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山机电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矿冶特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73-02
一、前言
矿山冶金机械包括采掘机械、选矿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筛分机等冶炼机械设备,具体有凿岩机、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破碎机、工程起重机、冶炼设备、通风排水等辅助设备,广泛用于矿产品的开采与加工、公民建设、国防建设、救援等多领域,通常也称为工程机械。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彻底打破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中核心能力最强的代表,产品研发不断向高端、大型化、智能化方向挺进。生产的工程机械占据亚洲的半壁江山[1]。对于行业而言,整机与配件技术一直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在国际工程机械的舞台上,拥有世界响当当的工程机械整机企业,而零配件乃至核心技术在国外也很少能够找到值得骄傲的看点[2]。当前,我国矿山冶金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下列层面。
1.矿山机械行业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在科研、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
2.国内矿山冶金机械产品品种,尤其是国家建设急需的关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质量不稳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
3.传统矿山冶金机械质量差,效率低,耗能高,污染大。研制和改进矿山冶金机械设备急需矿山冶金机械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采用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由于资源短缺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不可能存在完全学年制或完全学分制,在资源配置上,学分制与学年制两种配置方式可能并存。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变化也不只是简单的取代方式,而是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寻找某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获取最大的质量效益。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规定的四至六年的学籍时间内,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自由,只要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并选学选修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且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毕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能够真正地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潜能。目前本科毕业总学分为160~190,除思想政治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必须开出外,一些专业课只能作为选修课开出。但有些学生对选修课并不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培养模式的思考和研究
1.我国高校很多专业设置雷同,采用统编教材,学计划。结合办学特点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建立分方向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自愿选择。
2.矿山机械专业和冶金机械专业是原江西冶金学院的传统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和设备资源。加强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更专业、更实用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办学目标。(1)在人才培养上,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重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个人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能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液一体化设计、矿冶设备维护与管理、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运用管理且具有三实品质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综合运用于矿山、冶金、工程机械检测、使用、管理和机械化施工行业。(3)紧扣产业需求,建设多维度的教学平台,最大可能地扩大受益面,使专业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受惠,培养矿冶特色机械专业人才。(4)以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加强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等环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机械专业人才。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岗位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来调整方案,使课程内容能够较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专业特色。矿山冶金机械专业的方向是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机电结合,以为冶金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计划,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建设工程师培训基地和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市场升级的优秀工程机械行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学校专业教育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更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师资力量,增强高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企业进一步开发拓展市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通过事业发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育创造事业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国际化人才而努力。
四、方案实施
1.经过市场分析、调查和研究,以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增设机械工程专业矿冶机械方向,根据课程体系分专业方向教学。矿冶机械专业方向是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机电结合,以冶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可以在冶金设备等机械设备检测调试、安装维护、故障诊断、运行管理、技术革新和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增加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冶炼机械、工程机械等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如图1。
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将这种培养方向定位于面向工程实际。机械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指进行过工程师、技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面向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施工、维修、测试等工艺和管理工作。校企合作的推进有利于强化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岗位竞争能力,推动重点专业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助于培养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骨干。校企合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合作理念,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来落实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要求,在订单培养、科技研发、互享资源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与更广泛的合作。
3.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真正推进校企合作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锻炼,让教师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学院与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矿山冶金企业进行长期合作,采用学生主动报名、学校和企业筛选的形式,让大四学生在企业相关岗位实习3~6个月,与一线师傅亲密接触,由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生实践知识,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当学生和企业双方都满意时可直接签订就业协议。通过企业工程师授课、安排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可以增加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了解,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和稳定人才队伍。企业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力行推进校企合作表示赞赏。
六、总结
构建矿冶特色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71-02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尚无完善,成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体系。高职院校大多紧跟劳动力市场变化,重理工,这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与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发生严重偏离。
根据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工作特点,校企合作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分析,开发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生产安全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积极推行以职业活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建设生产安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1)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以安全职业能力为模块的课程体系。
(2)制定按职业能力和素养来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3)突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实现了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4)要求对主要专业课程,贯彻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加强课程设计与开发。
(5)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效果,并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1、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依据
为优化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明确安全岗位职业能力。本专业技能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能力,包括基本操作能力及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层次为行业能力,主要包括:土建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管理、化工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消防工程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强调的是处理安全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论,其所对应的安全理论知识体系也是安全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部分。这两部分构成了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平台,可以和不同的行业能力进行任意组合,从而形成以核心能力平台为基础、具有不同行业特色的安全技能。每种行业能力由3-4门安全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特色专业课程支撑,改革形成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行业能力为支撑、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支撑点、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本操作技能强调的是动手能力,主要由一些有特色的实训课程《安全检测与监控实训》来实现。
2、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包括下列四类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专业必须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行业能力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和实践课。
2.1 公共必修课程体系
公共必修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主要围绕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先导课程学习两大目标,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
2.2 专业必须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无机分析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AUTO-CAD、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课程,是专业能力的先导课程。
(2)核心安全能力课程
安全理论知识体系和安全科学与技术的核心部分,
(3)行业安全能力课程
各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及市场需求情况自行设置行业安全能力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名称。
2.3 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各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所属行业特点,在满足学分与课程基本要求的条件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办出特色。
2.4 实践课
(1)课内实践(实验)
主要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其中重要实训可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
(2)综合性实践(一)
对于“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束后,安排综合性强化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做到真实体验。
(3)综合性实践(二)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开展校内的课程设计,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
(4)校外实习
主要包括安全认识实习、危险辨识和评价实习、企业安全管理实习及部分行业安全能力课程的实习。
(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身份顶岗实习来实施,通过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企业岗位考评,以及学校教师的监督考评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3、主要课程
3.1 专业基础必修课
(1)《工程制图与CAD》
主要学习国家标准《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点、线、面的投影及基本几何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学习Auto CAD的基础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2)《安全工程化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易燃、易爆物质的特征。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理解和掌握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性、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3)《采矿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建设、生产过程和开采设计的基本知识。具备指导矿山基建施工和采矿的能力:具备矿山采掘工程管理的能力;基本具备矿山安全管理的能力。
3.2 专业技术必修课
(1)《工业防火防爆》
通过本课程主要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掌握这类事故的一般规律,具备火灾与爆炸事故管理和火灾与爆炸事故的现场处置能力,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安全系统工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劳动安全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对系统或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及预测,并采取综合性安全措施予以控制,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3)《企业管理与安全管理》
