(1)班。我被分配到了红组,组里共有6名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可爱,有的做好了猜灯谜的姿势,有的戴着眼镜洗耳恭听,还有的睁大眼睛跃跃欲试。
我的谜语是“双木非林心相连”(打一字)。小朋友们苦思冥想却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一步一步地提醒他们。终于,其中一个小朋友大声说出了“想?”“答对了!”“耶!”同学们欢呼起来,一蹦三尺高。接着,我们继续猜灯谜,欢笑声此起彼伏。我将灯笼送给了猜对答案的小难孩。
猜灯谜的活动结束了,该吃汤圆了,碗里装着六个纯白的小汤圆,小巧玲珑,十分可爱。舀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里流出了一点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无穷啊!
今年的元宵节里,我不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汤圆,了解了元宵节挂灯笼的历史来历,还当了一次小老师,给一年级小朋友们猜灯谜,真是令我受益匪浅啊!
元宵节心得体会2一提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天是元宵节。
早晨,鞭炮噼里啪啦,这是人们迎接元宵节的到来。外面白皑皑的一片,连雪花也来向我们庆祝元宵佳节的到来。
一转眼到下午了,迎来了元宵节最热闹的时刻。
晚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元宵,爸爸说:"在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团团圆圆,生活像元宵一样甜蜜,元宵是在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又称''元夕节''"灯节”和“灯夕”。”
在元宵节的夜晚,我们在外散步,走在充满喜气的大街上,看见了一个人群,里面还传出敲锣打鼓声,我赶紧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群老人们在扭秧歌,她们在腰间系了根红色的丝绸带,向左,右,前,后地扭着,她们虽是老年人,但她们很灵活,在扭秧歌的时候,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上下翻飞着,很有秩序,
很整齐。看的人有的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扭起来。
然后我们又去了商场,商场的灯各形各色,有玻璃的,塑料的,纸糊的……灯的种类也有很多如:走马灯,宫灯,纸灯,还有纱灯。但灯的形状大多是虎头形的,灯上的图案大多也是老虎。
当我们回家时,广场上放起了烟花。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黑的夜空中顿时盛开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金花,又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被迷住了,那一颗颗腾空而起的五彩的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带着亮晶晶的东西,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的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提到道彩色的光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
这就是热闹欢腾的元宵之夜!
元宵节心得体会3假期生活就像一棵棵结满果实的果树,每一颗果子都是那么可爱,都蕴藏着我假期中那些快乐的故事。现在,我就摘一颗最甜最大的果实,把里面藏着的故事告诉你。
那是兔年元宵节的晚上,婶婶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去文庙看花灯。一路上,我和姐姐手牵着手,连蹦带跳的,别提有多开心了。路上我们还买了四个小花灯,其中那个小兔子花灯最漂亮,它的里面还可以发出一闪一闪的光,小兔子栩栩如生,似乎还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冲着我笑呢!
终于我们来到了文庙。哇!里面的人可真多呀!两边的廊檐下挂着的花灯都亮了起来,瞧,红的、绿的、紫的、蓝的,五光十色,成了一片灯的海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
“快来看哪!是小白兔。”姐姐叫道。瞧!那只小白兔全身通亮,正在用力地拔着一根大胡萝卜呢。旁边那两只小白兔边啃着胡萝卜,边神气活现地冲着它笑呢!
沿着廊檐,我们继续往前走。各种花灯造型各异,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给文庙增加了秀丽的色彩。
咦!这不是小白兔一家人吗?只见它们笑眯眯地面朝前方,两只前爪对着我们拱着手,好像在向大家说:“祝大家兔年吉祥,万事如意。”
我们正看得开心,突然,一滴雨滴落在了我的鼻子上。哦!下雨啦!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走出大门,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回到家里,我和一家人还吃上了爸爸煮的热腾腾的元宵。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是一个美好、热闹、合家团圆的日子。今天晚上,我真快乐!
元宵节心得体会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习惯,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汉族。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汉族的传统节日尤其让我萦绕于心。元宵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它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盛行。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在端上几碗热腾腾的汤圆,大家开心的笑着,多温馨的场面,让人难以忘怀。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当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灯,那时可谓是万家灯火连成一片,壮观而美丽。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比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流逝得那么快,眨眼间,正月十五就这样过去了。一如既往,时间没有停留在这一刻。孩子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该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着下一个元宵节,下一个更热闹的元宵节……
元宵节心得体会5元宵节来了!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春节活动的一个,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把年给过完了。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到现在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烟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呢,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热闹的佳节。
我们这儿不是什么古城,没有什么庙会,也没有灯会,我们有的就是县政府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放烟花活动。放烟花的地点就定在县政府门前,大约七点左右。
我们赶去看烟花时已经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经开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们先是看到无数个孔明灯升上天空,我连忙许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只听一声巨响,烟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丽的火花,同时掉下来一个个“降落伞”,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有的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像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像数十条金色的银蛇,扭动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
我们被罩在五彩斑斓的烟花下面,有一种仙女飞天的感觉;又象是若大的空间,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重庆过年习俗有什么?
