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实习岗位工作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习岗位工作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习岗位工作意见

第1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学生;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45-03

职业能力是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及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所指出的:高职高专“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2006年开办以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拟就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作简要阐述。

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由核心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及优良的思想品德构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由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知识构成;通用职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及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能力;优良的思想品德是从事任何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业能力是否有发挥发展的空间,是形成良好职业能力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强调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了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几年来,我们按照教育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的要求,不断深入企业开展岗位调研,了解培养目标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分析岗位必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及其他素质和能力要求,经过反复论证,重构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该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教育课、通用技能课、核心职业技能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六大模块构成。在完成大学基本素质教育(公共教育课)的前提下,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设置了通用技能课和核心职业技能课模块。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又设置了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注重融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如表1所示。

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尝试。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我们积极推行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做中学”、“学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先做后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真正从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向学生呈现各种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文案,敦促学生反复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快速成长。

重构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 为了推进教学改革,我们要求教师到企业调研,通过对企业的广泛调研,与企业一线的专家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层岗位的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探讨,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我们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按照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构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衔接。

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构建能力评价体系 改变了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改变了单一笔试考核方法,增加口试、项目考核、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改变了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实习成绩评定增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这样既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能检验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先导,重构职业能力实训平台

技能需要一点一滴训练而成,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学校就必须将技能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创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我们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式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实训室灵活开放机制,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苦练巧练,并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实训室成为全天候的“练兵场”。练习机会的增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中干、干中学”是我院实践教学的创新理念,也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探索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加强常规实训室建设的同时,按照“实践、创新、领先”的理念,于2007年底在校内建立了融教、学、做于一体,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大学生实验超市。其经营主体全部是学生,从超市总经理到一般员工都由各专业选的学生担任。在管理上,从市场调研、供货商选择、商务谈判、订货、入库、商品信息的录入与管理、销售、财务记账等环节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全部由学生完成。我们充分依托实验超市的实践平台,实现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准就业”。一年级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超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位实习,同时,委派超市员工作为师傅对其进行工作指导,结合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超市这个“实体”,完成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说明书编制、管理制度与流程制定、员工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档案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训项目。通过两个月的岗位实习,学生加深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熟悉了超市的整体运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培养了职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同时,体验了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过程,提前进入了职业角色。此外,我们还充分挖掘校内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搭设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大力推行课余时间到学院各部门兼职制度,以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和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组织学生参与新生接待、毕业生“双选会”服务、校庆校友接待及院系承办的技能大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会议组织流程、服务工作礼仪,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协助教师利用校内素质拓展实训基地,为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素质拓展培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优良的校内实训条件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学生的工作能力较强,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如200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个女生到桂林某公司顶岗实习,较好地将学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她领衔设计、建立了公司员工信息化管理系统,使非常繁杂的人事资料变得清晰明了,并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调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写了《如何在民营企业中当好班组长》,被公司列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必用教材。这位学生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思维敏捷,聪明好学,热情大方,爱岗敬业,实践力强。她自己则认为较强的工作能力得益于在实验超市得到的锻炼。

扩展校外实训基地,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教育部要求“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先后与广西电网公司所辖供电局、广西万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南宁分公司、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注重与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企业的用人要求,分阶段落实好到企业的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认识实习可帮助学生对企业各部门的功能、服务方式、工作内容建立直观的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顶岗实习则能规范学生的岗位行为,培养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提升职业技能。我们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校外实习的效果。首先,抓好实习动员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明确实习目标;其次,借助企业的力量落实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学会与人相处,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再次,要求学生完成实习后撰写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全面总结顶岗实习成果以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最后,建立实习跟踪反馈制度和校企共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顶岗实习管理,使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与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在“零距离”接触企业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巩固专业知识,学会与人沟通,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追随或模仿企业员工工作,增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守职业纪律等职业意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搭建专业技能竞赛平台,促使学生“练”就专业技能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平台,“赛练结合”、“以赛促练”的实践教学制度。通过定期举办如办公自动化技能比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广西商务秘书大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比赛,引导学生体会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职业性,拓宽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为学生展示风采、切磋技艺、学习本领创造条件。目前,以专业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以赛促练”活动已经成为我系的“常规动作”。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技能竞赛意识,精心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区内外各类大学生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赛促练”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练就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完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引导学生加强实践锻炼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新人有相关工作经验,无须专门培训就能够直接上岗。对高职生而言,参加社会实践是积累工作经验最好的方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升自己在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合作共事、专业知识运用、开拓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同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我院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制,并将假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每个寒暑假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寒假不少于一周,暑假不少于一个月。专业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指导学生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主动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社会实践岗位,寻找各种机会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努力实现“见习岗位长本领”的愿景,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同时,积极为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岗位。经过几年的尝试,已初见成效,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升,经过2009、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6%,融入岗位角色快。学生也普遍反映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特别是可以考量出自身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职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郭炯.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2):17-20.

[2]陆风,韦建.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监控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10-111.

[3]伍勇.学校要更重视技能训练[OL].(2007-03-27)..

作者简介:

第2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公司培训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为更好地促进全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我区需求,现将本学期培训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全区教育教学及教师自身发展需求,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金牛教师队伍为目的,借助中国教育学会高端师资力量,坚持“聚焦课堂、按需施培、学以致用、以师为本”的培训原则,兼顾城乡统筹,缩小区域内城乡教师专业水平差距,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金牛教师队伍。

二、具体培训安排:

(一)新教师培训

在全区新教师暑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学期中的分科、分片培训,以各学科教研员为主导,通过学校内“老带新”工作,促进新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二)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由各学科教研员(或校本培训基地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在广泛调研,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由教研员结合学期研、培、改活动统一安排。

培训方式采用专业引领、课例研讨、经验推广、问题诊断、主题阅读等方式进行,具体培训内容及实施策略由教研员(校本培训基地学校)确定后报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审批后实施。

(三)骨干教师培训

加强对区第四届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各校的骨干作用,依托岗位提高,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

(四)名优教师培训

名优教师指在职的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教育专家和省特级教师,依据相应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

三、管理者培训

全区中小学科研室主任培训班将在本学期完成结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校本培训基地学校的管理与指导

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将根据《金牛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办法》(金教发[20XX]77号)对校本培训基地学校进行考核管理。

附:20XX-20xx学年上学期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本期各学期培训计划

2.完成中学及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查

3.中学及幼儿园教师职称统计审查工作

4.学历班未取得入学资格学员成人高考报名与毕业学员毕业证领取、发放工作

5. 开展小学技能赛后续学习培训、学时认定工作

6.常规培训管理工作

十月

1.校本培训基地校申报、审批、验收

2.区中小学科研室主任培训班结业

3.常规培训管理工作

十一月

1.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会

2.常规培训管理工作

十二月

1.常规培训管理工作

2.培训资料的收集与归档

3.讨论下年度培训工作要点

20XX年一月份

1.培训部工作总结

2. 作好相关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

3.草拟培训方案,下发培训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

公司培训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辞旧岁,迎新春,过去的一年在酒店总经理室的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人事培训部基本完成酒店布置的各项任务。

回顾20XX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人事培训部工作在副总经理黄奕强的领导下,在人事工作日益繁重,酒店管理标准提高的形式下,通过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事培训部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员工招聘、入职、离职

