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地质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普通地质学论文

第1篇: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石油工程;课外分组调研;野外地质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现状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团队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偏于勘探,石油工程特色不足。目前的“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内容中,半数以上的学时用来较为详细地讲解石油地质的“生、储、盖、圈、运、保”等全部内容。但生油层、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部分的内容,与后期的油气钻井和开发过程关系不大。2.实习与实践偏少。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在大一学习完普通地质学之后有个地质实习,该实习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改变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的机会,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意义。3.考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学校“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期末笔试成绩占80%—90%,比例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通过几天的考前突击也能得高分。

二、“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

结合“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课程特点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特点,积极思考和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改革建议。1.兼顾石油工程行业特点,充实教学内容。(1)精选学科基本知识。要对准确认识油藏模型至关重要的圈闭、构造、储层、沉积相、非均质性等内容有所加强,在现有常规内容基础上,增加圈闭类型及其油气藏类型、圈闭特征参数及其与油气藏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构造类型和构造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储层类型及其对流体渗流的影响;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非均质性及其对开发决策的影响等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油藏模型的至关重要的油藏模型建立过程内容应该有所加强,重点介绍油藏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等内容;增加沉积微相和储层属性的井间预测算法;油藏模型在钻井实时监测、开发过程中流体动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2)以问题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知识点以问题研究过程的形式来呈现,以问题研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可以设计与相关专业课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油气开发历史进程和现状,选择三类问题对目前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第一类为油气开发已经解决的实际案例;第二类为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的反映油气开发科学原理的问题;第三类为油气生产尚未解决的实际研究课题。2.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1)研究式讲授油气田开发基础中的难点。油气田开发基础课程中涉及很多名词和概念,文字性内容更多一些,单纯讲授这些概念,会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有必要针对石油工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石油工程专业对于油气田开发基础的需求角度出发,从他们已经了解的或者即将学习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引出油气田开发基础讲授的知识点,实现该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对于难以理解的油气开发地质基础理论内容可以以讲授为主,以保证教学效率。但不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从问题发现开始,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得出要讲授的科学原理,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体验问题研究的过程。主要方式包括以问题引导出科学原理的问题研究式讲授[2-3]、案例分析式讲授[4]、实际学科前沿热点课题分析式讲授[5]。(2)课堂讨论+课外分组研究。在讲授中可以穿插课堂讨论。可以围绕关键油气开发知识点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学生可自由发言讨论或分组讨论。包括课堂实际案例讨论、问题讨论、实际前沿热点课题讨论等[2-5]。对于关键知识点和综合应用性、拓展性知识,组织课外分组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研究能力。形式包括文献调研、油田或野外实践考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等。研究的问题包括已经解决的反应科学原理的问题、实际案例或者尚未解决的实际课题等。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学生三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仅通过“普通地质学”和“普通地质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对油气地质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充分发挥昌平周边地区山脉比较丰富的特点,激发同学们在平时的郊游过程中发现圈闭、构造和岩石类型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更容易地接收和理解一些圈闭、构造和沉积相等方面的名词。在授课期间适当安排1—2次野外实习,让学生在野外亲自观察典型的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和圈闭形态实例,力求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所讲授的内容。4.完善成绩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考核。将阶段测验、分组问题研讨、分组课外作业、课外自学等活动的成绩计入期末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期末考试中采取论文撰写、论文讲解、闭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方法。

第2篇: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宇宙;地球;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72-02

当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世界大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已从单一型人才需求转变为复合型人才需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同时,随着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等学校不可避免地需要满足新常态下的教育发展要求,逐渐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针对大学专业课程不断尝试与探索新的课程建设与改革[2,3]。为了不断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大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社会生存的宇宙背景、地球背景,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增强地球环境保护意识,因而“宇宙与地球”或者类似公共选修课的积极开设显然有利于大学生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的发展和要求,同时系统地建立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人才的公共选修课教学体系也有利于高等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多年的“宇宙与地球”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尝试和不断探索,并在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为“宇宙与地球”课程的教学建设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以期取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清晰的教学思路

由于“宇宙与地球”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宇宙和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发展,主要介绍地球(宇宙)的物质组成、生命演化、动力过程、作用类型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大学生正确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以及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科学知识,因而“宇宙与地球”或者类似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宇宙与地球”课程开设的对象实际是非传统地质矿产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他们对宇宙和地球的感知和认识往往并不深入,而且比较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因而我们很难按照原有针对地质矿产类专业大学本科生开设的“普通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根据这些非传统地质矿产类专业大学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革一些来自原来相关课程的教学思路,并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思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确定了“宇宙与地球”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精选教学内容,重点落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革新教学方法,大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完善考核机制,进行灵活的课程考核。

