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通用技术教学选题范围
1.通用技术课程特点、构成、教学目的、教学成果评估。
2.通用技术教室设计及设备配置、选型、方案研究。
3.通用技术教学点分析及不同类型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4.教学任务及教学效果评估标准研究。
5.通用技术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较分析,通用技术教学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异同。
6.信息化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7.通用技术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特点、培训提高。
8.通用技术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9.通用技术教室设备配置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二、征文内容和格式要求
1.论文内容要贴近实践,贴近一线教学与应用,要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深度,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意义。作者可以在选题框架下自行分解出具体题目,从多侧面、多视角,深入具体地阐述和表述。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均可。
4.征文标题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征文要求按照论文体例撰写,超过3 000字的需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5.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6.参选论文应具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7.文稿一般不得超过5 000字,文稿应附全部作者的单位、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具体地址。
四、组织评选办法
1.提交的论文或教学设计经专家评审,评出优秀作品。
2.组织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优秀论文或教学设计将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颁发《年度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年度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论文》证书。
3.优秀教学论文或设计将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上陆续刊登。
五、投稿方式
1.请将论文或教学设计发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邮箱(jiaoyuzhengwen@vip.省略),请注明“征文”字样。若作品无法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请刻录成光盘寄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2.咨询电话:010-62115171 62112663
3.联系人:杨洋 李丽
4.邮寄详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4号C座1002室《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文化的情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但目前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教授更多的是文化产品(如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而很少涉及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更不会提及有关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人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描述,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说文化知识的灌输主要靠合理配置的教学素材,那么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要仰仗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潜移默化。(张革承,张洪岩,2007)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和活动时要重视文化教学,要考虑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文化教学目标应与其他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
2001年课标和2011年课标中将“文化意识”连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列为五大课程目标。“文化意识”目标与其他四项教学目标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教学中,应采取整合教学的形式,将文化教学渗透在其他四个课程目标的学习中,而不宜孤立地进行文化教学。
3.教学中“文化五要素”要有侧重
“文化五要素”要整体进行教学,但并不是说教师要花费相同的时间和精力在每一个要素上。由于文化内容的认知复杂程度不尽相同,教学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儿童学习者。(文秋芳,201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合理分配各要素的时间。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教师可将精力主要放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这两个要素上,对其他的三个要素可以略讲,让学生大概了解。但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多关注文化观念。文化观念涉及的是深层次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文化差异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4.问题形式和内容要灵活多样
上文表中所列问题只是举例,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在设计文化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以及要教授的文化内容的不同等来灵活合理地设计问题。如对低年级学生提问文化产品的问题时,可以直接问“你们知道有关的产品有什么”。而对高年级学生提问时,则可以有选择地多问几个问题,如除了问知道的产品有什么,还可以问与此文化产品有关的场所,如圣诞树放在什么地方,圣诞树在哪里购买等更加有扩展性的问题。
5.教学中要提供充足的讨论与思考时间
第二,个别访谈。C老师提问三名学生多项式的定义,一名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项式的和或差”;其他两名同学表示想不起来了。
