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赞美泰山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美泰山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赞美泰山的诗句

第1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当空,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位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远远望去,山虽不高,却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十分壮观。只见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刻有“敬亭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穿过牌坊,快步向山上走去。

上山的公路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累得我满头大汗。我抱怨道:这难道就是“诗山”吗?一点感觉都没有,李白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好诗呢?这时,一辆电动观光车缓缓地驶了过来,妈妈赶紧问道:“请问上山的路还有多远?”司机笑了笑:“远着呢,上车吧!”车沿着弯曲的公路行驶,碧绿的茶树满山遍野,高高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核桃。我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门。

我跟着诗人的脚步向山上走去,踏着石子路,这在树阴下。树沙沙作响,风轻轻拂来,地上的小草生机勃勃,路边的野花露出“笑脸”。小路右侧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面刻着古代诗人在此留下的诗句,有描写花草树木,有赞美美丽风光。这些石头与敬亭山巧妙、自然的融合,真不愧为“诗山”啊!

越往山上走路越陡。我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一个山凹处稍作休息。山凹四周全是竹子,有嫩的,有老的,有浅绿的,有枯黄的,有的细如手腕,有的粗如碗口,可不相同。一阵凉风吹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竹林深处有一尊石雕像,她就是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唐朝“玉真公主。”我坐在竹凳上,感受着风的吹拂和竹的清香,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第2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作者:福海初级中学九(2)班

王周婧子

“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题记

“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在这片非常富饶,非常繁荣的土地上,我度过了十三个春秋。我目睹了祖国母亲的强盛,伟大!

过去的几百年,祖国母亲遭受了多少磨难和艰辛,我们从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从悲愤彷徨走向意气风发,在反复选择中找到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客观真理,在艰辛探索中走向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

可是,当今我们同龄人中的有些人,他们不大了解祖国母亲的过去,不大理解祖国母亲的今天。虽然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和历经十年的浩劫,使我们的祖国母亲落后贫穷了,但是,她毕竟是我们的祖国母亲啊!她没有被打倒,而是以挺拔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为祖国母亲的女儿,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和自豪。我爱我的祖国母亲,她给了我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让我茁壮成长。我的祖国,我的母亲,她生我,养我,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我一刻也离不开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就像台湾与大陆永远不能分割一样。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我深深地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知道她是多么值得人们的尊敬,知道她是多么的让人爱戴。我在这片土地上,虽留下过无数的脚印,但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留下一首优美而激情的赞歌。赞美我的祖国,我的母亲,赞美她那一头乌黑的像瀑布一样的秀发——森林;赞美她那激情澎湃的热血——河流;赞美她那白皙无暇的皮肤——土地。

总之,我要高声赞美我的祖国,赞美她的富饶,她的美丽,她的善良,她的勇敢。她既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又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立于天地之间,永恒长存!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无数座高山,无数条河流。我爱她的两条龙——长江和黄河。

这两条龙哺育着十三亿的中华儿女,对我们的恩情不次于自己的母亲,我们称他们为母亲河。

我爱她的五岳——泰山、恒山、衡山、嵩山、华山,他们风景如画,让人们如痴如醉。祖国的山河一起奏出了和谐美妙的音符,使得儿女放松自己,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而回首过去的历史,我们的祖国她饱经风霜: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经历了无数的灾难,经历了从古至今五百年的光辉历史,经过了多少次的改朝换代,经历了两次的世界大战,也经历了辛辛苦苦的八年……这些还历历在目,使得祖国千疮百孔,但是,她没有丧失斗志,没有被难倒,反而更坚定了她前进的步伐。

她的坚强不屈,她的百折不挠,她的坚韧无比,她的……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有人用诗词歌赋来赞美我们的祖国,有人用实际行动来保卫我们的祖国,甚至有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祖国神圣的领土。

在战争年代,英勇的抗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身躯阻挡了敌人的炮弹;如今的解放军战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百姓的安全。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些爱国的诗句更激发了我爱祖国的信念!

