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第1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备考 杜甫 诗歌 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97-01

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杜甫诗有《望岳》《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旅夜抒怀》等,小学学过的最为印象深刻、意境悠远的有《江畔独步寻花》和《春夜喜雨》。这些诗词篇目虽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内容中探究到杜甫的思想境界。

1 于历史背景中挖掘情感

杜甫早期为官,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他的《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来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春望》《哀江头》等诗。其中《春望》在中学课本中,以“感时伤怀”衬国破家亡之景,最令人深思。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此间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写到了极致。

2 品内容领悟思想境界

新课标对诗词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甫的作品展示了他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上剖析杜甫的生活现状,体会他处于不同境地时的心情。

2.1 壮游世间的雄心壮志

三十岁以前的杜甫,在《壮游》一诗中写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他登昨泰山,《望岳》一诗中尽显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抱负。那巍峨的高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让杜甫生出不畏困难、俯视一切、勇攀绝顶的雄心和气概,那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更时时扣击着人激情澎湃的心灵。

2.2 漂泊异乡的片刻轻松

《江畔独步寻花》展现诗人漫步江边,悠闲自适的心情。品读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轻松漫步的于江边的惬意,而“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当时杜甫与农民一起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雨来临,滋润农田,作者由春夜雨景,想到万物萌发,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抒发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于漂泊中偶过几年悠闲的日子,杜甫满足于自然风光赠予他的舒畅,得意于耕作收获的充实。自这两首典型的诗中我们可以穿透历史的风烟,与杜甫一起欢畅,一起感悟人生。

2.3 政治失意的犀利笔锋

唐玄宗时,由于宰相李林甫从中作梗,杜甫几次未受重用。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的眼光关心个人命运而转向整个社会。他看到了国家为“开边”而给百姓带来的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以《兵车行》一诗控诉朝廷“开边”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学生灾难,以“三吏、三别”来昭示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亟需国家实施有力的措施以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日渐犀利的笔锋里,力陈黑暗的社会现实:百姓不能安然入睡,夜深了还担心“有吏夜捉人”,被捉去的兵丁面临“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的命运,更有甚者,有的人一去不还,落得“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悲惨结局。

2.4 寥落前程里仍忧国忧民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在他面对自己赖以栖身的茅屋,看见无情的秋风“卷我屋上三重茅”,看到南村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自己“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在秋夜黯然面对床头如麻不断的细雨。尽管境遇如此凄凉,杜甫此时想到的却不是自己,仍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社会理想,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忧国忧民的胸襟!这种在自己寥寂的日子里,在自己身难保的境遇中,仍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怎不令人生出敬意?

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史”因此而得名。杜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来的文学风格迥然不同。但无论怎样的诗句,我们在中考备考时,仍要以杜甫生活的背景为基础,立足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杜甫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这位用心去抒写情怀的诗人,让他诗歌的思想境界以更开阔的意境展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 顾农.杜甫文艺思想的核心[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

[2] 庄海志.读杜甫的《月夜》[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8):91.

第2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如今十三岁的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我看来,书是忠诚的骑士,在我寂寞时守护着我;书是知心的朋友,在我快乐时陪伴着我;书是慈祥的父母,赐予我温0暖和力量;书是辛劳的老师,给予我知识和栽培,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儿时,五颜六色的小人书是我的最爱。短小的文章,精美的图画,将奇妙的故事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勇敢的葫芦娃,正直的黑猫警长,邪恶的蛇精,执著的精卫鸟,都在我脑海中跳跃着、闪烁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翻开这些有趣的书籍,就让我陶醉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之中,同时,也使我积累了更多字词,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踏出了第一步。

进入小学后,缤纷的《安徒生童话》将我带进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世界,《丑小鸭》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对梦想的憧憬与渴望,《卖火柴的小女孩》淋漓尽致得表现出当时社会黑暗与动荡。《唐诗三百首》让我领略了唐朝诗人的才高八斗: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豪放飘逸的风格;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抒发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山水田园诗人猛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清新淡远的风格。最令我喜爱的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中描写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懒惰,唐僧的真诚善良和沙僧的忠厚老实,最吸引人的是那起伏不定的精彩情节,使人如痴如醉。