重庆在中国有山城和雾都的称号,在那里过春节,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腊梅花。
报道称,当地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重庆南山盛产腊梅花,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在街上,你经常能碰到手持蜡梅花的市民,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币两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间。重庆港务局宣传部长李学勤表示,她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一大束红玫瑰,红色给人热烈和红火的感觉,与春节气氛很相衬。
报道还写到,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中国北方年夜晚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一边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打牌主要玩斗地主(谁先出完牌谁就是赢家)或者是麻将,也有的一家人一边做汤圆一边看晚会。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而且这时候经常是搞灯展的时候,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节过年的基本简介
一、江宁的民俗传承背景
1.江宁地区的基本概括
“南京猿人”的发现,使江宁的历史可追溯到50万年前。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在这里融汇;秣陵、丹阳、湖熟西汉侯国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牛首山佛教、方山道教、湖熟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生存发展。曾是“六朝金粉地,十代帝王家”,在明清两代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就了兼容并蓄、包容豁达、宽厚开放的秉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江宁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江宁人继往开来,勇于创新,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文化设施全面改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全市文化强区。
2.理念探索
调查研究主要采用的理论框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另一个是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根据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分类,将文化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不同层次。大传统,也就是上层社会的传统,包括诸如史料撰写、文人墨客的文章、贵族名仕的生活记录等。小传统,即民间传统,包括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民间风俗习惯传承、民间风俗典故的传递等。在江宁区春节调查中,不仅有知识分子阶层对于春节文字记录的内容,同时也有民间口头传唱、民间艺术的内容。春节活动呈现一个立体式的变迁内容。布尔迪厄认为,个体行动者只有通过惯习的作用,才能产生各种“合乎理性”的常识,而惯习则是一种“外在的内在化”。群众的春节活动还与其个体的具体利益驱动机制相关联,在文化、利益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发生参与或者组织春节活动的可能,并在一定时期中逐渐形成惯习,这种惯习在传播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群体,民风民俗就此形成。
二、常见民俗项目
调查小组自1月26日进驻调查点,记录的春节内容主要包括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尘,从该日开始到除夕洗浴,腊月二十九、除夕开始贴门神、年画、对联、门头,除夕中午进行祭祖,晚上放烟花炮仗、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除此之外,还有年货的准备,包括杀猪宰牛、杀狗宰羊、鸡鸭鱼肉腌制、做肉圆(当地又称“开油锅”)、龙须面粉丝年糕的制作、包水饺蛋饺元宵、什锦菜准备、各种干果糖果、扎花灯等。新年大年初一抢富水、吃元宵,从初一开始亲戚相互之间开始拜年,初五接财神,十四送茅姑娘娘,十五元宵节,十六爬城楼。中间包括各种民间活动,民间艺术类如送春、玩龙灯、玩麒麟、唱花船、打神鼓、玩狮子,民间娱乐活动,包括各种游艺、猜灯谜等。其中年货的准备工作是最忙碌的了,因为春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团圆、喜气洋洋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各种肉类、干果类、蔬果类年货。杀猪宰牛、杀狗宰羊、腌制鸡鸭鱼肉,当地狗肉比较出名,很多外乡人都前来购买。除此之外,地方特色的小吃中还有制作龙须面、粉丝以及年糕。当地有一个风俗就是开油锅,俗称炸肉圆,将猪肉或者鱼肉或者藕片切成块状,放入淀粉,搅拌至粘稠状,用勺子一个个放入油锅中炸。在炸油锅之前,是将买来猪肉中的肥肉部分放入锅中,炸出油来,一部分油是要分装到很多瓶瓶罐罐中,以后日后食用。另一部分就是用来炸圆子的。通过油锅将围绕自己家人的晦气、污秽之物统统炸干净,吃下去有阳气护体,百邪不侵。什锦菜又称十样菜,当地的一道特色素菜。意思是将香芹、金针菇、黄豆芽、胡萝卜等不少于10种蔬菜炒制而成,讲究一点的人家会选16种或19种蔬菜,取“和顺长久”寓意。十多种蔬菜也各有说法,黄豆芽形似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荠菜音似“聚财”,寓意招财;芹菜读音与“勤快”相近,取“勤劳致富”之意;黄花菜寓意花样年华、前程似锦;香菇意为“和和美美”;就连豆制品千张,也有“千秋百代、代代兴旺”的说法。
三、中国未来民俗的发展
民风民俗的出现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逐渐消失,另一些新的民俗逐渐形成了。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了重要位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这个节日中,各种民俗得以充分展示。这种内容与形式的惯习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形成了中华文化模式,对于一种重要节日的内容仍然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就春节而言,腊月二十三送灶,除夕贴春联、守岁,初五接财神、十五闹元宵等,各地就基本相同。就具体的调查而言,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各地的民风民俗又呈现一个逐步相同的过程,很多传统的约束逐渐消失,在调查中仅初一或者除夕团圆吃的内容也是各异,同一村子中有吃元宵,也有吃水饺、也有吃年糕的,北方的馒头、包子,南方的春卷等,在很多家庭里都有,而不是一种很单一饮食结构。这充分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对一些民风民俗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特别是市场流通、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不一定需要遵守传统约束,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来过节。 新时代春节呈现出一个以个体自我需求为主、传统需求为辅的特点。