第3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在闽南德化县赤水、上涌、大铭三个乡交界处有一座九仙山,却不仅可以令人"一览众山小",还能让人产生九仙山上"只有天"的感觉。

九仙山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九仙山海拔1658米,年均雾日300天,相对湿度87%,平均风速7.0米/秒,因此四季皆有云海。只是我们到的时候时值秋高气爽,登到主峰,可见丽日当空,蓝天在上,狂风呼啸,草倾树摇。虽然,人被风吹得站立不稳,呼吸困难,却又生发出要"凌绝顶"的豪情壮志。攀登九仙山,见到不少岩石相倚相依,阳光透过山石的折射,形成瑰丽的光圈和七彩的颜色。

九仙山顶峰设有气象站,是全国重点,福建省唯一的高山气象观测站。从气象台的城墙垛口向外张望,群山连绵起伏,如巨型的孔雀开屏。湛蓝的天色与青黛的山色都由近而远地渐变,越来越淡,在极远处以耀眼的纯白色相交错。为那美丽的渐变色所迷,我端着相机拍了不少照片,不觉同伴都已走远。

绕过气象站,沿曲径通幽的山路行走,走过"风动石",到达最高点--"只有天"。周围的一切景物忽然变得无足轻重,眼中只有头顶的那片天,那么蓝,那么纯净。"只有天"外是悬崖绝壁,看一眼都会心惊胆战。

站在刻着"只有天"的那块巨石前,山风吹得人摇摇欲坠,须用手紧紧抓住崖壁,以免被风吹下山崖去。有胆大,喜欢探险猎奇的同伴早已按耐不住,手足并用地攀上了"只有天"。风将他的几绺头发吹成冲冠乱发,将他的夹克衫吹成了蒙古包,而他却兴奋地在巨石上手舞足蹈,双手连作"V"字的手势。又用手掌向上托起,表演"一手遮天"。那架势,哪里看得出他已经五十多岁,行将退休?分明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

其他人看他如此"神勇",也都一个个轮着往上爬。只是那山石太陡,山风过于凛冽,有的男士就变成了杂耍的猴子,或是鼓上蚤时迁。女士需要他人相助,就演绎一出"只有天"上"英雄救美"的场面。此情此景让大家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九仙山不仅自然景观神奇瑰丽,也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相传战国的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辞去齐国军师,浪迹天涯,最终选择此地,修建茅舍,聚众讲学,并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九仙山上有灵鹫岩和永安岩,皆是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寺庙。其中唐代雕刻的弥勒石刻造像高2.7米、宽3.1米,元代雕刻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至今保存完好,是九仙山的镇山之宝。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有"九仙今已压京东"的诗句。明代礼部侍郎翁正春赞其为"真齐鲁间最圣地也"。历史上许多隐士骚客,常会于此,吟诗论文,赞美九仙山胜境。

来九仙山看看吧,因为九仙山上只有天!

地址:福州市杨桥西路157号“世纪佳源”8#501 (350002)

第4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典雅技巧一:力求诗意

一纸好的评语是一支激活素,可以把沉睡中的学生激醒;可以让信心、雄心如樱花般开得灿烂,开得耀眼;可以使心如枯井般激不起半点波浪的人,心灵之泉喷涌,变成浩瀚的大海。一纸糟糕的评语是一种制冷剂、一剂麻痹药,可以让燃起的烈火,整个掉进冰窖,去品尝冰的刺骨,与那千年寒冰共唱:“冷了,冷了,冰冷了……”;可以使如长江流水般的心河,变成黑色死潭,就算把泰山投入,也可能不见一丝波纹。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格,以发挥议论诗意化的形象赏识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典雅技巧二:巧用名言

朋友,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也许“雨霏霏”会使你“感极而悲”,“皓月千里”会使你“心旷神怡”,但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活的真谛。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章写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苦闷与彷徨,结尾处以范仲淹、杜甫、李白的名句来勉励读者,画龙点睛,富有哲理,余味无穷。

典雅技巧三:哲理升华

受挫一次,会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步;磨难一回,会对成功的内涵悟透一层;失败一次,也同样会对幸福的意义百倍珍惜。

用精练而极富内涵的哲理化的语言,阐述了对幸福的看法和认识,给人以启迪。

典雅技巧四:善用修辞

眼前是无尽的深渊,你没有止步,心中是无畏,是对嶙峋怪石的藐视,是对黑暗的憎恶,是对生命升华的渴望。充满力量的心,化作快速的脚步;你跌落,你飞扬,你也挥洒着泪珠,那隆隆的声音是你的呐喊!面对你,有人提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赞美。

在这里作者自由灵活地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格,将瀑布刻画成一个顽强的战士,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典雅技巧五:多用想象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无畏;……

“2”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是无可挑剔的美。于是,我们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点点渲染;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

“3”是一只耳朵,是聆听。聆听着无限忧伤,聆听忧伤的倾诉。于是我们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无奈;……

作者新奇浪漫的想象让人击节叫好。看似普通的几个数字,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具有了灵性,充满了诗意。

典雅技巧六:活用抒情

生命树上的落叶缓缓飘落,不经意间,才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4圈年轮;宽的,是我的欢乐;窄的,是我的忧伤。每一圈年轮都告诉我――我又大了一岁。