现在,逐渐走向成熟的我早已把童话故事抛到了九霄云外。而拥有丰富内涵的名著,不负众望,成为我忠实的守护者:《爱的教育》以一个小男孩的眼光来看世界,严肃的老师、聪明的德罗西、节约的卡罗菲…...虽然每一件事在我们眼中都如此渺小,但却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将爱表现得入木三分;《繁星春水》如一杯甘醇的美酒,芳香醉人,作者提笔将自己深深的爱国情怀与思乡之情充分的体现出来,给人以震撼、忧愁;《三国演义》更是把历史文学发挥到了极至,爱才的刘备,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机智的诸葛亮,每一个人物都被作者刻化得栩栩如生,每一个情节都令人荡气回肠;而《水浒传》中那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豪情壮志也深深感染着我;“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句再次把我带回了现实,转身回望过去却发现已经走了好远好远……

书是宝藏,给予人类无尽的财富;书是钥匙,打人类探索的大门。在我心中,书也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陪伴我成长!

第3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李白;人生态度;艺术风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早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喜欢吟诗作赋。李白的理想过于高傲自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浪漫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使李白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遭受打击后敢于正视现实,蔑视权贵。为了排遣遭受打击后的苦恼,为了世俗种种烦恼,他经常狂饮纵歌,追求精神上的陶醉。

《将进酒》是李白于天宝十一年,在河南嵩山友人元丹丘处写下此诗。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诗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映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黄河是地上河落差极大,如同从天而将,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一涨一消,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这是空间上的夸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是悲叹人生短暂,诗人面对明镜看到满头的白发,徒生慨叹,早晨满头的青丝到了晚上却成了白发满头,顾影自怜,徒生哀叹,这是时间上的夸张。诗人把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过程说成是一朝一暮的事,即以河水的一去不回来比喻人的青春易逝,用黄河的宏大来反衬人生命的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得知长安供奉翰林时是何等的欣喜,在《南京别儿童入京》诗中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被赐金放还后,对朝廷失望、痛苦,自己陷入迷茫之中,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李白看来,人生无论得意与否,都要高举金杯、对月畅饮,尽情的享乐。此句发生了逆转,诗人情绪有“悲”转“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以乐观的心态正视人生,肯定自我。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藏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遇到明主得到重用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视金钱如粪土的人生态度。李白潇洒的气度、旷世豪情岂凡夫俗子、装腔作势的当权者所能比。“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人此诗句中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场面,人逢知己,酒逢对手,要“烹牛宰羊”助兴,喝它个酣畅淋漓,喝它个一醉方休。“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酒酣耳热,使人难以自持。忽发奇想,饮酒高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诗人认为锦衣玉食“不足贵”,只愿一醉不醒,忘记自己的无尽忧愁。诗至此时,诗人的狂放之情转为悲愤激动。酒后吐真言,以李白的才能本可以封王拜相,但由于生性耿直,不肯“摧眉折腰”,遭到权贵的排挤,只好辞官不做,一腔的豪情壮志得不到施展,只能借酒消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自古以来贤能的人遭到冷落,诗人用陈王曹植的例子来说明这点,我们可以领率到诗人的忧愤和感慨。“主人为何嫌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诗人唱到这里狂放难以自持,忘记自己只不过是被被友人招待的客人,俨然以主人自居,大呼沽酒对饮,引出最后的一番豪言壮语:即使千金散尽,也不要停杯,不惜牵出珍稀的“五花马”,拿出名贵的“千金裘”以换取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为“劝酒歌”,含有饮酒放歌书言之意。诗人据此进行联想,抒发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迈气概,将及时行乐的狂饮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地步,还充分的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此诗因偏重于抒情,较好得体现了李白的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其中奥妙在于可解可不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书写感慨,响落天外,奇之又奇。《将进酒》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诗歌大起大落,由悲转乐,由乐而狂,又由狂转为愤激,最后归于深沉的悲愁。为了表现这种情感上的巨大变化,诗人使用了大量时间和空间的夸张,把黄河之水,漫长的人生,说成一涨一消,一朝一暮的事。诗中大量运用了巨额数目来表现豪迈诗情。这样的写法既抒发了诗人的狂放豪迈之情,又不给人空洞浮夸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诗歌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和那潜在醉语下波涛汹涌的郁闷情结。《将进酒》通篇以七言为主,夹有十言、五言、三言,这种参差错落的句式和音节的错落,显示其回旋震荡的节奏旋律,造成使得气势,突出使力度,呈现出豪迈的诗歌风貌。李白的独特艺术风格,及其非凡的气概和生命的激情,在此诗中,诗人能将失意的哀感,表现出气势凌厉,悲中见豪,令人心醉神迷。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M].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教出版社,1999.