20XX年度汕头市区及广东省各地普遍存在“招工难”现象,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及酒店业尤其突出。为满足酒店的经营需要,保证各部门的用工人数及运作,人事培训部加强招聘力度,通过以现场招聘会为主,兼顾网络、报刊、职介推荐及学校学院招聘等,甄选酒店需求的人才,全年度共办理入职员工598人次,办理离职员工609人数。各月份明细详见附表(20XX年度每月入/离职明细汇总表)。

二、员工变动、违例情况、好人好事

一年来,人事部为员工办理的变动,包括职位晋升、薪金变动、岗位调整共416人次,20XX年员工违例人员共173人次(其中甲类过失88人次、乙类过失63人次、丙类过失22人次)。在好人好事方面,人事部共为178名员工颁发“好人好事奖章”,并且为得奖人员给予50元至200元的奖励。每月明细详见每月人事部呈送总经理室“变动/晋升、违例、奖励人员情况表”。

三、员工培训

20XX年开展的培训内容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在岗技能培训、消防培训、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服务意识培训、中西餐服务程序培训、宴会服务程序培训等。采用培训的形式:人事部培训部安排的内部培训,包括各部门管理层对员工进行内部管理和工作技能培训、轮岗培训及以老带新培训,以及员工自我培训(读书、工作总结等方式)等。

四、人事培训部各分部工作总结

1、人事部办公室

人事部办公室现在人员(包括培训部)7名,为更好完善办公室人员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我部对各个人员进行工作重新分配,并用书面形式确认工作负责内容。人事部还积极配合酒店实施的“新人员编制及新工资方案”。

人事部在20XX年度办理员工杂费缴款费用合计为¥4865元。每月详见附件“20XX年度员工杂费收益表”。

2、员工食堂

员工食堂是酒店员工每天用膳就餐的场所,员工食堂在职人员20名(编制23名),每天提供一日四餐确保完成约1400人次的用餐任务。员工食堂除酒店员工就餐外,还有酒店编外人员、天驰旅行社人员及临时人员就餐。

20XX年度员工食堂费用支出总计为¥1107934元,20XX年度收费合计为¥173108元,20XX年食堂实际总费用为¥897806元,每月平均为¥71817元。餐次平均每月为37494次(含高级餐厅及普通餐厅)。明细详见附表“20XX年员工餐厅实际物料采购、用餐餐次汇总表“及“20XX年度员工食堂现金收入报表”。

20XX年11月29日员工食堂发生火情小事故,但在黄副总的领导下,在餐饮部大力支持下,员工食堂保持正常运作,确保员工的膳食安排。于20XX年1月xx日员工食堂经维修已经正常使用。

3、员工医务室

医务室是酒店配套服务场所,24小时营运,现在医务人员5名(编制6名),除对酒店客人服务外,医务室还服务于酒店员工。

20XX年度医务室医疗费用:药品自购数额为¥32924元;客人医疗收入数为¥15804元(其中药品成本数额为¥3210元);员工医疗自用数额为¥31193元(其中员工超额医疗费收入为¥3364元);xx月底医务室药品期未盘存数为¥14xx6元。每月明细详见“医务室医疗费用20XX年底报表”。

4、员工附属楼/更衣室

员工附属楼是员工住宿场所,位于酒店对面附属楼;员工更衣室是员工存放制服及更衣场所,位于酒店B2楼层,附属楼和更衣室现共有员工15名。员工三班轮值工作。员工附属楼共9层,共有宿舍房150间,其中经理套房24间、仓库房14间。现开放作为员工宿舍的楼层有6层,其它楼层主要是原酒店筹备办公室、保安机动房、楼下作为仓库使用。

宿舍居住人员包括:酒店编内员工、编外人员(桑拿技师、公主DJ)、天驰旅行社人员、实习生、临时帮工人员及其它外来临时住宿人员,员工附属楼常住人员约390人,其中经理级以上人员18人,实习生110人,编外人员78人,如遇宴会帮工或双休日帮工,在住人员约480人。

20XX年度宿舍房租收益合计为¥367878元;电费为¥92893元;柴油为¥xx9440元;水费为¥51607元;每月明细详见附件“20XX年度宿舍收益情况表”。

五、实习生

截止20XX年xx月31日止,我店现有在店实习生105名,他们来自安徽、四川、郑州、辽宁、汕头等地。20XX年度共有实习生147店参与实习工作。实习到期结业的实习生有91名。违例或因病退回学校的实习生20名。学校驻店指导老师2名。20XX年实习生在店期间无发生重大事故。

经过实习锻炼,各位实习生已经较好地适应了所在岗位的工作,状态相对稳定,自身优势和具有的潜能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在思想作风、业务技能、文化知识和自立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分布在酒店各个岗位,为酒店添砖加瓦。

六、企业文化

1、生日会、迎春联欢会、店庆七周年联欢会

为了塑造酒店的企业文化,增强酒店员工的内聚力,酒店每月为员工举行当月生日员工的集体生日会,人事部除此还为每位生日员工随之送上一张贺卡,代表酒店的一份祝福,感谢生日的员工一直以来的辛勤工作和对酒店的贡献。

为让员工过一个祥和、愉快的20XX年春节佳节,于20XX年1月17日在酒店乐奇吧举办20XX年迎春联欢会,在大年初一至初七,酒店“乐奇吧”免费为酒店所有员工开放,让员工可以自娱自乐,并且同时开放员工附属楼(宿舍区)的员工活动室,供员工可以下棋、打球、看书、看电视。

20XX年7月24日下午,在酒店四楼帝景、帝丽厅与员工欢聚一堂大联欢,喜庆酒店开业七周年,成功举办了“汕头帝豪酒店七周年店庆联欢会”。会上各校实习生的精彩歌舞小品表演赢得了全酒店的欢迎与激情,同时联欢会的整个节目也录制为碟片,送给相关的学校及部门留念。

2、员工宣传栏

员工宣传栏是酒店宣传企业文化的窗口,20XX年人事部定期刊登了多个专题宣传栏,包括:消防安全、卫生保健知识、酒店动态、好人好事等。

3、酒店“十佳员工”

为鼓励酒店员工对客服务的积极性,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酒店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十佳员工”并颁发证书。今年,酒店很多员工都被提名为“年度十佳员工”,本着优中择优的原则,通过客人投票及各部门的评估,最后经酒店领导审核,我们评出了10名“20XX年度十佳员工”,并发文通告全酒店。

展望20XX年的工作计划

(一)要做好员工招聘、录用和稳定工作

20XX年人事培训部工作目标是,在进一步做好内部各分部管理的基础上,配合好总经理室新年总体方针做好各项工作。新一年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应是招工难和如何稳定现有员工、减少员工流动的问题。因此在招聘工作难度大的严峻形势下,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在取得总经理室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改善酒店内部用工软环境,切实提高员工福利、利益;同时在争取各部门管理层的支持及共同努力下,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从而达到提高酒店对外招聘竞争力的目的。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人事部在新的一年里,将通过招聘、录用、培训、选拔、调配、调整、流动、考核、奖惩、工资福利、劳动保险、劳动争议等各项管理活动来完成20XX年度目标,并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有效地组织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实现酒店的新年度里的总体目标。