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是我成长季节中的困惑?还是对逝去光阴的留恋?作者以散文般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读来真实感人。

典雅技巧七:巧借课文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冷香飞上语文》)

课文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等进入作文是一件令人爽心悦目的事。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的诗词、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柳永的《雨霖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杜甫的诗歌和朱自清《威尼斯》等课文中的人事景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显得亦庄亦谐。当然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引用,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这就好比古使用典故的雅词一样,将原文或原诗简缩成一个语或短语,使读者一看便知是用了哪篇课文中的人事物,从而又使文章典雅而显书卷气,雅致大度而不俗。

典雅技巧用于构思谋篇,其实也很容易操作。典雅技巧之实战演练:《寻》。

运用相关技巧谋篇构局,结构整篇文章可分三个步骤:素材准备、构思提纲、写作成文。

素材准备:

1.当看到题目之后,尽力在大脑中搜罗与题目有关的文化素材。

请思考:对于题目《寻》,你能想到哪些有关“寻”的诗句名言?你能想到哪些在自己作品中写过与“寻”有关的诗人?

2.假如你想到了很多的有关“寻”的诗句或者作家,那么,再想想,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做一个序列吗?

3.时间顺序出来后,你能根据各个不同的“寻”,得出一个相同的主旨吗?

4.抽取其中的概括性强的句子作为“题记”或者作为第一部分的引言,这样可以构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例文2就是抽取了坡《念奴娇》中的名句开头的)

5.按照时间顺序,用诗人的“寻”句作为每一节的开头(至少三节),接着抒发你对该诗人“寻”的评价,抒发时,要考虑使用偶句、排比句及散句等,使用一些具有古朴之味而且仍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言词。(按时间顺序构建全文,文章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6.文章的结尾,用压缩性的排比来抒情总结(文章2即用此法)。一定要表达出你对“寻”的见解,对诗人(词人)“寻”的态度。

构思提纲示例:《寻》

屈原的“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求楚国的未来之路。

李贺的“寻”: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寻找诗人自己的理想。

李清照的“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个人生活的出路。

辛弃疾的“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找寻志同道合的人。

的“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寻问国家的未来前途由谁来掌握。

第5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情结;意象;性情;情话

Wise happy water, savant Leshan――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Middle Ages poetry scenery talk between lovers

Feng Rimei

【Abstract】Kong Zi said: “knowing happy water, savant Leshan; Knowing moves, the savant is static; Knowing is happy, the savant is long-lived.”Kong Zi describes the savant wise by the scenery, the image is vivid and is profound. The human teaches in the vers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Middle Ages poetry to fill one kind of scenery mood, mainly displays under the poets bone’s scenery complex and the external factor function light comfortable, in the good Gao Ziyuan pursue; The poets in the poem scenery image, by the fresh scenery, the fresh thing write out the new boundary, expresses it the mood which the dependence and the hope and the scenery melts to the scenery; The poets make widely known the individuality just right integrates the subjective emotion to the objective objective lens, achieves boundary of the altruism, and transmits one kind to the common people “savant Leshan, the wise happy water” thought. The scenery complex, the scenery image, the scenery personality unified whole, manifest in the ancient poetry the deep Tibet’s scenery talk between lovers.

【Key words】Complex; Image; Personality; Talk between lovers

1 古诗词中的山水情结

1.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水乡的风情:诗人杜牧的诗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莺歌燕舞,绿树红花;带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也深深维系着杜牧的江南水乡的情结。

1.2 “青山横北郭,北水绕东城”――青山绕水的多情: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情景在“送”,意境却在“山”,在“水”。举首远望,一抹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一湾清澄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是写景,但景中含情。那抹淡远的青山可望而不可及,引出一缕怅惘之意,暗透出诗人对眼前离别的无可奈何;而那湾绕城的流水似乎又象征着绵绵离情,潺潺不绝。这一联“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得很工整,而且“青”“白”相映,使整个画面色彩清丽。以水言志、以水言情、以水言别,在青山绿水之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依依不舍。

1.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荒野的豪情: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气势开扩,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李白刚刚从两岸高山夹峙的三峡中出来,随着江船的东下,身后蜀中的群山已经越去越远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而长江从落差极大的三峡奔泻而下,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李白的精神世界是最容易为山川景物所打动、所感染的,当他突然面对一个与自己二十多年来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的“平野”和“大荒”时,不但在视野上大为开阔,而且内心感到一种无形的震颤,充满了喜悦,他要迫不及待地随着大江一起,带着自己年轻浪漫的心和建功立业的情,扑向这一片崭新的天地。这一联实际上既是写景,同时也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旷世英才,面对新生活,走向新世界时的真情告白。