在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多位当地居民访谈,发现春节并不是想象中热闹场景,这可能是历史发展给人的一个错觉,或者是因为历史或者说正史是由贵族知识分子阶层所撰写,其春节内容也仅仅是描写了或者反映了贵族知识分子阶层的春节状况,并没有真实反映出普通百姓,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春节活动状况。很多老人回忆说,解放前后,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春节能吃一点好东西就很不错了。解放前是的苛捐杂税、地主的盘剥,基本没有什么过节的概念。比如,我们采访唱送春的一位老同志,他就说过去唱送春、玩麒麟就是为了赚点养家糊口费用。解放后,由于、以及运动,生活也是比较艰苦的,那个时候很多参加群众性活动也大多是为了吃口饱饭或者增加公分才去的。真正热闹的春节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从物质层面逐步过渡到精神层面,春节从一个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逐步过渡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
结语
中国地方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劳动群众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以他们不息的创造精神,在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中自觉地传承和发展着他们自觉的视觉艺术,创造了无数不同品类的艺术形式,那些粗犷、单纯的表面形式,不仅顺应着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也充分反映出劳动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智慧,显示了积极、向善、健康、乐观的民族心理,寄寓着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伴随着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南京市江宁区资料汇编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局.2009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中信
然而在粤西一带,有一个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
粤西第一大节――年例
所谓年例,即年年有例。年例主要流传在广东茂名全境与附近的湛江,在广西的南部也有但是并不常见。茂名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以说“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实际上“年例”只是具有同一地域特色的节日的通称,并不是所有做年例的地方都习惯把年例称为年例。茂名、湛江市区和遂溪一般叫年例或“元宵”,其他地方习惯称谓各不相同,例如,雷州叫游人或元宵,徐闻叫上军坡、闹军坡或游神,廉江叫游神或游花街等。
不过,虽然名称不一样,但每逢年例当天,这些地方乡村城镇都是热闹非凡,茂名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一年一度的“年例”期间,一定会赶回家团聚。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着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
年例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举办时间不固定,这个不固定是指在粤西每处地方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从时间跨度来说,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是在同一日的。年例期早的从年初五便开始,直到二月底。茂南有句俗语“最早黄竹,最迟艾屋”,是说高山镇黄竹村正月初七日便做年例,而公馆镇的艾屋地是二月廿八日才做年例。各条村庄的年例日期错开,是便于亲戚朋友互相欢聚。
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有些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一次为大年例,就是客人来得最多的;另一次就是小年例,客人来得比较少。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每个月都会进行。另外,除了春节,还有所谓“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
起年例 正年例 年例尾
年例主要由自然村或宗族组织,也有由地方相关部门组织的。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费用一般由长者出面邀各家各户出钱集资,按人口收费,即一户人家共有多少人就收多少份,包括婴儿及老人,以前或现今的部分村庄按男丁人数收钱,俗称“人口钱”。
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也有部分村庄只有一天,分为游醮,摆醮,醮尾。
起年例
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各路神仙享用,叫做“摆宗台”,又名摆醮或者摆忠。它是“年例”中最传统的项目,在过去被视为“年例”的重头戏。所谓摆宗台,各户选取家中最肥的大阉鸡,做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脖子要挺起一个弯,显得雄赳赳。鸡嘴里衔着一个利事袋(相当钱袋),是准备接纳神的恩赐。鸡头都朝向一个方向――巡游的时候神将要莅临的方向。旁边添上一刀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俗称“三牲”,为摆醮的主供品,伴有糖果、三茶五酒供奉在八仙桌上。有些地方供品中间还要插上高高的腊烛,横竖成行,光焰闪耀,增添了不少温馨神秘的气氛。摆宗台多安排在夜间进行,这是延续下来的习惯,一般是在正月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集中在一处一起拜神,所以烟花爆竹是不可少的。它们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铺在供桌旁,盘卷着对神的虔诚,有的几乎大如磨盘。孩子们把一盘盘的爆竹展开,一挂一挂地接在一起,连成几十丈长全村人的同心结,和驱魃迎神的红色阵地。然后大放鞭炮,整条村都沉浸在炮声和销烟声中,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正年例
正年例当天最热闹的事情,自然就是“菩萨巡游”也叫“游神”、“游醮”。
巡游时间一般是年例的当日,有些地方是中午或凌晨,各地不尽相同。而游神的队伍,是年例前村民们通过抽签等各种方法组成的。有负责担彩旗的,有负责抬鼓,有负责敲锣打鼓的,还有许多村中的小孩和大人手拿自制的火炬跟随队伍,而其中抽中抬菩萨的村民更被大家认为是幸运儿,因为大家都相信抬菩萨来年会得到菩萨的保佑。这样一队庞大的游神队伍在村中游行,接受村民的朝拜,煞是壮观。