(二)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全员的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由人事部进行策划、实施、督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部门必须重视培训工作,从经理到领班即是接受培训者,又是培训的策划、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教员,培训工作搞的好差,直接反映了管理者的重视程序与管理水平。

1、建立基层培训计划,即确定以提高基层管理的领导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基层培训目标,以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实际技能为培训内容,以岗位培训、自学等为培训形式,分季度进行培训。

2、完善员工的在岗培训,以个别培训或一对一地进行培训,以班组为单位培训或部门集中培训上理论课、案例解答、动作示范等方法实施培训内容以服务、技巧、语言技巧、操作规范、岗位职责、仪容仪表、职业道德、素质训练、礼节礼貌、酒店服务的各种知识,客人投诉的处理、案例分析、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工作意识为主。

(三)作好员工考核工作

1、新入职员工进行考核后方安排上岗。

2、对优秀员工做好评审考评工作。

3、每季度对部门进行理论、业务实操考评,并拿出罚奖办法。

4、配合总经理室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评,对管理人员拿出调整意见。考评目的: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发现酒店管理上存在的优、劣,掌握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并通过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评原则。

(四)做好员工事务的管理工作

1、制定详细的事务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①饭卡发放办法;②每日菜谱标准;③原材料验收制度及成本预算方案;④就餐管理办法;⑤食堂卫生标准;⑥宿舍管理办法;⑦宿舍分配管理办法;⑧更衣柜管理办法;⑨劳保用品发放办法。

2、组织召开卫生宣传日活动,提高员工卫生防疫意识。

3、协调管理层与酒店员工关系,多与员工沟通,听取员工意见。

(五)有效开展对外沟通工作

在维持现有关系单位基础上,争取与劳动局、人事局、电信局、卫生局、公安局、派出所、个人菜市场、以及各学校等建立良好关系。

(六)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七)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酒店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八)进一步完善酒店的编制及薪酬架构,确保与同行或区域的薪酬相近,保证酒店的运营在有效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公司培训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20xx年度是酒店步入营运正轨和实现营收增长的关键之年。因此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服务技能是当前夯实内力的迫切需求。根据酒店目前的营运状况和员工培训需求,拟在20xx年度开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活动,进一步推进员工培训工作的深度,各部门需合力做好20xx年的员工培训工作,特制定出20xx年度的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新录用人员培训

如何才能让新员工更快的了解酒店的文化,更好的了熟知酒店的规章制度,更快的适应自身的工作岗位,这便要求酒店需对每一位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下半年度根据员工的流动情况,以先培训后上岗为原则,对每一位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

(一)培训内容

酒店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集团公司、品牌公司概况介绍

2、酒店业概述,酒店基本知识与概况简介

3、道德修养课程(如学习《弟子规》)

4、礼仪知识课程

4.1仪容仪表礼仪

4.2行为仪态礼仪

4.3电话礼仪

4.4服务礼仪

5、案例分析课程

6、消防安全与节能降耗课程

7、员工行为规范及各项制度;

8、了解职务说明书;掌握新应聘部门的服务知识及基本操作;

(二)凡本酒店新员工,必需参加本酒店所举办的入职培训,酒店综合办负责统一制定新录用人员的培训计划,各部门协助实施该计划。

(三)培训阶段

1、凡本酒店新员工,其入职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综合办培训、各部门培训、现场培训;

2、综合办的培训重点是:酒店的状况、酒店的发展史、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及各项制度、参观酒店各部门,熟悉酒店部门状况;

3、培训负责人应将与受培训人员有关的长处、缺点等材料提供给以后的技术训练与实地训练负责人,以供参考;

4、各部门的培训负责人必需是新员工的未来主管或实地训练负责人;

5、各部门培训重点在于实际操作技术的获得,其要点如下:每天例行的工作及可能的临时业务,从事未来工作的技能及从事工作的方法,时间运筹和时间管理;

6、各部门的培训负责人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并掌握相应的技术,必须强调与实地训练密切结合;

7、实地训练即在一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试着完成即将开展的工作,指导人在一旁协助受训者完成工作,并告诉其优缺点及就改进的地方;

8、为有效达到培训目标,应酌情安排、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以及上述各培训阶段的计划,予以高效实施。

二、在职人员培训

当前酒店员工服务技能及服务意识与五星级目标的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员工仪容仪表和礼貌礼节不到位,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岗位知识不熟,企业忠诚度不高等方面。20xx年度培训工作将以酒店经济工作为中心,将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的主题贯穿其中,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培训目标和任务

20xx年度的员工培训应以酒店发展和岗位需求为目标,切实提高员工对培训工作的认识,积极引导员工自觉学习,磨砺技能,增强岗位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培养一支服务优质、技能有特色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努力使之成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智能型员工。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落实

1、以各部门为基本培训单位,根据各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纲要制定每月的部门内月度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表开展培训工作,贯彻营销服务理念和提升技能相结合的培训原则,组织实施岗位补缺、一岗多能的培训方法。我部根据各部门月度计划表跟进落实各部门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综合办根据酒店的整体培训需求定期举行全员性的培训课程,如:

2.1部门日常岗位技能提升课程

2.2安全教育课程

2.2.1消防安全教育

2.2.2设施设备使用安全

2.2.3食品安全知识

2.2.4疾病预防与个人卫生知识

2.2.5其他相关

2.3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2.4员工心态管理课程

2.5户外拓展课程

至20xx年底,培训部将制定出下一年度通用服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计划;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专业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计划。我部综合两方面信息,制定出酒店下一年度培训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生效。

3、酒店培训的实施

通用服务知识与技能一般采取脱产培训的方式,培训部负责聘请兼职培训教师、确定培训内容、选定培训场地、培训通知、准备培训教材、培训现场组织等。专业服务知识与技能可采取脱产培训与不脱产培训两种方式。脱产培训为综合办培训部门配合各部门共同完成;不脱产培训则由各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3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关键词 高校 360度 就业

近年来,赣南医学院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经过多年的学生就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摸索出“360度就业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全力塑造自身特色,很好地实现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公平就业、体面就业、安全就业”;形成了“全员关心就业,关心全程就业”、“分类指导,热情服务,搭建学生与招聘单位沟通渠道”、“专业队伍与教师良性互补共同推进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360度就业工作模式的理论内涵

“360度就业工作模式”主要突出全校上下总动员,挖掘与整合各方资源,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性发挥各方力量。

――数量概念:360意指“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全员充分就业,全员体面就业”。

――时间概念:360意指“全天候、全年就业与指导”。

――空间概念:360意指“全覆盖、全方位就业”。

“360度就业工作模式”的实质就是就业工作服务理念的高度概况:人人参与就业,时时都有就业服务人员与就业岗位信息,处处都有合作就业医疗单位。

人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在校生、毕业生、校友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一切人员。

时时――全天候均有专门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就业政策的咨询与解答;同时随时通过飞信、qq群以及博客等通讯网站与更新单位招聘信息。

处处――“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全国各级省、市、县或乡镇等相关单位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同时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在就业单位的地域选择上,力图涵盖所有生源地所在县市各个企、事业单位。