2 古诗词中的山水意象

2.1 “孤藤老树温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整体意象:元曲家人马致远用“枯藤”“老树”“ 温鸦”“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瘦马”等意象, 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表达《天净沙•秋思》的整体意蕴,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一层荒凉感。诗人把九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等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这三句话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小桥流水”更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特定意象:

好的诗人,常常能够使意境“景中生情,情中含景”。岑参这首诗,用“山”“路”“雪”“马迹”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山回路转和久伫雪中眺望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出那种情深意切。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是一个由实到虚的意境升华过程,诗人想起友人踪迹杳无,像逝去的春日已不知飘泊何处,因而更加百感交集,愁绪万千,“一切景语皆情语”。

3 古诗词中的山水性情

3.1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脉脉温情:

此词开篇“水是眼波横”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如果没有对水的别开生面的奇想,这首生花之词就会花叶飘零,那妙曼的琴弦也会喑哑了。

3.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率直淡泊:这句诗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表达了作者欢悦、宁静的心情。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空人心”应对上句“悦鸟性”,点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

3.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情逸致:

古人说,文如其人,诗亦如此。陶渊明的山水性情其实就是陶诗的山水性情。境由情生,情以造境。全诗最为人称道之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了两个地点,两个动作,把一种神仙般脱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点画得令人不尽向往。悠然地采菊、眺望南山的生活如此闲适惬意。此诗描述著作者的人生追求的一幅画面,但更妙的是连作者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佳句”,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是“天人合一”的最佳诠释。

4 古诗词中的山水情话

4.1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此话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4.2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山外有山:

山哪里会真的拦人,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是正因为诗人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在人生之中,想出人头地、卓尔不群,当然要胸怀远大的目标,如山的稳重、厚实一般,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执着而恒定,不为面前的困难所折腰,正如仁爱之人,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第6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第7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元代 蒙古族 民俗活动 劲健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73-03

蒙古族审美文化是元代多元审美文化中重要的一极,也代表着元代游牧民族的审美文化。在元代,蒙古族审美思想尚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态,而主要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等方面。蒙古族民俗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是体育运动中的激烈对抗、刚健的舞蹈动作、民间文学创作中强大的语言气势、民间歌曲激昂的音调旋律以及壮阔的审美意境等,这些现象都表明一种审美倾向――劲健之美。这种审美风尚通过各种活动将自身的审美文化传播开来,在蒙古族自身发展和对外交流中都有重要意义。那么这种劲健之美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在动因和外在表现形式呢?与汉文化的“劲健美”有何不同呢?本文认为,力度和气势是蒙古族劲健之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对自由的追求和超越精神则是其内在动因。

“力”是许多美感的内在制约因素之一,它的大小强弱会引起不同的美感。而力的变化也直接影响速度的变化,速度是力度在一定时间内的直接表现。蒙古族的狩猎、击球和摔跤等民俗活动,带给人最直接而强烈的感受是力量感和速度感。狩猎与战争的场面颇为相似,郝经称元人对敌“必合围把槊,猎取之若禽兽然。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鞭弭所属,指期约日,万里不忒。”[1] (P.2466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介绍,大汗为了捕猎,豢养了一些猛兽如豹子、狮子和大量山猫、鹰、犬。“观君主携诸男爵骑行旷野行猎时,可见此种大犬无数,驰逐于熊鹿或他兽之后,左右奔驰,其状极堪悦目也。”[2] (P.367 )可以想见,大汗的狩猎场面雄浑壮阔,猎者神采飞扬,观者惊心动魄。聚散如丘山风雨,迅捷如雷电鹰鹘,“来如天坠,去如雷逝”,“自迩而远,俄顷千里”[3] (P.21 ),都展现的是蒙古骑兵的速度,并由极限的速度形成了强大的气势,刚健勇猛,富有动感。

与狩猎的审美感受相似,在击球和摔跤类对抗比赛中,力与速度是其要点。《析津志辑佚・风俗》载:“击球者,今之典故。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废。”[5] (P.203 )在每年端午节、重阳节皇要召集太子、诸王、文武大臣,使能击球的上场比试,胜者重赏。其描述云:

“先以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球杖争接之,而球子忽绰在球棒上,随马走如电,而球子终不坠地。力捷而熟娴者,以球子挑剔跳掷于虚空中,而终不离于球杖。马走如飞,然后打入球门中者为胜。当其击球之时盘屈旋转,攸如流电之过目,观者动心骇志,英锐之气奋然。”[4] (P.203 )