“游神”之前,先放三响鞭炮,队伍从庙宇出发,巡游的神根据各地供奉的神灵,有风、雨、雷、电、水、火,以及财神、灶神、土地神等道教诸神。也有关帝、康王、华光、冼太夫人等地方诸神;巡游队伍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号、唢呐、锵、锣鼓等相随,沿途各家燃放鞭炮以迎神,而在摆宗台前驻足瞻拜,道士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画符念咒语,把鬼魅收到一条纸船上,也叫“封船”。在各家拜祭、道士祭祀之后,方可继续前行到下一个“摆宗台”的地点。
除了“游神”,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飘色、木偶戏、跳花棚、八音、舞狮、舞龙、睇大戏、放烟花等等。其中睇大戏无论白天晚上,观众多少都要进行,因为传统习俗上来说是供神观看。部分地区还有添丁的“贺丁”习俗,或为游灯,或将灯悬挂于村庙。
正年例除了巡游,最重要的还有所谓的“吃年例”,也就是年例宴客,这也是粤西人过年例的重头戏,是年例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为神准备的丰盛的供品,在神的面前大大方方地摆放了一阵以后,又丝毫无损地拿回了家,经过一番深加工,摆到了餐桌上,让客人大鱼大肉大食一餐。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做年例也就越来越隆重、热闹。一般人家摆上三、五桌;富裕人家则摆十几二十桌。
吃年例是为了庆祝旧一年的顺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祈求旺盛的人气。做年例是谁家客人多,客人级别高,门口停放的小车多,主人的面子就大。探年例不仅亲戚朋友来,连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来。来的客人主人不必熟悉,甚至从没听说,随着亲戚或朋友来的,一概欢迎,甚至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
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就要烧纸船“送鬼”也名“清醮”。道士先是边走边念咒语,然后拿来纸船,大喝一声:“请上船!”意味着附近的鬼怪都挤上了这条纸船。紧接着,道士身后的吹喇叭手“呼啦”一声吹响了喇叭,那道士似乎被吓着了一般,捧着那“船”,打着趔趄,惊惶地往河边跑去。到了河边,那道士就把这“船”往河里一扔,点着纸船,鬼怪就被烧死随“船”给漂走了。意味着这年这里的人们将不会受鬼怪的骚扰。最后大家将菩萨送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年例的起源来历
一个如此热闹与内涵丰富的民俗节日,总会引起一个思考,就是他到底是怎么来的?和春节过年或者元宵又有什么关系?现在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一说:相传粤西“年例”是由元宵节、庙会、粤西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衍化出的节日。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过年和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日子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二说:年例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冼太夫人是南朝陈、隋朝期间的历史人物,粤西民间崇敬的著名女英雄。年例活动由冼氏家族祭祀祈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
年例的“年”字的解释,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唐朝之前,粤西土著人并没有过年的习惯,而是选谷熟的时候为腊,以腊月腊日作为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日子。对年例的历史记载,最早的资料现在可以上溯到宋代,在宋《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窦州(今信宜市)风俗:“谷熟时里\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这是茂名年例盛况的最早描述。
之后年例的描述大量出现在历朝的县志与府志之中,如光绪年间的《信宜县志卷一・舆地志十风俗》中的记载“元宵,城市家悬彩灯,亲朋聚赏萧鼓,歌讴之声达旦。多于是月乡傩,名曰年例。”
光绪《茂名县志卷一・舆地志第一风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2021春节见闻高中寒假作文一
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总的来讲,新年里没有逛庙会之类的活动,确是可以用单调无味来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实在是在闲得无事中闪过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些意思。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从种类上分,可分为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菜馅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几年元宵的晚上,还可以看见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灯笼逛游,如今却难以见了,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叹道,富有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这正在消失啊!
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2021春节见闻高中寒假作文二
我们家乡过春节和别的地方很不一样,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许多孩子都很喜欢过春节,我也不例外。而春节也会按照我们自己的风俗习惯举行。
春节开始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在买东西祭祀祖先。很多孩子因为那些好吃的食物,往往都不睡觉。他们怕食物被别人抢光,只有把东西放到他们手里。他们才能安静地睡。
春节时当然一切都得是新的。穿新衣服……把家里打扫干净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桌子,地板,还是被子,床单都得洗一遍,这样才能迎接新的一年。
购买年货是最重要的。大人们一大清早就出了门,上菜市场购买年货。海鲜、蔬菜样样齐全。年货里最常见的是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火龙果,象征着红红火火:鱼象征着年年有余……人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转眼间快到三十了,可在三十的前几天,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家家都在送年。虽然不是除夕,但是却别有一番滋味。
这几天不仅大人忙,而且小孩也不嫌着,把自己偷偷藏的私房钱拿出来,跑到小卖部买烟花爆竹。男孩子特别爱买鞭炮,他们总喜欢做恶作剧,在别人身后偷偷放一个鞭炮,经常有很多人被他们吓倒,可他们却“咯咯咯”笑着离开。我们女孩却和他们不一样,喜欢玩烟花,所以都会买很多的烟花,等到除夕时再用。
大年三十除夕到了,大人都赶做年菜,我们小孩则穿着新衣服到处乱跑。一会儿到这家看看有什么年菜,回去和大人们“打小报告”;一会儿又到那家偷几片香肠,说是几片,却塞得满嘴都是;一会又到另一家,搞恶作剧。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团圆饭。在年菜当中,那红红的大闸蟹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大人们则举着杯子,喝老酒呢!