二、360度就业工作模式的应用―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1.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各年级积极配合和协助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学院就确定了就业联络员,专门负责毕业年级学生的学生管理、学生就业工作,把毕业年级学生实习、学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根据就业政策研究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并积极抓好贯彻和落实。

2.整合多方资源,搜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领域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赣南医学院就业工作小组将就业引导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把宝贵的校友资源和单位资源纳入到学生培养过程。

(1)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全国各省市几十家用人单位及校友进行走访与沟通,掌握足够的信息,以有利于学生异地生实习的安排和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提高。

(2)积极主动,提供并创造优质就业环境与机会。

为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机会,学校利用校友与合作医疗单位等各种资源,主动邀请全国各地相关医疗卫生单位来我校招聘人才,为广大毕业生的安心就业、体面就业提供了保障。

3.关注全程化职业辅导,引领学生做好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

首先,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的现象。

其次,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使他们真正成为能吃苦、乐奉献、勇创业的新时代合格人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考研或进一步深造;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实践教学等多种手段加强他们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多拿一些奖证,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

第三,针对家庭贫困以及拿不到学位证书等就业困难的个人与群体,首先注重日常就业心理的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其次根据每个贫困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为他们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面试成功率;再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向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优先推荐。

三、总结

实践表明,赣南医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360度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工作模式,已经在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在理论与实践中并不断完善360度就业工作模式,争取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龙惠萍.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12(15).

[3]黄贞贞.就业观念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J].金田(励志),2012(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JXJG-10-16。

作者简介:

邓寿群(1975-),男,江西石城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学硕士,讲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陈S琪(1973-),男,赣南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4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39-02c

一、“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对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开始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然而效果一般,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理论水平高但缺少企业经验,而企业师傅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差,而且大多数试点院校的教师和企业师傅都是各教各的,缺乏整体协调。这无疑会影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提出,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要共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因此,“教师+师傅”型教师概念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师资的需求。现代学徒制要求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教师和企业师傅要同时具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企业的工作经验,因此,建设“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的必然趋势。这里的“教师+师傅”并不是简单的专业教师+企业师傅,而是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都要同时担任教师和师傅的角色,实现“1+1>2”的效果。

二、现代学徒制对“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中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工作任务,对其能力提出以下要求(见表1)。

三、目前师资队伍的现状

1.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不合理。现代学徒制中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技能培训。专业教师理论水平高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而企业师傅往往因企业工作任务脱不开身,甚至有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派优秀的技术人才来学校任教。导致师资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专、兼职教师比例严重不协调,无法满足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需求。

2.真正“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目前职业院校评定的“双师”,大多只是具备双证,并未真正具备企业工作经验,实践教学也多是模拟企业模式和企业项目,内容陈旧与实际生产脱节。而企业师傅实践能力较强,但未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另外,企业师傅生产任务繁重,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无法实现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师资流失严重或引进不来真正的人才。近年来职业学院技能型教师主要来自教师下企业锻炼,或引进企业优秀人才任教,或引进企业骨干为兼职。教师下企业往往“教师一头热,企业不积极,应付了事”,学生也学不到实际的技能,另外很多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没时间到企业锻炼;同时,因学生学习层次低,教学效果差,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流失严重。企业的技术人才因待遇低也不愿到学校来。而企业的兼职教师,除了少量课时费并没有其他补贴或是专业技术职务的倾斜,积极性也不高。

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

“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如图1所示。

1.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1)与企业师傅交流合作,就教学和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和指导。(2)与学生同岗锻炼,及时处理学生在实习中的各种问题,而有些岗位一师多徒,教师跟岗可以给予辅助,使实习顺利进行,并提升自身技能。(3)实现校企双赢局面。在设计学校的实践课程时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相结合,实现校企相互服务。另外,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4)把企业经验带进课堂,转化为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教师深入企业,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企业文化、企业需求等,从而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予实用性的指导。

学校层面:(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如保证教师顶岗期间待遇不变,或考核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给予加分。(2)解决好教师企业顶岗与日常教学的冲突。将顶岗锻炼划入基本工作量,减轻顶岗教师的教学负担。(3)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其顶岗锻炼的积极性。

2.培育企业师傅,使兼职教师专业化。企业师傅既是岗位师傅又是兼职教师。(1)将教学指导工作作为工作职责之一,按照学校要求履行教学任务。(2)与学校教师多交流,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3)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实施实践教学等。

企业层面:(1)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教学义务,并将其列入企业师傅的工作职责。(2)根据企业师傅的指导工作量,给予补贴。(3)肯定企业师傅在实训指导中的付出,并向考核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倾斜。(4)为企业师傅配备工作副手,减轻其企业生产任务的负担。

学校层面:(1)对来校任教的企业师傅发放报酬,对高级职称的企业骨干长期聘用,提高报酬,稳定兼职教师队伍。(2)加强对企业师傅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3)利用学校资源,帮助企业师傅申报高级职称。

3.政策建议。(1)实行双岗互聘。制定相关制度,如双岗互聘工作量化分配和补贴制度。(2)共建合理的评价制度。通过对专兼职教师职业资格、职业能力、育人职责的履行情况、培养学生合格与否等的考核评价,加强对其管理。(3)共建经费保障制度,提高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五、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的实践与思考

2015年以来,我院与合作企业以共建的产学研共同体为载体,选择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一年来,充分重视“教师+师傅”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对实习学生进行跟岗。几位专业教师还参与了企业项目的开发――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主导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并完成职业资格鉴定。对来学校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的企业技术骨干,根据其教学工作量给予报酬。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结对工程,实现了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相互指导。同时向欣禾职教集团申请专项资金,为专兼职教师申请补贴。

总体来讲,师资队伍还不稳定,高级职称的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数量较少,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有待整体协调,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2014.

[2]徐平,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傅型师资建设策略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第5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至关重要。学校应结合自身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争取高校就业指导全员化第一,加强对辅导员的就业培训。辅导员通过培训掌握咨询技巧,通过咨询、心理辅导等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缓解就业压力等。[4]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求职书、自荐材料,通过模拟面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和技能学习,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各类职业拓展活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同时,多走访企事业单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一位知识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就业不仅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更是辅导员贯穿学生工作始终的一个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辅导员的作用,争取高校就业指导全员化。(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就业指导的系统性独立学院不仅要加强辅导员就业培训,更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就业指导的系统性。有些学校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其指导服务作用尚不十分突出”。[5]独立学院应引入“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学内容,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求职技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具体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学校应协调多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使独立学院就业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