该课程在于使学生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与实践动手能力,安全评价,具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等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事故统计与分析能力,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掌握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技术方法,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工程爆破》
熟悉爆破基本理论、爆破器材及管理办法,掌握爆破起爆方法,能够组织实施露天、地下一般爆破、深孔爆破、控制爆破、拆除爆破,熟练掌握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参数计算等能力。
(5)《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本课程以单元工作任务基本学习情景,以重点、难点工作过程的情景变化作为学习的内容展开。单元工作的任务是由结构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完成,并由相近的工作对象、施工
工艺、材料、机具和专业工种构成的。
(6)《电工技术与机电安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能力等。具备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掌握金属冷加工、机械安全技术和重大危险机械安全技术等知识。
(7)《矿井通风与安全》
本门课程介绍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设计方法、矿井安全管理及治理措施。具备从事地下开采通风管理的能力。
(8)《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本课程介绍安全检测的原理及方法,介绍安全检测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噪声与震动的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
(9)《矿山安全技术》
具备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能力;具备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具备矿山环境评价的能力;掌握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噪声监测的能力:掌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与运用的能力;具备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的能力。
3.3 专业限选课
(1)《安全生产法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法学基础知识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安生生产法律意识;掌握相关法学理论及原则。
(2)《OHSMS认证与安全评价》
通过本课程主要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常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进行综合运用:具备进行安全评价的能力,并能撰写安全评价报告。
(3)《职业卫生》
具备保护好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3.4 实践课
(1)《机械加工工艺安全实习》
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会操作主要的设备和工具加工简单零件:对简单零件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及制定工艺过程。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初步培养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2)《安全生产技术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方法和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3)《安全检测技术实训》
掌握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大气参数的测定、噪声与震动的测定、粉尘的收集与测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
(4)《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了解矿山生产的工艺特点、掌握露天矿山和井下矿山的开采方法、使学生具备矿山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和管理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专业课题的设计。
(5)《毕业实习》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对生产单位的资料收集,学生对所学课程加深理解,并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检验学生综合能力。
4、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着重强调了生产工艺等这些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基于生产过程安全的设备安全运行和事故的分析,都离不开上述的基础知识。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开设了安全评价、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等课程为职业的继续教育储备相应的知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限于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除了上述的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实验之外,还专门开设了相应的实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曲方,郑颖君,林伯泉,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08)
[4]牛金成,韩秋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微探(续)[J],安全,2008,(03)
[5]傅新民,“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释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教科版
[6]郭和平,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2017煤矿实习报告总结【一】
一年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在机电科领导的在大力支持和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圆满地结束了这次毕业实习,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令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才能,一年的实习结束,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得到了提高
1、认真学习各种工具一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虽然在学校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在工作当中发现光有理论是不够的,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再加上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够把工作做好。因此,我首先对各种仪器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系统的学习,并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已能独立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摸索和钻研,把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完美。
2、认真学习了安全理念,“安全责任比天还大”“人人都是通风员”煤矿工作是艰苦的行业,井下作业,随时有瓦斯爆炸的可能性。瓦斯爆炸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还有顶板垮落,煤尘爆炸等等。然而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性,只有认真遵守各种安全制度,作业规程,才会尽量少发生事故。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我认为安全与生产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的双方,安全生产是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坚持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3、我还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标准。
二、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机电科技术组,主要负责综采供电设计和事故处理。一年里,我下过53次井,处理大小事故二十多期,参与编辑综采供电设计两次,年度大检修一次,月检计划7次。
我虽然来自生产一线也经常下井,但是对矿井供电一直以来都是很模糊的,通过多次下井实践,并虚心请教老师傅,从而了解了矿井供电系统和各种移变、开关的正确使用。我还整理了机电科资料室所以的技术档案,这项工作比较繁重,而且又多年没人整理,别人又不愿意干的活,但我还是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受到单位领导的好评和认可。
在实习期间,我还较好的完成了盘区供电设计课题,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三、加强修养、团结同志,树立了良好的实习生形象
我能严格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我积极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如:资料管理方面;与同事积极探讨机电管理,通过讨论既增进了同事间的友情,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我主动与同事交流,热情帮助他人;还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参加党员学习、新春联欢演出。
这次实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不能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磨掉我们弥足珍贵的品质,包括我们的善良、正直、虚心和刻苦耐劳等等,这些品质将是我们未来立足社会和在群体中脱颖而出的基石和筹码!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在实习中,我尽管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了不少收获,但学校的要求,离集团公司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2、实践经验不够丰富。
今后,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进步,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017煤矿实习报告总结【二】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实习快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在这段时间里,在老师和同学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础。 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各老师交办的工作,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煤矿井下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要不断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着力构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教育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安全教育不仅要保证数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切忌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富有针对性、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对职工安全理念的培育、思想行为的引导,直接融合到安全生产过程中,达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不安全不生产,一切为安全让路的状态的环境
2、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
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贯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要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办,仅靠一两次的教育就让职工始终按章作业正规操作是不太现实的。必须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要等出了事故紧一阵,开展活动忙一阵”的做法,更不能心血来潮, 忽冷忽热。要树立长期抓的思想,切实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用任务,制定长远规划,持续不断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使职工真正在思想上认清:“煤矿安全生产最大最危险的隐患是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所造成的,但安全事故都是由违章造成的”,“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犯罪”,从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价值观,自觉地抵制“三违”,远离“三违”。
3、职工是安全教育的主体
安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研究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行为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体对安全生产的心理需求,研究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内容和手段。要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安全工作情况,针对常见事故的类型和发生地点,针对安全薄弱地点、薄弱人物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对职工进行教育。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与法律约束、行政监督、经济和奖惩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贯穿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中,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安全教育的整体能 力 ,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积极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方桉。
下矿井之前应该做的准备:
1.了解本次下井所经过路线的安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条件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路线和方法。
2.人井人员在人井前,一定要吃饱睡足休息好,并且人井前严禁喝酒。
3.人井前要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胶鞋,做到整齐利索;脖子上最好戴一条毛巾,既可擦汗,又可防矿渣掉落到衣服里去,在自救互救中也可能用上。
4.接受岗前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人井。每个在井下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熟悉自己工作地点的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
5.必须遵守入井挂牌登记制度,登记后方可人井。
6.人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矿灯等照明灯具。
7.随身携带的锋利工具,如瓦刀、斧子、锯等必须套上护套或装人工具袋,以防伤人。
8.每个人井人员都必须自觉参加班前会,明确当班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事故。 矿井参观的感想:
刚一到矿区就被它的整洁所震撼,在我想来,煤矿都是又黑又脏、灰尘满天的代名词,可是大湾煤矿不然。一走进矿区:平整的草坪、绿绿的树、整洁的路、楼内更是窗明几净,墙壁雪白。 当我们站在煤矿作业区的桥上时,远看宽大的开采区景象,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尤其是当看到开采原煤所用长龙似的火车装运时,大家无不感叹平顶山资源之丰富,企业规模之大。这种火车配20多个车厢,每个车厢可以装载1吨上好的煤炭,!眼前的这一切征服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大家纷纷站在桥上,和火车留影 矿井防尘: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矿石表面的氧化、木料的腐烂、凿岩、爆破及装运等作业产生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致使矿井空气成分发生变化,不同于地面空气,称为矿内空气。矿内空气的变化,造成矿井作业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和气候条件很差,有害矿井作业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必须进行矿井通风与防尘。供给矿井各工作面新鲜空气,排除、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及矿尘;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力,避免或减少灾害事故。矿尘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为:1.有的矿尘会产生爆炸,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如果工人呼吸过多,会导致矽肺病,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为了预防矿尘危害,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进行防尘工作(湿式作业、使用水泡泥、喷雾洒水、加强通风、戴口罩工作),减少矿尘危害。我井机采队、炮 采队、放炮落煤(机采做机窝)后,煤尘浓度远远超过爆炸界限,因此,在爆破时,必须打开设置的水幕和使用好水泡泥。
煤矿安全教育: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据统计,全国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炭工业,煤炭工业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事故致因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而煤矿职工的心理隐患是不安全行为的根子,所以,早就有专家断言——研究矿工的安全心理素质,寻找出一套强化心理素质的好方法,对尽可能多地防止和减少事故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在以后的路途中,我会更加多的实现我的梦想,多到基层中去感受实习,更多的了解到我们国家的国情,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能够相处更多的解决方案来,让我们的国家的生产更加的合理,安全!
