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群团工作思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群团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2020年上半年,区行政审批办认真贯彻区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的要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提升“政务、营商、交易”三个环境,强化“组织、后勤”两个保障,为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防疫+服务”两不误,全力提升政务环境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接待群众咨询97000余人次,受理各类办件298363件,办结率99.99%,其中导办、帮办、代办共计2000余件,收到锦旗40面、表扬信42封。

1.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快速行动,制定《拱墅区行政审批办关于做好一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下的行政服务工作方案》。组建“把关”、“分流”、“巡视”、“保障”四支队伍,引进“健康ETC Pro”、红外测温仪等智能设备,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打造安全有序的办事环境。

2.打好便民服务组合拳。一是推行“不见面”审批,以“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等方式有效分流大厅人流。二是建立在线服务专班,实行“线上申请、在线办理、快递送达”模式,引导群众足不出户办事。三是推出“专家挂号式”服务,“一对一”在线办公、“点对点”答疑解惑,设立为企服务热线,开展24小时“5+2”不停歇服务。

3.下好联审联办先手棋。率先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广“购车一件事服务”,纳税人在购车环节可一站式完成交税、保险、上牌、办证等事项,实现“2分钟完成缴税、20分钟验车上牌”。

4.实现群众满意硬指标。对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各进驻单位每日对办件100%回访,做好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管理。在2020年市两率排名(3-4月)中,我区“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6.8%,满意率97%,在主城区中排名分别为第2、第1名。

二、“减负+提速”齐推进,全力提升营商环境

1.全面推进投资项目落地投产。实施部门联合踏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施工许可办理“承诺制”、开展模拟审批服务,合力加快项目推进。今年以来,累计立项项目59个,涉及投资金额约284亿元;开工项目24个,竣工项目14个;累计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地块16块,出让用地面积27万平方米,出让金额约106亿元。开展网上中介机构服务评价125件,合同备案审批12件,申请模拟审批项目14个。

2.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开办企业自助服务角”,统一标识,升级配套设施。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一窗通办、同城通办,材料压减至5份、环节压减至2个。截至目前,完成企业开业登记2232家,免费送出企业公章2378套(含同城通办),发出“同城通办”营业执照399家。

3.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改革。在全省率先做到交地交证“零时差”,将权籍调查优化前置,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并行办理、同步完成。实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以内办结,41项单套房业务转移登记全面实现60分钟办结。实现工业“标准地”首次登记即日办结,办证申请资料精简50%。今年以来,累计企业办件78件。

三、“数字+监管”促规范,全力提升交易环境

1.探索提速增效新引擎。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一件事”办理,初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零收费、零材料、零跑腿”。截至目前,建设工程进场交易项目 59个,涉及概算额34.52亿元,实现交易总额33.1605亿元,节约资金1.3595亿元。其中超过90%的项目可在60分钟内完成全部开标流程,节约时间三分之二以上。

2.开辟交易监管新路径。推行数字见证新模式,变“工作人员跑腿”为“信息跑路”,实现一人见证多个项目。通过视频远程监督,借助“物理隔离”降低对招标人、投标单位、评审专家人为干预的概率。同时,项目开标现场安排至少两名工作人员远程监管,采用两人相互见证制,使招标投标全过程更透明、公正、绿色、高效。

3.聚焦房产招租新目标。以实现“零跑”为目标,今年6月面向全区出租单位正式推行房产公开出租线上申请、在线即时审核,最大程度方便出租单位。截至目前,共计进场拍卖房产78处,成交55处,实现总成交金额2447.9万元,租期内溢价311.5726万元。

4.打造政府采购新常态。积极做好商品,特别是疫情物资的上架审核;完成我区首个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项目,实现交易额99.7483万元,我区政府采购迈上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政采云一张网协议供应商876家,一张网上架商品数161358件。

四、“严管+厚爱”两手抓,强化服务保障

1.完善政务监察。进一步发挥政务智慧服务(监察)中心在效能监察、电话回访、业务咨询等方面作用,实现对各窗口服务情况的全面掌握、统一协调。截至目前,累计接受电话咨询19150人次,引导(指导)群众网上办10041人次。

2.健全考评机制。修改完善《窗口管理评估细则》、《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评估细则》、《评优办法》等文件,加大考核力度。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持续开展作风效能整治督查活动,加大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