二、以人为本,完善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

独立学院的就业更具挑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完善个性化、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推进分类培养,鼓励学生多元化就业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点,推进分类培养,鼓励学生多元化就业。鼓励毕业生升学和面向基层就业。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不要再期望享受到很多年前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的就业待遇”。[6]应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去,面向基层就业,支援落后地区。让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调计划等。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独立学院学生在竞争上处于劣势,所以,自主创业成为一条重要的就业途径。要引导大学生针对市场变化,转变就业观念,摒弃“等、靠”的思想,正确认识自我,调整方向,进行自主创业。这是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对学生加强创业指导是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二)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计划地开拓与巩固就业实习基地。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拓市场,利用毕业生的表现巩固就业市场,并做好宣传工作,增加学校的知名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高校就业之路上新的探索模式。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或医院顶岗实习时是员工,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医院的医生担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指派就业指导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参加企业或医院召开的实习生工作表现例会,听取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的评估;企业或医院委派相应的员工到高校接受教育,意为“顶岗”。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和员工一样,对其岗位负有一定的责任。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独立学院积极组织各类招聘会,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加强宣传,为“双选”提供良好服务。在招聘会前,就业部门或相关辅导员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医院资深医生或人力资源部门专家进行专业、礼仪、心理等方面的讲座,侧重就业观念指导和信息传递,以三、四年级学生为重点,提高招聘会的签约率。拓展就业市场网络体系。独立学院应通过高校门户网站、人事厅人才网、大学生就业网、职会网等各大网站与招聘单位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增强网络就业“双选”的功能。同时,采用电话、信函、QQ群、短信、飞信、电子邮件、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及时、更新招聘信息,实现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的全面互动。

三、开拓创新,建立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建立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和完善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后,更要开拓创新,建立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一)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不止针对毕业生,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中,从入学就着手做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帮助其了解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借助测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进行初步的规划;对大三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其职业技能;教育大四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指导学生撰写个性化的推荐表和求职简历,强化面试等求职技能训练,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这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就业指导。(二)关注特殊群体的就业第一,重视弱势群体的就业。在高校扩招与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独立学院有其特殊性。如学费高,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使贫困大学生占了毕业生人数中的很大比例;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收入高,父母溺爱子女,在就业时眼高手低或胆怯竞争等。此外,女生比男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也切实存在。这些特殊群体的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因势利导、化弊为利,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手法,帮助毕业生重新肯定自我,积极、主动地就业。第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程建设、能力培养及内涵提升等方面,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三)建立毕业生跟踪与反馈机制独立学院要建立毕业生跟踪与反馈机制,以此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就业的参考依据。就业工作人员及辅导员应主动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建立人才档案和信息资料库,尽己所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以校友会为平台,加强毕业生与母校间的联系,请往届优秀学生回母校讲解就业经历和工作心得,将用人单位的需求最直接地展现给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为应、往届毕业生提供信息资讯与心理咨询等。此外,要针对不同专业就业流向、用人单位需求及毕业生和家长满意度等进行调查,把握学生就业层次、掌握市场需求,帮助独立学院有针对性制订招生计划,调整专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四、科学管理,健全就业工作保障体系

第6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文秘站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__届毕业生只有20__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__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文秘站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__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__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__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__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__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__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__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__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__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第7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一、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国务院于2009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41号文件。文件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旅游业的繁荣对高职人才的需要迅速增加,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与企业紧密结合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是实践性强的新兴朝阳产业,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服务于旅游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离开了实践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产学研结合无疑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因为旅游人才最需要习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都可以从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中实现,旅游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公认有效的“基于社会生活过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双基导向的课程开发也只能在产学研结合中真正实现。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是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学是核心,是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性质规定的。科研活动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中起着先导和纽带作用。生产是教学、科研得以发展,完善教育教学机制的条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源泉、动力与导向的有机结合。源泉是生产――企业,即人才需求的主体,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源;动力是教学――高职院校,即人才培养的主体,合格人才的直接创造者;导向是科技――学术的技术应用能力,它为“产学研合作教育”规定了发展方向。

二、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问题

高职院校多采取拿来主义,这些年都热衷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希望把企业的实践环境和实践过程引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上来。但由于高校和企业大多分属不同的法人主体、各自追求的目标差异以及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很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二)旅游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问题

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还处于发展和探索中。第一是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发展的年代不长,尤其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旅游业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够成熟;第二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在我国实践的时间也不长,从宏观到微观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普遍来说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还比较肤浅,所谓结合更多只是解决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场所问题和旅游企业的低价劳动力问题,校企缺乏深层次的合作。

三、旅游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构建

(一)建立校企共同主导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1)学校主导型科技产业模式;(2)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3)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4)共同主导型合作模式。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有一定的科研优势,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旅游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对旅游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一知半解,科研成果和旅游企业所希望的往往有较大的距离,很难转化为旅游企业的实际效益,学校主导型科技产业模式普遍条件不足。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的最大目的和动力是盈利,比如借助产学研的科技成果增加企业的利润,或者是为了节省成本,比如借助产学研结合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而高职院校能提供给旅游企业的科技成果有限,旅游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动力就集中在学校提供的低价劳动力――实习学生上,这离高职院校所希望的人才全面培养有较大差距。所以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也不太理想。从宏观上看,产学研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可以说就是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整个社会经济或区域发展战略的结合。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应该作为倡导者、组织者、推动者、监控者参与到产学研模式中来。但目前来看许多地方政府缺乏这方面意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所以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还需等待时日。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产学研结合只有走与企业共同主导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体现校企双方的主动地位和利益平衡。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通过合作合同,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指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产学研各方的责、权、利得到保证和约束,通过共建的形式达到全面深入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依托各自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品更新、技术咨询和信息引进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通过校企联姻,智力渗透、出谋划策等,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当然这一模式想要有效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指导。

(二)共建实训基地及校园旅游实体

高职院校主要利用旅游企业如酒店和旅行社等企业的实践环境和平台解决学校的实训基地问题。但由于不是共建模式,校企双方的主体地位不对等、利益诉求有差异等原因而合作效果堪忧。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旅游学科属性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旅游专业相对于其他工科专业来说其技术含量不高,更多的是管理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学问,加上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学生的基础问题,因而高职旅游专业在科研上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另外一方面是旅游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很高,旅游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有时会产生成本增加和培养风险。因而旅游企业在一线员工不短缺的情况下往往对高职院校的合作不积极,只有在一线员工短缺时会考虑从高职院校引进低成本的劳动力。这就造成校企合作一边热一边冷的局面,就是建立了实训基地也远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希望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的根源是在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对等。所以旅游专业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做到校企主体平等。高职院校应该参与到实训基地建设要素中去,突出学校的主体因素,而不是一味的依赖企业。比如学校可以考虑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基地校内指导教师辅导设施(主要是旅游理论指导、案例分析及学生心理辅导等用途),提供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培养补贴等方式参与共建实训基地。另外可以校企共建旅游实体。目前旅游专业学生实训企业大多是在旅游酒店和旅行社,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可以依托各自的优势建立校企联姻的旅游实体――酒店和旅行社。为了突出这种实体的教育功能,校企合作的校园酒店和校园旅行社是很好的模式。校园酒店和校园旅行社的性质应该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的同时兼顾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充分利用校园酒店和旅行社的真实企业环境和工作过程进行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建实训基地和校园旅游实体的模式下可以增强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约束旅游企业的人才培养行为。

四、校企共同主导合作模式保障体系

(一)建立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组织

成立由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和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成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旅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职能是根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旅游岗位职能变化,设定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旅游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指导旅游专业培养计划等。

(二)制订产学研结合合作制度

校企双方依赖各自的资源、条件,在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趋向的基础上,明确合作内容、途径、方式和具体措施;签订明确的责、权、利的合同与协议。出台相关基础文件:如《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学生培养计划》、《校企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等。合作制度要充分体现旅游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目标――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和制度要紧密围绕学生的旅游行业和产业的能力素质培养这个中心。