吃完饭,我们女孩把买的烟花拿出来,点燃后,烟花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深蓝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美丽。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都会燃放烟花,一个个小火球窜上天空,只听见“嘭“的一声,撞开一朵朵花。
正月初一,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大家都往亲戚、朋友家拜年。大人们一见面就聊开了,而我们只顾着收压岁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文化广场都会举行元宵晚会,现场所有的位置全坐满了。许多超市里都挂上了灯谜,我和哥哥常常跑到超市里猜灯谜,而且还是猜灯谜高手呢!每次我们去找爸爸、妈妈……他们原先那空空的手,总会抱满许多东西。
元宵节一结束,春节也结束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工作了,我们也开学了。家乡的春节总是那样热闹、喜庆、隆重。
2021春节见闻高中寒假作文三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
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2021春节见闻高中寒假作文四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意味着里历史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意味着我们也将长大一岁。
在中国过春节,大家都会提前准备年货,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差不多在冬月的初旬,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了。大家会买许多肉,有些灌成香肠,有些则把肉腌制后挂在阳台,经过长时间的晾晒而制成腊肉,留到过年吃。
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家里就开始忙了。必须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准备一些糖和水果之类的年货,用于过年时招待客人。
小年一过,除夕很快就到了。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是一年之末。在这一天,大家都要穿新衣,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窗花和“福”字。“福”字还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到了”!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除夕夜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桌上摆满了丰盛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春晚,一边举杯欢庆、互送祝福。当然,还有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发压岁钱。长辈们把压岁钱封在红包里送给晚辈,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除夕一过,便是春节。大街小巷满是火红的炮纸,像是铺上了红地毯,在迎接春节的到来。而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待在家里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会走亲访友去拜年,也会在家中接待客人。亲朋好友们互送祝福,欢乐与幸福洋溢在我们的周围。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这一天,人们吃元宵、赏花灯。花灯各式各样、十分美丽,有的做成鱼,寓意“年年有余”;有的做成莲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有的做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威武的龙,寓意“龙腾虎跃”……在里面点上灯,瞬间变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元宵节一过,热闹的春节也将进入尾声。大人们又开始忙碌地工作了,孩子们也要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了。
这便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温馨和睦的节日,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整个大地都弥漫着幸福与欢乐。
2021春节见闻高中寒假作文五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就会变得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我家也不例外。可是,比起春节,我更喜欢大年三十的除夕夜,那是个非常快乐的除夕夜。
在除夕夜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人已经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了,现在,我们全家已经做好迎接除夕夜的准备了。
我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终于把除夕夜给盼来了。在傍晚,空气中的喜气已经“蠢蠢欲动”了,紧接着,一声鞭炮响起后,喜气立即活跃起来,整个城市的上空立刻被烟花笼罩,不时传来几阵炮响。我听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看着热闹的场面,感到喜气洋洋的年味越来越浓。
到了家,一阵香味扑面而来,是最爱的饺子的味道!我飞快地跑到桌边,看到了小巧可爱的饺子,刚想夹一个小饺子解解馋,奶奶突然制止了我,说:“不可以哦!要一家人在一起吃。”我把筷子放下,坐在椅子上,等着爸爸妈妈过来。爸爸妈妈终于来了,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旁,喜滋滋的品尝过年的味道,热闹的在一起说笑……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和过年的团圆是多么的美好。
趁着春节联欢晚会还没开始,我跑到窗边,开始观赏烟花。美丽的烟花在空中飞舞,有的像荷花,有的像手掌,有的像火焰……美丽极了!瞧,那几个“钻天猴”一跃而起,在空中“砰”的炸开,真像一只只活泼的小猴子。那边,一片“满天星”又飞了起来,天空一下子变的繁星点点,此时的城市好像进入了梦境!
一年一度中秋节到来,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通过在中秋节赏月来寄托情怀,也是人们渴望团圆的美好心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秋节吃月饼有什么寓意,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寓意团圆,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吃些什么食物月饼
这个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只要是我们中国人,在中秋节这天基本上都会食用,这也是中秋节最传统的食品。
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柚子
柚子也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人们通常会买来送礼吃食,古人认为其寓意保佑团圆,很多地方都有吃柚子赏月亮的风俗。
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桂花鸭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
大闸蟹
关键词:“胡呐喊”;马迹塘“故事”;“赛龙舟”;五道茶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当你走向远方,向朋友们介绍你的家乡,你是否意识到你真正了解她吗?记得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曾录制过一期关于湖南省桃江县(以下简称“桃江”)的节目,当主持人问及五道茶时,桃江小美女的介绍竟然有些含糊。我当时就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融入的家乡元素真的乏善可陈。那么,怎么让家乡民俗文化走入课堂呢?我想应该可以通过微课这个载体来搭建学生了解家乡民俗文化的桥梁。
一、明确内容,整理资料
桃江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呢?首先我们研读的是厚重的《桃江县志》,这是一部描述家乡的权威全面之作,内容丰富翔实,关于桃江的民风民俗在这本书上均有详细的记载。我们从中选择了最具特色的大栗港“胡呐喊”、马迹塘“故事”、三堂街“赛龙舟”、五道茶进行了研究。
1.大栗港“胡呐喊”
流行于桃江大栗港一带的胡呐喊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高腔山歌,相传是2000多年前屈原用诗文吟唱的方式而产生的。没有严格的曲谱,歌词也是临时发挥,但胡呐喊在形式上高亢激越,在田间地头的劳动中能飞山飘垅,故又叫过山仑。胡呐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什么理由不能走进桃江学生的课堂呢?