3.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心内部管理水平,强化防疫、物业、午餐等保障工作,将服务工作落细、落实,全力营造安全舒心的服务氛围。

五、“党建+群团”聚合力,强化组织保障

1.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进性,疫情期间机关支部共计出动党员204人次,增援社区防疫工作,累计志愿服务近2800小时。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子成员带头“一对一”服务企业,共走访服务企业27家,为企业上门服务35次,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15个,收集疑难问题5个,提交专班协调问题8个。

2.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学习强国、西湖先锋APP学习,利用审管通平台,开辟党员之家专栏,展示每期党课内容,建立学习资料、每日朗读、先锋红小二等板块,上传党内规章制度、各类学习音频、先进事迹等,依托信息化打通进驻人员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带动群团共建。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提升中心凝聚力。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立足本职工作开展技能竞赛;为加强中心“家文化”建设,开展瑜伽健身、包粽子迎端午等活动,营造团结和谐、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区行政审批办将根据“战疫情、促发展”总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围绕“六大专项行动”、“补短争先、提质增效”攻坚活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重点工作,对标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

1.明确主攻方向,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接入政务服务2.0平台;推出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存档零纸件”智能“秒办”;通过“移动办”“自助机办”“不见面审批”,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推进省级41件“一件事”事项落地应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二是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确保“全覆盖、零许可、数字化、强监管”。三是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依托投资项目3.0系统,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验收“最多80天”。推进施工图自审备案制,落实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和“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

2.围绕便民利企,推进服务提档升级。加快智慧政务大厅3.0系统建设,在完成区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后,统筹推进全区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取号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取号信息系统共享,全区政务大厅“一次刷脸、全域通办”。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取号,实现“在家取号、到点办理”。

3.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交易便捷高效。分步落实远程异地评标室建设,借助“1+N”主副场评标,探索远程异地评标,借助电子监察系统为查处围标串标提供数据依据,净化拱墅招投标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国有房产线上招租,逐步实现我区房产招租各环节电子化。优化政府采购供应商审核流程,加速供应商入驻政采云平台、一张网协议审核及商品上架。

第2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一是抓好城乡低保及临时救助工作不减力。巩固最低生活保障听证评议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体系。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管理工作,加大临时救助落实力度,防止因突发性困难致贫返贫。加大第三方检查核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核查新模式。

二是抓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不动摇。继续推进敬老院维修改造工作。加大力度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康养中心、陡步河养老康复中心建设及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集中养护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保障工作。

三是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放松。依据有关规划批文,积极配合乡镇街,扎实做好社区用房工作,确保社区用房落到实处。协调配合做好恒大、江南等10个新成立社区人员配备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标准化社区创建工作,努力推进我区社区建设步伐。探索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出台社区工作事务清单,坚持社区依法自治的原则,对社区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应当由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列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清单”;除依法履行职责主要事项外,各单位(含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等)需进入社区的其他工作事项,列为“居委会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清单”,未经准入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社区。

第3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报告内容分三部分,首先,全面回归了公司XX年的工作,公司经营业绩良好、市场成绩喜人,安全目标实现、履约能力增强、培训成效突出,管理水平提高、文明创建摘冠,群团工作扎实、多产发展稳定,客观总结了取得的各项成绩的经验和体会。

其次,确立了2009年为“以安全和谐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保证,一品牌文化为支撑、以科学发展履约为平台、以又好又快为目标的科学发展年。”

最后,确定了公司2009年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部署了全年的工作重点。

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思路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体现了公司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公司大跨越的决心。

2009年定为公司科学发展年,公司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降低消耗,珍惜资源,增加效益,营造快乐,构建和谐。公司科学发展的基本愿景为:安全基础牢固,管理精细有序,品牌响亮有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

科学发展是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更好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提高生活水平是员工最大的要求,提供舞台和机会是满足员工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快发展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需要科学发展。

**总经理的报告中提到,要致力于将公司传统的施工强项转化为管理的优势,把“拼体力”转化为“比智力”,提升公司科学发展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公司向管理型企业发展,想要成为真正的管理者,除自身的素质过硬。制定严明的劳动制度,还要更深入了解对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身的特点,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有用价值。计数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逐步完善自我,只有掌握了技术方面的要领和重点,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工作。