(三)建立四方均衡的长效合作主体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比较松散,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要建立多方均衡的主体机制。既要考虑到合作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双方“权、责、利”的影响和制约条件,还有考虑到宏观指导的政府(这里主要指旅游主管部门)及培养对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在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政府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了在校企双方之间起着沟通和桥梁的作用外,它还起着激励甚至强制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引起重视。目前的很多旅游专业的学生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被安排和被控制,缺乏其体现主观能动性的平台甚至发言权,人才培养忽视了培养对象的需求诉求,也忽视了培养对象的特征要素,从而形成旅游专业学生在产学研结合教育中存在盲目和消极的现象。长效机制应该是建立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旅游企业及旅游专业学生四方关系均衡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系统工程。

第8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运城市教育局职成科: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落实全省职教会精神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督导长效机制的通知》(晋政教督办函【2017】49号)和运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落实全省职教会精神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督导长效机制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们根据专项督导检查工作重点内容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全县辖7个乡镇,共有35.16万人,总面积680平方公里,是个传统的农业县。稷山职业中学是我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高中,始建于1982年,现座落于*****振兴北路,占地面积106.6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现有学生1590人,专任教师116人,其中专业教师61人,专任教师中达本科学历以上学历10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4人,“双师型”教师35人。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音乐、美术绘画、舞蹈、电子商务、社会文化艺术、平面设计等专业,拥有专业实训室、微机室、琴室、画室、练功厅等教学设施,拥有400米环形跑道及运动场和满足教学需要的体育器材和场地。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2008年分别被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和“培训就业先进集体”,2007年该校电子电器应用和维修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2009年被评为全市“十星级关工委”、“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机构,同年,荣立县集体二等功。2013年顺利通过省职教中心验收,2014年,通过山西省中职教育管理“四星级”学校,2015年被评为山西省防震演练科普示范校、运城市园林示范单位、运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三个优先”,突出职业教育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为了全面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组,并在具体工作坚持做到了三个优先:

一是发展优先规划。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县委、县政府总是把职业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统筹规划,先后出台了《*****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成职教育工作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政策优先落实。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不仅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而且在城市教育费附加、免费全覆盖政策和专业教师招聘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落实,保障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三是问题优先解决。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职业教育联席会,每年召开一次职业教育研讨会,专题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县委廉书记、政府吴县长多次到职业中学检查指导、现场办公,及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抓住“三个重点”,发挥职业教育发展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扩大办学规模上,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是扩大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和就业优势,通过实行教育局干部、初中校长、职中教师招生承包责任制,进村入户,广泛动员,让立志技术成才的广大学子纷纷进入职中学习。2016年,在校生达到1590人。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入贯彻科技致富理念,积极组织职中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针对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和厂矿企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18期电子商务培训,举行了8期创业培训,2期微小企业培训,2期月嫂培训,2期计算机应用培训,共计32期,1000余人次,为服务区域经济提供了人才支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落实“三个保障”,解除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一是严格落实职教专项经费。二是严格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拨付。三是严格落实中职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和助学金政策。按照上级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 %应全部用于职业教育发展。2016年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142.4421万元,比例达33.3%。2016年,我县应为学历教育在校生发放助学金12.1万元,实际到位12.1万元,均通过专人专卡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2016 年县级财政应为学历教育在校生配套免学费资金124.94万元,实际到位124.94万元。

(四)改善“三项建设”,搭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平台

设施条件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坚实基础。对此,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建设推进:

一是致力于校舍基础建设。2017年,我们投资实施职业中学操场改造工程,解决了长期以来职业中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境地。

二是致力实训场地建设。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实训基地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建成汽修专业实训基地,2014年建成电子电工及自动化实训基地,2015年建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2016年成功申报音乐专业实训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

三是致力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紧跟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全面推进现代教育设备与课堂的整合和现代远程职业教学的开展,先后购置计算机228台,远程教育设备8套,为两种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硬件保障。

(五)强化“三支队伍”,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后劲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办好职教中心的根本。针对我县职业教育教师多为普通教育阶段调配而来,专业素养不强、业务能力不精的实际,我们在队伍提升上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抓好管理队伍建设。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到先进职业学校学习,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请先进学校专家到校指导管理和专业建设,更新了管理理念,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二是抓好专业教师的培养。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一方面高薪聘请企业、厂矿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另一方面,组织各专业的精兵强将外出培训学习,使专业教师的数量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抓好专任教师的学历提升。积极鼓励广大教师通过自学考试、离职进修、函授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历水平。现在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3 %。

(六)建立“三种模式”,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尺。为了全面实现招生旺、就业畅的良好局面,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技术,谋好岗位,挣得大钱,我们在学生就业上主要抓好了三种渠道的拓展:

一是坚持自主办学,拓宽市场渠道。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热点,大力开办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一批市场需求旺、专业人才少的专业,使学生毕业便能顺利就业。

二是坚持校企合作,拓宽定向渠道。先后与中国网通稷山分公司、山西永东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大红楼集团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定员上岗,使广大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是坚持联合办学,拓宽安置渠道。与中国吉利汽车集团、青岛经济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联合办学,已有上千名学生奔赴发达地区,加盟高薪企业。

这三种渠道的拓展,有效构成了我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网络主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

第9篇:实习岗位工作意见范文

一、抓重点、求实效,扎实推进法宣教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五五”普法工作。1、抓好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完善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原则,把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融入治安管理、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将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团体中,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确定每年6月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外来人口学法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三是利用媒体专题宣传,开展与外来人员生产、生活文秘杂烩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宣传,提高外来人口的法律素质。四是现场法律咨询。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于6月1日上午在全市城乡举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大型集中宣传咨询活动。五是“法律五进”集中行动。在全市各镇(场)、部门重点选择十个社区(居委会)、十个建筑工地、十个专业市场、十个农民工集宿区、十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以法制讲座、法制展览、法律咨询、板报联展、法制实践等形式为主的“法律五进”集中行动。六是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在全市成立七个代表队,以《劳动合同法》为主要内容,通过笔答、抢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现场法律知识竞赛。七是评选十佳新市民学法标兵,树立外来人员学法用法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养成外来人口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八是标语横幅宣传。在全市城镇各主要路口、街道等设立宣传横幅,营造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氛围。2、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开展第三届青少年“暑期学法欢乐营”系列活动。开展法制实践半日活动,举办“法治与和谐”市少儿书法比赛,组织“与法同行”市中小学生电脑小报制作比赛,举办“小小公民来学法”有奖电视竞答活动。二是召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暨法制副校长培训。全市96所中小学和14所新市民子弟学校的分管德育教育的副校长和兼职法制副校长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五五”普法以来我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邀请苏州大学法学院张鹏副教授作题为“纠正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安全、法律助我成长”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专题辅导。参观了义庄小学科普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和第三届“暑期学法欢乐营”获奖作品展。三是对全市2009年度新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授牌。义庄小学、阳光学校分别建成以科普法律知识、交通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实践基地,通过形象直观、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的实践基地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理念,营造法治文化氛围。1、加强媒体宣传。3月10日,在市电视台方塔演播厅举行“与法同行”——《法在身边》电视栏目开播五周年文艺专场,以电视媒体宣传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服务。2009年,市电视台《法在身边》栏目播出52期,市电台《18空中普法广场》栏目播出10期,两大法制栏目深受群众欢迎,为全市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2、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月活动。一是举行法制文艺精品展演暨“法治文化宣传月”开幕式。由全市法制文艺调演产生的优秀节目公开展演,并对本年度法制文艺调演节目进行颁奖,着力传播法治文化,倡导法治文明,扩大“五五”普法的社会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开展“法治·文明·和谐”美术、书法、摄影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美书摄作品,以宣传十七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主,围绕一个法律观点、法律事件、法制人物进行创作,共收到196件作品,并邀请专家,进行评比,获奖作品进行展出。三是抓好一个“法治文化示范村”试点。古里镇小康村作为法治文化示范村试点,以“十有十无”为创建标准,精心培育,并将通过召开“法治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全市各镇推开。四是开展法制文艺调演活动。五是举办“与法同行”市中小学生电脑小报展。获奖作品在法制长廊中展出,反映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实践,增强青少年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建设载体,打造法制宣传教育品牌。我们探索新思路,拓宽新领域,在沙家浜风景区纪念馆老馆筹建市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中心面积2000平方米,投入200万元,设有序厅、法治进程厅、法在身边、交通生命线、法制博览、碧水琴川、法治文化、尾厅、影视报告厅等,主要采用声、光、电、自动感应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并辅助以实物、展版等,中心以崭新的形式,提高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得到省、苏州市中期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夯基础,强基层,维护稳定作贡献