第4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 军人情怀 爱国精神

边塞诗源远流长,以军事斗争和征戍题材为主要内容,唐代边塞诗是军旅诗歌的集大成者,是盛唐气象的集中反映,既是文人之词,更是战士之歌,好诗佳作迭出,是唐诗中最重要最华彩的篇章。唐代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尤以盛唐成就最高。仅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历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唐代在经济上文化上繁荣发展的强盛国力奠定了边塞诗的基础,在政治上、思想上开放宽松的时代气氛造就了边塞诗的繁荣,一大批屡出塞外,久佐戎幕,渴望慷慨报国,建功立业,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勃发的文人与战士用壮怀激烈的诗句开辟了边塞诗的新篇章,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边塞诗派。盛唐是边塞诗派创作的鼎盛时期,尤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成就最大。

纵观唐代边塞诗,抛开美学风格,单就思想内容来看也是发前人所未发,写出了比前人更丰富多彩,更新鲜活泼、更开放广博的边塞生活。有写绮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与边关人民生活状况的;有表现戍边将士沙场豪情,报国壮志的战斗生活的;有抒写思乡念亲的离愁别恨的;有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的;有控诉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诗人初到边塞,目光所及都是与京师和中原汉地完全不同的景象与风物,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往往运用粗犷的笔墨、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边关苍茫雄浑的绮丽风光,流露出热情和欣赏之情。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是绝无仅有的以高度热情赞赏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典型作品。诗中写生活在营州的少年郎,自幼崇尚牧猎骑射之风,养成了驭马驰骋的独特而令人羡慕的本领。正是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性,成就了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尚武的精神以及天真可爱的心灵。这一切都展示了诗人对典型的边塞生活情趣的喜爱和投入,对胡汉各族少年的欣赏和平等对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塞情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北边地民风迥异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八月飞雪,北风暴烈,草折雪舞,来势汹汹。风雪铺天盖地带来奇寒也带来奇景,漫天风雪在诗人眼中化成了万树梨花,颇有浪漫色彩。开头四句雄健奇特,反差极大,向我们展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着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十分独特鲜明。诗人紧紧抓住边地风猛雪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瑰丽的塞外雪景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风比北风,用梨花比冰雪,想象瑰丽,比喻新奇,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边关的绮丽风光无法消除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也无法排解他们内心浓浓的愁思。长期的远离家乡而不能返归,边关征战渴望早日博取前途功名而未果,无论战士之歌还是文人之词中都弥漫着深沉而复杂的愁思。许多的边塞诗都在表现征戍者的艰苦生活和思家念归之情,这也是壮怀激烈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征人情怀。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捷》

唐代有中、西、东三个受降城。这里指灵州的西受降城。“回乐烽”是指当时回乐县的烽火台。“沙似雪”、“月如霜”反映出塞上的寂寞与清寒,是最容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景象和气氛。在这沙冷月寒、夜阑人静之时,远处传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与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实是异曲同工,也可以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媲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这首小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开头一句,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写在一个秋夜,军中有人用琵琶等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奏起了新鲜曲调,跳起了新颖舞蹈。“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是指《关山月》的曲调。这句诗紧承上句,意思是说这充满异国情调的曲调仍然离不开旧的内容,暗点出了将士们于丝竹幽咽之中油然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撩乱边愁听不尽”一句,是说越是起劲地弹唱起舞,越是引起久戍思归的苦情,扰得他们心烦意乱。这里的“听不尽”意味深长,既有将士们对哀愁的曲调“奏不完”而产生的怨叹,也含有他们对家乡山水和边关风物的眷恋、赞美,表示“听不够”的意思。“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诗,以景结情,借长城月夜苍凉的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将士们徘徊四望,高高秋月挂在空中,蜿蜒逶迤的长城绵延起伏,心中愁懑无穷无尽,苍莽悲凉。通过写听乐曲、看歌舞,抒发了戍边将士深沉而复杂的愁思。