看击球比赛使人“动心骇志”的是“马走如电”的速度,是“力捷而熟娴者”的表演,使人“英锐之气奋然”的,正是力量、速度与技巧结合的美感作用。摔跤比赛又称为“角力”,比赛的选手都是“力士”,力量无疑是制胜的关键因素。在大力士们的角逐中,观众所欣赏的是他们的力量及其运用技巧。除了体育运动外,蒙古族的舞蹈刚劲有力,伴随急促的鼓点,模仿神灵(动物)上下飞舞,同样带给人的是力量感和速度感。

在蒙古早期史诗《罕哈冉贵》中,英雄哈尔就是通过摔跤、射箭和马术等技能的较量战胜了神怪,迎娶了美女。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中,以江格尔和洪古尔为核心的三十五位勇士,要么拥有巨大无匹的力量和斗争技巧,勇敢无畏,要么拥有高超的智慧,制定战斗方法、策略。英雄作为审美理想而存在,在民间变成了一中自发自觉的审美追求。狩猎、摔跤、击球等民俗活动,在一种对抗的氛围中,不仅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也培养和强化了蒙古民族的英雄意识,帮助其形成了尚武、勇敢、坚韧的民族性格。蒙古人外在表现的行为,在本质上是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社会实践逐渐积淀下来的合目的合规律的行为习惯,随后凝聚为一种审美观念:以强大的力量和极致的速度为美。

外在力度和速度的展现不仅有其社会根源,也有内在心理原因,那就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勇于超越的精神。这是蒙古族形成劲健之美的心理条件和原因,力度和气势的展现都伴随着这种心理力量、精神力量。蒙古人喜爱狩猎,有时把它当做一种游戏。成吉思汗曾与属下诸臣讨论什么是最快乐的事,博尔术的回答是:“春天骑骏马,拳鹰鹘在手,见其博取猎物。斯为最乐。”其他臣僚的说法也都与此相同[5] (P.147 )。虽然成吉思汗有不同的看法,但诸臣众口一词①,说明以狩猎为乐是蒙古族人较为普遍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狩猎不再是生产活动,而是满足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其主要功能是娱乐,而不是生产。博尔术的形象描述虽然简单,但审美形象和审美感觉却非常鲜明,在心理上完全是一种审美欣赏的态度,超越了以获取猎物为目的的现实功利观念。在以狩猎为乐的蒙古人看来,狩猎本身不再是劳作,而是一种游戏。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能尽情展现自我的力量,并有一种自由感、掌控感和成就感,激发出自信、自豪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从物质基础而言来自于蒙古人精良的马匹和精湛的骑术,从心理上而言来自于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自信。在战争中,他们有着同样的自由感和优越感,伯颜在行军途中的诗句“百万雄狮属指挥”“王师到处悉平夷”[6] (P.636 )就表现出了类似感受。

蒙古史诗和蒙古民歌中对自然、恶魔的抗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充分说明了蒙古族追求自由的观念由来已久,深入民族心理之中。《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中,小骏马对大骏马反复表达其要出走,去过自由安适的生活:

“让我们跑到阿尔泰山,安适地生活吧!”

“让我们跑到胡惠罕山,自由地生活吧!”

“让我们像旋风一样飞驰到肯特山,逍遥自在地生活吧!”

“让我们跑到鄂嫩地方,欢畅地生活吧!”[7] (PP.184-185 )

小骏马的逃离不仅是因为不甘受委屈,也是因为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对自由的呼唤。元代蒙古族所具有的心理优越感可能与其宗教哲学思想发展有关,到成吉思汗时代,他们自称为“光的子孙”,信奉萨满教,“其常谈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3] (P.11 ),将一切所欲为、所已为之事都归之于天的力量。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往往求助于巫师的占卜,而事情一旦开始执行,则自认为是秉承“长生天”的意志,他们是天在人间的代表,因此在心理上有极强的优越感。

元代蒙古族的劲健美还呈现为壮阔的气象、博大的气势。生活于辽阔的草原,人的生产劳作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他们从事畜牧业的生产劳动,过着游牧生活,能动地创造生产生活资料,改变着草原水草的客观属性,使之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生产资料。马匹、牛、羊变成了财富,野生的虎、豹、熊、鹰也成为人们猎取的食物,自然物的意义存在于与人的关系之中。然而,经历自然被人化的过程中,人也被自然化了。蒙古人自然地成为高山、大漠、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一个链接点。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博大,骏马在无所阻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这些景象深深烙在了蒙古人的脑海里。可以说,蒙古人的审美感从这里开始积淀并逐渐升华。