二、合理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不断相应增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根据目前“宇宙与地球”课程的教学大纲,总共仅有32个课时。在较少的教学课时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充分了解“宇宙与地球”的课程体系和基本内容,并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掌握“宇宙与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些都是我们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心的内容之一,尤其是精选合理的教学内容。实际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宇宙与地球”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几经改动变化,目前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讲解、视频讲解两部分,共计32课时,详细的课程教学内容大纲如下:

1.理论讲解(22课时)教学内容如下:①宇宙系统(5课时);②地球系统(物质组成、地质作用;5课时);③地球系统(动力过程、生命演化;5课时);④人与地球(5课时);⑤课程回顾与讨论(2课时)。

2.视频讲解(10课时)教学内容如下:①宇宙系统(2课时);②地球系统(物质组成、地质作用;3课时);③地球系统(动力过程、生命演化;3课时);④人与地球(2课时)。

三、革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宇宙与地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其中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和革新,不断促使“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感应。

1.设置连贯的教学主线。针对宇宙与地球之间的包含关系,设置了一条连贯的教学主线:宇宙―地球―人类,并将这一“由大到小”的教学主线贯穿在整个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当中,让学生能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抓住“一条线”,帮助他们将看似繁多孤立的教学内容最终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把握能力,又能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自学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有力把握。

2.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学[4,5]。事实上,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宇宙与地球”课程当中大量描述性内容的讲解带来了极大方便,目前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全面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使得学生可以深入浅出、直观形象地理解有关概念、理论和知识。例如,在介绍地球表面外动力地质过程的河流作用时,插入一些现代河流作用图片,并播放有关现代河流作用的视频,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和体会河流作用的动力过程,较好地掌握与河流地质作用有关的一些概念和知识。

3.充分开展启发式教学。在“宇宙与地球”课程的课堂教学上,我们通常积极利用在“宇宙与地球”课程备课时总结预设的一些小问题进行提问或者讨论,引导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其理解和感受科学知识获取过程。同时,我们也积极补充一些课外实际应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应用意义和实用价值,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灵活的课程考核

由于“宇宙与地球”属于公共选修课,而并非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因而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在“宇宙与地球”考核中显得不合时宜,有必要采用相对灵活的课程考核形式。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宇宙与地球”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全面了解宇宙和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发展),我们及时摒弃了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形式,以改变大多数学生机械地学习知识、死记硬背课本内容的习惯,取而代之的考核形式是自由撰写某个命题的小论文。目前在命题设计上,我们也尽可能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资料,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然,上述考核形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无法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宇宙与地球”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这样的考核形式似乎有失偏颇,但由于“宇宙与地球”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全面了解宇宙和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发展,因而我们的考核形式只需满足“全面了解”这一要求即可。实际上,通过分析多年的命题小论文的撰写考核结果,我们也会发现:勤于思考的学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应付差事的学生则会取得较差的成绩,因而灵活的课程考核会较大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这是绝大多数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的传统“闭卷考试”所不具备的。

五、结语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的命脉所在是教学质量[6]。当前,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方面。“宇宙与地球”是高等学校重要的通识课程之一,是大学生正确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可或缺重要支撑,如何有效地“宇宙与地球”教学的质量是大学教育中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建议:清晰的教学思路、合理的教学内容、革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课程考核,旨在与同行们一起探讨和交流。目前,“宇宙与地球”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5-03-05(1).

[2]赖绍聪.“岩石学”系列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4,12(3):58-60.

[3]费光春,李佑国,袁天晶,等.“应用地球化学”课程改革实践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7(8):122-123.

[4]刘林玉.沉积岩石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4,12(3):104-106.