2.马迹塘“故事”
马迹塘“故事”在桃江可谓是家喻户晓,这是一种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艺术。每逢元宵节,演员扮成牛郎、织女等各种人物,立在高高的台上,在大街上穿行而过。高台是一种可移动的立体舞台,民间高台艺术最简单、最常见的莫过于踩高跷,高跷就是一个“高台”。但马迹塘“故事”远不是高跷这么简单,它是将三米多高的铁轴固定在一个平台上,旁边用石块、铁块稳定重心,上面用人物造型,编成“许仙游湖”“牛郎织女”“唐僧取经”等。“故事”的重点、难点在扎制高台,所以这种“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用灵巧的双手、高超的技艺“扎”出来的。桃江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它:“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
3.三堂街“赛龙舟”
桃江与屈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传说诗人被流放到花园洞一带,曾在桃花江畔的凤凰山脚垂钓,并在此写下千古名篇《天问》。后来屈原因难展报国之志,忧愤投江自尽。人们为纪念他的爱国情怀在江中筏舟,洒下糯米,求鱼儿不要再伤害他的身体。划龙舟、吃粽子这些活动逐渐发展成湖南一带的端午习俗,而屈原流放地的桃江更是盛行。每到端午前后,桃花江上鼓声震天,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木桨,口喊号子,拼尽全力划向终点;江畔观看龙舟大赛的人群如潮,加油声此起彼伏,成为五月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4.“五道茶”
桃江的茶文化别具一格,很有地方特色,最具特色的当属“五道茶”。婚嫁寿诞,远方来客,贵宾临门,主人都会献上“五道茶”,表示礼遇。招待一般客人则省去其中两道,用“三道茶”。一道茶是煎茶。每天早晨在茶壶内放进茶叶,倒进开水,泡一大壶茶,家家必备,煎茶也叫凉茶。二道茶是泡茶。来了客人,用芝麻、茶叶、豆子放进杯子,倒进开水,又叫芝麻豆子茶。三道茶是擂茶。用一个特制擂钵,将生姜、茶叶、芝麻、花生等放进钵内,再用擂茶棒擂碎,而后加进白糖、开水,形成糊状液体。四道茶是甜酒茶,也可蛋茶代之。甜酒茶用自家特制的糯米甜酒放入开水中煮沸,再加进一个捣烂的鸡蛋冲入煮沸的甜酒中。蛋茶,即荔枝、桂圆、红枣加鸡蛋(煮熟去壳)煮汤即成,一般煮两个鸡蛋,因用材都是圆的,寓意“圆圆满满”。五道茶是面蛋茶。一个小碗里放一个煎熟的“荷包蛋”,上面加盖一些煮熟的面条或米粉。“五道茶”是桃江一道独特的景观,也是一种特有的民俗。
二、走进乡村,广泛取材
微课通常由文字、图片与视频组成。我们整理了一下已经拥有的相关资料,比较齐全的是关于四种民俗文化的文字资料,通过图书与网络的查询已经在第一步准备完毕。图片资料需要补充的是关于“赛龙舟”与“五道茶”的。视频资料方面只有“胡呐喊”最为丰富,因为2010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益阳》电视系列片栏目组来到大栗港镇对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呐喊”进行实景拍摄,此行拍摄的纪录片真实全面而深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几位教师分组到民俗发源地进行了实地的采访拍摄与调研。
我们第一站到达的是马迹塘,找到了故事的第七代传人蒋老师。他向我们介绍马迹塘“故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马迹塘“故事”演艺团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小演员培训班、一期高跷人员培训班和上装人员培训班。现有踩高跷学员二十多人,上装人员有八人。他还把一些珍藏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一一呈现出来与我们共享。
我们第二站来到了洋泉湾,这里是“五道茶”最盛行的地方。在农家小院,热情的大嫂为我们现场打起了擂茶。我们一边拍摄一边聊家常,擂茶的原材料全是家里的,芝麻、花生、绿豆、茶叶等都是产自大嫂自家田间,葛根、鱼腥草就在围屋山边,实打实的绿色食品啊!喝着白花花、香喷喷的擂茶,内心舒畅无比。陆续喝完“五道茶”,我们又拜访了几户人家,拍摄了关于“五道茶”的许多颇有美感的图片资料。
因为龙舟赛是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几日,于是我们选择在农历的5月2日来到三堂街镇。这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是两岸民众的头等大事,自古就有“宁愿误种一季田,不可输掉一舱船”的说法。比赛时,两岸龙舟分别悬挂红白旗帜,划船者手持桡片,站立在船侧;比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或比速度,或比拐弯技巧等。我们闻讯赶去时,正是龙舟赛如火如荼之际,家家户户几乎倾巢出动,为自家船队摇旗呐喊。我一路观赛,一路拍摄,不时与乡亲们聊龙舟比赛的趣事。
素材收集完毕,我们先按照民俗起源、民俗展示、桃江人说民俗、民俗的明天四个方面进行编辑。以马迹塘“故事”为例:先用文字图片资料介绍故事的由来。相传,1853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打下南京,号为天京。庆祝胜利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高台”以迎“天王”。从此“高台”造型艺术成为天京军民同乐的一种艺术形式。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军中的文员黄春林、金世才(马迹塘籍)将“高台”艺术带回故里,并将它演变成一种由演员扮成各种人物造型立于高台,在大街上穿行而过的表演形式,民间称其为马迹塘“故事”;再用视频资料展示如何扎“高台”及元宵节长街表演故事的情景;接着播放采访片段马迹塘人如何看故事;最后用文字与图片的形式介绍蒋老师和他的弟子们如何继承发展马迹塘“故事”这一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四、结语
[关键词]节庆;民间文化;美学现象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51-03
节庆活动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第一性形式。[1]在人类的历史中,人们除了日常生活之外,还有集体狂欢的日子,那就是节庆生活。这是历史赋予人类生活的一种样式,无论官方如何统治,民间节庆都方兴未艾,普通民众在节日中进行娱乐狂欢,享受欢娱带来的。中国的节庆文化丰富多彩,不但显示了节日的共性――狂欢性,而且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谐性,呈现出狂欢、自由、快乐的美学内涵。