面对国内电建企业激烈的竞争,唯有自己真正的实力才能与其它企业相抗衡。科学发展是适应形势变化,公司再上台阶的需要。我们只有坚持用科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攻克困难,用科学的武器寻求措施,在工作中学习,寻求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在这种复杂,形式多变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安全管理无小事”的理念,切实筑牢安全基础。

第4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近年来,县政府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按照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实践,集中开展了以建阵地、优环境、促服务、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使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建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布局。坚持以农村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社区理念引入新农村建设,按照土地节约利用、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农村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提出了居住向小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按照城区改造型、镇区聚集型、多村联建型、园区带动型、整村搬迁型五种模式,对现有自然村进行整合,把全县97个行政村规划为45个农村社区,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5、健全完善管理,规范社区运行。农村社区及服务中心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主任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村文书、团支书和妇代会主任担任,成员由村两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村民小组长担任。设置三大员:管理员由村群团组织负责人担任;监督员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担任;保洁员由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农村公益性岗位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达到了有组织机构、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载、有经费来源的五有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了社区(村)干部+信息员+户长的管理运行模式,实行一组一册(户主基本情况),一户一表(家庭成员详细信息)的网格化管理办法,使社区服务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群众,真正把农村社区建成一个为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综合服务的载体。

困难和问题

我县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特别是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观念亟待转变。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什么是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如何建农村社区等缺乏基本认识。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挂几块牌子,对有关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充分,认识上仍有偏差;有的认为资金少、用地难,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农村社区建设当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加之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区生活成本较原来要高,且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安不下心来,所以对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第5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一、落实上级部署,保证政令畅通。年内,中央、省、市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相继政策法规,区委区政府也结合全年计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给街道下达指标和指示。对此,街道党工委能够树立大局意识,认真领会贯彻上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在完成经济指标、协调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确保达沃斯、十七大期间社会稳定以及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任务等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上级部署在辖区的贯彻落实。

二、落实各项经济指标,确保提前、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截止11月末,街道税收等6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其中税收年计划9338万元,实际完成1100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7.9%;固定资产投资年计划8个亿,实际完成18亿多,完成年计划的225%;吸引外资年计划500万美元,实际完成57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14%;吸引内资年计划3个亿,实际完成6.9亿,完成年计划的230%;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年任务12家,实际完成21家,完成175%;发展现代服务业年任务4家,实际完成19家,完成年计划的475%,为全区经济指标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三、落实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立足打好工作基础。按照区委关于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有关规定,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加强思想建设;以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抓手,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班子作风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对涉及全局重大问题,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决策。对涉及某一方面问题决策,虚心听取分管领导意见。注重班子间的团结协作,做到总揽不包揽,当班子不当家长。与班子成员坦诚交流,增进沟通。队伍管理方面,以“行政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倡导“讲学习、将协作、讲创新、讲绩效”的精神,着力提高机关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以“社区服务效能年”活动为载体,加强社区队伍建设,调动工作积极性。工作方式上,能经常深入社区和辖区单位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实际生活中,能关心群众的疾苦,设身处地地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四、支持班子成员履行职责,其他各项工作均取得成绩。行政工作琐碎,繁杂,一年来,面对棘手的问题敢抓敢管,省应急工作现场会的准备,机关大楼的维修都圆满完成;党建、群团、精神文明多项工作也卓有成绩。特别是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能够克服困难,做到规模以上非公企党的组织全覆盖,并圆满完成了大连市妇联“和谐家庭与和谐社区同创共建”现场观摩会的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年内,稳定工作任务繁重,达沃斯会议、十七大召开期间,...、复转军人等始终是稳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之安民街地块动迁引发的上访问题等等,和分管领导一道落实责任、细致工作,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做了许多化解矛盾的工作,为辖区始终保持了较稳定的局面尽职尽责;劳动就业,在实名制就业任务远重于往年的情况下,多方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成了1689人的就业指标,5个社区均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城建工作从来都很繁重,今年罕见的风暴潮,达沃斯市容环境整治又为城建工作增添了工作量,为此,他们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全力以赴抗击风暴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民政、社区建设、换届工作方面,关注辖区弱势群体,不断扩大救助范围,以“145”工程为载体,开展“和谐楼院”建设,通过制定规章,开展活动,努力探索“楼院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人大换届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为全区作示范,确保代表的选举和人大、政府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计生工作有新的举措,“健康驿站”的改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维权服务月”和“惠民惠家”亲情服务开展活动,以及加班加点完成了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等,都使计生工作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社区虽为居民自治组织,却承担了大量政府下派的工作,但都能克服困难,任劳任怨,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五、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官从政,廉洁执政,既是要求,也是本分。对此,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有关规定的学习,能自觉对照要求检查自己,努力从思想上和认识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在行动上从不,从不跑官要官,谨言慎行,廉洁自律,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操守。作为第一责任人,能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带领班子成员参加区有关报告会,主持班子班子成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努力加强班子党风廉政建设。