叙事民歌有浓厚的史诗倾向和英雄情结,往往通过阔大高远的景象和排比的句式来表现情感。蒙古族研究者满都夫分析《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的音乐旋律,认为“不仅是叙事性和咏叹性结合的旋律,而且是史诗性与颂歌性句式统一的、气势博大的音乐旋律。”“歌词和歌唱的旋律,极其统一。其音乐旋律不仅充分体现了歌词的人与自然自由统一的辽阔奔放的审美意境,而且充满了赞美和歌颂的史诗性颂歌特征。” [8] (PP.332-333 )民歌《孤儿传》中九卿发言,每人铺排酒的好处或坏处,全用排比句式。之后孤儿在征得成吉思汗的同意下陈述自己对酒一分为二的看法,遭到钦达嘎・斯琴的无理训斥,孤儿的辩驳是部分,连用十三个反问句,其中一些比喻十分巧妙,排比的反问句极有气势,十分精彩。如“斡难河的水用柳斗怎能汲干?天上的彩虹用手怎能去攥?伊德尔河的水流拿土怎能截住?贤人的思想用权势怎能禁限?……”[7] (PP.207-208 )在蒙古族的汉文创作中,同样渗透着这种大气象、大气势。元文帝的诗句:“自是擎天真柱石,不同平地小山峰”“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伯颜诗云:“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千里阵云时复暗,万山萤火夜深明。” 他的散曲《中吕・喜春来》更是脍炙人口,云:“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尽管蒙古族所崇尚的劲健之美带来了一种异域异族、充满生命活力的美感,也对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有着积极影响,但其自身并不完满,甚至在其美感之下隐藏着危险。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劲健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9 ] (P.16 )“劲健属阳刚之美,它不以精雕细刻而悦人,而以气势的博大而动人心魄。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要得劲健之气,必有劲健之胸,劲健之心并非需之即来,而是要涵养浸渍,诉诸深深的人性修养、精神锻炼,要“饫真茹强”,到宇宙自然中领略这种精神。即便如此,劲健风格在中国古代尚被认为不完满,因其“常流于气势飙举,劲拔弩张,缺少温润蓄之美”“力则力矣,但缺乏深致和韵味。”[10] (PP.388-399 )因此,汉文化传统的劲健之美,关键在于深层的意蕴和内在精神,而不是外显的形式因素和表层的感受。蒙古族劲健之美的弊端也正在重外而轻内,既没有在人的内在精神中升华出劲健的心胸,与天地同立的宇宙精神,也没有实现个体内在精神与生活方式的完满自足,而局限于一种美感、的满足。当把这种美感、的追求扩大到极限时,它也就显露出其潜在的危险:对物欲、的无尽追求与对人道、人文关怀的漠视,并最终导致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注释:

①这段谈话在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61-362页记载较详细,翻译语句稍有不同。

参考文献:

[1]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黑鞑事略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4]熊梦祥.析津志辑佚[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5]多桑.多桑蒙古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荣苏赫,赵永 等.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7]色道尔基,梁一孺,赵永.蒙古族历代文学作品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8]满都夫.蒙古族美学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第8篇:赞美泰山的诗句范文

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多样的造型组合,运用几何线形,是造型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去繁求简,概括起来,笔者认为下列六种几何线形是最具代表性或最具备典型性的“符号”,分别是:(1)垂直线形;(2)水平线形;(3)圆形;(4)半月形;(5)底边水平的三角形;(6)S状弧线形。这几种几何线形,在艺术造型过程中无论是单体还是多个组合都构成了伸展与开阔、饱满与虚柔、稳重与曲美的视觉效果,是一种简洁又丰富、对立又统一、抽象又具象的完美组合。具有较高的美学概念,探究艺术创作不是研讨几何学,这些简单的形状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在研究构图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一、垂直线形与水平线形

垂直线给我们的感觉是肃穆、崇高的印象,大自然中,太阳普照,光芒四射。各种植物生机勃勃、昂然向上,以及燃烧的火焰升腾的景象。在隐含的垂直线形中蕴涵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比,一种对自然环境美的象征。所谓“中正无邪”代表着人们的审美倾向,如堂堂正正、中规中矩,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就是直,而东倒西歪,则不成正统。在中国古建筑的布局中,强调的是中轴线对称的处理方式,有严谨的构图,最尊贵的建筑总是放在中轴线上,较次要的放在两侧,作为陪衬,可见直线的主导地位,代表着人在生活中强调地位的最高准则。重视对中和、平易、而深沉的美学思想,是儒家追求“中和宽厚”的气象。生活中,对直线的理解和欣赏习惯多半表现在具体形象方面。如:大到耸立的佛塔、古宅第大门前的旗杆。古人云:“欲出人才,必有高物,才能接天之气。”碑帖中书体的排列多为竖直式,其特点是气贯如一;古典芭蕾舞剧里演员立锥的脚尖,能产生挺拔的美感,所强调的均是垂直线,而现代舞演员的形体动作很多是在地面上完成,所强调的是水平线。