第三,了解已学过这部分知识的学生的情况。去年教学八年级的Q老师说:这节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运算中符号处理错误。表象原因是粗心大意,其实还是对法则的理解不准确。上述调查表明对法则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在法则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整体代换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正是课标要求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探究活动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T老师对原来设计的学习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第一步仍然为复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但将原来的x(m+n)改为X(m+n),这一改动的目的是方便第二步学习活动的设计。第二步由原来的呈现法则,教师示范运算改为学生探究法则。将X(m+n)中的X用(a+b)来代替,学生小组探究原式应如何计算。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三第一轮课堂实践
第一,X(m+n)的运算所有同学无误,能准确得出X(m+n)=Xm+Xn这样一个书面结果。
第二,用(a+b)来代替上式中的X,则原式变为(a+b)(m+n)。设计意图是在上一步骤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代换,(a+b)(m+n)=X(m+n)=Xm+Xn=(a+b)m+(a+b)n=am+bm+an+bn,实质是运用两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学生观察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即(a+b)(m+n)=am+bm+an+bn。然后老师再根据得到的结果和书上的法则对应讲解。但有一少部分同学受到课件的影响,直接运用法则进行运算(a+b)(m+n),不熟悉法则出现漏乘,而且没有经历探究的过程。
第三,得出法则后,学生进行基础练习。其中有一道题目为(x+2b)(a-y),有八位学生运算结果出错,而且不是符号和漏乘的错误。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习惯了字母x和字母y或字母a和字母b一起出现,而题目中x与b、a与y出现在同一多项式中,感觉有点混乱或“不正常”。
四反思与调整
“最明显的感受是学生在练习阶段提出的问题,有点‘反常’的字母组合出现在一起导致结果错误,这说明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骤都要从学生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在课件中体现出探究的总体思路,或把探究的步骤列出,让学生明白不是用法则,而是推导如何得出法则。”“可以在探究活动中加入将X替换为(a-b),在此过程中,老师指出多项式a-b包括a和-b两项,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每一项都带符号去和其他项相乘,将乘积带符号直接写在结果中。”“在练习阶段,教师在示范的前两个例子中可以用曲线桥表示出运算过程是怎样的,甚至可以将相乘的项圈住,用曲线桥连接,能更直观地体现带符号相乘。”T老师根据其他老师的分析及课堂效果对探究活动设计进行了调整。六第二轮课堂实践9月17日上午,T老师在另一班级进行了第二轮课堂实践。
第一,探究开始后,要求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复习X(m+n),要求学生将结果工整地写出来:第一步,X(m+n)=Xm+Xn。
第二,引导学生在纸上另起一行,将上一步中所有X替换为(a+b),即得到:第二步,(a+b)(m+n)=(a+b)m+(a+b)n。
第三,将上述运算再次运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运算,将过程和结果作为第三步写出:(a+b)(m+n)=(a+b)m+(a+b)n=am+bm+an+bn。
第四,至此,学生在纸上已经得到了(a+b)(m+n)=am+bm+an+bn。接来下,再次将第一步中的所有X替换为(a-b),学生可以自主按照上述过程进行探究,得到(a-b)(m+n)=am-bm+an-bn。
第五,老师和学生一起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一法则。并且要指出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表现为复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整体代换——再次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抽象概括法则。接下来,呈现修改后的例题和练习,教师在示范的前两个例子中用曲线桥表示出运算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法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练习熟悉法则。
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设置逻辑关系。在该图中,先确定工作岗位,根据岗位要求提炼职业能力,分解出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确定每个工作岗位对应的课程群,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1.确定网络技术专业的关键岗位
通过对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确定网络技术专业的四类工作岗位,分别是:
(1)系统集成与运维(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2)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
(3)网站开发(网页美工、网站开发工程师)
(4)IT设备销售与维护(IT设备销售员)众多的工作岗位,在短短的三年职业教育中,是无法完成所有岗位的学习。根据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硬件条件、学生多年的就业方向、多年的教学效果反馈,确定了2个关键岗位,分别是“网页美工”和“网站设计”。该2个关键岗位,有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有缺口很大的就业需求。在电商行业的推动下,“网页美工”岗位的需求量很大,往这个方向就业的学生占据很大比例。2.确定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通过对关键岗位“网页美工”和“网站设计”的岗位需求分析,经过研讨,确定出每个岗位对应的课程群。三、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1.确定课程目标经过广泛调研,同时参照工作岗位的岗位需求,确定关键岗位课程群的课程目标,使其能满足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比如课程《DIV+CSS网页布局设计》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知识目标:掌握CSS设置文字、段落、图片、表单、菜单的方法,熟悉CSS+DIV页面布局的常用方法。②能力目标:能合理设计网页的布局方案,能对网页进行创意美化;能运用DIV+CSS对网页进行优化和布局,制作有创意的网页特效;能网站,并进行网站的简单维护。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2.制定课程标准
(1)项目化教学标准。在既定课程目标基础上,以知识、能力与素质作为总项目进行分解,形成可量化的子项目。课程标准以子项目展开,用项目与任务取代传统的章节。每个任务中都规定了具体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各个子项目的实施都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机房里完成,总学时为72学时,采用分段式集中授课的模式,每周16节,4周时间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