一
除了工作之外,人类还过着另外的一种日子,那就是节日。中国人向来重视节日生活,例如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中秋节的举家团聚,是什么东西让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进行统一行动,在节日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笔者认为在这些活动的背后隐藏着节日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那就是一种集体的狂欢性――在节日中人们享受的是狂欢性的生命,因为“真正的节庆若没有欢乐的点缀,是令人无法思议的”。[2]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中国节日是诗性文化,它就是一部社会剧,人们在节日里进行集体表演,从而达到身历其中的创造。
神话和节日密不可分,后世节庆是神话原型产生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具有艺术性的特征。“艺术和节庆的关系,也是一个传统的命题,因为艺术从发生学上说就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3]因此,节庆和艺术一样拥有宗教般的迷狂,所以当节日到来时,人们会涌起神秘的情感,集体无意识得到再现,进行集体狂欢。在狂欢中人们会时空颠倒,潜意识里回到远古时代,现实时间和历史时间交替,形成了诗意般的迷狂。例如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节日被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所笼罩,人们在这一天,对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会产生无限的遐想。随着岁月的积淀,就有了中秋节文化。这种文化给现实生活带来了美感,此种情感不是某个人所独有的,而是人民大众共有的。节日中产生的迷狂是任何一种单个的文化艺术所不能达到的,它就像一个强烈的磁场,把人们吸引在周围,让人们在宇宙中展示生命的高贵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这种生命的迷狂就是民间节庆文化的狂欢性,这个概念在20世纪初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理解。前苏联伟大的思想家巴赫金以理论的形式对狂欢性进行了阐释,所谓狂欢性是一种节日情绪,也就是“那种特殊的狂欢节世界感受及其全民性、自由性、乌托邦性和对未来的向往,开始变为一般的节日情绪。节日几乎不再是人民大众的第二种生活,即是人民大众暂时的再生和更新”。[4]这段话可以概括狂欢性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一直受到官方严格的约束,可是在节日中这种约束被弱化,人们可以得到短暂的自由,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一系列活动,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而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其中快乐原则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5]所以,狂欢性是中国节庆文化的主要表征。
在中国传统节庆中,人们总要从事一系列特定的活动,例如饮食、游艺、歌舞、祭祀等等,这些活动就是狂欢性的具体外化。在元宵节,观灯是重要的民俗事象,直到今天我国还传承着这个习俗。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描述了元宵节的狂欢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稼李,行歌尽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6]在清明节,人们也会进行一些游艺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踢蹴鞠等等。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从这两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节日中情绪高涨,从而达到集体狂欢的生命体验。
二
要想在节日中达到集体的狂欢性,就要进行交往和对话, 人们在交往和对话中往往亲自参与,产生一种自由创造的愉悦。主体达到审美的状态最主要的要有自由的心灵,而节庆为人类的自由提供了便利。所以,自由在节日的时空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受宗教和道德的约束,没有自由可言,生命个体已经被异化。而在节日中,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暂时不再相互疏远,而是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感觉到自己是人。人只有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才能获得自由的情绪。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梦想,所以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誓言。节日解除了现实的束缚,使得人们的关系有了暂时的颠覆,所以自由的本质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
自由借助诙谐的形式对沉闷的现实进行颠覆,诙谐与自由变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与节庆文化融合在一起。诙谐主要借助于笑来展示生命的本真与自由。这种笑不是生理的笑,而是狂欢式的笑。“它首先是节庆的诙谐――狂欢式的笑,第一,它是全民的,大家都笑,大众的笑;第二,它是包罗万象的,它针对一切事物和人,整个世界看起来都是可笑的,都可以从笑的角度,从它可笑的相对性来感受和理解;第三,即最后,这种笑是双重性的:它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的、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节庆生活永远是人民大众手中自由的武器,具有人民性的特点,是人民大众的乐观主义带着泥土的气息,完全是民间欣欣向荣的气象,它不是僵硬的,而是充满了蓬勃生机。可以这样说,在既往的无数个岁月里,传统节庆曾经成为中国人几千年艰难困苦生活中的缕缕希望和耀眼亮点,成为中国乐感文化的集结地和兴奋点。