2017煤矿实习报告总结【三】
1、实习时间
20XX年10月22日, 上午8:00——12:00;下午2:30——17:00.
2、实习地点
神华宁煤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3、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让同学们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运输顺槽、掘进机、中央变电所矿山供电系统及其通风系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白其简单的工作原理。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机械工作联系起来。进而使同学们对采矿工作有新的认识。
4、实习内容
(1)运输巷道内的布置:巷道顶部有锚杆和金属网固定,在巷道的旁边有进水管路排水管路及其消防管道。行人侧宽度约为700mm非行人侧宽度约为500mm。
皮带运输包括:卸载部,驱动部,储带箱,张紧部,绞车、机尾部。
保护设施有:满仓保护,拉线保护,跑偏保护,温度保护烟雾保护,速度保护,等。
(2)液压支架
支架型号:zzp4200/17/35 Z—支架,Z—支撑,p—铺网, 4200—能承受的载荷,17—最小高度, 35—最大高度
乳化泵型号:WRB200/31.5 W—卧式,R—乳化,B—泵, 200—每分钟流量,31.5—MPa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组成: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过度支架—端头支架—液压支架—破碎机—桥式转载机
液压支架结构部件:顶梁、底座、掩护梁、连杆、前梁、伸缩梁、推移箱、推移千斤、调顶千斤、插动回路浮动活塞、液压锁、喷雾装置等
工作面保证三直原则:支架摆放直、刮板输送机直、采煤工作面直
工作原理: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
支架和输送机的前移,都是由底座上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当需要支架前移时,先降柱卸载,然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对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以输送机为支点,缸体前移,把整个支架拉向煤壁;当需要推输送机时,支架支撑顶板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以支架为支点,使活塞杆伸出,把输送机推向煤壁。
当需要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
当需要降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的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迫使活塞杆下降,于是顶梁脱离顶板。
(3)割煤机
1.型号:MG300/700-AWD1
2.组成:截割部,牵引部,电气控制箱,附属装置 截割部:摇臂、行星减速箱、螺旋筒等 牵引部:减速箱、行走机构、高压箱
电气控制箱:主电动机和副电动机、电磁阀箱、隔离开关、监控设备。
附属装置:底托架、喷雾装置、电缆水管拖移、紧链装置、摇臂调高装置、防滑装置等组成。
3.工作原理:以螺旋滚筒作为工作机械的采煤机械,当滚筒旋转并载入煤壁时利用安装在滚筒上的载齿将煤破碎,并通过滚筒上的螺旋叶片将破碎下来的煤装入刮板输送机。
(4)联络巷
实习的第一项内容是掘进机,在通往掘进机的巷道,首先看到的是通风系统,风机与隔爆开关分别布置于巷道两侧,为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提供新鲜风流,紧接着就是风门,为让巷道的风流不至于短路,巷道都设有两道风门,其中一道打开时另外一道就会关闭;其次是巷道的支护,我们可以看到锚杆与金属网混合支护,巷道成梯形状,巷道顶板设有防爆水槽,用来防爆、降尘、灭火;最后是掘进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机器,其构造大致分为切割部、铲板、小溜子、操作台、泵箱、接线组、左右履带,掘出的煤用皮带运往地面。 掘进机型号:KBZ200/1140(660)(A)
组成:截割机构、装载机构、运输机构,行走机构。其他辅助系统有: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水过滤循环系统、以及部分辅助系统。
风门分类:按用途分为永久性风门、临时性风门以及带调风窗用来调节风量的调节风门。
作用:风门是用以在需要通车和行人的巷道隔断风流或调节风量的设施。其煤矿风门常常成对出现,一个风门开则另一个必须关的原则。
隔爆水槽:矿用隔爆水袋是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引起煤尘爆炸时来稀释部分煤尘的。以减轻煤尘爆炸对矿井的危害。
(5)矿山供电系统
电力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现代的煤矿生产机械无不以电能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动力,矿山的照明、通讯和信号也都使用电能,因此,矿山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安全性、供电质量的好与坏、供电的经济性等都对矿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山供电系统分为井上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系统两部分。其中井上供电系统包括地面变电所和高、低压配电网。地面变电所有两回路电源进线,任一回路因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仍能担负矿井的全部负荷,以保证可靠供电。井下供电系统由两回路或更多高压电缆供电,并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能担负全部负荷。
(6)操作演示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实习,为了更深入的让同学们了解井巷中的运行情况,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部分同学操作了掘进机、液
压支架以及采煤机,将采煤及运输的各个动态情况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从静态的讲解到动态的运行了解到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的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本知识。
5、收获与体会
理论终归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次的实习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更能理解的到位。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直流全数字控制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 概况
鲁能集团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郭屯煤矿副井绞车系JKMD―4×4(Ⅲ)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直联传动,最大提升速度7.959m/s,提升高度853m,由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直流他励电动机,采用ZKTD250/71型,主要铭牌数据为:额定功率1300KW,电枢电压800V,电枢电流1285A,转速38r/min,励磁电压110V/55V。电气控制采用全数字控制电枢换向串联12脉动系统,可实现无级调速,具有较好的运转特性,能实现高效运行。控制系统分半自动、手动、检修、应急开车操作。调节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6RA70全数字调节器。操作系统以西门子原装PLC(S7-300型)为控制核心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本系统采用双PLC工作,主PLC负责提升机的工艺控制和安全保护控制,从PLC构成电子行程监视及监控。整个系统有主有从,互有分工,互相监视。当因种种原因需要S7-300退出运行时,经操作转换开关可使提升机在PLC退出的事故状态下转入继电器方式实现应急开车。此外,当整流柜内6RA70全数字调节器或变压器一组发生事故时,通过方式转换,修改6RA70装置参数,可将其脱离系统,提升机可在降低功率下满载6脉动半速运行。
2 、电控系统原理
电控系统为电枢换向串联12脉动系统,转速和转矩的大小是通过调节电动机电枢回路整流柜可控硅元件导通角实现,方向是通过调节电动机电枢整流柜电枢电流的极性来实现。
本系统电枢回路采用两套可控硅变流装置串联,装置内部由两组三相全控桥式6脉动整流电路,反向并联实现可逆控制。由两台变压器800KVA,联结组别为:Dd0,Yy11对两套变流装置供电。为了改善变压器原边电流波形,Ⅰ号、Ⅱ号整流柜由相位错开30°的Δ和Y绕组供电,两套装置串联并经过平波电抗器对主电机供电。通过6RA70调节器按同步原则,控制后得到十二脉动整流输出波形。励磁回路采用6RA70不可逆调节器控制的三相桥式可控硅整流线路供电。
2.1调节系统简介
本系统调节回路是有三台西门子6RA70变流器构成的速度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其中1#、2#装置为可逆变流器,3#为不可逆变流器,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速度环的主要作用是在输入控制信号不变的情况下,对由于负载、电源波动等造成的速度降低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保证速度基本不变。而电流环则为抑制起动过电流,保证拖动系统在起动、加速阶段电流上升平稳,直至到电流限幅。主给定输入通过4#、5#端子模拟输入口给定,装置主测速元件为光电编码器,在速度调节器部分,编码器测速度与测速机反馈回来的速度进行比较,实现速度环闭环控制。电流调节器部分通过装置内部自身进行电流反馈,从而实现电流环闭环控制。作为励磁变流器只需要建立恒定磁场,保证主电机励磁磁场稳定,而作为电枢变流器部分,则通过给定输入,通过检测负载电流是否过零而进行Ⅰ桥、Ⅱ桥的逻辑切换,从而改变了主电机电枢电压,实现了调速。
3、 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办法:
该绞车自调试完毕,在以后的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故障,现列举比较典型的几例,以供探讨。
3.1 在提升机运行过程中,6RA70调节器频繁出现故障F043,变流器停止运行,造成停车,严重威胁安全提升。
(1)故障原因分析:
①电网电压出现异常波动;
②主电机碳刷与换向器间接触不良,导致主电机性能发生改变;