(2)调整课程内容。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把岗位上需求较弱的部分弱化,甚至删减掉。比如针对“网页美工”的工作岗位,以往都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利用Dreamweaver中的表格、菜单、控件等来制作网页。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岗位需求中使用较少,于是用课程《DIV+CSS网页布局设计》替换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在课程内容上,利用4-8个学时了解Dreamweaver的内容,重点掌握“DIV+CSS”布局的技巧和方法。
3.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采取“优秀作品赏析”、“模仿操作训练”、“小组合作”、“分段集中式教学”、“项目实战训练”、“参与真实项目”、“以赛促学”等多种形式,形成“多模式”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迁移CDIO①教育理论到课程教学方法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自学能力。
4.编写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
市面上很少有基于岗位能力的教材,即使有,也很难有符合本校需求的教材。为了让学时拥有一本合适的教材,2014年3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系主任联合广东省几十所高校,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编写“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目前已经出版了9本教材,其他教材正在编写或出版中。该套基于岗位能力的教材由多个任务或项目组成,每个任务或项目是一个完整的环节,该环节的组合方式为:任务介绍(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实训。技能是学生自己练会的,不是教会的。教材中只是给出一个引导,领学生进门,更多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实践多了,才能创新,才能做书本之外的东西。
5.“分段式”实施岗位课程
岗位课程实践性强,传统的碎片式教学不利用项目化教学。“分段式”教学将18周的一个学期分成多个教学段。比如72学时的课程,利用4周的时间集中上完。在这4周时间内,只开设一门专业课程。“分段式”教学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必须是非常熟悉该门课程的老师才能胜任该课程的教学,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二、三年级学生。“分段式”教学实施岗位课程,突出了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有利于网络技术专业岗位课程的顺利开展。
6.改进评价方式
以往的评价方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国语注重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改进后的评价方式由过程考核和作品考核两部分组成。在过程考核中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职业素质评价。过程考核占总分的50%,作品考核占50%。作品考核即结果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需要提交一份与课程相关的综合性作品,作品的综合性评价分就是作品考核的分数。比如《DIV+CSS网页设计布局》课程,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任课老师根据所学内容布置一个综合性的网站,学生根据要求自己选题、设计、制作。完成后提交作品,老师会根据作品评定一个分数,并提出修改意见,发回继续修改。学生修改后,再提交作品,老师根据修改的作品,重新修改分数……只要学生愿意,可以多次修改作品。这种方式在时间上会拉的比较长,但是能出很多优秀的作品。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作品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总结
关键词:三视图;投影;教学设计
由于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这一课题的教学内容是制图课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重点教学内容,该课题掌握情况的好坏对学生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时笔者针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足准备、精心设计,结合实习教学中的案例,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课题内容,为课程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了解学生,制定目标
现在教学倡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实际制定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三个投影面名称及投影体系的组成,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会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物体的三视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绘图工具,巩固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掌握三视图画法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获取逻辑思维,分析判断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独立完善的思考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奠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理的情境假设引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直观教具,合理设计学习过程。通过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动手绘制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和实物的分析,明确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本节课共分为五个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认定目标,明确任务;讲授新课,实施目标;练习反馈,巩固知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师生问候,组织教学。教师和学生互致问候,清点学生人数,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将班级学生按8人一组进行分组,每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活动。2.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旧课主要是承前启后,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首先以提问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包括投影的形成和概念、投影法分类以及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等。新知识的学习要有好的开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屏幕和实物,展示三组结构不同的物体,给出正投影方向,它们的视图形状是一样的。因此引出新问题:如何完整的表达一个物体的结构形状?这时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投影就能表达物体不同方位的形状。