边关的生活不仅仅是艰辛漫长的,更有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唐代诗人们往往敢于直面残酷的战争,直面边塞现实,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兵车行》和《三吏三别》一样均是杜诗名篇,杜甫以巨大的悲悯情怀和哀痛的笔调抨击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的政策,战争的悲惨恐怖,连年用兵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也反映出唐代社会敢于批判的时代精神。

边塞诗人还用自己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边关将士生活悬殊、苦乐不均的现实。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高适50岁前坎坷,50岁后显贵,是唐代诗人中唯一被封候的,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主将,他的边塞诗除了反映塞外风光,征人思妇的内容外,突出特色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防问题,以政论的笔调抒写自己复杂深沉的感慨。《燕歌行》是一首长诗,也是高适的代表作,笔力雄厚,感情真挚,诗中有殷切的期待,有无穷的感慨,有对唐将有力的讽刺,有对士兵深切的同情。意境深远,含蓄有力。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杰作,这样的诗在盛唐边塞诗中独树一帜,少有可比。

最能表现出唐代边塞诗特色的是诗人们一方面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充分展示,同时又凸显出奔赴沙场,克服困难,保家卫国的志向和勇气,以及战胜苦寒、孤寂、死亡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又有乐观豪迈的阳刚之美,还有胸怀政治理想,热衷科举功名,追求边塞建功的时代风尚。诗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积极的存在,使这些诗句具有了永不泯灭的魅力,是唐代边塞诗的时代赞歌,是边塞诗的主流和精华,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后代不屈不挠奋战的英雄诗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湖上阴云弥漫,祁连山上终年积雪,黄沙荒漠中矗立着一座孤城,拱卫着军事要塞玉门关。戍边将士在孤寂、艰苦的边地生活中承担着国家重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守着孤城。战事频繁而激烈,尽管在漫漫黄沙中以至于连铠甲都几乎磨穿,身经百战,以命相搏,他们犹自豪气冲天,发誓不灭匈奴誓不还家,将士们的忠勇爱国之情喷薄而出,豪迈动人,乐观向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欢乐的宴会,酣畅地豪饮,奔放的情怀,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的男人气概,令人难以忘怀,令人不能不端杯满饮。诗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透过诗句看到了将士们豪放旷达的胸怀,看到了一群立于漫漫黄沙旷野之上的浴血奋战的天地英雄群像。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将书生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催化为燎原之势。投射出初唐在崇尚立功边塞的时代大气候中许多文人向往边塞生活的人生取向,委婉地表白了自己怀才不遇投身边关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丰富的内容,有力地凸显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第5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从这首词中可以感受到诗词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本课以词的上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景色怡人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的胸怀和精湛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意象的感悟能力。可以借助这首词对学生的鉴赏进行必要的指导,本篇主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体会意境美而又把它具体描述出来,也即把诗歌的意境从概念变成一种可望、可述的境界。

2 学生分析

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基础差,对诗歌谈不上什么鉴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诗歌的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词,于不断的反复诵读中理清全词的思路,进而感受诗词宏阔的意境,体会诗人变革社会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情感。

3 教学内容设计理由

在这节课中,笔者使用多媒体教学,把优美生动的湘江秋景图片和悦耳的音乐穿插其中,在示范配乐朗诵中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笔下所描绘的意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渲染了课堂气氛,更利于诗歌教学。

4 教学环节设计理由

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全词,理清词的思路,并进而感受本词的宏阔意境,体会诗人改造世界、变革社会的伟大抱负。

5 教法选择原因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离不开诵读,让学生于反复的诵读中理清思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赏析全词,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 教学效果分析

这节课上课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反复诵读全词,再加上多媒体课件中图片和音乐的巨大感染力,使学生对赏析这首词有了极大的兴趣。整节课中,学生反应积极,学习主动性强,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作为教师,笔者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看来,降低起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适合诗歌教学的诵读教学是正确的,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层面:理清本首词的写作思路,掌握本首词的诵读要领,熟练诵读全词。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多次诵读,感受诗词宏阔的意境,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体会诗人变革社会的革命壮志,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不懈努力的情感。

8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于诗人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感受本词宏阔的意境,体会诗人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革命壮志。难点:品味诗词的语言,鉴赏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9 教学设想

诗词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由于现代的学生对诗词创作的背景不熟悉,会导致对意境的理解流于表面,而使用资料图片创设情景能激发学习兴趣,堂上评点学生课前绘画的意境图,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词的意境凝造离不开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电脑板书上简要指点词的章法,对重点词语作形象的标示和提点,能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诗词的规律。感性的录音范读能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反复诵读能具体深入地感受诗词的意境。