以上是我履行职责的主要情况。应该说,到桂林街道将近一年,我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承担的是多数不熟悉的工作。面对经济指标的压力与典型的包袱,我的确心有恐慌,唯恐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唯恐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年来,还算基本履行了职责,完成了工作任务。这里,饱含着各位班子同仁们的团结合作,饱含着各位科所长和机关全体同志的鼎力支持,饱含着各位社区书记、主任及全体人员的辛勤汗水。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给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包括我本人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谢谢你们。

第6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群团改革;团校;团干培训;职能

一、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

1.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

分团校把自己的重心从团干培训转移到了学历教育上来。强化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团的属性。因而对其所应该承担的、定位最早、与学历教育职能“一体两翼”发展的团干培训职能也严重弱化。正是看到了团校主业职能严重弱化的情况,党提出了加强共青团改革和强化团校主业职能的政治要求。

2.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发挥存在问题

(1)团校政治属性弱化。团校作为党联系青年的阵地,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应把政治性放在首位。而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GDP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因为经济原因导致重视学历教育而弱化团干培训本质属性的现象。团校的政治性强弱与否直接决定其所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坚定信仰,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作为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军的机构和阵地,弱化了根本政治属性,培养出的团干就容易出问题。因此,团校政治性弱化导致团干培训职能不实的问题应该是党加强团校职能改革,聚焦主业大背景大趋势下最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2)政策资金不到位、办学条件不达标。一项针对全国32所省级以上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以来,团校有基本的行政经费保障,但是地方财政给团校的办学经费拨款相对比较紧,长期以来,团校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很难有大的突破性发展。同时,学校在建设用地、经费投入、编制等方面也普遍遭遇政策性瓶颈,相关调查显示,团校的校园面积普遍偏小,大部分都低于普通高校设置条件中的最低标准,而建筑面积相比较起来就更不理想,办学条件严重不达标。(3)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长期形成的“一体两翼”格局影响,大部分的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呈现明显的劣势。大部分团校老师长期从事学历教育教学,很少通过社会实践去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做教研,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讲课难免出现空话多、讲不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加上相关教学激励措施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教师业务知识更新慢、业务素质下滑的趋势,师资力量亟待提升。(4)课程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各省团校都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千差万别、课程培训手段落后、课程考核不科学等诸多问题,未能实现培训的规范化、专业化。在团干培训工作中因为缺乏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要、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的科学分析,培训的内容也多为专题讲座等政治理论讲授。与团干岗位能力密切相关的拓展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实践教学的安排则非常少,导致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针对性、实践性不强,很难激发团干们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团校培训效果与培训对象的现实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弱化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团校开始探索开办学历教育,从那时起,团校工作重心由团干培训向学历教育转移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教育不失为团干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问题在于:后来很多团校为了谋求发展很少把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上、放在团干教育培训主业上,而是更多的去根据市场需求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招生、开设新专业等方面。团校过度从事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必然导致团校不能有效整合两者的资源,同时还会导致培训的形式缺乏创新,这样就会影响培训的质量,使得团干培训职能日趋弱化。

二、加强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对策及建议

1.增强团校的政治性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团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央深改组在有关群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央团校“改革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这就要求团校必须要切实增强政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党的青年工作思路,思考团校职能发挥,切实增强发挥好主业职能的定力。

2.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就是粮草,就是推动所有工作的基础条件。团校要积极在资金“开源”上想办法。比如争取省委组织部把团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规划中,参照省委党校的政策,在省团校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团干部主题班,给予专项培训经费;争取团省委将在省级范围开展的各类培训班放在团校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争取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省教育厅的政策支持,举办青少年思想道德师资骨干专题培训班和少先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并给予经费支持;争取民政厅的支持,举办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给予经费支持等。通过以上的经费“开源”途径,加上努力争取培训、研究专项经费拨付等措施,减轻办学经费压力,从而更好地为完成各项主业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3.改善硬件设施