1、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专业、行业调委会建设取得新成绩。市、镇、村、组四级网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有50个专业市场调委会。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社会第三方参与调处医患纠纷,维护了医院正常秩序,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各镇、场依托调处服务中心建立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环境保护、工资福利、土地流转等五个应急调解小组,专门调处社会热点和难点纠纷。依托江苏苏州少平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全省首家专门调处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的市少平调解事务所。

2、规范调解,依法调解,人民调解公信力得到新提高。在巩固规范化调委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主要抓好了规范调解,依法调解,着重强调了调解程序,调解范围、原则、效力及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年初制定了庭式调解的考核要求及达标比例,制作了500张人民调解员上岗工作证,要求调解员在调解时亮明身份,公开调解。在调解协议的制作上力求四准确,一是协议格式准确,一律采用司法部规定的统一格式;二是当事人主体准确,防止出现缺漏当事人或当事人出错现象;三是协议规定的内容准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清楚明白,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四是体现自愿接受,盖章准确。通过抓庭式调解,抓人民调解案卷规范、抓调解协议书制作,规范调解、依法调解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市432件人民调解卷宗出错率控制在3以内。

3、大调解机制日益完善,对接渠道拓展,在平安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建立了市、镇两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镇两级调处服务中心,出台了两级调处服务中心的工作制度,充实了调处服务中心的成员单位,两级调处服务中心聘用了23名专职调解员,调处服务中心正常运作。9月份,政法委牵头进行了大调解工作检查,受到肯定。在下半年开展全市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中,调处服务中心为每名领导干部指派1-2名律师,全程参与接访活动,为领导干部提供法律上的参谋,据统计,自大接访活动开始以来,共有50多名律师参与接访活动43人次。在检调、诉调对接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开展了访调、公调对接,并根据上级要求在人民法院附设人民调解工作室进展顺利。

4、排查分析形成制度,预防预警工作到位,人民调解取得新成果。各镇场每月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组织辖区内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特别是对纠纷苗子和重点对象、有群体性矛盾倾向的纠纷进行有目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归类,形成a、b、c模式,并将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上报。局每月编写社会矛盾纠纷分析报告,提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使他们掌握社情民意,正确决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纠纷性质、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类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纠纷扩大。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纠纷、疑难的矛盾纠纷及时预警、预案,明确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包案,保证纠纷得到有效掌控和化解,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由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后交给相关分管领导办理,各镇的应急处理调处小组在调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保护等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5、立足本职,发挥职能,司法所建设取得新成绩。在实现省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满堂红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借大调解建设的东风,司法所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支塘、梅李司法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办公场所、办公面积有了极大改善。同时,大力提高基层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今年以来开展了“十佳调解能手”评选活动和“争当排头兵能力大比拼”活动,从调处能力、业务实务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检阅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系列活动极大提高了司法行政人员业务水平。我们通过深入基层,加强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渠道,全面推进司法所建设。一年来,有一个司法所被评为苏州市优秀司法所,2名所长受到上级嘉奖,尚湖镇司法所被推荐为市“双十佳单位”。

三、抓监管,创特色,矫正安帮上台阶

(一)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奥运期间的社会稳定。今年正值奥运年,我们一是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走访排查工作。二是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奥运期间矫正对象的思想稳定。各镇将开展法制教育作为稳定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提高他们法纪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尚湖镇、梅李镇、辛庄镇司法所利用集中教育,组织辖区内矫正对象进行《刑法》、《交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管理制度的学习教育;古里镇组织以“形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培训;沙家浜镇、尚湖镇司法所对重点对象,以组织观看警示录像片的形式,对本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警示教育;董浜镇司法所向该镇的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发出了《遵纪守法维护形象为奥运增辉》的倡议书,要求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努力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与稳定,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三是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对重点矫正对象监控力度。奥运期间,市、镇两级矫正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值班制度,值班人员、社区矫正联络员手机等通信工具保持开机状态,随呼随到,在奥运期间全市未发生一起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违法犯罪现象。

(二)建立移动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管理。在去年底投资50多万元建成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制订下发了《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机使用规则》,对移动平台管理系统定位机的领取、使用、费用、保管等方面做出的具体管理规定,规范了各镇司法所对定位机的使用。在3月中旬组织举办了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移动平台操作培训,对各镇司法所所长、内勤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辅导,与会人员还观摩了虞山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的操作演示。平时我们加强对各镇使用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管理系统情况检查和指导,督促各镇及时输入人员基本信息,规范操作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在区域监管的作用。通过近一年的运作,信息平台为我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在人员信息、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升了一个档次。目前我们共下发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机187台,开通使用定位机171台,人员信息输入287人。

(三)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有效的社区矫正工作方法。一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筹建心理矫正服务站。今年8月我局筹措资金20余万,筹建我市首家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服务站,把行为矫正与心理矫正结合起来,创出一条多措并举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二是在梅李、古里、海虞等镇试行了矫正对象公益劳动保证金制度,确保矫正工作的严肃性。

全市大部分矫正对象经过矫正能痛改前非,积极工作,思想觉悟也有很大提高,无重新犯罪。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矫正对象慷慨解囊,纷纷献出他们的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矫正对象共捐款现金151090元、230件衣服。虞山镇兴福管理区矫正对象黄华以公司名义捐了78900元,范建平个人捐了23000元,梅李矫正对象吴金岳个人向民政捐款20000元。