由此导入今天的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容易接受,很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制定目标,明确要点。进入新课后,教师给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并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目标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这一课题,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特别是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展开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对学生正确判断物体的方位关系和正确绘制物体的三视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本课题的重点定为:三视图的形成和绘制,难点定为三视图的展开。4.讲授新课,实施目标。本次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二是三视图的形成和绘制步骤,三是物体的方位与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在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讲解中,教师先让学生从三个垂直的方向绘制锉配件相互垂直的另外两个方向的视图,然后引出三投影面体系,利用动画和实体模型进行讲解,充分展示三投影面体系的三个要素:投影平面、投影轴、坐标原点,最后让学生动手,自己用硬纸板制作三投影面体系。对于第二个教学目标三视图的形成和绘制步骤中,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在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中绘制锉配件的三视图。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得出三视图的形成: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三维立体结构,显然绘制不符合要求,如何将三个视图放置在一个平面内?教师充分利用flas演示,讲解三投影面的展开过程及三个视图的放置位置。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考:物体的前面随之展开,与主视图的位置近了还是远了?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加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第三个学习目标物体的方位与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讲解中,教师借助于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物体的六个方位关系(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并得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5.练习反馈,巩固知识。教师要针对本课题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填空、作图等,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容。每个小组下发一个模型,任务完成后,每组选代表对本组成果进行讲解展示,选出优胜小组给予表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小组竞赛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6.知识小结,课后作业。以“在这两节上我学到了什么”为主题让学生先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做补充,就重点内容对学生做强调要求。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加深印象,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知识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每节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因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而通过做作业进行反复练习,则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反思
意象性艺术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对教师开发课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意象性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二、意象性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四个要素
1.教师要养成素材收集习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天成事物“乱”象本身就具有特殊性,让学生多接触感受可以丰富对事物物象多样性的感知,改变学生因接触面窄而形成的固有视觉图式,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物象印记,为意象性表现打下基础。素材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物象,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各艺术派别的艺术作品,诸如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大家作品图片资料收集,可在介绍作品成就的同时,让学生领略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客观事物与表达画家主观感受的方法。
2.教师要具有教学案例设计能力
美术新课标理念中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美术教师为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须具备美术教学案例设计的能力。例:《指甲长长啦》教学设计过程收集资料:2011年9月14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专业歌手克里斯•沃尔顿,艺名“公爵夫人”,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前展示她刚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长手指甲。她的左手指甲总长10英尺2英寸(约3.05米),右手指甲总长9英尺7英寸(约2.87米)。只需484个她左手大拇指指甲那么长就可以够到帝国大厦的顶端。分析与设计:小朋友的指甲是不可能长长的,以上的资料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长的指甲。指甲,其长长后并没有固定模式,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猜想,于是《指甲长长啦》这一意象性绘画教学课案例经多次修改设计完成。
3.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读“画”
意象性艺术因过多强调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表现世界。因此艺术家就需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这种感觉和意图,而不管是否与眼见的现实一致,从而产生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即在表现对象时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对象的自然形态,以符合自己的创作所要表达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再现客观对象时,有具象表达和意象再现两大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意象艺术作品时应更多从体会作者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入手。创造美、表现美的标准不具有唯一性,从而为理解、接纳美术作品奠定感性的理论基础。