10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他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反复诵读,是品味一首诗歌的重要方法。我们说诗言志,诗人的志隐藏在诗句之中,只有通过我们反复的诵读,才能领会。

3)教师范读。教师播放多媒体,配合图片、音乐,有感情地诵读全词。

4)学生自读、范读。自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分别注音、解释,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自读,整体感知全词后,教师让一名学生范读,然后和大家一起点评读音、感情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5)教师领读。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逐句读完全词,有助于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领会诵读要领。

6)鉴赏全词。

①鉴赏题目。题目“沁园春・长沙”包含两个部分,其中“沁园春”是词牌,规定了整首词的形式,是双调,共114个字,分为上下两阙;“长沙”是题目,体现了词的内容。长沙是的家乡,是他早年学习和工作的地方。这首词是于1925年途经长沙游览橘子洲时所写。

②鉴赏上阕。开头前三句交代了什么?人物、时令、地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三句的场景: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这三句为下面写景奠定基础。在读这三句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诗人卓然而立的姿态,要读得深沉、有力。下面七句的统领字是哪一个?管到哪一句?“看”,管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部分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远看山林一片火红,湘江水碧绿清澈,船只竞相往来;鹰在高空翱翔,鱼在水底翔游,万物都在竞相生长,蓬勃发展。这是一幅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富有生机与活力、绚烂多姿的壮丽秋景图。这部分诵读时应注意什么?要比前三句节奏快一些,有抑扬,有层次,激昂一些。“看”字,要读得有力度。

③鉴赏下阕。前两句,这两句和上阕在结构上有何关系?这两句对比、呼应上阕,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诵读这两句时应注意什么?作者触景生情,引发自己对昔日求学生活的回忆,所以在朗诵时要读得慢一些,要读出深沉的情绪。中间七句,“恰”在这儿有什么作用?统领下面七句,是领字。那么这七句写了什么内容?和他的一些同学,在求学时代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讨论从这部分可以看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形象。才华横溢、胸怀远大、立志改造中国的热血青年。这七句诵读时应注意什么?要读得紧凑,激情洋溢。最后三句,请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三句的意思。还记得吗,我们曾在水流最急的江中心搏击风浪,把快速行驶的小船都挡住了。这三句写出了以为代表的这些革命青年的壮志豪情,诵读时要读得豪迈,读得铿锵有力。

④总结全词。请同学们朗诵全词时,看看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把整首词串起来。上阕是“立”“看”“问”,下阕是“忆”“恰”“记”。这首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结构严谨,上阕以写景为主,触景生情,发出“谁主沉浮”的感慨;下阕先是“忆”,然后回忆和同学的战斗生活,最后一个“记”字概括全文,回答了上阕的问题。整首词结构严谨,上下呼应。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一种志向?主宰世界,改造生活,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种壮志豪情。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革命先辈中,有哪些人还有这样的豪情壮志?鲁迅19岁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把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国家的报国之情。我们也要学习革命前辈的这种爱国精神,为振兴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学习。

11 教学反思

第6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母亲而自豪的赞歌。

走过六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国家,才会有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动力,才会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勇气。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雪灾、4·28撞车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似乎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祖国的脊梁。脊梁看似平常,但它却是支点。它不仅是一个人站立的支点,也是一个民族雄起的支点,更是一个国家昂首前进的支点。脊梁有时看不见,但却能感受的到,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梁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坚强的祖国脊梁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勇气。

第7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意象;诗歌意境;鉴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67-1

一、首先要分析意象,掌握诗人寄托于“象”之上的“意”