(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对2007年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及2004-2006年回归社会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排查的通知》(苏安帮20092号)精神,市镇两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密组织,分步实施,逐个排查,及时组织各镇司法所开展对2007年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及2004-2006年回归社会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的一次全面排查工作。各镇落实专人负责排查,新港镇安置帮教工作站积极做好排查工作,强化帮教措施,坚持“一帮一”、“一带一”的管理模式,实行重点对象、重点帮教,耐心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五)开展延伸帮教工作,以亲情感化在押犯人。中秋前夕,我们组织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及各镇司法所长一行23人,赴丁山、溧阳监狱对正在服刑的85名籍犯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帮教团领导向在押犯介绍了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向他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在帮教之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85名在押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由我们十个镇司法所普遍走访了一次,其中我们将情况比较特殊的六个家庭,以记实的手法拍摄了下来,帮教时我们播放了所拍摄的专题片《亲人的祈盼》,感动了在场的服刑人员,许多人掉下了悔罪的眼泪。

四、抓教育,重规范,法律服务树形象

(一)强化教育,提高职业素质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各律师事务所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职责,严格执行“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的讨论报告制度,全力做好律师参与“大接访”等维护稳定的各项法律服务工作,切实把“维稳”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2、加强执业纪律教育,进一步规范律师与法官关系,今年,我们又会同市法院刑庭召开了“法官心目中的辩护律师”座谈会;与市法院纪检部门联合召开了执行“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暂行规定”回头看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各自执行“规定”5个月以来的情况,并对今后双方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形成了共识。

3、加强“律师法”学习贯彻,要求各所制订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律师学习。华元民信所、少平所、世纪天合所等单位专门制订新“律师法”学习计划,并有步骤地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和知识测试。华元民信所党支部还向全市党员律师发出倡议:党员律师带头认真学习《律师法》、坚决贯彻执行《律师法》,以自己恪守《律师法》的实际行动为全体律师起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律师素质,树立我市律师良好执业形象。在各所组织学习讨论的基础上,7月份,市律协专门组织全市执业律师、实习律师进行了律师法知识考试,取得了良好成绩。

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市政法委和公、检、法等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召开了贯彻执行“律师法”座谈会,各所主任分别交流了学习体会,提出了新法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公、检、法等部门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和要求同律师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衔接。

4、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我们在抓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还抓好了专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一是对每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业务测试,考核他们从首次接待当事人至案件结束各环节的实务操作及结案归档的相关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流程管理,促进了办案的规范化;二是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参加“劳动法业务知识培训”;三是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座谈会”,与劳动仲裁委加强沟通与交流,切实提高法律服务人员对新劳动法相关业务知识和办案技巧的了解和掌握。

(二)强化管理,促进规范执业

一是规范参与劳动仲裁管理。我们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订了《关于规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律师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执业管理。

二是规范公证质量管理。开展公证质量建设,加强每季度的公证案卷检查,认真落实省公证质量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公证质量意识,严格依法办证。

三是规范法律服务网站管理。出台《关于设立法律服务网站(网页)的暂行规定》下发到各法律服务单位,要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以网站(网页)为载体进行业务推广的,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坚持真实、严谨、适度的原则,加强了律师执业推广管理。

四是规范参与群敏案件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的工作机制,强化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和请示报告制度,做到了情况掌握准确、信息反应灵敏、请示报告及时、监督指导有力。牢固树立了法律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

五是规范律师信用体系管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大力倡导律师诚信服务,建立完善了律师诚信档案,并对律师信用信息建立了网上公示制度,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行政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了律师投诉查处制度,强化诚信执业理念,提高规范执业水平。

(三)强化公益,增强爱心意识

1、倡议党员律师义务法律援助。

市律协与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向全体党员律师倡议:每人每年无偿承办2件法律援助案件,将办案补贴分别捐给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所在的党支部。此倡议得到了全体党员律师的响应,共有23名党员律师义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2、组织法律工作者赈灾捐款。

汶川大地震后,市律协和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积极行动,向全市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发出倡议,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共募集捐款59000多元。党员律师还积极缴纳特殊党费16000元,为向四川灾区人民献爱心。少平所时雪峰律师还自愿参加我市第二批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志愿者,到四川绵竹灾区,帮助运送、分发救灾物资,了解灾区医院、学校援建情况,慰问救灾官兵。

(四)强化监督,加强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法律服务行风监督,由律协牵头各律师事务所组织召开行风监督会议,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汇总了“十个缺乏、十个努力”下发到各所,要求对照排查,积极整改。

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督。针对近年我市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法律服务情况,如公民、异地法律服务、违规风险等现象,我们分别进行了调研,对社会上存在的公民情况向市委政法委进行了汇报,与市法院建立了沟通机制;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订了《关于规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若干规定》,禁止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劳动争议案件风险;对安徽寿县法律工作者李传提在菱塘北路5号设点进行违法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寿县司法局对李传提违法执业行为进行了教育,取缔了其在我市设立的“农民工法律维权站”。

五、抓作风,重督查,队伍形象展新姿

(一)深入开展大学讨论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到位。提出三个结合的要求,成立局大学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大学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全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章可循地开展活动。二是精心组织,学习培训到位。以切实为基层办实事,提升业务和增强干部队伍素质为宗旨,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邀请市理工学院的教授为全体干部进行十七大精神的辅导,组织学习全国、全省、苏州市和市政法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组织观看《警示录》。在活动中,局领导发挥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注重参与的广泛性,不断扩大学习教育面。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人事法律法规培训,计算机保密知识的培训等各类培训学习。三是积极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到位。坚持全面查摆与重点查摆相结合,开门纳谏和自查自纠相结合,单位查摆和个人自检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对外广开言路,向全市各党政机关部门、各镇、社区发放征求意见表达式68份,收回反馈意见39份。对内开展自查互查,组织全体人员围绕实现市委提出的“三破三求”的目标,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查找问题、查找根源、查找突破口”的自查互查讨论活动。通过自查互查讨论活动,全体人员从深层次发现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加强督查考核

年初出台局加强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成立作风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督查组,提出机关作风要与效能建设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与司法行政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结合,与开展“双十佳”竞赛活动结合,与“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结合。进一步强化、深化、细化局机关督查工作,依据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进行严格考核。局督查组向基层司法所发放征求意见函,征求局机关各科室对基层的服务、指导、勤政、廉洁等方面的意见,并要求各基层司法所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实施半年度考核,兑现奖惩。

(三)开展干部轮岗交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廉洁从政、纪律严明、热忱为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共有8名干部参加了轮岗交流,其中5名干部得到了提升。

(四)着力加强党建工作

党总支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一是组织机关党员党日活动。6月28日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参观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是组织老干部党日活动。6月16日组织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参观苏通大桥。三是组织清和坊社区老党员党日活动。与结对清和坊社区联合开展党日活动,6月14日组织社区百名退休老党员参加“百万市民看大桥”活动,参观苏通大桥。四是向全体律师党员发出倡议。六月一日起新修订的《律师法》正式实施,根据华元民信律师党支部的提议,我们党总支向全体律师党员发出带头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律师法》的倡议。五是组织全体党员过政治生日。向全体党员发放生日贺卡,对局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进行了上门慰问。六是慰问清和坊社区贫困老党员。对清和坊社区生活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并送上慰问品。七是组织党员参加上级组织的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获得二等奖。

(五)开展廉政主题教育