4.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形式美法则
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从“电离模型”向“水解模型”转变?单纯靠老师的讲授显然是不可行的。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发认知冲突,从而认识“电离模型”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改变或调整原有认知的必要性。于是,借助一定手段、设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和冲突的问题情景,并立足于这一困惑和冲突的问题情景,开展深入的探究,从而实现旧概念的重组、新概念的建构成为教学的关键。问题情景对学生造成的认知冲突程度越显著,越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困惑与冲突的探究兴趣。如何设置能使学生产生强烈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原有认知,让学生清晰认识头脑中“电离模型”;另一方面,呈现直观明显、冲突强烈的反例,让学生对原有认知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当对“反例”产生认知冲突时,引导学生立足于从系统的视角去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初步建构起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水解模型”;在初步建立新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此模型去预测更多未知盐溶液的酸碱性,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新认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对新、旧认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明确适用对象、本质差异等,深化对新概念模型的认识,从而有效实现“概念转变”。
二、“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概念转变的前提条件是“对现有概念的不满”。对“现有概念的不满”,不仅与学习者面对的情景有关,而且与学习者对自身原有认知的清晰度有关。学习者对自身的原有认知越清晰,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产生的冲突将越强烈。本课教学时,先安排下述复习回顾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已有经验与知识(如强弱电解质电离、溶液酸碱性等),思考如下问题:
(1)纯水会发生怎样的电离?常温下,纯水中的c(H+)、c(OH-)大小关系如何?
(2)对于水溶液而言,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c(OH-)大小有何关系?
(3)酸(或碱)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或碱)性,为什么?归纳总结:酸(或碱)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或碱)性,是因为酸(或碱)电离出H+(或OH-),导致溶液中c(H+)大于(或小于)c(OH-)。
设置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强化学生对水的电离、溶液酸碱性与c(H+)、c(OH-)大小关系的认识,并激活“电离模型”。其目的不仅为盐溶液酸碱性分析奠定基础,并为后认知冲突作铺垫。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之后,接着安排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现有一瓶0.1mol/LCH3COONa溶液,请分析与预测:
(1)CH3COONa在水中如何电离?是否产生H+或OH-?
(2)请预测:CH3COONa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为什么?实验活动:请在预测基础上,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要求“分析与预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应用“电离模型”解释未知溶液酸碱性,为认知冲突埋下伏笔;“实验活动”的目的,则让学生亲自获取感性材料,强烈感知预测和实验结果差异性,从而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对“电离模型”的不满。接下来,并不急于分析醋酸钠溶液为何显碱性,而是安排学生反思与动手实验。具体安排如下:提出问题:请反思自己的“分析与预测”及“实验活动”,看看是否存在问题。实验活动:请重测CH3COONa溶液的pH,并用同样方法测0.1mol/LNH4Cl溶液的pH。将结果填入表中。反思的目的,在于确认自己的分析与pH检测无误;实验活动的目的,不仅确认醋酸钠溶液pH确实显碱性并获取更多的事实证据,同时得出盐溶液可呈碱性、也可以呈酸性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电离模型”的局限,激发建构新思维的驱动力。前面的教学活动,为“概念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接下来的教学,便是要引导学生探究,以期建立“水解模型”。教学安排如下:提出问题:
1.请结合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实验事实,思考并讨论下述问题:
(1)该溶液体系存在哪些电离?是否可逆?电离出哪些微粒?
(2)溶液中H+、OH-均来自水的电离,对于纯水电离而言,c(H+)应等于c(OH-)。为何该溶液中c(H+)小于c(OH-)?是不是体系中哪些微粒结合了水电离产生的H+?请结合溶液中的微粒加以分析。
2.按前述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分析思路,探讨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3.和同学交流讨论,并用自己话语归纳总结盐溶
液显酸性或碱性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同时考虑醋酸钠和水的电离、电离是否可逆、电离产生的微粒出发,并从系统中微粒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醋酸钠溶液中c(H+)、c(OH-)变化的原因。之后,遵循这样的思路,分析讨论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经历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将初步建起了盐溶液酸碱性分析的基本思路,初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初步建立起体系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水的电离平衡及移动、盐溶液的酸碱性等整体性认识。这样的学习,解决了“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问题,从而有利于概念转变。学生虽然建立起对“盐类的水解”概念及“水解模型”的初步认识,但还需进一步检验。因此,接下来的教学,要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去论证“水解模型”的合理性。教学过程如下:问题讨论:
1.为何盐溶液体系中的盐电离出来的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会与水电离出来的OH-或H+结合?你将如何证明?