第3篇: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多样化;地学;教材;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其背景是:由于今后的社会生活将更多地要求人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对全人类文明的了解,因此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传统使命之上,又加入了“全球文化培育”,而它是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密切相关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表现是,发达国家的多数大学都有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一些非英语国家的大学也开设了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如今学生们可以去德国、瑞典等国留学而无需专门学习当地语言。研究人员的任职也国际化了,如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Scripps海洋研究所可以聘任一位外国科学家来担任所长。在欧洲,欧盟国家不同大学之间实现了学分互认,还形成了Erasmus Mundus等研究生培养计划,由若干所学校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运作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所高校作为自己的学习地点,而授课的教师不仅有来自联合体内部学校的,也有来自联合体之外的。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高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国际合作办学。以南京大学为例,除外语教师外,在地学等领域也有了外籍教师,他们以外语授课,并吸引了外国学生前来学习。南京大学还与多个国外大学订立了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了一些互派学生的合作项目,双方互认本校学生在对方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可以预计,随着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南京大学校园里会有更多的外籍教师、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留学生,在教学中也将更多地开设英语课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促进我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形成课程的多样化。我国目前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组织教学的模式与国际化模式不相适应。现代大学并不很强调学科,像我国这样划分一级、二级学科,再配上硕士、博士点申报制度的很少;由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交叉性的,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交叉。事实上,国外许多大学并不是按照所学专业,而是按照所在机构授予学位的。当然,这不是说,大学今后不再培养专业面较窄的人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在强调多学科交叉的氛围下,也必然有一些学生最终会被培养成为专才。问题是,在我国多学科交叉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在国际化进程中予以加强。

国际化还会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市场需求,从而更进一步加快课程的多样化。我国目前正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规模和招生人数快速扩张,然而由于招生的专业受到现有体制和教师队伍的约束,因此专业不对路、培养质量欠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反映在社会上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各行各业却又非常缺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克服目前这种状况,促使高校更多地开设有用的课程、培养急需的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年来,英语国家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学教材体系,在地质、地理、海洋、大气等领域有了一批成熟的教材。有的教材系统性很强、篇幅较大,其中一些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如E. J. Tarbuck和F. K. Lutgens的本科教科书《地球科学》已经出了第11版(Tarbuck E J, Lutgens F K. Earth science(11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 & Prentice Hall, 2006)。可以想象,这类教材是为学时较长的必修课而准备的,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也被用作其他课程的教学参考书。还有许多教材则更加侧重于学时较短的课程,既有用于通识课的,也有用于专业课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W. F. Ruddiman教授的《地球气候的过去与未来》(Ruddiman W F. Earth’s climate: past and future(2nd ed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2008)就有这个性质,他总结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假说,提出了人类以工程措施改造气候的大胆设想,给年轻学生以创新性的启发。除上课使用的教材外,国外每年还有许多层次较高的科普著作问世,这些材料也可以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如J. P. Kennett等人关于第四纪气候变化中甲烷水合物所起作用的观点就与W. F. Ruddiman很不相同(Kennett J P, Cannariato K G, Hendy I L, Behl R J. Methane hydrates in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the Clathrate Gun hypothesi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3);而S. F. Singer和D. T. Avery则试图论证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甚小的观点(Singer S F, Avery D T. 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 every 1500 years.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这些材料对于学生开拓思路、钻研相关的科学问题大有益处。

在发达国家,为了适应通识课程和学生自学的需要,教材大多采用彩色排版,配有大量图件和照片,语言也力求简练、准确。仍以Tarbuck和Lutgens的《地球科学》(第11版)为例,在682页正文中,彩色图件占了约296页篇幅。西方国家大学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便于学生寻找书中的相关信息,教材都配有索引。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出版的教材在质量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以预见,在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不仅国外的地学教材会较多地引入我国,而且国内教材的质量(从学术内涵到出版格式)也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高层次科普著作出版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不过已经有了一批翻译的作品。今后,随着我国科技报道水平的提高和热心于科普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增加,一定会出现科普作品繁荣的局面。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地学将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地学教材出版是有利的因素。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今后地学的教学方法也将产生影响。地球科学涉及面广,分支学科多,如果在本科阶段每门课都要花上一学期、上百个课时来学,那么本科生实际上很难完成主要的课程。因此,课程安排要有全面的考虑,只有那些最基础的地学专业课,如“普通地质学”、“地球流体力学”等,才值得按照超过40学时的规模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课程不宜太多,授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框架。除课堂教学外,应配置相同时数的实验、实习和研讨课,使学生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技能,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学术讨论等。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写作时间,训练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书等的写作方法,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

除主要专业课外,绝大多数课程都应精炼化,每门课以20学时授课为限,并配以一定时间的实习和研讨。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本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了解地学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本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主课的熏陶、形成了自学能力,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起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呆板,教师不管学生是否想学,讲满一学期就考试,这像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翻版,学完之后学生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这些薄弱环节可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氛围中得到改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