③弱磁延时继电器延时线圈,突然释放。
从实际运行状况看,电网电压出现异常波动的可能性不大,把查找重点放在后两条。
(2)处理过程:首先检查主电机碳刷有无磨损不均匀现象,刷架位置偏摆情况,经检查发现碳刷与换向器间接触良好无异常现象。当检查弱磁延时继电器时,发现继电器延时触点有接触不良现象,因此更换继电器,未出现F043故障。
3.2 主电机出现“嗡嗡”的噪声,电机、主变压器温升加快。
(1)故障原因分析:此类故障主要是由于电枢电压波形缺少脉冲导致电流断续造成的;
(2)处理过程:出现此类故障,应首先用示波器对各个整流柜输出直流电压波形进行测量,若发现输出波形有不正常或断续,则可确定该整流柜有故障。
3.3 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可控硅的损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门极G与阴极K断开或短路,G、K间阻值为无穷大或0;
(2)门极G与阴极K间阻值变大,导通电压升高,正常运行时不能导通;
(3)阴极K与阳极A断开或击穿短路,A、K间阻值为无穷大或0。
根据现场经验,正常情况:
①A与K之间的阻值为几千欧~几兆欧;
②G与K之间的阻值为9~25欧;
③当A与K之间加10V的正向电压,G与K之间加0.8~1.8V电压时,应能使可控硅导通。
3.4 在维护过程中,光电编码器的功能尤为重要,为此介绍下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跟随着提升机卷筒旋转,在提升及运行中,它产生脉冲数量正比与提升机转动的圈数。一般我们使用的增量编码器共有2路脉冲信号输出:A、B。A,B脉冲信号作为提升机深度控制的输入信号。
对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计数可产生下列功能:
(1)通过计数脉冲的累加值可确定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行程;
(2)脉冲A,B之间相差90°电角度,通过判断其相位差的正负,可确定提升机的实际运行方向;
(3)通过测量计数脉冲的频率,可确定实际提升速度。
注意:编码器自身其本不会频繁出现故障,多是编码器线路与其他线路混在一起或编码器电缆屏蔽层损坏,造成误传脉冲,两编码器出现误差,导致停车。因此建议编码器线路单独走线,最好全程钢管穿线,必须使用屏蔽电缆,一定做好屏蔽,减少外界干扰。
4、 结束语
以上是在维护全数字直流提升机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处理技术的总结,仅供参考,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纪. 矿山设备性能测定与状态诊断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2】林天钱.西 德. 引进摩擦提升机故障分析与可靠性管理,煤矿机械,2006
关键词:煤矿;地下开采;空间概念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10504
收稿日期:20100820
基金项目:2009年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教研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成云海,(1970-),男,山东新泰人,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层运动与矿山压力控制。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patial concept of
underground mining for mining engineering students
CHENG Yun-hai1,2,BAO Ming1,2
(1. Schoo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2. The MOE Key Laboratory of Coalmine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Min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cultivation models of coalmine mining engineering students. It introduces a series of cultivation models: the promotion of the joint effects of school, college (department), teachers, students and mines; the improvement of each link of spatial concept of underground mining in the combined teaching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classes, theoretic classes and internship. With the emphases of improvement laid on the links of internship and experiment, we are to develop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ies, internship bases and production & learning & research base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of on-the-spot internship, and to perfect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ion models so as to bring students closer to the reality at the scene.
Key words: coal mine; underground mining; spatial concept; cultivation
一、概述
煤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地下空间概念是采矿设计的前提,该概念指煤矿井下复杂的采场、巷道、硐室与地质构造的立体相互关系,该空间的运转,为实现矿井采煤掘进、提升运输、供电供水、一通三防等诸多功能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现行培养方法是,通过课堂讲解(辅以PowerPoint、专题短片等演示)-实验室模型观摩
-现场实习-设计应用的四级培养过程。其注重的是学生的采矿理论、采矿生产知识,尤其注重采矿理论如何应用于矿井生产。其知识点较多,涉及通风学、采矿学、提升运输、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机械等,是横向的培养。将各知识点融会应用,即在现场生产的实际应用则是纵向培养,体现在教学方面,主要是采区设计和矿井开拓设计。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生产实践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矿井空间概念,进行工程素质的基本训练等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上述课
程的学习。由于学生缺乏矿井空间概念,使设计质量不高,与现场实际应用相去甚远,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
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宏观与微观统筹的煤矿地下开采空间概念,不能深刻领悟教材,做不出高水平的采区设计和开拓设计,毕业后在生产单位不能迅速适应现场工作,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培养地下空间概念[1-5]。
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地下开采的空间概念,迅速适应工作,是采矿教学亟待研究和现场急需落实的重要教研课题。为解决上面问题,形成有效的培养方式尤其重要[6-9]。
二、地下开采空间概念培养存在问题与改进
矿井空间概念的培养,体现在学校、学院(系)、教师、学生、煤矿五位一体的合力作用,体现在实验课、理论课、实习三大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改进的着力点也主要从存在问题的实习、实验环节入手。
(一) 实验存在问题与改进
1. 存在问题
(1)实践证明,利用采矿实验模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方法。
但由于模型是缩小了的现场布置,因此难以让学生培养真正的现场空间感觉,实物同比例模仿现场有一定难度,这也是采矿实验模型教学不足之处。
(2)目前学生上实验观摩课,教育部要求每批学生不超过15人,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量(实验室听课时间和观摩时间)与质(学生观察的细致性、全面性及思考空间布置的依据等)难以保证,由于时间紧凑,工作量大,因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清理斜巷和竖井井底到达水平后,还要向下延续20m的竖井,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都不能理解,重复向教师提问这样的问题。
(3)目前在相关高校都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室模型,如焦作的现代化矿井模型,但用过几年后,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影响教学质量。
2. 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利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资助等,进行了如下改进。
(1)建设等比例仿真多功能巷道
2009年,安徽理工大学在地面建设了矿井巷道与生产系统实物模型,如图1所示。
图2为巷道功能设计模块图,包括四个模块,即系统安装、断面形状、
监测系统、支护方式等,还含有交叉点(牛鼻子)、炮眼布置断面、轨道(含车场)等,使巷道断面设计、爆破设计、支护设计及巷道设备设施布置、观测系统等于一体。建立矿山压力地面实时监测系统,将煤矿井下各类巷道在地面建造,并安装机电设备和各种监测信号,形成一个大型实验环境,能完成十几项实验项目。
图2 巷道功能设计
以上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生产实践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矿井空间概念、进行工程基本素质的提高等起着重要作用。
(2)加强实验观摩实习的量与质的过程控制
以实验观摩“现代化矿井模型演示系统”为例,按图3对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注重矿井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关系。