要强化团校的培训职能,确保场地够用,硬件设施齐备。要积极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建设集团干培训、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及其他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培训大楼。培训大楼应适应现代培训的要求,集培训、实训、会务、康乐、素质拓展、餐饮、住宿为一体,全面满足各类团干部培训及其他培训的需求。要加大力度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4.加强师资建设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重点培养、专兼结合、择优入库、结构合理、动态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立足团校,面向党政团机关、各类院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学科结构合理、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探索将团校教师职称评聘列入党校职称评聘系列,解决好团校老师的职称评聘问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自己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一线共青团、青少年工作者和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青年典型、优秀团干充实到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中来,组建开放式团属培训师资库;按专兼职团干部培训教师的学科、职级、职称、重点研究领域、授课特长等进行分类,建立高层次、多学科、跨区域的培训师资网络和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系统。

第7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一、工作计划

(一)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今年4月份,我市全面推开社会管理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街道党工委按照“为民、务实、高效“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坚持保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社区党建、社区维稳、和谐社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升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结合街道特点和实际,围绕如何创新街道、社区社会管理模式等问题在领导干部中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服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创新,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

二是资源整合,重心下移。突破体制障碍,打破条块分割,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同时兼顾政府导向、市场导向和社会导向,积极推进行政管理重心整体向社区下移,做到基层有活力,管理有实效,群众得实惠,统筹高效地推进改革。

三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社区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群众参与为动力,以社区群众评价为准则,扩大群众的参与权、评价权和监督权,健全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有效发展基层民主,改善基层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深入实施,确保改革成功。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确保经济工作稳步发展

要始终把经济工作作为街道工作的中心,不断拓宽经济发展思路,确保各项经济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举全街之力,发挥各方面力量,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主要经济工作的完成。二是积极协调,主动服务,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服务平台,同时继续做好招商引工作,确保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严格把关,确保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再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以社区为平台,依托社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各类综合工作,竭力帮扶辖区失业人员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台帐,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科学化管理,搭建社区与企业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台,平台建设坚持从情感维系、政策维系、服务维系入手,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同时,继续保持居民新农合参合率100%;实现新型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实现辖区居民、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劳动保险的全覆盖。

二是着重抓好民政工作。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救优抚、救灾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的贫困户、孤寡户、残疾人、退休老干部和军烈属,切实保障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却享受低保救助的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了低保对象积极就业,走出低保,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结合实际,适时开设就业指导等便民服务,为低保户提供再就业信息、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为辖区低保户提供就业岗位。

三是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树立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的理念,以宣传教育为主,坚持依法管理,搞好优质服务,加大流动人口的清查管理力度,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到位。组织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继续加强了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搞好了计生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不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管理工作,做到药具发放及时率为100%,切实抓好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强化辖区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抓好社区的清扫和保洁,认真落实 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卫生工作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层层签订卫生管理工作责任状。实行街道、社区和保洁员三级动态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格局,使辖区卫生工作有制度、有管理、有成效,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三到位,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做好居民群众工作,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紧密围绕“平安街道“创建的总体目标,突出矛盾纠纷排查、社会稳定、治安防范和人员教育转化等工作重点,认真搞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调节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个别重点、重点人员,严加关注,经常摸排,准确掌握情况,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在各敏感期、特护期,启动敏感期紧急工作预案,对帮教对象开展了摸排,及时掌握不稳定人员动态,落实了监管措施,把各类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2014-2017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面抓好街道经济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增强街道经济实力,为我街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市、区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重点工程的施工环境,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开展。同时,继续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三是全面维护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大调处工作的力度,加强对重点人员和社会面的控制,妥善及时地解决各类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着力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不发生大规模。

四是抓好各项社会事业。一是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加大计生奖惩兑现力度,控制政策外生育,力争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100%。二是做好低保、优抚、社保等各项事关民生的工作,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落实好。三是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收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并鼓励并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法规。五是大力发展好科教文卫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和群团工作。