2.根据你的分析,预测Na2CO3及Al2(SO4)
3溶液酸碱性,并从微观视角加以分析。实验活动:
1.设计实验并验证“盐溶液体系中的盐电离出来的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会与水电离出来的OH-或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2.用pH试纸测定0.1mol/LNa2CO3、Al2(SO4)3及KNO3溶液的pH,并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相对比。本阶段教学任务的功能如下:一是寄希望于学生能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角度,认识到溶液体系中若同时存在弱碱的金属离子与OH-、弱酸的酸根离子与H+时,将结合为弱电解质分子并建立起平衡,再用实验来证实;二是应用“水解模型”去预测未知盐溶液的酸碱性,并通过实验来证实。最终,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证实“水解模型”合理性,同时体验“新概念的有效性”。到此为止,学生将体验到“电离模型”不合理性,体验到“水解模型”的可接受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从而较好地达成“概念转变”———即判断溶液酸碱性从“电离模型”转向“水解模型”。但是,教学并不能到此为止,还需继续安排相关的学习活动。提出问题:现有一瓶0.1mol/L的NaCl、KNO3溶液,请预测这两种溶液的pH,并从微观视角加以分析。实验活动:请用pH试纸检测上述两种溶液的pH。交流讨论:
(1)你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2)若不一致,请分析其可能原因;
(3)结合前面六种盐溶液酸碱性及微观视角的分析,总结分析盐溶液的思路。本阶段活动的安排,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盐溶液还可能显中性。这是其一;第二,通过提供盐类水解的“反例”(即有些盐并不水解),进一步深化对“水解模型”的认识(此类盐不水解,照样可以用“水解模型”解释———因为此类盐电离时既不产生弱酸根离子,也不产生弱碱的金属阳离子,将不会结合水电离出来的H+、OH-而不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故其溶液显中性)。至此,学生借助“水解模型”全面解释了各类盐(能水解的盐、不能水解的盐)溶液的酸碱性,深刻认识到“水解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牢固建立分析溶液酸碱性的新模型。最后,安排如下活动,帮助学生总结溶液酸碱性判断两类模型(“电离模型”和“水解模型”)的适用对象与分析思路,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提出问题: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铁溶液及硅酸钠溶液。
(1)哪些溶液显酸性?哪些溶液显中性?哪些溶液显碱性?