图3
(3)现有实验室模型完好率的管理完善
及时与厂家联系,对失修损坏模型进行维修;同时积极引进厂家提供的更稳定可靠的模型。
(二)现场实习存在问题与改进
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针对以往存在问题,采取下列措施进行了改进。
1.存在问题
(1)学校方面实习经费不足,在矿上实习时间不足,完不成下井次数;
(2)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带队年轻实习教师缺乏现场经验,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地下开采空间概念;
(3)实纲已经趋于合理,但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不到位,仅对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等书面资料做检查,过程细节不便落实,不能有效考核实习效果;
(4)接受实习的单位方面由于安全和生产压力巨大,很难积极配合和协助落实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安排尽量少的下井次数,即使下井也是快速通过,现场讲解少,更谈不上盯班;如果实习地点是普采面,那么综采采煤工艺就得不到实习;
(5)联系实习地点困难,难以安排住宿,甚至将住宿安排在村镇小宾馆,冬天冷,夏天热甚至蚊虫叮咬,学生到了就想返校,影响实习效果;
(6)煤矿技术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充分的协助培养,水平高的工程师工作繁忙,不能给学生讲课,而其他的工程师讲课达不到理想效果,备课不充分,学校和矿方没有给现场讲课的工程师应有的讲课费,靠的是思想觉悟,致使达不到现场实习的预期效果;
(7)有些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时间正是补考时间,学生还要忙着补考,或者忙着考公务员、研究生,影响了实习效果。
2. 改进方法
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以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上述存在的七项问题,进行了如下改进:
(1)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在现场实习培养空间概念的重要性,优先保障学生实习经费,增加实习补助,2010年增加40%,全部报销路费,改变原来仅在安徽省实习的惯例,可以到省外实习,派出部分学生到波兰交流实习;让学生到地表岩土工程与非煤矿山实习;
同时联系条件好的企业解决学生住宿,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弥补了经费不足的困难;
(2)采矿工程系青年教师轮岗,制定了下实验室计划安排表,提高对矿井相关模型的熟悉程度;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其内容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迅速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采矿工程系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去矿参加生产实习,每年安排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1年,数名年轻教师到矿挂职锻炼1年;
(3)学院建立实习检查制度,增加对实习的效果、安全等的管理;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个教师带10名学生,并定期评选实习、毕业设计先进指导教师。
鼓励本科生学习现场技术,参与科学研究,对发表相关论文的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奖励1 000元,报销版面费;
(4)对现场企业配合不够到位等难题(问题的4~6条),做法如下: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系统的实习教学及管理体系。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已与淮南、淮北、皖北、新集、徐州、大屯、兖州等矿业集团18个生产矿井签订了学生实习相关事宜,建立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地的实习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实习课程设置、实习规范等,构建系统的实习教学及管理体系,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完善和发展采矿工程学科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促进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建立产学研基地,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育人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煤炭企业所具备的实习基地资源和设备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可从实习单位选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实习、实验的指导,并及时向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践的综合情况。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由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的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外部的教育资源,为提高采矿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5)针对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采取的做法是:
在现场工程师上课时,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要求带记录本,对重要的图进行手工绘制,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和积累系统资料的习惯;
由学生来制定下井的具体目标,落实到每一次下井,自己确定下井观察内容;
每个学生分头收集不同的专业资料,形成压力传递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要独立考虑、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
每次下井前提出不少于20个问题,提前查资料,在下井前的晚上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下井将书本知识与现场实际生产设计相联系;
按标准评学生作业,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差合理分配,认真考核实习质量,使学生自我加压;
实习时让学生总结矿上技术材料,这是学生普遍缺少的技能,同时也正是一项需要培养的重要技能。
(三) 理论教学的完善
理论教学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为此近年来通过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的纸质、电子教材、讲义、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注重课堂讲解,以实际工程案例引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了学生从空间角度处理问题的习惯。
另外,加强设计指导,经常与学生探讨一些相关问题,使指导具有针对性。
三、小结
通过完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加快实验室、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建设,有许多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了高水平的专业文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使学生培养更接近了现场,缩短了学生成才的时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地下开采空间概念培养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的工作是:开放模型实验室,反复强化学生的矿井立体概念;建设大型液压加载模拟实验架,提高学生对岩层结构与岩层运动的空间认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巷道、采场三维设计技术的发展,进行煤矿井下的立体仿真设计(含动画演示);利用三维数字电影、四维数字电影演示采矿立体系统等让学生对井下实景有真实感受[10,11]。
参考文献:
[1] 桑玉军.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35-137.
[2] 魏希三,熊伟,加雄伟.矿山安全生产培训系统设计[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2):98-101.
[3] 汪理全,梁学勤,张吉雄. 采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1999(1):43-46.
[4] 郭保华.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改革措施[J].陕西煤炭,2007(5):25-27.
[5] 姜福兴.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矿业,2003,12(3):64-65.
[6] 李学华,万志军,朱清.国际性采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67-68.
[7] 邵登陆,岳宗洪.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J]. 中国矿业, 2008,17(9):99-102.
[8] 王磊.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煤炭经济研究,2010,30(2):92-94.
[9] 何廷峻,汪佑武.高校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1):103-105.
[10] 夏艳华,白世伟.层状地质体与地下工程开挖三维可视化[J].岩土力学,2004,25(12):76-80.