今后的工作任务重、标准高,全体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未来五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为街道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第8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近年来,县政府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按照“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实践,集中开展了以建阵地、优环境、促服务、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使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建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布局。坚持以农村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社区理念引入新农村建设,按照“土地节约利用、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农村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提出了居住向小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按照城区改造型、镇区聚集型、多村联建型、园区带动型、整村搬迁型五种模式,对现有自然村进行整合,把全县97个行政村规划为45个农村社区,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突出建设重点,稳步全面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化、高标准建设、统一功能布局,依托原有的农村服务阵地和活动场所,采取争取省市补助、县级财政配套和村组自筹的办法,按照服务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投资70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万多平方米。抢抓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机遇,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项目,将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捆绑,启动以告别深山区、土坯房、土窑洞、独居户和加快农民向城区、镇区、中心村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四告别”工程,建设大社区,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近三年累计对7061户2.56万农村居住群众进行搬迁改造,建成农民进城(镇)居住小区13个、住宅楼65栋3364套,推动了1.35万人进城、进镇、进中心村社区居住,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根据公益、经营、管理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广场一队”(即:公共服务站、农业科技生产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村“两委会”办公室、村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多功能室、专业经济组织办公室、幸福互助院、便民利民服务超市,文体活动广场、便民服务队)的建设标准,县人社、民政、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口支持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安装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娱乐器材132套,配备办公桌椅698套,图书19.7万册,养老互助幸福院床位300多张。所有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务、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养老互助院等机构,部分农村社区(如草碧镇碧水苑联合社区、高崖农民进城社区)还设有物业管理等机构,对各类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服务内容都作了明确,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了基础。

4、树立民本观念,构建服务网络。一是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实行服务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3+x”的便民服务模式,利用便民服务电话、短信群发系统、亲情视频聊天系统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业技术培训、农副产品销售、医疗康复、健康娱乐等全方位服务。围绕民间工艺品、苹果和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协会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7个,新注册、认定家庭农场32个,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20场次,受训农民群众4.6万人(次)。二是构建社会保障网络。全面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构建起了以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体系完善的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扎实推行“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生存认证”五个不出村,各公共服务站普遍设置了养老医保、农村低保和证卡服务3个便民服务窗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深受群众欢迎。三是构建文化娱乐网络。利用建成的文体休闲广场和附属设施,组建自乐班、秧歌队等群众文化组织32个,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12场次,为农村群众提供丰

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同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人文环境。四是构建社会治安网络。在农村社区设置社区警务室和法律服务工作室,及时调解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截止20__年底,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4个,市级4个,其余村全部建成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健全完善管理,规范社区运行。农村社区及服务中心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主任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村文书、团支书和妇代会主任担任,成员由村“两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村民小组长担任。设置“三大员”:管理员由村群团组织负责人担任;监督员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担任;保洁员由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农村公益性岗位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达到了有组织机构、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载、有经费来源的“五有”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了社区(村)干部+信息员+户长的管理运行模式,实行一组一册(户主基本情况),一户一表(家庭成员详细信息)的网格化管理办法,使社区服务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群众,真正把农村社区建成一个为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综合服务的载体。

我县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特别是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观念亟待转变。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什么是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如何建农村社区等缺乏基本认识。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挂几块牌子,对有关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充分,认识上仍有偏差;有的认为资金少、用地难,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农村社区建设当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加之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区生活成本较原来要高,且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安不下心来,所以对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2、建设资金匮乏,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资金短缺是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县自有财力严重不足,县级财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农村社区建设上级补助资金又比较少,加之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镇村集体经济弱,要想拿出资金发展公益事业很难。大部分镇村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仅靠上级补助和借贷建设,融资难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重社区建设、轻产业发展的倾向。此外,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期较长,资金到位慢,而镇村资金压力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难度。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也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3、工作力量紧缺,服务水平不高。首先,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在职的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年富力强的村民不愿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造成社区干部后继乏人。据调查,全县为60个村配备月工资为500元的劳动保障助理员81名,其余37个村各确定了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每月补助300元,担任社区工作人员,且对任职年龄作了规定。大多数村由文书或其他村干部兼任,如文书兼任的每月也最多只能领取1100元或者900元报酬(文书每月报酬600元),其很难做到脱离农业生产全天侯坐班。其次,现任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工作内容仅仅局限于公共服务,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我服务、互助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再次,对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不够。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方式单一,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业务培训多、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少。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多谋福祉,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

1、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相关制度体系,明确责任目标,形成“县委正确领导、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密切配合、镇村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机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搞好社区建设的信心,切实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把社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进。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使群众从内心深处认识、认同和接受农村社区,努力营造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2、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一是坚持城乡一体,详细规划。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聚居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等原则,以镇村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新一轮