三
节庆文化的乐生精神是通过一系列仪式得以展现的,“无论是世俗的节庆,或是宗教的节庆,其根源都来自祭祀的仪式”。在节日中,人们从事一些民俗活动,采取祭祀仪式,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寄托人类美好的生存愿望。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四时八节中,有好多是祭祀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等或多或少的都与祭祀有关。特别是我国的清明节,它的主旨就是祭祀,承载着中国大众祭奠祖先的神圣性。“山东泰安、临沂一带的扫墓仪式很隆重。男人要挑着供菜和水饺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广州人十分重视‘拜山’或‘行清’。拜山时,带上烧乳猪、甘蔗、水果、包子、酒、煎堆以及香烛、纸帛等祭品,摆放于坟前,大家一起铲除杂草,随后将一方纸包压在墓顶上紧接着点燃香烛,对先人行跪拜礼或鞠躬礼,烧纸钱,放炮竹,最后分食甘蔗,并将吃过的甘蔗渣掷于坟前,还要将包子掰碎撒在坟前。”在这里,仪式的神圣性得到充分展现,人们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怀恋,同时也坚信死是生命的再生,因为他们觉得死去的人是有灵的,逝者与生者同在。所以,他们也不过度悲伤,反而转悲为喜。
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节日的祭祀已经带着欢乐的因素,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悲凉已经被喜庆冲淡,在生命的礼仪中交织和融汇了“悲―喜”的感情和感受,也将仪式中的“娱神―自娱”通融在一起,把祭祀仪式的情感感受和符号转化为另外一种符号价值和感受体验。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日中,当人们祭奠完逝者以后,就游玩踏青,将悲伤转化为快乐。唐代就有踏春游玩的风俗,并且产生了美丽的故事,有诗为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古时的人们在清明节左右进行游春赏玩,已经不是悲伤,而是快乐。所以,这些民间习俗是人民大众面对生活的一种方法,如果大家一味地生活在痛苦的深渊里,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在我国的节庆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是生命的本真,一种单纯、快乐、清新的生存法则。
四
狂欢是节庆文化的共同本质,而和谐则是中国节庆文化的本土特征,虽然这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本质的联系。狂欢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和谐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狂欢与和谐都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情感追求,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美学。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庆文化,人们遵从和谐的思想原则,一种“和而不同”的生活哲学,这种观念与狂欢理论中的对话、复调有着本质上的相似性。人们要在一起活动,就要进行对话,而要想达到快乐,就必须具有平等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的人类交往,而这种意识也只有在节日中才能体现得多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和”字,中国的节庆文化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和”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着突出地位,对“和”的哲学观念的阐释最早见于《国语・郑语》。据记载,公元前8世纪,周王朝太史史伯在同郑恒公讨论周王朝衰落的原因时指出,周幽王在政治上“去和取同”,即排除异己,拒绝不同意见。他首先给“和”下了一个定义,“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要求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补充、配合、协调。总之,主张多样性的统一,孔子由说“君子和而不同”。因此,在我国讲究万事万物要符合“和”的状态,这种“和”不是静止不动,而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孟子》就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这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人们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们的自觉行动不是任何官方能彻底控制的,官方也只能因势利导,让狂欢、快乐、和谐的节日情绪在民间传承。
在追求和谐的同时,要摒弃庸俗的狂欢化,狂欢不是那种狂热的歇斯底里,不是那种放纵的。我们要深刻理解狂欢的本质内涵,它是平等、自由、快乐的生存文化,这与中国的和谐观念是并行不悖的。和谐包含着狂欢的意识,普通民众追求的是人生短暂的欢愉,他们不会太多关心官方的争权夺利,重视的是自己的平安幸福,这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法则,是一种生命的调节手段。海德格尔提倡人要诗意的栖居,如果人一味地活在异化的世界里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不管是狂欢还是和谐,都是人们为了生活而追求的一种乐生精神。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0.
[2]约瑟夫・皮柏著,黄藿译.休闲与文化[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4.
[3]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1.
[4]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