Xing Daxue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ongqing 400037,China)
摘要: 专业建设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居于核心的地位,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要迈上健康持续发展快车道,必须紧紧抓住专业建设这一核心不放。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形势下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狠抓专业建设,取得了应有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
Abstrac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core of systematic engineer of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talent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t to healthily develop talent training only if the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aid attention to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 and some experience.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服务企业 服务社会 高素质技能型
Key words: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mbination; service for enterprise; service for society;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61-02
0引言
近年来,学院发展速度快,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好评。这跟学院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注重质量内涵发展,为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了大量适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密不可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不抓住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完全可能事倍功半、徘徊不前甚至在同类院校中败下阵来。学院在这方面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以其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核心要件――专业建设为抓手,健康有序地全面推动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学院也因此在2010年初顺利跻身国家100所示范高职院校行列。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更新专业结构
学院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各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培养适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必须在专业的开设上要与时俱进,贴近“市场”对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际。为此,学院始终以市场用人需求为风向标,不断调整更新专业结构,尽可能地让所开设的各专业培养的人才都有良好的市场行情,培养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能有良好的就业空间。
专业结构调整更新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为前提。一方面,调动一切可以的力量,形成市场调研的长效机制:各专业教研室把市场调研为重要内容的专业调整更新工作作为教研教改工作的必备内容;营造全校教职工关心市场、考察市场、分析研究市场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将知名企业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纳入进来,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共同研讨市场现状,共同预测市场未来。通过这些方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更新,形成了合理的专业结构。既保留了历史悠久的机电类专业和煤炭类专业,也砍掉了部分市场前景不看好的专业。比如,前几年,尽管煤炭行业不景气,但是学院经过反复论证,以系统思维的工作方法和发展的眼光预测到那是短暂的,一定会有复苏的机会,基于此,在煤炭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学院依旧对煤炭类专业“痴心不改”;也正因为如此,为后来煤炭行业复苏赢利大好发展机遇积累了丰富办学经验、准备了坚实的办学条件。又比如,学院曾经开设过师范类专业,主要为矿山子弟学校培养师资,也开设过文秘专业,主要为行业培养文秘人员,对于这些专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存在的生命周期不长,因为随矿山子弟学校陆续被地方接管和学校、企业管理人员对拟用人才学历层次的提升,这些专业的专科层次也跟不上形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对之“忍痛割爱”。
随着重庆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五个重庆”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不断打造,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环境业、物流业、信息业、房产业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在抓住以往机电类、煤炭类等长线专业不放的基础上,增设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产品造型设计、物流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等专业。通过保留、调整、充实,目前,学院10个教学院系已开设了9个大类的专业共计40余个,呈现出结构合理、市场覆盖面广的良好态势。
2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突出专业建设内涵
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准绳开设对路的专业,是为其用人单位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内涵,还必须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因为专业最终要以其内含的课程来体现,如果其内含的课程没有建设好,任凭多么对路的专业,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设法突出课程建设这一重点。
要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一是要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多下功夫。各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上,这主要由专业对应行业工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条件及其认知特点决定。不同职业工种其职业能力标准不相同,在课程设置的学科门类上就有所差异,所以,要让各专业所属课程学科门类能够满足其职业能力标准的基本要求,就要对所开设各专业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明确其知识要求、技能(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各专业所开设课程学科门类还有一个结构序化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就有可能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生的学习基础条件相脱节,为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带来阻碍,也就达不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所以,对各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还要对其体系进行结构分析,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对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各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抓住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对已有教材内容进行充实更新,进一步发挥已有教材的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及其课程的调整更新,加大校本教材的编写力度,确保各专业所开设各门课程都有合适的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传承、带领作用。为了大面积提升教材建设质量,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学院注重精品课程的打造,取得了应有效果:目前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3 门、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 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 10 门。
3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基本教学条件的保证,实验实训条件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目前,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实验实训条件普遍是其专业人才培养的软肋。学院在这方面不断挖掘并整合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全面实现了“黑板上开机床加工产品”之类纸上谈兵的零记录。对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整体职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地充分发挥原有基地的作用,能够用作学生实训操作使用的,就尽可能让学生操作使用;不能用作学生实训操作的,就用作观察教学使用或专业理论教学中直观教具使用,总之,让它们排上用场,力所能及地把光和热发挥出来。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学院十分重视对实验实训基地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第二,学院在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实训资源基础上,对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又不断改造、更新与增设,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使之满足校内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目前现有专业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492余万元,建有“建筑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煤矿瓦斯监测模拟实训基地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38个。同时也不断创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近几年引企入校基地建设模式也日渐明朗化,并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引入了重庆韵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飞尔达有限公司等近10家公司即是近年来引入学校的生产性企业,他们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学生开阔眼界、掌握产品加工工艺、提升专业技能起到了良好效应。第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了让企业与学校实质性合作,而不是碍于情面违心地应答,学院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恪守互惠互利、“两情相悦”、规则约定等方面原则,并且在利益方面在互惠互利的大原则下还尽可能向企业倾斜。近几年在与重庆能投集团所属企业、四川煤炭集团下属企业等老朋友密切合作、增进友谊的基础上,也不断与一些新的企业交上了朋友,为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铺平了道路。
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最终是为了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质量,让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应有的提升。为此,学院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配套地推进“双证制”制度的落实与执行,要求每位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一项以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市大学生采矿工程类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机动车辆类(摩托车)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重庆市建设系统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分站;能够独立开展维修电工、爆破工、工程测量工等51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学院也是劳动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重庆软件工程师考点,并经授权具有NOVEL网络管理师、微软ITC考试认证资格;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近三年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已完成6500余人次的培训鉴定工作,近三届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9%以上,实现了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有效对接。
通过“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既为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它们的功能,产生了良好实践性教学效益。
4以队伍建设为引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336 人,其中正、副教授 110 人,国家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3 个,全国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人;国家和重庆市级专家库成员 7 人。
学院为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为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学历提升,目前学院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124 人,在读硕士、博士 31人;也积极支持他们赴国外高校学习考察,让他们吸纳世界先进成果,拥有世界专业前沿知识和专业教育理念,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期间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至少赴国外考察学习过一次;鼓励他们深入行业企业锻炼,每年寒暑假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学习提高,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通过这些渠道,学院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已达到205人,大大提升了在整个教职工队伍中的比例。另一方面,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近年来引进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研究生和硕士学位人员共计21人;引进具有高级职称、能够独当一面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17人。兼职教师队伍也是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院也十分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贮备:近年来学院兼职教师库中也拥有 315 余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成为了学院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资源,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与其所在单位对其安排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许芳奎,吴永礼.依托行业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创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
__年3月初,我作为一名刚刚离开大学校门初踏工作岗位的新同志,微含稚气,内心充满了轰轰烈烈干番事业的热情。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一年的见习工作业已结束。转眼回顾我在区农牧局经管站的这一年工作,收获颇丰。在这一年中,我不断奋发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尽快的让自己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完全融入了经管站这个大家庭中,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就见习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的社会观,增强组织观念,顾全大局,服从分工,勇挑重担,思想作风端正,工作踏实,锐意进取,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始终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保持自己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使自己能胜任基层的各项工作,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在加强政治思想学习的同时,我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使自己胜任各项工作。一年来,我先后参加了21世纪干部学习力培训,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学习,村务、政务公开条例的学习,并自学了与我们的业务紧密相关的基础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知识。通过以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了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开展,各种惠农项目在农村基层的落实,基层工作越来越多。自参加工作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积极参加并完成了多项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1、__年4月初—__年6月中旬,参加___、___等乡(镇)的沼气后续管理工作。详细统计整理了各项目村的沼气建设、配套设施、后续管理等资料。参加了全省沼气后续管理现场会召开的准备工作。
2、__年7月底—__年8月中旬,在经管站领导和老同志的指导下,我参加并圆满完成了关于____财务情况的核查工作。此次工作经历也为我今后顺利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__年8月底—__年1月,参加了全区农村经济年末预报及年终综合报表的调查、统计、汇总等工作。在我股领导和业务骨干同志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关于全区农村会计电算化示范点的建设方案和考核验收的文字工作。
一年的见习工作锻炼,使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逐渐稳重成熟。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现代办公技能还不强,社会实践比较少,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努力学习工作,勤于思考,找出不足,进一步熟悉业务,有针对性的深化理论学习,并加强锻炼独立解决事务的能力,争取实现“质”的飞跃,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干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见习期个人工作总结2
回顾我的见习期生活,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学习和钻研,我很快掌握了现场施工技术,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技术相关工作,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际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努力快速积累现场工作中的经验,让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去。
现场思想政治的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我认为勤勉的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所以在见习期间,我工作积极努力,吃苦耐劳,能很快适应现场的艰苦环境,与同事相处和谐,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在业余时间,我努力学习工程造价、现场管理,为后期能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是对我一年来所有努力的肯定。我努力办理工程经济签证,在一年的时间里为公司经济效益达三十万余元,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我深深地了解,我今天的成绩和进步与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学习,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为公司再创佳绩作出贡献!