(2)以上述显酸性溶液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它们显酸性的原因。
(3)结合问题(2),总结可从哪些角度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1.1针对翻转课堂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外已开展了几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主要的研究成果有:JustinG(2012)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JeremyF.Strayer(2012)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的对比研究,得出翻转课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索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GeraldC.Cannod(2008)探索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效果。国外的研究以应用为主,也有侧重介绍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翻转课堂实施步骤的相关研究,但仍然比较零散、缺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及实施保障体系的体统研究。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张渝江(2012)引进、介绍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只有个别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张金磊等(2012)研究了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张新明(2013)依据翻转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对网络教学视频加工整合和对习题答案呈现方式优化的基础上,构建出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总体看来,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中,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文/宋巧娜
1.2针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的相关问题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是物流领域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有:张雪莹(2013)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方法提出新建议和设计思路,并给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步骤和建议;钱莹(2013)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构建学习情境,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宋巧娜(2012)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位基础,提出构建方案设计、角色扮演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思路;曹细玉(2012)针对独立学院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程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策略。谢翠梅(2011)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的教学模式。本文拟设计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都将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战略意义。
2、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
2.1课前准备活动
2.1.1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虽然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往往由于这些现成的资源与实际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所以不宜采纳。在此主要分析视频来源的第二种情况,即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针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课题组录制了教学视频,在此过程中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完全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般在5~8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这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性等元素的设计。2.1.2教师针对视频制定课前练习题针对视频制定课前练习题,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运筹学、管理学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每个知识点都有精练针对的习题,且难度恰当,并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2.1.3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学生可选择课前任一时刻去观看教学视频,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者倒退,可暂停立刻记下自己的疑惑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2.1.4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要完成教师提前布置好的课前针对性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加以思考,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记下来以便下一步的互动交流。2.1.5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同学交流和与师生交流两种。学生课下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及针对性课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相互解答。对于同学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题。
2.2课堂组织活动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2.2.1师生共同确定探讨问题课堂探讨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学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讨的问题。2.2.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讨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2.2.3开展协作探讨式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探讨式题目,每组规模一般控制在3~5人,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讨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探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各小组的探讨状况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2.2.4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讨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有演讲型、成果演示型、小型比赛等,并且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论及分享学习收获。2.2.5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基于翻转理念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成员不再单纯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和同学;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讨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讨问题。
3、结论
一、教学实录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1.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2.你能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吗?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40();电脑显示器的面积约10();苗苗家客厅的面积约15();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约5()。“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约5()”。预设:(1)答出(肯定,赞一个);(2)答不出。(师直接告诉)相机板书:公顷。师:有没有听过“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设计意图:在复习时,引入从已学过的常用面积单位中,填上合适面积单位,“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约5()”这一实际生活背景的素材,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引出“公顷”,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认识公顷作铺垫。]片段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欣赏图片谈话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风光。(课件出示: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南京明孝陵、杭州西湖和台湾日月潭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学生齐读图片中的文字。师:这些介绍风景名胜的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你觉得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经常用在什么地方?学生交流。小结: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完善板书:认识公顷)[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现实生活中风景区的面积,有利于学生借助对这些风景区的直观印象,初步感知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且常用于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研究公顷的兴趣。]2.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谈话:你想了解公顷的哪些知识?(预设:1.1公顷有多大?2.公顷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自己找一找,算一算,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组织交流,板书:(1)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2)1公顷=(10000)平方米。3.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谈话: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联系实际感受一下。(1)活动体验。组织28个学生在现场围一个正方形。师:我们已经知道7个同学手拉手,大约长10米,同学们算一下现在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让学生直观感受100平方米的大小。)谈话: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100个。(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2)观察体验。我们学校运动场长约100米,宽约4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投影出示学校运动场)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差的多吗?4.估算体验下面我们走出校园去看一看。投影依次出示江畔人家社区、莫愁湖公园、栖霞山公园图片。师:你能估计它们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公顷吗?片段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小明是个有心人,他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建了住宅楼75幢。小明实地参观楼盘后,估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你和小明一起算一算,××楼盘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设计意图:现在,房产开发商的宣传广告屡见不鲜。在设计这一实际问题时,将学生学过的公顷等新旧相关面积单位知识隐蕴其中,开发商的宣传是否属实,通过计算即辨真伪。因此,借助这样一个充满生活味、数学味的广告素材,较为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魅力。
二、教学反思
遴选生活素材,让数学更亲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要善于挖掘、遴选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素材,让数学充盈生活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节课在创设情境、引入公顷,自主探究、认识公顷,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几个环节中都自然呈现了精心选择、设计、整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比如:在“体验1公顷实际大小”环节中,让28位学生现场围一个正方形的活动体验以及出示学校运动场图片的观察体验,学生非常直接的体验到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学校运动场”这一学生天天接触、置身其中的生活素材,让“1公顷的实际大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源于生活的素材选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距离的靠近,使得数学更亲切、更有趣。
作者:杨松 单位: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