行政村撤并,加快研究制定全县农村社区建设的详细规划。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充分考虑当地交通条件、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等因素,使社区建设既要服务方便群众,又与未来区域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经济富裕、村庄规模较大的村,直接建设成为农村社区;对村庄规模小、居住分散和设施滞后的村,通过整体搬迁集中到镇区,联村合建社区;对于地处深山区和自然条件差的村,通过移民搬迁,实行联村共建,在县城建设中心社区。三是坚持创新模式,量力而行。将农村社区建设与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打通城乡之间、农村社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渠道,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同时,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等实际,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3、整合各方资源,实行农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财政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筹集资金,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在积极争取省市补助的同时,财政部门要列出年度社区建设专项预算,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重点对工作进度快、聚集人口多的农村社区进行奖补。二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则,将农村道路、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管理和使用,实行综合配套重点投入,集中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综合运用土地、补助、贴息、奖励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第9篇:群团工作思路范文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加快公路升级改造、推进公路科学发展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路服务需求。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一)完成各项养护技术指标。加强公路日常养护,注重公路预防性和创特色养护,推进公路养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管理,巩固和完成示范路建设10KM,打造成一条生态景观路,完成凤阳综合服务区建设,年平均优良路率82%。

(二)公路工程建设目标。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洞宜线凤阳至洋江车田段公路“三升二”改造、至战备公路的建设;完成市公路局下达的公路大中修任务,努力提高建设质量,各项工程合格率达100%;同时未雨绸缪、提前部署,为迎接2015年全国公路大检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路政管理目标。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公路路域范围的路政管理,及时查处路政违法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8%以上。

(四)实现党风廉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达标,提升行业形象。加强防范,廉政建设无违纪违规违章事件发生;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工程建设责任事故和养护及其它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无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5000元;综合治理无政治刑事和六害案件发生;计划生育实现“六无”,达到六个100%;巩固提高文明行业创建成果,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三、主要工作要求

(一)抓好公路建设,打造优质工程

1、将洞宜线凤阳至车田段三升二公路改建与至战备公路建设连为一体,打造三横一纵公路骨架网,实现出境公路等级提升为二级公路,创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公路网。

2、以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为抓手,以确保洞宜线凤阳至车田段三升二公路改建和大中修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重点,提高投资效益为突破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管理为目标,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完善质量自检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实行工程“精细化管理”;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做到结构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功能上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实用,整体上与环境、生态自然融合。抓实文明施工,确保交通畅通。

(二)抓好养护管理,构建秀美公路

1、以县级养护中心和示范公路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抓好公路日常养护和全面养护工作,改进管理方式,总结试点市场化养护经验,深入推进养护机制改革,促进养护市场化、规范化;及时处治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保畅通工作,并及时对水毁路段进行修复;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体系、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逐步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逐步形成公路养护新特色。

2、积极开展养护精细化管理和路政精细化管理工作,以路容路貌改善为抓手,整治路域环境,控制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规划建设,避免公路街道化,加强公路绿化,逐步提高公路品味。

(三)抓好路政管理,创建文明公路

通过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公路法》、《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加强地方政府的横向联系和沟通,取得最大支持,要创新路政管理观念,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坏的典型案例,要在文明执法的同时,态度要坚决,通过舆论监督、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大查办力度,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果。

充分利用好公路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新建公路建房提前预控,防止违章建房,加大力度制止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等违法行为。

(四)抓好作风建设,提升行业形象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行业文明创建、改进作风建设。特别是要抓好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打造勤廉公路。全分局特别是班子成员要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建设,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单位实际和一线职工需求,从公路建、管、养和单位可持续发展、职工增收等方面集思广益,全面提升公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抓好基础工作,促进自身建设。

1、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落实“八项规定”成果,继续开展好党课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了腐败。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四个不直接分管”、“党务公开”以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划分领导班子廉政责任区,全方位、全过程发挥专职纪检员的监督作用;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廉政教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廉政分析会和每月一次警示教育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反腐倡廉图片展,定期组织路政、工程、养护等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制度约束和组织监督的实效性。廉政教育面达98%以上。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整体合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杜绝职务犯罪发生。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公路人才队伍。一是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多举措加强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规划,建立人才长效机制。二是本着“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养护技术、综合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加强对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80后的青年干部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年轻干部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人才库,使他们成为岗位行家能手。为公路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