见习期个人工作总结3
我叫__,20__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于4月份分配到___报到。5月份正式进入岗位工作。时光荏苒,一年的见习期已悄然而过,在见习的这一年当中,我尽量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熟悉掌握多元的专业业务知识,能够比较得心应手的开展各项工作,这些可以说都受益于各位领导的栽培和各位同事的赐教,下面我将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虚心学习,努力进步。
见习期间,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缺少实践经验,井下现场经验匮乏,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向领导和井下工人学习,加快补充自己的现场实践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煤矿的每一项工作,争取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机电工区见习期间,开始总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事都在队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慢慢掌握,在井下机电设备检修时,总会看见很多实际应用中才会有的技术问题,例如检修柴油单轨吊、维护皮带机时都是比较专业的技术知识,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所以现场的工人师傅,跟班人员,他们便是我的指导老师,他们使我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二、恪守本职,扎实工作
我深知煤矿技术工作的艰难与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格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只有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为此,我把履行岗位职责、虚心学习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
在安监队见习期间,天天下井到掘进工作面跟随作业人员一起进出井,现场观察、记录作业人员作业的过程,在领导的正确指引下,认真对施工辖区的设备和人员进行安全职能监督,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中,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坚决狠抓无证作业,坚决惩治其他安全违规行为,使自己能够掌握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与薄弱环节。再与《作业规程》、措施等相比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一线经验。也经常与同事、师兄们一起讨论《规程》、措施的编写依据和实际效果,这些都是不可多的经验和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自己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
三、朴实诚恳,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煤矿的技术人员,我知道应该具有朴实平淡的本色,努力让自己做到朴实不虚妄,热情不虚假,处事不急躁。心中始终要有规章制度,能够准确严谨的处理每一项工作,特别是井下技术工作。
在工作方面,不怕困难,始终提醒自己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虽然煤矿的加班比较多,但我深知井下的煤矿工作更没有假期,所以我们不能有怨言。对于难度大的工作,要敢于迎难而上,以自己诚恳的态度和虚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在生活方面,我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些都使得我保持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知不觉就工作了一年的时间,总的来说,这是学习的一年,是锻炼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在队里,我很好的完成了队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从职工的学习,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到现场的跟班,我都能较好的完成,积极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科室里,我跟科室的同事们学习,任何地方任何场合,都希望自己能多看到,多学到,偶尔能帮上忙的地方也积极参与。由于前期自身经验的不足,使得我养成了虚心学习的好习惯,我知道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路还很长,我也将以一百分的热情投入到煤矿技术的工作当中,始终保持严谨扎实的态度,积极思考,善于开拓,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我将继续发扬、推进,对于存在的不足,我将努力克服。为我项目部和我安全科在未来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不懈努力!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努力的,尽量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这对我是必须要要求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最严格的,一定要做到为公司的事业尽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煤矿 人才队伍
八矿在总结提炼建矿50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以弘扬“三视”文化为内核,围绕建设500万吨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把个人追求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全力打造蓝领方阵、技术英才、高智人才等四大人才林,营造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矿井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证。
一、倾力打造高素质蓝领方阵
在煤矿安全工作中,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高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给矿井的安全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此,八矿围绕“两个强力打造”,着力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一是强力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认真落实“三不四可”和“三基三抓一追究”,不断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力度,深入宣灌“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的理念,强制执行班前会安全礼仪,广泛开展安全宣誓、为职工过安全生日、“安全故事会”讲评等活动,持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实现了由被动的“要我安全”向自觉的“我要安全”的转变。
二是强力打造蓝领职工队伍。八矿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建成了国家三级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全煤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集团防突实训基地等教育阵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万人大练兵、千人大比武,争当百名技术英杰”活动,持续提高职工安全技能水平,实现了由“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的提升,提高了矿井安全软实力。
三是发挥激励引导作用。不断加大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的力度,充分调动职工学技能、钻业务的积极性。比如,对自救器操作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奖励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对夺得职业技能大赛各工种第一名的,矿给予5000元奖励,并选送优秀选手参加上级举办的技能大赛,对取得集团技术比武第一名的,授予“技术状元”称号,给予2万元奖励,并推荐为集团劳动模范;对取得第二至第五名的,授予“技术能手”称号,给予1万元奖励,推荐为矿级劳动模范,使高技能人才真正“名利”双收,营造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培育专业技术英才
认真落实“党管人才”方针,坚持“重才、惜才、育才、用才”理念,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开辟了“绿色通道”。
一是注重引进和培养并重。近年来,从矿井战略发展需要出发,不断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想方设法引进矿井急需的紧缺人才。八矿依靠矿井良好的发展前景,依靠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近年来引进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比重在60%以上。同时,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高校深造,培养矿井所需的紧缺人才,建立起了一支门类齐全、规模可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二是注重激励制度建设。引进人才是基础,发挥作用是关键。八矿出台的人才激励政策规定,对入矿的研究生,首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一年后按副科级干部使用,表现优秀的,2年后基本上都能走上中层正职岗位。本科生见习期满后,安排到机关或基层从事技术管理工作,2年后一般都能走上副科级岗位,主管技术员全部明确为技术副主任或副队长。对于引进的大专生,彻底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线,男的一律安排到井下一线工人岗位,女的安排到地面工人岗位。对于这部分人员,主要采取从职称评聘、岗位调整进行激励。取得中级职称的,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取得高级职称的,享受正科级工资待遇;表现优秀的,由工人岗位转到技术岗位工作,建立了人才成长的“双通道”。通过落实这些激励政策,增强了矿井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八矿完成的《矿井综合信息化建设》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一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得集团科技创新最高成果奖。这些成果转化以后,解决了一批制约矿井发展的瓶颈问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矿井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曾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示范矿”称号。