毛翰在《诗美创造学》中用一公式来阐明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意象+氛围。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入手,由形式入手,进而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渗透诗歌的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是作为主体的人所体验的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对自热、社会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领悟以及审美感受;“象”是作品描述的物和事,准确地说是事物的形象。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深秋晚景图,烘托出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故土的暗淡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构成了萧瑟悲凉的深秋的意境,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又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二、其次要把握和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掌握诗歌的意境。首先要熟悉意象固定的意义,如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如“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同时还必须注意意象多义性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其在具体诗歌中的含义。如“燕子”的意象,就有“惜春伤秋”“感伤时事”“寄情相思”“渲染离愁”等含义,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同是写梅花,宋人陈言的“一花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借梅花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笔下的梅则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是秋景,中国古代诗歌中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生机勃勃的“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象,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融入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鉴赏评价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再次要在鉴赏诗歌意象时,要充分展开想象,寻找意象与所叙事物的相似点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其中“月”这一意象特点很多:其形,有满月残月之分;其光,有清纯惨淡之分。细读后,我们会发现“月”与“思妇”的相似点,即满月渐亏与思妇因怀念丈夫而日渐消瘦相似,也就很容易把握诗的意境了。又如“寒砧”、“捣表砧”,抒发的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古时妇女为远行的人赶制寒衣时,把衣服、布匹放在石头上用木杵棰打,叫捣表(捣练),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表(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帐情绪。这样的诗句很多,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表声”(李白《子夜昊歌》),“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李煜《捣练子夸》),“杜鹃声不袁,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鲍”(孟郊《闻砧》)等。

第8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古代诗词 吟诵教学 作用 策略

作为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诗词通过典型艺术形象构成的意境来揭示生活的本质。一方面,诗人以精炼的饱含着丰富感情的语言、独创的艺术手法,自然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巧妙的修辞手法来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自然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是指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和节奏感,这使得诗词具有很强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在古代,诗词都是入乐歌唱的,只是后来渐渐与乐分离而成为一种文学书面形式。诗词虽不再入乐歌唱,但古代文人在长期实践中,根据诗词音乐性特点创造出一种读诗读词的方法:吟诵。富有音乐美的诗词要注重吟诵,通过音乐美的感受去领会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古代诗词吟诵教学的现状分析

吟诵教学的现状不乐观。在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吟诵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吟诵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高中阶段无需再进行教学,或者认为吟诵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身并不具有教育价值,甚至认为吟诵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这些误解必然导致吟诵与教学之间的割裂。另外,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会吟诵诗词。

二、古代诗词吟诵教学的作用。

首先,吟诵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学生的兴趣,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在学新的诗词前,教师或自己吟诵这首诗词,或播放吟诵录音,学生由于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诗词吟诵,对此一定会感到很新鲜,这就很容易被吸引住。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古诗词还可以通过吟诵来表现美。于是,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新鲜的刺激会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进入到诗词的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兵车行》时,我在哀怨愁结的背景音乐下,范读课文,深情地展示了一幅“人哭”“鬼哭”、生离死别的惨景,用声音做笔,用真情做纸,为学生描绘出杜甫痛苦的灵魂,多灾多难的民众,阴森的青海古战场,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猛力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唏嘘声和阵阵掌声成了师生交流的最强音。学生自读时大都能激情澎湃,这种情感的产生说明学生已经沉浸其中了。由此产生的效果,要远远比教师某些俗套的开场白和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吟诵好得多。

其次,吟诵能营造一种课堂气氛,为教学做铺垫。诗词吟诵的调子,除了与格律有关,也与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不同的内容与情感在调子上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的吟诵,音调高亢激昂,吐字有力干脆,加之背景音乐与吟诵相得益彰,将滚滚长江乱石惊涛的奇险壮丽和词人的豪情壮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听这样的吟诵,很快就体会出该词的豪放情调,同时,在这样激昂的吟诵中,学生的情绪也受到感染,似乎豪情满怀。教师教授该词所需的课堂气氛悄然形成,学生与作品的共鸣也就在孕育之中。

最后,吟诵独特的美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进诗词意境,并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亲自吟诵诗词,有助于理解诗词内涵,虽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讲”,但它的确会产生教师之“讲”所不能达到的意外效果。

三、古代诗词吟诵教学的策略

首先,学生应该成为真正的吟诵者主体。新课标从吟诵教学层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学生不是外在于作品的“阅读者”,而是拥有主体权利、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解读者”,学生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也不是所谓作家的“代言人”,而是作为“吟诵自己”在“参与语文教学生活”[1]。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成为吟诵的主体。从而体验到诗词中的“情思和旋律”[2]。学生应学会把停顿、快慢、高低、强弱、轻重,以及各种语调恰当地加以控制和调节,把诗词读得抑扬顿挫、铿锵入耳、感人肺腑、扣人心弦。