水平线给人以平稳、宁静的感觉。广阔的地平线、海平面是水平状态的,大海包容着江河百川,水的平稳让人感到心平气和、宽容平易。平和是一种美德,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理想。水平代表着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水平线代表着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是渗透的方式,而不是强制性的垂直灌输硬逼人接受的方式。在西方,水平线的思想交流方式更具有代表性,个体更具备独立性、自由性和平等性;而东方可用垂直线来代表,两者的形态都是常见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多少在这方面略见一斑。在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们天生有一种展开平铺的审美心理,追求的是开阔与壮观的气象。中国的古建筑群体,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往往朝横向铺展,取的是水平发展势。因为以木结构为本,体型不能太高,故宫博物院就是很好的例证。而西方以石结构为主导的建筑则更加强调垂直竖向的延伸和单体形象的突出表现,如城堡、教堂等。这里东方可用水平线来表现,西方则用垂直线来表达。横线与直线是一种对比,是矛盾的对立面。直线与横线两者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在形式构成上耐看并具有张力,容易引发联想。上海博物馆有一件藏品,唐代陶佣,展现的是男子吹萧、女子弹奏古琴的画面,人物铸造得刚柔相济,各具神采,显示和谐完美的印象。在表现形式上,直式造型的萧与水平摆放的古琴合奏的形式,构成了既变化又协调的统一视觉效果,也仿佛听见了美妙的和声。书法艺术反映自然万象,即“每见万物,皆书象之”,从残存的《泰山刻石》和《琅邪台刻石》中可以看出秦篆的官方书风。这种标准体是横平竖直,一丝不苟,透露出秦代大一统的气度。汉代的代表性书体是隶书。由秦篆的纵长样式变为横长,在结体上它取横长之势。汉代的碑刻有《张迁碑》,笔力雄厚,方劲朴拙,它以方折的矩形起笔收笔,通篇造成了一种四方平满、严正朴实的风格。唐代柳公权以“心正则笔正”来说明书道的法则,我们可理解为,人正则形正,形正则予人正。在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垂直而下的天外来水与水平流水的组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句表现水平面的开阔,后句通过对比展现出竖帆的景象。

在中国画中,五代荆浩的山水画,属于北方类型,多作大山巨壑,四面峻厚,无一败笔。其自作的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他所作的《匡庐图》全景山水式的立轴构图,显得气势宏伟,山石、树形、泉水、诗词提款等,有着明显的纵向效果。五代的董源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其大作《潇湘图》是横向构图,他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画面平稳连绵,起伏不大,其境界是平淡,浑朴而真实,是为“平淡趣高”。古人在华夏大地上还画出了宏伟壮观的图形,这就是万里长城横跨东西,大运河纵惯南北,是为大气磅礴。在宗教方面,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东方佛教里吉祥图案万字符号“卍”,都是横竖组合。当我们仔细观察佛像打坐时的造型,你会发现佛的上半部双手和掌是垂直的,下半部双腿平放是水平的,佛像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垂直与水平的组合是如此的精妙。用简单直述、平铺的线条,表现了包涵着博大精深的理念。它们是坐标,是线之母,其它的线从这里派生。

二、圆形与半月形

圆形,代表着饱和与充实、统一与成功的理念。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轮红日。它是自然界最崇高的象征。《易经》里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可畅想起宇宙星空的无边广大与颗粒尘埃的无际渺小,太阳系中诸多恒星都可视为许多的小圆点。也可把高倍显微镜里,微小的细胞看成是巨大的圆。圆有强大张力的一面,就象一张满弓有着强大的冲击力和扩张力。圆形也有柔和曲美的另一面,圆的柔美代表着它象一滴小水珠、一颗小圆点,可以到处渗透,随处而安,听其自然。自然界没有比水珠更柔弱的东西,而洪水海啸的强大攻击力量也没有谁能胜过。水能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就象圆形能与各种形状协调搭配一样。圆形可柔可刚,可塑性与包容性共存。“上善若水”,是现代人喜欢常用的话。春去冬来,潮起潮落,植物的生命循环可视为圆的轨迹周转。芭蕾舞演员的“立脚尖”在舞台上不停地旋转画出了美丽的圆形。圆形象征着繁荣。中国古代画论中说:“点之恰当如美女簪花,不当如东施效颦。”山石点苔如美女插花,女虽美而无花衬艳,终为失色。其中的点,可理解为小圆点。