三、研究生班组成为高知人才成长摇篮。八矿将全矿采、掘、机、运、通、安等战线的16名全日制研究生和4名在职研究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研究生班,这在全国煤炭系统来讲属于首创。20名研究生,大的30多,小的才26岁。研究生班建立了《八矿研究生班章程》,下设采煤组、开掘组、机电组、通安组、自动化组和经营管理组等6个专业组。仅仅一周,《综采工作面风巷水冷式降温换热器研究》、《井下大巷水沟清挖机的设计研究》等11个技术攻关项目就确立了,6个专业组无一空白,最多的一下子确立3个项目。研究生班组成立一年多来,先后完成了矿车掉道复轨器、瓦斯传感器升降装置等一批实用型技术革新项目,取得可观的效益。为提高研究生班组成员的实践能力,八矿实行了“班长助理”培养制度,每个研究生自己找一名老班长结成对子,签订师徒协议,并担当班长助理,全程参与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组织班前会班后会、处理隐患及组织生产,协助班长搞好安全生产,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们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锻炼,今年又有2名研究生班成员走上了领导岗位。
关键词:煤矿掘进;电气系统;控制;维护
1.煤矿掘进设备电气系统分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之中,掘进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水准都十分重要,影响着整个煤矿的生产水平。要促使挖掘效率的提升,确保生产活动稳定有序开展,其关键在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电气控制技术,确保成套设施的自动化水准得以提升,促使其和当代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水平相匹配。从国内的发展情势来看,掘进设施的电气系统最先是针对进口设施展开测绘,在此前提和基础之下,正式进行设计的,由于当时对系统工作情况以及相应的工作理论都没有深入的掌握,相对来说较为缺乏,所以,从当时的控制技术层面来看,很多技术都是直接套用了机床的相关控制技术,而作为井下工作,其条件和环境是较为恶劣的,其控制的效果并未能达到预期成效,许多设施器件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经常出现各种故障,给生产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虽然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研讨和完善,但是从最终的控制成效来看,依然是不尽人意。一直到上世纪末,在电气控制系统中运用到了可编程控制器(PLC),推进了国内掘进设施自动化水准出现了本质上的改观和进步。在控制中心中,PLC凭借程序对逻辑操作加以掌控,将单片微型机当做系统的综合智能保护器的核心所在,而且,模拟电路被数字电路正式替代,促使系统抵抗干扰和冲击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步入到本世纪,从电控系统组构上来看,逐步简化,而且,增加了许多全新功能,比方说在线监测、在线诊断等,很大程度保障了设施的正常运作,促使现代化的掘进生产拥有了坚实的技术力量和基础。
2.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与运作情况分析
2.1掘进设施电气控制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研究
以上所说元部件构成的电气控制系统,能在井矿之下恶劣的条件下展开掘进工作,比方说,断面自动化切割,能依照安装在不同油缸(比方说回转、铲板、升降、伸缩等)之中的位移传感器来确立设施动态运作进程之中位移量的变动数值,不但如此,可以凭借可编程控制器或者是计算机对掘进设施展开操控,以此调整截割头的边界,确保能自动化地切割出规则的、完整的煤巷面。同时,凭借对掘进设施位置坐标的获取,能有效对其进行自动化定位,而且,依照设施前进的距离以及方向展开操控,哪怕是设施处于不良的工作环境中,比方说大量的尘埃或雾气等,也一样可以依照施工的具体要求,自动调整,减小偏差,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避免出现多挖或少挖的情况。除此之外,系统能依照对不同煤层工作面的硬度负荷检验等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步判别矸石和媒体,以此促使生产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真实有效地促使井下机器挖煤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得以实现。
2.2系统构成情况分析
2.2.1执行部门
在掘进设施中,是充分运用电磁阀的作用,对液压行为(如升降、运行、支撑等)进行控制,在切割臂摆动过程中,需要凭借电液比例阀控制其行为和速率,这些元件和异步电动机共同构成了设施电气控制系统的执行部门。在异步电动机中,含有三个电机:第一,油泵电机;第二,切割电机;第三,装运电机(由两台型号相同的电机构成)。在对系统的设立过程中,关键是要注重各个电机的开机次序以及彼此间的闭锁关联,不但需要利用软件对各个电机逻辑进行操控,而且,还需要对装运电机正转以及反转间的硬电路闭锁加以设立。
2.2.2传感器
在掘进设施电气控制系统之中,传感器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其中,最为常规性和常见的含有四种:第一,冷却水量传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三,油路压力传感器;第四,油温油位传感器。其主要的作用是凭借对设施中的关键性元部件的检测和控制,促使其全面发挥应有的功能,比方说对漏电进行保护、对电路展开控制等等。从目前的传感器来看,通常都是凭借光电进行隔离之后的数字信号站来通讯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抵抗干扰的水平,而且,在进行接线时,也更为便捷。广泛运用了先进的现场总线组构之后,对系统接口进行了统一,进一步促使操作程序更为简便,而且,致使检测工作的展开更为简单。
2.2.3人机界面
从控制系统层面来说,之所以设置人机界面,其目的是为了促使系统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确保操作更为便捷和精准。液晶显示器运用现场总线的形式,链接到控制器上,而且,对信息经济及时有效、系统全面的传导,把各项数据送达到地面,从而促使对电机以及电磁阀等各类部件的操作得以实现。由于电控箱和界面是设计成彼此分离的,这就促使操控人员可以不受到操控系统详细运作的制约,以此确保了对整个机器的宏观操控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3.电气控制系统的运作维护研究
3.1在线诊断系统的运用分析
凭借在线诊断系统,能科学及时地对电气故障信息进行有效分析,而且,将分析的结果在人机界面上加以显示,操控人员以相应的分析数据为基准,全面结合设施的运作经验,准确找出出现故障的位置以及原因,而且,要能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比方说,假设在运作过程中,油泵电机突然停止转动,而且,显示“油泵电机缺相”,操作人员应当注意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接触器缺相运作;第二,供电电源缺相;第三,电流传感器运行异常;第四,隔离开关缺相运作;第五,电机绕组缺相。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进行逐步排查,对其范围进行有效的缩小,找到出现故障的部位。同时,在线诊断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历史查询功能,在历史查询界面之上,能有效地对故障的具体情况、出现的时间等做出有效显示,而且,当出现断电的情况时,系统所储存的内容是不能丢失的。凭借对历史故障的查询,不但能更为系统全面地对目前的故障做出有效分析,而且,也能有效预测出现可能出现的新的故障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依照某些故障所出现的频次,来对元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做出检测,而且,也能判别工艺的运作是否合理有效。
3.2常规性的维护工作分析
从电气控制设施的常规性维护工作层面来看,其所涵盖的内容较多,比方说,设施的绝缘、卫生打扫、密封、运作过程中对温度的把控、接线口的加固、预防腐化等,通过这些常规性的维护,能确保电气控制系统处于最佳的运作形态之中,而且,对其使用年限也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保障作用。当系统出现问题之时,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故障的相关类型加以确立,要对这其进行判别,是属于逐步出现还是突然出现的;第二项工作是对那些不能进行正常运作的部件做出确定,同时,要将其分离出来,以原理图示为基础,确认可能引发故障的有关部件;第三项工作是对故障部件进行维修和处理,确保系统能正常投入运作;最后一项工作是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此保证该系统的运作参数适当有效。伴随矿井的规模日益扩展,掘进设施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和复杂的工作条件,在快速排查故障的标准之下,电气控制系统中开始全面运用在线诊断技术。
4.结语
当代的电气控制系统有效促使了掘进设施效率得到提升,而且,促使挖掘的过程更为智能和规范,但是,由于开采规模持续扩展,相应的条件也逐步复杂,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系统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作为技术人员,应当在实际的运作以及维护过程中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持续改善设施,确保控制技术更为科学全面,以此促使其生产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马昭.掘探一体化技术探讨[J];煤矿机械;2011年09期
[2]何洪瑞.浅谈煤矿掘进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