其次,注意诗词的韵律。诗是押韵的,它的同一韵母的字在诗句最末一个字的位置上出现,便能给人以顺口动听、流畅回环的美感。而词是经常换韵的,随着韵脚的变化,词的音韵和节奏也跟着变化,有一种潺潺流水般的韵味。在教杜甫的七律《登高》时,可以按照上学的吟诵技巧进行范读,使学生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吟诵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登高》写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吟诵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心情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束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学生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3]。特别要注意的是吴越方言保留了许多古代语音的特点,如能用好这“资源”,以此作为对学生的吟诵指导一项工具,则不仅诗歌教学会更有情味,学生读诗的兴趣也能激发起来。

吟诵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欣赏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吟诵像一根神奇的指挥棒,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使学生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多方面地感知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彭乔燕,贺方春.试论吟诵教学的情感体验.云梦学刊,2003,(1).

第9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语文;诗词;创造;人生态度;艺术风格;儒佛道思想

笔者在执教2012年5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的第4《给诗加“腰》一课时(书110页),我们发现苏小妹与苏轼两姊妹都很精通诗词,特别是苏轼在诗词方面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本课就介绍了他们在一起讨论诗句的境况,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绝句。”苏轼思索随即说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能写出柳树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还不是最佳的字,他们讨论后最后确定改为“扶”和“失”更好,于是诗最终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样能准确地描写了月、梅花融为一体的情景。我们上课时要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又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诗中看出,他壮志难酬、愤懑自嘲自解的难言之情,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五个年头,虽有耕种田地可以自勉,也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却壮志未酬,心忧国事,从他的“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快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那种高尚人生态度,真正通过描写把人代入空明清蒸,亦真变幻,赏心悦目的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耳”,表达了作者被贬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的那种悲凉与痛苦,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文中表达了作者集儒、道、佛思想一生的人生态度。笔者们再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中的第五首(《浣溪沙》—苏轼)(书206页)一文时,看出了苏轼自己被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当时苏轼已经48岁了,但忽见泉水两流,激发起作者的不悲自发,虽失意而仍然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但从他的首句“山下兰芽短侵溪”到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特别是从末句休将自发唱黄鸡,看出作者虽老犹少的精神壮志,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理想感情。从这首小令描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美景,抒发了自己虽处困难,仍力求振作精神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因此我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们,让他们正确去理解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和他所追求的人生态度。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看他不是成就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苏轼几千年来美名为人们一直传颂,我认为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既敬且爱又喜,试从《东坡乐府》一书分析他的艺术风格和人生理想,该书一共收集了苏轼词三百四十余首,自然是苏轼在词作上的总结,世人已经公认这些词在总体上呈现出豪放、旷达、飘逸的韵味,但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乐观、健康、进步、坦诚、向上、平静的人生态度。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表达了苏轼用儒家思想自律,以佛、道精神自解他的人生态度。“我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此词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他那种求醉、求欢、求乐去达到心灵的自我平息,此词作于宋神宗宁九年(1076年),时值苏轼任职于密州太守,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而对新法的拥护的那些人的排挤和打击,在政治上难免有失落之感,加上这一时期,他的胞弟加最好的朋友苏辙七年未见面了,在亲情上便难免有孤独之意。笔者认为:这首词实质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痛苦——幻灭——觉醒——期盼的情感调节,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的精神逼真地展示了出来,于是他在词里慨然而歌“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观之,苏轼把他的人生情感和自然界的物联系到一起,运用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平扶内心。又如:《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中苏轼写到:一旦功成名遂,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可见苏轼心里,积极向上的思想,让很多儒家都崇尚他的功名仍是第一位的。又如:《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中写到: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可以看出作者苏轼人生似梦、解脱和超脱人生的观念,以可见佛道思想对苏轼侵之深,有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的一面,也有善处穷通,乐知天命的一面。又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词人在序中写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角”。正文里写到天地不薄,心怀亦厚,天地虽泠,情怀却不泠,任凭风雨阴晴,只要我心归于自己便可以无谓一切的坦荡心胸,这就是作者的佛、道、儒思想的折光。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词中可看出作者有一颗求为君分忧,为国效命的赤子诚心,表现出其特有的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再如:《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苏轼写到: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忧无。表现出作者有一种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突出苏轼性情的底蕴。不容质疑,苏轼是中华文学史上最突出的集中的儒、佛、道思想于一身的大家。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