半月形是一种柔美的形状,在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中,花朵形的符号就代表着“月”字。这种形状象荷池里的莲花苞,在佛像宝座周边的装饰上有这种莲花图案,象征着圣洁。它也象许多植物的种子和叶子的外形,预示着生命的力量。还可以被理解为环抱形,就像人的臂湾,带来温暖与关怀。弧形的内侧是温馨的港湾。“有山相环则藏风,有水相抱则聚气”,藏风聚气的地方是好的风水宝地。在民间,许多的房屋或村落就选择这样的地形,房前村中常建有半月形的池塘,如皖南宏村中的大小池塘,是期盼宅邑平安,大吉大利。圆形与半月形两者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圆代表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变化,风水轮流转,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矛盾的对立面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祸福相互依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美学意义上半月比全月要显得更美,更具含蓄味。在审美上“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就是瞪圆眼睛,这是直接流露;所谓低眉,就是低头闭目的神象,低眉是半月形的感觉,体现了含蓄美,菩萨比金刚给人所产生的印象更深。日和月构成了一个“明“字。代表着明亮、清白。唐代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居易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都给我们展示了横、直线与圆形组合的完美画面与艳丽色彩。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说:“最美的线形就是直线与圆。”

三、三角形与S状弧线形

底边水平的三角形是平稳、安全的。埃及“金字塔”给人突出的感受就是“稳定”,人都希望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雄视四放,纵览天地小。我国古代诗人对山的描写有许多诗句,反映出不同的意境,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都是赞美山角形。三角形表现在三足鼎立方面,是互为依靠,互为制约的关系,缺少一个角,局势就会失去均衡,产生偏斜。三角形具有向上的势力,有穿透性。它的美感还表现在健美男子的肌肉方面,可与柔美的形状进行对比。

S形,雅致、抒情,是极富变化的形状。它突出了曲的变化无常,曲则有情,以曲为美,“曲径通幽处,蝉房花木生”,表现了曲美幽静的自然景观。它除了具有曲折婉转,还有充满活力的节奏变化及韵律美,具备一定的弹性。中外绘画作品中S形的构图很多,中国古代称为“之”字形构图。古代太极图的图案。是以S形为骨干把圆分成不对称而均衡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形状相同、方向相反、颜色互补。在简练的造型中包含着丰富的变化,有对比并能很好地统一在一起。古人称环境优美的地方为“太极晕”,一眼望去为:“隐隐约约仿仿佛佛,粗看有形细看无形,远看似有近看似无,侧看清晰正看模糊”。把人带到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漫不经心的忘我状态。此景给人以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感受。古代的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明代钟伯敬的《梅花墅记》说:“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竖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曲形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曲廊、曲桥、曲径、曲水加深了其多样性和趣味性。曲线虽然优美,但是感觉纤弱,缺乏刚毅和力量,所以要“曲中寓直”。情就是曲线,抒情贵在含蓄内秀,情致愈深而言语也愈缠绵委婉,古人有“一唱三叹”之说,有回声余韵。而直率无余味就显得肤浅。

胜地佳境应是前水后山,山以深幽取胜,水以湾环见长,无一笔不曲,无一处不藏,构图布景,层出新意,山重水复,身入其境,移步换影,变化万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水交融,境界大开。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景生动。有诗云:“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有山无水与有水无山都不是完整的好风光,有山有水才构成人间佳境。山水相互呼应,对比成趣。这里充分体现了三角形与S形的相互关系。扬万里的《舟过谢潭》诗云:“好山万皱无人识,都被斜阳拈出来”,诗的境界耐人寻味,也可视为三角形与圆的组合。潘天寿语:“山无云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阐明了三角形与横、圆、直、弧等形状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可看为横线、石为圆形等。对各种简单几何线形的审美,因人而易,主观意志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艺术美就是自然美,或高于自然的美,是一种超越现实理想化的美。简单的几何线性,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如园林,密易疏难,绚丽易,雅淡难;如诗词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如琴乐,寥寥数声,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如绘画,繁复易,空灵难;如演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如白,本无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具象中见抽象,抽象中见具象。体会情绪的意境,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必然会在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作品的内涵,直线与横线、圆形与月形、三角形与S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多样组合,相互交错,组合在一起构成丰富的画面结构。对于形式美中各种不同形状的欣赏,情绪与意境的取得,更多是通过形式美的手段,存在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存在于建筑艺术作品,存在于诗词绘画、宗教、音乐、舞蹈与人心灵的共鸣之中。这些形看虽简扑,却是艺术创作的准则。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